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儒释道三教异同论

儒释道三教异同论

儒释道三教异同论
儒释道三教异同论

儒释道三教异同论

西方学者评出“东方三大圣人”,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三教:以孔子为代表的儒教,以老子为代表的道教,以禅宗六祖慧能为代表的中国佛教。

儒教最主要的是一个字:“伦”,也就是伦常。封建社会由于人们所处社会地位和阶级的不同,每个人都应各安其位。儒家认为天下一盘棋,上天把你摆放在哪里,赋予你什么权力、职责、义务,那么你就遵守履行属于你的责权义,你就要乐天知命,这其实就是最早的“螺丝钉理论”。

道家的核心是“命”,既是生命的“命”,也是修炼的“命”―――是意义完整的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机器,有这样的“命”或人生,你这个人才算是活得有价值,你要修一个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健康的人生,那才过得有价值。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言,但是他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哲学家。《道德经》的每一句话都是“蜂王浆”。老子可能三五个字就够我们用一辈子。现在大家引用最多的“大智若愚”,其实还不是老子最核心的观点,其最核心的是“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之类,就是我们常说的“知雄守雌”、“知白守黑”和“大朴不雕”,这既是老子“无为”的政治主张,也是老子对于个人修养的治学主张。

佛家讲的是“见性”。“性”是什么?是“心性”,也就是修养。佛家有七个字:“见性、救世、通万有。”见到你的心性,叫“内观内照”,就是你自己要想到有一盏探照灯,来照亮你,你自己首先要能看明白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它的一种很客观的修炼方法。佛家的修行基本上都有三步,叫做“戒、定、慧”。戒是有所不为,不能说谎话、不能杀生、不能做坏事之类。定是不为万物所扰,哪怕泰山塌下来,我也不为所动。慧呢?由戒和定入手,慢慢会产生智慧,就是所谓的“定慧双修”,不定就不能产生智慧,有了智慧以后又可以更好入定。佛学是非常高深的古典哲学,而佛教是一种非常严格的宗教形态,这样,“佛”就包含了佛家、佛学、佛教三个东西,家、学、教三者都有了,形态是最完备的。佛教佛学的主要东西是什么?可以用乾隆的话来概括,乾隆给北京的五塔寺写的一篇记里头是这样说的:“塔,标义;经,标口;佛,标身。”意思是说,佛庙里的塔代表的是佛教崇高向上的意义;佛像代表的是佛的形象,告诉你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佛经代表的是佛祖的嘴巴,告诉你他讲过一些什么的话―――前两者是外在形式,它的精髓在于“经标义”,佛经(包括一个伟大的中国宗教家惠能的《坛经》)就和儒家的《四书五经》或道家的《道德经》和《庄子》一样,是伟大的思想宝库。

经过长期的演变之后,儒、释、道三家已经互相渗透、互相同化,某种程度上已经“三教一体”了。少林寺有一个供奉释加牟尼、孔子、老子的地方,对联是:“百家争理,万法一统;三教一体,九流同源”,少室山还有一幅对联:“才分天地人总属一理,教有儒释道终归一途”,概括得很到位,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出发,但最终我们能达到共同的目标。

从对个人的修养角度来说,三教说法不同,但劝人为善和劝人向上的精神是相同的:儒家是

“修身、治世、平天下。”道家是“养生、遁世、穷万物。”释家(佛家)是“见性、救世、通万有。”这三句话是我自己的概括,不一定准确,但是我想这样可能好记一点。

也可换一种说法,儒家是尽“人道”,释家求“佛道”,道家穷(穷通、追究)“天道”。“人道”和“佛道”比较明白,而“天道”是什么呢?天道应该包括很多东西,例如“天机、天意、天命”,其本义不是讲迷信,而是讲“天”的规律或自然规律,包括我们已经知道的规律和我们尚不知道的规律。

还可换一种比较方法,儒家叫做“正心”,释家讲究“明心”,道家追求“炼心”。在这背后,儒家讲“治世”,道家讲“治身”,佛家讲“治心”

儒释道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转帖)

国学研究正在成为当代显学,其中一个最流行的观点,就是认为儒学是中国历史上的统治思想,而以儒学为精神内核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流。这似乎早已成为公认的常识。毋庸置疑,儒学在先秦时期即已与墨、道、法并称显学,而至西汉时因武帝之“独尊儒术”而从诸学说中脱颖而出,地位突兀,难有其匹。但这只是统治者的一相情愿。

事实上,在儒学靠封建时代无与伦比的至尊权势大行其道的同时,产自本土的道教和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一直与儒学相依相伴,相互诘难而又相互补充,前后近两千年。尽管前者一直被提倡,而后两者总是被压制甚至被迫害,三者仍然以三教并称而成鼎足之势。其原因到底何在?

一.

根据功能学派的理论,任何学说得以产生、发展、流传,皆因该学说具有满足社会在某些方面需求之功能。换言之,必是某些社会成员能够从该学说中找到他们所需求的精神食粮。而作为主流思想体系而言,其必然要对全体(至少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在其整个生命(至少是绝大部分)的过程中提供精神上的依托与需求。此乃难乎其难之重任也。

众所周知,儒学以昂扬的处世态度、入世的精神特质和利他的价值取向,教育并鼓舞着一代代志士仁人兼济天下,发奋进取,也成就了无数英雄豪杰的千秋伟业。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能够成就功业者毕竟仅占少数,而芸芸众生中的多数则注定了要“虚度光阴”,“默默无闻”;即使是成功者,在其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内,亦是得意事寡而失意事多。默默无闻者毕竟也要一天天完成生命之过程,失意者亦需要精神的关怀和抚慰。而儒家学说在上述问题上的说教是显得那样的冷漠和生硬。

孔子云:“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孟子云:“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一副居高临下,不屑一顾之骄矜。芸芸众生在此间能感受到的只有被歧视、轻蔑后的失落与悲凉。而对于遭受失败、挫折者,儒学大师如何予以“安慰”?对于物质上的匮乏,孔子云:“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换言之,“你如此留心于物质享受,难道是想做小人而非君子?”对于讨教者而言,简直就是徒招其辱。对于肉体上的打击,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对于寻求安慰者无异是开了一张空头支票,回报则遥遥无期。且只有获得成功,“夙志得遂”,才可视为是对以往一切苦难的补偿,不然

则大亏;而对意志薄弱者,无异于自讨没趣,雪上加霜。再者,生命与死亡的命题,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

人类作为惟一能够洞悉自己必死无疑的物种,恐惧与痛楚对所有人而言,既乃挥之不去的梦魇,亦是永无答案的困惑。世世代代的人们皆希冀在此问题上得到真诚的关怀,但孔子的回答竟如此冷漠:“未知生,焉知死?”孟子的答案更是干脆:“舍生而取义!”趋利避害、好逸恶劳、喜生恶死,皆人之天性,而上述与生俱来的人性特点在儒学中皆在被鞭挞之列。而被提升、异化的动力皆来自对出人头地、高居人上和青史留名的所谓“降大任”、“成仁”、“取义”之渴望与谋求,只有实现上述目标即建功立业,方可补偿追求者一生历经的苦难和敉平或消解人们对死亡的惧怕与惊恐。因此,就全体社会成员而言,能够得到儒学有效关怀和抚慰者应不在多数;即使是立志高远、意志坚强者,其在儒学中得到的慰藉也只有在成功之后方能实现。这就给其他学说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机会和空间,佛教与道教乘虚而入并大展其用,便在情理之中。

二.

前已述及,趋利避害、好逸恶劳、喜生恶死,属人之天性。对于绝大多数人类社会成员而言,平安地完成生命过程,尽量避免挫折与坎坷,尽量得到肉体、精神等各方面的享受,少付出而多获得,至少是付出与收获基本对等;减少疾病,延长生命,颐养天年,亦属天经地义。而道家及其后来发展成的道教为上述人生观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精神依托。道家重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尊重甚至鼓励人生的肉体与精神的各种感受,并提供旨在延长生命过程(尽管大多或是收效甚微,甚至是适得其反)的养生之道。而对于芸芸众生而言,无异于为寒者送衣,为饥者谋食。

老子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表现出对普通民众物质生活的关注与倾心;庄子认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并提倡“保身”、“全生”、“养亲”、“尽年”,折射出其对儒家所倡导旨在出人头地、高居人上的所谓功名利禄的蔑视与不屑,无形中体现着对个人应拥有精神享受和天伦之乐的赞赏与支持。在此处,被孔、孟等诸大师批评、教训甚至鞭挞的“平庸”之辈得到了应有的正视和尊重,使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遭遇挫折、失败的背运者终于获得了他们所企盼的抚慰与关怀。

其疲惫的身心得以休整,紧张的神经得以松弛。不然,在因儒家学说大展其用而营造出的绞肉机般的名利场中拼命厮杀的“有志者”们,只要败下阵来,或丢盔卸甲,或失魂落魄,或灰头土脸,或遍体鳞伤,却只能是独孤无助地自己舔噬着流血的伤口,要同时承受残败和被蔑视的双重痛苦的重压,则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者会精神崩溃,抑郁癫狂。因有道家学说的存在,使得人们有了退却的理由和余地。就整个社会群体而言,强可为儒,弱可为道;智可为儒,愚可为道(事实上可能往往相反,亦未可知)。而就某一具体个人而论,进可为儒,退可为道;攻可为儒,守可为道;成可为儒,败可为道;表可为儒,里可为道。因道家学说之存在,使人们比起从出生到亡故便一直无从选择地被捆绑于儒学名利的战车而拼杀致死的境遇,其幸运诚不可以道里计。

三.

由于人类个体因生命的有限性和人类想象力的无限性、出生的偶然性和死亡的必然性、人类个体的卑微渺小和宇宙万物的浩大无垠、欲望无边而精力体力有限等多种原因,致使人们经常陷入对生命、死亡的真实意义和人与万物众生之间相互关系等问题的深层思考,探索天地

万物之间内在的联系和规律一直是人们不懈追求之标的。

欲探索上述规律,彻悟人生终极意义,其先决条件便是超然物外,冥冥沉思。而儒家名利场之纷乱喧闹,道家安乐窝之物欲横流,使得人们或蝇营狗苟,或浑浑噩噩,既无闲暇、又无处所来思考深奥而令人遐想的诸多问题,使得欲参透万物至理、彻悟人生奥秘之辈扼腕叹息,而无所恃也。再者,儒、道两家虽志趣各异,但皆以人之欲望为引导,只是道家更重视物质及感官欲望之直接满足,而儒家更倾心于精神和长远目标之最终实现。

而作为欲望载体的芸芸众生,须永远承受种种欲望不得全部满足的折磨与困扰,且即使些许欲望得到满足,新的欲望立即会生成并继续给人带来痛苦。甚至是原有欲壑尚未填平,而新的欲壑已然呈现。事实上,为消除或减轻上述痛苦与困扰,节制欲望方为上策。佛教之传入为上述需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精神依托。佛教首倡众生皆苦,将痛苦视为生命之常态与前提;提倡六世轮回、因果报应,将此生之一切苦难之补偿移至来世,使得人之愿望在一生结束时仍未能实现甚至受尽苦难,亦无须感到悲哀,因为这是在为来世的幸福而进行必要的投入。禅宗六祖惠能曾云:“世俗之人,心动无常,杂念丛生,将自性遮蔽。

人之心动,如同水流,前念方生,后念又来,绵绵不绝,利刀难断。”其意是讲,俗界之人,因欲望和利益,使得其终身被种种杂念困扰,从而遮蔽的自身应有的本性。且使得各色人等皆终日沉湎于世俗琐事之中,而心灵无所守望,故而轻浮、浅薄、癫狂、焦虑。而只有摈弃或降低欲望,才能使心灵归于平静。

的确,人之痛苦源于现实与愿望之间永远无法消除的反差,减少痛苦不外乎两途,或是努力追求,或是降低欲望。人能力有限而欲望无穷,节制欲望比苦苦追求要更显智慧,而且无私无欲,寻求解脱,是人难以达到的极高境界。佛教为人们构建了这种境界。再者,人类是求知欲望最强的物种,而真知卓见必须经过冥思苦想方能获得。

佛教为人们提供了远离世俗凡界的“世外梵宫”,僧众用降低或屏除物欲而换得的似水心境和充裕时光苦思遐想,以求参透万物之玄机妙理,在三界之外对众生的一切烦恼苦痛洞若观火,体现出佛法之精深与佛性之至大。就凡夫俗子而言,净土宗可消除他们的困惑与烦恼;就士大夫而论,禅宗可满足他们的哲思与神游。因此,佛教对各个阶层各色人等之精神关怀而言,正其所需要且有益者焉。

通观儒释道三教,似可得出如下判断:就个性而论,强者尊儒,智者信道,慧者崇佛。而一般情况下,对于人之一生而言,儒释道又可代表三种境界。血气方刚时,欲建功立业,一般都会以儒家信条为圭臬,发奋进取,自强不息;而遭遇挫折之后,气焰收敛,甚至心灰意懒,开始理解道家学说之可贵,逐渐重视修身养性,享受生命,以弥补失意的痛苦;而屡遭打击、万念俱灰之后,则往往避入空门,焚香吃斋,参禅打坐,体味万事皆空的境界,借以安慰自己创伤累累的心灵。真正认真考察传统社会中大多数成员在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内的信仰取向就会发现,道家和佛家的学说所起的作用绝不亚于儒家学说,只是因为统治者的力挺,儒学才得以占领意识形态的中心,但若无道、佛两家填补儒学留下的广阔的精神空间,儒学必定独木难支,接应不暇。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db8130966.html,/s/blog_503c59140100ep3o.html) - 儒释道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转帖)_清清蓝雨儿_新浪博客

?

凡事无缘不立,举世不过因缘。

????? 能有缘在【儒释道文化】于各位朋友结缘,也是因缘殊胜,自有天意。我搜狐博客空间的文章,大多都是转发我的导师耕云先生的禅学讲词,因为我个人修为太浅,深恐一己私见误导读者,今天多说几句,实属是针对本圈子的特色而由心而发,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朋友指正海涵。

????? 儒释道文化,三教的精华,都是揭示人天正理,直指宇宙真相。之所以教分三家,一是不同社会环境下自然形成了不同的特色文化,二是因材施教使然。虽然真理是唯一的,三教所讲是一非二,但是我修的是安祥禅,我认识真理的途径就是安祥禅,也就只能根据我的实际修学据实而谈,至于儒学和道教,自待大德示教,我不敢乱讲。

????? 那么什么是儒释道文化的精髓哪?就是禅。在道教来讲就是道;在儒家来讲就是人心即天理。他说的都是一个意思,言语表达不一样,言外之意都是说宇宙的绝对真实。我们安祥禅管它叫安祥,但是这个安祥,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主要还是因人而异,随缘度化。打个比方,跟瞎子就不能打手势。跟聋子就不能说悄悄话。因为人的认知局限性的不同,接受启发的条件就不一样。比如现在有人问我什么是禅?我如果据实而讲:禅就是写文章的这个。它就是我的心,也是你的心。那么有多少人能理解哪?我敢说,没有几个人能理解。我要是直接告诉你禅是什么,大多数人听不懂。这个不是我卖关子,因为它就是这样,他是语言之外的心里觉受,用语言表达很难恰如其分。

????? 有些朋友可能觉得有点玄,你说它玄,其实他一点都不炫。为什么说不玄哪?我告诉你我修禅的方法,你就觉得再普通不过了,我没有入门以前,就是每天颂《安祥之美》和忏悔,同时遵守五戒。这样过了七天,在大日恒光师兄的启发下,就初见安祥,明白了空觉不二。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方法正确,有真正的善知识给我们启蒙,了解禅是非常可能的,一点都不神秘。

????? 但是为什么大多数人不能认识这个真相哪?第一是迷信求玄。刻意往神秘和玄妙上去挂靠,实不知真理是普遍的和普通的。离开平常的心态去求道,那恰恰是家家自有人不识。第二是眼见为实。很多人,觉得自己很聪明,谁也骗不了他,他不证实的事情,是不会信的。他就不明白,后天学习的那些知识和经验,恰恰是障碍我们了解真相的绊脚石,我们所知所见的往往都是一些暂时的现象,我们习惯于用相对的思维去思考一切,总是想用逻辑推理来猜测它,来想象它,那是越纠缠越乱。第三是缺乏真诚。真诚是一种人品,也是一种抉择力。人生,很多时候就是选择。正确的选择,因为综合了太多的因素,所以其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大智慧。而总是抱着一种自我保护的小聪明来试试探探地泛泛了解,是不可能相应的。第四,把学问和人品看成两个。实际上,人品就是学问。有些人只讲索取,不讲责任。总是抱怨政府、抱怨环境、抱怨他人,不肯自我改变,怨天尤人,实不知,所有烦恼的根源就在自己心里,自己到底为国家为别人做了多少哪?难道自己的心里真的就没有一点罪恶和愧疚吗?恐怕不仅有,还很多,而别人指出来还不高兴。这种人,怎么进步?就是做普通的朋友,常人都会敬而远之,何谈学禅修道明理之宇宙究极学问。其实,当你把所有的毛病都改了,你就会发现所有的烦恼都没有了,你根本就找不到烦恼。你事事心安无愧,你烦恼什么?????? 我们说了这么多,我们要是真得到了这种文化的精髓,会什么好处哪?我们说话写文章,最好不说自己所知以外的东西。我就摘要说几点自己的体会,大家就能了解一二:????? 第一,工作效率提高了。没有工作压力了,工作就是修行,唯求心安,从被动完成工作到主动享受工作乐趣,同事关系直线上升。

????? 第二,能很快变化气质。我以前比较害羞,现在可以轻松主持一些聚会和小型会议演出。

????? 第三,没有什么烦恼。整天都很开心,没事的时候,会一个人高兴的手舞足蹈。常常都会有小时候过年般的快乐感觉。

????? 第四,改善夫妻关系。以前夫妻两发生争吵,我可以七八天都不和妻子说话,现在很

少发生争吵,偶尔争吵后,我在十分钟以内就能主动采取措施缓解矛盾。融洽夫妻关系的效率提高了几百倍。(三天除以十分钟=432)

????? 第五,对待不同意见,包容性增强了。以前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网上,遇到不肯定的意见,反应还是很激烈的。现在基本比较平和,一切随缘,自在快乐。

????? 真理是不离生活的,首先要在生活中对我们有帮助,然后才能谈到超凡入圣。啰嗦了半天,耽误了读者的宝贵时间,快过年了,乘兴打油一首,祝大家虎年平安,新春快乐:????? 虎威有精神

????? 年岁守真心

????? 平常勤自觉

????? 安祥自深深

儒家以为人生是经常的,所以宗旨在维持现状,而不准料奇标异,因此人生无进化之可言,释家见解,以为人生是幻妄的,所以宗旨在专求正觉,而抹煞现实之人生,因此学理与事实常相冲突,难以协调。道家见解,以为人生是自然的,所以宗旨在极端放任,而标榜清净无为,以致末流陷于萎靡不振,颓废自甘。袖家见解,以为人生是有缺陷的,所以宗旨在改革现状,推翻定律,打破环境,战胜自然,以至思想与行为惊世而骇俗,非但儒、释、道三家不能融和,即使道家,仙家表面上似乎同隶—种旗帜之下,然二者宗旨,亦难强同。认为人各有志,原不必人人共趋一路。但宗旨不能不定,言论不能不彻底,门经不能不辨别,旗帜不能不鲜明。否则,今后学者何所适从?先生说他本不反对儒释道三教之宗旨,但不愿听神仙学术埋没于彼三教之内,失其独立之资格,甚至受被等教义之束缚,而不能自由发展。以故处处将其界限划分明白,俾我中华特产,卓绝千古之神仙学术,不致遭儒生之毁谤,僧侣之藐视,羽流之滥冒,方士之作伪,乩坛之乱真。自汉明帝以来,一千八百七十余车,佛教徒所给仙学界恶嘲谩骂之丑声名,于兹刷尽。自金世宗以来,七百七十余年,所给仙学界三教同源之说一旦揭开,岂不快哉!(《中华仙学·辨命歌》后按语)

先生在《众妙居问答》一文中还说:自古学仙之入无不炼丹,此种人常隐藏于儒释道三救牌名之下。试看《参同契》冠以“周易”’并引伏羲、文王、孔子以自重,《悟真篇》又牵涉老子《道德经》如“大小无伤、虚心实腹、左右军、休轻敌、他主我宾,谷神、玄牝、异名同出、恍惚杳冥、有无相入、归根复命、祸福倚伏”各等语,皆从《道德经》中脱化而出。后来如《仙佛同源》,《仙佛合宗》、《性命圭旨》、《慧命经》等书,又将佛教拉入仙学之内。汉朝至现代,此二千年间,遂成为有仙无学之局面。非真是无学,只因学仙者,以儒释道三教之名辞与义理为掩护,自己秘密行事,永不公开。务其实而讳其名,因而常招惹儒教之拒绝,释教之毁谤。甚至于道教徒亦根据老庄“清静无为”之旨,而不信有神仙。仙学者流,弄得东家不收,西家不纳,进退失措,左右为难。将仙学从三教圈套中单提出来,辅助其自由独立,摆脱三教教义之束缚,然后方有具体的仙学可言。

西方学者评出“东方三大圣人”,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三教:以孔子为代表的儒教,以老子为代表的道教,以禅宗六祖慧能为代表的中国佛教。

儒教最主要的是一个字:“伦”,也就是伦常。封建社会由于人们所处社会地位和阶级的不同,每个人都应各安其位。儒家认为天下一盘棋,上天把你摆放在哪里,赋予你什么权力、职责、义务,那么你就遵守履行属于你的责权义,你就要乐天知命,这其实就是最早的“螺丝钉理论”。

道家的核心是“命”,既是生命的“命”,也是修炼的“命”―――是意义完整的作为一

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机器,有这样的“命”或人生,你这个人才算是活得有价值,你要修一个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健康的人生,那才过得有价值。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言,但是他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哲学家。《道德经》的每一句话都是“蜂王浆”。老子可能三五个字就够我们用一辈子。现在大家引用最多的“大智若愚”,其实还不是老子最核心的观点,其最核心的是“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之类,就是我们常说的“知雄守雌”、“知白守黑”和“大朴不雕”,这既是老子“无为”的政治主张,也是老子对于个人修养的治学主张。

佛家讲的是“见性”。“性”是什么?是“心性”,也就是修养。佛家有七个字:“见性、救世、通万有。”见到你的心性,叫“内观内照”,就是你自己要想到有一盏探照灯,来照亮你,你自己首先要能看明白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它的一种很客观的修炼方法。佛家的修行基本上都有三步,叫做“戒、定、慧”。戒是有所不为,不能说谎话、不能杀生、不能做坏事之类。定是不为万物所扰,哪怕泰山塌下来,我也不为所动。慧呢?由戒和定入手,慢慢会产生智慧,就是所谓的“定慧双修”,不定就不能产生智慧,有了智慧以后又可以更好入定。佛学是非常高深的古典哲学,而佛教是一种非常严格的宗教形态,这样,“佛”就包含了佛家、佛学、佛教三个东西,家、学、教三者都有了,形态是最完备的。佛教佛学的主要东西是什么?可以用乾隆的话来概括,乾隆给北京的五塔寺写的一篇记里头是这样说的:“塔,标义;经,标口;佛,标身。”

经过长期的演变之后,儒、释、道三家已经互相渗透、互相同化,某种程度上已经“三教一体”了。少林寺有一个供奉释加牟尼、孔子、老子的地方,对联是:“百家争理,万法一统;三教一体,九流同源”,少室山还有一幅对联:“才分天地人总属一理,教有儒释道终归一途”,概括得很到位,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出发,但最终我们能达到共同的目标。

从对个人的修养角度来说,三教说法不同,但劝人为善和劝人向上的精神是相同的:儒家是“修身、治世、平天下。”道家是“养生、遁世、穷万物。”释家(佛家)是“见性、救世、通万有。”这三句话是我自己的概括,不一定准确,但是我想这样可能好记一点。

也可换一种说法,儒家是尽“人道”,释家求“佛道”,道家穷(穷通、追究)“天道”。“人道”和“佛道”比较明白,而“天道”是什么呢?天道应该包括很多东西,例如“天机、天意、天命”,其本义不是讲迷信,而是讲“天”的规律或自然规律,包括我们已经知道的规律和我们尚不知道的规律。

还可换一种比较方法,儒家叫做“正心”,释家讲究“明心”,道家追求“炼心”。在这背后,儒家讲“治世”,道家讲“治身”,佛家讲“治心”。

再换一个角度来说,三家对世界的概括,儒家讲的是“未知生焉知死”、“独善其身,兼济天下”,不要去着迷于云里雾里的事情,而要重视现世的修炼;道家讲的是“穷尽变化”,努力了解世界和社会的变化规律;佛家则讲“缘起性空”,不要被外部世界纷纷扰扰的现象所迷惑。

如果极而言之做一个简单小结,则儒家比较重视一个人的行为规范,讲的是社会的“游

戏规则”,道家比较重视方法,讲的是“游戏技巧”,释家比较重视内在修养,讲的是“大智慧”。总之,儒释道三家对世界的研究尽管有一些差异,但总的都是提倡从研究自己开始,也就是从主观、内部的修炼做起,然后进而研究社会和世界,使自我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智慧的人,从这个基本精神来说,儒释道三家三教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或“蜂王浆”,是对现代人也大有裨益的学问。

这样理解可以吗,老子主要讲的是天道,孔子主要讲的是人道,佛家主要讲的是心道?

儒释道三教异同论西方学者评出“东方三大圣人”,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三教:以孔子为代表的儒教,以老子为代表的道教,以禅宗六祖慧能为代表的中国佛教。儒教最主要的是一个字:“伦”,也就是伦常。封建社会由于人们所处社会地位和阶级的不同,每个人都应各安其位。儒家认为天下一盘棋,上天把你摆放在哪里,赋予你什么权力、职责、义务,那么你就遵守履行属于你的责权义,你就要乐天知命,这其实就是最早的“螺丝钉理论”。道家的核心是“命”,既是生命的“命”,也是修炼的“命”―――是意义完整的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机器,有这样的“命”或人生,你这个人才算是活得有价值,你要修一个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健康的人生,那才过得有价值。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言,但是他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哲学家。《道德经》的每一句话都是“蜂王浆”。老子可能三五个字就够我们用一辈子。现在大家引用最多的“大智若愚”,其实还不是老子最核心的观点,其最核心的是“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之类,就是我们常说的“知雄守雌”、“知白守黑”和“大朴不雕”,这既是老子“无为”的政治主张,也是老子对于个人修养的治学主张。佛家讲的是“见性”。“性”是什么?是“心性”,也就是修养。佛家有七个字:“见性、救世、通万有。”见到你的心性,叫“内观内照”,就是你自己要想到有一盏探照灯,来照亮你,你自己首先要能看明白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它的一种很客观的修炼方法。佛家的修行基本上都有三步,叫做“戒、定、慧”。戒是有所不为,不能说谎话、不能杀生、不能做坏事之类。定是不为万物所扰,哪怕泰山塌下来,我也不为所动。慧呢?由戒和定入手,慢慢会产生智慧,就是所谓的“定慧双修”,不定就不能产生智慧,有了智慧以后又可以更好入定。佛学是非常高深的古典哲学,而佛教是一种非常严格的宗教形态,这样,“佛”就包含了佛家、佛学、佛教三个东西,家、学、教三者都有了,形态是最完备的。佛教佛学的主要

“塔,东西是什么?可以用乾隆的话来概括,乾隆给北京的五塔寺写的一篇记里头是这样说的:

标义;经,标口;佛,标身。”意思是说,佛庙里的塔代表的是佛教崇高向上的意义;佛像代表的是佛的形象,告诉你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佛经代表的是佛祖的嘴巴,告诉你他讲过一些什么的话―――前两者是外在形式,它的精髓在于“经标义”,佛经(包括一个伟大的中国宗教家惠能的《坛经》)就和儒家的《四书五经》或道家的《道德经》和《庄子》一样,是伟大的思想宝库。经过长期的演变之后,儒、释、道三家已经互相渗透、互相同化,某种程度上已经“三教一体”了。少林寺有一个供奉释加牟尼、孔子、老子的地方,对联是:“百家争理,万法一统;三教一体,九流同源”,少室山还有一幅对联:“才分天地人总属一理,教有儒释道终归一途”,概括得很到位,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出发,但最终我们能达到共同的目标。从对个人的修养角度来说,三教说法不同,但劝人为善和劝人向上的精神是相同的:儒家是“修身、治世、平天下。”道家是“养生、遁世、穷万物。”释家(佛家)是“见性、救世、通万有。”这三句话是我自己的概括,不一定准确,但是我想这样可能好记一点。也可换一种说法,儒家是尽“人道”,释家求“佛道”,道家穷(穷通、追究)“天道”。“人道”和“佛道”比较明白,而“天道”是什么呢?天道应该包括很多东西,例如“天机、天意、天命”,其本义不是讲迷信,而是讲“天”的规律或自然规律,包括我们已经知道的规律和我们尚不知道的规律。还可换一种比较方法,儒家叫做“正心”,释家讲究“明心”,道

家追求“炼心”。在这背后,儒家讲“治世”,道家讲“治身”,佛家讲“治心”。

回答者:岚—少 - 高级弟子三级 2008-3-2 21:29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谢谢了,没想到还会有人这样重视古典文化!有这样的见地1长见识啊!

道家,由《周易》这本天下第一奇书发展而来,唯物主义,但消极出世型儒家,由孔子将道家思想拓展而形成,积极入世型“命由我定,运由我转,无关鬼神乎”这是中国道、儒两家的名言,正因为如此,中国历来都是个无宗教信仰的国家(是按人数上和老百姓的态度上来说,因为统治中国思想的都是以君臣家国、兄弟义气等方面的,神仙鬼怪只不过是民间传说,用来点缀生活。)即使是现在,真正的教徒数量我们都可忽略不计,所以,才叫道家、儒家、释家,而称为道教、儒教、佛教的较少(境外的佛教不算),国人一直是把道儒佛当思想系统看待。佛家,唯心主义,强调自身修养。比如那个“风动、帆动、心动”的故事。不过,经过一千年的融合,在宋代,道、儒、佛已经三位一体了:以道行、儒礼、佛法为灵魂的影子在每一位华夏子孙身上都可看到

回答者: feiyan52199 - 初入江湖四级 2008-3-2 21:32

我觉得应该是老子主要讲的是心道,孔子主要讲的是人道,释家主要讲的是天道。因为道家讲的是清净无为,即心无杂念;儒家讲的是仁;而释家讲的是轮回,即天道,最出名的一句就是: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比较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比较 1、从哲学研究的范畴上来说: 儒家——入世的哲学,道家——隐世的哲学,佛家——出世的哲学 儒家主张“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有社会责任感,他们积极入世,自觉地“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道家讲“自然”,讲“道”,超离了尘世。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凡事顺其自然,人力所不能及的事不可过分强求,让热衷于尘世功名的人更加清醒。 佛家讲“三界”、“轮回转世”、“因果报应”、“色空”等,善者入天堂,恶者下地狱。 2、从功用的角度上来说: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

儒家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使命;道家以“自然”观照人,认为,一个人若能超脱于生死的执著,其心灵也就可以超脱形体的局限,而与“道”契合为一,进入“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天地》)的境界,在心灵上获得极大的自由,成为精神上不受任何环境影响的“圣人”,或神妙至真的“神人”。佛家基于对人生“无常故苦”的价值判断,怀着对人的迷惑、烦恼、痛苦、死亡的真诚关切,指出解脱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人提供了一种宗教的精神依托。更着重转向内心的探索、转换和提升,把心性修养看作人生解脱的必由之路,明心见性,超脱修心。 3、从文化主旨方面来讲:儒家——进取文化,道家——规律文化,佛家——奉献文化 儒家学说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的大同理想,内圣外王之学,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主张,以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心态,无不反映出刚健有为、奋进不止的精神。 老子所说的“道”,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事必须“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违反客观规律,必然招致灾祸。“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

佛儒道三教文化的区别

佛儒道三教文化的区别 先说佛教、道教、儒教之异 第一、佛家讲“超世”,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 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人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无能为力,所以要忍受和超脱----即“超世”。要忍受和超脱,就要放弃各种欲望,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磐(无苦的极乐世界)。佛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道教认为,个人修养的提升乃至成仙明道,根本在于个人的修炼,跟别人没有关系,主张远离人群到深山老林找块地方修炼。道教的修炼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道教运用内丹和外丹进行修炼。所谓内丹就是气功,外丹就是服用长生不老药。而修炼内丹和外丹都是个人的事,秘密的事,需要远离社会,所以,道教是主张"出世"的。 儒家是主张参与社会的,而且主张个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标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把人自身的发展与对家庭、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所以儒家是主张"入世"的。

第二、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 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比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心理学”西文原意为“阐释心灵的学问”,后来引申为“研究人类自身问题的行为科学”。这种发展演变符合佛教对宇宙人生的阐释,所谓“心能生万法”。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并对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因此,佛教早已构建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其中以“唯识学”对人类精神的分析,最具现代心理学色彩。 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 儒教是礼法,要求如何做人,每个人应该怎么做。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哪怕削足适履也要人来适应宗法社会的纲常,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家讲的是净,道家讲的是静,儒家讲的是敬。佛家讲

浅析儒释道三教关系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传播

浅析儒释道三教关系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传播 中国佛教文化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虽然创立于古印度,却兴盛在中国。外来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即经历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在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下,在同传统思想文化的相互冲突与相互交融中,佛教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 外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始终与中国固有的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处在相互冲突和相互融合的复杂关系之中,儒佛道三教在冲突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这构成了汉代以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正是在三教的冲突和融合中佛教不断得到了发展,而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三教关系史。源远流长的中国思想文化经过数千年的递嬗演变最终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以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从三教关系中来透视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传播。 佛教中国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征,大体经历了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儒道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吸收融合、独立创造,以及入宋以后,内外融合、渗透合一的历史过程。 宗教传播既是宗教生命力的表征,也是其救世精神的要求。两汉之际,佛教东传华夏,开始了它的中国化(也就是与儒道相融合)的进程。 首先来说一下政治传播,宗教对国家的政治影响是通过宗教对政治人物和政治过程的影响、通过宗教组织的强大舆论攻势和政治动员效果来实现的。比如说宗教参政议政:南北朝时期史称“黑衣宰相”的僧人慧琳和史称“山中宰相”的道士陶弘景都曾积极参与国事。宗教领袖与国君和政要互动实际上是相互需要和利用

用儒释道思想解人生万象

用儒释道思想解人生万象 儒释道思想的合和传承成就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昌盛不衰。通过理解运用儒家的中庸之道思想,结合道家的太极双鱼图和释家的佛教符合”卍”,我们能够解开宇宙人生的秘密。 太极双鱼图是有阴与阳,明与暗,空与色等相对的两极合和而成,并不断循环往复。根据佛教”卍”的形状结合现实世界的存在,我们可以推测这个世界有五个相组成,四个不断变化旋转的相和一个居于中心的相,这四个可变相分别是:时间,空间,物性,能量。一个固定相是:心核。这和道家的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有些相似。 对于这五个相分别给出的定义如下: 时间:心核自身运转的周期,及心核围绕或被围绕其他心核运转的周期。 空间:心核自身的形态,及心核与心核之间处于相对平衡位置的状态。 物性:心核自身的特性,及心核与心核相互作用产生的其他特性。 能量:心核得到,失去或保持自身状态的能力,及心核与心核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状态的能力。心核:是时间,空间,物性,能量的合和体,心核是宇宙存在的基本单元,即是有形的亦是无形的。(如:地球,太阳,人,树,山,海,光,电,磁场,思想,意念等等。) 通过以上简单的定义,我把这五个相每个相分为两个极 时间:加快,减慢 空间:扩大,缩小 物性:吸引,发散 能量:聚合,释放 心核:聚合,发散 四个可变相都以固定相为基础,每个可变相都与另外三个变相相关联,其中任意一个可变相的发展会影响另外三个可变相发展,任何三个可变相可以确定第四个可变相。 通过排列组合,形成两个基本心核:聚合,发散。即两个相反的佛教符号 心核聚:“卍” 物性吸引------时间加快------空间缩小------能量聚合 当物性,时间,空间,能量同时达到平衡时,心核就停止继续聚合 心核散:“卐” 物性发散------时间减慢------空间扩大------能量释放 当物性,时间,空间,能量同时达到平衡时,心核就停止继续发散 对于“聚”的心核来说,当物性吸引时,时间就会变快,空间就会缩小,能量就聚合。同样的道理,当空间,时间,能量其中的任意一相发生相应改变时,其他三个相也随之改变。 对于“散”的心核来说,当物性发散时,时间就会变慢,空间就会变大,能量就释放而减弱。同样的道理,当空间,时间,能量其中的任意一相发生相应改变时,其他三个相也随之改变。 根据佛教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思想,我们可以理解,每个心核都可以同时代表心核聚和心核散。这样的话,一共有32个心核。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家的思想 儒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孔子。他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孔子还提出“中庸之道”。对于“中庸”的概念,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张辛博士介绍了自己的观点,‘中’是适合,‘庸’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去做事。而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就可以长久,就是‘善’。“中庸”的核心是礼乐文化。张博士对发源于齐鲁大地的“中庸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山东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从山东走出来的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 此外,中庸思想对中国古典艺术精神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庸思想具体物化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从两汉、魏晋南北朝到宋元明清,一直发挥着或隐或显的作用。

道家的思想 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过程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长寿。一个国家只有顺应自然和民意,才能国运昌隆。 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 庄子在《应帝王》中认为只有凭借天地的正道,驾御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以遨游于无穷者,才是无所待、无所累的至人。至人无我、无为、无名,与天道一体,达到了超越生死、物我两忘、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认为,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至人是庄子的理想人格,《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极端发展。顺应自然,才能无为而无不为。

三教合一

《三教合一》情景课堂设计 安徽朱轶材 如果同学去少林寺游览,一定会看到“三 教合一碑”,又称“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也 肯定能看到印有此图案的各种纪念品。我们看 见的这幅图是朱元璋九世孙自称“三教中人”的 明朝乐律学家、历算家朱载堉(1536—1611)根据 少林寺“三教合一碑”所画。此图为何能体现 三教合一的主旨呢? 我们先来仔细的观察一下:三人共一鼻子,一人正面,另两人均侧面,从正面看,长者秃顶、须髯,是佛祖类人物,代表释家。若稍换角度,以鼻梁为限,遮住画像右面,则左面就是头挽高髻的老子侧面像,代表道教(家);遮住左面,右面则是头戴儒巾的孔子侧面像,代表儒教(家)。三教圣人的区分仅以简单的“头饰物”(准确地说,佛教人物并无“头饰物”),而其余部分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准确表达了三教一体(源)的深刻含义。三教共存一图,一片圆融。这三个头像合在一起,加上合肩、合上身,浑成一体,两手捧“九流混元图”,生动表现出儒、佛、道三教合一的主题。 再看原碑下的赞词:“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农流务本,墨流备世,名流责实,法流辅制,纵横应对,小说咨询,阴阳顺天,医流原人,杂流兼通,述而不作。博者难精,精者未博。日月三光,金玉五谷,心身皮肤,鼻口耳目。为善殊途,咸归于治。曲士偏执,党同排异。毋患多歧,各有所施。要在圆融,一以贯之。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 1、从赞词中看我们常说的三教九流是什么意思? 2、三教是如何合一的呢?三教中儒教是宗教吗?

3、你是如何理解三教合一的? 我们现在就带着这些疑问开始学习今天的课程第一节。 【答案提示】 1、三教:儒释道;九流:农、墨、名、法、纵横、小说、阴阳、医、杂。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到唐朝统治者就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遵道、礼佛、崇儒。“儒教”的“教”并非“宗教”,而是指“教化”,它虽然不是宗教,但在古代中国,却比任何宗教的影响都要巨大和深远,可以说它不仅渗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里、血液中和潜意识中,而且对当代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3、理解:是儒、释、道三家思想信仰并存、兼容并包、互相吸收、和谐相处,从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可以有其他表达方式。 【简析】 三教合一,课文主要简述了形成过程,学生很难深刻领会,加之内容较枯燥,更需要增添新的情景资料。本情景从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旅游少林寺引入,既展示带有一定神秘色彩的需要细细观察领悟的三教合一图,又有较为生动容易理解并蕴含传统文化的“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辞,这样的情景教学,一定可以让学生记忆深刻,感悟更多。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七大区别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七大区别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的文化 儒家倡导知识的获取和品德的培养,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 道家文化——遵循规律的文化 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提倡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是一种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的文化。 佛家文化——无私奉献的文化 佛家思想中蕴含了慈悲和福报论,是一种无私奉献的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儒家对于做人标准要求很高,共九点。仁是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礼是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智同"知",是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恕是指宽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是指与人交往中的老实忠厚。孝是对父母的尊重。悌是对兄长的敬爱。 道家文化——领悟道法,淡泊名利

“道”是道家文化的核心,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世界本源,天地万物都有道而生,同时道也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相互转化都是由道完成的,只有领悟了“道”,才能更好的顺应自然。另外,“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也是利用了转化思想完成的,淡泊名利,不争也是争。 佛家文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佛家文化中,因果轮回观深入人心。做善事有善报,干坏事便要尝坏果。所以佛家倡导信徒慈悲为怀,多积善果。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论语·为政》中有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就是对儒家人生观的最佳阐释,人三十当立,该当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道家的顺其自然观念就是要掌握道的法度,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绝非简单容易之事,想要掌握道的规律就需要多思考观察和学习,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儒道佛三教的关系

儒、道、佛三教的关系 本文将从两个角度回答问题:其一,是循着老师上课所陈述的思路,尽可能全面地展开三教关系在历史不同时期发展上的不同特点。 另一,则是作为本文最后的结论,将从儒佛道三教的文化特质,来透视其在不同时期发展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其内在原因为何? 儒佛道三教之所以从开始时的彼此攻讦,几欲置对方于死地,到最后三教融合、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一个浑然整体,谁也消灭不了谁,谁也取代不了谁,是因为它们其实都在一个文化整体中承担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功能。儒家思想益于维持社会的人伦秩序(忠君孝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道家思想益于张扬个人的精神自由(自在无为、逍遥无待、神游于天地之间),而佛家思想则能为每个人对自己生死问题的终极关怀提供一种答案(因果轮回、生死解脱、破除烦恼)。而中华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其实三者功用不同,确实缺一不可。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儒、道两家在社会秩序与个体自由

的矛盾与对立出现激化时,其文化冲突会表现得尤为强烈,并出现走向极端的倾向,这可以理解何以会由汉代的独尊儒术严守人伦纲常而走向魏晋南北朝的自由舒展、飘逸放达。至于佛家,则因其直接切入个体生命所不能回避与关注的终极问题,所以关注个体生命价值的最高哲学表达,又当归属于佛家,谈到佛道两教之争,只能说是宗教资源的争夺。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三家思想都具有协助君王统治、实施社会教化、维持社会安定的文化功能,这又影响了作为集权专制者的封建帝王不同的宗教政策,这种宗教政策随帝王个人喜好之不同而使三教命运起伏波折。 一、佛教初传时的三教关系 三教关系,应以三教皆具而形成关系为标志,所以完整意义上的三教关系,理应从佛教初传开始算起。 佛教:佛教的传入,现在学界已大体确定为东汉初年(汉明帝永平年中)。在汉代佛教刚传入时,大家都看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这与当时社会上流传的神仙道家思想密切相关,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理解佛教,便把它当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具体表现,则是把佛陀看作神仙,可以飞行变化,

浅谈儒释道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浅谈儒释道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总是看到那么多人匆匆忙忙,追逐着这个时代的脚步,也是,在这个高科技迅速发展的 现代社会,在这个眼花缭乱的电子时代,发生变化的不只是人们的思想,还有源远流长的中 国文化。 所谓中国文化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可是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中国文化发生了深刻变化:首先思想方面就有很大改变:不难发现,电脑手机的普遍造成了年轻人的好逸恶劳的堕落感,出现了“手机族”,“低头族”这样的新兴词语。而成年人更是奔走在工作与家庭之间,盘算着这个月的工资与开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忙忙碌碌,还哪里有时间传承六艺文化、书法、棋、曲之类的。 再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文化内容生产与文化传播渠道的关系发生了深刻改变。现代科技极大地丰富了文化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以电视为例,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进步,使电视频道增加。再如,在纸质媒体时代,由于印刷成本比较高,发表一篇小说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而网络平台能够为各种文学作品提供几乎无限的发表空间。但是另一方面,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文化产业特别是纸质图书出版业、报刊业市场份额将不断减少,实体书店有不少倒闭,电子书籍甚至要代替纸质书籍。 我一向奉承:人,要有自己的思想。我认为建立自己对世对事的思想系统的指导性思想体系莫过于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首先儒家仁、义、礼、智、信、恕、忠、孝,主要提倡人的自身修养,与身边人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在国际矛盾随时会一触即发的当代,在社会矛盾屡有发生的现代,在电子技术阻隔了亲友的距离,在在好逸恶劳的一代中,在社会关系复杂的现代,”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当被遗忘。 佛教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它讲究慈悲为怀,众生平等,因果循环。世间的一切都是平等的,人不应该是万物的主宰,你此生为人,是前世种下了善的因,所以此世对万物应慈悲为怀。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作恶的人来说是很好的教育思想,并且在环境越来越差的现在,在地球已经被人类的贪婪破化的千疮百孔的现在,在各种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的现在,佛家的这些思想值得我们去学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道本来就是抽象的,无法言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是仍能探索到它的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老子认为,坏的社会风气,都是由于背离了”道“,而引起的后果。当今社会,很多官员也是因为不走群众路线,急功近利的追求政绩,所以常常折腾来折腾去,事情没办好,还捋老百姓坑了。所以”取天下常以无事,以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這样的道理也应该作为官员们常常温习的思想。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释道哲学异同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b8130966.html,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释道哲学异同 作者:许玉鑫 来源:《商情》2016年第03期 [摘要]恩格斯说过“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在人类文化思潮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是两朵涌动的浪花,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时代精华的产物。儒释道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起到了间接和直接的影响。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释道哲学处在不同的历史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社会阶级中,从而导致它们在定义主体、产生条件和阶级属性方面的不同,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儒释道;哲学;异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作为人类宝贵的思想财富,是时代精华的结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本质、必然性和规律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虽是两种处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阶级、不同哲学体系中的哲学,但两者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着共同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被中国社会接受、认可,很大程度上也证明了两者之间存在着共同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着对人性的终极关怀。两者之间的联系体现在方方面面,具体来说包括间接联系和直接联系。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的人性关怀 世界上任何优秀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发展下去,本质上是因为都存在着共同的属性——人类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释道哲学,作为人类历史上的最优秀的文化,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共同点:对人性的终极关怀。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完成到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诞生,至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由兴起到形成,直至成熟诞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时期。当时,由于单方面强调生产力的提高,从而忽视了对人性的关怀,导致劳动的异化、人性的扭曲。马克思为防止劳动异化和人性扭曲,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强烈批判,强调对人性的关怀,提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同样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儒释道哲学,在其思想体系上,渗透着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儒家哲学的核心思想体现在“仁”上,所谓“仁者爱人”、“正己立人”、“经世济民”、“孝悌忠信”等思想,闪烁着古人对人性的关注;佛家哲学思想中的“修己度人”、“行善无恶”、“众生平等”等思

儒释道有感

浅谈《儒释道》 一直觉得这样的命题太大了,以自己的格局写这样的随笔,说这样的大话有点不合适,总觉得是前辈的不尊敬,童言无忌吧,莫怪莫怪!!!只当取乐就好,莫要当真。 说到这些不免我又要愤青一下了,其实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有能力有德行的大哲人一般都是述而不作的,比如老子,比如孔子,再比如释迦摩尼。道德经据说是老子化胡,西出函谷关时路遇尹喜,尹喜见老子虽然须发皆白,但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紫气头上飘,朝霞身后照,如此背景画面中的老子,沉静如水,清气扑面,仿若神仙一般。尹喜大喜!他知道当今世上的智者来了!他要留住老子,让他教授自己学问。但他到了老子跟前,却一时说不出话来。那老子,笑眯眯地看着他,自然如风,沉静如水,他顿觉得自己的这团躁气,遇到老子这股清气,悬殊太大,不觉自惭形秽。《史记》记载“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当然道德经是不是尹喜逼着写的就不得而知了,野史嘛,没有文字记录没有文物记载。 释迦摩尼是释迦族部落出身的王子三十五岁菩提树下感悟佛法成就无上菩提,八十岁入涅槃,四十年传播佛法,普度众生。(佛把人分为几等,佛是最高级的,下面是菩萨,罗汉,罗汉分缘觉罗汉和声闻罗汉,缘觉罗汉就是因缘际会成文罗汉,声闻罗汉就是听佛讲法成为罗汉然后夜叉畜生恶鬼最后是地狱,所以佛说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就是畜生恶鬼地狱三苦)所以说释迦摩尼的著作基本上也是后人记录其生前的言行,不是他自己写的。论语那更不用说了,根本就是孔子的弟子在孔子死后整理的,不是孔子自己写的。所以说像这些圣人,他们不是自己写书,是他们不能写吗?非也,是不敢写!老子也曾说过,一曰慈二月捡三月不敢为天下先。所以说现在的一些动不动就出书,写篇文章动不动就发表的人我们真应该反省一下,俗话说阴谋不可外泄阳谋不可内藏。动不动有点成就就急不可耐的像让人家知道并不是什么好事。 言归正传,我简单的报告一下神马事儒释道,贻笑大方哈 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 红莲白藕青荷叶,三角原来是一家 如果把道家比喻成莲藕的话,佛家就是莲花,儒家就是荷叶 道家跟道教是有区别的,道教我们暂且不说。道家的始祖是老子,不是传说,确有其人。道家主张无为,无为才能无不为。(其实我也不知道是啥意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小国寡民。他们认为万物生育于有,有生于无。所以无才是最大的,城中有三大,道大天大人大。 “他们”主张宇宙是一个循环的,就像人的生老病死一样,你对这个世界这个宇宙了解的越多,说明这个世界越接近灭亡,就像人生一样,你懵懵懂懂,什么都不知道说明你还是一个孩子,那你离命运的结束还有大把的时间,当你逐渐的长大,逐渐的熟悉这个环境,逐渐的理解人生,理解世界,理解自己,那说明你里死亡也是越来越近了。 所以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也许有人会问,这既然只是一个过程,那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呢??(当然肯定不是钱。可是现在有多少人是被钱累死的呢)其实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财富,一场游戏一场梦,我们什么时候能把这句话理解了,我们什么时候或许就会明白了。但是现在的社会是空前的烦躁,盲目的追求发展追求物质享受缺少了向内关照的时间,其实不是缺少时间去开智去修心是根本没有那个想法!!!不断地求进步,不断的求发展,缺少了思考缺少了向内关照,华丽的外表空虚的内心,每天固定的上下班,固定的生活模式使人们无暇去修身养性,无法去思考,成为了傀儡,成为了行

儒释道三家箴言:守住内心的宁静

人生一世,草本一秋,谁都想活得幸福。 什么是福? 生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是“长寿”之福; 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是“富贵”之福; 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是“康宁”之福; 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是“好德”之福; 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是“善终”之福。 这就是古人追求的“五福”。 其实,这福那福,归根结底心灵的安宁才是真正的福祉。宋代无门和尚有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人生没有比心灵宁静安祥、自由快乐更重要的事情了。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又说:“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心安的人吃饭香,一日三餐虽无山珍海味,粗茶淡饭亦津津有味;心安的人睡觉甜,用不着什么金屋龙床;心安的人气定神闲,即使面对人生苦难,一切皆可淡化,生命也会绽放出美丽之花。 然而,世界物欲横流,世事纷杂,人心贪婪,浮躁不安,追名逐利,没有片刻安闲。安身立命于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当如何自处,何以心安呢? 儒家:慎独心安 “慎独”源自于儒家经典《中庸》,郑玄注《礼记》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对自己的行为也要加以约束,不可以放纵。 晚清名臣曾国藩在遗嘱中第一条说到的就是“慎独”。他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曾国藩的意思是说,自身修养,没有比养心更难的。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有恶,却不能真正尽力为善去恶,这就是自己欺骗自己。心里是否自欺,别人是不知道的,只有自己知道。 如果能够做到喜欢善如同喜欢美景,讨厌恶事如同讨厌恶臭一样,尽力去掉人欲而存天理,那么《大学》中所说的自慊,《中庸》中所说的戒慎恐惧,都能切实做到。所以能够慎独,则自我反省不会感到内疚,可以无愧于天地鬼神,肯定不会有行为不合于心意而导致不安。 人若没有一件内心感到羞愧的事情,心里就会泰然,常常感到愉快平和,这是人生自强的首要之道,寻乐的最好方法,守身的首要之务。 历史上最有名的关于慎独的故事当数“杨震暮夜却金”。 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杨震曾四次调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到郡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时,过去他曾经推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在做昌邑县令。 晚上,王密去拜见杨震,怀中揣着十斤金子,作为拜见礼。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意思是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暮夜无知者。”他认为天黑了没人会知道这件事。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意思是说有天地、鬼神、你和我知道,怎么可以说是没人知道!王密听罢只好羞愧的退出去了。 杨震作为王密的上司,同时又是他的恩师,在夜间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本可笑纳王密敬献的重金,但他却坚决拒收,并铮铮铁言,其“慎独精神”,堪称历代师表。 道家:心斋虚静 所谓“心斋”,就是要排除心中的杂念,使心志专一,然后就能虚以待物。心志专一了,自然心安。出自《庄子·人间世》:“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於听,心止於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斋”,在中国古已有之,其形式有沐浴、不饮酒、不茹荤、不闻舞乐、不近女色等,但这只是外在形式上的斋,属“祭祀之斋”,庄子在此提出的“心斋”,是内在深层意义上的“斋”。“心斋”的终极目标就是与道合一,即“道通为一”。 人们的心平常都是向外追逐,追逐许多具体的东西而不知道回头,以致忽略了这个心本身只有一个作用,就是要让它静下来,从虚到静,从静到明。 心如果充满各种欲望的话,它就是乱糟糟的,把所有的欲望都排除掉之后,它自然就虚了,

三教整合的原因及历程

三教融通的原因及过程 一、三教融通思想产生的原因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始终与中国固有的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发生着密切的关系,有冲突,更有磨合以致相互融合的复杂关系,儒、释、道三教在冲突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这构成了汉代以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正如日本学者所说“佛教传来以后的中国宗教史,是儒、道、佛三教的交涉史' ,正是在三教之间的相互冲突和融合中,源远流长的中国思想文化吸纳新的内容与养料,经过数千年的递擅演变最终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 佛教所以能够为中国传统文化所接纳,使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最终能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三教之间实现融通,其原因主要在于: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包容性 中国传统文化面对佛教的传播、发展表现出极强的包容性禾一}同化力。中国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逐步走向成熟。两汉时虽“独尊儒术”,但并不能真正做到“罢黔百家”,而且在儒家内部也分化为不同的学派,文化的多元性正是其生命力所在。中华文化犹如大海, 它是不会拒绝江河的汇入的,有了这种恢宏之气,是能够正视自身和外外来文化的长短优劣,取寸之长补尺之短,而不会视外来文化为洪水猛兽。历史上多次发生的文化交流和碰撞,充分表明了这一点。

第二,佛教方面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调和性 外来佛教传入中国后,一方面十分注意依附迎合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另一方面也在努力调和与儒、道思想矛盾的同时,不断地援儒、道入佛,并极力论证佛教与儒、道在根本上的一致性,从多方面拉进三者之间距离,积极倡导三教一致论,从而使儒、释、道三教关系 趋于融合。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是双方按自己的模式去建构、塑造、规范对方,并相互吸收、相互促进,最终创造出民族化的中国佛教和融汇了佛教思想成果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型态。 三教融通的表现 一、三教融通关系论说 佛教初传之时,中土的人们对它了解甚浅,常把它与当时人们所熟悉的黄老之学、神仙方术混为一谈,并用儒家观点阐释佛陀。如袁宏《后汉纪》中介绍说: 佛者,汉言觉,将以觉悟群生也。其教以修善慈心为主,不杀生,专务清净。其精者号为沙门。沙门者,汉言息心,盖息意去欲,而归于无为也。……故所贵行善修道,以炼精神而不已;以至无为而得为佛也。《牟子理惑论》中言佛: 佛者,号谧也。犹名三皇神、五帝圣也。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绪。佛之言觉也,忧惚变化,分身散体,或存或亡,能小能大,能圆能方,

浅谈《前赤壁赋》中苏轼的儒释道互补思想

浅谈《前赤壁赋》中苏轼的儒释道互补思想 福建建阳张叶华 摘要:苏轼《前赤壁赋》一文情、景、理相交融,在对赤壁那优美的山水风月的描绘中蕴含了丰富的儒释道思想,他以赤壁为依托,反思人生、审视历史、参悟天地,以宏博开放的胸襟,对儒释道思想兼收并蓄、灵活运用,撷取各家精华,弃其糟粕,得以超脱、释怀。 关键词:苏轼前赤壁赋儒释道思想 苏轼《前赤壁赋》一文情、景、理相交融,在对赤壁那优美的山水风月的描绘中蕴含了丰富的儒释思想,这些思想几乎贯穿苏轼一生,了解此文思想内涵对解读他的其它文章亦大有裨益。这篇赋仍然采取主客对话的形式。据考证,这吹箫者是道士杨世昌,苏轼《次孔毅父韵》曾说“杨生自言识音律,洞箫入手清且哀。”吹箫者的身份说明苏轼与道家往来甚密。但吹箫客的箫声及言辞,与其说是经苏轼组织润饰的道士之语,不如说是借道士之口,抒苏轼之思。苏轼与客的问答,正是表现了苏轼思想中矛盾冲突的两个方面。而苏轼最终说服客,则说明他思想得到了解脱,乐观积极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前赤壁赋》的思想十分丰富。四川教育学院中文系的龙晦教授在他的《从<前赤壁赋>谈苏轼的宗教思想》一文中提及:“我们仅将它分为两个大段。第一段从‘壬戊之秋’起至‘寄遗响于悲风’止,这一大段是运用的道家思想;自此以下为第二大段,第二大段倾注了佛家思想。”但我认为,苏轼的《前赤壁赋》不单是体现了佛道思想,而是儒、释、道思想的融合。苏轼学问博大、宏博开放,对儒释道思想了然于胸,将三种思想融合一体又不着痕迹,这不仅表现其高超的艺术技巧,更反映了他已形成与众不同的儒释道互补的思想及“君子如水,随物赋形”的行为准则。下面,我将对《前赤壁赋》一文逐段分析,兼以苏轼的其它文章印证,探索此文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及其舒卷自如、超逸旷达的襟怀。 一

儒释道三家关于和的思想

儒释道三家关于和的思想(摘选) 关于和的思想三位讲述者分别是: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十八届中央委员叶小文先生;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道长;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 叶小文先生: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和基础,“和而不同”则是儒学所肯定、倡导和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和同之辨”古已有之,孔子加以总结,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对“和”与“同”的不同态度,竟是君子和小人的分野。以“和而不同”为主线,儒学追求的“和”似可概括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以“和”对“多”,集散成大。和,以多为基础;多,以和为归属。第二层面:以“和”制“合”,平衡互补。和,并非简单的相加,亦不是硬性的拼凑,更不是强行的并吞;而是和谐相济,合而不乱,协调平衡,“和实生物”。第三层面:“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孟子的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礼记·乐记》曰:“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如果说“和而不同”是主线,“仁爱”则是儒家贵和哲学的灵魂和源泉。泛爱万物,树立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协和万邦,树立天下一家的人类观;政通人和,树立以民为本的政治观;厚德载物,树立多元一体的民族观和文化观;诚信正直,树立义利统一的道德观;慈孝恩义,树立家道和顺的家庭观;成己成物,树立崇德广业的人生观。

任法融道长:毛泽东曾经说,有关黄老讲的这个道,是宇宙之间的普遍真理。专家评说,道是宇宙的本体根源,运动法则(规律),它的属性是“和”。 道的规律性就是老子说的“自然无为”。什么叫“自然无为”?从广义上讲就是宇宙之间、天动地静、日月运行、四时成序、万物的长生收藏、枯荣交替,其中没有任何主观、意气、感情、私心等个人行为,均属自然。从狭义上讲,就是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无论大小多少,都蕴含着各自的自然情理。在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及日常生活中,必须遵从事物的自然情理,不该任意妄为,不该将个人的意气、主观、感情、私心,强加于事物之上。如此之者,处事即成,交人必和,才有生生不息的生命。 道的属性是“和”,如何理解?《道德经》42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宇宙之间大千世界森罗万象,芸芸众生虽然千差万别错根盘结,但都蕴含着两重性,老子用阴阳二字概括。事物的两重性(阴阳),达到“和”的境界,就是最佳状态。因为“和”是道的属性,它才有无限的生命力。 故常言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道即生,无道即亡,正指道与事物紧密而不可分离的关系。 传印长老:儒、道、释三家,是中华传统文化主体。自伏羲氏画“八卦”,开始有儒教;自老子著《道德经》,始有道教经典,自张道陵修道青城山,开始有道教;自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使者伊存来汉向博

浅 论 儒 释 道 文 化

《浅论儒释道文化》 国学所提供的精神资源主要是儒释道三家。三家互补,共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铸就中国民族性格。儒、立人旁一个需字,意欲我们要做一个人们需要的人--儒弱而立。 释、佛(佛)立人旁一个弗字,弗是不,是要做一个超凡脱俗的人--佛光普照。 道、首(头)下一走字,意欲我们要用脑子走路,思想与自然和谐--道法自然。 这三个字明分暗合,都是在讲如何做人.所以中华民族是最会做人的人,如何做人是构筑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根本。 一、儒释道都重视个人的人生修养,重视理想人格的实现,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关切。儒家以积极的入世精神,提倡在现实世界中成就最高的道德境界,实现人生的价值。道家则重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主张因顺自然,在人与道的合一中发掘人生命价值。佛家则关心愿望与现实之间永远无法消除的反差所带来的痛苦,在克制欲望、追求涅盘境界的过程中体现今生的价值。 二、儒释道三家从不同的角度提供精神动力,帮助人们追求人生理想境界,也就是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儒家关心天下兴亡,不计个人得失,知其不可而为之,以直面现实、经世致用为人生最高的追求,并把这种追求归结为“天下为公”的“大同之道”。道家不刻意人为,追求自然、完美,主张通过“体道”回归自然境界,无私无欲,把与自然同体、与自然为一,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佛家倡导无私无欲,超脱自在,主张通过行善,引导人们追求“真如”佛性。儒释道三家以各自的方式追求真、善、美,促使中华传统文化而形成鲜明的特色。 三、儒释道三家都重视人生与道德的关系,强调心性修养的必要性。儒家用“礼”来约束人的行为举止,用“诚意”“正心”、来规范人的内心世界。道家则以“虚寂”“守静”来开发人的自然本性,主张排除杂念的干扰,求得心灵的宁静。佛教则要求人们在心中“念”才起之时,就立即遏制住,不让它生起,从而保持内心的清净。由此可见,重视人生道德,关注心性修养,乃是三家成就理想人格的根本之所在。 通观儒释道三教,一般就个性而论,强者往往尊儒,智者往往信道,慧者往往崇佛。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儒释道三者都可以满足不同的精神需求。就一个社会而言,当其蒸蒸日上之时,往往视儒家学说为典范;当其陷入困境之时,往往也会从道家或佛教那里寻求解救问题的智慧。 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培育过程中,儒家的仁、礼、忠恕、中庸等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温和谦恭、彬彬有礼、刚毅进取、自强不息、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造就了许多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仁人志士。道家的自然无为、柔弱不争、功成名遂而身退等思想,赋予了中华民族潇洒飘逸、高风亮节、绝尘而超俗的风骨,造就了许多清新典雅、仙风道骨的“采菊之士”、“竹林饮者”。佛教“慈悲平等”、“自觉觉他”、“去恶从善”等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善良、宽容、奉献、无畏的性格内涵。儒道佛三家在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方面,殊途而同归。儒、释、道三家经过约二千年的互动,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各以其自身的文化特质发挥着各自的优势,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成为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可缺少的文化资源。 1

孝道是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根基

孝道是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根本 中国传统包含着丰富而优秀的思想内容,其中孝道思想便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孝道,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给予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孝道思想不仅存在于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之中,也存在于佛教与道教的教理教义里面,它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传承和现代社会伦理道德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比分析发现,儒释道三家在孝道思想上的具体表述和践行方式上尽管各有不同,但是对孝道的倡导取向、孝道的核心地位却是出奇一致的。不论是文教还是宗教,都是把人作为施教对象的,而孝道在儒释道文化中都被作为其思想体系的根本,也反过来印证了孝道是人道之根本。同时也因为此,在三家的教义教理中又可以看到其他两家的元素,互为补充,互为支撑。 儒家孝道 在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系中,以儒家最为重视孝道,十三经中处处皆有谈及孝的义理,其中以《孝经》最有代表性。《孝经》把孝当作至德要道,将之提升到天地人的高度地位:"夫孝,天之经,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章》)《孝经》提出五等之孝,即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天子修孝,在于行博爱广敬之道,保其天下,使人皆不慢恶其亲,如此则德教加被天下;诸侯修孝,在不骄免危,节制慎行,长守富贵,保其社稷,和其人民;卿大夫修孝,在谨守先王之法,"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不敢行",言必守法,行必遵道,无口过,无怨恶,从而守其宗庙;士人修孝,在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而庶人之孝在于努力生产,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漫谈儒释道“三教的融合”

漫谈儒释道“三教的融合” 楼宇烈 当我们问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时,大多数人会不加思索地回答道:儒家思想。这是由于有汉武帝接受卫绾、田蚡、董仲舒等人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有自南宋末至清末约六百余年间,作为官方思想的“理学”,是以批判佛老异端、继承儒家道统为旗帜的;以及作为儒家思想文化的代表著作“五经”、以至“三十经”,也一直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中华文化的基本典籍,儒家思想获得了中国文化的正统地位,被视作中华文化的代表。 然而,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除儒家思想体系以外的其它许多学派思想体系,如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墨家,以及后来传入的印度佛教等。这些学派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中都起着作用,儒家并未独占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部阵地,中华传统文化并非单一的儒家文化。即使是儒家思想本身,在其发展进程中,自战国时期起,也早已失去了它的原始单纯性,而不断地融入了其它学派的不同思想成分。汉代独尊的所谓儒术,其实已经是严重地阴阳五行化了的儒家思想;魏晋时期的儒家则渗入了大量的老庄道家思想;隋唐儒家思想受到佛教理论的严重挑战和影响;宋明理学则更是在排斥佛老的同时,大量吸收佛老理论以补充儒学的一种思想体系。可见,当我们说到所谓儒家文化传统时,必须充分注意它所包含的复杂内涵。 因而,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考察时,绝不可忽视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起过作用的各种思想、学派之间的对立和渗透,排斥和融合。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可以包括一整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或文化史。在这篇短文中,仅准备就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儒释道三家之间的矛盾斗争和相互融合,作一些简单的介绍,并就此谈一些想法。 我们先从儒道两家的冲突和融合谈起。 儒道两家前后都形成于春秋末期。但在春秋末至战国初,则是儒墨两家的对立最为尖锐,在社会上的影响也最大,被称之为当时的两大“显学“。道家学派发展至战国中期庄子等人时,始蔚为大观,从而成为先秦时期与儒墨鼎足而立的三大学派之一。战国中后期,在文化思想方面出现了一个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繁荣局面。这时,一方面是各学派内部的大分化,如《韩非子·显学篇》中说的:“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庄子·天下篇》谈到当时的道家,也有“彭蒙、田骈、慎到”,“关尹、老聃”,“庄周”三家之别。此外,法家有齐法家和三晋法家之分,名家有惠施合同异和公孙龙离坚白之争等等。然而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一股各学派(主要是儒道法三家)相互渗透、融合的发展趋势。在今传《管子》一书中,我们可以找到战国中后期各学派相互融合的各类代表作。其中既有以儒为主,儒道、儒法融合的作品;也有以道为主,道儒、道法融合的作品;以及以法为主,法儒、法道融合的作品。在荀子的思想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以儒为主,融合法、道,兼采名、墨的倾向。在韩非的思想中,以法为主,融合道家的特点也是明显的。他的《解老》、《喻老》对老子道家思想有重要的发展。而形成于战国中后期的易传《系辞》,则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