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用乳膏基质的配方设计探索

外用乳膏基质的配方设计探索

外用乳膏基质的配方设计探索
外用乳膏基质的配方设计探索

一个配方人的配方设计心得

一个配方人的配方设计心得 饲料配方的设计工作是一个很有意思,很有逻辑性的工作,还包含了许多辨证法的东西。一个配方并不是简单的把几种原料混在一起,不但需要对动物生理、生物化学、有机化学要有深入的了解,还要对饲养标准、饲料原料的种类和使用特性、营养成分熟记于胸,同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应用饲养标准。下面就是本人在饲料厂做配方时候的一些心得体会,供各位同行参考。 1 必须注意饲料的适口性和原料的质量 有些配方师在做饲料配方时,只是机械的把各种饲料原料输入到配方软件中,然后点击"线性规划",只要出来的配方营养成分达到了,就把配方一打印然后交到生产上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样做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虽然配方的营养达到了,但是饲料的"顾客"动物喜不喜欢才是最主要的。因为饲料的适口性很差,动物就会采食很少或者干脆拒食。所以选择原料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口性好,新鲜无变质的原料。配方师不应该每天只是做在办公室对着电脑做配方,每次要做一批饲料前一定要亲自去看看原料的品质,必要的时候要亲口品尝原料的适口性。还有就是当饲料做出来后要检验一下饲料的色泽、气味是否达到标准。有些饲料厂经常喜欢做一些抗应激的,增加瘦肉率,促进动物生长的特殊的小包料,因为相对来说这种小包料效果比明显,利润比较高。比如有一次本人做一个控制养殖场蚊虫的小包料,这种小料的主要成分叫环丙胺嗪,主要作用是用来杀死蚊蝇的虫卵。做这种小料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环丙胺嗪的气味相当难闻,就只是在配方中加了些载体和抗生素。结果客户反映猪拒食加了这种小料的饲料,后来在调整配方的时候加了香味剂和甜味剂,后来这种小料市场反映一直都很好。还有一次类似的事情就是有些客户抱怨我们公司的一种小料(主要成分是黄胺和黄胺增效剂)促生长效果不很好,后来就加大了磺胺和磺胺增效剂用量两倍,结果跟上个例子一样,动物还是拒食这种小料,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些药物添加剂本来味道和适口性就不好,当用量增大的时候必然会加大难闻的味道,于是把磺胺和磺胺增效剂用量改为原来用量的1.5倍,又添加了一些香味剂,这样一来配方的效果就好多了。 强调一点的必须注意饲料原料的质量,比如米糠、麦麸等原料。新鲜的米糠闻起来会有一种清香味道,含在嘴里边很甜,里边有绿色的糠壳一般来说都是新鲜的米糠,这种米糠在鸭料中可以用到50%。但是米糠由于脂肪含量很高,尤其在南方的夏天很容易酸败(5天左右),所以在猪料中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因为猪的嗅觉很灵敏,能不用尽量不用,可以用木薯来代替。麦麸和次粉这两种原料其实也是一类很容易酸败的原料,但是好多配方师却忽略这一点,所以用麦麸的时候也要注意麦麸的新鲜度,要不动物会出现拒食的现象。鱼粉是一种很好的原料,但鱼粉搀假(尿素、蛋白精)现象是最严重的。有次我公司的乳猪料拉稀很厉害,通过降低蛋白、添加氧化锌、柠檬酸的方法但是总解决不了,

乳膏处方工艺设计思路

一、小试处方 1、难溶性药物的加入问题 如果药物水溶性不好的话,即使在加热状态溶解了,随着温度降下来,药物自然会重新析晶。可以将药物微粉化,或者至少按照药典要求将粒径粉碎到180um以下,在乳化结束后加主药。可以用一定的溶剂分散药物后加入。 万能溶剂二甲亚砜作为一种很老的透皮促进剂,有其应用局限性,一般要求使用量不超过10%,其次它在18.5℃时易结晶,当用量少时,这影响可以忽略。 常用溶剂丙二醇可以保湿,但是也可以破乳,超过5%之后会造成局部刺激性。 2、表面活性剂 SDS为乳化剂,一般乳膏效果很好,但是乳化时气泡较多,开真空容易跑料,推荐半锅生产;因为SDS乳化作用适宜的PH值应为6-7,不应小于4或大于8。SDS量可以增加到3%,4%,甚至6。 吐温单独实用,乳化能力可能不够;可以将吐温和司盘联用,增加乳化剂的乳化能力。 使用聚氧乙烯-100这类的高效乳化剂代替吐温;聚氧乙烯-100在1:1的比例下能和单甘脂组成高效乳化剂,效果非常优良。 HLB值仅仅对乳膏处方设计有点指导意义,并不绝对,乳膏稳定如否,是看乳化剂的乳化能力是否和使用的油相相匹配。 3、基质问题 可以通过增加十八醇用量,增加乳膏的刚性,适当提高单硬脂酸甘油酯,也可以改善基质,卡波姆作为基质可以加入到水相中。 乳膏剂必须加入保湿剂,不然在开包装后容易变干,影响患者的使用;一般用10%的丙二醇或丙三醇。 4、其他 乳膏中尽量避免用离子型的辅料,因为高浓度离子会产生破乳的效果,对乳膏的稳定性不利;建议去掉EDTA-2Na。 山梨酸的抑菌效果不如尼泊金,建议用尼泊金甲酯和尼泊金丙酯联用,替换山梨酸; 关于处方,可以联系佳法赛获得技术支持。 二、小试工艺: 实验室的话,一般用到的是烧杯,玻璃棒,水浴锅,高速均质机。

橡胶配方设计原则

?橡胶配方设计原则,常用橡胶介绍 ?来源:橡胶人才网添加时间:2010-08-03浏览次数:59次进入论坛交流 ?橡胶配合剂以恰当的品种与比例组合,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按橡胶制品的结构而制成橡胶制品。 其结构设计、配方设计、加工工艺作为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三个重要组成成分。它们相互独立,同时又想和联系、协同、制约,它们本身之间的橡胶配合剂以恰当的品种与比例组合,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按橡胶制品的结构而制成橡胶制品。其结构设计、配方设计、加工工艺作为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三个重要组成成分。 它们相互独立,同时又想和联系、协同、制约,它们本身之间的作用都有可能对橡胶制品的物化性能、使用性能、寿命、外观质量、生产成本起决定性作用,配方设计者首先应该确立“整体协调统一”的观念,其次应该在整体统一的基础上最求和体现配方设计者或企业的风格、特长以及实力,使在竞争中出于某种优势地位。 此外作为配方设计者栽培放研究中还应该追求高技术含量;追求新知识、新技术的综合灵活运用;追求技术创新和技术突破;追求资源的综合而充分的利用和环境效益。这就要求皮放设计人员应该具有丰厚而且全面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配方设计经验,以及对产品的深入认识、研究和超前的市场竞争意识。有机的结合设备能力和工艺条件,已做到配方设计和其他要素的有机统一。最终的期望值应该是:将材料性能利用到极限,尽可能的充分利用结构因素、设备能力和工艺条件,工艺成熟、可靠油尽可能简化,人工、设备、能源、原材料成本尽可能低或消耗尽可能韶,质量可靠而效率尽可能高。在某些方面有独特性能。 橡胶配方设计原则: 1、保证硫化酸具有指定的技术性能。 2、所用的生胶、聚合物和各种原料容易得到。 3、在胶料和产品制造过程中加工工艺性能良好,使产品能顺利生产。 4、成本、价格便宜。 橡胶配方设计指导思想及设计原则橡胶品种(简写符号) 化学组成性能特点主要用途1.天然橡胶(NR)以橡胶烃(聚异戊二烯)为主,含少量蛋白质、水分、树脂酸、糖类和无机盐等。弹性大,定伸强度高,抗撕裂性和电绝缘性优良,耐磨性和耐旱性良好,加工性佳,易 橡胶品种(简写符号)化学组成性能特点主要用途 1.天然橡胶(NR)以橡胶烃(聚异戊二烯)为主,含少量蛋白质、水分、树脂酸、糖类和无机盐等。弹性大,定伸强度高,抗撕裂性和电绝缘性优良,耐磨性和耐旱性良好,加工性佳,易于其它材料粘合,在综合性能方面优于多数合成橡胶。缺点是耐氧和耐臭氧性差,容易老化变质;耐油和耐溶剂性不好,第抗酸碱的腐蚀能力低;耐热性不高。使用温度范围:约-60℃~+80℃。制作轮胎、胶鞋、胶管、胶带、电线电缆的绝缘层和护套以及其他通用制品。特别适用于制造扭振消除器、发动机减震器、机器支座、橡胶-金属悬挂元件、膜片、模压制品。

PVC配方设计方法

PVC配方设计方法 PVC配方设计知识 纯的聚氯乙烯(PVC)树脂属于一类强极性聚合物,其分子间作用力较大,从而导致了PVC软化温度和熔融温度较高,一般需要160~210℃才能加工。另外PVC分子内含有的取代氯基容易导致P VC树脂脱氯化氢反应,从而引起PVC的降解反应,所以PVC对热极不稳定,温度升高会大大促进 PVC脱HCL反应,纯PVC在120℃时就开始脱HCL反应,从而导致了PVC降解。鉴于上述两 个方面的缺陷, PVC在加工中需要加入助剂,以便能够制得各种满足人们需要的软、硬、透明、电绝缘良好、发泡等制品。在选择助剂的品种和用量时,必须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物理—化学性能、流动性能、成型性能,最终确立理想的配方。另外,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加工途径,我们也需要对树脂的型号做出选择。不同型号的PVC树脂和各种助剂的配搭组合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PVC配方设计了。 那具体怎样进行具体的配方设计呢?下面将通过对各原辅料的选择加以阐述的方式加以说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 一、树脂的选择 工业上常用粘度或K值表示平均分子量(或平均聚合度)。树脂的分子量和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有关。分子量越高,制品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弹性模量越高,但树脂熔体的流动性与可塑性下降。同时,合成工艺不同,导致了树脂的形态也有差异,我们常见的是悬浮法生产的疏松型树脂,俗称SG树脂,其组织疏松,表面形状不规则,断面输送多孔呈网状。因此,SG型树脂吸收增塑剂快,塑化速度快。悬浮法树脂的主要用途见下表。乳液法树脂宜作PVC糊,生产人造革。 悬浮法PVC树脂型号及主要用途 型号级别主要用途 SG1 一级A 高级电绝缘材料 SG2 一级A 电绝缘材料、薄膜 一级B、二级一般软制品 SG3 一级A 电绝缘材料、农用薄膜、人造革表面膜

软膏剂

学习要求
第十章
软 膏 剂
1 掌握软膏剂、乳膏剂的定义 2 3 4 掌握软膏剂基质的类型 掌握软膏剂的处方分析 掌握乳化法制备软膏基质的工艺过程
一、概述 1 定义 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具有适当稠度,易涂布于 皮肤、粘膜或创面的外用半固体制剂。 主要是使所含药物在局部发挥疗效或起保护、滋润皮 肤的作用,多用于慢性皮肤病。
也可用作全身作用,即所谓的透皮治疗系统 (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TTS)
2 乳膏剂 用乳剂型基质的软膏剂叫做乳膏剂。

二、 常用基质 软膏剂的组成:主药+基质
一)油脂性基质 1 烃类基质 凡士林(Vaselin)
基质作用 软膏剂的赋形剂和药物的载体 影响: 1)软膏剂的质量:外观、流变性 2)药物的释放、吸收、药效
A
有黄、白两种,能与多数药物配伍 特别适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如抗生素。 油腻性大,吸水性差,不能渗透皮肤 常加入羊毛脂、胆固醇等增加吸水性
Betnovate Ointment
GlaxoSmithKline UK
B
固体石蜡(Paraffin)
调节软膏稠度 C 液体石蜡 Solid liquid
Betamethasone Valerate ointment 0.122% w/w 倍他米松戊酸酯 List of excipients Liquid Paraffin White Soft Paraffin
active topical corticosteroid which provides a rapid response in those inflammatory dermatoses
调节软膏稠度或用以研磨药粉以利于与基质混匀

第四章 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 Polymer Processing Engineering
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物理教研室
1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
第四章 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
2

Contents
高分子材料制品设计的一般原则和程序
高分子材料配方设计
3

第四章 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
需求是高分子材料研究、开发的原动力,汽车轻量化、火 车提速、宇宙揭秘、海洋开发等都对高分子材料提出了新的要 求。 研制新的高分子材料,实现产业化、开发产品的新价值, 造福于人类,是高分子材料科学与技术工作者的职责。另一方 面,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是左右其工业价值的重要因素。 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材料的组成是影响材料性能的 主要因素;制造方法对材料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4

在配方设计时,需注意以下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制样条件(成型方法、成型条件、试样形状等) ---例:当采用注射成型、挤出成型和模压成型制作试样 时,成型压力依次递减,试样的分子取向程度也依次递减, 结果性能也不同; ---如:注射成型时,料筒和模具的温度越高,试样分子取 向的程度越低。 ---对于薄的试样,由于表面层所占的比例较大,其对拉伸 强度等的影响比厚试样的大。 ---对于结晶性高分子,成型条件不仅影响分子取向,而且 也影响结晶性,对性能的影响较显著。
5

? 性能测试条件 如:升温速度、作用力的形式及速度)。 ?外界因素 如:温度、湿度、使用环境及光的波长等,如耐热性受氧 的影响大;耐候性受光,尤其是紫外光的影响显著。 一方面,制品对性能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也是干差万别 的;另一方面,测定的性能是受制样条件、测试条件及外界 因素等影响的相对值。 作为从事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人员必须了解这些影 响因素,并在制品的设计和配方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这些影 响。
6

中药乳膏剂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中药乳膏剂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首席医学网2005年10月30日13:08:57 Sunday 【关键词】中药 中药提取液或粉末直接加入乳剂型基质中制成软膏,克服了传统中药硬膏剂的制备工艺复杂、质量难以控制、药物使用率低、使用不方便及局部刺激等缺点[1],提高了药物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增加了药物成分的协同作用,同时也为中草药的利用提供了新剂型[2]。经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证实,黄腐酸钠软膏(乳剂基质)中药物透皮吸收属零级动力学过程,可提供比口服液剂型稳定的血药浓度[3]。 1中药加工提取方法 根据中药所含成分的不同,可选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及不同的溶媒进行提取;含有冰片等易挥发性成分的药物,不易煎煮,需用醇溶解后,加入水相液中[4]。 1.1水提田应彪等[5]采用水煎煮法提取冬虫夏草、昆明山海棠的有效成分,经除杂、浓缩等工艺与乳膏基质、透皮促进剂制成的O/W型乳膏,质量稳定,保湿性良好,能显著延长猪同种植皮存活期。等量加入氮酮和丙二醇各2%,有促渗透作用。陈瑞云等[6]取补骨脂、花椒、白芷、细辛、地骨皮、旱莲草、薄荷、防风加水煎煮,生石膏、替硝唑分别过五号筛,制备得到的口炎康软膏可制成牙膏型,且疗效高、见效快,其中十二烷基硫酸钠为发泡剂,碳酸钙为磨擦剂。饶凡等[7]研制的六合软膏,对由“热毒”引起痈的肿疮疡初起等皮肤诸症有满意的疗效,其处方为:大黄、黄柏、乌梅、薄荷脑等六味药。除薄菏脑外,其余药物煎煮、过滤、合并滤液后用浓氯水调pH 6,浓缩成相对密度1.32的浓浸膏,薄荷脑以3%的环糊精采用研磨法制成薄菏脑β环糊精包合物。药物浸膏与乳化基质的比例为1∶4。 1.2醇提或渗漉提取王纯梅等[8]筛选出桃仁、玉竹、补骨脂(药材中加入70%的乙醇室温提取)等对酪氨酸酶活性有激活作用的天然药物,研制出白癜消乳膏,经过2年多的留样观察,该乳膏质量稳定,对白癜风的治疗作用显著。王晋红等[9]经剂型改革,制成了蛇葡萄根软膏。蛇葡萄根去皮、心之干根,切片,用乙醇提取有效成分浓缩后,与常用的乳剂基质硬脂酸、单甘脂等及透皮吸收剂、防腐剂等制成软膏剂,每克软膏含干药材1 g。 1.3水提醇沉支家萃[4]将金黄散成分中的中药饮片水煎、醇沉、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后,配成W/O 型金黄膏,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他认为W/O型乳膏剂可使软膏保持一定的含水量;应用水提工艺时,用醇沉可除取蛋白质等杂质,使成品在贮存过程中质量稳定;在乳膏基质中,要适当加大保湿剂的用量,以防软膏表面失水变硬。饶双超等[10]制成的流腮软膏,疗效显著,见效快,能明显缩短病程,其中大黄、黄柏、车前草水煎煮、醇沉后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的稠膏,青黛过120目筛,药物稠膏与乳化基质的比例为1∶4。周越等[1]研制的肤康软膏中黄芩、大黄、苦参、甘草加水煎煮后醇沉,大黄、蒲黄、蝉蜕、冰片共研成细粉,过7号筛。徐红等[11]制备的复方雄黄乳膏用于尖锐湿疣,获得较好疗效,其处方为:雄黄粉15 g、白藓皮60 g、苦参60 g、黄柏60 g、绵马贯众60 g、大青叶60 g、蛇床子60 g、白矾30 g、五倍子30 g、白凡士林250 g、硬脂酸70 g、十八醇40 g、十六醇30 g、单硬脂酸甘油酯20 g、甘油50 g、氮酮20 ml、羟苯乙酯1 g,蒸馏水适量,共制成1 000 g。蛇床子单独加水煎煮,其余中药材(除雄黄粉外)用水煎煮、浓缩后醇沉,雄黄粉过6号筛,用适量甘油调成糊状,每1 g乳膏(O/W型)相当于生药0.435 g。 1.4提取挥发油康肤乳膏经40例临床应用,无不良反应,疗效肯定,其中蛇床子、川椒、当归、细辛应用双提法制得挥发油,药液待用,药渣与苦参、威灵仙、地肤子、黄柏、胡麻仁、牛蒡子、黄连、知母水煎,浓缩,醇沉。赵莹等[12]认为蛇床子、当归、川椒、细辛所含挥发油为主要药用成分。为了便于使用,提高疗效,黄晓瑾[13]将愈疡Ⅱ号经剂型改革制成乳膏,其中当归、白芷、甘草提取挥发油,药渣再加水煎煮,浓缩成浸膏。黄连、紫草加水煎煮,浓缩成浸膏。将挥发油溶于二甲亚砜中,待基质冷却近室温时加入。陈登丰等[14]将如意金黄散研制为透皮软膏,提高了疗效,扩大了用药范围,其中姜黄、

药剂学处方分析

处方分析及工艺设计 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分析处方) [处方] 肾上腺素 1g 主药 依地酸二钠 0.3g 金属离子络合剂 1mol/L盐酸适量 pH调节剂 氯化钠 8g 等渗调节剂 焦亚硫酸钠 1g 抗氧剂 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溶剂 制法:将氯化钠、焦亚硫酸钠、依地酸二钠溶于通二氧化碳或氮气饱和的适量注射用水中。另取少量注射用水用二氧化碳或氮气饱和,加盐酸搅匀后,加肾上腺素搅拌使完全溶解。将两液合并,以水用二氧化碳或氮气饱和的注射用水加至全量。用盐酸(1mol/L)或氢氧化钠(1mol/L)调整pH值至3.0-3.2。在二氧化碳或氮气流下过滤,分装于安瓿中,安瓿空间填充二氧化碳或氮气,封口。以100℃流通蒸汽灭菌15分钟即得。 2.布洛芬片剂:(每片) [处方] 布洛芬 0.2g 乳糖 0.1g PVP Q.S 乙醇(70%) Q.S 低取代羟丙甲纤维素 0.02g 硬脂酸镁 0.004g 制法:将布洛芬、乳糖、低取代羟丙甲纤维素混合均匀,另将PVP溶解于适量乙醇中作粘合剂,将该粘合剂与前述混合物搅拌均匀制备软材,过筛,制颗粒,干燥,整粒,将硬脂酸镁加入干颗粒中,混合均匀后,压片,即得。 3.指出下列处方制成的制品属于什么类型的软膏基质,分析处方中 各组分的作用,设计一种制备方法。 处方:①单硬脂酸甘油酯 120g 油相 ②硬脂酸 200g 油相,与三乙醇胺反应生成三乙醇胺硬脂酸皂, 做乳化剂 ③白凡士林 200g 油相 ④液体石蜡 250g 油相 ⑤甘油 100g 保湿剂,水相 ⑥十二烷基硫酸钠 1g 乳化剂 ⑦三乙醇胺 5g 与硬脂酸反应生成三乙醇胺硬脂酸皂,做乳化剂 ⑧羟苯乙酯 0.5g 防腐剂 ⑨蒸馏水加至 2000g 水相 制法:将①②③④混合后,加热至80℃,另将⑤⑥⑦⑧⑨混合后,加热至80℃,将以上两种混合液在80℃左右混合,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室温,即得。 4、处方分析:复方乙酰水杨酸片(1000片)的制备 处方乙酰水杨酸 268g 对乙酰氨基酚 136g 咖啡因 33.4g 淀粉 266g

美白祛斑化妆品原料与配方设计说明

Andrew Zeng 写于2012-7-7民治 简述美白(祛斑)化妆品原料及配方设计 一、美白机理 人体皮肤的颜色主要决定于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和分布状况。控制人体中含有的酪氨酸酶来控制黑色素的形成是最关键的一步。其它一些酶和辅酶对黑色素细胞形成色素的量和类型也有控制作用。 黑色素由存在于表皮基底层的黑素细胞产生,其代受体神经-分泌因素的调节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如皮肤受到外部紫外线照射时,会激活皮肤中的酪氨酸酶,加速黑色素的生成,出现晒黑及色斑情况。美白化妆品中的美白活性成分的作用在于阻止黑色素的生物合成,或通过激活人体表皮及真皮细胞抗自由基能力,促进表皮色素细胞的代更新,降低色素沉积程度和表皮过度角质化,使皮肤细胞富有弹性和光泽。外部因素如日照对黑色素生成的加速作用,环境污染使皮肤免疫力下降及减弱了皮肤的屏障保护作用等问题,均应在美白产品的配方设计中予以合理的考虑。

二、美白剂种类(有物理、化学及植物提取美白剂之别) 如下按美白作用机制划分 (1)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剂:如氢醌,熊果苷,甲基龙胆酸盐,壬二酸,传明酸,葡萄,糖胺,衣霉素等。 (2)黑素细胞毒性剂:如四异棕榈酸酯类,油溶性甘草提取物等。 (3)遮光剂:如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肉桂酸酯类等。 (4)影响黑色素代剂:如维生素A酸,亚油酸等。 (5)化学剥脱剂:如果酸,亚油酸,感光素等。 (6)自由基消除剂:如超氧化歧化酶,生育酚等。 (7)还原剂:维他命C及其衍生物,如抗坏血酸乙基醚。 三、细说几种常用的美白剂 (1)氢醌:效果显著,但有副作用,具细胞毒性以及致突变性,有些不正规的产品会去冒险加入,但严格规定不准加入化妆品中。 (2)a(b/D)-熊果苷:又名熊果素,呈白色针状结晶或粉末,易溶于水。因其最早来源于天然绿色植物,是一个集“绿色”、“安全”和“高效”概念于一体的皮肤美白

浅谈聚合物配方设计

“十一五”期间,改性塑料行业的发展重点是通用塑料的工程化和工程塑料的高性能化,这两点目前在塑料改性行业里得到了各界同仁的一致认可。如何实现通用塑料的工程化和工程塑料的高性能化呢?这就需要塑料改性技术的创新,塑料技术创新中一个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就是配方创新。配方创新和配方的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如何开发一个新产品,如何设计一个新配方,相信每个塑料改性企业和塑料改性技术人员都十分关心。本人多年在一线从事科研工作,我愿意结合自己的设计配方的经验和心得,同大家探讨和分享。 要设计一个好的塑料改性配方,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技术人员,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够进行技术创新。因此我在这里首先浅谈一下配方设计需要具备哪些基本功,供大家参考,不足请指正。 熟悉各种基础树脂的物性、用途以及相关背景 每种基础树脂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你只有熟悉它,了解它,才能用好它。这需要长期的基础学习和实践才能做到。在不同的配方里,根据不同的性能指标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基础树脂十分重要。这是在配方设计中的基础,譬如盖一栋房子,基础树脂就像是它的基石。因此,要想成功的设计一个配方,必须熟悉各种基础树脂的物性、用途以及相关背景。 (一)、熟悉各种基础树脂的物性 既然是熟悉,就不是一般的简单的了解,要求全面细致,以下举例说明: 例1:聚乙烯类塑料 聚乙烯是指由乙烯单体自由基聚合而成的聚合物,英文名简称PE。PE的合成原料来自石油,自1965年以来一直高居世界树脂产量第一位。目前,聚乙烯的主要品种有: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金属聚乙烯(m-PE) 还有其改性品种: 乙烯—乙酸乙烯酯(EVA)氯化聚乙烯(CPE)。 1、聚乙烯类塑料的结构性能 PE为线性聚合物,属于高分子长链脂肪烃;分子对称无极性,分子间作用力小,力学性能不高、电绝缘性好、熔点低、印刷性不好。PE的结构规整,线性度高,因而易于结晶。结晶度从高到低排序:HDPE,LLDPE,LDPE。随结晶度的提高,PE制品的密度、刚性、硬度和强度等性能提高,但冲击性能下降。 (1) 一般性能:PE树脂为无味、无毒的白色粉末或颗粒,外观呈乳白色,有似蜡的手感;吸水率低,小于0.01%。PE膜透明,透明度随结晶度提高而下降。PE膜的透水率低但透气性较大,不适于保鲜包装而适于防潮包装。PE易燃,氧指数仅为17.4%,燃烧时低烟,有少量熔融滴落,火焰上黄下蓝,有石蜡气味。 PE的耐水性较好,制品表面无极性,难以粘合和印刷,须经表面处理才可改善。 (2)力学性能:PE的力学性能一般,其拉伸强度较低,抗蠕变性不好,耐冲击性能较好。PE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不好,但随分子量增大而改善。PE耐穿刺性好,并以LLDPE最好。 (3)热学性能:PE的耐热性不高,随分子量和结晶度的提高而改善。PE的耐低温性好,脆化温度一般可达-50℃以下;随分子量的增大,最低可达-140℃。PE的线膨胀系在塑料中属较大的。PE的热导率属塑料中较高的。 (4)电学性能:PE无极性,因此电性能十分优异。介电损耗很低,且随温度和频率变化极小。PE是少数耐电晕性好的塑料品种,介电强度又高,因而可用做高压绝缘材料。 (5) 环境性能:PE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常温下可耐酸、碱、盐类水溶液的腐蚀,具

硬质PVC管材配方与工艺设计原则

硬质PVC t材配方与工艺设计原则 塑料管材的性能及用途管材是挤出成型法加工的主要产品之一。塑料管材的突出优点:相对密度小,相当于金属的1/4-1/7;电绝缘性能、化学稳定性优良;安装、施工方便,维修容易;单位能耗低廉。但与金属相比,它的力学性能较低,使用温度范围较窄,膨胀收缩变形较大。塑料管材的用途是输送液体、固体、气体,并可以作为电线电缆护套和结构材料。主要应用范围是:建筑给水管、建筑排水管、埋地排水管、燃气管、护套管、农业用管、工业用管。住宅建设,环境保护与治理,农业节水灌溉,交通、通讯、水利、能源等基础建设工程使得塑料管材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 设计配方的原则设计配方的原则是根据使用要求,根据我国已经制定了各类管材标准进行,管材配方 中包含:PVC 树脂,抗冲击改性剂,稳定剂,加工改性剂,填充剂、色料及外润滑剂等成分1、PVC 树脂为了获得迅速与均匀的塑化,应该采用悬浮法疏松型树脂、树脂的型号多为 SG—5(相当于旧型号XS—4) ——用于双壁波纹管的树脂,特别应具有良好分子量分布和杂质量,以减少管材中的“鱼眼”,避免管材波纹的塌陷和管壁的破裂。 ——用于给水管的树脂,应属“卫生级”,树脂中残留氯乙烯在lmg/kg 以内。为了保证管材的质量,减少次品率,树脂的来源要稳定。 2、稳定剂 目前国内采用的主要热稳定剂为:三碱式硫酸铅与二碱式铅盐,金属皂类并用、复合铅盐 稳定剂、稀土复合稳定剂、有机锡稳定剂 含重金属的稳定剂(如含Pb, Ba, Cd )对人体健康有害,这些稳定剂在给水管配方中的用 量有限制.。单螺杆挤出流程,物料受热历史较双螺杆挤出流程要长,稳定剂用量前者较后者要 增加25%以上。双壁波纹管的机头温度较高,物料在机头内停留时间较长,配方中稳定剂的用 量比普通管配方要多。

乳膏处方工艺设计思路之令狐文艳创作

一、小试处方 1、 令狐文艳 2、难溶性药物的加入问题 如果药物水溶性不好的话,即使在加热状态溶解了,随着温度降下来,药物自然会重新析晶。可以将药物微粉化,或者至少按照药典要求将粒径粉碎到180um以下,在乳化结束后加主药。可以用一定的溶剂分散药物后加入。 万能溶剂二甲亚砜作为一种很老的透皮促进剂,有其应用局限性,一般要求使用量不超过10%,其次它在18.5℃时易结晶,当用量少时,这影响可以忽略。 常用溶剂丙二醇可以保湿,但是也可以破乳,超过5%之后会造成局部刺激性。2、表面活性剂 SDS为乳化剂,一般乳膏效果很好,但是乳化时气泡较多,开真空容易跑料,推荐半锅生产;因为SDS乳化作用适宜的PH值应为6-7,不应小于4或大于8。SDS量可以增加到3%,4%,甚至6。 吐温单独实用,乳化能力可能不够;可以将吐温和司盘联用,增加乳化剂的乳化能力。使用聚氧乙烯-100这类的高效乳化剂代替吐温;聚氧乙烯-100在1:1的比例下能和单甘脂组成高效乳化剂,效果非常优良。 HLB值仅仅对乳膏处方设计有点指导意义,并不绝对,乳

膏稳定如否,是看乳化剂的乳化能力是否和使用的油相相匹配。 3、基质问题 可以通过增加十八醇用量,增加乳膏的刚性,适当提高单硬脂酸甘油酯,也可以改善基质,卡波姆作为基质可以加入到水相中。 乳膏剂必须加入保湿剂,不然在开包装后容易变干,影响患者的使用;一般用10%的丙二醇或丙三醇。 4、其他 乳膏中尽量避免用离子型的辅料,因为高浓度离子会产生破乳的效果,对乳膏的稳定性不利;建议去掉EDTA-2Na。 山梨酸的抑菌效果不如尼泊金,建议用尼泊金甲酯和尼泊金丙酯联用,替换山梨酸;关于处方,可以联系佳法赛获得技术支持。 二、小试工艺: 实验室的话,一般用到的是烧杯,玻璃棒,水浴锅,高速均质机。 水相油相分别在烧杯里,水浴加热溶化,然后水相、油相混匀,手动搅拌。不过细腻度肯定不如大生产的好。另外也可以用高速均质机,不过就是速度太快,我一直担心破乳,所以实验室的多是手动搅拌。 有的战友提到pH值的问题,个人建议倒是不必调整,人体皮肤对弱酸性有较好的耐受,乳膏在pH4以上就可以了。

配方设计说明

120~150千克妊娠后期母猪饲料配方说明为了合理利用各种饲料原料,提高饲料养分的利用率、饲料产品的综合性能、私聊的加工性能和保存时间等,有必要将各种饲料进行合理搭配,以便充分发挥各种单一饲料的优点、弥补其不足,解决单一的饲料原料普遍存在的营养不平衡、不能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饲养效果差的问题,因此,配合饲料便成为集约化饲养、饲料工业化生产的必然选择。 配合饲料:根据日粮配合审计要求,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包括粉碎、配料、混合,有时经过制粒等成型过程,将多种饲料加工成混合均匀的新产品极为配合饲料。习惯上是指能直接饲喂畜禽的具有全面营养价值的全价配合饲料。全价配合饲料。 配合饲料的优越性 1.最大限度的发挥畜禽的生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2.充分合理高效的利用饲料资源,节约粮食 3.具有预防动物疾病和保健助长的作用,保证饲用安全 4.可减少养殖业的劳动支出和设备投资,利用方便 5.工业化生产配合饲料产品,质量有保证 饲料配方:按动物的营养需要和消耗饲料量与其他因素科学的确定配合饲料的组成比例,这种组成比例称为饲料配方。 单一饲料不能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更不能构成日粮(饲粮)。因此,应按照饲料配方的要求,选取若干种饲料及添加剂并合理确定搭配比例,使其所提供的各种养分均符合动物饲养标准规定的数量,这个设计步骤和生产过程成为日粮(饲粮)配合。 参照饲养标准配合日粮(饲粮),可以合理利用饲料,充分发挥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和家畜的生产潜力,符合经济生产原则。在进行饲料配合(包括日粮配合、饲粮配合及配合饲料的生产)时均需要有相应的饲料配方。 全价饲粮配方设计的原则 1、依据饲养标准确定营养指标 2、注意营养的全面与平衡 3、控制粗纤维的给量 4、饲粮的体积与消化道相适应 5、考虑饲粮的质地及饲喂的安全性

实验七+软膏剂的制备

实验七软膏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常用软膏基质的主要性质。 2、掌握软膏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3、了解软膏剂的质量评价方法。 二、实验原理 软膏剂是指药物加入适宜基质中制成的一种易涂布于皮肤、粘膜或创面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它主要起保护、润滑和局部治疗作用。 软膏剂的基质占软膏剂组成的绝大部分,除起赋型剂作用外,还对软膏剂的质量及疗效起着重要的作用。软膏剂常用基质有:油脂性基质(烃类、类脂类及动植物油等)、乳剂型基质(O/W型和W/O型)和水溶性基质。基质应无刺激性,使用前应在150℃干热灭菌1小时,过滤备用。 软膏剂基质的制备方法可根据药物及基质的性质选用研和法、熔和法或乳化法。含固体药物时应研成极细粉,并用少量基质或液状石蜡研成细糊状,然后加其余的基质混合均匀。制备用具均应灭菌,并应在无菌操作柜内进行操作。 对于软膏剂的质量评价,除应检查熔点外、酸碱度、粘度、稳定性和刺激性外,其释药性能等也是重要检查项目。 三、实验内容 (一)仪器与材料 仪器:蒸发皿、乳钵、电热水浴器、电炉、温度计、显微镜、等。 材料:(写实验时所用到的) (二)实验部分 1、O/W型乳剂型软膏基质 [处方] 硬脂醇 1.8g 白凡士林 2.0g 液状石蜡1.3ml 月桂醇硫酸钠 0.2g 尼泊金乙酯0.02g 甘油1.0g 蒸馏水适量共制成20g [制备] (1)取油相成分硬脂醇、白凡士林、液体石蜡于蒸发皿中,置于水浴上加热至 70~80℃左右混合熔化。 (2)另将水相成分月桂醇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尼泊金乙酯、甘油和计算量蒸馏水置小烧杯中,于水浴上亦加热至80℃左右。

(3)在搅拌下将水相成分以细流状加入油相成分中,在水浴上继续保持恒温并搅拌至呈乳白色半固体状,然后在室温下继续搅拌至冷凝,即得O/W型乳剂型基质。[操作注意] 油相和水相应分别于水浴上加热并保持温度在80℃,然后将水相缓缓加入油相中,边加边不断顺向搅拌。 2、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性软膏基质 [处方] 羧甲基纤维素钠 1.2g 甘油 3.0g 尼泊金乙酯 0.04g 蒸馏水加至20g [制备] (1)取羧甲基纤维素钠置于乳钵内,加甘油研匀,加入12ml水使完全溶解。 (2)边研边加入溶有尼泊金乙酯(防腐剂)的水溶液,研磨均匀,加蒸馏水至全量, 即得。 [操作注意]用CMC-Na等高分子物质制备溶液时,直接加入水中,需慢慢吸水膨胀后,才能加热溶解,否则因搅动而成团块,很难溶解制得溶液。但若先在CMC-Na中加入甘油研匀分散后再加水,则很快溶解,而不会结成团块。 [软膏剂的质量检验] 1、外观性状 软膏剂、乳膏剂应具有适当的粘稠度,外观均匀、细腻,无酸败,异臭。乳膏剂还不得有油水分离及胀气的现象;软膏剂、乳膏剂应易于涂布于皮肤或粘膜上,不融化,无刺激性。 2、乳剂型软膏基质类型的鉴别 (1)加苏旦红Ⅲ油溶液1滴,若连续相呈红色则为W/O型乳剂。 (2)加亚甲蓝水溶液1滴,若连续相呈蓝色则为O/W型乳剂。 3、稳定性试验 (1)耐热耐寒试验:乳膏剂分别放置于55℃恒温6小时与-15℃放置24小时,观察有无液化、粗化、分层等现象。 (2)离心试验将软膏剂样品置于10ml离心管中,离心30分钟(3000r/min),观察有无分层现象。 四、结果与讨论 1、将质量检验结果填入表6-1。 表6-1 不同类型软膏基质的质量评价结果 处方号性状鉴别类型耐热耐寒试验离心试验 1 2 为色的膏为色的膏

化妆品配方设计原则

化妆品配方设计原则 所谓化妆品配方设计,就是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和工艺条件,通过试验、优化、评价、合理地选用原料,并确定各种原料的用量配比关系。 化妆品的配方设计应满足以下基本原则: ①符合法规,配方符合国家对于化妆品的相关法规规定; ②安全性高,保证化妆品的安全、无刺激: ③稳定性好,保证化妆品在货架期的稳定性: ④功效相符,保证产品有相应的宣称功效: ⑤易于使用,产品方便消费者的使用: ⑥外观时尚,产品的气味、外观、状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时尚): ⑦工艺简单,配方生产工艺要尽可能地简单: ⑧成本最低,满足对产品成本的要求,并尽可能成本最低。 为了便于配方师进行配方设计,本人从化妆品整体结构体系出发,将化妆品配方结构分为七个模块,包括乳化体系、增稠体系、抗氧化体系、防腐体系、感官修饰体系、功效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不同剂型的化妆品配方由七个模块中的部分或全部组成,这样在配方设计时能更简洁。通过模块设计找原料,而不是像以前由多种原料组合配方,在调整配方出现问题时,也可通过模块来分析,这样能更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对于不同剂型和特点的产品,要求的模块有所不同。膏霜和乳液要求七个模块皆要考虑,而水剂体系要求考虑其中五个模块即可。化妆品产品与模块及原料对应 表见表1.现对化妆品配方设计原则进行简要介绍,详细介绍见我以后写的文章。

一、乳化体系 乳化体系是以乳化剂、油脂原料和基础水相原料为主体,构成乳化型产品的基本框架,其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产品的稳定性。这一模块构成膏霜和乳液的基质主体。膏霜和乳液的外观及稳定性均由这个模块决定,该模块也是化妆品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软膏透皮制剂的处方

软膏透皮制Array 剂的处方 摘要 本文研究了NPS软膏透皮制剂的处方设计、制备、含量分析及稳定性试验。NPS作为一种常用的消炎镇痛药,与大多数非甾体消炎镇痛药一样,口服给药具有一定的消化道刺激性。肝 脏首过效应等。为消除这些不良反应。本文试图寻找NPS的另一种给药途径—经皮途径。为了 增强药物的吸收率,提高生物利用度。本次实验中使用了透皮促进剂—氮酮。制得NPS软膏透 皮制剂。 NPS软膏透皮制剂的制备:用71%的乙醇适量溶解NPS粉末1g置于小烧杯中,加入水杨酸 3g,用NaOH调节PH值至7-8得溶液1将油相:单硬脂酸甘油酯3g、硬脂酸10g混合于一蒸 发皿,水浴加热同时将水相:甘油10g、PEG-400 2g、氮酮1g、VitE微量、尼泊金乙酸0.1g, 混合于另一蒸发皿中,水浴加热,将溶液1倒入水相并使油相、水相保持温度至80℃。搅拌 将水相缓缓加入油相,并将软化剂三乙醇胺皂以细流形式加入上述溶液。软化制得NPS软膏透 皮制剂。 将NPS软膏用UV755型分光光度计进行含量分析并分别置于烘箱(39±1℃)室温(26-33℃)冰箱 (5±2℃)和离心管中进行稳定性实验。NPS软膏透皮制剂物性稳定、质地细腻、易被皮肤吸 收,疗效软好。此项研究的优点在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消除NPS口服的诸多不良影响。 前言 萘普生为芳烷酸类非甾类镇痛消炎药,广泛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健炎及急性痛风的治疗。 其疗效较好。目前是国内解热镇痛药中的首选药。国内现以销售NPS原料药与片剂居多。同大 多数非甾体消炎镇痛药一样。NPS口服给药也具有一定的消化道刺激性和肝脏首过效应。为了 消除此不良影响。近两年,人们寻找NPS的其他给药途径。利用皮肤给药达到全身治疗作用的 制剂日益受到重视。现已出现透皮治疗系统(Transdermaltherapeutil system,TTS)。NPS 可以通过皮肤屏障而进入血液循环。可制成透皮治疗体系(TTS)供治疗使用。 设计良好的TTS可以有效的控制进入血液循环或靶组织的药量。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增强疗 效、减少给药次数。避免口服给药诸多不良影响。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近三十年来,许多研 究工作偏重于皮肤类型。表皮生化、病理、生理以及表皮屏障等方面来探讨药物透皮作用的机 理。为正确设计和评价皮肤用药剂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本文主要围绕NPS软膏制剂的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分析及稳定性实验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NPS软膏透皮制剂的药物稳定性好、质地细腻、疗效好,它不仅延续了口服制剂的优点,又消 除了诸多不良反应,是一种具有研究价值得推广的新剂型。 一、绪论 1.1软膏剂的介绍及相关规定 软膏剂是将药加入适宜的基质中制得的一种容易涂于皮肤、粘 膜或创面的半固体制剂。软膏剂主起保护、润滑和局部治疗作用。某些药物透皮吸收后,亦能 起到全身治疗作用。软膏剂在生产和贮藏期间均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a.软膏剂常用的基质材料有凡士林、液状石蜡、羊毛脂、蜂蜡、植物油、明胶、羧甲基纤维 素钠和蔗糖脂肪酸等。 b. 供软膏剂使的固体药物,除在某一组分中溶解功共熔外,应预先用适宜的方法制成细粉。 c. 软膏剂应无均匀、细腻、涂在皮肤上应无刺激性,并应具有适当的粘稠性,易于涂布于皮 肤或粘膜上。 d. 软膏应无酸败、异臭、变质,油水分离现象。

塑料配方设计要点

塑料配方设计要点 塑料配方设计的关键为选材、搭配、用量、混合四大要素,表面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包含了很多内在联系,要想设计出一个高性能、易加工、低成本的配方也并非易事,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下面将介绍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 1、树脂的选择 (1)树脂品种的选择树脂要选择与改性目的最接近的品种,以节省加入助剂的使用量。 如耐磨改性,树脂要首先考虑选择三大耐磨树脂PA、POM、UHMWPE。 如透明改性,树脂要首先考虑选择三大透明树脂PS、PMMA、PC。 如改善冲击韧性,树脂可首先选择HDPE;改善断裂伸长率,树脂可首先选择LDPE。改善成型加工性能,可首先选择PS、PA。 (2)树脂牌号的选择同一种树脂的牌号不同,其性能差别也很大,应该选择与改性目的性能最接近的牌号。如耐热改性PP,可在热变形温度100~140℃的PP牌号范围内选择,如大韩油化的PP-4012, (3)树脂流动性的选择 ①配方中各种塑化材料的粘度要接近,以保证加工流动性。对于粘度相差悬殊的材料,要加过渡料,以减少粘度梯度。如PA6增韧、阻燃配方中常加入HDPE作为过渡料。 ②不同加工方法要求流动性不同 不同品种的塑料具有不同的流动性,按此将塑料分为高流动性塑料、低流动性塑料和不流动性塑料,具体如下所述。 高流动性塑料——PA、PP、PE、PS、ABS、HIPS等。 低流动性塑料——PC、PVC、MPPO、PPS等。 不流动性塑料——PTFE、UHMWPE、PPO等。 同一品种塑料也具有不同的流动性,主要原因为分子量、分子链分布的不同,所以同一种原料分为不同的牌号,如注塑级、挤出级、吹塑级、压延级等。 ③不同改性目的要求流动性不同,如高填充要求流动性好,如磁性塑料、无卤阻燃电缆料等。 (4)树脂对助剂的选择性 ①如PPS不能加入含铅和含铜助剂,否则会引起铅、铜污染。 ② PC的阻燃改性中不能加入三氧化二锑,否则会导致PC解聚。 ③助剂的酸碱性,应与树脂的酸碱性一致,否则会引起两者的反应。 2、助剂的选择 (1)加入的助剂应能充分发挥其功效,并达到规定指标。规定指标一般为国家标准、国际标准,或客户提出的性能要求。助剂的具体选择范围如下。 ①增韧选弹性体,热塑性弹性体如:MBS、SBS、CPE、POE、EPDM、EV A、TPU、ACR等,刚性增韧材料如纳米CaCO3。 ②增强选玻璃纤维、碳纤维、晶须和有机纤维。 ③阻燃溴类,如:十溴二苯醚、十溴二苯乙烷、四溴双酚A、六溴环十二烷等。磷类,如: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红磷、芳基磷酸酯类等。水合金属氢氧化物类,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 ④导电碳类(炭黑、石墨、碳纤维、碳纳米管)、金属纤维、金属氧化物。 ⑤耐热玻璃纤维、无机填料。 ⑥耐磨PTFE、石墨、二硫化钼。 ⑦绝缘煅烧高岭土。 (2)助剂对树脂具有选择性 ①红磷阻燃剂对PA、PBT、PET有效。 ②氮系阻燃剂对含氧类有效,如PA、PBT、PET等。 ③成核剂对共聚聚丙烯效果好。 ④玻璃纤维耐热改性对结晶性塑料效果好,对非结晶性塑料效果差。

软膏剂制备与分析 ——任务书之教师工作页

项 目 任 务 书 一、项目描述 二、材料清单 序号 各种材料清单 数量 备注 1 乳钵 2 2 药筛 2 3 磁力搅拌器 1 4 洁净的纱布 1 5 普通天平 1 6 放大镜 1 课题 5.1 软膏剂的制备与质量检查分析 班级: 提出 问题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种化妆品、醋酸地塞米松乳膏、醋酸氟轻松软膏、凡士林护手霜、红霉素软膏、红霉素眼药膏、冻疮膏等用品,它们都是我们要 研究的软膏剂的内容。软膏剂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外用药膏,由于它们易于洗去,稠度合适,疗效好,为人们乐于使用,所以学习软膏剂制备的基本技能操作和产品质 量检查要求在药物生产上有重要的意义。什么是软膏剂?软膏剂是如何制备、质量检 查和包装吗? 任务 分析 1、四种基质(油脂性基质、水溶性基质、W/O 乳剂型基质、O/W 乳剂型基质)水杨 酸软膏剂的制备方案设计 2、软膏剂质量检查方法方案设计 3、项目实施 相关 知识 及资料 1、软膏剂基本知识(定义、分类、特点) 2、软膏剂的基质 3、软膏剂的制备及工艺流程 4、软膏剂的制备过程中操作要点 5、软膏剂的质量评价和分析 6、 医学百科: https://www.doczj.com/doc/dc5227445.html,/ 7.孙耀华.药剂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8.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一部、二部、三部)北京:化 学工业出版社.2010.1 9.张琦岩,孙耀华. 药剂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 10.梁述忠,王炳强. 药物分析(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

7 试管 2 10mL 8 量筒 2 9 水浴锅 1 10 烧杯 2 11 蒸发皿 1 12 电炉 1 13 熔点仪 14 显微镜 15 温度计 16 水杨酸 17 液状石蜡 18 凡士林 19 纯化水 20 十八醇 21 单硬脂酸甘油酯 22 十二烷基硫酸钠 23 甘油 24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25 石蜡 26 司盘40 27 乳化剂OP 28 羧甲基纤维素钠 29 苯甲酸钠 说明:以上为一名学生所需材料 三、项目实施过程 (一)任务实施: 1、查找资料,了解皮肤用半固体制剂的组成和类型,软膏剂的概念及基质的类型? 并在课业报告中加以描述。 2、查找资料,明确软膏剂制备过程中药物的加入方法有哪些?并在课业报告中加以描述。 3、设计药剂处方,其内容包括:确定油脂性基质、水溶性基质、W/O乳剂型基质、O/W乳 剂型基质的处方,处方说明为课业报告内容。 4、思考并设计以油脂性基质、水溶性基质、W/O乳剂型基质、O/W乳剂型基质这四种基质制备水杨酸软膏剂的配制方法和质量检查,在课业报告中详细描述配制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