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幼儿教师教材教法考试 学前教育

2014年幼儿教师教材教法考试 学前教育

2014年幼儿教师教材教法考试 学前教育
2014年幼儿教师教材教法考试 学前教育

2014年幼儿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学前教育

时间:12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与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发展。

2、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和的原则,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3、幼儿园教育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教育的奠基阶段。

4、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和,尊重幼儿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为基本活动,并重,关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的发展。

5、幼儿园教育的内容相对划分为:、、、、等五大领域。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幼儿园教育应以()为基本的活动方式。

A、上课

B、玩耍

C、游戏

D、学习

2、幼儿园应制订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

A、两小时

B、两小时半

C、三小时

D、三小时半

3、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等方面的发展。

A、态度、能力、技能、情感、知识

B、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

C、态度、能力、情感、知识、技能

D、知识、态度、能力、情感、技能

4、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小时,其中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小时。

A、2.5小时1小时

B、3小时2小时

C、2小时1小时

D、3小时1小时

5、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以()为主。

A、教师自评

B、管理人员的评价

C、家长评价

D、社会评价

6、选择教育内容的依据是()。

A、教学计划的安排

B、教材顺序

C、幼儿园的要求

D、幼儿的兴趣与水平

7、幼儿()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

人格基础的过程。

A、健康

B、社会

C、科学

D、艺术

8、幼儿园发展评价的方法不包括()。

A、作品分析法

B、谈话法

C、家长评价

D、问卷调查法

9、主题墙饰的位置应该在()。

A、一米二以上

B、一米五以上

C、一米二以下

D、有空白的地方

10、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目标。

A、爱好

B、能力

C、技能

D、兴趣

三、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幼儿教育就是幼儿园教育。()

2、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标准化的艺术技能训练中形成的。()

3、幼儿园是小学的预备阶段,是人生学习的初始阶段。()

4、《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

5、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6、艺术活动中,教师不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而应该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

7、除管理人员外、教师、家长外,幼儿也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

8、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2、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保育教育身心和谐

2、一贯性、一致性灵活性

3、基础教育终身

4、人格权力身心发展游戏保教个别差异个性

5、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二、选择题

1C 2 D 3B 4C 5A 6D 7B 8C 9C 10D

三:判断题

×××√√×√√

四:解答题

1、答: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2、结合实际分析

关兴2014年幼儿园教师教材教法考试

余庆县2014年中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学前教育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命题人:关兴镇中心幼儿园:任志 碧 一、填空题(每空两分,共40分) 1、为了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调和发展),制定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指南》从(康健、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严重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3、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以及与(小学)相互衔接。 4、对教师的评价应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对教师的(素质)的评价两个方面。 5、《纲要》的基本知道思想集中的反映在总则里,贯穿在整个《纲要》的各部分,主要有(终身的教育理念)、(面向世界的科学的幼儿教育)、(“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 6、幼儿园的家园合作教育活动可以从例外的角度来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和以(家长)为核心的家园合作两大类。 7、社会教育应坚持(正面教育)和(生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二、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C )颁布的。 A、1996年7月 B、1996年9月 C、2001年7月 D、2011年9月

2、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从例外角度促进(B)等方面的发展。 A、知识、技能、能力、情况、态度 B、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 C、能力、情感、态度、知识、技能 D、情感、态度、知识、技能、能力 3、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以(B)为主。 A、管理人员评价 B、教师自评 C、家长评价 D、社会评价 4、对于我国大部分的幼儿园来说,课程的整合首先应该关注(B )。A、领域之间的整合B、领域内的整合C、超领域的整合D、多个领域之间的整合 5、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儿童绘画的真谛是(D)。 A、内心的表现 B、直观的表现 C、面向世界的科学的幼儿教育 D、“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6、在罗马贫农区创办第一所幼儿学校——“儿童之家”,创立以感官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教学体系的教育家是(B)。 A、福禄贝尔 B、蒙台梭利 C、德可哀利 D、凯米7、建立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并亲自主持幼稚园研究工作,提出“活教育”思想的是(B)。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宗麟 D、张雪门8、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保障儿童权利的国际行法律文书是(C )。 A、《义务教育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 C、《儿童权利公约》 D、《幼儿园工作规程》9、蒙台梭利教育原理是以(C)为出发点的。 A、儿童中心 B、儿童生命 C、适应自然 D、反对成人化10、从狭义上理解,幼儿园环境是指(D)。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RHOA04 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 修订人崔聚兴 审核人崔聚兴 所在系部人文艺术教育系 二〇一四年四月十日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RH0A04 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 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计划学时:54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学前教育学》是以辩证唯物论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学前教育的发生、发展,系统阐述现代学前教育的观念、知识和基础原理,以寻求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科。同时它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知、应会”的原则,以培养锻炼学生职业技能为重点。 2、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学前教育概论》课程在设计思想上充分体现一体化,即:理论与实践内容一体化、知识传授与模拟练习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师为一人的“一体化”。 《学前教育概论》的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力求在阐述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介绍当前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新动态,提供生动活泼的教育案例,并对学生的教育实践活动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充分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实践状况,使其在专业上快速成长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和总体要求是让学生初步掌握学前教育的一般原理,培养现代学前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教师观;初步形成学前教育的专业素养。课程的任务是要求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使学生加强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较深刻地认识到学前教育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更好地把教育学的知识和实际的幼教工作结合起来,提高幼教和保育的技能,从而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职业能力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学前教育基本知识; 2、初步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学前教育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 3、能够熟练运用学前教育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在教育幼儿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学前教育问题的能力; 2、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 3、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 1、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 2、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3、增强对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感情。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与要求

小学语文教师教材教法过关考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教材教法 过关考试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小学语文教师教材教法过关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无的.(dì)放矢揠.(ya)苗助长宁.(nìng)死不屈买 椟.(.dú)还珠 B自怨自艾.(ài) 垂涎.(xián)三尺一丝不苟.(gǒu) 随声附和.(ha) C不屈不挠.(náo) 瞠.(chēng)目结舌从.(cóng)容不 迫茅塞.(sāi)顿开 D如饥似.(sì)渴崇.(chóng)山峻岭自 给.(jǐ)自足处.(chǔ)心积虑 2、下列汉字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昙②藐③歼④肴⑤敷⑥懦 A②⑥①④③⑤ B⑥②③⑤①④ C⑤③②⑥①④ D⑤③④①⑥②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平易近人谈笑风生身临 其境阳奉阴违 B好高务远兴国安邦举世闻名锲而不舍 C引人注 目莫名其妙再接再厉爱不释手 D为虎作伥大言不残言简 意赅阴谋诡计 4、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提高认识价钱便宜生活俭朴保卫公物 B反映情况身体强大 发扬风格灌溉稻田 C发现问题远大理想参观演出改正错误 D 改善生活天空晴朗安排工作工作认真 5、把巴金说:“我爱月夜,但也爱星天。”这个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正 确的一项是() A巴金说:他爱月夜,但他也爱星天。 B巴金说他爱月夜,他也爱星天。 C巴金说,他爱月夜,但他也爱星天。 D巴金爱月夜,也爱星天。 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 A李贺 B李清照 C李商隐 7、阅读教学的重点是() A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评价能力 B培养学生 的朗读和默读能力 C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D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二、判断题,对打“∨”,错打“×”。(每小题1分,共6分) 1、“盖"和"盖儿"、"头"和"头儿"、"一块"和"一块儿"的意思都不一样。 () 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 3、“春天的杭州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与“两个新旧社会,真是对 比鲜明啊!”都犯了语序颠倒的错误。 () 4、“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这里主要运用了“排 比”和“递进”这两种修辞方式。 ()

关兴幼儿园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参考答案

余庆县2014年中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学前教育 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命题人:关兴镇中心幼儿园:任志碧 一、填空题(每空两分,共40分) 1、为了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导( 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3、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以及与(小学)相互衔接。 4、对教师的评价应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对教师的(素质)的评价两个方面。 5、《纲要》的基本知道思想集中的反映在总则里,贯穿在整个《纲要》的各部分,主要有(终身的教育理念)、(面向世界的科学的幼儿教育)、(“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 6、幼儿园的家园合作教育活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和以(家长)为核心的家园合作两大类。 7、社会教育应坚持(正面教育)和(生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二、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C )颁布的。 A、1996年7月 B、1996年9月 C、2001年7月 D、2011年9月 2、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B)等方面的发展。 A、知识、技能、能力、情况、态度 B、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 C、能力、情感、态度、知识、技能 D、情感、态度、知识、技能、能力 3、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以(B)为主。 A、管理人员评价 B、教师自评 C、家长评价 D、社会评价 4、对于我国大部分的幼儿园来说,课程的整合首先应该关注(B )。A、领域之间的整合 B、领域内的整合 C、超领域的整合 D、多个领域之间的整合 5、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儿童绘画的真谛是(D)。 A、内心的表现 B、直观的表现 C、面向世界的科学的幼儿教育 D、“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 6、在罗马贫农区创办第一所幼儿学校——“儿童之家”,创立以感官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教学体系的教育家是(B)。 A、福禄贝尔 B、蒙台梭利 C、德可乐利 D、凯米 7、建立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并亲自主持幼稚园研究工作,提出“活教育”思想的是(B)。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宗麟 D、张雪门 8、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保障儿童权利的国际行法律文书是(C )。 A、《义务教育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 C、《儿童权利公约》 D、《幼儿园工作规程》 9、蒙台梭利教育原理是以(C)为出发点的。 A、儿童中心 B、儿童生命 C、适应自然 D、反对成人化 10、从狭义上理解,幼儿园环境是指(D)。 A、幼儿园生活环境 B、幼儿园心理环境 C、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 D、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 三、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2分) 1、儿童观 儿童观:指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或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教育观是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根本看法。 2、幼儿园的物质环境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标 (2)

《舞蹈课》课程标准 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类别专业技能课教学安排共四学期建议课时136 模块名称专业核心课授课方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执笔校对 审核制定时间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舞蹈》是学前教育专业中一门主要的技能课程,课程体系中处于为后续多门核心课程奠定基础的位置,是学生从事幼儿教师工作所必需掌握的基础技能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舞蹈学科的基本形体训练知识、舞蹈动作的理论要素、舞蹈创编的基本要求,对这些的掌握是为学生毕业后胜任岗位工作,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同时,学生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严格的遵守操作规程和规范,正确使用和保管教具,学习现场管理理念等。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根据专业升学和就业的需要,在综合岗位群的工作流程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本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整个课程以企业对检测人员的实际要求为原则。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舞蹈的基本知识和专用术语。 2.掌握舞蹈的基础形体训练内容和知识。 3.了解民族民间舞的特点和舞蹈风格。 4.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编。 (二)能力目标 1.使学生掌握基础训练、民族民间舞蹈及幼儿舞蹈授课及创编的基本能力 2.具备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中针对幼儿舞蹈教育必备的知识技能和运用到工作中的实践能力。 3. 具备幼儿舞蹈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4. 幼儿舞蹈授课及创编的基本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遵守行业法规和学前教育机构的规章。 2.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工作行为习惯。

3.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素养。 4.具备团体合作精神与沟通交流能力。

小学美术教师教材教法复习题

小学美术教师教材教法 复习题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小学美术教师教材教法复习题 一、课标 1、怎样理解“美术综合课程体系”? 答案:美术综合课程体系包括六个方面:①知识的综合(历史与美术史、文学与美学、传统与现代、欣赏与批语学等);②能力的综合(观察与思维、想像与创造、理论与操作等);③学科的综合(美术与语文、与劳技、与数学、与地理、与英语、与音乐等);④教法的综合(讲授与演示、练习与交流等);⑤学法的综合(课上与课外的自学、分组与个别研究);⑥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与开发)。 2、从那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良好习惯? 答案:学生学习美术,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 (1)保持正确的作画姿势,如写生画、图画等。 (2)合理使用绘画工具。 (3)学会观察、分析与比较:①对象的整体与局部比例;②物体的结构特征或相似形体;③画面物象的透视状况;④画面的基本色调。 (4)注意画面的形式美感。 3、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答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教师可以各种形象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等引导学生增加直观形象感受,提高其审美的能力。

第二、要让学生从小接触大量高水平的美术作品,丰富学生的形象贮存。中小学的美术欣赏可以是专题欣赏,也可以通过绘画、工艺、设计等课业,进行随堂欣赏。同时,也可以举办美术作品陈列展,经常陈列展示学生自己的作品、教师的作品等。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甚至访问画家,参观画家的画室或工作坊。 第三、要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自然、学会欣赏生活,在自然与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 第四、在教学中,应遵循审美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4、儿童绘画教学有哪一些的种类,请列举说明各自方法。 答:儿童绘画教学经常有: 1)线描画: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单纯用线画成的画即线描画,成为最基本、最富有兴趣、最便捷的绘画形式之一。用线画物体不受光线、色彩的限制,更易于表现形体、结构,使儿童更自如地认知世界。 2)油画棒画:油画棒是一种儿童常用的绘画材料。它可以像彩色水笔那样勾线,线条粗而有力,色彩鲜艳而细腻,还可以像水粉、水彩那样大面积涂色,可单色涂、多层涂、混合涂、并置涂、渐变涂。油画棒画的一般作画步骤是先用油画棒直接勾线构图。勾线要大胆、细致,构图以画面饱满、生动、有层次为好,然后在上色,涂色时平涂,叠加,多种色混合、并置或渐变均可。可利用油画棒涂出来的颜色有一定厚度和黏性,在它上面覆盖上纸,再画出图形,这样,纸的反面就出现了一幅拓印画。油画棒还可与水彩、水粉颜料结合使用。

学前教育原则举例

学前教育原则 一、独立自主性原则 案例:1、幼儿园有一个小朋友,叫优优,由爷爷奶奶带大,上幼儿园之前都是爷爷奶奶为他把一切的事情都打点好,到了幼儿园他不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经常请求教师帮忙,天气热了,他要把大衣脱掉,就会站在教师的面前,告诉教师“我热了”,想喝水的时候,也会跑到教师的面前说“我渴了”,不知道自己脱掉衣服和喝水,当教师发现他这种独立自主性比较差的时候,就会有意识的去培养他的独立自主性,当他到幼儿园时,需要把大衣脱掉,老师会鼓励让他自己脱衣服,自己拿小杯子喝水,自己把东西放好,最开始的时候,他很不乐意,经常的哭闹,后来老师和家长取得了联系,爷爷奶奶也有意识的培养他的独立自主性,在家也让他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很快他就适应了幼儿园,能够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幼儿园的一日生活自己会很顺利的完成。 2、幼儿园的一次手工课中,教师教幼儿折了一个小衣服,教师做好了示范也请能力强的小朋友折了几个小衣服,小朋友折的很好看,可是在小组活动中有个别幼儿还是不会折,这个时候老师并没有过去给幼儿折小衣服,而是鼓励幼儿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折出来的,如果折不出来可以看看其他的小朋友,或者想想其他的办法,也可以请会折的小朋友帮忙的,老师给不会折的幼儿一些启示后,就观察这几位小朋友,发现这几位小朋友有的找会折的小朋友帮忙折,有的小朋友跟着会折幼儿学着折,教师看到他们把小衣服折出来后,及时的鼓励他们,告诉他们是最棒的,遇到了不会的事情,自己的可是想办法解决的。 二、发展适宜性原则 案例:1、幼儿教师在选择小班的教学活动的内容和中班的活动内容就会不一样,例如,同样是以“水果”为主题,小班会选择常见的水果:苹果、香蕉、桔子、西瓜等,让幼儿熟悉这些水果的颜色和尝一尝这些水果的味道。而中班会熟悉水果的营养价值和水果与蔬菜有哪些不同,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特点来选择适合他们的活动内容。 2、小班和大班教师给幼儿讲同样的故事,方法也不一样的,在小班教师会把故事讲完,然后问小朋友在故事中听到了什么,想想故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教学文稿

编号:___ 学前教育学原理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原理 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学前教育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基础理论课程。它以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融合了先进学前教育理念,参照幼儿教师行业要求,以专业知识+现代化教育技能+职业素养构建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能力的目标,为实现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理论与实践基础。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及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掌握学前教育的先进思想及基本理论、领会科学的教育观念、认识学前儿童自身发展的特征及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让未来教师充分认识幼儿阶段的特性和价值,理解“保教结合”的重要性,学会把教育寓于幼儿的生活和游戏中,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保护欲发展幼儿探究、创造的兴趣,让幼儿在愉快的幼儿园生活中健康的成长。因此,本课程是一门既突出理论学习又重视实践活动的一门课程。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定位于知识、技能与能力、情感态度三大领域,以幼儿教师的岗位能力需求与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完善课程的内容体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引领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实践性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等手段将培养职业信念贯穿于课程教学中,最终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锻炼创新思维、问题求解、决策制定、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为学生的职后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参考课时 本课程开设3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学时,实践教学10学时。 三、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课程目标 通过对《学前教育学原理》课程的学习,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联系幼教的实际运用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与原理,正确认识和分析各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将来的实际工作“接轨”。 1.知识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雏势;掌握学前教育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我国幼教工作的政策和法规,熟悉关于儿童权利的内容以及维护儿童合法权益的途径。 2.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观察了解幼儿和与幼儿以及家长、社区沟通的技能,并且能根据幼教基本原则去选择、利用与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环境。 3. 情感态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素质培养,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处理的应对能力,树立现代化的儿童观、教师观及教育观,培养热爱儿童、热爱学前教育工作的情感及投身学前教育事业的职业品质。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考点习题整理

简答题 1、理想的课堂应当具备的参照条件是什么? 答:一是参与度、二是亲和度、三是自由度、四是练习度、五是延展度。 2、你是怎样理解新课程教学中关于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 答: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括的或没有的内容有时教师要展开或补充,或针对某些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 3、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相对于接受性学习而言,它们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新课程倡导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 它们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 4、接受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的主要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有什么不同?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有什么差异? 答: 5、探究教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一、学生是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新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二、探究教学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 三、重视证据在探究中的作用。四、重视合作学习五、探究教学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 6、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答: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它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缺一不可。 7、怎样理解“自我反思”? 答、“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 反思时反省、思考、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性质,是校本研究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通的形式。 8、新课程的教学观? 答:①教学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 ②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是用来教的媒介,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来教。 ③“四因素”过程论。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四个因素不断进行着对话和交流,学生不再是知识的仓库。 ④赋予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⑤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在合作交往中学习,即进行研究性学习。 ⑥学习是学生内部自主生成知识结构和提高人生价值的对过程。 ⑦活动是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过程,是个性的,也是合作交往的,是知识和情感的,也是实践可操作的。 9、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三个超越是什么? 答: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 10、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观主要是什么? 答: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独立的人。

2012幼儿园教师招考学前教育学考试题1-5答案

学前教育学考试题第一套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幼儿园的双重工作任务是①、②。 2、维新运动的领导人①,在《大同》中第一次提出②。 3、关键期学说是欧洲生态学家①在本世纪②提出的。 4、有规则游戏包括体育游戏、①、②和娱乐游戎。 5、陶行知揭露幼稚园的三大病症是①、②、③。 6、“尚自然,展个性”是①的教育主张。 7、构成儿童品德的四个因素是①、②、③、④。 8、幼儿活动室以①为宜,每个儿童占地面积平坃为②。 9、道德认识越深刻,道德情怟就越①、②。 10、体育锻炼要坚持全面性、①、②。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表演游戏体质儿童发展榜样示范法智育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20分) 1、“恩物”的设计者是裴斯泰洛齐。() 2、结构游戏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形式是通过扮演角色() 3、学前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是在十五世纪以前。() 4、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5、妇女的解放促进了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6、投形盒、拼图、嵌板等属于音乐游戏的玩具() 7、道德是一种个体现象。() 8、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是指人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9、构思、心算、默语等属于操作技能。() 10、形状知觉的关键期是在出生到四岁左右。()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要说明品德四要素的关系? 2、简述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关于学前教育的理论? 3、简要说明如何指导幼儿表演游戏? 4、简介听觉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五、学习活动分析:(16分)(其中(一)题计9分,(二)题计7分) (一)妈妈带着3岁的女儿在逛街,迎面过来一位留着长发的叔叔, 女儿害怕的告诉妈妈说: “妈妈,那个人肯定是个坏人,咱们小心点儿。”看了这个片段后请 你完成下面内容: 1、对这个现象进行分析; 2、提出教育建议。 (二)一名教师为她负责的一组3——4岁的幼儿布置了一个理发店的游戏角,让幼儿进行理发的模拟活动,可惜幼儿的反应非常冷淡。偶尔只有二、三个小朋友走进游戏角,拿起梳子梳梳头,或对镜子照一照,完全没有出现老师所期望的情形,请你从色游戏的指导来尝试解释幼儿的反应,并评论为这组幼儿设立理发店的游戏角是否是好的选择。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①教育幼儿;②为家长服务。

2020版幼儿园保育员理论考试试题 附答案

2020版幼儿园保育员理论考试试题附答案 姓名:准考证:单位: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单选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 1、由于婴幼儿的调节体温能力差,在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容易( )。 A、生气 B、感冒和中暑 C、拉肚子 D、困倦 2、源于生活、( )是艺术的主要特征。 A.反映生活 B.改造 C.高于生活 D.忠实于生活 3、为婴幼儿准备的饭菜应该( )。 A、迎合幼儿的食物爱好 B、种类单一 C、便宜 D、营养全面、好吃 4、()应保持整洁、安静、经常开窗通风,在婴幼儿进入寝室午睡时,开窗换气10分钟左右。 A、活动室 B、寝室内 C、盥洗室 D、楼道 5、保育员对食欲差的体弱儿应做到( )。 A、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膳食量。 B、不想吃就不吃 C、只喝果汁 D、只喝奶 6、幼儿常见的( )主要有反抗、竞争、模仿、攻击等。 A.社会行为 B.道德行为 C.学习行为 D.模仿行为

7、便池应该重点擦拭的地方是()。 A.入水口 B.边沿 C.拐角 D.池外 8、婴幼儿不正确坐姿的主要表现是歪斜坐,躺坐,跷二郎腿,()和趴着做等。 A.跨松懈B.双脚呈内八字或外八字 C.抖腿D.两肩歪斜 9、餐具常用的消毒方法是( ) 。 A、蒸汽消毒法 B、消毒液擦拭 C、日晒 D、肥皂清洗 10、幼儿经常“牛皮吹破天”、“睁眼说瞎话”是因为( )。 A、怕被惩罚 B、趋乐 C、认知水平低 D、虚荣 11、保育员给婴幼儿分发饭菜要( )。 A、少盛多添 B、只添一次 C、多盛少添 D、只盛一次 12、( )是保育员做家长工作最常用的方式。 A.专题讲座 B.家长会 C.家访 D.随意交谈 13、幼儿挑食的生理原因是( )。 A、饭菜不好 B、幼儿园环境不好 C、体内缺锌、钙等微量元素 D。运动量小 14、便池应该重点擦拭的地方是( )。 A、入水口 B、边沿 C、拐角 D、池外 15、学前教育机构的精神环境主要是指学前教育机构的人际关系和() A.设备条件 B.师生关系 C.交往方式 D.文化建设 16、造成孩子缺乏( )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和教师平时对孩子的事情包办过多,不给孩子独立完成某中任务的机会。 A、人际交往能力 B、独立生活能力 C、规则意识和完成规则的能力 D、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是培养合格幼儿教师和从事儿童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程,是突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重要标志。是学生掌握普通教育学基础知识和学前教育学的一般原理,学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幼儿园及小学管理等内容。通过学习和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组织学前儿童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初步具备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学前教育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学前教育的新观念、新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把握现代学前教育机构的性质、任务,掌握实施学前教育的素养。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理论课和学生学习专业技能课的理论基础课,学前教育学是幼儿教师走向成熟的必修课程。根据我院高职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理论够用,重在实践”的基本原则,通过

《学前教育学》,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为满足企业要把岗位技能融入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企业所需求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拓宽学生视野及知识面,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就业工作。 三、课程设计思路 新世纪,我国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出现繁荣状况,随着技术的进步、工作方式的变革和工作组织形式的变化,儿童教育越来越倾向社会化,学前企业(幼儿园)不断出现,组织形式也日新月异。在这种变化下,幼儿教育机构对于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学前教育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教育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教育教学能力。因此,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教学的实践环节,加深学生对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丰富学生对学前教育的感性认识,形成学生一定的教学技能技巧,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讨论或案例分析、进行课堂教学模拟、到幼儿园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学前教育的实际,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学前教育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教育理论分析教育问题、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使学前教育学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专业课。 四、课程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学前教育学》是以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学前教育的发生、发展,系统阐述现代学前教育的观念、知识和基础原理,以寻求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科。它具有理论性、宏观性、全面性特点。

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试题

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试题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 是的基础。 2、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 3、学生只有认识了的字,并且能够正确,才有可能顺利地阅读书报,学习,提高。 4、、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5、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增加,强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 展和。 6、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和。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合作学习 2、物本语文课程资源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学会汉语拼音”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2、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3、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2、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和能力”不重要了。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五、教学设计题(12分) 1、请为一年级下册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设计一个口语交际教学片断。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含义,了解景物特点,并展开合理想象,掌握运用对比手法显示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学习“总-分-总”的表达方法。 (2)通过对桂林山水独特的美的感受,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情感。 (3)着重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和对优美语言的敏锐感受能力。 试从目标把握和目标叙写的角度进行评述。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与答案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格 1 分,共 20 分) 1、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语文 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的基础。 2、课程目标根据“ 、、”三个维度设计。 3、学生只有认识了的字,并且能够正确,才有可能顺利地阅读书报,学习,提高。 4、、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5、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增加,强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 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和。 6、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和。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1、合作学习 2、物本语文课程资源 三、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1、“学会汉语拼音”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2、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3、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 分,共 16 分) 1、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你是怎样看待 这个问题的? 2、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 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和能力”不重要了。请问您如何看待这 个问题? 五、教学设计题(12 分) 1、请为一年级下册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设计一个口语交际教学片断。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 分,共 24 分) 1、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含义,了解景物特点,并展开合理想象,掌握运用对比手法显示景物 特点的写作方法,学习“总-分-总”的表达方法。 (2)通过对桂林山水独特的美的感受,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情感。 (3)着重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和对优美语言的敏锐感受能力。 试从目标把握和目标叙写的角度进行评述。 2、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的思路: 第一步:读诗歌《赠汪伦》。 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投影。 第三步:进行自主选择学习。( 1)凭想象分组表演多种赠别的情境;(2)喜欢画画的同学 画一幅赠别的画;( 3)喜欢音乐的小朋友到电脑前点击适合表现赠别的乐曲,并配乐 朗读。 第四步:读两首赠别的诗。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高职《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简介 学前教育学是培养合格幼儿教师和从事儿童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程,是突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重要标志。是学生掌握普通教育学基础知识和学前教育学的一般原理,学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幼儿园及小学管理等内容。通过学习和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组织学前儿童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初步具备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学前教育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学前教育的新观念、新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把握现代学前教育机构的性质、任务,掌握实施学前教育的素养。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理论课和学生学习专业技能课的理论基础课,学前教

育学是幼儿教师走向成熟的必修课程。根据我院高职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理论够用,重在实践”的基本原则,通过《学前教育学》,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为满足企业要把岗位技能融入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企业所需求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拓宽学生视野及知识面,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就业工作。 三、课程设计思路 新世纪,我国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出现繁荣状况,随着技术的进步、工作方式的变革和工作组织形式的变化,儿童教育越来越倾向社会化,学前企业(幼儿园)不断出现,组织形式也日新月异。在这种变化下,幼儿教育机构对于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学前教育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教育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教育教学能力。因此,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教学的实践环节,加深学生对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丰富学生对学前教育的感性认识,形成学生一定的教学技能技巧,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讨论或案例分析、进行课堂教学模拟、到幼儿园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学前教育的实际,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学前教育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教育理论分析教育问题、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使学前教育学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专业课。 四、课程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学前教育学》是以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学前教育的发生、发展,系统阐述现代学前教育的观念、知识和基础原理,以寻求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和

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复习资料(1)

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班主任要善于将学生(偶发问题)转化为促进其自我教育的契机。 2.有经验的教师,善于用学生的(闪光点)去影响、感染别的学生。 3.批评艺术中的缓一缓指的是选择合适的时间与地点,避一避指的是保护其自尊与隐私,冷一冷指是要心平气和,绕一绕指的是(正面冲突不可要,旁敲侧击效果好) 4.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需要立即(批评),有些事情放一段时间后再处理,效果比当时处理要好很多。 5.即使学生犯了再大的错误,其(人格尊严)也都应受到保护。 6.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和欣赏的眼光寻找学生错误中的(亮点)。 7.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批评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教育的(目的)。 8.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9.没有爱是苍白的教育,而没有(智慧)则是愚昧的教育。 10.教师要拥有乐观的心态,积极地(悦纳)自己和学生。 11.智慧和(爱心)是班主任获得成功的法宝。 12.教师最需要的是一种源于工作的(快乐),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13.班主任要善于做忠实的(听众),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 14.只有具有(童心),我们才能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才能蹲下来和孩子玩乐一起,才能悄悄地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15.教育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育人,而育心的关键是树立那些学困生和特殊学生的(自信心)。 16.教育是一种手段,但更是一个过程,是师生(相伴成长)的一个过程。 17.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 18.学生是(发展)的人,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谁也无法预测他们的未来;班主任要善于因势利导,用爱心和智慧点燃孩子生命的灯塔。 19.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将问题转化为(机会)。 20.优秀的班主任往往都懂得(放权),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和创造一些锻炼、成长的机会。 21.学科整合的方式有:嵌入式、延伸式缝合式、重组式。 22.课堂教学导入应具有思考启发性、趣味生动性、形式多样性、简明扼要性、知识联系性。 23.教师的教学语言表现形式主要有课堂口语、书面语言、身体语言。 24.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具有科学性、启发性、适度性、互助性、开放

学前教育学-李生兰著-第八章 幼儿园的教师-笔记

第八章幼儿园的教师 基本概念: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 第一节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 一、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 主要有:幼稚性、全面性、时代性、复杂性、多样性、地方性 (一)幼稚性 其一,从劳动的客体来看: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幼儿,教师对其进行粗浅的、简单的、正面的教育。 其二,从劳动的主体来看:幼儿教师刚从幼师毕业,很年轻。 (二)全面性 幼儿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幼儿,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使每个幼儿都能生动活泼的成长。 (三)时代性 幼儿教师的劳动充满了时代的气息,在不同的时代,教师的劳动拥有不同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不论从劳动内容上看,还是从劳动手段上看,均如此。 (四)复杂性 幼儿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寓教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之中的,为了实现幼儿教育的任务,教师往往要精心安排、组织幼儿的入园、晨间活动、早操、早点、盥洗、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午餐、午睡、散步、午点、自由活动、兴趣活动、离园等各个环节的活动,做到动静交替,保证幼儿健康的发展。 (五)多样性 首先表现在劳动模式的多样化上:分科教育模式、综合教育、主题教育、区域教育 其次表现在劳动形式的多样化上:集体教育、小组教育、个别教育 再次表现在劳动方法的多样化上:讲解说理、榜样示范、情感陶冶、动手操作 (六)地方性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差异较大,不论是城乡之间,还是城市与城市之间、乡

村与乡村之间都有着明显的差别,不同的地区,经济资源、文化设施不同,为幼儿教师的劳动所创造的物质条件也就不同。 二、幼儿教师的权利和职责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进一步明确了教师的资格、权利和职责(义务)。 (一)幼儿教师的资格 1.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2.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为人师表,忠于职责; 3.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4.有教育教学能力,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 5.身体健康。 (二)幼儿教师的权利 1.进行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幼儿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研究; 2.从事幼儿教育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幼儿教育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幼儿的学习和游戏,评定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幼儿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5.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幼儿教育行政部门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选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三)幼儿教师的义务 1.根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具体情况,制定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 2.观察了解幼儿,记录、分析、评价幼儿的发展状况,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3.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