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第二章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第二章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第二章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第二讲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重点:社会研究的角度、社会理论的构造、解释的类型、

难点:研究范式、社会理论的构造

第一节 社会研究的层次和角度

一、研究层次——宏观与微观(简讲)

宏观研究的主题:社会变迁研究、社会结构研究、社会行为与态度的研究;

微观研究的主题:人的社会化、人际关系、个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

社会单位层次: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社区研究等。

二、社会整体与个体(简讲)

社会整体论与个人论及其分歧;整体与个体的关系;

三、研究范式(重点讲)

“范式”是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在很有影响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

“范式”,这个字来自希腊文,原来包含“共同显示”的意思,由此引出模式、模型范例等义。

在文法中,表示词形变化规则。

库恩在此基础上用这个字来说明科学理论发展的某些规律性,即某些重大科学成就形成科学发展中的某些模式,因而形成一定观点和方法的框架。也可简单看作是“规范”。库恩在对波普尔的假设检验法进行考察时发现,在研究的最初阶段——即“自由想象”或“大胆假

设”时,不同的研究者可能会不同的“想象”或“假设”,这是由于研究者的知识结构、社会背景、历史背景等都不相同。如,马克思主义者研究社会分层——想到不平等、剥削等。库恩使用“范式”这一概念来表示这类现象。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库恩对范式有许多解释,但基本意思是认为,范式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的认识世界的框架和价值标准,是集信念、理论、技术、价值等为一身的一个范畴。

后来,库恩认为范式很接近 “科学共同体”这个词,把范式理解为科学共同体所共同具有的信念、价值、技术手段等总和,这些信念规定了他们的理论体系、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概念框架,形成该学科的理论传统,并规定着其发展方向。

目前,学界对于范式理论的一般解释是:范式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综合,这些东西在心理上形成科学家的共同信念。它是指研究问题、观察问题时的角度、视野和参照框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科学家集团都有不同的研究范式,因此

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规则并非统一、规范的,而是因人而异的,随历史发展而变化的。

如果非要简单的概括的话,它的内涵有两层意思:(1)科学共同体的共同承诺集合;(2)科学共同体共有的范例。简言之,即(1)约定,(2)范例。

库恩“范式”理论,打破了“科学万能论”。既然科学家的“自由想象”是受其思维模式的局限,就如同用有色眼镜看世界,科学研究所发现的只能说是“相对真理”。

第二节 社会研究的科学性(简讲)

一、社会规律性

二、解释与理解

三、价值与客观性

第三节 社会理论的构造(重点)

社会研究的目的在于增加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这种认识和理解的基础是对现象的准确描述,而对现象发生的原因的正确解释则是这种认识和理解的关键所在。为了解释、理解,我们需要理论。社会理论是以抽象的概念来说明社会现象的本质。(但并非任何抽象概念都可以称为社会理论)因此,理论与社会研究是密不可分的。

理论的特征有:(1)理论来自于经验的实践;(2)理论是一种抽象的、系统的认识;(3)理论的目标是对经验现实做出解释。

社会研究是在经验层次和抽象层次上进行的。在抽象层次的任务是建立科学理论。可以说,理论是社会研究的中心和最终目的。

理论的层次: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微观理论。

判断理论优劣的标准:(1)解释范围是否广泛;(2)解释是否准确(精确);(3)结构是否简练。一般来说,理论由下列基本要素所构成:概念、变量、陈述、形式。

一、概念和变量

1.概念。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它是对研究范围内同类现象的概括性表述。(如:大学生概念——男、女;文、理等等)

其功能:提供一种观察或勾画那些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方式。

概念是由名词、抽象定义、经验内含组成的。概念只有在作出定义之后,才有意义。研究者正是根据概念的定义来理解和想象该概念所指的现象的。概念都是通过概括和抽象而得到的,但是各种概念的抽象程度是不同的。研究时应当分清概念的抽象层次,了解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的抽象层次越高,就越难以进行直接的观察和描述。因为,概念的抽象层次越高,其涵盖面就越大,特征就越含糊;相反,一个概念的抽象层次越低,其涵盖面也就越小,特征也就越明确。

(如图)

由于同一概念在不同的研究者那里所指称的现象不同。所以,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必须对他所使用的概念加以明确的界定。

2.变量

一般来说,概念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概念仅仅标识某类现象。如,公路。另一类概念则往往包括若干个子概念、属性。它们反映出概念所指称的现象在类别、规模、数量、程度等方面的变异情况。如,性别——男、女(属性);职业——工、农、教等(子概念)。

正是因为概念具有这种多值的特性,因此,在社会研究中,人们借用了一个数学术语——变量(变项)。因此,变量——就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的概念。它是概念的一种类型,它是通过对概念的具体化而转换来的。

科学研究,必须使用变量的语言,因为它需要精确描述现象和事物的状态,需要了解某一现象的变化如何与另一现象的变化相联系。

变量可以分为各种类型。从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上可分为:

自变量:能影响其它变量,而又不受其它变量影响的变量;

应变量:依赖于其它变量,而又不能影响其它变量的变量;

中介变量:是出现在更为复杂一些的因果关系链中的第三变量。它既是相对于自变量来说的因变量,又是相对于因变量来说的自变量。

如,迪尔凯姆在研究自杀现象时,发现结婚的人比单身的人较少自杀。他认为,这主要是结婚的人具有更高的社会整合度,即具有某种群体或家庭的归属感;而有一类自杀现象的原因就是人们缺乏这种归属感。

因此,他的理论就与三个变量有关:婚姻状况 社会整合度 自杀率

如图所示 自变量 中介变量 因变量

3.变量间的关系(简讲)

(1)相关关系

正相关,或直接相关;负相关,或逆相关。

(2)因果关系

(3)虚无关系

二、命题与假设

如果说概念是构造理论的砖石,命题则是理论的构架。

概念是描述现象“是什么” 的分类概括,而命题是对现象之间关系的陈述,即说明“为什么”的问题。命题是思维的基本单位,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之间关系的明确陈述使各种现象联系起来。也可以说,它是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如,“工业化程度高”就是关于“工业化”这一概念的特征的陈述。如,“工业化导致初级群体的衰落”就是“工业化” 概念与“初级群体”概念之间关系的陈述。

1.命题的类型(自学)

命题类型主要有:公理、定理、经验概括、假设。

在社会研究中最常用的命题形式是假设。

2.假设

假设是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假设提出后,就可以进行具体的调查研究来证明它的真伪。假设必须是可检验的,即假设必须能够以变量语言来表述。假说经过一定程序证明之后就形成了具体的理论观点,换句话说,假说就是被证实或证伪之前的理论观点。

假设是命题的特殊形式,主要体现在:(1)命题中的基本元素是抽象的概念,而假设中的基本元素则是相对具体的的变量;(2)假设中的变量关系应该是经验可测的。

如,“天才往往不幸福”是一个命题,它陈述了“天才”与“幸福”之间的关系;而“人的智商与其在幸福量表上的得分相关”则是一个假设,它陈述了变量间的关系,是在经验上可检验的。

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更多地是与假设而不是与命题打交道。因此,假设是抽象理论与经验研究之间重要的结合部。过程为: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实际研究中的假设常常来源于:常识(或经验总结)、个人预感或猜测、现有调查资料、现有理论。

假设有几种不同的陈述方式:函数式,“A是B 的函数:A=f(B)”,该式在社会研究中较少见。条件式,“如果A,则B”。 如,离婚率上升与青少年犯罪增加相关。差异式,“A不同,B也不同”或“A不同,B 相同”。 如,年龄不同,生活方式(不)相同。

三、理论形式(略)

第四节 解释的类型(重点内容)

解释,就是对研究对象中困惑或疑问进行解释,它是研究的目的。

社会科学中不同学科、学派对人类行为和社会文化现象的解释方式是不同的。

一、个性解释与共性解释

二、因果解释

三、功能解释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复习题纲 张丽梅 指定教材: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其他参考教材: [美]纽曼:《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郝大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基础》,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2。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四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水延凯:《社会调查教程》(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考试题型与分值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5分)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20 分)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5 分,共20 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5 分,共15 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10 分) 第1章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与过程 一、社会研究及其特点 社会研究则是指以一种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二、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

1. 方法论 主要探讨社会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程序等问题,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 学科方法论与基本假设;社会研究中两种基本的、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倾向: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主义方法论 2. 研究方式 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是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中间层次。它是贯穿于社会研究全过程的程序和方式,表明社会研究的主要手段和步骤。 3. 具体方法与技术 处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体系的最低层次,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可操作性的特点。 1)资料收集方法: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实验法和文献法。 2)资料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法,数理分析和模型法;理论分析法(功能分析,阶级分析,历史分析,结构分析),比较法,类型构造法 3)具体技术:包括问卷与观察表格的制作技术,调查指标的设计方法,观测仪器,实验设备,计算机的操作技术,资料审核与整理的方法技术等。 4.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个层次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关联性。不同的方法论观点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不同的方法论倾向及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的选择;一定的研究方式通常也规定了一套与其相应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社会科学定性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的数据收集方法 田野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 ?田野研究 ?田野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非参 与式观察,以及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 析来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田野研究的资料收集方式 ?访谈 ?观察 ?田野研究的基本步骤 ?进入问题 ?资料收集 ?分析资料 作为资料收集方法的访谈 ●访谈的定义 通常采访被简单的定义为有目的的谈话。具体地说,这种目的为获取信息。不幸的是,怎样去采访并没有一致的观点。 采访可以被描述为一种艺术,而不是一种技能或科学,它也能理解为一种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回答者可以受到内在的奖赏。 ●访谈的种类 ?标准化访谈 ?非标准化访谈 ?半标准化访谈 (1)标准化访谈 ?标准化访谈使用一种正式化的结构问卷。采访者需要让被访者回答问卷上的每一个 问题。 ?调查者假设调查工具中列出的问题是十分广泛的以致能探出受访者关于研究课题 的所有相关信息。 ?总的来说,标准化访谈室使用一系列已经设计好的问题来获取信息,信息包括受访 者对于研究相关问题的看法、观点和态度。 (2)非标准化的访谈 ?与标准化对于问卷的严格要求相反,非标准化访谈不需要使用已设计好的问卷 ?采访者在访谈之前不预先知道所有需要问的问题 所以,采访者不能预先列出要问的问题,他们同样假设不是所有受访者都能对语言相近的问题有同样的理解。 ?在非标准化的访谈中,采访者必须根据必须根据特定的情况和调查的目标形成问题,做 出合适的探索 ?为了增加田野观察非标准化访谈有时被用在田野研究的过程中 (3)半标准化访谈 ?半标准化访谈室根据事先确定的题目和假设,重点就某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访 谈,半标准化放眼的关键是课题的选择和题目的拟定 ?这类问题一般以一种系统而连续的方式询问被访问者,但访问者可以自由的离题,那是 指访谈者允许探索一些非预备问题的答案

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标准化期末考试试卷-课后习题答案

1.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 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社会科学研究者是社会中的人,他们对研究对象来说是主体,而本身又是被研究的客体。 第二,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关涉性。社会科学研究总是包含、渗透、负载着人的价值因素。完全的“价值中立是做不到的。 第三,社会研究的理解建构性。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人文科学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单纯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说明,只能通过理解来把握。 2.如何理解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和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的关系: *所谓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就是从系统观点出发,按照社会本身的系统性,从社会整体与其组成要素和结构之间以及与自然系统的相互联系相互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精确地考察社会的一会方法论体系。主要包括整体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方法、历史性方法和协同相关分析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锐利思想武器。 *社会矛盾分析方法是指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进而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是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普遍根木的方法。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在唯物论的方法论辩证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 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 核心地位。分析矛盾特殊的方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石主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烈对立,批判与维承相统一的方法,都是矛盾分析法的主要内容。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从整体上研究社会,社会矛盾分析方法从某种现象的矛盾分析社会, 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种并列的关系。 系统分析方法以矛盾分析方法为指导.系统强调要素之间的彼此协调与相互促进,但是 这并不是说系统之间没有差异与矛盾的存在。与此相反,系统分析方法正是在以矛盾分析方法为指导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并且不断地丰富着矛盾学说。系统学说从实质上说就是一个多维的立体的矛盾网络。 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之间具有辩证统一性,矛盾是有系统性的矛盾体,而系统 则是包含着矛盾的系统。矛盾分析方法为系统分析方法提供指导,为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实施是供可能; 系统分析方法是矛盾分析方法的丰富发展,为矛盾分析方法的运用进一步的补充; 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在实践中达到真正的统一。 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要将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销合起来;实践为矛盾分析 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的有机统一提供了可能,矛盾分析方法与系统分析方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既相互区别,有所侧重,又相互补充,不可分割。矛盾是有系统性的矛盾体,而系统则是包含着矛盾的系统,矛盾分析方法为系统分析方法提供指导,为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实施提供可能; 系统分析方法是矛盾分析方法的丰富发展,为矛盾分析方法的运用作进一步

社会科学研究系列(DOC)

安徽省社会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 资格评审标准条件(试行) 皖社科字〔2006〕40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我省社会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研究水平和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社会科学专业研究队伍,更好地发挥社科理论工作者在促进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根据国家和安徽省职称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规定,结合社会科学研究系列特点,特制定本标准条件。 第二条本评审标准条件所称社会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名称为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第三条对符合本规定申报条件的人员,通过评审或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表明其具备承担相应岗位工作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第四条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科学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职称、身份等条件限制,破格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五条本标准条件适用于全省各类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以及与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

的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和在皖工作1年以上的省外专业技术人员。 第六条已取得非社会科学研究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凡符合本标准条件的,可根据工作需要申报评转社会科学研究系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第三章基本条件 第七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热爱社会科学事业,敬业爱岗,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创新精神;身体健康,积极承担工作任务。 第八条任期内年度考核或任期考核达到合格以上等次。 第四章申报条件 第九条学历资历条件 (一)研究员 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取得副研究员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二)副研究员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取得助理研究员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2.获得博士学位后,取得助理研究员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 (三)助理研究员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运用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运用 ——以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为例【内容摘要】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两种相对立的范式。尽管他们之间在哲学层面和技术层面都存在着区别,但是这两种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加研究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所以,在社会工作研究和工作中,只有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方法并用才是科学的做法。 【关键词】定量研究定性研究社会工作方法论 社会工作是是助人自助的专业行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工经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案例,需要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而在解决问题之前,对于社工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全面的分析案主,帮助案主挖掘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即隐藏在某些表面现象后面的本质问题。在寻找问题根源,最求真理的过程中,社工的认识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地建立一打破一重新建立的循环中逐渐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真理。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社工往往会走很多弯路,甚至失败,走入“绝境”。因此,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就必须使用科学合理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有很多,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其中的两种方法,在本文中,笔者将围绕这两种方法谈谈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运用。 一、概念的界定 定性研究也称质化研究,是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提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1。定性研究起源于西方的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出现,让大部分学者认识到“思维”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定性研究的主旨是掌握并设法理解当事人对事件的主观意义及建构,为把握个人的主观意义及经验,就需要展现、了解并理解当事人生活的背景,从这个意义讲,定性研究可以称之为脉络、描述或解释性研究2。也就是说定性研究是依靠研究者的经验、敏感以及有关的技术,有效地洞察被研究者的行为和动机,以及行为所带来的硬性。定性研究希望透过被研究者的眼光去看待问1百度百科,https://www.doczj.com/doc/dd18309618.html,/view/446672.htm#5 2梁丽萍,《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歧义与整合》,《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一期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研究系列研究员 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

桂职办[2009] 120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研究系列研究员 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 评定标准:社会科学研究员必须精通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具有开创性的研究能力,在基础理论研究或应用开发研究上有创新或突破,是本学科某一领域的学术骨干;掌握本学科领域的研究方向、内容、重点、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根据理论发展或实际应用的需要,参加过省(部)级以上重大课题或社会科学某一领域重大课题的研究;研究成果具有较高水平,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产生良好的综合效益;有培养科研人才或指导中级以上研究人员进行研究的能力;外语按规定考试合格;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学术作风正派。 第一条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我区企、事业单位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研究员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条思想政治条件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服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学术作风正派。 任现职以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在规定的资历年限上延迟申报: 一、年度考核等次为不合格者,延迟1年申报;

二、弄虚作假、伪造学历、资历,谎报成绩或剽窃他人成果,一般延迟2年申报,情节特别严重的可推迟申报年限在5年以上; 三、因工作失误造成较大事故或经济损失并受到记过及以上处分者,一般延迟3年申报,情节特别严重的可推迟申报年限在5年以上。 第三条学历、资历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一)获得博士学位,取得副研究员专业技术资格3年以上。 (二)获得硕士学位、双学士学位,研究生班毕业或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副高专业技术资格5年以上。 第四条外语条件 一、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成绩合格; 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计算机应用能力条件 一、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合格; 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继续教育条件 完成本部门、本行业及政府人事部门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 第七条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 一、承担过国家或自治区级规划研究课题,或承担过其他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或承担过社会科学某一领域的重大课题研究,研究成果通过评审验收; 二、主持过一次或参加过两次省(部)级本学科领域的学术会议(提交论文或在会议上发言);主持过一次或参加过一次以上国际学术会议(提交论文或在会议上发言); 三、指导过中级研究人员的工作(如完成课题等)或研究生的学习。

第二章 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第二章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 一、重点提示 第二章的重点为: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思想建设功能、文化建设功能、政治建设功能、经济建设功能、社会管理功能。特别要注重理解认识功能,文化、政治、经济建设功能,社会管理功能。 1.关于认识功能 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要重温第一章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含义、特征、发展规律的阐述。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功能就是在于提高人们对于人和社会的科学认识水准。 2.关于文化、政治、经济建设功能 (1)经济、政治、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领域。 教材先谈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和文化建设功能,特别是它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教育功能,充分考虑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特征和优势。可以说,人文社会科学首先正是通过它的思想建设功能对社会经济、政治领域发挥积极影响的;人文社会科学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柱。从这样一个视点去理解思想文化建设功能,更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2)教材讨论人文社会科学的政治建设功能,同它的思想文化建设功能有一个交叉部位,那就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对社会政治思想意识观念的积极影响;讨论经济建设功能,同它的思想文化建设功能也有一个重要的结合部,那就是人文社会科学有助于提高国民精神文化素质。很明显,人的发展是社会经济、政治、化发展的中心课题。 (3)教材阐述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化、政治、经济建设功能,其层次结构有如下共同点:先是对文化、政治、经济等概念进行说明,然后逐层介绍人文社会科学相应功能的具体表现,最后说到人文社会科学某些具体学科同相关领域的直接或和间接关系。学习者掌握了这样的脉络,很容易抓住每一小节的要点。 3.关于社会管理功能 社会管理功能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决策功能、咨询功能,都具有综合性,是人文社会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综合发挥其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功能的重要途径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考题答案

窗体顶端 单项选择题 1、假设是由什么构成的?() 1. A. 命题 2.概念?? 3.关系 4.指标 2、研究对象外显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是指() 1.状态特征 2.行为特征?? 3.年龄特征 4.意向特征 3、重点访谈法所指的重点是() 1. B. 访问对象的代表性 2.访问对象的重点 3.访问所侧重的内容?? 4.访问内容在总体中的比重 4、社会调查研究中,当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因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 等的变动,这种相关关系是() 1.曲线相关 2.正相关?? 3.直线相关 4.负相关 5、使用两种以上的测量手段度量同一客体,以便相互验证,这种方式也称为() 1.比较测量 2.三角测量?? 3.准则测量 4.复本测量 6、文字资料可靠性审核是指()

1. F. 效度审核 2.资料校正 3.资料分类 4.信度审核?? 7、不属于思维加工的主要任务的是() 1.揭示有关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2.做出理性判断或结论 3.确保调查对象的真实情况?? 4.提出对实际工作的对策性建议 8、访问调查法的优点不包括() 1.随机应变的能力强 2.收集的资料客观公正?? 3.适用调查对象范围广 4.能深入探究各类社会问题 9、下列选项不符合实验调查原则的是() 1.自愿原则 2.知情原则 3.全面原则?? 4.法律原则 10、关于典型调查的表述错误的是() 1.典型调查要求调查者正确选择典型 2.典型调查有利于直接获取比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3.典型调查无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4.典型的选择难以避免主观随意性 11、有关分析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1.分析法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 2.分析和综合互相依赖、互为前提 3.分析法一般包括分解和思考两个重要步骤?? 4.分析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课后题答案解析

.如何理解社会认识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 社会认识即人类认识社会的主要方式,社会科学方法论即研究社会历史的方法论。 一、总体来说,社会认识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为: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各种社会认识和社会理论,在总体是唯心主义的,陷入了唯心史观,即用社会意识去解释社会存在。原因在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阶级立场的局限。马克思主义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创立了。唯物史观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二、社会认识的演变逻辑为: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社会认识论);自发——自觉,具体来说,神话传说(原始社会自发认识)——非理性方式(第一种自觉形式)——理性求知(批判性的)、实证方式(发展性的)、非理性方式。 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为:形而上学——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包括:实践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剩余价值论,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2.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方法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 方法论具有不同的层次,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等。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点: 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同体性。 社会科学研究者是社会中的人,他们对研究对象来说是主体,而本身又是被研究的客体。第二,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关涉性。 社会科学研究总是包含、渗透、负载着人的价值因素。完全的“价值中立”是做不到的。第三,社会研究的理解建构性。 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人文科学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单纯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说明,只能通过理解来把握。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各种社会认识和社会理论,在总体是唯心主义的,陷入了唯心史观。原因在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阶级立场的局限。 马克思主义主张,研究社会历史必须研究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并根据这种物质生活条件说明政治、法律、美学、哲学、宗教等观点,即用社会存在去解释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这样,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创立了。唯物史观为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在社会历史研究中实现了革命性的革命。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分析1

浅析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摘要:在现代社会调查中,为了获得更准确、真实、可靠的调查资料,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必不可少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从其产生之初到现在,已经有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这两种研究方法随着人类的进步,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定性研究 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一下理论概念与概念的量化问题,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理论概念问题 理论是系统化了的认识,是某个知识领域的概念、原理的体系。它是在反复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并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理论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也是认识社会的最基本的方法。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概念。有些人说社会科学研究没反正,这主要就是因为对许多理论概念使用不精当。 很多社会科学研究辩论来辩论过去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包括理论研究也有这种情况,根本问题就是概念不明确。科学研究的概念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概念必须清晰性。目前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很多东西,包括很多术语,很不清晰。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类似的问题太多,一些文章里,领导讲话中,甚至权威讲话中也存在很多模糊概念。如果我们把社会科学作为科学来研究,就必须使概念具备清晰性。 2、概念必须有针对性。概念要针对具体的对象,不能泛指,更不能模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更应该如此。 3、概念的实证性。对严格的科学研究来说,概念还要求客观性和实证性。现在的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社会科学概念模糊。科学研究需要精当,需要清晰的结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大进步,就是有了量的描述,只有通过量的描述,才能使社会科学概念具备实证性。

系统工程--思考与练习题

第一章 1、选择一个你所熟悉的系统问题说明:(1)系统的功能及其要素;(2)系统的环境及输入、输出;(3)系统的结构(最好用框图表达);(4)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环境的关系。 2、说明系统一般属性的含义,并据此归纳出若干系统思想或观点; 3、管理系统有何特点?为什么说现代管理系统是典型的(大规模)复杂系统? 4、请总结系统工程(学)的特点(结合第二、三章内容)。 5、结合系统工程应用领域,说明系统工程在你所学专业领域的可能应用及其前景。 第二章 1. 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2. 控制论的两个基本观点及其意义。 3. 系统结构有哪些特点? 4. 简述控制论对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启示。 5. 功能模拟法与传统模拟法的区别有哪些? 6. 信息概念的特点有哪些? 7. 申农信息熵与物理学中的熵有什么关系? 8. 信息方法论与传统方法的区别,以及信息方法的意义。 9. 简述一般系统论的产生背景及其基本观点。 10.什么是耗散结构?形成耗散结构的条件有哪些?以及耗散结构理论的意义。 11.协同学与耗散结构理论在研究上的区别有哪些? 12.突变论较以往的数学理论有什么突破?其主要观点有哪些? 13.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14.钱学森提出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有哪几个方面的层次含义? 第三章 1. 什么是霍尔三维结构?它有何特点? 2. 霍尔三维结构与切克兰德方法论有何异同点? 3. 什么是系统分析?它与系统工程关系如何? 4. 系统分析的要素有哪些?各自是何含义? 5. 你如何正确理解系统分析的程序? 6. 初步系统分析有何意义?如何做好这项工作? 7. 请通过一实例,说明应用系统分析的原理。 8. 请总结近年来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新发展及其特点。 第四章 1.系统模型有哪些主要特征?模型化的本质和作用是什么? 2.简述解释结构模型的特点、作用及适用范围。 3.请依据下图建立可达矩阵。

社科系列职称评审相关问题说明

附件3 社科系列职称评审相关问题说明 (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 一、《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人员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条件》中的论文著作条件要求: (一)副研究员需下列情况之一: 1.专著1部(主要作者)+专著1部(主要作者)+本专业核心刊物论文1篇(第一作者); 2.专著1部(主要作者)+本专业核心刊物论文3篇(第一作者); 3.专著1部(主要作者)+作为主要撰写者为地市厅局及以上级别的党政部门或大、中型企业撰写研究报告2篇被采用并获得良好效益。 (二)助理研究员需下列情况之一: 1.专著1部(主要作者); 2.本专业公开学术刊物论文2篇(独著)或地市厅局级及以上学术会议宣读本专业论文2篇(需提供宣读证书、论文汇编材料); 3.作为主要撰写者为地市厅局级以上党政部门或大、中型企业撰写研究报告2篇被采用。

(三)上述“专著”不含“编”、“编著”类著作,论文集、文章汇编、资料手册、普通教材、普通工具书也不计入。 (四)上述“主要作者”指下列情况之一: 1.独立撰写人; 2.第一作者; 3.负责撰写全书50%以上内容的第二作者(需第一作者证明)。 (五)上述“本专业”是指与所申报的专业一致或相近的专业。专业学术期刊的学科归类或综合类期刊的学科栏目需与申报人所申报的专业类别一致或相近,如果在所申报专业类别不一致或不相近的专业刊物或综合性刊物专栏上发表的论文不能计算为论文著作条件中有效论文篇数。如申报经济专业,发表在经济、管理专业期刊以及综合类期刊中的经济管理专栏上的论文计入有效篇数。 (六)上述核心刊物原则上是指下列情况之一: 1.收录在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目录》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集刊目录》(CSSCI)、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的学术刊物; 2.发表在SSCI、A&HCI、SCI收录源期刊和被EI、ISTP、ISSHP收录的学术期刊。 (七)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术理论版上的理论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一、实证主义:源于孔德,主张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具有一致性,并寻求普遍规律性的观点。 二、经典实证主义阶段:孔德,涂尔干。 1、社会科学在学科性质上与自然科学诸学科是一致的,社会科学完全可以借用自然科学 的研究程序并纳入科学之列。 2、认为社会学的研究目的跟自然科学一样是寻找和建立规律 3、社会学所研究的社会事实(对象)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客观实在。 4、主张整体主义的方法论 三、孔德: 1、人类进步法则,三种理论状态:神学的或虚构的;形而上学或抽象的;科学的或实证的。 分别对应:军事社会;宗教社会;工业社会。 2、将“实证”定义为:现实的而非幻想的,有用的而非无用的,可靠地而非可疑的,确切 的而非含糊的,肯定的而非否定的。 3、“科学层次理论”。 4、社会物理学: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的发展的或进步。社会静力学,研究人类社会的关 系和秩序问题。 5、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但在研究方法或程序上是一致的,它们的研究目标也是相同,那 就是发现普遍性的规律。 四、涂尔干: 1、《社会学方法的规则》纲领性著作;《自杀论》里程碑意义,社会学与社会哲学的分离 2、研究对象:社会事实,把社会事实当做事物。 3、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社会学完全独立与哲学;社会学的方法是客观性的;把社 会事实看做社会性事物,社会学所独有的性质。 五、工具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20世纪40~60年代:拉扎斯菲尔德的哥伦比亚学派(定量研究);芝加哥学派实地调查。着眼于具体的社会现实事物或制度,力求通过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改进,通过研究语言的数学化和形式化,发展实证主义社会学。 1、坚持经典实证主义的基本前提,即认为知识只能靠系统的经验研究获得,社会科学与 自然科学的研究逻辑是一致的;承认社会世界也存在着规律,这种规律是因果规律或统计规律。 2、坚持归纳主义的原则。科学知识的基础是经验归纳。 3、坚持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原则。强调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4、坚持价值中立的原则。避免个人思想和偏好的介入。 六、批判实证主义:柯林斯、许茨:现象学创始人,理解的方法。 后实证主义:华莱士、乔纳森.特纳、亚历山大(科学连续统、新功能主义者)科学连续统:,科学可以被看做这样一个学术过程。它产生于两种不同的环境脉络之中:一是经验观察到的世界,另一是非经验的形而上学的世界。实证主义方法论危机:自身发展不足;社会危机(西方福利社会)和学术危机(针对功能主义的新理论) 1、社会科学研究趋于综合化,理论观点取向多元化。 2、对科学概念的认识和对社会科学各学科自身的认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3、对“客观性”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传统的实证主义知识观强调客观主义,认为知 识是积累性的,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一、非实证主义:现象学与理解方法、批判理论、构建主义 二、现象学:狄尔泰(理解:一是你中发现我;二是凡人创造的东西都是可以理解的,强调

社会科学方法论

导论 一、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人类对社会认识的历史进程 (神话传说、信仰、人权取代神权、科学主义、人本主义认识方式) 2.社会科学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对社会生活作出科学的说明与合理的评价。在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作用:1.人类文明的进步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又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思想指导。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过对社会历史的回溯与反思,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构建,对未来社会的展望与规范,提升社会的自我认识能力,使人类文明发展行进在正确的方向和轨道上。3.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标志着人们在认识社会和提升自我认识方面的进步。4.社会科学研究以其超前性和预见功能,引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3.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 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和功能定位 基本内容: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包括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研究方法等,构成了一个科学的和开放的方法论体系。 功能定位:如何正确处理主体与客体、系统与要素、矛盾与过程、个人与群众、认知与评价、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等一系列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问题。 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5 客观性原则:人类社会。主体性原则:人自身的内在要求。整体性原则:正确认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具体性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发展性原则:揭示社会的运动与变化,揭示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与时俱进) 1.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 (先进性;世界观、历史观在方法论上的体现;) 2.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结构功能主义) 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开放的科学体系 (开放性;经济全球化和心的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并将继续发生历史性巨大变化。) 第一章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一、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为了解决自身需要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进行的能动地适应于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是人类的基本实践。 2.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本科生应该掌握的六种基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2

科学方法论 学号: 09042315 姓名:杨晖晖 课程老师:胡文龙

本科生应该掌握的六种基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方法论(杨晖晖(09042315))摘要: 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选题方法、文献检索法、访谈法八种本科生应掌握的基本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本科生; 研究; 方法 本科生就得搞研究,搞研究是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古人云:“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本科生要搞研究必须研究和掌握科学的有效的研究方法。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选题方法。 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选好研究题目, 这是科研工作的实际起点和开端。题目要新,选题可以是关心国内外大事关注现实,也可以是老问题的新阐释。选题可以是纯学术性质的, 也可以是纯现实的, 但是, 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里, 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的选题是最好的。这些课题首先是现实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 然后反映在理论学术界成为争论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因此, 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本科生首先要关注社会现实生活, 然后, 要搞清楚学界在解答现实问题上的分歧意见, 找出各家值得肯定的合理的观点和应该否定的不合理的观点。判断各家观点合理与否的标准主要是看它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 能不能解决现实问题。最后, 所发现的学术理论界存在的问题, 正是应该选取的课题和立意的出发点。只有这样选题, 才会选出本学科前沿的研究课题,立意才会有新意,研究结果才可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当然,一个人究竟选择什么研究课题好,除了明白这些基本道理外,个人的爱好、兴趣、人生经历、知识结构、专业基础等因素,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文献检索法 文献检索法是调查者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而对于某个领域的文献及其内容进行寻找和考查的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可以迅速发现问题, 迅速进入研究前沿, 节省研究资金和研究劳力, 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 文献既有内容和形式,又有载体。文献的内容是指文献所记载的人类的知识、理论等, 是读者可以通过文献对于作者加以理解的东西。文献的内容, 可以是知识 (客观事实, 以及人们对于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认识, 解决的问题) , 也可以是价值标准 ( 对于人类应如何看待事物的认识, 解决‘善’的问题),还可以是审美情趣(对于美的鉴赏倾向,解决‘美’的问题)。文献中的这些知识、理论等需要一定的“形式”,如一个思想家的理论可以以文字记载也可以以声音记载。这些“形式”,是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是读者对于作者进行理解的媒介。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练习答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第三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实践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CBCAC ABAAD AAACB 二、多项选择题 1.BD 2.ABCDE 3.ABC 4.ABCE 5.ABCD 6.ABC 7.ABCD 8.ABE 三、辨析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答:此命题错误。(1)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历史任务,即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证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担当起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领导责任。这样,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就历史地落到了无产阶级的肩上。(2)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敌人仍然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和消灭资本主义,相反地,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因此,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而言,它仍然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3)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这个革命就不是一般的、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它不是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为目标,而是要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2.此命题具有片面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殊形式的联盟。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为社会主要矛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发生明显分化。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公开降日,成了中国人民的敌人。因此,不能笼统地说抗日战争时期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 四、简答题 1.答:第一,要制订统一战线的正确的政治纲领,作为全国人民一致行动的具体目标。 第二,要对同盟者进行政治教育,在政治上把同盟者尽可能提高到当前革命纲领的水平。 第三,要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第四,要在教育提高同盟者的同时,照顾同盟者的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 第五,要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思想的统一性,纪律的严格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为最大的压迫,因而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这主要因为:帝国主义通过发动野蛮的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控制和操纵中国,最终从中国获得了最大的经济利益,具体来说: 第一,在政治上,帝国主义列强践踏中国的神圣主权;在中国割占领土,开设租界,攫取了中国的海关主权、司法主权和外交权等诸多权益。 第二,在经济上,帝国主义控制和掌握了中国的海关,垄断了中国的金融、航运、进出口贸易等特权,牢牢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第三,在文化上,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在中国传教、办医院、学校、报纸、吸引留学生等文化侵略政策,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培养为他们侵略政策服务的买办文人。 另外,帝国主义列强还在侵略的过程中,杀人放火,抢劫财物,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法估量的精神损失和精神伤害。 因此,在整个新民主主义时期,反帝斗争是贯穿始终的,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之一。3.简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构成。 答: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节节胜利和三大经济纲领的贯彻执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五种经济成分逐渐形成。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和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对此作了分析,论述了五种经济,即: 第一,国营经济,它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所经营的,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全民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代表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是整个新民主主义政权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整个社会经济的领导力量。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系列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系列 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客观公正地评价社会科学研究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与水平,依据《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等相关规定,结合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专业技术人员实际情况,制定本评审标准。 第二条专业划分 马列·科社、党史·党建、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问题研究、国际问题研究、历史学、文学、语言学、体育学等。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评审标准适用于在社科研究单位及高等院校中从事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研究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四条资格名称 社会科学研究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名称分别为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

第二章申报资格 第五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六条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必须是本专业被聘在岗人员,且任现职内综合考核结果达到合格。 第七条学历、学位与资历要求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中级任职资格: (一)具有硕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 (二)具有研究生班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或具有第二学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任助级职务4年; (三)具有学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任助级职务4年。 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副高级任职资格: (一)具有博士学位,取得中级任职资格2年; (二)具有学士以上学位,取得中级任职资格5年。 三、符合下列条件者,可申报正高级任职资格: 具有学士以上学位,取得副高级任职资格5年。 第八条获取及处理信息能力 一、外语要求 除符合免试条件的人员外,外语成绩必须达到规定标准。

二、计算机要求 除符合免试条件的人员外,计算机成绩必须达到规定标准。 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年不允许申报: 一、弄虚作假,或窃取他人学术成果的; 二、经有关部门鉴定,发生责任事故的; 三、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未满处分期的; 四、依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其他情形不能申报的。 第三章评审条件 第十条中级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专业理论知识 (一)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所从事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二)基本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熟悉和掌握必要的专业资料,能够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写出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论文或有一定应用价值的专题研究报告。 三、工作业绩与学术成果 (一)工作业绩应具备下列条件: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考试重点

名词:1、社会现象:是指“一种与已经形成的个体现象相脱离的社会现象”,“他们是存在于人们身体以外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同时通过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以每个个人“。 7、“形式”演绎:演绎过程的结论不是由前提内容得出来的,而是由前提的形式及其组合得出来的,其推理的基础是事物的种类关系。 10、简化论:是指在研究人类社会行动或现象时,采用有限的概念或变量加以解释,只是反映分析单位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或者只从一个方面分析这种特征。 15、表面效度:又称为内容效度和逻辑效度,是指测量内容的适合性和符合性。 17、非个人文献研究:是一种以质为本的研究方法,此研究以发现不同文化中的历史模式为目的,通常要从大量详细描述所研究的议题中发现模式,即韦伯所称的“理想类型”,其本质是指由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所组成的概念模型。 21、实地研究法:是指不带有理论假设而直接深入到社会生活中,采用观察、访问等方法去收集基本信息或原始资料,然后依靠研究者本人的理解和抽象概括,从第一手资料中得出基本结论的方法。 解答:4、理论的基本特征: (1)、理论必须是抽象的(2)、理论必须是主题化的。(3)、理论必须保持逻辑上的一致(4)、理论必须是理解性的(5)、理论必须是概括性的(6)、理论必须是独立的(7)、理论必须是实质上有效的。 6、操作定义的重要性在于: (1)、使抽象概念与经验现象联系起来,从而使经验研究成为可能。(2)、有助于对现象进行精确、客观的描述和比较。(3)、有助于对研究进行客观的检验。 10、进行信度审查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根据已有的经验和常识进行判断,如与经验、常识相违背,就要对资料进行核实 (2)、采用两个以上的人分别记录,对记录相互印证。 (3)、根据资料的内在逻辑进行核查,如果发现资料前后矛盾或违背事物发展的逻辑,就要找出问题所在,重新进行调查 (4)、利用资料间的比较进行审查,如果资料是用多种方法收集的,可将对同一事件的记录进行比较以判断资料的可靠程度。 11、对于无结构观察,在记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记录使用的工具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拓展。 (2)、记录的时机以同步记录(或称为现场记录)最为理想,以避免事后追记的不完整。 (3)、记录的原则是“能记就记”,把所有知道的细节完完全全的记录下来。 (4)、记录的内容应包括观察到的事实和对观察的解释,也就是“知道”的和“认为”的社会过程。 论述:2、结构洞理论的优势 A、B 、C假如处于资源竞争的状态,AC结构洞存在,为B提供了两大优势。 A 第一个优势是AC之间的信息一定通过B来传递,这种状态给了B信息优势。 第二个优势是控制优势,即B可以决定在怎样的情况下将A的信息传递给C, 又在怎样的情况下将C的信息传递给A。 B 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