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合理用能指南

北京市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合理用能指南

北京市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合理用能指南
北京市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合理用能指南

北京市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合理用能指南

二〇一二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1.1编制背景 (1)

1.2编制目的 (1)

1.3适用范围 (1)

1.4编制依据 (1)

第二章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合理用能指标 (3)

2.1用电参考指标 (3)

2.2用热参考指标 (3)

2.3用水参考指标 (4)

第三章设备管理 (5)

3.1设备管理要求 (5)

3.2设备管理内容 (5)

第四章节能运营 (11)

4.1整体运营管理 (11)

4.2暖通空调系统 (11)

4.3照明系统 (13)

4.4给排水系统 (13)

4.5变配电系统 (14)

4.6楼宇自控系统 (15)

4.7信息机房 (15)

4.8其它用电设备及系统 (16)

第五章行为节能 (17)

5.1宣传教育 (17)

5.2 用能行为准则 (18)

第六章制度机制建立 (22)

6.1健全组织运行机制 (22)

6.2建立能耗统计报告制度 (22)

6.3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22)

6.4节能管理机制 (23)

第一章总则

1.1编制背景

北京市按照国家有关工作部署,积极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及《北京市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意见》,不断完善组织体系、加强能耗统计、推进节能工程、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批准的《“绿色北京”行动计划(2010-2012)》的精神,推进全市节能工作,缓解北京市能源供需矛盾,政府机构需率先垂范,牢固树立全员的能源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人人讲节能减排、事事讲节能减排、时时讲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稳步推进节能工作。

1.2编制目的

为指导北京市政府机关办公建筑节能工作,为政府机构办公建筑实施节能运行制度与节能管理制度提供依据,发挥政府机关在节能减排中的表率作用,制定本指南。

1.3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北京市政府机关办公建筑的用能管理。

1.4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机构节能条例》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1/ 687)

《公共建筑节能评审标准》(DBJ01-100)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技术导则》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分项能耗数据传输技术导则》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楼宇分项计量设计安装技术导则》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数据中心建设与维护技术导则》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验收与运行管理规范》

当上述标准和文件被修订时,使用其最新版本。

实施本指南时,除应符合本指南规定条款外,还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合理用能指标

通过对北京市54家政府机关的用电和用热计量工作的统计分析汇总,制定了分项用电参考指标和采暖用热参考指标。

2.1用电参考指标

用电量参考指标的计算方法

单位面积用电量按式(1)计算:

C电= Q电/ S (1)

式中:

C电——单位建筑面积年用电量,单位为千瓦时每平方米每年[kWh/(m2·a)];

Q电——该建筑的年用电量,单位为千瓦时每年(kWh/a);

S ——该分项用电对应的建筑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政府机关单位建筑面积年用电量指标范围为70-120kWh /(m2.a)。

2.2用热参考指标

采暖用热量参考指标的计算方法

采暖用热量参考指标按式(2)计算:

C热= Q热/ S (2)

式中:

C 热——单位建筑面积采暖用热量,单位为1×109焦耳每平方米年[GJ/(m2·a)];

Q热——建筑的年采暖用热量,单位为1×109焦耳每年(GJ/a);

S ——建筑的建筑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2.3用水参考指标

用水量参考指标的计算方法

用水量参考指标按式(3)计算:

C水= Q水/ P (3)

式中:

C 水——年人均用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人每年[m3/(p·a)];

Q水——建筑的年总用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3/a);

P ——建筑使用的总人数,单位为人(p)。

第三章设备管理

3.1设备管理要求

3.1.1后勤设备主管部门应编制各类计划和规划,主要包括各设备大、中、小检修计划,备品、备件及材料的外购计划、设备的改造或更新计划、操作工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计划及实施方法。

3.1.2制定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如制定节能管理制度、能源管理办法、水电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各项检查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制度、交接班制度等,确保不出现跑冒滴漏的情况,保证水、电、锅炉、气等设备正常运行。

3.1.3建立完整的设备卡片和技术档案,方便查询。

3.1.4针对政府机关实际状况,制定合理水、电、油、气等消耗定额。

3.2设备管理内容

3.2.1设备的使用

设备运行期间,对主要设备保存运行记录,由值班人员结合抄表时间要求进行巡回检查;经常性的巡查设备是否有不正常的震动、噪音、过热、结露、泄漏,过滤材料是否需要清洗或更换,各种阀门是否动作灵活,保温层是否有损坏,风机皮带松紧是否合适,仪器仪表是否正常读数等。

1.制冷设备及附属设备

对以下设备及内容进行重点巡检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冷水机组

压缩机运转平稳,无异常响声;

电气、自控系统动作正常;

各水管接头、阀门不漏水;

各阀门开度合适;

各管道无异常振动;

2)水泵

电机温升正常无异味;

轴封(盘根)无漏水;

无异常噪声及振动;

轴承润滑良好,不应超过外界温度35℃,最高不大于75℃;

基础台下的减振装置受力均匀,进出水管处的软接头无明显变形。3)冷却塔

进风百叶和风机保护罩上无杂物,空气保证流通;

各配管接头和阀门不漏水;

集水盘水位适中,无少水或溢水现象;

浮球阀动作灵敏,出水正常;

风机运行时运行平稳,无异常噪音和振动;

风机皮带松紧合适,无磨损;

布水器(配水槽)散水孔无杂物堵塞;

水流通过填料层均匀,无偏流现象,无杂物堵塞;

冷却塔周围应无遮挡,保持良好的散热环境。

2.供热设备及附属设备

供热设备运行时,按以下要求操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锅炉

锅炉点火前,确认锅炉本体和水、风、气(油)等工艺设备、仪表等完好;

锅炉运行应调整好燃烧工况,压力、温度、水位均应保持相对稳定;燃煤锅炉的运行负荷不宜经常或长时间低于额定负荷的80%,燃油、气锅炉的运行负荷不宜经常或长时间低于额定负荷的50%;

锅炉受热面烟气侧应保持清洁,受热面汽水侧应按国家规定定期检查腐蚀及结垢情况,并防腐除垢;

锅炉运行应配备燃料计量装置、汽或水流量计、压力表、温度计等能表明锅炉经济运行状态的仪器和仪表。

2)循环水泵

轴封(盘根)无漏水;

无异常噪声及振动;

轴承润滑良好,不应超过外界温度35℃,最高不大于75℃。

3)换热器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进出口温度、压力及流量控制在操作指标内,防止急剧变化,严格填写运行记录。

随时检查个体及进出口管道等处有无异响、腐蚀及泄漏。

检查各连接部件紧固螺栓是否齐全、可靠。各仪表及安全装置是否符合要求,发现缺陷及时消除。

3.制冷、供热系统及末端设备

1)系统

及时修补水、风系统破损和脱落的绝热层;

及时封堵、修理和更换漏水、风的设备、管道、阀门及附件;

及时检修动作不灵敏的自动动作阀门和清理自动排气装置的堵塞。2)风机盘管(新风机组)

无异常噪声及振动;

凝结水盘不积水,冷凝水排放通畅;

过滤网无积尘;

各风阀开度在设定位置无偏移;

风机皮带松紧合适,无磨损;

风管软接头完好不漏风;

风机轴承润滑良好,温度不超过环境温度40℃;

电动阀开度和温度设定值正常。

3)散热器

无异常噪声及振动;

结合处无泄漏;

散热器表面温度与室内立管温度值接近,无明显差距。

4.给排水设备及系统

1)运行人员每天至少检查所属设备一次,并按巡检表做好记录,检查内容包括:

水池水位是否正常,各水池自动注水装置是否正常;

各阀门开关位置是否正常,各消防阀门是否处于正常位置;

各阀门管道有无漏水现象,压力表读数是否正常。

2)运行人员每班于水泵运行时实地检查,了解其工作状况:

压力表读数是否正常;

轴承温度是否正常;

电机接线盒有无发热现象;

水泵机组有无振动及异常响声;

联轴节填料松紧情况,排除不正常的漏水现象。

5.电梯

根据政府机关办公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电梯管理制度。

电梯管理人员每天早晚各一次检查电梯设备,并做好巡检记录。

6.其他用能设备

建立健全机房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

提高管理人员意识,合理利用,杜绝待机现象。

3.2.2设备的维护保养

1.制冷、供热设备及系统

各种设备和装置的构造、性能、所起的作用以及工作环境不同,维护保养内容不尽相同,根据《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空调设备制造厂商的使用说明书及维护保养手册,定期实施空调设备及风管的清洗维护,确保换热效率,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设备维保制度。

2.给排水设备及系统

运行人员每年至少一次对给排水设备及系统进行如下检查维护:

检查密封环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或修理密封填料;

检查所有轴承的腐蚀情况,更换轴承油;

校对曲线,做好记录;

检查联轴节铰与轴的磨损情况;

检查泵叶泵壳的腐蚀情况,泵壳及机座除锈油漆;

检查压力表是否正常;

对电机做年度检修保养;

检查泵的工作性能;

对整个管系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判断管系继续稳定运行的可靠性;检查所有管道阀门的防锈保护是否完好,必要时做油漆大保养;

更换已腐蚀及老化的密封件和管道。

3.电梯

1)按规定进行电梯年检;

2)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维护,对电梯易损、运动、安全保护装置及基本功能进行清洁、润滑、检查、调整等;

4.其他用能设备

1)办公设备及时更新,淘汰能耗较高的老旧设备;

2)机房设备及时更新,采用能耗低产品。

第四章节能运营

4.1整体运营管理

4.1.1应当建立能耗监测制度,对能耗状况进行实时监测,推行能耗分类、分项计量,并按照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对能源消费计量与监测体系进行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

4.1.2办公建筑内存在两个以上机关单位办公的情况,单独计量条件具备时,各机关单位的能耗应分别计量。政府机关的办公区和居住区相邻的,办公区和居住区的能源消费应分别计量。

4.1.3应实行供热计量,逐步实现按热量收费。

4.2暖通空调系统

4.2.1空调每年夏季启用和停用的日期,根据环境温度情况由机关确定后下发通知。

4.2.2采用锅炉房供暖、供热水,锅炉运行效率不低于《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所规定的限值。热水供暖系统宜采用集中控制、气候补偿、分时分区控制、水力平衡调节和室内温控技术。锅炉房加装燃料计量装置。

4.2.3根据建筑负荷特点有效采取部分负荷调控措施,有条件时空调水输送系统、风系统采用变流量控制,合理采用大温差小流量运行。

4.2.4积极采用热回收措施,节约新风处理能耗。

4.2.5过渡季节合理采用全新风运行,减少制冷机开启时间。

4.2.6冷却塔安装位置保证通风良好,周围无遮挡,保持良好的散热环境。多台冷却塔并联运行时,充分利用冷却塔换热面积,使冷却塔出水温度接近室外湿球温度。冷却塔风机采用变频运行时,采用冷却塔联合变频技术。

4.2.7根据《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19210-2003定期实施空调设备风管的清洗维护,确保换热效率,保障空气品质。

4.2.8对建筑物的集中冷热源、流体输配系统等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与计量。

4.2.9锅炉房、空调机房的风机、水泵采用自动控制变频调速等技术,使设备处于经济高效运行状态,通过智能控制做到实时调整设备的运行状态,改善三相电流不平衡、部分负载功率因数偏低等现象。

4.2.10加强采暖锅炉计算机自动化控制与辅机变频技术,提高燃烧效率,增加热量回收。

4.2.11巡视检查供热管道保温状况,杜绝供热系统存在的跑冒滴漏现象。

4.2.12改善管网输配性能。做好管网系统水力平衡调试,通过调节消除热网水力失调,避免“大流量、小温差”不经济运行状况。

4.2.13加强管网系统的调节能力,有条件的可采用平衡阀及平衡阀智能仪表取代调节性能差的闸阀或截止阀,建筑的热力入口处加装热量调节和计量装置,改善系统调节能力。

4.2.14根据建筑使用特点实行分时段供暖、夜间低温运行。

4.2.15供热系统根据室外气象条件变化进行调节,实现按需供暖。

4.2.16根据机关上下班时间使用空调,实行下班提前半小时关机。

4.2.17采取有效措施监控办公室空调末端设备的开停,避免下班后空调空开的现象。

4.2.18根据办公建筑使用特点,制定相应的空调节能运行策略。

4.2.19夏季采用分体空调供冷,在制冷季开始前,应对分体空调进行清洗,并进行制冷剂压力检查,及时充注制冷剂。

4.3照明系统

4.3.1照明宜采用分区域控制或者智能控制方式,根据使用需求,按需开启照明灯具,做到人走灯灭。

4.3.2办公区域照明灯具采用节能灯,实现分组控制。

4.3.3充分利用自然光,合理布置灯具,并采用科学的照明控制方式。

4.3.4院内路灯加装光控装置,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光控感应装置;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如节假日期间、不同路段)间隔开启路灯。

4.3.5草坪及建筑物轮廓景观灯,根据要求,在重大活动日开放,其余时间关闭。

4.4给排水系统

4.4.1给水系统应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宜采用无负压供水方式。

4.4.2洗手间全部采用感应式洁具及水龙头,小便池加装红外线

控制器,做到一位一控,便池改成缓冲截门,逐步取消高位水箱。

4.4.3洗浴热水淋浴器宜采用刷卡式智能控制系统。

4.4.4具备相应条件时,应充分利用就近市政中水系统或自建中水处理站。

4.4.5绿化浇灌采用喷灌、微灌、滴灌等高效方式,合理安排绿化的灌溉次数及用水量。

4.4.6直饮水系统应设废水回收装置。

4.4.7生活热水热源宜采用余热、冷凝热或太阳能,减少电热水器及锅炉的使用。

4.4.8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完善用水管网系统平衡,规范管理用水。

4.4.9积极开展雨水利用工程,铺设透水地面、草坪砖等。

4.5变配电系统

4.5.1更新改造老化线路、电网、变压器、电动机等设施设备,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安全系数,节约线损率及不明损耗。

4.5.2对建筑按照用能种类、用能系统进行分类、分项计量;对既有建筑结合节能改造计划,逐步做到电力分区、分项计量。

4.5.3在确保消防负荷、重要负荷用电的前提下,调整负载的供电模式,季节性负荷变压器在过渡季节时应退出运行,减少变压器的空载损耗;

4.5.4监测负荷三相是否平衡或基本平衡,如出现三相严重不平衡时,应对末端配电系统进行相序平衡调整;

4.5.5应增加对谐波的监测手段,当谐波超过规范规定的上限值时,应增加对谐波抑制的设备;

4.5.6做好变压器周围的通风散热处理,降低变压器的负载损耗。

4.6楼宇自控系统

4.6.1中央监控管理系统应具备监视功能、显示功能、操作功能、控制功能、数据管理功能、通讯功能、协议开放功能、安全保障管理功能。

4.6.2现场监控系统应发挥对建筑用能设备的自动控制功能,根据自动采集的传感器信号和实测能耗数据实施设备、系统自动调节,以降低能耗为目标完善控制程序。

4.6.3针对不同设备的使用特点,实施时间启停控制、间歇循环控制或最佳启停控制。

4.6.4在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和室内环境质量前提下,优化设备或系统运行控制策略,采用先进控制算法,实现节能控制。

4.6.5采用先进系统集成技术,发挥各系统间的联动作用,实施设备运行参数远程自动采集,在线设备故障自动诊断和控制策略优化等功能。

4.7信息机房

4.7.1信息机房空调在过渡季及冬季宜采用自然冷源或热管技术进行供冷。

4.7.2信息机房IT关键设备应优先选用经国家节能认证的设备。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 标准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 第二章建筑分类与面积指标 第九条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根据单位级别和性质分为五类,其适用对象见表1。 表1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类别划分 第十条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由基本办公用房(办公室、服务用 4

房、设备用房)、附属用房两部分组成,并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功能分类 第十一条各级工作人员办公室使用面积不应超过表3的规定: 表3 各级工作人员办公室使用面积

第十三条设备用房使用面积应根据地理位置、建设规模以及相关设备需求确定,宜按办公室和服务用房使用面积之和的9%测算。 第十四条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应合理确定门厅、走廊、电梯厅等面积,提高使用面积系数。基本办公用房建筑总使用面积系数,多层建筑不应低于65%,高层建筑不应低于60%。

第十五条附属用房建筑面积,不应超过下列规定: 1、食堂:食堂餐厅及厨房建筑面积按编制定员计算,编制定员100人及以下的,人均建筑面积为平方米;编制定员超过100人的,超出人员的人均建筑面积为平方米。 2、停车库:总停车位数应满足城乡规划建设要求,汽车库建筑面积指标为40平方米/辆,超出200个车位以上部分为38平方米/辆, 7

可设置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自行车库建筑面积指标为平方米/辆;电动车、摩托车库建筑面积指标为平方米/辆。 3、警卫用房:宜按警卫编制定员及武警营房建筑面积标准计算,人均建筑面积为25平方米。 4、人防设施:应按国家人防部门规定的设防范围和标准计列建筑面积,本着平战结合、充分利用的原则,在平时可以兼作地下车库、物品仓库等。 第十六条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总建筑面积可按下式计算得出:S=[A+B+(A+B) ×9%]/K+C 式中:S—总建筑 面积; A—各级工作人员办公室总使用面积;B— 服务用房总使用面积;K—基本办公用房 建筑总使用面积系数;C—附属用房总建 筑面积。 第三章选址、布局与建设用地 第十七条党政机关办公用房选址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要求,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选择位置适合、交通便利、环境适宜、基础设施和地质条件良好、有利于安全保卫的地点。 第十八条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在城市中的布局宜相对集中。联合建设时,其设备用房和附属用房等应统一规划与建设。 第十九条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的建筑总平面布置应遵循功能组织合理、建筑组合紧凑、服务资源共享的原则,科学合理组织和利 8

智能建筑发展史及其未来广阔前景

智能建筑发展史 一、世界第一栋智能大楼 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大楼是1984年出现在美国康州首府哈特福德市的城市广场,这是一栋38层的办公建筑,原来就有比较好的建筑设备系 统,例如,较早地应用了数字程控交换机;办公自动化机器的集中使用;设置计算中心;消防、安保的自动监控等。承担工程总体设计和 安装的是UTBS公司。 二、日本智能建筑的发展 日本在1986年建造的东京本田青山大厦和NTT品川大厦。以及后来的NEC、N17、松下、三井、东芝等办公大楼,它们具有很完善的设 备系统,设备与建筑设计配合融洽。这些大公司建设这些系统主要是为了自己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是为了改善企业形象。 三、智能建筑在全球的发展状况 80年代后期,智能建筑风靡全球,这主要是由于电子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在计算机、通讯、控制三,项技术在楼宇自动化,通讯网络 以及它们的系统集成方面有了飞跃的发展。 四、中国智能建筑的反展 在80年代中以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就曾进行了“智能化办公大楼可行性研究”,对智能办公楼的发展进行了探讨。80年代后 几年出现了较早的一批智能设施和系统较为完备的建筑物。中国大陆上“智能建筑,,的真正的普及和推广是在1992年改革开放大潮中 。 首先打出“智能建筑,,旗号的是房地产开发商,另一个最早进入这个市场的是系统集成商,他们多半原来是搞通信或是承担网络工程 的,从做网络转向专门做综合布线,。 在智能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原来建筑事业的主力军,即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安装两支队伍在“智能建筑”却显得技术准备不足,行 业中的一些先知先觉者为了规范市场,统一认识,便在上海首先提出了制订“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的问题,此标准在1996年作为上海市 的地方标准出台。对智能建筑划为三级,仅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自1990年至1996年就建造了20层以上高楼89幢。上海全市自1990年 至1996年间建造了20层以上的高楼有497座,总计约1062万m2。 智能建筑兴起于沿海特区和北京,仅在武汉、西安等大城市出现了智能建筑,即在乌鲁木齐

北京市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北京市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 程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北京市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_国家行业安全规范规程标准条例 转自:生活安全网 第一章总则 为规范北京市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为加强北京市建筑工程资料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保证工程实体质量,体现工程资料为工程质量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资料的管理 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凡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参与工程建设的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等单位均应执行本规程。 北京市工程资料管理除应执行本规程规定,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北京市工程资料管理除应执行本规程规定,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和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 本规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北京市有关规定编制。 工程资料的验收应与工程竣工验收同步进行,工程资料不符合要求的,不得进行工程竣工验收。 工程资料的形成、收集和整理应采用计算机管理,凡按规定向城建档案馆移交的工程档案应逐步实现以缩微品和光盘载体的工程档案代替纸质载体的工程档案,属国家和北京市重点、大型工程项目的工程档案必须采用缩微品,其它项目的工程档案宜采用缩微品。 第二章术语 工程资料(building document) 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可分为基建文件、监理资料、施工资料和竣工图。 竣工图(as-built drawing) 工程竣工验收后,真实反映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结果的图样。 组卷(filing) 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将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分类整理成案卷的过程,称为组卷。 归档( putting into record) 将具有保存价值的工程资料整理组卷交档案管理部门保存称为归档。 工程档案(building document archive)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直接反映工程质量面貌的有保存价值的工程资料。 第三章基本规定

(完整版)北京市写字楼商圈划分及研究

北京市写字楼商圈划分及研究 “写字楼商圈”的概念 “写字楼商圈”与“商务区”为一个概念。虽然“商圈”这个概念在学术上专指在商业上以商场或商业区为中心,向四周扩展的被认为会到此购买商品的顾客的居住范围(TradingArea)。但是在业内用“商圈”这个名称来指代“商务区”(BusinessDistrict)这个概念几乎是约定俗成的做法。 一个写字楼商圈的主要特征,首先当然应该是地理上的集聚性,然而这个集聚性除了要求地理位置的相邻以外,还应该要求其他的一些属性,比如商务交流的方便性;其次是商务行业机构的数量和密度足够大;第三就是区域内部的商务资源对区域内商务主体的商务活动具有内敛性,即对该商务资源的接近能有效节 省这些商务活动的交易费用或有效提高它们的交易效率;第四是要有完整的产业链条支撑。 “写字楼商圈”划分的标准 商务行业机构的数量与密度 严格来说,商务行业机构的数量与密度应该用集聚区内进行商务活动的企业规模和密度来反映,但是对企业的调查和统计比较困难,而研究表明:一个区域内企业的规模和密度是与该区域的写字楼规模与密度呈正相关的(假定所有企业都需租用或购买写字楼进行办公且其规模越大所需写字楼面积也越大)。所以我们采用集聚区内的写字楼规模(个数及总建筑面积)及密度来反映这个标准。 商务配套设施的档次及数量 商务配套设施包括酒店、商场、银行、会展中心、停车场、体育运动场馆、公寓、餐饮、各种生活娱乐设施等,种类繁多且不同商务类型商圈对这些配套设施的要求各不相同,既难于统一划定标准也难于进行调查统计。故我们在此采用定性的方法,将各写字楼集聚区的商务配套设施档次及数量分为高标准、完善、一般、匮乏四个档次进行分析。 区域内部的商务资源 商务资源的状况是确定一个写字楼集区能否构成一个独立写字楼商圈的关键因素,因为促使商务活动集聚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交通便捷性、办公条件优越性(商务配套完善、写字楼硬件条件好、租金低廉等)等,

办公建筑的规范要求

办公建筑的规范要求 办公建筑的术语 2.0.1 办公建筑 office building 供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办理行政事务和从事各类业务活动的建筑物。 2.0.2 公寓式办公楼 apartment-office building 由统一物业管理,根据使用要求,可由一种或数种平面单元组成。单元内设有办公、会客空间和卧室、厨房和厕所等房间的办公楼。 2.0.3 酒店式办公楼 hoteL-office building 提供酒店式服务和管理的办公楼。 2.0.4 综合楼 multiple-use building 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用途的楼层组成的公共建筑。 2.0.5 商务写字楼 business office budilding 在统一的物业管理下,以商务为主,由一种或数种单元办公平面组成的租赁办公建筑。 2.0.6 开放式办公室 open office space 灵活隔断的大空间办公空间形式。 2.0.7 半开放式办公室 semi-open office space 由开放式办公室和单间办公室组合而成的办公空间形式。 2.0.8 单元式办公室 unit-typed office space 由接待空间、办公空间、专用卫生间以及服务空间等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办公空间形式。 2.0.9 单间式办公 office space in single moclule 一个开间(亦可以几个开间)和以一个进深为尺度而隔成的独立办公空间形式。 3总平面 3.2.1 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布局、功能分区明确、节约用地、交通组织顺畅,并应满足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指标。 3.2.2 总平面布置应进行环境和绿化设计。绿化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管线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3.2.3 当办公建筑与其他建筑共建在同一基地内或与其他建筑合建时,应满足办公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环境要求,分区明确,宜设置单独出入口。 3.2.4 总平面应合理布置设备用房、附属设施和地下建筑的出入口。锅炉房、厨房等后勤用房的燃料、货物及垃圾等物品的运输应设有单独通道和出入口。 3.2.5 基地内应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场地(库)。 3.2.6 总平面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的有关规定。 4 建筑设计 4.1 一般规定 4.1.1 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用房。办公建筑由办公室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和设备用房等组成。 4.1.2 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要求、用地条件、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选择开间和进深,合理确定建筑平面,提高使用面积系数,并宜留有发展余地。 4.1.3 五层及五层以上办公建筑应设电梯。 4.1.4 电梯数量应满足使用要求,按办公建筑面积每5000m2至少设置1台。超高层办公建筑的乘客电梯应分层分区停靠。 4.1.5 办公建筑的体形设计不宜有过多的凹凸与错落。外围护结构热工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中有关节能的要求。 4.1.6 办公建筑的窗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底层及半地下室外窗宜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2 高层及超高层办公建筑采用玻璃幕墙时应设有清洁设施,并必须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3 外窗不宜过大,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窗面积的30%,并应有良好的气密性、水密性和保温隔热性能,满足节能要求。全空调的办公建筑外窗开启面积应满足火灾排烟和自然通风要求。 4.1.7 办公建筑的门应符合下列要求: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1.OOm,高度不应小于2.10m; 4.1.8 办公建筑的门厅应符合下列要求:

现代办公建筑发展趋势中英文对照资料外文翻译文献

中英文对照资料外文翻译文献 中英文对照资料外文翻译文献 现代办公建筑发展新趋势绿色决定价值个性赢得市场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美国人做过一项统计,发现美国税收来源的83.5%来自于写字楼,而不是工厂。中国的比例估计还没那么高,但同样,写字楼已经不再像二十世纪工业文明时代那样,仅仅是工厂的管理附属,仅仅是企业的接待站,仅仅是管理者的门面,而真正成为了财富的聚集地。 因为写字楼性质的这一种根本性变化,写字楼开发,自然也越来越关注使用者,尤其是创造最大价值的员工本身的舒适、健康、个性化需求,能否激发使用者的灵感,进行更有效率的脑力创造,成为衡量新时代写字楼的主要标准。现代办公建筑开发,因而出现了以下一些新的趋势。 生态办公:绿色决定价值 好几年前,IBM就因为环境因素从中关村搬了出去,因为IBM的全球写字楼都要遵循22摄氏度的办公温度标准,用养热带鱼的标准养人、养设备,而中关村达不到这个要求。

大企业的挑剔显示了现代写字楼的最大特征———生态办公成 为一种趋势,最贵的楼不再是最高的楼,而是环境最好、最舒适的楼。 当然,生态办公不仅意味着小环境的绿色舒适,还意味着针对大环境的节能环保,既让员工快乐工作,提高效率,更能节省使用费用,让老板快乐赚钱。 高层生态写字楼 对于依赖市中心商务圈的高层写字楼而言,大环境无法选择,小环境的生态环保还是有很多作为的。比如,通过薄板楼体、外遮阳设备、呼吸幕墙、隔热玻璃、新型空调、立体绿化等方式,来营造生态 写字楼。 外遮阳设备在国外的高档写字楼中应用非常广泛,像英国的诺丁汉国内税务中心,就采用轻质遮阳板和自动控制的遮阳百叶,使整组建筑既能充分利用白天的自然光,有可以有效地遮挡室外的直射光线,避免室内炫光。国内的高档写字楼,也开始慢慢采用外遮阳设备,如北京顶级写字楼新保利大厦,则在大楼的西侧和南侧采用了竖向石材遮阳百页,按照北京的四季光照设置最佳角度,确保夏天最大的遮阳效果和冬天最佳的日照效果。 墙体的保温隔热是建筑节能的重要部分,在现代办公建筑中,比一般幕墙更为保温、通风的可呼吸幕墙和LOW—E玻璃等带有特殊功能的玻璃成为首选。号称北京长安街收官王座的顶级写字楼凯晨广场,采用的就是双层呼吸式玻璃幕墙。整个玻璃幕墙由三层玻璃构筑,最外层的玻璃采用夹层玻璃,厚度10.76毫米,平整度好,减少变形,减少折射;内层玻璃则采用了LOW—E玻璃,隔热性能强,可将外部热量反射,阻止热量进入;在内外两层幕墙之间留有一个宽180毫米的空间,室外空气通过位于外幕墙玻璃窗上部和下部的开缝形成外循环。同时还在两层幕墙之间内设80毫米宽的带穿孔的铝合金百叶遮阳,先进的楼宇自控系统(BA)连接电脑总控中心,可以根据季节和气候条件自动改变遮阳角度,既保证采光,又杜绝日晒。萍板楼体也是

北京市地方标准土建工程资料表格填写范例

C1--施工管理资料

填写注意事项: 1、建筑工程项目经理部建立质量责任制度及现场管理制度,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掌握施工技术标准,审查资质证书、施工图、地质勘察资料和施工技术文件等。施工单位应按规定填写《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检查,做出检查结论。

填写注意事项: 1、专业工长分别填写,要逐日记载,不得后补。 2、日志的记录应该真实、连续完整,不写回忆录,不应是流水账,要有时间、天气情况、分项部位、机械作业及人员情况。 3、日志只记录与工程有关的内容,如:1)当日生产情况记录(施工部位、施工内容、机械作业、班组工作、生产存在问题等),当日技术质量安全工作记录(技术质量安全活动、检验评定验收、技术质量安全问题等)。2)每个工程项目的开、竣工日期、施工勘测、工程进度及上级有关指示。3)施工中发生的问题,如设计变更、施工与设计图不符情况、变更施工方法、工程质量事故及其处理情况等。与生产无关的内容不要记录。建筑与结构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屋面)、专业工程等的生产情况记录(具体施工项目、部位、施工内容、机械作业、班组工作、生产存在问题等),技术质量安全工作记录(技术质量安全活动、检查评定验收、技术质量安全问题等)。 4、日志应连续记录,若工程施工期间有间断,应在日志中加以说明。可在停工最后一天或复工第一天里描述。 5、施工日志内容中的部位楼层要填写清楚;混凝土的浇注要详细记录浇筑部位、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开始浇注时间、浇注完毕时间以及混凝土方量,其中混凝土的方量不要随意填写,要与混凝土出场合格证上的供应方量大概一致。在检查资料时,根据混凝土的方量来检查混凝土试块的留置是否符合要求(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7.4.1),与混凝土出厂合格证上留置的混凝土试块组数是否相符。 6、施工日志填写的内容与隐蔽、施工检查记录、测量资料、试验报告、检验批、材料构配件进场记录、技术交底交圈;施工日志温度与混凝土养护、搅拌、结构实体600℃记录中的温度一致,凡是与天气有关的施工记录都要与施工日志的天气一致。

政府机关办公楼物业服务管理方案

“XXXXXX公司” 物 业 服 务 方 案 XXXXXXXXXXXX公司 201 年月日

XX市XX办公楼物业管理方案 目录 第一章XXXXXXXXX公司简介 第二章XX市XXX办公楼概况及管理特点分析第三章XX市XXX办公楼物业管理服务思路 第四章物业管理服务承诺 第五章前期物资装备一览表 第六章物业管理服务费用测算 第七章固定岗服务方案 第八章保洁服务方案 第九章紧急事件处理规程 第十章管理用房配置方案 结束语

XXXXXXXX公司受XX市XXXX委托,拟对XXXXX办公楼(以下简称“XX办公大楼”)提供全委托物业管理服务。针对该办公楼的特点,制定本方案。 第一章XXXXXXXXX公司简介 1.1 我们的实力 XXXXXXXXXXX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注册资金50万元,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国家叁级物业资质的专业物业管理公司。目前管理着社区高档住宅及商业物业项目 公司大力拓展物业管理业务,以物业管理为主导,保洁服务、绿化服务、维修服务、家政服务以及代租代售等为一体,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公司下设综合事物部、品质管理部、物业管理处、财务部。公司一方面确立“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寓效益于服务之中”的服务指导思想。另一方面挑战物业管理服务新概念,打造“贴心业主,亲情服务”的公司品牌,即:全方位近距离、全过程专业化、一站式亲情服务。

公司为了与沿海大城市物业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方式接轨,每年都要派出管理人员到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的大型物业管理公司观摩、学习,掌握先进的物业管理经验。 1.2 我们的理念 服务宗旨:尽心、尽力、尽责,善待每位客户。 质量方针:为业主创造价值,让客户持续满意。 团队精神:企业的命运就是个人的命运, 企业的发展就是个人的发展。 发展目标:以“生态型发展体系”为依托, 致力于打造成都物业第一品牌。 1.3 我们的目标 立足基础服务,树立XXX物业诚信高效形象。 强化服务意识,打造一流物业管理服务品牌。 细化服务质量,倡导“温馨畅想颠峰体验”。 1.4 我们的项目

《办公建筑设计要求规范》

Design code for office building JG67-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2006-11-29发布 2006-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 第510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67-2006,自2007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5.8、4.5.13、5.0.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1989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6年11月29日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104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

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地和总平面;4,建筑设计;5.防火设计;6,室内环境; 7.建筑设备。 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了术语;2,增加和补充了室内环境的有关技术内容和规定。3.增加和补充了办公建筑智能化及节能的有关技术内容和规定;4,增加了无障碍设计要求酌内容,5。参照现行防火规范增加和补充了相关内容;6,对办公建筑中部分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修订和补充。公建筑中部分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修订和补充。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噎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地址;杭州安吉路18号。邮政编码:310006) 本规范参编单位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完整

市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_国家行业安全规规程标准条例 转自:生活安全网(anquanweb.) 第一章总则 1.0.1 为规市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程。 1.0.1 为加强市建筑工程资料的规化管理,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保证工程实体质量,体现工程资料为工程质量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市行政区域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资料的管理 1.0.3 本规程适用于市行政区域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凡在市行政区域参与工程建设的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等单位均应执行本规程。 1.0.3 市工程资料管理除应执行本规程规定,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1.0.6 市工程资料管理除应执行本规程规定,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标准和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 1.0.2 本规程依据《中华人民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标准和市有关规定编制。 1.0.4 工程资料的验收应与工程竣工验收同步进行,工程资料不符合要求的,不得进行工程竣工验收。 1.0.5 工程资料的形成、收集和整理应采用计算机管理,凡按规定向城建档案馆移交的工程档案应逐步实现以缩微品和光盘载体的工程档案代替纸质载体的工程档案,属国家和市重点、大型工程项目的工程档案必须采用缩微品,其它项目的工程档案宜采用缩微品。 第二章术语 工程资料(building document) 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可分为基建文件、监理资料、施工资料和竣工图。 2.0.2 竣工图(as-built drawing) 工程竣工验收后,真实反映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结果的图样。 2.0.3 组卷(filing) 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将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分类整理成案卷的过程,称为组卷。 2.0.4归档( putting into record) 将具有保存价值的工程资料整理组卷交档案管理部门保存称为归档。 2.0.5工程档案(building document archive)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直接反映工程质量面貌的有保存价值的工程资料。 第三章基本规定 3.0.1 工程资料应真实反映工程质量的实际情况,并与工程进度同步形成、收集和整理。 3.0.2 工程资料应字迹清晰并有相关人员及单位的签字盖章。 3.0.3 工程参建各单位应确保各自资料的真实有效、完整齐全,严禁伪造或故意抽撤。 3.0.4 工程资料应为原件。当为复印件时,应加盖复印件提供单位的公章,注明复印日期,并有经手人签字。

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住宅、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面积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住宅、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面积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序言 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住宅、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面积数据解读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住宅、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面积进行剖析和阐述。 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住宅、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面积数据解读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总面积,房地产开发企业住宅新开工面积,房地产开发企业别墅、高档公寓新开工面积,房地产开发企业办公楼新开工面积,房地产开发企业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面积等,对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住宅、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面积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住宅、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面积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住宅、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面积数据解读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住宅、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面积的重要参考渠道。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住宅、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面积现状 (1) 第二节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总面积指标分析 (3) 一、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三、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总面积占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总面积比 重统计 (3) 四、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总面积同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总面积 (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住宅新开工面积指标分析 (7) 一、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住宅新开工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住宅新开工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住宅新开工面积占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住宅新开工面积比重统 计分析 (7)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

附件: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 软件开发指导说明书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〇九年二月 前言 为指导各地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有关专家,在总结吸收国内已有能耗监测系统建设成果和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省级、市级数据中心(或数据中转站的业务需求,并综合考虑建立起全国联网的能耗监测系统需求,研究制定了本软件开发指导说明书。 本软件开发指导说明书包括综述、软件系统框架、数据传输需求和系统安全需求等内容,以及针对省市级数据中心规范关键数据的数据库结构和数据上传xml格式等两个附录。 本软件开发指导说明书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编制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软件开发指导说明书编制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和天津大学建筑节能中心。 联系人:杨柳忠电话:010-******** 传真:010-******** 目录 1综述 (1

2软件系统框架 (3 2.1 系统功能框架图 (3 2.2 应用层软件功能描述 (4 2.2.1数据采集软件子系统 (4 2.2.2数据处理子系统 (4 2.2.3数据上报子系统 (6 2.2.4数据接收子系统 (6 2.2.5消息管理子系统 (6 2.2.6数据分析展示子系统 (7 2.2.7建筑业主服务子系统 (7 2.2.8公众服务子系统 (8 2.2.9信息维护子系统 (8 2.2.10系统监测子系统 (9 2.3 分项能耗计算规则 (9 2.4 平台数据库结构 (10 2.5 平台开放性和扩展性 (10 3数据传输需求 (11 3数据传输需求 (11 3.1 数据上传 (11

分析高层办公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

分析高层办公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高,高层办公建筑作为建筑业的先锋品种,在祖国广褒的土地上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建筑发展的神话。建筑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高层办公建筑综合了人类历史在不同阶段,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状况下创造社会物质形态的诸多高超技艺和手段。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当代高层办公建筑设计提供一些帮助。 标签:高层办公;建筑设计;绿色生态;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城市建筑物的建设水平,随之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高层办公建筑,随之也不断地涌现了出来。而高层建筑一方面作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成为我国社会进步、文化交流以及经济繁荣的地标建筑。因而,为了更全面地加快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以及提高我国城市土地的利用率,相关工作人员则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目前,我国对办公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办公建筑已成为當今全球知识经济的标志,它们在支配着当代的城市。如果能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城市最优越的基础设施,把高效率办公空间构成方法及高质量办公环境营造策略加以研究,对现代办公建筑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对现代办公建筑外部形象与内部空间特征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1、高层办公建筑的绿色生态设计 随着市场对各类建筑需求量的加大,城市中心土地资源的紧缺,以及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办公建筑成为了当前城市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客户需求多样化及新型能源的广泛应用,建筑系统的可选择增多,功能应用相较住宅建筑更复杂,使得能耗量相应远大于住宅建筑,势必加大了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而办公建筑的节能的力度和深度的推广,在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影响着我国建筑节能整体目标的实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何应用新的技术达到较为人性化的办公空间,使办公建筑能适应新的功能和室内环境的需求,现代办公楼的设计已朝着顺应功能多元化、大空间的灵活性、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来发展。 2、高层办公建筑的设计理念 将国内外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融合到规划和单体设计中,尽量保持现有地形特点,借势造景,使建成后的综合楼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性和特色,突出人性化设计特点,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贯穿始终,方便使用,方便管理,使用合理舒适。 合理确定功能分区内部空间布置分工明确,科学地安排交通组织流畅,组织人流避免相互交叉。建筑功能设置有利于长远发展,便利舒适。重在实用,坚持科学合理、节约用地的原则,在满足基本功能需要的同时,适当考虑未来发展,

办公建筑设计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保证办公建筑设计在适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镇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办公建筑设计。其它建筑中的办公用房部分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第1.0.3条办公建筑按高度划分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建筑高度24m以下为低层或多层办公建筑; 二、建筑高度超过24m而未超过100m为高层办公建筑; 三、建筑高度超过100m为超高层办公建筑。 第1.0.4条办公建筑设计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 第一节基地 第2.1.1条办公建筑的基地应选在交通和通讯方便的地段,并应避开产生粉尘、煤烟、散发有害物质的场所和贮存有易爆、易燃品等地段. 第2.1.2条位于城市的办公建筑的基地,应符合城市规划布局的要求,并应选在市政设施比较完善的地段。 第2.1.3条工业企业的办公建筑,可在企业基地内选择联系方便,污染影响最小的地段建造,并应符合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法规的有关规定。 第二节总平面 第2.2.1条总平面布置宜进行环境及绿化设计。 第2.2.2条在同一基地内办公楼与其它建筑共建,或建造以办公用房为主的综合性建筑,应根据使用功能不同,做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互不干扰。 第2.2.3条建筑基地内应设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场(库)。条件不允许时,可由有关部门就近统筹建设停车空间。停车场地面积由当地规划部门确定。

第2.2.4条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好设备机房、附属设施和地下建筑物。如设有锅炉房、食堂的宜设运送燃料、货物和清除垃圾等的单独出入口。采用原煤作燃料的锅炉房,应留有堆放场地。 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3.1.1条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用房。一般由办公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等组成。 第3.1.2条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要求,结合基地面积、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选择开间和进深,合理确定建筑平面,并为今后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 第3.1.3条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建筑应设电梯。建筑高度超过75m的办公建筑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用。 第3.1.4条窗 一、底层及半地下室外窗宜采取防范措施。 二、高层办公建筑采用大面积玻璃窗或玻璃幕墙时应设擦窗设施。 三、设采暖空调的办公建筑,外窗面积在满足采光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空调办公建筑外窗应有良好的密闭性和隔热性,全空调办公建筑外窗应设部分可开启窗扇。 第3.1.5条门 一、办公室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1m,高度不应小于2m。 二、机要办公室、财务办公室、重要档案库和贵重仪表间的门应采取防盗措施,室内宜设防盗报警装置。 第3.1.6条门厅 一、门厅一般可设传达室、收发室、会客室。根据使用需要也可设门廊、警卫室、衣帽间和电话间等。 二、门厅应与楼梯、过厅、电梯厅邻近。 三、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门厅,应设门斗或其它防寒设施。

北京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

北京市“2008”工程园林绿化建设指南 1.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所有北京奥运会竞赛场馆(包括新建、改扩建及临建场馆)、奥运会非竞赛场馆、场馆周边改扩建道路及公共用地的园林绿化景观建设,凡属“2008”工程园林绿化建设项目均应按此指南进行建设。 2.编制依据 2.1《城市绿化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00号) 2.2《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1990年4月21日北京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根据1997年4月16日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的决定》修正) 2.3《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1998年6月5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4 CJJ48-92公园设计规范 2.5 CJJ75-9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2.6 DBll/T211-2003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 2.7 DBll/T212-2003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8 DBll/T213-2003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2.9 DBll/T214-2003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2.10 DBll/T281-2005屋顶绿化规范 2.11 DBll/T335-2006园林设计文件内容及深度 2.12 《北京地区地下设施覆土绿化指导书》(北京市 园林局编印2003年10月1日) 2.13 《关于北京市城市绿地植物种植的若干意见》(北京市园林局2001年6月19日)

2.14 《北京城市园林绿地使用再生水灌溉指导书》(北京市园林局、北京市水务局2005年8月) 2.15 《奥运工程环保指南》园林绿化部分(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环境活动部2003年10月) 2.16 《北京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年6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正式通过) 3.总体原则 在奥运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突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三大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坚持节约办奥运的原则; 坚持传统文脉与时代风格结合或并存的原则; 坚持出精品的原则; 坚持使用地带性植物为主,适当引进新优植物和运用科技新成果的原则。 规划设计要求大方、恢宏、壮丽、简约,各种园林要素的应用,既要体现中国文化内涵,又要符合体育盛会的要求,兼容中国特色、北京风格、时代特征。力求自然和谐,创建古都风貌与现代城市相协调的“绿荫覆盖,花团锦簇,特色突出,环境宜人”的赛时环境和城市氛围。 4.具体原则 4.1绿地指标 各类场馆及相关设施用地内的绿地指标应不低于《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的要求(除符合相应的行政法规、规定以及技术规范、标准外);城市公共绿地的各类用地指标均应按《公园设计规范》中不同类型公共绿地的指标执行;各相关道路应做到充分绿化和美化。 4.2植物造景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 能源审计导则 2007年10月

前言 建筑能源审计是一种建筑节能的科学管理和服务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是对用能单位建筑能源使用的效率、消耗水平和能源利用的经济效果进行客观考察,对用能单位建筑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对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消耗水平、能源经济和环境效果进行审计、监测、诊断和评价,从而发现建筑节能的潜力。 建筑能源审计是我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中重要的环节。在建筑能源审计基础上,研究制定能耗公示、用能标准、能耗定额和超定额加价等制度,并进一步在公共建筑领域推广能源服务和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改造机制。 本导则由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委托,同济大学(主编)、清华大学、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编制。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和吸收了国外建筑能源审计及国内工业企业能源审计的成果和经验,结合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现状和特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制定了本导则。 本技术导则的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审计程序,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审计报告和附录。对建筑能源审计的定义、内容、方法、程序及审计报告的编写等进行了原则规定。本导则是建筑能源审计的通用技术原则,重点对其共性问题和原则问题加以阐述和统一;本导则整体上突出可操作性和引导性,为各地开展建筑能源审计工作提供指南。 本导则的附录A和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龙惟定、白玮、马素贞(同济大学) 魏庆芃、王鑫(清华大学) 刘俊跃(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 目录 1 总则 (1) 2 术语 (4) 3 基本规定 (4) 4 审计程序 (6) 5 审计内容 (9) 6 审计方法 (13) 7 审计报告 (16)

浅析高层办公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浅析高层办公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城市建筑物的建设水平,随之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高层办公建筑,随之也不断地涌现了出来。而高层建筑一方面作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成为我国社会进步、文化交流以及经济繁荣的地标建筑。因而,为了更全面地加快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以及提高我国城市土地的利用率,相关工作人员则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而有效提升我国现代高层办公建筑设计的建设质量与效率。基于此,本文将就此而做出一定的分析与探讨。继而,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城市建筑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标签:高层办公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各城市的规划发展计划,均已较为有效地提高了各城市人流、物流以及信息流之间的交换效率。但与此同时,由于城市土地具有一定的稀缺性特质。为了更广泛地将各类高科技技术、工艺、以及材料等,合理地应用到高层办公建筑建设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则需要重点考虑其整体的设计方案以及理念是否合适。因而,在其制定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则必须更为科学、完善的考虑到空间、绿化、地点等多种因素以及对于建筑场所可能会造成的影响。从而确保能够更为充分地发挥高层办公建筑的舒适性以及应用性能等。 一、现代高层办公建筑的发展现状 对于城市高层建筑来说,其最为主要的功能即是在城市土地具有一定的限制性的情況下,而实现最大效用化的使用空间。对此,简单来说,也就是为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生产经营等活动而提供更为良好以及有效的使用环境。因此,在当前紧缺的城市土地资源条件下,采取建设高层办公建筑是非常之有必要的。但与此同时,建设高层办公建筑,对于其周边的商业环境、交通配备以及市政设施等,均具有较为高标准的要求。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及为了综合地发挥高层办公建筑的应用成效,其相关工作人员则应据其实际的建设情况,而对高层办公建筑各方面配备设施,采取一定的改善与提升措施。进而,有效推进我国高层办公建筑的快速发展。且除此之外,这一方面不仅仅是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具有一定的优化与加强作用。而且,另一方面,同样也是对于我国土地的使用情况等多方面,均具有极大程度的保障作用。 二、现代高层办公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高层办公建筑的改造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建筑物进行改造设计,均会引起相关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动。并且,随着目前资源节约观念以及行为的不断普及。因而,这便使得人们对于相关建筑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等日益重视。与此同时,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为旧建筑物的合理改造设计以及社会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重点汇总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重点汇总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保证办公建筑设计在适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镇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办公建筑设计。其它建筑中的办公用房部分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第1.0.3条办公建筑按高度划分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建筑高度24m以下为低层或多层办公建筑; 二、建筑高度超过24m而未超过100m为高层办公建筑; 三、建筑高度超过100m为超高层办公建筑。 第1.0.4条办公建筑设计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

第一节基地 第2.1.1条办公建筑的基地应选在交通和通讯方便的地段,并应避开产生粉尘、煤烟、散发有害物质的场所和贮存有易爆、易燃品等地段. 第2.1.2条位于城市的办公建筑的基地, 应符合城市规划布局的要求, 并应选在市政设施比较完善的地段。 第2.1.3条工业企业的办公建筑, 可在企业基地内选择联系方便, 污染影响最小的地段建造, 并应符合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法规的有关规定。 第二节总平面 第2.2.1条总平面布置宜进行环境及绿化设计。 第2.2.2条在同一基地内办公楼与其它建筑共建,或建造以办公用房为主的综合性建筑,应根据使用功能不同, 做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互不干扰。

第2.2.3条建筑基地内应设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场(库)。条件不允许时, 可由有关部门就近统筹建设停车空间。停车场地面积由当地规划部门确定。 第2.2.4条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好设备机房、附属设施和地下建筑物。如设有锅炉房、食堂的宜设运送燃料、货物和清除垃圾等的单独出入口。采用原煤作燃料的锅炉房, 应留有堆放场地。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第三章建筑设计1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3.1.1条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 确定各类用房。一般由办公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等组成。 第3.1.2条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要求, 结合基地面积、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选择开间和进深, 合理确定建筑平面, 并为今后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 第3.1.3条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建筑应设电梯。建筑高度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