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实训系统资料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实训系统资料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实训系统资料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实训系统资料

1系统概述 (3)

2系统设计 (7)

2.1系统设计效果图 (7)

2.2系统功能模块组成 (8)

2.2.1变电所硬件设备实物 (8)

2.2.2网络化交互式实训系统 (8)

2.2.3教员监控与管理系统 (8)

2.2.4供电调度实训系统的通信接口和接口协议 (9)

2.3系统设计思路 (9)

2.3.1实物设备与虚拟变电所相结合 (9)

2.3.2采用情景化专家引导实训模式 (10)

2.3.3数字化三维场景与主电气图仿真 (10)

2.3.4构建全真虚拟变电所 (11)

2.3.5接口 (15)

2.4一次系统整体设计 (15)

2.5二次系统工作条件模拟方案 (17)

2.6实物设备与仿真设备之间的联动 (18)

2.6.1电信号模拟数字化微处理工控机 (18)

2.6.2终端控制逻辑服务器 (18)

2.6.3仿真主变中主变差动、综合测控、主变本体、主变后备

18

2.6.4实物开关柜中智能模块 (19)

2.6.5控制台服务器系统 (19)

2.6.6自动化电力调度系统 (19)

2.6.7电气故障模拟及诊断系统 (20)

3教学培训实现 (24)

3.1变电所综合自动化 (24)

3.1.1系统总述 (24)

3.1.2系统结构 (26)

3.1.3系统功能 (26)

3.1.4系统控制、监视、测量范围 (29)

3.1.5电力调度中心主站系统 (30)

3.1.6SCADA系统复示终端 (32)

3.2网络化交互式演练系统设计方案 (38)

3.2.1网络化交互式演练系统 (38)

3.2.2系统概况 (40)

3.2.3系统实训功能 (40)

3.3教员监控与管理系统 (43)

1系统概述

各类实物设备按地铁变电所实际情况布置,组成一个具备实际场景和操作功能的实训变电站,从而使学生尽可能快地建立起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整体概念。采用这套完整的实训变电站系统,可以进行技能培训的内容包括: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交接班、设备巡视、倒闸操作技能、

高压设备停电检修作业安全技术措施设置的技能、一次事故

处理的技能、电力调度技能的教学和训练。

●真空断路器结构、原理、操作机构的认知,真空断路器的测

试、检修维护的教学和训练。

●金属铠装封闭式开关柜结构认知,实际操作训练,五防机构

的检修调整,二次回路故障处理的教学和训练。

●直流断路器结构、原理、操作机构的认知,真空断路器的测

试、检修维护的教学和训练。

●成套直流开关柜结构认知,实际操作训练,二次回路故障处

理的教学和训练。

●直流断路器结构、原理、操作机构的认知,真空断路器的测

试、检修维护的教学和训练。

●400V低压成套开关柜结构认知,实际操作训练,二次回路故

障处理的教学和训练。

●干式变压器结构、原理的认知,干式变压器的运行、检查、

维护、检修、试验技能的教学和训练。

●整流柜结构、原理的认知,整流柜的运行、检查、维护、检

修、试验技能的的教学和训练。

●交直流操作电源设备原理的认知、运行、检查、维护、检

修、试验技能的教学和训练。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的结构、原理的认知、运行、检查、

维护、检修、试验技能的教学和训练。

●变电站继电保护校验和整组传动试验的教学和训练。

●安全用具的使用训练。电工仪器、仪表、工具的使用的教学

和训练。

同时还可以进行电力调度中心主站系统的培训。其主要培训内容包括:

1、控制与操作功能

1)遥控功能。在电力调度中心能够对实训变电站的所有可操设备进行遥控合、分操作,操作要有权限,所有操作要保存在系统日志。遥控操作包括单步操作、程序控制操作两种类型。程序控制操作要包含地铁现在应用的各种程序控制操作序列和自定义序列。

2)断路器故障跳闸后的远方复归功能,能够对闭锁的保护装置进行远方复归,进行恢复送电操作。

3)保护定值组管理功能。包括选择站名、设备种类、设备名称,对其进行保护定值召唤、显示、保存、切换、打印等。

4)保护投退功能。远方根据系统运行需要投入、退出某种保护功能。操作要保存在系统日志。

5)控制闭锁功能。现场设备出现故障或不能合闸送电(如接地刀闸闭合)时,对这个设备的控制命令会被闭锁。闭锁条件可以自定义,投、退。

6)遥控屏蔽功能。包括全站屏蔽、全线屏蔽、某一电压等级的屏蔽,单一开关的屏蔽。解除屏蔽要有权限,主接线图上要有标注。

7)人工直数。有权限的人员可以对系统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人工置数,并作出标记,区别于正常数据。

8)远方维护功能。可以远方对基础设备采集量进行修改、人机界面更改、硬件参数配置。利用维护工具软件可以进行系统软件模块的启停,修改维护数据库,图形编辑、修改软件配置,处理故障等。

2、数据采集与处理功能

1)遥信功能。包括开关、小车的位置信号;保护装置的启动、出口、重合等;自定义系统计算机节点工作状态等。

2)遥测功能。包括变电站内各种电气设备的运行电气参数;数据格式转换功能;计算功能;多种统计功能;超量程报警检查功能等。

3)数据处理打印功能。包括开关操作信息、故障信息、电流电压曲线、超限、峰谷值等。

4)SOE(时间顺序)事件记录功能。可以按时间、事件源查询记录SOE事件。

5)故障录波数据读取功能。

6)统计报表功能。

3、显示功能

1)人机界面显示。

2)接地状态显示。

3)趋势显示。

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状态显示。

4、报警功能

1)事件报警功能。

2)报警事件打印功能。

3)报警列表查询和筛选功能。

5、系统权限管理功能

1)使用权限管理。

2)功能权限管理。

3)控制权限管理。

6、历史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

能够自动或手动将历史数据库中数据备份称文件,删除历史数据库已经备份的文件。

2系统设计

2.1系统设计效果图

图 2-1系统设计效果图示例

7

2.2系统功能模块组成

实训室内包括变电所实物设备(1500V进线柜、整流柜、负极柜、馈线柜、400V开关柜、10KV开关柜等)、网络化教室、教师管理系统,学员可以在实物上操作,也可以在网络机房内进行演练。

2.2.1变电所硬件设备实物

为了增加学员对实物的认知和学员在实物设备中处理问题的能力,系统配备硬件实物设备,包括AC10KV开关柜、整流变压器、整流柜、配电变压器、交流400V低压开关柜、1500V进线柜、馈线柜、负极柜、上网柜、纵联柜、轨道电位限制装置、自动化屏等相关配置附件。

这些设备可以被操作,可以实时反映电力仿真的结果。经过模数接口处理,可与虚拟变电所无缝连接在一起,在实物设备上的操作可按照固有逻辑反馈到虚拟环境中,引起虚拟变电所仿真模型的动作及变化(如控制盘、屏幕、指示灯),动作方式、现象及结果与实际一致。

2.2.2网络化交互式实训系统

本方案的牵引变电所内配置了交互式学员演练系统,并配备一套学员实训教学机,可以满足实训演练的同时具备观摩功能。观摩功能可进行基础知识的讲授、学员自主学习辅导;难点、重点及操作演示。

2.2.3教员监控与管理系统

教员监控管理系统主要负责组织训练与成绩考核,并对训练和考核过程进行监控。教师以任务形式编制教学、训练及考核任务。学员

所有操作会被详细的记录下来,可以实现情景化的教学、演练、考核。教师可以向不同的学员发送不同的任务,也可进行统一任务训练。教员控制计算机通过网络系统与各功能模块相连。

教员能够通过教员控制台完成对系统的维护、数据管理、用户管理、故障实时设置或预设、故障管理、成绩评判、成绩管理、编制考核任务、通知学员考试、实时监控等功能。

2.2.4供电调度实训系统的通信接口和接口协议

为了增加在牵引变电所中学员对供电调度系统的认知和学员在实物调度作业中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为满足系统关联厂家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以及整套实训演练系统的完善性,提高学员综合实操技能的能力。针对供电调度实训系统提供资源如下:

(1)调度员工作站:其主要提供通信数据包含运行监视及操作界面信息、各种故障实时动态报警信息、各种报表记录信息、曲线的检索及显示信息、打印实时数据及报表信息等调度管理任务数据资料。

(2)通信接口协议:本系统通信接口协议适合多种网络形式,如以太网、FDK-BUS现场总线、485通讯网等,同时通讯媒介可选光纤、同轴电缆、屏蔽双绞线,装置采用层叠工业小卡结构实现不同通讯组网的要求,使得系统灵活性、稳定性大大提高。

2.3系统设计思路

2.3.1实物设备与虚拟变电所相结合

为了增加学员对实物的认知和学员在实物设备中处理问题的能

力,系统配备实物设备,这些设备可以被操作,可以实时反映电力仿真的结果。经过模数接口处理,可与虚拟变电所无缝连接在一起,在实物设备上的操作可按照固有逻辑反馈到虚拟环境中,引起虚拟变电所仿真模型的动作及变化(如控制盘、屏幕、指示灯),动作方式、现象及结果与实际一致。

2.3.2采用情景化专家引导实训模式

采用“专家引导、学员跟随”的方式,专家系统以引导栏的方式给出每一步的操作提示,包含操作方法、设备位置、应产生的现象和结果等,学员根据提示进行演练。引导信息符合有关规章,处理步骤、操作方法与实际作业程序、作业标准、作业规范一致。

系统包含教学、演练、考核三大模块,在全三维环境下,可以模拟正常的供电系统交接班、设备巡视、倒闸操作技能、高压设备停电检修作业所有步骤,并可对标准化操作步骤逐步评判对错,并给出成绩。符合情景化的教学、演练、自测及考核等多样的培训模式,即可进行设备基础认知,又可开展实训协作演练。

2.3.3数字化三维场景与主电气图仿真

充分利用提供的各种资源,通过3D渲染引擎模块、物理仿真引擎模块、通讯智能模拟模块、电路原理逻辑模块、电路原理逻辑控制动态显示模块、专家指导系统模块之间相互的协调配合运用。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交互式、游戏化的学习和练习,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理解,掌握倒闸操作作业、检修作业和一次系统事故处理的技能。具体操作界面类

似下图:

2.3.4构建全真虚拟变电所

虚拟变电所演练系统将变电所设备进行软件三维虚拟仿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三维建模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电路数字化技术等手段,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全三维仿真。学员控制鼠标和键盘可以实现在场景中漫游、巡视、对设备进行各种操作、各种倒闸作业、非正常状况设置和处理、音响闪光报警处理等功能。

图 2-2虚拟变电所-整流器及负极柜

1)构建虚拟化的变电所,学员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下,控制鼠标和

键盘实现在变电所场景内虚拟漫游、巡视、倒闸、进行设备认知,学员可以熟悉变电所的整体组成、设备构成,设备外观、形状、所在位置等。能够实现倒闸作业、分合闸、试验等功能。

2)虚拟变电所可以对各种保护跳闸现象进行模拟,可以满足学员

对保护跳闸现象分辨及认识的需要。

3)虚拟变电所室内、室外设备布局、组成、功能、相对位置关系

与实际一致。

4)变电所内的变压器、开关、其他操作设备、各种屏柜、显示屏、

发光及报警装置的外观、比例、动作及显示方式、逻辑关系、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电压源、电流源的概念。 2、掌握电源外特性的测试方法。 二、原理及说明 1、电压源是有源元件,可分为理想电压源与实际电压源。理想电压源在一定的电流 范围内,具有很小的电阻,它的输出电压不因负载而改变。而实际电压源的端电压随着电流变化而变化,即它具有一定的内阻值。理想电压源与实际电压源以及它们的伏安特性如图4-1所示(参阅实验一内容)。 2、电流源也分为理想电流源和实际电流源。 理想电流源的电流是恒定的,不因外电路不同而改变。实际电流源的电流与所联接的电路有关。当其端电压增高时,通过外电路的电流要降低,端压越低通过外电路的电 并联来表示。图4-2为两种电流越大。实际电流源可以用一个理想电流源和一个内阻R S 流源的伏安特性。

3、电源的等效变换 一个实际电源,尤其外部特性来讲,可以看成为一个电压源,也可看成为一个电流源。两者是等效的,其中I S=U S/R S或 U S=I S R S 图4-3为等效变换电路,由式中可以看出它可以很方便地把一个参数为U s 和R s 的 电压源变换为一个参数为I s 和R S 的等效电流源。同时可知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两者 之间不存在等效变换的条件。 三、仪器设备 电工实验装置: DG011、 DG053 、 DY04 、 DYO31 四、实验内容 1、理想电流源的伏安特性 1)按图4-4(a)接线,毫安表接线使用电流插孔,R L 使用1KΩ电位器。 2)调节恒流源输出,使I S 为10mA。, 3)按表4-1调整R L 值,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电压表读数变化。将测试结果填入表4-1中。 2、实际电流源的伏安特性 按照图4-4(b)接线,按表4-1调整R L 值,将测试的结果填入表4-1中。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复习资料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复习资料 第一章电力牵引供电系统概述 1、电力牵引的制式概念: 供电系统向电动车辆或电力机车供电所采用的电流或电压制式,包括直流/交流制、电压等级、交流电频率、交流制中单相/三相等问题。 2、电力牵引系统性能要求: ①启动加速性能:启动力矩大,加速平稳; ②动力设备容量利用充分:轻载时,运行速度高;重载时,运行速度可以低一些。功率容量 P=FV近似于常数; ③调速性能:速度调节容易实现,能量损耗小。 满足上述条件:直流串激(串励)电动机。 3、直流串励电动机优缺点: 通过串联电阻调速,原理简单,调速范围宽,供电系统电压损失和能量消耗较大,而且需要换向。 4、城市轨道交通牵引制式:直流供电制式。 城市轨道机车功率不大,供电半径小,城市之间运营供电电压不能太高,以确保安全。我国国标规定采用750V 和1500V直流供电两种制式,不推荐600V。 5、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牵引供电系统组成:发电厂(站)、升压变压器、电力网(110-220KV)、主降压变电站(110~220KV→10~35KV)、直流牵引变电所(10~35KV→1500、750V)、馈电线、接触网、走行轨道、回流线。 6、组成统一的电力供电系统的优点: ①充分利用动力资源;②减少燃料运输;③提高供电可靠性;④提高发电效率。 7、环形供电接线: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主降压变电站和所有的牵引变电所用输电线联成一个环行。 8、环形供电接线的优缺点:环行供电是很可靠的供电线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一路输电线和一个主降压变电站同时停止工作时,只要其母线仍保持通电,就不致中断任何一个牵引变电所的正常

供电。但其投资较大。 9、双边供电接线:由两个主降压变电站向沿线牵引变电所供电,通往牵引变电所的输电线都经过其母线联接,为了增加供电的可靠性.用双路输电线供电,而每路按输送功率计算。这种接线可靠性稍低于环行供电。当引入线数目较多时,开关设备多,投资增加。 10、电网向牵引变电所供电形式:环形供电接线、双边供电接线、单边供电接线、辐射形供电接线。 11、最简单单相半波整流: 12、单相半波整流原理:13、单相全波整流原理: 14、三相半波整流原理:

武汉大学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电气工程学院 《电力系统分析综合实验》2017年度PSASP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 班级:

实验目的: 通过电力系统分析的课程学习,我们都对简单电力系统的正常和故障运行状态有了大致的了解。但电力系统结构较为复杂,对电力系统极性分析计算量大,如果手工计算,将花费 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容易发生错误。而通过使用电力系统分析程序PSASP,我们能对电 力系统潮流以及故障状态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和计算。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能够加深对电力系统分析的了解,并学会了如何使用计算机软件等工具进行电力系统分析计算,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有帮助的。 潮流计算部分: 本次实验潮流计算部分包括使用牛顿法对常规运行方式下的潮流进行计算,以及应用PQ分解法规划运行方式下的潮流计算。在规划潮流运行方式下,增加STNC-230母线负荷的有功至1.5.p.u,无功保持不变,计算潮流。潮流计算中,需要添加母线并输入所有母线 的数据,然后再添加发电机、负荷、交流线、变压器、支路,输入这些元件的数据。对运行方案和潮流计算作业进行定义,就可以定义的潮流计算作业进行潮流计算。 因为软件存在安装存在问题,无法使用图形支持模式,故只能使用文本支持模式,所以 无法使用PSASP绘制网络拓扑结构图,实验报告中的网络拓扑结构图均使用Visio绘制, 请见谅。 常规潮流计算: 下图是常规模式下的网络拓扑结构图,并在各节点标注电压大小以及相位。 下图为利用复数功率形式表示的各支路功率(参考方向选择数据表格中各支路的i侧母

线至j侧),因为无法使用图形支持模式,故只能通过文本支持环境计算出个交流线功率,下图为计算结果。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第一次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二、三) 一、实验名称实验二KCL与KVL的验证 二、实验目的 1.熟悉Multisim软件的使用; 2.学习实验Multisim软件测量电路中电流电压; 3.验证基尔霍夫定理的正确性。 三、实验原理 KCL为任一时刻,流出某个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流入任一封闭面的电流代数和总等于零。且规定规定:流出节点的电流为正,流入节点的电流为负。 KVL为任一时刻,沿任意回路巡行,所有支路电压降之和为零。且各元件取号按照遇电压降取“+”,遇电压升取“-”的方式。沿顺时针方向绕行电压总和为0。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间任一条路径经过的各元件电压降的代数和。 四、实验内容 电路图截图:

1.验证KCL: 以节点2为研究节点,电流表1、3、5的运行结果截图如下: 由截图可知,流入节点2的电流为2.25A,流出节点2 的电流分别为750mA和1.5A。2.25=0.75+1.5。所以,可验证KCL成立。 2.验证KVL: 以左侧的回路为研究对象,运行结果的截图如下:

由截图可知,R3两端电压为22.5V,R1两端电压为7.5V,电压源电压为30V。22.5+7.5-30=0。所以,回路电压为0,所以,可验证KVL成立。 一、实验名称实验三回路法或网孔法求支路电流(电压) 二、实验目的 1.熟悉Multisim软件的使用; 2.学习实验Multisim软件测量电路中电流电压; 3.验证网孔分析法的正确性。 三、实验原理 为减少未知量(方程)的个数,可以假想每个回路中有一个回路电流。若回路电流已求得,则各支路电流可用回路电流线性组合表示。这样即可求得电路的解。回路电流法就是以回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网孔电流法就是对平面电路,若以网孔为独立回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五邑大学 电力系统分析理论 实验报告 院系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一仿真软件的初步认识 一、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PowerWorld电力系统仿真软件,掌握电力系统的结构组成,了解电力系统的主要参数,并且学会了建立一个简单的电力系统模型。学会单线图的快捷菜单、文件菜单、编辑菜单、插入菜单、格式菜单、窗口菜单、仿真控制等菜单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一)熟悉PowerWorld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 (二)用仿真器建立一个简单的电力系统模型: 1、画一条母线,一台发电机; 2、画一条带负荷的母线,添加负荷; 3、画一条输电线,放置断路器; 4、写上标题和母线、线路注释; 5、样程存盘; 6、对样程进行设定、求解; 7、加入一个新的地区。 三、电力系统模型: 按照实验指导书,利用PowerWorld软件进行建模,模型如下: 四、心得体会: 这一次试验是我第一次接触PWS这个软件,刚开始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软件,我只能听着老师讲解,照着试验说明书,按试验要求,在完成试验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了解熟悉这个软件。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输电线的画法、断路器的设置、仿真时出现错误的解决办法等等,在试验的最后,通过请教老师同学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对这个仿真软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了基础。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多点操作才能更好地熟悉这个软件。

实验二电力系统潮流分析入门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具体样程的分析和计算,掌握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系统的运行方式、运行状态、运行参数进行分析;对偶发性故障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处理。 二、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主要在运行模式下,对样程进行合理的设置并进行电力系统潮流分析。 选择主菜单的Case Information Case Summary项,了解当前样程的概况。包括统计样程中全部的负荷、发电机、并联支路补偿以及损耗;松弛节点的总数。进入运行模式。从主菜单上选择Simulation Control,Start/Restart开始模拟运行。运行时会以动画方式显示潮流的大小和方向,要想对动画显示进行设定,先转换到编辑模式,在主菜单上选择Options,One-Line Display Options,然后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中Animated Flows Option选项卡,将Show Animated Flows复选框选中,这样运行时就会有动画显示。也可以在运行模式下,先暂停运行,然后右击要改变的模型的参数即可。 三、电力系统模型

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综述

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综述 在各行各业不断发展的今天,轨道交通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说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了现如今生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组成内容。在轨道交通系统中,牵引系统是重要的组成内容,所以也是轨道交通研究人员重点关注的内容。为了进一步保证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将就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展开论述。 标签:轨道交通;牵引供电;供电系统 1 牵引变压器 1.1 普通铁路牵引变压器 普通铁路牵引变电所内的牵引变压器设置了两台,一旦其中一台出现故障那么另一台将启动保证正常供电。原变压电压等级主要是以110kv为主,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器多选择V/v接线的方式,有时在交大外部电源容量时会采用单相接线形式变压器。 1.2 高速铁路牵引变压器 我国的高速铁路通常采用的是V/x接线牵引变压器。这种牵引变压器方式的构成主要是两台单相变压器,变压器分别和接触网和负馈线连接,中间抽头和钢轨连接。 2 牵引供电系统 2.1 牵引变电站 2.1.1 牵引变电站位置确定 牵引变电站与车站内的降压变电站一起组成牵引降压混合变电站,然而并不是每个车站都是牵引降压混合变电站。它的设置取决于牵引系统网络结构、牵引网电压等级、牵引网电压损失、供电质量,并涉及到杂散电流防护、线路能耗、土建造价及运营维护等因素。 2.1.2 牵引变电站设备 牵引变电站的主要设备是27.5kV开关柜、整流变、整流器、直流1500V正负母排、直流高速开关。27.5kV开关柜应选用SF6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以减少占地面积。27.5kV开关柜进线还配有避雷器,防止雷电波入侵。整流器组由24个整流二极管与24个保护二极管组成,每个牵引变电站有两套整流器组,每套整流器为6相12脉波整流,单独运行时输出的为12脉波的脉动电流,两套并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电力系统分析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6C901 实验成绩 二〇一九年九二〇一九年十二月 1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摘要 电力系统分析是电气工程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是学生进入电力系统专业的主要向导和桥梁。而MATLAB仿真中的Simulink建模是对电力系统进行建模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 关键词:电力系统;MATALB;建模 实验一电力系统分析计算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电力系统元件参数的方法. 2.通过对不同长度的电力线路的三种模型进行建模比较,学会选取根据电路要 求选取模型。 3.掌握多级电力网络的等值电路计算方法。 4.理解有名制和标幺制。 二、实验内容 1.电力线路建模 有一回220kV架空电力线路,导线型号为LGJ-120,导线计算外径为 15.2mm,三相导线水平排列,两相邻导线之间的距离为4m。试计算该电力线路的参数,假设该线路长度分别为60km,200km,500km,作出三种等值电路模型,并列表给出计算值。 2

模型 1 15.75 欧 22.8 欧 1.8e- 4欧 52.5 欧 76欧6e-4 欧 131.2 5欧 190欧 1.5e- 3欧 2.多级电力网络的等值电路计算 部分多级电力网络结线图如图1-1所示,变压器均为主分接头,作出它的等值电路模型,并列表给出用有名制表示的各参数值和用标幺制表示的各参数值。 图1-1 多级电力网络结线图 线路额定电压电阻 (欧/km) 电抗 (欧/km) 电纳 (S/km) 线路长度 (km) L1(架空 线) 220kv 0.08 0.406 2.81*10-6 200 L2(架空 线) 110kV 0.105 0.383 2.81*10-6 60 L3(架空 线) 10kV 0.17 0.38 忽略15 变压器额定容量P k (kw) U k % I o % P o (kW) 3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

1牵引供电系统:从主降压变电站(当它不属于电力部门时)及其以后部分统称“牵引供电系统” 2杂散电流:绝大多数电力牵引轨道交通线路是以走行轨为其回路的,由于钢轨大地之间不是绝缘的,因此回流电流必有部分经大地回牵引所,这部分电流因土壤的导电性质,地下管道位置不同,可以分布很广,故称杂散电流。 3.GIS:六氟化硫全封闭组合电器,它是在六氟化硫断路器的基础上把各种控制保护电器全部封装的组合电器设备。 4远动控制:又称遥控即在远离变电所(执行端)的电气设备进行控制。 5距离控制:即在主控制室内对变电所的一次设备集中进行控制监测,开关位置信号-中央信号以及继电保护装置等都配置在主控制室的屏台上,便于监视和管理运行。 6安装接线图:为二次设备的制造安装或调试检修而专门绘制的安装图 7二次原理图:也称归总式原理图,用来表示二次设备中的监视仪表,控制与信号,保护和自动装置等的工作原理图。 一.简述断路器的主要功能?答:断路器又叫高压开关,断路器不仅可以切断和闭合高压电路的空载电流和负载电流,而且,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它与保护装置相配合,可以迅速地切断故障电流,以减少停电范围,防止事故扩大,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简述地铁动力照明结构及功能?答: 三.简述直流牵引所的保护?答: 四.接触网设计过程中应满足什么要求?答:1.接触网 悬挂应弹性均匀高度一致, 在高速行车和恶习的气象 条件下,能保证正常取。2. 接触网结构应力求简单,并 保证在施工和运营检修方 面具有充分的可靠性和灵 活性。3.接触网寿命应尽量 长,具有足够的耐磨性和抗 腐蚀能力。4.接触网的建设 应注意节约有色金属及其 他贵重材料,以降低成本。 五.简述地面架空接触网组 成及功能?答:架空式接触 网由接触悬挂,支撑装置, 支柱与基础设施几大部分 组成。接触悬挂是将电能传 导给电动车组的供电设备。 支持装置用来支持悬挂,并 将悬挂的负荷传递给支柱 和固定装置。支柱与基础用 以承受接触悬挂和支撑装 置所传递的负荷(包括自身 重量),并将接触线悬挂固 定在一定高度。 六.简述地下迷流防护措 施?答:在电力牵引方面: 提高供电电压,减小牵引所 距离,采用双边供电,减小 钢轨电阻,增加回流线减少 回流电阻,增加到道泄漏电 阻,定期检测。在埋设金属 管方面:尽量远离,在金属表 面或接头处采用绝缘,采用 防电蚀电缆线路,在电缆上 包铜线套钢管,在地下管道 涂沥青包油毡,设排流装 置。 七.牵引变电所计算需要的 参数有那些?答:1.馈电线 及牵引变电所的平均电流, 有效电流,最大电流;2.电 动车辆或机车在供电区段 内运行时的平均电压损失 及最大电压损失;3.接触网 中平均功率损失等 八.高压控制电路构成及作 用?答:主要由控制元件, 中间放大元件与继电器以 及操作机构等几部分组成。 1控制元件:运行人员用来 发出开关跳,合闸操作命令 的操作按钮。2 中间放大元 件与继电器:将控制元件的 操作命令转化成高压开关 的电磁操作机构所需要的 大电流。3操作机构;直接对 高压开关进行分,合闸操 作。 九.电气主接线的要求是? 答:可靠性:保证在各种运行 方式下,牵引负荷以及其他 动力的供电连续性。灵活 性:在系统故障或变电所设 备故障和检修时,能适应调 度的要求,灵活便捷迅速地 改变运行方式,且故障影响 的范围最小。安全性:保证 在进行一切操作切换时,工 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以及 能在安全条件下进行维护 检修工作。经济性应使主接 线投资与运行费用达到经 济合理。 十.简述断路器控制回路的 要求?答;1高压开关的合 跳闸回路是按短路通过大 电流脉冲来设计的。操作或 自动合跳闸完成后,应迅速 自动断开跳合闸回路以免 烧损线圈。2控制回路应能 在控制室由控制开关控制 进行手动跳合闸,又能在自 动装置和继电保护作用下 自动合闸或跳闸,同时能由 远方调度中心发送控制命 令进行跳合闸。3应具有高 压开关位置状态的信号,事 故跳闸与自动合闸的闪光 信号。4.具有防止断路器多 次合跳闸的“防跳”装置。 5.采用液压和气压操作的机 构,跳合闸操作回路中应分 别设有液压和气压闭锁,在 低于规定标准压力情况下, 闭锁操作回路。断路器和隔 离开关配合使用时,应有防 误操作的闭锁措施。6.对跳 合闸回路及其电源的完好 性,应能进行监视。

牵引供电系统简介

牵引供电系统简介 一、系统功能 牵引供电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地方电力系统的电源(交流电气化铁路:AC110 kV或AC220kV,城市轨道交通:中心变电所AC220kV或AC110kV→AC35kV环网)引入牵引供电系统的牵引变电所,通过牵引变压器变压为适合电力机车运行的电压制式(交流电气化铁路:AC25kV或AC2×25kV,城市轨道交通:DC750V、DC1500V或DC3000V),向电力机车提供连续电能。 电力牵引负荷为一级负荷,引入牵引变电所的外部电源应为两回独力可靠的电源,并互为热备用,能够实现自动切换。 交流电气化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简图分别如图1.1和图1.2所示。 图1.1 交流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 图1.2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

二、牵引网供电方式 1.交流电气化铁路 交流电气化铁路牵引网供电方式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直接供电方式(包括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BT供电方式和AT供电方式。 (1)直接供电方式 直接供电方式又可分为不带回流线直接供电方式(图2.1)和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图2.2)两种。 图2.1 不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 图2.2 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 不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在我国早期的电气化铁路中采用,机车电流完全通过钢轨和大地流回牵引变电所,牵引网本身不具备防干扰功能。在接地方面,每根支柱需单独接地(设接地极或通过火花间隙),或者通过架空地线实现集中接地(架空地线不与信号扼流圈中性点连接)。 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机车电流一部分通过钢轨和大地流回牵引变电所(约70%),其余通过回流线流回牵引变电所(约30%)。由于流经接触网的电流和流经回流线的电流虽然大小不等,单方向相反,且安装高度比较接近,两者对铁路沿线通讯设施的电磁干扰影响趋于抵消,因此牵引网本身具备防干扰功能。在接地方面,接触网支柱通过回流线实现集中接地,回流线每隔一个闭塞分区通过吸上线(铝芯或铜芯电缆,常用VLV-70和2xVLV-150)与信号扼流圈中性点连接(吸上线间距3~4km)。

牵引供电系统简介.

牵引供电系统简介 (丁为民) 一、系统功能 牵引供电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地方电力系统的电源(交流电气化铁路: AC110 kV或AC220kV ,城市轨道交通:中心变电所AC220kV 或AC110kV →AC35 kV 环网)引入牵引供电系统的牵引变电所,通过牵引变压器变压为适合电力机车运行的电压制式(交流电气化铁路:AC25kV 或AC2×25kV ,城市轨道交通:DC750V 、DC1500V 或DC3000V ),向电力机车提供连续电能。 电力牵引负荷为一级负荷,引入牵引变电所的外部电源应为两回独力可靠的电源,并互为热备用,能够实现自动切换。 交流电气化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简图分别如图1.1和图1.2所示。 图1.1 交流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

图1.2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 二、牵引网供电方式 1. 交流电气化铁路 交流电气化铁路牵引网供电方式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直接供电方式(包括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BT 供电方式和AT 供电方式。 (1)直接供电方式 直接供电方式又可分为不带回流线直接供电方式(图2.1 和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图2.2 两种。 图2.1 不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

图2.2 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 不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在我国早期的电气化铁路中采用,机车电流完全通过钢轨和大地流回牵引变电所,牵引网本身不具备防干扰功能。在接地方面,每根支柱需单独接地(设接地极或通过火花间隙),或者通过架空地线实现集中接地(架空地线不与信号扼流圈中性点连接)。 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机车电流一部分通过钢轨和大地流回牵引变电所(约70%),其余通过回流线流回牵引变电所(约30%)。由于流经接触网的电流和流经回流线的电流虽然大小不等,单方向相反,且安装高度比较接近,两者对铁路沿线通讯设施的电磁干扰影响趋于抵消,因此牵引网本身具备防干扰功能。在接地方面,接触网支柱通过回流线实现集中接地,回流线每隔一个闭塞分区通过吸上线(铝芯或铜芯电缆,常用VLV-70和2xVLV-150)与信号扼流圈中性点连接(吸上线间距3~4km )。 (2) BT 供电方式 BT (Boost Transformer)供电方式又称吸流变压器供电方式,也是在我国早期电气化铁路中有采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牵引网防干扰能力,但随着通讯线路电缆化和光缆化,防干扰矛盾越来越不突出,其生命力也已大大降低,该种供电

城市轨道交通交直流统一的牵引供电计算

第38卷第8期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Vol.38 No.8 2010年4月16日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 Apr.16, 2010 城市轨道交通交直流统一的牵引供电计算 刘 炜,李群湛,陈民武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摘要:针对城轨牵引供电计算现状,即一般将交流系统等效至直流侧进行计算或者交直流侧分开迭代,简化了交直流系统的内在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计算的精度,探讨了一种基于整流机组模型的城轨牵引供电系统交直流统一的牵引供电计算方法,并采用改进的牛顿-拉夫逊法和高斯-赛德尔法求解,利用10节点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进行了验证。提出的交直流统一的牵引供电计算方法已成功应用在城轨牵引供电仿真系统中。 关键词: 城市轨道;牵引供电计算;仿真分析 Study of unified AC / DC power flow in DC tra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LIU Wei, LI Qun-zhan, CHEN Min-wu (School of Electric Engineering,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China) Abstract:Traditional power flow for DC tra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usually carries out at DC traction side or executes separately at AC/DC sides, which simplifies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and reduces the calculation precision. Through analyzing the model of parallel-connected 12 pulse uncontrolled rectifier, a unified AC/DC power flow for DC traction power system based on improved Newton-Raphson method and Gauss-Seidel method is discussed and applied in 10-node hybrid tra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for practical verification. The unified AC/DC power flow algorithm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simulation system of DC traction power supply system. Key words:urban railway; traction power calculation; simulatio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U231.92; 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3415(2010)08-0128-06 0 引言 牵引供电计算在城轨供电系统的设计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进行供电系统设计必须的一项工作,它关系到供电系统构成、牵引供电方式、变电所设置等多项系统设计的关键因素。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城轨牵引供电计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Tylavsky对6脉波整流机组建立功率电压方程,采用牛顿-拉夫逊法求解牵引供电系统交直流混合潮流[1]。Yii-Shen Tzeng指出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R/X较大,忽略换相电阻会导致潮流计算误差,其建立的6脉波整流机组模型中详细考虑了换相电阻和精确的基波电流,并提出一种城市轨道交直流统一的潮流计算方法[2]。蔡炎等建立了考虑复杂地网模型的多支路直流牵引供电网络模型,并采用节点电压法进行数值求解[3]。C.S.Chen,Y.S Tzeng分析了12脉波整流机组带平衡电抗器和不带平衡电抗器,各工作模式下的基波、谐波数学模型[4-5]。王晓东基于CAD技术、电路网络理论提出了一种城轨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成功应用在上海地铁1号线、2号线、东方明珠线的牵引供电系统研究中[6]。于松伟、史凤丽建立了牵引网动态模型,采用回路法求解牵引供电系统,并开发了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仿真软件URTPS[7]。刘海东将列车牵引计算和供电计算结合,建立了实时计算牵引变电所负荷过程的供电仿真系统[8]。刘学军提出了城轨牵引供电计算的RS模型及其算法[9]。 目前比较成熟的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仿真分析软件有Carnegie-Mellon大学的EMM [10];ELBAS针对城轨牵引供电系统仿真的SINANET [11],该系统国内设计院均有引进。国内的一些设计院和科研所也自行研发了仿真分析设计软件。 城轨牵引供电计算一般将交流侧等效至直流侧进行或者交、直流侧分开迭代。实际上城轨供电系统是一混合系统,交直流互相耦合,相互影响。本文在12脉波整流机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城市轨道

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牵引复习

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牵引 复习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牵引复习资料第一章牵引理论基础 1、目前,绝大多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属于钢轮钢轨式,运行的任何一种工况,都依赖于车轮和钢轨的相互作用力。在钢轮钢轨式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中,牵引动力由牵引电动机通过传动机构,传递给动车的动力轮对(动轮),由车轮和钢轨的相互作用,产生使车辆运动的反作用力。 2、空转:因驱动转矩过大,破坏粘着关系,使轮轨间出现相对滑动的现象,称为“空转”。 3、粘着:由于正压力而保持动轮与钢轨接触处相对静止的现象称为“粘着”。 4、蠕滑:在动轮正压力的作用下,轮轨接触处产生弹性变形,形成椭圆形的接触面。从微观上看,两接触面是粗糙不平的。由于切向力的作用,动轮在钢轨上滚动时,车轮和钢轨的粗糙接触面产生新弹性变形,接触面间出现微量滑动,即“蠕滑”。 5、蠕滑速度:由于蠕滑的存在,牵引时动轮的波动圆周速度将比其前进速度高,速度差称为蠕滑速度,用蠕滑率表示。σ=ωR i?v ,式中v—动轮的前进速度;ω—动轮的转 v 动角速度。 6、论述:粘着系数与改善粘着的方法。(P5) (一)影响粘着系数的重要因素:①动轮踏面与钢轨表面状态;②线路质量;③车辆运行速度和状态;④动车有关部件的状态。 (二)改善粘着的方法:①修正轮轨表面接触条件,改善轮轨表面不清洁状态;②试法改善轨道车辆的悬挂系统,以减轻轮对减载带来的不利影响。常用的措施:撒沙、清洗轨道、打磨钢轨,改进匝瓦材料如用增粘匝瓦,改善车辆悬挂减少轴重转移。

电力系统分析实训报告

《电力系统分析实训》实验报告基于PWD的电力系统建模 系部:自动化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155033132 姓名:郭朝正 日期:2015.9.20

基于PWD的电力系统建模 一、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基于PWD的电力系统建模的运用环境及操作方法,对其中的元器件做到基本认识和掌握各种元器件的插入及调试方法,并可以对电路图形作出分析。 二、实验内容及结果 1. 插入母线 ①插入母线及改变母线名称、粗细等:在菜单栏中打开Insert 的 下拉列表,选择Bus命令,将出现的十字光标在编辑界面中所要插入母线的位置单击,会弹出Bus Option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可看到Bus Number, Bus Name Nominal Voltage,在其对应的文本框中即可填写母线的标号、名称和输出电压。在对话框中单击Display按钮,在Orientation,shape分组框中可修改母线的方向、形状;在size,width对应的文本框中可修改母线的粗细。

②插入母线的电压等级:在菜单栏中打开Insert的下拉列表,选择 Field选项卡中的Bus Field命令,弹出Bus Field Options 对话框,在Type of Field分组框中系统会默认选中Bus Voltage选 项, 单击Ok按钮即可。

实验结果: 2. 插入负荷 ①插入负荷以及其大小:在菜单栏中打开Insert的下拉列表,选择Load命令,在所要插入负荷的母线处单击,会弹出Load Options 对话框,在光标自动对准的有功功率的文本框中填入负荷的有功 功率以及无功功率大小,单击Ok按钮即可。

电力系统分析 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电力系统分析 学生姓名:李瑞欣 学号:6101113078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32 指导老师:徐敏 2015年 12月日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李瑞欣学号:610113078 专业班级:电气132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一、实验项目名称 电力网数学模型模拟实验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本实验通过对电力网数学模型形成的计算机程序的编制与调试,获得形成电力网数学模型:节点导纳矩阵的计算机程序,使数学模型能够由计算机自行形成,即根据已知的电力网的接线图及各支路参数由计算程序运行形成该电力网的节点导纳矩阵。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电力网数学模型概念的理解,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建立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掌握数学模型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熟悉各种常用应用软件,熟悉硬件设备的使用方法,加强编制调试计算机程序的能力,提高工程计算的能力,学习如何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问题结合起来。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计算机、软件(已安装,包括各类编程软件C语言、C++、VB、VC等、应用软件MATLAB等)、移动存储设备(学生自备,软盘、U盘等) 四、实验步骤 1、将事先编制好的形成电力网数学模型的计算程序原代码由自备移动存储设备导入计算机。 2、在相应的编程环境下对程序进行组织调试。 3、应用计算例题验证程序的计算效果。 4、对调试正确的计算程序进行存储、打印。 5、完成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 运行自行设计的程序,把结果与手工计算结果相比较,验证所采用方法及所编制程序运行的正确性。 实验数据 见《电力系统分析》(上册)72页例4-1

城市轨道交通 供电系统讲义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描述 ●第一节供电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地铁供电系统是为地铁运营提供所需电能的系统,它不仅为地铁电动列车提供牵引用 电,而且还为地铁运营服务的其它设施提供电能,如照明、通风、空调、给排水、通信、信号、防灾报警、自动扶梯等。 ●地铁供电系统一般包括外部电源、主变电所(或电源开闭所)、牵引供电系统、动力照 明供电系统、电力监控系统。其中,牵引供电系统包括牵引变电所和牵引网,动力照明供电系统包括降压变电所和动力照明配电系统。 幻灯片26 ●地铁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用电负荷。按规定应为一级负荷,即应由两路电源供电,当任 何一路电源发生故障中断供电时,另一路应能保证地铁重要负荷的全部用电需要。在地铁供电系统中牵引用电负荷为一级负荷,而动力照明等用电负荷根据它们的实际情况可分为一级、二级或三级负荷。地铁外部电源供电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不同分为集中供电方式、分散供电方式和混合供电方式。 幻灯片27 第二节变电所的分类 ●地铁供电系统中一般设置三类变电所,即主变电所(分散式供电方式为电源开闭所)、 降压变电所及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 ●主变电所是指采用集中供电方式时,接受城市电网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源,经其 降压后以中压供给牵引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的一种地铁变电所。 ●降压变电所从主变电所(电源开闭所)获得电能并降压变成低压交流电。 ● 幻灯片28 ●牵引变电所从主变电所(电源开闭所)获得电能,经过降压和整流变成电动列车牵引所 需要的直流电。 ●主变电所:专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提供能源的枢纽。 ●牵引变电所:为列车提供适应的电源。 ●降压变电所(配电变电所):为车站、隧道动力照明负荷提供电源。 幻灯片29 第四节供电系统主要运行方式 ● 1 10kV系统运行方式 ● 1.1 正常运行方式 ●变电所10kV母联开关和开闭所间联络开关均处于打开状态,每座变电所由2回电源供 电,两段10kV母线分列运行。变电所由开闭所按不同的供电分区供电。 1.2 其它运行方式 1.2.1 故障或检修运行方式 开闭所一回10kV外电源退出时的运行方式时,合上开闭所母联开关,由另一回10kV外电源向该开闭所供电范围内所有变电所供电。 非开闭所一回10kV进线电源退出运行时,合上该变电所母联开关,由另一回10kV进线电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金科

学生实验报告 (理工类) 课程名称: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学生: 所属院部:指导教师: 20 13 ——20 14 学年第二学期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实验一电力系统分析计算 实验项目名称:电力系统分析计算实验学时: 2

同组学生:实验地点: C208 实验日期: 2014 6 23 实验成绩: 批改教师:静批改时间: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电力系统元件参数的方法. 2.通过对不同长度的电力线路的三种模型进行建模比较,学会选取根据电路要求选取模 型。 3.掌握多级电力网络的等值电路计算方法。 4.理解有名制和标幺制。 二.实验容 1.电力线路建模 有一回220kV架空电力线路,导线型号为LGJ-120,导线计算外径为15.2mm,三相导线水平排列,两相邻导线之间的距离为4m。试计算该电力线路的参数,假设该线路长度分别为60km,200km,500km,作出三种等值电路模型,并列表给出计算值。 2.多级电力网络的等值电路计算 部分多级电力网络结线图如图1-1所示,变压器均为主分接头,作出它的等值电路模型,并列表给出用有名制表示的各参数值和用标幺制表示的各参数值。 线路额定电压电阻 (欧/km) 电抗 (欧/km) 电纳 (S/km) 线路长度 (km) L1(架空线)220kv 0.08 0.406 2.81*10-6 200 L2(架空线)110kV 0.105 0.383 2.81*10-6 60 L3(架空线)10kV 0.17 0.38 忽略15 变压器额定容量P k(kw) U k% I o% P o(kW) T1 180MVA 893 13 0.5 175 T2 63MVA 280 10.5 0.61 60 三.实验设备 1.PC一台 2.Matlab软件 四.实验记录 1.电力线路建模 电阻电抗电纳电阻电抗电纳电阻电抗电纳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学习使用workbench软件,学习组建简单直流电路并使用仿真测量仪表测量电压、电流。 2.解决方案 1)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理的验证。 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至少包括两个回路和两个节点,测量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与回路电压代数和,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理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2)电阻串并联分压和分流关系验证。 解决方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包括三个以上的电阻,有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测量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验证电阻串并联分压和分流关系,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 3.实验电路及测试数据 4.理论计算 根据KVL和KCL及电阻VCR列方程如下: Is=I1+I2, U1+U2=U3, U1=I1*R1, U2=I1*R2, U3=I2*R3 解得,U1=10V,U2=20V,U3=30V,I1=5A,I2=5A 5. 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比较 由上可以看出,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没有偏差,基尔霍夫定理正确; R1与R2串联,两者电流相同,电压和为两者的总电压,即分压不分流; R1R2与R3并联,电压相同,电流符合分流规律。 6. 实验心得 第一次用软件,好多东西都找不着,再看了指导书和同学们的讨论后,终于完成了本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操作上的一些小问题都给予解决了。 实验二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加深对叠加定理的理解;学习使用受控源;进一步学习使用仿真测量仪表测量电压、电流等变量。 2.解决方案

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要求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的独立源(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流源)和一个受控源,分别测量每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的响应,并测量所有独立源一起作用时的响应,验证叠加定理。并与理论计算值比较。 3. 实验电路及测试数据 电压源单独作用: 电流源单独作用: 共同作用: 4.理论计算 电压源单独作用时:-10+3Ix1+2Ix1=0,得Ix1=2A;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得Ix2=; 两者共同作用时:,得Ix=. 5. 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比较 由上得,与测得数据相符,Ix=Ix1+Ix2,叠加定理得证。 6. 实验心得 通过本实验验证并加深了对叠加定理的理解,同时学会了受控源的使用。 实验三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加深对戴维南、诺顿定理的理解;学习使用受控源。 2.解决方案 自己设计一个有源二端网络,要求至少含有一个独立源和一个受控源,通过仪表测量其

电力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熊一凡学号:6100307146 专业班级:电力系统072班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 实验成绩: 一、实验项目名称 电力系统短路计算实验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目的: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学生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力系统的特点,使学生通过系统进行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对系统进行电力系统计算和仿真实验,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通过电子计算机对电力系统短路等计算的数学模拟,分析电力系统的故障计算方法、实现工程计算的功能。提高处理电力系统工程计算问题的实际能力,以及实现对电力系统仿真的过程分析。 要求: l、使学生掌握对电力系统进行计算、仿真试验的方法,了解实验对电力系统分析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2、使学生掌握使用实验设备计算机和相关计算软件、编程语言。

3、应用电子计算机完成电力系统的短路计算。 4、应用电子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对电力系统进行仿真。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1.每组计算机1台、相关计算软件1套 四、实验步骤 1.将事先编制好的形成电力网数学模型的计算程序原代码由自备移 动存储设备导入计算机。 2.在相应的编程环境下对程序进行组织调试。 3.应用计算例题验证程序的计算效果。 4.对调试正确的计算程序进行存储、打印。 5.完成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 运行自行设计的程序,把结果与例题的计算结果相比较,验证所采用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及程序运行的正确性。如果采用的是近似计算方法,还需分析由于近似所产生的误差是否在运行范围内。 实验程序: clear; clc; n=4; A=[0 0 -1.961i 0; 0 0 -1.695i 0; -1.961i -1.695i 0 -0.699i;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实训系统资料

1系统概述 (3) 2系统设计 (7) 2.1系统设计效果图 (7) 2.2系统功能模块组成 (8) 2.2.1变电所硬件设备实物 (8) 2.2.2网络化交互式实训系统 (8) 2.2.3教员监控与管理系统 (8) 2.2.4供电调度实训系统的通信接口和接口协议 (9) 2.3系统设计思路 (9) 2.3.1实物设备与虚拟变电所相结合 (9) 2.3.2采用情景化专家引导实训模式 (10) 2.3.3数字化三维场景与主电气图仿真 (10) 2.3.4构建全真虚拟变电所 (11) 2.3.5接口 (15) 2.4一次系统整体设计 (15) 2.5二次系统工作条件模拟方案 (17) 2.6实物设备与仿真设备之间的联动 (18) 2.6.1电信号模拟数字化微处理工控机 (18) 2.6.2终端控制逻辑服务器 (18) 2.6.3仿真主变中主变差动、综合测控、主变本体、主变后备

18 2.6.4实物开关柜中智能模块 (19) 2.6.5控制台服务器系统 (19) 2.6.6自动化电力调度系统 (19) 2.6.7电气故障模拟及诊断系统 (20) 3教学培训实现 (24) 3.1变电所综合自动化 (24) 3.1.1系统总述 (24) 3.1.2系统结构 (26) 3.1.3系统功能 (26) 3.1.4系统控制、监视、测量范围 (29) 3.1.5电力调度中心主站系统 (30) 3.1.6SCADA系统复示终端 (32) 3.2网络化交互式演练系统设计方案 (38) 3.2.1网络化交互式演练系统 (38) 3.2.2系统概况 (40) 3.2.3系统实训功能 (40) 3.3教员监控与管理系统 (4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