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金华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6年金华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6年金华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6年金华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金华市2016年中考

语文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20分)

1.给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辞zǎo藻,存心装饰的文章甚至使我嫌恶.(A.è B.wù);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确妥帖,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所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这种精确妥帖的语文颇不是易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严jǐn谨和极艰苦的挣扎。一般人只是得过且过,到大致不差时便不再kē苛求。

(选自朱光潜《谈文学》)【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要准确辨别读音,并能结合语境使用恰当。此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的读音书写。

【解答】“辞藻”不要写作“辞澡”,“严谨”不要写作“严禁”,“苛求”不要写作“渴求”。

答案:藻谨苛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拼音拼读能力和重点字词的书写,需要学生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细心观察,积累的好习惯。

2.古诗文默写。(10分)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金华八咏楼因南北朝时沈约题《八咏诗》而得名,李清熙避难于此,登楼遥望残存的南国半壁江山,不禁临风感慨:“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6)乡居的日子是一钵闪烁的黄金,行云飞鸟是一幅绝美的图画。吴均《山中杂诗》“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鸟飞云动,展现了山居之情趣;陶渊明《饮酒》(其五)“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日落鸟还,传达了归隐之悠然。

【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解答】

(1)匹夫不可夺志也

(2)了却君王天下事

(3)一览众山小(“览”易写成别字“栏”)

(4)醉翁之意不在酒(注意“酒”的书写)

(5)千古风流八咏楼水通南国三千里(“咏”易写成别字“用”)

(6)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还”易写成别字“换”)

【点评】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虽杀臣,不能绝.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所考查的文言实词均是课本所学内容,因此重要的是对所学文章熟练掌握。

【解答】

A.第一句翻译:(屠户)回头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顾:回头看。

第二句翻译:三次到我的草庐去拜访我。顾:拜访。

B.第一句翻译:即使把我杀了,也不能杀尽宋国的守御者。绝:尽。

第二句翻译:奇特的山,奇异的水,独一无二。绝:妙绝。

C.第一句翻译:其中夹杂着用力拉扯崩塌倒下的声音。间:夹杂。

第二句翻译:又暗中让吴广到戍卒们停留的处所旁的祠堂中。间:暗中。

D.第一句翻译:尚且想它与普通的马一样也不可能,怎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安:怎能。

第二句翻译:你不是鱼,又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安:怎能。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重要的是平时多积累中考要求的实词。

4.名著阅读。(4分)

(1)人们说话的口吻通常与其性格相应,作家在塑造人物时,也会借言谈来凸显其性格。下面是某名著中同一女性在不同场合所说的话,依据你对下列小说人物的认识,选出最有可能的一项。 C (2分)

①“别愣着!去,把车放下,赶紧回来,有话跟你说,屋里见。”

②“你当我怕谁是怎着?你打算怎样?你要是不愿意听我的,我正没工夫跟你费唾沫玩!说翻了的话,我会堵着你的宅门骂三天三夜!你上哪儿我也找得着!我还是不论秧子!”

③“你说话呀!成心逗人家的火是怎么着?你有嘴没有?有嘴没有?”

A.孙二娘 B.简?爱 C.虎妞 D.翠翠

(2)杨绛先生笔下的“老王”,送身处因镜的钱钟书先生去医院,“却坚决不肯拿钱”。沈从文的《边城》中也有很多人淡然面对金钱,请写出一个相关情节并对该人物的作法予以评价。(2分)

【分析】

(1)本题考查名著中人物性格特点,解题时同时要注意和题目所给的语句综合分析;

(2)本题考查《边域》相关人物,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对人物性格和主要事件进行归纳记忆。

【解答】

(1)孙二娘的性格:孙二娘外号“母夜叉”,性格豪放;

简?爱的性格:自信、自爱、自立、自强;

虎妞的性格:强悍、能干、泼辣;

翠翠的性格:善良、质谱、美丽、大胆。

根据文章中说话的口吻,首先可以排除简?爱和翠翠,然后根据①中“把车放下”可以推测为虎妞。

(2)本题考查《边城》的情节。首先可以从人物的性格进行联想,“淡然面对金钱”可以想到老船夫。

答案:

(1)C

(2)示例:老船夫执意不收过渡人的钱,如实在难以拒绝就买茶叶草烟回馈路人。他不占公家的便宜,注重邻里乡情,踏实做事,明白做人,得到了相邻的尊重和敬佩。

【点评】名著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多读书,多积累,多对比,多归纳。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11分)

胡耕

①人言即信。

②从字的结构可见,仓颉老祖用意深远。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理念中,有五个非常重要的字——“仁、义、礼、智、信”,可以说这五个字涵盖了中国人理想的人格精神。其中“信”字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其它四个字的基础。“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很难想象一个不诚实的人能够有仁爱之心,做义气之举,讲礼貌之言。因此可以说,“信”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最推崇和最依赖的精神理念。它是超越了时代和阶级的一种至高人格标准。

③中国历史上就不乏“信”的经典。孔子的学生曾子,因为妻子随口答应要杀猪给孩子吃,他不愿言而无信,也不管乡亲笑他迂腐,说服妻子,并一起杀猪,煮了肉分给孩子和乡邻们吃;《喻世明言》中的汉朝书生范式与张劭约定两年后在他家见面,范式游魂千里迢迢赶来赴约;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宣布谁能搬动立在门口的木头就有赏金,后来他果然给搬动木头的人以重赏……

④言而有信,行而有果。信,必然使人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

⑤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必衰。当今社会,“信”尤显重要。一个人要时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说了就要做,做不到就不要说。“言而不信,何以为言。”“一言百系”就须“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可以说,在人际交往中,“君无戏言”,更不可信口开河,信口雌黄。失信必寡,寸步难行。时下,流行信用卡,有人说,它是一种时尚潮流、个人身份的象征,有人却戏谑:有信不用卡,无信才用卡。信用被卡住了,就需要这张卡片当通行证。

⑥“信”的丧失,常常让人言中的陷阱机关显得太多。现如今,很多时候人言不仅不可信,而且是“人言可畏”。怎样让人言不仅不可畏而且可信呢?前日,与一位诗友谈论信息,他高深莫测地进行了一番剖析,让人醍醐灌顶:“人言”为信,“自心”为息。对信息发布者来讲,若想确保自己的信息算得上可信的“人言”,就要进行一番“自心”的检点。对信息的接受者来说,“人言”是否有诈,是否可信,尚需用“自心”做出冷静清醒的判断。信息能让你发达,也能让你败家破产、身陷囹圄。人言固然不少,鬼言也很多,否则怎么会有“信息垃圾”和“信息战”之说呢?

⑦人言若非信,自心当忏悔。如今懂得“信”的人太少了。许许多多的人一方面在谴责社会种种恶劣行为的同时,自己却偏偏忘了“信”的根本,心外求心,误入歧途。

⑧信,就是一面亮澄澄的镜子,每个人对着照一照,其义早已说得清清楚楚,只是人们在一旁谁也不愿意去揭穿而已。

⑨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我们在召唤“信”的回归时,切莫忘了自己。

(选自《汉字悟语》,略有删改)5.下列选项中的“信”,与文章标题“信”的含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D 。(2分)

A.信.口开河 B.愿陛下亲之信.之

C.通风报信. 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6.第③段列举中国历史上“信”的经典事例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7.文章通篇围绕“信”展开论述,其中第⑤、⑥段的顺序能否调换?并说明理由。(2分)8.当前形势下如何营造“信”的社会风气?细读文本并结合“链接材料”,阐述你的观点。(4分)

【链接材料】

①近日,上海某白领打车,答应下车后用手机付款,但司机一直未收到36元车费。司机找到该白领所在单位,单位因此将其开除。36元给了白领一个警示,也给大家拉响了“警钟”。

(摘自《中国剪报》2016年第55期)

②成都一家卤味店采用自助售卖形式,购买者自行选购,自觉付费。营业两天,顾客的自助付款额还不足商品总价值的百分之三十。人们没有意识到“信”的重要性,而把占便宜当成了自然的事。

(摘自《作文素材》2016年第1期)【分析】本文首先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引入“信”的含义,采用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论证了“信”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最推崇和最依赖的精神理念,“信”的重要性,最后指出在“信”丧失的时代如何召唤“信”的回归。

【解答】

5.本题考查字词的含义。文章标题中的“信”是诚信之意。

A.“信口开河”中的“信”是“随便,随意”之意;

B.“愿陛下亲之信之”中的“信”是“信任”之意;

C.“通风报信”中的“信”是“消息”之意;

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中的“信”是“真诚,诚信”之意。句子的意思是:与朋友交往我是不是真诚的?

6.本题考查文章中事例的作用。考虑文章是议论文,因此举例子一般是用来论证某一观点。承接②段结尾可以看出所论证的观点。

7.本题考查文章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第⑤段的第一句话表明,该段主要讲“信”的重要性。第⑥段主要讲“信”的丧失以及应对措施,从因果关系角度来看,因为重要,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怎样,所以不能调换顺序。

8.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社会风气的形成既要靠个人的努力,也要靠国家的宣传和机制。个人角度,多反思,遵循道德标准;国家角度,多宣传教育,建立社会诚信机制等。

答案:

5.D

6.作者列举这些“信”的经典事例,用来论证“‘信’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最推崇和最依赖的精神理念”或“它是超越了时代和阶级的一种至高人格标准”。

7.不能。理由:第⑤段阐明“信”的重要性,第⑥段论述怎样做到人言可信不可畏,先讲原因后讲做法,逐层深入,符合认知规律。

8.①多进行“自心”的检点,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信”的标准;

②要加强“信”的宣传教育,让人们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③社会要对不诚信的行为予以谴责并作出相应惩罚。

【点评】这篇议论文的主旨理解较容易,考查试题也是常规题型,对于最后一问的开放型试题要注意能从个人和国家两个角度给出观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3题。(15分)

西塘的水上清洁工

小河丁丁

①那年八月下旬,我和六妹来到西塘,一个小小的江南古镇。

②黄昏,我们沿着临河的长街漫行。一条小船在彼岸酒家楼下微微浮动,船夫坐在船头悠闲地抽着香烟。此人三十出头,身瘦衣宽,脸长长的,胡须头发有些零乱。游客朝他拍照,闪光灯咔嚓咔嚓,他毫无反应,只把一条腿歪搭在船舷上,半低着头,默默享受那支短短的香烟。那条腿也瘦,裤管显得有些空荡,薄长的脚板蹬着千层底的黑布鞋。开始我以为他在候客,后来看到船上放着长柄捞网和垃圾篓,才明白他是清洁工。

③他扔掉烟蒂,用桨顶一下岸石,小船就离了岸,慢慢地顺水漂移。除非是给游船让道,他都懒得摇橹。摇橹也用一只手,有心无心,不愿意绷紧肌肉。世上哪有这么悠闲的清洁工!这边游人熙熙攘攘,对岸酒家正在呼喝划拳,而他充耳不闻。我注视着他,人世间的喧哗躁动就变得轻了,淡了,全都成为他的背景。

④上了石桥,我坐在石墩上,看着他和小船缓缓漂进桥孔。我又坐到另一边的石墩上,目送他和小船渐渐远去。水面漂过梧桐叶,他漫不经心伸出捞网,连屁股都不挪一下。河边泊着一座“水上餐厅”,船楼的霓虹灯在水中投射出大片光影,奇异,诡艳。他把小船摇到滟滟的灯影里,那一刻真是如梦似幻。

⑤我痴痴地望着他和小船消失在夜色里,不愿离去。过了许久,他和小船从暗影中再度出现,往这边漂过来。这边桥下有个小小埠头,到了这儿,他终于站起来了,小船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推着向埠头靠近。他一个跨步上了岸,动作飘逸,恍若仙人。我担心小船因为他的蹬力离岸,小船却继续往前,轻轻触到石阶,好像能按主人心意行事。他拴好小船,上岸去了,我兀自望着小船出神,那把长橹在水中半浮半浸。

⑥“你又在想什么……”六妹似问非问。我没有回答。

⑦吃过晚饭回旅店休息一会儿,我们出来欣赏河街夜景,发现水上清洁工换了一个。这人身如铁塔,头大颈粗,登台唱戏李逵张飞非他莫属。那条小船载着他摇摇晃晃,好生吃力,似乎随时都会覆没。他叉开柱子般的双腿站在船上,膝盖绷得直直的,一只大手将长长的捞网牢牢夹在腋下,另一只大手掌着橹把将小船摇得飞快。

⑧正是放河灯的时候,好几家铺子在卖河灯,有莲花灯、船灯和心灯,还有一种是长方形,都用各色彩纸做成,十分精致。这些河灯点燃了,烛光从里面映着彩纸,漂在水中又映着波光,在黑暗中多么动人啊。可是游客们刚刚把河灯放下去,壮汉就匆匆赶到,“波”的一声用捞网将河灯扑灭,捞起来用力倒进垃圾篓。他那么粗鲁,对寄载各种心愿的小灯不带丝毫怜悯,简直就是“河灯杀手”。

⑨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灯还燃着你就这样……”“你回头再捞也不迟!”“至少等河灯熄了才

能捞。”“不要捞了,河灯多漂亮呀!”

⑩壮汉却振振有词,声音像打雷一样:“我是打工的!我不干活人家不给我钱!”

?一个小姑娘含着眼泪向一位卖河灯的老太太投诉,老太太操着吴侬软语无奈地说:“跟他说也没有用,他呢……等他过去了就好了……”

?六妹很想放河灯,又不甘让自己的河灯遭遇灭顶之灾,就在那儿磨磨蹭蹭。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壮汉驱驭着小船离去。六妹买了一盏小小的莲花灯,下到濒水的台阶,在牵挂与侥幸的目光里,很小心地将莲花灯放到水面。莲花灯畏畏葸葸躲在河堤下,没有漂向河心,这儿有台阶挡着,不到近处发现不了,它是害怕那个壮汉杀回马枪吧。

?夜渐渐深了,街市渐渐冷清、寂静。我们走过幽暗的长巷回到旅店。我在露台上坐了很久,半分睡意也没有。

(选自《文汇报》2016年5月2日,略有删改)9.文章主要写了两位清洁工,处处形成对比。根据文章内容,把下列表格填写完整。(3分)

10

①上了石桥,我坐在石凳上,看着他和小船缓缓漂.进桥孔。

②等了好久,终于等到壮汉驱驭

..着小船离去。

11.第③段写清洁工,为何又要写“这边游人熙熙攘攘,对岸酒家正在呼喝划拳”?请简要分析。(2分)

12.第⑥段写道:“你又在想什么……”六妹似问非问。我没有回答。”请你结合语境,用第一人称写出“我”当时的心理活动,40字以内。

13.文章结尾:我在楼台上坐了很久,半分睡意也没有。读完全文,你一定也有很多思考,请写下你的阅读感悟。(4分)

【分析】本文主要记叙了作者去西塘游玩时看到两位工作状态截然不同的清洁工引发的感想,表达了享受工作的主题。

【解答】

9.本题考查文章人物特点关键词提取能力。可以根据提示信息直接摘出文章的词语进行解答。

10.本题考查关键字词表达效果分析。首先可以指出加点词的字面意思,根据字面意思结合作者想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文章作者想表达的主题是:享受工作,能享受工作才能感受到工作的乐趣,工作会很轻松,若对工作敷衍的心态疲于应对,那么任何一件小事做起来都会很吃力。①中的“漂”字字面意思可知写出了“轻盈”之意,同时也写出了人的轻松悠闲;②中“驱驭”有“驱使,驱赶”之意,明显写出人的费劲和不轻松。

11.本题考查文章段落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在这里明显是用来衬托突出人物性格,环境的喧嚣反衬人物的内心平静,无欲无求。

12.本题考查人物心理活动的描述。可以假设自己就是作者,对于眼前看到的一幕内心有何感想,但重要的是结合主题,不能偏离主题。根据文章可知当时的作者应该是对第一位清洁工的羡慕之情,羡慕他工作时的悠闲自得。

13.本题同样考查人物心理活动的描述.文章结尾的心理活动主要是作者对两位清洁工不同工作状态产生的感悟,需要理解深刻,能延伸到人生态度角度。

答案:

9.①身如铁塔,头大颈粗;②大手掌着橹把;③漫不经心。

10.①“漂”写出了小船顺水而行的缓慢轻盈的情态和清洁工的悠闲自在。

②“驱驭”即“驱赶”,写出清洁工驾船之用力。

11.写出了外界的喧嚣,反衬清洁工内心的宁静。

12.符合语境即可。示例:要是我能成为这条小船的主人,飘然来去,逍遥自在,那该多好啊!

13.第一层:只关注莲花灯的命运等文章表层内容,理解肤浅或有偏差。

示例:那些莲花灯,被扑灭捞走,真是可惜。

第二层:只关注其中一位清洁工的工作方式,理解欠深刻,表达清楚。

示例一:第一位清洁工工作轻松,悠闲自在。

示例二:第二位清洁工工作方式粗鲁,不近人情。

第三层:能关注文章整体内容,综合分析两位清洁工的行为,具有较鲜明的感情倾向,理解较深刻,表达清楚。

示例:文章的两位清洁工从事同样的工作,但工作方式却截然不同,第一位自在从容,第二位急躁粗鲁,对比鲜明。

第四层:从文章写作意图和表现主题角度阐发,能上升到两种不同人生态度的对比,理解深刻,阐述全面,表达简明。

示例:文中两位清洁工的两种工作方式,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一种享受工作,感受生活的乐趣,悠然自得、逍遥洒脱;另一种功利死板、疲于应对,感受不到生活的诗意。

【点评】这篇文章在主旨理解上难度不大,主要能根据作者对两位清洁工的工作状态对比抓住作者想表达的主题。

三、古诗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4-19题。

胡翰传

胡翰,字仲申,金华人。幼聪颖异常儿。七岁时,道拾遗金,坐守待其人还之。长从兰

不容口。游元都,公卿交誉之。或.劝之仕,不应。既.归,遭天下大乱,避地南华山,著书自适。文章与宋濂相上下。

太祖下金华,召见,命之会食。后侍臣复有荐翰者,召至金陵。时方.籍①金华民为兵,翰从容进曰:“金华人多业儒,鲜.习兵,籍之,徒糜饷②耳。”太祖即罢之后聘修史书书成而归。爱北山泉石,筑其下,徜徉十数年而终,年七十有五。所著有《春秋集义》,文曰《胡仲子集》,诗曰《长山先生集》。

(选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五,有删改)

示顺生③

胡翰

明招④山中人,高义无等伦。

恨子弗见之,一去五百春。

我学如赘疣⑤,未成先误身。

误身身不淑,误世心不仁。

【注释】①籍:这里指征召。。下同。②糜饷:浪费粮食,耗费粮饷。③顺生:人名。

④明招:武义明招山麓,晋元帝时阮孚曾在此筑屋修行。⑤赘疣:长在皮肤上的肉瘤,比喻多余无用之物。

14.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2分)

太祖即罢之后聘修史书书成而归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或.劝之仕(有人,有的)②既.归(已经)

③时方.籍金华民为兵(正)④鲜.习兵(少)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七岁时,道拾遗金,坐守待其人还之。

17”处原有一字,请根据上下文推测,最有可能的一项是 B (2分)A.于 B.以 C.而 D.乃

18.诗中“恨”字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2分)

19.胡翰“避地南华山,著书自适”,结合诗文分析其中的原因。请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译文】

胡翰,字仲申,金华人。幼时聪明超常。七岁时,在路上拾金,坐待失主来取。长大后从兰奚谷吴师道、甫江吴莱学古文,又向同乡许谦登门求教。当时,同郡黄晋、柳贯以文章远近闻名,而看了胡翰的文章后,满口赞誉。漫游至元朝都城,公卿交口称赞。他与武威余阙、宣城贡师泰为至交。有人劝他去做官,他不去,回到家乡。元末天下大乱,他避乱于南华山,著书立说,自有乐趣。其文章与宋濂不相上下。

太祖攻下金华,召见他,命与许元等在中书省任职。后来侍臣中又有人向太祖推荐胡翰,太祖召他至金陵。当时朝廷正在金华征民为兵,翰从容谏劝道:“金华人多是读书人,很少练习武艺,征他们为兵,是徒费军饷!”太祖立即下令停征,后聘他参与修纂《元史》,书成后,受赏而归。他喜爱北山的泉石,筑屋于山下,留恋于此十数年而终,年七十五岁。学术著作有《春秋集议》,其文有《胡仲子集》,其诗有《长山先生集》。

【选诗赏析】

《示顺生》:在招远山中隐居这一人,品德高尚无人能比。遗憾的是你没能见到他,这一离开不知多久才有见到的机会。我学的东西多余无用,未能成功立业却先耽误了自己的人生。耽误了自己使自己没有高尚的品质,耽误影响了社会,就不仁义了。

【解答】

14.本题考查断句。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句意为:太祖立即下令停征,后聘他参与修纂《元史》,书成后受赏而归。“太祖即罢之”、“后修史书”、“书成而归”句意完整,结构清晰。句子断为:太祖即罢之/后修史书/书成而归。

1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有人劝他去做官。或:有人,有的;

②句意为:回到家乡。既:已经;

③句意为:当时朝廷正在金华征民为兵。方:正;

④句意为:很少练习武艺。鲜:少。

16.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句中重点词有:“遗”,丢;“还”,回来。句意为:七岁的时候,(胡翰)在路上拾到了金子,坐在路边等丢金子的人,把金子还给他。

17.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及语句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分析解答。

句意应是:柳贯靠文章远近闻名。根据以下虚词的用法,选“以”最合适。

故选:B。

18.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诗句结合具体字词,理解作者情感,概括即可。

表达了作者对顺生未能见到山中人的遗憾之情,期望顺生做山中人那样品德高尚的人,也流露出自己对山中人的仰慕之情。

19.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结合诗歌内容,概括即可。

根据“我学如赘疣⑤,未成先误身。误身身不淑,误世心不仁。”诗句的含义可知:自认为学问不深,品行不高,恰逢天下大乱;热爱山水;向往隐居生活;好读书。善作文。

答案:

14.太祖即罢之/后修史书/书成而归

15.①有人,有的;②已经;③正;④少。

16.七岁的时候,(胡翰)在路上拾到了金子,坐在路边等丢金子的人,把金子还给他。

17.B。

18.表达了作者对顺生未能见到山中人的遗憾之情,期望顺生做山中人那样品德高尚的人,也流露出自己对山中人的仰慕之情。

19.自认为学问不深,品行不高,恰逢天下大乱;热爱山水;向往隐居生活;好读书。善作文。

【点评】文言实词“方”的用法:

①四方型的,与“圆”相对。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登泰山记》);

②正直的。

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屈原列传》);

③方圆,见方(指面积)。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项脊轩志》);

④方向,方位,方面,地方。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

⑤方法,办法。

客多方为之营求(《聊斋志异?黄英》);

⑥方才,始。

文方成草(《左忠毅公逸事》);

⑦规律,道理。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⑧正,正在,正当。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四、语言运用(55分)

20.邻居王大爷想去一趟上海,假设你已帮他买好了高铁车票,准备把车票交给王大爷。请根据下面提供的车票,告诉王大爷主要的乘车信息,并提醒他带好身份证,提前半小时到达高铁车站。请你写出这段话,100字左右。(5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向某人表达自己的某种意思时,一定要有称呼,还要语意明确,中心突出,语言通顺。

【解答】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一定认真审题,分析其要求表达的中心意思,注意语句的通顺,有称呼即可。根据车票可作答如下:王大爷,我已帮您买好了一张从金华到上海虹桥的G1384次列车的车票,开车时间是6月16日上午10点34分,请您

带好身份证提前半小时到达金华高铁站,从10号北进站口上车,您的座位是14号车厢08C 号,祝您旅途愉快!

答案:

示例:王大爷,我已帮您买好了一张从金华到上海虹桥的G1384次列车的车票,开车时间是6月16日上午10点34分,请您带好身份证提前半小时到达金华高铁站,从10号北进站口上车,您的座位是14号车厢08C号,祝您旅途愉快!

【点评】在向某人表达自己的某种意思时,一是要有称呼,二是有中心突出,三是语意通顺。

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开关

[美]谢尔?希尔弗斯坦

如果我们脑上有开关,

那么世界上就不会有犯罪。

因为我们可以把坏东西拿出来,

把好的留在里面。

打开开关,可以把对娱乐明星的追棒拿出来,把对卑微者的友善留在里面;把对网络游戏的痴迷拿出来,把对名著经典的热爱留在里面;把对花开日落的熟视无睹拿出来,把对星空宇宙的好奇想象留在里面……

你可以记录打开开关的经历,也可以发挥想象讲述打开开关的故事,还可以……

要求:(1)题目自拟;

(2)文体自选;

(3)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分析】略

【解答】略

【点评】略

2016年高考真题----语文(浙江卷)含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浙江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煲.汤(bāo)恫.吓(dòng)脐.带血(jì)整齐划.一(huà) B.古刹.(chà)衣钵.(bō)挑.大梁(tiǎo)言为.心声(wèi) C.掣.肘(chè)卤.味(lǔ)处.女座(chǔ)寅.吃卯粮(yín) D.笃.定(dǔ)痤.疮(cuó)病恹.恹(yāng)血.气方刚(xuè)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当前,文艺创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浮躁,急功近利,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 B.电视剧播出前,剧组为聚人气而做密集宣传,虽无可厚非,也应把握尺度;低俗的噱头或许能暂时博得关注,但终究不会提升电视剧本本身的价值。 C.史铁生、霍金或许抱怨过不公的命运,却并不曾在这个飞扬跋扈的对手面前认输,他们拼尽全力与对手掰手腕,直至打败对手,取得胜利。 D.影片《荒野猎人》中,“小李子”扮演的不再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潇洒绅士,而是蓬头垢面,茹毛饮血,与自然鏖战的拓荒英雄。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 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 B.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 ....,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C.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 ....,加上所谓最高检的“全国通缉公告”,信息闭塞的受害人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 D.在媒体的长枪短炮前,明星们也许悟出了言多必失的道理,鲜有人会再聚光灯前竹筒 .. 倒豆子 ...,少说、不说成了他们自我保护的明智选择。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面对电商领域投诉激增的现状,政府管理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及时联手,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B.自开展禁毒斗争以来,我国每年新发现的吸食海洛因人员增幅从2008年的13.7%降至2013年6.6%,近五年来戒毒三年以上人员已迂120万。

2008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8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1分,另有附加题4分)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9分) 2007年11月30日,驻金华某部军官孟祥斌为救一名轻生的落水女子,毅然从10米高的金华城南桥上跃入冰冷婺江……女青年得救了,孟祥斌不幸牺牲,年仅28岁。 (1)下面是2007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孟祥斌的颁将辞,请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fǎn( )。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huáng( )的陨落换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shì( ). (2) 下面是一位金华歌手写的一首纪念孟祥斌的歌词《这一次》,请选出依次填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2分) 这一次你纵身一跃,滔滔婺江见证______;这一次你奋力地托举,托起生的希望______人间;这一次你虽不再醒来,却用生命的光芒照亮人间,把生给了别人,用死铸就军魂。古老的通济为你,金华山水把你…… A. 壮烈震撼哽咽惦记 B.壮丽震撼哽咽惦记 C. 壮丽震撼呜咽铭记 D. 壮烈震撼呜咽铭记 (3)下面是某校九(1)班黑板报《学英雄,见行动》中的一段文字,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加以改正。(2分)在学习孟祥斌的活动中,我班王丽同学把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捐给了灾区。事后她觉得自己因为家庭困难捐得少,就把自己心爱的长发剪掉,卖了20元钱,也捐给了灾区。这种学英雄,见行动,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表扬。 (4)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孟祥斌的救人行为。(2分) 2.根据语境把古诗文名句补写完整。(4分,另有附加题4分) (1)廉政文化进校园,我们懂得了廉洁奉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翻开厚重的诗文书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正是一座座镌刻着“廉洁”与“奉公”的人生丰碑。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沸腾着诗人报效国家的满腔热血;范仲淹的“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寄托着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抒发了诗人无私奉献的真挚情怀;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______”表现了作者清廉自律的高风亮节。 (2)附加题。(4分) 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题八咏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了金华八咏楼的重要地理位置和雄伟气势,抒发了热爱国家、热爱金华的思想感情。 2、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会,弘扬奥运精神,传播奥运文化,某校学生会决定举行“迎奥运”游园活动,邀请你参加,相信你一定收获丰厚。(8分) (1)第一园:读图文,作探究。(2分) 下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景观设计图片和相关说明,游后请你说说这些图标设计的共同点是什么。

浙江省金华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金华市2016年中考 语文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20分) 1.给加点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辞zǎo,存心装饰的文章甚至使我嫌恶.(A.è B.wù);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确妥帖,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所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这种精确妥帖的语文颇不是易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严jǐn和极艰苦的挣扎。一般人只是得过且过,到大致不差时便不再kē求。 (选自朱光潜《谈文学》)2.古诗文默写。(10分) (1)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子罕》) (2),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4),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金华八咏楼因南北朝时沈约题《八咏诗》而得名,李清熙避难于此,登楼遥望残存的南国半壁江山,不禁临风感慨:“,江山留与后人愁,,气压江城十四州。” (6)乡居的日子是一钵闪烁的黄金,行云飞鸟是一幅绝美的图画。吴均《山中杂诗》“,”,鸟飞云动,展现了山居之情趣;陶渊明《饮酒》(其五)“,”,日落鸟还,传达了归隐之悠然。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虽杀臣,不能绝.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4.名著阅读。(4分) (1)人们说话的口吻通常与其性格相应,作家在塑造人物时,也会借言谈来凸显其性格。下面是某名著中同一女性在不同场合所说的话,依据你对下列小说人物的认识,选出最有可能的一项。(2分) ①“别愣着!去,把车放下,赶紧回来,有话跟你说,屋里见。” ②“你当我怕谁是怎着?你打算怎样?你要是不愿意听我的,我正没工夫跟你费唾沫玩!说翻了的话,我会堵着你的宅门骂三天三夜!你上哪儿我也找得着!我还是不论秧子!” ③“你说话呀!成心逗人家的火是怎么着?你有嘴没有?有嘴没有?” A.孙二娘 B.简?爱 C.虎妞 D.翠翠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1卷试题答案及详解-word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1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凶吉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2016年高考(浙江卷)及答案

2016年高考(浙江卷)及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煲汤(bo) 恫吓(dng) 脐带血(j) 整齐划一(hu) B.古刹(ch) 衣钵(b) 挑大梁(tio) 言为心声(wi) C.掣肘(ch) 卤味(l) 处女座(ch) 寅吃卯粮(yn) D.笃定(d) 痤疮(cu) 病恹恹(yng) 血气方刚(xu)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当前,文艺创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浮燥,急功近利,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 B.电视剧播出前,剧组为聚人气而做密集宣传,虽无可厚非,也应把握尺度;低俗的噱头或许能暂时博得,但终究不会提升电视剧本身的价值。 C.史铁生、霍金或许抱怨过不公的命运,却并不曾在这个飞扬拔扈的对手面前认输,他们拼尽全力与对手掰手腕,直至打败对手,取得胜利。 D.影片《荒野猎人》中,小李子扮演的不再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潇洒绅士,而是蓬头垢面,茹毛饮血,与自然鏖战的拓荒英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B.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C.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最高检的全国通缉公告,信息闭塞的受害人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 D.在媒体的长枪短炮前,明星们也许悟出了言多必失的道理,鲜有人会在聚光灯前竹筒倒豆子,少说、不说成了他们自我保护的明智选择。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面对电商领域投诉激增的现状,政府管理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及时联手,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B.自开展禁毒斗争以来,我国每年新发现的吸食海洛因人员增幅从2008年的13.7%

2016年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金华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20分) 1.给加点的汉子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辞zǎo藻,存心装饰的文章甚至扰我嫌(A.èB.wù);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确妥帖,心里所要说 的与手里所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这种精确妥帖的语文颇不是易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严jǐn谨和及艰苦的挣扎.一般人只是得过且过,到大致不差时便不再kē苛求. (选自朱光潜《谈文学》) 【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要准确辨别读音,并能结合语境使用恰当.此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的读音书写. 【解答】“辞藻”不要写作“辞澡”,“严谨”不要写作“严禁”,“苛求”不要写作“渴求”. 答案:藻谨苛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拼音拼读能力和重点字词的书写,需要学生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细心观察,积累的好习惯. 2.古诗文默写.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金华八咏楼因南北朝时沈约题《八咏诗》而得名,李清熙避难于此,登楼遥望残存的南国半壁江山,不禁临风感慨:“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6)乡居的日子是一钵闪烁的黄金,行云飞鸟是一幅绝美的图画,吴均《山中杂诗》“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鸟飞云动,展现了山居之情趣;陶渊明《饮酒》(其五)“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日落鸟还,传达了归隐之悠然.

2016年贵州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年贵州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揶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 1

2016年高考浙江卷英语试题解析(正式版)

2016年高考浙江卷英语试题解析(正式版)绝密★启封前 选择题部分(共80分)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满分10分)从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纸上将该选项标号涂黑。 1. --Are you sure you're ready for the best? --_________. I'm well prepared for it. A. I'm afraid not B. No problem C. Hard to say D. Not really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句意:—你确定你准备好考试了吗?—没问题。我已经做好准备了。A.恐怕不;B.没问题;C.很难说;D.不是真的。根据语境,故选B。 考点:考查交际用语。 2.______prize for the winner of the competition is ______two-week holiday in Paris. A. The ; 不填 B. A ; 不填 C. A ; the D. The ; a

【答案】D 【解析】学科&网 试题分析:句意:这个比赛获胜者的奖品是一个巴黎的两个星期的假期。第一空填the,是特指“获胜者的奖品”,用定冠词,第二空是泛指“一个两周的假期”,用不定冠词a。故选A。 考点:考查冠词。 3. In many ways ,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US is not very different from ____in the UK. A. that B. this C. one D. it 【答案】A 考点:考查代词。 4. It is important to pay your electricity bill on time , as late payments may affect your ______. A. condition B. income C. credit D. status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句意:准时付电费很重要,因为付晚了会影响你的信用。Condition条件;income收入;credit学分,信用(卡)。根据句意故选C。

浙江省金华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浙江省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金华卷) 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共三大题,20小题,满分为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一、积累(14分)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吹号者从铺散着稻草的地面上起来了, 他不埋怨自己是睡在如此潮湿的泥地上,.他轻jié____地绑好了裹腿, 他用冰冷的水洗过了脸, 他看着那些发出困fá____的鼾声的同伴, 于是他伸手携去了他的号角; 门外依然是一片黝黑, 黎明没有到来, 那?醒他的 是他自己对于黎明的 过于殷切的想望。 (节选自《艾青诗选·吹号者》)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轻jié____ 困fá____ ) 分)(1 ( 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埋“)加点字2(. A.mái B.mán (3)填入文中?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惊 B.警 2.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春去春回几番景,花开花落总关情。春水初生,白居易信马踏春钱塘湖畔,“①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一个紫嫣红的春天款款而至;夏花绚烂,周敦颐流连荷池。“予独爱②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君子之风盈盈其间;秋风萧瑟,秋瑾小住京华,“③__________,秋容如拭”,知音难觅的孤独涌上心头;北风卷地,冬雪骤降,岑参戌守边塞,“④__________,__________”,以想象化冬为春,奇情逸发。而当落花时节,好友王昌龄左迁龙标,即便潇洒如李白,也不免在“⑥__________”时生出几分伤感;然而,也总有人能跳出落英伤怀的窠臼,龚自珍就以“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赋予了落花别样的情意。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中国古民居的窗户、门楼讲究图案装饰,为显示主人高洁、坚贞的志趣,常与“松”一起出现并具有固定文化内涵的一项是( )(2分) A.梅、鹤 B.竹、兰 C.兰、鹿 D.竹、梅

2016年全国3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新课标Ⅲ卷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今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史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浙江省金华、丽水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金华、丽水中考 语文试题 一、积累(16分)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歌声如飘风,如一(lǚ)▲摇曳的游丝,在夜空中遥远地传来,渐行渐近,渐渐地清越,终于到了窗下,歌词也清晰可了。咿呀的桨声,夹着(jī)▲荡的水声,缓慢地为歌声击节。然后歌声又渐渐远去,渐渐地微弱,渐渐地模糊,终于轻烟般在静夜中消失。 (摘自柯灵《枕畔歌声》)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一(lǚ)▲(jī)▲荡 (2▲) A.辨B.辩 (3)加点字“模”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mú B.mó 2.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论语》) (2)云横秦岭家何在?▲。(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飞鸟本无意,却引情致起。吴均闲居山中,看“①,云从窗里出”,欣然自在;陶渊明采菊东篱,见“山气日岁佳,②”,悠然自失;李清照沉醉回舟,误入藕花深处,“③”,欢快自由;欧阳修兴尽下山,“树林明翳,④,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陶然自得;然杜甫于山河破碎之际,面对长安草木,却有“⑤,⑥”的慨叹。惊鸟本无情,有情的是写诗的他和读诗的你。 3.邻居小咏今年刚满18岁,是第一批买入成年的00后

(200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出生的人)。请仿照示例,从下列名句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写在送给他的贺卡上,并根据所选的名句写出你的祝福。(2分) A.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愿你勇攀人生的高峰,去领略世界的魅力和壮阔。 4.下列两副对联分别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节气填在横线上。(2分) 闻得春雷动,只是一声,虫醒桃开莺恰恰;昼夜等长,旧巢又是栖玄鸟; 说来地气苏,正逢二月,牛耕日暖雨微微。暑寒渐易,新柳皆来扭绿腰。 (1)(2) 备选答案: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白露秋分 二、阅读(46分) (一)名著阅读(7分) 5.阅读《水浒传》部分目录,完成(1)(2)小题。(4分) 目录 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四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 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 第六回九纹龙翦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 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 (1)目录中划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地名,正确的一项是()(1分)

2016金华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2016年浙江省金华市英语中考试卷及答案 卷Ⅰ 说明:本卷共有三大题,45小题,满分70分。 第一部分听力部分 一、听力(共15小题,满分25分) 第一节:听小对话,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选项,回答问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 ) 1. What ‘s the weather like now? A. It is sunny. B. It is snowy. C. It is rainy. ( ) 2. What are the children doing? A. Playing a game. B. Telling stories. C. Listening to music. ( ) 3. How did Peter go to school today? A. By bike. B. On foot. C. By bus. ( ) 4.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school. B. In a shop.. C. In a hospital.. ( ) 5. How does Miss Lee probably feel? A. Surprised. B. Sad. C. Angry. 第二节:听长对话,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选项,回答问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听下面一段较长对话,回答第6、7两小题。 ( ) 6. Why does Alice call Mike? A. To invite him to dinner. B. To ask him for help. C. To say hello to him. ( ) 7. When will they meet? A. On Thursday evening. B. On Friday evening. C. On Saturday evening. 听下面一段较长对话,回答8~10三个问题。 ( ) 8. What does Sally ask Robert to do? A. To join a band. B. To play tennis. C. To start a club. ( ) 9. Why is Robert worried? A. Because his parents told him to give up. B. Because he has decided not to do it again. C. Because he hasn’t played for a long time. ( ) 10. How often will they practise? A. Every day. B. Once a week. C. Twice a week. 第三节:听下面一段独白,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选项,完成信息记录表。(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第1页共9 页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往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星期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编程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

2016年高考(浙江卷)

2016年高考(浙江卷(理科)) 一、选择题 1、已知集合{}{}4|,31|2≥=≤≤=x x Q x x P ,则=Q C P R Y ( ) A 、[]3,2 B 、(]3,2- C 、[)2,1 D 、(][)+∞-∞-,12,Y 2、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βα,交于直线l ,若直线n m ,满足βα⊥n m ,//,则( ) A 、l m // B 、n m // C 、l n ⊥ D 、n m ⊥ 3、在平面上,过点P 作直线l 的垂线所得的垂足称为点P 关于直线l 上的投影,由区域 ?? ? ??≥+-≥+≤-043002y x y x x 中的点在直线02=-+y x 上的投影构成的线段记为AB ,则=AB ( ) A 、22 B 、4 C 、23 D 、6 4、命题“2*,,x n N n R x ≥∈?∈?使得”的否定形式是( ) A 、2*,,x n N n R x <∈?∈?使得 B 、2*,,x n N n R x <∈?∈?使得 C 、2*,,x n N n R x <∈?∈?使得 D 、2*,,x n N n R x <∈?∈?使得 5、设函数c x b x x f ++=sin sin )(2,则)(x f 的最小正周期( ) A 、与b 有关,且与c 有关 B 、与b 有关,且与c 无关 C 、与b 无关,且与c 无关 D 、与b 无关,且与c 有关 6、如图,点列{}{}n n B A , 22112211,,,,N n B B B B B B N n A A A A A A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 (Q P ≠表示点P 与Q 不重合) 若n n n B A d =,n S 为1+?n n n B B A 的面积,则( ) A 、{}n S 是等差数列 B 、{}2 n S 是等差数列 C 、{}n d 是等差数列 D 、{}2 n d 是等差数列 7、已知椭圆)1(1:2 221>=+m y m x C 与双曲线)0(1:2222>=-n y n x C 的焦点重 合,21,e e 分别为21,C C 的离心率,则( ) 1 2 3 n n+1

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满分为12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14分) 1.阅读下面这段关于金华市花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茶花,杜鹃花目山茶科植物。因其枝青叶秀,花色缤纷,花姿(yōu)雅,而成为世界名贵花卉,备受园艺界□。茶花属半阴性植物,喜温湿气候,(jì)烈日曝晒,不耐严寒,种植在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里为佳。它的花期较长,从10月到次年5月都有开放。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 花姿(yōu)____雅(jì)____烈日曝晒 (2)填入文中□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珍视 B.重视 (3)加点字“沃”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 ào B. wò 2.古诗词名句积累。 (1)根据语境默写古诗词名句。 读古典诗词,会发现中国诗人词家少有写阳光下的心情。他们写到的阳光尽是夕阳,“夕阳西下,①__________”;尽是黄昏,“已是黄昏独自愁, ②__________”;尽是落日,“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③____________”;尽是斜阳,“④___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时”……阳光无所不在,无地不照,反而只有离去时最后的照影,才能勾起诗人的灵感。崔颢登楼远眺,不觉已是黃昏,凄迷之景惹动满怀心绪,不禁发出了“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的感慨。 (2)下列诗句的含义与海伦·凯勒的识字体验,最接近的一项是 () 莎莉文老师教海伦·凯勒识字,小海伦总是把“杯”与“水”混为一谈。莎莉文老师让水在小海伦的手上流过,又在她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突然间,小海伦恍然大悟,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奧秘,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手上流过的这种奇妙的东西。

浙江省金华市2016年中考社会思品真题试题Word版含答案

金华市2016年中考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试卷 一、选择题 1、201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 城镇化道路的核心是 A.人的城镇化 B.化解城市病 C.激活城市资源 D.放宽入户条件 2、2016年3月22日,围绕“新媒体、互联网金融、分享经济、人工智能”等话题举行的国际性 会议是 A.G20领导人第十次峰会 B.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C.第十五届博鳌亚洲论坛 D.第四 届核安全峰会 3.观察右图,从自然环境角度对沪昆高铁线路描述正确的是 A.贯穿我国三个经济带 B.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 C.地跨 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D.从上海出发经过浙江等地,到达云南 2015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 度……扎实做好精准扶贫,补齐“三农”短板。回答4―6题: 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金华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耕地相连,水利条件优越 B.山高谷深,热量条件充足 C.降水充沛,终年高温多雨 D.人口稠密,机械化程度高 5.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下列属于“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有 ①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②推行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③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精准扶贫,补齐“三农”短板,有利于实现 ①同步富裕②依法治国③社会公平④全面小康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7.元朝设立宣政院,明朝加固增修长城,清朝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其共同意义在于 A.加强中央集权 B.削弱地方权力 C.抵御外来入侵 D.维护国家统 8.右边是某历史兴趣小组绘制的知识简图,据此推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新体制的创立 B.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C.工业革命的冲击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9.下列能为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供史料支撑的有 ①美苏等国协同作战②中共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③华人华侨归国参战④人民 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王某在微博上持续公开发布不良信息,有关部门依法关闭了他的账号,这警示我们应 A.加强自我约束,放弃言论自由 B.重视网络管理,禁止表达观点 C.正确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 D.拒绝不良诱惑,彻底远离网络 11.对右边漫画中“爷爷强行上车后的一幕”评述正确的是 ①爷爷的言行是错误的,应该遵守规则,尊重他人②爷爷的言行可以理解,是在调节情绪,随意发泄③孙女的言行是错误的,应该孝亲敬长,不讲原则④孙女的言行是正确的,体现 正直勇敢,明辨是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 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 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 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黟县的西递和宏村,拥有蛮声海内外的徽派建筑群。两寸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四期的民居静静伫.立。高达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 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① 灰白的屋壁被时间画出斑驳的线条。礼拜的“黟县小桃园,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到处了这里山水风物的(优美/幽美)、民风人情的醇厚从容。要真正(领略/领悟)徽派建筑之美,这是在西递村。②在都市的暄哗..之外,西递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宁静质朴.... 的民间生活。从远处眺望去,西递是一片线条简洁的(繁杂/繁复)精致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 ,③错落有致。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的(繁杂/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式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④ 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至.... 。 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文字,都正确的一项是 A.蜚(fěi ) 暄哗 B. 幢(zhuàng ) 宁静质朴 C.伫(chù) 纯粹 D.淳(chún ) 淋漓尽至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016年高考语文试卷——浙江卷(精编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煲.汤(bāo)恫.吓(dònɡ) 脐.带血(jì) 整齐划.一(huà) B.古刹.(chà) 衣钵.(bō) 挑.大梁(tiǎo) 言为.心声(wèi) C.掣.肘(chè) 卤.味(lǔ) 处.女座(chǔ) 寅.吃卯粮(yín) D.笃.定(dǔ) 痤.疮(cuó) 病恹.恹(yānɡ) 血.气方刚(xuè)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当前,文艺创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浮燥,急功近利,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 B.电视剧播出前,剧组为聚人气而做密集宣传,虽无可厚非,也应把握尺度;低俗的噱头或许能暂时搏得关注,但终究不会提升电视剧本身的价值。 C.史铁生、霍金或许抱怨过不公的命运,却并不曾在这个飞扬拔扈的对手面前认输,他们拼尽全力与对手掰手腕,直至打败对手,取得胜利。 D.影片《荒野猎人》中,“小李子”扮演的不再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潇洒绅士,而是蓬头垢面、茹毛饮血,与自然鏖战的拓荒英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 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 B.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 ....,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C.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 ....,加上所谓最高检的“全国通缉公告”,信息闭塞的受害人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 D.在媒体的长枪短炮前,明星们也许悟出了言多必失的道理,鲜有人会在聚光灯前竹筒倒 ... 豆子 ..,少说、不说成了他们自我保护的明智选择。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面对电商领域投诉激增的现状,政府管理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及时联手,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B.自开展禁毒斗争以来,我国每年新发现的吸食海洛因人员增幅从2008年的13.7%降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