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趣的大气压强小实验

有趣的大气压强小实验

有趣的大气压强小实验
有趣的大气压强小实验

有趣的大气压强小实验

1.人拉吸盘

把两个吸钩合在一起,把空气挤出来(最好只留下一点点空气),我相信你一定拉不开的。因为内部压强非常小,要集齐两个人才能拉开,也许要更多的人。(大气压把它压住了)。不信自己试一下。记住要只留下一点点空气。

2.瓶吞鸡蛋

广口瓶内装少量细沙,将一块浸有酒精的纸点燃后投入瓶中,然后迅速把剥去壳的熟鸡蛋紧盖在瓶口上,待纸熄灭后,向瓶外浇冷水,瓶中气体压强减少,小于外部大气压强,在大气压作用下鸡蛋被压入了瓶中。

3.覆杯实验

取一玻璃杯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置,放开手后,硬纸片立即下落.若在杯内盛满水后再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放开手后,纸片不下落,水也不流出。

注意:杯子里要装满水,盖上一张纸片,尽量使纸片和水紧密贴在一起。按住纸片,将杯子倒转过来,再慢慢放开按纸片的手。

一张纸能托住水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当你把纸盖到杯子上面时杯子里面没有了空气就相当于真空的(杯里面被水占据了空间)然而外面存在大气压,外面的大气压大于杯子里面的压强,纸片就不会掉下来了。

4.自动吸水的杯子

取一个浅盘子,一个玻璃杯,一张不大的薄纸和火柴。把盘子放到桌上,盘内装入少量水。将纸点燃并迅速塞入玻璃杯内,再马上将杯口向下倒扣盘中。随着火灭烟生,杯子像一个干渴得冒烟的喉咙,把盘内的水“喝”得一干二净,而且进入杯内的水不会再流出来。

注意,放入盘内的水不能太多,否则这个杯子可能喝不完盘内的水。

5.将吸管穿过马铃薯

取一根完好的饮料吸管,将其一端剪出一个斜尖。用食指放在吸管没剪过的一端,并将其堵住。另一只手拿住一个表面被洗干净的马铃薯。然后,两手使吸管和马铃薯作相向运动,运动中注意手指要紧紧堵住管口。于是,吸管将顺利地,一点也不弯折地穿过马铃薯。

6.沉重的报纸

取一张完好无损的大报纸,把它打开,铺到桌面上,边缘与桌边对齐。在报纸和桌面间插进一根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筷子的一半露在桌子边缘的外面。用手压住一次性筷子和报纸的结合处,另一只手细心的赶出报纸下面的空气。然后撤开压着一次性筷子的手,再单手用力从空中迅速劈下,劈点选在一次性筷子露出部分的中间,筷子将发生折断而报纸并没有撕破。

大气压强测试题

大气压强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一般情况下,人感觉不到大气压强,原因是() A.大气压太小 B.大气压太大 C.人体部也有压强 D.无法判断 2. 如图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3. 下列关于大气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水柱10m高, B.山顶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高, C.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D.同一地区大气压也是变化的 4. 下列例子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A.把药液吸进注射器 B.活塞式抽水机 C.给自行车打气 D.吸在挂衣橱玻璃上的挂衣钩 5.如图所示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当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体整体抬高从而减小水对船体的阻力.则水翼安装正确的是() A.B.C.D. 6. 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图试管水沸腾后,撤掉酒精灯,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水又沸腾了,说明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B.乙图中吸盘能将物体挂在墙上不掉下来,是因为重力与大气压力彼此平衡 C.丙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若有空气进入玻璃管,则测出的大 气压强值比实际值偏小 D.丁图提供的信息说明大气压强是天气预报的重要气象要素之一 7. 由于太阳照射和地形等原因,地球表面的温度和气压是不同的, 所以形成了风,在高温区域热空气由于密度小而上升,低温区域由于 密度大而下降。空气的上升和下降也会引起天气的变化,下列说确的 是( ) A.地表湿热的空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汽化,所以低气压多伴随晴天 B.高空干冷的空气下降到地表,遇热液化,所以高气压多伴随晴天 C.地表湿热的空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液化,所以低气压多伴随阴天

实验利用注射器估测大气压的值

实验:利用注射器估测大气压的值 江苏丰县初级中学戴松方 实验目的: 通过注射器等身边的器材来估测大气压的大小。 实验原理: 1.,其中F为大气压力,S为受力面积。 2.二力平衡知识。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活塞所受的大气压力近似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 实验器材: 2ml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 实验步骤: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2.如图1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移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近似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图1 3.观察并记录注射器筒上所标明的容积V,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L。求得活塞的横截面积。 4.由计算此时大气压的数值。 实验数据: 大气对活塞的压 力F/N 注射器的容积 V/ml 注射器有刻度部 分的长度L/cm 活塞的横截面积 S/m2 大气压的值 p/Pa 交流评估:

1.注射器的容积不要太大,因为容积大的活塞横截面积大,作用在活塞上的大气压力大,有可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导致实验无法进行。 2.按照上述实验方案测得的大气压强的值,往往会比大气压强的实际值偏小。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实验前筒内空气没有排尽,或实验时橡皮帽密封不严,有气体进入,都将使弹簧测力计测得的拉力变小,从而导致测得大气压值偏小。 图2 3.考虑到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存在摩擦力,将会导致测得大气压值偏大。这时可以设法测出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力,方法:如图2,注射器的小孔不盖上橡皮帽时,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移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根据二力平衡知识,这里F1就等于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力。若排尽空气后盖上了橡皮帽,刚好拉动活塞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F2。则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F2-F1,测量出的大气压强 等于。 2014-05-07 人教网 关闭 打印 推荐给朋友 大中小

评课记录大气压强11

《大气压强》的评课记录 葛荣清老师:这是一堂实用、有效的公开课,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学、如何做,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目标非常明确,而且学案切合学生实际,课件的制作非常实用。 张艳梅老师: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真正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生的学习主人,还有一点对于大气压强这一节课的引入利用瓶吞鸡蛋,实验的改进用鹌鹑蛋来代替鸡蛋,用250毫升的长颈烧瓶来代替广口瓶,由于鹌鹑蛋大小相差不大,煮熟后蛋白质软而易挤压,一般去壳鹌鹑蛋都能与长颈烧瓶口径恰当配合,而且由于长颈烧瓶颈部较长,延长了蛋吞入瓶内过程、提高了演示效率。对于纸杯覆水实验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孙立峰老师:这是一节新课改理念下的好课,在让学生感受大气压强之大时,让学生利用塑料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大气压强之大,还有利用注射器和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张立洁老师: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师能善于用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融入当时的情境,为学习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

但注意不能用多媒体字幕代替板书. 孙晓雷老师: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实施能以实例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基本上能体现三维目标,较好达到教学目的;在介绍大气压强与沸点关系时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接收新信息的能力。 柳庆祥老师:语言亲切自然,有亲和力;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学生参与欲望强烈,课堂容量大,既注重基础又注重拓展,能利用实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实施效果较好。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课堂中,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让学生运用学法自由组合学习小组,经过小组讨论,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而且增强了创新的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教学建议: 1、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给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和动手操作时间,适当控制教学节奏。多鼓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总之,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要注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 可以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适当控制教学节奏;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小实验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小实验 地球周围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是有压强的,这个压强我们把它叫做大气压强。认真的做一做下面的实验,就会体验到大气压强是确实存在的。 一、倒不满水的杯子 实验器材:玻璃杯1个细长颈玻璃瓶1个水 实验步骤: 1.将瓶子里加满水。 2.把玻璃杯倒扣在瓶口上。 3.把瓶子与玻璃杯同时倒置过来后,把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水从瓶中流入玻璃杯里了吗?水会从玻璃杯里溢出来吗? 4.向上提一下瓶子,当瓶口离开玻璃杯中的水面时,瓶子中的水又会流入到杯子里一些,直到玻璃杯里的水没过瓶口时,瓶子里的水就会停止流出。(如图1所示)

实验现象:当瓶口在玻璃杯中水面的上方时,瓶子里的水就会流入到玻璃杯里,只要瓶口低于玻璃杯口边缘的高度,玻璃杯里的水就不会倒满。 现象解释:装满水的瓶子倒置时,水会从瓶子里流入到玻璃杯里,在玻璃杯里的水没过瓶口时,瓶中的水再流出,瓶内气体的压强会小于大气压强。当瓶内气体的压强与瓶内水柱的压强和等于大气压强时,瓶内的水便不再流动;当瓶口离开玻璃杯中水面时,空气由瓶口进入瓶内,瓶子里的水又会流出来,直到瓶口再次被玻璃杯内的水没过,瓶内的水又会停止流动。 二、瓶吞鸡蛋 实验器材:玻璃瓶(装酸奶用的)1个熟鸡蛋1个热水 实验步骤: 1.将熟鸡蛋的硬壳皮剥掉。 2.往玻璃瓶中加满热水,过几分钟后倒出玻璃瓶中的水。 3.瓶中的热水倒出后,迅速把剥了皮的鸡蛋放在玻璃瓶口上,使鸡蛋竖直,并用手稍微压一下鸡蛋,让瓶口吸住鸡蛋后松开压鸡蛋的手,这时鸡蛋就会压实在瓶口上。(如图2(1)所示) 4.一会儿鸡蛋就会挤入瓶口中,再过几分钟的时间,鸡蛋就会挤入瓶子中,落到瓶底。(如图2(2)~(6)所示)

《大气压强》专项练习题

《9.3大气压强》专题练习题 知识点回顾: 表示。 1、概念: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 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并且具有性。 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历史上著名的实验——实验。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强=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 说明: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m 。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将玻璃管倾斜,高度,长度。 D、标准大气压:支持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 mmHg= cmHg= Pa 5、大气压的特点: ※特点: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

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6、测量工具: 定义: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分类: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7、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 8、沸点与压强: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时降低,气压时升高。 专题练习: 一、填空题 1、如右图是小明自制的气压计。当瓶内的气压瓶子外的气压时, 细管中的液柱就要上升,管内外的液面就有高度差。我们就可以根据管中 液柱高度的变化,判断出外面大气压的变化。而当液柱下降时,就说明外 面大气压,若把此气压计从山脚下搬到山顶,则液柱 将。 2.如右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制作的人呼吸过程模拟装置,当我 们向下拉动橡皮膜时,瓶内气体的压强将,气球在 的作用下体积就会变大。 3. 我们生活中用的离心泵和活塞式抽水机都是利用把 水抽到高处的;在1 个标准大气压的条件下,这两种抽水机最多能把水抽到大约m的高处。 4. 夏天的时候,如果将打足气的自行车车胎在阳光下曝晒,就会使车胎爆破,原因是。5.如右图所示,是某医院为病人输液时用的吊瓶,在药瓶中要插 入两条管子,A管是输液管、B管是空气管.B管的作用

中考必考实验—粗略测算大气压值实验(实验精讲+典型例题)

实验十一、粗略测算大气压强的实验 【实验目的】: 粗略估算大气压强的数值。 【实验器材】: 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橡皮帽;刻度尺。 【实验原理】: P=F/S 知识依据:二力平衡(利用注射器的活塞受到弹簧测力计和大气 压力处于平衡状态时,即二力平衡。) 【实验步骤】: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③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 ④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实验记录】: 【数据处理】: ①注射器近似圆柱体,由体积公式可以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S=V/L ②根据公式p=求出大气压强;

【考点方向】 1、该实验求出的大气压是估测数值,和真实的大气压数值存在差距主要原因是两方面:答:一、活塞与注射器之间存在摩擦;二、空气难以排尽。 2、若不考虑其它因素,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气压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3、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4、空气无法排尽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将注射器内抽满水,端口向上推动活塞排水,使得顶端保留水,再封口。 5、实验前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主要好处有:一、减小摩擦;二、增加气密性。 6、实验过程中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保持在水平方向目的:可以减小活塞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 7、当弹簧测力计量程不够时或者为了拉动时更省力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可换用小量程注射器。(减小活塞的横截面积) 8、该实验的原理依据是:P=F/S 知识依据:二力平衡(利用注射器的活塞受到弹簧测力计和大气 压力处于平衡状态时,即二力平衡。) 9、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筒的底端,这样做的目的是排尽筒内空气,密封注射器。(从而使得作用在活塞上的力只有大气压力和弹簧测力计拉力)10、实验过程中应该水平方向、缓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此时拉力等于大气压力。 11、实验过程中为了减小活塞与筒壁之间的摩擦除了采用涂抹润滑油外,还可以采用:在用橡皮套封住注射器端口前,将其注射器水平放置,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活塞,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密封端口后再次拉动测得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去摩擦力就是大气压力。 12、如果考虑活塞和筒壁之间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所测的大气压值应该比标准值偏大。

(完整版)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精选题

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 1.(1)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在大气压为760mm水银柱的房间里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为755mm,可能的因为是. A.玻璃管太长了 B.玻璃管放斜了 C.管内水银面上方进入少量空气 D.玻璃管比较粗 (2)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如果将玻璃管由竖直变为倾斜,则 A.水银柱长度增大,高度升高B.水银柱长度不变,高度降低 C.水银柱长度减小,高度减小D.水银柱长度增加,高度不变 (3)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玻璃管内径越大,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越小 B.往水银槽内多倒些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减小 C.玻璃管顶端突然破了一个小孔,水银会向上喷出 D.把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称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2.在测定大气压的实验中,因缺少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①将蘸水的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的玻璃板上,挤出塑料吸盘内空气,测出吸盘的直径为d; ②将装有适量细砂的小桶轻轻地挂在吸盘的塑料挂钩上; ③用小勺轻轻向小桶内加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用天平测出这时小桶和沙的质量为m.请完成下列问题: (1)蘸水的目的是. (2)吸盘脱离玻璃板时,若不计塑料挂钩的质量,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测得大气压数值的表达式是:p大气压=.(写出最终的化简结果) (3)实验中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3.(2017春?西城区校级月考)某物理探究小组用注射器、量程足够大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取测大气压的值.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 ③如图所示,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大气对活塞的压力);读取注射器的容积V; ④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L. (1)大气压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原理是. (2)活塞的横截面积S= .(用题目中的字母表示) (3)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为p=.(用题目中的字母表示) (4)如果注射器漏气会导致所测量的大气压值.(选填“偏小”或“偏大”) 4、如图所示,小宁用轻质吸盘等器材估测大气压的大小,她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A.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B.将蘸水的塑料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 C.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面. D.测出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D. E.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p. (1)小宁由于疏忽,将前三项的顺序写颠倒了,正确的顺序应为. (2)实验中将蘸水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的目的是尽量将吸盘内的空气排干净.(3)要测出大气压的大小,你认为实验中所选吸盘的面积应尽量.(选填“大一些”或“小一些”). (4)实验中计算大气压的表达式是P= (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5)小宁通过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与标准大气压值相差很大,她分析了以下原因:

专题四:测量大气压强实验

专题四:测量大气压强实验 1.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 (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 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 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p=_______。 (3)实验时,可先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小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实验时应选用____(选填“甲”或“乙”)注射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所示,小玮想估测大气压的大小,她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A.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 B.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 C.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面。 D.量出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计算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 面积为S。 E.根据p=F/S,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p。 (1)小玮由于疏忽,将前三项的顺序写颠倒了,正确的顺序是_____ (2)实验中小玮将蘸水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3)如果实验中小玮所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是10cm2,她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测出大气压的大小(设大气压约为1.0×105Pa) (4)要测出大气压的大小,你认为实验中所选吸盘的面积应尽量______(选填“大一些”或“小一些”)。 (5)小玮通过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与1标准大气压值相差很大。她分析,可能是测得的吸盘面积不准确,也可能是吸盘与玻璃板面脱离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准确,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6)小玮又把玻璃板分别斜放、立放,使弹簧测力计向不同方向拉吸盘,也都测出了大气压的值。这说明大气压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 3.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大气压强的大小,他们拿来一个带挂钩的吸盘,将吸盘紧压在厚玻璃板的下表面,用一个可装细沙的购物袋(质量不计)挂在挂钩下。如图所示,向袋里逐渐注入细沙直至吸盘被拉下来,由此可得到大气压的大小。 (1)本实验主要的测量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 (2)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气压的表达式P=_______; (4)如果测出的大气压仅为0.8×105Pa,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大气压实验小结

大气压专题讲解 精测大气压:托里拆利实验知识点总结: 实验方法及注意:(1)一只手握住玻璃管中部,在管内灌满水银,排除空气,用另一只手的食指紧紧堵住玻璃管开口端把玻璃管小心地倒插在盛有水银的槽里待开口端全部浸入水银槽内时放开手指,将管子竖直固定当管内外贡液液面的高度差约为76cm时,它就停止下降,读出水银柱的竖直高度; 1、下列现象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A、用吸管吸饮料 B、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 C、吸盘帖在光滑的墙面上 D、墨水被吸进钢笔 E、人体肺部吸气 2、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玻璃管内水银柱比槽内水银面高出76cm,下面的哪些措施可以使这个高度差改变() A、往槽内加入少许水银 B、使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 C、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 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E、将细管换成很粗的管子 F、本实验器材从夏天放置到冬天 G、将玻管顶端凿一个很小很小的孔 H、试验时天气有晴转阴 I、将试管压一压(但水银柱上方任有真空) J、在试管足够长时,将汞换成水 题3 题4 题5 3、如图3所示,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小明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水平地面上,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填“变小”、“不变”或

“变大”)如果在瓶中装满水,就可以制成一个较准确的测量仪器 (请写出它的名称)。 4、 4、如图4所示,将托里拆利装置放在天平上,并用铁架台将玻璃管固定,使管口不与槽底接触,在右盘放砝码使天平平衡,此装置移到山上,分析天平的状态变化. 5、试管中有一段被水银柱密封的空气柱,将此试管分别如图所示旋转,若空气柱的压强为P,大气压为P0,则满足P<P0的是:()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估测大气压:方法一:注射器等器材组合 小明所设计的“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方案如下: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②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移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③观察并记录注射器筒上所标明的容积V,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L。 (1)根据以上实验方案,用测得和记录的物理量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应为p=_______。 (2)在如右上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小明不能采用图的装置来估测大气压强,其原因 是。 (3)按照上述实验方案测得的大气压强的值,往往会比大气压强的实际值偏小。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一同学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可能的原因又是(数据读取没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学校的同学们在进行估测大气压实验时,首先读出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V,用刻度尺量出其全部刻度的长度为L;然后按照如图所示的过程,慢慢的拉注射器(甲图没有盖上橡皮帽、乙图在排尽空气后盖上了橡皮帽),刚好拉动活塞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F1和F2。则他们测量出的大气压强最接近于()A.F1L/V B.F2L/V C.(F2-F1)L/V D.(F2+F1)L/V 方法二:橡皮碗等器材组合 学习了大气压的知识以后,小明对大气压强通常有1.0×105Pa这么大存有疑问,想亲自证实一下;如是

大气压强例题.doc

v1.0可编辑可修改 气体的压强 典型例题 【例 1】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如果不慎玻璃管里进入少量空气。根据管内水银柱的高度 得出的测量值比实际大气压大还是小一些,为什么 答案:如果玻璃管里进入空气,那么管内水银面的上方就不是真空,这些空气也会产生一 定的压强作用在水银面上,如图,管外大气压等于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管内空气产生的压 强之和。因此,根据管内水银柱读出的测量值比实际大气压要小一些。 【例 2】将一支长20cm 的玻璃试管装满水银后,倒置托入水银槽中,如图。若在试管顶部 点开一个小孔,管中水银将:()。 A.从点喷出B.保持不动C.向下移动D.无法判定 分析:选择试管内与水银槽内水银面相平的一点,点处于平衡状态。点受到向上 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受到向下的压强也为,管内水银柱高度不会大于20cm,这段水银柱 产生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因此水银柱受到试管向下的压强,(为试管内 水银柱的高度)。若从点处打开,大气从点进入试管,受到大气的压强,点受到向下的压强为,比向上的大,处的水银将向下移动,整个试管中的水银也将向下 移动, C正确。 答案: C

【例 3】用瓶塞塞紧装满水的塑料瓶,再在瓶壁上穿一个小孔,水不会从孔中流出来如果 打开瓶塞,水流会从孔中流出,这是为什么 分析:当瓶塞塞紧时,瓶壁的小孔处的水受到瓶外大气压强的作用向瓶内,同时还受到瓶 内水的压强向瓶外,由于这时大气压强大于瓶内水的压强,所以水不往外流。瓶塞打开时,水 面上受到大气压强作用,使小孔处的水向外的压强增大,所以向外流。 解题:瓶塞塞紧时,小孔处的水受到的瓶外大气压强大于瓶内水的压强,所以水没流出 来。打开瓶塞后,水面上受到大气压强作用,使瓶内水的压强增大,大于小孔处的水受到向内 的大气压强,所以水向外流。 【例 4】高压锅煮牛肉时,牛肉容易烂,其原因是()。 A.高压锅内压力较大,牛肉被压烂。 B.高压锅内水温较高,牛肉的高温下易煮烂。 C.高压锅内压强较大,牛肉易膨胀变烂。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分析:高压锅的锅盖密闭,锅内气压增大,锅内水的沸点高于100 ℃,因而水温将高于通 常烧煮时的温度。牛肉的分解煮烂的程度直接与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越容易烂。 答案:此题正确答案选B。 【例 5】山脚下大气压等于758mm汞柱产生的压强,同一时间里,山顶的大气压强等于 738mm汞柱产生的压强,则这座山的相对高度是多少m 分析:因为在海拔2km 内,可以近似认为每升高12m,大气压就降低1mm汞柱。 解答:从山脚到山顶水银柱下降了= 758mm- 738mm=20mm,那么山的相对高度=12m×20=240m。 【例 6】为什么氢气球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就可能破裂 分析:大气压是由于大气层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离地面越高的地方,上面的大气层越 薄,那里的大气压越来越小,密封的氢气球内部的压强是比较大的,随着氢气球上升,内、外 的压强差越来越大,最后氢气球在内部压强的作用下就可能胀裂。 【例 7】用一台抽水机能将离地面深20m的水一次抽上来吗,为什么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习题(附有标准答案)

大气压强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著名的________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________实验第一次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____厘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合________帕,约________帕. 2.(05沈阳市(课改区))把钢笔水吸入笔囊中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如果把玻璃管倾斜一定角度,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将_______;水银柱的高度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已知实验室所在地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在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 中,管内水银上方为真空,则管内A点的压强为_______毫米汞柱,槽内B点 的压强为_______毫米汞柱. 5.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不小心管内进入了一点空气,测得的结果是730 毫米汞柱,而当时实际大气压的值是756毫米汞柱,那么管中水银面上方空气的压强是 ________毫米汞柱. 6.做托里拆利实验,玻璃管内灌入的液体是_______.若管内灌入的是水,当玻璃管倒置在水里,要求管顶出现真空,玻璃管至少要约_____米;若管内灌入的是煤油,则玻璃管至少要约 _____米.(ρ油=0.8×103kg/m3)(在一标准大气压下) 7.(04湖南郴州)在标准大气压(1.0l×l05Pa)下,面积为20m2的房顶上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N. 8.(05安徽省)在玻璃瓶内装一些水,用一个插有两端开口细管的塞子将瓶口塞 紧,如图所示,从细管的上端向瓶内用力吹气,当停止吹气后,你将看到的现 象是,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9.(04重庆北碚)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读出水银气压计的示数为74cm,当地大气压 强的大小为____________Pa(g=10N/kg,水银的密度为13.6×103㎏/m3),由此 可知,当地位置比海平面________选填"高"或"低")。 10.(04福州)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容易沸腾,是因为高原地区气压_______1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__________100℃。而人在该地区吸气困难,与在平原相比,吸气时肺的容积要扩张得更 ______些,肺内的气压要变得更 _______ 些。11.(05贵阳)高压锅是人们喜欢的节能、节时的炊具。再使用时,由于锅内气体的压强比外界大气压高,所以水的_________提高,食物可以很快煮熟。 12.(04芜湖)煮牛奶时,为了保持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能用高温煮沸。为此,人们制造了一种"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可以使牛奶里的水不到100℃就沸腾。这种"低压锅"的物理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13.酒精的沸点是78.5℃,如果测出酒精的沸点是78℃,则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于76cmHg. 14.(05天津市)若高压锅盖的面积约为450cm2,当锅内蒸气的压强达到1.6个标准大气压时,锅盖与锅体间的拉力为________N(已知外界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可近似取105Pa)。 15.(04福建宁德)注射器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空气,在温度一定时,注射筒内空气体积减小, 压强将___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6.(04湖北黄冈)保温瓶中热水不满而盖紧瓶塞,过一段时间,瓶塞不易 拔出。此现象表明:体积一定时,气体的温度______,气体的压强____ __。假定外界大气压为1.0×105Pa,瓶口截面积为10cm2,拔出瓶塞至少需 要的力量是20N,则瓶内气体压强是_____. 17.如图所示,用手握着两张纸,让纸自然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

大气压测量实验

大气压测量实验 1、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容积为V 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各一只,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小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立即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 . ③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为L . 根据以上实验方案,用测得和记录的物理量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应为p=_________. 2.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容积为20cm 3 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各一只,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 小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 (2)如图13-47所示,用细尼龙绳拴在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立即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为18N 。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L 为10cm 。 请根据以上实验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3.某物理探究小组用注射器、量程足够大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去测大气压的值.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 .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如图14所示,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即大气对活塞的压力); C .读取注射器的容积V ; D .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L . (1)完成实验步骤A 的目的是 . (2)活塞的横截面积S = . (3)请根据实验步骤将记录表格的第一行栏目补充完整(不要求填入实验记录数据). 大气对活塞 的压力F /N 注射器的容积V /m 3 活塞的横截面积S /m 2 (4)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为= . (5)由于注射器漏气会导致所测量的大气压值 .(选填“偏小”或“偏大”) 3、已知1标准大气压的值约为105Pa 。小明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大气压究竟有多大?他设计的实验方案 是:将蘸水的的塑料挂钩的吸盘按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往上拉,直到吸盘脱离桌面。记录刚刚拉脱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再设法量出吸盘与桌面的接触面积,然后算出大气压(如图所示)。它选择的实验器材是:量程为5N 的弹簧测力 图13-47 图14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教案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1.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大多来自他们的兴趣;而物理教学又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几乎始终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实际教学中,在注重知识逻辑的同时,应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心理特点,把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 2.在教学中,按照“体验→思考→分析→探究→应用”的思路逐一展开,让学生通过实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讨论大气压的特点,应用大气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探究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3.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道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怎样才能知道”,所以,能动手做的实验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给学生亲近感和真实感,多媒体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大气有压强;

·知道大气压数值的测量方法以及估测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探究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动手和积极探究的精神; ·认识大气压的存在与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用具】 矿泉水瓶1个,玻璃杯1个,玻璃管1根,烧杯1个,水槽1个,量筒1只,吸盘1个,乒乓球1只,硬纸片1块,水适量,弹簧测力计1只,注射器1只,细尼龙线若干,刻度尺1把;多媒体。 【教学重点】 1.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2.知道大气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1.设计多种方法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2.测量大气压大小的方法。 【教学方法】 自学与指导,实验与讨论相结合的综合启发式。 【教学流程】 1.引入:从生活走向物理。 (投影并解说)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底层,其中,有许多看似意外却是真实的现象或故事在发生着:患有关节炎的人会在阴雨天(气压明显变化)感到疼痛;生活在高原处的人知道水加热到80℃左右就沸腾了…… 实验演示: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请同学们猜测瓶子倒过来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说明: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生活中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2.怎样知道大气有压强

与大气压强有关的两个有趣实验

与大气压强有关的两个有趣实验 1.喷泉实验 在讲大气压强时,为了让学生比较形象直观的认识到大气压的存在和利用大气压的现象,我们可以做一些既能说明问题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小实验。其中喷泉实验就是一例。 1)仪器的装置 如图1-1所示,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1)外壳比较厚实的饮料瓶; (2)喷水管:用废签字笔芯去掉其笔 尖金属部分并清洗干净; (3)出水管:废签字笔外笔杆、饮料 吸管或橡胶管; (4)储水槽:用废饮料瓶盛水,作为 供水的水源; (5)接水槽:用废饮料瓶接出水管流 出的水,也可直接把出水口与下水道相通。 2)制作方法 将饮料瓶盖取下用钻头或电烙铁钻出 或烙出与笔杆和笔芯大小相同的孔后用AB 胶或环氧树脂粘牢即可。注意不能漏气! 3)工作原理 如图1-2所示,当水沿出水管3流出时,封闭在饮料瓶1中空气的体积增大,压强减小,使管外大气压强大于管中空气的压强,所以水能从喷嘴2喷出。喷射的水柱高度由储水槽4与接水槽5水平面间的高度差来决定。 水柱喷射高度的计算方法如下:设大气压强为p 0,签字笔喷管中的空气压强为p ,接水槽到储水槽的高度差为H ,储水槽液面到饮料瓶中液面的高度差为s ,喷射水柱高度为h 。 则储水槽液面的压强应满足: p gh gs p ++=ρρ0 接水槽液面的压强也应满足: p gs gH p ++=ρρ0 由以上两式可得H =h ,即水柱高度等于出水口到进水口的高度差,由于水图 1-1 图 1-2

与管之间有粘滞阻力,因而实际上h <H 。该实验不仅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同时也是利用大气压的一个很有趣的实验。 2、另一个有趣的实验 1.装置 如图1-3所示,用一根直径约2.0cm 左右的长有机玻璃管(或玻璃管),将端部打磨平整后,一端用有机玻璃片滴入少许三氯甲烷粘结封口,另找一个直径稍小于有机玻璃管的小瓶或有机玻璃管同样封闭 端面,使大管内径与小管外经之差在1mm 左右(以小瓶、小 管能在大管内自由移动为宜)。 2.实验现象 实验时先在外管内灌满水,将小瓶(小管) 插入外管后再倒转成图1-3所示垂直向下形式,此时可看见 管内水徐徐流下,小瓶不但不会落下,反而会渐渐上升,一 直到管的顶部为止。 通过本实验可以说明,小瓶(小管)在大玻璃管内上升 的确是与大气压的作用有关的。因为,当我们在有机玻璃管 的封口上开一个小孔时,若开始实验时用手堵住小孔,重复 上述实验,小瓶徐徐上升;当小瓶升到一定高度时,放开堵 孔手指,小瓶立即落下,这时因长管上端也有空气,管内形 不成真空,所以小瓶(小管)会落下。 3.实验成功所需条件 假定在两管倒过来的一瞬间成图1-3所示的情况(这时刻,水和小管还基本处于静止状态)。我们以小管为研究对象,小管主要受到三个力:重力G 、向上的大气压力F 1 = p 0S ( p 0为大气压强、S 为小管外径截面积)、水对小管顶部外壁的向下的平均压力 F 2= p b S ( p b 为小管顶部外壁所受平均压强,可以认为是b 点的压强)。小管所受向上的合力为: F = F 1 –F 2 -G 式中,G 和F 1 是恒定的,而F 2(p b )是随实验条件而变化的。 若开始时小管插入大管水中的深度是h 。那么,只要水是静止或流速很小,可以认为这时大气压强在水中传递的过程中大小不变,而且各向同性。因此,小管顶部b 处的平均压强为: p b = p a - ρgh = p 0 –ρgh 因而, 图 1-3

大气压强练习题及答案

大气压强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某同学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瓶内装了适量的水,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穿过瓶塞子插入水中,通过玻璃管 向瓶内吹入少量的气体,管中水面如图。如果该同学记录了在紫金山脚玻璃管中水面的位置,把这个装置移 到山顶玻璃管中水面的位置与在山脚的高度相比较 ( ) A、偏高 B、相等 C、偏低 D、无法判断 2、一位小朋友手里拿着的氢气球不小心脱手升到了空中,当气球升到高空时发生了破裂。以下关于气球升 到高空破裂的原因分析正确的就是( ) A、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 B、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 C、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 D、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 3、下列事件中,属于利用大气压的就是( ) A.用吸管把饮料吸入嘴里 B、打针时,把药液注入肌肉里 C.瘪进去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烫一烫又能恢复原状 D.当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断地跳动 4、下列几幅图对应的与气体压强有关的说法中,与实际不符的就是( ) 5、下列现象不就是利用大气压的就是( ) A.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 B.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C.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 D.用吸管吸饮料 6、小华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就是( ) A.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变瘪 B.将密封易拉罐置于深水中,易拉罐变瘪 C.让易拉罐从高处下落撞击地面,易拉罐变瘪 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空气,易拉罐变瘪 7、一部彩色电视机显像管屏幕的面积约为0、25m2,屏幕受到的大气压力最接近下列哪个数据 A、2、5×106N B、2、5×104N C、2、5× 102N D、2、5N 8、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就是( ) A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 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病人的肌肉中 C小李用图钉将地图钉在墙上 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9、冬天.装有一定量水的热水瓶过了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拔出,这主要就是由于( ) A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B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C瓶塞遇冷收缩 D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 10、某同需要清理金鱼缸中沉在底部的污物,其手中只有一根透明的塑料软管,采用虹吸的方法来将鱼缸底部的污物排除.软管的一端插入鱼缸的底部如图所示,该同学用嘴在软管的另一端吸气,使管中液面到达某点时停止吸气,管中就能自动排出鱼缸底部的污水,同时保证污水不能流进该同学的嘴中,该点就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大气压强教案

《大气压强》教案 湖北省襄樊市建昌子校张利民 【教材简析】: “大气压强”是初中物理(人教版)第一册第十章第一节的内容,它主要讲述有关大气压强的初步知识,既是前一章液体压强知识的延续拓展,又是后一章中学习流体压强和高中学习气体性质的基础,本章的其余三节内容都是以“大气压强”作为中心内容展开深化的。在教材中,这节课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难点是用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出大气压值的原因。 大气压强虽然很大,身体却感觉不出来,但是人们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现象又都与大气压强有关。教学中可设法让学生亲自感受到大气压的存在,再利用知识的迁移来学习大气压,同时尝试着解释常见的大气压现象。这样能利于学生对大气压的理解,还能深刻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物理知识有用,学习是快乐的。初三下学期,能保护延续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也是很重要的。 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很难理解,而水银有毒,最好不演示,如果只靠画图讲解,枯燥乏味学生根本听不懂,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既能看到实验的全过程,增加了可信度,又直观、形象,易于接受,且能调动学生兴趣,可利用“暂停”键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步骤,同时把难点知识分成若干个小问题,分步提问,层层引导,个个击破,从而突破难点。 本节课可主要采用“导、辅、训”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物理学习,对这门学科有了简单的了解,物理观察、实验、分析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也亲身体验到了物理知识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对物理有了一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希望教师能满足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渴求,希望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得锻炼及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更希望品尝到成功学习的快乐。教学中应注意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的同时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勇气,教会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探究式学习的主角。

有关大气压强的几个趣味小实验

有关大气压强的几个趣味小实验 1、自动喝水的杯子 【实验目的】 观察封闭容器中的燃烧使容器中气压变小。 【实验内容与现象】 取一个浅盘子,一个玻璃杯,一张不大的薄纸和火柴。把盘子放到桌上,盘内装入少量水。将纸点燃并迅速塞入玻璃杯内,再马上将杯口向下倒扣在盘中(图)。随着火灭烟生,杯子像一个干渴得冒烟的喉咙,把盘内的水“喝”得一干二净,而且进入杯内的水不会再流出来。如果把一枚硬币事先放入盘内的水底,那么,此时你可以不湿手指地将它取出来。当然,扣杯子时注意杯口不能把这个硬币罩住。注意,放入盘内的水不能太多,否则这个杯子可能喝不完盘内的水。

2、水在倒置烧杯里上升 【实验目的】 观察倒置空杯里水的上升,学习气压或大气压。 【实验步骤】 参看图 (1)在一个大烧杯中放入约110毫升的色水,并将它们放到三角加热台上。 (2)对大烧杯加热,同时将一小烧杯倒置于大烧杯中。 (3)使杯中的水至少沸腾一分钟,注意观察气泡的走向与小烧杯是否倾斜翻倒。 (4)把两个烧杯一起移走,并将火盖灭。 (5)在烧杯冷却过程中,观察两烧杯中水的运动。 【现象解释】 在水煮沸的过程中,液态水转化为水蒸汽。在倒置的烧杯中生成的水蒸汽占据了烧杯中的空气的位置。水沸腾的时间越长,生成的水蒸汽越多。冷却的过程是蒸汽冷凝的过程。蒸汽又冷却变成水时,小烧杯内部的压强减小。所以小烧杯外部的水被外部较高的大气压推进倒置的小烧杯中。为缩短实验时间,可用一些冷水滴在小烧杯上,使小烧杯中的水上升。加热时间足够长,水可以完全充满小烧杯。

3、利用自行车气筒测量大气压强 【实验目的】 用气筒近似测定大气压强。 【实验内容与要求】 取一个自行车打气筒,先把打气筒的活塞完全推到底部,然后把气筒的出气口涂上厚油脂使它被密封。在气筒的手柄中心处固定一个挂钩,利用它可以吊挂重物。拿住打气筒的筒壁,使气筒倒置。逐渐增加挂钩上所挂重物的重量,记下打气筒的活塞开始慢慢匀速下落时所挂重物的重量G。测量打气筒气管的内径,计算出打气筒活塞端部的面积S。 为了简便,可用砝码作重物。测量内径时需要事先拆开气筒的一端。 4、空气压扁罐头盒 【实验目的】 观察大气把空罐头盒压扁。 【实验内容、现象与解释】 从一个可口可乐的空易拉罐的小口,向罐里注入1/4罐水。把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直到水沸腾。在水蒸汽出现以后,稍待一会儿再停止加热。用干布垫着拿起罐头盒,将它横着放到事先备好的一盆冷水上,使它的侧面有1/3左右浸入冷水。随着一个声音的发出,可看到罐头盒的侧面向内塌陷。其原因是:当水沸腾后,水蒸汽已将罐头盒中的空气排挤出去了;冷却时水蒸汽又冷凝成水,致使罐头盒内的压强由于气体质量的迅速减小而较大地小于外部的大气压,从而使罐头盒受到向内的压力。为了防止把罐放倒时烫着手,最好用铁丝在易拉罐上口处绕制一个把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