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阻式传感器应用与发展

电阻式传感器应用与发展

合肥学院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

电阻式传感器应用与发展

系别: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

专业:自动化

班级:10级自动化(1)班

姓名:钱超马小俊李翔宇

指导老师:储忠

成绩:

2012年09月27 日

电阻式传感器应用与发展

摘要:电阻式传感器:把位移、力、压力、加速度、扭矩等非电物理量转换为电阻值变化的传感器。

电阻式传感器又有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固态圧阻式传感器,热电阻式传感器,气敏电阻,和湿敏电阻,其中热电阻式传感器又有热电阻和热敏电阻。

关键词:电阻式传感器原理应用发展

电阻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电阻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将被测量转化成为传感元件电阻值的变化再经过转换电路变成电信号输出。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形变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物理现象检测的。固态压阻式传感器是利用单晶硅材料在受到力得作用后,其电阻率将随作用力而变化的物理现象检测的;热电阻式是利用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而变化这一物理现象来测量温度的;气敏电阻是利用气体的吸附而使半导体本身的电导率发生变化这一机理来检测的;湿敏电阻则是通过湿敏材料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导致本身电阻值发生变化这一原理而制成的。

电阻式传感器的一般种类

应变电阻传感器,用来测量拉压应力,以及基于此的其它物理量。

热敏电阻传感器,用来测量温度。

滑臂式电阻传感器,用来测量几何位置(角度,位移)。

磁敏电阻传感器,用来测量磁场。

光敏电阻传感器,用来测量光的强度。

吸湿媒质电阻传感器,用来测量湿度。

液体电阻率传感器,用来测量水溶离子浓度。

电阻式传感器的应用行业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主要应用在大坝、桥梁、航天飞机、船舶结构,发电设备等工程结构的应力测量和健康监测。如美国波音767飞机静力结构试验中就采用了2000多个电阻应变片和1000多个应变花来测量飞机结构大量部位的应变。我国的泰山核电站运行前对核反应堆安全壳结构整体试验中,采用了100多个电阻应变片测量混凝土和钢筋中的应力、钢束力以及安全壳的变形情况,历时11昼

夜;由于固态圧阻式传感器具有频率响应高、体积小、精度高、灵敏度高等优点,所以它广泛应用于航海、石油、化工、动力机械、兵器工业以及医学等方面;热敏电阻几乎在每个行业都有使用,如家用电器、制造行业、医疗设备、运输、通信、保护报警装置和科研等;气敏电阻较广泛的用于防灾报警,如可制成野花石油气、天然气、城市煤气、煤矿瓦斯以及有毒气体等方面的报警器,也可用于大气污染的监测以及医疗上用于对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测量。生活中则可用于空调机、烹调装置、酒精浓度探测等方面。

电阻式传感器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

电阻式触摸屏

在手机中使用的触摸传感器(touch sensor)就是平时我们俗称的触摸屏(Touch panel),又称为触控面板,触摸传感器的使用使人机交互更加方便和直观,增加了人机交流的乐趣。触摸传感器的使用减少了手机菜单按键,操作更加简单、便捷。

电阻式触摸屏是一种传感器,它将矩形区域中触摸点(X,Y)的物理位置转换为代表X坐标和Y坐标的电压。很多LCD模块都采用了电阻式触摸屏,这种屏幕可以用四线、五线、七线或八线来产生屏幕偏置电压,同时读回触摸点的电压。电阻式触摸屏基本上是薄膜加上玻璃的结构,薄膜和玻璃相邻的一面上均涂有ITO(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涂层,ITO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当触摸操作时,薄膜下层的ITO会接触到玻璃上层的ITO,经由感应器传出相应的电信号,经过转换电路送到处理器,通过运算转化为屏幕上的X、Y值,而完成点选的动作,并呈现在屏幕上。

1、电阻式触摸屏的工作原理

触摸屏包含上下叠合的两个透明层,四线和八线触摸屏由两层具有相同表面电阻的透明阻性材料组成,五线和七线触摸屏由一个阻性层和一个导电层组成,通常还要用一种弹性材料来将两层隔开。

触摸屏的结构如图所示。

触摸屏的结构

当触摸屏表面受到的压力(如通过笔尖或手指进行按压)足够大时,顶层与底层之间会产生接触。所有的电阻式触摸屏都采用分压器原理来产生代表X坐标和Y坐标的电压。如图3,分压器是通过将两个电阻进行串联来实现的。上面的电阻(R1)连接正参考电压(VREF),下面的电阻(R2)接地。两个电阻连接点处的电压测量值与下面那个电阻的阻值成正比。

触摸屏的分压原理

为了在电阻式触摸屏上的特定方向测量一个坐标,需要对一个阻性层进行偏置:将它的一边接VREF,另一边接地。同时,将未偏置的那一层连接到一个ADC 的高阻抗输入端。当触摸屏上的压力足够大,使两层之间发生接触时,电阻性表面被分隔为两个电阻。它们的阻值与触摸点到偏置边缘的距离成正比。触摸点与接地边之间的电阻相当于分压器中下面的那个电阻。因此,在未偏置层上测得的电压与触摸点到接地边之间的距离成正比。

2、四线电阻式触摸屏

在手机中使用电阻式触摸屏几乎全部都是四线触摸屏。

四线电阻式触摸屏工作原理 四线触摸屏包含两个阻性层。其中一层在屏幕的左右边缘各有一条垂直总线,另一层在屏幕的底部和顶部各有一条水平总线,。在触摸屏幕后,起到电压计作用的触摸管理芯片首先在X+点上施加电压梯度VDD ,在X-点上施加接地电压GND 。然后,检测Y 轴电阻上的模拟电压,并把模拟电压转化成数值,用模数转换器计算X 坐标。在这种情况下,Y-轴变成感应线。同样地,在Y+和Y-点分施加电压梯度,可以测量Y 轴坐标。

3、电阻式触摸屏的外观及结构

电阻式触摸屏是覆盖在LCD 上面一层玻璃结构的透明的材料,它与LCD 是可以分离的,可以单独进行更换,有些手机的触摸屏和LCD 做在一起,如果触摸屏损坏的时候只能一起更换。

部分手机会在触摸屏上面加一个屏幕面板,用来保护触摸屏和LCD 。触摸屏的外形结构如图所示。

触摸屏

触摸屏管理芯片

电阻式触摸屏外形结构

4、电阻式触摸屏电路详解

下图是是一款手机的电阻式触摸屏电路,电路由触摸检测部件、触摸屏控制芯片、CPU 组成,触摸屏安装在LCD 的前面,用户检测用户的触摸位置,当手指触摸图标或菜单位置时,触摸屏将检测的信息送入触摸屏控制芯片,触摸屏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从触摸点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CPU ,它同时能接收CPU 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

手机的电阻式触摸屏电路

电阻式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触摸

屏及

触摸

屏接

口 触摸屏控制芯

片将检测信息

送入CPU ,并执行。

1、集成化、多功能化、智能化

随着集成化技术的发展,各类混合集成和单片集成式压力传感器相继出现,有的已经成为商品。集成化压力传感器有压阻式、电容式、等类型,其中压阻式集成化传感器发展快、应用广。

传感器的多功能化也是其发展方向之一。把多个功能不同的传感元件集成在一起,除可同时进行多种参数的测量外,还可对这些参数的测量结果进行综合处理和评价,可反映出被测系统的整体状态。由上还可以看出,集成化对固态传感器带来了许多新的机会,同时它也是多功能化的基础。

传感器的智能化指传感器与微处理机相结合,使之不仅具有检测功能,还具有信息处理、逻辑判断、自诊断、以及“思维”等人工智能,借助于半导体集成化技术把传感器部分与信号预处理电路、输入输出接口、微处理器等制作在同一块芯片上,即成为大规模集成智能传感器。可以说智能传感器是传感器技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实现将取决于传感技术与半导体集成化工艺水平的提高与发展。这类传感器具有多能、高性能、体积小、适宜大批量生产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可以肯定地说,是传感器重要的方向之一。

2、新材料开发

传感器材料是传感器技术的重要基础,是传感器技术升级的重要支撑。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传感器技术日臻成熟,其种类越来越多,除了早期使用的半导体材料、陶瓷材料以外,光导纤维以及超导材料的开发,为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例如,根据以硅为基体的许多半导体材料易于微型化、集成化、多功能化、智能化,以及半导体光热探测器具有灵敏度高、精度高、非接触性等特点,发展红外传感器、激光传感器、光纤传感器等现代传感器;在敏感材料中,陶瓷材料、有机材料发展很快,可采用不同的配方混合原料,在精密调配化学成分的基础上,经过高精度成型烧结,得到对某一种或某几种气体具有识别功能的敏感材料,用于制成新型气体传感器。此外,高分子有机敏感材料,是近几年人们极为关注的具有应用潜力的新型敏感材料,可制成热敏、光敏、气敏、湿敏、力敏、离子敏和生物敏等传感器。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更新型材料的开发,如纳米材料等。

3、新工艺的采用

在发展新型传感器中,离不开新工艺的采用。新工艺的含义范围很广,这里主要指与发展新兴传感器联系特别密切的微细加工技术。该技术又称微机械加工技术,是近年来随着集成电路工艺发展起来的,它是离子束、电子束、分子束、激光束和化学刻蚀等用于微电子加工的技术,目前已越来越多地用于传感器领域,例如溅射、蒸镀、等离子体刻蚀、化学气体淀积(CVD)、外延、扩散、腐蚀、光刻等,迄今已有大量采用上述工艺制成的传感器的国内外报道。

参考文献

马西秦,自动检测技术第三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https://www.doczj.com/doc/df12640858.html,/view/485285.htm百度百科电阻式传感器

https://www.doczj.com/doc/df12640858.html,/view/969e331bb7360b4c2e3f6475.html?from_page=view&from_mod=down load百度文库电阻式传感器的应用与发展

https://www.doczj.com/doc/df12640858.html,/view/6df73460f5335a8102d220db.html百度文库手机中的传感器

https://www.doczj.com/doc/df12640858.html,/info/article-1549394.html工控网传感器的未来发展可期待https://www.doczj.com/doc/df12640858.html,/info-196257.html 中国传感器发展前景华强电子网

沈观林《应变电测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应变式传感器是基于测量物体受力变形所产生应变的一种传感器,最常用的传感元件为电阻应变片。 应用范围:可测量位移、加速度、力、力矩、压力等各种参数。 应变式传感器特点 ①精度高,测量范围广; ②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可靠; ③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 ④频率响应较好,既可用于静态测量又可用于动态测量; ⑤价格低廉,品种多样,便于选择和大量使用。 1、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 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 金属导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随着它所受机械变形(伸长或缩短)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 公式推导: 若金属丝的长度为L,截面积为S,电阻率为ρ,其未受力时的电阻为R,则: (9.1)

如果金属丝沿轴向方向受拉力而变形,其长度L变化dL,截面积S 变化dS,电阻率ρ变化,因而引起电阻R变化dR。将式(9.1)微分,整理可得: (9.2) 对于圆形截面有: (9.3) 为金属丝轴向相对伸长,即轴向应变;而则为电阻丝径向相对伸长,即径向应变,两者之比即为金属丝材料的泊松系数μ,负号表示符号相反,有: (9.9) 将式(9.9)代入(9.3)得: (9.5) 将式(9.5)代入(9.2),并整理得: (9.6) (9.7) 或 K0称为金属丝的灵敏系数,其物理意义是单位应变所引起的电阻相对变化。 K0称为金属丝的灵敏系数,其物理意义是单位应变所引起的电阻相对变化。

公式简化过程: 由式可以明显看出,金属材料的灵敏系数受两个因素影响: 一个是受力后材料的几何尺寸变化所引起的,即项;另一个是受力后材料的电阻率变化所引起的,即项。对于金属材料项比项小得多。大量实验表明,在电阻丝拉伸比例极限范围内,电阻的相对变化与其所受的轴向应变是成正比的,即K0为常数,于是可以写成: (9.8) Array通常金属电阻丝的K0=1.7~4.6。 通常金属电阻丝的K0=1.7~4.6。 (2) 应变片的基本结构及测量原理 距 用面积。应变片的规格 一般以使用面积和电 阻值表示,如 2 为 的电阻丝制成的。 高的阻值, 栅状, 在绝缘的基底上。 两端焊接引线。

电阻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电阻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气敏传感器 气敏传感器是气敏电阻利用气体在半导体表面的氧化和还原反应导致敏感元件阻值变化的效应而制成的传感器。按其结构可以分为烧结型、薄膜型、厚膜型三种。 工作原理 气敏电阻按其电阻变化的机理可分为表面控制型和体控制型,前者是通过使半导体载流子增多和减少来引起半导体电阻率变化的;后者则是通过使半导体体内晶格发生变化而引起电阻变化的。常见的气敏电阻大都属于表面控制型。 以半导体材料2n S O 为例说明表面控制型气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半 导体材料2n S O 属于N 型半导体,这类半导体气敏电阻工作时通常都需 要加热。元件在加热开始时阻值急剧的下降,然后上升,一般经过2~10分钟才达到稳定,称之为初始稳定状态。元件只有在达到初始稳定状态后才可用于气体检测。因为元件在“清洁大气”中吸附的氧气量固定不变(空气中的氧分压几乎固定不变),所以其阻值保持一定。一旦某种浓度的被测气体流过元件,则在元件表面产生吸附,此时元件的阻值将随气体浓度变化而变化。如果被测气体是氧化性气体(如2O 和x NO ),则被吸附气体分子会从气敏元件夺取电子,使N 型 半导体元件中的载流子电子减少,从而使电阻值增大。如果你被测气体是还原性气体(如2H 、CO 、酒精等),则气体分子会向气敏元件释放电子,使元件中的载流子电子增多,从而使电阻值下降。

气敏电阻对不同气体的灵敏度差别很大,如对乙醚、乙醇、氢气等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而对甲烷和CO 的灵敏度则较低。在材料中掺入某些金属氯化物或贵金属化合物,可提高元件的吸附活性,并显著提高元件的灵敏度和扩大测试范围。 气敏传感器的应用 1、可燃气体排风警报器 当检测到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或中毒报警器设置的临界点时,可燃气体排风警报器就会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工作人员采取安全措施,并驱动排风、切断、喷淋系统,防止发生爆炸、火灾、中毒等事故。从而保障安全生产。本设计主要用于检测空气中的可燃气体,常见的如有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丙烯、丁烯、乙炔、丙炔、丁炔、硫化氢、磷化氢等当被测场所的空气中存在可燃气体时,探测器便将感知到的信息送到报警仪表;若可燃气体的浓度超过安全指标,则报警器发出光声告警提示,并自动启动排风设备。 可燃气体排风警报器的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包括减压整流、稳压模块、气敏传感元件和触发、声光报警电路。半导体气敏元件采用MQ —2型;由于要求灯丝加热电压稳定,所以采用三端稳压器7805对灯丝电压进行稳压,开机预热三分钟。图中的555和2R 、2RP 、4C 组成可控多谐振荡器。平时,强制复位端4脚处于低电平,555处于停振状态;当气敏元件检测到可燃气体时,A —B 极间阻值减小,使4脚电位上升到1V 以上,555起振,振荡频率取决于2R 、2RP 、4C 的时间常数,即f=1.44/224()R RP C 。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三)、测量电路的选用: 电桥电路是一种能够实现将电阻、电感、电容等参量的变化转变为电压输出的一种信号变换电路。具有结构简单、精确度和灵敏度高的优点,在测试中应用非常广泛。电桥按供电方式分为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在这次设计中采用的测量电路是直流电桥。而电桥工作状态可分为:不平衡电桥和平衡电桥,不平衡电桥在连续量的自动检测中大量采用,平衡电桥又称为零位法测量,一般用于静态测量,准确性较高。在此次传感器设计中使用了平衡电桥。 二、基本原理: 扭矩的测量:采用应变片电测技术,在弹性轴上组成应变桥,向应变桥提供电源即可测得该弹性轴受扭的电信号。将该应变信号放大后,经过压/频转换,变成与扭应变成正比的频率信号。如图1所示: 一、设计题目要求与分析 1、设计题目:设计测扭矩的传感器。 使用条件:转矩测量仪一般用在机器之间的传动轴上,所以振动大,灰尘、油雾、水污比较多,故要求传感器封装在一起,只留下两个轴端在外面;工作温度在-20~150C0。 二扭矩测量及应变片的基本原理 1、应变片式传感器的原理及结构 应变计的转换原理基于应变效应。所谓应变效应是指 属丝的电阻值随其变形而发生改变的一种物理现象。由物理 学可知,金属丝酌电阻值R与其长度L和电阻率ρ成正比,

与其截面积A成正比比,其公式表示为: R=ρL/A 从而当金属丝受力变形改变其长度与横截面积而改变电阻值,而引起电压值变化。 电阻应变计简称应变计,它主要由电阻敏感栅、基底和面胶(或覆盖层)、粘结剂、引出线五部分组成。基底是将传感器弹性体表面的应变传递到电阻敏感栅上的中间介质,并起到敏感棚和弹性体之间的绝缘作用,面胶起着保护敏感栅的作用,粘结剂是将敏感栅和基底粘接在一起,引出线是作为联接测量导线之用。电阻敏感栅可以将应变量转换成电阻变化。应变计的结构如下: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第二讲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应变片的结构、分类及基本应变特性; 2.熟练掌握应变式传感器的粘贴方法和接线方法,并能做相应的计算应用; 3.掌握应变式传感器的基本应用。 教学重点:应变式传感器的粘贴方法和接线方法,并能做相应的计算应用 教学难点:应变式传感器的粘贴方法及应变式传感器的基本应用 教学学时:共4学时(其中作业习题讲解1学时) 教学内容: 本讲内容介绍: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应用最广泛的传感器之一,本节着重介绍作为应变式传感器核心元件的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种类、材料和参数;讨论其温度误差及其补偿。并讨论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要求掌握应变式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一、 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本节要求: 掌握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应变效应――机械变形时,应变片电阻变化。 电阻丝的电阻: S L R ρ =, 求R 的全微分得: ρρ?+?-?=?S S L L R R

式中L L ?是长度相对变化,即应变ε。 金属丝的变形有: L L r r S S ?-=?=?μ22 式中μ:泊松比,对于钢285.0=μ 故应变效应数学表达式: ρρ εμ?++=?)21(R R 灵敏度系数: ε ρ ρ με?+ +=?= 21R R k 因此应变的应变效应原理: x εK R R =? 式中K ──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 二、 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分类及特性 本节要求: 1) 一般了解应变片的结构和分类。 2) 掌握电阻应变片产生温度误差的主要原因及线路补偿方法。 1.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和分类 结构:电阻应变片由敏感栅、基片、覆盖层和引线等部分组成。其中,敏感栅是应变片的核心部分,它是用直径约为0.025mm 的具有高电阻率的电阻丝制成的,为了获得高的电阻值,电阻丝排列成栅网状,故称为敏感栅。 2. 应变片的分类 金属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 金属应变片分:丝式、箔式 3.应变片的横向效应 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 恒小于同一材料金属丝的灵敏系数K s ,其原因是由于横向效应的影响。所谓横向效应是指将直的金属丝绕成敏感栅之后,在圆弧的各微段上,其轴向感受的应变在+εx 和εy =μ-εx 之间变化,从而造成了圆弧段电阻变化将小于沿纵轴方向安放的同样长度电阻丝电阻变化的现象。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第二讲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应变片的结构、分类及基本应变特性; 2. 熟练掌握应变式传感器的粘贴方法和接线方法,并能做相应的计算应用; 3. 掌握应变式传感器的基本应用。 教学重点:应变式传感器的粘贴方法和接线方法,并能做相应的计算应用 教学难点:应变式传感器的粘贴方法及应变式传感器的基本应用 教学学时:共4学时(其中作业习题讲解 1学时) 教学内容: 本讲内容介绍: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具有悠久的历史, 是应用最广泛的传感器之一, 本节着重介绍作为应 变式传感器核心元件的电 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种类、材料和参数;讨论其温度误差及其补 偿。并讨论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要求掌握应变式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一、 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本节要求: 掌握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 应变效应一一机械变形时,应变片电阻变化 图2-6 金属丝应变效应 电阻丝的电阻: : -L 求R 的全微分得: L F - ------—=一一一一—== -- . '■r I

式中L 是长度相对变化,即应变 ■:。 金属丝的变形有: S 2:r^ [L 2^- S r L 式中":泊松比,对于钢"_ °?285 故应变效应数学表达式: =(1 2」); 灵敏度系数: 因此应变的应变效应原理 R K ;x R 式中K ——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 二、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分类及特性 本节要求: 1) 一般了解应变片的结构和分类。 2) 掌握电阻应变片产生温度误差的主要原因及线路补偿方法。 1. 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和分类 结构:电阻应变片由敏感栅、基片、覆盖层和引线等部分组成。其中,敏感栅是应变片 的核心部分,它是用直径约为 0.025mm 的具有高电阻率的电阻丝制成的,为了获得高的电 阻值,电阻丝排列成栅网状,故称为敏感栅。 2. 应变片的分类 金属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 金属应变片分:丝式、箔式 3. 应变片的横向效应 应变片的灵敏系数 K 恒小于同一材料金属丝的灵敏系数 K s ,其原因是由于横向效应的 影响。所谓横向效应是指将直的金属丝绕成敏感栅之后, 在圆弧的各微段上,其轴向感受的 应变在+ ;x 和;y =-「;x 之间变化,从而造成了圆弧段电阻变化将小于沿纵轴方向安放的 同样长度电阻丝电阻变化的现象。 iP/ =1 2 二 .R

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考试重点

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 第一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1)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是现代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 2)传感器又称变换器、探测器或检测器,是获取信息的工具 广义: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特定的信息(物理、化学、生物)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和装置。 狭义:能把外界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 国家标准(GB7665-87):定义: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3)传感器的组成: 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理量的元件。 转换元件:将敏感元件输出的非电物理量转换成电路参数或电量。 基本转换电路:上述电路参数接入基本转换电路(简称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 4)传感器的静态性能指标 (1)灵敏度 定义: 传感器输出量的变化值与相应的被测量(输入量)的变化值之比, 传感器输出曲线的斜率就是其灵敏度。 ①纯线性传感器灵敏度为常数,与输入量大小无关;②非线性传感器灵敏度与x有关。(2)线性度 定义:传感器的输入-输出校准曲线与理论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离与传感器满量程输出之比,称为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或“线性度”。 线性度又可分为: ①绝对线性度:为传感器的实际平均输出特性曲线与理论直线的最大偏差。 ②端基线性度:传感器实际平均输出特性曲线对端基直线的最大偏差。 端基直线定义:实际平均输出特性首、末两端点的连线。 ③零基线性度:传感器实际平均输出特性曲线对零基直线的最大偏差。 ④独立线性度:以最佳直线作为参考直线的线性度。 ⑤最小二乘线性度:用最小二乘法求得校准数据的理论直线。 (3)迟滞 定义:对某一输入量,传感器在正行程时的输出量不同于其在反行程时的输出量,这一现象称为迟滞。 即: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中输出输入曲线不重合称为迟滞。 (4)重复性 定义:在相同工作条件下,在一段短的时间间隔内,同一输入量值多次测量所得的输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习题答案(完整版)

2-4、现有栅长为3mm 和5mm 两种丝式应变计,其横向效应系数分别为5%和3%,欲用来测量泊松比μ=的铝合金构件在单向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分布(其应力分布梯度较大)。试问:应选用哪一种应变计为什么 答:应选用栅长为5mm 的应变计。由公式ρρ εμd R dR x + +=)21(和[]x m x K C R dR εεμμ=-++=)21()21(知应力大小是通过测量 应变片电阻的变化率来实现的。电阻的变化率主要由受力后金属丝几何尺寸变化所致部分(相对较大)加上电阻率随应变而变的部分(相对较小)。一般金属μ≈,因此(1+2μ)≈;后部分为电阻率随应变而变的部分。以康铜为例,C ≈1,C(1-2μ)≈,所以此时K0=Km ≈。显然,金属丝材的应变电阻效应以结构尺寸变化为主。从结构尺寸看,栅长为5mm 的丝式应变计比栅长为3mm 的应变计在相同力的作用下,引起的电阻变化大。 2-5、现选用丝栅长10mm 的应变计检测弹性模量E=2×1011N/m 2、密度ρ=cm 3的钢构件承受谐振力作用下的应变,要求测量精度不低于%。试确定构件的最大应变频率限。 答:机械应变波是以相同于声波的形式和速度在材料中传播的。当它依次通过一定厚度的基底、胶层(两者都很薄,可忽略不计)和栅长l 而 为应变计所响应时,就会有时间的迟后。应变计的这种响应迟后对动态(高频)应变测量,尤会产生误差。由][]e l v f e l l 66max max ππλ<= <或式中v 为声波在钢 构件中传播的速度; 又知道声波在该钢构件中的传播速度为: kg m m N E 336211108.710/102--????= = ρ ν; s m kg s m Kg /10585.18.7/8.91024228?=???=; 可算得kHz m s m e l v f 112%5.061010/10585.1||63 4max =???= = -π 。 2-6、为什么常用等强度悬臂梁作为应变式传感器的力敏元件 现用一等强度梁:有效长l =150mm ,固支处宽b=18mm ,厚h=5mm ,弹性模量E=2×105N/mm 2,贴上4片等阻值、K=2的电阻应变计,并接入四等臂差动电桥构成称重传感器。试问: 1)悬臂梁上如何布片又如何接桥为什么 2)当输入电压为3V ,有输出电压为2mV 时的称重量为多少 答:当力F 作用在弹性臂梁自由端时,悬臂梁产生变形,在梁的上、下表面对称位置上应变大小相当,极性相反,若分别粘贴应变片R 1 、 R 4 和R 2 、R 3 ,并接成差动电桥,则电桥输出电压U o 与力F 成正比。等强度悬臂梁的应变E h b Fl x 206= ε不随应变片粘贴位置变化。 1)、悬臂梁上布片如图2-20a 所示。接桥方式如图2-20b 所示。这样当梁上受力时,R1、R4受拉伸力作用,阻值增大,R2、R3受压,阻值减小,使差动输出电压成倍变化。可提高灵敏度。 2)、当输入电压为3V ,有输出电压为2mV 时的称重量为: 计算如下: 由公式: o i i x i o U KlU E bh F E h b Fl K U K U U 66220=?==ε代入各参数算F =; 1牛顿=千克力;所以,F=。此处注意:F=m*g ;即力=质量*重力加速度;1N=1Kg*s 2.力的单位是牛顿(N )和质量的单位是Kg ;所以称得的重量应该是。 ; 2-7、何谓压阻效应扩散硅压阻式传感器与贴片型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相比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如何克服 答:“压阻效应”是指半导体材料(锗和硅)的电阻率随作用应力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优点是尺寸、横向效应、机械滞后都很小,灵敏系数极大,因而输出也大,可以不需放大器直接与记录仪器连接,使得测量系统简化。 缺点是电阻值和灵敏系数随温度稳定性差,测量较大应变时非线性严重;灵敏系数随受拉或压而变,且分散度大,一般在(3-5)%之间,因而使得测量结果有(±3-5)%的误差。 压阻式传感器广泛采用全等臂差动桥路来提高输出灵敏度,又部分地消除阻值随温度而变化的影响。 2-8 、一应变片的电阻R=120Ω,k=,用作应变片为800μm/m 的传感元件。

传感器实验报告(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传感器技术实验报告 院(系)机械工程系专业班级 姓名同组同学 实验时间 2014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实验地点单片机与传感器实验室实验台号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仪器: 应变传感器实验模块、托盘、砝码(每只约20g)、、数显电压表、±15V、±4V电源、万用表(自备)。 三、实验原理: 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式中Δ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组件,如图1-1所示,四个金属箔应变片分别贴在弹性体的上下两侧,弹性体受到压力发生形变,应变片随弹性体形变被拉伸,或被压缩。 图1-1 通过这些应变片转换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如图1-2所示R5、R6、R7为固定电阻,与应变片一起构成一个单臂电桥,其输出电压

εk E R R R R R E U 4 R 4E 21140=??≈??+?? = (1-1) E 为电桥电源电压,R 为固定电阻值,式1-1表明单臂电桥输出为非线性,非线性误差为%10021L ???- =R R γ。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图1-1应变传感器上的各应变片已分别接到应变传感器模块左上方的R 1、R 2、R 3、R 4 上,可用万用表测量判别,R 1=R 2=R 3=R 4=350Ω。 2.从主控台接入±15V 电源,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 i 短接,输出端Uo 2接数显电压表(选择2V 档),调节电位器Rw 3,使电压表显示为0V ,Rw 3的位置确定后不能改动,关闭主控台电源。 图1-2 应变式传感器单臂电桥实验接线图 3.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电阻(如R 1)接入电桥与R 5、R 6、R 7构成一个单臂直流电桥,见图1-2,接好电桥调零电位器Rw 1,直流电源±4V (从主控台接入),电桥输出接到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 i ,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调节Rw 1,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4.在应变传感器托盘上放置一只砝码,调节Rw 4,改变差动放大器的增益,使数显电压表显示2mV ,读取数显表数值,保持Rw 4不变,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 砝码加完,记录实验结果,填入表1-1,关闭电源。 重量(g) 电压(mV)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灵敏度特性的研究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灵敏度特性的研究 实验内容: 1.按下图将金属箔式应变片电阻接成单臂电桥电路,测量灵敏度/S V W =??。 图 (一) 2.按下图将金属箔式应变片电阻接成半桥电桥电路,测量灵敏度/S V W =??。 图(二) 3.按下图将金属箔式应变片电阻接成全桥电桥电路,测量灵敏度/S V W =??。

图(三) 4.比较以上三种电路的灵敏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步骤: 1.检查导线有无断路导线的变化会不会引起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2.对差动放大器进行调零。 3.按图(一)所示接好单臂电桥电路,接通主、副电源。 4.调节W D使电路平衡(输出电压U0=0)。 5.在托盘上逐次增加一个砝码,并记下每次输出电压的读数,直到砝码全部加完。 6.在托盘上逐次减少一个砝码,并记下每次输出电压的读数,直到砝码全部减完。 7.拆掉接线,按图(二)连成半桥电路,重复4、5、6步操作. 8.拆掉接线,按图(三)连成全桥电路,重复4、5、6步操作. 9.9.作V-W关系曲线,计算三种电路的灵敏度S,并比较。 数据处理: 一、单臂电桥:

(1)所测数据如下表: 作输出电压与锁甲中午之间的关系图:

由图可知:v/kg 610.0=增 s ,v/kg 605.0=减s 。 v/kg 608.02 s =+=减增s s 分析:由图可知,砝码增加时的灵敏度比砝码减少时的灵敏度高。在读取减砝码时的数据时发现,砝码越少,数据与加砝码时差别越大,原因可能是由于旧机器使用时间长,设备老化,在拿掉砝码时,应变片的形变没有彻底恢复到放砝码前,仍有较大形变。 二、半桥电路 (1)所测数据如下: (2)作输出电压与锁甲中午之间的关系图: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友情提示: 本公司致力于产品的不断创新与提高,如果您所得到的产品与本手册提供的信息有不符之处,请以光盘中的资料为准,恕不另行通知,敬请见谅。 本公司或经销商不对本手册中的错误或遗漏处负责,也不对任何可能导因于本手册之执行或使用的必然性损坏情形负责。 本手册只提供给产品操作者参考,学者的专业理论及实验原理没有必然性指导义务。 本手册由本公司著作。未经本公司书面授权,本手册中之任何部分皆不可以任何形式影印、复制或网络传播 北京杰创永恒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一、产品简介 (3) 二、实验箱组成 (3) 三、产品特点 (4) 四、传感器 (4) 五、V9.0数据采集卡及处理软件 (5) JC-SCS-V2.0传感器系统实验箱实验举例 (7) 实验一应变片单臂特性实验 (7) 实验二应变片半桥特性实验 (13) 实验三应变片全桥特性实验 (14) *实验四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特性比较 (16) 实验五应变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 (17) 实验六应变片的温度影响实验 (19) *实验七应变片温度补偿实验 (21)

JC-SCS-V2.0传感器系统实验箱说明书 一、产品简介 JC-SCS-V2.0传感器系统实验箱主要用于各大、中专院校开设的“传感器原理”“自动检测技术”“非电量电测技术”“测量与控制”“机械量电测”等课程的实验教学。 JC-SCS-V2.0实验箱的传感器采用原理与实际相结合,便于学生加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并在实验过程中,通过信号的拾取,转换,分析,培养学生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具有的基本操作技能与动手能力。 同时配有辅助智能传感器实验系统,让学生完全动手进行编程,完成相关设计性实验。 二、实验箱组成 SCS-XS传感器实验箱如下图所示:主要由机头、主板、信号源、传感器、数据采集卡、PC接口、软件等各部分组成。 1、机头 由应变梁(含应变片、PN结、NTC R T热敏电阻、加热器等);振动源(振动台);升降调节杆;测微头和传感器的安装架(静态位移安装架);传感器输入插座;光纤座及温度源等组成。

电阻式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介绍

电阻式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介绍 电阻式种类繁多,应用广泛,其基本原理就是将被测物理量的变化转换成电阻值的变化,再经相应的测量电路显示或记录被测量值的变化。 1.变阻器式传感器 通过改变电位器触头集团,把位移转换为电阻的变化。R=σι/A 灵敏度的计算方法。 变阻器式传感器的后接电路一般采用电阻分压电路,将电阻的变化量转化为电压输出。 优点: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使用方便。 但是分辨率低,有噪声。 原因:电阻丝绕制不均匀,灰尘的影响,电刷接触不良。 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 2.金属电阻应变片 1)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 金属导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随着它所受机械变形(伸长或缩短)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金属的。

2)应变片的基本结构及测量原理 电阻丝应变片是用直径为0.025mm具有高电阻率的电阻丝制成的。 为了获得高的阻值,将电阻丝排列成栅状,称为敏感栅,并粘贴在绝缘的基底上。 电阻丝的两端焊接引线。敏感栅上面粘贴有保护作用的覆盖层。 应变式传感器是将应变片粘贴于弹性体表面或者直接将应变片粘贴于被测试件上。 弹性体或试件的变形通过基底和粘结剂传递给敏感栅,其电阻值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转换电路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即可测量应变。 若通过弹性体或试件把位移、力、力矩、加速度、压力等物理量转换成应变,则可测量上述各量,而做成各种应变式传感器。 3.半导体应变片 工作原理: 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即单晶半导体材料在沿某一轴向受到外力作用时,其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一般在压力、温度、光辐射作用下,其电阻率发生很大的变化。 该类型的应变片灵敏度高,机械滞后小,横向效应小,体积小。但是温度稳定性差,非线性误差大。 4.电阻应变片的应用举例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第二讲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教学学时:共4学时(其中作业习题讲解 1学时) 教学内容: 本讲内容介绍: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具有悠久的历史, 是应用最广泛的传感器之一, 本节着重介绍作为应 偿。并讨论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要求掌握应变式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本节要求: 掌握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阻丝的电阻: 求R 的全微分得: A R A L A S AP ----- = -------- — ------ + ------ R L S P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应变片的结构、分类及基本应变特性; 2. 熟练掌握应变式传感器的粘贴方法和接线方法,并能做相应的计算应用; 3. 掌握应变式传感器的基本应用。 教学重点: 应变式传感器的粘贴方法和接线方法,并能做相应的计算应用 教学难点: 应变式传感器的粘贴方法及应变式传感器的基本应用 变式传感器核心元件的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种类、材料和参数;讨论其温度误差及其补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应变效应 机械变形时,应变片电阻变化 。 4 L 图2-6 金属丝应变效应

A L 式中L 是长度相对变化,即应变 名。 金属丝的变形有: 故应变效应数学表达式: 灵敏度系数: "竺=1+2叶空 Z Z 因此应变的应变效应原理: A R = K Z x R 式中K ——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 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分类及特性 本节要求: 1) 一般了解应变片的结构和分类。 2)掌握电阻应变片产生温度误差的主要原因及线路补偿方法。 1. 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和分类 结构:电阻应变片由敏感栅、基片、覆盖层和引线等部分组成。其中,敏感栅是应变片 的核心部分,它是用直径约为 0.025mm 的具有高电阻率的电阻丝制成的,为了获得高的电 阻值,电阻丝排列成栅网状,故称为敏感栅。 2. 应变片的分类 金属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 金属应变片分:丝式、箔式 3. 应变片的横向效应 应变片的灵敏系数 K 恒小于同一材料金属丝的灵敏系数 K s ,其原因是由于横向效应的 影响。所谓横向效应是指将直的金属丝绕成敏感栅之后, 在圆弧的各微段上,其轴向感受的 应变在+ 5和名y =-卩£x 之间变化,从而造成了圆弧段电阻变化将小于沿纵轴方向安放的 同样长度电阻丝电阻变化的现象。 式中4 :泊松比, 对于钢 4 = 0. 285 △R =(1 +2A )s + 竺 P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教案首页 编号:YJQD-0507-07 版本:B/O 流水号: 编制:审核:批准: 授课日期 班级 课题:课题三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教学目的、要求: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测量转换电路的三 种工作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授课方法:讲授法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复习: 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导入: 课题三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一、工作原理 二、应变片的种类结构与粘贴 三、测量转换电路 四、应变效应的应用 课堂练习: 小结: 作业: 通 过 管 线 不 仅 可 以 解 决 吊 顶 层 配 置 不 规 范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问 题 , 而 且 可 保 障 各 类 管 路 习 题 到 位 。 在 管 路 敷 设 过 程 中 , 要 加 强 看 护 关 于 管 路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连 接 管 口 处 理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弯 扁 度 固 定 盒 位 缆 敷 设 完 毕 , 要 进 行 检 查 和 检 测 处 理 。对 全 部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电 气 设 备 , 在 安 装 过 程 中 以 及 安 装 结 束 后 进 行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调 整 试 验 ; 通 电 检 查 所 有 设 备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相 互 作 用 与 相 互 关 系 , 根 据 生 产 工 艺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要 求 , 对 电 气 设 备 进 行 空 载 与 带 负 荷 下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调 控 试 验 ; 对 设 备 进 行 调 整 使 其 在 正 常 工 况 下 与 过 度 工 作 下 都 可 以 正 常 工 作 ; 对 于 继 电 保 护 进 行 整 核 对 定 值 , 审 核 与 校 对 图 纸 , 编 验 报 告 与 相 关 技 术 资 料 , 并 且 了 解 现 场 设 备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布 置 情 况 与 有 关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电 气 系 统 接 线 等 情 况 , 然 后 根 据 规 范 与 规 程 规 定 , 制 定电 力 保 护 装 置 调 试 技 术 , 电 力 保 护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配 置 技 术 是 指 机 组 在 进 行 继 电 保 护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总 体 配 置 时 , 需 要 在 最 大 限 度 内 来 确 保 机 组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安 全 , 并 且 尽 可 能 地 缩 小 故 障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破 坏 范 围 , 或 者 对 某 些 异 常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工 除 从 而 采 用 高 中 资 料 试 卷 主 要 保 护 装 置 。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应变式传感器是基于测量物体受力变形所产生应变的一种传感器,最常用的传感元件为电阻应变片。 应用范围:可测量位移、加速度、力、力矩、压力等各种参数。 应变式传感器特点 应变式传感器特点 ①精度高,测量范围广; ②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可靠; ③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 ④频率响应较好,既可用于静态测量又可用于动态测量; ⑤价格低廉,品种多样,便于选择和大量使用。 1、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 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 金属导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随着它所受机械变形(伸长或缩短)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 K0称为金属丝的灵敏系数,其物理意义是单位应变所引起的电阻相对变化。 。 公式简化过程: 由式可以明显看出,金属材料的灵敏系数受两个因素影响: 一个是受力后材料的几何尺寸变化所引起的,即项;另一个是受力后材 料的电阻率变化所引起的,即项。对于金属材料项比项

小得多。大量实验表明,在电阻丝拉伸比例极限范围内,电阻的相对变化与其所受的轴向应变是成正比的,即K0为常数,于是可以写成: 通常金属电阻丝的K0=1.7~4.6。 通常金属电阻丝的K0=1.7~4.6。 (2) 应变片的基本结构及测量原理 l称为栅长(标距),b称为栅宽(基宽),b×l称为应变片的使用面积。应变片的规格一般以使用面积和电阻值表示,如3×20mm2,120Ω。 结构简介: 电阻丝应变片是用直径为0.025mm具有高电阻率的电阻丝制成的。为了获得高的阻值,将电阻丝排列成栅状,称为敏感栅,并粘贴在绝缘的基底上。电阻丝的两端焊接引线。敏感栅上面粘贴有保护作用的覆盖层。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数显电子秤 (一)工作原理 数显电子秤电路原理如图所示,其主要部分为电阻应变式传感器R1及IC2、IC3组成的测量放大电路,和IC1及外围元件组成的数显面板表。传感器R1采用 E350~ZAA箔式电阻应变片,其常态阻值为350O。测量电路将R1产生的电阻应变量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IC3将经转换后的弱电压信号进行放大,作为A/D转换器的模拟电压输入。IC4提供l.22V基准电压,它同时经R5、R6及RP2分压后作为A/D转换器的参考电压。3-1/2位A/D,转换器ICL7126的参考电压输人

电阻式传感器应用与发展

合肥学院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 电阻式传感器应用与发展 系别: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 专业:自动化 班级:10级自动化(1)班 姓名:钱超马小俊李翔宇 指导老师:储忠 成绩: 2012年09月27 日

电阻式传感器应用与发展 摘要:电阻式传感器:把位移、力、压力、加速度、扭矩等非电物理量转换为电阻值变化的传感器。 电阻式传感器又有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固态圧阻式传感器,热电阻式传感器,气敏电阻,和湿敏电阻,其中热电阻式传感器又有热电阻和热敏电阻。 关键词:电阻式传感器原理应用发展 电阻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电阻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将被测量转化成为传感元件电阻值的变化再经过转换电路变成电信号输出。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利用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形变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物理现象检测的。固态压阻式传感器是利用单晶硅材料在受到力得作用后,其电阻率将随作用力而变化的物理现象检测的;热电阻式是利用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而变化这一物理现象来测量温度的;气敏电阻是利用气体的吸附而使半导体本身的电导率发生变化这一机理来检测的;湿敏电阻则是通过湿敏材料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导致本身电阻值发生变化这一原理而制成的。 电阻式传感器的一般种类 应变电阻传感器,用来测量拉压应力,以及基于此的其它物理量。 热敏电阻传感器,用来测量温度。 滑臂式电阻传感器,用来测量几何位置(角度,位移)。 磁敏电阻传感器,用来测量磁场。 光敏电阻传感器,用来测量光的强度。 吸湿媒质电阻传感器,用来测量湿度。 液体电阻率传感器,用来测量水溶离子浓度。 电阻式传感器的应用行业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主要应用在大坝、桥梁、航天飞机、船舶结构,发电设备等工程结构的应力测量和健康监测。如美国波音767飞机静力结构试验中就采用了2000多个电阻应变片和1000多个应变花来测量飞机结构大量部位的应变。我国的泰山核电站运行前对核反应堆安全壳结构整体试验中,采用了100多个电阻应变片测量混凝土和钢筋中的应力、钢束力以及安全壳的变形情况,历时11昼

电阻式传感器的应用

目录 电阻式触摸屏传感器在智能仪表的应用 (2) L 引言 (2) 2 电阻式触摸屏原理 (2) 3 触摸屏与内置A/D的单片机接口技术 (2) 4 触摸屏与专用A/D芯片的接口技术 (5) 4.1ADS7843工作原理及接口技术 (5) 4.2ADS7843与AT89C2051的接口技术 (6) 5 A/D的输人保护 (7) 6 结论 (7)

电阻式触摸屏传感器在智能仪表的应用 l 引言 触摸屏的工作原理根据使用的介质不同而不同,常见的有电触摸屏技术应用于智能仪表中可以直接在显示屏上进行触摸输入,改善人机交互方式,使用方便。触阻式、电容式、红外式、声表面波式。电阻式触摸屏可由任意输入笔启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价格低廉,所以这种触摸屏非常适合在智能仪表中使用,本文介绍四线电阻式触摸屏的接口技术。 2 电阻式触摸屏原理 四线电阻式触摸屏由3层构成:底层是绝缘层——玻璃基板,上面涂有两层透明电阻层。每一电阻涂层各在X/Y方向上有两条检测线,共有4条检测线:x+、x 一、Y+、Y一。没有触摸信号时,两层电阻层没有接触点,互不导通;当某一点被触摸时,则在这点上两层电阻短接,测量Y轴方向阻值变化,只需在Y+与Y一方向施加电压,将x+读出的压降值送入到A/D转换器,经过A/D转换即可得到相应的Y轴坐标。同理,测量x轴方向阻值变化,则在x轴方向上施加电压,读取Y+的输出值到A/D转换器即可。在智能仪表设计中,触摸屏的接口技术主要有:与内置A/D的单片机直接接口;与专用A/D的接口。 3 触摸屏与内置A/D的单片机接口技术 触摸屏与内置A/D的单片机接口可以通过4个三极管或MOS管分别给x、Y方向施加电压,并通过A/D通道读取Y、x方向的电压值来实现,如图1所示。当单片机P1.1电平为低、P1.2电平为高时,则对应的PNP三极管TR1、TR3导通,TR2、TR4截止.Y 轴电阻被施加电压,单片机通过x+读取Y轴数据到单片机的A/D通道AD1。而当P1.1为高电平、P1.2为低电平时,单片机从通道ADO读入x轴数据。需要指出的是,一般的单片机上自带的A/D转换器输入阻抗较低(一般为几kΩ),而触摸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