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彼得艾森曼

彼得艾森曼

彼得艾森曼
彼得艾森曼

玩耍的艺术

——试析彼得艾森曼的设计理念

摘要:本文通过对建筑师彼得·艾森曼(Peter·Eisenman )的生活经历与各阶段言论、著作、作品的分析,对其建筑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做了初步的研究,为我们对彼得·艾森曼的作品和理论进行进一步的了解提供的一定的实践基础。相较于之前分析与评论彼得·艾森曼的文章,提出了不尽相同的观点:相对于解构主义大师的头衔,艾森曼从本质上更倾向于一个乐于玩耍、勇于实践和不断变化创新的实验型建筑师。

关键词:彼得·艾森曼;玩耍;解构。

“我喜欢玩耍,我觉得生活中除了玩耍再无别它了,对我来说,玩耍也是很严肃的活动。”——彼得·艾森曼(Peter·Eisenman )。

正是艾森曼的这句话让我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吸引我去了解了他的生活轨迹与设计理念的发展。而在我对他产生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觉得也许正是这句话可以简明扼要的阐述他的整个设计观点。艾森曼所说的玩耍,是一种积极面对人生的态度。这种玩耍不同于孩童之间漫无目的的玩耍,他永远目标明确,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所以只是一种严肃的玩耍。

下面我想用最普通也是最直接的时间顺序来介绍一下艾森曼的生活轨迹。1932年,艾森曼生于新泽西州纽瓦克一个美国家庭。1932年对于美国来说是难忘的一年。彼时,经济萧条已经发生了整整三年,大多数美国人的大部分时间却只是在等待、在发愁,除此之外,一筹莫展。当年年9月《财富》杂志估计,不包括1100万户农村人在内,全美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我无法确的持续数年之久的经济危机给刚刚来到人世的艾森曼多大的影响,各方面的资料里并未提及他幼时的家庭状况。不过值得庆幸的事,随着小艾森曼的长大,国家的经济形式越来越好了。

1950年,18岁的艾森曼考入康奈尔大学学习建筑学。因毕业论文出众获得查尔斯·桑兹(Charles G Sands)纪念奖。毕业后的1955年,赴朝鲜参军。其实早在1953年7月战争双方就签署了停战协议。艾森曼的朝鲜之旅并无性

命之忧,但是参军的经历却可以让他从多一个角度思考人生。复原归来,艾森曼加入了纽约的古德曼设计室,直到1959年。之后,有了两年工作经验的艾森曼考入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1960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在剑桥期间,他结实了詹姆斯·斯特林和彼得·史密森。两位设计师给了艾森曼多方面的知道,这对艾森曼之后的设计思想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人就是科林·罗,他不仅透彻的教授建筑史,更在1961年带领学生们进行了漫长的学习之旅——从荷兰到意大利。在这次旅行中,艾森曼第一次真实的看到了帕拉蒂奥的所有建筑物和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模仿主义作品。旅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想对于一个建筑师来说,旅行不仅是观光,也不仅是欣赏与学习,而是一种思想上的碰撞。如果你有幸在那一年遇见站在朱赛普·特拉尼作品面前的艾森曼的话,你一定会看到两个智慧思想所碰撞出的火花。朱赛普·特拉尼的建筑结构似乎完全吻合艾森曼的形式主义思潮,而在艾森曼眼里,一切都应服从形式准则,外部要与环境、建筑构成和功能无条件的结合。1963年,彼得·艾森曼博士毕业,其博士论文的题目正是意义深远的现代建筑的形式基础。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虽然博士在我国已经相当的普遍了,但正如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刘育东所评价的那样:“他拥有知名建筑大师少有甚至鄙视的博士学位。”

作为一个建筑师,艾森曼十分重视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在剑桥攻读博士学位的三年时间里除了让他充分训练如何专注外,更让他沉浸在当代哲学、符号学、语言学、心理学、电脑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发展中。显然,相对于建筑的功能意义,艾森曼更关注它的社会意义。博士毕业的那一年,他在《建筑设计》上发表《对形态的理解》一文,同年迁入普林斯顿,与迈克尔·格雷夫斯合作。格雷夫斯小艾森曼两岁,是个十足全才,除了建筑,他还热衷于家具陈设,涉足用品、首饰、钟表及至餐具设计,范围十分广泛。在美国,尤其在东海岸诸州,在钟表或服装店中,很容易看到格雷夫斯设计的物品出售,从耳环乃至电话机,或是皮钱夹,都可能标明设计者是格雷夫斯。俩个同样精力充沛的人走到了一起。

1964年,艾森曼和格雷夫斯组织了一场与年轻设计师的见面会。在这个见面会上他与文森特·斯库里和罗伯特·文丘里产生了分歧。艾森曼深入的分析了莱特、辛德勒、柯布西耶、阿尔托等人的建筑,并得出了与文丘里截然相反的结论。在20世纪60~70年代,艾森曼一直追求纯粹由外在因素决定的概念建筑。

1967年,艾森曼的作品住宅Ⅰ在新泽西的普林斯顿建成,同年他成为了纽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的院长,并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召开CASE会议。在之后的几年之内,他的几个作品均由数字命名,相继有:住宅Ⅱ、Ⅲ、Ⅳ、Ⅴ、Ⅵ、Ⅷ、Ⅹ和ⅩⅠ。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住宅Ⅱ(图1)。

住宅Ⅱ建于1969~1970年,是一对高校教师夫妻购买的,位于美国的哈迪威克。从图片上可以看出,房屋周围土地贫瘠。由于当地气候寒冷,周围基地常年被积雪覆盖。建筑空间的确定根据图解的逻辑性,以立方体为基础,结合正方形模式,诠释为直线型元素矩阵、系列平面和体积元素引起的可能变化。艾森曼通过对建筑结构法则的比较,试图用传递内部主体结构形式的比例来实施项目。对于此种小型独立式住宅的设计,我们可以理解为艾森曼早起所做的一种尝试。或者说,作为一个实验型的建筑师,他一直以来的设计都是尝试的过程,而这几个住宅仅仅是个开始。要想理解和研究艾森曼这个时期的作品,就要将研究建立在对帕拉蒂奥作品进行三段论分析的基础上。这也体现了帕拉蒂奥对艾森曼的影响的延续。

在艾森曼的经历中,不得不提的一个片段就是“纽约五人建筑师”。1973年,受阿尔多·罗西的邀请,他在米兰第十五届三年展上展出了自己的项目作品——理性建筑。与迈耶、格雷夫斯、海杜克以及格瓦德梅组成了广为人知的五人建筑师。他们之间深厚无比的亲和力掩盖了个体之间很大的分歧:对欧洲先锋派的热爱,不满美国传统的职业性;从各个方面引发针对个人的冷嘲热讽。为了增强对美国的影响,他们出版了《反对派》杂志。这本杂志颇受欢迎,里面收录了很多好的欧洲理论家的文章。期间艾森曼也发表了多篇论文,且出版了《五人建筑师》一书。这充分的说明了艾森曼不仅精力充沛、热衷理论,还充满表达的热情,他希望去影响社会。无论是他的建筑作品还是他的文章,他都希望他的作为对社会产生影响。

在艾森曼的早起设计中,受到了科林·罗形式主义的很大影响,但是一段时间之后,他的作品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这些转折可以在住宅系列的最后一件作品中找到些许迹像。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艾森曼又陆续参加几个展览,发表了若干论文,也做了许多设计——其中包括与柯布西耶合作的威尼斯坎那尔乔广场。直到1983年,艾森曼着手设计维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图2)。于1989年建成的维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Wexner Center for the Arts),用艾森曼自己的话说,首次真正完全实现了他的建筑观。中心位于美国的俄亥俄州立大学,结合19世纪建校时

的建筑结构。项目之初进行了格栅之间的比较,确定哥伦布市的城市体系和原有的校园组织网格。与城市参照系数相比,有12.25度的差别,这也成为一个创建新体系的机遇,由此把两个网格结合在一起,以容纳相互之间的差异。虽然结果给建筑带来了某些使用功能上的问题,但也赢得了公认的建筑学趣味。该中心包含一个影视剧场,一个表演空间,一个影视后期工作室,一个书店,咖啡馆和一个1100平米的画廊。

中心的表象是一些互不相干而又冲突的建筑要素:一堆砖砌体一组金属构架、重叠断裂的混凝土块以及西北、东北两角红砂岩植物台基等。金属构架下的步行道,南高北低,顶盖其上的金属构架却南低北高。使构架从任何一端望去,都产生向天空或地面的移动感。这种动感同样表现在构架插入两幢已有建筑的过

程中:这个“非脚手架”既意味建筑过程的非开始和非终结,又主宰着整个“中心”的运动趋势,并将两幢已有建筑拉入“中心”充当重要的角色。与金属构架相对的是砖砌体。埃森曼原想保留挖掘出的军火库基础,但不料在清理场地时基础被移走了。他便在原基础的位置上用砖铺了一个基础平面图。砖砌体代表的是军火库老城堡般的形象,但既非砌筑在原基础上,规模也较原物小。这里最重要的是军火申衫象不但被简化,而且被肢解和扭曲:塔体和圆拱等元素都象被撕裂的一层皮。在其他的方面,中心同样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性元素,而对于这些符号

的解读却众口不一,也许只有作者本人和他那些志同道合的友人才能透彻的理解。在此,我不想妄自揣摩艾森曼本人的意图,但我想,这正是这个一直在认真的玩耍,认真的实验的建筑的所吸引人的地方。他总是能吸引人的注意,中心建成之后,媒体争相报道,理论家大量评论,观光者蜂拥而至。我想,这可能也是艾森曼设计意图的一部分吧。在他的建筑理论中,艾森曼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1.把建筑中的形式看成是一套符号。2建筑不仅有两重性(物质和精神)它还向人们提供信息。对它传递的信息的解释有很多种,但是,不管怎样,他成功的向世界传递除了他的信息,而世界再也无法忽视这样一位艺术家了。

在进行创作的同时,艾森曼丝毫没有停止理论的探索与推广。《人工开凿之城》(1983)、《物品的无用性》(1984)这两本书是其80年代重要的著作,也对当时的青年建筑师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由于艾森曼的诸多建筑设计和理论作品都或多或少的与解构主义有所联系,而他也确实参加过“解构主义建筑”展览会等主题的活动,艾森曼不可避免的归纳为解构主义建筑师,甚至不少人将其成为解构主义建筑师的代表人物。而他自己却宣称:“关于解构主义,我一点也不明白——我从来也没有说过我懂解构。”其实我是不喜欢给建筑师分类的,就像我也不喜欢把姑娘分类一样。人们所公认的某个类型的建筑师,往往自己并未将自己归为那一类,譬如被人们称为“后现代主义之父”的文丘里,并不认为自己是后现代。就好比被人们看作温柔甜美的姑娘,往往觉得自己其实开朗活泼,有男孩子的性格。建筑师只是在做自己,而类型的标签都是别人给的。艾森曼的精明之处在于,他虽不承认“解构主义”的标签,却懂得利用这个标签所带来的影响力去推广自己的理论。

艾森曼曾对自己的建筑理论作过简要的阐述:“要集中研讨和着手解决当前建筑设计和建筑发展中遇到的最典型、最重要的和最广泛的冲突。”随着对建筑中主要矛盾的认识的发展,艾森曼的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从一开始的纯粹追求形式,再到纯粹的抽象,“五人建筑师”阶段的全方面腾飞,继而转向无实用性并转向建筑领域中的意识形态内容,80年代之后又专注与建筑与地形测量学,而9·11事件又让他的关注点转到了内在性领域上。一个人所经历的历史事件会真切的改变一个人,在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中,艾森曼不仅被历史所影响,他所做出的努力,也一直影响着历史。有些人做设计是为了改变某个建筑,而有的人

做设计是为了改变建筑史,艾森曼就是后一种人。

在这个图像充斥的当代世界,在这个所谓的后媒体时代,人们似乎已经羞于谈论意义,语言的张力逐渐让位于形象的狂欢。然而艾森曼却是这样一个建筑师——他将建筑设计作为学术研究的过程,他希望赋予建筑以使命感和社会意义,而他渊博的知识和强烈的责任感更令同行难望其项背。他的建筑作品与他本人一样,都是近几十年来建筑界最富于争议的,即便不认同他的人,也都无法否认他具有理论性和实验性的巨大创新能力。

有人总结:如果梳理一下艾森曼的庞杂的言说,我们可以把他那些高深的理论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将哲学和语言学的理论引入建筑,为解构建筑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另一部分则是把数学等其他领域的知识作为自己某个作品设计的引发点。

艾森曼也许并不是最好的建筑师,但无可辩驳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建筑师。就像在文章的一开始所说的那样,他喜欢玩耍,并认真的玩耍,而世界在观看他玩耍的时候,他也把自己的游戏规则传播向了世界。在某种程度上,彼得·艾森曼改变了我们对建筑的看法,他改变了世界。

[参考文献]

[1]王又佳.彼得·艾森曼建筑话语中的哲学表征.华中建筑,2006.02.25

[2]何炽立.剖析彼得·埃森曼建筑中的“文本”.南方建筑,2008.0815

[3]Adriana Rossi.Study the Works of Peter Eisenman? Why?! .Nexus Network Journal,1999.06

[4]Sandra Kaji-Ogrady.ARCHITECTURAL SERIALISM.Architectural Theory Review,1998.11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的感官复杂性——以彼得·沃克景观作品为例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的感官复杂性——以彼得·沃克景观作品为例 发表时间:2020-04-14T02:52:48.106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21期作者:王璐璐 [导读]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手法特征主要体现在把握整体性;对建筑化简约、纯粹空间的追求;对材质的关注和构造的精细;对纯净、抽象形式的运用、对时间与自然造化的体现等。运用简化和提炼、简洁抽象几何形体、景观要素的系列化等方法来实现纯净抽象的形式。 王璐璐 滨州学院 256600 摘要: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手法特征主要体现在把握整体性;对建筑化简约、纯粹空间的追求;对材质的关注和构造的精细;对纯净、抽象形式的运用、对时间与自然造化的体现等。运用简化和提炼、简洁抽象几何形体、景观要素的系列化等方法来实现纯净抽象的形式。由于其设计手法的此类特征,其本身所反映出的复杂性往往被忽视。通过分析彼得·沃克作品,从感官体验角度分析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的复杂性问题。 关键词:景观设计;极简主义;复杂性;感官体验 1.极简主义景观设计 自20世纪60年代起,现代艺术蓬勃发展,影响越来越广泛,艺术家开始涉足环境艺术和景观设计,一些景观建筑师开始接触极简主义艺术,从极简主义艺术中汲取创作营养,并运用到景观设计的实践中,创作了许多具有极简主义风格的景观作品。其中代表作有彼得·沃克的唐纳喷泉、玛塔·施瓦茨的面包圈花园以及彼得·拉茨的杜伊斯堡公园金属广场等。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强调从整体性把握设计,追求极致简单、纯粹的空间构成、关注材质细节的运用。其作品在设计层面上通过高度概括的设计手法与精炼简约的表现手段,深度挖掘景观本质带给人们的体验。 极简主义景观的设计理念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极简的设计方法,设计师对设计对象研究、分析后,确定其关键性因素,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细节表现,以最简练的表达手法取得最大的景观效果;二是极简的表现手法,设计师运用及其精炼简单的元素、景物已经材质表现景观最本质的特征;三是极简的设计目标,在充分了解场地文脉、肌理的基础上,找出适应场地的最理想方式,并尽量减少对原有景观的人为干扰。 2.保罗·沃克作品分析 彼得·沃克(Peter Walker)是当代景观设计中极具代表性的大师,也是将极简主义风格运用到景观设计中的代表人物。他所设计的景观作品大多结合当地文脉,融入丰富的历史与传统文化,通过简洁、现代的布置形式,运用古典的景观元素,营造浓重的原始气息以及神秘的氛围。这些都是彼得·沃克作品的显著特点及过人之处——艺术与景观的无声结合赋予了作品全新的含义。以下将通过其景观设计作品分析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的感官复杂性。 2.1唐纳喷泉 哈佛大学的唐纳喷泉建于1984年,是彼得·沃克早期的作品。喷泉位于校园内的一个交叉路口,同时跨越草地和水泥路地面,并且包含了附近的两棵树,由159块花岗岩不规则排列组成直径约为18.3M的圆形石阵,每块石头大约4英尺长、2英尺宽、2英尺高,当人们坐在草地上时,刚好可以被用作石椅或石桌。石阵的中央是一座雾喷泉。 唐纳喷泉立足于夏天使用,而在冬天,利用周边建筑供热系统可以继续喷雾,当气温继续降低直至无法喷雾时,白雪覆盖石阵,则是另一番景象。石阵中心处设有水池,此处石头也更加密集。春夏秋三季,水雾像云一样在石上舞蹈,将石阵的边界模糊。白天阳光反射令水雾产生彩虹;夜晚水雾在灯光的影响下制造出丰富的光影变化。 虽然运用极简的设计手法,但彼得·沃克也对空间的使用功能进行了推敲,石阵具有空间划分的作用。设计师利用159块天然石块围合出一块直径60英尺的圆形静空间,并与周边环境有所分区。同时,水雾喷泉以柔和的方式阻隔了人们直线相互对视的目光,使这里更显私密,增加了实用性。 2.2 911国家纪念广场 911国家纪念广场是彼得·沃克生涯里一件极具代表性的作品。2004年1月,以色列建筑师迈克·阿拉德以作品“倒影缺失”从63个国家5000多份方案中脱颖而出,之后他便邀请彼得·沃克一同完成该项目,并最终获得了201ASLA专业奖。 为了纪念911事件,在纽约世贸广场遗址上设立了庞大的瀑布,周边设置了森林广场,人们从周边繁华的城市走向这个静谧又有着瀑布轰鸣声的神圣场所,纪念逝去的生命,人们向下行走,将看到遇难者的名字,穿过森林广场向上走又回到了日常的生活,巨大的高差,让

读艾森曼《概念建筑的注释》有感

唐枫1232116 建筑生成的逻辑之道 ——读艾森曼《概念建筑的注释》有感 摘要:本文意在探寻彼得·艾森曼对于概念建筑的注释过程,包括从语言学的语义学和句法学方向进行辩证论证,同时结合他的建筑设计实践,进一步理解艾森曼笔下概念建筑的具体含义延指。 关键词:彼得·艾森曼概念建筑注释过程 语言学语义学句法学建筑设计实践 一、背景材料 1.1关于作者——彼得·艾森曼 彼得·艾森曼(英语:Peter Eisenman,1932年8月11日-),出生于新泽西州,美国建筑师,因其碎片式建筑语汇而同各式其他建筑师一起被打上了解构主义的标签。虽然他拒绝被标签化,但仍为了保留他在学术界中的注视而惹起争议。他的建筑学的理论追求解放及自律性,他的工作从所有意思来说都坚持一个企图-解放形式-一种很难了解的奋斗1。他与欧洲知识分子像他的英国辅导者Colin Rowe和意大利史学家Manfredo Tafuri有着牢固的文化关系。哲学家德里达的工作对艾森曼的建筑有很关键的影响。 1.2“概念建筑“简介 维基百科中“概念建筑”词条的解释是:“概念建筑是一种建筑外部环境设计原则的外延途径用概念化和本质化的表达建筑形式。”表述比较宽泛,也比较综合。 Ruth Malan在《A Trace In The Sand》一文中对概念建筑做出如下阐述:“‘概念建筑’是建筑体系的概念化观念。他描述了这个体系的设计想法的概念性层面,“这是从系统论的角度试图给概念建筑定下基调,已有一定理论深度。 而Colin Rowe在《On Conceptual 1维基百科,“彼得·艾森曼”词条

Architecture》中谈到概念建筑时有不少轻松诙谐的论述部分,“我的第一反应是,任何建筑不都应该是‘概念性‘的么?“”如果不是这样,那马塞尔·杜尚一定有值得研究的地方“。如此看来,作为概念建筑的研究和批判其实本来就该是建筑师和评论家集中注意力的领域。 二、读《概念建筑的注释》的几对关系 要读懂这篇文章,除了对概念建筑的提出和发展沿革有个整体认识(包括其他建筑师和评论家),及对艾森曼的个人研究有一定了解(包括他的其他关于建筑设计理论的文章),还必须能深入理解以下几对关系: 2.1概念建筑与抽象艺术的关系(艺术家及作品的实例分析) 在艾森曼看来,抽象艺术对于建筑设计一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抽象艺术,包括绘画和雕塑,继续对建筑学思考有一种无可否认的影响。如今已经没有人再讨论绘画和雕塑等艺术是否对建筑设计有影响这类的问题了。”而且最近由绘画和雕塑引起的争论,多是关注于建筑学领域。他已经把建筑学看成是涵括其他物质生活方面和精神领域的统领者,包括艺术活动在内的创造性活动都应该能在建筑设计和理论研究中找到对应位置。 文中例举艺术家Sol LeWitt的艺术作品——方格网系列之ABCD(见下图)作进一 步阐述, 认为 “物质 形式首 先应该 是概念 性的,尽管元素很少,但含义是隐含在内部的”。在LeWitt的作品中,方格单元,不论虚实,都反映与整体之间的尺寸关联和意义暗指。像这种概念性的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物质实体的方格体系的木结构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正是概念建筑的批判性关注。可以说,正是抽象艺术作品如此真实有力的表现力,才符合概念建筑的现实含义。 但是概念建筑绝不是抽象艺术。“首先,建筑语境是理性的意识;其次,建筑区别于绘画等艺术活动是它包含功能要求和语义环境下的物体如墙体、厨房、壁橱、门窗、屋顶等”。因此,建筑不仅仅是艺术活动,如果离开了满足功能和使用的实际功效,谈论他的语义学意义其实没有多大意义。这一点,建筑师都容易理解。把建筑的实际建造元素对应到抽象艺术中的点、线、面基本元素,如此理解建筑的生成,其实构思建筑的最初阶段,一直到建筑的建造和落成,都一直是概念性的、抽象性的活动。这样,他们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明朗了。 2.2 建筑学和语言学的关系(主要是概念性和知觉性两方面的映射) 艾森曼庞杂而高深的建筑理论里,“一部分是将哲学和语言学的理论引入建筑,为解构建筑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另一部分则是把数学等其他领域的知识作为自己某个作品设计的引发点”2。能将哲学和语言学的理论引入建筑,必然要发掘大家不易发现的联系。这在艾森曼的理论研究世界里并不复杂。“任何物体都有结构,首先是一个维持固有形态的形状,转而是表达一定意义的形式“,从这里发端去寻找建筑学和语言学的哲学统一意义,进而引入语言学的研究理论, 2百度百科,“彼得·艾森曼”词条,“建筑思想” 部分

彼得艾森曼的解构主义建筑

彼得艾森曼的解构主义建筑:建筑可以很哲学的 尽管一直遭到方方面面的非议,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在先锋建筑学界中的地位却如日中天,俨然已是最受瞩目、也是最炙手可热的建筑师之一。批评家拜茨基本在他那本颇受好评的著作《破坏了的完美》中为艾森曼、海扎克、盖里和文丘里戴上了一顶高帽子,将四人并称为当代建筑的“四教父”,他们的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也许是有了这顶高帽子护身,自从和解构主义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吉尔德勒兹等人打得火热之后,艾森曼的建筑风格越发地肆无忌惮起来。的确,他天生就是那种沉湎于幻觉和哲学思辨的设计师,所以一旦有了理论家的支持,他就不再顾忌什么实用、功能之类现代主义价值体系的纠缠了。 活在建筑的可能性之中 80年代,他曾经为客户设计了一套住宅,却令业主无法入住而沾沾自喜;时过境迁,艾森曼的古怪脾气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愈来愈激进和夸张。1997年参加“虚拟住宅竞赛”的实验性作品令人目瞪口呆,它们是雕塑,还是梦中之物?反正如果用它来装人,估计是怎么住怎么费劲的。虚拟为艾森曼找到一个逃避现实的借口,投资方种种苛刻的要求使他不厌其烦,艾森曼情愿让自己活在幻觉之中,活在建筑的可能性之中。于是他开始找寻全新的表现方式,几条曲线组成的面、一套网格的定位系统、一种色调和动态的观念——而不是传统的尺度、空间区域的划分——完全颠覆了建筑的经典模式。它们是精心打造的惹是生非,是一次建筑的冒险,因为他知道,虚拟性就体现在和我们之前看到和熟悉的事物毫无瓜葛之上。和同时参赛的利伯斯金、伊东丰雄、简诺威尔等人相比,艾森曼简直把建筑当成电脑游戏或电影特技中的场景设置了。 那是些怪物,像工业设计中的某一个零件,线条繁复、用意隐晦,也许电脑的硬盘才是它们永恒的归宿。从水晶几何学中获得的灵感,他把建筑当作了切割机下的钻石毛坯,舒适指数之类的问题他是不屑一顾的,他用Silycon制图法模仿建筑运动的轨迹、瞬时的静止和体量的变化,就好像建筑也是有生命的。同时这又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只有结构、建筑语言、隐喻和点、线、面、体的组合被单独拿出来分析,人为因素被排斥在决策圈之外了。

建筑大师埃森曼

建筑大师——彼得 埃森曼 在这个图像充斥的当代世界,在这个所谓的后媒体时 代,人们似乎已经羞于谈论意义,语言的张力逐渐让位于 形象的狂欢。然而却有这样一位奇特的建筑师——他将建 筑设计作为学术研究的过程,他希望赋予建筑以使命感和 社会意义,而他渊博的知识和强烈的责任感更令同行难望 其项背。他的建筑作品与他本人一样,都是近30年来建 筑界最富于争议的,即便不认同他的人,也都无法否认他具有理论 性和实验性的巨大创新能力。这个人就是彼得·艾森曼。 埃森曼(Peter Eisenman ),1932年生于纽约,在康 奈尔大学获建筑学学士学位,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建筑硕士 学位,在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另外,他还被授予芝加哥 伊利诺伊大学的美术名誉博士。曾先后在剑桥大学、普林 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校在任教,并主编“反 对派”杂志Opposi tions 。1980年自行开业,他的作品多次获 奖。著作有:Moving Arrows,Eros and Other Errors,Houses of Cards 等。他还写过12本书,包括《未 知的住宅》、《终极T 住宅》、《飞驰的箭、爱神及其他谬 误》以及〈卡纸板住宅》。此外,他的作品还登在另外三本 书上,它们是《维克斯那视觉艺术中心》,《人工开凿的城 市》和《探索建筑的十一位作家》。他的两本专著是:《埃森曼 建筑艺术》和《彼得 埃森曼》。除此之外,他还担任了 《反对派》杂志编辑。在国际的期刊杂志上发表的有关建 筑理论的论文及随笔不计其数。埃森曼还是当今国际上著 名的前卫派建筑师,美国建筑界对他的伤口评价很高。辛 辛那提设计、建筑、艺术与规划(DAAP )学院与俄亥俄州 立大学韦克斯纳艺术中心。埃森曼自称是后现代主义,他的设 计理论早期受结构主义哲学影响,近期受解构主义影响。[1] 埃森曼作为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之一,对建筑学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在近期历史中,他是首位建筑师,能通过自身领域的工作来证明,当代文化是一个交互影响的连续体,而所有的文化现象和人类的智识都有可能成为建筑学的一部 十号住宅 莱因哈特大楼 公元2000年教堂 瓜尔带奥拉住宅

彼得·艾森曼的建筑创作浅析

彼得·艾森曼的建筑创作浅析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1932年8月11日-),出生于新泽西州,他在康奈尔大学获建筑学学士学位,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建筑硕士学位,在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他曾先后在剑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校任教,并主编《反对派》杂志。1980年,他自行开业,他的作品多次获奖。1982年到1985年期间,他在哈佛大学担任建筑学教授,1993年秋任哈佛大学Eliot Noyes设计评论家。著作有:Moving Arrows、Eros and Other Errors和Houses of Cards等,另外,彼得·艾森曼还是美国著名杂志《Oppositions Journal and Opposition Books》的编辑和作者,他还在世界上著名的杂志和期刊上发表了大量关于建筑学方面的论文。因其碎片式建筑语汇而同各式其他建筑师一起被打上了解构主义的标签。虽他拒绝被标签化,但仍为了保留他在学术界中的注视而惹起争议。他在建筑学的理论追求解放及自律性,他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坚持一个企图-解放形式-一种很难了解的奋斗。他与欧洲知识分子像他的英国辅导者Colin Rowe和意大利史学家Manfredo Tafuri有着牢固的文化关系。哲学家德里达的工作对艾森曼的建筑有很关键的影响。 艾森曼还是纽约建筑师协会的领导者(即“建筑界5巨头”之一),是当今国际上著名的前卫派建筑师,美国建筑界对他的作品评价很高。他是首位通过自身领域的工作来证明当代文化是一个交互影响的连续体,而所有的文化现象和人类的知识都有可能成为建筑学中的一部份的建筑师。 1980年,在经过多年的教学、写作和设计并做出令人敬仰的理论工作后,艾森曼将他的专业经验集中在建筑学方面。他设计了大量的原型项目,其中包括大面积的住宅、城市设计规划、教育器材的设计以及许多私人住宅。1993年,俄亥俄州哥伦布市耗资6500万美元的会议中心攀行了动工典礼;1996年,耗资3500万美元的阿伦诺夫中心(Aroff Center)动工。1985年,埃森曼先生凭借威尼斯第三届国际建筑双年展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方案获得石狮奖(头奖)。埃森曼先生是1991年第五届威尼斯双年展国际建筑展代表美国参展的两名建筑师之一,他的方案被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画廊内展出。埃森曼先生是建筑与城市研究所,(Institute for Architecture and Urban Studies)——一个建筑批评的国际性思想库——的创立者和前任所长。他曾获得无数奖项,包括一个古根海姆学会奖(Guggenheim Fellowship)。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的Brenner奖。 艾森曼的作品明快而简洁,他的主要工作是将建筑从以往的联系中释放出来。尽管他总是在建筑学设计和哲学理论中寻找一种平衡,但是人们总是能很清晰地看到这一理论工程的寓意。 艾森曼声明:“由于没有足够的图像材料去说明传统的组织形式,所以我正在寻找如何定义空间概念的方式,在可以转移的情况下进行一定的定位关系。这就是我一直试图做的事,去转移目标,并将目标定义为有概念的建筑”。 艾森曼早期的建筑涉及从相关语言之间的细微联系到建筑本身的底层结构,后来的工作显示了他对“非人性化”(anti-humanist)观点的同情。艾森曼设计的作品完全由所安排的格局确定,在预先安排的内容中形成一种不易被人看透的概念。艾森曼也是一位教育家。1980年,在经过多年教学、写作和令人敬佩的理论创作之后,他创立了自己的职业事务所专门从事建筑。 如果梳理一下艾森曼的庞杂的言说,我们可以把他那些高深的理论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将哲学和语言学的理论引入建筑,为解构建筑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彼得沃克

2009年4月16日晚上,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知名景观设计师彼得·沃克(P eter Walker)主旨报告成功举行。 讲座上,彼得·沃克将自己从事景观行业五十余年来的具体项目、工作经历、教育经验及设计思想与在座的听众分享,并热情而耐心地回答了听众的提问,给予设计师和学生很大的启发。 彼得·沃克是当代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师,"极简主义"设计代表人物,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理事,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协会(CLARB)认证景观设计师,美国城市设计学院成员,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得者,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他有着丰富的从业和教学经验,一直活跃在景观设计教育领域,1978-1981年曾担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主任。1983年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成立了彼得·沃克合伙人景观设计事务所。他最著名的著作是与梅拉尼·西蒙合作完成的《看不见的花园:寻找美国景观的现代主义》。作为一位著名的景观设计师,彼得·沃克有着超过50年的景观设计实践经验,设计了无数佳作. 彼得·沃克提到当年美国也同样面临现在中国所遇到的问题,城市化快速发展,低密度的重复建设等。开发商开发房地产时,都带着"风格"让设计师进行设计。因为房地产景观归根到底还是商品,带有商业性,而客户的喜好,就决定了该商品设计的导向。面对这样的设计环境,彼得·沃克间接地进行了反思,他从20世纪60年代的极简主义画家和雕塑家的一些作品中得到了灵感。他认为这些艺术品和景观是紧密相连的,这些艺术品设计构成简单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但正是这些简约的构成,却可以形成很好的景观。20世纪60年代斯特拉、安德烈、贾德、弗莱文以及莫里斯等艺术家的作品再次从艺术上肯定并复苏了简朴性、力量和清晰性,给于了设计新的方向。 那么,如何利用这些简单的构图来解决实际中的各种问题?如何将图纸上的艺术品和景观设计结合在一起。例如:有的艺术家在沙漠中行走,一次获得一条美丽的路径,但是这样的形式,如何应用于景观设计中,并被客户所接受?一些景观中的某种元素,放于室内可以成为一种艺术品,并具有宗教感和强烈的神圣感,但是这种想法应该如何实现?一个艺术馆的展出里,水泥块被整齐排列于地表,这样的艺术作品具有强烈的冲击力,但是它又如何应用于景观?再如安德烈的作品"切割线":枕木摆于草地中,成为一定的序列就使草地变得十分的不同,变得难以忘却。正是对于这些问题的长期思考,彼得·沃克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如此简单的东西,却可以产生强烈的震撼。这些思考也充分说明了他自己的话"从艺术的角度来获得关于景观设计的灵感",并让他成功找到了将艺术和他的景观设计融合在一起的途径,使用极简主义来做设计,并将它运用到极致。

彼得沃克论文

浅析彼得沃克的作品 Bjtu 11121922 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极简主义园林已经日益为人们了解和认可。彼德·沃克是当今美国最具影响的园林设计师之一,由于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极简主义色彩,他也被人们认为极简主义园林的代表者。不管是谁,当看到他的作品时,大都会被其简洁现代的布置形式、古典的元素、浓重的原始气息、神秘的氛围所打动,这也是彼得·沃克作品的过人之处——艺术与园林的无声结合赋予了作品全新的含义。 关键词:极简主义景观设计彼得沃克 随着西方,尤其是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社会变得日益动荡不安,这种急剧的变化使得人们不得不从各方面进行严肃认真的反思,艺术家们当然也无法置身其外。于是,各种新兴的艺术类型,肩负着反映社会各阶层现实状况的使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这其中就包括有极简主义。极简主义,又称最低限度艺术,它是在早期的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艺术门类。最初,它主要通过一些绘画和雕塑作品得以表现。很快,极简主义艺术就被彼得·沃克、玛萨·舒瓦茨等先锋园林设计师运用到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去,并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争议。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极简主义园林已经日益为人们了解和认可。彼德·沃克是当今美国最具影响的园林设计师之一,由于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极简主义色彩,他也被人们认为极简主义园林的代表者。 不管是谁,当看到他的作品时,大都会被其简洁现代的布置形式、古典的元素、浓重的原始气息、神秘的氛围所打动,这也是彼得·沃克作品的过人之处——艺术与园林的无声结合赋予了作品全新的含义。彼德·沃克于1932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帕萨德纳市。195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他的风景园林学士学位。上学期间,他曾经在当时著名的设计师劳伦斯·海尔普林的事务所工作过一段时间。毋庸置疑,这一切为他今后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毕业后,他去了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一年后,他与另一位著名的设计师佐佐木·英夫合伙成立了事务所,这也就是现在著名的SWA集团的前身。1976年,在完成了大量单一风格的作品后,感到有些厌倦的彼得·沃克决定去哈佛大学教授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并担任了系主任一职(1979-1981)。在那里,他遇见了他后来的妻子玛萨·舒瓦茨(当时玛萨·舒瓦茨还是他的学生)。由于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两人结合并合作成立了彼得·沃克-玛萨·舒瓦茨事务所。但是,数年后由于他们各自的设计思想存在着巨大分歧,事务所宣告解散,沃克与其他人先后成立了几家事务所,包括目前他与威廉·约翰逊合作的事务所。如今看来,彼德·沃克成为一名极简主义者是有其客观因素的。早年他在哈佛求学时,受到当时流行的现代主义的巨大影响,与他同时代的导师、学长们对于现代主义的追求深深感染了彼德·沃克,他也因此成为现代主义的忠实追随者。随着对园林认识的不断深入,彼德·沃克开始尝试着将自己喜爱的极简艺术结合到园林设计中。 需要说明的是,彼德·沃克曾是一名狂热的极简主义艺术爱好者,这也成为他日后运用极简艺术的主要动力源泉。其后的欧洲之旅,尤其是法国古典规则园林带给他的巨大冲击更加坚定了他将极简艺术运用到园林设计中的决心。在进行了一些初期的尝试之后,沃克发现这种结合的效果出乎意料的成功,它们所反映出的那种鲜明的特色“如同闪电一样照亮了昏暗的天空。”当时他设计的那些作品包括1980年和舒瓦茨合作的尼可庭院和1983年伯纳特公园等。初期设计尝试的成功促使沃克更加努力的发展自己的极简主义设计风格。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一些作品标志着他这种风格的成熟,如1984年的唐纳喷泉、IBM索拉那

艾森曼解析

西方建筑流派 之——建筑大师:彼得.埃森曼

批评家拜茨基本在他那本颇受好评的著作《破坏了的完美》中为艾森曼、海扎克、盖里和文丘里戴上了一顶高帽子,将四人并称为当代建筑的“四教父”,他们的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 艾森曼给人们的鲜明印象就是,一个耽于幻觉的自我臆想者,他的头脑里到处是与经验无关的想象。然而在他70年代的一系列作品中,已体现出艾森曼独特的艺术信仰:功能只是形式的附庸,为了达到最完美的形式,艾森曼情愿以牺牲住宅的使用面积为代价。作为一个后功能主义者或者说新理性主义者,他坚信,建筑是自治的,是一块独立王国,建筑师的任务不是像上帝一样“建造”住宅,而是呈现它们,让它们以自己的方式存在。 80年代,艾森曼曾经为客户设计了一套住宅,却令业主无法入住而沾沾自喜;时过境迁,他的古怪脾气不仅没有收敛,反而愈来愈激进和夸张。1997年参加“虚拟住宅竞赛”的实验性作品令人目瞪口呆,它们是雕塑,还是梦中之物?那是些怪物,像工业设计中的某一个零件,线条繁复、用意隐晦,也许电脑的硬盘才是它们永恒的归宿。 他一直是个反对派1967年,艾森曼创立并担任建筑与城市研究院(IAUS)的院长和《反对派》杂志的编辑,艾森曼致力于建筑观念上的革新。虽然1982年,学院和杂志都走到了它们事业的终点,但艾森曼的建筑实验似乎并未受到什么影响,反而“变本加厉”。它既是一种主观的冥想,又是在符合建筑学规律的范畴内所做的脚踏实地的尝试。他的后期设计更加令人费解,他考虑的是身体与灵魂的新空间,热衷于依靠电脑软件AutoCAD、

3dsmax制造出各种复杂的造型,效果图也以表达概念为第一目标,所以虽然在学界获奖不断,在商业上却并不受宠。 作为一个从业建筑师,他拒绝商业化的操作,孜孜以求建筑的真谛并不断超越。他的建筑设计实践与理论保持忠实合一,为当今建筑学的发展贡献了宝贵的财富。他深入研究建筑历史,从他的前辈鲁道夫·威特科尔( Rudolf Wittkower)、柯林·罗( Colin Rowe)那里继承了对古典建筑和现代主义建筑的认识、形式分析方法,同时他又积极的姿态面对 即将到来的建筑变革,并不断地为建筑注入新的活 力。 了解一些埃森曼建筑思想的人都会感到,他的 建筑理论晦涩难懂。一方面,是我们通常对他建筑 思想的发展过程缺少一个系统的认识。实际上,柯林·罗的教学思想:一方面培养学生对建筑本质的追求,另一方面强调质疑的精神,深刻影响他的得意弟子埃森曼,埃森曼既继承了前辈们的形式分析方法,又提出了自己的批判。另一方面,埃森曼的建筑思想是十分庞杂和难以理解,同时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埃森曼的建筑思想难以理解,是因为他将所思考的建筑学问题放 置在复杂的西方文化语境中,但在讨论建筑问题时总与其它的知识体系纠缠在一起,是因为建筑本身就是与其它的知识体系并行的一门学科,它所及的问题层面与其它的知识体系类似,在埃森曼看来从古典时期建立的稳定的建筑知识体

彼得艾森曼建筑作品的构成试析

彼得艾森曼的建筑作品的构成试析 一.彼得艾﹒艾森曼简介 1932年生于纽约,他在康奈尔 大学获建筑学学士学位,在哥伦比 亚大学获建筑硕士学位,在剑桥大 学获博士学位。他曾先后在剑桥大 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哈 佛大学等校任教,并主编《反对派》 杂志。1980年,他自行开业,他的 作品多次获奖。1982年到1985年期 间,他在哈佛大学担任建筑学教授, 1993年秋任哈佛大学Eliot Noyes 设计评论家。 二.彼得﹒艾森曼的建筑特点 彼得艾﹒埃森曼的作品明快而简洁,他的主要工作是将建筑从以往的联系中释放出来。尽管他总是在建筑学设计和哲学理论中寻找一种平衡,但是人们总是能很清晰地看到这一理论工程的寓意。埃森曼早期的建筑涉及从相关语言之间的细微联系到建筑本身的底层结构,后来的工作显示了他对“非人性化”观点的同情。埃森曼设计的作品完全由所安排的格局确定,在预先安排的内容中形成一种不易被人看透的概念。 三.艾森曼的解构主义建筑 1.活在建筑的可能性之中 虚拟为艾森曼找到一个逃避现实的借口,投资方种种苛刻的要求使他不厌其烦,艾森曼情愿让自己活在幻觉之中,活在建筑的可能性之中。于是他开始找寻全新的表现方式,几 条曲线组成的面、一套网格的定位系统、一种色调和 动态的观念——而不是传统的尺度、空间区域的划分 ——完全颠覆了建筑的经典模式。那是些怪物,像工 业设计中的某一个零件,线条繁复、用意隐晦,也许 电脑的硬盘才是它们永恒的归宿。从水晶几何学中获 得的灵感,他把建筑当作了切割机下的钻石毛坯,舒 适指数之类的问题他是不屑一顾的,制图法模仿建筑 运动的轨迹、瞬时的静止和体量的变化,就好像建筑 也是有生命的。同时这又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只 有结构、建筑语言、隐喻和点、线、面、体的组合被 单独拿出来分析,人为因素被排斥在决策圈之外了。 电脑设计的迅猛发展为艾森曼的建筑实验提供了契机,在与塞林考德的访谈中,艾森曼强调电脑对于他的重要性,它使原本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使得无法想象的建筑形态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一些潦草的想法一旦经过电脑软件的处理,它们会逐渐完整起来,以令人惊讶的方式去配制一套想象之物。在传统建筑体系中,屋顶保护我们的躯体,墙体环绕着我们周围,分割空间,遮风挡雨。的确,这是建筑的首要功能,也是基本的功能,但建筑的形态显然并未穷尽。我们的内心被繁杂的表象所充满,艾

日本埼玉广场分析 彼得沃克作品

浅析日本埼玉广场 简单介绍 日本埼玉广场始于1994年,位于日本东京琦玉县, 它是东京新城分中心的一个主广场和步行中心。广场位 于一个火车站的上方,是连接新城与老城的枢纽。广场 包括一个新车站,东京最大的体育馆,以及众多的居住、 办公,商业大楼。 关于它的 设计者:极简主义大师——彼得·沃克 彼得·沃克,1932年生,当代国际知名景观设 计师,“极简主义”设计代表人物,美国景观设计师 协会(ASLA)理事,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协会 (CLARB)认证景观设计师,美国城市设计学院成 员,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得者,美国景观设计师 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 彼得·沃克有着超过50年的景观设计实践经验。 他的每一个项目都融入了丰富的历史与传统知识,顺 应时代的需求,施工技术精湛。人们在他的设计中可 以看到简洁现代的形式、浓重的古典元素,神秘的氛围和原始的气息,他将艺术与景观设计完美地结合起来并赋予项目以全新的含义。 彼德·沃克是当今美国最具影响的园林设计师之一,由于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极简主义色彩,他也被人们认为极简主义园林的代表者。 设计思想:极简主义设计思想日本禅宗园林设计思想 极简主义(Minimalist),又称最低限度艺术,它是在早期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艺术门类。最初在20世纪60年代,它主要通过一些绘画和雕塑作品得以表现。后来,极简主义艺术被彼得·沃克(Peter Walker)、玛萨·舒瓦茨(Martha Schwartz)等先锋园林设计师运用到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去,并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争议。彼得沃克将极简主义解释为:物即其本身。 极简主义就是用最少表示最多,它的目的是使内容被突出出来并成为焦点。从一个

风景园林大师——彼得·沃克的设计理念及作品

2017年第7期 现代园艺彼得·沃克1955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获得风景园林学士学位。伯克利的风景园林专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培养出了托马斯·丘奇等园林大师,形成了加利福尼亚学派,沃克虽然没有跟随托马斯·丘奇学习,不过他大学期间曾经在另一个加州学派的代表人物劳伦斯·哈普林的设计事务所实习。哈普林的加州学派混合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对早期的沃克产生过影响,虽然沃克后来转向极简主义,但是加州学派的痕迹在他的一些项目里仍然可以看到。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作为SWA 的总设计师,沃克成功主持了许多区域规划、城市景观和园林设计项目,然而与此同时他发现,这些风景式的景观与他本人对极简主义艺术的兴趣相差甚远,因此,他于1976年离开了SWA 赴哈佛大学任教,并从事极简主义研究工作。1983年,沃克创办了自己的设计公司,从而把自己的极简主义探索付诸实践,并取得了极大成功。 1彼得·沃克的设计理念 彼得·沃克是极简主义园林设计的代表人物,极简主义 又称最低限度艺术,它是在早期机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门类,最初它主要是通过绘画和雕塑作品表现出来。很快极简主义就被彼得·沃克等先锋园林设计师运用到他们的设计作品中。沃克的作品贴近大地,悄然占据人们的内心,令人难以忘怀,沃克曾经表示他追求的“几乎是一个宗教性的目标”。沃克是对极简主义、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综合研究之后,创造出了其极简主义的园林。利维女士指出沃克极简主义作品特征是貌似分离,但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 2彼得·沃克作品分析———哈佛大学泰纳喷泉 “泰纳喷泉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极简艺术作品。”沃克说: “材料、概念和它们不同的意义互相冲突并让人产生疑问。这种艺术表达很适合于校园中大学生们对知识的存疑及哈佛大学对知识的探索”。沃克的设计概念是在设计中利用新英格兰地区的材料,并创造一件能够反映太阳每天运动及变更的艺术品。泰纳喷泉是沃克对石头力量亲密性的一种展示。该喷泉位于一个被建筑、构筑物、围栏所包围的步行路交叉口。泰纳喷泉由一个18m 直径的圆组成,内部由一些同心但不规则的圆定义组成,每块巨石约1.2m ×0.6m ×0.6m ,并且都镶嵌在地面上。草坪、沥青和混凝土路面在圆的不同点上相互交错,不断改变着场所的质地与色彩。这些巨石使人们想起遥远的过去,同时,也使人想起新英格兰的历史以及那些先驱们清理散置在田野间石头的艰辛,然而这些联想又和放置在沥青路面上出现的巨石相矛盾。远古、历史和现代新 事物并置,这一点与周围的建筑风格对比相一致:严肃的乔治式砖房、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科技中心以及静思的哥特式纪念堂形成对比。 在石头圈中心有一个直径6m 、高1.2m 的水雾,这些水雾由5个同心圆环状排列的喷嘴喷出的细小水珠组成。在春、夏、秋3季喷嘴喷射出的水雾像云一样萦绕在石头智商。水雾景观取决于太阳和观赏者间的位置关系,有时水雾中会出现彩虹,有时也会像看到萤火虫般的闪亮视觉感。在晚上,灯光从下面反射出来,给这个空间带来了神秘感。座凳般的巨石是沃克精心安排引导人们进入并穿越这迷雾。喷泉地表没有水池,落入地面的水迅速流入集水坑中。在冬季,当温度降到0℃以下时,循环水系统被关闭,从哈佛大学中央供热系统提供蒸汽将石头完全笼罩,这些蒸汽仅仅从一圈喷嘴中喷出,它看上去比水雾更加短暂,漂浮在空中,造成一种神秘的感觉。 沃克将泰纳喷泉定位为一个休憩和聚会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儿童探索的空间以及吸引步行者停留欣赏的景点。泰纳喷泉的设计让人们进入并参与在其中,同时其也是一个向外的空间和地球相联系,并表达出原始的美感。不同的季节泰纳喷泉都有着不同的自我诠释和改变,使得喷泉成为一个观察和记录自然变化的载体。在春夏季,喷泉为环境提供清新的空气、明亮的夜晚和绿色的床;秋季时地面被落叶覆盖,秋风激起水雾,给人们提供一个温馨的休憩场所;冬季降雪覆盖了巨石,安静的圆形石阵给人一种神秘感。 3结语 彼得·沃克出版过《极简主义庭园》和《看不见的花园》这 2本书,详细阐述了他的设计思想。对于他作为极简主义者这一特征我们应该足够重视,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他的各种极简主义风格的园林作品,同时,也对其他艺术门类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彼得·沃克作为美国景观设计行业璀璨的明星,设计中融合了古典、现代、极简主义及日本禅宗风格,值得景观设计师学习和研究。 参考资料 1刘晓明,王朝忠.美国风景园林大师彼得·沃克极其极简主义园林[J].中国园林,2000(4) 2 [美]里尔·莱威.彼得·沃克.极简主义庭园[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舒丹丹) 作者简介:单琳琳(1990-),女,学历: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风景园林大师———彼得·沃克的设计理念及作品 单琳琳 (新疆艺术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摘要:阐述了彼得·沃克的设计理念,并就彼得·沃克作品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位风景园林大师的极简主义。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极简主义 景观设计 58--

彼得·艾森曼

彼得·艾森曼 生平简介 彼得?埃森曼1932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纽华(Newarlk),1955年获得康奈尔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随后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建筑学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又相继获得剑桥大学文学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另外,他还被授予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的美术名誉博士。 1980年,他自行开业,他的作品多次获奖。1982年到1985年期间,他在哈佛大学担任建筑学教授,1993年秋任哈佛大学Eliot Noyes设计评论家。著作有:Moving Arrows 、 Eros and Other Errors 和 Houses of Cards等,另外,艾森曼还是美国著名杂志《Oppositions Journal and Opposition Books》的编辑和作者,他还在世界上著名的杂志和期刊上发表了大量关于建筑学方面的论文。 在彼得?艾森曼建成的建筑作品中,1989年完成的哥伦布市俄亥俄州立大学维克斯那视觉艺术中心和艺术图书馆在国际建筑界赢得了广泛赞扬,并荣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颁发的1993年度国家荣誉奖。艾森曼设计的位于柏林的查理检查站和柏林墙附近的公益住宅建筑曾受到当时联邦德国政府的高度评价,并被选为柏林建市’750年纪念邮票上的图案。他还为东京市设计了两幢办公楼——布谷公司大楼和小泉三洋公司总部大楼,并因此荣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颁发的1991年度国家荣誉奖。 艾森曼的建筑作品 最早的作品是从1967年开始的,艾森曼将研究理论用于一系列住宅设计。为了表明这些建筑不属于任何人和任何具体的内容,他以号码来命名它们。 在《住宅Ⅰ号》中,埃森曼通过图解使形式和功能相分离。实现了建筑自己产生自己的形式,不依靠人来形成自己的意图。艾森曼是这么说的:“建筑应该创造一种紧张和距离,因为它不在人的控制之下。人和对象是相对独立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将是崭新的”。 在《住宅Ⅲ号》中,艾森曼研究的重点则是消除等级,这种等级包含各部分美学价值的关系。他希望在他的体系中,不再通过权威的规则来作出价值判断。 在《住宅Ⅵ号》中,埃森曼研究的重点则是建筑的本质,根据结构理论,建筑要自我分析,使建筑元素寻求自己的意义。埃森曼后来称这一现象为“轨迹”。同时,埃森曼清楚地认识到:他用一套正常的系统创造了“易位”(dislocation),而他的目的并不在于“易位”,他只是建立了一套新的规则。虽然用这套规则可以创造无穷的形式,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却又是建立在一定的限定性基础之上的。 在《住宅Ⅹ号》中,建筑的系统与众不同,只有身处其中才能感受到,但又很难被解读。这正说明了他的理论——建筑是不确定的系统,房子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是成为一个系统中的一部分。 艾森曼的第一个大型项目是俄亥俄州大学维克斯纳艺术中心,在这个项目中艾森曼综合了他多年的研究成果,将新旧理论融为一炉,成就了一件引人入胜的作品。他在设计中引入网格、轨迹等等,并利用了图解的方法。也是在这个项目中,艾森曼发现了地点的价值,“建筑需要外部的参数,建筑只有在环境的框架中才能有意义。”因此,建筑兼顾城市与校园两种肌理,设计时运用了两个扭转12.25o轴线网格,分别代表城市与校园,形成动态空间。有趣的是,艾森曼在调查地基时发现了一个弹药库,于是他将这个弹药库作为“维克斯纳艺术中心”的中心,弹药库——在新的系统中它的角色已经改变——成为“非弹药库”。而入口处的脚手架,也不再是传统中为了建设而搭建的临时构筑物——成为“非脚手架”,同时在建筑中还有“非入口”、“非窗”、“非砖”等等,他尝试使建筑构件延展出新的用途。这种概念与解构的概念相契合,艾森曼在尝试设计“非建筑”。

彼得·沃克与极简主义-风景园林艺术原理

彼得·沃克与极简主义 摘要:彼得〃沃克,1932年生,当代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师,“极简主义”设计代表人物,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理事,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协会(CLARB)认证景观设计师,美国城市设计学院成员,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得者,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人们在他的设计中可以看到简洁现代的形式、浓重的古典元素,神秘的氛围和原始的气息,他将艺术与景观设计完美地结合起来并赋予项目以全新的含义。 关键词:彼得〃沃克;“极简主义”;哈佛大学唐纳喷泉;波奈特公园;柏林索尼中心;日本埼玉广场 彼得?沃克是当今最著名的景观设计大师之一,这 一点可以由其于今年4月份在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 究院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两场讲座的火爆现场可窥其 受追捧程度。但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彼得?沃克为什么取 得如此大的成功时,恐怕很少有人能真正读懂这位年 过七旬的大师。而在他与梅拉妮?西莫合著的《看不见 的花园》一书最前面却写道:“献给我们学科,始于 兴趣,终于崇拜和热爱”。我认为这短短的17个字道 出了彼得?沃克一生成功的根本原因。 个人简介 彼得·沃克于1932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帕萨德纳市。195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他的风景园林学士学位。上学期间,他曾经在当时著名的设计师劳伦斯·海尔普林的事务所工作过一段时间。毋庸置疑,这一切为他今后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毕业后,他去了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一年后,他与另一位著名的设计师佐佐木·英夫(sasaki)合伙成立了事务所,这也就是现在著名的SWA集团的前身。1976年,在完成了大量单一风格的作品后,感到有些厌倦的彼得·沃克决定去哈佛大学教授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并担任了系主任一职(1979-1981)。在那里,他遇见了他后来的妻子玛萨·舒瓦茨(当时玛萨·舒瓦茨还是他的学生)。由于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两人结合并合作成立了彼得·沃克-玛萨·舒瓦茨事务所。但是,数年后由于他们各自的设计思想存在着巨大分歧,事务所宣告解散,沃克与其他人先后成立了几家事务所,包括目前他与威廉·约翰逊合作的事务所。 如今看来,彼德·沃克成为一名极简主义者是有其客观因素的。早年他在哈佛求学时,受到当时流行的现代主义的巨大影响,与他同时代的导师、学长们对于现代主义的追求深深感染了彼得·沃克,他也因此成为现代主义的忠实追随者。随着对园林认识的不断深入,彼德·沃克开始尝试着将自己喜爱的极简艺术结合到园林设计中。

彼得艾森曼

玩耍的艺术 ——试析彼得艾森曼的设计理念 摘要:本文通过对建筑师彼得·艾森曼(Peter·Eisenman )的生活经历与各阶段言论、著作、作品的分析,对其建筑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做了初步的研究,为我们对彼得·艾森曼的作品和理论进行进一步的了解提供的一定的实践基础。相较于之前分析与评论彼得·艾森曼的文章,提出了不尽相同的观点:相对于解构主义大师的头衔,艾森曼从本质上更倾向于一个乐于玩耍、勇于实践和不断变化创新的实验型建筑师。 关键词:彼得·艾森曼;玩耍;解构。 “我喜欢玩耍,我觉得生活中除了玩耍再无别它了,对我来说,玩耍也是很严肃的活动。”——彼得·艾森曼(Peter·Eisenman )。 正是艾森曼的这句话让我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吸引我去了解了他的生活轨迹与设计理念的发展。而在我对他产生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觉得也许正是这句话可以简明扼要的阐述他的整个设计观点。艾森曼所说的玩耍,是一种积极面对人生的态度。这种玩耍不同于孩童之间漫无目的的玩耍,他永远目标明确,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所以只是一种严肃的玩耍。 下面我想用最普通也是最直接的时间顺序来介绍一下艾森曼的生活轨迹。1932年,艾森曼生于新泽西州纽瓦克一个美国家庭。1932年对于美国来说是难忘的一年。彼时,经济萧条已经发生了整整三年,大多数美国人的大部分时间却只是在等待、在发愁,除此之外,一筹莫展。当年年9月《财富》杂志估计,不包括1100万户农村人在内,全美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我无法确的持续数年之久的经济危机给刚刚来到人世的艾森曼多大的影响,各方面的资料里并未提及他幼时的家庭状况。不过值得庆幸的事,随着小艾森曼的长大,国家的经济形式越来越好了。 1950年,18岁的艾森曼考入康奈尔大学学习建筑学。因毕业论文出众获得查尔斯·桑兹(Charles G Sands)纪念奖。毕业后的1955年,赴朝鲜参军。其实早在1953年7月战争双方就签署了停战协议。艾森曼的朝鲜之旅并无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