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 全国大纲卷政治

2012 全国大纲卷政治

2012 全国大纲卷政治
2012 全国大纲卷政治

2012 全国大纲卷政治

满分: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2010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8小时,价值80元,全社会A商品的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A商品的全社会总产量、单位药品的价值量和社会价值总量分别是()

A.10万件、80元、800万元B.10万件、40元、400万元

C.20万件、80元、1600万元D.20万件、40元、800万元

2.2011年末,我国开始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改革试点。之所以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是因为增值税()

①不受企业盈亏影响

②可以避免重复征税

③税源广且便于征收

④能防止进货商品的偷漏税行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银行发放贷款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和利息。收取手续费是因为银行提供了一定的服务(如记账、账户管理等)。收取贷款利息的理由是()

A.银行居于垄断地位

B.银行信用高于商业信用

C.银行提供的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

D.银行是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枢纽

4.小明在某专卖店购买了一台计算机,正常使用一个月后计算机出现黑屏等故障。在于专卖店多次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小明决定采用其他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可以选择的维权手段有()

A.消费者协会调解、行政部门处理、仲裁机关仲裁、法律诉讼

B.行政部门处理、仲裁机关仲裁、媒体曝光、法律诉讼

C.消费者协会调解、行政部门处理、仲裁机关仲裁、媒体曝光

D.行政部门处理、媒体曝光、仲裁机关仲裁、法律诉讼

5.物联网通过细心传感设备将各种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跟踪、控制和信息的互换、共享。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②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6.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7.某饭店老板请来许多一流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探讨如何扩建狭小老旧的电梯。他们一致认为:饭店必须停业半年才能扩建好电梯。饭店一位清洁工说:“要是我,就会直接在屋外装上电梯。”根据清洁工的建议,新电梯很快就安装好了。这是建筑史上第一次把电梯安装在室

外。这一案例表明()

①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②丰富的实践经验必然促进思维创新

③正确发现和提出文艺是创新的首要环节

④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在2012年2月召开的Z市八届人大常委会一次会议上,Z市市长提请关于市口岸局局长的任命并未通过。市长提请任命的任选被人大常委会否决,这说明()

①地方人大是本行政区的国家权力机关

②人大常委会对政府工作行使了决定权

③人大常委会拥有对政府组成人员的任免权

④行政权力受到人大常委会的有效制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目前,新疆有清真寺、教堂、佛道教寺庙等宗教活动场所约2.48万座、宗教教职人员2.9万多人。西藏有佛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人,僧俗信教群众每年组织和参加各种宗教活动,每年到拉萨朝佛敬香的各族信教群众达百万人次以上,由此可见()

①宗教信仰的本质已经发生变化

②各民族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③宗教信仰具有相同的阶级基础

④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国家保护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10.2010年12月23日,商务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的规定,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进口相纸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和有关规定,中国政府作出决定,自2012年3月23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进口相纸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①竞争、合作和冲突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中国与西方国家既有合作,又存在竞争和冲突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出发点

④贸易冲突的实质是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综合国力较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二、综合题(共1小题)

11.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方针得到全面贯彻实施,经济社会保持繁荣稳定。2011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关于特区行政长官产生办法和立法会产生办法的程序作出解释。2012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审议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提出的有关报告基础上,作出了关于澳门特别行政区2013年立法会产生办法和2014年行政长官产生办法有关问题的决定。回答1—2题。

1.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上述法律解释和相关决定()

①创新了国家结构形式

②保证了澳门特区的高度自治权

③限制了澳门特区的立法权

④维护了基本法规定的中央的权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邓小平根据香港、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提出的“一国两制”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这一伟大构想()

①承认矛盾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重要动力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④承认矛盾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到城市务工,目前,全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达1.2亿左右,农民工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

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一:据调查,2004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企业出现了“招工难”问题,2009

年以来,大范围的“民工荒”再次在这些地区出现,不仅缺工人群有技术工人扩展的普通工人,而且缺工的时间分布由“季节性”、“阶段系”向“常态化”、“全年性”转变,从农民工找不到工作的“民工慌”,到目前企业招工难的“民工慌”,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变。

材料二:在农村外出务工群体中,“80后”、“90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约占60%,他们希望通过进城务工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但可观存在的城乡差距让他们遇到许多实际生活问题,一些不平等现象也让他们产生了较大的心里落差。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党和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将解决“三农问题”视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问题”。

(1)运用经济常识知识,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分析东部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的原因。

(2)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3)党和政府为什么重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结合国家职能相关知识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政策建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广州等地陆续发现了南越王墓等重要历史遗迹,这些发现对研究岭南历史有重要价值。

材料一: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开凿灵渠,攻打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汉之际,中原战乱,秦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举兵兼并三郡,自称南岳武王,定居番禹(今广州市)。于通向内地的各个关口屯兵,“绝道聚兵自守”

刘邦称帝后,民生凋敝,无力南征,遂封赵佗为南越王,“与剖府通使”,命其“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开通关市,南岳国乘机发展,广泛使用铁器,海内外贸易也相当活跃,吕后执政,汉朝“禁南越国关市铁器”,赵佗又以财务收买附属于汉朝的闽

越等郡部族,势力所及,“东西万余里”“以兵威边”赵佗以皇帝自居,“与中国侔(对等)”汉文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前十对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予以谴责,赵佗迫于压力,表示去帝制继续为藩臣,奉贡职但在内部,“窃如故号居”

汉武帝决心彻底解决南越国问题,要求南越国赵兴入朝,“用汉法,比内诸侯”。南越国相吕嘉等杀汉朝使者及主张“内属”的南越王,王太后,“发兵守要害处”,公元前111年,汉军十万分数路越岭,平定南越并将其分社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

——据《史记》等材料二:图1示意灵渠位置

(1)西汉王朝建立之后,立足现实,采取措施,巩固政权,加强中央集权,运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分析。

材料三:白驹过隙越千年,往事如烟话沧桑,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拥有超过6000万人口的中国最密集的城市群,年工业生产总值超过7000亿美元的“世界工厂”。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地区利用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毗邻香港的独特区位优势,低廉的土地成本和内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来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的“三来一补”贸易,逐步在家电、电子信息、玩具、服装等产业领域形成巨大的生产规模,占据叾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创立了快速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模式,促

进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近年来,对珠三角上述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争论逐步增多,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这一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

(2)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联系当前实际对该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部分

1.考点:价格

试题解析:

解答本题要区分商品的全社会总产量与社会价值总量这两个概念。商品的全社会总产量是某种商品在一年生产的总数量,与商品的单位价值量无关,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因为题中A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原来的一半,就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原来总产量10万件,现在提高一倍是20万件。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提高一倍,价格是原来的一半,40元。因为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价值总量是不变的,还是原来的80元×10万件=800万元。答案为D。

答案:D

2.考点:征税与纳税

试题解析:

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种。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②④说法正确,所以本题选C项。

答案:C

3.考点:投资理财的选择

试题解析:

本小题考查的是商业银行的相关知识,是对基础知识的再现。商业银行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提供的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需要收取贷款利息,C符合题意,A、B、D都不是收取贷款利息的理由。

答案:C

4.试题解析:

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节、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本题应该有先后顺序。A符合题意。

答案:A

5.考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试题解析:

通过物联网将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跟踪、控制和信息的互联、共享,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也深刻地说明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并使这种联系带有“人化”的特点。但是,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以尊重联系的客观性为根本前提的,绝不是凭主观愿望创造的结果,因此也就不具有主观性,①③排除。所以本题答案为C。

答案:C

6.考点:求索真理的历程

试题解析:

①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不同时期人们对河流的认识不同,说明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同时说明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故入选。②④选项观点错误,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但认识不是实践的动力,而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而不是形成理性认识,故排除。所以本题答案为B。

答案:B

7.考点: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试题解析:

①说法错误,创新思维的源泉是社会实践;②说法过于绝对,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一定就能促进思维创新。清洁工的建议是正确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表现,③正确;建筑史上第一次把电梯安装在室外,是一种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④正确。所以本题答案为D。

答案:D

8.考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试题解析:

材料中市长提请关于市口岸局局长的任命并未通过、市长提请任命的人选被人大常委会否决说明了人大常委会在行使任免权,同时也能说明人大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故题肢①③正确;

②与题意无关,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故答案选B。

答案:A

9.考点:民族区域自制制度及宗教政策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宗教的本质、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有关知识。材料通过数据,鲜明地体现了我国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权利,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因此②④正确。宗教信仰在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这一点不因我国的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而改变,因此①错误。此题并未体现宗教信仰的阶级基础问题,而且宗教在不同性质的社会广泛存在,并不具有相同的阶级基础,因此排除③。

答案:D

10.考点: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

试题解析:

①说法错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④说法错误,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力和科技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贸易冲突只是国际竞争的一个方面,不是全部。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B。

答案:B

11.考点:探索世界的本质民主集中制

试题解析:1.根据材料,全国人大常委是在宪法和法律的基础上一方面保证了澳门特区的自治权。另一方面也维护了中央的权威。①说法错误,创新了国家结构形式说法不准确;③说法错误,没有限制澳门特区的立法权。本题答案为D。

2.题目在问“一国两制”强大生命力的原因。从哲学角度,一国两制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香港、台湾的特殊历史和世纪出发,也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同一性不等于矛盾。④说法与题意无关。所以本题答案为C。

答案:1.D2.C

12.考点:政党制度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寻觅社会的真谛企业与劳动者

试题解析:(1)让我们分析出现“民工荒”的原因,宏观上要从国家政策角度以及农民工自身方面两大角度来分析,由于设问上没有具体限定,我们可以任选角度,从政府和农民工自身哪个角度都可以。

(2)本题比较简单,哲学原理有明确的限定——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所以考生根据此原理分析材料即可,注意本题还要结合科学发展观进行分析。

(3)从政治学的角度,首先要回答党和政府重视农民工问题的原因,也是从两个角度,党和政府角度,农民工角度,第二个层次是用国家职能的知识,但是要求我们提政策建议,所以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答案:(1)农民工工资偏低,没有完善的医疗、工伤保险等保障;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吸引农民工就近务工;政府的惠农政策、农业自身发展等增加了务农收益;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观念影响其就业选择;产业升级换代提高了对用工技能的要求。(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面临的新情况,形成了着力解决新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政策措施,促进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解决。(3)①是党的执政为民理念和政府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维护社会稳定。②履行国家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让农民工享有与市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为农民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13.考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试题解析:(1)该题用哲学的主次矛盾分析西汉王朝如何巩固中央政权,要结合当时的实际来分析,因为西汉王朝建立之初,经济凋敝,此时稳定是主要矛盾,当西汉国力强盛后,开始解决迪凡割据的问题,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本题是用古文材料作为政治学科命题的背景是高考试题的一大风格,我们要高度重视。

(2)本题要求我们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来分析经济发展模式。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我们要从优点和局限性两个角度来考虑,长处是时间短见效快,并且能够利用外资迅速发展自己。但是从长期来看,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这样的发展模式就有一定的问题。实际上本题是在考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答案:(1)西汉王朝建立之初,面临经济凋敝、南越割据等各种矛盾,它们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平衡,其中经济凋敝与王朝稳定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主次矛盾相互影响。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着力发展经济,而对南越采取安抚政策。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国力强盛后,消除地方割据、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统治者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汉武帝平定内乱、设置郡县。(2)长处:产业容易被复制并产生规模效应: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便捷;可以充分利用外资。局限性:对政策依赖性强;易受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处于制造业产业链的低端,利润微薄;可持续发展能力弱;易受资源能源和劳动力短缺的制约。

2012年高考全国卷(大纲版)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必修+选修II)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至2页,第II卷第3至第4页。考试结束,务必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 注意事项: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该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没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3.第I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 1、复数 13 1 i i -+ + = A 2+I B 2-I C 1+2i D 1- 2i 2、已知集合A={1.3. },B={1,m} ,A B=A, 则m= A 0 B 0或3 C 1 D 1或3 3 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距为 4 一条准线为x=-4 ,则该椭圆的方程为 A 2 16 x + 2 12 y =1 B 2 12 x + 2 8 y =1 C 2 8 x + 2 4 y =1 D 2 12 x + 2 4 y =1 4 已知正四棱柱ABCD- A1B1C1D1中,AB=2,CC1=E为CC1的中点,则直线AC1与平面BED的距离为 A 2 B C D 1 (5)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a5=5,S5=15,则数列的前100项和为 (A)100 101 (B) 99 101 (C) 99 100 (D) 101 100 (6)△ABC中,AB边的高为CD,若a·b=0,|a|=1,|b|=2,则

2012年考研政治:马原基础知识点归纳

2012年考研政治:马原基础知识点归纳 对于考研的政治科目来说,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掌握程度决定考生考研的成败,但是很多考生并不明白应该掌握哪些基础知识点。万学海文政治考研辅导专家们在此根据教学大纲,为2012年的考研同学们归纳概括一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哲学部分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点。 2012年的考生需要掌握以下67个知识点:按照哲学的逻辑体系,可以细化成四个部分为大家进行详细整理。 一、唯物论部分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5、两种历史观的对立;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7、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8、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9、物质与运动;10、运动与静止;11、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12、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13、实践的主体、客体及其相互作用;14、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15、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 16、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二、唯物辩证法部分 17、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18、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19、规律及其客观性;20、现象和本质;21、必然性和偶然性;22、原因和结果;23、可能和现实;24、事物存在的质、量、度;25、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26、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27、对立统一规律;2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29、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30、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及其辩证关系;31、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32、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 三、认识论部分 33、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与认识的本质;34、主体、客体及其辩证关系;35、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36、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3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38、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39、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40、真理及其客观性;41、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42、价值;43、认识论与思想路线;44、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四、唯物史观部分 4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46、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47、社会有机体与社会结构;48、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和功能;49、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和特性;50、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51、社会经济结构的功能;52、社会的政治结构及其构成要素;53、国家的本质和职能;54、社会的观念结构与意识形态;55、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56、

2012年高考语文全国大纲卷详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题(大纲版)详解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颀长(qí)悚然(sù)彰善瘅恶(dàn)韬光养晦(huì) b. 人寰(huán)攫取(jué)寻瑕伺隙(xì)啮臂为盟(niè) C.抵牾(yǔ)横亘(gèn)造福桑梓(zǐ)筋疲力尽(jīn) D.鞭挞(tà)骨骼(gé)辗转反侧(niǎn)蜚声中外(fēi) 【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须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A项悚sǒnɡ C项牾wǔ D项辗zhǎn注意错误均排除。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 【答案】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 A项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意思说反了,应为“不负众望”。望文生义。 B项呼之欲出:指画得十分逼真,一叫就会出来似的。也泛指文学作品对人的描写十分生动。形容对象错了。 C项渐入佳境:指状况渐好或兴趣逐渐浓厚。主体应是人,但句子语境为家具。形容对象错了。 D项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符合语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在英语国家工作一年,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应用。 B、建立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就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执行力。 C、她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个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出了贡献。 D、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难题。

2012年全国高考各地试卷诗歌鉴赏试题解析

2012年全国高考各地试卷诗歌鉴赏试题解析 2012年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题(大纲版)详解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落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1)(4分)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7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出“思”、“信”两字作用的.给2分;答出使全诗富于变化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得一些分。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2)(4分)以松“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采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出构成对比的,给2分:能简要分析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解答时要联系全诗,借助注释,准确把握。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试题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答: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 8.【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以及表达技巧的赏析。 【解题思路】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从题目

2012高考全国大纲语文试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 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颀.长(qí)悚.然(sù)彰善瘅.恶(dàn)韬光养晦.(huì) b. 人寰.(huán)攫.取(jué)寻瑕伺隙.(xì)啮.臂为盟(niè) C.抵牾.(wǔ)横亘.(gèn)造福桑梓.(zǐ)筋.疲力尽(jīn) D.鞭挞.(tà)骨骼.(gé)辗.转反侧(niǎn)蜚.声中外(fē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 ....,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 ....,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亲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 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 ....了。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 ....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在英语国家工作一年,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应用。 B、建立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就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执行力。 C、她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个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出了贡献。 D、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难题。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012考研政治大纲

2012考研政治大纲 目录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1) 1、考试性质…………………………………………………………………(l) 2、考试学科范围……………………………………………………………(l) 3、评价目标…………………………………………………………………(l) 4、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 第二部分考查的知识范围 (2)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上义理论体系概论 (3)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4)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5) 五、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6)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1、考试性质 全国硕士研究生人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思想政治理论科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学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2、考试的学科范围 考试的字科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3、评价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科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沦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6)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4、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8 %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 %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约16 % 多项选择题约34 % 分析题约50 % 第二部分考查的知识范围

2012年普通高等(大纲全国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打字:林雪松、谢志锋、韦钧苑、王祎君、辽智玉、向月华、朱凤龙 整理:龙辉校对:韦钧苑 解析:武汉外国语学校汪新兵 12.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A.工作器具B.工作内容C.工作职责D.工作性质 【解析】考查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因刀笔并用,历代的文职官员也就被称作“刀笔吏”。 【答案】A 13.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A.防止官商勾结B.维持社会等级C.重义轻利D.重农抑商 【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统治者对工商业的政策。材料中唐太宗此话不但把工商业者归入“杂色之流”,而且杜绝了他们入仕为官的途径,体现了统治者对工商业者的歧视,目的是维持社会等级,但没有反映对农业的重视,因此D项不正确,选B项。 【答案】B 14.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解析】考查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每个时代文学创作都有其独创性,诗在唐朝、词在宋朝发展到顶峰。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反映王国维推崇古代的,轻视现代的观念。 【答案】B 15.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山西人从事商业、农业、参军和读书人数量依次递减,雍正帝认为这样的社会风气很可笑,反映统治者对商业的歧视,AC项错误;仍然有人希望学而优则仕,B项错误;因为追求财富,从事商业的人居首位,D项正确。 【答案】D 16.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张謇评论的是 A.曾国藩B.李鸿章C.张之洞D.袁世凯 【解析】考查重要历史人物及相关活动。李鸿章是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元老,19世纪80年代,李鸿章筹办北洋海军,管辖直隶(今河北)、奉天(今辽宁)和山东三省海域,洋务运动中创办军事民用企业,兴办新式学堂,耗费巨资筹办的北洋海军在甲午中日

考研政治大纲(完整版本)

考研政治大纲(完整版本)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对比分析 一、考试性质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试的学科范围 考试的学科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世界经济与政治。 Ⅲ.评价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

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Ⅳ.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6%

2012年全国大纲卷

2012年全国大纲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不做).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 C .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个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 D .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 15. 23592U 经过m 次α衰变和n 次β衰变 Pb 207 82 ,则 A .m =7,n =3 B .m =7,n =4 C .m =14,n =9 D .m =14,n =18 16.再双缝干涉实验中,某同学用黄光作为入射光,为了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该同学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A .改用红光作为入射光 B .改用蓝光作为入射光 C .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D .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17.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电荷量分别为q 1和q 2的两粒子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两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q 1=q 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相等 B.若m 1=m 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相等 C. 若q 1≠q 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不相等 D. 若m 1≠m 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不相等 18.如图,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过纸面上的M 、N 两点,且与直面垂直,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a 、o 、b 在M 、 N 的连线上,o 为MN 的中点,c 、d 位于MN 的中垂线上,且a 、b 、 c 、 d 到o 点的距离均相等。关于以上几点处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B .a 、b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c 、d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 .a 、c 两点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同 19.一台电风扇的额定电压为交流220V 。在其正常工作过程中,用交流电流表测得某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电流I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这段时间内电风扇的用电量为 A .3.9×10-2度 B .5.5×10-2度 C .7.8×10-2度 D .11.0×10-2度 20.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图(a )是t =0时刻的波形图,图(b )和图(c )分别是x 轴上某两处质点的震动图像。由此可知,这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可能是 A .1m 3 B .2m 3 C .1m D .4m 3 21.如图,大小相同的摆球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和3m ,摆长相同,并排悬挂,平衡时两球刚好接触,现将摆球a 向左边拉开一小角度后释放,若两球的碰撞是弹性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B .第一次碰撞后的瞬间,两球的动量大小相等 C .第一次碰撞后,两球的最大摆角不相同 D .发生第二次碰撞时,两球在各自的平衡位置 答题区域 14.[ A ] [ B ] [ C ] [ D ] 15.[ A ] [ B ] [ C ] [ D ] 16.[ A ] [ B ] [ C ] [ D ] 17.[ A ] [ B ] [ C ] [ D ] 18.[ A ] [ B ] [ C ] [ D ] 19.[ A ] [ B ] [ C ] [ D ] 20.[ A ] [ B ] [ C ] [ D ] 21.[ A ] [ B ] [ C ] [ D ] t /min I /A y/m 0.1 0 y/m 0.1 0 -0.05 y/

2018考研政治大纲

2018考研政治大纲

2018年考研政治大纲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 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查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发展的实质。发展与过程。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意义。 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对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 (三)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认识与实践 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与基本形式。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能动反映论的基本特点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真理与价值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价值及其特征。价值评价及其特点和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3.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勇于创新。自由与必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012年大纲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部分解析版(全国卷大纲版) (适用地区: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河北、广西) 贵州、甘肃、青海、西藏、广西 二,选择题:本题共8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份额和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德0分。 14.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 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 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 15. 235 92U经过m次a衰变和n次β衰变207 82 Pb,则() A.m=7,n=3 B.m=7,n=4 C.m=14,n=9 D.m=14,n=18 16.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某同学用黄光作为入射光,为了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该同学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A.改用红光作为入射光 B.改用蓝光作为入射光 C.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17质量分别为m1和m2、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的两粒子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两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q1=q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相等 B.若m1=m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相等 C.若q1≠q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不相等 D.若m1≠m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不相等 18.如图,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过纸面上的M、N两点,且与纸面垂直,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a、o、b在M、N的连线上,o为MN的中点,c、d位于MN的中垂线上,且a、b、c、d到o点的距离均相等。关于以上几点处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B.a、b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c、d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a、c两点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同 19.一台电风扇的额定电压为交流220V。在其正常工作过程中,用交 流电流表测得某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这段时间内电风扇的用电量为() A.3.9×10-4度 B.5.5×10-2度 C.7.8×10-2度 D.11.0×10-2度 20.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a)是t=0时刻的波形图,图(b)和图(c)分别是x轴上某两处质点的振动图像。由此可知,这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可能是()

2012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卷大纲版)试题详解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大纲版)文综历史部分试题12.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A.工作器具B.工作内容C.工作职责D.工作性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因刀笔并用,历代的文职官员也就被称作“刀笔吏”。 【答案】A 13.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A.防止官商勾结B.维持社会等级C.重义轻利D.重农抑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统治者对工商业的政策。材料中唐太宗此话不但把工商业者归入“杂色之流”,而且杜绝了他们入仕为官的途径,体现了统治者对工商业者的歧视,目的是维持社会等级,但没有反映对农业的重视,因此D项不正确,选B项。 【答案】B 14.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每个时代文学创作都有其独创性,诗在唐朝、词在宋朝发展到顶峰。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反映王国维推崇古代的,轻视现代的观念。 【答案】B 15.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山西人从事商业、农业、参军和读书人数量依次递减,雍正帝认为这样的社会风气很可笑,反映统治者对商业的歧视,AC项错误;仍然有人希望学而优则仕,B项错误;因为追求财富,从事商业的人居首位,D项正确。 【答案】D 16.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 张謇评论的是 A.曾国藩B.李鸿章C.张之洞D.袁世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重要历史人物及相关活动。李鸿章是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元老,19世纪80年代,李鸿章筹办北洋海军,管辖直隶(今河北)、奉天(今辽宁)和山东三省海域,洋务运动中创办军事民用企业,兴办新式学堂,耗费巨资筹办的北洋海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这与他在战争中的避战求和政策有关。 【答案】B 17.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 - 1 -

2012全国大纲卷地理高考题(附答案)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绝密★考前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 第I 卷(选择题) 图1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图1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 图1 1.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 A .中国 B .美国 C .印度 D .日本 2.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 A .单位GDP 能耗 B .碳排放量 C .能源进出口量 D .煤炭自给率 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图2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3~5题。 图2 30025020015050100-500 250200 1501000 500 197 197 198 198 199 199 200 年净径流量 净径流量、净输沙量多年平年净输沙量 年 年净径流量/年净输 沙 中国 美国 印度 日本

2020考研政治大纲新增考点(实践的基本结构)

2020考研政治大纲新增考点(实践的基本结构) 出国留学考研网为大家提供2018考研政治大纲新增考点(实践的基本结构),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8考研政治大纲新增考点(实践的基本结构) 2017年9月15日,2018考研政治大纲解析正式发布。考研政治大纲解析是考研政治真题命题的来源与依据,即使今年的大纲解析 比2017年发布较晚,但对于参加2018考研的同学而言,仍应重视2018大纲的变化内容,尤其是新增加的内容。 在2018年考研政治大纲解析马原部分第三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 规律科学的实践观中新增加了实践的基本结构。虽然2018考研政治 大纲解析中将2017考研政治大纲解析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改为“科学的实践观”,其实除了新增加“实践的基本结构”内容外, 其他内容无实质性变化。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马原的新增考点——实 践的基本结构,希望可以对同学们今后的复习起到一定作用。 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作用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 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的人是实践活 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 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 方法。 2018大纲解析中首先对实践主体、实践客体以及实践中介的定 义进行介绍,同学们除了知道它们的区别之外,还应知道它们之间 的联系。 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

2012贵州高考数学试卷(全国大纲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必修+选修II )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第1至2页,第II 卷第3至第4页。考试结束,务必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 注意事项: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该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没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3.第I 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 1. 复数= A 2+i B 2-i C 1+2i D 1- 2i 2.已知集合A ={1.3. },B ={1,m} ,A B =A, 则m= A 0 B 0或3 C 1 D 1或3 3.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距为4 一条准线为x=-4 ,则该椭圆的方程为 A +=1 B +=1 C +=1 D +=1 4.已知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 ,AB=2,CC 1= E 为CC 1的中点,则直线AC 1与平面BED 的距离为 A 2 B C D 1 5.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5=5,S 5=15,则数列的前100项和为 131i i -++ 216x 212y 212x 2 8 y 28x 24y 212x 2 4 y

A B C D 6.△ABC 中,AB 边的高为CD ,若 a ·b=0,|a|=1,|b|=2,则 A B C D 7.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sin α+sin β ,则cos2α= A B C 8.已知F 1、F 2为双曲线C :x 2-y 2=2的左、右焦点,点P 在C 上,|PF 1|=|2PF 2|,则cos ∠F 1PF 2= A B C D 9.已知x=ln π,y=log 52,,则 A x <y <z B z <x <y C z <y <x D y <z <x 10. 已知函数y =x 2-3x+c 的图像与x 恰有两个公共点,则c = A -2或2 B -9或3 C -1或1 D -3或1 11.将字母a,a,b,b,c,c,排成三行两列,要求每行的字母互不相同,梅列的字母也互不相同,则不同的排列方法共有 A 12种 B 18种 C 24种 D36种 12.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点E 在边AB 上,点F 在边BC 上,AE =BF =。动点P 从E 出发沿直线喜爱那个F 运动,每当碰到正方形的方向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等于入射角,当点P 第一次碰到E 时,P 与正方形的边碰撞的次数为 A 16 B 14 C 12 D 10 1001019910199100101100 14353445 1 2z=e 73

2012年全国大纲卷文综试题及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图1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日本 2.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 A.单位GDP能耗 B.碳排放量 C.能源进出口量 D.煤炭自给率 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图2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了、泥沙量之

差)。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3~5题 3. 下列个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A 1970年~1976年 B 1977年~1984年 C 1980年~1989年 D 1989年~ 2000ian 4、该支流流入 A 黄河 B 长江 C 辽河 D 黑龙江 5 、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A 建设用沙量增加 B 兴建水库的森林覆盖率提高 C 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 D 连续干旱 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6~7 题 6 、该地可能位于 A 亚马孙河河口附近 B 地中海沿岸 C 北冰洋沿岸 D 澳大利亚 7 、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 A 正东,正西 B 东南,西南 C 东北,西北 D 东南,西北 8.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纬度②河流

2015考研政治大纲原文

2014考研政治大纲原文(文字完整版)Ⅰ.考试性质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查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约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约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约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约16%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约16%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16分(16小题,每小题1分) 多项选择题 34分(17小题,每小题2分) 分析题 50分 Ⅳ.考查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和方法。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物质世界和实践 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社会的物质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实践与人的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

2012年高考文综大纲卷历史含答案(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2.秦汉时期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 A.工作器具 B.工作内容 C.工作职责 D.工作性质 【答案】A 【解析】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因刀笔并用,历代的文职官员也就被称作“刀笔吏”。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文化史 13.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A.防止官商勾结 B.维持社会等级 C.重义轻利 D.重农抑商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唐太宗此话不但把工商业者归入“杂色之流”,而且杜绝了他们入仕为官的途径,体现了统治者对工商业者的歧视,目的是维持社会等级,但没有反映对农业的重视,因此D项不正确,选B项。 【考点定位】唐太宗 14.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人有一代人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答案】B 【解析】每个时代文学创作都有其独创性,诗在唐朝、词在宋朝发展到顶峰。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反映王国维推崇古代的,轻视现代的观念。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 15.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答案】D 【解析】山西人从事商业、农业、参军和读书人数量依次递减,雍正帝认为这样的社会风气很可笑,反映统治者对商业的歧视,AC项错误;仍然有人希望学而优则仕,B项错误;因为追求财富,从事商业的人居首位,D项正确。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16.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张謇评论的是 A.曾国藩B.李鸿章 C.张之洞 D.袁世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