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力学习题集——结构的极限荷载

结构力学习题集——结构的极限荷载

结构力学习题集——结构的极限荷载
结构力学习题集——结构的极限荷载

第十一章 结构的极限荷载

一、判断题:

1、静定结构只要产生一个塑性铰即发生塑性破坏,n 次超静定结构一定要产生n +1个塑性铰才产生塑性破坏。

2、塑性铰与普通铰不同,它是一种单向铰,只能沿弯矩增大的方向发生相对转动。

3、超静定结构的极限荷载不受温度变化、支座移动等因素影响。

4、结构极限荷载是结构形成最容易产生的破坏机构时的荷载。

5、极限荷载应满足机构、内力局限和平衡条件。

6、塑性截面系数s W 和弹性截面系数W 的关系为W W s 。

二、计算题:

7、设u M 为常数。求图示梁的极限荷载u M 及相应的破坏机构。

l

M

8、设极限弯矩为u M ,用静力法求图示梁的极限荷载。

2l /3

l /3

9、图示梁各截面极限弯矩均为u M ,欲使A 、B 、D 三处同时出现塑性铰。确定铰C 的位置,并求此时的极限荷载u P 。

l

10、画出下列变截面梁极限状态的破坏机构图。

( )b

l /3

l /3

l /3

( )c

( )

a

11、图示简支梁,截面为宽b 高h 的矩形,材料屈服极限y σ。确定梁的极限荷载u P 。

l l l /3/3/3

12、图示等截面梁,截面的极限弯矩为m kN 90u ?=M ,确定该梁的极限荷载u P 。

2m

2m

13、图示等截面梁,截面的极限弯矩m kN 90u ?=M ,求极限荷载u P 。

2m 4m

14、求图示梁的极限荷载u P 。已知极限弯矩为u M 。

15、图示梁截面极限弯矩为u M 。求梁的极限荷载u P ,并画出相应的破坏机构与M 图。

0.5l

0.5l

0.5l

0.5l 0.5l

16、求图示梁的极限荷载u q 。

17、求图示结构的极限荷载u P 。A C 段及C E 段的u M 值如图所示。

P

2m

2m

2m 2m

18、求图示结构的极限荷载u P ,并画极限弯矩图。各截面u M 相同。

3m

1.51m

19、求图示结构的极限荷载u P ,并画极限弯矩图。=u M 常数。

l

2l

l

2l

l

l

20、计算图示等截面连续梁的极限荷载u P 。

l l 2/3

/3

/2

21、求图示等截面连续梁的屈服荷载y P 和极限荷载u P 。

22、求图示梁的极限荷载u q 。

q

l

l l

23、计算图示梁的极限荷载 u P 。

/3

24、计算图示结构在给定荷载作用下达到极限状态时,其所需的截面极限弯矩值u M 。

25、求图示梁的极限荷载u P 。

l l /2

/2

26、求图示连续梁的极限荷载u q 。

l

l

2

q

27、求图示连续梁的极限荷载u P 。

28、计算图示结构的极限荷载u q 。已知:l = 4 m 。

29、计算图示结构在给定荷载作用下达到极限状态时,其所需截面极限弯矩值u M 。

4m

2m

2m

2m

2m

30、图示等截面梁,其截面承受的极限弯矩cm kN 6540?=u M ,有一位置可变的荷载P 作用于梁上,移动范围在AD 内,确定极限荷载u P 值及其作用位置。

m

4m

31、图示等截面梁,截面的极限弯矩m kN 80?=u M ,求极限荷载u q 。

q

32、图示等截面的两跨连续梁,各截面极限弯矩均为u M ,确定该梁的极限荷载u q 及破坏机构。

q

33、求图示梁的极限荷载u q 。截面极限弯矩m kN M u ?=25.140。

34、求图示连续梁的极限荷载u P 。

A

a a

2a

a

35、求图示结构的极限荷载u P 。

2m

2m

36、求图示结构的极限荷载u P 。

1m

2m

2m

37、求图示梁的极限荷载u P 。

l l l /4

/2

/4

38、画出图示变截面梁的破坏机构并确定极限荷载u P 。

a 3a

3a

3

39、求图示刚架的极限荷载参数u q 并画M 图。u M 为极限弯矩。

q

l

/2l /2

l

40、图示刚架各截面极限弯矩均为u M ,欲使B , C , D , E 截面同时出现塑性铰而成机构。求P 与q 的关系并求极限荷载u u Q P ,。

l /2

l /2

41、讨论图示变截面梁的极限荷载u P 。已知AB 段截面的极限弯矩为u M

',BC 段截面的极限弯矩为u M ,且u

M '>u M 。 a

a

a

第十一章 结构的极限荷载

1、( X )

2、( O )

3、( O )

4、( O )

5、( O )

6、( X )

7、M M u u = (铰B 单向转动)

8、M M P

u u =2 9、x a =

2,P l

ab

M u u =

2

10、极限状态为:

( )a

( )b

( )c

11、M bh u y =σ24,P bh l

u y

=0752.σ 12、P u kN =60

13、P M l u u

kN ==9

135 14、q M l u u

=162

15、P M l

u u

=

152。 /15

Pl 2/15

Pl 2/10

Pl /10

Pl

16、q M a u u

=

2

17、P u 6.25kN = 18、P u =22.1kN

20

20

20

6.85

1.4

图 M ()

kN .m

19、P M l u u 1.3=/

M u

M u

M u

M u

0.2M u

0.4

20、P M l

u u

=45.

21、( 1 )

/48

令M M D =u 得屈服荷载948Pl M =u ,P M l

y u

=163。 ( 2 )

P M l

u u

=

6

22、2

u u

9l M q =

23、P M l u u

=

6 24、M q u =18

. 25、P M l u u

=4

26、q l

M u u =

696412

.

27、l

M P u

u 4=

28、q M u u =05

. 29、M u kN m =

=?40

172353.

. 30、P u =327.kN ,作用在C 点。 31、q u =40kN/m

32、q M l u u

.=1166

2

,BC 跨先破坏。 33、q u .kN/m =2554

,塑性铰在B 处和距A 点331.m 处。 34、P M a u u =26./ 35P M u u

=

76

36、P u kN =5

37、对称性取半结构,P M l

u u

=12 38、P M a u u =/

机 构 1

构 2

39、

a

( a ) 联合机构: q l l P l

M M ????+??=?+?12222θθθθu u , q M l 1u +=52/ , ( b ) 侧移机构: q l l M ???=+1

2

θθθu () , q M l 2u +=42/ ,q M l u u =42/

40、

u ( a ) 梁机构

u

( b ) 联合机构

()q l l M +?

???=++1222θθθθu ,q M

l

+=162u ()Pl q l M θθθθθ+??=++242u ,()Pl ql M +=2

4

5θθu

内力可接受P M l u u =

,或q M l u u

=162

41、在截面 B 和 D 处出现塑性铰时,P M a

u u

=3 当A 、D 处出现塑性铰时,()P a

M M u u u =

'+1

23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复习题库含答案

荷载题库 (一)填空题 1.作用随时间变化可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按空间位置变异分为固定作用、自由作用;按结构反应分类分为静态作用、动态作用。 2.造成屋面积雪与地面积雪不同的主要原因是风的飘积作用屋面形式屋面散热等。 3.在公路桥梁设计中人群荷载一般取值为3KN/m2市郊行人密集区域取值一般为3.5 KN/m2 - 4.土压力可以分为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 5.一般土的侧向压力计算采用朗肯土压力理论或库仑土压力理论。 6.波浪按波发生的位置不同可分为表面波内波。 7.根据冻土存在的时间可将其分为多年冻土季节冻土瞬时冻土。 8.冻土的基本成分有四种:固态土颗粒,冰,液态水,气体和水汽。 9. 冻土是一种复杂的多相天然复合体,结构构造也是一种非均质、各向异性的多孔介质。 10.土体产生冻胀的三要素是水分土质负温度。 11.冻土的冻胀力可分为切向冻胀力法向冻胀力水平冻胀力。 12.水平向冻胀力根据它的形成条件和作用特点可以分为对称和非对称。 13.根据风对地面(或海面)物体影响程度,常将风区分为13等级。 14.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定》规定以10m高为标准高度,并定义标准高度处的最大风速为基本风速。 15.基本风压是根据规定的高度,规定的地貌,规定的时距和规定的样本时间确定最大风速的概率分布,按规定的重现期(或年保证率)确定的基本风速,然后根据风速与风压的关系所定义的。 16.由风力产生的结构位移速度加速度响应等称为结构风效应。 17. 脉动风是引起结构振动的主要原因。 18.在地面粗糙度大的上空,平均风速小脉动风的幅度大且频率高。 19.脉动风速的均方差也可根据其功率谱密度函数的积分求得。 20.横向风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动力效应,即风振。 21.横向风振是由不稳定的空气动力特征形成的,它与结构截面形状及雷诺数有关。 22.在空气流动中,对流体质点起主要作用的是两种力惯性力和粘性力。 23.根据气流旋涡脱落的三段现象,工程上将圆桶试结构分三个临界范围,即亚临界范围超临界范围跨临界范围。 24.地震按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 25. 由于地下空洞突然塌陷而引起的地震叫陷落地震而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地震则称为构造地震。 26. 地幔的热对流是引起地震运动的主要原因。 27. 震中至震源的距离为震源深度,地面某处到震中的距离为震中距。 28.地震按震源的深浅分,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29.板块间的结合部类型有:海岭海沟转换断层及缝合线。 30.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规模大小的数量等级。 31.M小于 2 的地震称为微震M=2~4 为有感地震M> 5 为破坏性地震。 32.将某一地址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定义为地震烈度。 33.地震波分为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在地面附近传播的面波。 34.影响地面运动频谱主要有两个因素:震中距和场地条件。 35.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原则。 36.底部剪力法是把地震作用当作等效静力作用在结构上,以次计算结构的最大地震反应。 37.混凝土在长期作用下产生随时间而增长的变形称为徐变。 38. 可变荷载有3个代表值分别是标准值和准永久值组合值。 39.影响结构构件抗力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有3种,分别是材料性能的不定性Xm 几何参数的不定性Xa 计算模式的不定性Xp。 40.结构的极限状态可以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 (二)名词解释 1.作用:能使结构产生效应(内力、应力、位移、应变等)的各种因素总称为作用。

极限状态法定义

极限状态法定义 、极限状态设计法 limit state design method 当以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则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按此状态进行设计的方法称极限状态设计法。它是针对破坏强度设计法的缺点而改进的工程结构设计法。分为半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半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将工程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变形极限状态和裂缝极限状态三类(也可将后两者归并为一类),并以荷载系数、材料强度系数和工作条件系数代替单一的安全系数。对荷载或荷载效应和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分别以数理统计方法取值,但不考虑荷载效应和材料抗力的联合概率分布和结构的失效概率。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将工程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大类。按照各种结构的特点和使用要求,给出极限状态方程和具体的限值,作为结构设计的依据。用结构的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度量结构可靠度,在结构极限状态方程和结构可靠度之间以概率理论建立关系。这种设计方法即为基于概率的极限状态设计法,简称为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其设计式是用荷载或荷载效应、材料性能和几何参数的标准值附以各种分项系数,再加上结构重要性系数来表达。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和偶然组合进行设计,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和长期效应组合进行设计。

2、许应力设计法 allowable stress design method 以结构构件的计算应力不大于有关规范所给定的材料容许应力[]的原则来进行设计的方法。一般的设计表达式为 [] 结构构件的计算应力按荷载标准值以线性弹性理论计算;容许应力[]由规定的材料弹性极限(或极限强度、流限)除以大于1的单一安全系数而得。 容许应力设计法以线性弹性理论为基础,以构件危险截面的某一点或某一局部的计算应力小于或等于材料的容许应力为准则。在应力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如受弯构件、受扭构件或静不定结构,用这种设计方法比较保守。 容许应力设计应用简便,是工程结构中的一种传统设计方法,目前在公路、铁路工程设计中仍在应用。它的主要缺点是由于单一安全系数是一个笼统的经验系数,因之给定的容许应力不能保证各种结构具有比较一致的安全水平,也未考虑荷载增大的不同比率或具有异号荷载效应情况对结构安全的影响。 我国公路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法,铁路仍使用容许应力设计法,但公路中使用的分项系数并不是完全利用概率理论计算可靠度得来的,而是在容许应力基础上,通过经验得来的,所以有披着极限外衣的容许应力之嫌。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考试试题(1)

综合试题(一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作用按时间的变异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_ 2.影响结构抗力的因素有:材料性能的不定性,几何参数的不定性,计算模式的不定性.. 3.冻土的四种基本成分是_固态的土颗粒,冰,液态水,气体和水汽. 4.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者构件达到_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_的某项规定限值. 5.结构的可靠性是_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__的总称. 6.结构极限状态分为_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_. 7.结构可靠度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除了公众心理外,还有结构重要性,社会经济承受力,结构破坏性质 二.名词解释(10分) 1.作用:能使结构产生效应(内力,应力,位移,应变等)的各种因素总称为作用(3分) 2.地震烈度:某一特定地区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3分) 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这种 状态称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4分) 三.简答题. (共20分) 1.结构抗力的不定性的影响有哪些? 答:①结构材料性能的不定性、②结构几何参数的不定性、③结构计算模式的不定性。(每点1分) 2.基本风压的5个规定. 答:基本风压通常应符合以下五个规定。①标准高度的规定。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以10m高为标准高度。②地貌的规定。我国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规定,基本风速或基本风压按空旷平坦地貌而定。③公称风速的时距。规定的基本风速的时距为10min。④最大风速的样本时间。我国取1年作为统计最大风速的样本时间。⑤基本风速的重现期。我国规定的基本风速的重现期为30年。(每点1分)(5) 3.简要回答地震震级和烈度的差别与联系(6) 答:①地震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规模大小的数量等级。②地震烈度是某一特定地区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③一次地震发生,震级只有一个,然而在不同地点却会有不同的地震烈度,但确定地点上的烈度是一定的,且定性上震级越大,确定地点上的烈度也越大。④震中一般是一次地震烈度最大的地区,其烈度与震级有关。在环境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震级越大,震中烈度越高⑤震中烈度与震级近似关系:;非震中区,烈度与震级的关系:。(前2点1分,后2点2分) 4.简述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区别.(6) 答:①将能使结构产生效应得各种因素总称为作用;将作用在结构上的因素称为直接作用,②将不是作用,但同样引起结构效应的因素称为间接作用。③直接荷载为狭义的荷载,广义的荷载包括直接荷载和间接荷载。(每点2分) 四、计算题(50分)

最新21结构按极限状态设计法设计原则汇总

21结构按极限状态设计法设计原则

第二章 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原则 (1)经验承载能力法; (2)容许应力法:以弹性理论为基础的,要求[]σσ≤max , 其中[]n s /σσ=,n 为安全系数。 (3)破坏荷载法:考虑了材料塑性要求:[]P P ≤,其中 []n P P s /=,n 由经验确定。 (4)半经验、半概率极限状态法:分项安全系数,主要 由概率统计确定,不足的部分由经验确定。 (5)近似概率法:对作用的大小、结构或构件或截面抗 力的“可靠概率”作出较为近似的相对估计 (6)全概率法:对影响结构可靠度的各种因素用随机变 量概率模型来描述,并用随机过程概率模型去描述, 在对整个结构体系进行精确分析的基础上,以结构的 失效概率作为结构可靠度的直接度量。 §2-1 极限状态法设计的基本概念 一、结构的功能要求 结构可靠性(度)———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预定功能的能力(概率) 规定的时间——分析结构可靠度时考虑各项基本变量与 时间关系所取用的设计基准期 规定的条件——设计时规定的正常设计、施工和使用的条件,既不考虑认为过失 概率预定功能: (1) 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 —————安全性 在偶然作用发生时或发生后,结构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不发生倒塌)——安全性 偶然作用—如超过设计烈度的地震、爆炸、撞击、火灾等

必要的整体稳定性——在偶然作用发生时或发生后,仅发生局部损坏而不致连续倒塌 (2)在正常使用时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适用性如:不发生影响正常使用的过大变形或局部损坏 (3)在正常维护条件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耐久性 耐久性——结构在化学的、生物的或其他不利因 素的作用下,在预定期限内,其材料 性能的恶化不导致结构出现不可接受 的失效概率 如:不发生由于保护层碳化或裂缝过宽,导致钢筋锈蚀。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三者总称为结构的可靠性二、极限状态 1.极限状态的定义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而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则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2.极限状态的分类 国际上一般将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三类: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①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滑动、倾覆等)——刚体失去平衡 ②结构构件或连接处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强度破坏 ③结构转变成机动体系——————机动体系 ④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失稳

结构按极限状态设计法设计原则

第二章 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原则 (1)经验承载能力法; (2)容许应力法:以弹性理论为基础的,要求[]σσ≤max , 其中[]n s /σσ=,n 为安全系数。 (3)破坏荷载法:考虑了材料塑性要求:[]P P ≤,其中 []n P P s /=,n 由经验确定。 (4)半经验、半概率极限状态法:分项安全系数,主要由 概率统计确定,不足的部分由经验确定。 (5)近似概率法:对作用的大小、结构或构件或截面抗力的“可靠概率”作出较为近似的相对估计 (6)全概率法:对影响结构可靠度的各种因素用随机变量 概率模型来描述,并用随机过程概率模型去描述,在对整个结构体系进行精确分析的基础上,以结构的失效概率作为结构可靠度的直接度量。 §2-1 极限状态法设计的基本概念 一、结构的功能要求 结构可靠性(度)———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预定功能的能力(概率) 规定的时间——分析结构可靠度时考虑各项基本变量与 时间关系所取用的设计基准期 规定的条件——设计时规定的正常设计、施工和使用的条件,既不考虑认为过失 概率预定功能: (1) 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 —————安全性 在偶然作用发生时或发生后,结构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不发生倒塌)——安全性 偶然作用—如超过设计烈度的地震、爆炸、撞击、火灾等

必要的整体稳定性——在偶然作用发生时或发生后,仅发生局部损坏而不致连续倒塌 (2)在正常使用时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适用性如:不发生影响正常使用的过大变形或局部损坏(3)在正常维护条件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耐久性耐久性——结构在化学的、生物的或其他不利因素 的作用下,在预定期限内,其材料性能 的恶化不导致结构出现不可接受的失 效概率 如:不发生由于保护层碳化或裂缝过宽,导致钢筋锈蚀。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三者总称为结构的可靠性二、极限状态 1.极限状态的定义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而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则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2.极限状态的分类 国际上一般将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三类: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①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滑动、倾覆等)——刚体失去平衡 ②结构构件或连接处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强度破坏 ③结构转变成机动体系——————机动体系 ④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失稳 ⑤由于材料的塑性或徐变变形过大,或由于截面开裂而引起过大的几何变形等,致使结构或结构不再能继续承载和使用———————变形过大

(整理)《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试题+参考答案4.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试题+参考答案4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 当功能函数服从 正态分布 时,可靠指标与失效概率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2结构构件可靠度计算的一次二阶矩法包括 中心点法 和 验算点法 。 3. 结构可靠指标β 的几何意义是 随机变量空间坐标原点到极限状态曲面的最短距离。随机变量标准空间 坐标原点到极限状态曲面的最短距离。 4. 荷载简单组合是 恒荷载 与 可变荷载 的组合。 5. 确定结构目标可靠度水准的方法有 事故对比法 、 校准法 和 优化法 。 6. 荷载的代表值一般包括 标准值 、 组合值 、 频遇值 和 准永久值 。 7. 荷载效应组合规则一般有 、 、和 。 8. 我国“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将设计状况分为 、 和 。 9. 荷载效应组合问题的实质是 综合荷载效应最大值的概率分布问题 。 二、判断对错(在括号内:对的画“√”,错的画“×”) (每空2分,共计16分) 1. 可靠指标β越大,结构可靠程度越高。( 对 ) 2. 结构可靠度设计的基准期就是结构的使用期。( 错 ) 3. 结构的失效概率f P 等于结构抗力R 和荷载效应S 的概率密度干涉面积。( 错 ) 4. 极限状态方程表达了结构荷载效应与抗力之间的平衡关系。( 对 ) 5. 结构重要性系数是用来调整不同安全等级结构的目标可靠指标的。( 对 ) 6. 延性破坏构件的目标可靠指标要大于脆性破坏构件的相应值。( 错 ) 7. 荷载标准值是设计基准期内在结构上时而出现的较大可变荷载值。( 错 )(最大荷载) 8. 对于结构不同的设计状况,均应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错 ) 三、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计24分) 1. 简述结构设计方法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并说明每个阶段结构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 2. 简述影响结构构件抗力随机性的几类因素,并说明每一类因素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 简述结构构件可靠度设计的实用表达式包括哪些内容,并列出具体表达式。 四、(14分)已知某地区年最大风速服从极值Ⅰ型分布,通过大量观测,该地区年最大风速样本的平均值为18.903m/s ,标准差为2.485m/s 。 (1) 求出该地区50年最大风速的概率分布函数; (2) 分别计算30年和50年一遇的最大风速(即平均重现期为30年和50年的最大风速); (3) 分别计算30年和50年一遇最大风速不被超越的概率 k p 。(设计基准期50=T 年) 已知:极值Ⅰ型概率分布函数为)]}(exp[exp{)(u x x F ---=α,

《荷载及结构设计方法原理》复习题

《荷载及结构设计方法原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是(C ) A. 火山地震 B. 陷落地震 C. 构造地震 D. 诱发地震 2.地震作用是属于(C ) A.直接作用 B.间接作用 C 偶然作用 D.偶然荷载 3.在计算建筑结构的风荷载标准值时,下列哪种情况必须考虑风振系数?(C ) A.建筑高度为27m 、基本自振周期0.3s 、高宽比3.0; B.建筑高度为32m 、基本自振周期0.2s 、高宽比4.5; C.建筑高度为34m 、基本自振周期0.3s 、高宽比1.8; D.建筑高度为30m 、基本自振周期0.2s 、高宽比1.5; 4.设计计算时,地震作用的大小与下列哪此因素无关?(D ) A.建筑物质量 B.场地烈度 C.建筑本身动力特性 D.地震持续时间 5.极限状态设计状况不含下列哪种?(D ) A.持久状况 B.短暂状况 C.偶然状况 D.随机状况 6.下列各项中,何项不属于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情形?(D ) A.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 B.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C.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超过规定的限值 D.结构构件或连接因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7.对于永久荷载效应对结构或构件的承载能力不利的情况,若永久荷载效应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中起控制作用时,荷载分项系数取下列何种?(B ) A.4.1,2.1==Q G γγ B.4.1,35.1==Q G γγ C.3.1,35.1==Q G γγ D.3.1,2.1==Q G γγ 8.基本雪压是在下面哪种条件下确定?(C) A.当地一般空旷平坦地面上统一所得的30年一遇的最大积雪自重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试题+参考答案4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试题+参考答案4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 当功能函数服从正态分布时,可靠指标与失效概率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2. 结构构件可靠度计算的一次二阶矩法包括和 。 3. 结构可靠指标 的几何意义是。 4. 荷载简单组合是与的组合。 5. 确定结构目标可靠度水准的方法有、 和。 6. 荷载的代表值一般包括、、 和。 7. 荷载效应组合规则一般有、、和。 8. 我国“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将设计状况分为、和。9. 荷载效应组合问题的实质是。 二、判断对错(在括号内:对的画“√”,错的画“×”)

(每空2分,共计16分) 1. 可靠指标 越大,结构可靠程度越高。() 2. 结构可靠度设计的基准期就是结构的使用期。() P等于结构抗力R和荷载效应S的概率密度干涉面积。 3. 结构的失效概率 f () 4. 极限状态方程表达了结构荷载效应与抗力之间的平衡关系。() 5. 结构重要性系数是用来调整不同安全等级结构的目标可靠指标的。() 6. 延性破坏构件的目标可靠指标要大于脆性破坏构件的相应值。() 7. 荷载标准值是设计基准期内在结构上时而出现的较大可变荷载值。() 8. 对于结构不同的设计状况,均应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三、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计24分) 1. 简述结构设计方法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并说明每个阶段结构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 2. 简述影响结构构件抗力随机性的几类因素,并说明每一类因素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 简述结构构件可靠度设计的实用表达式包括哪些内容,并列出具体表达式。 四、(14分)已知某地区年最大风速服从极值Ⅰ型分布,通过大量观测,该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概念: 以概率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简称为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1功能函数、极限状态方程 结构构件完成预定功能的工作状态可以用作用效应S 和结构抗力R 的关系来描述,这种表达式称为结构功能函数,用Z 来表示 当 时,结构能够完成预定的功能,处于可靠状态;当 时,结构不能完成预定的功能,处于 失效状态;当 时,即 ,结构处于极限状态。 ,称为极限状态方程。 2结构可靠度、失效概率及可靠指标 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结构的可靠度 4结构的安全等级 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划分见表 3.3 。 5目标可靠指标当有关变量的概率分布类型及参数已知时,就可按上述β值计算公式求得现有的各种结构构件的可靠指标。《统一标准》以我国长期工程经验的结构可靠度水平为校准点,考虑了各种荷载效应组合情况,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构件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分析,规定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可靠指标,称为目标可靠指标β。结构构件属延性破坏时,目标可靠指标β取为 3.2 ;结构构件属脆性破坏时,目标可靠指标β取为 3.7 。 表3.3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对应于直接作用按随时间的变异分类,结构上的荷载可分为三类:( 1 )永久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 )可变荷载,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和雪荷载等;( 3 )偶然荷载,如爆炸力、撞击力等。荷载代表值是指设计中用以验算极限状态所采用的荷载量值。 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应采用不同的代表值。永久荷载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6 荷载标准值 荷载标准值是《荷载规范》规定的荷载基本代表值,为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如均值、众值、中值或某个分位值)(如均值、众值、中值或某个分位值)。由于最大荷载值是随机变量,因此,原则上应由设计基准期( 50 年)荷载最大值概率分布的某一分位数来确定。但是,有些荷载并不具备充分的统计参数,只能根据已有的工程经验确定。因此,实际上荷载标准值取值的分位数并不统一。 永久荷载标准值,对于结构或非承重构件的自重,由于其变异性不大,而且多为正态分布,一般以其分布的均值(分位数为 0.5 )作为荷载的标准值,可由设计尺寸与材料单位体积的自重计算确定。 可变荷载标准值由《荷载规范》给出,设计时可直接查用。 7荷载准永久值 荷载准永久值是指可变荷载在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约为设计基准一半的荷载值,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准永久值系数ψq 。荷载准永久值系数ψq 由《荷载规范》给出。如住宅楼面均布荷载标准为 2.0kN/m 2 ,荷载准永久值系数ψq 为 0.4 ,则活荷载准永久值为kN/m 2 。 8荷载组合值 荷载组合值是指对可变荷载,使组合后的荷载效应在设计基准内的超越概率,能与该荷载单独出现时的相应概率趋于一致的荷载值;或使组合后的结构具有统一规定的可靠指标的荷载值。荷载组合值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组合值系数ψ c 。荷载组合值系数ψ c 由《荷载规范》给出。如住宅,楼面均布荷载标准为 2.0kN/m 2 , 荷载组合值系数ψ c 为 0.7 ,则活荷载组合值为kN/m 2 。 9 取值原则 材料强度标准值是结构设计时所采用的材料强度的基本代表值,也是生产中控制材料性能质量的主要指标,用于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 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料强度标准值是按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不小于 95% 保证率的强度值,即 ( 3-7 )

荷载与结构设计例题汇总

风荷载例题 下面以高层建筑为例,说明顺风向结构风效应计算。 由0k z s z W W βμμ=知,结构顺风向总风压为4个参数的乘积,即基本风压0W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 μ、风荷载体型系数s μ、风振系数z β。因基本风压与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与结构类型和体型无关,以下主要讨论高层建筑体型系数和风振系数的确定,然后通过实例说明高层建筑顺风向风效应的计算。 1.高层建筑体型系数 高层建筑平面沿高度一般变化不大,可近似为等截面,且平面以矩形为多。根据风洞试验及实验结果,并考虑到工程应用方便,一般取矩形平面高层建筑迎风面体型系数为+0.8(压力),背风面体型系数为-0.5(吸力),顺风向总体型系数为 1.3s μ=。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第3.2.5条:

2.高层建筑风振系数 高层建筑风振系数可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进行计算,也可参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3.实例 【例1】已知一矩形平面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平面沿高度保持不变,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均匀分布。100H m =,33B m =,地面粗糙度指数s α=0.22,基本风压按粗糙度指数为0.16s α=的地貌上离地面高度s z =10m 处的风速确定,基本风压值为200.44/w kN m =。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1 2.5T s =。求风产生的建筑底部弯矩。 解: (1) 为简化计算,将建筑沿高度划分为5个计算区段,每个区段20m 高,取其中点位置的风载值作为该区段的平均风载值,。 (2) 体型系数 1.3s μ=。 (3) 本例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在各区段中点高度处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值分别为 10.62z μ= 21z μ= 3 1.25z μ= 4 1.45z μ= 5 1.62z μ= (4) 风振系数的确定,由 201a w T =0.62×0.44×2.52=221.71/kN s m ? 查表得脉动增大系数 1.51ξ= 计算各区段中点高度处的第1振型相对位移 11?=0.10 12?=0.30 13?=0.50 14?=0.70 15?=0.90 因建筑的高度比/3H B =,查表得脉动影响系数0.49ν=。 将上式数据代入风振系数的计算公式,得到各区段中点高度处的风振系数: 1β=1.12 2β=1.22 3β=1.30 4β=1.36 5β=1.41 (5) 计算各区段中点高度处的风压值

混凝土按近似概率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法习题答案

第3章按近似概率理论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3.1选择题 1.结构的( D )是: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A.安全性 B.适用性 C.耐久性 D.可靠性 2.下列情况属于超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情况的是( B )。 A.雨篷倾倒 B.现浇双向板楼面在人行走动中振动较大 C.连续梁中间支座产生塑性铰 D.构件丧失稳定 3.可变荷载中作用时间占设计基准期内总持续时间超过50%的荷载值,称为( D )。 A.荷载设计值 B.荷载标准值 C.荷载频遇值 D.可变荷载准永久值 4.混凝土强度等级C是由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值按下述( B )项原则确定的。 A.取平均值,超值保证率50% B.取标准值,超值保证率95% C.取标准值,超值保证率97.72% D.取标准值,超值保证率85.5% 5.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度量混凝土结构可靠性的原则是(D)A.用分项系数,不计失效率 B.用分项系数和结构重要性系数,不计失效率 C.用可靠指标β,不计失效率 D.用β表示,并在形式上采用分项系数和结构重要性系数代替β 6.规范对混凝土结构的目标可靠指标要求为3.7(脆性破坏)和3.2(延性破坏)时,该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属于( C ) A.一级,重要建筑 B.二级,重要建筑 C.二级,一般建筑 D.三级,次要建筑 7.当楼面均布活荷载大于或等于4kN/m2时,取可变荷载分项系数等于(A)A.1.3 B.1.2 C.1.0 D.1.4 问答题 1.结构可靠性的含义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功能要求? 答:结构可靠性是指结构在规定时间(设计基准期)内,在规定条件下(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维护)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它的功能要求为: (1)安全性;(2)适用性;(3)耐久性。 2.结构超过极限状态会产生什么后果?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试题+参考答案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试题+参考答案5 一、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计36分) 1. 试绘图说明结构可靠指标β的几何意义。 可靠指标β是标准空间R S ''-坐标系中坐标原点到极限状态曲面0Z =的最短距离。 2. 试绘图说明非正态随机变量当量正态化的两个基本条件,并列出当量正态化随机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的计算公式。 非正态随机变量当量正态化的两个基本条件:在设计点*i x 处, (1)当量正态分布变量与原非正态分布变量的概率分布值(尾部面积)相等,即 **()()i i X i X i F x F x '= (2)当量正态分布变量与原非正态分布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值(纵坐标)相等,即 **()()i i X i X i f x f x '= 当量正态化随机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O R ' R

*1* ()i i i X i X i X x F x μσ-''??=-Φ?? {} 1* * ()() i i i X i X X i F x f x ?σ-' ??Φ?? = 3. 简述结构构件可靠度设计的实用表达式包括哪些内容,并列出具体表达式。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1 1 02 ()(,,,)i i i n G Gk Q Q k Q C Q k R k k i S S S R f a γγγγψγ=++≤∑ 01 ()(,,,)i i i n G Gk Q C Q k R k k i S S R f a γγγψγ=+≤∑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1) 标准组合设计表达式 112[]i i n Gk Q k C Q k i S S S f ψ=++≤∑ 2) 频遇组合设计表达式 122[]i i i n Gk f Q k q Q k i S S S f ψψ=++≤∑ i i i X i X i '

极限状态设计法简介

极限状态设计法简介 顾迪民 一, 定义 ①极限状态设计法 以相应于结构和构件各种功能要求的极限状态,如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等为依据的设计方法。结构和构件应满足这些极限状态的限制。 ② 许用应力设计法 在规定的使用载荷(标准值)作用下,按线性弹性理论算得的结构或构件中的应力(计算应力)应不大于规范规定的材料许用应力。材料的许用应力由材料的平均极限抗力(屈服点、临界应力和疲劳强度)除以安全系数而得,安全系数可由经验确定。 ③ 概率设计法 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确定的结构或构件的失效概率)P (f 或可靠概率)1P P )(P (f s s =+来定量地度量结构或构件的可靠性。用此法设计的各类结构或构件具有大体相同的可靠度。 ④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在概率设计法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结构可靠性指标与极限状态方程之间的数学关系。在设计表达式中采用载荷分项系数,这些分项系数也是根据各载荷变量的统计特征在概率分析的基础上经优选确定的。载荷分项系数的确定有三种水平:其一为部分系数由概率分析确定,部分系数用经验确定,也称半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其二为所有系数均由概率分析确定,但其概率分布曲线一列用正态分布曲线代替,故称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其三为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是发展趋向. 二, 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1, 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静强度,动力强度和稳定等计算.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静,动变形(刚性)和耐久性(疲劳)的计算. 2, 结构可靠度 包括结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其定义为:在规定时间(寿命)内,规定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3, 极限状态方程 0),,(321=???????=n X X X X g Z 式中Xi 是影响结构可靠度的变量。在结构设计中可归纳为二个基本变量R (抗力)和S (载荷效应—内力)。 0),(=-==S R S R g Z R = S ,极限状态;R < S , 失效;R > S ,有效(可靠)。 失效率f P 加可靠率s P 为1。 即:s f P P -=1

荷载及结构设计方法考试题汇总

综合试题(一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作用按时间的变异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_ 2. 影响结构抗力的因素有:材料性能的不定性,几何参数的不定性,计算模式的不定性.. 3.冻土的四种基本成分是_固态的土颗粒,冰,液态水,气体和水汽. 4.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者构件达到_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_的某项规定 5. 结构的可靠性是_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__的总称. 6.结构极限状态分为_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_. 7. 结构可靠度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除了公众心理外,还有结构重要性,社会经济承 受力,结构破坏性质 二.名词解释(10分)作用:能使结构产生效应(力,应力,位移,应变等)的各种因素总称为作用(3分)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这种状态称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4分) 三.简答题. (共20分结构抗力的不定性的影响有哪些? 答:①结构材料性能的不定性、②结构几何参数的不定性、③结构计算模式的不定性。 1. 基本风压的5个规定.答:基本风压通常应符合以下五个规定。①标准高度的规定。 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规定以10m 高为标准高度。②地貌的规定。我国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规定,基本风速或基本风压按空旷平坦地貌而定。③公称风速的时距。规定的基本风速的时距为10min 。④最大风速的样本时间。我国取1年作为统计最大风速的样本时间。⑤基本风速的重现期。我国规定的基本风速的重现期为30年。(每点1分)(5) 2. 简述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区别.(6)答:①将能使结构产生效应得各种因素总称为 作用;将作用在结构上的因素称为直接作用,②不是作用,但同样引起结构效应的因素称为间接作用。③直接荷载为狭义的荷载,广义的荷载包括直接荷载和间接荷载。(每 四、计算题(50分)设标准地貌为空旷地面,标准高度为10m ,条件下测得的 风速变化指数15.0=s α,梯度风高m H TS 365=,基本风压20/7.0m KN w =。计算某市中心3.0=a α,m H a 390=,高度为25m 处的风压。(10分) 解:根据非标准条件下风压的换算公式: `()α2???? ??=s oa a z z w z w (2分) 已知:m z 25=, m z s 10=,3.0=α,将高度为25m 处的风压换算成该地貌标准高度处的风压 则:()3.02102525???? ??=oa a w w ()oa a w w 73.125=(1)(2分) 又根据非标准地貌的风压换算公式: a s a Ts s Ts o oa z H z H w w αα22-???? ??????? ??=(2分) 已知:2/7.0m KN w o =,15.0=s α,365=Ts H ,30.0=a α,390=Ta H ,将该地貌处得基

12结构的极限荷载

第12章 结构的极限荷载

12.1 概述
结构分析方法 弹性分析 塑性分析
结构设计方法 弹性设计 塑性设计
结构的弹性分析和设计:
基本假定:第一,结构的材料服从虎克定律,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第二,结构的变形和位移都是微小的。
内力计算和位移计算都可以应用叠加原理
弹性设计时的强度条件:σ max
≤ [σ ]
=
σy
ky
材料屈服极限
偏于保守!
容许应力
安全系数

12.1 概述
结构的弹性分析和设计:
弹性设计时的强度条件:σ max
≤ [σ ]
=
σy
ky
材料屈服极限
偏于保守!
容许应力
安全系数
结构的塑性分析和设计:
塑性设计时的强度条件:
FP
≤ [FP ]
=
FP u ku
结构极限荷载
更合理、经济
容许荷载
安全系数
充分估计由弹塑性材料组成的超静定结构在超越材料屈服极限 以后的承载能力。

12.1 概述
结构的塑性分析和设计:
结构塑性分析 的主要任务
塑性设计时的强度条件:
FP
≤ [FP ]
=
FP u ku
结构极限荷载
更合理、经济
容许荷载
安全系数
极限状态与极限荷载: 结构变形随荷载增加而增大。当荷载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不
再增加荷载变形也会继续增大,这时结构丧失了进一步的承载能 力,这种状态称为结构的极限状态,此时的荷载称为极限荷载。

结构力学复习题集(下)_结构的极限荷载复习题与答案

第十一章 结构的极限荷载 一、判断题: 1、静定结构只要产生一个塑性铰即发生塑性破坏,n 次超静定结构一定要产生n +1个塑性铰才产生塑性破坏。 2、塑性铰与普通铰不同,它是一种单向铰,只能沿弯矩增大的方向发生相对转动。 3、超静定结构的极限荷载不受温度变化、支座移动等因素影响。 4、结构极限荷载是结构形成最容易产生的破坏机构时的荷载。 5、极限荷载应满足机构、力局限和平衡条件。 6、塑性截面系数s W 和弹性截面系数W 的关系为W W s 。 二、计算题: 7、设u M 为常数。求图示梁的极限荷载u M 及相应的破坏机构。 l M 8、设极限弯矩为u M ,用静力法求图示梁的极限荷载。 B 2l /3 l /3 9、图示梁各截面极限弯矩均为u M ,欲使A 、B 、D 三处同时出现塑性铰。确定铰 C 的位置,并求此时的极限荷载u P 。 a l b 10、画出下列变截面梁极限状态的破坏机构图。

0.3l 0.35l 0.35l ( )b l /3 l /3 l /3 ( )c ( ) a 11、图示简支梁,截面为宽b 高h 的矩形,材料屈服极限y σ。确定梁的极限荷载u P 。 l l l /3/3/3 12、图示等截面梁,截面的极限弯矩为m kN 90u ?=M ,确定该梁的极限荷载u P 。 2m 2m 13、图示等截面梁,截面的极限弯矩m kN 90u ?=M ,求极限荷载u P 。 2m 4m 14、求图示梁的极限荷载u P 。已知极限弯矩为u M 。

15、图示梁截面极限弯矩为u M 。求梁的极限荷载u P ,并画出相应的破坏机构与M 图。 0.5l 0.5l 0.5l 0.5l 0.5l 16、求图示梁的极限荷载u q 。 17、求图示结构的极限荷载u P 。A C 段及C E 段的u M 值如图所示。 P 2m 2m 2m 2m 18、求图示结构的极限荷载u P ,并画极限弯矩图。各截面u M 相同。 23m 1.5 1.51m 19、求图示结构的极限荷载u P ,并画极限弯矩图。=u M 常数。 l 2l l 2l l l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试题参考答案5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试题+参考答案5 一、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计36分) 1. 试绘图说明结构可靠指标的几何意义。 可靠指标是标准空间坐标系中坐标原点到极限状态曲面的最短距离。 2. 试绘图说明非正态随机变量当量正态化的两个基本条件,并列出当量正态化随机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的计算公式。 非正态随机变量当量正态化的两个基本条件:在设计点处, (1)当量正态分布变量与原非正态分布变量的概率分布值(尾部面积)相等,即 (2)当量正态分布变量与原非正态分布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值(纵坐标)相等,即 当量正态化随机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3. 简述结构构件可靠度设计的实用表达式包括哪些内容,并列出具体表达式。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1) 标准组合设计表达式 2) 频遇组合设计表达式 3) 准永久组合设计表达式 4. 简述荷载代表值有哪些类型,并说明每种代表值的确定方法。 标准值(或特征值):设计基准期内结构上可能出现的最大荷载值。有两种确定方法:根据设计基准期内荷载最大值概率分布的某一分位数确定,或者根据荷载值的重现期确定。 频遇值:设计基准期内结构上时而出现的较大可变荷载值。可根据可变荷载超越频率值的持续期或次数来确定。 准永久值:设计基准期内结构上经常出现的可变荷载值。可根据可变荷载达到或超过准永久值的总持续时间来准永久值系数。 组合值:作用在结构上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变荷载时,荷载的代表值可采用其组合值,组合值系数可根据校准法来确定。 5. 简述影响结构构件抗力随机性的几类因素,并说明每一类因素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结构的极限荷载

极限荷载 一、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内) 1、图示等截面梁发生塑性极限破坏时,梁中最大弯矩发生在:( ) A .梁中点a 处; B .弹性阶段剪力等于零的b 点处; C .a 与b 之间的c 点处; D .a 左侧的d 点处。 q 2、图示单跨变截面梁,已知M u2>3M u1,其极限状态为:( ) a a a M u1 3、图示四种同材料、同截面型式的单跨梁中,其极限荷载值最大的为:( ) A . P/l l B . /2l /2 l C ./2 l /2 l D .l 4、图示等截面梁的截面极限弯矩M u kN m =?120,则其极限荷载为( )。 A .120kN ; B .100kN ; C .80kN ; D .40kN 。 3m 3m 5、塑性截面系数W s 和弹性截面系数W 的关系为: A .W W s =; B .W W s ≥; C .W W s ≤; D .W s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W 。

三、填充题:(将答案写在空格内) 1、对图示工字形截面来说,极限弯矩是屈服弯矩的_________倍。已知b =30cm ,t =10cm 。 b t t 2、图示简支梁,截面为宽b 高h 的矩形,材料屈服极限y σ。则梁的极限荷载__________=u P 。 l l l /3/3/3 四、计算题: 1、图示梁各截面M u 相同。求P 的最不利位置,亦即x 为何值时,P u 最小。 2、用静力法求图示结构的极限荷载P u 。 12m 2m 3、试计算图示结构在给定荷载作用下达到极限状态时,其所需的截面极限弯矩值M u 。

《荷载及结构设计方法》考试试题

综合试题(一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作用按时间的变异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_ 2. 影响结构抗力的因素有:材料性能的不定性,几何参数的不定性,计算模式的不定性.. 3.冻土的四种基本成分是_固态的土颗粒,冰,液态水,气体和水汽. 4.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者构件达到_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_的某项规定限值. 5. 结构的可靠性是_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__的总称. 6.结构极限状态分为_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_. 7. 结构可靠度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除了公众心理外,还有结构重要性,社会经济承受力,结构破坏性质 二.名词解释(10分) 1. 作用:能使结构产生效应(内力,应力,位移,应变等)的各种因素总称为作用(3分) 2. 地震烈度:某一特定地区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3分) 三.简答题. (共20分) 1. 基本风压的5个规定. 答:基本风压通常应符合以下五个规定。①标准高度的规定。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以10m 高为标准高度。②地貌的规定。我国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规定,基本风速或基本风压按空旷平坦地貌而定。③公称风速的时距。规定的基本风速的时距为10min 。④最大风速的样本时间。我国取1年作为统计最大风速的样本时间。⑤基本风速的重现期。我国规定的基本风速的重现期为50年。(每点1分)(5) 2. 简要回答地震震级和烈度的差别与联系(6) 答:①地震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规模大小的数量等级。②地震烈度是某一特定地区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③一次地震发生,震级只有一个,然而在不同地点却会有不同的地震烈度,但确定地点上的烈度是一定的,且定性上震级越大,确定地点上的烈度也越大。④震中一般是一次地震烈度最大的地区,其烈度与震级有关。在环境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震级越大,震中烈度越高⑤震中烈度与震级 近似关系:032 1I M ?+=;非震中区,烈度与 震级的关系: ()1lg 32 3210+???+?+=h C I M 。(前2点1分,后2点2分) 3. 简述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区别.(6) 答:①将能使结构产生效应得各种因素总称为作用;将作用在结构上的因素称为直接作用,②不是作用,但同样引起结构效应的因素称为间接作用。③直接荷载为狭义的荷载,广义的荷载包括直接荷载和间接荷载。(每点2分) 四、计算题(50分 1. 设标准地貌为空旷地面,标准高度为10m ,条件下测得的风速变化指数15.0=s α,梯度风高m H TS 365=,基本风压20/7.0m KN w =。计算某市中心3.0=a α,m H a 390=,高度为25m 处的风压。(10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