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滚动卷(1)

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滚动卷(1)

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滚动卷(1)
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滚动卷(1)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高三一轮复习化学滚动卷(一)

1

2.关于Na 2CO 3和NaHCO 3比较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aHCO 3固体受热容易分解,而Na 2CO 3固体受热不容易分解

B .等质量的Na 2CO 3和NaHCO 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前者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比后者多

C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 2CO 3和NaHCO 3溶液分别滴加2滴酚酞试液,前者颜色比后者深

D .Na 2CO 3溶液和NaHCO 3溶液分别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

3.将ag Fe 2O 3、Al 2O 3样品溶解在过量的200 mL 0.05 mol/L 的硫酸溶液中然后向其中加入NaOH 溶液

使Fe 3+、Al 3+

刚好完全沉淀,用去NaOH 溶液100 mL ,则NaOH 溶液的浓度为

A .0.1 mol·L -1

B .0.2 mol·L -

1

C .0.4 mol·L -1

D .0.8 mol·L -

1

4.从某含有FeCl 2、FeCl3、CuCl 2的工业废液中回收铜并制备氯化铁晶体的流程如下: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试剂a 是铁、试剂b 是稀硫酸

B .操作I 、操作Ⅱ、操作Ⅲ所用仪器相同

C .试剂c 是氯气,相应的反应为:

D .用酸性KMnO 4溶液可检验溶液W 中是否还有Fe 2+

5.铜镁合金1.52g 完全溶解于50mL 密度为1.40g/mL 、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 2和N 2O 4的混合气体1120mL (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 NaOH 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 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B .该浓硝酸中HNO 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 mol/L

C .NO 2和N 2O 4的混合气体中,NO 2的体积分数是80%

D .得到2.54 g 沉淀时,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是600 mL

6.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 ,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 。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知:饱和NaClO 溶液的pH 约为11)

A .该消毒液可用NaOH 溶液吸收Cl 2制备:Cl 2+2OH -=ClO -+Cl -

+H 2O

B .该消毒液的pH 约为12:ClO -+H 2O HClO+OH -

C .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 )混用,产生有毒Cl 2:2H ++Cl -+ClO -

=Cl 2↑+H 2O

D .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HClO ,可增强漂白作用:CH 3COOH+ClO -=HClO+CH 3COO -

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Si 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可直接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B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油脂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 .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D .Cu 的金属活泼性比Fe 弱,故水库铁闸门上接装铜块可减缓铁腐蚀

8.亚硝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和增色剂,但在食品中过量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其在酸性条件下会产生NO 和NO 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NaNO 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B .食用“醋溜豆芽”可能会减少亚硝酸钠对人体的危害

C .NaNO 2和胃酸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为:2NO 2-+2H +

=NO↑+NO 2↑+H 2O

D .1 mol NaNO 2在酸性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NO 和NO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

9.25℃时,在10mL 浓度均为0.1mol/L 的NaOH 和NH 3?H 2O 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 ﹣1

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未加盐酸时:c (OH ﹣)>c (Na +

)=c (NH 3?H 2O )

B .加入10mL 盐酸时:c (NH 4+)+c (H +)=c (OH ﹣

C .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c (Cl ﹣)=c (Na +

D .加入20mL 盐酸时:c (Cl ﹣)=c (NH 4+)+c (Na +

) 10.加热N 2O 5依次发生的分解反应为:①N 2O 5(g )N 2O 3(g )+O 2(g ); ②N 2O 3(g )N 2O (g )+O 2(g )在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8mol N 2O 5,加热到t℃,达到平衡状态后O 2为9mol ,

N 2O 3为3.4mol .则t℃时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A .10.7

B .8.5

C .9.6

D .10.2

11.镍氢电池(NiMH)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NiMH 中的M 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 Ni (OH)2 + M = NiOOH + MH

已知:6NiOOH + NH 3 + H 2O + OH -=6 Ni (OH)2 + NO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充电过程中OH -

离子从阳极向阴极迁移

B .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H 2O + M + e -=MH + OH -,H 2O 中的H 被M 还原

C .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电极反应式为:NiOOH + H 2O + e -= Ni (OH)2 + OH -

D .NiMH 电池中可以用KOH 溶液、氨水等作为电解质溶液 12.一定量的CO 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 (s )+CO 2(g ) 2CO (g )。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气体分压(P 分)=气体总压(P 总)×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550℃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 正、v 逆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第3页 共4页 ◎ 第4页 共4页

B .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 2的转化率为25.0%

C .T ℃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 2和CO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925℃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 P =24.0P 总 13.(12分)用NH 3催化还原N x O y 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反应I : 4NH 3(g )+6NO (g )

5N 2(g )+6H 2O (l ) △H 1 反应II : 2NO (g )+O 2(g )

2NO 2(g ) △H 2 (且|△H 1| =2|△H 2|) 反应III :4NH 3(g )+6NO 2(g ) 5N 2(g )+3O 2(g )+6H 2O (l ) △H 3 反应I 和反应II

(1)△H 3 = 1、 2 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相同条件下,反应I 在2L 密闭容器内,选用不同的催化剂,

反应产生N 2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计算0~4分钟在A 催化剂作用下,反应速率v (NO )

= 。

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单位时间内H-O 键与N-H 键断裂的数目相等时,说明反应已

经达到平衡

B .若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当K 值不变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C .该反应的活化能大小顺序是:E a (A )>E a (B )>E a (C )

D .增大压强能使反应速率加快,是因为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3)一定条件下,反应II 达到平衡时体系中n (NO )∶n (O 2)∶n (NO 2)=2∶1∶2。恒温恒压时,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再充入NO 2气体, NO 2体积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 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溶液中OH -向电极

移动(填a 或b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14.(8分) 已知:25℃时,

H 2SO 3 K a1=1.5×10-2 K a2=1.0×10-7

H 2CO 3 K a1=4.4×10-7 K a2=4.7×10-11

HNO 2 K a =5.1×10-4

HClO K a =3.0×10-8

饱和NaClO 溶液的浓度约为3 mol/L 。

(1)室温下,0.1 mol/L NaClO 溶液的pH 0.1 mol/L Na 2SO 3溶液的pH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浓度均为0.1 mol/L 的Na 2SO 3和Na 2CO 3的混合溶液中,SO 32–、CO 32–、HSO 3–、HCO 3

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2)下列离子反应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

A .2HCO 3-+SO 2= SO 32-

+2CO 2+ H 2O

B .ClO -+CO 2+ H 2O= HClO+ HCO 3-

C .ClO -+SO 2+ H 2O= HClO+ HSO 3-

D .2ClO -+SO 2+ H 2O= 2HClO+ SO 32-

(3)某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 ,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 等,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

的是:_________。

A .该消毒液可用NaOH 溶液吸收Cl 2制备:Cl 2 +2OH -=Cl -+ ClO -

+ H 2O

B .该消毒液的pH 约为12:ClO -+ H 2O HClO+ OH -

C .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产生Cl 2:2H ++ Cl -+ ClO -

= Cl 2 ↑+ H 2O

D .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HClO ,可增强漂白作用: H ++ ClO -

= HClO

(4)25℃时,0.1 mol 下列气体分别与1 L0.l mol·L -1

的NaOH 溶液反应,形成的溶液pH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用A 、B 、C 、D 表示)。

A .NO 2

B .SO 2

C .SO 3

D .CO 2 15.(10分)下列框图中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常见的物质或其溶液,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 、B 为气态单质,F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

E 、H 、I

为氧化物,E 为黑色固体,I 为红棕色气体,M 为

红褐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 中所含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

期 族。

(2)A 在B 中燃烧的现象

是 。

(3)D + E → B 的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

物质的量之比是 。

(4)G + J → M 的离子方程式是 。

(5)试推测Y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16.(共12分)50 mL 0.50 mol·L -1盐酸与50 mL 0.55 mol·L -1

NaOH 溶液

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

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 -1盐酸跟50 mL 0.55 mol·L -1

NaOH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

用50 mL 0.50 mol·L -1

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

(6)写出NaOH 溶液和盐酸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滚动一参考答案

1.D

2.D

3.B

4.C

5.D

6.B

7.C

8.D

9.B

10.B

11.C

12.B

13.(12分)

(1)△H1-3△H2(2分)吸热(1分)

(2)①0.375mol·L-1·min-1(2分)② C D(2分)

(3)不变(2分)(4)a (1分)2NH3-6e-+6OH-=N2+6H2O(2分)

14.(8分)

(1)大于(1分);c(SO32–)>c(CO32–)>c(HCO3–)>c(HSO3–) (1分)

(2)AC(2分) (3)BD(2分) (4)D>A>B>C(2分)

【答案】(1)三ⅦA;(2)产生苍白色火焰;(3)2∶1;

(4)3AlO2-+Fe3++6H2O=3Al(OH)3↓+Fe(OH)3↓;(5)4Fe(NO3)32Fe2O3+ 12NO2↑+ 3O2↑。

【答案】(1)环形玻璃搅拌棒;(2)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散失;(3)偏小;(4)不等,相等;(5)偏低,无影响;(6)H+(aq)+OH-(aq)=H2O(l) △H=-57.3kJ·mol-1。

答案第1页,总1页

高考数学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压轴题高考2月月考试题

高考数学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压轴题高考2月月考试题 一 选择题(5?10=50分) 1.已知集合()(){}{} 120,13,A x x x x B x x x R =--==+<∈,则A B = ( ) A .{}0,1 B .{}0,1,2 C .{} 42x x -<< D .{} 02x x << 2.复数z 满足 1+)2i z =(,则=z ( ) A .1i -- B .1i - C . 1+i D .1+i - 3.阅读如下图所示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 ( ) A . 11 B . 10 C . 9 D .8 4. 下列四个函数中,图象既关于直线π125= x 对称,又关于点?? ? ??06, π对称的是( ) A ?? ? ? ? + =32sin πx y B ?? ? ? ?-=32sin πx y C ?? ? ? ?-=64sin πx y D ?? ? ? ? +=64sin πx y 5.已知(),p x y 是不等式组10300x y x y x +-≥?? -+≥??≤? 的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一点,()1,2A ,O 为坐标 原点,则OA OP ?的最大值( ) A.2 B.3 C.5 D.6 6.“命题“q p ∨”为假”是“命题“q p ∧”为假”的( ) A .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 已知12,F F 是双曲线22 221x y a b -=,()0,0a b >>的左,右焦点,若双曲线左支上 存在一点P 与点2F 关于直线bx y a = 对称,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5 2 258. 某班同学准备参加学校在寒假里组织的“社区服务”、“进敬老院”、“参观工厂”、“民俗调查”、“环保宣传”五个项目的社会实践活动,每天只安排一项活动,并要求在周一至周五内完成.其中“参观工厂”与“环保宣讲”两项活动必须安排在相邻两天,“民俗调查”活动不能安排在周一.则不同安排方法的种数是 A. 24 B.36 C. 48 D.64

(完整)淮南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范围:高中化学全部内容)

淮南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F—19 P—31 K—39 Ca—40 Ni—59 As—75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 当前,汽车尾气已成为许多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研究表明,含TiO2的混凝土或沥青可以部分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其原理如下 下列关于该“消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部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B. 消除总变化为NO x + O2 + H2O HNO3(未配平) C. 使用纳米TiO2的消除效率更高 D. 1molO2-中含有18N A个电子(N A为阿伏加徳罗常数值) 8.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文献中记载了我国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常见古诗文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古诗文化学知识 A 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火法”冶炼锌:“炉甘石十 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 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 倭铅也。” “火法”冶金锌是热分解法 B 《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烈,能蚀 五金,其水甚强,惟玻璃可盛。” 强水为硝酸 C 《诗经·大雅·绵》“堇茶如饴。”郑玄笺:“其所生 菜,虽有性苦者,甘如饴也。” 糖类均有甜味 D 《梦溪笔谈》中对宝剑的记载:“古人以剂钢为刃, 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的大,熔 点比纯铁的高 9. 金刚烷可用于合成治疗某流感的药物,工业上合成金刚烷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环戊二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 B. 环戊二烯的分子式是C5H6 C. 可用溴的CCl4溶液鉴别X、Y两种物质 D. Y与金刚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10.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 向盛有5mL0.1mol/LK2Cr2O7 溶液的试管中滴入6滴浓硫 酸 溶液橙色变浅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Cr2O72-(橙 色) + H2O2CrO42-(黄色)+ 2H+ 逆向移动 B 向Mg(OH)2悬浊液中加入少 量氯化铵晶体 沉淀溶解,溶液变 澄清 主要发生Mg(OH)2+ 2NH4+ Mg2+ + 2NH3·H2O C 白铁皮(镀锌铁)出现刮痕 后浸泡在饱和食盐水中,一 段时间后,取出溶液滴入几 滴K3[Fe(CN)6]溶液 无明显现象该过程未发生原电池反应 D 向煤炉中灼热的煤炭上洒 少量水 产生淡蓝色火焰, 煤炭燃烧更旺 加少量水后,可使煤炭燃烧放出更 多的热量 池)采用石墨、铝锂合金作为电极材料,以常规锂盐和碳酸酯溶剂为电解液。电池反应为: AlLi + C x PF6 = Al + xC + Li+ + PF6-。放电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为负极,放电时铝失电子 B. 电解液可以用常规锂盐和水代替 C. 充电时,若转移1mole-,阴极电极 质量增重7g D. 放电时A电极反应式为xC + PF6- - e- = C x PF6

2017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生物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K 39 Ti 48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

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2016年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规范作业一) 1.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 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2.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4.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5.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唐朝的门下省 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6.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A.反对中央集权 B.主张建立内阁 C.主张加强相权D.反对三省六部制 7.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 8.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倍受青睐。宋代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 9.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10.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 11.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12.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13.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里,许多皇帝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的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了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利受到制约 14.在历史学科的研究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A.《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 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 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15.《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16.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17.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女性地位低下 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18.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19.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逐渐衰弱 B.首辅权力失控 C.内阁取代六部D.君主集权加强 20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 有 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世官制④宗法制A.①③B.②④ C.①② ③D.②③④ 21.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周 B.秦 C.汉 D.唐 22..朱元璋认为,“札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他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 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 23.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24.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25.《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 26.《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2020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语文 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海洋通过风、波浪和太阳等形式储存着充足的能源。现 在,所有这些能源汇聚在一起组成“能源岛”——它像提取“黑金”的石油钻井平台那样提取可再生能源。这是工程师多米尼克?米凯利斯的设想。当他发现通过用泵抽吸海底冰冷海水 来发电的海洋热能转换系统(英文缩写OTEC)发展太缓慢时,便产生了这个想法。 海洋热能转换系统的原理是利用海平面和海底水流的 温差来发电。热带海洋的浅海水温可以达到29摄氏度,而距它仅仅1公里深度的水流温度则要低得多。这种剧烈的温 差被用来驱动涡轮,后者将带动发电机发电。专家估测,600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海洋在一天之中可以吸收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热量的太阳能。 米凯利斯正在设计的能源岛的中心是一个海洋热能转 换系统,周围直径600米的平台上将安装风力发电机和太阳 能收集器。另外,整个能源岛周围还将安装水流涡轮机来收 集海水流动产生的能量。米凯利斯称,一个六边形的能源岛 可产生250兆瓦发电量,足够为一座小型城市提供能源。如 果将几个能源岛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小型能源岛群,甚至可以 用作船舶停靠的小港口或者供游客休息的“绿色”宾馆。 米凯利斯的主要设计目标是建造一座海洋热能转换工 厂。他在美国生活科学网站介绍说:“与其他海洋能源技术相比,这项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可持续性,它能够每天24小时连续运转。”这是因为海洋热能转换系统不依赖于太阳、风或者海洋,而是以受太阳照射的海面水流和深海水流的温度差 为基础。系统从能源岛附近吸收温暖海水,用于蒸发液体 ——可以是海水本身或者氨水。该过程产生的蒸汽将驱动涡 轮机产生电能。接着系统抽吸海平面以下的冰冷海水将蒸汽 重新冷缩成液体,这个过程会使压强下降,有利于更多蒸汽 通过涡轮机叶片,从而再次产生电能。能源岛产生的清洁能 源通过海底管道运输到海岸。它还可以从水中分离出氢,这 些氢可以运送至海岸,以氢燃料电池的形式发电。 此外,利用蒸发—冷凝循环原理,能源岛还可以充当海

复兴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综合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复兴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综合练习 II. Grammar and Vocabulary Section A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wo passages. Fill in the blanks to make the passage coherent. For the blanks with a given word,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the proper form of the given word. For the other blanks,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one proper word. Make sure that your answers are grammatically correct. After 10 years in the spotlight, country-music star Carrie Underwood is still enjoying herself, still growing and still staying true to (1) she is. But these personal accomplishments are not easy, even when you're living a dream come true. Growing up in small-town Oklahoma, Underwood currently (2) (live) a life that is many miles removed from her childhood, literally and figuratively(象征性地).She grew up comfortably on a cattle farm, but her interest in performing was clear from the beginning as she sang in church and talent shows. Proving to be a more than competent singer, she was offered a record deal at 14, though it fell through. Underwood's proper music career began with her audition on the TV singing competition American Idol at age 21 in 2005. After impressing the judges, Underwood competed in Hollywood. Show producer Simon Cowell made a prediction, "Not only (3) you win this show, you will sell more records than any other previous Idol winner. "Indeed, Underwood did win that year's competition and has managed to outsell even Idol winner Kelly Clarkson. After winning American Idol, Underwood debuted(首发)the album Some Hearts, (4) was a great success, now seven times platinum(白金).She has released four other albums, (5) (recently) Hits: Decade #1, (6) (imply) she's far from finished, though she's not interested in stepping on familiar ground. "1 don't want to make the same album over and over again ... Then I've gotta decide which version am I gonna be tonight.---country Carrie or Pon Carrie? I'd rather just make country music that anybody can get into (7) they listen to." (8) Underwood continues to grow her fan base (Australia and the U.K. have become significant followers), she knows her situation is rare. "... If I hadn't made my place in country music via American Idol, I probably could have tried to make (9)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and never made any progress," she says. Country singer Brad Paisley has also heard her (10) (express) that she feels she is a star for no reason, that others are annoyed about her smooth success. "I told her she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gifts we have been given in Nashville," says Paisley. KEYS 1.Who;做宾语从句的表语

2017年生物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新课标

2018年高考理综生物卷答案及解读<新课程word版)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98字 A.tRNA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解读】本题以细胞的成分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蛋白质的组成、结构、转录、翻译等过程,但比较基础,考生容易得分。在两种蛋白质合成过程中,tRNA种类、核糖体成分、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均相同。hQvEoS10kB 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86字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以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别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解读】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癌变的知识。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而抑癌基因才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hQvEoS10kB 3.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74字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解读】本题主要考查水盐平衡的有关知识。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增加,进而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hQvEoS10kB 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96字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 【解读】本题主要考查反射、条件反射及兴奋产生、传导等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这是条件反射,反射路径是酸梅的形态、颜色等条件刺激物→眼睛上的感光细胞→传入神经→脑干→传出神经→唾液腺。这一过程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肯定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由于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经学习才

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整理精校版)

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考模拟试卷 1123 09:31 :: 2015高考模拟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五次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试题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66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章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PK的出现与广泛应用,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现象,也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五四时期“废文言、兴白话”,改换了一种意识形态;十六世纪欧洲印刷语言的使用,推动了民族的想象性建构。今天PK在媒体中过量繁盛,也已经超出了文化事件的范畴,开始在思想层面发挥作用。这就是令人忧虑的PK认知模式的形成。 这种认知模式首先设置了一种紧张情境。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生活节奏日新月异,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人们的神经在连续刺激中日渐麻痹。只有比紧张更紧张、比激烈更激烈的情境才能够留住人们挑剔的视线,PK正是这种情境的鲜明符号。媒体中诸种乔装打扮的PK,就像将黄飞鸿的“擂台赛”挪移到大众媒体上,将紧张的对决经由现代媒体多层次、高密度的信息渠道展现在更多人面前,获取了最大化的看客的关注。PK的表演性与娱乐性,注定了PK是一件公开而招摇的事。一看到这个字眼,就好似听到了“快来看呀——”的吆喝声。寻声而去,紧张激烈的场面正在眼前铺展。

这种认知模式预设了结果水落石出的一刻即将收获的精神快慰。今天,阅读内容变为浏览标题,看重结果轻视程序,人们总是行色匆匆,迫不及待。他们需要结果水落石出,需要胜负立见分晓,需要用斩钉截铁的判决抚慰等待的焦躁不安。而PK中的你死我活,不仅营造了一种紧张情境,更预售了一种水落石出时的精神快慰。实际上,这也反映了社会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心态。 这种认知模式更蕴含着一种意在解构的娱乐化冲动。选秀的娱乐性抹平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成为一种由媒体与平民合力打造的艺术亚文化。其中PK环节奉行的全渠道全民投票规则,只取悦于注意力经济,而与艺术标准相去甚远。这样的PK,恰好迎合了在经济繁荣而话语贫困时代必须释放的解构欲望——解构权威、解构经典、解构主流意识形态。而在大众媒体上,PK的频繁出场,正是这种解构欲望的延伸。因而,媒体在哪里使用了PK语法,哪里就很可能存有解构欲望的心理市场。同时,越是权威的、经典的和主流的事物,越是在PK模式的认知中幻化出更强烈的娱乐化效果。这一点,也许是PK认知模式中最为隐秘的特点。 (《读书》2015届高考模拟第1期) 1.对作为认知模式的“PK”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PK的过量繁盛,在当今中国,不仅仅是文化事件,也已经在思想层面上发挥了它的作用。 B.在这个生活节奏日趋紧张的社会生活中,PK已经成为能留住大众视线的鲜明符号。 C.表演性和娱乐性是PK与生俱来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公开和引人注目的个性。 D.PK已成为一种由媒体和老百姓共同经营打造的艺术亚文化,在当今社会正风光无限。 2.下列对文中词句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分) A. “媒体中诸种乔装打扮的PK,就像将黄飞鸿……”中“乔装打扮”指的是媒体对PK进行“包装”,其目的是想弱化PK本身的残酷性,使之能以温和而美好的面貌出现。 B.“将紧张的对决……获取了最大化的看客的关注。”“看客”是对喜欢看PK观众的称呼,较形象地表现了注意力经济下社会大众看重表象且没有持久关注点的特征。 C.“一看到这个字眼,就好似听到了‘快来看呀——’的吆喝声。”表现了PK的通俗化和大众化,是对PK唯一优点的肯定。

安徽省淮南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安徽省淮南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王殿卿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丁,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提出了疑问。“汉字落后”论者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观点,认为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虽日渐式微,但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汉字行将就木”。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语教育的挑战。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是危言耸听。种种现象表明,对汉字教育面临的问题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为了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感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05月04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21年新高考真题训练生物试题与答案

2021年新高考真题训练生物试题与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后,S酶会在其中的某些蛋白质上形成M6P标志。具有该标志的蛋白质能被高尔基体膜上的M6P受体识别,经高尔基体膜包裹形成囊泡,在囊泡逐渐转化为溶酶体的过程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转化为溶酶体酶;不能发生此识别过程的蛋白质经囊泡运往细胞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6P标志的形成过程体现了S酶的专一性a 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参与溶酶体酶的合成 C.S酶功能丧失的细胞中,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 D.M6P受体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会聚集在高尔基体内 2.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 B.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ATP C.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 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 3.黑藻是一种叶片薄且叶绿体较大的水生植物,分布广泛、易于取材,可用作生物学实验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黑藻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 B.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不宜选用黑藻成熟叶片 C.质壁分离过程中,黑藻细胞绿色加深、吸水能力减小 D.探究黑藻叶片中光合色素的种类时,可用无水乙醇作提取液 4.人体内一些正常或异常细胞脱落破碎后,其DNA会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称为cfDNA;胚胎在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符的得0分。 1、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够从相互碰撞中或从入射光子中吸收一定的能量,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已知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n=2的激发态需要吸收的能量为10.2eV ,如果静止的氢原子受其他运动的氢原子的碰撞跃迁到该激发态,则运动的氢原子具有的动能 A 、一定等于10.2eV B 、一定大于10.2eV ,且大得足够多 C 、只要大于10.2eV ,就可以 D 、一定等于10.2eV 的整数倍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雨后路面的油膜出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B 、太阳光斜射在铁栅栏上,地面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这是光的干涉现象 C 、对着日光灯从两铅笔的狭缝中看到的彩色条纹,这是光的衍射现象 D 、从月亮光谱可以分析月亮的化学成份 3、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并回收了“神州五号”载人飞船。设飞船做匀速圆周运动,若飞船经历时间t 绕地球运行n 圈,则飞船离地面的高度为:(设地球半径为R ,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 ) A 、322224n t gR π B 、322224n t gR π-R C 、3222n t gR D 、32 22n t gR -R 4、图是健身用的“跑步机”示意图,质量为m 的运动员 踩在与水平成α角的静止皮带上,运动员双手把好扶手并 用力向后蹬皮带,皮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为f , 使皮带以速度v 匀速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人对皮带的摩擦力一定是滑动摩擦力 B 、人对皮带不做功 C 、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一定为mgv sin α D 、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fv 5、超导是当今高科技热点,利用超导材料可以实现无损耗输电,现有一直流电路,输电线的总电阻为0.4Ω,它提供给用电器的功率为40kW ,电压为800V ,若用超导电缆替代原来的输电线,保持供给用电器的功率和电压不变,那么节约的电功率为 A 、1 kW B 、1.6×103kW C 、1.6 kW D 、10 kW 6、完全相同的两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齐头并进,当它们各自推下质量相同的物体后,甲车保持原来的牵引力继续前进,而乙车保持原来的功率继

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考试试题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海岱地区这些新石器文化核心区衰落,中原核心区稳步崛起,中原中心趋势形成,这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改变的历程。旧大陆西部即我们传统上所说的中亚和西亚传来的农作物(大麦、小麦)和绵羊、山羊、黄牛和马等家畜,显然对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起了作用。同时,伴随着冶金技术的东传,青铜铸造技术在中原地区扎根、发芽、开花和结果,标志着青铜时代全球化的形成。然而,西来的新作物与家畜,对于中原地区的产业仅为补充,未起到多大的作用。青铜时代的全球化对于中原的崛起作用有限。因此可以说,青铜时代的全球化不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根本动因。 造成中国新石器时代传统核心区域文化衰落以及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根本原因,是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史前商品经济基础与以黄河中游地区(后来的中原)为代表的小农经济基础之间长期博弈。最终,黄河中游地区由于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总体和谐并充分适应东亚地区的生存环境,战胜了长江流域的商品经济,导致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 以专营农牧两侧的中间商贸为经济基础的半月带社会政体或文化中心,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商品经济文明中心衰落后兴起的,半月形地带的兴起得益于其农牧交错带的经济地理区位。 随着夏商周三代东亚文明中心的形成,半月带文化与文明衰落,半月带的功能从欧亚东西双方贸易的媒介,转变为在中原和欧亚草原之间的“保护膜”,如同

带有瓣膜的细胞壁,总体上起到阻隔东西方自由交流的作用。正如英国学者杰西卡·罗森夫人所认为的那样,东西双方只是透过半月带即她所谓的“中国弧”进行“接触”,并非“交流和融合”,中原仅仅是有选择地接受西方的文化因素与技术。中原透过半月带这一“保护膜”向西方输出的恐怕主要也只有丝绸和粟了。 考古资料表明,中原夏商周三代许多先进的发明和政治策略,都被视为国家机密——核心“秘密武器”而被禁止西传,比如发达的天文历法知识体系、完备的圭表测量技术,以及天下观、礼乐制度观念、玉礼器制度观念等等,从而进一步加大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此相反的是,中原许多政治发明和技术,却对朝鲜半岛、东南亚地区开放,影响极为深远。显然,先秦时期中原政权始终将东亚大陆视为自己安全的腹地和大后方,而将欧亚草原高地视为外方。 先秦时期中原政权的这种亲疏观念,使得以旧大陆西部为策源地的“青铜时代的全球化”停留在浅表的金属、作物、家畜三类技术层面,并主要将青铜、牛羊、小麦引入“祀与戎”领域,这不仅加深了青铜时代东西双方的异质化,还进而使先秦时期的中原成为坚挺的东亚文明核心。 (摘编自何驽《中国史前文化格局与青铜时代全球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表现为西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等新石器文化核心区的衰落。 B.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商品经济文明中心衰落后,半月带的兴起,与半月带独特的经济地理区位优势有关。 C.西来的新作物与家畜对中原地区的影响有限,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与西来文化、文明无关。

英语-2016届高三部分重点学校第一次联考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高三英语试卷 命题学校:武汉三中命题教师:李继伟审题教师:胡碧婉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A Zigfried, a little mouse, blew his breath on the frosty window of the farmhouse and rubbed it to see the outside. Still nobody came. Maybe today, he thought hopefully. It was only a few days before Christmas and he was watching for a miracle (奇迹). This farmhouse had been empty too long. It needed a family. Zigfried’s stomach made a noise. He realized that he hadn’t eaten anything since yesterday. He jumped from the windowsill (窗沿), grabbed a bag from his home, and went next door to Farmer Mike’s. Farmer Mike’s house had been a great place for the little mouse until the farmer married a wife who had a cat. Zigfried trembled when he thought of it. He looked around cautiously as he stole into the room where grain was stored and was quite nervous as he filled his bag with wheat. He was turning to leave when suddenly he felt a hot breath about his ear. His heart beat 40 , and without thinking he started to run and luckily escaped the cat’s paws (爪子). The next afternoon Zigfried heard some good news: a new family would be moving into the farmhouse soon. Zigfried’s granny would arrive on Christmas Eve to celebrate with him. He hoped that the family would come before his granny came. Before long, a car came up the road leading to the house, with butter sandwiches, cheese and chocolate. Zigfried’s Christmas miracle did arrive! The house came alive the next few days. Zigfried enjoyed every single hour of them. However, the day before Christmas when he was drinking hot chocolate with a satisfied smile at the door of his home, he heard the discussion of the children of the family about what they might get for Christmas. What? A cat? The smile froze on his face; his mouth fell wide open. After a long while, he at last found his voice: “Hey! Whose Christmas miracle is this?” 21. On the whole, the way this story is told is similar to that of statement __________. A. The snow was as thick as a blanket. B. Food is to the body what fuel is to the engine. C. The 21st century sees a lot of great inventions. D. A bicycle can’t stand on its own because it is two-tyred. 22. For Zigfried, the farmhouse had been a great place until the farmer married. It is because _______. A. the farmer never shared his love with mice after his marriage. B. it was no longer safe with the hostess having a cat around. C. the hostess always cleared away every piece of leftovers. D. the farmer always got the house locked. 2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st serve as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 A. Life Is Full Of Pleasant Surprises B. No Wonder That Life Consists Of Ups And Downs C. All Miracles Are Not Bad Ones. D. Whose Christmas Miracle Is Thi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