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筋伤学

中医筋伤学

中医筋伤学
中医筋伤学

中医筋伤学

单选+多选=20 总论+各论的总述部分填空=20-30 总论部分

名解5题=25

简答2题(鉴别)梨状肌与椎间盘突出,颈椎病与胸口出口综合征(较少见),颈肩部与肩周炎

特殊检查的方法

案例2题=20 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概述

01.“筋”,综合古代中医文献、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知识,主要是指人体的皮肤、皮下深浅筋

膜、肌肉、肌腱、关节囊、韧带、腱鞘、滑液囊、椎间盘、关节软骨(盘)、周围神经及血管等软组织。

02. 因各种急性外伤、慢性劳损或风寒湿邪侵袭等原因所造成人体组织病理损害统称为“筋

伤”,即现代医学所指的软组织损伤。

03.《内经》--我国现存最早和最完整的医学典籍,也是筋伤学的理论渊源.对筋的概念有了

描述, 有“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

其中“筋” “筋膜” “肌肉”等名词延用至现在.

★《素问》: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填空)《素问》: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骨。

04.《金匮要略》导引、吐纳、膏摩;即可治疗筋伤疾病,又可预防筋伤疾病。

华佗—五禽戏与摇脊疗法,这是软组织损伤的功能疗法和按摩疗法(模仿虎、鹿、熊、猿、鹤--引挽腰体,动诸关节 )。

05.葛洪是中国创伤骨科的创始人;代表作《肘后救卒方》,对筋伤的肿胀、疼痛用活血化瘀

的药物内服外用方面有所发展(或加酒或加醋或用药熨患处),沿用至今。

06.刘涓子著《刘涓子鬼遗方》后由龚庆宣整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伤科专著,对创口感

染、骨关节化脓性疾病提出消、托、补等治法。

07.隋·巢元方等《诸病源侯论》明确提出了筋伤有别与骨伤和脱臼的诊断名称。还记载了

开放伤口的正确缝合方法。

08.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归纳了按摩手法,手法治疗筋伤从此有了记载,以及筋伤

的内外用药(天竺国按摩法说明当时的医学对外交流)。

09.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骨伤科专著,该书强调的动

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的整体治疗思想,逐渐成为筋伤治疗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10.李仲南《永类钤方》总结了损伤后的三期用药原则(活血化瘀、养血舒筋和培元固肾)。

奠定了筋伤外用药的给药方法(按摩手法外还结合辛香、辛热、开窍的洗药、熨药、贴药、敷药)和用药原则基础(麝香、冰片、苏合香、冰片、麝香现代药理:透皮吸收)。

11.明代-正体科和跌伤科;清代-正骨科(伤科)。

12.薛己《正体类要》: “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阐

明和强调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

13.清·吴谦等编《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直旨》提出了以摸法诊断筋伤,以按摩推拿法治

之,具体到推拿按摩的手法定义、适应证及手法的作用和机理。该书将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摸” 法主要用于筋伤的诊断,“推、拿、按、

摩”等法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筋伤。

第二节筋伤的病因病机

一、筋伤的病因

筋伤的病因系指引起筋伤的发病因素。

《内经》有坠落、击扑、五劳所伤等;《金匮要略》提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 (一)外因:指从外界作用于人体引起筋伤疾病的因素

01.外力伤害:急骤的外来暴力所致的损伤,如跌扑闪挫、强力扭转、挤压牵拉、坠落撞击

等。依外力致伤的性质又分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两类。

直接暴力:指暴力直接作用于人体部位而引起筋的损伤,多为钝性挫伤;

间接暴力:指筋伤发生于远离暴力作用的部位而因暴力的传导所致,多为撕裂伤;

持续劳损:人体某一部位筋肉或负重部位因长时间的反复多次累积性损伤,与职业有关,为慢性筋伤。

02.风寒湿邪侵袭:是发病的直接诱因,但不是致病的主要因素,临床所见多是因为外力、

劳损后又复感风寒湿邪侵袭而引起的筋伤。(“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风寒湿邪侵袭是筋伤中比较常见的病因,所以在辨证论治中应特别注意这一点

03.备注:中医筋伤学主要涉及机械力作用:如打击、挤压、切割或坠落等;异常的应力

集中导致的劳损性、或退行性疾病;

04.严重的创伤——物理性因素:如高温、寒冷、电流、放射线等;

化学型因素:酸、碱、毒气等;

生物因素:虫蛇叮咬等。

(二)内因:指人体内部因素影响而致筋伤的因素

01.年龄:筋伤在不同年龄的好发部位和发生率不一样,如小儿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中老年人的颈椎病、肩周炎。

02.体质:损伤的发生及其愈后多与体质强弱成正比例关系。

03.解剖结构:人体解剖结构本身的强弱对筋伤的影响,可用以判断各部位损伤机会及其发病率。

04.职业工种:虽然职业工种对内因的影响及与筋伤的关系较密切,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不属于人体本身的内在因素。

(三)内因与外因关系

软组织的损伤可以是单因素的结果,也可以是多因素共同的结果。

不同的外在因素可以引起不同的损伤,而同一外在因素在不同的情况下,引起的损伤类型、性质与程度又可以不同;与外力的大小、作用方式、时间和速度有关;与物体的形状、体积、硬度有关;与机体的疲劳状态、注意力、平衡协调能力等有关。

二、筋伤的病机

明代薛己著《正体类要·序》中就提出:“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的论点,阐明并强调了筋伤的局部与整体,外伤与内损的辨证关系。

(脏腑、经络、皮肉、筋骨、气血 ---有机整体)

(筋伤的局部与整体,外伤与内损的辨证关系)

(一)气血病机

01.急性筋伤与气血:急骤的暴力作用可致气血运行失常;(气伤痛,形伤肿)

02.慢性筋伤与气血:虚则不耐疲劳,疲劳伤筋

(二)津液病机

01.急性筋伤与津液:“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02.慢性筋伤与津液:关节、筋膜、肌腱与津液关系十分密切

(慢性滑膜炎,腱鞘炎和OA等)

(三)脏腑病机:脏腑是生化气血,通调经络,濡养皮肉筋骨

01.筋伤与肝肾

“肝主筋”即指全身筋的功能与肝有密切的关系;

肾主骨,生髓,由于筋附于骨,故筋伤疾病与肾有着密切关系。

肝肾不足,肝血亏损,则血不养筋;腰为肾府,肾虚则腰痛。

02.筋伤与脾胃

胃受纳失权,脾运化失司,则清阳不布,气血亏虚,表现为筋肉萎缩,四肢倦怠,举动无力。

03.筋伤与肺心

肺主气,心主血脉。心肺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人体气血循行和营养输布,它与筋伤疾病有着密切联系。

04.经络病机: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表里上下内外及调节各部功能的通道。跌扑筋伤,

经络受损,脉络阻塞,气血之道不得宣通,导致气滞血瘀,为肿为痛。

05.筋骨、关节病机:筋附于骨上,大筋联络关节,小筋附于骨外。

“五劳所伤”:久卧伤气,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坐伤肉,久行伤筋三、筋伤的分类

(一)按受伤性质

01.扭伤

概念:由于扭转、牵拉或肌肉猛烈而不协调的收缩等间接暴力,使关节周围的软组织超越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引起撕裂、断裂、错位及关节错缝。

特点:外力远离损伤部,受伤部位多在关节周围。

02.挫伤

概念:直接暴力打击或挤压撞击肢体局部而引起该处的闭合性损伤。

特点:以外力直接作用的局部皮下或深部组织损伤为主,且因外力、部位的不同而损伤程度有异。

03.碾压伤

概念:由于钝性物体推移挤压与旋转挤压之外力直接作用于肢体,造成以皮下及深部组织为主的碾挫伤或脱套损伤。

特点:肌肉组织与神经、血管俱伤,易造成局部感染与坏死。

(二)按受伤的程度

01.急性筋伤

概念:称新伤,是突然暴力造成的损伤,一般指伤后不超过2周的新鲜损伤。

特点:一般有明显的外伤史,局部疼痛、肿胀、血肿及瘀血斑、功能障碍等。

02.慢性筋伤

概念:一般是指急性损伤后失治或治疗不彻底,而转成的慢性损伤,伤后已超过2周以上未愈者,又称陈伤。

特点:多因受伤组织修复不良,出现粘连、纤维化而致。

注意有些慢性损伤没有明显的急性期。

(三)按受伤的病程

01.撕裂伤

概念:由于间接外力(扭、挫、牵拉)作用造成筋络损伤或筋部分撕裂损伤。

特点:由于致伤外力的大小、作用方向和致伤的部位不同,导致损伤程度各异,但功能的损失相对较小。

02.断裂伤

概念:其机制与撕裂伤相同,只因外力大小有别,而造成筋的完全断裂损伤。

特点:常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甚至畸形。

★03.骨错缝(名解)

概念:指可动关节和微动关节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微细离位,也称关节骨缝错开,多因扭伤、挫伤而发生。

特点:可引起关节功能活动的障碍和局部疼痛、肿胀等。

(四)按受伤后皮肤粘膜有无破裂

01.开放性损伤

概念:指外力作用于肢体,造成筋伤,皮下及深部组织与外界相通者。

特点:此类损伤易发生感染。

又可分为穿入伤和穿透伤(内脏或腔体)

02.闭合性损伤

概念:指外力作用于肢体,造成筋伤,但皮肤保持其完整性者。

特点:此类损伤不易发生感染。

第三节筋伤的诊断

一、筋伤的临床表现

疼痛:疼痛为筋伤的主要症状;肿胀;畸形;功能障碍

二、筋伤的判断诊断

(一)问诊

主诉、伤处、伤势、受伤时间、原因和体位(工种)、寒热、疼痛、肢体功能。

(二)望诊

望人体全身:神色、形态(特殊体态);

重点对损伤局部区进行望诊:畸形、肿胀、肿胀和肢体功能;

望舌:舌质、舌苔(苔质、苔色)。

(三)闻诊

重点闻关节弹响声、肌腱与腱鞘的摩擦音(捻发音)、关节摩擦音(研磨)。

(四)切诊

01.脉诊

(1)瘀血停积者多系实证,脉宜坚强而实,不宜虚细而涩。洪大则顺,沉细则恶;

(2)亡血过多系虚证,脉宜虚细而涩,不宜坚强而实。沉小则顺,洪大则恶;

(3)六脉模糊者,证虽轻,而预后恶;

(4)外证虽重,而脉来缓和有神者,预后良好;

(5)在重伤痛极时,脉多弦紧,偶尔出现结代脉,系疼痛而引起的暂时脉象,并非恶候。

★02.摸诊

(1)重点摸诊内容:痛处、畸形、肤温、异常活动和肿块

(2)摸诊主要方法:触摸、挤压、叩击、旋转和屈伸法。

注意:与健侧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

(五)筋伤检查法

01.人体各关节功能活动范围:

颈部:前屈35°-45°/后伸 35°-45°/左右侧屈各 45°/左右旋转各 60°-80°腰部:前屈90°/后伸 30°/左右侧屈各 20°-30°/左右旋转各 30°肩关节:前屈90°/后伸45°/内旋80°/外旋30°/外展90°/内收 20-40°/上举90°肘关节:屈曲140°/过伸 0°-10°/旋前80°-90°/旋后80°-90°腕关节:背伸35°-60 °/掌屈50°-60°/桡偏25°-30°/尺偏30°-40°

中医筋伤学(六版)---第九章 胸背部筋伤

第九章胸背部筋伤 胸背部位于颈以下、腰以上的躯干部位,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述:“背者,自身后大椎以下,腰以上通称也。” 胸背损伤在临床上常见,损伤程度不一。轻者常伤及胸廓部的软组织、骨骼,重者伤及胸腔内的呼吸、循环系统等重要脏器,甚至有生命危险。骨折及胸腔内脏器损伤的内容在其他教材中讨论,本章讨论胸背部筋伤,即该部的软组织损伤。但临床上出现胸背部软组织损伤时,一定应注意是否合并有骨折或胸腔内脏器的损伤。 骨性胸廓是由12对肋、12个胸椎和胸骨借关节、韧带连结而构成。上7对肋骨通过肋软骨直接附着于胸骨,为真肋。下5对为假肋,第8~10肋借助第7肋软骨形成肋弓后再连接于胸骨,第11-12对肋骨前缘游离,为浮肋。肋间神经、血管位于肋骨的下缘。胸骨由上而下,分为柄部、体部和剑突部。脊柱骨背部正中段为胸椎,构成略向背侧的生理弯曲。各椎骨之间由上、下关节突相互构成胸椎关节突关节。胸椎体两侧接近上缘和下缘处各有一个半圆形的肋凹,与肋骨头互相构成胸肋关节。横突末端有横突肋凹与肋骨的肋结节形成肋横突关节。 肋骨间软组织有两种肌束方向互为相反的肋间内、外肌。胸椎间有软薄的椎间盘位于两椎体之间,前后有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椎管内容纳胸段脊髓。背部肌肉分三层:浅层上部为斜方肌,下部为背阔肌;中层为大、小菱形肌及肩胛提肌,上、下后锯肌;深层为竖脊肌。胸背部筋伤,就是指以上关节、肌肉、筋膜和韧带的损伤。 第一节胸部扭挫伤 胸部扭挫伤或受自身扭转、牵拉所致,或因外来暴力直接作用于胸壁导致局部筋伤和气血、经络功能紊乱,胸部疼痛为其主要症状。 【病因病机】 胸壁扭挫伤常见于因屏气搬抬重物、用力举重等致胸部肌肉过度牵拉、扭转而产生损伤,导致气机运行失常,经络阻滞,不通则痛。扭伤可以伤气为主,亦可由气及血造成气血两伤。暴力直接损伤,如胸部被打、踢、碰撞、挤压及跌仆等,而致胸部皮肤、筋肉受挫,经脉受

中医筋伤学详版(优选借鉴)

中医筋伤学 单选+多选=20 总论+各论的总述部分 填空=20-30 总论部分 名解5题=25 简答2题(鉴别)梨状肌与椎间盘突出,颈椎病与胸口出口综合征(较少见),颈肩部与肩周炎特殊检查的方法 案例2题=20 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概述 01.“筋”,综合古代中医文献、结合现代医学解剖知识,主要是指人体的皮肤、皮下深浅筋 膜、肌肉、肌腱、关节囊、韧带、腱鞘、滑液囊、椎间盘、关节软骨(盘)、周围神经及血管等软组织。 02. 因各种急性外伤、慢性劳损或风寒湿邪侵袭等原因所造成人体组织病理损害统称为“筋 伤”,即现代医学所指的软组织损伤。 03.《内经》--我国现存最早和最完整的医学典籍,也是筋伤学的理论渊源.对筋的概念有了 描述, 有“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 其中“筋” “筋膜” “肌肉”等名词延用至现在. ★《素问》: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填空)《素问》: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骨。 04.《金匮要略》导引、吐纳、膏摩;即可治疗筋伤疾病,又可预防筋伤疾病。 华佗—五禽戏与摇脊疗法,这是软组织损伤的功能疗法和按摩疗法(模仿虎、鹿、熊、猿、鹤--引挽腰体,动诸关节 )。 05.葛洪是中国创伤骨科的创始人;代表作《肘后救卒方》,对筋伤的肿胀、疼痛用活血化瘀 的药物内服外用方面有所发展(或加酒或加醋或用药熨患处),沿用至今。 06.刘涓子著《刘涓子鬼遗方》后由龚庆宣整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伤科专著,对创口感 染、骨关节化脓性疾病提出消、托、补等治法。 07.隋·巢元方等《诸病源侯论》明确提出了筋伤有别与骨伤和脱臼的诊断名称。还记载了 开放伤口的正确缝合方法。 08.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归纳了按摩手法,手法治疗筋伤从此有了记载,以及筋伤 的内外用药(天竺国按摩法说明当时的医学对外交流)。 09.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骨伤科专著,该书强调的动 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的整体治疗思想,逐渐成为筋伤治疗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10.李仲南《永类钤方》总结了损伤后的三期用药原则(活血化瘀、养血舒筋和培元固肾)。 奠定了筋伤外用药的给药方法(按摩手法外还结合辛香、辛热、开窍的洗药、熨药、贴药、敷药)和用药原则基础(麝香、冰片、苏合香、冰片、麝香现代药理:透皮吸收)。 11.明代-正体科和跌伤科;清代-正骨科(伤科)。 12.薛己《正体类要》: “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 阐 明和强调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 13.清·吴谦等编《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直旨》提出了以摸法诊断筋伤,以按摩推拿法治 之,具体到推拿按摩的手法定义、适应证及手法的作用和机理。该书将正骨手法归纳为

第五章 髋及大腿部筋伤--中医筋伤学(六版)

第五章髋及大腿部筋伤 髋关节是全身最大的关节,能作屈曲、伸直、内收、外展、旋转和环转等活动。髋臼窝内富有移动性脂肪组织,随着关节内的压力改变而时出时入,以维持关节内压力的平衡。 髋关节囊由坚韧致密的纤维组织所组成,其前部和上部较厚,最为坚韧;后部和下部较薄。近端附着于髋臼边缘及髋臼横韧带;远端前方附着于粗隆间线,后方附着点为股骨颈中、下1/3交界处。 髋关节韧带关节囊的前方、下方及后方分别由髂股韧带、耻股韧带和坐骨韧带所加强。髂股韧带是全身最坚强的韧带,人体直立时,人的重心位于髋关节后方,此韧带能维持伸直而不需要肌肉的主动收缩,并有防止关节过伸和内收的作用。此外,股骨头韧带为一关节囊内滑膜外的三角形纤维束带。 肌肉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很丰富,能产生很大的活动幅度。屈曲动作主要是由髂腰肌、股直肌和缝匠肌所控制,伸直动作主要由臀大肌控制,外展动作主要由臀中肌、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控制,内收动作则由内收肌群控制,旋外则由梨状肌、上孖肌、下孖肌、闭孔内肌和股方肌控制。 神经髋关节的神经支配是来自坐骨神经和闭孔神经的前支,后者又有一分支支配膝关节,故髋部疾患往往会引起膝部疼痛。 大腿肌肉及筋膜大腿的许多肌肉伸越过髋、膝两个关节。大腿深筋膜像一个紧身袜,包裹整个大腿肌肉,其远端与小腿深筋膜相延伸,近端附着于髂嵴和腹股沟韧带以及坐骨、耻骨支、骶结节韧带。大腿的肌肉可分为三组:前组,是缝匠肌、股四头肌和阔筋膜张肌,有屈髋和伸膝功能。内侧组,浅层是股薄肌、长收肌,深层是短收肌、大收肌、内收小肌和闭孔外肌,使大腿具有内收、屈曲和旋转功能。后组,是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有伸髋和屈膝功能。前组的肌肉由股神经支配,内侧组由闭孔神经支配,而后组由坐骨神经支配。 综上所述,尽管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坚实牢固,但在髋部骨折、脱位损伤中常并发损伤。此外,由于人体中某些部位存在解剖弱点,局部超负荷的劳累亦是髋、大腿筋伤的原因。《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曰“胯骨,即髋骨也,又名髁骨。若素受风寒湿气,再遇跌打损伤,瘀血凝结,肿硬筋翻,足不能直行。”说明髋部损伤后再感受外邪,则会加重损伤后出现的症状。 第一节股四头肌损伤 股四头肌覆盖在股骨前方,分为四部分。股直肌呈梭形,是股四头肌群中最前面的一条。它起于髂前下棘,而腱的弓状部起于髋臼上方的髂骨,是股四头肌群中唯一越过髋关节及具有屈髋功能的肌肉。其他三个头起点均始于股骨上端,以后与股直肌一起附着于髌骨上缘。股四头肌作为一个整体,主要具有伸膝功能,其损伤多为扭挫伤或肌纤维撕裂,严重时可致

中医筋伤学复习题

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医筋伤学》复习题(1) 一.选择题(每题1分) A1型题(5分) 1.长期弯腰搬物患者,最易致何种韧带损伤 A.黄韧带损伤 B.前纵韧带劳损 C.后纵韧带劳损 D.棘上韧带劳损 E.棘间韧带劳损 2.前臂伸肌总腱附着部为: A.肱骨内上髁 B.肱骨外上髁 C.尺骨鹰嘴 D.肱骨粗隆 E.桡骨粗隆 3.肘部严重扭挫伤,早期处理应: A.行理筋手法 B.敷药并固定肘关节于屈肘45o悬吊 C.敷药并固定肘关节曲肘90o悬吊 D.敷药后自由活动 E.敷药并固定肘关节曲肘135o悬吊 4.一20岁患者,从3米高处跳下,右足先着地,即觉右跟部剧

痛,不能步行,而X光未见骨折,最大可能是: A.跟痛症 B.外侧副韧带损伤 C.内侧副韧带损伤 D.踝关节脱位 E.跟腱断裂 5.一男性15岁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跟部肿痛,皮肤温度稍高,色红,跟部压痛,步行时痛加,X线未见异常,血沉为25mm/h,类风湿因子为阴性,此病为: A.跟后滑囊炎 B.跟腱止点撕裂伤 C.痹证性跟痛症 D.跟骨骨骺炎 E.肾虚性跟痛症 A2型题(10分) 1.“网球肘”“高尔夫球肘”的治疗,下列哪项是不恰当的:A.嘱休息为主 B.臂部理伤,拨筋法 C.痛点按摩 D.中药外敷外洗 E.痛点封闭 2.痛点局部封闭,不适宜下列何种损伤:

A.网球肘 B.尺骨鹰嘴滑囊炎 C.肱骨内上髁炎 D.肘部扭挫伤 E.前臂伸肌腱周围炎 3.以下哪项不经过腕管: A.拇长屈肌 B.指深屈肌 C.正中神经 D.指浅屈肌 E.掌长肌腱 4.以下因素引起急性腰肌扭伤,只有下面哪项除外:A.猛然搬动过重的物体 B.劳动时两人配合不当 C.平地滑倒 D.突然打喷嚏 E.感受风寒 5.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除了下面哪项均可选用:A.手法治疗 B.石膏固定 C.药物治疗 D.封闭治疗

第十章 腰骶部筋伤--中医筋伤学(六版)

第十章腰骶部筋伤 腰骶部筋伤又称为脊柱性腰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疾患。引起腰骶部筋伤的原因很多,如腰骶局部的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各种病理性损伤、先天及后天结构异常等。 腰骶部是指躯干背部的下部,是由5个腰椎、1个融合的骶骨和1块尾骨及两侧的髂骨形成的骨性支架。腰椎位于活动度很小的胸椎和固定于骨盆中的骶骨之间,承担着上半身的重量,而且还是躯干部最重要的运动枢纽,可作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等各个方向的运动。这种承载和复杂的运动,极易导致局部的损伤。 腰椎是由1个椎体、2个椎弓根、2个椎板、2个横突、2个上关节突、2个下关节突和1个棘突构成的(见图10-1)。腰椎的椎体粗壮,横断面呈肾型,横径大于前后径,前缘长于后缘。椎孔较大,呈三角形。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呈矢状位,上关节突的关节面朝内,下关节突的关节面朝外。横突粗大,朝向后外方。上关节突的背面有一大而不规则的突起,称为乳突,为肌肉的附着处。棘突呈垂直的板状,几乎呈水平突向后方。 椎间盘为连接相邻两个腰椎体的软骨盘。盘中央部分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称为髓核。盘周围部分是按同心圆排列的纤维软骨层构成的纤维环,它能牢固地连接上、下椎体,并限制髓核向外突出(见图10-2)。椎间盘在承受压力时被压缩,除去压力后能立刻复原,具有“弹簧垫”样的缓冲作用(见图10-3)。椎间盘还允许脊柱作一定范围的各方向运动,当脊柱前屈时,椎间盘前部被挤压变薄,后部增厚,伸直时立刻恢复原状。 此外,在椎间盘的上、下各有1块附于椎体的透明软骨,称为软骨板。其与椎体和纤维环紧密相连,可防止纵向受力时髓核突入椎体内。

腰椎的关节突关节由胶原组织和黄色的弹性组织构成的关节囊包绕。因腰椎为躯干的运动枢纽,活动范围较大,故关节囊较松弛,当腰部扭伤时易造成关节囊滑膜嵌顿。第5腰椎与骶椎构成的关节称为腰骶关节,此关节负重最大,较容易发生局部损伤。沿骶骨底上面作一直线,其与水平线形成的夹角,称为腰骶角,正常为34度(见图10-4)。骶骨与髂骨之间形成骶髂关节,骶骨在内,髂骨在外,关节面扁平呈“耳状”。此关节活动范围微小,仅女性在妊娠期时,骶髂关节活动范围增大。 腰椎的稳定性主要依靠周围的韧带。椎体前缘有前纵韧带,非常坚韧,紧贴于椎体前面,与椎间盘及椎体牢固相连,前纵韧带可防止脊柱过伸和椎间盘向前突出。椎体后面有后纵韧带,其较前纵韧带细而薄弱,可限制脊柱过分前屈和防止椎间盘向后突出。相邻的椎弓板之间有黄韧带相连,黄韧带由弹力纤维构成,坚韧而富有弹性,起于上个椎板前面,止于下个椎板后面,连于相邻的椎弓板之间,参与围成椎管,能限制脊柱过分前屈。此外,还有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横突间韧带,对维持脊柱的稳定具有一定作用。(见图10-5) 下背部及腰部的主要肌肉,按其解剖位置和作用可分为背侧组、前侧组和外侧组。背侧组有三层:浅层为背阔肌的下部,中层为竖脊肌,深层为多裂肌、回旋肌。竖脊肌位于棘突和横突间,具有伸直腰部的作用,当一侧竖脊肌收缩时可使脊柱侧屈或旋转。前侧组有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和腹直肌,具有伸腰作用。外侧组有腰大肌和腰方肌,主要作用为侧屈脊柱。 胸腰筋膜由前、中、后三层组成。前层覆盖于腰方肌的前面,亦称为腰方肌筋膜,起于腰椎横突前面和椎体的基底部。中层附于腰椎横突,向上附于第12肋,向下附于髂嵴。后层最厚,向上与胸部的深筋膜相连,内侧附于棘突和棘上韧带,在竖脊肌的外侧缘前、中、

中医筋伤学名词解释问答09骨伤

中医筋伤学 名词解释 1.筋伤定义:俗称“伤筋”,指各种外来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造成的筋的损伤。筋伤是骨伤科最常见的疾病。 2.扭伤:任何关节(包括可动关节和微动关节)由于旋转、牵拉或肌肉猛烈而不协调的收缩等间接暴力,突然发生超出正常生理范围的活动,如肌肉、肌腱、韧带、筋膜或关节囊因过度扭伤、牵拉引起的撕裂、断裂或移位,甚至关节的错缝。 3.挫伤:因直接暴力、跌扑撞击、重物打击等作用于人体表面产生剪切力作用而引起的闭合性损伤,以外力直接作用导致的局部皮肤下或深部组织损伤为主。 4.碾压伤:钝性物体的推移挤压与旋转挤压直接作用于肢体造成的以皮下及深部组织为主的严重损伤,往往形成皮下组织的挫伤及肢体皮肤的撕脱伤。 5.撕裂伤:指由于扭、挫、牵拉等强大外力造成的某一部位的筋部分断裂损伤,一般腰部、腕部、踝部及指骨间关节的扭伤多导致不同程度的韧带关节囊等撕裂伤。6.断裂伤:断裂伤的机制与撕裂伤类似,只是体质、部位及致伤外力性质大小有别而造成某些筋的全部断裂损伤。一般来说造成断裂伤所受的外力要比造成撕裂伤所受的外力大,可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和明显的局部疼痛、肿胀、瘀血斑、畸形等。7.骨错缝:指可动关节和微动关节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微细离位,也称为关节骨缝错开,多由扭伤、挫伤而发生。骨错缝可引起关节功能活动障碍和局部疼痛、肿胀等。8.关节弹响声:关节内有游离体的患者,活动关节时可有弹响声。 9.牵引疗法:是应用外力对身体某一部位或关节施加牵拉力,使其发生一定的分离,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引,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临床普遍使用的是脊椎牵引疗法。 10.物理疗法:是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所需的各种反应,以调节、加强或恢复各种生理功能,促进病理过程向有利于疾病康复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疗法。 11. 肩周炎: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肌肉、肌腱、韧带、滑液囊等软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感受风、寒、湿邪,造成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功能障碍,故称之为“漏肩风”或“露肩风”。 12. 肩部扭挫伤:是肩部受到外力的打击、碰撞或过度牵拉、扭(扌戾)而致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 13.肩袖损伤:肩袖,又称肌腱袖、肌腱帽,是由起自肩胛骨,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扁而宽的共同肌腱。共同肌腱的附着处形如衣袖口,故名肩袖。肩袖环绕肱骨头的上端,可将肱骨头纳入关节盂内,使关节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肩袖肌腱退变或因累积性损伤所致肌腱变性使其变脆,弹性和延展性降低,以致轻微外力即可造成肩袖挫伤乃至完全性肌腱断裂,从而导致肩关节向下半脱位或不稳定。 14. 肱骨外上髁炎:是前臂伸肌起点受到反复牵拉,导致肘关节外上髁部之局部性疼痛,并影响伸腕和前臂旋转功能的慢性劳损性疾病。 15. 旋前圆肌综合征: 复屈伸和前臂旋转而形成的慢性、劳累性损害。多见于长期紧握工具的操作者和常做旋转运动者。

第七章 踝及足部筋伤--中医筋伤学(六版)

第七章踝及足部筋伤 距小腿关节,又称踝关节,是由胫、腓骨的下端的踝关节面与距骨滑车组成的蜗状关节。胫骨下端内侧向下的骨突称为内踝,胫骨下端后缘向下突出者称为后踝,腓骨下端的突出部分称为外踝。外踝比内踝窄,但较长,其尖端在内踝尖端下0.5cm,且位于内踝后约lcm。内、外、后三踝构成踝穴,即距小腿关节窝。距骨是下肢唯一的一个没有肌肉附着的骨块,位于踝穴内,分体、颈、头三部,有6个关节面。距骨颈部覆有骨膜,为主要营养血管进出部。距骨体前宽后窄,其上面的鞍状关节面与胫骨下端的凹形下关节面相接,其两侧关节面分别与内、外踝的关节面嵌合。距骨体下部有三个关节面,与跟骨的相应关节面对合。距骨头的关节面和舟骨构成距舟关节。 胫腓两骨下端被坚韧而有弹性的骨间膜、胫腓前、后韧带及横韧带连结在一起。当距小腿关节背屈时,因较宽的距骨体前部进入踝穴,胫、腓两骨可稍稍分开;跖屈时,两骨又互相接近。 距小腿关节的关节囊前后松弛,两侧较紧;距小腿关节的前后韧带较薄,这样的解剖结构有利于距小腿关节的屈伸活动。距小腿关节的内、外侧副韧带比较坚强。内侧韧带又称三角韧带,分深浅两层。浅层为胫跟韧带,止于跟骨载距突的上部。深层呈三角形,尖朝上,基底朝下,止于距骨颈、体的非关节部分。外侧副韧带不如内侧韧带坚韧,分为三束,即跟腓韧带(外束)和距腓前、后韧带(前束、后束)。 除关节、韧带之外,肌腱也加强距小腿关节的稳定性,如后方有跟腱、前方有拇长伸肌和趾伸肌,前内方有胫骨前肌,后内方有胫骨后肌,外侧有腓骨长、短肌。 距小腿关节的活动范围因人而异,一般足背屈可达20度~30度,足跖屈可达40度~50度。当距小腿关节背屈时,腓骨旋外、上升并向后移动,踝穴增宽1.5-2mm,以容纳较宽的距骨体前部进入踝穴,同时胫腓韧带相应紧张,距骨内、外侧关节面与内、外踝关节面紧密相贴,距小腿关节稳定,故在足背屈位受伤时每易造成骨折。而足跖屈时,距骨体较宽部分滑出踝穴,其较窄部分进入踝穴,腓骨旋内、下降并向前移动,踝穴变窄,距骨呈与两踝关节面仍然接触,但胫腓韧带变松,距小腿关节相对不稳定,故容易发生韧带损伤。距小腿关节的功能主要是足背屈、足跖屈与负重,处理踝部损伤时,必须考虑到距小腿关节的这两种功能,既要保持其负重的稳定性,又须注意其活动的灵活性。 足骨共有7块跗骨、5块跖骨和14块趾骨,它们由骨间韧带、足底韧带和背侧韧带所约束。足的内缘形成一个平衡良好的机械弓形结构,依靠静止性支撑和动力性杠杆负重,并使人体向前移动。足背筋膜很薄,呈膜状;足底皮肤很厚,耐磨,并附有一层结实的纤维脂肪,其下层有强大的足底腱膜,中央较厚,两侧较薄。在足背,趾短伸肌起于跟骨上外方,向下分为四股,内侧者附于拇趾近节趾的基底,而其他三股则在第2、第3、第4趾的背侧,与趾长伸肌一起,伸至足趾。足底的趾短屈肌可分为三组。这些肌肉协助足的外展、内收和屈曲、伸直。

中医筋伤学期末考试

一、A型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造成慢性伤筋最常见的原因是(C) A.直接暴力B.间接暴力C.持续劳损D.肌肉强烈收缩E.挫压 2、头颈旋转时引起眩晕发作的颈椎病类型是(D )。 A.颈型B.神经根型C.脊髓型D.椎动脉型E.交感神经型 3、冈上肌腱断裂时,上臂哪种活动功能受限?(A ) A.外展B.内收C.外旋D.内旋E.前屈 4、肘关节扭挫伤引起的肘部血肿极易出现的并发症是(B )。 A.创伤性关节炎B.骨化性肌炎C.肱骨头坏死D.关节内游离体E.网球肘 5、指屈肌腱腱鞘炎好发的手指是(A)。 A.拇指B.示指C.中指D.环指E.小指 6、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多见于(A)。 A.10岁以下B.10岁以上C.50岁以上D.青年人E.50以下 7、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可出现(B )。 A.抽屉试验阳性B.侧方挤压试验阳性C.“4”字试验阳性D.回旋挤压试验阳性E.研磨试验阳性 8、有“筋之府”之称的关节是(D )。 A.肩关节B.肘关节C.髋关节D.膝关节E.踝关节 9、踝关节扭挫伤多见的类型是(A )。 A.内翻扭伤B.外翻扭伤 C. 背伸扭伤D.纵向挤压伤E.跖屈扭伤10、梨状肌综合征,受到梨状肌压迫和刺激的神经为(A )。 A.坐骨神经B.股神经C.腓总神经D.臀上皮神经E.胫前神经 二、B型选择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入每一问题后面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1)关节内游离体多发于(C ) (2)损伤性骨化多发于(B ) A.肩关节B.肘关节C.膝关节D.腕关节E.踝关节 2、下列描述的是何种颈椎病类型: (1)晚期可出现下肢或四肢瘫痪的是(B )。 (2)比较多见的颈椎病类型是(C )。 A.椎动脉型B.脊髓型C.神经根型D.食管压迫型E.交感神经型3、(1)肩关节周围炎好发于(D)。 (2)肱骨外科颈骨折好发于(E )。 A.小儿B.青年C.青壮年D.中老年E.老年 4、下面的情况应诊断为什么病? (1)右肘外侧痛2个月,用力握拳或拧毛巾时痛加重,右肘外侧局限性压痛,Mill 征阳性。(C ) (2)女,50岁,左肩痛1个月,不能梳头洗面,左三角肌萎缩,左肩局限性压痛,左肩外展、外旋、后伸活动受限。(D ) A.冈上肌腱炎B.颈椎病C.肱骨外上髁炎D.肩周炎E.肘部扭挫伤5、下述情况拟诊为什么疾病:

中医筋伤学期末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筋伤:俗称“伤筋”,是指各种外来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造成的筋的损伤。 2、椎间孔挤压实验:患者端坐凳上,检查者站于患者背后,医者两手交叉压患者头部,向健侧或患侧侧屈颈椎,患者若感到颈痛并向上肢放射,即为阳性。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3、牵引试验:患者坐位,检查者一手托于患者颏部,另一手扶住枕部,然后慢慢抬升患者头部,牵引颈椎,如抬升或牵引是疼痛缓解或减轻则为阳性。笨试验用于检查病史陈述中有颈神经跟症状和表现出颈神经跟病变体征的患者,也可用于检查放射到肩关节前部或后部的神经根体征。 4、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患者端坐,医者一手握患者病侧手腕,另一手按住患者头部,两手反方向推拉。若患者感到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即为阳性。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5、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仰卧,双下肢内收内旋,膝关节伸直,检查者一手放在膝关节上,使下肢保持伸直,另一手将下肢抬起屈曲髋关节。正常人可抬高70-90度,如小于以上角度即出现由上而下的放射性疼痛或麻木者,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一般要左右对比,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为阳性。 6、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又称足背屈试验,体位同直腿抬高试验。当患者抬高下肢发生疼痛后,略放低患者下肢使其不感疼痛。医者一手握住患者足部突然使其背屈。若患者突感疼痛加剧或引起患肢的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可为阳性。 股神经牵拉试验:患者俯卧位,患侧膝关节伸直180度,检查者将患肢小腿上提,使髋关节处于后伸位;或患者取健侧卧位,健侧膝关节、髋关节轻度屈曲,腰背部保持挺直但不要过伸,颈部轻微屈曲,检查者握住患肢伸直膝关节同时后伸髋关节15度,然后屈曲膝关节。如出现疼痛沿大腿前方向下放射即为阳性,提示腰3、腰4神经根可能受到刺激,可能为腰2、3和腰3、4椎间盘突出所致,也可能是股神经收到牵拉所致。而腰4、5及腰5、骶1椎间盘突出时,此试验阴性。 7、抽屉试验:又称推拉试验。患者取仰卧位,患膝屈曲。医者两手握住患侧膝部下方,向前后推拉。若小腿有过度前移,表示前交叉韧带断裂或松弛,反之,表示后交叉韧带松弛或断裂。 8、研磨提拉试验(apley试验):患者取俯卧位。医者两手握住患肢踝部,屈膝90度,然后用力沿小腿纵轴向下挤压膝关节,并作内、外旋活动。如患膝关节内外侧疼痛即为阳性,说明内、外侧半月板损伤。此外,如将小腿向上牵拉,做内、外旋活动引起疼痛,则说明膝胫、腓侧副韧带有损伤。 9、McMurray征,又称回旋挤压试验。患者取仰卧位,医者一手握膝,另一手握足。先使患肢尽量屈膝,然后使小腿充分外展、内旋或内收、旋内,并逐渐伸直。在伸直过程中患肢出现疼痛和弹响声即为阳性,检查时小腿外展、旋内伸膝出现疼痛和弹响声,多提示外侧半月板损伤,小腿内收、旋内伸膝出现疼痛和弹响声,多提示内侧半月板损伤。根据伸膝过程中出现疼痛的先后判定前、后角的损伤。 10、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着相邻脊髓、神经、血管和食管等组织,并引起响应的症状或体征。 11、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间盘髓核突破纤维环甚至后纵韧带,向后方压迫脊髓或向后外侧压迫颈神经根,最终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 12、胸廓出口综合征:是锁骨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在胸廓上口受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常见病因有异常骨质、斜角肌痉挛、纤维化等。临床表现为臂丛神经及血管受压症状。 13、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某些原因造成纤维环破裂,随和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或硬膜囊产生的以腰痛、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14、肩周炎: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五十肩等,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液囊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因关节内、外粘连,而以肩部疼痛,功能活动受限为特征 总论 1、筋伤的分类:按损伤的性质分为急性筋伤、慢性筋伤;按受伤时间长短分为新鲜筋伤、陈久筋伤;按受伤方式分为扭伤、挫伤、碾压伤、切割伤等;按筋伤的病理分类分为筋伤血瘀、筋出槽(筋位异常)、筋撕裂伤、骨错缝5种。 2、筋伤的病因:外因:外力伤害(直接暴力、间接暴力、肌肉强烈收缩、持续劳损)、外感六淫、邪毒感

中医筋伤学名词解释问答09骨伤

中医筋伤学 名词解释 1.筋伤定义:俗称“伤筋”,指各种外来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造成的筋的损伤。筋伤是骨伤科最常见 的疾病。 2.扭伤:任何关节(包括可动关节和微动关节)由于旋转、牵拉或肌肉猛烈而不协调的 收缩等间接暴力,突然发生超出正常生理范围的活动,如肌肉、肌腱、韧带、筋膜或关节囊因过度扭伤、牵拉引起的撕裂、断裂或移位,甚至关节的错缝。 3.挫伤:因直接暴力、跌扑撞击、重物打击等作用于人体表面产生剪切力作用而引起的闭合性损伤,以 外力直接作用导致的局部皮肤下或深部组织损伤为主。 4.碾压伤:钝性物体的推移挤压与旋转挤压直接作用于肢体造成的以皮下及深部组织 为主的严重损伤,往往形成皮下组织的挫伤及肢体皮肤的撕脱伤。 5.撕裂伤:指由于扭、挫、牵拉等强大外力造成的某一部位的筋部分断裂损伤,一般腰 部、腕部、踝部及指骨间关节的扭伤多导致不同程度的韧带关节囊等撕裂伤。 6.断裂伤:断裂伤的机制与撕裂伤类似,只是体质、部位及致伤外力性质大小有别而造 成某些筋的全部断裂损伤。一般来说造成断裂伤所受的外力要比造成撕裂伤所受的 夕卜力大,可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和明显的局部疼痛、肿胀、瘀血斑、畸形等。 7.骨错缝:指可动关节和微动关节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微细离位,也称为关节骨缝错开,多由扭伤、挫 伤而发生。骨错缝可引起关节功能活动障碍和局部疼痛、肿胀等。 & 关节弹响声:关节内有游离体的患者,活动关节时可有弹响声。 9.牵引疗法:是应用外力对身体某一部位或关节施加牵拉力,使其发生一定的分离,周 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引,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临床普遍使用的是脊椎 牵引疗法。 10.物理疗法:是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所需的各种反应,以调节、加强或 恢复各种生理功能,促进病理过程向有利于疾病康复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治疗目 的的一种疗法。 11.肩周炎: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肌肉、肌腱、韧带、滑液囊等软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 炎症。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感受风、寒、湿邪,造成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功能障碍,故称 之为“漏肩风”或“露肩风”。 12.肩部扭挫伤:是肩部受到外力的打击、碰撞或过度牵拉、扭(扌戾)而致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 13.肩袖损伤:肩袖,又称肌腱袖、肌腱帽,是由起自肩胛骨,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 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扁而宽的共同肌腱。共同肌腱的附着处形 如衣袖口,故名肩袖。肩袖环绕肱骨头的上端,可将肱骨头纳入关节盂内,使关节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肩袖肌腱退变或因累积性损伤所致肌腱变性使其变脆,弹性和延展性降低,以致轻微外力即可造成肩袖挫伤乃至完全性肌腱断裂,从而导致肩关节向下半脱位或不稳 14.肱骨外上髁炎:是前臂伸肌起点受到反复牵拉,导致肘关节外上髁部之局部性疼痛, 并影响伸腕和前臂旋转功能的慢性劳损性疾病。 15.旋前圆肌综合征:旋前圆肌劳损并刺激或压迫正中神经I所出现的综合征。是由于肘部反复屈伸和前臂旋转而形成的慢性、劳累性损害。多见于长期紧握工具的操作者和常做旋转运动者。 16.旋后肌综合征:是由桡神经深支受压引起的以肌力减弱及麻痹为主的症候群,又称为前臂背侧骨间神经卡压征桡管综合征等,临床上较多见。 17.腕管综合征: 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中受压而引起的以手指麻木为主的感觉、运动和自

中医筋伤学重点

B:人体的皮肤、皮下浅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滑膜囊、椎间盘、周围神经 血管等软组织。 霍夫曼(Hoffmann)征:医者左手托住患者手掌,右手的示指和中指夹住患者的中指,再用拇指轻弹患者中指指甲。如引起患者拇指及其余各指出现屈曲动作为阳性反应,提示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端坐,头部略向患侧的侧后方倾斜,医者两手交叉,按住头顶向下施加压力。 患者若感觉颈痛并向上肢放射,即为阳性。用于颈椎病的检查。 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又称五十肩、冻结肩,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膜囊的慢性非 特异性炎症,以肩部疼痛,功能活动受限为特征。 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及小圆肌等四个肌腱组成,亦称肌腱袖、肌腱帽。 肩峰下囊:位于三角肌近侧深面,而喙肱肌囊,三角肌下囊和肩峰下囊三者实际是一个大滑膜囊。 作用是使肱骨大结节与三角肌肩峰和喙肩韧带分开,减轻在肩关节外展和旋转式以上结构间的摩擦。 肩胛带:是以肩胛骨为主,包括锁骨、肱骨以及相关韧带、关节囊、肌肉等一组解剖功能结构。功 能关节①肩关节(喙肩韧带 /盂肱韧带/喙肱韧带)②肩锁关节③胸锁关节④肩胛胸壁关节肌肉①动力:胸大肌、斜方肌②稳定关节,关节动力: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③稳定并重:三角肌 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醍炎,因慢性积累性劳损,导致肱骨外上醍腕伸肌腱附着处发生撕裂,出血机化形成纤维组织致病。 密耳Mills征:肘、腕、指屈曲,前臂被动旋前并逐渐伸直时,肱骨外上醍处出现疼痛。 高尔夫球手:又称肱骨上醍炎,由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引起的肱骨上醍或周围软组织炎症改变。 腕管综合征:(鼠标手)是指由于弯管容积减少或压力增高,使正中神经在管受压而形成的综合征。 堕L:系指掌侧的腕横韧带与腕骨所构成的骨一韧带隧道。腕管中有正中神经、拇长屈肌腱和4个手指的指屈深、浅肌腱。 腕关节盘损伤:三角纤维软骨是一块位于尺骨茎突与梯骨的尺切迹下端之间的纤维软骨,略呈三角 形(腕尺侧的缓冲垫)拔伸捺正法服药:七厘散/补筋丸或小活络丸外用药:消肿止痛膏/梧桐皮旋后肌综合征:指梯神经在肘关节远侧被旋后肌卡压而产生的综合征,又称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症,梯管综合征等。(劳累后放射痛,垂指不垂腕,申肘是伸中指抗阻力阳性) 锤状指:当远侧指间关节平面伸指肌腱断裂,或伸指肌腱未断裂而其末节指骨基底部之附着处有小 骨片被撕脱,表现为远侧指间关节肿胀、疼痛,末节手指下垂、屈曲畸形,不能自动伸直时,临床上称之为锤状指。 股收肌群损伤:股薄肌/耻骨肌、长收肌、大收肌/短收肌固定盆骨。大腿收、外展受限,皮下肿胀瘀斑,X线股收肌群附着部位钙化阴影。 髓关节一过性滑膜炎:多见于的10岁以下儿童,因过度外展、旋外,将关节囊、关节脂肪、股骨头韧带挤压在股骨头与髓臼之间,使股骨头暂时不能完全复位。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所引起的短暂的以急性慨关节疼痛、肿胀、跛行为主的病症。 侧向分离试验为膝侧副韧带损伤的体格检查方法:将患者膝关节完全伸直,一手握住患肢踝部向侧 或外侧牵拉,另一手顶推膝外侧或侧,如膝关节出现翻或外翻活动,即为侧向分离试验阳性。 抽屉试验:为膝交叉韧带损伤的体格检查方法。患者仰卧,慨、膝分别屈曲45。、90。,助手压住骨盆及患足背作固定,检查者双手环握小腿上段作向前或后的推移动作,如胫骨平台前后移动超过 0.5cm,即为抽屉试验阳性。 回旋挤压试验:为膝半月板损伤的体格检查方法。患者仰卧,充分屈髓屈膝,检查者一手握住足部,另一手置于膝部,先使小腿收旋,然后外展伸直,再使小腿外旋外展,然后收伸直,如膝部有疼痛或弹响指,即为阳性。 研磨试验:为膝半月板损伤的体格检查方法。患者俯卧位,患膝屈曲90。,检查者在足踝部用力下 压并作旋转研磨动作,如膝部出现疼痛,即为研磨试验阳性。 膝交锁征:系半月板损伤患者,在行走时膝关节突发剧痛,不能屈伸,状如交锁,将膝稍作晃动或按摩2?3分钟,即可缓解并恢复行走。

中医筋伤学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概论 一、筋伤学得发展: 1、起源:远古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内经》,现存最早、最完整得医学典籍,筋伤学理论得渊源,中医学理论得鼻祖;“筋膜”、“筋经”、“宗经”、“肌肉”; 秦汉三国时期:《神农本草经》,记载治疗折跌绝筋得药物及治疗腰痛、痛痹得药物达60多种;《金匮要略》,记载导引、吐纳、膏摩等方法,既可治疗筋伤疾病又可预防疾病。 华佗:方药、针灸治疗疾病,外科手术,刮骨疗毒,“五禽戏”; 魏、晋、南北朝时期:《肘后救卒方》,对骨折、脱臼得治疗有明确记载,对筋伤得肿胀、疼痛,在用活血化瘀得药物内服、外用方面有所发展; 隋唐时期:《诸病源候论》,“金疮伤筋断骨侯”、“金疮筋急相引痛不得屈伸侯”,明确提出了筋伤有别于骨折、脱臼得诊断名称,还记载了开放伤口得缝合方法; 《备急千金要方》,“老子按摩法”、“天竺国按摩法”、归纳了按摩手法“擦、捻、抱、推、搌、打、顿、捺”;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现存得第一部骨伤科专著; 设立“太医署”; 宋、金、元时期:《世医得效方》,《永类今方》。将损失分为三期,初期血化瘀法(攻下逐瘀法、凉血活血法、行气活血法)、中期养血舒筋法、后期培补肝肾法; 明清时期:明代有“正体科”、“跌伤科”,清代有正骨科,专治骨折、脱臼及跌打损伤,又称伤科。代表作:朱肃《普济方》、异远真人《跌损妙方》、薛己《正体类要》、李时珍《本草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 第二节分类 一、总分类:筋断、筋转、筋歪、筋走、筋翻、筋柔、筋强、筋粗、筋结、筋缩、筋痿; 二、筋断:就是指筋伤后,全部或部分断裂而言; 筋不断:就是指筋扭伤后淤血肿痛,甚至失去原来得正常位置,即筋走、筋歪、筋翻、筋转等。 筋强:就是指筋伤后,僵硬强直,多见于陈伤瘀结不化。 筋粗:就是指筋脉受伤后较正常为粗,多因瘀血阻滞,组织增生变性或痉挛所致。 筋结:就是指筋伤后气血凝滞,出血囊肿状得局限性结块而言。 筋缩:就是指筋伤后出现缩短现象,多见于损伤后关节固定时间较长,发生粘连或因固定在外翻或内翻得位置上出现外侧或内侧筋挛缩,而造成关节活动受限,功能障 碍。 筋痿:就是指筋伤后筋腱功能减弱,痿软无力。 筋柔:就是指筋伤后关节松弛乏力。 三、分类: 1、按受伤性质分类:扭伤、挫伤、碾挫伤; 扭伤:任何关节(包括可动与微动关节)由于旋转、牵拉或肌肉猛烈而不协调得收缩等间接暴力,使其突然发生超出生理范围得活动时,可使肌肉、肌腱、韧带、筋膜、关节囊过度扭曲牵拉而引起撕裂、断裂或移位,也可以引起关节得微细错缝。 挫伤:就是指直接暴力,跌扑撞击,重物挤压等作用于人体而引起得闭合性损伤。 碾挫伤:由于钝性物体推移挤压与旋转挤压之外力直接作用于肢体,造成以皮下及深部组织为主得严重损伤,往往形成皮下组织得碾挫伤及肢体皮肤得脱套损伤。 2、按受伤时间分类:急性筋伤、慢性筋伤;

《中医筋伤学》实践大纲

《中医筋伤学》实践大纲 广西中医药大学骨伤专业见习大纲《中医筋伤学》课程见习大纲 一.总学时:14学时 二.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上肢筋伤4学时 (二)下肢筋伤5学时 (三)躯干筋伤5学时 三.具体安排 (一)上肢筋伤 【目的要求】 1.掌握肩.上臂.肘.前臂筋伤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2.熟悉肩.上臂.肘.前臂筋伤的病因病机。 【地点】 骨伤教研室各临床科室。 【时数】 4学时 【教具】 挂图.CT.MRI.X线摄片.石膏.绷带.夹板。 【见习内容及方法】 一.教师带领学生见习上肢筋伤病例。

(一)询问病史重点: 1.发病诱因:是否有外伤史; 2.询问疾病的发生经过:如起病时间.发病急缓.疼痛性质(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因等); 3.既往史:外伤史.手术史。 (二)查体要点: 1.一般生命体征。 2.四肢肌力.肌张力。 3.搭肩试验,肘后三角位置等。浅反射:腹壁反射.跖反射.肛门反射;深反射:右肱二头肌.三头肌键反射.膝反射.髋阵挛.踝阵挛;病理反射:Babinski征,Oppenheim征.Chaddock 征.Gordon征.Hoffmann征。 (三)实验室检查:各类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 二.通过病例分析了解上肢筋伤主要症状.体征.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三.由教师带领学生制定治疗治疗方案,并了解急性损伤的处理原则。 四.用对比方法讨论各种上肢筋伤的鉴别诊断。 【思考题】 一.试述上肢筋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二.试述上肢筋伤的各种体格检查方法.阳性体征。 【病案分析】

见临床病例。 (二)下肢筋伤 【目的要求】 1.掌握下肢髋.大腿.膝.小腿筋伤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2.踝.足部筋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地点】 骨伤教研室各临床科室。 【时数】 5学时 【教具】 挂图.CT.MRI.X线摄片.石膏.绷带.夹板。 【见习内容及方法】 一.教师带领学生见习下肢筋伤病例。 (一)询问病史重点: 1.发病诱因:是否有外伤史; 2.询问疾病的发生经过:如起病时间.发病急缓.疼痛性质(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因等); 3.既往史:外伤史.手术史。 (二)查体要点: 1.一般生命体征。 2.四肢肌力.肌张力。

08七年骨伤中医筋伤学A

福建中医药大学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题纸请正反面作答)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苏筋结 2、苏矿工肘 床边试验 旋后肌综合征 3、李 4、李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苏 2、(2)。 3、(3)。苏 4、(4)。李 5、(5)。 6、(6)。 7、(7)。 8、(8)。 9、(9)。 10、(10)李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的成书年代是()。 A 周代 B 汉代 C 唐代 D宋代 2、间接外力作用于关节可造成关节()。 A 挫伤 B扭伤 C 擦伤 D挤压伤 3、肌肉动力微小,不能带动关节活动者,其肌力为()。 A 0级 B Ⅰ级 C Ⅱ级 D Ⅲ级 4、肱二头肌腱断裂,多发生于()。 A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与肩关节囊交界处 B 肌腹和肱二头肌腱交界处或肌腹本身 C 关节囊内的起点部 D 盂上结节的肱二头肌健起点处

5、下列疾病能够自愈的是()。 A 冈山肌腱炎 B 牵拉肩 C 肩袖损伤 D 肩关节周围炎 6、高尔夫球肘是指()。 A 肱骨外上髁炎 B 肱骨内上髁炎 C 尺骨鹰嘴滑膜囊炎 D 旋前圆肌综合征 7、腱鞘囊肿最常见于() A 腕背 B 腕掌部桡侧 C 掌指关节皮肤横纹处 D 腘窝 1、“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甘养肉”此句出自下列哪部著作() A 《伤寒杂病论》 B《皇帝内经》 C 《周礼·天官》 D《礼记·月令孟秋》 2、急性筋伤一般指损伤后不超过()的新鲜损伤。 A 1周 B 2周 C 3周 D 4周 3、下列不属于摩擦类手法的是()。 A 摩法 B 擦法 C 推法 D 揉法 4、患肩坠落试验可见于()。 A 肩部扭挫伤 B冈山肌腱炎 C 肩袖损伤 D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 5、肩关节周围炎有自愈倾向,一般病程在多长时间内()。 A 3个月 B 6个月 C 1年 D 2年 6、矿工肘是指()。 A肱骨外上髁炎 B尺骨鹰嘴滑膜囊炎 C肱骨内上髁炎 D肱桡滑膜囊炎 7、腕管综合征是()在管内受压而形成的综合征。 A 拇长屈肌腱 B桡神经 C 正中神经 D尺神经 8、李 9、 10、 11、 12、 13、 14、 15、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简介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简介 1、行业背景与发展特点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疾病的治疗、恢复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医学模式必须由单纯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一模式要求在临床服务中,应改革过去单一的医疗服务为医疗康复服务,提高生活质量,使自己的身心处于更加良好的健康状态。卫生部与教育部经过认真调研、专家反复论证后,已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列入了高职高专的招生目录中,并就专业设置条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这是“两部”顺应康复治疗技术临床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决策,是使高职高专的出口与临床需求的入口很好地衔接的一个实效举措。我院根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要求,结合我院医学专业的充足条件和市场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经专家反复论证,开设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2、高技能人才需求分析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一门促进伤患者和残疾人身心功能康复的新的治疗学科,也是一门新的技术专业。它的目的是使人们能够尽可能地恢复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劳动,以及社会生活的能力,融入社会,改善生活质量。在20世纪下半叶及21世纪初,康复治疗技术这门新兴的技术专业和康复治疗师这种新的职业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成长的活力,反映了医疗和康复市场对这门新的专业及人力资源的迫切需要。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开设,正是顺应社会民众健康、审美的需要,满足人们对意外伤害、疾病所致的残疾、手术后的恢复等在治疗疾病、延年益寿等多方面的需求,有着广泛、深厚的社会基础,市场广阔。据有关方面近期曾对我国的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现状做过调查,我国拥有13亿人口和6 千万之多的残疾人,我国现有康复治疗师5640人,每10万人口仅分摊0.4名。在西方发达国家康复医师与康复治疗师的比例要求达到1:5到1:10。康复治疗师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落后于康复医疗实际的需要,就业前景广阔。 3、专业优势与存在问题 目前,我校从师资队伍、教学、实验条件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已具备开办该专业的充足条件。学院现有占地面积602亩,总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

《中医筋伤学》教学大纲

《中医筋伤学》教学大纲 广西中医药大学骨伤专业教学大纲《中医筋伤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BZ0403004 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学时/学分: 4.5学分,总学时72,理论58,见习14。 一.课程简介《中医筋伤学》是骨伤教育的一门主干学科。 祖国医学所谓“筋”的概念,含盖了现代医学所指人体除内脏.大脑之外的所有软组织,如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骨膜.半月板.椎间盘.除中枢神经之外的神经.血管等。《筋伤学》就是研究这 些软组织疾病及创伤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的一门学科。 本大纲是根据骨伤专业目录及培养目标与要求,供高等中医 药院校骨伤专业五年制大学本科教学使用。 在教学进程中,应致力于筋伤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授和训练,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科学思维.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要适当介绍应用现代科学方 法研究中医药的突出而具有启发性的成果,也适当介绍国内外筋 伤学的新进展。要通过创新的多重教学手段及电子.多媒体教学等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探索.求知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利用知识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对创新性中医药人才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 1.建立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中医筋伤学的特点,筋伤的辩证诊断.临床表现.辩证诊断方法.筋伤的治疗。熟悉筋伤理论及知识在临床中的指导作用;了解筋伤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筋伤的预防。为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立能力目标。 在授课时逐步培养学生中医临床辨证思维能力.运用中医术语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运用网络资源获取新知识和相关信息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让学生逐渐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筋伤常见疾病的手法操作技能。 3.建立态度目标。 对教学内容作适度调整,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和中医专业的热爱。 二.教学目的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筋伤的分类和病因病机,辩证诊断及治疗。 2. 熟悉筋伤学的概念. 3. 了解筋伤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