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鲁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欧姆定律》

第2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精选练习

一、夯实基础

1.(2019 新疆)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某一方向滑动时,观察到灯泡变暗,该过程中()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C.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D.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答案】D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某一方向滑动时,灯泡变暗,则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小,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由P= I2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AB错误;由U=IR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C错误、D正确。

2.(2019贵州毕节)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当滑片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和电压表读数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A.变大,变大B.变大,变小C.变小,变小D.变小,变大

【答案】D。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滑片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读数变小,故AB错误;

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2两端的电压变大,

即电压表的的的读数变大,故C错误、D正确。

的示数变大。

3.(2019 湖南邵阳市)一盏调光台灯,其原理如图所示,闭合S,将滑片从左向右移动,电流表的示数和灯L两端的电压变化分别是()

A.变大、变大B.变大、变小C.变小、变小D.变小、变大

【答案】C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将滑片从左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AB错误;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小,故C正确、D错误。

4.(2019 常德市)定值电阻R1、R2组成的电路如右图所示,已知R1>R2。闭合开关S,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记为I1、I2,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记为U1、U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U1 = U2 B.U1>U2C.I1<I2 D.I1>I2

【答案】B

【解析】

定值电阻R1、R2组成的电路为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故C、D选项错误;根据欧姆定律表

达式

U

I

R

变形得R=UI,通过电阻R1、R2中电流相等,R1>R2,所以U1>U2。故A选项错误,B选项

正确。

5.(2019 福建省)如图电源电压恒定,R1= 12Ω R2=6Ω R3是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接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 A,接b时电流表的示数可能为( )

A. 0.3 A

B. 0.6 A

C. 0.9 A

D. 1.2 A

【答案】C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 1,单刀双掷开关S 2接a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 A , R 1与R 3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由U I R = 可得,电路中电流是:13

30.6A 12U

U R R R ==++ (1);接b 时, R 2与R 3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是:22336U U I R R R ==++ (2),如图电源电压U 恒定,电阻R 3恒定,分析等式(1) (2)可知,C 选项正确。

6.(2019 呼和浩特市)电器甲和乙,其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直线表示用电器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电器甲电阻不变,大小为0.1Ω

B. 用电器乙电阻随着电流增大而变大,最大值10Ω

C. 如果把这两个用电器串联接在6V 的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是0.43A

D. 如果把这两个用电器并联接在4V 的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是0.65A

【答案】D

【解析】A .由图像可知,用电器甲电阻的I-U 图像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则用电器甲的电阻不变,由图像

可知,当U 甲=5V 时通过的电流I 甲=0.5A ,由U I R

=可得,用电器甲的电阻5V 10Ω0.5A U R I ===甲甲甲,故A 错误;

B.由图像可知,当用电器乙可得的电压分别为1.5V、2.5V、4V、4.5V、5V时,对应的电流分别为0.05A、

0.1A、0.25A、0.35A、0.5A,由

U

R

I

=可得,对应的电阻分别为30Ω、25Ω、16Ω、12.9Ω、10Ω,所以,

用电器乙的电阻随着电流增大而变小,故B错误;

C.如果把这两个用电器串联且电路中的电流为0.43A时,用电器甲电阻两端的电压'

U IR

=

甲甲

=0.43A×10Ω=4.3V,由图像可知,用电器乙两端的电压大于4.5V,则电源的电压大于

4.3V+4.5V=8.8V,所以,如果把这两个用电器串联接在6V的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不可能是0.43A,故C 错误;

D.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如果把这两个用电器并联接在4V的电源上时,它们两端的电压均为4V,由图像可知,通过两电阻的电流分别为I甲′=0.4A、I乙′=0.25A,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I′=I甲′+I乙′=0.4A+0.25A=0.65A,故D正确。

7.(2019 江苏宿迁市)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V保持不变,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2V.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是()

A. 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

B. R1、R2组成并联电路

C. 若开关断开,电压表示数为0

D. R1、R2电阻之比2:1

【答案】D

【解析】

ABD、由图知,开关闭合后,电阻R1、R2串联,电压表并联在端的电压,测量电阻R1两端的电压,其大小U1=2V;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U-U1=3V-2V=1V,因为两电阻串联,所以由欧姆定律可知I==,则R1:R2=U1:U2=2V:1V=2:1;故AB错、D正确;

C、若开关断开,电压表通过电阻R2接在电源上,测量电源电压,示数不为0,故C错。

8.(2019福建)如图为某种灯泡的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象。若有6只这种灯泡串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通过灯泡的电流为A;若把一只这种灯泡与一电阻并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总电流为1.5A,则该电阻的阻值为。

【答案】(1). 0.2 (2). 6

【解析】有6只这种灯泡串联接在电压为6 V的电源上,每只灯泡两端电压是1 V,由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象可得,灯泡的电流为0.2A;把一只这种灯泡与一电阻并联接在电压为6 V的电源上,由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象可得,灯泡的电流为0.5A,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流过电阻的电流是:

I=1.5A-0.5A=1A,该电阻的阻值为:

6V

=6Ω

1A

U

R

I

==.

9.(2019 内蒙古赤峰市)某段金属丝两端电压为6V时,通过的电流为0.3A;当该金属丝两端电压降为4V 时,通过它的电流为A;当该金属丝两端电压降为0V时,它的电阻为Ω。

【答案】0.2;20。

【解析】由I=可得,该金属丝的电阻:R===20Ω,

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所以,当该金属丝两端电压降为4V时或降为0V时,该金属丝的阻值仍为20Ω不变,

当该金属丝两端电压降为4V时,通过它的电流:I′===0.2A。

10.(2019 青岛市)如图电路,电源电压12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 1为,当滑动变阻器R2滑片处于某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6A。求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答案】30Ω

【解析】解:由于是并联电路则:,,

,。

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为30Ω。

二、提升训练

1.(2019淄博市)(多选)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5V,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1V。则()

A. 通过灯泡L1的电流比L2的电流大

B. 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1V

C. 灯泡L1和L2的电阻之比是4∶1

D. 若灯泡L2灯丝烧断,电压表示数为零

【答案】BD

【解析】AB.由图知,两灯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L1两端电压,即L1两端的电压是1V,故B正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灯泡L1的电流和L2的电流相等,故A错误;

C.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知,U2=U-U1=5V-1V=4V,通过两灯电流相等,由欧姆定律有:12

12

U

U

R R

=,即:

11 221V1

= 4V4

R U

R U

==,故C错误;

D.由图知,若灯泡L2灯丝烧断,则整个电路断路,所以电压表示数为0,故D正确。

2.(2019 湖南益阳市)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 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

B. 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

C. 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D. 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答案】A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减小,故BD错误;

由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故A正确、C错误。

3.(2019襄阳市)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灯L熄灭,两个电表中只有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可能是灯L断路,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B. 可能是电阻R短路,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 可能是灯L短路,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 可能是电阻R断路,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答案】D

【解析】A、如果灯L断路,整个电路断路,所以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减小为零。故A不符合题意;

B、如果电阻R短路,灯泡是通路,能够发光。故B不符合题意;

C、如果灯L短路,灯不亮,电路总电阻减小,所以电流表示数增大,同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示数增大。故C不符合题意;

D、如果电阻R断路,电流表示数减小为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示数变大。故D符合题意。

4.(2019 呼和浩特市)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一定。关于电路的工作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时闭合两个开关,两只灯泡电流是相同的

B. 若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压表读数不变、电流表读数变大

C. 若电压表和电流表位置对调,闭合S1、S2后,则两表都被烧坏

D. 若灯L1被短路,闭合S1、S2后,灯L1不亮,灯L2亮,电流表损坏

【答案】B

【解析】A.同时闭合两个开关,两灯泡并联,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由于两灯泡的规格不确定,即电阻未知,所以通过两灯泡的电流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

B.先闭合S1时,电路为L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通过L1的电流;再闭合S2后,两灯泡并联,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根据电源的电压不变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根据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B正确;

C.若电压表和电流表位置对调,此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由于电压表的阻值很大,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小,

所以闭合S1、S2后,则两表都不会烧坏,故C错误;

D.若灯L1被短路,闭合S1、S2后,会造成电源短路,则灯L1、L2都不亮,电流表损坏,故D错误。

5.(2019 广西玉林市)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如图所示,闭合开关,逐渐减弱光敏电阻的光照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均变小B.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均变大

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答案】C。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光敏电阻R与定值电阻Ro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逐渐减弱光敏电阻的光照强度时,光敏电阻R的阻值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由l=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示数变小,故BD错误;R由U=IR

可知,Ro两端的电压变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A错误、C正确。

6.(2019 湖南郴州市)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1=2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2的示数为0.9A,则电流表A1的示数为A,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Ω。

【答案】0.3;10。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通过R1即电流表A1的示数:I1===0.3A,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定值电阻R2的电流:

I2=I﹣I1=0.9A﹣0.3A=0.6A,则定值电阻R2的阻值:R2===10Ω。

7.(2019 湖南岳阳市)如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若要灯泡L和滑动变阻器R串联,则只需要闭合开关______;闭合开关S1和S3,断开S2,将滑片P由图中位置向右移动,灯泡L的亮度______(填“变亮”“变暗”或“不

变”)。

【答案】S2;不变。

【解析】要使灯泡L和滑动变阻器R串联,应将灯泡L和滑动变阻器R首尾相连接到电源两端,则由图可知只要闭合S2,断开S1、S3;若闭合开关S1和S3,断开S2,小灯泡和滑动变阻器并联,因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当将滑片P由图中位置向右移动,灯泡L的亮度不变。

8.(2019 云南昆明市)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V保持不变,G为灵敏电流计,其内电阻为R g 保持不变:R为热敏电阻,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当热敏电阻所在的环境温度等于20℃时,电流计的示数是2mA。则当电流计的示数是9mA时,热敏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_Ω,它所在的环境温度是________℃。

【答案】(1). 500 (2). 140

【解析】第一空.由图象知,2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4000Ω,由串联电路特点及欧姆定律得:

U=I1(R+Rg),即:9.0V=0.002A×(4000Ω+Rg),解得:Rg=500Ω;

第二空.当电流I2=9mA=0.009A时,由串联电路特点及欧姆定律得:

U=I2(R′+Rg)即:9.0V=0.009A×(R′+500Ω)解得:R′=500Ω;

由图象知,此时热敏电阻的温度t=140℃。

9.(2019 青岛市)如图甲是某酒精浓度检测仪的原理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酒精气体敏感电阻,它的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驾驶员呼出的气体中酒精浓度越大,R2的阻值______,电压表示数________。当电压表示达到一定值时,检测仪发出报警信号。

【答案】(1). 越小(2). 变大

【解析】第一空.分析乙图可得,电阻R2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增大而减小;

第二空.由图像分析电阻与酒精气体浓度关系,浓度越大电阻越小,则驾驶员呼出酒精气体浓

度增大时,电阻变小,R2分得电压变小,R1分得电压变大,电压表测量R1电压,则示数变大。

10.(2019 江苏徐州)定值电阻R1两端加4.5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0.45 A.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和定值电阻R0并联,电流表示数为0.50A;用阻值为30Ω的电阻R2替换R1,电流表示数变为0.30 A.求:(1)R1的阻值;(2)电源电压。

【答案】(1)R1的阻值为10Ω (2)电源电压为3V。

【解析】解:(1)根据I=可得:R1===10Ω;

(2)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R1和定值电阻R0并联时,+=I,

即:+=0.50A﹣﹣﹣﹣﹣﹣﹣﹣﹣﹣﹣﹣﹣﹣﹣﹣﹣①

R2和定值电阻R0并联时,+=I,

即:+=0.30A﹣﹣﹣﹣﹣﹣﹣﹣﹣﹣﹣﹣﹣﹣﹣﹣﹣②

根据①式减②式可得:U=3V。

答:(1)R1的阻值为10Ω (2)电源电压为3V。

欧姆定律应用专项训练7个专题

欧姆定律应用一:简单计算 1 电流(毫安) 10 30 100 人体反应 触电感觉, 人可挣脱 感到剧痛, 神经麻木 短时间内使 人心跳停止 皮肤干燥的人两手问的电阻约为 1X 105 欧,当皮肤潮湿时,电阻可能降到 1.5 x 103 欧, 则皮肤潮湿时,只要在两手间加 ________________ 电压就可能会使人有触电感觉。 2 ?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 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 1所示的图象, 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过导体a 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导体a 的电阻大于导体 b 的电阻 C ?当在导体b 的两端加上1V 的电压时,通过 导体b 的电流为0.1A D .将a 、b 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 3V 的电源 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0. 2A A.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成反比 C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无关 4 .一段均匀的电阻线,接在 6v 的电源上,通过它们的电流为 200mA 若将这段电阻线等分 成3段后,并联接在原电源上,则此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 () A . 600mA B . 0. 18 A C . 1.8 A D . 1. 2A 5 .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 A 和B 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 的关系如图所示。贝U 由图2可知,元件A 的电阻为 ________ Q o 6. 当某导体两端电压是 3V 时,通过它的电流是 0.3A ,则该导 体的电阻是 _____________ Q;当它两端电压减小为 1V 时,通过它 的电流变为 _________ A ;当它两端电压为 0时,该导体的电 阻为 ___________ Qo 7. 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 R 、F 2,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 化的I — U 图线如图7所示.如果R 1、甩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 串, 并联后的总电阻为F 并,则关于R 串、R 并的I — U 图线所在的区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R 串在n 区域,念在川区域 B . R 串在川区域,咼在I 区域 C . R 串在I 区域,矗在n 区域 3 .根据欧姆定律公式 1= U ,可变形得到 R=U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R I ) 图7

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一)对欧姆定律的理解欧姆定律在初中阶段的适用范围,要注意以下三点: 1.(1)电阻R必须是纯电阻;(2)欧姆定律只适用于金属导电和液体导电,而对气体, 半导体导电一般不适用;(3)表示的是研究不包含电源在内的“部分电路”。 2. 欧姆定律中所说的“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是在电阻一定的条件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是指在电压一定的条件下,脱离了前提条件,这种比例关系就不存在了。 3.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中的I、U、R这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对应于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在同一时刻(或同一段时间)电流与电压、电阻三者间的关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一对应。即欧姆定律具有同一性和同时性。(例如,有甲、乙两只灯泡,电阻分别为10Ω和20Ω,并联后接入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要求甲灯中的电流,就应该用甲灯两端的电 压6V除以甲灯的电阻,即,而不能用甲灯两端的电压去除以乙灯的电阻。 即使是同一个电路,由于开关的闭合、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的左、右移动,将引起电路中各部分电流及总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因此,必须保证I=U/R中的三个物理量是同一时间的值。切不可混淆电路结构变化前后的I、U、R的对应关系。因此,使用欧姆定律时,不能盲目地乱套公式。 4. 区别I=U/R和R=U/I的意义 I=U/R表示导体中的电流的大小取决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这段导体的电阻。当导体中的U或R变化时,导体中的I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可见,I、U、R都是变量。另外,I=U /R还反映了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是导体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若R不为零,U为零,则I也为零;若导体是绝缘体R可为无穷大,即使它的两端有电压,I也为零。 R=U/I表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跟这段导体中的电流之比等于这个导体的电阻。它是电阻的计算式,而不是它的决定式。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对于给定的一个导体,比值是一个定值;而对于不同的导体,这个比值是不同的。不能认为导体的电阻跟电压和电流有关。 (二)应用欧姆定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有关计算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 利用欧姆定律解题时,不能把不同导体上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代入公式进行计算,也不能把同一导体不同时刻、不同情况下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代入公式进行计算。为了避免混淆,便于分析问题,最好在解题前先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同时要给“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的I、U、R加上同一种脚标。 2. 要看懂电路图,要认清所要研究的是哪一部分电路。这部分电路的连接方式是串联,还是并联,这是解题的重要条件。 3. 要认清改变和控制电路结构的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开关的通、断;二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发生变化时对电路结构的影响,因此,电路变化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由于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引起电路中各物理量的变化;另一类是由于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路中各物理量的变化。解答电路变化问题的思路为:先看电阻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来分析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这是电路分析的基础

欧姆定律的应用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一. 欧姆定律的应用: 1. 规律方法指导 1. 根据实验得到: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论。 3. 利用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 4. 应用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需注意: (1)I 、U 、R 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要配套,即电压单位是V ,电阻单位是Ω,电流单位是A 。 (2)欧姆定律揭示了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电流与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应用欧姆定律时,要特别注意三者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不能盲目乱套公式。 5.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6.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问:如何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答:(1)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为了排除电阻变化带来的影响,可以保持电阻不变,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并记录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通过分析实验发现: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也随之发生变化,电压越高,电流越大。比较记录的数据得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换用不同的电阻进行实验,同时每次都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发现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越小,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问:如何理解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答:(1)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不能说一个导体的电流与另一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对于电流与电压应注意其逻辑关系。因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只有导体两端有了电压,导体中才可能产生电流。电流的大小随导体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只能说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而不能反过来说电压跟电流成正比。 (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由自身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与外界的其他因素无关。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在电压一定时,电阻改变时,电流随之改变,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而不能反过来说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问:如何正确理解欧姆定律? 答:(1)公式中的I 、U 和R 代表同一段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而且R 必须是纯电阻。 (2)欧姆定律中“通过”的电流I ,“两端”的电压U 以及“导体”的电阻R 都是同一个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上对应的物理量。在运用公式R U I = 时,必须将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代入计算,三者一一对应。在解题时,习惯上把同一导体的各个物理量符号的脚标用同一数字表示。如图所示的电路,通过1R 的电流1 11R U I = ,通过2R 的电流222R U I =,电路中的总电流R U I =。

(word完整版)新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应用之-动态电路分析.docx

专题动态电路分析 类型一: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路中电流、电压以及电阻的变化. 1.串联电路中电键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的变化 例 1.如图 1 所示电路,将开关S 闭合,电流表的示数将;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针对练习:如图 2 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 断开时,电阻R1和 R2是联,开关 S 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并联电路中电键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的变化 例 2.如图 3 所示电路中,灯泡L1和 L2是联,当开关S 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将,电流表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针对练习:如图 4 所示电路,灯泡L1和 L2是联,开关S 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将;电流表的示数A1的示数将;A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类型二:滑动变阻器的P 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1、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电流表、电压表的变化。 例 3.如图 5,是典型的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当滑片P 向右移动时,请你判断 A 表和 V 表的变化。 A R1R2 V1 图1 R1 R2 V 图2 V L1 L 2 A 图3 A V L1L2 A 1 图4 针对练习:参考图 6,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若由于各种原因,电压表改接在滑动变阻器的两 端,当滑片 P 向左移动时,请判断 A 表和 V 表的变化。 图 5图6 例 5.在如图 7 所示电路中,当闭合电键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 向右移动时() (A)安培表示数变大,灯变暗。(B)安培表示数变小,灯变亮。 (C)伏特表示数不变,灯变亮。(D)伏特表示数不变,灯变暗。 针对练习:在如图 8 所示电路中,当闭合电键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 向右移动时()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案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 2.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及电流的规律,利用欧姆定律得到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根据实验探究得到欧姆定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2.通过利用欧姆定律的计算,学会解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欧姆定律的应用,使学生学会由旧知识向新问题的转化,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科学家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探求真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 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热情。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欧姆定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我们在上节课中的探究实验,各组的探究结论,可以再讲讲吗?电 压越大,电流越大;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流和电阻的乘积等于电压,电压除以电阻等 于电流。 二、进行新课

1.欧姆定律 综合同学们的探究实验,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结论就是电流跟 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得出。 板书: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经过大量的实验而归纳得出的。为了纪念他,把 这个定律叫做欧姆定律。 用公式表示I= 式中:I——电流——安培(A) U——电压——伏特(V) R——电阻——欧姆(Ω) 欧姆定律公式中的单位有什么要求呢?电阻的单位必须用“欧姆”,电压的单位必须 用“伏特”,由公式得出的电流单位一定是“安培”。如果给出的单位不是欧姆、伏特和 安培,一定要先换算成要求的单位才可以应用公式。 有同学可能会想,原来欧姆定律这么简单啊,我一节课的实验,就发现了欧姆定律。 真的像你想得那样简单吗?介绍欧姆和欧姆定律的建立,可以利用教参中参考资料的内容。 知道了欧姆和欧姆定律的故事,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不畏困难地探求科学真理是一切伟大科学家的共同追求,人类一切文明进步的成果都 是与科学家的发现和发明分不开的。我们要珍惜今天的良好环境和学习条件,努力学习, 用同学们的努力去推动人类的进步。 2.欧姆定律的应用 接着我们看欧姆定律能解决什么问题。 例题1.根据题意,教师板书示范解电学题的一般规则: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之真题直击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2009?奉化市模拟)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实验室用电压表测电压时所设计的一个电路图,下列有关此电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压表不可能同时测得L1、L2两端的电压 B.S1和S2不能同时闭合,否则电路将短路 C.若S1和S2都断开,电压表示数为零 D.若在测得L1两端电压后,只需断开S1、闭合S2,就能直接测出L2两端的电压 2.(2014春?龙山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R3和R4的阻值分别是12欧、18欧、18欧和12欧,电源电压恒为12伏,电压表的量程有两挡:0~3V和0~15V,该电压表的正确连接应该是() A.“+”接线柱在上端,量程用0~15V B.“+”接线柱在上端,量程用0~3V C.“﹣”接线柱在上端,量程用0~15V D.“﹣”接线柱在上端,量程用0~3V 3.(2014?十堰模拟)甲、乙、丙三只小灯泡,按如图所示连接时恰好都能正常发光.当甲灯由于接触不良而熄灭后,以下可能发生的是() A.乙、丙灯立即变得更亮 B.乙灯变暗,丙灯变亮 C.丙灯烧毁,乙灯不亮D.乙灯烧毁,丙灯不亮

4.(2014?乌鲁木齐)甲乙两地相距50km,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线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甲乙两地检修员先后用相同的电源和电流表做成的测量仪如图,进行了如下测量,将测量仪接入ab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将测量仪接入cd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则短路位置离甲地() A.40km B.33.3km C.16.7km D.10km 5.(2014?宜宾)如图所示,是一科技创新小组同学们设计的水位计工作原理图,绝缘浮子随水位的升降带动滑动变阻器R的金属滑杆P升降,通过电压表是显示的数据来反应水位升降情况.水位最低时,滑杆P位于R的a端处.L是一个指示灯,电路各部分接触良好,不计导线电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当水位不变时,则电压表示数不变,指示灯不亮 B.当水位下降时,则电压表示数变小,指示灯变亮 C.当电压表示变大,指示灯变暗,则表明水位上升 D.若将电压表改装成水位计,则电压表零刻度线即为水位计零刻度线 6.(2013?昌平区一模)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闭合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3V,电压表V2的示数为4V.若把电阻R2和R3的位置对调,其余元件位置不变,闭合开关后,有一只电压表示数变为5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阻R2和R3的位置对调后,闭合开关,电压表V1的示数为5V B.电阻R2和R3的位置对调后,闭合开关,电压表V2的示数为5V C.电源电压为6V D.电阻R2和R3的位置对调后,闭合开关,电阻R1两端电压为1V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的综合应用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的综 合应用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教学过程: ★★说在课前: ★本次课重要知识点 一、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I=I 1=I 2 =I 3 =……In 2、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U=U 1+U 2 +U 3 +……Un 3、电阻: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R=R 1+R 2 +R 3 +……Rn 理解:把n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特例: n个相同的电阻R 0串联,则总电阻R=nR . 4、分压定律:文字: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字母:U1/U2=R1/R2 U1:U2:U3:…= R1:R2:R3:… 二、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字母: I=I 1+I 2 +I 3 +……In 2、电压:文字: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字母:U=U 1=U 2 =U 3 =……Un 3、电阻:文字: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字母:1/R=1/R1+1/R2+1/R3+……1/Rn

理解:把n 段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小,这相当于 导体的横截面积增大。 特例: n 个相同的电阻R 0并联,则总电阻R=R 0/n . 求两个并联电阻R 1、R 2的总电阻R= 4、分流定律:文字: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字母:I 1/I 2= R 2/R 1 欧姆定律典型题讲解 一、串联电路 1.如图所示,电阻R 1=12欧。电键SA 断开时, 通过的电流为安;电键SA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安。问:电源电压为多大电阻R 2的阻值为多大 2.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当滑片P 在中点时,电流表读数为安,电压表读数为伏,求: (1)电阻R 1和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移到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电阻R 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20Ω 2A”字样,两电表均为常用电表。闭合电键S ,电流表示数为安。 (2)电阻R 2连入电路的阻值; (3)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到某一位置时,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中有一个已达满刻度,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二、并联电路 1、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特,总电阻为欧姆,灯泡L 1的电阻为10欧姆,求: 1)泡L 2的电阻 2)灯泡L 1和L 2中通过的电流 3)干路电流 2.阻值为10欧的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安,现要把它接入到电流为安的电路中,应怎样连接一个多大的电阻 三、取值范围 R 1R 2 R 1+R 2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的测量专题

电阻的测量专题 一、等效替代法测电阻: 如图,(1)S至a,记下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示数为I(或U);(2)S至b,调节电阻箱R,使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示数仍为I(或U);读出电阻箱的阻值为R, 即Rx的阻值。(其中R0起保护电路的作用) 二、伏安法测电阻: 优点:可调节滑动变阻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三、缺表测电阻: (一)缺电压表,利用并联分流,串联电压相等测电阻: (1)如图甲,将R1和R2并联,先测出R1的电流,再测出R2的电 流为I2,根据两次电压相等U1=U2,所以,I1R1=I2R x,所以: (2)改进,换用单刀双掷开关,如图乙。(表达式同上) 甲乙

(二)缺电流表,利用串联分压,电流相等测电阻: (1)如图甲,电压表测出R 1 两端的电压U 1 ;再测出R2两端的电压U2; 根据两电阻中的电流相等I1=I x,所以: (2)改进:单刀双掷开关 如图乙,开关S至1的位置,可测出R1上的电压U1;将S至2的位置,可测出R x和R1 的总电压U2.根据电流相同,I1=I x, x R U U R U 1 2 1 1 - =所以, 1 1 1 2R U U U R x - = 说明:以上两种方法中的定值电阻均可用最大已知的滑动变阻器代替,只须将滑片移至阻值最大端就是定值电阻。 (三)缺电流表或电压表,利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测电阻 甲乙

(1)缺电流表:如图甲 ①将滑片P 滑到左端测出R x 两端的电压U 1;②将滑片P 滑到右端时可测出R x 和R ′两端的总电压U 2.由R x 和R ′串联 电流相等 (2)缺电压表如图乙。①将滑片P 滑到a 点,可测R x 的电流I 1;②再滑到b 端测R x 和R ′的电流I 2.由于电源电压相等.① U=I 1R x ;②U=I 2(R ’+R x ) 所以 (三)缺电压 表或 电流表,利用短路 电路测电阻: (1)如图甲,①闭合开关S 1,Rx 和R 串联,电流表示数为I 1;②闭合开关S 1和S 2,R 被短路,只有Rx 接入电路,电流表示数为I 2;所以:①U=I 1(R+Rx)②U=I 2Rx ;根据电源 甲 乙 V R X R S 2 R X R S 2 A 甲 乙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1.规律: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的电阻之和。 12 12111222 I I I U U U U I R U I R ===+== 在图中,因为R 1和R 2串联,因此通过它们的电流相同,设R 1两端电压为U 1,R 2两端电压为U 2,则有: 又由欧姆定律变形式:U IR = 综合以上推导,有:1122IR I R I R =+; 因此可以得到有串联电路总电阻和分电阻的关系: 12R R R =+ 2.公式:12......n R R R R =+++ 3.串联电路中,电阻阻值之比等于电阻两端电压之比。推导如下: 12I I I ==串联电路电流一定, 要点诠释: (1)导体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因此,串联导体的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串联导体的电阻,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电阻之和,即12......n R R R R =+++。 (2)如果用n 个阻值均为R 0的导体串联,则总电阻为0R nR =。 (3)当电阻R 1和R 2串联时,若R 1>R 2,则U 1>U 2,如下图所示。

要点二、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1.规律: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导体电阻的倒数之和。 在图中,有 1212 1112 22 =I I I U U U U I R U I R =+== =由欧姆定律:U I R = 综合以上推导,有1212U U U R R R =+; 即: 12 111 R R R =+ 2.公式: 121111.....n R R R R =+++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阻阻值之比等于通过各支路电流的反比。推导如下: 12U U ==并联电路电压一定,U 要点诠释: (1)导体并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因此,并联导体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并联导体的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导体电阻的倒数之和,即 121111.....n R R R R =+++。 (2)两个电阻并联:12 12 R R R R R =+。

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欧姆定律是电学的重要定律,是组成电学内容的主干知识。欧姆定律不仅在理论上非常重要,在实际应用中也非常广泛,将欧姆定律运用于人们的工作生活,去分析生活中简单的电学现象,是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式。 一、电子秤 例1.如图1所示是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电子秤的简单电路图,秤盘和滑动变阻器通过滑片P连在一起,物体质量大小可以通过电流表示数大小显示出来。当闭合开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被测物体质量变大,则电流表示数变大 B.若被测物体质量变小,则电流表示数变大 C.若被测物体质量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小 D.该电路属于并联电路

解析:分析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和变阻器串联,当被测物体质量变大时,弹簧在压力的作用下 紧缩,带动滑片P向下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长度变长,使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选B。 二、称重计 例2.某高速公路收费站对过往的超载货车实施计重收费,小明同学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称重表原理图,对于小明同学的设计你认为() A.此设计可行,称重表由电流表改装 B.此设计可行,称重表由电压表改装 C.此设计不可行,当车辆越重时电路中电流越小 D.此设计不可行,电路中的R1没有作用 解析:分析电路图,称重计在电路中与电阻串联,应为电流表;当称重物时,弹簧在压力的作用下紧缩,带动滑片向下滑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长度变短,R的阻值变小,使电路中的总电阻变 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的电流变大,所以称重计的示数变大;当物体很重,滑片滑到最下端,如果没有电阻R1,会造成电源短路,烧坏电源和称重计,因此电路中的R1具有保护称重计的作用。故选A。 三、握力计

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训练一

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训练 题型一、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应用题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2V,电阻R1为20Ω,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4V,求:(1)电阻R1两端的电压;(2)通过电阻R2的电流;(3)电阻R2的阻值.(4)总电阻R的阻值. 2.如图所示电路中,R1=10Ω.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2A,电压表示数为4V.求:(1)R1两端的电压;(2)R2的阻值;(3)电源电压.(4)总电阻R的阻值.. 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9Ω,当开关S、S1都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7V;当开关S闭合、S 1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8V.求: (1)电源电压;(2)电阻R2的阻值. 4.如图所示,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向M端,闭合开关S,电流表有示数为1.0A,电压表的示数为6V;滑片P移至N端,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2V.求: (1)电源的电压;(2)电阻R0的阻值;(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5.如图所示,灯泡L标有“8V 0.5A”的字样,开关S闭合,滑片P在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灯泡正常发光(假定灯泡电阻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求: (1)灯泡的电阻R L;(2)电源电压U;(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

5.如图所示电路,R1=10Ω,当R2滑片在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6A,当滑片在b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2A;求: (1)电源的电压;(2)R2的最大阻值(3)滑片在b端时,R2两端得电压. 6.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10Ω.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a端移到b端,两电表示数变化关系用图线段AB表示(图2).求: (1)电源电压 (2)R2的最大阻值是多少? (3)滑片P滑到ab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 7.“全民拒酒驾,安全你我他”,天门市公安局在宣传交通规则的同时,也加大了对酒驾的查处,如图甲是呼气式酒精测试仪的电路原理图,R1为气敏电阻,它的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乙,R2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为9V且保持不变,当酒精气体的浓度为0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求:(1)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 (2)R2的阻值是多少? (3)某驾驶员对着测试仪吹气10s,若电压表示数达到4.5V,就表明驾驶员饮酒驾驶,此时酒精气体 的浓度达到多少?

欧姆定律应用的几种常见题型分析

教学重点、 难点 1、 欧姆定律及相关变形公式的应用计算 2、 串并联电路中各量的关系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考点分析 一、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1. 串联电路的特点 (1)n I I I I ====ΛΛ21 (2)n U U U U +++=ΛΛ21 (3)n R R R R +++=ΛΛ21 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大。 (4)n n R R U U 11=或R R U U n n = 2. 并联电路的特点 (1)n I I I I +++=ΛΛ21 (2)n U U U U ΛΛ===21 (3)n R R R R 111121+++=ΛΛ 几个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这是因为把导体并联起来, 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4)11R R I I n n =或n n R R I I = 二、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R U I =,式中的I 、U 、R 的单位分别为A 、V 、Ω。 定值电阻电压变化问题 例: 一只电阻两端的电压从4V 增加到6V ,通过它的电流将从0.5A 增加到______A ,这只电阻的阻值为_____Ω. 同步: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右端滑到左端时,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围是0.24A ~0.45A ,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围是4.8V ~9V .那么该电源的电压为_____V ,电阻R1的值为 Ω. 串联中欧姆定律的简单应用问题

例:把一只电阻R接到某电源上,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8A,若在电路里串联一只30Ω的电阻,此时电路的电流为0.6A.求电源电压和电阻R的阻值. 同步:1、在某一段电路上串联一个4Ω的电阻后,电路中的电流变为原来的一半,那么原来电路中的电阻是_____Ω. 2、电阻R1为18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4A;电阻R2为12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为0.5A。把它们串联后,允许接在最大电压为_____V的电路 串联分压问题 例: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20Ω开关K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8A,开关K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2A,则电阻R2是多少?电源电压是多少? 同步:1、把R1=15Ω和R2=5Ω的两电阻串联后接在电源上,R1两端的电压是3V,R2两端的电压为_____V,电源电压是_______V 2、如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3V,R2为6Ω,当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如把S合上,电流表的示数为 A.0.5A B.0.75A C.1A D.1.5A 并联电路中欧姆定律的简单应用问题 例: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A2的读数为0.3A,电流表A1的读数为0.8A,求R1、R2的电阻值。 同步: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Ω.闭合电键S,电流表A l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求:(1)通过电阻R2的电流.(2)电源电压.(3)电阻R2的阻值. 并联分流问题

欧姆定律应用(课件)

12.3欧姆定律的应用 华佗中心中学孙文华教学内容:在学习欧姆定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体会物理学的实用性和它在生活工作中的指导作用,进而正确做事。 教学目标:1.能说出欧姆定律的原式和变形式,并能解释欧姆定律的内容,达到熟练运用欧姆定律。 2.体会伏安法测电阻的研究过程和这一做法的实际意义。 3.通过“短路”的时的具体数字计算进一步认识其危害,弄明白电流表不能与被测电路并联的道理,进而保护公共财物。 教学重难:欧姆定律的应用形式,伏安法测电阻的研究过程认识短路的危害。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多媒体教学展示,教师讲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欧姆定律研究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2.它们是哪几个物理量? 3.它们的单位是什么? 4.欧姆定律说明了它们之间怎样的关系? 5.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是什么? 6.变形有哪些? 7.应用欧姆定律解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二、新课学习 (一)欧姆定律应用实例 1.车床照明灯的电压是36V,它正常工作时的灯丝电阻是36Ω,常温下的电阻是10Ω。试问:通过灯丝的电流是多大?(提示:三量要同时同态) 2.电阻R1,R2串联,R1=10Ω,R2=15Ω,电路中的电流是1A。试计算R2两端的电压U2是多少?(同体) 3.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V时,流经它的电流是200mA,这个导体的电阻是多大?现将电压增加到4V,流经它的电流是多大?(注意单位, 流压的正比关系) 1.解:据I=U/R得I=36V/36Ω=1A 错误解法: 据I=U/R得I=36V/10Ω=3.6A 2.解:U2=R2×I2=15Ω×1A=15V 错误解法: U2=R1×I2=10Ω×1A=10V 3.解:R=U/I=2V/0.2A=10Ω 错误解法: R=U/I=2V/200mA=0.01Ω (二)欧姆定律应用拓展 1.伏安法测电阻 做实验时,明明小组有一个定值电阻,由于长期使用,铭牌模糊不清,

欧姆定律应用的几种常见题型分析

欧姆定律应用的几种常见题型分析

————————————————————————————————作者:————————————————————————————————日期: 1

教学重点、 难点1、欧姆定律及相关变形公式的应用计算2 、串并联电路中各量的关系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考点分析 一、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1. 串联电路的特点 (1) n I I I I= = = = 2 1 (2) n U U U U+ + + = 2 1 (3) n R R R R+ + + = 2 1 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大。 (4) n n R R U U 1 1=或 R R U U n n= 2. 并联电路的特点 (1) n I I I I+ + + = 2 1 (2) n U U U U = = = 2 1 (3) n R R R R 1 1 1 1 2 1 + + + = 几个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这是因为把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4) 1 1 R R I I n n =或 n n R R I I = 二、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R U I=,式中的I、U、R的单位分别为A、V、Ω。 定值电阻电压变化问题 例:一只电阻两端的电压从4V增加到6V,通过它的电流将从0.5A增加到 ______A,这只电阻的阻值为_____Ω. 同步链接: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时,电流表示数的变 化范围是0.24A~0.45A,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4.8V~9V.那么该电源的电压 为_____V,电阻R1的值为Ω. 串联中欧姆定律的简单应用问题

欧姆定律的应用-动态电路分析

欧姆定律的应用-动态电路分析适用学科物理适用年级初三 适用区域苏科版课时时长(分 钟) 60 知识点1.欧姆定律 2.运用欧姆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3.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5.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6.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 (1)巩固深化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并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灵活运用欧姆定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正确掌握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 学会分析电路进行正确推导的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运用欧姆定律解决有关问题教学难点动态电路分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欧姆定律: 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基本公式:I= 1.同体性:I、 U、 R 必须对应同一段电路或同一个导体,不能张冠李戴。 2.同时性,I、 U、 R是同一时刻、同一情况下、同一导体所对应的数值。 3.统一性:I、 U 、R单位分别是安培、伏特和欧姆,不能乱用单位。

二、知识讲解 课程引入: 我们经常遇到复杂电路的情况,包含了多个用电器、多个电流表、电压表.为了准确进行判断、计算,常用这样的方法来分析电路结构:电流表当作导线(电阻为零),电压表当作断路(电阻无穷大),然后观察电流有几条通路,以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电路. 我们在解决实际应用的过程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电路故障如何处理、动态电路如何分析等等,本节课我们来探讨如何解决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

考点/易错点1 对欧姆定律的认识 1.欧姆定律是对同一段电路而言.在前面我们学到的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实际上是对不同段电路,而欧姆定律中三个物理量均是对应同一时刻的同一导体,具有“同一性”.就是说,只有是同一段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三者才满足欧姆定律的关系. 2.关于对欧姆定律公式本身及其相关变形的理解. (1)I=是欧姆定律公式,它本身就反映出了同一导体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的关系. (2)U=IR是上述公式的变形,它仅表示一个导体两端的电压可由电流与电阻的乘积来求得.绝非意味着电压随电流(或电阻)的增大而增大,从而与电流(或电阻)成正比关系.实际情况是电压与电阻的大小共同决定电流,而电压大小与电阻大小无关.即电压与电流之间有一个因果关系,电压是因,电流是果,在表述时这种因果关系不能颠倒.(3)R=是伏安法测电阻的依据,仍是一个变形式.它仅表示一个电阻的阻值大小可以由该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来确定,并不意味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实际情况是,电阻的大小早就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了,接入电路中后,即使两端电压升高,其阻值也不会随之成正比地升高,而是仍保持原来值,只是流经其中的电流将增大. (4)R=表明了一个电阻的阻值大小还可以用电压变化量和电流变化量的比值来表示.

欧姆定律综合应用

第二课时、欧姆定律的综合应用 【典型例题】 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20Ω,R2=l0Ω,当S l闭 合,S2、S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电源电压为V; 当S2闭合,S1、S3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A;当S1、S3 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A.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可调,小灯泡上标有“6V 0.5A”的字 样(不考虑温度对小灯泡电阻的影响),电流表量程0~0.6A,电压表量程0~3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1A” (1)电源电压调至6V,闭合开关S1和S2,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6A,则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R0的阻值是多少? (2)电源电压调至8V,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为了保证电路安全,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 【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 1、甲、乙两地相距40km,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 电线,已知所用的输电线每千米的电阻为0.2Ω.现输电线在某处 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员在甲地利用电压表、电流表、 定值电阻R0和电源接成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测量.当电压表的示数 为3.0V,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则短路位置离甲地的距离为() A.7.5 km B.15km C.25km D.30km 2、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阻甲和乙都是阻值不变的电阻 B.当乙两端电压为2V时,R乙=5Ω C.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电路的总电压为3V D.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的总电流为0.4A

3、一个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从4V增大到8V,通过电阻R的电流增大了0.2A,则该电阻的阻值为() A.10ΩB.20ΩC.30ΩD.40Ω 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0V,且保持不变,电阻R 1=20Ω,滑动 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30Ω,则当滑片P在滑动变阻器上滑动时,电流 表、电压表上示数变化的范围分别是() A.0.2A~0.5A,6V~0V B.0.2A~0.3A,6V~0V C.0.2A~0.5A,4V~10V D.0.2A~0.5A,4~6V 5、一个标有“6V 0.5A”的灯泡,接在15V的电源上,要使它正常发光, 应在电路中联一个阻值为Ω的电阻. 6、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R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R0是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通过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的R0有保护电路的作用 B.温度升高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小 C.温度为40℃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D.温度降低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7、如图所示,定值电阻R1=5Ω,定值电阻R2=10Ω,当开关S、S1均闭 合时,两电压表示数之比U1:U2= .若将图中电压表V1、V2换成 电流表A1、A2,开关S闭合,S1断开时,两电流表示数之比I1:I2= . 8、如图甲所示,某工厂要研发一种新型材料,要求对该材料的承受的 撞击力进行测试.在测试时将材料样品(不计质量)平放在压力传感器上,闭合开关S,由静止自由释放重物,经撞击后样品材料仍完好无损.从重物开始下滑落到撞击样品的这个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压力传感器的电阻R随压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电源电压=12V,定值电阻R0=10Ω.求: (1)在重物下落的过程中,压力传感器的电阻是 多少? (2)在撞击过程中,样品受到的最大撞击力是多 少? (3)该重物的重力是多少?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练习题_(1)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附答案) 一、填空题(本题包含21小题) 1.(05汕头市(课改区))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为,在电压U一定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R越小,通过导体的电流I越。两个电阻R1和R2(R1>R2)串联接入电路中,通过R1的电流(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通过R2的电流。2.(04西宁)某电阻两端接3V电压时,流过的电流是0.1A,在2min内通过该电阻的电 荷量为_________C.若将这个电阻两端改接4.5V电压,它的电阻是_________Ω.3.(04黑龙江)右图是研究电流与 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图。闭合开 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至 _________端;实验过程中,当电 阻R1由5Ω变为10Ω时,为使R1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滑片应向_________端滑动。4.(04甘肃)将一个20Ω的定值电阻R l与另一个定值电阻R2并联后,得到12Ω的等效电 阻,则R2的阻值为________Ω.若再增加一个50Ω的电阻R3与R1和R2串联,则串联后的总电阻为_____Ω. 5.(04浙江丽水自然)杨明是一个无线电爱好者,在一次修理收音机时,发现有一只 阻值为30Ω的电阻需要更换,而现在只有10Ω、20Ω、40Ω、60Ω、120Ω几种规格的电阻(每种电阻都有若干个),请你再帮杨明想两种解决办法: 例如:将三个10Ω的电阻串联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4湖南郴州)如图所示,每个 导体的电阻均为R,在A.B.C.D 四个接线柱中任选二个接入电路, 可得到_______种不同的电阻值. 7.(04福建漳州)常温下,两条长度相等、横截面积不同的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 粗电阻丝的电阻_________细电阻丝的电阻;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通过粗电阻丝的电流________通过细电阻丝的电流(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8.(05上海市)一导体的电阻为6欧,10秒内通过它横截面的电量为2库,则导体中的电流为_____________安。若将该导体与另 一阻值为4欧的导体串联,则总电阻为 ____________欧。 9.(04河南)如图所示,电阻R1与电阻R2串联后,它们的总电阻是100Ω,已知R2=60Ω,电压表的示数为10V,则通过R1的电流为_________A. 10.(05莆田市)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如果将它们串联后接在电路中,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___ ,如果将它们并联后接在同一电路中,则加在它们两端的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