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

电力系统频率及有功功率的自动调节

电力系统频率及有功功率的自动调节 摘要 在现实中系统功率并不是一个恒定的值,而是随时变化的,在系统中,每时每刻发电功 率和用电功率基本平衡。而功率又是影响频率的主要因素,当发电功率与用电功率平衡时,频率基本稳定,当发电功率大于用电功率时系统频率则上升,反之则下降,所以系统对有功 功率和频率进行调整。本文研究了电力系统频率及有功功率的自动调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论证。 关键词:频率有功功率自动调节 第一章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的必要性 1电力系统频率控制的必要性A频率对电力用户的影响 (1)电力系统频率变化会引起异步电动机转速变化,这会使得电动机所驱动的加工工业产品的机械的转速发生变化,转速不稳定会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会出现次品和废品。 (2)电力系统频率波动会影响某些测量和控制用的电子设备的准确性和性能,频率过低时有 些设备甚至无法工作。这对一些重要工业和国防是不能允许的。 (3)电力系统频率降低将使电动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降低,导致其所带动机械的转速和出力降低,影响电力用户设备的正常运行。 B频率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1)频率下降时,汽轮机叶片的振动会变大,轻则影响使用寿命,重则可能产生裂纹。对于额定频率为50Hz的电力系统,当频率低到45Hz附近时,某些汽轮机的叶片可能因发生共振而断 裂,造成重大事故。(次同步谐振,1970、1971年莫哈维电厂790MV机组的大轴损坏事故) (2)频率下降到47-48HZ时,火电厂由异步电动机驱动的辅机(如送风机、送煤机)的出力随之下降,从而使火电厂发电机发出的有功功率下降。这种趋势如果不能及时制止,就会在短时间内使电力系统频率下降到不能允许的程度。这种现象称为频率雪崩。出现频率雪崩会造 成大面积停电,甚至使整个系统瓦解。 (3)在核电厂中,反应堆冷却介质泵对供电频率有严格要求。当频率降到一定数值时,冷却介质泵即自动跳开,使反应堆停止运行。 (4)电力系统频率下降时,异步电动机和变压器的励磁电流增加,使无功消耗增加,引起系统 电压下降,频率下降还会引起励磁机出力下降,并使发电机电势下降,导致全系统电压水平降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与电压调整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与电压调整 由于电力系统中节点很多,网络结构复杂,负荷分布不均匀,各节点的负荷变动时,会引起各节点电压的波动。要使各节点电压维持在额定值是不可能的。所以,电力系统调压的任务,就是在满足各负荷正常需求的条件下,使各节点的电压偏移在允许范围之内。 由综合负荷的无功功率一电压静态特性分析可知,负荷的无功功率是随电压的降低而减少的,要想保持负荷端电压水平,就得向负荷供应所需要的无功功率。所以,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必须保持平衡,即无功功率电源发出的无功功率要与无功功率负荷和无功功率损耗平衡。这是维持电力系统电压水平的必要条件。 一、无功功率负荷和无功功率损耗 1.无功功率负荷 无功功率负荷是以滞后功率因数运行的用电设备(主要是异步电动机)所吸收的无功功率。一般综合负荷的功率因数为0.6~O.9,其中,较大的数值对应于采用大容量同步电动机的场合。 2.电力系统中的无功损耗 (1)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励磁损耗,这种无功损耗占额定容量的百分数,基本上等于空载电流百分数0I %,约为1%~2%。因此励 磁损耗为 0/100Ty TN Q I S V (Mvar)(5-1-1)

另一部分为绕组中的无功损耗。在变压器满载时,基本上等于短路电压k U 的百分值,约 为10%这损耗可用式(6-2)求得 2(%)()100k TN TL Tz TN U S S Q S V (Mvar)(5-1-2) 式中,TN S 为变压器的额定容量(MVA);TL S 为变压器的负荷功率(MVA)。 由发电厂到用户,中间要经过多级变压,虽然每台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只占每台变压器容量的百分之十几,但多级变压器无功损耗的总和可达用户无功负荷的75%~100%左右。 (2)电力线路的无功损耗。电力线路上的无功功率损耗也分为两部分,即并联电纳和串联电抗中的无功功率损耗。并联电纳中的无功损耗又称充电功率,与电力线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呈容性。串联电抗中的无功损耗与负荷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呈感性。因此电力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元件,究竟是消耗容性还是感性无功功率,根据长线路运行分析理论,可作一个大致估计。对线路不长,长度不超过100km ,电压等级为220kV 电力线路,线路将消耗感性无功功率。对线路较长,其长度为300km 左右时,对220kV 电力线路,线路基本上既不消耗感性无功功率也不消耗容性无功功率,呈电阻性。大于300km 时,线路为电容性的。 二、系统综合负荷的电压静态特性 电力系统中某额定功率的用电设备实际吸收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大小是随电力网的电压变化而变的,尤其是无功功率受电压的影响很大。电力系统综合负荷的电压静态

电力系统电压调整及控制

13.1基本概念及理论 电压控制:通过控制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因素,使电力系统电压满足用户、设备和系统运行的要求。 13.1.1电压合格率指标 我国电力系统电压合格指标: 35kV及以上电压供电的负荷:+5% ~ -5% 10kV及以下电压供电的负荷:+7% ~ -7% 低压照明负荷: +5% ~ -10% 农村电网(正常) +7.5% ~ -10% (事故) +10% ~ -15% 按照中调调规: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500kV母线在正常运行方式情况下,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 ~ +10%; 发电厂的220kV母线和500kV变电站的中压侧母线在正常运行方式情况下,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 ~ +10%;异常运行方式时为系统额定电压的-5% ~ +10%。 220kV变电站的220kV母线、发电厂和220kV变电站的110kV ~ 35kV母线在正常运行方式情况下,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3% ~ +7%;异常运行方式时为系统额定电压的±10%。 带地区供电负荷的变电站和发电厂(直属)的10(6)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 ~ +7%。 13.1.2负荷的电压静特性

负荷的电压静态特性是指在频率恒定时,电压与负荷的关系,即U=f(P,Q)的关系。 13.1.2.1 有功负荷的电压静特性 有功负荷的电压静特性决定于负荷性质及各类负荷所占的比重。电力系统有功负荷的电压静态特性可用下式表示 13.1. 2.2无功负荷的电压静特性 异步电动机负荷在电力系统无功负荷中占很大的比重,故电力系统的无功负荷与电压的静态特性主要由异步电动机决定。异步电动机的无功消耗为 ― 异步电动机激磁功率,与异步电动机的电压平方成正比。 ―异步电动机漏抗的无功损耗,与负荷电流平方成正比。 在电压变化引起无功负荷变化的情况下,无功负荷变化与电压变化之比称为 无功负荷的电压调节效应系数()。它等于,其变化范围比的变化范围大,且与有无无功补偿设备有关。 阐述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平衡之间的相互关系。 13.1.3.1电压与无功功率平衡关系 电压与无功功率平衡关系:有网络结构与参数确定的情况下,电压损耗与输送的有功功率以及无功功率均有关。由于送电目的地,输送的有功功率不能改变,线路电压损耗取决于输送的无功功率的大小。如果输送无功功率过多,则线路电压损耗可能超过最大允许值,从而引起用户端电压偏低。

第五章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和

第五章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 第一节 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的平衡 一、有功功率负荷的变动和调整控制 L L G P P P ?∑+∑=∑ 如图5-1中所示,负荷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变动幅度很小,周期又很短,这种负荷变动有很大的偶然性。第二种变动幅度较大,周期也较长,属于这一种的主要有电炉、压延机械、电气机车等带有冲击性的负荷。第三种变动幅度最大,周期也最长,这一种是由于生产、生活、气象等变化引起的负荷变动。第三种负荷基本上可以预计。 据此,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大体上也可分为一次、二次、三次调整三种。一次调整或频率的一次调整指由发电机组的调速器进行的、对第一种负荷变动引起的频率偏移的调整。二次调整或频率的二次调整指由发电机的调频器进行的、对第二种负荷变动引起的频率偏移的调整。三次调整实际上就是按最优化准则分配第三种有规律变动的负荷,即责成各发电厂按事先给定的发电负荷曲线发电。 二、有功功率电源和备用容量 装机容量——所有发电设备容量总和。 电源容量——可投入使用的容量之和。 备用容量——系统电源容量减去最大发电负荷(包括网损、负荷、厂用电等)。

系统备用容量可分为热备用和冷备用或负荷备用、事故备用、检修备用和国民经济备用等。 所谓热备用运转中的发电设备可能发的最大功率与系统发电负荷之差。冷备用则指未运转的发电设备可能发的最大功率。 负荷备用是指调整系统中短时的负荷波动并担负计划外的负荷增加而设置的备用。 事故备用是使电力用户在发电设备发生偶然性事故时不受严重影响,维持系统正常供电所需的备用。 检修备用是使系统中的发电设备能定期检修而设置的备用。 电力工业是线性工业,除满足当前负荷的需要设置上述备用外,还应计及负荷超计划增长而设置一定的备用。这种备用就称国民经济备用。 具备了备用容量,才可能谈论它们在系统中各发电设备和发电厂之间的最优分配以及系统的频率调整问题。 第二节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的最优分配 一、有功功率最优分配 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的分配有两个主要内容,即有功功率电源的最优组合和有功功率负荷的最优分配。 有功功率电源的最优组合是指系统中发电设备或发电厂的合理组合,也就是通常所说谓的合理开停。 有功功率负荷的最优分配是指系统的有功功率负荷在各个正在运行的发电设备或发电厂之间的合理分配。最常用的是按所谓等耗量微增率准则分配。 二、最优分配负荷时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1.耗量特性 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负荷合理分配的目标是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消耗的一次能源。因此,必须先明确发电设备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源与发出有功功率的关系,即发电设备输入与输出的关系。这关系称耗量特性,如图5-2所示。 耗量特性曲线上某一点纵坐标和横坐标的比值,即单位时间内输入能量与输 μ。耗量特性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称耗量微增出功率之比称比耗量μ。P F/ =

无功、电压与线损之间的关系(精)

无功、电压与线损之间的关系 1、无功与电压的关系 (1)无功不平衡对电压的影响 1)由于无功不平衡会引起电压偏移。根据无功负荷的电压静态特性,当一个地区无功过剩时,电压就会升高;而无功不足时,电压就会降低。 2)由于无功潮流在电网中的流动,产生电压降。无功潮流(负荷)越大,在电网中产生的电压降也越大。 3)无功负荷的变化,会引起电压降的变动。 (2)改善电压对无功的要求: 1)任何时候都应在目标电压下达到无功平衡。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足够的无功补偿容量,以保证高峰负荷时的无功平衡,同时要有足够的调节能力。 2)实现无功的就地平衡,尽量减少无功在电网中的流动,尤其是远距离的流动,使电网各点电压都在合格范围内。 3)按逆调压的要求实现无功平衡 2、线损与无功的关系 从本质上讲,线损是指发电厂发出来的电能输送到用户,必须经过输电、变电、配电设备,由于这些设备存在阻抗,因此,电能通过时就会产生电能损耗,并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在周围介质中,这个电能损耗称为线损电量,简称线损。线损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比简称线损率。由于电力网中实际存在着大量的无功负荷,如异步电动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的电抗等,这些设备的启动运行,需要系统供给无功功率,这样系统功率因数就会降低,使电网在传输一定有功功率的情况下,电流增大,从而产生有功电能损失,使线损增大。当功率因数为0.7时,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基本相当,电网中的可变损耗有一半是无功功率引起的。所以说,加大无功优化工作,实现无功就地平衡,尽量减少无功电流在电网中的流动,对电网降损节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如:设有一条10千伏线路,其等效电阻R为10欧姆,当其输送的有功功率P为100千瓦,无功功率Q分别为(1)33千乏和(2)100千乏时,所造成的有功损失: 当无功功率为33千乏时 视在功率S=√P2+Q2=√1002+332 =105千伏安 功率因数COS∮=P/S=100\105=0.95 有功功率损失:△P=3I2R=(S2/U2)R=(1052/102)×10=1.1千瓦 当无功功率为100千乏时 视在功率S=√P2+Q2=√1002+1002 =141千伏安 功率因数COS∮=P/S=100\141=0.71 有功功率损失:△P=3I2R=(S2/U2)R=(1412/102)×10=2千瓦 通过上式可以看出,该线路在输送有功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当功率因数由0.7提高到0.95时,线路有功功率损耗由2千瓦降低到1.1千瓦,降幅可达到45% 3、线损与电压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无功平衡情况直接影响电网的电压水平,而电压又影响着电网的负荷损耗和变压器铁损。所以我们说无功通过电压间接影响着线损。 电压对线损的影响是直接的,负荷引起的损耗(线损和变压器铜损)与电压平方成反比,而变压器铁损与电压平方成正比。所以在高峰负荷时,由于负载损耗远远大于变压器铁损,提高电压能够取得明显的降损节电效果;反之,在低谷负荷时,特别是配电网有功负荷不大时,无功负荷随着电压的升高有较大的增加。这就要求我们在调控电压时,在允许的电压偏移范围内,实现高峰负荷时较高电压运行,而低谷负荷时较低电压运行的逆调压,达到电能损耗最小的目的。

漫谈电力系统无功功率

漫谈电力系统无功功率 目前世界范围内掀起环境保护的热潮,电力系统是一种的特定环境,公用电网中出现的无功功率,是电网本身的运行规律所决定,但它给电网运行带来了许多麻烦。无功功率是一种既不能作有功,但又会在电网中引起损耗,而且又是不能缺少的一种功率。 在实际电力系统中,异步电动机作为传统的主要负荷使电网产生感性无功电流;电力电子装置大多数功率因数都很低,导致电网中出现大量的无功电流。无功电流产生无功功率,给电网带来额外负担且影响供电质量。因此,无功功率补偿(以下简称无功补偿)就成为保持电网高质量运行的一种主要手段之一,这也是当今电气自动化技术及电力系统研究领域所面临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且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设置无功补偿电容器是补偿无功功率的传统方法,目前在国内外均获广泛应用。电容器与网络感性负荷并联,以并联电容器补偿无功功率具有结构简单、经济方便等优点,但其阻抗是固定的,故不能跟踪负荷无功需求的变化,即不能实现对无功功率的动态补偿。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要求对无功功率进行动态补偿,从而产生了同步调相机(Synchronous Condenser--SC)。它是专门用来产生无功功率的同步电机,在过励磁或欠励磁的情况下,能够分别发出不同大小的容性或感性无功功率。自20世纪2、30年代以来的几十年中,同步调相机在电力系统中作为有源的无功补偿曾一度发挥着主要作用,所以被称为传统的无功动态补偿装置。然而,由于它是旋转电机,运行中的损耗和噪声都比较大,运行维护复杂,而且响应速度慢,难以满足快速动态补

偿的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同步调相机开始逐渐被静止型无功补偿装置(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所取代,目前有些国家已不再使用同步调相机。早期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是饱和电抗器(Saturated Reactor--SR)型的,1967年英国GEC公司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批该型无功补偿装置。饱和电抗器比之同步调相机具有静止、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但其铁芯需磁化到饱和状态,因而损耗和噪声还是很大,而且存在非线性电路的一些特殊问题,又不能分相调节以补偿负荷的不平衡,所以未能占据主流。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将晶闸管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推上了无功补偿的舞台。1977年美国GE公司首次在实际电力系统中演示运行了晶闸管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1978年此类装置投入实际运行。随后,世界各大电气公司都竟相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系列产品。近10多年来,占据了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主导地位。于是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成了专指使用晶闸管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包括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hyristor ontrolled Reactor--TCR)和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hyistor Switched Capactor--TSC),以及这两者的混合装置(TCR+TSC),或者TCR与固定电容器(Fixed Capacitor--FC)或机械投切电容器(Mechanically Switched Capacitor--MSC)混合使用的装置(即TCR+FC、TCR+MSC)等。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种更为先进的静止型无功补偿装置出现了,这就是采用自换相变流电路的无功补偿,有人称为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也有人称其为高级静止无功补偿器(Advanced Static Var Compensator--ASVC)或静止调相器

电网无功功率计算.docx

电网中的许多用电设备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它们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建立交变磁场,在一个周期内吸收的功率和释放的功率相等,这种功率叫无功功率。电力系统中,不但有功功率平衡,无功功率也要平衡。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式中 S——视在功率,kVA P——有功功率,kW Q——无功功率,kvar φ角为功率因数角,它的余弦(cosφ)是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即cosφ=P/S称作功率因数。 由功率三角形可以看出,在一定的有功功率下,用电企业功率因数cosφ越小,则所需的无功功率越大。如果无功功率不是由电容器提供,则必须由输电系统供给,为满足用电的要求,供电线路和变压器的容量需增大。这样,不仅增加供电投资、降低设备利用率,也将增加线路损耗。为此,国家供用电规则规定:无功电力应就地平衡,用户应在提高用电自然功率因数的基础上,设计和装置无功补偿设备,并做到随其负荷和电压变动及时投入或切除,防止无功倒送。还规定用户的功率因数应达到相应的标准,否则供电部门可以拒绝供电。因此,无论对供电部门还是用电部门,对无功功率进行自动补偿以提高功率因数,防止无功倒送,从而节约电能,提高运行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是:把具有容性功率负荷的装置与感性功率负荷并联接在同一电路,能量在两种负荷之间相互交换。这样,感性负荷所需要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负荷输出的无功功率补偿。 当前,国内外广泛采用并联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装置。这种方法安装方便、建设周期短、造价低、运行维护简便、自身损耗小。 采用并联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的主要作用: 1、提高功率因数 如图2所示图中

P——有功功率 S1——补偿前的视在功率 S2——补偿后的视在功率 Q1——补偿前的无功功率 Q2——补偿后的无功功率 φ1——补偿前的功率因数角 φ2——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角 由图示可以看出,在有功功率P一定的前提下,无功功率补偿以后(补偿量Qc=Q1-Q2),功率因数角由φ1减小到φ2,则cosφ2>cosφ1提高了功率因数。 2、降低输电线路及变压器的损耗 三相电路中,功率损耗ΔP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P——有功功率,kW; U——额定电压,kV; R——线路总电阻,Ω。 由此可见,当功率因数cosφ提高以后,线路中功率损耗大大下降。 由于进行了无功补偿,可使补偿点以前的线路中通过的无功电流减小,从而使线路的供电能力增加,减小损耗。 例:某县电力公司某配电所,2005年1月~2月份按实际供售电量情况进行分析。该站1~2月份,有功供电量152.6万kW·h,无功供电量168.42万kvar·h,售电量133.29万kW·h,功率因数0.67,损耗电量19.31万kW·h,线损率12.654%。装设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后,如功率因数由原来的0.67提高到0.95 时, (1)可降低的线路损耗

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平衡对电压的影响

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平衡对电压的影响 *** ******* 摘要:在电力系统中,不可忽视无功功率的平衡对电压的影响,无功功率的增加或减少,均对系统电压产生较大的波动及增加电能损耗,必须调整无功功率的输出,安装无功补偿装置等均可保持无功功率的平衡,以保持电压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减少功率损耗。 关键词:电力系统; 无功功率; 系统电压 1系统的无功功率对电压的影响 1.1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电源与无功负荷 在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为电力网络及各种电力设备提供励磁。系统内主要需要感性无功功率,它为变压器和感应电动机提供了励磁电流。无功功率的电源有发电机、高压输电线路、大型同步电动机和补偿装置。其中发电机是最基本的无功功率电源,发电机在额定状态下运行时,可发出的无功功为: Q GN = S GN sinφN = P GN tanφN (1) 式中: S GN , P GN ,φN 分别为发电机的额定视在功率、额定有功功率和额定功率因数角。 电力系统中无功负荷主要为异步电动机,系统无功负荷的电压特性主要由异步电动机决定, 它所消耗的无功功率为: Q M = Q m + Qσ= U2 / X m + I2 Xσ(2) 式中:Q m 为励磁功率, X m 为励磁电抗, Qσ为漏抗无功损耗, Xσ为漏电抗,U 为电动机端电压, I 为定电流。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损耗主要有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和输电线路的无功损耗。 1. 2无功功率对电压的影响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要求电源的无功出力在任何时刻都同负荷的无功功率和网络无功损耗之和相等,即: Q GC = Q LD – Q L 下面以一发电机经过一段线路向负荷供电来说明无功电源对电压的影响。略去各元件电阻, 用X表示发电机电抗与线路电抗之和, 等值电路如图1所示,并根据等值电路图作出发电机端电压与负荷侧电压关系的相量图2 : 图1 发电机与负荷关系的等值电路图 图2 发电机端电压与负荷电压关系的相量图根据图2 可以确定发电机送到负荷节点的功率为: P = UI co sφ=EU* sinδ/X Q = UI sinφ= EU*cosδ/X-U2/X 当P 为一定时, 得: (3) 当电势E 为一定值时, 根据(3) 式可做出无功功率Q 与电压U 的关系图, 如图3 中的曲线1 :

无功与调压关系

电 力 系 统 无 功 与 电 压 的 关 系 (一)、前言 电压是衡量系统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电力系统的运行电压水平取决于无功功率的平衡。 (二)、无功电源 电力系统的无功电源除了发电机外,还有同步调相机、静电电容器、及静止补偿器,这三种装置又称无功补偿装置。 (1)、发电机 发电机是系统唯一的有功功率电源,同时又是基本的无功功率电源。发电机在额定状态下运行时,可发出无功功率 Q GN = S N SIN (Φ) = P GN tg (Φ) 式中:S N 、P GN 、Q GN 、Φ分别为发电机的额定视在功率、额定有功功率、额定无功功率和额定功率因数角。 下面以一个简单的系统说明发电机(隐极发电机)的无功与系统电压的关系。 图2-1 简单的系统图 图中:?E 为发电机机端的电势,? V 为系统的电压,X 为发电机与系统联系电抗。 P = VIocs(Φ) = δsin X EV Q = VIsin(Φ) = δcos X EV - X V 2 当P 为一定值时,得: Q = 22P X EV -)( - X V 2

当发电机的电势一定时,Q 同V 的关系如图2-2;是一条向下开口的抛物线。 图2-2 电压与无功的关系 (2)、同步调相机 同步调相机相当于空载运行的同步电动机。在过励磁的运行时,她向系统供给感性无功功率而起无功电源的作用,能提高系统电压;在欠励磁运行时,她从系统吸收感性无功功率而起无功负荷的作用,可降低系统电压。 (3)、静电电容器 静电电容器可按三角形和星形接法连接在变电所的母线上。她供给的无功功率Q C 值与所在节点的电压V 的平方成正比,即 Q C = C X V 2 (4)、静止补偿器 静止补偿器由静电电容器与电抗器并联组成。电容器可以发无功功率,电抗器可以吸收无功,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实现无功调节。 (三)、无功负荷 电力系统无功负荷主要有异步电动机、变压器的无功损耗、线路的无功损耗。 (1)、异步电动机 异步电动机在电力系统无功负荷中占的比重很大。系统的无功负荷的电压特性主要由异步电动机决定。异步电动机的简化等值电路见图3-1,她消耗的无功功率与端电压的关系见图3-2。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和

第五章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 第一节 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的平衡 一、有功功率负荷的变动和调整控制 L L G P P P ?∑+∑=∑ 如图5-1中所示,负荷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变动幅度很小,周期又很短,这种负荷变动有很大的偶然性。第二种变动幅度较大,周期也较长,属于这一种的主要有电炉、压延机械、电气机车等带有冲击性的负荷。第三种变动幅度最大,周期也最长,这一种是因为生产、生活、气象等变化引起的负荷变动。第三种负荷基本上可以预计。 据此,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大体上也可分为一次、二次、三次调整三种。一次调整或频率的一次调整指由发电机组的调速器进行的、对第一种负荷变动引起的频率偏移的调整。二次调整或频率的二次调整指由发电机的调频器进行的、对第二种负荷变动引起的频率偏移的调整。三次调整实际上就是按最优化准则分配第三种有规律变动的负荷,即责成各发电厂按事先给定的发电负荷曲线发电。 二、有功功率电源和备用容量 装机容量——所有发电设备容量总和。 电源容量——可投入使用的容量之和。 备用容量——系统电源容量减去最大发电负荷(包括网损、负荷、厂用电等)。 系统备用容量可分为热备用和冷备用或负荷备用、事故备用、检修备用和国民经济备用等。

所谓热备用运转中的发电设备可能发的最大功率与系统发电负荷之差。冷备用则指未运转的发电设备可能发的最大功率。 负荷备用是指调整系统中短时的负荷波动并担负计划外的负荷增加而设置的备用。 事故备用是使电力用户在发电设备发生偶然性事故时不受严重影响,维持系统正常供电所需的备用。 检修备用是使系统中的发电设备能定期检修而设置的备用。 电力工业是线性工业,除满足当前负荷的需要设置上述备用外,还应计及负荷超计划增长而设置一定的备用。这种备用就称国民经济备用。 具备了备用容量,才可能谈论它们在系统中各发电设备和发电厂之间的最优分配以及系统的频率调整问题。 第二节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的最优分配 一、有功功率最优分配 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的分配有两个主要内容,即有功功率电源的最优组合和有功功率负荷的最优分配。 有功功率电源的最优组合是指系统中发电设备或发电厂的合理组合,也就是通常所说谓的合理开停。 有功功率负荷的最优分配是指系统的有功功率负荷在各个正在运行的发电设备或发电厂之间的合理分配。最常用的是按所谓等耗量微增率准则分配。 二、最优分配负荷时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1.耗量特性 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负荷合理分配的目标是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消耗的一次能源。因此,必须先明确发电设备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源与发出有功功率的关系,即发电设备输入与输出的关系。这关系称耗量特性,如图5-2所示。 耗量特性曲线上某一点纵坐标和横坐标的比值,即单位时间内输入能量与输 μ。耗量特性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称耗量微增出功率之比称比耗量μ。P F/ = λ。 率λ。即dP ? ? = F/ dF P /= 2.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无功功率平衡和的电压调整

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平衡和电压调整 1.输电线路传输无功功率的电压效应。负荷的无功功率――电压静特性。 2.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平衡 3. 电力系统的无功损耗。 4.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源。 5.电力系统调压方式有哪几种。 6.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分布对电压的影响。

1.输电线路传输无功功率的电压效应。负荷的无功功率――电压静特性。 如图7-1所示的简单输电线路。图中R +jX 为线路集中阻抗,输电线的电容不考虑。当线路末端的功率为r r jQ P +,这一功率将在线路上引起电压降。在高压电网中系统节点电压幅值的变化仅与无功功率的变化有关,且一节点的无功功率变化对其本身的电压变化影响最大。 当传输的负荷功率r r jQ P +通过阻抗时要产生电压降,电压降纵分量U ?和 横分量U δ和电压相量s U ,均示于图7-1(b ),我们已知 图7-1 简单输电线路 (a)等值电路;(b)相量图 =+r r r r r r U R Q X P U U X Q R P U -=δ? 并可以近似地认为线路首端到末端的电压损耗为υ?。 从图7-1(b),当已知r U ,r P ,r Q ,始端电压s U 可由下式求得(r U 作为参考相量)。

r R r Q X r P j r X r Q R r P r j S r R r Q X r P j r X r Q R r P r j r S U U U )s i n (c o s U U U U U +++=+?+++=++υδδυυδυ? = 电压为110千伏以上的输电线路R<

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

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 集控值班员2016-07-02 1.1.1 无功功率对有功功率的影响 输电线路的主要任务足输送有功功率,而为了实现有功功率的传输和电网无功功率的平衡也需要输送一定量的无功功率。输送无功功率时需要消耗有功功率。当有功功率一定时,无功功率越大,则网络中的有功功率损耗就越大。当电力线路的传输能力一定时,传输无功功率越小,则传输有功功率的能力越大。 1.1.2无功功率对电压的影响 (1)无功功率平衡水平对电压水平的影响。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平衡水平对电压水平有较大的影响。如果发电机有足够的无功功率备用,系统的无功电源比较充足,就能满足较高电压质量下大功功率平衡的需要,系统就有较高质量的运行电压水平。反之,如果无功功率不足,系统只能在较低质量的电压水平下运行。另外,电能在电力网中传输时,要损失掉部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当无功功率损耗较大时。将引起系统电压大幅度下降,影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经济性。 (2)无功功率对电压质量的影响。电力系统是向用户提供电能的网络,因而电能质量是供电部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经济技术指标。电压是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电压质量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降低线路损耗和保证工农业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意义。在保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个使用的各种用电设备都是按照额定电压米设计制造的。这些设备在额定电压厂运行时,才能取得最佳的运行状态。电压超出所规定的范围时,对用电设备将产生不良的后果。 目前大多数国家规定的电压允许变化范围一般为l 5%——10%UN (额定电压)。电力部门为了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能够提供优质的电压,确保优质的供电服务,必须确保各输配电线路的母线电压稳定在允许的偏差范围之内。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应有充足的无功电源。无功电源的总容量要能满足系统在额定电压下对无功功率的需求。否则.电压就会偏离额定值。 当电力网有能力向负荷供给足够的无功功率时,负荷的电压才能维持在正常的水平上。如果无功电源容量水足,负荷的端电压就会降低。所以,我们要保证电力系统的电压质量,就必须先保证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平衡。 1.1.3 无功功率对线损的影响 无功电源的布局、无功功率的传输以及无功功率的管理,直接影响线路的损耗和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当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通过网络电阻时,会造成有功功率损耗。当网络结构已定,输送有功功率一定时,总的功率损耗完全决定于无功功率的大小。

电压控制恒流充电电路设计讲解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电压控制恒流充电电路设计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专业 系别 指导教师 淮阴工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系 2013年12月

课题:电压控制的恒流充电电路 一、设计目的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结束后进行的教学环节。其目的是: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习较复杂的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提高基于模拟、数字电路等知识解决电子信息方面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制作和自行调试。 3、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如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测量、熟练运用的能力,掌握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以及使用仿真软件、实验设备进行调试和数据处理等。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设计要求 1、充电电流为100mA; 2、控制电压为4.5V和6.5V,当充电电压上升到6.5V时自动断电,当用电电压下降到4.5V时自动通电; 3、由交流220V市电供电; 4、主要单元电路和元器件参数计算、选择; 5、画出总体电路图; 6、安装自己设计的电路图,按照自己设计的电路图,在通用版上焊接。焊接完毕后,应对照电路仔细检查,看是否有错接、漏接、虚焊的现象; 7、调试电路; 8、电路性能指标测试; 提交格式上符合要求,内容完整的设计报告。 三、总体设计 1 课题:电压控制的恒流充电电路 (1)在恒流源部分,我们通过利用9012NP硅管其发射级-基极导通电压0.7V 和6,8Ω电阻输出100mA电流。

4KRw1,大约调到2)在充电电路的控制电压部分,接入12V电压,调节(在上部电路中的电位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的电10k电阻的分压以后,左右,经过的大小,使下部电位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电压为Rw2。同理,调节压为4.5V之间时,上部电路中的电位比较器输出为高电0-6.5V 当电压在6.5V。 ,晶U0=12V>>1.4V 的电位比较器输出为低电平,电源电压为平,下部电路中中有电流流过,由电磁感应,常断开关触点导通电闸管导通,继电器的线圈J1时,上面的电压比较器输出低当电压增加到超过6.5V源开始给电池充电。 中有电流流过,常闭开关触点断开,导致晶闸管下J2电平,三极管导通,所以的常断触点打开,电源停止给电池充电。用电容和电阻J1端断开,截止工作,

电压与无功功率的重要作用

电压与无功功率的重要作用 [摘要] 针对电网的特点,浅谈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的重要作用及几种控制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电压质量无功功率减少损耗 前言 新兴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珠江三角洲西北端、云浮市东南部的山区县。全县面积1520.7平方公里。县内有110KV电站3座、35KV电站7座。小火电装机容量为12.7MW、小水电装机容量约为30MW。由于历史原因县网特点是:电网结构不合理、供电可靠性不高;输电线路分支多且长、残旧、多小水电没有装设继电保护装置上网。因此每年电网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枯水期时,电网电压过低;丰水期时,电网电压过高,带有小水电的边远山区有时会出现烧坏电器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我对保证电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电网损耗有一些看法。 1、电压与无功功率的重要作用 电力系统的经济、安全、稳定运行,与控制电压技术及调节无功功率分不开的。电压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标志。供给用户的电压与额定电压值的偏移不超过规定的数值,是电力系统运行调整的基本任务之一。各种用电设备是按照额定电压来设计制造的,只有在额定电压下运行才能取得最佳的工作效率。电压质量对电力系统本身有影响。当电压

过高时:会对负荷的运行带来不良影响;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损坏设备;各种电气设备绝缘会损坏,在超高压输电线路中还将增加电晕损耗;甚至会引起电力系统电压崩溃,造成大面积停电。电压降低时:会使电网中的有功功率损耗和能量损耗增加,过低还会危及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无论是作为负荷用电设备还是电力系统本身,都要求能在一定的额定电压水平下工作。从技术和经济上综合考虑,规定各类用户的允许电压偏移是完全必要的。我国规定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各类用户允许电压偏移为: 35KV及以上电压供电的负荷±5% 10KV及以下电压供电的负荷±7% 低压照明负荷+5%-10% 农村电网(正常)+7.5%-10% (事故)+10%-15% 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平衡是保证电力系统电压质量的基本前提。对于运行中的所有设备,要求系统无功功率电源所发出的无功功率(∑QG)与无功功率负荷(∑QD)及无功功率损耗(∑QL)相平衡,即 ∑QG=∑QD+∑QL 而无功功率电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合理分布是充分利用无功电源、改善电压质量和减少网络有功损耗的重要条件。无功功率的产生基本上是不消耗能源的,但无功功率沿输电线路上传送却要引起无功功率的损耗和电压的损耗。无功功率电源的最优控制目的在于控制各无功电源之间的分配,合理的配置无功功率补偿设备和容量以改变电力网络中

初中物理 第三节电力系统电压控制的措施

电力系统电压控制的措施 教学内容:掌握电压调整的几种措施;掌握电压调整的基本原理与措施及相应的 计算;了解变压器分接头的选择方法;掌握选择变压器变比的条件; 掌握补偿设备是电容器的容量计算和同步调相机容量的计算;掌握串 联电容补偿容量的计算;调压措施的技术经济方案比较。 教学重点:电压调整的基本原理;变压器变比的选择;几种电压调整措施的相应 计算。 教学难点:变压器变比的选择;各补偿设备容量的计算。 教学组织:电压调整的基本原理→电压调整的措施→???????压利用串联电容器控制电 利用无功补偿设备调压 控制变压器变比调压发电机控制电压 1、电压调整的基本原理与措施 图4-6所示的简单电力系统电压控制原理图。 图4-6 电压控制原理图 (a )系统接线;(b )系统等值电路 若近似的略去网络阻抗元件的功率损耗以及电压降落的横分量,变压 器的参数已归算到高压侧,则由发电厂母线处(G U )开始推算,可 求得b U 为: 21121)(k U k QX PR k U k U k U U G G G b ???? ? ?+-=?-= 式中1k 、2k 为变压器T1和T2的变化,R 、X 为归算到高压侧的变 压器和线路总阻抗。

为维持用户处端电压b U 满足要求,可以采用以下措施进行电压调整: (1)调节励磁电流以改变发电机端电压G U ; (2)改变变压器T1、T2的变比1k 、2k ; (3)通过无功补偿来调压; (4)改变输电线路的参数(降低输电线路的电抗)。 前两种措施是利用改变电压水平的方法来得到所需要的电压,后两种 措施是用改变电压损耗的方法来达到调压的目的。 2、发电机控制调压 控制发电机励磁电流,可改变发电机的端电压,但发电机允许电压偏 移额定值不超过5%,所以利用发电机直接供电的小系统,利用发电 机直接控制电压是最经济合理的电压措施;但输电线路较长、多电压 等级的网络,仅靠发电机控制调压不能满足负荷对电压的质量的要求, 在大型电力系统中仅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控制措施。 3、控制变压器变比调压 在高压电网中,各节点电压与无功功率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 控制变压器变比改变负荷节点电压,实际上改变了无功功率的分布。 控制变压器变比调压是以全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电源充足为基本条件。 4、利用无功功率补偿设备调压 合理配置无功功率补偿设备和容量以改变电力网络中的无功功率分布,可以减少网络中的的有功功率损耗和电压损耗,改善用户负荷的电压 质量。 并联补偿设备有调相机、静止补偿器、并联电容器。 5、利用串联电容器控制电压 在输电线路上串联接入电容器,利用电容器上的容抗补偿输电线路中的感抗,使电压损耗U QX 减小,从而提高输电线路末端的电压。 说明: 通过这次培训,我明确了本门课程的指导思想,对课程理念有了新的体会。如:知识点讲授的深度、广度;知识点之间、章节之间的链接等。此外如何

电力系统有功无功及调整

第一节功率三角形 一、概述 1、有功和无功的概念 电力系统无论是发电厂发出的电能还是消费的电能,其电功率都可分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有功功率就是指电能转化为热能或者机械能等形式被人们使用或消耗的能量,有功电能是我们最直接能感受到的电功率;而无功功率比较抽象,它是指用于建立电场能和磁场能相互交换所必须的、并用来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磁场的那部分电功率。它不对外作功,而是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凡是有电磁线圈的电气设备要建立磁场,都要消耗无功功率。 无功功率决不是无用的功率,它的作用很大。电动机需要建立和维持旋转磁场,使转子转动而带动机械运动的转子磁场就是靠从电源取得无功功率建立的;变压器也同样需要无功功率在变压器的一次线圈建立磁场,进而才能在二次线圈感应出电压。因此没有无功功率,电动机就不会转动,变压器也不能变压,交流接触器也不会吸合。 无功功率的符号用Q表示,单位为乏(Var)或千乏(kVar)。 发电厂(站)担负着向用户提供安全优质电能的任务,由于电能不能储存,因此发电厂(站)必须按照用户的需求向系统实时送出经济安全优质足量的有功和无功电能,确保总发出电能与总需求电能的平衡。 2、电能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 电压和频率是衡量电能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有功功率充足与否直接影响是频率的变动,而影响电压质量的直接因素就是无功功率。 电力系统中各种用电设备只有在电压和频率为额定值时才能有安全运行和最好的经济指标。但是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中,用电负荷和系统运行方式都是经常变化的,也由此引起电压和频率发生变化,不可避免地出现电压和频率偏移。 电力系统运行中,频率的稳定与否取决于有功功率的平衡,电压水平高低取决于无功功率的平衡。系统中的有功电源和各种无功电源的功率输出必须能满足系统负荷和网络损耗在额定状态下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需求,否则就会偏离额定值,系统的安全和经济运行指标就不可能实现。

电力系统无功电压综合控制

电力系统无功电压综合控制 【摘要】本文通过对无功功率对用户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电能质量经济运行至关重要性;电力系统无功电源及无功补偿原则;电压--无功调节实现方法、实现方式和控制调整策略及泉州地区无功电压调整和控制分析。泉州地区的电压无功控制采用ACV智能控制系统,此系统可对电压、功率因数和网损进行优化控制。 【关键词】无功电压无功电源VQC A VC调整方法调整策略 无功功率对用户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电能质量和经济运行至关重要。从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和电力系统综合负荷电压静态特性得知,电压与无功功率密切关系。无功功率不足系统电压将下降,反之将上升。过高电压和过低电压将影响到用户和电力系统本身的正常工作。电压过高,用户的用电设备的绝缘将受到威胁;电压过低,用户的电器设备的正常工作受到影响。特别是电动机负荷,电压过低,电动机的转矩将成平方级的下降,正在运行的电动机可能停转,带重负荷的电动机可能起动不了,严重影响到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对于电力系统本身,电压过低除了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发电厂辅机正常工作外,还影响到电力系统电压的稳定问题。故电力系统电压保持在质量范围里至关重要。 1.电力系统无功电源及无功补偿原则 1.1电力系统无功电源 电力系统无功电源有同步发电机、电力电容器、同步调相机、静止补偿器及电力线路。发电机通过改变励磁电流改变发电机无功的输出。根据发电机P Q曲线图得知,同步发电机要多发无功功率,势必要少发有功功率。对于小电力系统或孤立运行的电力系统的调压很有效,对大电力系统一般只作为辅助的调压措施。电力电容器并网只能发出无功,不能吸收无功,调压是有级的,但它价廉实用,它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变电站母线的调压和负荷侧的调压。同步调相机也是靠改变其励磁电流为过励或欠励来改变输出或吸收无功大小,它既能发出无功又能吸收无功,调压是连续的,但旋转的无功补偿设备需要大量的维护,故应用较少。静止补偿器是对电力电容器的改进,它可通过可控的电抗元件来调节无功功率,它既能发出无功又能吸收无功,调压也是连续的,它是新型的无功功率补偿设备,补偿成本较高,主要是设备贵重,目前泉州供电公司有两个变电站采用此无功补偿设备。 1.2电力系统无功补偿原则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补偿原则是分层分区就地平衡。对于220kV以上电网是分层平衡,对于110kV以下是分区就地平衡。从潮流计算或从功率损耗计算可知,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不远距离输送,远距离输送将增加有功损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