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效激发学习动机1

有效激发学习动机1

有效激发学习动机1
有效激发学习动机1

数学教学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巴东县教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薛昌琼

一、什么是学习动机

◆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维持已有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是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学生的学习同样受到动机的支配和调节,学习动机的激发对教师实施有效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动机与教学的关系)

◆学习动机是直接引发、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激发学习动机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内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动机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方面构成。学习需要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积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意义和作用

1、激发学习动机是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三大课程理念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求义务教

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课程总目标之一)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无论是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方案,还是组织各类教学活动,不仅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且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经验,帮助学生形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标准》P43页“教学建议”第1条)

2、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有效学习的需要。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放在首位。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了学习者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终点。我们的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要依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也应该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有效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愿望,即想成为一个探索者、研究者。”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挥、探索、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才更深刻。”

案例1:画角

某教师在教学?画指定度数的角?时,是这样进行的。

首先,教师从上节课所学内容切入,要求学生用三角尺把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每种角各画一个,学生很容易就完成了,由

于直角、平角、周角的度数都是一定的,于是?用三角尺你能画出那些指定度数的角?这一活动应运而生。这一开放性活动虽然比较简单,但对学生却是新鲜、有趣的,它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所画的角的度数虽然没有明确指定,但由于工具限定在三角尺,所以只能是30度、45度、60度、75度、105度、120度等特殊度数的角。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到了画指定度数的角的实质:即先找一个符合指定度数的角,再照着画。但此时学生的感悟还处于隐性状态,因此当教师提出?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画一个65度的角?这一问题时,学生头脑中就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我们已经会画那么多指定度数的角,但为什么不能画65度的角呢?怎么才能画出65度的角呢?学生积极思考着这些问题,他们的感悟一步一步的由模糊变得清晰,由隐性变为显性:?要画一个65度的角,只要找一个65度的角,然后照着画就行了?。方向明确了,在教师的引导下,想到量角器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于是教师再引导学生探究用量角器画任意度数的角。

3、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快乐学习的需要。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如果学习完全来自外界的主要要求,那么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压力,学生的体验就是无赖的、痛苦的,而苦学是一种不能持续的学习行为。反之,如果学习来自内在的需要,它就会成为一种欢快的、愉悦的活动,学生的体验就是幸福的、快乐的,乐学才是一种可持续性的行为。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需要,而不是一种外在压力。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体验,使学生从“受逼”学习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变得爱读书、爱学习,是课程改革的头等大事和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激发学习动机的意义在于:①可以激发学生相应的学习行为,促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自觉主动地进行各种学习活动;②使学习活动指向特定的学习目标,并推动学生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努力学习;③维

持学习行为,促使学生在学习目标达到之前保持学习活动的强度,克

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不至于半途而废。

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基本原则

激发学习动机与兴趣的方法较多,同时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要在

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基础知识以及学

生的基本能力确定原则与方法。激发学习动机与兴趣的基本原则:

一是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动机;

二是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动机;

三是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美,激发学生学习动

机;

四是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别人的尊重和理解,体验成功的喜悦,引

发创造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名词解释:最近发展区

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

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

1、引发认知冲突法

认知冲突是一个人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面临的学习情境之

间暂时的矛盾和冲突,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

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数学课堂就是在教师不断制造“冲突”和引导

学生不断解决“冲突”中向前推进的过程,是学生的心理由平衡——

失衡——平衡的不断往复的过程,是学生的思维得到历练和提高的过程。

学习动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参与学习的根本原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案例2:有趣的?比赛?

某教师在教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有这样一段对话:

师:同学们,喜羊羊和美羊羊最近进行了一场比赛,你们想看看吗?

生:(特别兴奋)想……

教师播放课件:喜羊羊和美羊羊粉刷墙面的动画情境。

(学生看得津津有味)

师:他们在比赛什么?

生:它们在比赛刷墙。

师:他们刷的墙面分别是什么形状?

生:喜羊羊刷的墙面是长方形的,美羊羊刷的墙面是正方形的。

师:谁赢了?

生甲:它们同时开始,又同时结束,打了个平手。

生乙:不对,我认为是美羊羊赢了,因为美羊羊刷的面积大一些。

生丙:我觉得喜羊羊刷的墙面面积大一些。

(学生凭着直觉各有说法,但大部分同学认为美羊羊刷的面积大) 师:大多数同学认为美羊羊刷的面积大,谁能说说理由?

(学生说不出正确的理由)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们有什么办法呢?

生:用面积单位测量出它们各自粉刷的面积。

师:是个好办法!它们同时开始,同时结束,我们只有比面积。谁刷的墙面面积大,谁就是冠军。

师:你准备用什么样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它们各自的面积?

生: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师:大家看好了,它们涂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在什么地方?

生:在墙上。

师:好,老师把黑板当墙,谁愿意用这些面积试着摆一摆?

(学生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伸出的手又悄悄地收了回去)

师:你们为什么不敢上来?

生:在墙上不好摆正方形的面积单位。

师:你们想不想找到一种更方便的方法呢?

生:想!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分析案例2,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为达到认知的心理平衡而解决问题的欲望,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上课时创设了充满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奇的富有情趣的问题情境中。

比赛结束后,当教师问学生美羊羊和喜羊羊谁赢了时,学生各有想法,一时不知如何评判。反应快的学生立即想到比较它们各自粉刷的面积,但形状不同且面积大小差别不明显的两个图形再次让学生难以裁决。学生想到了用面积单位测量出它们各自的面积,但很快又意识到在墙面摆面积单位很不方便,于是一种更为强烈的认知冲突激起了学生寻求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欲望。教师正是这样不断地为学生创设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愿望,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在教学的关键处,不断设计问题情境,从而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引发学生思维的最佳时期。

2、建立学习指向法

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明确学习目标,建立学习指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案例3:《年、月、日》的教学

某教师在教学?年、月、日?时与学生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今年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有个小朋友叫小刚,他今年12岁,你们猜猜,他过了几个生日??学生纷纷猜测,有的说他过了12个生日,有的说他家里可能没钱给他过生日……老师说:?其实你们猜的都不对,小刚只过了3个生日。?学生个个瞪大了眼睛,?那怎么可能?这是为什么??教师故作神秘地说:?学完了这节课,你们自己就能找到答案了。?

分析:教师通过与学生谈话的方式巧妙地将学生带入用已有知识经验无法解释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进入?思虑郁结,渴求启发?的状态,巧妙地设臵了这么一个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建立了学习指向,可以长时间、主动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后面的学习活动中。

3、创设问题情境法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简言之,问题情境就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问题难度是构成问题情境的重要因素。

一切学习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从这种意义上讲,“问题情境”可理解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教学环境。这种教学环境除了物理意义上的存在外,还有心理意义上的存在。从物理意义上讲,它可以是现实生产、生活材料,也可以是本学科的问题,还可以是与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等。从心理意义上讲,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

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

学生思维的提升离不开教师所创设的有价值的开放性问题的引导,恰当设置问题有两个特点:一是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其可望而又可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而经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又能够解决。二是有一定的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教师的设问不仅要有针对性,更要有启发性,要问在知识的关键处,要能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任学生的思维驰骋,把表演的舞台留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教学方法才是生动的、活泼的、民主的。教学中一个巧妙的设问,常常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案例4:《分类》教学片段

老师用包含童趣的语言对学生说:?像你们一样,小熊齐齐也刚上一年级。有一天上课的时候,大象老师让同学们拿出数学练习本做题,齐齐翻来覆去地在书包里找,却怎么也找不出来,急得满头大汗。你们认为会是什么原因呢??学生的回答很有意思:?可能是齐齐书包里的东西太多了。??可能他很粗心,没认真找。??也可能是他书包里的东西太乱了。?这时,老师把自己预先准备好的书包拿了出来,并打开说:?这就是齐齐的书包,大家看看,你有什么感觉???太乱了,怪不得他找不到要找的东西!??齐齐应该把自己的东西摆放整齐!??最好一种放在一块儿,那样就好找了。?接着学生的话,老师说道:?也就是应该把书包里的东西一类一类地摆好,这就是我们今

天要学的‘分类’(板书)。大家能不能帮帮小熊齐齐??学生们自然热烈响应。老师请几个学生把齐齐书包里的书本动手分了分,并说出自己分类的依据。然后又组织学生把齐齐文具盒里的物品进行分类。接下来是让每个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在此基础上,全班又进行了一次?看谁找得快?的找物品比赛。此外,教师还引导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学生的生活经验迅速释放出来:超市里商品的摆放、书店里书籍的归类、农贸市场里购物区的划分、家里衣服的叠放、冰箱里食品的贮藏,等等。

评析

首先,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沟通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现实。创设教学情境不是为了情境而创设,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沟通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现实,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数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创设情境。对于?分类?这一内容来说,创设情境就必须使学生感受到分类是现实生活的需要。教师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描述出了?小熊齐齐翻来覆去地在书包里找,却怎么也找不出来数学练习本,急得满头大汗?这一情境,要求学生思考找不出来练习本的原因。学生认为可能是东西多、乱,然后教师再拿出一个真实的装的东西多而乱的书包(小熊齐齐的书包),并询问学生?你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太乱了,怪不得他找不到要找的东西!??齐齐应该把自己的东西摆放整齐!??最好一种放在一块儿,那样就好找了!?在这里,分类的必要性不是教师的说教与灌输,而是学生的亲身感受与发现,身边生活中有了数学就不再是抽象的话语,而有了具体的实际涵义。

其次,数学问题情境的运用必须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数学思维,洋溢着数学味。从数学的角度看,分类通常是对一个集合的元素进行的,每次分类只能有一个标准,并且按这个标准分类的结果,应该是既不遗漏,又不重复。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限于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分类通常只在一个层次进行。在此案例中,教师先让学生把齐齐书包里的书本分了分,并说出自己分类的依据,然后又组织学生把齐齐文具盒里的物品进行分类。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教师把齐齐书包里的东西先分成了两类:书本、文具盒里的物品,再让学生对

这两部分物品分别进行分类,并要求说出分类的依据。这就是有意识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引向情境中的数学内容;分类的标准与要求,因为生活问题不等同于数学问题,生活问题情境不等同于数学问题情境,我们的数学课堂最需要的正是真正能引导学生数学思维的问题情境。

4、利用操作实践法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探索,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只有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兴趣,获取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加深对知识的感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案例5:?三角形面积计算?教学

如,某教师在教五年级上册?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启发学生用?割??补??拼?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来推导公式。有的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有的学生用?剪?的方法把三角形?剪??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尝试着用?割?、?补?、?拼?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推导公式。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兴趣很浓。在教师的不断肯定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还感受到了图形之间的联系。同时学生也感悟到不管什么样的三角形,它的面积都用?底×高÷2?来计算,从而体会到数学公式的简洁。

5、体验数学美感法

对美的体验,将会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学习的

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仅拥有真理,而且也拥有至高的美。”如果教师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那么将不能真正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兴趣。说到数学的美,人们自然会想到优美而和谐的黄金分割,欧几里得的平面几何,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其实不只是高深的数学领域才能体味到数学美,也不只是数学家才能追求数学美。翻开小学数学课本,到处都存在着数学美,比如符号美、对称美、方法美、简洁美等,作为数学教师,要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美,让数学的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感受数学之美的同时,产生对数学学习浓厚的兴趣。

数学中的对称美是其显著的特征之一。如圆形、等腰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都是具有不同性质的对称图形。教学“圆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折、剪等操作,感受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从而体会“圆是最美的平面图形”。

数学中的简洁美无处不在。数学的简洁美包括了符号、公式、技巧、逻辑上的简洁。数字和符号的使用可以替代语言文字,同时又浓缩了语言文字的全部含义。生活中的一个苹果、一块橡皮、一组学生……都可以用简单的“1”来表示。“1”是何等的抽象与概括!许多基本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借助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则表现得非常简洁。如加法交换律写成a b b a +=+,这样的表示可以完全概括所有加法中交换加数位置和相等的情况。这些都是数学简洁美的具体

体现。

6、利用多媒体展示法

多媒体的发展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需要,优化教学环境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根据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通过直观手段以图像、动画、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体来反映事物本质,逼真地表现事物的存在和动态变化,吸引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诱发学生思维,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

总之,除上述方法外,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和手段还有很多,如:给予成功的满足,适当进行情感交流,课堂中及时反馈,客观公正的评价,适当的奖赏等都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哪种教学手段、哪种教学设备,这一切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五、激发学习动机应注意的要点

1、导入环节中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的目的:一是提供必要的信息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进入学习的准备状态;二是设置问题情景和制造学习气氛,引起学生的认知需求;三是使学生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和任务,活动的方向和方式,从而产生对学习的期待;四是在导入活动中,通过对学生反应的强化,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参与教学活动的需要。

导入环节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采取联系生活实际、讲故事、竞赛活动、游戏等活动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在活动中学知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6:?抽屉原理?教学

讲六年级下册?抽屉原理?时,某教师拿出一副扑克牌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玩过扑克牌吗?扑克牌有几种花色?多少张牌?如果取出两张王牌,在剩下的52张扑克牌中任意取出5张,我不看牌,我敢肯定的说:这5张牌至少有两张是同花色,大家相信吗?教师边说边演示,学生个个瞪大了眼睛,显得异常兴奋。这时教师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想知道我为什么能做出如此准确的判断吗?这其中蕴涵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抽屉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数学原理。

简析: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做到了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扑克牌中蕴涵的数学原理揭开学习活动,可谓新颖有趣,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

案例7:?循环小数?教学

某教师在讲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时,利用故事引入,讲的故事是?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重复多遍后,同学们笑起来了。这时老师说:?知道吗?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一种数,它的小数部分也像故事里的几句话一样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小数叫做?循环小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循环小数?。?

简析:循环小数的概念本身比较抽象,而?依次??不断地重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引入,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让学生从故事中体验到依次不断地重复、无限和循环,巧妙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和理解学生。

案例8:?年、月、日?教学

某教师在讲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时,老师问:?关于年月日,你都知道什么??几个学生回答后,老师准备向下进行。这时,一个男孩子依然高高地举着手:?老师,我不知道闰年是怎么产生的。??好,我们等会儿再说闰年的产生,好吗??老师请他坐下了。课继续进行,终于讲到了闰年的特点,男孩子又一次举起了手,边举边站起来:?老师,我知道是为什么。?老师用手势示意孩子坐下,继续教学。下课的铃声响了,男孩子一下子站了起来:?老师,我还没说呢!?老师愣了一下:?噢,下课后你再讲给同学们听吧。?

其实让他说说又何妨?闰年、平年的来历对于孩子们理解掌握年、月、日的知识是非常有好处的。而且在他的描述中科学的种子也许会悄然萌芽,探究未知世界的欲望也许会油然而生。而他自己在同学佩服的目光中会是多么自豪。这样的教育契机老师却臵若罔闻。让孩子在失望与沮丧中备受煎熬。当问及讲课老师时,她的回答让人一惊,?这节课没有涉及这个问题。如果有时间就处理,可惜……?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

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

有自己的看法。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

的想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

整自己的理解。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共同针对某些问题

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所

以在课堂上,当学生的小手高高举起时,教师不该置若罔闻,应该勇

于打破预设的框框,敞开孩子的心扉,让他们的思维在纵情驰骋中碰

撞出智慧的火花。这样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为学生提供感受成

功的机会,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好时机,同时也可使课堂真正

成为民主、开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

3、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动机强弱,及时强化或补救。

课堂上,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兴趣的变化,当发现学生兴趣有所减弱时。可采取恰当活动的形式帮助学生激起或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是个别学生兴趣发生变化时,教师要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要力求通过知识本身吸引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案例9:?有趣的活动?

某教师在教一年级下册?百数图?时,先引导学生探究?百数图?中的许多规律。比如:横行看,一个比一个多一;竖列看,一个比一个多10,;左斜看,一个比一个多11;又斜看,一个比一个多9;十位是几这一行就是几十多;个位是几就在第几列。找出规律后,教师让学生用所发现的规律帮河马大叔解决一些问题。先是?给树找家?活动,接下来老师说:?河马大叔给百数图中的数朋友照了几张照片,照片很快就洗出来了。可是,河马大叔不小心把照片弄湿了,你们能帮河马大叔把照片恢复原样吗??这一充满挑战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小组合作经过激烈的讨论后得出了结论。最后,教师又安排了给?百数图?里的数字变队形照相的活动,一直到下课学生都很兴奋。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百数图?的规律。由于规律本身很抽象,有的规律还不容易发现,学生的兴趣开始有些减弱。教师在预设中就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兴趣不浓,于是设计了让学生用所发现的规律帮河马大叔解决问题的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到学生兴趣有所降低时,通过?给树找家?、?把照片恢复原样?、?变队形照相?的活动又再度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特别是?把照片恢复原样?的活动学生特别喜欢,兴趣一下子又被调动起来了,一直到下课学生都很兴奋。

案例10:走路中的数学问题

2007年在湖北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上,教育专家吴正宪老师执教的?相遇问题?,我至今记忆犹新。她在课前准备时,随意叫了几个学生在前面提出走路中的数学问题,引入了?同时、相对、相遇和相距?。新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请同学用动作表演上面几个词

的意义,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数学名词的含义。接着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课本上的例题。她先引导学生怎样读题,然后用线段图让学生自己找相遇的大致位臵,再让两组学生中各选一个代表板演。

板演后要求学生提问并答疑。学生一时还未能接受这样的学习方式,没有人提问。这时老师以学生的角色主动提出问题,并耐心倾听板演学生的回答,不断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使得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疑惑,由此课堂上出现了积极提问答疑的热烈气氛。甚至出现下课铃响,学生不愿离去的情景。好多同学说:?今天这节课特别难忘,特别有意思,不仅学到了知识,更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真希望这节课时间再长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是创新形成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学生只有在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敢大胆地提出问题。有了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就会展开想象的翅膀,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会充分显示出来。吴老师以课堂作为学生交流的舞台,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发言权,把教学中的学习方法反馈这一重要环节巧妙地变成了精彩的思维碰撞活动。让学生尝试着自己提问、自己释疑,而教师在学生的对话中始终扮演着协助者的角色,耐心地激发提问方的热情,又启发着被问方的思维,让学生真正能敞开心扉、平等交流,在对话中获得数学知识、体验探索的乐趣。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享受着数学学习带来的乐趣,感受着数学知识的魅力。从吴老师的课上我们感受到优秀教师课上能随时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强弱,甚至能由此引发学生课下依然关注学习内容。我们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能力追求是没有止境的——激发学生一堂课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课上课下持续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一生的学习动机。

六、小结

总之,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要把握三个关键:一是导入有效,二是方法恰当,三是强化补救。

1、“导入有效”应把握以下几点:

①引起学生兴趣和积极性;

②开展问题情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等恰当的教学活动;

③能够激发对学习内容,尤其是核心学习内容的动机;

④时间把握得当、紧凑、效率高,无效时间少;

2、“方法恰当”应把握以下几点:

①联系生活实际

②贴近最近发展区,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③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

④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尊重和理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强化补救”应把握以下两点:

①随时注意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强弱

②及时采取措施强化补救

《教育心理学》教案第四章 学习动机及其激发

课程教案设计首页

一、导入 每位老师都认同,对于学习的意义无论如何估价都不过分! 然而,学生眼中的学习呢? 用图画和图片反映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态。 探讨: 为什么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变得被动、沮丧? 二、学习动机概述 (一)动机与学习动机 动机——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 ◇有机体的行为被内驱力所激起,并指向一定的诱因就是动机状态。 ◇使有机体产生动机的过程叫做激励。 动机的作用/功能: ◎激发功能 ◎定向功能

◎强化功能 动机——激发、定向和维持有机体行为的心理过程。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探讨:学习动机越强越好吗? 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 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三)学习的外来动机和内在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三、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及有关研究 (一)外部强化 行为主义提倡通过外在诱因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学校中获得奖励(如高分、奖品、赞扬、给予权利或荣誉称号等)的学生将会产生进一步的学习动机;没有得到强化的学生将不会产生动机;被惩罚(训斥、被嘲笑、剥夺权利、低分等)的学生则可能逃避学习。 强化:指在行为发生频率或持续时间上的增加。 强化的依随性——强化总是伴随着反应之后而出现,强化与反应之间的这种依随关系称为强化的依随性。 普雷马克原理——又叫“奶奶的规则”,即一个经常出现的或较喜爱的活动可以作为强化物去强化一个较少出现的或较不喜欢的活动。 运用强化的注意事项: 必须是先有行为,后有强化,这种前后关系不容颠倒。 必须使学生在主观上认识到强化与他的学习行为之间的依随关系。 必须用学生喜欢的活动去强化相对不喜欢的活动,而不能相反。

AMS成就动机量表

成就动机量表 (Achievement Motivation Scale,简称AMS) 【指导语】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每个句子,判断句中的描述符合你的情况的程度。 请选择①-④来表示你认为的符合程度,数字越大表示越符合。 ①完全不符合②有些不符合③基本符合④非常符合 1、我喜欢新奇的、有困难的任务,甚至不惜冒风险。 2、我在完成有困难的任务时,感到快乐。 3、我会被那些能了解自己有多大才智的工作所吸引。 4、我喜欢尽了最大努力能完成的工作。 5、我喜欢对我没有把握解决的问题坚持不懈地努力。 6、对于困难的任务,即使没有什么意义,我也很容易卷进去。 7、面对能测量我能力的机会,我感到是一种鞭策和挑战。 8、我会被有困难的任务所吸引。 9、对于那些我不能确定是否能成功的工作,最能吸引我。 10、给我的任务即使有充裕的时间,我也喜欢立即开始工作。 11、能够测量我能力的机会,对我是有吸引力的。 12、面临我没有把握克服的难题时,我会非常兴奋、快乐。 13、如果有些事不能立刻理解,我会很快对它产生兴趣 14、对我来说,重要的是做有困难的事,即使无人知道也无关紧要。 15、我希望把有困难的工作分配给我。 16、我讨厌在完全不能确定会不会失败的情境中工作。 17、在结果不明的情况下,我担心失败。 18、在完成我认为是困难的任务时,我担心失败。 19、一想到要去做那些新奇的、有困难的工作,我就感到不安。 20、我不喜欢那些测量我能力的场面。 21、我对那些没有把握能胜任的工作感到忧虑。 22、我不喜欢做我不知道能否完成的事,即使别人不知道也一样。 23、在那些测量我能力的情境中,我感到不安。 24、对需要有特定机会才能解决的事,我会害怕失败。 25、那些看起来相当困难的事,我做时很担心。 26、我不喜欢在不熟悉的环境下工作,即使无人知道也一样。 27、如果有困难的工作要做,我希望不要分配给我。。 28、我不希望做那些要发挥我能力的工作。 29、我不喜欢做那些我不知道我能否胜任的事。 30、当我遇到我不能立即弄懂的问题,我会焦虑不安。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研究教学提纲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研究

关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研究 一:选题背景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动机对其学习行为和学业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在一部分大学生中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学风不正、学习纪律涣散、成绩下降等现象,这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究其原因,学习动机缺乏是根本.因此,了解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特点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如何培养和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二:选题的意义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在课堂教学中具有核心作用。要通过对学习目的的教育,阐述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通过加强考试和竞赛,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第一部分综述了学习动机的一些理论和这些理论对教学的启示。第二部分在理论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导向,从影响中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教师和教学的角度提出来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的一般原则和策略。这些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三:研究的现状 前面的研究,我们发现大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不仅来自于内在的,也有外在的影响,同时先行的强化也会对学习的动机产生影响。因此,当前的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低下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对成功的认识的偏失,当前社会的价值观偏向于功利化,趋向于用利益或金钱来衡量一个人是否算得上成功。大学也由以前的由少数人的教育发展成为大众化的教育,基本上70%以上的高中生都有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上大学能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以及能否发展的很好与在学校的学习关系不大,且如今毕业的大学生的结果强化了这一点。这样就降低了学习的效能期待,因此学习的动机下降。 2、大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明确。 很多学生对于自己来学校的根本任务不明确,在校其间也没有一点的压力和忧患意识。对于自己想学什么,学好什么,没有清楚的认识,也没有很好的规划。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大多没有目标,学习动机不强。 3、学校缺乏一种竞争的环境,外在刺激因素不够。当前学校教学,基本上只是以每个学期的奖学金制度做为对学生一种奖励和考核;时效性

旅游动机激发因素

【摘要】: 旅游动机是直接推动人的旅游行为的内在动因或动力,也是旅游活动产生的先决条件,旅游者通过旅游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但是如何激发旅游动机,促成旅游活动的产生,是一个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本文从旅游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阐述旅游动机与需要的含义以及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对旅游动机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浅析影响旅游动机产生的因素,探讨如何激发旅游动机的问题。 【关键词】:旅游动机旅游者影响因素激发需要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在国家现代化产业经济增长中所处地位越来越高,旅游业作为服务业中一个比较新兴的行业,其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结合旅游者心理,如何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是推动一个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 一、旅游动机的概述 人的一切活动和行为都是受一定的内部力量支配的,这种内部的驱动力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动机,动机驱使人们从事某项活动,回避某项活动,或者停止某项活动,动机是人们行为的直接内因。 心理学界对动机有着不同的解释,有的学者认为动机是指导行为的力量;有的学者认为动机是为实现目标而行动的原因;有的学者认为,动机是由需要推动的,是满足这种需要并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综合上述几种意见,我认为,动机是由内部需要引起的,促使行为产生并使其持续指向特定目标的内在驱动力。 二、动机的形成机理 (一)动机产生的内部条件——需要 需要是动机产生的起点,是指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对于外部客观事物的某种要求,是个体在不平衡的状态下产生的,是有机体得以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系统地提出了人类需要的层次模型。这一理论广泛地应用于产业和组织心理学、营销、旅游等领域。马斯洛把人类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层次: 1、生理需要,即为了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而产生的需要,如对食物、水、氧气、睡眠、住所、性等的需要。 2、安全需要,即在生理及心理方面免受伤害的需要,如对健康、安全有序的环境、稳定的职业和有保障的生活等的需要。

《怎样让学生爱学习――激发学习动机的7种策略》心得体会

《怎样让学生爱学习——激发学习动机的7种策略》心得体会我读了赵丽琴博士的《怎样让学生爱学习——激发学习动机的7种策略》的书。全书由8个部分组成,先是阐述学习动机的概念,再到罗列7种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文中更是列举了许多典型案例来进行阐述和分析,内容翔实生动,阅读之后,感觉收益匪浅。 作为老师,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之好学、乐学,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关系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乃至全面发展。这是作者的话,我受益很大。确实,作为一种理想的境界,当然是: 学生对知识充满了好奇,对学习饱含着热情,在知识的海洋中努力拼搏,并在学习着享受着收获的喜悦和快乐。但是现实是怎样的呢?现实中不少的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厌倦,不喜欢学习,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降低。 学习动机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学习动机是激发、维持和引导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心理过程。 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因素众多,其中教师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课堂提问到课后作业的安排,从成绩考核到反馈评价,从课堂互动到课下的师生交往,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会涉及学生的动机问题。 本书的特色就在于强调理论的应用和实践,因此着重引导读者在领悟理论要义的基础上,掌握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并能付诸实践。 本书介绍的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有以下7种: 1、xx+大棒: 奖惩有度 2、皮格xx效应: 教师期望 3、为成败寻找理由:

归因理论 4、超越他人还是自我成长: 成就目标 5、我能行: 自我效能 6、我想学: 开启学习的自我发动机 7、因材施教: 不同学生的动机调动策略 教学不但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采取一些方法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和动机。教学不仅需要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兴趣出发,发现、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而且需要精心创设各种有利的外部环境,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期待,给予他们有效的反馈和强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有利于学习的活动中去。 我看到了翔实、丰富且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策略,并且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和学业优秀学生所存在的动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于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着深远的意义。这是我读这本书后的感受,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将尝试着运用各种策略,创设各种学习的条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机

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机 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机 后进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而学习结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现有的研究表明,造成后进的因素,既有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等外部因素,也有来自学生自身的身心因素。我们可以从学习动机入手,通过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机来提高他们的成绩,使他们的学习结果达到教学目标。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又潜在的状态变为活跃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动力条

件。学习动机能制约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必然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表现出认真、紧张、主动和顽强的心理和行为状态,他们在学习中能专心一致,具有浓厚持久的学习热情,遇到困难时有顽强的自制力和坚强的毅力,去争取好的学习效果。反之,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合理的动机激发机制,激发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很有必要性。 1、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教育,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正确而又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形成和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学习目的可以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一般来说学习困难学生追求的近期目标低于学习优秀学生。他们往往安于现状,被迫完成教师家长布置的作业,他们不了解学习的社会意义,他们仅仅为避免家长和教师的惩罚而学习。还有一部分学

生只是将学习视为谋求理想职业或高收入的手段,因而一旦发现“体脑倒挂”、经济收入与知识多寡并不直接相关时,便发出“多读书不如早就业”、“读书无用”等感叹,缺乏强有力的学习动机。因此一方面我们要让学生有明确的近期目标,一个阶段甚至一节课的学习目的。(班主任工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阐述知识的意义与价值,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学习这一篇课文对自己有什么帮助,清楚的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这篇课文,以此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动机。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确地认识到自己当前的学习与未来的联系,体会到当前的学习是未来参与社会建设不可缺少的准备,确立远大的高尚的学习动机从而产生强烈而又持久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方面的教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让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

成就动机量表

成就动机量表 (教师量表) (Achievement Motivation Scale,简称AMS)一、基本情况 年龄: 23 性别:女 教龄:职称: 文化程度:本科(高中、专科、本科、研究生及以上) 二、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每个句子,判断句中的描述符合你的情况的程度。请选择①-④来表示你认为的符合程度,数字越大表示越符合。共30道题,请将符合您情况的选项标红,谢谢您的配合。 ※1、我喜欢新奇的、有困难的任务,甚至不惜冒风险。 ①完全不符合②有些不符合③基本符合④非常符合 ※2、我在完成有困难的任务时,感到快乐。 ①完全不符合②有些不符合③基本符合④非常符合 ※3、我会被那些能了解自己有多大才智的工作所吸引。 ①完全不符合②有些不符合③基本符合④非常符合 ※4、我喜欢尽了最大努力能完成的工作。 ①完全不符合②有些不符合③基本符合④非常符合 ※5、我喜欢对我没有把握解决的问题坚持不懈地努力。 ①完全不符合②有些不符合③基本符合④非常符合 ※6、对于困难的任务,即使没有什么意义,我也很容易卷进去。

※7、面对能测量我能力的机会,我感到是一种鞭策和挑战。①完全不符合②有些不符合③基本符合④非常符合※8、我会被有困难的任务所吸引。 ①完全不符合②有些不符合③基本符合④非常符合※9、对于那些我不能确定是否能成功的工作,最能吸引我。①完全不符合②有些不符合③基本符合④非常符合※10、给我的任务即使有充裕的时间,我也喜欢立即开始工作。 ①完全不符合②有些不符合③基本符合④非常符合※11、能够测量我能力的机会,对我是有吸引力的。 ①完全不符合②有些不符合③基本符合④非常符合※12、面临我没有把握克服的难题时,我会非常兴奋、快乐。 ①完全不符合②有些不符合③基本符合④非常符合※13、如果有些事不能立刻理解,我会很快对它产生兴趣 ①完全不符合②有些不符合③基本符合④非常符合※14、对我来说,重要的是做有困难的事,即使无人知道也无关紧要 ①完全不符合②有些不符合③基本符合④非常符合※15、我希望把有困难的工作分配给我。 ①完全不符合②有些不符合③基本符合④非常符合※16、我讨厌在完全不能确定会不会失败的情境中工作。 ①完全不符合②有些不符合③基本符合④非常符合※17、在结果不明的情况下,我担心失败。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目录 3、 参考文献 (10)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摘要: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我们通常称之为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既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教育的目的。火车之所以能走起来是因为有火车头在拉动,学习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是一种对学习的需要(学习动机是对学习的需要!)。

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是学习自觉性与认识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学习自觉性,就会对学习迸发出极大的热情,表现出坚毅精神,产生积极行动。因此,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鉴于学习动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在了解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的意义的基础上,根据当今学生学习动机(这里不大对劲哦)的现状,想方设法激发与培养(说培养与激发会不会好些)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学习动机,培养,激发,意义,现状 一、绪论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同样,人的学习行为也是由动机驱使。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从事活动的内部动力,学生的学习都是建立在愿望的基础上,没有学习的愿望,任何外界条件(条件这个词放在这不大合适吧)都没有用。学生动机虽然是内在的,但它的产生却是由外因和内因共同决定的。因此,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我们应该正确、合理的结合内外部条件此处删掉了一个着手,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增强,相互转化,更好地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二、学习动机的含义及作用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其中包括:学习需要,学习兴趣、(这里有必要要逗号吗后面有必要加爱好吗)爱好,对学

旅游动机的激发

旅游动机的激发 郭望娣 (齐齐哈尔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09级) 摘要本文从旅游动机的概念从发,浅析影响旅游动机产生的因素,在对旅游动机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激发旅游动机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清江大峡谷的旅游发展实例,探讨具体情境中如何激发旅游者的动机,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要,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促进旅游地的发展。 关键词旅游动机;旅游需要;影响因素;激发;清江大峡谷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在国家现代化产业经济增长中所处地位越来越高,旅游业作为服务业中一个比较新兴的行业,其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结合旅游者心理,如何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是推动一个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 一、旅游动机的概念 要探讨旅游动机的概念首先要从旅游说起。旅游的定义有很多,但国际上普遍接受的是艾斯特定义,是指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永久居留,并且主要不从事赚钱的活动。而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推荐的技术性的统计定义,旅游是指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她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并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通常生活中所说的旅游就是旅游者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地理空间环境的变化中的所有体验的总和。动机一词则源起于拉丁文Movere,意思是移动、推动或引起活动。现代心理学将动机定义为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也就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因此简单地说,旅游动机就是促发一个人有意去旅游以及确定到何处去、做何种旅游的内在驱动力。个体的旅游行为就是在旅游动机的推动下产生并维持的。 从心理学上说,动机与需要紧密结合。动机产生于人的某种需要。旅游动机与旅游需要相结合。运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解释,人们外出旅游,满足的需要多半是较高层次的,属于精神需要。尽管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也有满足

《教育心理学》教案第四章 学习动机及其激发学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教案第四章学习动机及其 激发

课程教案设计首页

一、导入 每位老师都认同,对于学习的意义无论如何估价都不过分! 然而,学生眼中的学习呢? 用图画和图片反映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态。 探讨: 为什么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变得被动、沮丧? 二、学习动机概述 (一)动机与学习动机 动机——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 ◇有机体的行为被内驱力所激起,并指向一定的诱因就是动机状态。 ◇使有机体产生动机的过程叫做激励。 动机的作用/功能: ◎激发功能

◎定向功能 ◎强化功能 动机——激发、定向和维持有机体行为的心理过程。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探讨:学习动机越强越好吗? 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 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

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三)学习的外来动机和内在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三、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及有关研究 (一)外部强化 行为主义提倡通过外在诱因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学校中获得奖励(如高分、奖品、赞扬、给予权利或荣誉称号等)的学生将会产生进一步的学习动机;没有得到强化的学生将不会产生动机;被惩罚(训斥、被嘲笑、剥夺权利、低分等)的学生则可能逃避学习。 强化:指在行为发生频率或持续时间上的增加。 强化的依随性——强化总是伴随着反应之后而出现,强化与反应之间的这种依随关系称为强化的依随性。 普雷马克原理——又叫“奶奶的规则”,即一个经常出现的或较喜爱的活动可以作为强化物去强化一个较少出现的或较不喜欢的活动。 运用强化的注意事项: 必须是先有行为,后有强化,这种前后关系不容颠倒。 必须使学生在主观上认识到强化与他的学习行为之间的依随关系。

叶仁敏的成就动机量表

叶仁敏的成就动机量表 成就动机的核心是一种追求高标准的倾向。西方学者将成就动机定义为“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任务,不但愿意去做,而且力求达到更高标准的内在心理过程”。其表现包括完成有难度的任务;高效率地完成任务;超越自我或他人等。成就动机常常突出表现在学业、体育等成就领域,但实际上,成就动机的表现可以非常多样。因为不同的文化、性别、社会角色,乃至不同的个体,对于什么是重要的任务、怎样是高标准的具体界定常常是不同的。 成就动机可进一步划分为趋近性和回避性的两个因素,分别可称为希望成功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前者关注的是如何获得成功,而后者关注的是如何避免失败。在希望成功的动机的影响下,个体会主动从事学业等重要任务,并会选择有利于任务高质量完成的策略,坚持努力,以求成功。在回避失败的动机的影响下,个体面对重要任务时可能会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方式是防御性的,个体力图逃避任务以避免失败;而另一种方式则较为积极,个体会非常努力以避免失败。成就动机的类型和强弱对于个体的学业成就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成就动机不仅可以预测学生短期内的学业成绩,而且可以预测个体长期的成就水平。此外,成就动机对于企业的发展、国家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成就动机量表(Achievement Motivation Scale,简称AMS),由挪威心理学家Gjesme, T.和Nygard, R.于1970年编制,并几经修订,渐趋完善。中文版本为我国研究者叶仁敏和挪威Hegtvet, K.A.于1988年合作译制,并于1992年在大学生和中学生样本中进行了修订。有研究表明,此量表在中学生样本中施测获得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83(希望成功的动机分量表)和.84(回避失败的动机分量表),未发现显著的性别差异。 此量表在我国有广泛的应用,是成就动机研究中常用的一个主要量表。总体来说,量表的两因素结构稳定,是一个比较成熟的量表。此量表的一个主要优点为同时测量成就动机的两个因素,与仅仅测量趋近性的成就动机的量表相比,其结果更有利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 学生孟静 学号 1016800143032 专业小学教育 层次本科 通讯地址定州市怀德小学 邮政编码 073000 指导教师彭泽平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研究 摘要 在学校教育当中,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影响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的因素是极其复杂和不断发展的,鉴于学习动机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了解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的意义的基础上,根据当今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想方设法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及时采取措施,使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成功感;以激励为手段,使他们建立学习自信心;引导学生反思,分析失误原因;适当开展竞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学习动机,意义,现状,激发,培养

目录 摘要 (Ⅰ) 一、绪论 (1) 二、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的意义。 (1) 1、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学习动机强烈,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和决心就大,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意志就强。 (1) 2、学习动机对小学生智力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它可以增进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1) 3、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既是促进教师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途径,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1) 4、正确的学习动机既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又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2) 5、学习动机是推动人们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需要的具体表现。它可以唤起、维持、指导人们的学习行为。 (2) 三、当前中小学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 (2) 1、学习动机不太明确,内部动机薄弱。 (3) 2、外部学习动机很强,长远的社会意义的学习还没有形成。 (3) 四、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的建议。 (4) 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4)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4) 3、使用多媒体呈现学习材料,增强内部学习动机。 (5) 4、以激励为手段,树立学习自信心。 (5) 5、根据不同特点,提出不同要求,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6) 6、对症下药,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孩子学习动力。 (6) 7、适当地开展学习竞赛。 (7) 8、引导学生反思,分析失误原因。 (8) 五、结论 (8)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旅游者的需要与动机及如何激发动机的策略分析

旅游动机是一个人外出旅游的主观条件,包括旅游者身体、文化、社会交往、地位和声望等方面的动机。促发旅游动机产生的心理需要有两种:即探新求异的积极心理和逃避紧张现实的消极心理。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除有个性心理因素和个人因素外,还有某些外部因素。研究消费者的旅游动机是旅游企业全面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准确细分市场,及时推出符合目标市场需求的旅游项目,是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关键。 一个人如果要外出旅游,必须同时具备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条件。主观上,要有外出旅游的动机,客观上要具备一定的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而且身体状况允许等。如果一个人主观上没有旅游的动机和愿望,即使具备客观条件,也不可能成为旅游者。因此,有必要对实现旅游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进行探讨。而这一主观条件,就是旅游动机。[1] 旅游动机的特点[2] 它具有以下几个最基本的特性。 (1)旅游动机的对象性。旅游动机总是指向某种具体的旅游目标,即人们期望通过旅游行为所获得的结果。比如,长期工作的紧张感就会使人产生去室外活动轻松一下或外出旅游的动机,寒冷的冬季会使人产生去温暖的南方旅游的动机,而炎热的酷暑又会使人产生去避暑

胜地旅游的动机等。旅游动机表现出了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某一活动的指向。旅游动机一旦实现,总能给人们带来生理或心理上的满足。 (2)旅游动机的选择性。人们已经形成的旅游动机,决定着他们的行动以及对旅游内容的选择。由于旅游者在国籍、民族、职业、文化水平、性格、年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和收入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对旅游活动的内容有很大的选择性。比如,在黄金旅游周期间,有的旅游者选择江南古镇水乡游,有的旅游者选择巴黎假日七日浪漫游,有的旅游者选择各地的“红色旅游”线路;在旅游方式上,有的旅游者选择参加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旅游,有的旅游者选择自驾车旅游等。此外,已经实现旅游动机的经验使得人们能够对旅游行为的内容进行分析和选择,哪些旅游行为要先行实现,哪些旅游行为可以留待将来实现;哪些旅游行为较容易实现,哪些旅游行为一时难以实现等。 (3)旅游动机的相关性。旅游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文化经济活动,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往往不是单一的,不同的旅游动机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形成复杂的旅游动机体系。旅游动机体系中的各个动机具有不同的强度,在强度上占有优势的旅游动机往往主导着旅游行为的主要目标,其他旅游动机则为辅助动机。比如,旅游者在游山玩水的同时,又想顺便探望一下老朋友;在外出经商考察的同时,又想观光一下当地的人文景观等。 (4)旅游动机的起伏性。人们的旅游行为是一个无止境的活动过程,因而旅游动机一般不会立即消失,它作为一种实际上起作用的力

从心理学角度谈谈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从心理学角度谈谈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引起、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学习动机通常对学习有促进作用,但学习动机不能替代学习,它只能间接的促进学习效果。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反作用于习动机,比如当学生学习进步,受到周围人的赞扬和鼓励、获得奖学金等,这些学习甜头又会增强学习动机。反之,不良的学习效果,会减低学习积极性,削弱学习动机,以至于最终形成学习的恶性循环。 但是,特别要注意:有些时候学习动机水平高不一定带来好的学习效果。换句话说,高强度的学习动机和低强度的学习动机都会降低学习效果:动机过强,学生容易在担心不能成功地完成学习目标时产生的不舒适、紧张、担忧的感觉,思维反而受到抑制,因此这种同学容易出现学习效率低下、考试失常等状况;动机过弱,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当然学习效果就非常糟糕。因而,只有明确适当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下面用两个案例来说: 【案例1】:韩某,男,现在校大三学生。该生高中时期,学习勤奋刻苦,学习目标十分明确——进入大学殿堂。然而,当该生走进大学后,就认为“中学学得太辛苦了,现在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大学嘛,混混也就过了。”于是,该生成为了逃课大军中的一员,即使到了课堂也是在和“周公”聊天,晚上还经常通宵达旦地泡在网上:打游戏、看电视剧、聊天……结果期末考试成绩飘红一片,被学校处以学业警示。现在已被处以3次学业警示,面临退学的境地,该生后悔莫及。 【案例2】:魏某,女,现在校大三学生。该生家庭贫困,深知就读大学不容易(申请有助学贷款),希望自己能凭借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能力表现毕业后谋求一份好工作,因此一直非常努力。大一的时候,该生获得二等奖学金。大二开始,该生发现周围的同学都开始用功了,于是倍感压力,更加努力的学习,可是学习的时间是越来越长,学习的效果却越来越差。结果这一次不仅没有获得奖学金,有一科还是低空飞过,成绩退后20名,该生十分苦恼。案例分析 案例1:韩某是学习动机太弱,主要表现为:无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自尊心、学习上注意力分散。此外,学习动机太弱还表现为:缺乏适当的学习方法、缺乏自信心、有厌学情绪等。 学习动机太弱的原因,可能是:①外部原因:受社会上知识贬值的影响,使部分大学生认为“穷不过教授,傻不过博士”,“四年寒窗苦,不如个体户”;外面精彩世界的众多诱惑,尤其是网络世界的极大诱惑;学校教育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和刻板,部分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的现象比较严重,有些专业设置的不太合理;大学生评优评奖的竞争机制不太健全,不能很好地激励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择业机制也不够健全;有些父母的不恰当期望,甚至对孩子说“混个文凭就行,工作我们帮你解决了”。②内部原因: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信心,不是认为专业与兴趣不一致,就是认为专业是冷门专业没什么前途;学习目标的缺失,不知道来学校到底要学什么、干什么;自我效能感差,对自己能否顺利成功的完成学习任务信念不足,导致学习效果很差。归因偏差,习惯于学习的成败进行外归因,如把学业成功归因于猜对了答案,运气好,把失败归因于老师教得不好、出题太难等。 案例2:魏某是学习动机太强,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成败看的很重、自尊心太强、学习强度过大。此外,学习动机太强还表现为:过于追求完美(追求满分)、争强好胜并且固执、注意力高度集中、渴望受到周围所有人的肯定和赞扬等。 学习动机太强的原因,可能是:①成就动机过强。有些大学生由于对自己的能力水平认识不到位,所树立的理想与期望远远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水平。因而使自己非但不能专注

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那种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的主动学习的行为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而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简言之,问题情境就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作业难度是构成问题情境的重要因素。 阿特金森在其成就动机理论中指出,在现实的学习活动中,存在着两类学习者,即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由于绝大部分大学生属于追求成功的学习者,因此我们主要探讨如何到达成功。如前所述,当问题的难度系数为50%时,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仅仅让学生简单地重复已经学过的东西,或者是去学习力不能及的过难的东西,学生都不会感兴趣。只有在学习那些“半生不熟”、“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东西时,学生才感兴趣而迫切希望掌握它。因此,能否成为问题情境,主要看学习任务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适合度如何。如果完全适合(太易)或完全不适合(太难),均不能构成问题情境;只有在既适应又不适应(中等难度)的情况下,才能构成问题情境。那么,教师应怎样去创设难度适宜的问题情境呢? 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发展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它既可以用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也可用作业的方式提出;它既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引进。例如,在讲解“蒸汽变水”时,教师问:“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在室外说话,空气里会出现什么东西?”学生答:“一团团的哈气。”教师又问:“那么,我们冬天在室内说话,为什么没有哈气呢?”学生一般答不上来,从而构成了问题。这是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引进,以教师设问方式创设的一种问题情境。又如,在讲授“乘法运算”时,可以先让学生做一些加法题,如“两个5是几?”“三个5是几?”“10个5是几?”等,然后提出“100个5是几?”“1000个5是几?”等。这时,学生可能试图写出一百个或一千个“5”的连加算式。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这样列式会很长,并且算起来相当麻烦,有没有简便算法呢?学生一般找不到。这时教师告诉学生:“简便算法是有的,它叫乘法运算。从现在开始,就来学习这种简便运算。”这是从新旧教材的联系引进,以作业方式来创设的一种问题情境。 以上所举的实例,都是讲在教学开始时问题情境的创设。其实,在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束时,也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实验课上,教师先演示实验或学生先按教师要求进行实验操作,然后针对实验中学生看到的现象,要学生说明现象变化的原因。这是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又如,数学课上,教师在讲解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后,提出一个异分

成就动机量表

成就动机量表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用下面给的不同分数对自己作出评价。 5=非常同意4=有些同意3=即不同意也不反对2=有些反对1=非常反对 工作 1.对我来说,尽自己最大努力把工作做好非常重要,哪怕我的同事都不这样想。 2.只要我尽力自己的最大努力,我对自己的工作就会感到满意。 3.对于完成得很好的工作我就会感到满意。 4.对于胜过自己从前的工作表现,我会感到满意,哪怕我并没有超过别人。 5.我喜欢努力工作。 6.我的快乐部分来自于改进自己的表现。 控制 1.我更愿意做一些能让我感到有信心及放松的事情,而不愿做那些有挑战性和困难的事情。<负向积分> 2.当我所属的团体正在计划一项活动时,我愿意亲自策划,而不只是协助别人或是完全由别人组织。3.我愿意学一些容易有趣的游戏,而不愿学那些费脑子的游戏。<负向积分> 4.如果我总是学不会某种东西,我愿意继续努力,直到学通,而不会停下来去学容易的东西。 5.一旦我接受了某种任务,我就会坚持到底。 6.我喜欢那种需要较高技巧的工作。 7.多数情况下,我会接受那些不能确定我能否干好的任务,而不是那些我确定能干好的任务。 8.我喜欢忙碌充实的感觉。 竞争性 1.我喜欢在有竞争对手的环境中工作。 2.在某项任务中表现得比别人好对我来说很重要。 3.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游戏中,获胜总是重要的。 4.当别人的表现比我好时,我感到气恼。 5.当我与别人竞争时,我更加努力工作。 你的分数就是在这三个分量表的各个题目的分数之和。 一、指导语:请按照下列各题的要求认真回答。 l、时间的隐喻(比喻),你喜欢哪一种象征时间的比喻?() A、平风浪静的海面; B、飞驰中的骑士; C、逃跑中的贼; D、月夜中漫长的小道。 2、时间的描写() 你认为下面哪几个形容词最适合于描写你对时间的观念?可选3-5个。 尖锐、活泼、空虚、缓和、紧张、阴郁、开朗、寒冷、深厚。 3、过去事件的时间 你不要查阅任何参考资料或询问别人,判别一下下列事件发生在何时? 判别内容你记忆的日期实际日期你的判断 正确太早太迟 A、朝鲜战争爆发

动机的培养与开发

第二章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一、动机的含义及其功能 二、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 三、学习动机的种类 四、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 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 一、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 二、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三、奥苏泊尔的学习内驱力理论 四、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六、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明确学习目的和近期目标,引发和强化学习动机 二、通过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内部学习动机 四、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学生动机的迁移 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 六、合理组织竞赛与合作 七、及时反馈,合理利用表扬与批评 第二章学习动机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一、动机的含义及其功能。 (一)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人不会无缘无故地采取行动。人的行为活动,都是在动机的驱使下,为了满足和实现某种欲望和需要而发生的。动机能够激发个体产生某种活动,具有策动、驱使有机体采取某种行动的作用。 2.指向功能 动机的激活功能决定人是否开始采取行动,而指向功能决定人接受什么样的信息,采取朝向什么对象的行动。动机能够使个体的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或对象,决定人的信息接受方向,即具有将行为引向某一特定接受对象的指向功能。如在成就动机的支配下,知识分子放弃舒适的生活条件而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 3.维持和调节功能 动机产生后,动机推动着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并调节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如果活动达到了目标,动机将使个体终止这种活动;如果活动尚未达到目标,动机将促使个体维持或加强这种活动,或者转换活动方向以达到目标。 4、强化功能 当行动达到预定目标时,动机会促使有机体强化被肯定行为的发生频率,从而形成一种行为模式或接受习惯。 二、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 1.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学习动机的组成: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方面构成。 (1)学习需要: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这种愿望或意向是驱使个体进行学习的根本动力,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2)诱因: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诱因可以是简单的物体如食物、水等,也可以是复杂的事情如名誉、地位等。凡是使个体产生积极的行为,即趋向或接近某一目标的刺激物,称为积极诱因,例如,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育措施中,教师所提供的奖品、

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

谈谈激发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 学习动机的激发一个优秀教师必备的能力。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正是“授人以渔”的初始步骤。如果一个教师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的话,他的教学就成功了多半。现代教育推崇的“自主学习法”,实质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本人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提升教师个人的教学水平,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 孔子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喜欢老师,相信老师,老师给出的教学指令,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才会容易实现。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因为只有学识渊博,专业精深的教师才能胜任现代化的教学,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钦佩,彰显人格魅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注重师爱的培养。是爱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博大而深沉的爱,是教师高尚情感的结晶。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动作,一句体贴的言语,都会使学生受到鼓舞,情绪振奋,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师爱就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样潜移默化。 总之,教师对专业的敬业精神,饱满的精神风貌和爱护师生热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 二、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其特点是在从事学习活动或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这是一种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部动机。学生只有在学习中不断体会到所学课程的重大价值,只有明确认识到当前所学与将来所用的紧密联系,才能激发出对所学学科的学习需要,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树立以掌握为目标的动机,以此启发学生的求知需要,培养学生争取成功、克服失败的意向。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 1、以生动活泼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某一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引起他们进一步探讨的认知需要。

成就动机问卷(含评分标准)

题目非 常 不 符 合 有 些 不 符 合 不 能 确 定 有 些 符 合 非 常 符 合 1我喜欢新奇的、有困难的任务,甚至不惜冒风险 1 2 3 4 5 2我讨厌在完全不能确定会不会失败的情境中工作 1 2 3 4 5 3我在完成有困难的任务时,感到快乐 1 2 3 4 5 4在结果不明的情况下,我担心失败 1 2 3 4 5 5我会被那些能了解自己有多大才智的工作吸引 1 2 3 4 5 6在完成我认为是困难的任务时,我担心失败 1 2 3 4 5 7我喜欢尽了最大努力能完成的工作 1 2 3 4 5 8一想到要去做那些新奇的、有困难的工作,我就感到不安 1 2 3 4 5 9我喜欢对我没有把握的问题坚持不懈地努力 1 2 3 4 5 10我不喜欢那些测量我能力的场面 1 2 3 4 5 11对于困难的任务,即使没什么意义,我也容易卷进去 1 2 3 4 5 12我对那些没有把握能胜任的工作感到忧虑 1 2 3 4 5 13面对能测量我能力的机会,我感到是一种鞭策和挑战 1 2 3 4 5 14我不喜欢做我不知道能否完成的事,即使别人不知道也一样 1 2 3 4 5 15我会被困难任务吸引 1 2 3 4 5 16 在那些测量我能力的情境中,我感到不安 1 2 3 4 5 17对于那些我不能确定能否成功的工作,最能吸引我 1 2 3 4 5

18对需要有特定机会才能解决的事,我会害怕失败 1 2 3 4 5 19给我的任务即使有充裕的时间,我也喜欢立即开始工作 1 2 3 4 5 20那些看起来相当困难的事,我做时很担心 1 2 3 4 5 21能够测量我能力的机会,对我是有吸引力的 1 2 3 4 5 22我不喜欢在不熟悉的环境下工作,即使无人知道也一样 1 2 3 4 5 23面临我没有把握克服的难题时,我会非常兴奋快乐 1 2 3 4 5 24如果有哦困难的工作要做,我希望不要分配给我 1 2 3 4 5 25如果有些事不能立刻理解,我很快会对它产生兴趣 1 2 3 4 5 26我不做那些要发挥我能力的工作 1 2 3 4 5 27对我来说,重要的是做有难度的事,即使无人知道也无关紧 1 2 3 4 5 要 28我不喜欢做那些我不知道我能否胜任的事 1 2 3 4 5 29我希望把有困难的工作分配给我 1 2 3 4 5 30当遇到我不能立即弄懂的问题,我会焦虑不安 1 2 3 4 5 该问卷由叶仁敏和Hegtvet.K.A 合作译制。 问卷共30题,两个维度,其中包括:追求成功(Ms)共15题,避免失败(Mf )共15题。MS包括15道所有奇数号的题目;MF是回避失败的动机,包括15道所有偶数号的题目。30题全部正向计分,按非常不符合,有些不符合,不能确定,有些不符合,非常符合5个等级评分,分别给予1分到5分,得分越高表明这类动机越强。 同时根据阿特金森的理论得到成就动机等总分等于追求成功动机减去避免失败动机得分(Ma=Ms-Mf)。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