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行政学试题

教育行政学试题

教育行政学试题
教育行政学试题

《教育行政学》

考核制度

培训制度

奖惩制度

职务升降制度

1987

1989

1990

1992

利用自然通风

利用人工通风

减少热传递

利用遮

干部教育

技术教育

工农群众教育

儿童教育

普通教室

专用教室

教学办公室

实验室

全国人大代表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督政

宏观督导

微观督导督导

辞职制度辞退制度回避制度退休制度

类型结构形式结构区域结构层次结构

定机构定岗

定编

定员

2010

2011

2009

2008

直线型

双轨型

单轨型

中间型

统一要求

统一标准

多样化的课程结构单一的课程结构

1984

1985

1986

1976

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在中国境内定居

具备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

年龄不超过

我国教育督导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教育督导基本任务:监督、检查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的情况及其他有关事项,评价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帮助指导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反应下级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对教育工作中有关问题进行调差研究,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

结合实际说明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必要性及对策。

答:我是一名幼儿教师,作为一名管理人员肩负着全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任务。在这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教师专业化的现状:

总体状况:起步晚、水平低;

表现:学历起点偏低,入职门槛不高;

教师培训机构鱼龙混杂,教学方式方法存在问题;

教师资格证书、教师聘任等制度有待完善和规范

教师专业道德素质和专业伦理有待提升;

教师法律、经济、社会地位不高,专业自主权利较少;

严格意义上的教师专业组织近乎空白。

作为一个特殊职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全民素质的使命。因此,教师专业化的提高势在必行。

对策:

①利用已有研究成果,并借鉴国外三种模式,构建我国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

②立足国情,注意地区差异性,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师分级制度;

③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在职进修,形成教师的教学研究与反思能力。

④在注重教师高尚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及态度的同时,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健全的品格与适于教师的个性。

⑤注重家校合作,学社融合。

《教育行政学》练习试题库与答案

《教育行政学》练习题库本科 一、单项选择题 1.最早出版的单独的教育行政学著作及其作者是( B ) A.《行政学》施泰因 B.《学校行政》佩恩 C.《美国的教育行政》达顿、斯奈登 D.《教育行政学》林文达 2.我国唐朝时期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是( C ) A.崇文馆 B.太学 C.国子监 D.弘文馆 3.世界各国的教育行政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导型,另一类是( D ) A.计划型职能………… B.服务型职能…… C.经营型职能 D.监督型职能 4.教育管理机构改革的核心是( C ) A.统一……… B.效能…… C.精简……… D.分工 5.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时间是( A ) A.1995 B.1993 C.1996 D.1999 6.教育预测的原理包括延续性原理、因果性原理和( C ) A.逻辑性原理 B.有效性原理 C.相似性原理 D.相关性原理 7.教育财务行政的根本任务是( A ) A.合理地安排和使用教育经费 B.监控教育经费的合法使用 C.监控其他教育资源的有效使用 D.筹措教育经费及其他教育资源 8.当前我国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实行的是( B ) A.任命制 B.公务员制 C.聘任制 D.选派制 9.教育督导有三大职能,即沟通评价职能、检查督促职能和( D ) A.决策职能 B.改进职能 C.规划职能 D.指导推广职能 10.下列与对教育行政工作人员惩处方式不符 ..的是( C ) A.警告 B.记过 C.罚款 D.降级 11.下列表述中不符合 ...教育人事行政基本原则的是( C ) A.量才适用 B.选贤任能 C.因人设岗 D.合理流动 12.校园、校舍的新建扩建费属于( A ) A.教育基本建设费 B.公用经费 C.人员经费 D.交通费 13.教育行政咨询的三大特性是独立性、自由性及( D ) A.专业性 B.强制性 C.求实性 D.科学性

信息技术期末考试试题

中职学校信息技术期末考试试题 (适用班级:)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考试科目共3科,考试为合卷。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8页。满分3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共211分)Ⅰ卷(第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23分。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写字板的扩展名是()。 A..txt B..docx C..rtf D..xls 2.将十进制数25.75转化为二进制数为() A.11001.11 B.11001.011 C.10011.11 D.10011.011 3.假设机器字长为8,十进制数(-42)的补码为() A.10101010 B.11010101 C.11010111 D.11010110 4.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A.寄存器 B.控制器 C.设备驱动器 D.操作系统 5.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不包括() A.传染性 B.破坏性 C.潜伏性 D.混合性 6.在win 7系统中,以下那种方法不能关闭计算机() A.单击开始菜单中的关机按钮 B.无活动窗口时ALT+F4 C.WIN键?U?U D.直接按电源按钮几秒 7.打开开始菜单的快捷键是() A.Ctrl+Esc B.Alt+Esc C.Ctrl+Tab D.Alt+ Tab 8.根据图标的不同作用,可将图标分为界面要素类图标.().文件图标.文件夹图标.快捷方式图标。 A.图片图标 B.应用程序图标 C.快捷图标 D.桌面图标 9 / 1 9.在计算机窗口中,文件和文件夹的查看方式不包括() A.中等图标 B.列表 C.缩略图 D.平铺 10.在同一个磁盘中复制文件和文件夹,用鼠标拖动时需加() A.Shift键 B.Ctrl键 C.Alt键 D.Tab键 11.创建文件和文件夹的快捷方式的方法() A.左键拖动?在当前位置创建快捷方式 B.右键拖动?在当前位置创建快捷方式

行政管理学(A)2013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行政管理学(A)试题2013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伍德罗·威尔逊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 ),它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 A.《行政学》 B.《政治与行政》 C.《行政学原理》 D.《行政之研究》 2.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 )。 A.里格斯 B.古立克 C.德鲁克 D.高斯 3.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行政监督 B.政府职能 C.行政决策 D.行政体制 4.对于一般的省、市、县而言,实行民族自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就是( )的行政区。 A.传统型 B.发展型 C.特殊型 D.现代型 5.中央一些部委和一些省市公开招考司(局、厅)级和处级领导者的制度属于( )。 A.选任制 B.委任制 C.聘任制 D.考任制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施行于( )。 A.2006年1月1日 B.1993年10月1日 C.2005年4月27日 D.1994年1月1日 7.为了实现目标而制定的方案,称为( ),这是构思和设计的主要方案。 A.积极方案 B.临时方案 C.应变方案 D.追踪方案 8.整个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最为关键的阶段是( )。 A.协调阶段 B.准备阶段 C.实施阶段 D.总结阶段 9.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市级预算 B.中央预算 C.省级预算 D.县级预算 10.目标管理方法是( )于20世纪50年代,应用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人际关系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 A.伍德沃德 B.西蒙 C.德鲁克 D.菲德勒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项以上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11.作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建立是由( )完成的。 A.泰勒 B.魏劳毕 C.怀特 D.韦伯 E.费富纳 12.组织文化包括()。 A.组织观念 B.法律意识 C.管理对象 D.价值观 E.道德感情 13.世界上通行的人事分类制度是( )。 A.态度分类 B.职位分类 C.能力分类 D.学历分类 E.品位分类 14.从决策主体采取决策的方法上来讲,行政决策可以分为()。 A.经验决策 B.集体决策 C.理性决策 D.科学决策 E.个人决策 15.行政组织内部的协调可以分为( )。 A.层级结构的协调 B.横向部门之间的协调 C.人际关系的协调

农业生态学期末复习题全资料

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2、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体(在一定空间的全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最小因子定律:德国化学家比希提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那一种营养物质”,即最小因子定律。 种群调节:指种群数量的控制。是物种的一种适应性反应。种群的数量是由出生与死亡、迁入与迁出两方面决定的,所有影响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的环境因子、生物因子都对种群的数量起调节作用。 4、种群:在一定时间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总和,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形式(空间分布:随机的、均匀的、和成从的或聚集的。其增长型:在无环境限制下成指数式增长;在环境制约下成逻辑斯蒂增长。)。 5、优势种:在群落中地位和作用比较突出,具有主要控制权或统治权的种类或类群,其中优势层中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 6、群落:同一时间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群落。群落的水平结构特点:常形成相当高密度集团的

片状或斑块状镶嵌。垂直结构的特点:成层性(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地被层)。 7、边缘效应:由于生态环境的过渡性,不同斑块间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频繁,生物种类繁多,生产力较高(是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相邻斑块或周围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与斑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或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过渡区域称为边缘效应)。 8、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群落组成及其环境想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 9、顶级群落: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通过复杂的发展演替,达到最后成熟阶段的群落与周围物理环境取得相对平衡的 稳定群落。顶级群落: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演替发展到最后出现的稳定的成熟群落称为顶级群落。 10、生态位: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11、十分之一定律: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不同利用者之间存在的这种必然的定量关系。在自然条件下,每年从任何一个营养级上能收获到的生产量,按能量计只不过是它前一个营养级生产量的十分之一左右。林德曼把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不同利用者之间存在的这种必然的定量关系,叫做“十分之一定

教育行政学简答题

我国教育立法的机关可分为以下几类? 答案: 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 2、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3、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4、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5、国务院所属机构及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44.第33题 我国现行教育行政体制的特征 答案: (一)中央集权多于地方分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并存(二)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监督多于法律监督,实施行政干预(三)下级对上级负责,一级管一级 (四)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程度呈周期性变化 45.第45题 教育规划的特点 答案: 1、教育规划更加注重提高教育质量 2、教育规划已经逐步向教育系统的纵横两个方向扩展 3、教育规划与教育研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4、教育规划具有多指标性 5、教育规划具有长期性 6、教育规划具有不稳定性

教育经费的来源 答案: 1、国家财政拨款 2、各级政府征收由于教育的税、费 3、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收取学费 4、发展校办产业,开展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 5、集资办学和捐资助学 6、教育基金 47.第47题 教师的职责和权利 答案: (一)教师的职责 1.搞好教学,做好教书工作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教师的根本职责是做好“育人”工作,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并培养学生良好时思想道德。 3.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教师的权利 1.教师享有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权利 2.教师有对学校教学管理的建议权 3.教师享有劳动和报酬的权利 4.教师有业务进修的权利 5.从事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的权利

48.第48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行政体制改革 答案: (1)加强和完善政府的宏观管理体系,继续推行基础教育管理地方化。 基础教育管理地方化,就是地方政府在遵守国家教育法规,履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前提下,自主管理本地区的基础教育,因地制宜的制定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法规制度,并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价。 (2)进一步明确地方各级政府办学和管理的职责权限,落实“分级办学,分级管理”。(3)加强法制观念,使基础教育朝着法制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 (4)政校分开,加大力度实行学校自主发展。 49.第49题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案: (1)中央与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对高等教育过度统一,使高等教育办学缺乏自主权。 (2)实行中央提议领导,地方缺乏自主的统筹决定权。 (3)大学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政府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对大学的管理过于死板,使得高等教育办学缺乏民主化。 50.第50题 教育部的主要职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答案: 1、研究并拟定教育方针、政策,进行起草有关教的法律、法规草案并监督实施; 2、研究并提出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对全国教育事业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 3、拟定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政策,确定教育发展重点、结构、速度,指导并协调实施工作; 4、负责本部门教育经费的统筹管理; 5、负责对外进行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同国际接轨。 43.第22题

现代信息技术期末考试-知识整理

现代信息技术重点 1、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 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 广义的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指的是学校教育,即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系统、有目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技术:指个人的技能、技艺。日常生活经验角度来说:技术就是人们为了达到某 个目的、选择或制造相应的工具、采取合适的方法使用工具的一种能力;技术学的角度来看:技术指人类在生活、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以及依据自然科学原理发展成的工艺操作技能和方法;哲学角度来说:技术是人类的超生物肢体,是人的肢体和思维的延伸。 3、教育技术:教育技术:1994年:对学习资源与过程的设计、开发、管理、应用 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目的是促进学习。教育技术:2005年: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4、教育技术学:对教育技术的产生、发展、相关理论、开发、应用及其规律进行 研究的一门学问。 5、现代教育技术:指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基础,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 下的教育技术。 6、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的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教学 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 7、多媒体课件:指以计算机为中心,把处理多种信息的技术集成在一起,用来扩 展人与计算机交互方式的多种技术的综合。 8、IP地址:是识别Internet网络中的主机及网络设备的唯一标识。 9、域名:是由若干个英文字母(不分大小写)、数字或减号“-”组成,再用小数点 “.”分隔成几部分。 10、拉斯韦尔模式的五大要素及其每个要素代表什么? 五大要素:传播者、信息、媒介、接受者、取得的效果。 分别代表:教师、教育信息、教育媒体、学生、教学效果。 11、香农——韦弗模式的要素及其分析? 要素: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 分析:1、信源与编码;2、信宿与译码;3、信道;4、干扰与反馈。 12、多元智能理论的含义、内容及其启示?

普通生态学期末考试六套试题和答案解析

WORD格式.整理版 一、解释下例术语(本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参考答案: 1、Ecological Amplitude: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耐受一个范围,其范 围就称为生态辐。 2、Dominant Species:优势种,指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 物种。 3、Niche:生态位,指生物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的总和。 4、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 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 5、Biosphere: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生物栖息的场所,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评分标准: (1)英文需翻译成规范的中文名词,不能正确给出的扣1分; (2)要求给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简单给出概念本义而未能扩展的扣1分。 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术语(本题3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参考答案 1、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 趋同适应:不同物种在相似的大环境条件下,可能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表现出相似性。这样导致了不同物种相同的生活型。 趋异适效应:指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个物种面对不同的生态压力和选择压力,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有不同的调节,这导致了生态型。 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都是物种为适应环境条件的而表现出的特性。 2、层片与层次 层片:每一层片均由相同生活型和相似生态要求的不同植物所构成的机能群落。 层片作为群落的结构单元,是在群落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层片具有如下特征: ⑴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个生活型类别。 ⑵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不同层片的小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了群落 环境。 ⑶层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结构特征。 层次:群落中植物按高度(或深度)的垂直配置,就形成了群落的层次,强调群落的空间 结构。群落的成层性保证了植物群落在单位空间中更充分地利用自然环境条件。陆生群落的优质.参考.资料

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0002)

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山东大学2002年研究生招生考试行政管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行政决策 2.政府职能 3.三权分力 4.绩效 二.简答 1.行政管理的学科特点有那些 2.简述行政权力的分配方式及途径 3.考任制的基本原则 4.西蒙的决策理论及其贡献 5.现代法治的行政特征 三.论述题 1.传统行政权力与现代行政权力相比二者有何不同 2.试述中国政府机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管理课程试卷(第四套) 一、简释题 1.行政干预手段与经济手段 2.行政效益与行政效率 3.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二、简答题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的原则是什么? 2.科学地认识和确定行政职能有何意义? 3.简述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制的涵义及其辩证关系。 三、论述题 1.试述人事行政的功能和环节。 2.试论述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四、案例分析题 【案例】中共XX县委向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提交了19个乡、镇长职

务任免建议名单。第二天,县人民政府便将这19个乡、镇长的任免通知发至县直属单位和有关区、乡、镇,县人大常委会收到以上任免通知后,认为县政府的任免通知违背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遂建议县政府予以纠正,但未能引起县政府的重视。事隔不久,县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又向县委反映这一问题,县委也没有明确表态。在这种情况下,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就此问题举行了常委会议。在常委会上,委员们一致通过了《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撤销县人民政府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乡、镇长任免通知的决定》,指出县政府对19个乡、镇长的任免通知不符合法律规定,予以撤销。 【案例分析】请用行政学有关理论分析上述案例中县政府、县人大常委会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行政管理课程试卷(第四套)答案要点 一、简释题 1.行政干预手段与经济手段 行政干预手段是指通过行政系统,采取行政命令、指示、规定和下达指令性计划来进行管理的方法,它具有垂直性、强制性的特点;经济手段是指按照经济运行的规律要求,通过贯彻物质利益的原则来进行管理的方法,它具有间接性、诱导性的特点。两种手段都是行政管理过程的基本手段。 2.行政效益与行政效率 行政效益则是对行政管理活动结果即行政产出的评价;行政效率是指在保证政府活动符合预定目的,并给社会带来有益成果的前提下,行政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率。评价行政效率要以对效益的肯定为前提。 3.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是对重复出现的,有一定常规可循的问题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是对偶然发生或首次出现的,没有现成规范和原则可循的问题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一般更为复杂,领导者应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非程序化决策上。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⑴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⑵紧密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行政体制改革;⑶加强与相关学科的结合。 2.答案要点:⑴对行政组织建设和科学化有重要意义;⑵对实现行政管理过程的科学化也有着重要意义。 3. 答案要点:⑴集体领导指对重大问题必须由领导集团全体成员讨论,作出决策和决定的制度。个人分工负责是领导成员为执行集体领导的意志而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制度。⑶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是辩证统一的,集体领导是个人分工负责的前提,个人分工负责是集体领导的基础。 三、论述题 1.答案要点:⑴人事行政的基本功能是:计划和组织;使用和开发;激励和监督。⑵人事行政的主要环节是:职位分类、选拔、培训、考核等。 2.答案要点:⑴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时间与动作的研究; ②对工人的挑选和培养;③工人与资方的合作;④实行职能管理制。⑵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促进了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

教育行政学试题1

教育行政学试题1 一、填空题 1.行政是国家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1.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 的活动。 2.国家主要通过政府的——2.教育行政部门——部门对教育事业进行管理。 3.教育行政学以———3.各级教育行政机构 ———和学校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组织和管理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4.教育行政学是一门具有—4.应用 ———性质的学科。 5.德国的行政学家—5.施泰因 ———被誉为“现代教育行政理论的创始人”。 6.教育行政学产生的时间大致是在——6.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 7.美国教育行政学产生的标志是达顿和斯奈登在1908年出版的——7.《美国教育行政》 ————一书。 8. 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8.奏定学堂章程 —————中,规定初级师范学堂的教育科目中有教育法令和学校管理两科。 二、单项选择题 1.国家对教育事业管理的主要部门是(1. C ) A、司法部门 B、文化部门 C、教育行政部门 D、学校 2.教育行政学的学科性质具有较强的(2. A ) A、应用性 B、理论性 C、抽象性 D、综合性 3.被誉为“现代教育行政理论的创始人”的是德国的(3. C ) A、泰罗 B、法约尔 C、施泰因 D、古利克 4.美国教育行政学最早产生的时间大约是(4. D ) A、 18世纪初 B、18世纪末 C、19世纪初 D、20世纪初 三、多项选择题 1.教育行政的功能主要有(1. ABDE ) A、领导功能 B、调节功能 C、计划功能 D、服务功能 E、监督功能 2.教育行政的发展趋势是(2. BCDE ) A、客观化 B、科学化 C、民主化 D、相对集权化 E、效率化 3.我国在19世纪末,主要从以下哪些国家翻译介绍教育行政学理论(3. CD ) A、美国 B、法国 C、日本 D、德国 E、加拿大 四、名词解释 1.行政1.行政:行政是国家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

人文视野中地生态学期末问题详解

【单选题】(2分) 生态学和经济学都研究资源的稀缺性。 A. 对 B. 错 2 【单选题】(2分) 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对文化下了一个多数学者都能接受的定义,那就是,文化是指人类修养的积累。 A. 错 B. 对 3 【单选题】(2分) 熊猫的拇指并不适合抓握竹子,因为它是由腕骨进化来的,远不如拇指用起来方便。这说明熊猫的进化适应是不完美的。 A. 错 B. 对 4 【单选题】(2分) 身土不二,是指吾身出于此土,身土不可分离。 A. 对 B. 错 5 【单选题】(2分) 北美亚口鱼的北方种群对低温酶编码的等位基因较多,而南方种群对高温酶编码的占优势。 A. 对 B.

6 【单选题】(2分) 一些国际知名的网站基本上都能在中国找到类似的“山寨”版。可以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趋异适应。 A. 对 B. 错 7 【单选题】(2分) 贝格曼规律是指在寒冷地区,同种恒温动物个体相对于其它地区小,而相对面积大,相对散热量多。 A. 错 B. 对 8 【单选题】(2分) 无性繁殖是指不经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的一部分或未受精的卵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A. 对 B. 错 9 【单选题】(2分) 加拿大猞猁对美洲兔的调控属于外因调节。 A. 对 B. 错 10 【单选题】(2分) K对策者以量取胜,r对策者以质取胜。 A. 错 B.

11 【单选题】(2分)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缺陷之一在于没有认识到人类有能力增加食物供应。 A. 对 B. 错 12 【单选题】(2分) 兼性共生是指当共生关系不存在时,双方不能稳定地生长。 A. 错 B. 对 13 【单选题】(2分) 渡渡鸟灭绝之日,正是大颅榄树绝育之时。 A. 错 B. 对 14 【单选题】(2分) 把“上帝的羔羊”翻译成“上帝的小海豹”是一种准确的翻译。 A. 对 B. 错 15 【单选题】(2分) 我国历代的法律一直禁止亲亲相护、亲亲相隐。 A. 错 B.

公共行政学答案

信息文本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8分) 现代意义上第一个独立的、职能化的人事行政机关是()于1855年成立的文官委员会。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日本 正确答案是:英国 美国的文官委员会、日本的人事院等机构属于()类型。 a.折中制 b.党统一领导制 c.部内制 d.部外制 正确答案是:部外制 部外制是()国用法律制度把政党制度排除在政府之外而产生的一种人事行政机构。 a.法 b.英 c.美 d.日本 正确答案是:美 人事行政机关实行折中制的国家有()。 a.日本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正确答案是:英国 人事行政机关实行党统一领导制的国家有()。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中国 正确答案是:中国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它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而始于()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文官制度。 a.日本 b.法 c.英 d.美 正确答案是:英

世界上第一个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是()。 a.中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 正确答案是:英国 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 a.英 b.美 c.中 d.法 正确答案是:美 我国《公务员法》正式施行于()。 年8月14日 年4月27日 年1月1日 年1月1日 正确答案是:2006年1月1日 信息文本 二、多项选择题(前9题每题1分,后6题每题2分,共21分) 人事行政的特点可以归结为()。 选择一项或多项: a.现代化 b.专业化 c.法治化 d.职业化 e.普遍化 正确答案是:法治化,专业化,现代化,职业化 人事行政的专业化特点主要表现在()。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人事管理形式专业化 b.国家公务员职业专业化 c.人事行政机构专业化 d.人事行政论专业化 e.人事管理方法专业化 正确答案是:人事行政论专业化,人事行政机构专业化,人事管理方法专业化,国家公务员职业专业化 人事行政应该尊重的基本原则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依法管理原则 b.知人善任原则

八年级《信息技术》期末考查试卷

八年级《信息技术》期末考查试卷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16分,每小题2分) 1、EXCEL工作簿文件的扩展名默认为 ( ) A、DOX B、TXT C、XLS D、XLT 2、在Excel中填入数据或计算时,单元格中出现“########”,表示:( ) A、填入的数据不合法 B、填入的数据格式不对 C、填入的数据计算公式有误; D、数据位数太长,无法显示。 3、在EXCEL中,如用鼠标单击某个单元格,则在编辑栏左端的名称框中显示该单元格的()。 A.内容 B.行号 C.列号 D.地址 4、在网页中,()可以建立超链接。 A、文字 B、图片 C、动画 D、以上都可以 5、下列软件中,哪一个是浏览网页的软件:() A、Internet Explorrer B、PhotoShop C、ACDSee D、Outlook Express 6、在excel中,下列公式正确的是() A、b2*d3+1 B、c7+c1 C、sum(d1:d2) D、=a2+b2/2 7、在Excel工作簿中,默认情况下工作表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255 8、下列函数中哪一个是求最小值函数____: ( ) A.MAX B.MIN C.SUM D.COUNT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8分) 9、使用函数AVERAGE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数值的总数。 ( ) 10、一个Excel工作薄中,可以有很多个表存在。( ) 11、工作簿中各工作表的数据不能互相调用。 ( )

12、Excel中,公式中用单元格地址代替单元格的具体数值,当相应的单元格数值改变时,公式会自动重新计算,得到新的结果。 ( ) 三、操作题(26分) 13、在桌面新建以自己学号姓名命名的文件夹(6分) 14、(20分)用Excel制作如图所示表格,要求: 1)输入表格中的非计算数据; 2)销售额为用公式计算出来的数据; 3)以“销售表”为文件名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中。

行政管理学模拟题A卷及答案

东莞理工学院成教学院考试试卷(A卷) 2010年(秋季)学期 科目:行政管理学考试形式:闭卷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分级制 2.行政领导 3.行政实施 4.诱导性行政方法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行政学产生的标志是威尔逊1887年发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文。我国第一部行政学专著是1935年出版的《行政学的理论和实际》,作者是____________。 2.国家公务员的人口是____________,出口是____________。 3.对公务员监督的渠道,一般可以分做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两种,前者包括立法监督、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社会监督等形式,后者包括专门监督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 4.协助行政首长处理日常事务的综合性办事机关是__________________机关。

5.行政组织典型的结构模式有直线集权制、_______________、直线职能制、_____________________、直线分权制和___________________六种。 6.行政实施主体包括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两方面。具体的行政实施阶段主要包括指挥、____________、控制和___________等四个环节。 7.法制监督是一种___________监督,它主要有两大类,即国家法制监督和___________________监督。 8.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主要有选举制、_____________、考任制和_____________。 9.构成指挥者权威基础的第一个要件是_______________,另一个要件是指挥者一定的威望和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个人专断式是当今世界各国行政决策体制的主要形式。() 2.行政领导主体是被领导者和行政管理的部分对象,包括个体领导者和群体领导者。() 3.在我国,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办及直属总局,地方政府所属各厅、局、处、科,均属于职能机关。() 4.行政协调的主要目的和根本作用就是要解决各个部门和人员之间所发生的矛盾和冲突。() 5.机关管理的首要原则是要遵循科学化的原则。()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公务员较理想的工资制度应体现哪些原则? 2.行政直协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态学期末复习题

2012年秋学期《基础生态学》期末复习题 依力夏提江·艾买尔的老婆穆妮热·图尔洪 一、判断题 1. (×)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是生物与周围物理环境的关系。 2. (√)初级生产是将无机物质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3. (×)不能在水中生活的生物称为陆生生物。 4. (×)只要2种生物生活在同一生境中,它们之间的竞争就不可避免。 5. (×)生物表现出相同外部形态结构适应特征是长期生活在同一生境的结果。 6. (√)恒温动物的体温也是会变的。 7. (×)岛屿上生物种类的多少取决于岛屿与大陆的远近。 8. (√)动物的婚配制度与资源的分布状况有密切关系。 9. (×)群落中个体生物量最大的物种称为优势种。 10.(×)气体型循环的元素以气态进行地球生物化学循环。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2.(×)大气中氮气的浓度的增加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原因。 13.(×)频度最高的种类就是往往就是一个群落的那群种。 14.(×)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就是说有些生态因子的作用是全面的。 15.(√)环境它能导致种群数量的改变。 16.(×)水在零度时密度最大。 17.(×)有冬眠特性的动物,在冬眠时体温与平时差不多高。 18.(×)在我们这个地方,一年当中是春分日日照最长,立冬日日照最短。 19.(×)蚕豆与玉米比较起来,玉米是属于长日照植物。 20.(√)P=C-Fu-R是初级生产公式,当中R表示呼吸损失掉的能量。 21.(×)青蛙的死亡曲线是凸型的,人的死亡曲线是对角线型的。 二、选择题 1.(D)在全部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的光是。 A.红光 B.紫外光 C.绿光 D.红外光 2.(B)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浓度的增加。 A.CO2 B.SO2 C.NO2 D.NH3 3.(B)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 A.直接作用 B.间接作用 C.替代作用 D.补偿作用 4.(D)下列不是可持续农业做法的是。 A.农、林、牧、渔多种经营 B.大力植树造林,避免水土流失 C.大力开展生物防治,避免化学农药污染 D.大量使用化肥,保持农产品持续高产 5.(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对策者是以提高增殖能力和扩散能力取得生存机会的 B.K对策者个体小、寿命短、存活率低,但增殖率高 C.K对策者适应于多变的栖息环境 D.K对策者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6.(C)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阴性植物比耐阴植物更耐阴 B.耐阴植物是介于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二类之间的植物 C.耐阴植物是在强光下生长不好,能忍受遮荫的植物 D.耐阴植物对光照具有较广的适应能力 7.(D)目前,最受人们重视、最活跃的生态学研究领域是。 A.个体生态学 B.种群生态学 C.群落生态学 D.生态系统生态学 8.(B)生物群落是。 A.生物偶然的组合 B.生物有规律的组合 C.生物随意的组合 D.生物杂乱无章的组合

行政管理学作业一答案

心之所向,所向披靡 行政管理学作业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最早出现行政这一概念是在(《纲鉴易知录》)上。 2、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亚里士多德)。 3、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 4、中国的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5、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欧文)。 6、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7、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商斯)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8、1961年里格斯发表了(《公共行政生态学》),这是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它开以生态学方法研究公共行政的风气之先河。 9、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里格斯)。 10、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代表里格斯的(《公共行政生态学》)。 11、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政府职能)。 12、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非赢利性)上。 13、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40个部门减为(29)。 14、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 15、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垄断资本主义)。 16、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上述三者,即ABC)。 17、行政体制的滞后性是由其(稳定性)演变而来的。

18、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19、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美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 20、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半总统制)。 二、多项选择题 1、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国家可以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 2、从广义的管理的角度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的行政学家有(西蒙、怀特、汤姆森、斯密斯堡)。 3、传统公共行政时期,也有人称为(科学管理时期、静态公共行政学时期、X理论时期)。 4、奠定公共行政学理论基础的代表人物是(威尔逊、古德诺),他们提出了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观点。 5、作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建立是由(怀特、魏劳毕、费富纳)完成的。 6、一般公共行政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 7、具体公共行政环境包括(管理对象、组织文化)。 8、行政环境的特点是(特殊性、复杂性、不稳定性、约束性)。 9、里格斯将公共行政模式划分为(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 10、构成—个国家公共行政政治环境的因素主要有(政治制度、政党制度、政治文化)。 11、要正确地界定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地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同时也必须考虑到社会的发展程度和政治民主的发展的水平。 12、政府职能的特点是(普遍性、不可替代性、服务性、系统性、强制性)。 13、马克思认为政府的基本职能有两种,即(政治统治职能、社会管理职能)。 14、从现代社会和各国政府行政实践来看,政府的基本职能可以分为(政治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

2015苏州市初一年级信息技术课期末考查资料

2015苏州市初一年级信息技术课期末考查(模拟) 选择一(每题2分,共20题,40分) 1.下列哪个类型的文件,适合用“WPS演示”打开编辑( B )。正确 A.AVI B.DPS C.JPG D.MP3 2.在WPS演示中,可利用( A )实现几个页面中进行相互跳转。正确 A.超链接 B.对象 C.自定义动画 D.幻灯片切换 3.矢量图和位图相比,矢量图的优点是( A )。正确 A.缩放、旋转和扭曲图形,清晰度不变 B.色彩丰富 C.图像所占空间大 D.易制作色彩变化多的图像 4.晓明同学暑假外出旅行,用数码相机拍摄了一些风景照,其中某些照片拍摄的明显倾斜,他应对这些照片先进行什么处理( B )。正确 A.调整亮度 B.旋转 C.裁剪 D.调整对比度 5.在“WPS文字”处理软件中,移动文本可以先选定然后再用( C )作来完成。正确 A.剪切和复制 B.复制和粘贴 C.剪切和粘贴 D.格式刷 6.现要把一篇WPS文档中所有的“深圳”两字改为“苏州”,可采用( C )功能快速、批量的进行更改。正确 A.定位 B.查找 C.替换 D.复制 7.在“WPS文字”文档中的表格,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C )。正确 A.能在表格中插入行或列

B.能左、右合并单元格 C.不能上、下合并单元格 D.能调整单元格的高度、宽度 8.在“WPS文字”中,文字要环绕图片,应将图片环绕方式设置为下面哪种类型?( A )正确 A.四周型 B.浮于文字下方 C.上下型 D.浮于文字上方 9.以下哪一组软件都是应用软件( C )。正确 A.WINDOWS、Mac、WPS文字、WPS表格 B.WPS文字、WPS表格、Linux、游戏、杀毒软件 C.游戏、QQ、WPS文字、WPS表格 D.WPS文字、安卓(Android)、WPS表格、声音编辑软件 10.某同学新建了一“WPS文字”文档,未保存,电脑突然断电了。断电前输入的内容在哪里?( D )正确 A.硬盘 B.外来磁盘 C.只读存储器 D.随机存储器 11.小明的计算机配置为:Intel Core2 Duo3.0GHz/4GB/500GB/19",其中用来表示内存容量的是 ( D )正确 A.Intel Core2 Duo3.0GHz B.19" C.500GB D.4GB 12.我们日常防止计算机感染病毒的正确做法是( A )正确 A.病毒监测软件处于启用状态 B.经常格式化硬盘 C.经常使用无水酒精擦洗电脑 D.保持机房的清洁 13.下面哪个软件可以实现从一个视频文件中截取一个片断的操作?( B )正确 A.Windows Media Player B.会声会影 C.Photoshop D.Word 14.《匆匆那年》是一部以青春为主题的电影,这部电影不可能的文件格式是( D )正确 A.匆匆那年.avi

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湛师生命科学学院20 至20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普通生态学》试卷(试题编号GE001) 一、解释下例术语(本题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Ecological Amplitude: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耐受一个范围,其范围就称为生态辐。 2、Dominant Species:优势种,指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3、Niche:生态位,指生物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的总和。 4、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 5、Biosphere: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生物栖息的场所,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二、比较分析以下各组术语(本题3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 趋同适应:不同物种在相似的大环境条件下,可能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表现出相似性。这样导致了不同物种相同的生活型。 趋异适效应:指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个物种面对不同的生态压力和选择压力,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有不同的调节,这导致了生态型。 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都是物种为适应环境条件的而表现出的特性。 2、层片与层次 层片:每一层片均由相同生活型和相似生态要求的不同植物所构成的机能群落。 层片作为群落的结构单元,是在群落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层片具有如下特征: ⑴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个生活型类别。 ⑵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不同层片的小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了群落环境。 ⑶层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结构特征。 层次:群落中植物按高度(或深度)的垂直配置,就形成了群落的层次,强调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成层性保证了植物群落在单位空间中更充分地利用自然环境条件。陆生群落的成层结构是不同高度的植物或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在空间上的垂直排列结果。例如,发育成熟的森林中,通常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成层结构是自然选择地结果,它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一般层片比层次的范围要窄,因为一个层次的类型可由若干生活型的植物组成。 三、不定项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题1.5分,共15分) 1、r-对策生物的主要特点有AC 。 A 体型小 B 体型大 C 生殖力强D生殖力弱 2、在诸生态因子中BD 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A 能替代少数其他因子

(完整版)公共行政学习题答案

公共行政学习题答案 《公共行政学》竺乾威主编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公共行政学》公共行政学》竺乾威主编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绪论 1、公共行政的原则及主要功能?这些功能发生了什么变化?公共行政的原则①法制原则②服务原则③效率原则④责任原则主要功能①管制功能②服务功能③维护功能④扶助功能现代公共行政的产生基本上奠定了上述功能框架,但是,行使这些功能的方式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①从消极的运作走向积极的运作②从直接的运作走向间接的运作③从集权的运作走向分权的运作 2、公共行政理论受到了哪些主要学派和思想的影响,这些学派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影响公共行政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的学派主要有:①古典学派。古典学派的研究出发点和目标是“效率和经济” ,注重行政程序、组织结构和行政原理的研究,研究着重于规划、组织、人事、指挥和控制这些管理功能。②行为学派。用“社会人”概念取代了古典学派“经济人”的概念,同时将非正式组织的概念引入管理学。③决策学派。该学派认为,决策是行政的中心,决策者在决策过程的理性是有限的,应以“满意”准则来取代“最优化”准则。④系统学派。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组织的管理在于维持一种个人和组织的均衡。⑤公共选择学派。一种良好的政治制度应该达到这样一种状况:它不否认政治家存在着追求自身利益的动机,但它能够保证政治家对自身利益追求的结果是实现国家利益,而要做到这一点,要靠政治市场上看不见的手—选举制度的良性运转。 3、新公共管理有哪些特征,如何理解对它的批评?特征:①将注意力集中于取得结果和管理者个人的责任。②以市场取代官僚组织。③引入私人部门管理方法。④政府的某些功能通过市场的测试而承包出去。⑤把公众视为公共管理机构的客户。⑥在资源使用中强调节省。⑦在公共部门引入更多的竞争。对新公共管理的批评:①对人性认识的偏颇;②管理主义所导致的公共行政价值的偏颇和公共行政在民主治理过程的正当性的丧失;③市场基本教义和对市场机能的不当崇拜;④向私部门学习之自我解构与公私管理之混淆;⑤不恰当的"顾客"隐喻。 4、转型时期中国公共行政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①政府定位问题②政府官员问题③制度建设和创新问题④依法行政问题⑤观念更新问题思考: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应当怎样体现?第一章行政组织 1、简述古典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权变理论的组织设计原则。古典组织理论的组织设计原则:①递阶原则②功能原则③幕僚原则④协调原则行为科学理论的组织设计原则:①组织的权力应建立在下级同意的基础上,上级命令只 1 有在下级服从的条件下才能生效。②组织与其职能必须保持平衡关系。③在正式组织中要注意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权变理论的组织设计原则:以系统、动态的观点来理解和设计组织。 2、首长制和委员会制、集权制和分权制、完整制和分离制以及层级制与配能制各有哪些重要特征?首长制:行政组织最高决策和管理权力由行政首长个人行使并负责。委员会制:行政组织最高决策和管理权力由若干人组成的委员会共同行使,按少数服从多数或协调一致的原则集体决定、共同负责。集权制:权力集中于上级,下级处于被动受控地位。分权制:下级机关在其管辖范围内有较大自主权。完整制:只受同一上级组织或同一首长的指挥、控制与监督。分离制:受两个以上的首长或上级机关的指挥、控制与监督。层级制:纵向分为若干层级,下级对上一层级负责,管辖范围从上到下依次缩小。职能制:横向划分为若干个部分,每个部分互不统属、相互分工合作。 3、组织冲突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它们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冲突?类型:①个人冲突:又分个人角色冲突和个人之间的冲突。②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为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冲突。③团体之间的冲突:包括组织不同层级之间的冲突;不同职能之间的冲突;指挥系统与参谋系统之间的冲突;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冲突。特点:?解决①面对问题或解决问题;②润滑双方的分歧;③强迫执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