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MATLAB的平面四连杆机构运动仿真.

基于MATLAB的平面四连杆机构运动仿真.

基于MATLAB的平面四连杆机构运动仿真.
基于MATLAB的平面四连杆机构运动仿真.

机电工程技术 2011年第 40卷第 04

基于 MATLAB 的平面四连杆机构运动仿真

*

龙 1, 黎炯宏

2

(1.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 , 上海

201306; 2. 广州市珠江机床厂有限公司 , 广东广州 511450

*上海海事大学校基金 (编号 :20110040 , 应用 MATLAB 软件编程进行运动仿真分析 , 、直观的仿真手段。 ; 运动仿真 ; MATLAB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492(201104-0051-02

引言

四连杆机构因其结构灵活、能够传递动力并有效地实现预定动作 , 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1]

。进行连杆机

构运动分析 , 传统方法主要是图解法或分析法 [2]

, 无论设

计精度还是设计效率都相对低下 , 无法满足现代机械高速高精度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 特别是以

MATLAB 为代表的数值计算软件的出现 , 为进行机构分析

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3-4]

MATLAB

[5-6]

是一种面向科学工程问题的数值计算软

件 , 具备强大的科学计算功能、开放式的扩展环境、以及多达 30多个面向不同领域的扩展工具箱 , 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使用。

本文首先利用复数向量建立平面四连杆机构的数学运动模型 , 然后应用MATLAB 软件编程进行四连杆运动仿真计算 , 得到连杆运动位移、速度及加速度等运动参数。

1四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7-8]

图 1为四连杆机构的复向量坐标图 , 设四个构件的长度分别为 r 1、 r 2、 r 3、 r 4, 方位角分别为θ1、θ2、θ3、θ4, 其中θ1=0。

构件 2为原动件 , 下面分别推导未知方位角、端点位置、速度及加速度方程。

1.1几何位置分析

根据连杆机构特性 , 运动方程可写为 :

将上式展开 , 整理后得 :

对于一个特定的四杆机构 , 其各构件的长度和原动件

2的运动规律已知 , 则可根据式 (2 得到求解θ3、θ4的表

达式 :

对式 (1 求导 , 整理后得到角速度方程为 :

图 1

四连杆机构

(4

(1

(2

(3

机电工程技术 2011年第 40卷第 04期

1.2端点 B 运动分析

在复数坐标系中 , 端点 B 的位置可表示为B =r 2e j θ2, 则

分别对上式求一次、二次导数 , 得到 B 点的速度、加速度分别为 :

1.3端点 C 运动分析

端点 C 的位置可表示为C=B+r3e j θ3, 则

分别对上式求一次、二次导数 , 则得到 C 点的速度、加速度分别为 :

2MATLAB 求解

通过以上推导 , 在复向量坐标系中建立了四连杆机构方位角及端点运动参数的矩阵数学模型 , 可编制

MATLAB 7.0程序进行计算。计算步骤可分为 :

(1 首先定义连杆尺寸及原动件参数 , 并进行参数初始化 ;

(2 借助牛顿 -辛普森法或 fsolve 函数 , 求出连杆 3、

4的转角θ3、θ4;

(3 将上述参数代入后 , 得到端点 B 、 C 的位置、速度及加速度等运动参数 , 绘制运动曲线图。

3仿真运算

下面以某一具体连杆机构进行计算。

假设该机构各构件尺寸为 :r 1=1500mm, r 2=500mm、

r 3=1200mm, r 4=900mm, 构件 2以等角速度 10rad/s逆时针

方向回转。将上述参数代入程序后 , 计算得到机构运动参数。

图 2~4分别为θ4角速度、点 C 的速度变化曲线。

4结论

本文在复数向量坐标系中推导了四连杆机构运动方程 , 并应用MATLAB 软件进行了连杆机构运动数值仿真。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 该方法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到连杆运动参数 , 能够有效提高分析效率和计算精度 , 可进一步推广到多连杆机构设计及优化计算中。

参考文献 :

[1]孙桓 , 陈作模 . 机械原理 [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6.

(5

(6 (7

(8

(9 (10

图 4端点 C 垂直方向的速度曲线

图 2

转角θ4的角速度曲线

图 3

端点 C 水平方向的速度曲线

(下转第 84页

制造业信息化

机电工程技术 2011年第 40卷第 04期

[2]常绿 , 尹明德 , 欧阳祖行 . 综合运用解析法和实验法设计平

面四杆机构 [J ]. 机械制造 , 2002,

(3:26-28.

[3]周进雄 , 张陵 . 机构动态仿真 [M ].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

版社 , 2002.

[4]李娟玲 , 张建峰 . 基于 C 语言的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J ]. 机械研究与应用 , 2006, 19(5:117-120.

[5]宋兆基 . MATLAB6.5在科学计算中的应用 [M ]. 北京 :清

华大学出版社 , 2005.

[6]王正林 . 精通 MATLAB 科学计算 [M ]. 北京 :电子工业出

版社 , 2009.

[7]曹惟庆 . 机构设计 [M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4. [8]李洪涛 , 徐巍华 . 基于 MATLAB 软件对抽油机连杆运动规律

的仿真研究 [J ]. 机械工程师 , 2009(5:99-101.

第一作者简介 :刘

龙 , 男 , 1977年生 , 山西太原人 , 博士 , 讲

师。研究领域 :机械设计及理论。已发表论文 22篇。

(编辑 :向飞

(a a 相电压波形 (b a 相电压对应的频谱

图 5载波相移下相电压波形及其对应频谱

(a a 相电压波形 (b a 相电压对应的频谱

图 4交替反相层叠下相电压波形及对应频谱

参考文献 :

[1]Escalante M F , Vannier J C , Arzande A. Flying capacitor multi -

level inverters and DTC motor drive applications. 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 2002(49:89-95.

[2]Meynard T A , et al. Multicell converters:basic concepts and in -

dustry applications. 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 2002(49:955-964.

[3]Tolbert L M , Peng Fangzheng , Habetler T G. Multilevel PWM

methods at low modulation indices. IEEE Trans on Power Elec -tronics ,

2000(15:719-725.

[4]刘凤君 . 多电平逆变技术及其应用 [M ]. 北京 :机械工业出

版社 , 2007.

[5]金红元 , 邹云屏 , 林磊 , 等 . 三电平 PWM 整流器双环控制技

术及中点电压平衡控制技术的研究 [J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2006, 26(20:64-69.

作者简介 :李小凡 , 男 , 1981年生 , 江苏盐城人 , 硕士 , 讲师。研究领域 ; 变频调速技术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编辑 :王智圣

!!!!!!!!!!!!!!!!!!!!!!!!!!!!!!!!

(上接第 52页

研究与开发

method of mechatronic product knowledge model at present provides a line of thought for other standard parts of stamping dies.KM(Knowledge Management & the KBE (Knowledge-based Key Word: Solidworks; die holder; configurations; parametric Engineering system is a very important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modeling; characteristic dimension

application of the ontology technology and network describing language, this thesis takes the electromechanical product as example to explain the strategy method of the Web-based Knowledge Acquiring & Retrieving, providing the multi-class model of the LUO Ming-deng knowledge acquiring & retrieving and function structure skeleton, meanwhile bringing up the ECA rule of the Maintenance mechanism Abstract: The mating structure of mobile DVD mechanism base of the web-based & ontology-based product knowledge model.

and disk-pressing-arm axis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tructure Key words: WEB; mechanical product; knowledge model; acquiring stability of suction DV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mating & retrieving

structure is done firstly in this paper, then interference jointing and stress analysis of the disk-pressing-arm axis is done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calculation method,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advantages of accurate and quick, and can be a reliabl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structure design of mobile DVD.

SU Hai-fu, QU Jie, YU Wei-gao Key words: mobile DVD mechanism; stress analysis; finite element method

Abstract: Brake is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vehicle brake system. The paper takes a ventilated disc brake which is currently widely used for passenger cars as an example. The thermal-mechanical coupled finite element model for braking system was 12LIU Long, LI Jiong-hongestablished using the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BAQUS. The hot judder phenomenon appears for transient temperature field and stress field of the disc are simulated during emergency braking. Abstract: The motion mathematical model of four-bar plane linka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ss field is coupled with the temperature mechanism was established using complex vector method. Then its field and they are periodically fluctuated, and the frequency of the motion analysis was realized using MATLAB software. Motion fluctua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otational frequency of the disc parameters, including its motion positions, velocities and brake. The coactions of the time-varying moving thermal load and accelerations were calculated. This approach was more convenient the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play the major role in the fluctuations of than conventional methods for analyzing linkage mo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stress field. The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the Key words: mechanical design; four-bar linkage; motion thermal stress causes the disc thermal deformation of warping simulation; MATLAB

toward the hub and the thickness variation of the disc. And the thermal deformation causes the contact state and contact pressure changes during braking, then the hot judder appear.

Key words: ventilated disc brake; thermal- mechanical coupling; DAI Zi-kong thermal deformation; hot judder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focused on the study of a B-type Lift-sliding mechanical parking system, by using NX-Ideas, the mechanical parking system model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 DUAN Xiao-min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main structures under snow load were carried out. The elastic and elasto-plastic analyses of wheel-rail Abstract: This paper created the system simulation and presented a contact were introduced. Based on meeting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test of the water hydraulic pipe-mounted relief valve,The test stiffness and reliability,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the platform includes the range of pressure fluctuation and pressure stability, structure were presen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ess material was open-close performance experiment, pressure drop experiment and used and cost was decreased while its performance was

maintained.pressure-flow characteristic experiment; dynamic performance tests Key words: mechanical parking system; main structures; wheel-rail contains the pressure overshoot, stability time etc.Finally the paper rolling contact; FEA; optimum design

compared with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Key words: AMESim; open-close performance; pressure drop; pressure-flow characteristic

GAO Zhi-heng Abstract: The inlay method has carried on the introduction to on ZHANG Xin-qun product reduction gear box body bearing hol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inlay on the heat and mechanics. The analysis Abstract: The die holder is the most complicated standard part of believed that good inlays a set of craft to be supposed to pay stamping dies. In the designing process of stamping die, the die attention inlays a set of material, inlays set of and the reduction gear holders are used repeatedly. This article takes improving box body axle hole has coordinated the full quantity and so on, the automaticity of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of die holder as a overall evaluation affects, the electrochemistry corrosion influence, starting point, has discussed the parametric modeling process of die the distortion hotly and so on is various to the box body holders with the Configuration functions in Solidworks, and

performance influence, chooses the most appropriate material and

11-04-48 Stress Analysis of Mobile DVD Mechanism Mating Structure Based on FEM

11-04-38 Hot Judder Simulation for a Ventiled Disc Brake

11-04-51 Motion Analysis of Four-Bar Plane Linkage Using MATLAB Software

11-04-53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a Mechanical Parking System

11-04-42 The System Simulation and Test of the Water Hydraulic Pipe-Mounted Relief Valve

11-04-57 The Analysis of Reduction Gear Box Body Inlay Method and the Influence

11-04-45 The Parametric Modeling Completion of Die Holders with the Configuration Functions in SolidWorks

(Foryou Multi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Huizhou516005, China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 zhou 510641, China

(1.Logistics Engineering College,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2.Guangzhou Pearl River Machine Tool Works Ltd, Guangzhou 511450, China

(Changsha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nonferrous

metallurgy, Changsha 410011, China

(School of Modern Manufacturing,Guangdong Ling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uangzhou510663, China

(Haizhuang Chongqing Bureau, Chongqing 400020,

China

(C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uzhou239000, China

Abstracts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答案复习进程

第八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一、填空题: 1.平面连杆机构是由一些刚性构件用转动副和移动副连接组成的。 2.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运动副全部是低副。 3.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能作整周连续回转的连架杆称为曲柄。 4.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只能摆动的连架杆称为摇杆。 5.在铰链四杆机构中,与连架杆相连的构件称为连杆。 6.某些平面连杆机构具有急回特性。从动件的急回性质一般用行程速度变化系数表示。 7.对心曲柄滑块机构无急回特性。 8.平行四边形机构的极位夹角θ=00,行程速比系数K= 1 。 9.对于原动件作匀速定轴转动,从动件相对机架作往复直线运动的连杆机构,是否有急回 特性,取决于机构的极位夹角是否为零。 10.机构处于死点时,其传动角等于0?。 11.在摆动导杆机构中,若以曲柄为原动件,该机构的压力角α=00。 12.曲柄滑块机构,当以滑块为原动件时,可能存在死点。 13.组成平面连杆机构至少需要 4 个构件。 二、判断题: 14.平面连杆机构中,至少有一个连杆。(√) 15.在曲柄滑块机构中,只要以滑块为原动件,机构必然存在死点。(√) 16.平面连杆机构中,极位夹角θ越大,K值越大,急回运动的性质也越显著。(√) 17.有死点的机构不能产生运动。(×) 18.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为最短杆。(√) 19.双曲柄机构中,曲柄一定是最短杆。(×) 20.平面连杆机构中,可利用飞轮的惯性,使机构通过死点位置。(√) 21.在摆动导杆机构中,若以曲柄为原动件,则机构的极位夹角与导杆的最大摆角相等。 (√) 22.机构运转时,压力角是变化的。(√) 三、选择题:

23.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必要条件是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 A 其他两杆之和。 A ≤ B ≥ C > 24.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必要条件是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他两杆之和,而 充分条件是取 A 为机架。 A 最短杆或最短杆相邻边 B 最长杆 C 最短杆的对边。 25.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当以 B 为机架时, 有两个曲柄。 A 最短杆相邻边 B 最短杆 C 最短杆对边。 26.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当以 A 为机架时, 有一个曲柄。 A 最短杆相邻边 B 最短杆 C 最短杆对边。 27.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当以 C 为机架时, 无曲柄。 A 最短杆相邻边 B 最短杆 C 最短杆对边。 28.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 B 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就一定是双摇杆 机构。 A < B > C = 29.对曲柄摇杆机构,若曲柄与连杆处于共线位置,当 C 为原动件时,此时机构处在死点位 置。 A 曲柄 B 连杆 C 摇杆 30.对曲柄摇杆机构,若曲柄与连杆处于共线位置,当 A 为原动件时,此时为机构的极限 位置。 A 曲柄 B 连杆 C 摇杆 31.对曲柄摇杆机构,当以曲柄为原动件且极位夹角θ B 时,机构就具有急回特性。 A <0 B >0 C =0 32.对曲柄摇杆机构,当以曲柄为原动件且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B 时,机构就具有急 回特性。 A <1 B >1 C =1 33.在死点位置时,机构的压力角α= C 。 A 0 o B 45o C 90o 34.若以 B 为目的,死点位置是一个缺陷,应设法通过。 A 夹紧和增力B传动 35.若以 A 为目的,则机构的死点位置可以加以利用。 A 夹紧和增力;B传动。

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学仿真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 绪论 (1) 1.1CATIA V5软件介绍 (1) 1.2ADAMS软件介绍 (1) 1.3S IM D ESIGNER软件介绍 (2) 1.4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2) 2 曲柄连杆机构的建模 (3) 2.1活塞的建模 (3) 2.2活塞销的建模 (5) 2.3连杆的建模 (5) 2.4曲轴的建模 (6) 2.5汽缸体的建模 (8) 3 曲柄连杆机构的装配 (10) 3.1将各部件导入CATIA装配模块并利用约束命令确定位置关系 (10) 4 曲柄连杆机构导入ADAMS (14) 4.1曲柄连杆机构各个零部件之间运动副分析 (14) 4.2曲柄连杆机构各个零部件之间运动副建立 (14) 4.3曲柄连杆机构导入ADAMS (16) 5 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17) 结束语 (21) 参考文献 (22)

1 绪论 1.1 CATIA V5软件介绍 CATIA V5(Computer-graphics Aided Three-dimensional Interactive Application)是法国Dassault公司于1975年开发的一套完整的3D CAD/CAM/CAE一体化软件。它的内容涵盖了产品概念设计、工业设计、三维建模、分析计算、动态模拟与仿真、工程图的生成、生产加工成产品的全过程,其中还包括了大量的电缆和管道布线、各种模具设计与分析、人机交换等实用模块。CATIA V5不但能保证企业内部设计部门之间的协同设计功能而且还可以提供企业整个集成的设计流程和端对端的解决方案。CATIA V5大量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及摩托车行业、机械、电子、家电与3C产业、NC加工等领域。 由于其功能的强大而完美,CATIA V5已经成为三维CAD/CAM领域的一面旗帜和争相遵从的标准,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汽车及摩托车领域。法国的幻影2000系列战斗机就是使用CATIA V5进行设计的一个典范;波音777客机则使用CATIA V5实现了无图纸设计。另外,CATIA V5还用于制造米其林轮胎、伊莱克斯电冰箱和洗衣机、3M公司的粘合剂等。CATIA V5不仅给用户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而且具有先进的开发性、集成性及灵活性。 CATIA V5的主要功能有:三维几何图形设计、二维工程蓝图绘制、复杂空间曲面设计与验证、三维计算机辅助加工制造、加工轨迹模拟、机构设计及运动分析、标准零件管理。 1.2 ADAMS软件介绍 ADAMS即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该软件是美国MDI公司(Mechanical Dynamics Inc.)开发的虚拟样机分析软件。目前,ADAMS己经被全世界各行各业的数百家主要制造商采用。根据1999年机械系统动态仿真分析软件国际市场份额的统计资料,ADAMS软件销售总额近八千万美元、占据了51%的份额。 ADAMS软件使用交互式图形环境和零件库、约束库、力库,创建完全参数化的机械系统几何模型,其求解器采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中的拉格郎日方程方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方程,对虚拟机械系统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输出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反作用力曲线。ADAMS软件的仿真可用于预测机械系统的性能、运动范围、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习题和答案

2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图 示 平 面 六 杆 机 构 的 速 度 多 边 形 中 矢 量 ed → 代 表 , 杆4 角 速 度 ω4的 方 向 为 时 针 方 向。 2.当 两 个 构 件 组 成 移 动 副 时 ,其 瞬 心 位 于 处 。当 两 构 件 组 成 纯 滚 动 的 高 副 时, 其 瞬 心 就 在 。当 求 机 构 的 不 互 相 直 接 联 接 各 构 件 间 的 瞬 心 时, 可 应 用 来 求。 3.3 个 彼 此 作 平 面 平 行 运 动 的 构 件 间 共 有 个 速 度 瞬 心, 这 几 个 瞬 心 必 定 位 于 上。 含 有6 个 构 件 的 平 面 机 构, 其 速 度 瞬 心 共 有 个, 其 中 有 个 是 绝 对 瞬 心, 有 个 是 相 对 瞬 心。 4.相 对 瞬 心 与 绝 对 瞬 心 的 相 同 点 是 ,不 同 点 是 。 5.速 度 比 例 尺 的 定 义 是 , 在 比 例 尺 单 位 相 同 的 条 件 下, 它 的 绝 对 值 愈 大, 绘 制 出 的 速 度 多 边 形 图 形 愈 小。 6.图 示 为 六 杆 机 构 的 机 构 运 动 简 图 及 速 度 多 边 形, 图 中 矢 量 cb → 代 表 , 杆3 角 速 度ω3 的 方 向 为 时 针 方 向。 7.机 构 瞬 心 的 数 目N 与 机 构 的 构 件 数 k 的 关 系 是 。 8.在 机 构 运 动 分 析 图 解 法 中, 影 像 原 理 只 适 用 于 。

9.当 两 构 件 组 成 转 动 副 时, 其 速 度 瞬 心 在 处; 组 成 移 动 副 时, 其 速 度 瞬 心 在 处; 组 成 兼 有 相 对 滚 动 和 滑 动 的 平 面 高 副 时, 其 速 度 瞬 心 在 上。 10..速 度 瞬 心 是 两 刚 体 上 为 零 的 重 合 点。 11.铰 链 四 杆 机 构 共 有 个 速 度 瞬 心,其 中 个 是 绝 对 瞬 心, 个 是 相 对 瞬 心。 12.速 度 影 像 的 相 似 原 理 只 能 应 用 于 的 各 点, 而 不 能 应 用 于 机 构 的 的 各 点。 13.作 相 对 运 动 的3 个 构 件 的3 个 瞬 心 必 。 14.当 两 构 件 组 成 转 动 副 时, 其 瞬 心 就 是 。 15.在 摆 动 导 杆 机 构 中, 当 导 杆 和 滑 块 的 相 对 运 动 为 动, 牵 连 运 动 为 动 时, 两 构 件 的 重 合 点 之 间 将 有 哥 氏 加 速 度。 哥 氏 加 速 度 的 大 小 为 ; 方 向 与 的 方 向 一 致。 16.相 对 运 动 瞬 心 是 相 对 运 动 两 构 件 上 为 零 的 重 合 点。 17.车 轮 在 地 面 上 纯 滚 动 并 以 常 速 v 前 进, 则 轮缘 上 K 点 的 绝 对 加 速 度 a a v l K K K KP ==n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高 副 两 元 素 之 间 相 对 运 动 有 滚 动 和 滑 动 时, 其 瞬 心 就 在 两 元 素 的 接 触 点。- - - ( ) 19.在 图 示 机 构 中, 已 知ω1 及 机 构 尺 寸, 为 求 解C 2 点 的 加 速 度, 只 要 列 出 一 个 矢 量 方 程 r r r r a a a a C B C B C B 222222=++n t 就 可 以 用 图 解 法 将 a C 2求 出。- - - - - - - - - - - - - - - - - - ( ) 20.在 讨 论 杆2 和 杆3 上 的 瞬 时 重 合 点 的 速 度 和 加 速 度 关 系 时, 可 以 选 择 任 意 点 作 为 瞬 时 重 合 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时域有限差分法的Matlab仿真

时域有限差分法的Matlab仿真 关键词: Matlab 矩形波导时域有限差分法 摘要:介绍了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并利用Matlab仿真,对矩形波导谐振腔中的电磁场作了模拟和分析。 关键词:时域有限差分法;Matlab;矩形波导;谐振腔 目前,电磁场的时域计算方法越来越引人注目。时域有限差分(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FDTD)法[1]作为一种主要的电磁场时域计算方法,最早是在1966年由K. S. Yee提出的。这种方法通过将Maxwell旋度方程转化为有限差分式而直接在时域求解,通过建立时间离散的递进序列,在相互交织的网格空间中交替计算电场和磁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这种方法已经广泛应用到各种电磁问题的分析之中。 Matlab作为一种工程仿真工具得到了广泛应用[2]。用于时域有限差分法,可以简化编程,使研究者的研究重心放在FDTD法本身上,而不必在编程上花费过多的时间。 下面将采用FDTD法,利用Matlab仿真来分析矩形波导谐振腔的电磁场,说明了将二者结合起来的优越性。 1FDTD法基本原理 时域有限差分法的主要思想是把Maxwell方程在空间、时间上离散化,用差分方程代替一阶偏微分方程,求解差分方程组,从而得出各网格单元的场值。FDTD 空间网格单元上电场和磁场各分量的分布如图1所示。 电场和磁场被交叉放置,电场分量位于网格单元每条棱的中心,磁场分量位于网格单元每个面的中心,每个磁场(电场)分量都有4个电场(磁场)分量环绕。这样不仅保证了介质分界面上切向场分量的连续性条件得到自然满足,而且

还允许旋度方程在空间上进行中心差分运算,同时也满足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环路积分定律,也可以很恰当地模拟电磁波的实际传播过程。 1.1Maxwell方程的差分形式 旋度方程为: 将其标量化,并将问题空间沿3个轴向分成若干网格单元,用Δx,Δy和Δz 分别表示每个网格单元沿3个轴向的长度,用Δt表示时间步长。网格单元顶点的坐标(x,y,z)可记为: 其中:i,j,k和n为整数。 同时利用二阶精度的中心有限差分式来表示函数对空间和时间的偏导数,即可得到如下FDTD基本差分式: 由于方程式里出现了半个网格和半个时间步,为了便于编程,将上面的差分式改写成如下形式:

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仿真模型分析

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仿真模型分析 1前言 平面四杆机构是是平面连杆机构的基础,它虽然结构简单,但其承载能力大,而且同样能够实现多种运动轨迹曲线和运动规律,因而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就是对机构上某点的位移、轨迹、速度、加速度进行分析, 根据原动件的运动规律, 求解出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设计方法有很多,传统的有图解法、解析法和实验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构设计及运动分析已逐渐脱离传统方法,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仿真技术。本文在UG NX5环境下对平面四杆机构进行草图建模,通过草图中的尺寸约束、几何约束及动画尺寸等功能确定各连杆的尺寸,之后建立相应的连杆、运动副及运动驱动,对建立的运动模型进行运动学分析,给出构件上某点的运动轨迹及其速度和加速度变化规律曲线,文章最后简要分析几个应用于工程的平面四杆机构实例。 2平面四杆机构的建模 2.1问题的提出 平面四杆机构因其承载能力大,可以满足或近似满足很多的运动规律,所以其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以基于曲柄摇杆机构的物料传送机构为例,讨论其建模及运动分析。 如图1所示,ABCD为曲柄摇杆机构,曲柄AB为主动件,机构在运动中要求连杆BC的延伸线上E点保持近似直线运动,其中直线轨迹为工作行程,圆弧轨迹为回程或空程,从而实现物料传送的功能。

2.2平面四杆机构的建模 由于物料传送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所以它符合曲柄存在条件。根据机械原理课程中的应用实例[1],选取AB=100,BC=CD=CE=250,AD=200,单位均为毫米。 在UG NX5的Sketch环境里,创建如图2所示的草图,并作相应的尺寸约束和几何约束,其中EE'为通过E点的水平轨迹参考线,用以检验E点的工作行程运动轨迹。现通过草图里的尺寸动画功能,令AB与AD的夹角从0°到360°变化,可看到E点的变化轨迹为直线和圆弧,如图3所示为尺寸动画的四个截图,其中图3(a)中的E点为水平轨迹的起点,图3(b)中的E点为水平轨迹的中点,图3(c)中的E点为水平轨迹的终点,而图3(d)中的E点为圆弧轨迹(图中未画出)即回程的中点。 如E点轨迹不符合设计要求,则可适当调整各杆件的尺寸,再通过尺寸动画功能检验。

主成分分析报告matlab程序

Matlab编程实现主成分分析 .程序结构及函数作用 在软件Matlab中实现主成分分析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实现:一是通过编程来实现;二是直接调用Matlab种自带程序实现。下面主要主要介绍利用Matlab的矩阵计算功能编程实现主成分分析。 1程序结构 2函数作用 Cwstd.m——用总和标准化法标准化矩阵 Cwfac.m——计算相关系数矩阵;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对主成分进行排序;计算各特征值贡献率;挑选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大于85%),输出主成分个数;计算主成分载荷 Cwscore.m——计算各主成分得分、综合得分并排序 Cwprint.m——读入数据文件;调用以上三个函数并输出结果

3.源程序 3.1 cwstd.m总和标准化法标准化矩阵 %cwstd.m,用总和标准化法标准化矩阵 function std=cwstd(vector) cwsum=sum(vector,1); %对列求和 [a,b]=size(vector); %矩阵大小,a为行数,b为列数 for i=1:a for j=1:b std(i,j)= vector(i,j)/cwsum(j); end end 3.2 cwfac.m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cwfac.m function result=cwfac(vector); fprintf('相关系数矩阵:\n') std=CORRCOEF(vector)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fprintf('特征向量(vec)及特征值(val):\n') [vec,val]=eig(std) %求特征值(val)及特征向量(vec) newval=diag(val) ; [y,i]=sort(newval) ; %对特征根进行排序,y为排序结果,i为索引fprintf('特征根排序:\n') for z=1:length(y) newy(z)=y(length(y)+1-z); end fprintf('%g\n',newy) rate=y/sum(y); fprintf('\n贡献率:\n') newrate=newy/sum(newy) sumrate=0; newi=[]; for k=length(y):-1:1 sumrate=sumrate+rate(k); newi(length(y)+1-k)=i(k); if sumrate>0.85 break; end end %记下累积贡献率大85%的特征值的序号放入newi中fprintf('主成分数:%g\n\n',length(newi)); fprintf('主成分载荷:\n') for p=1:length(newi)

各种BP学习算法MATLAB仿真

3.3.2 各种BP学习算法MATLAB仿真 根据上面一节对BP神经网络的MATLAB设计,可以得出下面的通用的MATLAB程序段,由于各种BP学习算法采用了不同的学习函数,所以只需要更改学习函数即可。 MATLAB程序段如下: x=-4:0.01:4; y1=sin((1/2)*pi*x)+sin(pi*x); %trainlm函数可以选择替换 net=newff(minmax(x),[1,15,1],{'tansig','tansig','purelin'},'trainlm'); net.trainparam.epochs=2000; net.trainparam.goal=0.00001; net=train(net,x,y1); y2=sim(net,x); err=y2-y1; res=norm(err); %暂停,按任意键继续 Pause %绘图,原图(蓝色光滑线)和仿真效果图(红色+号点线) plot(x,y1); hold on plot(x,y2,'r+'); 注意: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可能对网络训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图3-8。 标准BP算法(traingd)

图3-8 标准BP算法的训练过程以及结果(原图蓝色线,仿真图+号线)增加动量法(traingdm) 如图3-9。 图3-9 增加动量法的训练过程以及结果(原图蓝色线,仿真图+号线)弹性BP算法(trainrp)如图3-10 图3-10 弹性BP算法的训练过程以及结果(原图蓝色线,仿真图+号线)

动量及自适应学习速率法(traingdx)如图3-11。 图3-11 动量及自适应学习速率法的训练过程以及结果(原图蓝色线,仿真图+号线)共轭梯度法(traincgf)如图3-12。

层次分析报告法及matlab程序

层次分析法建模 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chy process)---- 多目标决策方法 70 年代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tty提出的,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论。吸收利用行为科学的特点,是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给予量化,对目标(因素)结构复杂而且缺乏必要的数据情况下,採用此方法较为实用,是一种系统科学中,常用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因而成为系统分析的数学工具之一。 传统的常用的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有: 机理分析方法:利用经典的数学工具分析观察的因果关系; 统计分析方法:利用大量观测数据寻求统计规律,用随机数学方法描述(自然现象、 社会现象)现象的规律。 基本内容:(1)多目标决策问题举例AHP建模方法 (2)AHP建模方法基本步骤 (3)AHP建模方法基本算法 (3)AHP建模方法理论算法应用的若干问题。 参考书:1、姜启源,数学模型(第二版,第9章;第三版,第8章),高等教育出版社 2、程理民等,运筹学模型与方法教程,(第10章),清华大学出版社 3、《运筹学》编写组,运筹学(修订版),第11章,第7节,清华大学出版社 一、问题举例: A.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问题 获得大学毕业学位的毕业生,“双向选择”时,用人单位与毕业生都有各自的选择标准和要求。就毕业生来说选择单位的标准和要求是多方面的,例如: ①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为国家作出较好贡献(即工作岗位适合发挥专长); ②工作收入较好(待遇好); ③生活环境好(大城市、气候等工作条件等); ④单位名声好(声誉-Reputation); ⑤工作环境好(人际关系和谐等) ⑥发展晋升(promote, promotion)机会多(如新单位或单位发展有后劲)等。 问题:现在有多个用人单位可供他选择,因此,他面临多种选择和决策,问题是他将如何作出决策和选择?——或者说他将用什么方法将可供选择的工作单位排序?

平面连杆机构练习题

平面连杆机构1 一、单项选择题 1、具有急回特性的四杆机构,其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的值(C )。 A. 1 = > D. 1 ≤ B. 1 < C. 1 2、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摇杆为从动件时,最小传动角出现在(B)共线的位置。 A. 曲柄与连杆 B. 曲柄与机架 C. 摇杆与机架 D. 摇杆与连杆 3、铰链四杆机构有整转副的条件是: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C)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A. < B. = C. ≤ D. ≥ 4、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是针对主动件作(A)而言的。 A. 等速转动 B. 等速移动 C. 变速转动 D. 变速移动 5、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以滑块为从动件时,其最小传动角γ min出现在曲柄(A)的位置。 A. 垂直于滑块导路 B. 垂直于连杆 C. 与连杆共线 D. 与机架共线 6、如果铰链四杆机构中的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A)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该 机构中不存在整转副。 A. > B. ≥ C. < D. ≤ 7、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是针对从动件作(D)而言的。 A. 等速转动 B. 等速移动 C. 变速转动 D.往复运动 8、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以滑块为从动件时,其最大传动角γ max为(C)。 A. ? 90 D. ? <90 45 C. ? 30 B. ? 9、对于双摇杆机构,最短构件与最长构件长度之和(B)大于其它两构件长度之和。 A. 一定 B. 不一定 C. 一定不 D. 在最短构件为机架 10、对于曲柄滑块机构,当曲柄作等速转动时,从动件滑块(B)具有急回特性。 A. 一定 B. 不一定 C. 一定不 D. 在极限位置 11、当连杆机构位置一定时,取不同构件为原动件,机构压力角的数值(B)。 A. 相同 B. 不同 C. 与原动件转向有关 D. 与原动件转速大小有关 12、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则机构中(C)。 A. 一定有曲柄存在 B. 是否有曲柄存在取决于机架是否为最短构件 C. 一定无曲柄存在 D. 是否有曲柄存在取决于机架是否为最长构件 二、填空题 1、平面连杆机构是若干构件用低副连接组成的平面机构。 α时,该机构处于死点位置。 2、当四杆机构的压力角? =90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以典型平面连杆机构(牛头刨床机构)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并列出相应方程,然后采用计算机C语言编程的方法,计算出机构中选定点的位移、速度,并绘出相关数据图像。 标签: 连杆机构;位移;速度;计算机编程 TB 1 前言 平面连杆机构是现代机械中应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典型机构。平面连杆机构的典型应用包括牛头刨床机构、缝纫机、颚式破碎机等。在研究平面连杆机构的过程中对机构上某个特定点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传统的研究方法中,手工计算不仅计算量大,而且极易出错。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普及,计算机逐渐成为分析研究典型机械结构的有力工具。因此本文力求通过C语言编程技术来对牛头刨床机构来进行简单运动分析。 2 牛头刨床机构运动分析 图1所示的为一牛头刨床。假设已知各构件的尺寸如表1所示,原动件1以匀角速度ω1=1rad/s沿着逆时针方向回转,试求各从动件的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以及刨头C点的位移、速度的变化情况。 角速度变化较为平缓,保证刨头慢速、稳定工作;在220°~340°之间为回程阶段,角速度变化较快,以提高效率;4杆有4个角速度为0点,即4杆的速度方向改变了四次。 C点的位移、速度分析:在0°~200°范围内,C点位移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变化较小,说明此时C点速度及加速度的变化量不大,且保持在较小值。200°~260°范围内C点的速度变化量明显增大,由速度图像可以推知加速度在220°左右达到最大值后快速减小,并使其速度在260°左右达到最大,而后加速度反向缓慢增大,速度持续减小到零以后又开始反向增大。 ①工作行程为θ1:0°~220°,回程为θ1:220°~340 °;工作行程角度大于回程角度,工作效率较高; ②工作行程阶段,刨头C点位移的变化较为平稳,速度可以近似看为匀速,

内点法matlab仿真doc资料

编程方式实现: 1.惩罚函数 function f=fun(x,r) f=x(1,1)^2+x(2,1)^2-r*log(x(1,1)-1); 2.步长的函数 function f=fh(x0,h,s,r) %h为步长 %s为方向 %r为惩罚因子 x1=x0+h*s; f=fun(x1,r); 3. 步长寻优函数 function h=fsearchh(x0,r,s) %利用进退法确定高低高区间,利用黄金分割法进行求解h1=0;%步长的初始点 st=0.001; %步长的步长 h2=h1+st; f1=fh(x0,h1,s,r); f2=fh(x0,h2,s,r); if f1>f2 h3=h2+st; f3=fh(x0,h3,s,r); while f2>f3 h1=h2; h2=h3; h3=h3+st; f2=f3; f3=fh(x0,h3,s,r); end else st=-st; v=h1; h1=h2; h2=v; v=f1; f1=f2; f2=v; h3=h2+st; f3=fh(x0,h3,s,r); while f2>f3 h1=h2; h2=h3; h3=h3+st; f2=f3;

f3=fh(x0,h3,s,r); end end %得到高低高的区间 a=min(h1,h3); b=max(h1,h3); %利用黄金分割点法进行求解 h1=1+0.382*(b-a); h2=1+0.618*(b-a); f1=fh(x0,h1,s,r); f2=fh(x0,h2,s,r); while abs(a-b)>0.0001 if f1>f2 a=h1; h1=h2; f1=f2; h2=a+0.618*(b-a); f2=fh(x0,h2,s,r); else b=h2; h2=h1; f2=f1; h1=a+0.382*(b-a); f1=fh(x0,h1,s,r); end end h=0.5*(a+b); 4. 迭代点的寻优函数 function f=fsearchx(x0,r,epson) x00=x0; m=length(x0); s=zeros(m,1); for i=1:m s(i)=1; h=fsearchh(x0,r,s); x1=x0+h*s; s(i)=0; x0=x1; end while norm(x1-x00)>epson x00=x1; for i=1:m s(i)=1; h=fsearchh(x0,r,s);

matlab动力学分析程序详解

1 1.微分方程的定义 对于duffing 方程03 2 =++x x x ω ,先将方程写作??? --==3 1122 21x x x x x ω function dy=duffing(t,x) omega=1;%定义参数 f1=x(2); f2=-omega^2*x(1)-x(1)^3; dy=[f1;f2]; 2.微分方程的求解 function solve (tstop) tstop=500;%定义时间长度 y0=[0.01;0];%定义初始条件 [t,y]=ode45('duffing',tstop,y0,[]); function solve (tstop) step=0.01;%定义步长 y0=rand(1,2);%随机初始条件 tspan=[0:step:500];%定义时间范围 [t,y]=ode45('duffing',tspan,y0); 3.时间历程的绘制 时间历程横轴为t ,纵轴为y ,绘制时只取稳态部分。 plot(t,y(:,1));%绘制y 的时间历程 xlabel('t')%横轴为t ylabel('y')%纵轴为y grid;%显示网格线

2 axis([460 500 -Inf Inf])%图形显示范围设置 4.相图的绘制 相图的横轴为y ,纵轴为dy/dt ,绘制时也只取稳态部分。红色部分表示只取最后1000个点。 plot(y(end-1000:end ,1),y(end-1000:end ,2));%绘制y 的时间历程 xlabel('y')%横轴为y ylabel('dy/dt')%纵轴为dy/dt grid;%显示网格线 5.Poincare 映射的绘制 对于不同的系统,Poincare 截面的选取方法也不同 对于自治系统一般每过其对应线性系统的固有周期,截取一次 对于非自治系统,一般每过其激励的周期,截取一次 例程:duffing 方程03 2=++x x x ω 的poincare 映射 function poincare(tstop) global omega; omega=1; T=2*pi/omega;%线性系统的周期或激励的周期 step=T/100;%定义步长为T/100 y0=[0.01;0];%初始条件 tspan=[0:step:100*T];%定义时间范围 [t,y]=ode45('duffing',tspan,y0); for i=5000:100:10000%稳态过程每个周期取一个点 plot(y(i,1),y(i,2),'b.'); hold on;% 保留上一次的图形 end xlabel('y');ylabel('dy/dt');

PID控制算法的matlab仿真

PID 控制算法的matlab 仿真 PID 控制算法就是实际工业控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控制算法,它具有控制器设计简单,控制效果好等优点。PID 控制器参数的设置就是否合适对其控制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在本课程设计中一具有较大惯性时间常数与纯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作为被控对象的模型对PID 控制算法进行研究。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如下: ()1d s f Ke G s T s τ-= + 其中各参数分别为30,630,60f d K T τ===。MATLAB 仿真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2 具体内容及实现功能 2、1 PID 参数整定 PID 控制器的控制参数对其控制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合理设置控制参数就是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的先决条件。常用的PID 参数整定方法有理论整定法与实验整定法两类,其中常用的实验整定法由扩充临界比例度法、试凑法等。在此处选用扩充临界比例度法对PID 进行整定,其过程如下: 1) 选择采样周期 由于被控对象中含有纯滞后,且其滞后时间常数为 60d τ=,故可选择采样周期1s T =。 2) 令积分时间常数i T =∞,微分时间常数0d T =,从小到大调节比例系数K , 使得系统发生等幅震荡,记下此时的比例系数k K 与振荡周期k T 。 3) 选择控制度为 1.05Q =,按下面公式计算各参数:

0.630.490.140.014p k i k d k s k K K T T T T T T ==== 通过仿真可得在1s T =时,0.567,233k k K T ==,故可得: 0.357,114.17,32.62, 3.262p i d s K T T T ==== 0.0053.57 p s i i p d d s K T K T K T K T === = 按此组控制参数得到的系统阶跃响应曲线如图2所示。 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 0.20.40.60.811.21.41.6 1.8 图2 由响应曲线可知,此时系统虽然稳定,但就是暂态性能较差,超调量过大,且响应曲线不平滑。根据以下原则对控制器参数进行调整以改善系统的暂态过程: 1) 通过减小采样周期,使响应曲线平滑。 2) 减小采样周期后,通过增大积分时间常数来保证系统稳定。 3) 减小比例系数与微分时间常数,以减小系统的超调。 改变控制器参数后得到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如图3所示,系统的暂态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MATLAB仿真汇总

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MATLAB 仿真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 桌面和命令窗口,初步了解SIMULINK 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 2.通过观察典型环节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的动态特性,加深对各典型环节响应曲线的理解。 3.定性了解各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SIMULINK 的使用 MATLAB 中SIMULINK 是一个用来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的软件包。利用SIMULINK 功能模块可以快速的建立控制系统的模型,进行仿真和调试。 1.运行MATLAB 软件,在命令窗口栏“>>”提示符下键入simulink 命令,按Enter 键或在工具栏单击按钮,即可进入如图1-1所示的SIMULINK 仿真 环境下。 2.选择File 菜单下New 下的Model 命令,新建一个simulink 仿真环境常规模板。 3.在simulink 仿真环境下,创建所需要的系统 三、实验内容 按下列各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建立相应的SIMULINK 仿真模型,观察并记录其单位阶跃响应波形。 ① 比例环节1)(1=s G 和2)(1=s G 实验处理:1)(1=s G SIMULINK 仿真模型

波形图为: 实验处理:2)(1=s G SIMULINK 仿真模型 波形图为: 实验结果分析:增加比例函数环节以后,系统的输出型号将输入信号成倍数放大. ② 惯性环节11)(1+= s s G 和15.01)(2+=s s G 实验处理:1 1 )(1+=s s G SIMULINK 仿真模型

波形图为: 实验处理:1 5.01 )(2+= s s G SIMULINK 仿真模型 波形图为: 实验结果分析:当1 1 )(1+= s s G 时,系统达到稳定需要时间接近5s,当

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仿真模型分析

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仿真模型分析1前言 平面四杆机构是是平面连杆机构的基础,它虽然结构简单,但其承载能力大,而且同样能够实现多种运动轨迹曲线和运动规律,因而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就是对机构上某点的位移、轨迹、速度、加速度进行分析, 根据原动件的运动规律, 求解出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设计方法有很多,传统的有图解法、解析法和实验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构设计及运动分析已逐渐脱离传统方法,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仿真技术。本文在UG NX5环境下对平面四杆机构进行草图建模,通过草图中的尺寸约束、几何约束及动画尺寸等功能确定各连杆的尺寸,之后建立相应的连杆、运动副及运动驱动,对建立的运动模型进行运动学分析,给出构件上某点的运动轨迹及其速度和加速度变化规律曲线,文章最后简要分析几个应用于工程的平面四杆机构实例。 2平面四杆机构的建模 问题的提出 平面四杆机构因其承载能力大,可以满足或近似满足很多的运动规律,所以其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以基于曲柄摇杆机构的物料传送机构为例,讨论其建模及运动分析。 如图1所示,ABCD为曲柄摇杆机构,曲柄AB为主动件,机构在运动中要求连杆BC的延伸线上E 点保持近似直线运动,其中直线轨迹为工作行程,圆弧轨迹为回程或空程,从而实现物料传送的功能。

平面四杆机构的建模 由于物料传送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所以它符合曲柄存在条件。根据机械原理课程中的应用实例[1],选取AB=100,BC=CD=CE=250,AD=200,单位均为毫米。 在UG NX5的Sketch环境里,创建如图2所示的草图,并作相应的尺寸约束和几何约束,其中EE'为通过E点的水平轨迹参考线,用以检验E点的工作行程运动轨迹。现通过草图里的尺寸动画功能,令AB与AD 的夹角从0°到360°变化,可看到E点的变化轨迹为直线和圆弧,如图3所示为尺寸动画的四个截图,其中图3(a)中的E点为水平轨迹的起点,图3(b)中的E点为水平轨迹的中点,图3(c)中的E点为水平轨迹的终点,而图3(d)中的E点为圆弧轨迹(图中未画出)即回程的中点。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平面连杆机构是由一些刚性构件用低副连接组成的。 2.由四个构件通过低副联接而成的机构成为四杆机构。 3.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运动副全部是转动副。 4.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能作整周连续回转的连架杆称为曲柄。 5.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只能摆动的连架杆称为摇杆。 6.在铰链四杆机构中,与连架杆相连的构件称为连杆。 7.某些平面连杆机构具有急回特性。从动件的急回性质一般用行程速度变化系数表示。 8.对心曲柄滑快机构无急回特性。9.偏置曲柄滑快机构有急回特性。 10.对于原动件作匀速定轴转动,从动件相对机架作往复运动的连杆机构,是否有急回特性,取决于机构的极位夹角是否大于零。 11.机构处于死点时,其传动角等于0。12.机构的压力角越小对传动越有利。 13.曲柄滑快机构,当取滑块为原动件时,可能有死点。 14.机构处在死点时,其压力角等于90o。 15.平面连杆机构,至少需要4个构件。 二、判断题: 1.平面连杆机构中,至少有一个连杆。(√) 2.平面连杆机构中,最少需要三个构件。(×) 3.平面连杆机构可利用急回特性,缩短非生产时间,提高生产率。(√) 4.平面连杆机构中,极位夹角θ越大,K值越大,急回运动的性质也越显著。(√) 5.有死点的机构不能产生运动。(×) 6.机构的压力角越大,传力越费劲,传动效率越低。(√) 7.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为最短杆。(√) 8.双曲柄机构中,曲柄一定是最短杆。(×) 9.平面连杆机构中,可利用飞轮的惯性,使机构通过死点位置。(√) 10.平面连杆机构中,压力角的余角称为传动角。(√) 11.机构运转时,压力角是变化的。(√) 三、选择题: 1.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必要条件是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 A 其他两杆之和。 A <=; B >=; C > 。 2.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必要条件是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他两杆之和,而充分条件是取 A 为机架。 A 最短杆或最短杆相邻边; B 最长杆; C 最短杆的对边。3.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当以 B 为机架时,有两

LMMSE算法信道均衡MATLAB仿真

一.信道均衡的概念 实际的基带传输系统不可能完全满足无码间串扰传输条件,因而码间串扰是不可避免的。当串扰严重时,必须对系统的传输函数 进行校正,使其达到或接近无码间串扰要求的特性。理论和实践表明,在基带系统中插入一种可调滤波器就可以补偿整个系统的幅频,和相频特性从而减小码间串扰的影响这个对系统校正的过程称为均衡,实现均衡的滤波器称为均衡器。 均衡分为频域均衡和时域均衡。频域均衡是从频率响应考虑,使包括均衡器在内的整个系统的总传输函数满足无失真传输条件。而时域均衡,则是直接从时间响应考虑,使包括均衡器在内的整个系统的冲激响应满足无码间串扰条件。 频域均衡在信道特性不变,且传输低速率数据时是适用的,而时域均衡可以根据信道特性的变化进行调整,能够有效地减小码间串扰,故在高速数据传输中得以广泛应用。 时域均衡的实现方法有多种,但从实现的原理上看,大致可分为预置式自动均衡和自适应式自动均衡。预置式均衡是在实际传数之前先传输预先规定的测试脉冲(如重复频率很低的周期性的单脉冲波形),然后按“迫零调整原理”自动或手动调整抽头增益;自适应式均衡是在传数过程中连续测出距最佳调整值的误差电压,并据此电压去调整各抽头增益。一般地,自适应均衡不仅可以使调整精度提高,而且当信道特性随时间变化时又能有一定的自适应性,因此很受重视。这种均衡器过去实现起来比较复杂,但随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机的应用,其发展十分迅速。 二.信道均衡的应用 1.考虑如图所示的基带等效数据传输系统,发送信号k x 经过ISI 失真信道传输,叠加高斯加性噪声。 图1基带等效数据传输模型 设发送信号采用QPSK 调制,即(1)k x j =±±ISI 信道的冲击响应以向量的形式表示为h 2211[,,,]T L L L h h h --+=???。典型的ISI 信道响应向量有三种: h [0.04,0.05,0.07,0.21,0.5,0.72,0.36,0,0.21,0.03,0.07]T A =--- h [0.407,0.815,0.407]T B = h [0.227,0.46,0.6888,0.46,0.227]T C = k ω为实部与虚部独立的复高斯白噪声,其均值为零,方差为2 ωσ。 2.实现目的

基于Matlab的相关频谱分析程序教程

Matlab 信号处理工具箱 谱估计专题 频谱分析 Spectral estimation (谱估计)的目标是基于一个有限的数据集合描述一个信号的功率(在频率上的)分布。功率谱估计在很多场合下都是有用的,包括对宽带噪声湮没下的信号的检测。 从数学上看,一个平稳随机过程n x 的power spectrum (功率谱)和correlation sequence (相关序列)通过discrete-time Fourier transform (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构成联系。从normalized frequency (归一化角频率)角度看,有下式 ()()j m xx xx m S R m e ωω∞ -=-∞ = ∑ 注:()() 2 xx S X ωω=,其中()/2 /2 1 lim N j n n N n N X x e N ωω→∞=-=∑ πωπ-<≤。其matlab 近似为X=fft(x,N)/sqrt(N),在下文中()L X f 就是指matlab fft 函数的计算结果了 使用关系2/s f f ωπ=可以写成物理频率f 的函数,其中s f 是采样频率 ()()2/s jfm f xx xx m S f R m e π∞ -=-∞ = ∑ 相关序列可以从功率谱用IDFT 变换求得: ()()()/2 2//2 2s s s f jfm f j m xx xx xx s f S e S f e R m d df f πωπ π ωωπ--= =? ? 序列n x 在整个Nyquist 间隔上的平均功率可以表示为 ()()() /2 /2 02s s f xx xx xx s f S S f R d df f π π ωωπ- -= =?? 上式中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