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指导

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指导

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指导
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指导

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指导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

2.功能锻炼的方法:

(1)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

(2)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 2-4 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应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旋转肩关节:病人身体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 90°以上,健手握住患侧手腕部,做肩关节旋转动作,即划圆圈动作。

(3)外展、外旋运动: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头后部。双臂轮转:可使肩、肘、腰、腿、颈部均可得到锻炼。

3.注意事项:

以上锻炼方法每次15分钟,每天 3-4 次。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在骨折未明确愈合前禁止负重。

肱骨近端骨折的康复方案

肱骨近端骨折的康复方案 2014-08-09 22:51来源:丁香园作者:小小老虎 字体大小 -|+ 肱骨近端骨折是65 岁以上老年人的第三常见骨折。物理治疗对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的Erin Singleton 医生根据骨折治疗方案的不同,提出了相应的康复指南,发表在2014 年3 月的Techniques in Shoulder & Elbow Surgery 杂志,现全文翻译如下。 摘要:肱骨近端骨折是65 岁以上老年人的第三常见骨折。治疗方案的选择一直在不停发展,一般是根据骨折严重程度和患者年龄情况选择保守、手术固定或人工关节置换进行治疗。物理疗法是上述任何一种治疗方案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分期干预以促进患者关节运动范围和肌力的最大程度的恢复,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是否无痛是判断是否治愈的最佳指标,因此,使患者保留肱骨头的情况下最大可能的恢复无痛下主动功能的物理治疗策略尤其适合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合理的康复指南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为物理治疗师的工作提供指导。 肱骨近端骨折是65 岁以上老年人第三常见的骨折,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和股骨近端骨折,发生比例几乎占到全身骨折的5%,对患者肩部功能及全身功能的有重要的影响。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适应症,是保守治疗、手术内固定还是人工关节置换,仍在不断发展。大多数的肱骨近端骨折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良好的治愈。大约有80% 的肱骨近端骨折是由低能量损伤导致的轻度移位骨折,发生继发性骨折移位、骨折不愈合、肱骨头坏死的风险非常低。而对于严重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方案的选择则比较困难。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活动能力、影像学表现、骨折类型,评估血管损伤、骨质疏松以及肱骨头坏死风险选择治疗方案,上述因素都有可能决定手术是否能够成功。 物理治疗对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患者是否接受手术治疗,都应根据患者情况提供不同方案的物理治疗以促进患者最大可能的功能恢复。目前,尚无关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后的具体康复指导指南。因此,作者在本文将介绍保守和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后的康复方案。 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生率也在日渐增高,预计到2030 年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病率将比现在增加2 倍。在社区居住的老年人群中,男性摔倒的发生率高于女性,但是女性摔倒后更多见的是肱骨干骨折。虽然已经明确一些特定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导致肱骨近端骨折,如:近期健康状况下降、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行走较少、神经肌肉乏力、骨质疏松、体重下降、既往摔伤病史、平衡能力减弱、母亲曾有髋部骨折病史,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骨密度的下降。 年轻患者的肱骨近端骨折通常由高能力损伤造成,而老年患者的受伤机制主要为平地摔倒,据文献报道平地摔倒已占到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受伤原因的80% 至87%,是老年患者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 骨折的严重程度、骨折愈合情况、血管和周围软组织情况都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治疗。通常可以将骨折的愈合过程分为 3 个独立但又相互重叠的阶段:(1)炎症期、(2)修复期、(3)晚期重建塑形期。在重建塑形期,骨骼恢复到原先的形态、结构和机械强度后骨折才算是完全愈合。骨骼的塑形受到机械应力对骨的影响,非常缓慢,常常需要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 骨折部位承受轴向载荷应力后,在需要的部分骨质沉积,不需要的骨质则被吸收。虽然发生骨折后 3 至6 个月的时候,骨折部位才能具有足够的强度,但是一般情况下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在受伤后 1 至2 周就开始进行物理治疗,而手术治疗的患者则需要在术后1 周内开始物理治疗。 分型方法:Neer 分型- 金标准 Neer 分型是肱骨近端骨折最常用的经典分型方法。Neer 分型系统是基于Codman 所做的早期观察,肱骨近端骨折分为4 个主要骨折块:小结节、大结节、关节面和肱骨干。根据骨折块数量和移位程度,结合关节面骨折和脱位情况进行分型。当骨折移位大于1cm 或成角超过45°时才可以被称为一部分骨折。根据Neer 分型理论,没有移位的骨折,无论骨折在什么部位以及存在多少骨折线均被认为是一部分骨折。二部分骨折则是一处骨折块存在移位,可以是大结节、小结节骨折,或者解剖颈、外科颈部位的关节骨折。 三部分骨折则是大结节或小结节骨折移位合并外科颈骨折,未骨折的结节受到肌腱牵拉造成旋转畸形。四部分骨折占到所有肱骨骨折的3%,是老年患者最难处理的骨折。4 个骨折块均符合骨折移位的标准,骨折端外翻畸形或侧方移位。当肱骨头关节面和肩胛盂关节不匹配时,被认为是属于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可以存在于任何一种骨折亚型,但是通常发生在真正的四部分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的康复方法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的康复方法 【摘要】 目的探讨预防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的康复方法,以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治疗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的骨科术后常规康复锻炼方法,观察组患儿除常规功能锻炼外,根据桡侧嵌插、尺侧分离的原则进行肘外翻练习。比较两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及愈合效果,并在3个月随访时,比较两组患儿肘内翻的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肘关节功能及提携角变化的优良率为83.30%和90.00%,均优于对照组的80.00%和6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过3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患儿的肘内翻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中,应用肘外翻练习可以有效预防肘内翻的发生,且有助于患儿肘关节的功能恢复,对骨折愈合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肘外翻练习;功能康复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肘部骨折,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治疗不当容易引起肘内翻畸形。肘内翻畸形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据有关文献报道,国外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的发生率达57.0%,而国内则为48.9%。临床上为预防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在治疗上不断改进创新,在手法或手术复位固定术后进行康复功能锻炼,但仍无法避免肘内翻的发生,严重者只能进行肘内翻矫形术。这样既增加患儿的痛苦和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影响患儿肘部功能,造成肘部外观的缺陷,最终可能导致患儿产生悲观心理。鉴于肘内翻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及其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如何预防肱骨髁上骨折后发生肘内翻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基于对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发生机制的认识,对常规康复方法进行了改良,在常规康复锻炼的基础上进行肘外翻练习,从而达到预防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并发肘内翻畸形、减少患儿痛苦和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目的,现介绍如下。1对象与方法

-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

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功能锻炼在骨折康复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广泛重视。对骨折或关节损伤后的患者应以恢复原有功能,降低致残率及残疾程度为根本目的。根据康复护理的原则,护理行为或护理程序,都是直接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进行的。 一、功能锻炼的意义及原则 功能锻炼是通过患者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维持肌肉、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畸形,最大范围地恢复功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致残率。患肢是康复护理地重点,对骨折或关节损伤的患者虽然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复位固定,但是如果只注意固定而忽视了功能锻炼,可能会使患者本应该恢复的功能得不到恢复,甚至造成残疾,其严重程度远远超过原发损伤。康复锻炼必须积极地科学地进行,讲清原理,动作轻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二、功能锻炼地临床作用 1、促进肿胀消失:肿胀是外伤后的炎症反应: (1)体液渗出→肌肉痉挛→静脉血液及淋巴淤滞→回流障碍→肿胀肢体。 (2)肌肉收缩→加速血液循环→肿胀消退→疼痛减轻。 2、减少肌肉萎缩程度:肢体废用必然导致肌肉萎缩,锻炼可避免肌肉萎缩,并使大脑始终保持对有关肌肉的支配。 3、防止关节僵硬粘连:肌肉不活动→静脉淋巴淤滞→水肿→浆液纤维蛋白渗出→滑膜粘连。 4、促进骨愈合过程的正常发展:肌肉代谢产生乳酸→刺激血管→血管扩张→促进循环→新生血管较快成长→促进骨痂形成、强固骨痂→骨折愈合、早期活动关节面。 三、运动方案制定 针对每个患者的运动能力、损伤性质、骨折的部位和类型、年龄及身体素质等制定运动方法及运动量。运动方案应做到个体化,对于运动的设计是按要达到目的来进行的。 (一)基本步骤 1、骨折早期的功能康复锻炼(伤后1-2周) 此期特点局部反应大,肿胀明显,骨痂尚未形成。骨折断端虽颈2整复,但不稳定,有时会有轻度侧方移位或成角畸形。骨折并发的软组织损伤尚需修复,局部疼痛,肢端肿胀仍存在。所以此期锻炼的方法是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以肌肉的主动收缩和舒张练习为主,即静力练习。 (1)锻炼上肢肌肉的方法:用力握拳和充分伸直五指,反复交替进行,增强手的握力。 (2)锻炼下肢肌肉的方法: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增强臀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的力量;用力做踝关节背伸、跖屈及伸屈足趾,促进血液回流,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 (3)被动活动:向心性按摩,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 2、骨折中期的功能康复锻炼(伤后3-6周) 此期特点是,骨折肢体肿胀和疼痛已明显减轻,软组织损伤基本修复,骨痂已逐步形成,骨折断端初步连接,接近临床愈合。 (1)此期在医护人员或健肢的帮助下进行肢体活动,继续做肌肉舒缩锻炼,逐

肱骨髁上骨折术后的康复治疗

肱骨髁上骨折术后的康复治疗 发表时间:2013-05-23T14:55:42.7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4期供稿作者:高琦常建洛(指导) [导读] 中药熏蒸:患肢放入中药熏蒸机内熏蒸,每日一至二次,时间为20分钟,温度为50℃。 高琦常建洛(指导)(江西省儿童医院小儿康复中心江西南昌 330006) 【中图分类号】R683.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4-0125-01 【摘要】通过对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患儿,骨折术后病情改善不理想,笔者从中医整体观出发,采用多种治疗手法相结合,多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骨折术后康复治疗 肱骨髁上骨折以小儿最多见,占儿童肘部骨折的30%~40%,好发年龄为5~12岁。早期处理不当易发生缺血性挛缩,晚期可出现肘内翻等畸形。诊断要点:有明显外伤史,患肢疼痛,活动受限,X 线片可确定诊断。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然而对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患者来说术后恢复不佳,因此对于此类病情,术后多采用康复治疗临床疗效令人满意。我中心开展小儿康复工作10余年,对小儿的康复治疗采用了多种方法配合使用, 今摘录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验案举隅: 陈某,男,9岁,江西南昌人。患者在学校上体育课时,不慎致左肱骨髁上骨折,肌电图检查提示:左桡神经损伤。入院后行内固定手术,术后三个月骨折愈合,左肱骨内固定拆除,但左肘关节仍不能伸直,腕关节不能背屈,左手指不能完全伸展,左手肌力2级。经介绍来我院康复中心治疗。结合患者的情况采用多种方法配合治疗。如针刺、穴位注射、理疗,具体方法如下:(1)针刺:针刺以患侧手为主,主要穴位有手五里、曲池、尺泽、手三里、外关、合谷等。根据中医“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论,选用手阳明经上的穴位,阳明与太阴相表里,因此配以太阴经上的尺泽穴,加之阳明经多气多血,阳明行气于三阳,上肢活动与阳明经密切相关,上述诸穴合用,有疏经通络,活血理气,和营生新之功。操作方法:明确诊断后,按照临床体征选穴,常规消毒后,沿皮直刺,捻转进针,达到该穴的深度后,要求固定,留针25-30分钟,起针后应用棉球稍加压针眼,以防出血。 (2)穴位注射:穴位注射疗法是一种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本法是根据中医针灸的经络理论,用对该病有针对性的中西药进行穴位注射,可起到调节神经,营养神经, 改善大脑功能及肢体功能的作用。临床上针对患儿病症有选择性的用药,效果显著。我们选用的药物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18μg配2ml注射用水溶解,肌肉注射。一天1次,每次一支,4周为一疗程。注射部位为曲池、外关、合谷为主。 (3)神经损伤治疗仪:有A和B两个电极, A极放在曲池附近,B极放在左手掌背面。每天一次,治疗时间为20分钟,频率为0.8Hz,电流为2.5A。临床治疗时,电流可根据患者手的振动幅度而适当调整大小。主要作用:肌肉的被动节律性收缩和舒张产生的“泵”作用,可以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促进静脉和淋巴的回流,提高代谢和营养,延迟萎缩,促进受损神经的再生修复。 (4)中药熏蒸:患肢放入中药熏蒸机内熏蒸,每日一至二次,时间为20分钟,温度为50℃。主要作用:热与药物的配合使用,使局部肌肉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肌营养代谢加快,肌细胞的活性增强,改善肌营养状态,从而具有改善肌萎缩,提高肌力等作用。 上述治法合用共奏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和营调卫、养血生肌的作用。可改善肌萎缩,提高肌力,促进受损神经的再生修复。临床上对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患者,术后病情改善不明显,不妨采用上述手法治疗,多种手法结合应用多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病无常形,医无常方,药无常品,惟在人之活学善用耳。临床治病当谨守“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古训方可万全。

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步骤详解

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步骤详解 1.体位新鲜骨折合并血管损伤者,因取前侧切口,故取仰卧位,伤侧上肢外展,前臂旋后,置于手术台旁的小桌上。对无血管损伤,仅有内翻畸形者,或骨折已有纤维愈合者,应取后侧切口,病人取仰卧位,伤肘置胸前。 2.切口s形前切口,起自肘上内侧8cm,沿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间隙下行,至肘横纹横切达肘关节外侧,再沿肱桡肌内缘下行4cm[图1 ⑴]。 3.显露肱动、静脉切开皮肤,将皮瓣向两侧翻开,结扎、切断影响显露的正中静脉、沿肱二头肌内缘仔细切开肘前深筋膜(切开时注意勿损伤其下的肱动、静脉),清除深筋膜下的血肿,向下分离肱动、静脉和在其内侧下行的正中神经。在肘窝中心,动脉前方有肱二头肌腱膜覆盖[图1 ⑴]。切断腱膜,即可完全显露肱动、静脉,并可进行探查。向外侧拉开肱二头肌及其腱,即可显露位于其后的肱肌。肱骨髁上骨折时,肱肌多有断裂,骨折端可以突出肌外[图1 ⑵]。 4.处理血管如血管受压或损伤,应优先处理,尽早恢复前臂血运。肱骨髁上折,由于近折端前移,肱二头肌腱膜紧张,常使位于二者之间的肱动、静脉受压。一般,切断肱二头肌腱膜即可减压。有时肱动、静脉被骨折近端直接压迫,应在直视下细心施行手法牵引,将骨折端分开,把动、静脉分离出来,解除压迫。如有血管痉挛,用温盐水纱布热敷,臂丛麻醉,妥拉苏林25mg肌注或温热的2%普鲁卡因溶液温敷等,常可解除。如有血管破裂,应予修复。 5.骨折复位纵行分离肱肌,向两侧拉开,即可见到肱骨髁上骨折的情况。助手握住前臂牵引,克服重叠移位;术者用骨膜剥离器撬开骨折端,手法复位,并用骨膜剥离器向后顶住骨折近端,暂时保持复位。注意骨折端间不要夹入软组织[图1 ⑶]。 6.内固定肱骨髁上骨折多用两枚克氏针交叉固定。先拉开内侧切口,显露肱骨内髁,在肱骨内髁处将克氏针与骨干成45°角斜行钉入,通过骨折面,直达对侧皮质骨。然后在外髁另作一小切口,同样钉入另一钢针,与对侧钢针交叉固定[图1 ⑷]。检查如骨折对合良好,即可将断裂的肱肌缝合。剪去多余的克氏针,使外露针尾长约0.5cm,并将其弯成钩状。最后缝合皮肤切口及外髁小切口,只缝合皮肤,不缝深筋膜。

骨科康复学习知识重点归纳

骨科康复 1、骨科康复定义:是一门在骨伤科领域对患者进行综合性康复评 定及治疗的学科。既是康复医学的一个分科,也是骨科学的一个分支。 2、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1)功能康复;2)整体康复;3)重返社 会;4)提高生存质量。 3、骨科医师的康复理念:1)不仅要救死扶伤,而且要防残治疗; 2)不仅重治疗,而且也重康复;3)不仅重视手术过程,而且 重视其功能结果;4)不仅从治疗的观点出发设计手术术式,而 且也从防残的观点出发设计手术术式;5)不单靠手术者个人的 技术和贡献,而且依靠康复团队的协作促进功能恢复。 4、康复医师的观念更新:1)康复要从临床早期开始,强化临床康 复意识;2)不仅要掌握康复治疗专业本身的技术,也要熟悉相 关疾患的临床处理;3)不仅要强调“科内团队”,还要组成“跨 科团队;4)不仅要重视非手术康复疗法,而且要重视必要的骨 科手术对功能康复的价值和作用。 5、骨科康复的服务对象:所有因骨骼、肌肉、肌腱、关节、韧带、 关节软骨等运动系统病损而导致功能障碍的患者都是骨科康复 的服务对象:主要收治病种包括四肢骨折、关节脱位、脊柱脊 髓损伤、截肢、手外伤、运动创伤以及颈椎病、下腰痛等。6、骨创伤患者最常遇到的问题:1)肢体肿胀、疼痛;2)关节挛 缩、活动受限;3)肌肉萎缩、肌力下降;4)承重及平衡功能

下降;5)步态异常;6)骨质疏松;7)心肺功能下降;8)生 活自理能力低下。 7、骨科康复的主要任务:1)消除肿胀和疼痛,加速创伤愈合;2) 维持/增加ROM,预防挛缩畸形;3)增强肌力,预防肌肉萎缩; 改善承重及平衡功能,矫正异常步态;4)预防骨质疏松;5) 增强心肺功能;6)提高ADL及职业劳动能力;7)提高生活质 量(QOL)。 8、骨科康复常用治疗技术:1)持续被动运动(CPM),主要用于防 治制动引起的关节挛缩,促进关节软骨、肌腱和韧带的修复, 改善局部血液淋巴循环,促进肿胀疼痛等症状的消除,配合其 他治疗促进肢体功能恢复。2) ROM训练,主要用于改善关节 功能,预防粘连,防治关节挛缩,促进肿胀消退,减轻疼痛, 提高肢体活动能力。3)关节松动术,在出现关节活动障碍时用 于减轻疼痛,松解粘连,增加关节活动范围。4)肌力与耐力训 练,主要作用为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增强肌力,防止肌肉萎缩,提高心肺功能等。5)平衡与步态训练,主要用于改善肢体活动 能力和步行能力,增强步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6)水疗;7)假肢的装配;8)矫形器的应用。 9、骨科康复治疗(1):第一阶段:骨折端未愈、复位固定或牵引 3天后、损伤反应开始消退、肿胀与疼痛减轻。开始治疗。治 疗方法:1).未固定关节的主动运动;2).稳定性骨折的等长运 动;3).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固定2-3周后可进行CPM或不负

优质护理在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应用

优质护理在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应用 发表时间:2015-07-09T10:16:32.78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10期供稿作者:王君茹 [导读] 此类骨折疾病多发于患者骨干的中间分部,其次为患者骨干的下方部分。引发患者骨折的原因通常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所导致 [1]。 王君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骨三科434000)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应用。方法:在2013 年8月~2014年8 月中选取10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中5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只给常规护理治疗;治疗组的5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则给予优质护理。 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肱骨干骨折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的治疗效果,并分析讨论。结果:治疗组患者康复率为96.00%,对照组康复率为80.00%;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经过优质护理后,其护理效果和患者健康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在肱骨干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效果甚佳,不仅使治疗组中肱骨干骨折患者病情恢复的更为迅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还促进了患者康复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肱骨干骨折;优质护理;康复治疗【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0-0082-01 肱骨干骨折通常表现为患者肱骨外科颈以下1~2cm到肱骨髁上2cm厘米之间的骨折。此类骨折疾病多发于患者骨干的中间分部,其次为患者骨干的下方部分。引发患者骨折的原因通常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所导致[1]。患者临床表现通常为局部疼痛、肿胀和畸形,并具有血管神经损伤症状体征。肱骨干骨折主要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护理的重点是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2]。在患者康复过程中,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优质的护理服务,通常高强度的康复锻炼有益患者的身心健康。本文研究中对肱骨干骨折患者使用优质护理作出研究报告,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3 年8 月~2014 年8 月中选取100 例肱骨干骨折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50 例患者中女性为28 例,男性为2 2 例,年龄为16.25~87.56岁,平均年龄为48.23±9.42 岁,患者平均体重为(52.82±9.56)kg。50例患者中初中学历及以下有15 例,高中学历25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0例;对照组50例患者中女性为25 例,男性为25 例,年龄为17.89~86.45 岁,平均年龄为45.89±8.56 岁,患者平均体重为(51.01±8.89)kg。50例患者中初中学历及以下有20 例,高中学历20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0 例.全部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实验前均对实验有足够的了解,并且自愿参与,可以随时退出,符合伦理学原则。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普通资料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在2013 年8 月~2014 年8 月中选取100 例肱骨干骨折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中5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只给常规护理治疗;治疗组的5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则给予优质护理。 优质护理具体内容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并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方法。待到患者手术后患处痊愈,为患者制定早期功能性锻炼计划,并同时进行有效的康复指导,具体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促进患者患处功能性的全方位康复。在对肱骨干骨折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非常重要,在患者骨折逐渐恢复期间,功能性锻炼是十分必要和关键的,为了提高患者的积极性,护理人员可向患者讲解功能性锻炼的作用和患者病情情况,使患者了解全面康复给患者自身带来的意义。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定制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结合患者病情使护理方案更加适合患者。 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肱骨干骨折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的治疗效果,并分析讨论。 1.3 疗效判定比较患者住院时间和康复率,住院越短证明护理效果良好,患者康复率越高证明护理效果显著。 1.4 数据处理所有实验数据在实验结束后均准确无误地录入到SPSS13.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当p<0.05时,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经过优质护理后,其护理效果和患者健康状况均优于对照组。护理结果中治疗组2例患者和对照组10例未康复患者将进行二次护理。p<0.05,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比较 3 讨论据研究显示,优质护理在肱骨干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治疗组患者康复率为96.00%,对照组康复率为80.00%,优质护理缩短了肱骨干骨折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还促进肱骨干骨折术后患者健康恢复情况。在肱骨干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适合患者的康复训练计划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肱骨干骨折术后的患者,在伤口组织未有整体愈合之前,并不适合功能性锻炼,如患者在此时进行剧烈的功能性锻炼,则有可能造成患者患处二次开裂[3],待患者患处愈合后,再对患者进行适合患者的锻炼,不仅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还提高了护理效果,以此说明优质护理中,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的重要性。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指导的过程中,不但可以促进患者健康恢复,而且从患者的心理上,为患者缓解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依从性,积极进行恢复治疗。护理工作人员可在此过程中,主动学习巩固自身专业知识[4],提高护理专业素质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以此促进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更好的护理效果。 优质护理在肱骨干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不仅使治疗组中肱骨干骨折患者病情恢复的更为迅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还促进了患者康复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董颖.优质护理在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4):228-228,229.[2] 李靖忠,张蕾,赵春燕等.优质护理服务在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4):86-87.[3] 余娣.60 例肱骨干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研究[J]. 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30(11):604-605.[4] 吴艳娟. 肱骨干骨折复位后的康复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750-751.

骨科康复的简介

骨科康复简介 1、骨科康复定义:是一门在骨伤科领域对患者进行综合性康复评 定及治疗的学科。既是康复医学的一个分科,也是骨科学的一个分支。 2、康复医学的基本原则:1)功能康复;2)整体康复;3)重返社 会;4)提高生存质量。 3、骨科医师的康复理念:1)不仅要救死扶伤,而且要防残治疗; 2)不仅重治疗,而且也重康复;3)不仅重视手术过程,而且 重视其功能结果;4)不仅从治疗的观点出发设计手术术式,而 且也从防残的观点出发设计手术术式;5)不单靠手术者个人的 技术和贡献,而且依靠康复团队的协作促进功能恢复。 4、康复医师的观念更新:1)康复要从临床早期开始,强化临床康 复意识;2)不仅要掌握康复治疗专业本身的技术,也要熟悉相 关疾患的临床处理;3)不仅要强调“科内团队”,还要组成“跨 科团队;4)不仅要重视非手术康复疗法,而且要重视必要的骨 科手术对功能康复的价值和作用。 5、骨科康复的服务对象:所有因骨骼、肌肉、肌腱、关节、韧带、 关节软骨等运动系统病损而导致功能障碍的患者都是骨科康复 的服务对象:主要收治病种包括四肢骨折、关节脱位、脊柱脊 髓损伤、截肢、手外伤、运动创伤以及颈椎病、下腰痛等。6、骨创伤患者最常遇到的问题:1)肢体肿胀、疼痛;2)关节挛 缩、活动受限;3)肌肉萎缩、肌力下降;4)承重及平衡功能

下降;5)步态异常;6)骨质疏松;7)心肺功能下降;8)生 活自理能力低下。 7、骨科康复的主要任务:1)消除肿胀和疼痛,加速创伤愈合;2) 维持/增加ROM,预防挛缩畸形;3)增强肌力,预防肌肉萎缩; 改善承重及平衡功能,矫正异常步态;4)预防骨质疏松;5) 增强心肺功能;6)提高ADL及职业劳动能力;7)提高生活质 量(QOL)。 8、骨科康复常用治疗技术:1)持续被动运动(CPM),主要用于防 治制动引起的关节挛缩,促进关节软骨、肌腱和韧带的修复, 改善局部血液淋巴循环,促进肿胀疼痛等症状的消除,配合其 他治疗促进肢体功能恢复。2) ROM训练,主要用于改善关节 功能,预防粘连,防治关节挛缩,促进肿胀消退,减轻疼痛, 提高肢体活动能力。3)关节松动术,在出现关节活动障碍时用 于减轻疼痛,松解粘连,增加关节活动范围。4)肌力与耐力训 练,主要作用为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增强肌力,防止肌肉萎缩,提高心肺功能等。5)平衡与步态训练,主要用于改善肢体活动 能力和步行能力,增强步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6)水疗;7)假肢的装配;8)矫形器的应用。 9、骨科康复治疗(1):第一阶段:骨折端未愈、复位固定或牵引 3天后、损伤反应开始消退、肿胀与疼痛减轻。开始治疗。治 疗方法:1).未固定关节的主动运动;2).稳定性骨折的等长运 动;3).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固定2-3周后可进行CPM或不负

肱骨外上髁炎止点缝合术后康复方案-打印版

肱骨外上髁炎止点缝合术后康复方案: 在使用本计划指导练习前,应仔细阅读完全部内容,并经医生许可后再予执行。 1. 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具体执行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 功能练习中存在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 3. 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健侧。肌力的提高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必须认真练习。 4. 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上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 5. 早期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自主进行,以免发生危险。屈曲与伸直练习应间隔2-3个小时进行,避免相互干扰影响效果,以及过多刺激关节局部。练习过程中绝对避免以反复屈伸作为练习方法,防止引发炎症及肿胀加剧,造成骨化性肌炎、骨折等严重后果。 6. 活动度练习后即刻给予冰敷15—20分钟。如平时或练习后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次。 正文 1. 0-2周 一般采用石膏固定2周左右。此期间应尽早并尽量多活动手、腕关节及肩关节。 (1)“张手握拳”练习:用力、缓慢、尽可能大张开手掌,保持2秒,用力握拳保持2秒,反复进行,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清醒时5-10分钟/小时。并主动轻柔活动腕。 (2)肩肘关节活动度练习:术后第2天开始在无痛范围内患肘被动旋前、旋后练习, 5-10次/组,1-2组/天。在健侧肢体辅助下进行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水平内收、水平外展等各方向运动,由于不影响手术部位,故术后2天即可开始进行,数量不限。 (3)肩部周围肌肉力量练习:主动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水平内收、水平外展等各方向运动,或使用皮筋等有弹性器材提供阻力,每方向40-60次/组,1-2组/天。 2.术后3周-4周: (1)开始在无痛范围内被动肘关节活动度练习: ①屈曲90°范围以内:患侧充分放松,健侧手握住患侧腕关节,在患侧疼痛可耐受范围内逐渐 增加屈曲角度。 ②屈曲90°范围以上:肌肉完全放松后,身体逐渐前倾,使逐渐加大肩关节屈曲角度。 (2)伸展练习(即伸直肘关节):坐位,伸肘,拳心向上,将肘部支撑固定于桌面上,小臂及 手悬于桌外。肌肉完全放松,使肘在自重或重物作用下缓慢下垂伸直(必要时可于手腕处加轻小重物为负荷,加大练习力度)。至疼痛处应停止,待组织适应疼痛消失后再加大角度,一般为 10-15分/次,1-2次/日。 (3)主动活动下逐步肌力训练,强度应根据自身条件而定,练习时不应该有疼痛感,可勉强完成规定次数为宜。练后及时予以冰敷。患处冰敷20分钟,每天2-3次 3. 5-7周: (1)恢复小臂旋转活动度: 旋前:健侧主动作旋前动作通过体操棒使患侧做被动的旋前。用力要均匀,缓慢,不可使用暴力。至疼痛处应停止,待组织适应疼痛消失后再加大角度,一般为10-15分/次,1-2次/日。 旋后:通过体操棒使患侧做被动的旋后。用力要均匀,缓慢,不可使用暴力。至疼痛处应停止,待组织适应疼痛消失后再加大角度,一般为10-15分/次,1-2次/日。 (2)恢复小臂旋转肌力: 前臂旋转练习:缓慢用力旋转小臂。至最用力处保持10-15秒或完成动作为一次。10次/组,组间休息30秒,2组连续练习,1-2次练习/日。 必须非常小心,在无或微通范围内活动,以避免再次损伤。 (3)康复支具保护:运动、劳作时用有弹性的护肘,或专门的肘关节保护带绑紧前臂远端,减少肌肉收缩时对伸肌腱的过度反复牵拉。可有效地缓解症状、避免复发。 (4)功能训练前调整准备活动 4. 8-12周 继续应用支具,门诊复查,咨询肌力训练方案,逐步进行专项训练,回归运动 伸肘练习 >90°时被动屈肘练习

骨科常见功能锻炼

骨科常见功能锻炼 颈椎骨折 ?.解除脊髓受压是保证脊髓功能恢复的关键。 ?.减轻脊髓水肿 ?(1)应用激素治疗:受伤6小时内激素疗法,冲击量每30mg/Kg,45分钟输入, 维持量5.4mg/kg/小时,维持24小时。 ?(2)脱水利尿。 ?(3)高压氧治疗 完全性截瘫: 是指受伤脊髓横断面以下,肢体的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 不完全性截瘫: ?是指受伤脊髓横断面以下,肢体的感觉、运动、反射不完全消失,膀胱、肛门括约肌 功能不完全丧失,有部分功能存在 预防措施 ?保持床铺整洁干燥,避免物理性刺激 ?变换体位。根据病人1-2小时翻身一次,一般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的注意事项: 掌握正确的翻身方法:颈椎骨折的病人腰注意头、颈、肩一条直线,防止脊柱扭曲,加重脊髓损伤;行颅骨牵引者还要注意保持牵引效能,防止牵引弓脱落;胸椎骨折的病人要注意肩、胸、腰一条直线;腰椎的病人要注意胸、腰、臀一条直线 翻身时应将患者轻轻抬起移动翻转,禁止在床上拖拉患者 ?翻身后,对受压的骨隆突部位进行按摩,并严格交接班 ?指导为病人进食高营养多纤维素饮食,增加皮肤抵抗力 功能锻炼 伤口疼痛减轻,即可开始仰卧背伸肌锻炼,以头、两肘及两足支撑,抬起腹部即“五点式”支撑背伸肌锻炼。一周后改用头及两足支撑“三点式”支撑背伸肌锻炼。两周后改为俯卧位背伸肌功能锻炼,锻炼时俯卧床上,去枕,双手背后,用力挺胸抬头,使头胸离开床面,同时膝关节伸直,大腿用力向后离开床面,持续3~5秒,然后肌肉放松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这种方法俗称“燕飞”或“小燕飞”;对于腰肌力量较弱或者肥胖的人,上述方法比较费力,可采用“五点支撑”的方法锻炼:仰卧在床上,去枕屈膝,双肘部及背部顶住床,腹部及臀部向上抬起,依靠双肩、双肘部和双脚这五点支撑起整个身体的重量,持续3~5秒,然后腰部肌肉放松,放下臀部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具体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锻炼。此锻炼方法的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每天可练十余次至百余次,分3~5组完成。注意循序渐进,每天可逐渐增加锻炼量。如锻炼后次日感到腰部酸痛、发僵等不适,应适当地减少锻炼的强度和频度,以免加重症状;锻炼时也不要突然用力过猛,防止扭伤。 ?注意:如果已经有腰部酸痛、发僵、不适等症状时,应当停止或减少腰背肌锻炼; 在腰腿痛急性发作时应当及时 ?息,停止练习,否则可能使原有症状加重。 ?骨质疏松症患者锻炼腰背部肌肉可增加肌肉力量,稳定脊柱,减轻脊柱的变 形,缓解疼痛,防止骨折的发生。 ?(1)仰卧位锻炼法 ?①五点支撑法:用头部、双肘及双足(共五点)支撑身体,使背部、腰部、臀部、 双下肢离开床面,身体呈弓形,反复锻炼。

肱骨干骨折临床路径

肱骨干骨折临床路径 一、肱骨干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肱骨干骨折(ICD-10S42.300/S42.310) 行肱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ICD-9-CM-3:79.31004/79.31005/79.31006/79.31007/79.3100 8/79.3100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侧上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等。 3.辅助检查:X线片显示肱骨干骨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骨折AO骨折分型有手术指针。 2.无严重的合并症。 3.术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较好。 4.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5.除外病理性骨折。 (四)标准住院日≤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为肱骨干骨折(ICD-10:S4 2.300、ICD-10:S42.310)。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单纯闭合性肱骨骨折。 4.除外病理性骨折。 (六)术前准备≤3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肱骨正侧位X线片、肱骨CT; (6)胸片、心电图。 (7)炎症性指标筛查(ESR、CRP、IL-6、PCT等)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必要时行上肢CTA检查; (2)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高龄或既往有心、肺病史者); (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的康复方法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得康复方法 【摘要】 目得探讨预防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得康复方法,以降低肘内翻得发生率、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治疗得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得骨科术后常规康复锻炼方法,观察组患儿除常规功能锻炼外,根据桡侧嵌插、尺侧分离得原则进行肘外翻练习。比较两组患儿得骨折愈合时间及愈合效果,并在3个月随访时,比较两组患儿肘内翻得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儿得骨折愈合时间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肘关节功能及提携角变化得优良率为83。30%与90。00%,均优于对照组得80.00%与6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过3个月得随访,观察组患儿得肘内翻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得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中,应用肘外翻练习可以有效预防肘内翻得发生,且有助于患儿肘关节得功能恢复,对骨折愈合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肘外翻练习;功能康复 肱骨髁上骨折就是儿童最常见得肘部骨折,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治疗不当容易引起肘内翻畸形。肘内翻畸形就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见得并发症。据有关文献报道,国外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得发生率达57.0%,而国内则为48、9%。临床上为预防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在治疗上不断改进创新,在手法或手术复位固定术后进行康复功能锻炼,但仍无法避免肘内翻得发生,严重者只能进行肘内翻矫形术、这样既增加患儿得痛苦与家庭得经济负担,也影响患儿肘部功能,造成肘部外观得缺陷,最终可能导致患儿产生悲观心理。鉴于肘内翻得发生率居高不下及其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如何预防肱骨髁上骨折后发生肘内翻就是个亟待解决得问题。笔者基于对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发生机制得认识,对常规康复方法进行了改良,在常规康复锻炼得基础上进行肘外翻练习,从而达到预防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并发肘内翻畸形、减少患儿痛苦与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得目得,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方法

肱骨髁间骨折 1.按受伤机制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 伸直型:跌倒时,肘关节处于伸直位,手掌和人体重力向上、下传导并集中在肱骨髁部,暴力作用于尺骨,向上撞击使肱骨内、外髁分离,远端分裂为两块或多块并向后方移位。 屈曲型:肘关节在屈曲位时直接撞击地面,也可能由于尺骨鹰嘴向上撞击所致。尺骨断面呈三角型,当暴力传导至该部时,尺骨鹰嘴犹如楔子撞击内外髁间的滑车沟,致两髁间分离移位,而肱骨下端向后移位。 此骨折,按其骨折线可分为V型、T形和Y型,有时肱骨髁不部可分裂为三块以上,即属粉碎性骨折。 11 2. Riseborough--Radin根据骨折移位程度分为四度:

Ⅰ°:骨折无移位或轻度移位,关节面保持平整。 Ⅱ°:骨折块有移位,但两髁无分离及旋转,关节面也基本平整。 III° :骨折块有分离并有旋转移位,关节面破坏。 IV°:肱骨髁部粉碎成三块以上,关节面破坏严重。 手术关键步骤 1.臂丛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患肢置于胸前(不能安放止血带),常规0.5%碘伏消毒,铺无菌近端,贴护皮纸; 2.取肘关节后侧切口,沿上臂后正中线,在尺骨鹰嘴处向外侧成弧形,继续沿尺骨脊外侧向远端延伸,总长度约20cm; 3.依次切开皮肤、浅筋膜向两侧剥离; 4.在肘管处切开深筋膜,显露尺神经,并向远近端游离,总长度约10cm,橡皮引流条保护尺神经; 5.尺骨截骨:分离尺骨鹰嘴后方的软组织,保护肱三头肌腱附着处,尺骨鹰嘴两侧显露尺骨鹰嘴半月切迹,用2.5mm克氏针在尺骨鹰嘴顶端向尺骨远端钻2孔,在距离尺骨鹰嘴顶点约2cm处向半月切迹无软骨处截骨,V形(尖端向远端)截断尺骨鹰嘴; 6.将尺骨鹰嘴及肱三头肌建向近端牵开,可以先找到桡神经予以保护;为获得更好的显露,可以从内外侧骨膜下剥离; 7.显露并清理骨折端,复位髁部及肱骨远端内外侧柱,用克氏针临时固定髁部及近端干部,直视下用加压螺钉固定髁部,如果髁部关节面粉碎,可以植骨后再固定,防止直接加压导致滑车变短; 8.内外侧分别放置塑形的重建接骨板,内侧接骨板放置于前内侧,外侧接骨板置于前外侧或者后外侧; 9.透视观察骨折复位情况、螺钉长度,不能有螺钉进入关节内; 10.复位尺骨鹰嘴,双克氏针及8字张力带固定尺骨鹰嘴,透视确认尺骨鹰嘴复位情况及克氏针长度; 11.尺神经皮下前置,筋膜条固定尺神经,注意勿出现扭转及卡压; 12.冲洗切口、清点纱布器械无误,放置引流管一枚,依次关闭切口,石膏托固定于屈曲90°位。 注意事项 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多数需要双钢板在不同平面固定; 尺神经要远离钢板或者前置; 滑车宽度要重建,滑车粉碎性骨折防止应用拉力螺钉后宽度丢失; 尺骨鹰嘴截骨要慎重,V形截骨的尖端要指向远端,增加接触面积,张力带钢丝比松质骨螺钉稳定; 术后不惜代价预防肘关节僵硬; 尺骨鹰嘴牵引的适应症:肱骨髁上骨折 方法:见图

手术_3.4.4.1 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编号】3.4.4.1 【手术名称】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英文名称】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f 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humerus 【别名】肱骨踝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f humeral supracondylar fracture 【ICD编码】79.3108 【概述】 肱骨下端骨折按其部位不同计有: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内上髁骨折,肱骨外髁骨折,肱骨内髁骨折,肱骨髁间骨折以及肱骨外上髁骨折等。每种骨折又分若干型或度。据报道,肱骨髁上骨折占全身骨折的5.24%,为第4位。内上髁骨折占0.94%,为第29位。外髁骨折占0.83%,为第32位。髁间骨折占0.38%,为第48位。在儿童上述骨折可以是骨骺分离。肱骨髁上骨折多见于儿童,绝大多数可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疗效多满意。无移位的其他髁部骨折或骨骺分离,亦无手术指征。有移位的髁部骨折,特别是经关节骨折或骨骺分离,需手术复位和内固定(图3.4.4.1-0-1~3.4.4.1-0-4)。

手术相关解剖见下图(图3.4.4.1-1~3.4.4.1-4)。

【适应证】 1.肱骨髁上骨折,疑有前臂血供障碍经严密观察、放大肘关节伸直度,正确复位解除内部压力、血管扩张剂应用解除血管痉挛等措施,血运仍无改善者,需紧急手术探查肱动、静脉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2.肱骨髁上骨折伴桡神经损伤。 3.明显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经手法、牵引复位失败者。 4.陈旧性肱骨髁上骨折移位显著者。 【禁忌证】 【术前准备】 准备适当的固定器材。如克氏针及相应工具。 【麻醉与体位】 儿童选择全身麻醉,青少年可选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高位持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前侧入路取平卧位,伤侧上肢外展置于小手术台上。后侧入路取半侧卧位,伤侧肩胛下垫高40°~60°,肘关节屈曲90°置于胸前。 【手术步骤】 1.肱骨髁上骨折前路血管神经探查与骨折内固定术(Anterior Exposure of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