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透镜知识点及光路图

透镜知识点及光路图

透镜知识点及光路图

透镜知识点及光路图

一、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当平行光照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

这个点叫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焦点到光心(透镜中心)的距离叫焦距。

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2、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二、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1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当平行光照到凹透镜上,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凹透镜的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2、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

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

线平行于主光轴。

③通过光心的光

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传播方向不改变。

①平行于主光轴

的光线,经凹透镜折

射后,折射光线的反

向延长线通过焦点。

②射向凹透镜另一

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

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

行于主光轴。

③通过光心的

光线,经凹透镜折

射后,传播方向不

改变。

透镜的光路图

透镜的光路图 1.下图所示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镜L1、L2如图放置,其中AO1=O1B=BO2,过A点的一条光线经L1折射后按如图方向到达L2,则关于该光线再经L2折射后的去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过L2的二倍焦距点B.过L2的焦点 C.平行于L2的主光轴D.过L2的二倍焦距以外的点 3.下列关于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几幅光路图中,错误的是() A. B. C. D. 4.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正确的图是() A. B. C D 5.下列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6.下列光路图中,哪个是正确的() A. B. C. D. 7.如图是一束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0.水平桌面上的白纸上有一小黑点a,将一个半球形的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球心与a重合,在斜上方透过玻璃砖观察a,如图所示.则看到a的像() A.在a的正上方B.在a的正下方C.在a的位置上D.在a的右上方

11.要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如图所示的改变,你认为图示方框内放置的光学元件是() A.一定是平面镜B.一定是凸透镜 C.只有平面镜或凸透镜D.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均可 12.下面是小明所画的光路图,其中有错误的是() A. B. C. D. 13.如图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两个不同凸透镜后会聚后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表面越凸,对光的会聚作用就越明显B.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长 C.凸透镜焦距长短与表面凸起的程度无关D.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与表面的凸起程度无关14.如图所示是一条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15.如图的六块光学元件,要使左图的光路图成立,则虚线框内应单独放的透镜是 () A.①③B.②④C.①⑤D.②⑥ 16.根据如图,入射光束和出射光束的情况判断,方框内的两个光学元件可能是() A.两个凸透镜B.两个凹透镜 C.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且凹透镜在左,凸透镜在右 D.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且凸透镜在左,凹透镜在右 17.若平行光线被某种镜面反射后,反射光线好像是从镜后某一点发出的,则这种镜是()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面镜D.潜望镜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 知识点

一、透镜 1.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远视眼镜、老花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近视镜) 一般透镜的两个表面中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就叫做薄透镜。我们只研究薄透镜。 2.基本概念: 主光轴:组成透镜的两个球面的球心连线。 光心: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3.透镜对光的作用 ①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因此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 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F)。凸透镜有2个实焦点。 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f )。两边的焦距相等。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②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因此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 虚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虚焦点(F)。凹透镜有2个虚焦点。 4. 光学中“会聚”和“发散”的含义。 折射后的光线相对于原来的方向靠近了主光轴,叫“会聚”。 折射后的光线相对于原来的方向远离了主光轴,叫“发散”。 5. 三条特殊光线 6. 三棱镜对光线的作用 通过三棱镜的光线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后向三棱镜底边偏折。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可看做是三棱镜的组合。 7. 如何测凸透镜的焦距 平行光会聚法测焦距: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放张白纸,改变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在白纸上找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 扩展:空心透镜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1. 实验器材: 光具座、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 2. 实验步骤: a.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央,蜡烛和光屏在凸透镜的两侧,使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为了使像 成在光屏中央) b.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点燃蜡烛 c.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为止 d.记录下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小和正倒 e.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段距离,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不能在屏上得到烛焰的像 f.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试着用眼睛观察像在何处,像是怎样的? 3. 凸透镜成像规律 应用 照相机 测焦距 投影仪(幻灯机) 放大镜

凸凹透镜成像光路图规律总结

凸凹透镜成像规律光路图总结 实像可用承接物接收到,虚像承接不到,只能眼睛看到。 一、透镜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焦点:平行光线(太阳光)通过透镜后会聚的点,或通过透镜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焦点一般有两个,并且一般关于透镜对称)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光心:透镜的几何中心 *三条特殊光线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通过凹透镜后,反向延长线会聚于焦点。 2.通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正向延长线通过焦点的光线 通过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3.通过光心的光线通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1、u>2f 2、u=2f f u2 v , = 2= >,f < v f 2< f f u2 在异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异侧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2f>u>f 4、u=f f v f u f 2,2><< 5、u<< 在异侧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f u = 不成像

初二物理单元知识点整理-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及其应用 凸透镜凹透镜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 实物形状 主光轴和 光心 透镜上通过球心的直线CC'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 每个透镜主轴上都有一个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光心。 对光线作 用及光路 图 凸透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光线透过透镜折射,折射光线传播方向比入射 光线的传播方向更靠近主光轴。 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传播方向比原入射 光线的传播方向更远离主光轴。 特殊光线 焦点和焦 距 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 这个点叫做焦点,用F表示。 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发散,这些发散光线 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不是 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叫做虚焦点,也用F表示。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凹透镜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 凸透镜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实焦点,同一透镜 两侧的焦距相等。 凹透镜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虚焦点,同一透镜两侧的 焦距相等。 焦距与会 聚能力的 关系 凸透镜焦距的大小表示其会聚能力的强弱, 焦距越小,会聚能力越强。 凹透镜焦距的大小表示其发散能力的强弱,焦距越 小,发散能力越强。 同种光学材料制成的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 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表面越凸,焦距越短, 会聚能力越强。 同种光学材料制成的凹透镜表面的凹陷程度决定了 它的焦距的长短。表面越凹,焦距越短,发散能力越 强。 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每个凹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用凸透镜正对太阳,调整凸透镜到纸的距离,使纸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那么这个光斑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关于两种透镜三条特殊的光线: 1、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 A.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透镜折射过焦点 B.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C、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 2、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 A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B、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C、射向对侧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

凸透镜知识点

透镜知识点汇总姓名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焦点:平行光线(太阳光)通过透镜后会聚的点,或通过透镜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焦点一般有两个,并且一般关于透镜对称)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光心:透镜的几何中心 三条特殊光线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通过凹透镜后,反向延长线会聚于焦点。 2.通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正向延长线通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3.通过光心的光线通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凸透镜成像规律 表格分析: 1.一倍焦距:像虚实的分界线(一倍焦距分虚实) 2.二倍焦距:实像放大缩小的分界线(二倍焦距分大小) 3.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4.在调节物距和像距时,物像在主光轴上同向移动。(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这里的远近是相对于透镜来说的。) 5.物体、透镜和光屏位置已经确定,在光屏上已经有一个清晰的像,如果保持透镜不动,像左右上下的移动方向和物体左右上下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果保持物体不动,像左右上下移动的方向和透镜移动的方向相同。(注意这里的移动不是沿主光轴的前后移动,而是与主光轴垂直方向移动)。 图表1照相机光路图 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在透镜异侧的一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图表2幻灯机光路图 投影仪是利用物距在一二倍2倍焦距之间时在透镜异侧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图表3放大镜光路图 放大镜是利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在透镜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及试题1

透镜及其应用 知识点归纳: 一、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练习: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入射光线于一点,叫,这一点到凸透镜的光心的距离叫。一个凸透镜有个焦点,它们位于凸透镜的边。凹透镜能使光线,凹透镜的焦点是,有个。 二、基本概念: 1、主光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焦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焦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下图: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三、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 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______________,如下图: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________;经凹透镜后__________,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________(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作用)如下图: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__________;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 四、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五、照相机:1、镜头是_______;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_____________像; 六、投影仪:1、投影仪的镜头是_________;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2018届中考物理根据已知透镜做光路图专项练习(含答案)

根据已知透镜做光路图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 选用______ 或______ (填写两种光学元件的名称),可使光线的传播方向 发生如图所示的改变. 二、作图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55.0分) 2. 如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 3. 入射光线如图所示,请画出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4. 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如图1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光线的折射光线. (2)通电螺线管旁小磁针静止时如图2示,在括号内标出小磁针的N、S 极. 5. 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如图1所示,物体沿斜面向下滑动,请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的示意图; (2)请在图2画出两条人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6. 完成下面的光路图. 7. 如图所示,O1O2为凸透镜L的主光轴,S′为点光源S经凸透镜L

所成的像,SA为从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该光线SA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8. (1)如图1所示,光源Q发出的一束光经平面镜反射在墙上显示出一个光点; ①画出光源Q在平面镜中的像. ②画出镜面反射的光线并标出墙上光点的位置. (2)①画出图2中两条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光线. ②与物比较,物体MN经凸透镜成______ (选填“放大”、“缩小”)______ (选填“正立”、“倒立”)的 像. 9. 在如图所示的方框中画出适当的光学元件. 10. (1)如图甲所示,A和B是发光点S发出的其中两条光线入射到平 面镜上时发生反射的两条反射光线(图中未画出发光点S),请根据反射光 线在图中作出发光点S和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S′. (2)图乙中给出了物体AB及像A′B′的位置,请在图中画出凸透镜及其中一个焦点F的大致位 置. 11. 实验中有时需要将一束粗平行光变成细平行光,这可以利用两块透镜的组合来解决.请在图的两个方框中各画出一种组合方式(要在图中画清光束粗细的变化),分别写出两块透镜间的距离S跟两块透镜到各 自焦点的距离f1、f2的关系. s= ______ s= ______ . 12. 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0分) 13. 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光现象及透镜知识点

《光现象》重难点精讲 一、光的传播: 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应用: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注意:①小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须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距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 ②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 实像增大;光凭靠近小孔,实像减小;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发光体远离小孔,实像减小;发 光体靠近小孔,实像增大。 (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太阳月球地球)、月食(月球太阳地球)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非真实存在) 4、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5、光速: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3×108m/s=3×105 m/s; 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跑100m时,声音传播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 二、光的反射: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反射定律:(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是错误的,注意因果关系)

(完整版)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及试题(精)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练习: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入射光线于一点,叫,这一点到凸透镜的光心的距离叫。一个凸透镜有个焦点,它们位于凸透镜的边。凹透镜能使光线,凹透镜的焦点是,有个。 二、基本概念: 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 2、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如下图: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练习:把一个凸透镜放在太阳与白纸之间,调整透

镜与纸间的距离,使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 光点,这时测得透镜与纸间的距离为6cm。由此可 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三、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 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 图: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

练习: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 A.潜望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四、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五、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 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 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 练习:表面至少有一面是的透明玻璃元件叫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叫凹透镜, 远小于的透镜叫薄透镜。 六、照相机:1、镜头是凸透镜;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七、投影仪: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初中物理透镜知识点和习题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三条特殊光线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通过凹透镜后,反向延长线会聚于焦点。 2.通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正向延长线通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3.通过光心的光线通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4.在调节物距和像距时,物像在主光轴上同向移动。(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这里的远近是相对于透镜来说的。) 5.物体、透镜和光屏位置已经确定,在光屏上已经有一个清晰的像,如果保持透镜不动,像左右上下的移动方向和物体左右上下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果保持物体不动,像左右上下移动的方向和透镜移动的方向相同。(注意这里的移动不是沿主光轴的前后移动,而是与主光轴垂直方向移动)。

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在透镜异侧的一二倍焦距之间成倒 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是利用物距在一二倍2倍焦距之间时在透镜异侧的二倍焦距以 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是利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在透镜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眼睛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 近视及远视的矫正方法: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1小丽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2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她用此来观察地图上较小的字,则凸透镜到地图的距离应( ) A . 小于20cm B . 大于20cm 小于40cm C . 等于40cm D .w 大于40cm 2.图3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 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 ) A .远视眼 凸透镜 B .远视眼 凹透镜 C .近视眼 凸透镜 D .近视眼 凹透镜 3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 ) A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光屏上不会得到像 D . 像距大于10cm 小于20cm 5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 ) A . 老花镜是一种凸透镜 B . 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 C . 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 D . 爷爷原来是个近视眼 6.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的原理与如图5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 A .照相机 B .老花镜 C .幻灯机 D .放大镜 7. 在图13 所示的四幅小图中, 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图, 其矫正做法是____图。 图3 图2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1、物距(u)大于2倍焦距时 规律:物距(u)大于2倍焦距时,像距(v)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应用:照相机、眼睛、摄像机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工作的。 2、物距(u)等于2倍焦距时 规律:物距(u)等于2倍焦距时,像距(v)等于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应用: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测焦距f=u/2=v/2

3、物距(u)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 规律:像距(v)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应用:幻灯机、投影仪、电影放映机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工作的。

5、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 规律: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实虚像。 应用:放大镜,利用放大镜看物体,若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物体靠近焦点位置。

凸透镜成像规律 1.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二倍焦距处,成倒立等大实像 ;一 倍焦距到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 一倍焦距处,不成像;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虚像; 成实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同侧 蜡烛,凸透镜,光屏应尽量保持在等高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透镜成像满足透镜成像公式:(只作了解) 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异侧时要带上正负号) 物体靠近凸透镜过程中[2F外→F),像距越来越远,像越来越大,最后靠到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 物体远离凸透镜过程中(O→2F外],像距越来越小,像越来越大。 凹透镜成像规律 当物体为实物时,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 当物体为虚物,很复杂,故在此不介绍。 凹透镜与凸透镜的区别 一.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主要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主要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三.成像性质 凸透镜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正、倒;虚、实;放、缩,起聚光作用凹透镜是折射成像只能成缩小的正立像,起散光作用 凸透镜是折射成像 面镜是反射成像

透镜知识点汇总

透镜知识点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焦点:平行光线(太阳光)通过透镜后会聚的点,或通过透镜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焦点一般有两个,并且一般关于透镜对称)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焦点:平行光线(太阳光)通过透镜后会聚的点,或通过透镜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焦点一般有两个,并且一般关于透镜对称)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光心:透镜的几何中心 三条特殊光线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通过凹透镜后,反向延长线会聚于焦点。 2.通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正向延长线通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3.通过光心的光线通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凸透镜成像规律 表格分析: 1.一倍焦距:像虚实的分界线(一倍焦距分虚实) 2.二倍焦距:实像放大缩小的分界线(二倍焦距分大小) 3.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4.在调节物距和像距时,物像在主光轴上同向移动。(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这里的远近是相对于透镜来说的。) 5.物体、透镜和光屏位置已经确定,在光屏上已经有一个清晰的像,如果保持透镜不动,像左右上下的移动方向和物体左右上下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果保持物体不动,像左右上下移动的方向和透镜移动的方

向相同。(注意这里的移动不是沿主光轴的前后移动,而是与主光轴垂直方向移动)。 图表1照相机光路图 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在透镜异侧的一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图表2幻灯机光路图 投影仪是利用物距在一二倍2倍焦距之间时在透镜异侧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图表3放大镜光路图 放大镜是利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在透镜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透镜光路图组卷

透镜光路图训练 一.作图题(共40小题) 1.如图所示,请将下列光路图补充完整。 9.发光点S发出的两条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 (1)该透镜是透镜。(填“凸”或“凹”) (2)光线a射向平行玻璃砖。在图中 ①画出a的射向玻璃前表面的反射光; ②作出光线a穿透玻璃射向墙面的大致光路; (3)将平行玻璃砖慢慢向墙面靠近,光线a在墙面形成的光斑 会(填“上移”、“下移”或“不动”) 10.如图所示,S是发光点,S′是某同学做实验时透过凸透镜看到的发光点S的像。试在图中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并标出其焦点F.(保留作图痕迹)

11.如图所示,乐妍在凸透镜的右侧用眼睛可以直接观 察到凸透镜所成的正立、放大的虚像,F为凸透镜的 焦点,请你完成乐妍观察到该像的光路图。 12.一块玻璃砖,中间有一梭形的气泡,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通过 玻璃砖(射到空气泡上),大致画出射出玻璃砖后的光线。 13.如果有两条光线如图所画的方向射向凸透镜,请画出它穿过透镜 后的传播方向。 15.如图所示,一条光线入射到凹透镜后,再折射到水中,在答题卡上画出该条光线照射到凹透镜的入射光线及在水中传播的大致光路。 16.凸透镜的焦点F处有一点光源S,请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及光线SA的折射光线。 17.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恰好重合,F为凸透镜的 焦点。根据给出的光线作出进入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从水 面出来的折射光线。 18.如图所示,有一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经过凸透镜上方的焦点。请画出: (1)入射光线。

(2)反射光线。 (3)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19.如图,光线SS’过凸透镜的光心O,光线SA是由发光 点S射向凸透镜的一条入射光线。请你通过光路作图画出 图中凸透镜的两侧焦点F的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SA经 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 20.如图所示,平面镜前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 发射后恰好通过凸透镜的焦点F,再经凸透镜折射,请完成这一现象的光路图。 21.如图所示,图中已画出由烛焰上S点发出的两条 入射光线,请画出其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两条折射 光线,并标明发光点S的像点S的位置。(保留必 要的作图痕迹) 22.如图所示,ab是光源S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并经过凸透镜的焦点F,S’是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请 利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确定光源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 线ab的入射光线和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3.图中S′为烛焰S的像,请通过作图画出 透镜、标出一个焦点F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24.如图所示,己给出了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请在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 1、凸透镜:、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即:光线透过透镜折射,折射光线传播方向比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更主光轴。 2、凹透镜:、的透镜,如:近视镜片;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即:光线透过透镜折射,折射光线传播方向比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更主光轴。 二、基本概念 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 2、光心: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表示。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表示。 4、焦距:到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薄,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表示。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焦点;凸透镜焦距越短,会聚能力越。 练习:把一个凸透镜放在太阳与白纸之间,调整透镜与纸间的距 离,使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这时测得透镜与纸间 的距离为6cm。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 三、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 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 练习: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A.潜望镜B.平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四、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为止,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五、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 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 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 六、照相机:1、镜头是凸透镜;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二倍焦距,成的是、的像; 七、投影仪:1、投影仪的镜头是透镜;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 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二倍焦距,一倍焦距,成的是、的像; 八、放大镜:1、放大镜是凸透镜;2、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一倍焦距,

凸透镜成像规律光路图及特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其直径是透镜直径的一半,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大.透镜的焦距是() A.5cm B.10cm C.15cm D.30cm 3.如下中图所示,当用眼睛去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透镜的焦距是()A.0.1m B.0.2m C.0.3m D.0.5m 4.两个完全相同的凸透镜L1、L2如下右图放置,其中AO1=O1B=BO2,过A点的一条光线经L1折射后按如图方向到达L2,则关于该光线再经L2折射后的去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过L2的二倍焦距点B.过L2的焦点 C.平行于L2的主光轴D.过L2的二倍焦距以外的点 5.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是() A.将凸透镜往上移B.将光屏往下移C.将蜡烛往上移D.将蜡烛往下移6.“五?四”青年节那天,学校请来摄影师给我们拍毕业照,列好队后,摄影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大于20cm B.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 C.一定小于8cm D.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如图甲,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_________(上/下)调整. (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_________的实像;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___(左 /右)移. (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 (如图乙),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 _________(左/右)移.

(完整版)第五章透镜成像光路图

透镜成像光路图 1.如图所示,画出通过透镜的折射光线. 2.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 3.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请完成下面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 4.完成甲乙两图中的光路图. . F F O F F O F F F F F F 甲 乙 F F F F 甲 乙 o F F o F F

6.如图所示,画出光线ab和Oc通过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 7.请在图的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 8.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9.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凸透镜这束 入射光和经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10.如图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光线 F F F F F F 30° 60 ° F F 30 °O F O F

11.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12.如图所示,SA、SB是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SA平行于主光轴,SB过左焦点,请 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出射光线(注意标出箭头方向). 13.如图所示,画出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路图. 14.请在图中画出两条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5.图中L为凸透镜,MN为其主光轴,D为光心,若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B’,试 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在图中标出F的位置.

16.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 17.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8.如图,竖直放置的凸透镜,F为它的焦点,a为沿水平方向射向凸透镜的光线,b为通过 焦点的光线。请你画出凸透镜的主光轴及a、b经凸透镜的折射光线. 19.完成如图所示透镜的光路图. 20.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如图所示,可知方框内的光学元件对光有_______作用,请将该元件 画在方框内.

初二物理单元知识点整理-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及其应用 第一节透镜 凸透镜凹透镜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 实物形状 主光轴和光心透镜上通过球心的直线CC'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 每个透镜主轴上都有一个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光心。 对光线作 用及光路 图 凸透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光线透过透镜折射,折射光线传播方向比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更靠近主光轴。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传播方向比原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更远离主光轴。 特殊光线 焦点和焦 距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 这个点叫做焦点,用F表示。 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发散,这些发散光线 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不是 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叫做虚焦点,也用F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凹透镜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 凸透镜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实焦点,同一透镜 两侧的焦距相等。 凹透镜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虚焦点,同一透镜两侧的 焦距相等。 焦距与会聚能力的关系凸透镜焦距的大小表示其会聚能力的强弱, 焦距越小,会聚能力越强。 凹透镜焦距的大小表示其发散能力的强弱,焦距越 小,发散能力越强。 同种光学材料制成的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 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表面越凸,焦距越 短,会聚能力越强。 同种光学材料制成的凹透镜表面的凹陷程度决定了 它的焦距的长短。表面越凹,焦距越短,发散能力越 强。 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每个凹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用凸透镜正对太阳,调整凸透镜到纸的距离,使纸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那么这个光斑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关于两种透镜三条特殊的光线: 1、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 A.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透镜折射过焦点 B.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C、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 2、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 A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B、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C、射向对侧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

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1、物距(u)大于2倍焦距时 2F F F 2F 规律:物距(u)大于2倍焦距时,像距(v)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照相机、眼睛、摄像机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工作的。 2、物距(u)等于2倍焦距时 2F F F 2F 规律:物距(u)等于2倍焦距时,像距(v)等于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应用: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测焦距 f=u/2=v/2 3、物距(u)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 2F F F 2F 规律:像距(v)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应用:幻灯机、投影仪、电影放映机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工作的。 4、物距(u)等于1倍焦距时 2F F F 2F 规律:物距(u)等于1倍焦距时,不成像 5、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

2F F 2F F 规律: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实虚像。 应用:放大镜,利用放大镜看物体,若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物体靠近焦点位置。 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 一倍焦距处,不成像;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虚像; 成实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时物和像在凸透镜同侧 2.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蜡烛,凸透镜,光屏应尽量保持在等高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透镜成像满足透镜成像公式:(只作了解) 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异侧时要带上正负号) 物体靠近凸透镜过程中[2F外→F),像距越来越远,像越来越大,最后靠到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 物体远离凸透镜过程中(O→2F外],像距越来越小,像越来越大。 凹透镜成像规律 当物体为实物时,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像和物在透镜的同侧; 当物体为虚物,很复杂,故在此不介绍。 凹透镜与凸透镜的区别 一.对光线的作用

初二物理光学知识点大汇总

光学知识点大汇总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现象: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2、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按形成原因分,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例如,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等,人造光源有如蜡烛、霓虹灯、白炽灯等。 月亮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3、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或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 传播不需要介质。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小孔成像、井底之蛙、影子、日食、月食、一叶障目。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①激光准直. 排直队要向前看齐. 打靶瞄准 ②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 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影。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

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 月食的成因: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 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 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 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反映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小孔成像原理: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不受引力作用干扰的情况下沿直线传播 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证明像长和物长之比等于像和物分别距小孔屏的距离之比。 4、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直线。(光线是 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5、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 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凸凹透镜成像规律光路图总结

1 凸凹透镜成像规律光路图总结 一、透镜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焦点:平行光线(太阳光)通过透镜后会聚的点,或通过透镜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焦点一般有两个,并且一般关于透镜对称)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光心:透镜的几何中心 *三条特殊光线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通过凹透镜后,反向延长线会聚于焦点。 2.通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正向延长线通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3.通过光心的光线通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1、u>2f 2、u=2f f v f f u2 2< < >,f v f u2 , 2= = 在异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异侧成倒立等大的实像3、2f>u>f 4、u=f f v f u f2 , 2> < < f v f u f2 , 2> < < 在异侧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f u=不成像

2 5、u2f 2、u=2f f v f u <>,2 f v f u <=,2 在同侧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在同侧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初二物理凸透镜知识点及习题

初二物理凸透镜知识点 及习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声光热——凸透镜 知识点1.透镜的基本概念 (1)透镜的种类及相关概念: ①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②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③光轴和光心的概念: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径. 光心:光轴上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薄透 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2)透镜的作用: ①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实验表明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 线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焦 点到光心O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表示.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 点. ②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实验表明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凹透 镜后变得发散,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 点,这个点叫做凹透镜的焦点,用F来表示.由于它不是实际光线 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③正确理解“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凸透镜 对光有会聚作用并非任何光经凸透镜都一定变成会聚光,而是出射 光比入射光会聚了一些.同样,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也并非任何 光经凹透镜后都一定变成发散光.只是出射光比入射光发散了一 些. (3)凸透镜的三条特殊的光线(如图所示)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轴;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4)凹透镜的三条特殊的光线(如图所示)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其反向延长线过 虚焦点; ②延长线过虚焦点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 主轴;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F O F F O F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