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史学史讲义04封建史学的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史学

中国史学史讲义04封建史学的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史学

第四章封建史学的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史学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史学的发展

一、封建史学发展的表现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封建史学彻底摆脱“附经立说”的束缚,在学术领域形成一个独立、完整、多样化学科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封建史学得到了初步的巩固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官私修史成风、史籍数量宏富、史著类型多样、史学地位提高。

当时各个政权的统治者面对频繁的政权更迭、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迫切需要借鉴前代王朝兴旺盛衰的经验教训,也迫切需要宣扬本政权开国创业的功德,因而在建国之后几乎都设置史官,组织人力编修前代史和本朝国史。官修史书外,私人修史也蔚然成风。他们或总结前代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或针砭事时弊,以为讽谏;或借修史建立名誉,求名当世,传名后世;或为避免遭无故贬斥杀戮,退而著史,寄托情趣。当时史书的作者几乎遍及地主阶级的各个阶层和各个文化部门。

魏晋以前的史书数量不多,不过200部左右。而《隋书.经籍志》著录的官私史书多达874部,16558卷,除极少数是东汉、隋朝的史家所撰外,绝大部分产生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如以纪传、编年为体的后汉史有29家、三国史有19家、晋史有18家、十六国史有31家、南朝史有39家、北朝史有18家。这一时期史书数量之多,卷帙之繁,是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比拟的。“二十四史”中,就有五部成书于这一时期。

这一时期史书类型日趋繁杂,有许多史书类型是前所未有的。

纪传体的地位进一步巩固,编年体则蓬勃发展,作为直接为纪传体和编年体准备材料的起居注,发展成为一大门类。杂传是借人物反映一定时期历史内容的一种史书类型,分为13类。所记各类人物,有合传,有分传;有一时的,有一地的;有男的,有女的;有传记,又有序赞、题记、行状。杂传保留了为史官不及备载和不以为载的“风俗之旧,耆老所传,遗言逸行”(欧阳修《崇文总目叙释.传记类》),有助于历史研究的扩大和深入。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史注作品,有的史家以注史而出名,其名声甚至超过了原作者。刘宋裴松之《三国志注》、裴姻《史记集解》、梁刘昭《后汉书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都是当时著名的史著。史论、史评著作也大量涌现,南朝梁太子萧统编纂《文选》,专立“史论”一目。说明这一时期史论有了相当的发展;史评著作分为三类,一是评论史事,一是评论史家,一是评论史书。保留下来的只有《文心雕龙.史传篇》。是评有助于史书质量

的提高,把历史研究推向前进。史考作品以谯周《古史考》最为有名。史要是节取原书,删繁就简,往往为普及历史知识而作,如《三史略》、《正史削繁》、《十六国春秋纂录》、《地理书钞》等。史要的价值不一定很高,却反映出历史在适应学者需要的同时,向着普及方向发展。

典志类包括旧事、职官、仪注、刑法,专记封建国家的政法礼仪等典章制度,直接为封建统治服务,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此外,地理志、谱牒、古史等也是这一时期较为发达的门类。

随着史著的大量涌现,数学地位进一步提高。西汉末年,刘向、刘歆撰《七略》、《别录》时,史学还是作为经学的附庸,被列入“六艺略”中的《春秋》类中。西晋时,秘书监荀勖在郑默《中经》的基础上,重新编成《晋中经新簿》,把所有文化典籍分为四大类:即甲部,记六艺及小学等书;乙部,记古今诸子、兵书、数术;三曰丙部,记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曰丁部,记诗赋、图赞、汲冢书。这一分类开始把史学从经学的附庸中划分出来,承认史学是学术上的一个单独门类,说明史学在学术领域已完全取得与经学、诸子、文学同等的地位。到东晋,著作郎李充又整理典籍,以类相从,分作四部:五经为甲,史记为乙,诸子为丙,诗赋为丁。从此,经史子集这一次序完全确定下来并一直沿袭至近代,而且史部的地位提升到仅次于经学的乙部,体现了史学的日益发展与重要。

二、封建史学发展的原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史学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

1、各政权对撰修史书的重视,推动了史学的进一步发展。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由统一走向分裂、再走向统一的时期,政治形势混乱,政权更迭繁复,战争频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使统治者特别重视通过修史来考察、总结前代王朝成败兴亡的经验教训,为现实政治服务。

由于史书有以史资治、以史道义的作用,所以备受统治者高度重视。当时各政权都注意设立史官,撰写前代和本朝史书。魏晋以前的史官并非以著史为专职。设置完全意义上的史官始于曹魏。魏明帝太合年间在中书省设置著作郎,以后,魏晋各政权都设置著作郎著作佐郎,修史学士等,北齐时舌史馆,以宰相监领,掌兼修国史,这一制度到隋唐时成为定制。政府重视史学还体现在建立“史学”创立传授历史知识的学馆。后赵石勒在建国之初,便建立“史学”,与经学、律学并列,以任播、崔浚为史学祭酒。

2、氏族门阀制度的形成,刺激了史学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盛行,门阀氏族垄断政治、经济和文化,也垄断史学。为保持门第不被混淆,氏族尤其注重研究家谱和立传叙家史谱牒和人物传记极其兴盛。政府为了取得氏族的支持,也重视谱学,并出面组织大规模的谱书修撰,显示对氏族门阀的尊崇和笼络,对冒入清流的庶族也采取默认的态度,这些情况刺激了魏晋南北朝史学的发展。

3.历代政府重视对文献典籍的搜集和保存,对史学的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文化悠久,典籍汗牛充栋。但书籍却屡遭兵燹浩劫,不过每经一次惨重的毁灭,历代政府都不同程度地注意征集遗书和搜求新书,使许多书籍得以流传于世。在印刷术尚未应用以前,书籍文献的记录、抄写、保存、流传十分困难,只有依靠政府的收集保存,文化典籍才可必过兵灾天祸的毁灭而继续保存,流传后世。

4、纤维纸普遍用于书写,为史学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此外,此时学术思想急剧变化,玄学兴起,人们突破了汉儒经学专务繁琐章句与注释训诂的罗网,学术思想从经学的禁锢中得以解放出来,扩大了眼界,于是在经学之外开辟学术发展的新天地,原来附属于经学的史学得以迅速地发展起来。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正史

一、《续汉书》八志、《后汉纪》和《后汉书》

魏晋南北朝时的东汉史著有几十家,但大多已经散佚。清代学者致力于已亡诸家东汉史的辑佚工作,以汪文台《七家后汉书》辑本最有价值。今人西北大学周天游在前人的基础上,再作爬梳,重新整理,撰成《八家后汉书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颇可参考。完整流传之今的东汉史著作就是这三部书了。

1、《续汉书》,西晋司马彪撰,这是一部完整的东汉史著作,后纪传散亡,仅存八志:律历志3篇,礼仪志3篇,祭祀志3篇,天文志3篇,五行志6篇,郡国志5篇,百官志5篇,舆服志2篇,凡三十篇。从内容上看,百官、舆服二志,是《史》、《汉》所没有的。南朝刘昭注范晔《后汉书》惜其诸志未成,于是就把《续汉书》的八志拿来补之。

2、《后汉纪》,东晋袁宏撰。他参考《东观汉记》及诸家后汉书,写成《后汉纪》30卷,起于刘秀称帝,止于曹丕废献帝灭汉。其特点是,一是简明扼要;二是鉴别史料慎重;三是注意史事评论。袁宏著《后汉纪》的目的在于“通古今而笃名教”。袁宏“笃名教”就是要理顺君臣父子关系,防止犯上作乱的现象,由此国家才会长治久安。

3、《后汉书》,南朝刘宋范晔撰。范晔删削众家后汉史,在材料上博采诸家。原计划写成纪10卷、志10卷、传80卷,合为100卷。但他只完成了纪传部分的90卷就被捕入狱了,死时年仅48岁。范晔的类传写的很有特色,一些类传的设置反映了时代的特色。如《宦者传》记宦官专权;《方术传》记科学技术和谶纬神学;《文苑传》记文士生平、著述;《列女传》记“才行尤高秀”的妇女;《独行传》记“偏行一介之夫”;《逸民传》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隐逸之人;《党锢传》集中写东汉末年士人中互相标榜、攻讦时政的“悻直之风”,这些类传的设置,不仅使西汉的历史得到比较全面的反映,也进一步拓展了纪传体史书叙事的范围,并为后世史家所继承。范晔的历史评论,是《后汉书》的又一精华。在史论中,他对东汉时期的治乱得失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对节义问题也非常重视,在《班固传》中批评了班固“议论常排死节,否正直,而不叙杀身成仁之为美”的做法。范晔的历史评论还表明了他在历史观上的朴素唯物倾向。他在《西域传》中批评佛教“好大不经,,奇谲(jue)无已”,“故通人多惑焉”。对帝王好方术迷信的做法,也采取了批评的态度。他的《儒林列传》的序论和后论,可谓是一部简明有序的东汉经学史。总之,范晔的史论,言伸义远,用词典雅,笔势纵放,在史学史上是不多见的。

《后汉书》的注先有梁人刘昭的注。到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又主持注释《后汉书》,历6年完成,注文仔细校订、纠正、弥补了原书许多错误和缺漏,成为一本好注。刘昭所作纪、传部分的注后来逐渐失传,仅有“十志”保留着刘昭的注文。

二、《三国志》和《三国志注》

《三国志》的作者是西晋杰出史学家陈寿。他参考王沉《魏书》、鱼豢《魏略》、韦昭《吴书》、王崇《蜀书》,撰成《三国志》65卷。其中《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记载时间起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184年)止于晋武帝太康元年(280)统一全国,叙述了近百年由统一而分裂以至再统一的历史。陈寿将魏、蜀、吴并叙成书,在纪传体中是首创。三国史涉及分裂统一,各国地位有轻有重,陈寿在权衡之后,为三国各立一书,《魏书》在前,各帝王加以帝号,并称“纪”;蜀、吴皇帝只“主”,“纪”称“传”,但记事方法与本纪同,均按各自年号编年记事,实际上是将三国置于同等地位,既反映了三国鼎立、但祖国历史仍然统一的历史面貌,又不触犯晋代魏而立的政治现实。《三国志》尽管只有纪、传,而无志、表,但叙事简洁,组织严密。自成一书。为了在简略的篇章里尽量反映历史全貌,陈寿普遍使用带叙法,如在《王肃传》中,带叙曹魏经学活动及学术之争,

在《王粲传》中,带叙建安七子及同时代文人,基本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发展概貌。陈寿在写《三国志》时,不但使史书更加族谱化,记述人物必叙其家世,而且开创了“回护曲笔”书法。另外,《三国志》叙事过简,以至多有疏漏。鉴于《三国志》之失,南朝宋裴松之为之作注,弥补了这一缺陷。

《三国志注》,南朝宋裴松之作。宋文帝以《三国志》过于简略,命裴松之为之作注。裴注的重点不是切音训义,而在于补缺、备异、惩妄、论辩。裴注引书达210种,注文共31万字(原文为36万余字)弥补了原书疏略的许多人物及事件。同时,所引书籍大多散佚,在保存史料上有较大贡献。而且裴注在注史方法上开创了新局面,是史注发展的重要标志。

三、《宋书》、《南齐书》和《魏书》

1、《宋书》

《宋书》的作者沈约,历仕宋、齐、梁三朝。齐永明五年,奉诏撰《宋书》,包括纪10卷、传60卷、志30卷。所记史实,上自东晋安帝义熙初年刘裕实际掌握东晋军政大权,下至宋顺帝生明三年宋亡,首尾75年。《宋书》的精华在“八志”,卷数不多,文字分量却几乎占全书的一半。《律历志》、《天文志》、《州郡志》、《百官志》、《乐志》等各具特色。各志所论之事,往往远溯三代,近及魏晋,而详于当代。现在保存的三国、魏晋史都没有志书,研究魏晋典章制度,就只可参阅《宋书》八志了。

2、《南齐书》

《南齐书》的作者萧子显,齐高帝萧道成之孙。入梁后,累官侍中、国子祭酒、吏部尚书。所撰《南齐书》共60卷,其中纪8卷、志11卷、传40卷、自序1卷(今亡佚)记事时间起自宋顺帝升明年间萧道成专权,终于齐和帝中兴二年(502)齐亡,共30余年史事。《南齐书》是当代人写当代事,萧子显又是齐宗室,比较容易搜集到原始史料,在没有利害冲突的情况下,能写出历史的真实情况,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历史资料,如《祖冲之传》是现存关于祖冲之的最早记载,内容详实,是科学史的珍贵材料。而且《南齐书》叙事简洁,许多列传,对于其人所上章奏不是全文照录,而是通过概括加以扼要叙述,并采用带叙法,每一列传类叙数人。《南齐书》“八志”是根据江淹《齐史》“十志”而来,萧子显以“天文事秘,户口不知,不敢私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正史类》引萧子显《进书表》)去掉江淹“十志”中的《食货志》、《艺文志》、《刑法志》三项,甚为不当,但其余各志仍保存了齐的一些重要典章制度。

3、《魏书》

《魏书》的作者魏收,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北齐文宣帝天保二年(551年),奉诏撰《魏书》,包括纪14卷、列传96卷、十志20卷,共130卷。因有人讥其叙事不实,曾两度修改。

《魏书》的主要贡献在于“十志”。《释老志》记述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和佛道二教在北方的发展变革,兼及佛道之争,同时还提供了有关寺院经济的重要材料。《官氏志》记述北魏官制及拓拔部所属诸部的原有姓氏及以后所改的汉姓。《食货志》记北魏均田志的内容及与之相关的三长志、租调制。《灵徵志》保存了北魏建国以来150年间的地震记录,是研究地震史的珍贵资料。

魏收为适应北齐最高统治者的需要,以东+魏为正统,对东魏史事叙述较详,对西魏则着意贬斥,不仅未给西魏诸帝立纪,而且对西魏军国大事或只字不提,或语焉不详。这种厚此薄彼的写法严重损害了《魏书》的完整性。另外,魏收为了维护汉族士族地主和门阀化鲜卑贵族的社会地位,便在《魏书》中以主要篇幅为高门士族立传,使《魏书》充斥士族地主的“家谱”和“言行录”,显得芜杂。魏收还轻薄恃才,常借修史来酬恩报怨,“每言:‘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当使入地”。(《北齐书.魏收传》)被讥为“秽史”。然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曲笔回护乃著史通病,而《魏书》“互考诸书,证其所著,亦未甚远于是非,‘秽史’之说,无乃已甚之词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正史.魏书》)

第三节、史学领域的扩大

一、《文心雕龙.史传》

《文心雕龙》是一部文学理论专著,但其中的《史传》篇则传论史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评论史学的专篇。这标志着对史学专著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二、古史的新撰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重要影响的古史新著是谯周的《古史考》、皇甫(fu)谧《帝王世纪》和徐整《三五历纪》。

1、《古史考》

谯周是蜀汉经学家和史学家,其以“司马迁《史记》,书周秦以上,或采俗语百家之言,不专据正经”(《晋书.司马彪传》)而作《古史考》25篇,凭借儒家经典以纠正司马迁的谬误,揭开了古史考辩的序幕。

2、《帝王世纪》

作者皇甫谧是西晋史学家和医学家。《帝王世纪》起太昊,止汉魏,专记帝王事迹。所记史事,博采经传杂书。远古传说事迹虽

不能据为信史,但可为研究史前社会提供引证材料。至于对周秦汉魏史事的考证,可补正史不足。

3、《三五历纪》

徐整《三五历纪》除了把我国历史提到最远的三皇五帝时代之外,还根据南方苗瑶民族的传说,参合各种书籍记载的传说,正式表达了盘古开天地及世界和人类的起源。填补了我国历史最初阶段的空白。尽管从神话和传说中转变而来的历史,并不等于历史的真实,但神话传说往往包含着一些历史的真实影迹,可从中反映出历史的轮廓和片断。

三、地方史志和历史地理学

1、地方史志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史志的著述发达,著名的有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和北魏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

(1)《华阳国志》

《华阳国志》12卷,附录1卷,起于远古,止于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它是一部兼记一方的历史、地理、人物,涉及民族、风俗、物产,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地方志。“华阳”之名取自《禹贡》说的“华阳黑水惟梁州”;《华阳国志》因其所记《禹贡》九州之一梁州地区的历史,故采古义而名之。12卷中,卷一至卷四,是《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记载三年(347)。其中《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记载西南地区的历史、地理,对先秦时期巴蜀的历史传说,秦国在巴蜀设郡县开水利的经过,诸葛亮征南中的事实,都有比他书较详细而系统的记述。卷五一九是以编年史的形式,叙公孙述、刘焉父子、刘备父子、西晋统一及成汉建国等时期的历史。卷一0是前代人物传,卷一一是当代人物传,末卷是自序。在传记部分,涉及近400位历史人物,补充了他书不见的资料。书中关于地理的记述,有订补其他史书的作用。特别是记载了许多西南少数民族或部落的历史传说、风俗习惯、分布地区,是难得的历史资料。

(2)《洛阳伽蓝记》

东魏杨炫之撰,是记载北魏时期洛阳伽蓝的一部专著,他以记述洛阳佛寺兴废,揭露统治者劫夺百姓财物,广建寺院,挥霍无度,鱼肉百姓的罪行。先叙城内,次叙四门,各为一卷,所记寺院55所。内容不仅限于佛教寺院,还包括寺院所在的里巷和方位,附近的名胜古迹,各种奇闻逸事,经济生活,风土人情等,是研究南北朝及中外文化经济交流几古代城市建筑的重要参考资料。

四、民族史和历史地理学

这一时期的史家还写出了许多民族史的著作,但他们多是以皇朝或国史的形式出现的。崔鸿的《十六国春秋》和魏收的《魏书》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可惜前者已散亡,只有节本和辑佚本流传。《魏书》不仅记载了拖把族的历史,而且还记载了拓拔族以外的其他各族的历史,涉及到东北、西北、西域、北方许多民族,显示出在民族史记述上的开阔的视野。他反映出这个时期北方中国诸民族的重新组合和融合的趋势,是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华阳国志》关于西南民族史的记载十分丰富,不但记载了30多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和分布,而且对一些主要的部族的历史、传说、风俗及其同汉族皇朝的关系,作了较多的叙述,有许多记载是其他史籍中所未见的。一些“正史”中的民族史专篇,有的已超越了当时或今日国境的范围。如《三国志.魏书》的倭人传,约2000字,是关于日本古代史的重要资料,迄今为中外学者所重视。著名僧人法显(约337——422年),所撰《佛国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关于中外交通的记录,他记述了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的历史、宗教、以及中国同这些国家的交通状况,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的宝贵文献。

在中国古代,地理志是史学的一部分,《尚书》有《禹贡》,《汉书》有《地理志》。魏晋时期过于地理的著作约有300种之多,最优秀的有裴秀的《禹贡地舆图》、陆澄《地理书》、任肪《地记》顾野王《舆地讲》阚姻《十三州志》及郦道元的《水经注》。

五、家史、谱牒和别传

家史、谱牒和各种名目的别传的大量涌现出来,是魏晋南北朝史学之多途发展的重要方面。是这个时期社会历史的特点在史学上的反映。地方史的发展,一方面是政治上不统一和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表现,一方面也是门阀地主注重郡望的表现。民族史的发展固然同地方史的发展相关连,但更重要的是民族关系的重新组合和大规模融合所促成的。关于域外情况和中外交通记述的增多,在很大程度上是佛教兴盛所推动的。家史、谱牒和别传的发展,都是门阀的政治要求和意识形态在史学上的表现形式。

家史主要出自“高门华胄”,它的作用是“思显父母”、“贻厥后来”。(《史通.杂述》),家史也称家传,重在讲家族历史;“家训”重在讲家门风教。炫耀家史和重视家风,是士族地主重视门第的表现。

家史的另一种形式是家谱,它是谱牒的基本构成因素。但谱牒之书往往并不限于一门一姓,有一方之谱,也有全国性或一个皇朝统治范围内的总谱。这是谱牒同家史的一个区别。它们的另一个区

别是,家史都是撰自私门,而有影响的一方之谱和全国总谱多出于官修。大量谱牒之书的出现,有必要对其考订真伪,品评高低,于是出现了谱学。东晋南朝谱学有两大支脉,一是贾氏谱学,一是王氏谱学。谱系之书,与人物传记有密切联系,人物传记以人物为主,也写及家;谱系之书以家族为主,也写及人。这一时期的谱牒之多和谱学之兴,实为迎合当日氏族门阀选举、婚姻所致,它们都是这个时代的特点在史学上的表现,但也说明史学正在逐步走向社会的深层。

第四节、历史思想的特点

史学发展在历史思想领域也明显地表现出来。这个时期的历史思想突出地反映了时代特点:因朝代更迭的频繁而促使人们的兴亡之辩,因佛教的兴盛而引起人们的神灭神不灭的论难,因取士制度的需要推动人们对品评人物的关注。

一、辩兴亡

朝代兴亡,始终是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关注的问题。魏晋南北朝时期,面对政治动荡,社会矛盾尖锐,朝代骤兴骤亡的现实,兴亡问题再次为人们所关注。三国时期魏人曹炯著《六代论》,论夏、殷、周、秦、汉的历史经验教训,分析曹魏面临的现实问题。西晋陆机的《辩亡论》写出了三国孙吴政权的兴亡历史,强调了天时、地利、人和着三个因素对政治兴亡的关系。

二、论神灭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大为发展,影响到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针对佛教的盛行和有神论的泛滥,南朝齐、梁之际的无神论思想家范缜著《神灭论》加以驳斥。这种斗争也发展在史学上,如范晔在《后汉书》中就表现了他在历史观上的朴素唯物论倾向。沈约所撰《宋书》,则专立“符瑞”一志,把历代帝王的出生或登极,都以祥瑞加以附会,全篇笼罩着神秘的气氛,是一篇十足的神话。

三、评人物

品评人物,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风气的重要特点之一。这固然同东汉末年许劭、许靖兄弟的“月旦评”的遗风有关,而更重要的原则则是当时“九品官人法”的需要。一方面是“名节”、“家风”的提倡,一方面是选官任吏的要求。着两点,使人们格外看重品评人物,也推动了人物理论的发展。这种风气促进了历史思想的发展,丰富了人们认识历史人物的理论。这方面的代表作,一是三国时期魏人刘邵所著的《人物志》,一是前面所论述的范晔的《后汉书》的人物评论。

《人物志》3卷20篇,品评人物的物质基础是以先秦朴素唯物思想的五行说与人体的自然本质骨、筋、气、肌、血相配,然后再与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相结合,作为判断人物才性的标准。这是认为人的才性出于自然。《人物志》把人材分为三大类,即兼德、兼材、偏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品评准则,只有兼德才符合这一标准。《人物志》强调人的才性出于自然,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但书中对于人的后天培养的作用,在社会生活中会发生作用等问题,所论甚少,确如刘劭所言:“蒽物之理,妙不可得而穷已。”(《人物志.七缪》)另外,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名实》篇也有论述。表明。北朝在品评人物的理论认识上,也有所作为。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 导论 史学史概念的提出: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史学史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东汉班彪《史记后传〉、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唐刘知几《史通》、宋《册府元龟》“国史部总序”、南宋郑樵《通志.总序〉、清章学诚《文史通义〉 史学史研究的任务:(1)研究关于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性的特点;(2)研究史官、史家与史学思想;(3)研究史学与社会的关系;(4)研究史学发展与相关学术文化领域的关系;(5)研究史学发展的规律性等。 ①瞿林东《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中华书局1994年) ②尹达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 ③吴泽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④仓修良《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⑤吴怀祺《中国史学思想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 (6)李炳泉等主编《中国史学史纲》,(辽宁师大出版社1997年)。 第一章中国史学的起源和发生 第一节:远古的传说和原始的历史意识 一、远古的传说:有巢氏、燧人氏、大禹治水、黄帝战蚩尤等。 居住的情况:《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民皆巢居以避之。”“暮栖木上”。 饮食情况:《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 生产工具:《易·系辞》记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神农氏“斲木为耜,揉木为耒”。 婚姻状况:《商君书·开塞》“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吕氏春秋·恃君览》“无亲戚夫妻男女之别、上下长幼之道”。 人类征服自然的情况:大禹治水,女娲补天(见《淮南子·览冥训》)、羿射九日(见《淮南子·本经训》)等。 二、原始的历史意识:(1)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产生两种思想:人定胜天、对自然的迷信。(2)衡量英雄人物的主要标准,看其能否献身公共利益。(3)重视生产斗争知识。 第二节史学产生的基本条件和年代 一、史学产生的基本条件:文字的发明、历法的产生、史实的发生、统治阶级的需要。 二、史学产生的年代:始于夏朝。《尚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件的汇编。《尚书.甘誓〉是夏启讨伐有扈氏的誓师词。据专家考证,该篇成于商代。 第三节先秦史官的设立及其职责 一、我国古代早期史官的设立及职掌:史的含义;商朝的史官:“作册”、“史”、“尹”、“太史”、“内史”等及其职掌。 二、周朝史官的设置及分工:“大史掌建邦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奠世系,辨昭穆”、“内史掌王之八枋之法”、“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以赞之冢宰”。 第四节孔子以前的史学和孔子修《春秋〉 一、孔子以前的史学:传说中的《三坟》、《五典》、《八索》的不可信。 可信的史书:晋《乘》、郑《志》、楚《梼杌〉、鲁《春秋》、秦《秦记》等大多数亡佚。 二、孔子据《鲁史》修《春秋》:记事的原则“据鲁”、“亲周”。 三、孔子删定《春秋》对史学贡献:(1)开创了私家修史的先河;(2)创立了编年史的雏形;(3)属词比事,提出了一套历史编纂方法;(4)重人事而不宣扬鬼神。 第五节战国时期的史学成就 一、完备的编年体巨著——《左传》:关于《左传》的作者;《左传》与《春秋》的关系;《左传》完成了编年体的创造;《左传》记事的特点;《左传》的局限性。 二、多种史著的撰述:编年体:《竹书纪年〉、《穆天子传〉;谱牒类:《世本〉;语类:《国语》、《战国策》(《战国纵横家书》)。其它史著:《逸周书》、《仪礼〉、《周礼》、《山海经》等。 思考题: ①史学产生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②《春秋》是怎样一部史学著作? ③孔子对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④《左传》是怎样一部史学著作?战国时期主要还有哪些史著

中国史学史论文3000字

中国史学史论文3000字 五十年来中国史学史分期研究述评 内容摘要: 研究与撰述史学史,分期问题无法回避。近五十年来(1950——),有关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成果甚丰,分歧很大。综览各家观点,评判得失利弊,对推进21世纪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研究与撰述史学史,分期问题无法回避。近五十年来(1950——),有关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成果甚丰,分歧很大。综览各家观点,评判得失利弊,对推进21世纪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一、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研究的两次高潮 五十年来,关于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曾经有过两次高潮。第一次是20世纪代中前期,第二次是20世纪代以来。 教育部召开文科教材会议,史学史被列入教材计划。以此为契机,史学史学科的建设引起史学界关注。北京、上海、广州、济南、武汉、西安等地高校、史学会及研究机构先后召开了多次学术座谈会,就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内容,研究的目的、意义等问题进行研讨,其中关于中国史学史的分期,是讨论的热点之一。老一代史学家白寿彝、齐思和、刘节、贺昌群、陈千钧、方壮猷、王毓铨、尹达、孙毓棠、何兹全、郑天挺、郑鹤声、胡厚宣、侯外庐、柴德赓、韩儒林、周谷城、耿淡如、周予同、吴泽、余兆梓、李平心、田汝康、郭圣铭等都发表了对中国史学史基本问题的看法,对中国史学史的阶段性分期以及分期的标准,提出了不同

的见解。当时的讨论有不少分歧,但多数人已注意到中国史学史的分期要反映出史学史自身的发展过程,既不能与中国历史的分期相差太远,又不能将对历史的分期照搬到史学史的分期中,“大家同意基本上跟整个中国社会阶段的发展相照应,但社会变化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一般总要晚些”(《关于史学史的讨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白寿彝、齐思和、刘节、贺昌群、陈千钧等人还进行了具体划分,试图将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引入深入。可惜不久“文革”爆发,这次有关史学史的讨论被迫中断,分期问题也就被搁置起来,再也没人提起。 20世纪代,随着历史学科的再度兴盛,史学史研究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一批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著作先后问世,代没有解决的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再一次被提出讨论。陈其泰、仓修良、施丁、陶懋炳、瞿林东、张孟伦、陈光崇、许凌云、高国抗、邓子美、李宗邺、王树民、朱杰勤、吴怀祺、范沛潍、彭忠德、张家璠、吕美泉、宋衍申等史学史专家和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分期方法。他们或著文专论这一问题,或通过专著体现自己的观点,论证更加充实而深入。纵向上看,这一时期的分期讨论,有对代讨论的继承,但更多的是提出新见。横向上看,这一时期的讨论涉及的问题更多,所依据的分期标准更加不同,分歧也就更大。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代有关史学史分期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上,付诸于史学史编撰实践的极少,只有白寿彝写出了《中国史学史教本》上册,刘节写出了《中国史学史稿》(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刘节著《中国史学史稿》系曾庆鉴等人据刘氏遗稿整理而成),且都是讲义,系内部印行,传播不广。代以后,理论探讨与著史实践并重,大量史学史著述出版,据朱仲玉统计,就达16种之多(《中国史学史书录续篇》,《史学史研究》第4期)。近几年来又有这方面的著作出

中国史学史复习答案 (1)

中国史学史复习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史学史: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是一门研究和阐述历史学本身产生、发展和演变历史的学问。研究对象一般包括历史上的史学著作、史学流派、史学思潮、历史编纂、史学方法和史料运用等问题。 2.中国史学史:是一门研究中国史学产生、发展、演变并揭示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有五个: (1)阐述中国史学的发展演变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揭示其发展规律。 (2)对中国历代的史学家及其著述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3)探讨史学流派和历史编纂法的演变。 (4)介绍史料存在的情况,总结史料学的研究成果。 (5)校订史籍中的错误。 (6)发掘传统史学的现代价值,弘扬优秀史学传统和史学中的民族精神。 (7)探索历史知识的积累过程和人类自我认识之路。 3.《春秋》:春秋时期的鲁史,为鲁国历代史官世袭相承集体编录,按时间顺序记录史事,奉周礼为评人论事的标准,着重于对统治集团成员的道德训诫。是我国保存下来的第一部具有历史著作雏形的官修编年史。按年记载了春秋时鲁国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间(前722~前481或前479)的历史大事。 4.《左传》:是左丘明所著,成书于战国初期,记述了列国史事,条理清晰,文字生动,是超越往世的杰作。思想上一方面维护周礼,一方面重民轻神,表现出明显的折衷主义,在表着奴隶社会史学最高成就的同时,也渗入了一些进步的史学思想,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 5.《通鉴纪事本末》:汉民族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由南宋袁枢所撰。 特点:(1)完全以某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整个过程为主线来采濒材料,分题列目,组织全书。 (2)编排史事的灵活性和独立性;《通鉴》载1300多年的历史,如果按不同的事件区分,可以归为若干个各种性质各种内容的题目。《本末》各项之间相对独立,缺乏历史联系。 (3)但它记事的局限性和固有的缺陷,也决定了它并不能取代纪传体和编年体。 《通鉴纪事本末》成为本末体史书的代表而与编年体、纪传体并列于中国的史坛,是袁枢历史编纂法、历史思想和政治思想的代表作。 6.五德转移历史循环论:邹衍是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第一位历史哲学家。他提出了“五德转移”(五德终始)的历史循环论,把土、木、金、火、水五行即“五德”和历史过程的某些时期次第对应,认为这是天赋予这个历史时期的总标志和制定政令、服色制度的总根据,并用这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来解释人类历史更迭的必然性。依照他的理论整个人类历史就是按五行相胜的顺序,一代一代往复循环的。 7.崔浩史狱:北魏太武帝命崔浩撰著《国纪》。崔浩出身于北朝汉族门阀第一大族,在《国史》中贬低鲜卑拓跋部,美化汉族门阀士族。书刊刻后,鲜卑贵族以“暴扬国恶”罪名,把

中国史学史

第一章中国史学的起源和发生 第一节远古的传说和原始的历史意识 一、史·历史·史学 1.何谓之“史”? (1)《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2)吴大澂《说文古籀补》“史,记事者也,象手执简形”; (3)“史”的原意就是指掌握文献记载的一种官职。 2.历史是指一是指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一是指历史的记载。 3.史学是指一门学问,一门以人类客观的活的历史为对象,利用各种史料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规律的科学。 二、远古的传说 1.阅读以下内容,思考远古传说具有哪些史料价值? 2.从远古传说看人类原始的意识: (1)在对待自然和人类自身关系上,产生了两种思想:一种是相信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另一种是对自然的迷信; (2)衡量英雄人物的主要标准是看其是否献身公共利益; (3)重视生产斗争知识。 远古传说 居住情况:“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民皆巢居以避之”,“暮栖木上” 饮食情况:“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 生产工具:《易·系辞》记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神农氏“斲木为耜,揉木为耒” .婚姻状况:“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 人类征服自然的状况:大禹治水,女娲补天 三、史学产生的基本条件 1.文字的发明; 2.历法的产生; 3.史学意识的产生 四、史学产生的年代 我国的史学产生于奴隶社会,产生的内在因素是:奴隶社会的统治阶级需要史学为其统治服务。可追溯到夏商时期 第二节先秦史官的设立及其职责 一、我国古代早期史官的设立及其职掌 1.传说中黄帝时有史官仓颉、沮诵,舜时有伯夷,夏有终古。 2.商的史官:甲骨文作“作册”、“史”、“尹”、“太史”、“内史” 。 二、周朝史官的设置和分工 1.周朝史官的设置及分工; 2.从夏商周看史官的任务:一是关于人事方面,一是关于天道(宗教迷信)方面。 周朝史官的设置及分工 1.《周礼》中有: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之称:其中“太史掌建邦之六典”;(即治典、教典、政典、刑典、事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奠世系,辨昭穆”;“内史掌王之八枋之法,以诏王治;(八枋:爵、禄、废、置、杀、生、予、夺)“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以赞之冢宰” 。 2.另有女史负责后宫记录。

中国史学史第9课

中国史学史第九课: 魏晋南北朝史学 武少民 (一)[教学内容] 魏晋南北朝史学在发展中出现了以下特点,表现在史部著作的独立、史官制度发展、史书数量剧增而且种类繁多、编年体与纪传体两者并重相辅而行、谱牒之学与佛教道教史学出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皇朝史撰述出现了高潮,此外适应时代的特点,史学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一、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特点 1.史部著作的独立 从典籍的分类来看,史学著作摆脱了隶属于《春秋》、作为经部附属品的地位而独立了。这也就意味着,

史学从而成为独立的学科。西汉刘向所作《别录》,刘歆所作《七略》,皆将史书附于经部。西晋时期,秘书监荀勖著《中经新簿》,将所有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部,历史书属于丙部。东晋元帝时,著作郎李充重新进行图书分类,把“史记”类(即史书类)分属“乙部”,仅在“五经”类(甲部)之后,从而提高了史书在图书分类中的地位。南朝时期谢灵运《四部目录》、谢胐《四部书目》、任昉《四部书目录》等,都沿用了这一分类。阮孝绪《七录》又把史部详细分为12目。其后,《隋书·经籍志》再将史部分为13类。史书独立分类,排列次序提高,内部再加详细分目,说明史书增多,人们对史书的重要性也有了更充分的认识。 2.史官制度发展,设置专职史官 魏晋南北朝史学特点,是继承先秦以来太史记录当代史事的传统而

加以改革,设立专职史官,不再兼管天文历法,四百年间没有中断。魏太和(227—232)中始置专职的著作郎一人,协助著作郎的有佐著作郎,宋以后改名著作佐郎。南北朝皆沿魏制,而名称和人数各代略有出入。齐梁陈又另设置修史学士,也称撰史学士。这些史官认真负责,撰写了大量史书,“史官之尤美,著作之妙选”(《史通·史官建置》)。魏晋南北朝包括十六国割据局面下修史事业的兴旺发达,与史官的勤奋撰述,是紧密相连的。 3.史书数量剧增、种类繁多 魏晋南北朝史学特点,表现在史书数量剧增、种类繁多,这可以从《汉书·艺文志》与《隋书·经籍志》著录史书的比较中看出。《汉书·艺文志》把史书附于《春秋》之后,凡12

中国史学史要点

中国史学史 1、《春秋》是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现在所知道的第一部私人撰写的历史著作,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 3、春秋时期以语类即以记语为主的史著:《国语》、《战国策》和《战国纵横家书》。 4、春秋战国时期,除了著名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传》之外,还有《竹书纪年》和《穆天子传》。 5、秦汉时期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史学与政治联系紧密。 6、东汉时已经有《起居注》记录皇帝的日常言论和行动。 7、后世注释《史记》的,主要由刘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引》、张守节《史记正义》,被后人称作是“《史记》三家注”。 8、《汉书》在编撰方法上,首创了纪传体断代史。 11、南北朝时期,撰写三国史的史家及史著分别是:曹魏有王沈的《魏书》和鱼豢的《魏略》。吴国韦昭的《吴书》。蜀国王崇的《蜀书》和谯周的《蜀本纪》等。将三国历史合为一书的是陈寿的《三国志》。 13、地方史志代表作是东晋常璩的12卷《华阳国志》。民族史代表作是崔鸿的《十六国春秋》和魏收的《魏书》。 14、裴松之《三国志注》与刘孝标《世说新语注》、郦道元《水经注》、李善《文选注》被称为“四大名注”。 15、《水经注》,北魏时,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的一部地理学著作。《水经注》在写作体例上,不同于《禹贡》和《汉书·地理志》。它以水道为纲,详细记述各地的地理概况,开创了古代综合地理著作的一种新形式,是六世纪前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述。 16、《洛阳伽蓝记》,杨炫之著,北魏北平人。伽蓝,梵文意为僧侣居住的园林,亦即寺院。该书共5卷。是一部中国古代城市地理史。作者写洛阳佛寺的兴废,实际上反映了北魏王朝的兴衰。 18、隋在秘书省下设著作曹和太史曹。著作曹是主要的修史机构,设有著作郎二人、著作佐郎八人,炀帝时,佐郎增为十二人。 19、官方修史可以追溯到东汉;北魏曾经设立史局,由宰相监修国史;北齐改修史局为史馆,“史馆之名自此有也”。隋文帝时禁止私家撰史,国史的修订就有政府来包办。虽然没有设馆修史,却为唐代设馆修史制度定下方向。武德五年(622年),唐高祖李渊根据令狐德棻的建议,诏修梁、陈、魏、齐、周、隋六代史。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对修史机构作了重大改革,正式设立史馆。 21、《史通》由刘知几编写,今有二十卷,分为内、外两篇,内篇原有39篇,今缺《体统》、《弛张》《纰缪》、三篇;外篇十三篇。在史书编纂体例方面,作者有“六家二体”之说:“六家”即《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史记》《汉书》;“二体”即编年体和纪传体。 23、《通典》是第一部专门叙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杜佑编撰,他将《食货典》立于卷首,不列律历、天文、五行、祥瑞、舆服等内容;增加了选举、兵、边防等门类。在史学上创立了新的史体——典制体的通史体裁。《通典》、《通志》、《文献通考》,被合称为“三通”。 24、“十通”是指杜佑《通典》、郑樵《通志》、马瑞临《文献通考》、宋白《续通典》、王圻《续文献通考》、乾隆时官修成了《续通典》、《续通志》和《续文献通考》、又官修《清通典》、《清通志》和《清文献通考》、1921年刘锦藻又撰成《清续文献通考》。 25、宋代修史机构主要有实录院、起居院、玉牒所、日历所、国史院、会要所和时政记房等。 26、《资治通鉴》问世以后,当时及后世学者的注、考、续、仿之作不断涌现,从而形成为一种专门的“通鉴学”。 27、宋代纪传体通史主要代表作是南宋郑樵撰写的《通志》一书。该书的精华在于在“二十略”上,其中属郑樵首创的有“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校雠、“图谱”、“金石”、“昆虫草木”等八略。 28、袁枢《通奸纪事本末》问世后,后世续、仿之书很多,逐渐形成一个纪事本末史

中国史学史讲义

中国史学史讲义 先秦史学 一、传说、官书和史诗 1、传说 口耳相传史学的源头 传说包含两大类: 1)战胜自然灾害和在生产中取得成功的传说 治水(禹、女娲)干旱(羿)耕稼(弃,也称为稷或后稷,成了农神) 2)氏族由来和氏族、部落间原始战争的传说 夏、商、周三个王朝的始祖 禹:从鲧腹中生契:简狄吞了燕子的蛋,生了契弃:姜源践巨人迹怀孕所生 原始战争(黄帝与蚩尤之战) 传说与史学的关系 2、官书 1)卜辞和金文,是中国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的官文书。 卜辞和金文同史学产生的关系 2)《尚书》 历史鉴戒《酒诰》“罔(无)敢湎于酒”、“荒腆于酒” “人无于水监(鉴),当于民监” 3、史诗,指《诗经》中的《大雅》 史诗与史学的关系 二、国史和《春秋》 1、国史 《左传》“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 《国语》“习于春秋”、“教之春秋” 《墨子·明鬼下》“周之春秋”、“燕之春秋”、“齐之春秋” 《孟子·离娄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

《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国史的特点及与史学的关系 2、《春秋》 三、私人历史撰述的发展 1、《左传》和《国语》 1)《左传》 2)《国语》 3)《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三传、《春秋外传》 2、《竹书纪年》、《世本》和《战国策》 1)《竹书纪年》 《晋书·武帝纪》载:咸宁五年(279年)冬十月,“汲郡人不准掘魏襄王冢,得竹简小篆古书十余万言,藏于秘府。”束皙、荀勖、和峤、杜预 2)《世本》帝系、本纪、世家、传、谱、氏姓、居、作雷学淇、茆泮林两种辑本 3)《战国策》 4)《战国纵横家书》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 3、多种撰述 《山海经》、《尧典》和《禹贡》、《仪礼》和《周官礼》 四、先秦诸子历史观 1、损益史观 孔子《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2、复古史观 老子《老子·十四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3、循环史观 孟子《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4、进化史观

中国史学史笔记 安徽历史教育专业自考本科

第一章史学的产生 第一节史学的萌芽 1、最早的历史传播,是凭记忆的口耳相传,为了不遗忘过去,先民发明了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的办法。 2、我国的汉子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现存最早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 3、如果说最早的产生自然科学是天文学,那么最早产生的社会科学就是史学。 4、刘宋438年设立四学(儒、玄,史、文),史学正式产生。 5、在先秦,口叙史事一直在史事传播中占重要地位。 6、我国最早的史官,是黄帝时的仓颉、沮诵。 7、商周的甲骨卜辞和金属器物上的铭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档案。 8、我国现存最早的档案汇编就是《尚书》。 9、最古老的史学著作,应是周天子和各诸侯国史官对档案文书按时间排列整理的编年国史。 第二节我国第一部史学著作《春秋》 1、《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学著作。孔子编定。 第三节战国时期史学领域的拓宽 1、战国文化的发展是从学术下移,文化普及开始的。 2、百家只是概指,据《汉书。艺文志》统计,有103家之多,影响最大当属儒、墨两家。 3、《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省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作者左丘明,被梁启超评为“商周以来史界的革命” 4、《左转》和《公羊传》、《榖梁传》在汉代被视为解释《春秋》的传,通称“春秋三传” 5、古代,《左转》被称为《春秋内传》,《国语》被称为《春秋外传》。 6、《国语》作者左丘明,开创了国别史的体例。 7、《竹书纪年》记述夏商周三朝的历史,西周灭亡,就接记述晋国史事,三家分晋后,记述魏国史事,一直写到前229年,是我国迄今所知的最古老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8、《战国策》《战国纵横家书》记载战国时期说客辩士言论的两部史书。 9、《仪礼》和《周礼》关于礼仪制度的汇编。《山海经》和《禹贡》地理著述,四部书都属于典志体。10、历史观:墨子,退化史观;孟子:英雄史观,历史变化形式:治乱交替循环;民本思想;荀子:英雄史观,循环论。庄子:历史越变越糟糕,天下大乱的原因是人们文化知识的提高,理想社会是退回到神农时代。韩非:把历史发展明确划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个时期,认为一个时代比另个时代进步,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对先王史观的否定。邹衍: 他是一位真正能把自然与社会统一起来,从更高层次予以立说的思想家,也可以说是一位历史哲学家。“五德终始”说,历史按照五行相胜相生的原理循环转移。 第二章封建史学的奠定 第一节秦汉社会与史学 1、秦朝史官设置,基本遵循古制,其史官见于记载的有御史、内史、太史令。 2、由史官记录而成书的,主要是《秦记》;记事上限周平王东迁,下限二世末,记事共计563年。 3、秦朝还有文献汇编《奏事》20篇。 4、汉朝文化特色的形成,经历了汉初的文化融合与武帝时的“独尊儒术”两个阶段。 5、陆贾《新语》首开兼采各家之长的风气,对这一风气作初步总结的则是司马谈。 6、董仲舒提出的儒家新思想,以儒家为主体而兼采阴阳、刑名、道、墨、法诸家为一体的新儒学。 7、汉初史论有陆贾《新语》、《楚汉春秋》;贾谊《过秦论》、《治安策》,理论著述《新书》。 8、战国秦汉间出现了一部综合各种古代体例、力求全面反映社会生活的史书《世本》,司马迁创纪传体,无疑受到其启发。9、刘向《列女传》为史家利用人物传记形式独立地表彰杰出人物提供了范式。 10、刘向及其子刘歆撰著的《七略》是一部学术史,为纪传体中的艺文志,经籍志开了先河。 11、东汉班固通过《汉书》,完成了纪传体例的正统化和规范化。 第二节司马迁与《史记》 1、父司马谈著有《论六家要旨》总结先秦学术思想,是体现汉初文化融合特色的代表作。 第三节封建正统史学的确立—《汉书》的诞生。 1、《汉书》实际上是经班彪、班固、班昭、马续四人之手,耗时三四十年才完成的。 第四节两汉的官方史学 1、《东观汉记》是我国第一部官修史书,标志着官修国史制度的形成。 2、《七略别录》20卷刘向撰和《七略》刘歆撰,两书为我国古代目录学之组。 3、《东观汉记》记事上起光武,下迄灵帝,基本上反映了东汉一代史事。体例记、表、志、传俱全,其中“载记”为首创。南北朝前广为流传,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 4、荀悦《汉记》与班固《汉书》在体例上的正统化与规范化,成为正统史学形成的两个重要标志。 第三章封建史学的初步发展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史学的发展

历史学考研魏晋南北朝时期 讲义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时期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中古历史的转折点 魏晋南朝士族社会 从汉代经学到魏晋玄学 文学艺术“自觉”的时代 政治制度 军事制度 法律制度 社会:士族社会的兴衰 政治:皇权与门阀政治消长 思想:儒、玄、佛、道并行 制度:皇权衰弱而中央集权加强 儒学衰落而影响立法 董卓之乱与军阀混战: 初平元年(190年):曹操起兵 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于许昌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北方 建安13年(208年):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形成 从官渡之战到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的形成。 曹操的统一北方: 挟天子以令诸侯 任天下之智力“人才莫盛于三国,亦唯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而其用人亦各有不同者。大概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后世尚可推见其心迹也。”赵翼 古来只有禅让、征诛二局,其权臣夺国则名篡弑,常相戒而不敢犯。……至曹魏则既欲移汉之天下,又不肯居篡弑之名,于是假禅让为攘夺。自此例一开,而奉为成式者且十数代,历七八百年,真所谓奸人之雄,能建非常之原者也。 屯田 兴修水利 九品官人法 中正则由政府委任,这样就把私人的月旦评变作官家的品第,强迫清议与政府一致,同时使原来与政府有矛盾的大族名士与政府取得协调。政府控制了舆论,而当中正的既是大族名士,他们的私家操纵也由此取得了合法地位。——唐长孺208年,辟为丞相府文学掾,加入曹氏集团。时年30岁。 220~226年,魏文帝时期,渐受重用。文帝伐吴,以抚军大将军留守许昌。与曹真等受遗诏辅佐明帝。 227~239年,魏明帝时期,长期在外统兵,官至太尉。抵御诸葛亮北伐,平辽东公孙渊。与大将军曹爽(曹真子)同受遗诏辅佐齐王芳,拜太傅。 249年,发动高平陵之变,杀曹爽,独秉大权。 251年,平定淮南王凌反抗。同年卒。 251年,以抚军大将军辅政。次年进大将军。

中国史学史讲义04封建史学的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史学

第四章封建史学的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史学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史学的发展 一、封建史学发展的表现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封建史学彻底摆脱“附经立说”的束缚,在学术领域形成一个独立、完整、多样化学科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封建史学得到了初步的巩固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官私修史成风、史籍数量宏富、史著类型多样、史学地位提高。 当时各个政权的统治者面对频繁的政权更迭、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迫切需要借鉴前代王朝兴旺盛衰的经验教训,也迫切需要宣扬本政权开国创业的功德,因而在建国之后几乎都设置史官,组织人力编修前代史和本朝国史。官修史书外,私人修史也蔚然成风。他们或总结前代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或针砭事时弊,以为讽谏;或借修史建立名誉,求名当世,传名后世;或为避免遭无故贬斥杀戮,退而著史,寄托情趣。当时史书的作者几乎遍及地主阶级的各个阶层和各个文化部门。 魏晋以前的史书数量不多,不过200部左右。而《隋书.经籍志》著录的官私史书多达874部,16558卷,除极少数是东汉、隋朝的史家所撰外,绝大部分产生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如以纪传、编年为体的后汉史有29家、三国史有19家、晋史有18家、十六国史有31家、南朝史有39家、北朝史有18家。这一时期史书数量之多,卷帙之繁,是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比拟的。“二十四史”中,就有五部成书于这一时期。 这一时期史书类型日趋繁杂,有许多史书类型是前所未有的。 纪传体的地位进一步巩固,编年体则蓬勃发展,作为直接为纪传体和编年体准备材料的起居注,发展成为一大门类。杂传是借人物反映一定时期历史内容的一种史书类型,分为13类。所记各类人物,有合传,有分传;有一时的,有一地的;有男的,有女的;有传记,又有序赞、题记、行状。杂传保留了为史官不及备载和不以为载的“风俗之旧,耆老所传,遗言逸行”(欧阳修《崇文总目叙释.传记类》),有助于历史研究的扩大和深入。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史注作品,有的史家以注史而出名,其名声甚至超过了原作者。刘宋裴松之《三国志注》、裴姻《史记集解》、梁刘昭《后汉书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都是当时著名的史著。史论、史评著作也大量涌现,南朝梁太子萧统编纂《文选》,专立“史论”一目。说明这一时期史论有了相当的发展;史评著作分为三类,一是评论史事,一是评论史家,一是评论史书。保留下来的只有《文心雕龙.史传篇》。是评有助于史书质量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教学大纲 【说明】 中国史学史是近年来中国史学新树立的一分支学科,其主要阐述中国史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阐释史学在发展中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及史学的各种成果在社会上的影响,从而做出系统的自我批评与自我总结的一门高等学校的必修专业课程。任务和目的: 中国史学史的主要任务,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古今历史著作,探索史学思想的源流、派别及史学本身发展的规律,考察历史知识积累的过程和历史编纂方法的演变等。中国史学史的基本任务,是运用唯物史观,通过对中国历代史家和史著的分析研究,阐述中国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揭示中国史学发展规律,探明中国史学前进的方向、途径与动力。中国史学史的重要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史学遗产批判地进行总结,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发扬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促进我国史学的发展。具体而言中国史学史的任务为:第一,关于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性特点(史学的时代特点或史学自身的阶段性特点)。第二,史官、史家与史学成果及其特点。第三,历史思想与史学思想。第四,史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第五,史学发展与相关学术文化领域的关系。第六,史学发展的规律(历史的进步与社会生活的日趋复杂与史学内容的逐步丰富的一致性,不同的历史观点、史学观点的矛盾斗争促进着史学的进步,求真与致用的对立统一,史家作为一个整体总是在历史进步和史学发展中不断完善着自己等等)。 教法原则建议: 本大纲和现在所能见到的同类大纲相比,试图在以下这几个方面提出独立见解,现就其特点和教法原则建议阐述如下:第一,在内容方面,力图在阐述清楚中国史学发展之全貌的基础上,适当突出这一发展过程中之理论成就的积累,并尽可能兼顾到有关认识历史的理论和有关认识史学的理论。在这方面,现有的一些著作,给人们留下了可以发挥的广阔空间,希望教者做一些拾遗补阙的事情。第二,在分期方面,不刻意探求以今天的社会发展分期观点与史学发展阶段相结合的分期方法及其结论,也不刻意探求从史学自身发展的过程与特点来划分它的发展阶段性的分期方法及其结论,而是采用长期以来人们比较习惯并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时段划分;这样做的好处是,或许可以使更多的学者在他所熟悉的历史时段的框架中去认识该时段史学发展的面貌。第三,在历史进程与史学发展方面,于横向上力图把握和揭示相关历史时段的社会面貌对史学发展的影响,于纵向上力图把握和揭示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史学自身萌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在各相关历史时段中所显示出来的主要特点或发展趋势,从而力图历史地和逻辑地采阐明中国史学的面貌。第四,在指导思想方面,采取以唯物史观为主导的兼容并包的思想为主导,处理好学术争鸣与主导思想之间的关系。 授课时数建议: 讲授总课时建议为54课时,每周三学时,一般应安排在第二学期。 【正文】 绪论 教学目的:史学史的核心问题,是关于对史学的认识。其主旨是把从历史上认识史学同从理论上认识史学结合起来。我以为,在我们学习、研究中国史学史的时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 第一章史学的产生 第一节失学的萌芽 一、中国史书的特点: 1、记述的连续性; 2、内容的丰富性; 3、体裁的的多样性 二、史,历史,史学 “史”字,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原意是指掌握文献记载的官职(史官)。 “历史”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指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即活的历史事实;一指历史的记载,即被史学家认识或掌握了历史事实。 “史学”是指一门学问,一门以人类客观历史为对象,利用各种史料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规律的科学。它相当古老,且无所不包,但“史学”一词,产生较晚,“史学”由产生到发展成为一门科学,也由一个历史过程。 三、口述史事和三代史诗 口述史是最早所传播历史的手段,它不仅在文字产生之前,在文字产生以后的很长时期内仍是一种重要形式,直到文字记载发展比较成熟,书写工具比较方便之时,口述史事才被记载并保存下来。在先秦口述史事一直在史事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 传说的历史(口述史事)内容有两大特点:1是传说人物被神话;2是英雄人物都是群众利益代表者。这既反映了当时认识水平的底下,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历史观点。 三代史诗是指夏商周时期以神话故事、历史传说为主要内容而编成的史诗。它们都是经过长期流传,不断加工完善起来的众人的作品。今天能见到的三代史诗主要保存在《诗经》中,三代史诗与历史传说一起反映了广阔的社会内容,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并对后来的某些史体有创始之意。 《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汉武帝立五经博士,把《诗》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始称《诗经》,汉时赵人毛苌所传的《毛诗》独传,故又称《诗经》为《毛诗》。《诗经》创作的年代由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历时五百年之多,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是贵族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为歌颂祖先神灵之辞。《诗经》的价值:1、是研究商周的重要历史史料;2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阶级斗争;3还描写了古人爱情与婚姻的情况。 四、史官、档案、编年纪 史官产生大约与“史”字同时。最初的史官除记事外,还兼有多方面的职责,地位尊贵显要,官职是世袭的,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机构的完善,史官职责逐渐有了明细分工,史官与中国史学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的关系。 商周的甲骨卜bu辞和金属器物上的铭文,是我国最早的档案。甲骨文是历史记载的萌芽,即已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活动)的四个记事要素;金文记事较甲骨文有发展,不仅字数增加,而且有明确的历史意识,这是一种质的飞跃。 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可识汉字体系。这种文字因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故称甲骨文。因它是刀刻的文字,又称契文,其内容大部分占卜的记录,又称卜辞。它开始出土于殷都废墟河南安阳小屯村,也称殷墟文字或殷墟卜辞。甲骨文的意义:1、它是古文文字四大分之之一;2、创造了干支记日法;3、证明了商王朝的存在;4、找到了完整的世系。 金文:是商周时代铸zhu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商周贵族为了颂扬其祖先的懿德烈业,以垂后世,故而铸器勒铭。它反映了奴隶制法礼制结果阶段。其内容丰富,是研究商周的珍贵资料,尤其是西周的土地资料受到学者的高度重视。它是我国已发现早期文学史料之一,在语言学研究上有重要价值,保存了甲骨文早期象形文字。 对比:甲骨文与金文的不同

中国史学史

中国史学史 绪论 一、什么是史学史? ●历史:广义,一切事物以往发展的过程(包括自然 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狭义,指人类社会发展史(客观)。 ●历史学:研究人类往事的学问,包括历史过程的记 录、历史经验的总结。 ●史学史:研究历史学由低级向高级演进,揭示规律 的历史。 二、学习中国史学史的意义。 ●帮助我们有选择的阅读古书。 ●帮助我们收集史料。 ●批判的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 三、中国史学史的内容:史学思想、史学著作、史书体裁和史学方法、修史制度。 四、中国史学发展分期 立足社会性质、社会制度变迁,可将中国史学发展分为原始社会史学、奴隶社会史学、封建社会史学、近代及当代史学。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史学发展还可细化为如下十个阶段。 ①史学的产生:远古、夏、商、周(春秋和战国)

②封建史学的奠定:秦、汉 ③封建史学的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 ④封建史学的成熟:唐 ⑤封建史学的繁荣:宋辽金元 ⑥封建史学的衰微:明 ⑦封建史学的终结:清朝前期 ⑧救亡图变的清朝后期史学:清朝中晚期 ⑨近现代史学:新文化运动——建国(1919-1949) ⑩现当代史学:建国后——今(1949-今) 五、中国史学史的特点 1.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时期开始至今未曾中断过。 2.具有修史的优良传统。从古代到今天,官方、民间都重视修史。 3.修史机构制度健全(兰台东观-修史局-史馆-翰林院) 4.史学遗产丰富。史学著作浩如瀚海汗牛充栋。据估计有七八万种 5.史学著作题材丰富多样 6.具有强烈的资治育人、社会教化、经世致用功能 7.封建政府强烈干预、控制。在封建社会,史学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受政府管制 第一章先秦史学(史学的产生)

《中国史学史》教学大纲

《中国史学史》教学大纲 History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课程编号】BJ29208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分数】3 【先修课程】中国史学史 【学时数】51 【适用专业】历史专业 一、教学目的、任务 中国史学史是一门研究中国历史学产生、发展、演变并揭示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是高校历史学专业的必修科目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有七个:一是阐述中国史学的发展演变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揭示其发展规律。二是对中国历代的史学家及其著述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三是探讨史学流派和历史编纂法的演变。四是介绍史料存在的情况,总结史料学的研究成果。五是校订史籍中的错误。六是发掘传统史学的现代价值,弘扬优秀史学传统和史学中的民族精神。七是探索历史知识的积累过程和人类自我认识之路。 通过该课程的讲授,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一是扩大知识面,对中国史学史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二是通过认识中国历史学来认识中华民族自身,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三是从中国历代史学家的成长道路中窥见一些如何做人和成材的经验及教训;四是总结、借鉴一些做学问的道理尤其是治学方法。五是领悟中国史学精髓,振兴史学精神和民族精神;六是领悟史学的作用,认识与完善自我。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达到这些目的,要求学生:一要认真听讲,二要学好中国通史,对中国历史很熟悉,三要自己去看大量的有关中国史学史的参考书,四要与研究实践结合。这样才能把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学好学透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总论(或绪论、概论等) 2 学时 主要内容: 一、开课缘起 二、史学史的性质和研究对象 三、中国史学史的主要任务 四、讲什么(教学内容简介) 五、怎么讲(如何开展教学活动) 六、学什么(教学目的与意义) 七、怎么学(学习方法) 八、用什么书(教材与参考书) 九、怎么考(作业与考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 历史撰述的成就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伪历史撰述,继司马迁班固之后,有新的成就。它的代表作,有陈寿的《三国志》、裴宏的《后汉书》和范晔的《后汉书》。成就不如这四部书,页在纪传体史书中还占有一定地位的,有司马彪《续汉书》的志,沈约的《宋书》、萧子显的《南齐书》和魏收的《魏书》。 陈寿生当蜀汉和西晋交替之际,见闻当较真切。他的书在当时已受到好评。有人评论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有人评《三国志》“辞多劝戒,明得失,有益风化”。 陈寿的史才,表现在对三国历史有一个总揽全局的看法和处理。他在《三国志》中记述了自184 年黄巾起义以后至280 年晋灭吴,差不多一百年的历史。他以曹魏的几篇帝纪提洯这一时期历史上的大事,又分立魏、蜀、吴三书以叙三国鼎立的发端、发展及结束。他记述了黄巾的兴亡、董卓和群雄的四起;记述了官渡战后曹操势力的迅速增长,赤壁战后三国鼎立,夷陵战后蜀、吴长期合作和蜀、魏长期对立;记述了魏明帝传位婴儿以至曹爽的失败,是魏晋替兴的转折;记述了诸葛亮之死是蜀政变化的标志;记述了孙权晚年嫌忌好杀已肇败亡的危机。他于《魏书》三十卷中,首列《武帝纪》以记曹操的创业;接着,在记帝、后妃及汉末诸雄之后,就写《诸夏侯曹传》和《荀彧荀攸贾诩传》。诸夏侯曹是魏家宗亲近臣,他们的盛衰是曹魏盛衰的一面镜子。二荀是参与曹魏军国大计的内幕人物。此外,以二十卷分写魏的宗王、谋臣、将帅、循良、文学、清名、叛臣、方技和边族。他于《蜀书》十五卷中,特写刘备和诸葛亮而于亮备极推崇。《诸葛亮传》通过隆中对、说孙破曹、永安托孤、出师表,以概括亮的一生事业。而在关羽、董和、董允、廖立、李严、蒋琬、姜维以及其他各传中随时写出亮的政治威信、政治影响。他于《吴书》二十卷中,特写了吴创业之君孙策和孙权,也写了江东主持军国大计的重臣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蜀、吴两书也都分别写了文臣、武将、忠良、清名、文学和术数。《三国志》外表上有类于传记汇编,实际上却自有一个密针缝制的局度。 陈寿叙事往往作到隐讳而不失实录,扬善而不隐蔽缺点。他在《魏书·武帝纪》,于汉魏关系上有所隐讳,但措词微而不诬,并于别处透露出来一些真实情况。如建安元年汉献帝迁都许昌,本是曹操企图挟天子以令诸侯。陈寿在这里不用明文写曹操的政治企图,是隐讳。但写迁都而不称天子,却说董昭等劝太祖都许,这就是微词了。另外,他在荀彧传、董昭传和《周瑜鲁肃吕蒙传·评》中都揭露了当时的真实情况。《武帝纪》又记杀董承、杀伏后。纪中已委婉地记出了杀伏后的原因,而杀董承的内幕则另见于《蜀书·先主传》。陈寿对魏晋之际的记述,因时代近,政治上的压力大,隐讳更多。但在《三少帝纪》中,记魏晋禅代事,说“如汉魏故事”。这五个字的内容是包含了很多东西的。陈寿对他所称赞的人,如对刘备,在《先主传》中称其弘毅宽厚,但在《周群传》中记其以私怨杀张裕:对诸葛亮,在本传中用①关于本题的论述,参用白寿彝《中国史学史教本》,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64 年内部排印本。司马懿的话称亮是“天下奇才”,但不讳言街亭之败和“将略非其所长”,并在《马良传》中记其任用马谡的错误,在《刘封传》中记其杀刘封不以其罪。陈寿在当时的困难条件下,力图把历史的真相记载下来,这就是所谓“良史之才”的作法。 陈寿叙事简洁。有时能于简洁之中,点化出人物风貌。如《蜀书·先主传》称:“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记:‘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这都使历史人物的情态跃然纸上。 在陈寿以前,关于三国的历史著述,有鱼豢著《魏略》三十八卷,王沈著《魏书》四十八卷,

中国史学史期末重点及复习思考题

中国史学史期末重点及复习思考题 中国史学史期末重点及复习思考题 一、全书要点(一定要了解,在填空、名词解释、简答中或有涉及) 1.远古传说 (1)远古传说:即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的历史意识的反映。远古传说主要是有关氏族社会里的英雄人物的故事。 (2)远古传说的内容:关于人类起源和自己祖先、氏族由来的传说;关于人类与自然进行斗争、在生产中取得成功的故事;关于原始氏族、部落间战争的故事。 (3)远古传说的特点:传说中的人物都被神化;传说中的英雄都是不脱离生产和为公谋利的人物;在对待自然和人类自身关系上相信人力可以征服自然,是对自然的一种迷信或崇拜。(4)远古传说在史学上的价值:远古传说不仅反映了当时氏族社会人们的历史意识,而且保存了一定的真实的历史内容;经过后人整理加工用文字记载下来的远古传说成为历史学家们探索、揭示先民初始时期社会历史风貌的重要资料;远古传说中反映的人对于自然、社会、神和人及其互相关系的原始意识,影响了后世文明时代史学家的历史观点的发展. 2.《春秋》与《左传》 (1)《春秋》:作者,孔子。是现在所知的第一部也是中国史学上最早的私人撰写的编年体史书。是孔子依据鲁国国史并参考列国史料所修。其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主要记录了周王室、各诸侯国的朝聘、会盟、战事等政治、军事活动,以及包括日食、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和自然现象,书中也涉及到各族关系、城筑、田赋等方面的史实。 (2)《春秋》的主要成就和特点: 第一,孔子既开创了私人修史的先例,又创立了编年体史书的雏形。 第二,严格采用“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