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省煤矿矿井机械化改造方案

云南省煤矿矿井机械化改造方案

云南省煤矿矿井机械化改造方案
云南省煤矿矿井机械化改造方案

云南省煤矿矿井机械化改造方案

编制提纲

(暂行)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

二一三年四月

封面:

资质:

扉页:

参加编制人员名单表(格式)

参加审核人员名单表(格式)

目录

前言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井田概况

第二节地质特征

第三节开采技术条件

第二章矿井现状

第一节矿井生产能力

第二节矿井开拓开采现状

第三节矿井现有主要系统

第三章矿井机械化改造方案

第一节井田境界及储量

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第三节井田开拓

第四节井筒

第五节井底车场及硐室

第六节采区布置

第七节采煤方法及采煤工艺改造方案第八节井巷掘进及装载工艺改造方案第九节原煤及辅助运输系统改造方案第四章通风系统

第一节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第二节矿井通风

第三节通风设备

第五章提升、排水、压风和供水系统第一节提升系统

第二节排水系统

第三节压风系统

第四节井下供水系统

第六章地面生产系统及总平面布置

第一节原煤生产系统

第二节辅助生产系统

第三节矸石处理系统

第四节总平面布置

第七章供配电系统

第一节电源和负荷

第二节地面供配电

第三节井下供配电

第四节监控与计算机管理

第五节通信

第八章灾害预防及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矿井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第二节灾害预防及安全技术措施

第九章建设工期

第十章技术经济

第一节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

第二节设计概算

第十一章煤矿机械化改造效果简评

附录:

一、建设单位的“设计委托书”;

二、行业管理部门对本建设项目的批复意见;

三、“地质勘探报告”或“生产地质报告”或“储量核实报告”的备案证明及评审意见书;

四、煤矿合法有效的“六证”;

五、矿井瓦斯等级、煤尘爆炸危险性、煤的自燃倾向

性鉴定资料;

六、高瓦斯矿井应附瓦斯治理能力评估批文;

七、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应附防突能力评估批文。

附件:

一、主要机电设备和材料目录

二、概算书

图纸目录

前言

一、矿井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所在位置及隶属关系。

.项目背景(整合方案、规划及改扩建情况,“六证”情况,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及核定生产能力,现生产状况及存在问题等)

二、编制设计的依据

.地质报告:(含“地质勘探报告”或“生产地质报告”或“储量核实报告”的评审备案证明及评审意见书等);

.采矿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

.云南省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云南省推进煤矿机械化发展规划》的通知(云工信煤技[])。

.国家有关规程规范;

、设计委托书。

三、设计的指导思想

四、设计的主要特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分析

.资源开采条件:简述地质构造,可采煤层,煤质,瓦斯,煤尘,自燃及水文地质条件

.井田面积及储量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开拓方式

.采区布置及采煤方法

.主、副井提升方式

.井下运输

.矿井排水

.矿井通风(含瓦斯抽采)

.矿井供电(含监测监控系统)

.地面生产系统(含选煤厂)

.地面建筑和总平面布置

.对矿井机械化改造总的评价(从技术合理、经济高效、安全保障等方面简要论述)。

五、存在问题及建议

如是否需要进行:补充地质勘探;补充瓦斯、煤尘、自燃的测定和鉴定;补充煤与瓦斯突出预测;补充施工井筒检查钻;补充测定河流的最高洪水位等。

下一步工作建议。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井田概况

一、交通位置:矿区、矿井所在地理位置,水陆交通情况及至附近大城市和车站的距离。附交通位置图。

二、地形地貌

三、河流、湖泊、沼泽的分布及范围,河流的流量、流速、水深,通航情况及最高洪水位等。

四、气象及地震情况

气象资料来源及其完整性,矿区气候性质及气温变化。

雨季时间、年平均及最大降雨量、年蒸发量、年日照天数。

全年最大和最小频率风向和最大风速。

地震情况及地震烈度。

五、煤田开发简史,现有生产、在建矿井和小窑分布及开采情况。

六、有无文物古迹旅游区及其他地面建筑情况。

第二节地质特征

一、地质构造

煤田和井田地质构造及其相互关系;断层和褶皱发育情况及其分布规律;火成岩侵入情况及其对煤层开采的影响;陷落柱、剥蚀带等其它构造情况。地质构造类型。

附:主要断层特征表,见表。

表主要断层特征表

二、地层

地质年代、由老至新地层层序,沉积厚度及岩石特征;重点叙述含煤地层分段岩性及其厚度,煤系地层走向、倾斜、倾角及其变化规律;含煤层数、含煤系数。

三、煤层及煤质

可采煤层数、煤层厚度、层间距、顶底板岩性、稳定性、煤层倾角及其变化规律;煤层结构夹石的岩性、厚度及分布规律,结核伴生情况,煤层露头及风氧化带。

附表:可采煤层特征表见表

表可采煤层特征表

第三节开采技术条件

一、水文地质

含水层、隔水层分布发育情况及其变化规律;

含水层的富水性(水位、渗透系数、单位涌水量)、补给来源及其与地表水的联系;

断层、陷落柱的导水性及其与含水层的水力联系。

煤层底板有承压水的井田,应提供煤层至承压含水层的距离及其岩性,机械强度、底板承压含水层的岩性、厚度、径流带、补给来源及水头压力。

邻近矿井浅部小窑分布及积水情况。

钻孔封孔情况。

矿井水的水质类型及其对建筑材料和设备的腐蚀性;

预计矿井的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

水文地质条件类型。

二、工程地质

对不稳定层(如软土、膨胀土、流砂)、滑坡、泥石流的性质、范围、活动趋势及其矿井建设、生产可能造成的危害。

煤层顶底板岩石性质、煤层顶底板的破碎性及含水性,坚硬顶板的可冒落性、泥质岩顶板的再生性及底板的膨胀性。

工程地质条件类型。

三、瓦斯、煤尘、煤层自燃和地温

瓦斯赋存情况及涌出量,矿井历年瓦斯等级鉴定情况,邻近矿井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的鉴定研究成果。

煤尘爆炸危险性、煤的自燃性鉴定报告。

地温正常和地温异常的高温区。

第二章矿井现状

第一节矿井生产能力

一、设计生产能力

业主最近一次委托编制初步设计的时间及编制单位名称,审查批准文号,设计生产能力。

二、核定生产能力

本矿井进行生产能力核定的时间及核定生产能力。生产许可证证载生产能力。

三、近两年的原煤生产情况

原煤产量、销往何处、销售价格。

第二节矿井开拓开采现状

一、现有开拓方式

现有的开拓方式、水平划分、采区(或盘区)划分、采煤方法、采煤工艺、资源开采情况、通风方式、通风方法。

二、现有井筒

现有井筒的数目、井筒坐标、断面形状、支护方式、井筒装备、井筒功能。

第三节矿井现有主要系统

一、原煤运输系统

二、辅助运输系统

三、通风系统

第三章矿井机械化改造方案

第一节井田境界及储量

一、井田境界

根据批准的采矿许可证确定拐点坐标。附拐点坐标和开采标高表。

矿井走向长度,倾斜宽度,井田面积。

与相邻矿井及小煤窑的关系。附井田境界示意图。应标注相邻矿井名称。

二、储量

根据地质条件结合开采技术经济等因素,提出经济可采储量的范围和界限(如硫分>的煤层不计入工业资源储量)。

计算储量的煤层最小可采厚度,最高灰分。

井田内地质资源储量,已开采资源储量,保有资源储量。

矿井工业资源储量:全井田及第一水平高级资源储量占工业资源储量的百分比。

矿井设计资源储量:是指工业储量扣除永久煤柱(断层、井田边界、地面建筑物)损失后的资源储量。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是指矿井设计储量扣除保护煤柱(工业场地(含风井)、井筒、大巷)损失后储量。附表:矿井设计可采储量汇总表。

表矿井设计可采储量汇总表

一、矿井工作制度

设计年工作日、采煤工作班数、掘进工作班数、每天净提升小时数。

二、矿井设计的年生产能力和日生产能力

确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依据,分析论证其合理性。

恒安煤矿井下供电系统改造方案

恒安煤矿井下供电系统改造方案 恒安煤矿目前井下有两个采区,11采区和12采区。12采区供电采用双回路10kV高压入井,在主井底建一个中央变电所,负责12采区所有机电设备的供电,供电电压为660V。11采区由副井地面变电所供电,沿副立井敷设两趟电缆,电源来自一台变压器,供电电压为380V。除12采区有一个主排水系统外,在11采区的副井底还有一个排水阵地,11采区水泵和局部通风机均采用单回路供电。(附图1:恒安矿东翼目前供电系统图) 因11采区的排水及局部通风机供电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28条、第442条的要求,且井下供电采用两个电压等级供电,不利于安全生产,特决定对井下供电系统进行改造。 一、方案比较: 结合矿井实际,经研究分析,提出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 在副立井绞车房附近建一座10kV变电所,从主井地面变电所向副立井地面变电所架10kV双回路供电(目前已有一趟10kV线路),安装3台变压器(目前已有一台变压器),低压380V入井,在井筒中再敷设一趟电缆,负责11采区井下排水系统、生产设备、局部通风机的供电。 方案二: 通过运输大巷,由中央变电所向11采区供电,电压等级为660V,在副井底建11采区变电所,负责11采区副立井底排水系统、生产设备和局部通风机的供电,副立井绞车房供电仍然由主井变电所提供。目前中央变电所有两台动力变,容量315kV A,一台专变,容量100kV A,能满足11采区负荷需要。

投资估算: 二、方案比较确定: 从经济方面比较,根据投资估算,如按方案二比方案一节约资金79.2万元;从技术方面比较,如按方案二实施,井下统一电压等级,方便了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井下的电机具有互换性,且比方案一线路简化,环节少,便于管理,因此采用方案二进行井下供电系统改造。 三、电缆及设备的选择 11采区正常布置为一个采面、两个掘进面,根据方案二,工作面最远端刮板机距中央变电所800米,采面设备为2台刮板输送机、1部胶带机;掘进面设备为2台刮板输送机、两部胶带机,另安装两台局部通风机、一台水泵,11采区设备单趟线路最大负荷约182kW(附图2:恒安矿东翼方案供电系统图)。根据安装设备负荷情况,中央变电所到11配电点预选用MY-3×95+1×25电缆为其供电,11采区变电所至最远采面预选用MY-3×50+1×16电缆为其供电。局部通风机预选用MY-3×50+1×16电缆为其供电。 电缆的选择 1、按长时工作电流对电缆的选择: 电缆的实际长时工作电流计算按如下公式: In =( KdeΣPN 103)/(1.732UN cosφ) 式中: In ——电缆中通过的实际工作电流A Kde ——需用系数 ΣPN ——电缆所带负荷有功功率之和kW UN ——额定电压V cosφ ——平均功率因数 查表得Kde=0.6 cosφ=0.6 (1)中央变电所至11配电点电缆的选择 总额定功率ΣPN=182kW 额定电压UN=0.66kV Ica=KdeΣPN103/1.732UNcosφ =0.6×182×103/1.732×660×0.6

矿井开拓设计

矿井开拓设计 一.矿井基本资料 某矿井含有俩煤层,煤层厚度为m1=6m,m2=8m,煤间距10m,煤层倾角32。煤层埋深煤露头72m,煤倾斜长度1860m,走向长度8000m。设计生产能力180万t/a,采用3t底卸式矿车运输。低瓦斯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顶底板均为中等稳定粉砂岩。 二.储量计算 1.矿井地质资源量 Z=8000*1860*(6+8)*1.25=260400000t 2.矿井工业资源/储量 根据钻孔布置,在煤矿地质资源量中,60%是探明的,30%是控制的,10%是推断的。 根据煤层厚度和煤质,在探明的和控制1的资源量中,70%的是经济的基础储量,30%的是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则矿井工业资源/储量计算。 Zg= Z111b + Z122b + Z2m11+ Z2m22+ Z333k Zg——矿井工业资源/储量 Z111b——探明的资源量中经济的基础储量 Z122b——控制的资源量中经济的基础储量 Z2m11——探明的资源量中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 Z2m22——控制的资源量中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 Z333k——推断的资源量 Z111b=26040*60%*70%=10936.8万t Z122b=26040*30%*70%=5468.4万t Z2m11=26040*60%*30%=4687.2万t Z2m22=26040*30%*30%=2343.6万t 由于地质条件简单,k在0.8以上取值。 Z333k=26040*10%*k=2083.2万t Zg=Z111b+Z122b+Z2m11+Z2m22+Z333k= 10936.8 +5468.4+4687.2+2343.6+2083.2=25546.2万t。 3.矿井设计资源/储量 矿井设计资源/储量计算,其中P1按矿井工业资源/储量的3%估算, Zs=(Zg-P1) Zs——矿井设计资源/储量 P1——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地面建筑物煤柱等永久煤柱损失量之和。 Zs=25546.2-25546.2*3%=24779.814万t 4.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按下式计算,其中P2按矿井设计资源/储量的2%估算。 Zk=(Zs-P2)C Zk——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P2——工业场地和主要井巷损失量之和;

四川省煤矿机械化改造管理办法

附件 四川省煤矿机械化改造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5〕80号),加快推进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建设,使煤矿机械化改造客观、真实、科学,特制订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我省所有生产矿井的机械化改造设计、审查及验收。 一、目的、意义和原则 第一条本办法旨在通过煤矿机械化改造提升工作实现“减头、减面、减人、提效”,促进煤矿生产系统优化、安全程度提高,效率、效益提升。 第二条煤矿机械化改造提升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客观、与煤层赋存、企业管理、现有机械设备水平等相适应的原则进行。坚持安全第一,兼顾经济效益。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机械化,包含采煤机械化、掘进机械化和运输机械化。采煤机械化是指采煤工作面落煤工艺采用滚筒式采煤机或刨煤机;掘进机械化是指掘进工作面采用掘进机设备作业;运输机械化特指区内或全矿井出煤采用连续运输方式。 第四条矿井机械化改造必须落实“减面”“减人”原则,改造后井下实际生产采煤工作面个数不得超过改造前的

个数(备用工作面除外),井下最大班作业同时下井人数不得超过改造之前的人数。 第五条机械化改造矿井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按“三同时”原则执行。 第六条矿井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从业人员素质、安全管理制度等必须与矿井机械化程度相适应,具体要求按《关于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调〔2007〕95号)、《四川省小煤矿安全生产基本要求》(川安监〔2011〕291号)相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本办法特指在现有系统条件下的采煤机械化改造,涉及井口变化、开采水平变化、水平延伸、开采范围等资源条件变化或改造后实际生产能力提升两个及以上能级的机械化改造项目适用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具体从其规定。 第八条矿井机械化改造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低瓦斯矿井、且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或中等,设计资质不得低于乙级;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水文地质复杂矿井,设计资质必须为甲级;有能力自营施工的煤炭企业不受施工资质限制。 二、矿井实施机械化改造的条件 (一)采煤机械化 第九条鼓励矿井采用综采工艺,但应与其生产能力相适应,生产能力21万吨/年及以下矿井原则上采用普采工艺。 第十条矿井现有储量必须与矿井机械化改造后生产能力相适应,为鼓励和推进矿井采煤机械化,兼顾企业经济

快递物流方案设计案例

快递物流方案设计案例 中国案例教学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管理学科的教学活动中,物流学在这一方面的尝试并不早,但是它的出现能促进中国物流教育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物流案例教学中教材编写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分析,探讨物流案例教学适合的途径。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快递物流方案设计案例,希望对你有帮助。 随着物流业在我国的迅速崛起,人才的匮乏成为物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这几年,很多高校开设了物流专业,培养了一些专业物流人才,解决了燃眉之急。但是,真正了解物流业的实际情况,系统地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进行物流人才培养的还不多。 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实用教学方法,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深入角色,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地学习,调动自身的潜能去解决问题。对于案例教学来说,其最大的优点主要表现为:团队学习、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一方面帮助学生提高能力和改变行为,另一方面借助该教学模式可以将学习与实践进行结合。 首先,学生能通过物流案例教学熟悉并掌握之前各门相关物流课程的知识点和理论,起着复习、强化相关知识的作

用。物流案例分析课是通过向学生提供相应的背景资料,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根据问题要求对给定的资料进行阅读分析,结合已有的理论知识,做出相应的决策或评价,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或意见等。物流案例分析课程属于综合性较强的教学课程,考察的是最高层次的认知目标。它不仅能考察学生了解知识的程度,而且能考察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考察学生综合、分析、评价方面的能力。因此,案例分析课程可以帮助学生重拾未学习好的知识及巩固已学习到手的知识,提高中国物流教学质量。 其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突显,学生物流理论与实践脱节,成为物流教育业亟需解决的难题,也是中国物流用人单位急迫的需求,物流企业普遍关心的重点。之所以出现以上问题,就是因为中国物流教育模式思路不明,物流学科体系模糊导致的。目前国内已有两百多所高校开展物流专业,但无论物流管理,还是物流工程,都应该有核心课程。这个核心课程的设置成为了决定物流专业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真本领的有效途径。其中能够实现这个途径的最好的一门课程就是物流案例分析课程。因为物流案例分析课程一方面包含物流历史、企业物流经营运作、物流人才结构和物流教育现状等内容,另一方面更多突出案例教学的设计思想、课程安

井下供电系统改造安全技术措施(新编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井下供电系统改造安全技术措施 (新编版)

井下供电系统改造安全技术措施(新编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作业名称:井下中央变电所改造安全技术措施 二、施工负责人: 三、主要参加施工人员:等 四、工作标准及要求: 1、凡参与井下中央变电所改造的人员必须熟悉《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高、低压电气设备操作规程及电气防爆标准等有关规定。 2、参加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并取得《井下机电维修工》资格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3、参加施工人员应熟知改造地点的供电系统及设备结构、性能、原理及运行情况。 4、参加施工人员必须随身携带合格验电笔、标准接地线、常用工具、材料、仪表零部件和停电警示牌。 五、施工方法与步骤: 1、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高、低压电器设备操作规程。

2、施工前必须先检查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小于0.5%时方可开始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测。 3、施工前必须将电源停电于井下变电所总开关处,并坚持停电、验电、放电、闭锁原则,并挂"有人工作、严禁送电"牌。 4、接地线应选用标准的三相短路接地线,其截面应符合短路电流的要求(不得小于25mm2),耐压等级与检修开关电压等级相适应。接地线在每次装设前应经过详细检查。损坏的接地线应及时修理或更换。禁止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导线作接地或短路之用。接地线必须使用专用的线夹固定在导体上,禁止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或短路。 5、工作的低压真空开关停电后,必须用供电电压等级相符,且经试验可靠的验电器进行测试,确认无电后方可进行后续作业。 6、低压真空开关施工前对其进行充分放电并装设三相短路接地线。进行放电、接地操作时,必须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拆除地线时顺序相反),接地线应接触良好、连接可靠。人体不得接触接地线裸露端和未接地的设备导线。 7、施工完毕后,必须先拆除所装设的三相短路接地线,摘取停电牌,确认无误后,方可按程序送电。 六、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

柘城·万洋城方案设计说明 一建筑设计篇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柘城·万洋城 选址: 项目位于柘城县,南面为学苑路,东面为九华山北路,西面为太行山路,北面为玄武湖路。整体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9809.2平方米(约164.7亩),实际用地面积97122.99平方米(约145.68亩)。 使用性质:商业用地 建设规模:建筑实际面积约为110840.39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根据甲方提供的用地现状图(含道路红线等规划要求) 2.《总图制图标准》(GB 50103-2010)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50763-2012 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9版)三、总体定位及规划 空间设计的新特点: 1.商业空间步行化 为减少机动车交通对购物活动产生的干扰,商业空间步行化,即将一定范围的商业空间辟为步行空间,禁止机动车通行,从而提高商业活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2.商业空间室内化 商业空间室内化是利用屋顶的覆盖功能,将步行商业活动引入室内,并通过人工环境控制,减少不良自然条件对步行活动的影响,从而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 3公共空间社会化 商业建筑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公共空间中加入更多的社会活动,可以增加商业空间的价值,整体打造双首层商业,通过东西轴线、南北轴线、中心广场、及区域广场的整体设计。整个市场流线四通八达、有场有市,更利于专业市场业态需求,形成柘城新的城市中心,商业地标。 本项目充分利用基地周边资源,采用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和人性化的结构特征,打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为投资商、消费者等提供亲切宜人的空间感受。 通过对周边已形成的城市资源的研究,抓住与城市紧密衔接的切入点,是本设计规划结构的基础。交通、景观资源等元素的叠加、重组,构成了该设计的基本格局。人车分流,建立通畅安全的步行空间。 四、功能分区与平面组成 总平面布局围绕轴线、广场、街市展开,以提升广场的商业价值及营造良好的空

罗平县阿格煤矿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

罗平县阿格煤矿 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14】5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煤矿机械化的意见》(云政发【2012】163号)、省工信委、煤监局、安全监督局、国土厅等升级四部门《关于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煤矿机械化的意见的通知》(云工信煤技【2013】173号)等文件精神及要求,结合我矿的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矿井成立机械化改造领导小组。 组长:袁升华(矿长) 副组长:田进彪(技术负责人) 成员:赵二国、张建忠、赵智刚、刘国庆、颜文杰、陈荣华、王照柱、俞金贵、文小强、刘飞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田进彪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负责改造项目的技术设计、可行性论证、施工组织、材料和设备购置、调试、试运转等,并及时安排、协调相关工作。 二、矿井机械化历史和现状: 1、我矿始建于1996年,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目

前已办矿17年,属证件“六证”和开采手续齐全的改扩建矿井,属于瓦斯矿井。根据云南省煤炭资源整合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云南省煤炭资源整合领导小组关于曲靖市罗平县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批复》(云煤整合【2008】31号)文,罗平县万兴隆工贸有限公司阿格煤矿为单独保留型矿井,建设规模15万t/a,2008年复核生产能力为13万t/a。 2、矿区总体为一倾向南的单斜构造,中部被F1、F2断层切割,形成南、北两个块断,地层倾向南,倾角20°-30°。区内的褶皱以小型褶皱发育,形成较复杂,规模小、密度大的特点,多为断层附件的褶皱构造。区内发现断层6条,其中对煤层开采影响较大的断层有3条,即F1、F2、F21。矿区内核实的主要可采煤层有M2、M 3、M5、M7、M9、M1 4、。区内6个主要可采煤层均为薄-厚煤层,煤层总厚8.21m,煤层间距7.36—38.77m,为近距离煤层群,煤层倾角25-32°,平均25°左右,为倾斜煤层。由于矿区地质结构较为复杂,煤矿发展机械难度比较大。因此,开矿以来,矿井机械化程度一直处于抵达状态; 3、自建矿以来,我矿对M2、M7、M9、M14煤层的开采,均采用单一倾斜长壁式采煤法,采煤工艺为炮采。由于地质结构的原因,煤层的开采不宜使用金属支护,所以目前开采工作面仍然采用木支护管理顶板。在运输系统的机械化程度上,采用广安产0.75吨每辆双轨道翻斗矿车,从井下运输

2019煤矿矿井供电设计

新临江煤矿(水井湾矿井) 供电设计 (一)矿井电源 设计矿井采用两回电源线路供电,一回、二回电源来自大竹木头变电站不同电源母线端,电压10kV ,供电距离2km ,采用一趟LGJ-3×70型架空线路输送至地面变电所。 (二)电源线路安全载流量及电压降校核 1、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电源线路截面 全矿计算电流: ) (A 17.699 .01032 .1078=??= I 14.6015 .117.69===J I A n e 2mm 来自大竹县木头变电站的不同母线段导线型号均采用LGJ-3×70。 2 mm <702 mm ,满足供电要求,并留有余地。 式中:矿井最大有功负荷。 2、按长时允许负荷电流校验电缆截面 线路LGJ-3×70允许载流量:环境温度为25℃时为275A (查表),考虑环境温度40℃时温度校正系数,则Ix=275×=(A ) Ix=>I= 3、电源线路压降校核 供电线路LGJ-3×70/10kV 单位负荷矩时电压损失百分数:当cos ∮=时为%/(查表) 则电源线路电压降为:△U 1%=×2×%=%<5% 式中:电源线路长取2km 。 来自大竹县木头变电站不同母线段两回电源线路电压降均符合要求。 (三)电力负荷 1、矿井采用机械化采煤,投产时期即为最大负荷时期。机电设备布置及使用情况统计详见表10-1。 设备总台数 47台 设备工作台数 36台 设备总容量 设备工作容量 有功负荷 无功负荷 视在功率 功率因数 按补偿后功率因数达到约,则所需补偿电容容量为 ??? ? ??---=1cos 11cos 1202??P Q ??? ? ??-?--?=195.095.01 182.082.012.1078Q = 考虑到电容易的配置及矿井负荷的变化情况,变电所电容易室安装BFMR11-420-3W 型高压电容自动补偿装置2套,补偿无功功率420kvar 。补偿后: 无功功率: 视在功率:

第五节矿井开拓设计方案比较示例

第二十五章矿井开采设计 第一节矿井开采设计的依据 建设一个矿井需要国家很多投资,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具备下列依据。 一、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计划任务书),是生产管理部门向设计部门委托设计任务的一项指令性文件。 设计任务书—规定了拟建项目的任务和设计内容、技术方向、设计阶段、设计原则、计划按排以及配套工程的发展计划与要求 设计任务书主要内容 (1)矿井建设目的 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矿井建设规模。 矿井主要产品的产量品种,全部和分期建设规模。 (3)矿井建设根据 地质资源,原材料、设备、动力的供应,劳动力和生活资料来源,产品的用途和用户。 (4)矿井机械化程度。 (5)矿井主要生产协作条件。

所需资料和材料的数量、运输量和供应关系协议(或建议) 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三废”治理要求 特殊材料和设备供应建议 交通运输、供电和供水方式 铁路接轨和供电接线的协议以及城镇建设等设施 (6)矿井主要设计原则。 井筒位置 矿井开拓方式 通风方式 产品的加工 运输,工业与生活建筑地点和占用土地估算 建设原则和建筑标准,职工单眷比 防空、防洪和防震以及环境保护等要求 矿井投产标准(分期投产或是一次设计一次投产)及建设工期(7)矿井设计效果。 劳动定员、建设吨煤投资和总投资估算 二、精查地质报告 井田精查地质报告是矿井初步设计的基础。 清楚井田境界内地质构造 清楚储量 明确煤质牌号及其用途 准确的水文地质资料

对地质条件特别复杂的小型煤矿及地方小煤矿,可用详查最终地质报告作为资源的依据。 全矿井特别是第一水平必须有相当数量的高级储量(平衡表内的A+B级储量) 三、国家总的建设方针、政策及有关规程和规范 遵循国家正式颁发的与建设项目有关的方针政策、规程、规范和技术方向等;或国家对建设项目明确规定的有关文件。 四、经批准的上一阶段设计确定的原则 第二节矿井开采设计的程序和内容 一、矿井设计程序 矿井设计的程序应为: 根据批准后的矿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矿区总体设计; 矿区总体设计批准后进行矿井可行性研究; 矿井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进行矿井初步设计; 矿井初步设计审批后进行矿井施工图设计。 矿井初步设计的基本内容 (1)矿井的位置、交通、地形、地貌、河流湖泊、沼泽分布及范围、气象及地震、水文、工农业、建筑材料概况,现有的供水、供电状况。 地层、水文地质、主要地质构造、煤层赋存特征、用途、煤质; 说明地质勘探程度及问题,开采影响的因素。 (2)说明井田境界及划分依据,地质储量、可采储量、开采损失及计算方法,年工作制度、生产能力及依据。 (3)说明提出的几个主要开拓方案,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阐明推荐开拓方案的主要内容及理由; 确定井筒数目和位置,井筒断面,设计井底车场及硐室,验算

王封煤矿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初步设计说明书

. . . . 省市王封煤矿 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初步设计 说明书 (修订版) 二○○八年一月

. . . . 图纸目录

. . . . 设计委托书 理工矿山设计研究所: 王封煤矿位于省市万柏林区王封村西侧,隶属于市东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井田围由证号07的采矿许可证指定的12点座标连线圈定,井田面积为2.3536km2,准采8、9号煤层。 本矿8号煤层将要采完,为了合理开采井田9号煤层,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贵所已为我矿编制了《省市王封煤矿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报告经审查已于2007年8月1日得到批准,现特委托贵所编制王封煤矿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初步设计,主要设计原则如下: 1、设计生产能力按0.6Mt/a考虑。 2、采用综采工艺,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特此委托。 市王封煤矿 2007年8月

. . . . 目录 前言....................................................... 1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5第一节井田概况.......................................... 5第二节地质特征.......................................... 8第二章井田开拓............................................. 24第一节井田境界及储量.................................. 24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6第三节井田开拓........................................ 27第四节井筒........................................... 32第五节井底车场及硐室.................................. 34第三章大巷运输及设备....................................... 35第一节运输方式的选择.................................. 35第二节矿车............................................ 35第三节运输设备选型.................................... 36第四章采区布置及装备....................................... 45第一节采煤方法........................................ 45第二节采区布置........................................ 50第三节巷道掘进........................................ 52第五章通风与安全........................................... 55第一节概况............................................ 55第二节矿井通风........................................ 55第三节灾害防治........................................ 60第六章提升、通风、排水、压气设备........................... 72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正式版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 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为保证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工作的有序、有效进行,确保达到预期效果,根据安全监控系统现状、监测监控的技术发展和煤矿安全生产的客观需求,制定本方案。 一、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基本目标 1.促进安全监测监控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性能和安全可靠性,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 2.促进安全监测监控多元融合和信息共享,提高煤矿安全预测预警水平,实现安全监测监控信息的深度分析和综合利

用。 3.支持安全监管监察,促进煤矿企业合理有效使用安全监控系统,充分发挥安全监控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水平。 二、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基本原则 1 .统筹规划、试点先行、有序推进。制定国家层面的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总体方案、技术方案,明确总体技术要求,及时完成标准换版;在分类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推进,针对不同的矿井类型分步实施。 2 .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协同配合。在国家煤矿安监局的领导协调下,发挥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作用;突出煤

矿井开拓延伸设计方案

神华集团乌达矿业公司五虎山煤矿 9#、10#、12#煤层开拓延伸设计 前言 乌达矿业公司五虎山煤矿是国家六十年代投资建设的年设计能力150万吨的大型矿井。该矿井1970简易投产,1983年达产,1990年产量曾突破200万吨。三十年来,五虎山矿共生产煤炭2316.1万吨。 2000年五虎山矿进行技术改造,技改后的矿井主采4#、7#煤层,主产品是低硫精煤、电煤。截止2003年6月,技改后圈定的4#、7#煤层可采储量约为365.4万吨,按年产150万吨计,只能维持二年多,矿井接续紧张。 五虎山矿井开拓延伸涉及的煤层是9#、10#、12#。根据乌达矿区煤层分布及开采状况看,苏海图矿主采12#、13#、15#煤层,已没有9#、10#煤层,黄白茨矿现主采9#煤层,但储量有限,只能开采2年,五虎山矿井9#、10#煤层可采储量约1837.3万吨。9#、10#煤层虽然属高硫煤,但灰分低,发热量高,经市场调研,高硫煤市场前景是明朗的,具有开采价值。本次矿井开拓延伸方案主要设计开采9#、10#、12#煤层,其中先期开采9#、10#煤层,后期开采12#煤层,矿井设计能力可提升至240万吨/年。

第一章矿井概况 第一节地理位臵、交通 五虎山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境内,为贺兰山北部煤田乌达矿区的一部分。包兰铁路、110国道从乌达矿区东侧通过。矿区铁路专用线在包兰铁路的乌海西站接轨。区内有乌达通至巴音浩特和吉兰泰等地区的主要公路。 第二节地质概况 五虎山矿井范围拐点坐标: 1:X=4376543 Y=36384241; 2:X=4376553 Y=36380481; 3:X=4376296 Y=36380464; 4:X=4374958 Y=36381152; 5:X=4374110 Y=36381610; 6:X=4372800 Y=36382371; 7:X=4372800 Y=36383131; 8:X=4371973 Y=36383446; 9:X=4372303 Y=36383601; 10:X=4372303 Y=36383921;

煤矿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方案

关于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二0一五年九月二十六日

关于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 科技兴安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一、煤矿现状 我矿分为2个井工和1个露天,生产规模45万吨/年,矿区面积: 1.4866平方公里,各种证照齐全,2个井工分别为三号井和四号井,三号井有主井和风井2个井筒,井筒断面为6.0 m2, 利用进风井采用皮带运输,井下布置一个编号为3401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断面为4.0 m;四号井有主井和风井2个井筒,井筒断面为6.0 m,利用进风井采用绞车提升运输,井下布置一个编号为4401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巷断面为4.0 m;宁夏林利煤炭有限公司煤矿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矿区煤层赋存不稳定,煤层厚度不均匀(0—0.8m),矿井巷道断面小,机械化程度低,整个矿区还没能构成有效的多层次的环网,还没有网络带宽; 2、调度室面积比较小,空间有限,硬件设施配置已经落后, 设备陈旧老化,供配电系统没有实现智能化;操作台电脑参差不齐,屏幕种类和大小不一,电脑配置较低;无法满足数字化矿山的要求。 3、矿员工大多都是农民工,文化技术水平低下,不能操作 “机械化”和“自动化”设施设备。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XXX兼任办公 室主任。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负责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将本方案讨论研究,提出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并对方案的实施做出计划。 三、实施内容及现状评估认定 (一)煤(岩)巷掘进机械化自动化。 1煤巷掘支运三位一体高效快速掘进。由于我矿煤层厚度 在o—0.8m之间,所以“不涉及”此项内容。 2、煤巷综掘机快速掘进。我矿“不符合”此项内容。目前我矿采用打眼、放炮、人工出渣炮掘工作面。 3、岩石巷道快速掘进。由于我矿建井时期井筒断面小,大型机械从井筒下不去,还需要改建矿井,所以“不符合”此项内容。目前我矿采用打眼、放炮、人工出渣炮掘工作面。 (二)煤矿综采工作面机械化、自动化。 1大中型煤矿综采工作面自动化。我矿属于小煤矿“不涉 及”此项内容。 2、中小煤矿机械化。由于我矿建井时期井筒断面小,大型机械从井筒下不去,还需要改建矿井;另外由于我矿煤层厚度在0—0.8m之间,不适合机械化开采,所以我矿“不符合”此项内容。目前我矿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打眼、放炮、溜子运输炮采工作面。

方案设计案例

市场调查方案设计案例 调查方案的内容和撰写 (一)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 1、确定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单位 调查对象是指依据调查的任务和目的,确定本次调查的范围及需要调查的那些现象的总体。 调查单位是指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所组成的个体,也就是调查对象中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即我们在调查中要进行调查研究的一个个具体的承担者。 3、调查内容和调查表 (1)调查课题如何转化为调查内容 调查课题转化为调查内容是把已经确定了的调查课题进行概念化和具体化。 (2)调查内容如何转化为调查表 如何把调查内容设计为调查表,这一问题会在下一章中专门介绍。 4、调查方式和方法 5、调查项目定价与预算 6、数据分析方案 7、其他内容 包括确定调查时间,安排调查进度,确定提交报告的方式,调查人员的选择、培训和组织等。 (二)调查方案的撰写 1、调查方案的格式 包括摘要、前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调查的内容和范围、调查采用方式和方法、调查进度安排和有关经费开支预算、附件等部分。 2、撰写调查方案应注意的问题 (1)一份完整的调查方案,上述1—7部分的内容均应涉及,不能有遗漏。否则就是不完整的。 (2)调查方案的制订必须建立在对调查课题的背景的深刻认识上。 (3)调查方案要尽量做到科学性与经济性的结合。 (4)调查方案的格式方面可以灵活,不一定要采用固定格式。 (5)调查方案的书面报告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一般来说,调查方案的起草与撰写应由课题的负责人来完成。 四、调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一)调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1、逻辑分析法 逻辑分析法是指从逻辑的层面对调查方案进行把关,考察其是否符合逻辑和情理。 2、经验判断法 经验判断法是指通过组织一些具有丰富市场调查经验的人士,对设计出来的市场调查方

浅谈煤矿机械化改造中釆煤方法的研究

浅谈煤矿机械化改造中釆煤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李朝武 摘要:本文通过永善县桧溪煤矿采煤方法的选择和比较,论述了在煤矿机械化改造中,采煤方法与采煤工艺的优化选择,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主要应用的采煤方法与采煤工艺,提出了采煤方法的选择原则和优化措施。 关键字:采煤方法;采煤工艺;选择;优化 0 引言 昭通市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煤炭资源储量在云南省内仅次于曲靖市,但各煤矿生产能力较小,机械化程度低,安全基础薄弱,有较大的扩能改造空间。近三年来,不少煤矿根据安监总煤行〔2010〕178号文件的要求,结合煤矿实际,积极推进煤矿机械化改造,改革煤矿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提升煤矿采掘、运输机械化水平,以提高煤矿安全产能。在煤矿机械化改造中,对采煤方法及工艺进行优化选择,是全面提高小型煤矿生产力水平的关键因素。 1 概况 永善县桧溪煤矿,设计规模为3万吨,2006年核定为4万吨的生产能力,机械化改造规划能力为9万吨,为瓦斯矿井。现矿区面积1.0041平方公里,矿井可采储量92万吨。 矿区总体为一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为3~6°。可采煤层为C3煤,厚0.67~1.10m,赋存稳定,平均厚0.78m,埋深120~160m,无煤层爆炸危险性,煤层自燃;煤质坚硬,性脆,内生裂隙发育,易破碎。C3煤层伪顶为黑色薄层炭质泥岩,厚约0.10m,随采随落;顶板为褐黄色薄至中厚层状粉砂质泥岩,厚约4.10m,底板为灰黑色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厚约3.58m,总体上看,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应属以层状岩类为主的简单偏中等类型。现该矿在煤层底板中,沿煤层走向已掘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 2 主要的采煤方法概述 我国目前应用较多的采煤方法主要有放顶煤采煤法、长壁垮落采煤法、充填采煤法、柱式体系采煤法和水力采煤法。 2.1 放顶煤采煤法 放顶煤采煤法的实质就是在厚煤层中, 沿煤层底部布置一采高为2~3m 的

井下供电系统改造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SM-ZD-85392 井下供电系统改造安全技 术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井下供电系统改造安全技术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一、作业名称:井下中央变电所改造安全技术措施 二、施工负责人: 三、主要参加施工人员:等 四、工作标准及要求: 1、凡参与井下中央变电所改造的人员必须熟悉《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高、低压电气设备操作规程及电气防爆标准等有关规定。 2、参加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并取得《井下机电维修工》资格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3、参加施工人员应熟知改造地点的供电系统及设备结构、性能、原理及运行情况。 4、参加施工人员必须随身携带合格验电笔、标准接地线、常用工具、材料、仪表零部件和停电警示牌。

五、施工方法与步骤: 1、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高、低压电器设备操作规程。 2、施工前必须先检查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小于0.5%时方可开始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测。 3、施工前必须将电源停电于井下变电所总开关处,并坚持停电、验电、放电、闭锁原则,并挂"有人工作、严禁送电"牌。 4、接地线应选用标准的三相短路接地线,其截面应符合短路电流的要求(不得小于25mm2),耐压等级与检修开关电压等级相适应。接地线在每次装设前应经过详细检查。损坏的接地线应及时修理或更换。禁止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导线作接地或短路之用。接地线必须使用专用的线夹固定在导体上,禁止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或短路。 5、工作的低压真空开关停电后,必须用供电电压等级相符,且经试验可靠的验电器进行测试,确认无电后方可进行后续作业。 6、低压真空开关施工前对其进行充分放电并装设三相短路接地线。进行放电、接地操作时,必须先接接地端、后

XX煤矿机械化改造方案

汉源县xx煤业有限公司xx煤矿矿井机械化改造工作方案

汉源县xx煤业有限公司 二0一七年四月 汉源县xx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机械化改造工作方案 为贯彻执行安监总煤行[2010]178号〈〈关于推进小型煤矿机械化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大力实施我矿安全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煤矿机械化程度,逐步解决我井规模小、工艺落后、技术装备条件差、安全保障能力低等突出问题,全面提高矿井生产力水平,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结合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编制《汉源县xx煤业xx煤矿机械化改造方案设计》及矿井实际情况,现制定我矿机械化改造实施方案。 一、矿井概况 (一)位置及交通 矿区位于汉源县城北西310°方向,行政及隶属四川省汉源县河西乡龙塘村十组。矿山有简易3公里公路与108国道在河西乡相接,矿井至汉源县

城13公里,至雅安约131公里,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2°34′35″,北纬29°25′50″。 (二)矿井历史简述 xx煤矿始建于1992年,1993年投产,投产后生产能力为30kt/a,2007年根据国家煤矿资源整合政策,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雅安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2007〕14号文件精神》,由xx煤矿整合相邻的大岭煤矿,xx煤矿为整合主体,整合后企业更名为汉源县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名称为汉源县xx煤业有限公司xx煤矿。 (三)资源储量 2012年10月16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C5100002009051120044596)有效期2012年10月16日至2022年10月16日,井田面积1.1993km2,开采标高+1500m~+987m,批准开采C3、C4、C5煤层,矿井生产规模为90kt/a。根据地质资料,截止2015年12月31日,矿区C3、C4、C5煤层共占有资源储量(122b)+(333)2951kt,累计动用资源储量(122b)555kt,保有资源储量(122b)+(333)2396kt。其中:C5煤层保有储量996kt,其中(122b)类691kt,(333)类305kt;C4煤层保有储量500.0kt,(122b)类348kt,(333)类152kt;C3煤层保有储量900kt,其中(122b)类510kt,(333)类390kt。可采储量1784.1kt。 二、项目设计 2016年委托四川煤炭设计研究院对xx煤矿机械化改造进行设计,于2016年1月编制完成了《汉源县xx煤业有限公司xx煤矿机械化改造方案设计》

煤矿安全工程项目改造方案示范文本

煤矿安全工程项目改造方 案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煤矿安全工程项目改造方案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 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云南 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安全 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14〕18号)等文件精神,进步 夯实我矿安全基础,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科技装 备水平。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技兴安”战略,依靠 科技进步,通过政策引导、典型带动、技术服务等多项措 施,把安全工程项目改造工作与煤炭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 级工作紧密结合,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 新装备,从根本上改变我矿井下工作面多、系统复杂、作

业人员多、装备水平低、单产低、全员工效低的局面,努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装备水平,全面推进我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 二、安全工程项目改造目标 (一)项目实施时间 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6月30日。力争用一年半时间,完成安全工程项目改造,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20xx年计划投资1900万元。 (二)项目改造计划 l、矿建工程:矿井总回风井翻拱改扩维修1000米,计划投资140万元。K9采区进、回风巷工字钢扩修650米,计划投资45万。K3采区进、回风巷工字钢扩修400米,计划投资27万元;1700水平巷道工字钢改扩150米,计划投资13万元;矿井主运输巷砌碹、翻拱改扩250米,计划投资35万元;K9区域主皮带工字钢改扩26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