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例题解析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例题解析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例题解析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例题解析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例题解析

例1 根据下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四个字母分别表示我国四类商品粮基地,它们是西北干旱区、黄淮平原区、东北低产区和南方高产区,判断:A属______区,B属______区,C属______区,D属______区。

(2) D地与A地相比, D地热量条件较________,因为________;D地的年降水量______于A地,D地的粮食商品率_____于A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3)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的商品粮基地属于上述四类商品粮基地中的哪一类?________。这类地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方面的决定性因素是_________。

【选题角度】

本题主要考查我们如何提取、分析图表中有用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解析】

(1)解题过程中,应根据积温和年降水量数据的大小,与题目中四类商品粮基地的地理位置进行对比,就能较快地判断出四地分别所属的类型。

(2)两地间热量条件的优劣,主要根据其纬度位置高低进行判别。两地间商品率高低的原因分析,应利用表中农业人口的数量进行判别。

(3)农业生产决定性因素判断应结合当地具体的自然条件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黄淮平原区南方高产区

(2)好 D 地纬度低、热量多大低 D地人口稠密,人均占有耕地少

(3)B类灌溉水源

例2 下图所示是我国东部亚热带丘陵地区,其中A为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为水库,E为乡镇企业和居民区,F为库区北侧的丘陵低山。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1)对于该地区的开发利用,当地政府有三种方案,你认为哪一方案最能够科学地开

发利用自然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一方案:A营造薪炭林,B栽种苹果,C种植水稻,D养鱼、发展旅游业,E办苹果加工厂,F营造防护林

第二方案:A营造防护林,B种花生,C种植水稻,D养鱼、发展旅游业,E办花生加工厂,F种油菜小麦

第三方案:A营造薪炭林,B栽培柑橘、茶叶,C种植水稻,D养鱼、发展旅游业,E办柑橘、茶叶加工厂,F营造防护林

(2)随着人口增长,劳动力也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地表现出来,H处有大面积的湖泊、沼泽地,G处是喀斯特地貌,按既要发展经济,又不降低环境质量的原则,认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如何开发利用G、H两种土地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该地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可持续发展考虑,请你为该地区设计远景规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题角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解析】

本题在解题过程中,不论是进行最科学的方案选择、土地资源的开发,还是远景规划的设计,都应考虑到以下几方面:①该地为我国东部亚热带丘陵地区;②各地的具体的地形不同;③该地人多地少,需更加合理地利用各类资源;④需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答案】

(1)第三方案

(2)H处湖泊沼泽可种植莲藕,喀斯特地貌可发展旅游业

(3)提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设想。如利用水库开发小水电,利用山区种植蘑菇,利用丘陵果园、茶园、水库、喀斯特地貌等发展旅游业,改良湖泊沼泽地,养鱼种藕与平原配套发展生态农业,利用当地出产农副产品建副食品加工厂等等。

八年级地理上册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一课时)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状况,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2.掌握农业的主要部门,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3.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学习重点 1.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学习难点 分析我国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而导致的农业差异;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学习方法 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活动式教学 知识体系梳理 自主探究 1、读课本98页图,说明什么是农业,农业包括哪些种类? 2、联系我国的基本国情,说说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么样的。 3、读课本100页图4.13说明我国东部与西部农业的种类有什么区别?并联系所学的地理知识说明为什 么会形成这样的分布规律? 4、读课本100页资料: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农作物的种类有哪些?各种农作物的分布有什么 规律? 合作探究 读课本101页图4.14说明南北方的耕地类型,熟制,主要农作物有什么不同?

我的问题是什么 学习检测 1、关于我国农作物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东北平原是我国冬小麦的最大生产基地 B.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和棉花产区之一 C.长江中下游平原共有我国7个商品粮生产基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既是我国主要油菜籽产地,又是最大花生产区 2、.关于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就是生产粮食的部门,它分布在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B.农业生产主要受地形、气候和土壤影响,与社会条件无关 C.我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生产水平高 D.农业生产为生活和生产提供物质资料,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3、.我国决定在黄淮海平原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这样做的好处是() A.这里是冲积平原,农业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丰富,便于灌溉 B.这里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农业生产能很快实现现代化 C.黄淮海平原是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能保证农业生产高产稳产 D.能够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黄淮海地区的各种自然资源优势 4、.我国政府为了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新疆的自然资源条件,应该在新疆地区发展的农业产业带是() A.棉花产业带 B.奶业产业带 C.苹果产业带 D.牛羊产业带 5、.导致我国南方、北方耕作制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 B.土壤 C.地形 D.水源 6、.关于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品粮基地应建在地少、人口多、产量低,没有余粮地区 B.气候干旱少雨的西北内陆地区建商品粮基地 C.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商品粮基地 D.海河平原、黄土高原是我国商品粮基地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一课时参考教案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实例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难点: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 【教学准备】 自制相关课件、中国轮廓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要想富,先修路”,有了路,就可以发展各种产业,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发展农业就特别重要了。请同学们判断以下产业哪些属于农业?种植水稻、伐木、饲养牲畜、捕鱼、采草药、生产桌椅。我们归纳一下,什么是农业? 讲授新课: 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产品大多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农业。 观察图片“主要农业部门”,从反映的内容看,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 什么是农业? 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称为农业。 [提问]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发展农业非常重要,你能说一说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吗? 这么多人需要吃饭、穿衣,粮食、棉花生产很重要; 工业生产也需要大量的原料;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活动1]请你按照下面的提示再补充例证,具体说明农业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吃 种植业能提供的食物 畜牧业能提供的食物

渔业能提供的食物 林业能提供的食物 穿 用种植业的产品作原料制成的衣物 用畜牧业的产品作原料制成的衣物 用 用畜牧业产品加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 用林业产品加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 [过渡]我国是一个大国,东部、西部、南方、北方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造成农业的地区分布存在很大差异。 通过查找资料,并结合读图“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你能归纳出我国各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造成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吗? 在读这幅图时,可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个部分?(2)它们的界线在哪里?(3)东西两部分各有哪些农业类型?(4)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在降水稀少的西部地区,种植业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会在这些地区发展种植业?(6)在东部地区,各种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7)林业集中在我国的哪些地区?哪些属于天然林?哪些属于人工林?(8)我国哪个地区的淡水渔业最发达? 西部地区:气候干旱,热、水、土条件的配合上有较大缺陷,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农业发展历史较晚,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天然草场广布,大部分地区以畜牧业为主。那里有我国四大牧区。因为降水稀少,农区小而分散,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东部地区:热、水、土条件有较为良好的配合,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稠密,是我国绝大部分耕地、农作物、林、渔、副业的集中地区。其中,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北方与南方地区:东部秦岭一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以旱地作为基本耕地形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农业是主要部门以及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提高读图、析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掌握阅读使用地图及图表资料,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1、学会根据资料图片、乡土地理知识,说明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注重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2、 2、学会用表格比较的方法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尝试运用已学过的我国地形、气候等方面的知识,分析理解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家乡山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 2、运用资料和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教学方法 讨论法指导探究法列表比较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出示课件、提问]“情系‘三农’谋发展” [教师提问]同学们,什么是“三农”问题? (通过提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意识。) [资料展示]2004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师生小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开放提问]你能通过分析我国的国情,找到造成“三农”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吗? (关注“三农”,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承转]农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你知道什么是农业?主要农业部门有哪些?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这就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内容。 [教师承转]同学们,那么什么是农业呢?农业主要包括哪几个部门? [出示课件]视频资料:主要农业部门 [学生讨论]直观了解农业,使抽象的变为具体的。

(暑期一日一练)2020年中考地理 4.1农业复习学案 人教新目标版

专题复习——农业 课标要求: 1.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以某地区为例,分析当地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畜牧业分布的特点; 3.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一、中国的农业 1.主要农业部门:种植业、_______、林业、_____等部门。 地区 作物分类 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 粮食作物小麦(东北_______;华北 _______) _____(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_____:山东、_____ _____:长江流域 糖料作物_____: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 地_____:华南及_____盆地,_____为最大产区 饮料作物茶:_____、云南、浙江、四川、湖北 等 纤维作物棉花:_________________地区和_____(长绒棉产区) 耕地类型_____ _____ 作物熟制一年___熟、两年三熟或一年___ 熟 一年___熟到___熟 【典题跟踪】 (2017·长沙学业考)读我国主要种植业区及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回答1、2题。 1.关于我国种植业分布特点,正确的是( ) A.集中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B.集中分布于湿润、半 湿润地区 C.南方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D.北方粮食作物以水稻 为主 2.糖料作物与油料作物分布特点,不正确的是( ) A.糖料作物北方甘蔗南方甜菜 B.油料作物北方花生南 方油菜 C.甘蔗集中分布在华南地区 D.油菜最大产区在长江 流域

初中八年级地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案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Develop agricultural teaching plan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相关课件] 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状况。 2.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3.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结构分析 本节共分四个标题:“农业与我们”“农业的地区分布”“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和“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通过学习,学生会对农业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地区分布状况、发展农业的策略和原则以及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在第一个标题当中,教材首先利用几张图片和简短的文字介绍了农业的简单分类,接着通过活动让学生列举出农业

为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的农产品,学生在调查和总结的过程中自然体会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在介绍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时,教材首先利用地图将我国的东西部地区作了对比,包括它们的自然条件和发展起来的主要农业部门。在此基础上,又将对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农业的对比安排到了活动当中,学生可以结合前面学习过的关于地形、气候等知识,以及教材前面的分析思路,进一步了解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包括耕地类型、熟制和主要的农作物。最后,教材进一步介绍了山区农业随海拔高度而出现的差异。这里实际在告诉学生:地区差异不仅包括水平方向上的差异,也包括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在第三个标题中,教材首先通过两张图介绍了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主要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第104页的活动3,是对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上述影响因素的一个验证。为了使学生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教材还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了这个问题。 第四个标题是结合我国的现阶段国情而来的。在人口增多、耕地减少、环境日益恶化的形势下,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有几个基本的途径;第一是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第二是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例如发展生态农业)。通过努力,我们的农业生产必将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内容点析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状况。 2.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3.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结构分析 本节共分四个标题:“农业与我们”“农业的地区分布”“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和“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通过学习,学生会对农业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地区分布状况、发展农业的策略和原则以及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在第一个标题当中,教材首先利用几张图片和简短的文字介绍了农业的简单分类,接着通过活动让学生列举出农业为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的农产品,学生在调查和总结的过程中 自然体会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在介绍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时,教材首先利用地图将我国的东西部地区作了对比,包括它们的自然条件和发展起来的主要农业部门。在此基础上,又将对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农业的对比安排到了活动当中,学生可以结合前面学习过的关于地形、气候等知识,以及教材前面的分析思路,进一步了解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包括耕地类型、熟制和主要的农作物。最后,教材进一步介绍了山区农业随海拔高度而出现的差异。这里实际在告诉学生:地区差异不仅包括水平方向上的差异,也包括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在第三个标题中,教材首先通过两张图介绍了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主要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第104页的活动3,是对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上述影响因素的一个验证。为了使学生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教材还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了这个问题。 第四个标题是结合我国的现阶段国情而来的。在人口增多、耕地减少、环境日益恶化的形势下,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有几个基本的途径;第一是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第二是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例如发展生态农业)。通过努力,我们的农业生产必将会取得令人满 意的结果。 内容点析 1.关于农业的概念。农业的概念有大有小,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而广义的农业按照劳动对象的不同,则可包括农(种植业)、林、牧、副、渔五大部门。其中,种植业的结构包括粮食作物、棉花、油料作物、糖料作物、水果和经济作物等。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一课时) 抚顺市三十中学 王伟 20XX年11月23日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一课时) 设计思想 我国人口多,农村人口比重大,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业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作为公民应该了解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地理差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以及农业建设方向。 农业的地区分布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突破重点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地图是反映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的重要信息载体,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充分利用农业分布图并进行列表比较,让学生知道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农业是主要部门以及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学会读图、析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 掌握阅读使用地图及图表资料,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学会根据资料图片、乡土地理的知识,说明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会用表格比较的方法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尝试运用已学习的我国地形、气候等方面的知识,分析理解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教学重点 了解农业的主要部门,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理解我国农业分布地区差异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 运用资料和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你知道什么是农业?主要农业部门有哪些?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这就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内容。 [出示板书]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一农业与我们 [教师承转] 同学们,那么什么是农业呢?农业主要包括哪几个部门? [出示课件] 视频资料:主要农业部门。 [学生讨论] (直观了解农业,使抽象的变为具体的。) [师生小结] 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农业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业五个部门。 [出示板书] 1.农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 [学生活动] P99活动1.2.。结合乡土地理说明农业与我们生活、工业生产的密切联系。 (学生在资料收集、交流和展示的过程中,不仅对本节的有关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对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同时获得成就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师生小结] 农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农产品,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和消费市场。

第四章区域农业发展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标定向】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 ◆◆提示与建议 1.掌握分析评价一个地区农业发展条件的思路和方法。 2.初步掌握合理进行农业布局的思路与方法。 3.认识提高地区粮食生产商品率的做法和措施。 4.掌握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确定依据。 【互动探究】 ◆◆知识梳理 一、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 1.依据:、区位条件、、市场需求。 2.要求: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实现区域内、 和效益的统一。 二、地理条件 1.气候:气候,雨热同季,作物一年一熟,易受的影响。2.地形:包括、和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平原面积广阔,易发展,山地丘陵地区易发展林牧业。 3.土壤:、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 4.社会经济条件:良好的,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 三、农业布局特点 1.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地貌、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异与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2.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 (1)耕作农业区 ①主要分布区:平原地区,包括平原、平原和平原。 ②主要农作物:、、小麦、水稻等。 (2)林业和特产区 ①林业:主要分布在和长白山区,全国最大林区是大小兴安岭 ②特产区:盛产珍贵药材,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产区,延边盛产苹果梨,辽南盛产苹果。 (3)畜牧业区 ①主要分布区:、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②畜种:三河牛和,东北红牛 四、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特点:大规模生产,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八年级地理上册 41 农业(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农业》教学设计(第1课时)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教材分析】 “让土地奉献的产业”这部分内容的编写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农业,要让他们理解我国农业分布规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为学习相关课程内容打好基础。 “中国农业的发展”对应的课程内容是“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主要农作物分布”对应的课程内容是“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 1、联系身边实际了解农业的基本概念,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 2、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特点 【教学设计】

活动 2、学生思考——讨论——展示 不行,北方的自然条件不适合种植甘蔗。蔗生产基地,以满足制糖原料的需求。这种想法是否可行?为什么?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备选答案中,我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有()(对应目标1) A.小麦B.水稻C.棉花D.玉米 2、下列关于我国农业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对应目标1) A.人均农产品占有量居世界首位 B.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 C.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D.农业生产发展较快 3、下图为中、美两国农业新增产值主要因素构成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对 应目标2) A.美国主要依靠非科技投入增加农业产值 B.中国主要依靠科技投入增加农业产值 C.美国依靠科技投入增加的农业产值占农业新增总产值的60% D.中国依靠科技投入增加的农业产值占农业新增总产值的70% 4、我国油菜的最大产区是()(对应目标3) A.淮河流域B.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D.珠江流域 5、下列省份中,适宜生产热带经济作物的是()(对应目标3) A.海南B.湖南C.河南D.山西

八年级地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1

[教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学目标 1、知道农业生产的部门构成,理解种植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部门。 2、记住农业的概念,理解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 3、知道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 4、理解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4、学会阅读“中国农作物分布”图,并能指图说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特点。 5、通过分析我国南北方土地资源的差异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说明我国粮食作物、油料、糖料等作物的南北差异,提高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6、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以农业为基础的重要性,树立科教兴农的观点,并对学生进行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等思想教育。 教学设想 1、农业与我们,这部分内容我想这样引入,首先请学生想一想,你理解的农业是什么?根 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在结合图4.11补充说明。为了避免学生概念模糊,可提几个产业,让他们判断是不是农业,例如人工养殖珍珠、打猎、捕鱼、采草药等,最终为学生归纳农业的概念。 2、关于农业的重要性也可以让学生从身边找实例。可以结合99页的活动提问:你平日里衣 食住行中涉及到的物品,哪些是农业的产物?并将所举的例子列在黑板上,最后归纳一下,它们属于那一类农业的产物。 3、农业的地区分布,引导学生在读图的基础上回答老师的提问,在读图的基础上讨论完成 101页活动的表格,同时老师尽量引导学生将这部分知识与前面所学的中国的气候、河流、资源、地形等知识紧密结合,以加强学生对前后知识的联系。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图片展示出了农业的四个部门,并点明了农业是我们生存的基础,同时还指出人们的吃、穿、住、行样样都离不开农业。 本筐内容是全节的基础,叙述了三方面的内容:农业的部门、农业的概念、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这些内容先通过图片展示,然后又设计了“活动”,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是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材利用素描图和“我国主要种植业区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以及读图练习等内容,使学生通过活动来了解这个问题。教材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状况。 2.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3.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4.明确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大方向。 教学重点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特点,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教学难点 农业的地区分布存在差异的原因。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以琳琅满目的食品、各式的衣服和桌椅的图片展示作为导入,这些产品多直接或者间接来源于农业。 讲授新课: 一、农业与我们 1、农业的概念 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农业? 问题1:农业除了种植一些农作物,还包括些什么? 学生讨论过程略。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补充一些图片,问这些是否属于农业。 问题2:你认为农业生产包括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图片展示:小麦、水稻、油菜花、树林、捕鱼、养鸡、放牧等属于哪些农业生产部门? 总结: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教师总结:农业——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 狭义农业就是指种植业。广义的农业包括五个部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 2、农业的作用

问题1:举例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吃的、穿的、用的来自于农业生产? 学生活动:教师可提示学生结合教材P99活动1回答问题,找出各种例证。如蔬菜、米、面由种植业提供;肉、奶由畜牧业提供;鱼、虾、蟹由渔业提供;茶叶、水果由林业提供等。棉布、丝绸由种植业提供;毛织品、皮制品由畜牧业提供等。竹、木家具、装饰布艺、竹篮、木筷子、中药、香水、化妆品,也是农产品为原料制成的。说明农业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 【承转】生活中衣食住行很多物品来自农业,那生活中是不是可以直接把棉花穿在身上、水稻吞进肚里?下面看几张图片。 图片展示:从左到右依次是蛋黄派、衣服、桌椅,对应序号①②③。 讲练结合:连线,将上图的物品与其生产厂家连线。 家具厂——③,服装厂——②,食品加工厂——② 问题2:这些说明了农业和工业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略 教师讲解:农业不仅和我们日常生活有关,而且为工业提供各种原材料。因此工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农业。 【承转】既然农业这么重要,那它在我们国民经济中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读图4.12人们对农业地位的看法,进行讨论。 教师总结: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二、农业的地区分布 【承转】农业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基础产业,而我国国土辽阔,那我国各地的农业生产部门和农作物一样吗? 展示图片:各种水果图片。 问题1:这些水果当中,当地可生产哪些?其他的水果来自什么地方呢? 这就体现了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差异。 1、东西差异 读图4.13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思考一下问题。 问题2:①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部分?它们的界线在哪里? ②东西两部分有哪些农业类型?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③我国的四大牧场是哪几个? ④在降水稀少的西部地区,种植业分布在哪些地区?

商务星球初中地理八上《4第1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word教案 (7)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2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结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活动,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方面,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逐步形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重点) 2、从我国的国情和国际市场形式方面,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难点)【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读图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投影、相关图片。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 图 复习导入复习提问:1、根据图片回顾我国农业类 型有哪些? 图1 图2 图3 图4 2、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有哪些? 全体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积极举手 回答 学生1:图1是种植业、图2是畜牧业、 图3是林业、图4是渔业。 学生2:地形、土壤、水源、气候等。 通过回 顾上节 课知 识,让 学生温 故而知 新。 衔接过渡教师:这些地方的农业生产类型能否互换?学生:不能。教师:为什么呢?学生:各种农业部门只有在适合的地方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教师:所以我们应当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自主学习探究一农业基地建设 (一)农业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并结合我们当地的农 业发展,思考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自然条 件。 2、结合实例说说下列哪些社会经济因素 影响了农业的布局? (1)在城市的周边地区,粮食种植面积 减少,蔬菜、乳肉、禽蛋的产量增加。 (2)实施退耕还林(草)政策以来,很 多地区林业、牧业比例提高,生态环境得 到改善。 (3)水稻耐寒品种培育成功,使我国水 稻种植区域向北扩展至黑龙江流域。 阅读课文,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找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自然 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1、自然条件 举例: 种植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 好 淡水渔业河湖较多、水流平缓 畜牧业降水较少、草场广布 2、社会经济条件 (1)市场需求 (2)国家政策 (3)技术的进步,水稻耐寒品种的培育成 功。 通过阅 读课文 找出问 题的答 案,培 养学生 阅读课 文的能 力和分 析解决 问题的 能力。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八年级所属学科地理 情境:“要想富,先修路”,有了路,就可以发展各种产业,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发展农业就特别重要了。请同学们判断以下产业哪些属于农业?种植水稻、伐木、饲养牲畜、捕鱼、采草药、生产桌椅。我们归纳一下,什么是农业? 任务:学生:(农村学生采用实地调查和对长辈进行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城市学生采用对长辈进行调查的方式)调查当地农作物的种类、熟制及主要农作物种植收获的时间等。 1.了解农业的主要部门、农业的重要性、我国农业分布的差异。 2.学会用网络查阅资料,能够进行信息的分析与综合。 3.培养识图能力。明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增强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过程:(一)农业与我们 〖明确〗我们的吃、穿、用都来自农业。 什么是农业?农业的主要部门有哪些?发展农业有什么意义? 过渡:我国的农业是怎样分布的呢? (二)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1.我国的种植业分布在哪里?以种植什么作物为主?为什么这样分布,与什么有关系? 2.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哪里?畜牧业的分布与降水有怎样关系?我国有几大牧区?都有什么著名的畜牧品种? 3.我国的林业主要分布在哪里?属于什么地形区?降水情况怎样?属于什么干湿地区? 4.我国渔业是怎样分布的?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哪里? (教师评价、小结) 〖明确〗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教师小结) 分析我国的农业为什么这样分布。(师生互动共同完成) 课本活动1(教师指导并评价) 课本活动2(教师指导并评价) (学会提出问题,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

(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将原因的分析结合到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的已学知识上,加强学生对前后知识的联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出示课件、知识拓展]在我国西南部的山区中,农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随海拔高低的不同而不同。请你在图4.15中的适当部位上填上如下四组内容,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为什么该地会呈现这样的分布规律? A.双季稻、香蕉,一年三熟 B.适宜发展林业、牧业 C.玉米、荞麦、燕麦,一年三熟 D.玉米、小麦,一年两熟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 农业的地区差异不仅体现在水平方向上的差异,而且包括垂直方向上的差异。这为山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各地区农业的发展要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只有因地制宜才能发展好我国的农业。 (知识拓展: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案.doc

【反馈练习】 1.我国农业最主要的生产部门 是 A.种植业 B.牧业 2.我国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是 A.50亳米等降水量线C. 400C.渔业 D.林业 B.200亳米等降水量线800亳 米等降水量线 ( )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 D.汕菜 ( )D.海南岛 第四章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1课时) 班级学号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农业的概念,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2.认识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差异。 【重、难点】 重点:农业的分类与作用。 难点:农业的地区差异及主要原因。 【新知预习】 阅读教材P98—102,完成下列填空。 1 .农业是利用、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来获 得产品的各部门。 2.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产业。 3.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与, 与的差异。 4.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业为主。 5.林业集中分布在和天然林区,及人工林区。 【导学过程】 一、合作探究 阅读课文P100图4.13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思考: (1)图中绿色部分(西部)地区主要农业部门是,这里有我国、、 、四大牧区。 (2)黄色部分(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部门有、、三个。 (3)这两部分大致以亳米的年降水量线为分界线,这条线大致把我国农业区分 成东西两部分,东西差异也是我国农业分布最明显的差异。 (4)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在 o 二、通过木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什么?请与同学们分享。 3.下列地区中,农作物可一年两熟的是 A.华北平原 B.海南岛 C.东北平原 4.东北地区播神面积最大的糖料作物是 A.花生 B.甜菜 C.芝麻 5.既是小麦产区,又是棉花产区的是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案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相关] 教学要求 .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状况。 2.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3.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结构分析 本节共分四个标题:“农业与我们”“农业的地区分布”“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和“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通过学习,学生会对农业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地区分布状况、发展农业的策略和原则以及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在第一个标题当中,教材首先利用几张图片和简短的文字介绍了农业的简单分类,接着通过活动让学生列举出农业为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的农产品,学生在调查和总结的过程中自然体会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在介绍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时,教材首先利用地图将我国的东西部地区作了对比,包括它们的自然条件和发展起来

的主要农业部门。在此基础上,又将对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农业的对比安排到了活动当中,学生可以结合前面学习过的关于地形、气候等知识,以及教材前面的分析思路,进一步了解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包括耕地类型、熟制和主要的农作物。最后,教材进一步介绍了山区农业随海拔高度而出现的差异。这里实际在告诉学生:地区差异不仅包括水平方向上的差异,也包括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在第三个标题中,教材首先通过两张图介绍了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主要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第104页的活动3,是对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上述影响因素的一个验证。为了使学生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教材还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了这个问题。 第四个标题是结合我国的现阶段国情而来的。在人口增多、耕地减少、环境日益恶化的形势下,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有几个基本的途径;第一是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第二是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例如发展生态农业)。通过努力,我们的农业生产必将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内容点析 .关于农业的概念。农业的概念有大有小,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而广义的农业按照劳动对象的不同,则可包括农(种植业)、林、牧、副、渔五大部门。其中,种植业的结构包括粮食作物、棉花、油料作物、糖料作物、水果和经

八年级地理上册 4_2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课题§4.2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2) 学习目标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根据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农业间的差别,分析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 重点 难点 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步骤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点拨 导入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与不足,在选择农业类型时必须考虑地域特点,才能做出合理的选择,促进农业的良性发展。即发展农业必须因地制宜。 自主学习因地制宜是指利用当地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 布局在适宜它本身、最有利的地方。 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增加、耕地不断以 及、、等等问题的严峻挑战。 我国的、和特点是制定我国农业发展的方针 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独立 自学 完成 团队合作根据图4.16,请你来规划下列地区适合开展哪种类型的农业生产活动?并说明 理由。太行山区、华北平原、内蒙古草原、洞庭湖沿岸。 读图4.17分析影响农业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那些?读图4.18,请你来给他 们出主意,并说说理由。 结合P106页活动,说说新中国农业的成就。 结合P107页活动2 试说出桑基鱼塘的模式,分析这样生产有什么好处? 结合P107页活动3(参考P105页阅读材料) 先读 图 理解 蔗基 鱼塘

读地理图册找出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 小结提纲思维导图 耕地:地势平坦的平原 自然林地:地形陡峭的山区 因发展农业条件畜牧业:降水较少的内区 地要渔业:河湖众多的地区和沿海地区 制因地制宜社会经济条件:需求量、装备、 宜农民等。 发我国存在的问题:增加、减少、水土、展农业自然灾害、环境等问题 农面临九大商品粮基地 业的挑发展方向:调整,发展 战与发展优质、高产、农业, 对策如农业、农业等 反馈练习1.我国农业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是() A农业技术落后 B化肥、农药供应紧张 C农作物缺乏良种 D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 2.在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是因为() A该地畜牧业发达,牲畜需要大量的饲料 B该地人口稀少,粮食需求量少 C该地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D该地耕地多 3.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下列做法合适的是() A内蒙古高原有些地方缺粮,在水草肥美的地方发展粮食种植业B在三江平原的沼泽区,排干水,开垦为耕地 C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可在沟壑积水处发展养鱼 D在大城市郊区,发展蔬菜和花卉业 4.连线题 (1)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 a牧业

八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教案

八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案教案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3 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状况。 2.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3.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结构分析 本节共分四个标题:“农业与我们”“农业的地区分布”“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和“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通过学习,学生会对农业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地区分布状况、发展农业的策略和原则以及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在第一个标题当中,教材首先利用几张图片和简短的文字介绍了农业的简单分类,接着通过活动让学生列举出农业为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的农产品,学生在调查和总结的过程中自然体会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在介绍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时,教材首先利用地图将我国的东西部地区作了对比,包括它们的自然条件和发展起来的主要农业部门。在此基础上,又将对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农业的对比安排到了活动当中,学生可以结合前面学习过的关于地形、气候等知识,以及教材前面的分析思路,进一步了解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包括耕地类型、熟制和主要的农作物。最后,教材进一步介绍了山区农业随海拔高度而出现的差异。这里实际在告诉学生:地区差异不仅包括水平方向上的差异,也包括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在第三个标题中,教材首先通过两张图介绍了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主要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第104页的活动3,是对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上述影响因素的

八年级地理上册《4.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学案

【学习目标】 1、说出农业的组成和农业的重要性。 2、运用资料,联系实际解释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3、养成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情感和态度,明白可持续发展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用事实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学习过程】 一、学案自学 阅读教材P98-107完成下列问题: 1、利用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称为农业。 2、农业分为、、、等部门 3、农业为人类提供衣、食、住等,还给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和,它是国民经济的。 4、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粮食,蔬菜来源于() A.种植业 B.林业 C.牧业 D.渔业 5、读“我国粮食作物分布图”,小麦主要分布在() A.东部季风区 B.秦岭-淮河以北 C.秦岭-淮河以南 D.西南地区 二、小组合作 1、举例说明农业与我们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 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实际解释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3、根据“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发展农业生产的原则,说说我们家乡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三、班级展示 1.读“我国棉花生产分布图”,棉花主要分布在() A.秦岭-淮河以北 B.长江流域、华北平原和东南丘陵

C.华北平原、淮北和新疆 D.新疆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 2.以下为油菜、冬小麦、茶叶、水稻四种农作物集中产区示意图,说法是正确的是() A.①油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茶叶 B.①水稻②冬小麦③茶叶④油菜 C.①茶叶②油菜③水稻④冬小麦 D.①茶叶③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 四、质疑探究 1.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是() A.冬小麦 B.甜菜 C.棉花 D.甘蔗 2. 根据因地制宜布局农业的原则连线 (1)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 a.牧业 (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b.林业 (3)降水少,牧草生长良好 c.渔业 (4)河湖较多 d.种植业 五、自悟自得 六、测评反馈 1、南稻北麦(界线:岭——河)

人教版地理八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导学 案 一.复习目标 1、熟记农业的地位。 2、知道我国农业发展状况,记住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状况,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3、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状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二.复习重点、难点 1、我国东、西部农业的差异和原因;我国南北方农业生产的差异。 2、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三.中考预测 1、从考核内容上看,主要考查我国种植业的分布地区,南北方农作物的熟制和种 植作物的差异,商品粮基地,农业结构的现状和调整。如2009年山东潍坊卷考查 了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农业的问题。 2、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选择题、读图分析题、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赋分2-4分。 3、从考查能力上看,主要考查读图、用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 4、2010年在因地制宜方面出题的可能性极大。 四.知识结构 复习指导一: 读课文P107-----P108,填写下列知识梳理: 1、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产业。 2、广义的农业包括、、、。 3、利用生物的,通过来获得产品的各个部门,称为农业。复习指导二: 读课文P109图4.13农业的地区分布,结合阅读材料及图4.14我国东部南北方农业分布填写下列表格:

我国的三大产棉区:、、。 复习指导三 读课本P111—P112完成下列问题: 发展农业要、即、、、。 复习指导四 读课本P113—P114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问题:人口增加、、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等。(2)、对策:计划生育、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科技兴农、调整农业 结构、发展农业。 五、达标训练 1.(2009江西南昌)李老师在某超市购物时发现一种水果的产地标签有错误它是() A、品名:哈密瓜 B、品名:柑橘CD 产地:新疆吐鲁番产地:江西南丰 C、品名:香蕉 D、品名:苹果 产地:台湾高雄产地:广东茂名 2、(2009山东潍坊)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发展冬小麦种植 B、四川盆地发展热带作物生产 C、海南岛大力发展棉花生产 D、内蒙古高原发展畜牧业 3、(2009山东潍坊)我国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A、气候复杂多样 B、夏季雨热同期 C、山地多,平地少,尤其平原少 D、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4、(2008湖南岳阳)某同学的家乡河湖较多,最适宜发展() A、林业 B、种植业 C、渔业 D、畜牧业 5、(2008山东泰安)下列四位同学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 叙述,错误的是() A、我家在东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 B、我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水草丰茂,以盛 热量条件好一年可种植三季作物产三河牛、三河马文明 C、我家在福建山区,这里地形崎岖 D、我家在新疆,这里气候干旱、沙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