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2019_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水被认为是生命的摇篮,下列关于生物体中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Cl要溶解在水中才能在生物体内运输A.Na B.水是极性分子,可以溶解多种生物必需的溶+-和

质 C.生物体中水的含量占比较大,可以影响细胞的形态 D.水分子不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但提供代谢场所钙是动物骨骼的重要成分,镁是叶绿素的必需成分,铁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这体现了2. 无机盐的功能是 B.构成细胞的组成成分A.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提供细胞需

要的能量C.控制细胞的新陈代谢 D. 蛋白质水解时,水中的氢的去向是参与形成3. 氨基和羧基 C.羧基 D.A.肽键 B.氨基32 P标记的是4.以下物质中可以用麦芽糖甘氨酸A.ATP B. C.甘油 D. 核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内

的主要功能是5. A.携带遗传信息 B.承担生命活动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D.细胞的结构物质C. 6.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 B.A.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结构的

复杂性 D.生物界的多样性动、植物细胞的差异性C.以玉米籽粒为实验材料进行“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活动中,切开后的玉米籽粒7. 如图所示,切开籽粒的方向和比较颜色的部位分别是- 1 -

D.纵切、②横切、② C.纵切、①A.横切、① B. 下列细胞结构中,洋葱根尖细胞一定含有的是8. 大液泡 C.叶绿体 D.A.细胞壁 B.中心体下面关于

核被膜的叙述,错误的是9. 把核内物质与细胞溶胶分开层磷脂分子组成 B.A.由2层单位膜、4 外层膜与粗面内质网膜相连核孔是核质进行物质交换的唯一通道 D.C. 一般情况下,动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储备能源物质及最终能源依次是10. B.ATP、糖类、脂肪、太阳能A.糖类、ATP、脂肪、太阳能 ATP、淀粉、太阳能太阳能、糖类、脂肪、蛋白质 D.糖类、C. 下图是淀粉和纤维素的结构示意图,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11.

葡萄糖是糖类的结构单元,也是最重要的单糖A. 蔗糖和糖元的分类依据是能否被水解B. 淀粉和纤维素的完全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C. 淀粉和纤维素的差异是由于葡萄糖的个数不同D. 12.

脂质是组成细胞的必要成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3种元素组成A.脂质和糖类一样,也是由碳、氢、氧磷脂与甘油三酯的结构相似,是细胞膜的成分之一B. 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会引发

心脑血管疾病C. 2倍以上油脂是贮能物质,所含的能量是糖类的D. ,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

误的是13.某同学用蚕豆种子进行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 A.蚕豆种子需事先用水浸泡,便于操作捏住一片子叶后,直接用刀片均匀用力切出薄片B.- 2 -

C.“染色”步骤中,可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染液

D.观察时先在低倍物镜下找到已染色的部位

14.下列有关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蛋白质分子中形成肽键的相关基团的化学元素无差异性

B.不同的多肽,组成它们的氨基酸种类、数量和空间结构不同

C.蛋白质分子都是由一条多肽链组成,且都具有独特的空间结构

D.不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可以使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但不影响其生物活性

15.下图为G蛋白偶联受体(GPCPs)的结构模式图,GPCPs是一条往返穿膜七次的跨膜蛋

白。下列有关G蛋白和G蛋白偶联受体的推测错误的是

A.G蛋白偶联受体(GPCPs)可能是糖蛋白

B.GPCPs中的“-S-S-”具有维持空间结构的作用

C.GPCPs只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羧基

D.G蛋白是在细胞中的无膜细胞器上合成的

16.下列关于活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检测淀粉时取样本中的上清液再加入碘—碘化钾溶液

B.检测蛋白质时应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紧接着加入双缩脲试剂B,随后充分振荡

C.若待测上清液与本尼迪特试剂混匀加热出现红黄色沉淀,则说明样品中含有葡萄糖

D.活动中不需要空白对照,只进行前后自身对照即可

17.下图是某同学在进行活动“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时看到的4幅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人血细胞叶肉细胞骨骼肌细胞蚕豆叶下表皮细胞

- 3 -

观察人血涂片时,应选定视野中细胞密集区域换成高倍镜观察A. 在适宜温度下观察植物叶肉细胞永久装片,可看到移动的叶绿体B. 骨骼肌细胞与成熟的人血红细胞最大的区别是能观察到细胞核C. 蚕豆叶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可能是由于其没有细胞壁D. 下图是某动物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物质。有关叙述错误的是18.

B.②的种类与数量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A.①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有密切关系 D.

①②③在细胞膜上都不是静止的C.③是两性分子,内外两层是完全相同的 19.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和核糖体,能合成自身需要的全部蛋白质A.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 叶绿体的内膜向内折叠,与基粒一同构成了复杂的膜系统浸润在基质中B. 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基质中所含的酶的种类和物质成分相同C. 都是双层膜的细胞器,增大膜面积方式不同,增大的膜面积利于物质合成或分解D.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0. RNA和蛋白质等物质自由进出细胞核的通道A.核孔是 B.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仁较大,细胞核数目较多叶绿体的液态基质中分布着光合色素,可进行光合作用C. 液泡中有各种色素,可使植物的花、果实和叶具有各种颜色D.李斯特氏菌属于致死食源性细菌,会在人体细胞之间快速传递,使人患脑膜炎。该菌分泌21. (In)蛋白可使宿主细胞膜更易变形有利于细菌的入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的一种内化素李斯特氏菌与蓝藻的共性是均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A. 蛋白结合的物质人体细胞表面可能存在与B.In- 4 -

C.该菌侵入人体细胞后可在细胞液中大量增殖

D.对食物进行充分的热加工可有效抑制该菌的传染

22.下列关于细胞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支原体是最小的生物

B.生物个体越大,其细胞体积也越大

C.神经细胞的长度可超过1米

D.细胞体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高

23.过氧化物酶体是在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发现的一种细胞结构。过氧化物酶体是由内质网出芽生成膜泡,然后一些蛋白质掺入形成的。下列有关过氧化物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酵母菌、蓝细菌中也可能存在过氧化物酶体

B.用磷脂酶处理过氧化物酶体,会破坏其结构

C.过氧化物酶体的形成过程中内质网膜的面积会减小

D.内质网可能参与过氧化物酶体中蛋白质的加工

24.下图为某种高等植物的细胞示意图,a~g表示细胞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外层有d将细胞与周围环境分隔开

B.c上有氧化酒精和合成磷脂的酶

C.无叶绿体,该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a、b、c、e、f都有脂双层结构

25.为了研究细胞核的作用,一位生物学家研究了100个细胞,他把每个细胞都分成含有细胞核和不含细胞核两个部分,然后把这些细胞放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1天无核部分比有核存活率高,说明去掉细胞核有利于细胞生存

B.有核部分有20-30%的死亡率,说明细胞质也能控制细胞的存活

C.该实验应设置空白对照组,再准备100个完整细胞统计存活率

- 5 -

D.该实验的结论为细胞核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26.科学家在黄石国家公园发现了一种罕见的嗜热好氧细菌,细胞内含有大量叶绿素,能与其他绿色植物争夺阳光维持生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菌的细胞结构与地中海伞藻类似

B.该菌可在质膜上进行细胞呼吸

C.该菌的DNA直接传递遗传信息给核糖体

D.该菌细胞壁有成层排列的纤维

27.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分子中共有2个高能磷酸基团

B.ATP是细胞中普遍使用的能量载体

C.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一般全部变成热能散失

D.ATP-ADP循环使细胞内物质和能量得以循环利用

28.ATP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P”由一分子腺苷和一分子磷酸基团组成

B.甲过程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细胞分裂

C.乙过程中也涉及到高能磷酸键水解

D.丁过程所需能量可以是光能、化学能、热能

29.下列过程不属于吸能反应的是

A.葡萄糖合成淀粉

B.肌肉收缩改变形状

C.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D.肌肉做功恢复原状

30.蝎毒“染色剂”氯代毒素是由蝎子毒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制成的,它可以选择性地绑定在癌细胞细胞膜外侧,与荧光指示剂同时使用令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有明显差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剂”含有C、H、O、N、Cl等元素

B.患者不能用口服的方法摄入这种“染色剂”

C.“染色剂”选择性地与癌细胞结合与质膜的选择透性有关

D.“染色剂”的应用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切除癌细胞所在组织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请在有处作答,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

的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一律不给分。)

31.(12分)下图所示为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及化合物(其中a、b、c、d代表小分子物质,X,Y,Z代表大分子物质,C、H、O、N、P代表化学元素)。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6 -

作用相同X的常用试剂是。在植物细胞内,也有与a是,检验物质a(1)物质

组成元素相同,在动物、植物细X)。与物质的物质,这些物质贮存在

(填细胞结构。胞中均可含有的最理想的储能物质是

b个条直链肽链,由51种。若某种Y分子含有2b(2)物质是,在细胞中约有

。128)组成,则该Y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填细种,其中储存遗传信息的分子主要分布在 (物质Z在人体细胞中共有 (3)

)中。胞结构名称和油脂都属于脂质。)、和是,d (植物细胞特有(4)物质d的成分及其各级结构。据图回3分)图甲为细胞

中某一结构的模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32.(7 答下列问题:

)或“不符合”“符合”1所示结构 (填填细胞结构名称(1)图甲所示结构为 (),流动镶嵌模型。不同,二者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能在光学显,与图乙的④相比仅图甲

中3为 (2)。 (填标号)微镜下看到的是)分泌蛋白质类酶唾液淀粉酶,与人

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唾液腺细胞(图甲中(3)4为

)。中该结构的代谢强度 (填“强”或“弱”可以对市场上的腊肉中细菌的含量进行

检测:)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33.(8分反应测定发光强度的仪器)(①将腊肉样

品研磨后离心处理,取一定量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计室内,加入适量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

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含量;②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 ③测算出细菌数量。分析并回答下

列问题:- 7 -

(1)ATP的中文名称是,细胞中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反应相关联。植物根

尖细胞中合成ATP的主要方式有。

(2)荧光素接受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

出荧光,该过程中涉及的能量转换是能→能。根据发光强度可以计算

出生物组织中ATP的含量,原因是发光强度与ATP含量成 (填“正比”或“反比”)。根据ATP含量进而测算出细菌数量的依据是每个细菌细胞中ATP

含量。

34.(7分)科学家利用细胞融合技术研究细胞膜的结构特性,进行了下列实验。

(1)将鼠细胞和人细胞在CO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经处理获取实验用的单细胞悬液。2(2)将

两种细胞在37℃下混合培养,在培养液中加入促融剂诱导融合,形成融合细胞,一般两两融合

的细胞有种。

(3)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将连接了荧光染料的抗体与融合细胞在一定条件下

培养,抗体与融合细胞的膜蛋白(抗原)特异性结合,其目的是标记膜蛋白,以便于显

微镜观察。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细胞表面荧光的颜色和,开始时鼠的细胞为绿色,人

的细胞为红色,两种颜色不混合;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红绿荧光交替分布的“嵌合体”。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4)科学家据此提出两种假说解释嵌合体的形成。

假说一:融合细胞合成了新的膜蛋白;

假说二:原有膜蛋白在细胞膜平面上运动。

①使用抑制剂和ATP合成抑制剂分别处理融合细胞,均对嵌合体形成没有显著影响,

这个结果否定了假说一。

②在15℃、20℃、26℃的培养温度下重复上述实验,若随着温度上升嵌合体比例的变化为,则为假说二提供了证据支持,说明在适宜范围内温度上升加快了膜蛋白的运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特性。

35.(6分)高脂饮食会引起肥胖,威胁机体健康,但肥胖个体常常难以控制住食欲。研究发现高

脂肪饮食引发的肥胖与小鼠体内瘦素有关,科研人员对此展开了研究。

- 8 -

(1)瘦素是一种具有抑制食欲、减轻体重等功能的蛋白质类激素。瘦素由脂肪细胞内的合

成、加工后,分泌到细胞外,运输至下丘脑。瘦素与下丘脑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产生饱腹信号,抑制食欲,接受瘦素信号体现了神经细胞膜的作用。

(2)研究发现,高脂饮食使下丘脑细胞产生的饱腹信号减弱,因而难以抑制食欲。蛋白酶P(蛋白酶有催化水解蛋白质的作用)是下丘脑中影响瘦素信号作用的一种关键蛋白。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小鼠分为两组,一组饲喂高脂饮食,一组饲喂正常饮食。一段时间后,测定下丘脑神经组织中蛋白酶P的含量,结果如图甲所示。由实验结果可知,高脂饮食导致。

科研人员提出关于蛋白酶P影响瘦素信号作用的假说,机制如图乙所示。为验证假说,可以测定两组小鼠下丘脑神经细胞膜上的数量作为检测指标。若高脂饮食组指标 (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正常饮食组,可作为证实假说的证据之一。

- 9 -

- 10 -

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化学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由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年度科学进展的四项研究,主要属于化学领域的是 A.研制高温超导材料 B.绘制癌症基因图谱 C.观测太阳系外行星 D.计算物质世界重量 2.下列仪器名称为“冷凝管”的是 3.下列氧化物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CuO B.CO C.SO2 D.MnO2 4.下列分散系不能 ..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淀粉溶液 B.硫酸铜溶液 C.Al(OH)3胶体 D.有色玻璃 5.1911年,卢瑟福(英国)是根据以下哪个实验研究或现象,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A.元素化合时的质量比例关系 B.研究阴极射线的质荷比 C.研究氢原子光谱 D.α粒子散射实验 6.下面是四位同学学完《认识原子核》这节内容后,对这节内容的认识,你认为不正确 ...的是 7.下列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O+CO2=CaCO3 B.SiO2+2NaOH=Na2SiO3+H2O C.NH4HCO3 ? ==NH3↑+H2O+CO2↑ D.2FeSO4 ? ==Fe2O3+SO2↑+SO3↑

8.如图,进行导电性实验,图1灯泡不亮,图2灯泡亮,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NaCl是非电解质 B.NaCl晶体中不存在离子 C.NaCl在水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D.NaCl溶液是电解质 9.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电离且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MgCl2=Mg2++Cl2- B.CH3CH2OH(乙醇)=CH3CH2O-+H+ C.NaHSO4=Na++HSO4- D.KMnO4=K++MnO4- 10.下列图示操作不是 ..用于物质的分离提纯的是 11.14C的放射性可用于考古断代。在高层大气中,由宇宙射线轰击14N可转变为14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C核素的中子数为8 B.14C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 C.14C和14N互为同位素 D.14C16O2的摩尔质量为46 12.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在常温常压下均为气态 B.酸性氧化物均可跟碱起反应 C.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D.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1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 ...的是 A.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下不用垫石棉网 B.进行蒸馏时,要加碎瓷片防止暴沸 C.进行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分离苯和四氯化碳,可加适量水,然后分液 14.反应:S+2H2SO4(浓) ? ==3SO2↑+2H2O,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分子个数之比是 A.2:1 B.2:3 C.1:3 D.1:2 15.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度东北师大附中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2007-2008学年度东北师大附中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物理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 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必定变化B.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C.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不可能是曲线运动 D.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2.关于地球上的物体,考虑到地球的自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赤道上的物体线速度最大 B.在两极上的物体线速度最大 C.赤道上物体的重力加速度最大 D.地球表面各处的向心加速度方向都指向地球球心 3.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半径越大,它的() A.线速度越大B.向心加速度越大 C.角速度越大D.周期越大 4.细绳一端系一物体,使物体绕另一端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速度一定时,绳越长越容易断B.向心加速度一定时,绳越短越容易断 C.角速度一定时,绳越长越容易断D.周期一定时,绳越长越容易断 5.关于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水平地面上汽车转弯时所需要的向心力由地面的摩擦力提供 B.当火车转弯速率小于规定的数值时,外轨将受到轮缘的挤压作用 C.当汽车通过拱桥的过程中,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D.洗衣机脱水时,当衣物对水的最大附着力不足以提供水所需要的向心力时,水将被甩出 6.物体作平抛运动时,描述物体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取向下为正方向)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

7.要使两物体(两物体始终可以看作质点)间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1 4 ,可采用的方法是 () A.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少一半,距离保持不变B.两物体间距离增至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 C.使其中一个物体质量减为原来的1 4 ,距离不变 D.使两物体质量及它们之间的距离都减为原来的1 4 8.一群质量不同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同一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有关这些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和向心力都相同B.运行周期和运行速率都相同 C.运行周期和运行速率都不同D.以上说法都不对 9.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一定在赤道正上空运行 B.各国发射的这种卫星轨道半径都一样 C.它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D.它运行的线速度介于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10.如图所示,人在岸上用轻绳拉船,若人匀速行进,则船将做() A.匀速运动B.匀加速运动C.变加速运动D.减速运动 11.一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以另一端O为圆心,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最新百校联盟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地理

2019-2020学年百校联盟高一上学期第四次 月考试题地理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图1为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④代表的陆地自然带最可能是 A.针叶林带 B.落叶阔叶林带 C.热带雨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2.陆地自然带②在南半球的同纬度没有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地形 C.洋流 D.大气环流 3.赤道地区雪线高度较副热带地区低,其原因是赤道地区 A.气温低 B.降水多 C.海拔高 D.纬度低 有数据表明,2000年全国乡镇街道的平均人口密度为873人/平方公里,到2010年虽然上升到977人/平方公里,但实际上10年间有33%的乡镇街道人口密度出现了下降,出现大幅增长的街道仅有9%。据此完成4~6题。 4.我国乡镇街道平均人口密度的增加说明 A.农村人口增长较快 B.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C.国内人口迁移规模较大 D.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5.33%的乡镇街道人口密度出现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这些地区 A.人口规模较小 B.自然增长率低 C.农村人口比重小 D.经济发展水平低 6.部分街道人口密度出现大幅增长,对当地的影响可能是 A.人口抚养比下降 B.人口老龄化加剧 C.社会治安压力减轻 D.环境人口容量提高

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形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图2示意某国不同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据此完成7~9题。 7.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类似图中 A.甲阶段 B.乙阶段 C.丙阶段. D.丁阶段 8.乙阶段该国出现的人口问题最可能是 A.人口老龄化 B.人口增长过快 C.人口性别比失衡 D.人口平均寿命短 9.丁阶段该国劳动力人口 A.人口素质高 B.养老负担重 C.就业压力大 D.生育意愿低 非洲自然带分布规律性强,图3示意非洲部分地区。据此完成10~12题。 10.②③④地的自然带更替,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垂直分异规律 B.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11.①地虽然位于赤道附近,但并非热带雨林带,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人类活动 C.洋流 D.地形 12.⑤⑥两地虽然纬度相同,相距不远,但其自然带并不相同,主要是因为⑥地 A.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长,降水少 C.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少 D.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长,,降水多 劳动人口比是劳动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图4示意1950~2050年(含预测)日本、中国、印度和越南四国劳动人口比变化。据此完成13~15题。

华大新高考联盟2018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题

华大新高考联盟2018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 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汉到唐持续近千载的岁月中,古人创作了千姿百态的骆驼形象,它们的 形态,组合、驮载的物品等,暗示着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更新,像是一种符号,成为“丝绸之路”的象征。 汉代文物中骆驼并不多见,西安沙坡村出土的西汉骆驼,没有任何装饰, 比较写实,整体造型十分高大。在汉代动物塑像中,骆驼大都混同在各类动物之中,没有数量上的优势和变化多样的姿态,显然与其他大量动物等同起来,没有明显的特别含义。 北魏是表现骆驼形象的第一个高潮。洛阳北魏元邵墓骆驼,带鞍架,铺长毯,毯上有货展,袋的前后有扁壶、兽。这是一种崭新的形象,与货物的搭配,点明了骆驼用以载物的用途。从此,骆驼载货,特别是驮载丝绸成为极富特征的造型,它的象征意义也凸显出来。 十六国时期符坚遣吕光大举进军西域,回师东归时,载运战利品依靠庞大 的驼队,数量达二千余头。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秋灭北凉,尽有河西之地以后,中原朝廷与两域诸国的交往日益密切,骆驼正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文献记载吐谷浑“商胡二百四十人,驼骡六百头,杂彩丝绢以万计”出使北齐。骆驼在战争、商贸、文化交流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下出土的汉代和北朝时期的骆驼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文献史学研究中, 被反复探讨的张赛通两城西域的事件,究竟对当时物质文化领域的影响有多大? 考古发现的实物并不支持汉代丝绸之路“兴盛”的学说。如果从汉墓中井仓灶和大量器皿的组合对比北朝墓中包括骆驼在内的俑群组合,会明显发现汉代器物中极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北朝时期不仅外来物品增多,能够反映中西交通的骆驼六 起也是前代罕见。 隋唐墓葬中的骆驼更有时代新意。西安东郊出土的隋代骆驼,还继承了北 朝骆驼总体上质朴的风格(图一),但太原隋代斛律彻墓的两件相似的骆驼却不相同,追求骆驼体态高大健壮,突出昂首嘶鸣的状态,身上驮有丝绢、皮囊,囊端有虎头装饰,上面还坐了一个胡人(图二)。

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 Word版含答案

浙东北(ZDB)联盟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政治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 1.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并且卖出好价钱,才能生存和发展。 2.在“二石(约188公斤)大米换一两银子”的古代交易中,银子履行着价值尺度的职能。 3.一旦商品价格下降,该商品的生产者势必亏本。 4.截止目前,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已经有1999版、2005版和2019版。这表明国家可根据需要任意发行纸币。 5.在我国当前经济“百花园”中,各种经济成份都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繁荣。 6.随着消费的日趋个性化和生产的定制化,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 7.某制钢公司因篡改出厂产品数据而失去市场竞争优势的事实警示企业必须诚信经营。 8.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9.当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签订劳动合同的途径加以维护。 10.劳动者通过就业将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绕过售票处,穿过铁丝网,来安徽黄山风景区游玩的王某没有想到,自己被卡在了悬崖峭壁上,进退两难。经过7个小时的紧张搜救,王某虽脱离了险境,却为自己的“任性”付出了3000多元救援费用的代价。这里王某付费的“救援”行为 ①是商品,有价值和使用价值②是劳务商品,王某以货币进行了购买 ③是服务,理应由景点无偿提供④是产品,统一由政府无偿向用户提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在一些地方政府创办的“XX在线”网站上,有不少居民将自己的闲置物品信息发布到网站,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

东北师大附中 高一年级物理试卷 命题人 吴海清 审题人 陈铁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题目,每题4分共48分,每题中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 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正确的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错的不得分) 1.如图所示,小物块A 与水平圆盘保持相对静止,随着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物块A 的 受力情况是( ) A.受重力、支持力 B.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向心力、摩擦力 D.以上均不正确 2.地球半径为R ,质量为M ,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靠近地面 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为( ) A.Rg B.g R C.3R GM D. R GM 3.一只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 ,它要渡过一条宽度为30m 的河,河水的流速为4m/s ,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船不能渡过河 B.船过河的速度一定为5m/s C.船运动的轨迹不可能垂直河岸 D.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10s 4.假设地球是密度均匀的球体,地球表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具有向心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在地球表面同一经度上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方向相同 B.在地球表面同一纬度上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 C.在地球表面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方向都指向地球中心 D.在地球表面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方向都和重力方向相同 5.亚洲Ⅰ号卫星是我国发射的通讯卫星,它是地球同步卫星,设地球自转角速度一定,下面关 于亚洲Ⅰ号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绕地球运动的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B.它沿着与赤道成一定角度的轨道运动 C.运行的轨道半径为一确定值 D.如果需要可以发射到北京上空 6.质量为m 的物块,在几个共点力的作用下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现把其中一个水平方 向的力从F 突然增大到F 4,保持其它力不变,则在t 秒末该力的功率为( ) A.t m F 24 B.t m F 29 C.t m F 26 D.t m F 2 12 2008---2009学年 下学期期中考试

百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考与练)第四次月考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百校联盟2019~2020学年 高一年级上学期考与练第四次月考联考测试 化学试题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危险警告标识”与对应“化学试剂”不符的是 2.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下列行为造成的环境问题与其名称不符的是 A.工业废气中的固体悬浮物和矿山开采地的粉尘(雾霾) B.超市用的塑料袋随意丢弃(白色污染) C.工业上CO2的排放(酸雨) D.刻制印刷电路时使用过的腐蚀液直接排放到河流(河流和地下水污染) 3.有关物质及其用途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SO2(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 ②氢氟酸(在玻璃上雕刻赏心悦目图案) ③Fe3O4(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④ClO2(自来水消毒剂) ⑤Al(OH)3(胃酸中和剂) ⑥Na2O2(作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的供氧剂) 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 D.全部 4.在某澄清透明的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K+、SO32-、SO42- B.Na+、Fe2+、Cl-、MnO4- C.Na+、K+、SiO32-、NO3- D.Al3+、NH4-、SO42-、Cl-

5.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取普通玻璃是以纯碱、黏土、石英砂为主要原料 B.二氧化硅是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石棉(CaMg3Si4O12)表示为CaO·3MgO·4SiO2 D.水晶、玻璃、陶瓷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硅酸盐制品 6.下列试剂的贮存方法和解释均正确的是 ①NaOH溶液应保存在带有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防止与空气中的CO2反应 ②金属Na保存在煤油中,防止与空气中的O2和H2O反应 ③浓硫酸应该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玻璃试剂瓶中,防止因浓硫酸粘性大而打不开瓶塞 ④漂白粉应密封保存,防止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⑤装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试剂瓶应放在同一贮存柜中,是因为两种试剂都具有挥发性 A.①② B.③④ C.② D.②⑤ 7.在3L由KNO3、Al(NO3)3、Ca(NO3)2组成的混合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图所示,则此溶液中Ca2+的物质的量是 A.0.25 mol B.0.5 mol C.0.75 mol D.1.5 mol 8.下列对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通入Cl2后,再滴入少许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则原溶液中一定有Fe2+ B.向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C.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无色无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D.向某溶液中滴加氣水和CCl4,震荡后下层溶液显紫色,则原溶液中一定有I- 9.实现下列微粒的变化,一定需要加入还原剂的是 A.Fe2+→Fe3+ B.HClO→HCl C.Cl2→Cl- D.SO2→S 10.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不能完成对应实验的是

2018-2019学年秋学期东北师大附中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上学期 东北师大附中 物理试卷 初二年级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下列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水中“倒影” B.树荫下的光斑 C.水中“折”笔 D.雨后彩虹 2.体育课上,老师常配备扩音器进行讲解。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变声音的音色 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D.增大声音的响度 3.下列光学元件,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是(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潜望镜 4.利用干冰(固态 CO 2)进行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凝华 C.汽化 D.液化 5.一条船在河中行驶,我们说船静止是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 A.河岸上的树 B.两岸的山 C.迎面驶来的船 D.坐在船上的乘客 6.用四个容量均为 2L 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 ) A.纯水 B.酱油 C.酒精 D.植物油 7. 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

相比,利用 “自拍神器”可以( ) A.增大像距 B.增大像的大小 C.增大物距 D.减小取景范围 8.用相同质量铁和铜分别制成体积相等的铁球和铜球,已知 ρ 铁=7.9×103kg/m 3,ρ 铜=8.9×103kg/m 3,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球和铜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B.铁球和铜球一定都是实心的 C.铜球是空心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D.铁球是实心的,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9.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观察图案在墙上所成的像不可能发生的是( ) A.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像 B.能看到倒立、放大的像 C.能看到正立、放大的像 D.看不到像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v 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 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 B.当物距为 15cm 时,凸透镜成像原理应用于投影仪 C.当 u=v=10cm 成实像时,像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小 D .当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像的大小也会减半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2 分)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东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年级(物理)下学期阶段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如图所示,一个大轮通过皮带拉着小轮转动,皮带和两轮之间无相对滑动,大轮的半径是小轮半径的2倍,大轮上的一点S离转动轴的距离是大轮半径的 1 3 。P、Q分别为两轮边缘上的点,则P、Q、S三点的() A. 线速度之比为1:1:3 B. 角速度之比为1:3:1 C. 转动周期之比为2:1:1 D. 向心加速度之比为3:6:1 【答案】D 【解析】 【详解】A.大轮半径为1r,小轮半径为2r,P、Q两点传动转动,所以 1 1 P Q v v = P、S两点同轴转动,则 P S ωω = 根据线速度与角速度关系v r ω =,可知线速度关系为 1 1 3 11 3 P P S S v r v r ω ω == ? 所以三点的线速度之比为3:3:1,A错误; B.P、Q两点角速度关系 2 1 1 2 P P Q Q v r v r ω ω =?= 所以三点的角速度之比为1:2:1,B错误; C.根据 2 T π ω=可知周期之比为2:1:2,C错误; D.根据2 a r ω =可知P、S两点向心加速度之比

2 1213113 P P S S a r a r ωω=?= 根据2 v a r =可知P 、Q 两点向心加速度之比 2 22112 P P Q Q a v r a v r =?= 所以三点向心加速度之比为3:6:1,D 正确。 故选D 。 2.一个质量为4kg 的物体在半径为2m 的圆周上以4m/s 的速率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8rad/s B.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转速为πr/s C.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为8m/s 2 D.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为8N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根据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 4rad/s 2rad/s 2 v r ω=== A 错误; B .根据角速度和转速的关系可知 21r/s r/s 22n ωπππ = == B 错误; C .根据向心加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 22 224m/s 8m/s 2 v a r === C 正确; D .向心力大小为 28N 16N F ma ==?= D 错误。

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及答案

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育家倘若不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或拘泥(nì)于心理学细节,说出的话便显得很肤浅。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七条教育理念列举出来,不妨称之为教育的箴(jin)言。 B.浩瀚(hàn)宇宙间,任何一个生灵的降生都是偶然的,离去却是必然的;一个生灵与另一个生灵的相遇总是千载(zi)一瞬,分别却是万劫不复。 C.大智慧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大骄傲者往往谦逊(xùn)平和;小智者咄咄(du)逼人,小善者锱珠必较,小骄傲才露出不可一世的傲慢脸像。 D.人在寂寞中有两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序;二是享受寂寞,使之成为一种创造的契(qi è)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suì)思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甲】美育一般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美术教育,一种是审美教育,后者大体可以涵盖前者。美育的整个过程与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背景休戚相关。因此,欣赏人类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美学蕴涵,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史和艺术史知识,联系艺术作品产生时代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精神,许多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乙】比如我们鉴赏西方绘画时,就必须掌握西方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我们欣赏中国绘画,就必须留意浸润着中华文化精神意境的空间留白、用笔运意、墨彩浓淡等手法。 文学鉴赏也是如此。【丙】从孔子论《诗》的“兴观群怨”开始,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就将个人情志的抒发与社会风俗民情的描摹甚至现实政治的讽喻结合起来。因此,儒家诗教传统深深地影响了诗歌的发展。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涵盖 B.休戚相关 C.迎刃而解 D.甚至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那么,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魂。 B.对于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至今还没有引起一部分人的重视,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和处罚的力度。 C.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对促进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都有好处,对缓解“黄金周”出入人流过于集中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有好处。 D.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要想在新一轮汽车产业的变革中占据领先地位,关键在于研发领域能否有重大突破。 5.某中学将于2019年11月25日举行2020届毕业生成人礼仪式,以下是X班班委会向全体家长发出的邀请信。其中有几处词语运用不简明、不得体,请指出并修改。(3分) 尊敬的各位家长: 贵校将于2019年11月25日早8:00在大礼堂举行2020届毕业生成人礼仪式,我们谨代表班级全体同学衷心地诚邀家长到场观礼。18岁意味着责任、义务,意味着勇敢、担当。在这个庄严时刻,

2019—2020学年度东北师大附中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高中物理

2019—2020学年度东北师大附中下学期高一年级期 中考试高中物理 物理试卷 第一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此题共12小题,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必定变化B.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C.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不可能是曲线运动 D.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2.关于地球上的物体,考虑到地球的自转,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在赤道上的物体线速度最大 B.在两极上的物体线速度最大 C.赤道上物体的重力加速度最大 D.地球表面各处的向心加速度方向都指向地球球心 3.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半径越大,它的〔〕 A.线速度越大B.向心加速度越大 C.角速度越大D.周期越大 4.细绳一端系一物体,使物体绕另一端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A.线速度一定时,绳越长越容易断B.向心加速度一定时,绳越短越容易断 C.角速度一定时,绳越长越容易断D.周期一定时,绳越长越容易断 5.关于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在水平地面上汽车转弯时所需要的向心力由地面的摩擦力提供 B.当火车转弯速率小于规定的数值时,外轨将受到轮缘的挤压作用 C.当汽车通过拱桥的过程中,汽车对桥面的压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D.洗衣机脱水时,当衣物对水的最大附着力不足以提供水所需要的向心力时,水将被甩出 6.物体作平抛运动时,描述物体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取向下为正方向〕随时刻变化的

百校联盟2021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地理答案

百校联盟2021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 全国卷(新高考)地理参考答案 1.D【解析】几内亚湾和莱茵河邻近本初子午线,此时为3时左右;安大略湖位于西五区,此时为22时左右;富士山位于东九区,此时为12时左右。 2.B【解析】地球是个球体,珠峰峰顶海拔高,所以会比山麓早看到日出,晚看到日落;珠峰峰顶和山麓的白转角速度相同,但珠峰峰顶距地心较远,所以白转线速度略大。 3.C【解析】根据图中海陆轮廓判断,L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形成该洋流的盛行风为北半球的中纬西风,风向为西南风。 4.A【解析】L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自西南流向东北。北冰洋南下冷水对L洋流有强烈的阻碍作用,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北极海冰大量融化,北冰洋南下冷水势力增强,对北大西洋暖流的阻碍作用也在增强,最终导致北大西洋暖流的“销声匿迹”。 5.D【解析】L洋流对西欧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若L洋流“销声匿迹”,西欧气候将趋于冷干。 6.D【解析】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受干燥的东南信风和湿润的西北季风交替控制,形成了明显的干湿两季。 7.A【解析】卡卡杜国家公园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干季降水少,灌丛易白燃,形成焦黑的树干。 8.B【解析】读图可知,大九湖湿地河湖较多,大量植物残体被水淹没,与外界大气环境隔绝,分解速度较慢,长期积累形成丰富的泥炭资源。 9.C【解析】泥炭是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长期积累起来的物质。因为富含有机质,所以历史上当地农民大量采挖泥炭用作作物肥料。 10.B【解析】2000~2010年大量人口迁入,为广东省增加了青壮年劳动力,促进了经济发展。 11.D【解析】读图可知,2010~2015年广东省跨省迁入人口大量减少,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广东省的地价和劳动力工资水平上涨,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当地就业机会减少。 12.C【解析】科技进步利于调整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科技进步提供必需的技术。 13.C【解析】调整城市用地结构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土地粗放和低效利用等问题,利于提升城镇化质量。 14.B【解析】年降雨侵蚀力与土质疏松程度、降雨强度、地势起伏大小呈正相关,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所以图示地区东北部可能植被状况好。 15.D【解析】陕南地区南依大巴山,南部地势起伏较大,所以年降雨侵蚀力较大。发展立体农业既可以

2021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测评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1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语文上学期11月测评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对乡土中国社会结构的精准概括,对于这个概念,《乡土中国》一书中的表述如下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捆扎清楚的柴,而是以"已"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念推愈薄。个人都是他所在社会影响所推出的社会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关系。每一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在费孝通先生看来,"差序格局"理论是对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结构的凝练,其内涵不仅停留在人际关系上,而且包含了更大范围的社会结构。"差序格局"中的"差"指的是《乡土中国》中提及的类似波纹向外推的横向结构。阎云翔对"差序格局"理论结构的认识值得借鉴,他指出"差序格局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包含有纵向的刚性的等级化的'序',也包含有横向的弹性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差'。" (摘自方楠《互联网时代的"新差序格局"》,有删改) 材料二 差序格局在公私、权力和权利维度奠定了乡土社会的基本结构和互动规范,而互联网对差序格局的重塑也势必作用于以上三个方面。 一、具体来讲,网络空间中公私结构的剧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民众进入公域的门槛降低,途径增多。乡土社会中的公共领域被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但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计算、通信和储存成本的下降,使世界人口的可观部分获得了从事信息和文化生产的物质手段,个人可以有效地在公共领域中开展传播活动,由被动的读者和听众转变为发言者和对话的参与者。互联网击碎了与传统身份相勾连的"准入资格",公共领域渐而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性。二是网民"由私向公"的意愿逐步增强。在差序格局中,"爱无差等"的理念无法在乡土社会中落地生根,"自我主义"不仅使得人们"公私不分",更令"由私向公"的转换难以实现。而随着社会化媒体普及,个人间能够凭借互联网进行远距离的沟通和经验传递,并且私人生活也越发地能在网络上获得完整的展示,个体的情感、困惑以及利益诉求也因此可以迅速地引发关注、热议甚至是声援。 二、在网络社会中,差序格局所产生的权力受到了根本性的挑战。随着微博和微信的出现,读者不光可以通过传统的"书写"来发表评论,他们更能以"转发"或"点赞"的形式来再造文本并重塑意义。实际上,"转发"或"点赞"既是信息的接力和重新编码,又发挥着颠覆权威叙事的功能。有时候,一些"不合常理"的点赞其实是网民以"戏遮"的方式来解构差序式的权力,通过破坏"权威与庶民"之间的传统情境和互动秩序,以获得网络社会中的"另类"话语权。 这种"另类"的话语权即"信息权力"。网络社会无疑更加看重信息的流动。于是,信息超越了知识和经验的地位,构成了权力的主要来源。具体而言,信息权力是"不在场的网民通过观点发布、消息传递、时事评论等

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题

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试卷 命题学校:元济高级中学命题老师:张萌审卷老师:王静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水被认为是生命的摇篮,下列关于生物体中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Na+和Cl-要溶解在水中才能在生物体内运输 B. 水是极性分子,可以溶解多种生物必需的溶质 C. 生物体中水的含量占比较大,可以影响细胞的形态 D. 水分子不参与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但提供代谢场所 2. 钙是动物骨骼的重要成分,镁是叶绿素的必需成分,铁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这体现 了无机盐的功能是 A. 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 B. 构成细胞的组成成分 C. 控制细胞的新陈代谢 D. 提供细胞需要的能量 3.蛋白质水解时,水中的氢的去向是参与形成 A.肽键B.氨基C.羧基D.氨基和羧基 4. 以下物质中可以用32P标记的是 A.ATP B.甘氨酸 C.甘油 D.麦芽糖 5.核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内的主要功能是 A.携带遗传信息B.承担生命活动 C.细胞内的能源物质D.细胞的结构物质 6.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 A.生物界的统一性B.细胞结构的复杂性 C.动、植物细胞的差异性D.生物界的多样性 7. 以玉米籽粒为实验材料进行“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活动中,切开后的玉米籽 粒如图所示,切开籽粒的方向和比较颜色的部位分别是 第7题图 A.横切、①B.横切、②C.纵切、①D.纵切、② 8. 下列细胞结构中,洋葱根尖细胞一定含有的是 A.细胞壁B.中心体C.叶绿体D.大液泡 9. 下面关于核被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2层单位膜、4层磷脂分子组成B.把核内物质与细胞溶胶分开 C.核孔是核质进行物质交换的唯一通道D.外层膜与粗面内质网膜相连 10. 一般情况下,动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储备能源物质及最终能源依次是 A.糖类、ATP、脂肪、太阳能 B.ATP、糖类、脂肪、太阳能 C.太阳能、糖类、脂肪、蛋白质 D.糖类、ATP、淀粉、太阳能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

东北师大附中 高一物理学科试卷 命题人:姜明远 审题人:陈铁松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纸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它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选择题(共14小题,共5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描述机械运动必须先选定参考系,并且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定量地描述运动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必须先选定坐标系;在同一问题中,坐标系相对于参考系是静止的 B .“质点”是物理学中为了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物理模型”,它可以使问题简化 C .“第6秒”指的是时间,“第8秒末”指的是时刻 D .“位移”用于直线运动,“路程”用于曲线运动 2.下面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一物体运动速度大比速度小时难以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大时具有较大的惯性 B .同一物体受的力越大,停下来就越困难,所以物体受的推力越大,则惯性越大 C D .不同物体比较,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3.下列几组共点力分别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有可能使物体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7 N ,5 N ,3 N B .3 N ,4 N ,8 N C .4 N ,5 N ,10 N D .4 N ,8 N ,12 N 4.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加速度方向不变,大小逐渐增大的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速度为v ,这段时间内的位移x 大小为 A .x =v t B .x =v t /2 C .x >v t /2 D .x <v t /2 5.在绳的上、下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住绳的上端的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放手后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落地时间差为Δ t ;如果此人站在该楼的四层楼阳台上,放手让其自由下落,两小球落地时间差将(不计空气阻力)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无法判断变化情况 2008—2009学年 上学期期末考试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育家倘若不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或拘泥.(nì)于心理学细节,说出的话便显得很肤浅。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七条教育理念列举出来,不妨称之为教育的箴.(jiān)言。 B.浩瀚.(hàn)宇宙间,任何一个生灵的降生都是偶然的,离去却是必然的;一个生灵与另一个生灵的相遇总是千载.(zǎi)一瞬,分别却是万劫不复。 C.大智慧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大骄傲者往往谦逊.(xùn)平和;小智者咄咄.(duō)逼人,小善者锱.珠必较,小骄傲才露出不可一世的傲慢脸像。 D.人在寂寞中有两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序;二是享受寂寞,使之成为一种创造的契.(qiè)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suì)思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甲】美育一般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美术教育,一种是审美教育,后者大体可以涵盖 ..前 者。美育的整个过程与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背景休戚相关 ....。因此,欣赏人类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美学蕴涵,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史和艺术史知识,联系艺 术作品产生时代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精神,许多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乙】比如我们鉴赏西方绘画时,就必须掌握西方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我们欣赏中国绘画,就必须留意浸润着中华文化精神意境的空间留白、用笔运意、墨彩浓淡等手法。 文学鉴赏也是如此。【丙】从孔子论《诗》的“兴观群怨”开始,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就 将个人情志的抒发与社会风俗民情的描摹甚至 ..现实政治的讽喻结合起来。因此,儒家诗教传统深深地影响了诗歌的发展。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涵盖 B.休戚相关 C.迎刃而解 D.甚至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 ..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那么,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魂。

2020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哈尔滨、东北师大附中-)及答案

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 2020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 1.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中,质量为1m 的2 1 H 与质量为2m 的3 1H 发生核聚变反应,放出质量为3m 的1 0n ,并生成质量为4m 的新核。若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新核的中子数为2,且该新核是3 2He 的同位素 B. 该过程属于α衰变 C. 该反应释放的核能为()2 3412m m m m c +-- D. 核反应前后系统动量不守恒 2.如图所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P 的角速度为ω,对地球的张角为θ弧度,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卫星的运动属于匀变速曲线运动 B. 张角θ越小的卫星,其角速度ω越大 C. 根据已知量可以求地球质量 D. 根据已知量可求地球的平均密度 3.如图,倾角为α=45°的斜面ABC 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小球从顶点A 先后以初速度v 0和2v o 向左水平抛出,分别落在斜面上的P 1、P 2点,经历的时间分别为t 1、t 2;A 点与P 1、P l 与P 2之间的距离分别为l 1和l 2,不计空气阻力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1:t 2=1:1 B. l l :l 2=1:2 C. 两球刚落到斜面上时的速度比为1:4 D. 两球落到斜面上时的速度与斜面的夹角正切值的比为1:1 4.在两个边长为L 的 正方形区域内(包括四周的边界)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 为B 。一个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粒子从F 点沿着FE 的方向射入磁场,恰好从C 点射出。则该粒子速度大小为( ) A. 2BqL m B. BqL m C. 54BqL m D. 52BqL m 5.、、A B C 三点构成等边三角形,边长为2cm ,匀强电场方向与ABC 构成的平面夹角30°,电势4V A B ??==,1V 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场强大小为150V /m B. 场强大小 200V /m C. 将一个正电荷从A 点沿直线移到C 点,它的电势能一直增大 D. 将一个正电荷从A 点沿直线移到B 点,它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