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先唐文学模拟试卷

先唐文学模拟试卷

先唐文学模拟试卷
先唐文学模拟试卷

先唐文学模拟试卷A

一填空(每题1分,共20分)

1.有关女娲的神话应产生于____社会。

2.《诗经》中的“风”包括了周南、召南、邶风、等____国风。

3.“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是《邶风·____》一篇中的句子。

4.我国第一部记言记事文字的总集是《____》。

5.庄周的著作现存共三十三篇,分____篇、外篇和____篇,

6.屈原在《离骚》中吸收了很多的神话,诗中的曦和与望舒分别是____神和____神。

7.《九歌》中写山神之恋的作品是《____》

8.赋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形式上介于____与____之间。

9.《史记》一书最有文学价值的是____部分。

10.现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集子是宋人____的《乐府诗集》。

11.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的____、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歌谣辞中。

12.刘勰《文心雕龙》称包括《古诗十九首》在内的“古诗”为“五言之____也。”

13.“人生天地间,____。”是《青青陵上柏》中的诗句。

14.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首七言诗是曹丕的《____》。

15.左思的代表作有《____》八首。

16.陶渊明的辞赋名篇有《悲士不遇赋》、《____》和《归去来兮辞》。

17.南朝文人诗歌于刘宋时期发生第一次变化,__________取代了东

晋以来盛行的玄言诗。

18.南北朝骈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____。

19.南朝民歌以____和____为最主要的两大类。

20.《世说新语》所记人物轶事起于东汉末,止于____。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16分)

1. 《诗经》全集共():

A、三百篇

B、三百零五篇

C、二百九十五篇

2. 《尚书》书名的意思是()

A高尚的书B上古之书C时尚之书

3.《汉书·艺文志》说屈原作品有()篇:

A、26

B、25

C、24

4.《孔雀东南飞》属于()

A汉乐府B古诗十九首C南朝民歌

5. 建安诗歌的主要形式为()。

A、四言诗

B、七言诗

C、五言诗

6.“才秀人微”指的是()

A、谢眺

B、鲍照

C、左思

7.关汉卿的《窦娥冤》是据以下哪部作品创作而成()

A、《东海孝妇》

B、《韩凭夫妇》

C、《精卫填海》

8.“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出自()的作品。

A、左思

B、潘岳

C、嵇康

三、多项选择(每题3分,共15分)

1.《诗经》中《颂》分()颂:

A、齐

B、周

C、鲁

D、商

E、卫

2.《尚书》包括()

A《夏书》B《周书》C《商书》D《虞书》E《盘庚》3.东汉末年,抒情小赋的作表作品有()

A《归田赋》B《二京赋》C《刺世疾邪赋》D《两都赋》E《述行赋》

4.下列作品属汉乐府的有

A《妇病行》B《出东门》C《涉江采芙蓉》D《迢迢牵牛星》E《上邪》

5.从内容看志怪小说大致包括包括如下类别。

A、地理博物类

B、野史传闻类

C、鬼神怪异类

D、名人轶事类

E、佛法灵异类

四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小雅·六月》是出征玁狁的士兵在归途中所赋。()

2.《春秋》是鲁国史官记载,又经荀子修订编纂而成的。()

3.“刻舟求剑”故事出自李斯的文章。()

4.《古歌》和《悲歌》是抒发思乡之愁的作品。()

5. 言意之辩讨论的内容是关于诗歌的语言和意旨之间的关系。()

五释词(每题5分,共15分

1.春秋笔法

2.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3.清商新声

六简答(每题7分,共14分)

1.汉乐府诗质朴本色和求新尚奇的特征各有哪些表现?

2.简略说明玄学、佛学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影响。

七论述(15分)

试论南北朝民歌的不同特点及其生成因素。

答案:

一1.母系 2.十五 3.静女 4.尚书 5.杂 6.日、月7.山鬼8.诗、散文9. 人物传记10.郭茂倩11.郊庙歌辞12.冠冕13.忽如远行客14.燕歌行15. 咏史16.闲情赋17.山水诗18.庾信19.吴声歌、西曲歌20.东晋

二1.B 2.B 3.B 4.A 5.C 6.A 7.A 8.A

三1. BCD 2. ABCD 3. ACE 4. ABE 5. ABCE

四1. 对 2. 错 3.错 4. 对 5. 错

1.春秋笔法

提示:①即微言大义②语言高度概括③通过一些字句暗寓褒贬

2. 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指西晋太康时期的几位诗人,文学家。“三张”指诗人张载与其弟张协,张亢;“二陆”指文学家陆机与弟陆云;“两潘”指文学家潘岳与侄潘尼;“一左”指诗人左思。这八人代表了太康文学的最高成就。

3.清商新声

①西晋亡后,汉魏清商旧曲流入江南,为蓬勃兴起的江南歌曲所吸收,形成“清商新声”

②清商新声歌词,即南朝乐府诗

1.汉乐府诗质朴本色和求新尚奇的特征各有哪些表现?

①语言上质朴本色

②结构写法上求新尚奇

2.简略说明玄学、佛学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影响。

玄学的影响

①自然观②言意之辨

佛学的影响

①想像力的拓展②佛经故事的吸纳③佛经翻译丰富了汉语词汇④促进音韵学的发展

七试论南北朝民歌的不同特点及其生成因素。

不同特点:

①内容上,南朝民歌单一,多为情歌;北朝民歌内容广泛丰富

②风格上,南朝秀美精致,但气局狭小,骨柔力弱;北朝境界开阔,质朴刚健,

粗犷豪放

③意象上,南朝显得柔而狭;北朝有刚而阔之感

④语言和抒情方式上,南朝善用双关隐语,婉转缠绵;北朝直抒胸臆,朴素无华

⑤体制形式上,南朝单一,基本为五言四句;北朝多样化

生成原因

①地理气候,南方温湿、多水多山;北方干爽,多平原大漠。凡此种

种皆影响到

人的心理性格

②社会发展,南方经济繁荣,城市发展,享乐风盛;北方战争频仍,人民流离,

生活艰难

③文化传统,南方吴楚文化,《老子》、《庄子》为代表,重柔贵静,母性精神;北方中原文化,《论语》、《孟子》为代表,重气贵力,父权意识

④文学传统,南方《楚辞》,重抒情,讲文采,多涉情恋;北方《诗经》,重言志,重内质,多关社会

先唐文学模拟试卷B

一填空(每题1分,共20分)

1.保存我国古代神话最多的一部古籍是《____》。

2.《诗经·大雅》中的《公刘》一首记叙了周族的酋长公刘率领周人自邰至____的大迁徙的历史。

3.《诗经》章法最明显的特色是:____。

4.所谓春秋三传是《左传》、《公羊传》和《____》,古人认为它们都

是阐释《春秋》的作品,故有此称。

5.我们所熟悉的寓言故事,如《庖丁解牛》、《邯郸学步》等都出自《____》。

6.诗人屈原在其诗《____》中写道:“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表明了自己誓死坚持理想、保持高尚人格的决心。

7.一般认为《招魂》是为招____之魂而作。

8.被认为是第一篇比较成熟的骈体的作品是《____》。

9.《汉书》由纪、____ 、志、传四部分组成。

10.乐府原是古代____的名称。

11.相和歌辞中的《东门行》、《妇病行》、《孤兒行》表现的都是____的疾苦。

12.《古诗十九首》多数是写____的乡情和思妇的闺愁。

13.秦嘉有《____》三首。

14. "三曹"是____、____和____。

15.郭璞的代表作是《____》19首。

16.陶渊明的散文最著名的是《____》和《____》。

17.“天际识归舟,____”二句为谢眺诗《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中的名句。

18.在南朝民歌中,《____》篇幅最长,艺术成就最高,属《乐府诗集》的歌辞。

19.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作者是宋____。

20.齐梁时代,沈约将四声的知识运用到诗歌的声律,提出____之说。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16分)

1. 《诗经》全集分为()部分:

A、三

B、五

C、六

2. 《春秋》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严谨的笔法,称为()

A佶屈聱牙B兢兢业业C春秋笔法

3.《论语》是一部()著作

A语录体B编年体C国别体

4.屈原的作品篇目最早见于():

A、《史记》

B、《诗经》

C、《汉乐府》

5.我国最早的一篇文学专论,提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观点是()。

A、《与杨德祖书》

B、《典论·论文》

C、《诗品》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语出自陶渊明的()。

A、《移居》

B、《饮酒》

C、《咏贫士》

7.李白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小谢是指()。

A、谢灵运

B、谢眺

C、谢庄

8.小说一词最早见于()

A《庄子·外物》B《汉书·艺文志》C《左传》

三、多项选择(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描写爱情和婚姻问题的诗篇的有()

A、《周南·关雎》

B、《邶风·静女》

C、《卫风·氓》

D、《周南·芣苢》

E、《秦风·无衣》

2.《史记》分为()部分

A本纪B世家C列传D表E书

3.下列属于文论的作品有()

A、《典论·论文》

B、《与杨德祖书》

C、《诗品》

D、《登楼赋》

E、《与山巨源绝交书》

4.在《乐府诗集》中,存有北朝民歌的有()

A、《梁鼓角横吹曲》

B、《清商曲辞》

C、《琴曲歌辞》

D、《杂歌谣辞》

E、《杂曲歌辞》

5.以下作品中不属于嵇康的有()

A、《短歌行》

B、《赠秀才入军》

C、《饮酒》

D、《幽愤诗》

E、《登楼赋》

四、判断(每题1分,共5分)

1. 《郑风·出其东门》写一个女子要求婚姻自主遭到父母干涉时所发出的誓辞()

2.《汉书》的写作图做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枯鱼过河泣》采用了寓言的形式来表现乡愁。()

4.文学史上所称正始文学,实际上指曹魏(220-265)后期的文学现象。()

浅论上古神话的演变(先唐文学)

浅论上古神话的演变 ——从形成到消散的过程文学院2013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三班102012013187 陈洋 摘要:神话,是以神为主人公,包括了自然神以及神话了的英雄人物。表现为变化、有神力和法术。以此作为一些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表达了人类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远古人民对自然界产生神秘而敬畏的感情,幻想出超自然神灵和魔力。如此这般的产生最终却毁于后来文人的不重视;将神话作为历史传说,将天神降为人类始祖并作为史实对待,进行不尊重的删改;甚至仙化,幻想长生不老或者飞升成仙。 关键字:虚化幻想自然社会氏族精神思维 一、上古神话的产生 上古时代的神话,便是以故事形式表现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是远古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的内容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类的命运,努力向人们展示“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意象”。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人们不由自主地会产生一种神秘和敬畏的感情,而一些特殊的灾害性的自然现象,如地震、洪水,还有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等等,尤其能引起惊奇和恐慌。人们由此幻想出世界上存在着种种超自然的神灵和魔力,并对之加以膜拜,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被神化了。神话也就由此产生。 此外,我还认为上古神话的产生还受着社会关系结构变革的影响,原始社会在开始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开始,经历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随后转变为父系氏族。在此期间比如我们熟悉的“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等女性形象的神灵都是受母系氏族的

外国文学史模拟试题2

《外国文学史》模拟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长篇叙事诗《金云翘传》是() A.日本古典名著 B.朝鲜古典名著 C.越南古典名著 D.波斯古典名著 2、普列姆昌德的处女作是() A.《戈多》 B.《圣地的奥秘》 C.《新国的痛楚》 D.《恩赐》 3、近代孟加拉文学创始人是() A.般吉姆·查特吉 B.芥川龙之介 C.志贺直哉 D.永井荷风 4、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产生了现存人类社会最早的完整史诗() A.《吉尔伽美什》 B.《摩诃婆罗多》 C.《罗摩衍那》 D.《亡灵书》

5、乔伊斯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 A.《为芬尼根守灵》 B.《尤利西斯》 C.《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D.《达罗卫夫人》 6、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的是() A.欧·亨利 B.德莱塞 C.杰克·伦敦 D.刘易斯 7、在《死魂灵》结构上起着.穿针引线作用的人物是() A.玛尼洛夫 B.乞乞科夫 C.泼留希金 D.索巴凯维奇 8、湖畔派诗人中成就最高的是() A.华兹华斯 B.柯勒律治 C.骚塞 D.乔治·桑 9、主要取材于歌德自己的生活体验的作品是() A.《少年维特的烦恼》

B.《浮士德》 C.《诗与真》 D.《亲和力》 10、莫里哀创作中现实主义精神最强的一部作品是() A.《伪君子》 B.《吝音鬼》 C.《唐磺》 D.《多情的医生》 11、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塑造的侍从形象是() A.靡非斯托 B.雷欧提斯 C.史嘉本 D.桑丘 12、《奥德修纪》突出的是() A.海上冒险 B.阿喀琉斯的愤怒 C.夫妻团圆 D.寻父 13、塞内加尔小说家乌斯曼的代表作是() A.《黑人码头工》 B.《神的儿女》

《外国文学》模拟试卷

《外国文学》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古希腊神话中的冥王是( B ) A 摩伊勒 B 哈得斯 C 赫淮斯托斯 D 得墨忒耳 2.在古希腊文论家中,创立“理念论”的是(C ) A亚里斯多德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贺拉斯 3.在《神曲》中引领但丁游历地狱和净界的是(D )A亚里斯多德 B 奥维德 C 柏拉图 D 维吉尔 4.蒙田是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的( D ) A 小说家 B戏剧家 C 诗人 D 散文家 5.弥尔顿《失乐园》中的撒旦是一个(A ) A 资产阶级革命者 B 封建暴君 C 蛊惑人心的阴谋家 D 风流才俊 6.达尔杜夫的直接露面是在《伪君子》的( C ) A 第一幕 B 第二幕 C 第三幕 D 第四幕 7.在法国启蒙思想家和作家中,提出“返回自然”口号的是( C ) A 伏尔泰 B 狄德罗 C 卢梭 D 孟德斯鸠 8.席勒《阴谋与爱情》中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是( C )A瓦尔特 B米勒 C斐迪南 D路易丝 9.夏多布里昂的《阿达拉》是法国第一部( A )作品。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人文主义 D象征主义 10.第一次把工业时代大都会下层生活带进诗歌王国的诗人是( A ) A 拜伦 B 雪莱 C波德莱尔 D 戈蒂耶 11.红与黑》中爬上省长高位的暴发户是( A ) A 于连 B 拿破仑 C 瓦列诺 D 木尔

12.狄更斯创作的反映法国大革命的小说是(C ) A《远大前程》 B《艰难时世》 C《双城记》 D《大卫·科波菲尔》 13.契诃夫《樱桃园》中的精明强干的商人是(B ) A特罗菲莫夫 B 陆伯兴 C叶彼霍多夫 D 菲尔斯 14.在19世纪俄国作家中以独特的“对位法”原则著称的是( A ) A 陀思妥耶夫斯基 B 果戈理 C 托尔斯泰 D 契诃夫 15.肖伯纳的代表作《巴巴拉少校》中的反面主人公安德谢夫是一个( D ) A律师 B 黑手党头目 C银行家 D 军火商 16.约翰·克利斯朵夫从德国逃往法国的直接原因是杀死了一个( B ) A贵族 B 警察 C 士兵 D 税收员 17.欧洲最早产生的无产阶级文学是( B ) A 《国际歌》 B 《母亲》 C 《海燕之歌》 D 宪章派文学 18.悬诗是(D )古典诗歌的珍品。 A 印度 B埃及 C 日本 D 阿拉伯 19.《源氏物语》中,源氏的正妻( D )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典型的贤妻形象。 A 空蝉 B 藤壶 C 胧月夜 D 紫上 20.《戈丹》中的何利是一个( D ) A 自私的知识分子 B 爱国知识分子 C 觉醒了的农民 D 尚未觉醒的农民 二.多项选择题 1.荷马史诗的艺术特点有( BCD ) A 绝妙的铺垫 B 结构主次分明 C 多用生动的比喻 D 现实和神话的结合 E “讨论”成为重要的表现因素

先唐文学模拟考试

先唐文学模拟考试

————————————————————————————————作者:————————————————————————————————日期:

先唐文学模拟试卷A 一填空(每题1分,共20分) 1.有关女娲的神话应产生于____社会。 2.《诗经》中的“风”包括了周南、召南、邶风、等____国风。 3.“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是《邶风·____》一篇中的句子。 4.我国第一部记言记事文字的总集是《____》。 5.庄周的著作现存共三十三篇,分____篇、外篇和____篇, 6.屈原在《离骚》中吸收了很多的神话,诗中的曦和与望舒分别是____神和____神。 7.《九歌》中写山神之恋的作品是《____》 8.赋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形式上介于____与____之间。 9.《史记》一书最有文学价值的是____部分。 10.现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集子是宋人____的《乐府诗集》。 11.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的____、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歌谣辞中。 12.刘勰《文心雕龙》称包括《古诗十九首》在内的“古诗”为“五言之____也。” 13.“人生天地间,____。”是《青青陵上柏》中的诗句。 14.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首七言诗是曹丕的《____》。 15.左思的代表作有《____》八首。 16.陶渊明的辞赋名篇有《悲士不遇赋》、《____》和《归去来兮辞》。 17.南朝文人诗歌于刘宋时期发生第一次变化,__________取代了东

晋以来盛行的玄言诗。 18.南北朝骈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____。 19.南朝民歌以____和____为最主要的两大类。 20.《世说新语》所记人物轶事起于东汉末,止于____。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16分) 1. 《诗经》全集共(): A、三百篇 B、三百零五篇 C、二百九十五篇 2. 《尚书》书名的意思是() A高尚的书B上古之书C时尚之书 3.《汉书·艺文志》说屈原作品有()篇: A、26 B、25 C、24 4.《孔雀东南飞》属于() A汉乐府B古诗十九首C南朝民歌 5. 建安诗歌的主要形式为()。 A、四言诗 B、七言诗 C、五言诗 6.“才秀人微”指的是() A、谢眺 B、鲍照 C、左思 7.关汉卿的《窦娥冤》是据以下哪部作品创作而成() A、《东海孝妇》 B、《韩凭夫妇》 C、《精卫填海》 8.“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出自()的作品。

外国文学史模拟题汇编

外国文学史模拟题(一) 第一章古代文学 三、专用术语解释 1.荷马史诗2.埃斯库罗斯 3.《俄底浦斯王》4.阿里斯托芬 四、理解解答题 1,简述荷马史诗的形成过程。 2.简述古希腊文学的分期及主要成就。 3.简述希腊神话的特征。 4。简述希腊戏剧的起源。 5.筒述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念和人本思想。 五、综合论述题 1.分析阿喀琉斯的艺术形象。 2.分析奥德修斯的艺术形象。 3.分析赫克托耳的形象。 4.论述荷马史诗的结构艺术特色。 5.论述《俄底浦斯王》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六、分析比较题 从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对命运的理解看希腊悲剧中的命运观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三、专用术语解释 1.教会文学2.骑士文学 3.英雄史诗4.城市文学 四、理解解答题 1.简述《新生》的内容。 2.简述维吉尔和贝亚特丽齐在《神曲》中的象征意义。 3.简述《神曲》的艺术特点。 五、综合论述题 1.论述但丁在《神曲》中表现出来的思想上的两重性。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三、专用术语解释 1.文艺复兴2.人文主义 3.彼特拉克4.《十日谈》 5.流浪汉小说6.《罗密欧与朱丽叶》 7.福斯塔夫 四、理解解答题 1.简述人文主义文学的特点。 2.简述《巨人传》的主题以及艺术手法。 3.简述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主题内容。 4.简述莎土比亚喜剧的主题。 5.简述莎士比亚的创作分期。

6.简析奥赛罗的形象。 7.简析李尔王的形象。 8.简析麦克白的形象。 9.简析桑丘的形象: 五、综合论述题 1.分析堂·吉诃德的艺术形象。 2.分析夏洛克的艺术形象; 3.分析哈姆雷特的艺术形象。 六、分析比较题 试比较人文主义文学和古典主义文学的异同。 第四章17世纪文学三、专用术语解释 1.巴洛克2.《失乐园》 3、古典主义 4、三一律 四、理解解答题 1.简述古典主义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的关系; 2.简述莫里哀的创作分期及特色。 3.简析阿巴贡的形象。 4.简述《伪君子》的“开场”。 五、综合论述题 论述答尔丢夫的艺术形象。 六、分析比较题 试比较夏洛克和阿巴贡这两个吝啬鬼形象。 第五章18世纪文学三、专用术语解释 1.启蒙运动2.感伤主义 3.哲理小说4.狂飙突进, 四、理解解答题. 1.简述启蒙文学的主要特征。 2.简述《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精神。 3.简析《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内容。 4.简述席勒《阴谋与爱情》的思想内容。 5.简述《浮士德》的主要内容。 6.简析梅非斯特的形象。 五、综合论述题 1.论述浮士德的艺术形象。 2.论述《浮士德》的艺术特色。 六、分析比较题 英、法、德三个国家18世纪文学比较。 第六章19世纪文学(一)四、专用术语解释

历代全文系列(十五)先唐文

先唐文 胡安道 董子晓 朱彦时 刘思真 吴氏 臧彦 宋韬 卫歆 王著 孔珠 王佐 被徒元 王乐道 綦毋氏 朱元微 柴子大 卫洪 孔炜 夏侯阳 张丘建 冯植 壶居士 列女 汲太子妻李氏 阙名 释氏 胜光王 胜音城仙道王 摩羯陀国影胜王 憍闪毗国说忧事人 嗢逝尼城猛光王 飞乌 侍缚迦 嗢逝尼城长者 得叉尸罗圆胜王 半遮罗国王 健陀罗国药叉半遮罗 娑多药叉 欢喜弟 舍卫国大臣 中印度秣菟罗国王 迦泾弥罗国众贤论师

毗末罗蜜多罗论师 南印度德慧菩萨 僧伽罗国王 瞿萨旦那国大臣 阙名 ◎胡安道 安道,爵里未详。(案《御览》列于朱超石之前,当是晋人。) ◇愁霖赋 冀连阴之时退,想云物之见微。(《文选·谢 在郡卧病呈沈尚书诗》注。) ◇黄甘赋 越魏郡之赤杏。(《御览》九百六十八。) 襄阴大橙,江阳大橘。(《御览》九百七十一。) ◎董子晓 子晓,爵里未详。(案:《御览》在晋李充後、宋颜延之前,当是东晋人。) ◇乘舆驳马赋 躯观若斯,气势云披。衔金镳,著玉羁。(《御览》三百五十八。) ◎朱彦时 彦时,爵里未详。(案:《初学记》编于晋刘谧之後、刘思真前,疑是晋人。) ◇黑儿赋 世有非常人,实惟彼玄士。禀兹至缁色,内外皆相似。卧如骊牛 展,立如乌牛 寺,忿如鸲鹆鹚,乐如鸬鹚喜。(《初学记》十九,《御览》三百八十二。) ◎刘思真 思真,爵里未详。(案:梁刘之遴,字思贞,未闻有丑妇。此作思真,非即之遴。) ◇丑妇赋

人皆得令室,我命独何咎。不遇姜任德,正值丑恶妇。才质陋且俭,姿容剧嫫母。鹿头 猴面,推额复出口。折安 厌楼鼻,两眼《幽页》如曰。(《艺文类聚》作「折类厌黑面,楼鼻两眼颐。」)肤如老桑皮,耳如侧两手。头如研米槌,发如掘埽帚。恶观丑仪容,不媚如铺首。暗钝拙梳髻,刻画又更丑。妆颊如狗舐,额上偏独厚。朱唇加踏血,画眉如鼠负。传粉堆颐下,面中不遍有。领如盐豉囊,袖如常拭釜。履中如和泥,爪甲长有垢。脚皲可容箸,熟视令人呕。(《初学记》十九,《御览》三百八十二。) ◎吴氏 吴氏,失其名。 ◇虎赋 盖其壮也,诞节缓腕,续背连骸,细腰鼓胸,方□大鼻,似黼组杂间,若锦绣相连。(《御览》八百九十二。) ◇七矜 春梧湘濡,于味东隅;秋 р夏发,素虮连珠。(《书钞》一百四十八。) ◎臧彦 彦,字道颜。 ◇ 牛赋 若乃豪宗威胤,公侯王后。乘轻御肥,貂蝉耀首。翟翟华貂,铄铄云母。良 孛擢足于双岛,名骏叠迹于左右。贵游踊跃于绝伦,观者嗤妍其好丑。遂慕骏 以相高,精彼奇选之希有。仪体既美,特资高足。名参飞兔,价齐骥 。(《艺文类聚》九十四引臧道颜《 牛赋》。) 乃有超群独出,骅毛文角,玷班凝白,鲜纤 曲。(《初学记》二十九引臧彦《 牛赋》。) 殊相允备,名不虚假。伟质魁梧,骨奇形雅。竦若惊鹿, 若奔马。(《御览》八百九十九引臧彦《 牛赋》。) ◇吊驴文 夫徵祥契于有感,景行表于事迹。故铨才授任,必求之卓越;考能核用,亦存乎望实。以面貌定名,则称谓而В;声色位号,则由焉而授。爰有奇人,西州之驰驱者,体质强直,禀性沈雅,聪敏宽详,高音远 易,真驴氏之名驹也。(《初学记》二十九引作臧道颜,《御览》九百一引作臧彦。) ◎宋韬

外国文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知识交流

外国文学模拟试题3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希腊神话包括两大部分,即和。此外,还有一些解释自然现象、解释某些习俗与名称来源的故事。 2.中世纪的(国名)是骑士文学最兴盛的地方。骑士文学的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 3.法国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以龙沙为首的贵族派人文主义集团是“”,而具有民主倾向的人文主义代表作家是拉伯雷,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 4.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代表作家是和拉辛,古典主义喜剧方面的代表作家是。 5.十八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成就最主要的体现在小说方面。 6.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中声望最高的领袖人物。他的文学作品中,以小说的价值最高。 7.歌德青年时期最重要的作品是书信体小说。 8.《傲慢与偏见》的作者是。 9.拜伦未完成的杰作被公认为是他最好的作品之一。 10.雨果在1827年发表了剧本《克伦威尔》,它的是法国运动的宣言。 11.十九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法国、英国和俄国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根据他们以及后来同类作家的创作特点,后来高尔基提出“”一词来概括这个流派。 12.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主要反映了的罪恶。 13.《艰难时世》是狄更斯反映矛盾与对立的小说。 14. 乞乞科夫是果戈理创作的中的人物形象。 15.《罪与罚》是的代表作之一,小说的中心内容是反映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与被惩罚。 二、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10分) 1.流浪汉小说

2. “狂飙突进”运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荷马史诗有哪些艺术特点? 2.概述古典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3.简述《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的艺术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分析哈姆雷特的形象。

先唐文学模拟试卷

先唐文学模拟试卷A 一填空(每题1分,共20分) 1.有关女娲的神话应产生于____社会。 2.《诗经》中的“风”包括了周南、召南、邶风、等____国风。 3.“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是《邶风·____》一篇中的句子。 4.我国第一部记言记事文字的总集是《____》。 5.庄周的著作现存共三十三篇,分____篇、外篇和____篇, 6.屈原在《离骚》中吸收了很多的神话,诗中的曦和与望舒分别是____神和____神。 7.《九歌》中写山神之恋的作品是《____》 8.赋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形式上介于____与____之间。 9.《史记》一书最有文学价值的是____部分。 10.现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集子是宋人____的《乐府诗集》。 11.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的____、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歌谣辞中。 12.刘勰《文心雕龙》称包括《古诗十九首》在内的“古诗”为“五言之____也。” 13.“人生天地间,____。”是《青青陵上柏》中的诗句。 14.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首七言诗是曹丕的《____》。 15.左思的代表作有《____》八首。 16.陶渊明的辞赋名篇有《悲士不遇赋》、《____》和《归去来兮辞》。 17.南朝文人诗歌于刘宋时期发生第一次变化,__________取代了东

晋以来盛行的玄言诗。 18.南北朝骈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____。 19.南朝民歌以____和____为最主要的两大类。 20.《世说新语》所记人物轶事起于东汉末,止于____。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16分) 1. 《诗经》全集共(): A、三百篇 B、三百零五篇 C、二百九十五篇 2. 《尚书》书名的意思是() A高尚的书B上古之书C时尚之书 3.《汉书·艺文志》说屈原作品有()篇: A、26 B、25 C、24 4.《孔雀东南飞》属于() A汉乐府B古诗十九首C南朝民歌 5. 建安诗歌的主要形式为()。 A、四言诗 B、七言诗 C、五言诗 6.“才秀人微”指的是() A、谢眺 B、鲍照 C、左思 7.关汉卿的《窦娥冤》是据以下哪部作品创作而成() A、《东海孝妇》 B、《韩凭夫妇》 C、《精卫填海》 8.“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出自()的作品。

外国文学史模拟试题

外国文学史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本题共20 空,每空 1 分,共20 分) 1. 俄国第一篇写小人物的作品是___________写的短篇小说 《___________》,出自小说集《___________》。 2. “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理论是_____国作家提出来的。 3.在美国废奴运动中产生巨大影响的一部作品是,其作者为女性作家斯托夫人。 4.丹麦著名的文艺评论家和文学史家___________在其《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中提出的理论推动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5.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用两种方法将所有小说连成一个整体,一是 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 6. 欧美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大短篇小说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7.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成名作继承了俄罗斯文学史上写“小人物”的传统。 8. 泼留希金是果戈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9. 《恶之花》的作者是____________;《道林格雷的画像》的作者是 ______________。 10.托尔斯泰主义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哈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两部“性格与环境小说”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里,本题共_15_小题,每小题 1 分,共15 分) 1. 《玩偶之家》中娜拉出走的原因是() A.逃避柯洛克斯泰以“冒名借债”之事对她的要挟 B.保全丈夫的名誉,自己承担“冒名借债”的责任 C.看穿了丈夫的伪善,认清了自己的处境 D.逃避“冒名借债”的责任,让丈夫“挑起那副担子” 2.下列作家当中不属于内倾型作家的是() A司汤达B巴尔扎克C托尔斯泰D陀思妥耶夫斯基 3. 屠格涅夫小说《父与子》中的“新人”形象是() A. 英沙洛夫 B. 拉夫列茨基 C. 吉尔萨洛夫 D. 巴扎洛夫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莫砺锋教授演讲) 莫教授以南京大学为例进行演讲,多次提及程千帆先生。 两大主要问题: 一、功底欠厚 二、眼光欠佳 一、功底欠厚 莫先生现身说法,以他当年读研实例说明。 当时南大研究生物质条件欠佳,书籍都摆在床上,可谓“年年岁岁一床书”(《长安古意》句)。程先生来研究生寝室视察,看到他们书籍欠缺(莫先生只有几本古代文学专业书,还有一半是外文专业书。莫先生本科外语专业出身),不是很满意,便开出书目而且还拨款给他们买书。 (一)语言文字功底——极重要 初入南大读研,程千帆先生要求每位研究生写三篇自传: 汉语白话文一篇、汉语文言文一篇、外语一篇 1、汉语文言文 《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辨志:郑玄注“谓别其心意所趣乡(同‘向’)也” 2、外语 南大许多古代文学教授外语水平出类拔萃,出访哈佛燕京学社。而其他学校的代表多是外国文学、外国史教师。 在学术已成为世界性活动的当今,即使是中国古代相关研究也和世界密不可分。选题勿重复,观点勿冲突。 E.G.域外汉学家宇文所安教授著作虽有译本,但还是读原著为好。 主张读一手文献。 3、汉语白话文 古代研究者勿轻视。因为这反映出一个人的表达能力。标准:清晰、简明、文从字顺、优美。 E.G.闻一多先生《唐诗杂论》,观点、见解、文笔俱佳。 (二)读书 以朱子为例。《朱子语类》“论读书之法”类将读书喻为“煎汤剂”(中药)“煮物”。 1、广泛涉猎——“猛火” 勿为论题所限 研究唐代文学也要了解先唐文学,以此了解唐人文化基础。E.G.《文选》 诗学、史学、哲(经)学。了解时代背景。 2、精细研读——“文火” 体会、涵泳

黄季刚(侃)先生细读者20余部。 若能记诵,则受用无穷。 E.G.1学问狂。戴东原(震)先生背诵十三经注疏。 E.G.2马茂元先生《唐诗选》乃当代学者唐诗选本最优者,据传他会背1万余首唐诗。 E.G.3王国维先生:韦庄《秦妇吟》使其当时曝得大名,有“《秦妇吟》秀才”之称。但由于作者担心遭公卿抨击而要求子孙从文集中删去,全诗失传,后近代学者众人得法藏(“伯”号)敦煌文献卷子,见一长诗,无人识得。王先生见诗中两句,立知此是《秦妇吟》全文。原因: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中载“内府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句,王先生据此判断。——博览群书之故。(三)文献学(校雠学) 以书本为处理对象。 陈垣先生《史源学杂文》其孙陈智超序提及陈老先生当年课前引《诗经·郑风·扬之水》“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同“汝”)”。 1、搜集材料 (1)完整程度 必看作者全集 E.G.1王力先生《汉语诗律学》中,提及《全唐诗》中唐诗“犯孤平”现象仅有三例。 下苦功,成就高。 E.G.2 钱锺书先生《宋诗选注》选吕本中《兵乱后杂诗》(组诗)“五”首之三,但实是二十九首。原因在于方回《瀛奎律髓》对此组诗已经二十九选五。 (2)真伪——极重要 莫先生读《全唐诗》,先读到宫廷诗时昏昏欲睡,至卷三八王绩诗使其眼前一亮。卷三八王绩《在京思田园见乡人问》20余句(风格类似王维《杂诗》) 此诗见于敦煌手抄本《王无功文集》。 但《全唐诗》卷三八又有一诗《答王无功<在京思田园见乡人问>》,作者朱仲晦,唐无此人生平资料,但朱熹字“仲晦”,实是南宋诗歌被误收入《全唐诗》。这是一种“异代对话”,如屈原《天问》、柳宗元《天对》。 选题难——一流、二流诗人几乎已被论尽。 《全唐诗》卷四六七有牟融一人诗作占全卷,60余首,从数量来看,适合做硕士论文。此人似乎是张籍、朱庆馀同时人,但唐代查无此人,仅汉代有同名《理惑论》作者。 ——此人诗作是明代书商伪造,《全》不察,误收。 平时阅读也要考虑版本。 E.G.《唐诗三百首》无李贺诗。莫师在为理科本科生上公共选修课时凭黄巢二首《咏菊》断定学生所持《唐诗三百首》为伪书。(因乾隆朝文字狱极盛) 莫师对清代(尤其中期)评价不高,反对影视剧过度美化。

外国文学专题模拟试题

《外国文学专题》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 分,共10 分) 1. 《福赛特世家》三部曲(B) A. 萧伯纳 B. 高尔斯华绥 c. 罗曼·罗兰 D. 雷马克 2. 《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A) A. 高尔基 B. 法捷耶夫 c. 绥拉菲莫维奇 D. 马卡连柯 3. 《美国的悲剧》(C) A. 海明威 B. 斯坦贝克 c.德莱塞 D. 田纳西·威廉斯 4. 《儿子与情人》(A) A. 劳伦斯 B. 乔伊斯 c. 吴尔夫 D. 奥尼尔 5. 《弗兰德公路》(B) A. 尤斯库 B. 克罗德·西蒙 c. 贝克特 D. 斯特林堡 6. 《百年孤独》(B) A. 阿斯图里亚斯 B. 马尔克斯 c. 里尔克 D. 富恩特斯 7. 《金果》(A) A. 娜塔莉·萨洛特 B. 吴尔夫 C. 阿达莫夫 D. 库尔特·尼格特 8. 《青年艺术家的肖像》(D) A. 鲁尔福 B. 瓦雷里 C. 艾略特 D. 乔伊斯 9. 《追忆似水年华》(D) A. 高尔斯华绥 B. 海勒 C. 罗伯-格里耶 D. 普鲁斯特 10. 《万有引力之虹》(C) A. 卡夫卡 B. 纪德 C. 托马斯·品钦 D. 波德莱尔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 0分) 11. "愤怒的青年"得名于约翰·奥斯本(填作家名〉的剧作《愤怒的回顾》。 12. 美国小说家德莱塞的主要作品有《嘉莉妹妹》、《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和《美国的悲剧》。 13. 存在主义思想出现在19 世纪中期。早期的存在主义代表人物是丹麦人克尔凯郭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将存在主义发展为一种独特的哲学体系,并命名为存在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萨特。

先唐文学选择

1、《诗三百》汇集编撰成集,比较可信的是: A、“采诗说” B、“删诗说” C、“献诗说” 2、《诗经》篇什来源来自“采诗”之说的提法见于: A、《汉书·食货志》 B、《汉书·艺文志》 C、《汉书·地理志》 3、《诗经》的类别风、雅、颂是按照: A、年代 B、内容 C、乐调来划分的 4、《诗三百》中被称之为“正乐”的是: A、风 B、雅 C、颂 5、《诗经》中反映社会丧乱,劝喻乃至讽刺国君、忧国忧民的诗篇,主要集中在: A、国风 B、大雅 C、小雅 6、我国文学史上记载楚国诗歌最早见于: A、二南 B、二雅 C、三颂 7、《诗经》中有目无辞的六篇佚诗,后人称之为“笙诗”,出自: A、风 B、雅 C、颂 8、我国先秦文学可与西方古代文学相媲美而毫不逊色,它在时间上相当于: A、古希腊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古罗马时期 9、先秦寓言为我国古代文学苑囿中之奇葩,于同一时代西方则有: A、《克雷洛夫寓言》 B、《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C、《伊索寓言》 10、出自《战国策》的寓言故事为: A、刻舟求剑 B、千金市骨 C、守株待兔 11、《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 A、故事集 B、地理书 C、巫书 12、《穆天子传》是一部: A、根据历史和神话谱写的诗篇 B、根据历史和神话叙写、夸饰而成的小说 C、根据历史和神话编纂、演衍的戏曲集 13、研究我国古代神话最有价值的古籍是: A、《山海经》 B、《淮南子》 C、《列子》 14、《女媧补天》这则神话反映了: A、远古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探索 B、远古人类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大无畏的气概 C、远古人类所讴歌的创造精神 15、《弹歌》载于《吴越春秋》,它反映: A、氏族部落间的抗争 B、远古人类对于科学的探求 C、渔猎时代的劳动情景 16、我国远古时代的祝祷词《伊耆氏蜡辞》出自: A、《山海经》 B、《穆天子传》 C、《礼记·郊特牲》 17、我国古代记事散文最早萌芽为: A、《易经》卦、爻辞 B、殷墟甲骨卜辞 C、《尚书》中殷商文告 18、被称为记事散文之祖的是: A、《春秋》

《外国文学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九)

《外国文学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九) 一、单项选择题 1.希腊神话中,取金羊毛的英雄是(B)。 A.赫剌克勒斯B.伊阿宋C.狄俄尼索斯D.忒修斯 2.《伊利昂纪》以一场大战为背景,这场大战是(C)。 A.伯罗奔尼撒战争B.希腊波斯的战争C.特洛伊战争D.雅典斯巴达的战争 3.古希腊悲剧之父指的是(A)。 A.埃斯库罗斯B.索福克勒斯C.欧里庇得斯D.阿里斯托芬 4.在《神曲》中,引导但丁游历地狱的是(B)。 A.荷马B.维吉尔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5.《十日谈》宣扬的最突出的思想是(A)。 A.幸福在人间B.和平统一C.宗教信念D.民族团结 6.莫里哀以阿巴贡为主人公的喜剧是(D)。 A.《伪君子》B.《堂·璜》C.《无病呻吟》D.《吝啬鬼》 7.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中最具讽刺特色的作品是(B)。 A.《鲁滨逊漂流记》B.《格列佛游记》C.《汤姆·琼斯》D.《克莱丽莎》 8.“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指的是(B)。 A.《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B.《阴谋与爱情》C.《强盗》D.《爱米莉娅·迦洛蒂》 9.法国最早写“忧郁病患者”的浪漫主义作家是(D)。 A.雨果B.史达尔夫人C.缪塞D.夏多布里昂 10.拜伦最突出的思想特征是(C)。 A.主张博爱和人道B.主张民主和人道C.崇尚自由和叛逆D.主张博爱和感化11.《罪与罚》的男主人公是(A)。 A.拉斯科尔尼科夫B.索尼娅C.梅什金D.马尔美拉陀夫 12.英国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小说《玛丽·巴顿》的作者是(B)。 A.萨克雷B.盖斯凯尔夫人C.狄更斯D.爱米莉·勃朗特 13.“美是生活”这个美学观的出处是(C)。 A.《谁之罪》B.《怎么办》C.《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D.《艺术的概念》 14.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是(C)。 A.《高老头》B.《包法利夫人》C.《红与黑》D.《欧也妮·葛朗台》

4 外国文学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外国文学史模拟试题及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伊利昂纪》是一部描写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它开篇写的是(B)。 A.不和的金苹果B.阿喀琉斯的愤怒C.阿喀琉斯杀死赫克托耳D.阿喀琉斯的父母结婚 2.欧洲文学史上的“中世纪文学”一般指的是(A)。 A.中世纪初期和中期的文学B.中世纪末期的文学C.中世纪中期和末期的文学D.中世纪初期、中期和末期的文学 3.莎士比亚悲剧中的麦克白杀死国王,目的是(C)。 A.报杀父之仇B.伸张正义C.满足权欲和野心D.雪夺妻之恨 4.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主潮是(D)。 A.英雄史诗B.教会文学C.骑士文学D.人文主义文学 5.17世纪英国诗人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通篇贯穿的主线是(D)。 A.情场上的悲欢离合B.官场上的升迁起落C.为达目的,不择手段D.高昂的革命激情和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反思. 6.雨果在哪部作品的序言中指出:“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沉沦,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那么,这一类作品就不会是无用的。”(C) A《海上劳工》B《巴黎圣母院》 C《悲惨世界》D 《九三年》 7.普希金的小说《上尉的女儿》表现的主要内容是(A)。 A.普加乔夫起义B.十二月党人革命 C.主人公历尽千辛万苦从魔法师手中救出妻子D.主人公篡夺王权,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最终失败的悲剧 8.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是(A)。 A.英国宪章派文学B.德国工人革命诗歌C.巴黎公社文学D.苏联文学

9.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着力刻画的“硬汉子”形象是(B)。 A.杰克B.桑提亚哥C.亨利D.曼努埃尔 10.海勒小说创作形成的独特风格是(C)。 A.悲剧史诗B.阴沉的悲剧C.绝望的喜剧D.欢乐的喜剧 四、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老人与海》的思想意义 “老人与海”具有很强的象征性与寓意性。小说中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是我们理解其思想意义的钥匙。老渔夫桑提亚哥实际上是抽象化的人类,作为人的对立面的大海、鲨鱼象征神秘的命运和不可知的自然力。老人在斗争中虽然失败了,但他坚忍不拔、不断抗争、奋力拼搏,认为人可以失败,可是精神不可以输,尊严不可以失。小说表达了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的主题思想。老人在同鲨鱼和大海的搏斗中失败了,但在对待失败的态度上获得了胜利。他是精神上的强者,是不向命运屈服的“硬汉”。小说通过这个人物,歌颂了人类在同自然和命运的拼搏中不可摧毁的精神力量,表现了作者向往人类美好的未来的乐观精神。 2.哈姆莱特形象的意义。 (1)哈姆莱特是一个悲剧形象。他代表了当时先进的人文主义理想,但原始积累时期的社会罪恶势力过于强大,他最终在肉体上被毁灭,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冲突,他的悲剧是一代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2)他的意义不仅在于他是否实现了理想,关键在于提出了社会不合理的问题,从而鼓舞人们去完成他未尽的理想,这使他的悲剧又超出时代局限,具有永恒的精神价值。 三、论述题(40分) 《红与黑》中的于连和《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同属个人奋斗的典型,试比较它们人生道路的异同。

《外国文学史》模拟试题及答案(四)

《外国文学史》模拟试题及答案(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同情妇女、为妇女鸣不平,对男女不平等进行批判的古希腊戏剧是(B)。 A.《被缚的普罗米修斯》B.《美狄亚》C.《俄狄浦斯王》D.《阿伽门农》 2.阿里斯托芬的《鸟》表达的是(C)。、 A.厌世思想B.主张帝制的思想C.乌托邦思想D.主张独立的思想 3.《罗兰之歌》是(A)。 A.中世纪法国民族英雄史诗B.中世纪晚期西班牙骑士文学 C.中世纪早期基督教圣徒传说D.中世纪北欧体系的英雄传说 4.“戏剧艺术的荷马”指的是(B)。 A.埃斯库罗斯B.索福克勒斯C.欧里庇得斯D.阿里斯托芬 5.薄伽丘在其《十日谈》中主要运用的是(B)。 A.单线结构B.框形结构C.倒叙结构D.双线结构 6.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最重要的喜剧作家是(A)。 A.莫里哀B.高乃依C.拉辛D.拉·封丹 7.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成就最大的国家是(B)。 A.英国B.法国C.德国D.意大利 8.《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爱情悲剧的女主人公是(A)。 A.绿蒂B.尤丽C.路易丝D.朱丽叶 9.俄国第一部描写“小人物”的作品是(C)。 A.《叶甫盖尼·奥涅金》B.《鲍利斯·戈都诺夫》C.《驿站长》D.《上尉的女儿》10.司各特的代表作《艾凡赫》是(A)。 A.历史小说B.侦探小说C.音乐小说D.幻想小说 11.美国文学史上被誉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远祖且最具唯美倾向的作家是(C)。A.华盛顿·欧文B.库柏C.爱伦·坡D.爱默生 12.福楼拜的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人公是(A)。 A.爱玛B.包法利C.玛丽·巴顿D.海丝特·白兰 13.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提出的唯物主义美学观是(C)。A.“为艺术而艺术”B.“美丑对照原则”C.“美是生活”D.“心灵辩证法”14.《国际歌》的作者是(D)。

先唐文学模拟试卷讲课讲稿

先唐文学模拟试卷

先唐文学模拟试卷A 一填空(每题1分,共20分) 1.有关女娲的神话应产生于____社会。 2.《诗经》中的“风”包括了周南、召南、邶风、等____国风。 3.“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是《邶风·____》一篇中的句子。 4.我国第一部记言记事文字的总集是《____》。 5.庄周的著作现存共三十三篇,分____篇、外篇和____篇, 6.屈原在《离骚》中吸收了很多的神话,诗中的曦和与望舒分别是____神和____神。 7.《九歌》中写山神之恋的作品是《____》 8.赋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形式上介于____与____之间。 9.《史记》一书最有文学价值的是____部分。 10.现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集子是宋人____的《乐府诗集》。 11.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的____、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歌谣辞中。 12.刘勰《文心雕龙》称包括《古诗十九首》在内的“古诗”为“五言之____也。” 13.“人生天地间,____。”是《青青陵上柏》中的诗句。 14.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首七言诗是曹丕的《____》。 15.左思的代表作有《____》八首。 16.陶渊明的辞赋名篇有《悲士不遇赋》、《____》和《归去来兮辞》。

17.南朝文人诗歌于刘宋时期发生第一次变化,__________取代了东晋以来盛行的玄言诗。 18.南北朝骈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____。 19.南朝民歌以____和____为最主要的两大类。 20.《世说新语》所记人物轶事起于东汉末,止于____。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16分) 1. 《诗经》全集共(): A、三百篇 B、三百零五篇 C、二百九十五篇 2. 《尚书》书名的意思是() A高尚的书 B上古之书 C时尚之书 3.《汉书·艺文志》说屈原作品有()篇: A、26 B、25 C、24 4.《孔雀东南飞》属于() A汉乐府 B古诗十九首 C南朝民歌 5. 建安诗歌的主要形式为()。 A、四言诗 B、七言诗 C、五言诗 6.“才秀人微”指的是() A、谢眺 B、鲍照 C、左思 7.关汉卿的《窦娥冤》是据以下哪部作品创作而成() A、《东海孝妇》 B、《韩凭夫妇》 C、《精卫填海》

(暑期一日一练)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新版 新人教版

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2)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 (3)王夫之《姜寨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经.采薇》中“以哀景写乐”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2.按要求选择(5分) (1)他乡偶遇多年未见好友,以下句子最适合表达此时情感的一项是()(2分) A.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B.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 C.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D.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项是(. )(3分) 不同的解答,你必须明白这些经过,才可以利用前人的收获,免得绕弯子甚至于走错路。 A.许多人都曾经思虑过、讨论过其中每一个问题 B.其中每一个问题曾经许多人都思虑过,讨论过 C.其中每一个问题都曾经许多人思虑过,讨论过 D.许多人对其中每一个问题都曾思虑过,讨论过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文学社会学的“摆渡” 罗时进 ①中国古代诗文,从先秦到唐宋是各种文体的萌生、成长、形成阶段;明清诗文自然也有成长,甚至出现显性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与回溯、总结相伴的。也正因为如此,诗文二体迄于唐宋,内部结构方面的问题很多,而至明清则外部关系问题更加突出。虽然,几乎所

有称之为“外部关系”方面的问题在唐宋乃至先唐时代都有,但显然不如明清时代那样全面集中、高度呈现,这不免使人好奇。而正如文学内部结构具有相关性一样,外部关系问题之丛生往往表现为两种形态:一是链式的,一是树形的。前者是问题套连着问题,后者是主要问题旁生出诸多问题。这种复杂状态尤其能够激发出研究兴趣。因为,如欲抵达明清诗文的本真,理解其文人、文心、文本之感人处,不将诸多“外部”关系梳理清楚,会多少有些隔靴搔痒。 ②这也就是自己这些年在明清诗文研究方面比较侧重于文学与社会关系的主要原因了。但文学社会学是一条并不平坦的道路。我们知道,文学同时属于个人智慧、文本形式和社会结构这三个领域,从任何一个领域出发,都可能抵达文学世界。不过应该承认,这三者与文学世界不是等距离的,而文学社会学研究较之其他方法更容易发生偏差,罗贝尔·埃斯卡皮在写作《文学与社会》时已经注意到相关问题:真正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的研究明显地被忽略了,即使在按照传统方法编写得最好的文学史教材中也是如此。有时候作者意识到了社会维数,并试图加以描述,可是,由于缺乏严谨的、专门的方法,因而他们还是经常当了人与作品这个传统框架的俘虏。历史的深度仿佛在一块两维屏幕上被压扁了;文学事实因此受到扭曲,就同一张世界地图在平面投影上的失真情况一模一样。 ③在1950年代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文学社会学是学者们最习惯使用的研究方法,这一方面是受到传统的“知人论世”说的影响,一方面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知人论世的理念本来很好,是理性而科学性的,也是感性而人文化的,但因为被意识形态所左右,变得图式化、标签化、简单化了,文学社会学的理论意义也随之耗散殆尽。新时期初人们一梦醒来时,它不可避免地获得了一个“庸俗社会学”的恶谥,以至于有学者明确声明:“什么方法都好,就是不能容忍社会学方法。”尽管不断有学者将文学社会学与其他国外文艺理论、方法并论加以介绍,为其科学性与可行性辩护,但似乎总难洗白。在研究过程中,许多研究者的课题高度接近甚或深度切入了文学社会学之要义,却仍然回避这一命名。命名或可回避,但文学发展的史实无可回避。 ④研究实践与命名的脱节,还与强调文学学科的主体性有关。自从文学社会学在欧洲成为一个学派并产生了影响后,他们的一些社会学著作中便往往堂皇地将其作为内容设定了,使社会学的疆域得到拓宽。虽然对这一学科发展思路无可置喙,但也不免会产生一个疑问:文学社会学是文学研究的对象,还是社会学研究的范畴? ⑤其实,随着学科壁垒的打破,这个问题在宏观文学史意识中早已淡化了。即使要细究,不少历史学著作中都专论文学家与文学发展,文学研究者以之为自然而然,如果社会学、考

古代文学原典细读三段论

古代文学原典细读三段论 暨南大学中文系何志军 【摘要】古代文学教学由粗放走向精细的路向之一:使读书具有一定的实践品格和可操作性。借用王运熙先生的三段论,即“找得到材料”、“读得懂材料”、“能分析批判材料”,并在可操作性基础上浸润古代文学“立乎诚”的人文品格,在专业素质培养中体现学人的人间情怀,在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获得了一定效果。 【关键词】古代文学;原典;可操作性 古代文学教学以文学史为树干,以原典导读为枝叶,构成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的生命系统。《中国古代文学史》(先唐)及《<世说新语>导读》(下称《导读》)已上过多轮,其间清浊交替,沉淀了不少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自觉养成严谨求实的理性学风,又能享受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深层愉悦?我以为,首要在于使学生回到读书本身,以“原典细读”为中心,而非以“记诵教材”为归依。 如何回到读书本身?古人虽云“至法无法”,而读书入门实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王运熙先生曾说过:“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立工作能力,我用三句话来概括:能找得到材料,能读得懂材料,能分析批判材料。要找得到材料,必须学习文献学(其中目录学是主要的);要读得懂材料,必须多读文学作品和历史,具有较强的古文阅读能力;要能够分析批判材料,必须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三者缺一不可。”[1]原典者何也?乃一国学术、文化典籍之源也。对原典正反反正的阅读和对话,既淬炼心智,又升华心灵。原典细读如圆规作画,以原典为中心点,以目录、索引等读书工具和扩展文献为涵盖面,划出由浅入深、由小及大的学术境域。其目的不只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亦使学生在专业技能的训练中,培养“立乎诚”的人文品格和活泼泼的人间情怀。 搜集材料:竭泽而渔 原典细读,首先是明白原典的文献源流,选择可靠的版本。以《世说新语》为例,应了解其历代著录、抄本、刻本和注本源流,知其短长,使学生知道何以选择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以王先谦重雕纷欣阁本为底本)和徐震锷《世说新语校笺》(以涵芬楼影印嘉趣堂本为底本)。专业阅读和分析必建基于可靠的版本之上,而随意阅读则往往不择版本,须知普通版本通常错讹较多,不可不慎。 如何知道某版本较可靠?正如王运熙先生所说,应对文献学尤其是目录学、版本学有一定了解,盖因文献学乃通往文史之学殿堂的大门。这就是原典细读的扩展教学,以《世说新语》为例而不局限于《世说新语》一书,使学生举一反三。首先,教师推荐学生课下阅读张三夕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第二版),并在课上讲解《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古代目录学著作与中国古代图书著录、分类之关系。其次,推荐傅璇琮主编的“中国古典文学史料研究丛书”,先唐部分就有《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诗经学史》、《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等。学生对中国古代学术的基本结构有所了解,在原典选择和资料搜集方面也就能执简驭繁了。 为充分理解原典,不能孤立地苦读本文,还需要大量的扩展阅读。因此,在搜集材料方面,要尽可能“竭泽而渔”。在课程教学中,教师结合实例来讲解、演示,重在示范搜求资料的一般步骤。在不同阶段,布置不同的专项作业,让学生课下亲手操作,课上上台演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