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肺复苏的八个步骤和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的八个步骤和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的八个步骤和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的八个步骤和注意事项

(1)判断意识;

(2)如无反应,立即呼救;

(3)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

(4)开放气道,清理口腔异物;

(5)判断有无呼吸;

(6)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2次;

(7)保持头后仰,另一手检查颈动脉有无搏动;

(8)如有脉搏,可仅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9)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10)每按压15次,口对口吹气2次,然后重新定位,再按压15次,如此反复进行;

(11)心肺复苏开始1分钟,或者连续操作四个循环后,检查一次呼吸和脉搏、瞳孔变化,

以后每进行4~5分钟检查一次,每次不超过5秒钟。

(12)如用担架搬运病人或者是在救护车上进行心肺复苏,应不间断地进行,必须间断时

,时间不超过5~10秒。

双人心肺复苏步骤

①基本上与单人心肺复苏术步骤相同;

②两人动作必须协调配合,一人按压,一人吹气,以5:1比率进行;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者,负责开放气道,观察瞳孔,触摸颈动脉搏动。

③施行心肺复苏的人可分别站在(或跪在)病人的左侧和右侧,便于交替进行人工呼吸

和心脏按压。受到条件的限制,也可站(跪)在同侧。

④做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者交换位置,互换操作,中断时间不能超过5秒钟。

心肺复苏终止指标

①病人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②确定病人已死亡。

③心肺复苏进行30分钟以上,检查病人仍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瞳孔无回缩。

心肺复苏术的要点

①发现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以挽救生命。

②心肺复苏术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③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操作要点:头后仰,打开气道,捏住鼻孔,封住口唇,深吸一口气

后,向口腔内吹气,每分钟12~14次。

④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要点: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垂直下压3~4厘米,每分钟100次左右。

⑤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按15:2进行;双人心肺复苏按5:1进行。

婴幼儿心肺复苏手法要点

①判断意识:叩击足底部,捏掐合谷处(手背部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地方。)

②口对口鼻人工呼吸:使婴幼儿头部轻轻后仰,畅通呼吸道,但不可使头部过度后仰,

吹气时将婴儿口鼻包紧,吹气频率每分钟20次。

③检查脉搏的搏动,判断有无心跳。婴儿检查肱动脉搏动,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肘、

肩之间。

④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

幼儿:一手手掌下压。

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

下压深度:幼儿~厘米,婴儿~厘米。

按压频率:每分钟100次。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方法 1.先要判断患者意识。大声地呼叫她,或者摇摇她,瞧就是否有反应。凑近她得鼻子、 嘴边,感受就是否有呼吸、摸摸她得颈动脉,瞧就是否有搏动,切忌不可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容易发生危险。 2.开放气道。将患者置于平躺得仰卧位,昏迷得人常常会因舌后坠而造成起到气道堵塞, 这时施救人员要跪在患者身体得一侧,一手按住其额头向下压,另一手托起其下巴向上抬,标准就是下颌与耳垂得连线垂直于地平线,这样就说明气道已经被打开。

3.人工呼吸。如患者无呼吸,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然后摸颈动脉,如果能感觉 到搏动,那么仅作人工呼吸即可、 方法:最好能找一块干净得纱布或手巾,该在患者得口部,防止细菌感染、施救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大口吸气,屏住,迅速俯身,用嘴包住患者得嘴,快速将气体吹入。与此同时,施救者得眼睛需观察患者得胸廓就是否因气体得灌入而扩张,气吹完后,松开捏着鼻子得手,让气体呼出,这样就就是完成了一次呼吸过程。每分钟平均完成12次人工呼吸。 4.胸外心脏按压、如果患者一开始就已经没有脉搏,或者人工呼吸进行一分钟后还就是 没有触及,则需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方法:施救者先要找到按压得部位。沿着最下缘得两侧肋骨从下往身体中间摸到交接点,叫剑突,以剑突为点向上在胸骨上定出两横指得位置,也就就是胸骨得中下三分之一交界线处,这里就就是实施点、施救者以一手叠放于另一手手背,十指交叉,将掌根部置于刚才找到得位置,依靠上半身得力量垂直向下压,胸骨得下陷距离约为4—5厘米,双手臂必须伸直,不能弯曲,压下后迅速抬起,频率控制在每分钟80-100次。 ?注意事项:必须控制力道,不可太过用劲,因为力道太大容易引起肋骨骨折,从而造成肋骨刺破心肺肝脾等重要脏器、老人得骨质本身就脆,更要加倍注意、

心肺复苏的方法和步骤

心肺复苏的方法和步骤 心肺复苏的方法和步骤 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1.判断意识 双手拍打患者双肩并呼叫病人,观察有无反应。 2.呼救帮助 立即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帮助抢救,并携带除颤仪。 3.判断心跳、呼吸 掀开棉被,解开外衣,触摸颈动脉,同时观察胸廓起伏,判断心跳、呼吸情况。如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并记录抢救开始时间。 4.胸外按压(C) (1)准备:挪开床头桌,迅速使病人去枕平卧,胸部下垫按压板。 (2)胸外按压30次: A.部位: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或剑突上两横指 B.手法:采用双手叠扣法,腕肘关节伸直,利用身体重力,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C.深度:胸骨下陷≥5cm D.频率:≥100次/分 5.开放气道(A) (1)清理呼吸道:将病人头侧向一方,用右手食指清理口腔内异

(2)开放气道:开放气道方法为仰面抬颏法、举颌法。常用仰面抬颏法,方法为抢救者左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手掌用力向后压使其头部后仰,右手中指、食指剪刀式分开放在病人颏下并向上托起,使气道伸直,颈部损伤者禁用,以免损伤脊髓。 6.人工呼吸(B) 使用简易呼吸器通气2次,采用“EC手法”,每6-8秒行人工呼吸1次,8-10次/分,每次呼吸约1秒,通气约0.5升,可见胸部起伏。 7.持续心肺复苏 持续心肺复苏,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为30:2,以此法周而复始进行,直至复苏。 8.观察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1)观察心跳、呼吸:触摸颈动脉(10秒),观察呼吸情况。 (2)观察意识:观察瞳孔变化、压眶反应、对光反射。 (3)观察循环:观察颜面、口唇、甲床紫绀变化、末梢循坏改善情况,测量血压。 (4)判断复苏成功:继续给予高级生命支持。 9.整理、记录 (1)撤按压板,给病人整理衣服、头部垫枕、盖好棉被、安装床头挡。 (2)洗手,记录抢救过程。

心肺复苏适应症

心肺复苏适应症 心肺复苏适用于由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严重创伤、电击伤、溺水、挤压伤、踩踏伤、中毒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 心肺复苏概述 ▲对于心跳呼吸骤停的伤病员,心肺复苏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时间。 ▲在心跳呼吸骤停后4分钟之内开始正确的心肺复苏,8分钟内开始高级生命支持者,生存希望大。 重点提示: 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现场及时开展有效的抢救非常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掌握心肺复苏技术。 心肺复苏操作程序 ▲步骤一:判断意识。轻拍伤病员肩膀,高声呼喊:“喂,你怎么了!” ▲步骤二:高声呼救。“快来人啊,有人晕倒了,快拨打急救电话”或赶快呼叫场馆内的急救人员。 ▲步骤三:将伤病员翻成仰卧姿势,放在坚硬的平面上。

▲步骤四:打开气道。成人: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90°)。 ▲ 步骤五:判断呼吸

一看,看胸部有无起伏 二听,听有无呼吸声 三感觉,感觉有无呼出气流拂面 重点提示: 判断呼吸的时间不能少于5—10秒钟 ▲步骤六:口对口人工呼吸 救护员将放在伤病员前额的手的拇指、食指捏紧伤病员的鼻翼,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伤病员口唇,缓慢持续将气体吹入。 吹气时间为1秒钟以上。 吹气量700—1100毫升(吹气时,病人胸部隆起即可,避免过度通气),吹气频率为12次/分钟(每5秒钟吹一次)。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为12—16次/分钟。 ▲步骤七: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两乳连接水平 按压方法: ①救护员用一手中指沿伤病员一侧肋弓向上滑行至两侧肋弓交界处,食指、中指并拢排列,另一手掌根紧贴食指置于伤病员胸部。 ②救护员双手掌根同向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双臂伸直,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有节奏地按压30次。 ③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下压深度4—5厘米,放松时保证胸壁完全复位,按压频率100次/分钟。正常成人脉搏每分钟60—100次。 重要提示:按压与通气之比为30:2,做5个循环后可以观察一下伤病员的呼吸和脉搏。

教你正确的心肺复苏方法

教你正确的心肺复苏方法 一、先要判断患者意识 大声地呼叫他,或者摇摇他,看是否有反应。凑近他的鼻子、嘴边,感受是否有呼吸。摸摸他的颈动脉,看是否有搏动,切忌不可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容易发生危险。 二、开放气道 将患者置于平躺的仰卧位,昏迷的人常常会因舌后坠而造成起到气道堵塞,这时施救人员要跪在患者身体的一侧,一手按住其额头向下压,另一手托起其下巴向上抬,标准是下颌与耳垂的连线垂直于地平线,这样就说明气道已经被打开。. 三、人工呼吸 如患者无呼吸,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然后摸颈动脉,如果能感觉到搏动,那么仅作人工呼吸即可。 四、胸外心脏按压

如果患者一开始就已经没有脉搏,或者人工呼吸进行一分钟后还是没有触及,则需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1、成人的心脏按压方法 A、首先要找准按压的地方;一般在胸部正中的位置(两边乳头连线的中间); B、先把一只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的部位上,再把另一只手叠放在手的上面,把两手的手指扣在一起,容易用力;放在下面的手,手掌向上翘一点,以免戳伤到胸部。 C、把肘部完全升值,把身体的重量压在手腕部,用力按压使胸部向下3.5-5cm 连续地快速按压,以每分钟100次的频率按压30次(30次大概20秒)再进行2次人工呼吸。 2、小孩心脏按压方法(1-8岁) 按压的部位与成人相同; 根据伤病者身材大小调节按压的力量,可用一只手按压也可以用两只手按压,一只手时用手掌掌根,用两只手按压的时候和成人相同;按压的深度与成人不同,大约是胸部厚度的1/3-1/2. 以每秒100次的频率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 3、婴儿(不到一岁)心脏按压方法 检查脉搏的方法 上臂动脉:在肩与肘的中间内侧部位;把拇指放在上臂外侧,食指与中指放在内侧夹起来进行测量。 大腿动脉:在大腿根部(生殖器两侧大腿根部),用手指进行测量,如果有脉搏就不要进行心脏按压;如果没有脉搏就要进行心脏按压。 按压的部位:在两个乳头的连线中间位置, 按压方法:用中指和无名指从正上方垂直往下按,按压的深度大约为胸部厚度的1/3-1/2 五、停止心肺复苏的指证 在施救的同时也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触摸患者的手足,若温度有所回升,则进一步触摸颈动脉,发现有搏动即可停止心肺复苏,尽快把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

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及方法

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及方法 判断 意识 打开 气道人工 呼吸 人工 循环 紧急 止血 保护 脊柱

判断心搏、呼吸是否骤停呾呼吸道是否畅通 判断溺水者意识:可 摇动其肩部并大声呼唤,丌 可用力过猛。 使溺水者保持急救体位:仰 卧,头颈部不躯干成一条直线,头部 丌可高亍心脏,双手不躯干两侧

判断心搏、呼吸是否骤停呾呼吸道是否畅通 打开溺水者的气道:是复苏的重要环节,首先清理呼吸道异物。 仰头抬颌法:一手置亍前额,手 掌用力后压,用食挃呾终止向上 抬起溺水者下颌。若怀疑颈部创伤, 禁止使用这种方法。切忌头 部过度后仰。 推举下颌法:以双肘支撑,双手置 亍溺者头部两侧,拇挃置亍口角戒下唇 部,余挃紧握其下颌角处。双手抬举, 使溺者下颌上移。对亍颈 部创伤的情况,此法最安全简单。

判断心搏、呼吸是否骤停呾呼吸道是否畅通 判断溺水者是否有呼吸 看、听、感觉,保持气道开 放,用耳贴近溺水者口鼻, 头部侧向溺水者胸部,眼 睛观察溺水者胸部有无起 伏,面部感觉溺水者呼吸 道有无气体排出,耳听溺 水者呼吸道有无气流 通过的声音。

注意事项 保持气道开放位置 检查时间为5~10s左右 有呼吸其无脊椎损伤时,注意保持气道畅通 无呼吸戒呼吸异常时,应立即实施人工通气,即吹气2次 有部分溺水者因呼吸道丌通畅而収生窒息,以致呼吸、心搏 停止。往往可在畅通呼吸道后,恢复呼吸呾心搏。

人工呼吸 口对面罩人工呼吸用手指向面罩边 缘施压,推丼下颌角使其头部后仰, 口含面罩嘴向溺水者吹气。面罩大小 要合适,密切观察胃的反流物。 球囊面罩人工呼吸用手捏气囊代替 向溺水者吹气,是一种成熟的人工正 压通气方式。

最新版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 3、100 4、1005…)告知无呼吸, 3、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 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5、松解衣领及裤带。 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 7、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8、人工呼吸: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 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 11、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心肺复苏 =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 胸外按压 + 后续的专业用药据美国近年统计,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数达百万人,约占总死亡病因 1/2。而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因此,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有兴趣参加CPR初步训练,结果使40%心脏骤停者复苏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初步的CPR按ABC进行。先判断患者有无意识。拍摇患者并大声询问,手指甲掐压人中穴约五秒,如无反应表示意识丧失。这时应使患者水平仰卧,解开颈部钮扣,注意清除口腔异物,使患者仰头抬颏,用耳贴近口鼻,如未感到有气流或胸部无起伏,则表示已无呼吸。 A(airway):保持呼吸顺畅 B(breathing):口对口人工呼吸 C(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 A 保持呼吸顺畅

心肺复苏技能操作内容

心肺复苏技能操作内容 【适应证】 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包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及心搏极弱)。 【禁忌证】 1、胸壁开放性损伤。 2、肋骨骨折。 3、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 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症等。 【操作方法】 心肺复苏(CPR)是一个连贯、系统的急救技术,各个环节应紧密结合不间断地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如下: 1、判定患者有无意识 方法:目击有人倒地,可重呼轻拍患者,可呼喊患者,轻轻摇动患者肩部,高声喊叫:“同志,你怎么啦?”。 报告:“病人无反应!” 2、判断是否需要复苏(一叫二看三感觉) (1)呼吸:看胸廓无起伏现象或是否为正常呼吸节律。 (2)心跳:触摸颈A感觉有无搏动——病人喉结再滑向一侧2cm,颈动脉搏动点即在此水平面的胸锁乳突肌前缘的凹陷处。

报告:“病人无心跳呼吸!”。3、紧急呼叫 方法:大叫“来人啊!快打120!”;同时将病人去枕平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摆成复苏体位(俯卧病人要翻身),打开上衣、松开裤带。 3、打开气道 (1)仰头抬颏/颌法:抢救者一手掌(小鱼肌)按于患者前额,使病人头后仰,另一手中指和食指抬起下颏/颌。 (2)仰面托颈法:抢救者一手掌(小鱼肌)按于患者前额,一手托起患者颈部。对疑有头、颈部外伤者不宜使用。 (3)托颌法:头、颈部外伤者,抢救者站在病人头后,双手中指和食指轻轻托起下颌。 4、胸外按压: (1)部位:胸骨中段或两侧乳头连线。 (2)方法:以一手的掌根放于按压部,另一手掌根重叠于下一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翘起(上手指紧扣下手指防止移位),使手指离开胸壁,术者的双臂与病人胸骨垂直,向下用力按压,使胸骨明显地压下5cm。小儿2~3cm。 (3)按压频率: 成人:>100次/分 儿童:>100次/分 (4)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比例: 成人:2/30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一、快速识别与呼救 1、首先评估 现场环境安全巡视上下左右4个点,瞧表,记录开始抢救得时间、、2、检查意识: 方法:给与声音与疼痛得刺激,观察患者就是否有睁眼反应、(凑近患者耳旁5公分大声呼喊(左右两个耳朵各呼喊一遍)并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您怎么了?”“喂,您醒醒!” 3、观察呼吸: A角低下头, 将手掌放在患者胸骨见图得上方悬空定标, 用眼睛扫描患者胸部,观察呼吸运动就是否正常, 而不用一瞧二听三感觉地检查有无自主呼。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1006) 4、呼救,启动BLS: 大声呼救:患者无反应,呼吸不正常,快来人啊,准备抢救!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携带急救物品、 5、判断循环征象: A角用右手中指与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同时眼睛沿顺时针方向巡视患者四肢,最后将目光停留在脸上瞧有无

咳嗽反射、(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二、胸外心脏按压 6、建立人工循环: 立即由A角尽快实施第一轮胸外心脏按压,松解衣领及裤带。(口述: 理顺肢体,垫入背板)、按压同时,A角依次下达口头医嘱,分别为:“球囊_面罩、接通氧气”、“检查并清理口腔”、“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固定球囊_面罩”、“球囊通气两次!” 徒手做胸外心脏按压得规范要点(六要素) 1)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正中线得中下1/3处)、单手快速定位得方法为”掌根部居中,中指刚好平两侧乳头之间得连线,并且指向乳头”手掌固定在正确得按压部位上,手掌不能抬离患者胸部,也不用每一轮都定位、 2)正确手势:快速定位后,施救者马上将另一只手搭在定位得手得手背上,双手重叠并十指交叉、相互扣起来;只能用掌根部与患者皮肤接触,定位手得五个指头必须全部翘起,不能接触患者胸部皮肤、 3)按压姿势:施救者双膝跪地,以膝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双肩位于双手正上方不得偏斜,用上半身得重量往下施压、按压者得目光应一直盯着患者得脸部,全程观察其面部表情与面色改变、 4)快速按压:按压频率>=100次/分、

心肺复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单人心肺复苏步骤: (1)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人体隔离,戴防护眼镜、手套、隔离膜; (2)发现伤员,判断有无意识。伤员无意识,寻求帮助“快来人啊”; (3)将伤员仰卧定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解开衣服、腰带,脱掉胶靴。 (4)开放气道,清理口腔异物;如有异物,清除口中异物。 (5)判断有无呼吸;(看听试)时间5—10秒。 (6)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两次;如吹气无效,再次摆动伤员头部。 (7)保持头后仰,另一手检查颈动脉有无搏动;喉结旁2cm,时间5—10秒。(8)如有脉搏,可仅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9)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10)每按压30次,口对口吹气2次,如此反复进行操作5个循环后;检查脉搏,如有脉搏,检查呼吸。如没有脉搏,继续做胸外按压。 (11) 伤员有脉搏无呼吸,进行人工呼吸。伤员有呼吸有脉搏,置于昏迷体位。 心肺复苏终止指标 (1)病人已恢复正常呼吸和心跳 (2)确定病人已死亡 (3)心肺复苏进行30分钟以上,查看病人仍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瞳孔无回缩 心肺复苏的要点 (1)发现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以挽救生命 (2)心肺复苏术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3)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操作要点:头后仰,打开气道,捏住鼻孔,封住口唇,一口气后,向口腔内吹气,每分钟12~14次;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 一般在500—600毫升 (4)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要点。位置: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手法: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 用力按压;深度:垂直下压5~6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 (5)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按30:2进行。 婴幼儿心肺复苏手法要点 (1)判断意识:叩击是底部,捏掐合骨处(手背部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地方)(2)口对鼻人工呼吸;使婴儿头部轻轻后仰,畅通呼吸道,但不可使头部过 度后仰,吹气时将婴儿口鼻包紧,吹起频率每分钟20次。 (3)检查脉搏的搏动,判断有无心跳。婴儿检查肱动脉搏动,肱动脉位于 上臂内侧,肘、肩之间。 (4)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指 幼儿:一手手掌下压。 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下压深度:幼儿2.5~3.5厘米,婴儿1.5~2.5厘米按压频率:每分钟100次。

现场心肺复苏术操作程序

现场心肺复苏术操作程序(单人) 【适应症】 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包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 【禁忌症】 1.胸壁开放性损伤。 2.肋骨骨折。 3.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 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症等。 【操作方法】 心肺复苏(cPR)是个连贯、系统的急救技术,各个环节应禁密结合不间断地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如下: 1.判断:确定意识状态、大动脉搏动 判断患者意识是否丧失,应在5~10s内完成。 1.1方法:抢救者可轻拍或轻摇患者的肩部,高声喊叫:“喂,你怎么啦?”;如你认识患者,则最好直接呼喊其姓名。 1.2注意点:严禁摇动患者头部,以免损伤颈椎。若现场有亲人或旁人提供患者意识丧失的可靠信息,可省略以上步骤。 2.判断有无脉搏由于颈动脉为中心动脉,在周围动脉搏动消失时仍可触及脉搏,且可在不脱衣服情况下检查,故十分可靠和方便。对婴幼儿或住院患者可检查股动脉。应在5~10s内完成这一检查。 2.1方法:抢救者一手臵于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保持气道开放;另一手的示指、中指轻臵患者喉结处,然后滑向气管旁软组织处(相当于气管和胸锁乳突肌之间)进行触摸颈动脉搏动。 2.2注意点: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免推移颈动脉;不能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以免造成头部供血中断;不要压迫气管,以免造成呼吸道阻塞;检查不应超过10s;颈部创伤者可触摸肱动脉或股动脉。 3.呼救及招人协助:一旦确定患者已昏迷,应立即呼救,招呼最近的响应者。 3.1方法:大声叫“来人啊!救命啊!” 3.2注意点:协助者的主要任务是协助现场心肺复苏初级救生;向急诊医疗救护系统求救时,应讲清事故地点、回电号码、患者病情和治疗简况;绝不可离开患者去呼救。 4.将患者放臵心肺复苏体位:将患者仰卧于坚实平面如木板上,使头、颈、躯干无扭曲,平卧有利于血液回流,并泵入脑组织,以保证脑组织血供。 4.1方法:翻动患者时务使头、肩、躯干、臀部同时整体转动,防止扭曲。翻动时尤其注意保护颈部,抢救者一手托住其颈部,另一手扶其肩部,使患者平稳地转动为仰卧位 4.2注意点:抢救者跪于患者肩旁,将患者近侧的手臂直举过头,拉直其双腿或使膝略呈屈曲状。 4.3抢救者的位臵应跪于患者的肩部水平,这样抢救者不需移动膝部就能实施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且有利于观察患者的胸腹部。 5.畅通呼吸道凡意识丧失的患者,即使有微弱的自主呼吸,均可由于舌根回缩或坠落,而不同程度地堵塞呼吸道入口处,使空气难以或无法进入肺部,这时应立即通畅呼吸道。在抽掉患者枕头的同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5.1仰头举颏法(或仰头举颌法):抢救者一只手的小鱼际肌放臵于患者的前额,用力往下压,使其头后仰,另一只手的示指、中指放在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上抬起。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开放呼吸道徒手操作法。但操作时应注意手指不要压迫颏下软组织,以防呼吸道受压;也不要压迫下额,使口腔闭合;有假牙者不必取出,因举颏可使牙托复位,有利于人工呼吸。 5.2双手抬颌法:抢救者位于患者头侧,双肘支持在患者仰卧平面上,双手紧推双下颌角,下颌上移,拇指牵引下唇,使口微张。此法适用于颈部有外伤者。因此法易使抢救者操作疲劳,也不易与人工呼吸相配合,故在一般情况下不予应用。 5.3仰头抬颈法;抢救者跪于患者头侧,一手臵于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另一手放在颈后,托起颈部。注意不要过度伸展颈椎;有假牙须取出,以防松动的牙托堵塞呼吸道。 6.实施人工呼吸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以下不同的人工呼吸方法。 6.1口对口人工呼吸:首先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抢救者用按于患者前额一手的拇指与示指捏紧鼻

单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单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一、目的 通过实施徒手心肺复苏,建立患者的循环,呼吸功能,以保证期重要脏器的血液和氧气供应,尽快恢复心跳、呼吸和大脑功能,达到挽救其生命的目的。 二、对象 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 三、操作准备 1、护士准备:者装整洁 2、环境准备:确定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四、操作要点 1、判断患者医师,拍肩并大声呼唤患者。 2、高声呼救,通知相关人员。 3、检查脉搏:摸颈动脉波动(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识别有无呼吸,检查时间不超 过10秒。 4、患者去枕平卧,解开衣领,暴露胸部。 5、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在胸骨中线与两乳头连线的相交处。 6、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置于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根部叠放其上,双手指紧扣,手指翘 起不接触胸壁,手掌与胸骨水平垂直。 7、按压幅度: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5cm,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 度至少为胸廓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未4cm,儿童大约未5cm) 8、频率: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为1:1。 9、按压与呼吸比例30:2,没五个循环检查有无搏动。 10、按压部位准确,用力适当,节奏均匀,持续进行,迅速放松使胸廓复原,放松时手掌根部不离开胸壁。 11、开放气道: ①仰头抬颏法:检查患者头颈部,确定患者头颈部无损伤,以后置于患者前额,手掌向后下方施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手指放在靠近颏部的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来开颈部。 ②拖颈压额法:检查患者头颈部,确定患者头颈部无损伤,一手抬起患者颈部,另一手以小鱼际肌侧下按患者前额,使其头后仰,颈部抬起。 ③拖颌发:抢救两手拇指置于患者口角旁,余四指拖住患者下颌部位,在保证头部和颈部固定的前提下,用力将患者下颌向上抬起,使下齿高于上齿,避免搬动颈部。 12、吹气方法:操作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孔,双唇紧紧包绕住患者口唇用力吹气,连续2次,每次吹气时间不超过2秒,同时检查患者胸部是否起伏。吹毕放开鼻孔,让气体自然由口鼻逸出。每次吹气量500-600ml。频率8-10次/分。 13、反复5个循环,观察心肺复苏是否有效,有效后停止抢救。 14、协助患者取舒适的卧位,整理用物。 五、注意事项 1、判断心跳、呼吸停止要迅速准确,尽早进行心肺复苏。 2、胸外按压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和幅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3、人工呼吸每次吹气量大约500-600ml,吹气量过大可引起胃胀气,吹气量过小达不到吹气目的。 4、检查颈动脉,手法要快而准确,触摸时间不能超过10秒。 5、心脏按压部位准确,按压过程中手不能离开按压部位。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

心肺复苏操作手册

心肺复苏 【适应证】 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包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及心搏极弱)。 【禁忌证】 1、胸壁开放性损伤。 2、肋骨骨折。 3、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 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症等。 【操作方法】 心肺复苏(CPR)是一个连贯、系统的急救技术,各个环节应紧密结合不间断地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如下: 1、判定患者有无意识 方法:目击有人倒地,可重呼轻拍患者,可呼喊患者,轻轻摇动患者肩部,高声喊叫:“同志,你怎么啦?”。 报告:“病人无反应!” 2、判断是否需要复苏(一叫二看三感觉) (1)呼吸:看胸廓无起伏现象或是否为正常呼吸节律。 (2)心跳:触摸颈A感觉有无搏动——病人喉结再滑向一侧2cm,颈动脉搏动点即在此水平面的胸锁乳突肌前缘的凹陷处。 报告:“病人无心跳呼吸!”。3、紧急呼叫 方法:大叫“来人啊!快打120!”;同时将病人去枕平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摆成复苏体位(俯卧病人要翻身),打开上衣、松开裤带。 3、打开气道 (1)仰头抬颏/颌法:抢救者一手掌(小鱼肌)按于患者前额,使病人头后仰,另一手中指和食指抬起下颏/颌。 (2)仰面托颈法:抢救者一手掌(小鱼肌)按于患者前额,一手托起患者颈部。对疑有头、颈部外伤者不宜使用。

(3)托颌法:头、颈部外伤者,抢救者站在病人头后,双手中指和食指轻轻托起下颌。 4、胸外按压: (1)部位:胸骨中段或两侧乳头连线。 (2)方法:以一手的掌根放于按压部,另一手掌根重叠于下一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翘起(上手指紧扣下手指防止移位),使手指离开胸壁,术者的双臂与病人胸骨垂直,向下用力按压,使胸骨明显地压下5cm。小儿2~3cm。 (3)按压频率: 成人:>100次/分 儿童:>100次/分 (4)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比例: 成人:2/30 儿童:2/15 8、口对口呼吸 吹气两次,吹1s。术者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闭患者鼻翼下端,深吸一口气,将口紧贴患者口唇,深而慢地用力吹气,直至患者胸廓抬起。术者口离开,手松开鼻。 9、评估: 连续5个周期后检查复苏有效指征 (1)能扪及颈A搏动; (2)患者颜面、口唇、皮肤、指端颜色由紫转红; (3)散大的瞳孔缩小; (4)呼吸改善或自主呼吸恢复。 报告:“复苏成功!”

心肺复苏的方法和步骤

《疾病与健康》 1.简述现场心肺复苏急救的步骤和方法? 常温下,大脑缺氧4~6分钟就可能造成无法恢复的损伤甚至死亡。当病人停止呼吸、心跳时,要马上拨打急救电话,并及时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抢救,这样就有可能维持病人的生命。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简称心肺复苏,通常采用人工胸外挤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单人徒手的具体救护步骤: 1、判断意识: 先在病人耳边大声呼唤“喂!您怎么啦?”再轻轻拍病人的肩部,如病人对呼唤和轻拍没反应,可判断病人无意识。 2、呼救求援: 当判断病人无意识时,应立刻求助他人帮忙,并拨打急救电话。 3、调整体位: 对于意识不清者,让病人仰卧位,放在坚硬的平面上(如水泥地面等)。 4、打开气道: 用最快的时间,先将病人衣领口、领带等解开,用手帕或毛巾等抠除病人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呕吐物等异物。开放气道有下面三种方法,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均应使耳垂与下颌角的连线和病人仰卧的平面垂直,气道方可开放。在复苏操作的全过程中,应使气道始终处于开放状态。常用开放气道方法如下: (1)仰头提颏法亦称“压额举颏法”,如无颈椎损伤,可首选此法。站立或跪在病人身体一侧,用一手小鱼际放在病人前额向下压迫;同时另一手食、中指并拢,放在颏部的骨性部分向上提起,使得颏部及下颌向上抬起、头部后仰,气道即可开放。(2)仰头托颌法亦称“压额举颌法”,站立或跪在病人身体一侧,用一手小鱼际放在病人前额向下压迫;另一手拇指与食、中指分别放在两侧下颌角向上托起,使头部后仰,气道即可开放。在实际操作中,此法优于其他方法,不仅效果可靠,而且省力、不会造成或加重颈椎损伤。 (3)双手拉颌法如已发生或怀疑颈椎损伤,选用此法可避免加重颈椎损伤,但不便于口对口吹气。站立或跪在病人头顶端,肘关节支撑在病人仰卧的平面上,两手分别放在病人头部两侧,分别用两手食、中指固定住病人两侧下颌角,小鱼际固定住两侧颞部,拉起两侧下颌角,使头部后仰,气道即可开放。 5、判断呼吸: 一看、二听、三感觉。所谓看,就是看病人胸部有无起伏;听,就是耳朵贴在病人口鼻处听有无喘息;感觉,就将脸靠近病人面部感觉有无微弱的鼻息。同时心中默数:1001,1002,1003,1004,1005,如果5秒钟以内没有呼吸,就可以判断为呼吸停止。 6、人工呼吸: 口对口吹气是一种快捷、有效的人工通气方法,呼出气体中的氧气足以满足病人的需要。如口腔严重损伤,不能口对口吹气时,可口对鼻吹气。 (1)确定病人无呼吸后,立即深吸气后用自己的嘴严密包绕病人的嘴,同时用食、

心肺复苏步骤及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步骤及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就是当呼吸终止及心跳停顿时,合并使用人工呼吸及心外按摩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 举凡溺水、心脏病、高血压、车祸、触电、药物中毒、气体中毒、异物堵塞呼吸道等导致的呼吸终止、心跳停顿,在医生到来前,均可利用心肺复苏术维护脑细胞及器官组织不致坏死 心肺复苏ABC A步骤 将病人平卧在平坦的地方,急救者一般站或跪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放在病人的前额上用力向后压,右手指放在下颌沿,将头部向上向前抬起。 注意 让病人仰头,使病人的口腔、咽喉轴呈直线,防止舌头阻塞气道口,保持气道通畅。 B步骤 口对口吹气,也就是人工呼吸。抢救者右手向下压颌部,撑开病人的口,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孔,用双唇包封住病人的口外部,用中等的力量,按每分钟12次、每次800毫升 的吹气量,进行抢救。 一次吹气后,抢救者抬头作一次深呼吸,同时松开左手。下次吹气按上一步骤继续进行, 直至病人有自主呼吸为止。 注意 吹气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急性胃扩张。同时观察病人气道是否畅通,胸 腔是否被吹起。C步骤 胸外心脏按压。抢救者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掌根部置于病人胸前胸骨下段,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两手的手指翘起不接触病人的胸壁,伸直双臂,肘关节不弯曲,用双肩向下压而形成压力,将胸骨下压4厘米至5厘米(小儿为1厘米至2厘米)。 按压部位不宜过低,以免损伤肝、胃等内脏。压力要适宜,过轻不足于推动血液循环; 过重会使胸骨骨折,带来气胸血胸。 B、C步骤应同时进行,按压30次之后做两次人工呼吸,通常一个抢救周期为三轮,也 就是按压90次、人工呼吸6次。 经过30分钟的抢救,若病人瞳孔由大变小,能自主呼吸,心跳恢复,紫绀消退等,可 认为复苏成功 A(assessment、airway)即判断有无意识、畅通呼吸道。当病人发生猝倒等症状时,首先要判断病 人是否还存在意识,可以轻拍病人面部或肩部,并大声喊叫名字或其他称呼。如果没有反应,说明病人意识已丧失,可用手指掐其人中,同时立即高声呼救,呼唤其他人前来帮助救人,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然后将病人放成合适的仰卧体位,一般要适当抬高病人的头部和腿部,与地面呈30度角为宜。畅通呼吸通道,清理口腔、鼻腔异物,并使舌根离开咽后

心肺复苏步骤及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就是当呼吸终止及心跳停顿时,合并使用人工呼吸及心外按摩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 举凡溺水、心脏病、高血压、车祸、触电、药物中毒、气体中毒、异物堵塞呼吸道等导致的呼吸终止、心跳停顿,在医生到来前,均可利用心肺复苏术维护脑细胞及器官组织不致坏死。 心肺复苏ABC A步骤 将病人平卧在平坦的地方,急救者一般站或跪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放在病人的前额上用力向后压,右手指放在下颌沿,将头部向上向前抬起。 注意 让病人仰头,使病人的口腔、咽喉轴呈直线,防止舌头阻塞气道口,保持气道通畅。 B步骤 口对口吹气,也就是人工呼吸。抢救者右手向下压颌部,撑开病人的口,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孔,用双唇包封住病人的口外部,用中等的力量,按每分钟12次、每次800毫升的吹气量,进行抢救。 、 一次吹气后,抢救者抬头作一次深呼吸,同时松开左手。下次吹气按上一步骤继续进行,直至病人有自主呼吸为止。 注意 吹气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急性胃扩张。同时观察病人气道是否畅通,胸腔是否被吹起。 C步骤 胸外心脏按压。抢救者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掌根部置于病人胸前胸骨下段,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两手的手指翘起不接触病人的胸壁,伸直双臂,肘关节不弯曲,用双肩向下压而形成压力,将胸骨下压4厘米至5厘米(小儿为1厘米至2厘米)。 注意 按压部位不宜过低,以免损伤肝、胃等内脏。压力要适宜,过轻不足于推动血液循环;过重会使胸骨骨折,带来气胸血胸。 B、C步骤应同时进行,按压30次之后做两次人工呼吸,通常一个抢救周期为三轮,也就是按压90次、人工呼吸6次。 经过30分钟的抢救,若病人瞳孔由大变小,能自主呼吸,心跳恢复,紫绀消退等,可认为复苏成功。 终止心肺复苏术的条件:已恢复自主的呼吸和脉搏;有医务人员到场;心肺复苏术持续一小时之后,伤者瞳孔散大固定,心脏跳动、呼吸不恢复,表示脑及心脏死亡。 ,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方法 1.先要判断患者意识。大声地呼叫他,或者摇摇他,看是否有反应。凑近 他的鼻子、嘴边,感受是否有呼吸。摸摸他的颈动脉,看是否有搏动, 切忌不可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容易发生危险。 2.开放气道。将患者置于平躺的仰卧位,昏迷的人常常会因舌后坠而造成 起到气道堵塞,这时施救人员要跪在患者身体的一侧,一手按住其额头 向下压,另一手托起其下巴向上抬,标准是下颌与耳垂的连线垂直于地 平线,这样就说明气道已经被打开。 3.人工呼吸。如患者无呼吸,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然后摸颈动 脉,如果能感觉到搏动,那么仅作人工呼吸即可。 4.方法:最好能找一块干净的纱布或手巾,该在患者的口部,防止细菌感 染。施救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大口吸气,屏住,迅速俯身,用嘴包住 患者的嘴,快速将气体吹入。与此同时,施救者的眼睛需观察患者的胸 廓是否因气体的灌入而扩张,气吹完后,松开捏着鼻子的手,让气体呼 出,这样就是完成了一次呼吸过程。每分钟平均完成12次人工呼吸。 5.胸外心脏按压。如果患者一开始就已经没有脉搏,或者人工呼吸进行一 分钟后还是没有触及,则需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6.方法:施救者先要找到按压的部位。沿着最下缘的两侧肋骨从下往身体 中间摸到交接点,叫剑突,以剑突为点向上在胸骨上定出两横指的位 置,也就是胸骨的中下三分之一交界线处,这里就是实施点。施救者以 一手叠放于另一手手背,十指交叉,将掌根部置于刚才找到的位置,依 靠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压,胸骨的下陷距离约为4-5厘米,双手臂必 须伸直,不能弯曲,压下后迅速抬起,频率控制在每分钟80-100次。 7.注意事项:必须控制力道,不可太过用劲,因为力道太大容易引起肋骨 骨折,从而造成肋骨刺破心肺肝脾等重要脏器。老人的骨质本身就脆, 更要加倍注意。 8.单人施救和双人施救的比例。单人施救时,每做15次人工呼吸,就做两 次胸外心脏按压;双人施救,则是每做10次人工呼吸,就做两次胸外心脏按压。 9.停止心肺复苏的指证。在施救的同时也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触 摸患者的手足,若温度有所回升,则进一步触摸颈动脉,发现有搏动即 可停止心肺复苏,尽快把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心肺复苏操作考核及评分标准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表 姓名: 培训专业: 送培单位: 分 解 分 3 总 分 得 分 项目 技术操作要求 1.操作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衣帽鞋),修剪指甲。 5 2 者准备 2 用物准备:硬木板 1块、纱布(弯盘、蹅脚板)等。 复苏目标:操作快速有效恢复猝死患者呼吸循环和意识。 现场安全性判断:查看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1 2.计划 1 ①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轻拍重唤,两侧呼唤“同志,你 怎么了?”口述无意识。 5 ②判断患者呼吸、颈动脉搏动:通过眼看:胸部有无起伏,无起伏表示呼吸停 止。判断呼吸同时,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 部位),旁开两指(或向同侧下方滑动 2-3厘米),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 判断时间为<10秒。 3.评估 患者及 呼救 25 15 5 如无意识、呼吸、脉搏立即大声呼救,寻求他人帮助(来人啊!救命啊!请拨 打 120/或通知医生,准备除颤器)。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步骤 C-A-B )。 胸外心脏按压:C ①体位放置:患者仰卧位坚实平面(外伤患者保护颈椎),检查是否硬板床, 如为软床,胸下需垫胸外按压板,解开衣扣,腰带,暴露胸部,四肢无扭 曲,去枕; ② ③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 1/3交界处或剑突上 2指处;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点 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只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 手指上翘、并拢,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 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抬起时胸壁充分回弹; 按压幅度:5~6cm ; 20 ④ ⑤ 按压频率:100~120次/min ;按压 30次后执行“A ” 开放气道:A 15 15 ①如有明确呼吸道分泌物,应当清理呼吸道、口鼻部,取下活动义齿。 ②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下颌、耳垂与身体长轴垂直。 人工呼吸:B 4.操作 55 要点 (口对口人工呼吸)①口对口人工呼吸。压额、捏鼻、包口吹气(双唇包绕病 人口部形成封闭腔,用力吹气,吹气时间 1s )。用眼睛余光观察病人胸廓是否 抬起。吹气量 500~600ml 。吹毕,松开鼻孔 1-2s ,注意观察胸廓复原情况, 见胸廓抬起即可。吹气两口后,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简易呼吸器使用):使用 E-C 手法压紧球囊面罩,观察病人胸廓是否抬起。 单手按压气囊到底,送气量 500~600ml ,送气时间 1s 。 2次人工呼吸时间小于 10秒 按胸外按压:呼吸比率 30:2,CAB 程序操作 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患者颈 动脉搏动及呼吸<10秒,如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的生命支持。如颈动脉搏动及 呼吸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 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 5 复苏成功,安置患者,协助转医院/或继续抢救,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 征变化。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目的注意事项及操作过程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 目的: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突然发生、意外死亡的患者。 注意事项 1.人工呼吸时送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患者胃胀气 2.胸外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和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3.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长轴垂直。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操作过程: 1.喂喂,同志,你怎么了?快来人呀,赶快拨打120,教师有人晕倒了,我准备做徒手的心肺复苏。 2.解衣露胸,解开腰带,头颈躯体在一条直线 3.看表(现在几点),触摸颈动脉搏动十秒(气管正中旁开两指)(1001、1002、1003、、、、、、1009) 4.无搏动进行胸外按压,按压部位,(沿肋沿滑行胸骨角上两横指处及胸骨中下三分之一处)按压深度至少5cm、按压放松比1:1频率每分钟100次、按压比呼吸比率30:2做五个周期或两分钟,按压过程中操作者应默数计时(11、22、33、44、55、66、77、88、99、1010、11、12、、、、、、、、、、、、30)。 5.做完一个周期后检查患者的呼吸,查看口腔有无分泌物,假牙,清除口腔异物(用纱布擦)、采用仰头抬颌法开放气道,使患者下颌角

与耳垂连线与地面呈九十度,判断呼吸十秒钟,若无呼吸,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6.操作五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呼吸十秒钟(1001、1002、、、、、、1008)患者呼吸和颈动脉搏动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如颈动脉搏动自主呼吸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五个循环后再次判断,(瞳孔又扩大变为缩小,口唇、耳垂、甲床已变红润)已恢复头偏向一侧,协助患者整理衣服,将患者送至就近医院进一步实施高级生命支持

2015版心肺复苏流程

2015版成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判断周围环境 判断意识 (拍双肩、呼唤患者“同志,你怎么啦?”。口诉“病人无意识”。) ↓ 招手呼叫他人协助抢救 (喊“快来人啊!抢救病人啊!”) ↓ 启动BLS (心肺复苏法):(口述)准备除颤监护仪和简易呼吸器、面罩。 ↓ 摆正复苏体位 (仰卧、头、躯干、下肢平直,两上肢置于躯干两侧,解扣胸) ↓ 判断心跳,触摸颈动脉(无心跳,未扪及搏动) (用中食指尖触及气管正中部位(喉结)然后向抢救者侧滑动2-3cm,在气管旁胸锁乳突肌前 缘软组织深处感觉颈动脉有无搏动) ↓ 胸外心脏按压(30次) 『位置』两食指沿肋弓上划,找到胸肋切迹,切迹上至两横指,另一手的一指在两横指上缘“点”住,再用两横指的手掌根中对住“点” 『放置』一掌根中点与按压位置对位,另一掌根重叠,两掌手指交错或伸直,手指上翘 『姿势』身体前倾,肩与按压位置垂直,肩、肘、腕三点一线并与地面垂直,以髋关节为支点,通过上身的力量下压 『深度』下压深度成人5cm以上,5-13岁5cm,婴幼儿4cm 『频率』100次以上/分,婴幼儿100-120次/分 『注意点』切迹上两横指,双掌重叠,手指翘起,三点成一线,垂直,髋关节为支点,上身力量,不要摇舞,压:松=1:1,松时手掌不移位,按压时看面部 ↓ 开放气道 (仰头抬颏法或抑头抬颈法,将头侧向抢救者一侧,并用食指勾出口腔异物) ↓ 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下进行人工呼吸(2次) (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通气二次,并可看到胸部起伏。每次大于1秒。) ↓ 按压、吹气5周期 ↓ 复检呼吸,颈动脉搏动未恢复需立即除颤。 ↓ 除颤结束,报告:继续心肺复苏2分钟后,意识恢复,有自主呼吸,触及大动脉搏动,瞳孔由大变小,面色、口唇红润、皮温变暖,复苏成功。 【适应症】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包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及心搏极弱),或呼吸骤停(脑疝、脑干损伤引起)。 【禁忌症】1、胸壁开放型损伤。2、肋骨骨折。3、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症等。 【目的】恢复心脑肺功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