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讲座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讲座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讲座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讲座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讲座

专题3:数列、极限、数学归纳法

【例1】 在数列{a n }中,a 1=b (b ≠0),前n 项和S n 构成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

(1)求证:数列{a n }不是等比数列; (2)设b n =a 1S 1+a 2S 2+…+a n S n ,|q|<1,求b n 。 解:(1)证明:由已知S 1=a 1=b ∵{S n }成等比数列,且公比为q 。 ∴S n =b q n -

1,∴S n -1=b ·q n -

2(n ≥2)。

当n ≥2时,a n =S n -S n -1=b q n -

1-b q n -

2=b ·(q -1)·q n -

2

故当q ≠1时,n n a a 1+=2

)1()1()1(--?-??-n n q q b q q b =q ,

1

2a a =b q b )1(-?=q -1≠q ,∴{a n }不是等比数列。

当q=1,n ≥2时,a n =0,所以{a n }也不是等比数列。 综上所述,{a n }不是等比数列。

(2)∵|q|<1,由(1)知n ≥2,a 2,a 3,a 4,…,a n 构成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 ∴a 2S 2,a 3S 3,…,a n S n 是公比为q 2的等比数列。 ∴b n =b 2+a 2S 2·(1+q 2+q 4+…+q 2n -

4)

∵S 2=b q,a 2=S 2-S 1=b q -b ∴a 2S 2=b 2q(q -1) ∴b n =b 2+b 2

q(q -1)·2

2211q q n ---

∵|q|<1 ∴∞

→n lim q 2n -

2=0

∴∞→n lim b n =b 2

+b 2

q(q -1)·211

q -=q

b +12

【注】1+q 2+q 4+…+q 2n

-4

的最后一项及这个式子的项数很容易求错,故解此类题时要细

心检验。数列的极限与数列前n 项和以及其他任何有限多个项无关,它取决于n →∞时,数列变化的趋势。

【例2】 已知数列{x n }的各项为不等于1的正数,其前n 项和为S n ,点P n 的坐标为(x n ,S n ),若所有这样的点P n (n=1,2,…)都在斜率为k 的同一直线(常数k ≠0,1)上。

(1)求证:数列{x n }是等比数列; (2)设y n =()

132log 2-+a a n x 满足y s =121+t ,y t =1

21

+s (s,t ∈N ,且s ≠t ) 其中a 为常数,且1

2

3

,试判断,是否存在自然数M ,使当n>M 时,x n >1恒成立?若存在,求出相应的M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证明 (1)∵点P n 、P n+1都在斜率为k 的直线上 ∴

n n n n x x S S --++11=k ,即n

n n x x x -++11

=k

故 (k -1)x n+1=k x n ∵k ≠0,x n+1≠1,x n ≠1 ∴

n

n x x 1+=1-k k

=常数 ∴{x n }是公比为

1

-k k

的等比数列。 (2)答案是肯定的,即存在自然数M ,使当n>M 时,x n >1恒成立。 事实上,由1

2

3

,得0<2a 2-3a +1<1 ∵y n =()

132log 2+-a a n x ∴

n

y 1

=n a a x )132(2log +- 由(1)得{x n }是等比数列,设公比为q>0首项为x 1,则x n =x 1·q n -

1(n ∈N) ∴

n

y 1

=()q n a a )132(2log 1+--1)132(2log x a a +-+ 令d=q a a )132(2log +-,故得{n

y 1

}是以d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又∵s

y 1=2t+1, t y 1=2s+1

s

y 1-t y 1

=2(t -s) 即(s -1)d -(t -1)d=2(t -s) ∴d=-2 故

n y 1=s

y 1+(n -s )·(-2)=2(t+s )-2n+1,(n ∈N ) 又∵x n =(2a 2-3a +1)

n

y 1 (n ∈N )

∴要使x n >1恒成立,即须

n

y 1<0 ∴2(t+s)-2n+1<0,∴n>(t+s)+2

1

,当M=t+s,n>M 时,我们有 n

y 1

<0恒成立, ∴当n>M=(t+s )时, x n =(2a 2-3a +1)

n

y 1>1恒成立。(∵0<2a 2-3a +1<1)

【注】(1)点(x n ,S n )在一直线上是{x n }成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其中公比q ≠1,斜率k ≠0,1)。

(2)如果数列{x n }各项是正数且成等比数列,则数列{log a x n }(a >0,a ≠1)成等差数列。 【例3】 在数列{a n }中a 1=1,当n ≥2时,a n ,S n ,S n -

2

1

成等比数列。 (1)求a 2,a 3,a 4并推出a n 的表达式;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所得的结论; (3)求数列{a n }所有项的和。 解∵a n ,S n ,S n -2

1

成等比数列 ∴S n 2=a n ·(S n -

2

1

)(n ≥2) (*) (1)把a 1=1,S 2=a 1+a 2=1+a 2代入(*)式得:a 2=-3

2 把a 1=1,a 2=-

32,S 3=3

1+a 3代入(*)得:a 3=-152。同理可得:a 4=-352

由此可以推出:

a n =??

???>---=)1()12)(32(2

)1(1n n n n

(2)(i )当n=1,2,3,4时,由(*)知猜想成立。 (ii)假设n=k(k ≥2) 时,a k =-)

12)(32(2

--k k 成立。

故S k 2=-

)

12)(32(2

--k k ·(S k -21)

(2k -3)(2k -1)S k 2+2S k -1=0 ∴S k =

121-k 或S k =3

21

--k (舍去) 由S k+12=a k+1·(S k+1-

2

1

)得

(S k +a k+1)2=a k+1·(a k+1+S k -

2

1) ?

2

)12(1-k +a k+12+

1221-+k a k =a k+12+121-+k a

k -2

1a k+1

?a k+1=

〕〔〔1)1(23)1(22

-+-+-k k

即n=k +1时,命题也成立。

由(i)(ii)可知,a n =??

?

??≥---=)2()12)(32(2

)1(1n n n n

对一切n ∈N 成立。

(3)由(2)得数列前n 项的和S n =1

21

-n 故所有项和S=∞

→n lim S n =0

【注】(1)本题综合了数列、数学归纳法、数列极限等基础知识,所采用的方法是归纳、猜想、证明,是数列中最常见的题型,也是高考热点。

(2)对于{a n }的通项还可以这样来求: ∵S n 2=a n (S n -

21) ∴S n 2=(S n -S n -1)(S n -2

1

) ?

n S 1-11-n S =2,故{n

S 1}是以{11S }为首项,2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n S 1=1

1

S +2(n -1)=2n -1 S n =121-n ,a n =??

???≥---=)2()12)(32(2

)1(1n n n n

对于含有a n ,S n 的关系式中,常将a n 用S n -S n -1(n ≥2)代(或S n+1-S n 用a n+1代),化成S n ,S n+1(或a n ,a n+1)的递归关系式。 【例4】 设A n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1(2

3

N n a A n n ∈-=,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为)(34N n n b n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把数列}{n a 与}{n b 的公共项按从小到大先后顺序排成一个新的数列}{n d ,证明数列{d n }的通项公式为)(312N n d n n ∈=+

(3)设数列}{n d 的第n 项是数列}{n b 中的第r 项,B r 为数列}{n b 的前r 项的和,D n 为

数列}{n d 的前n 项和,T n =B r -D n ,求∞

→n lim

4

)(n n a T 。

解(1)由))(1(23N n a A n n ∈-=,可知A n+1=2

3

(a n+1-1) ∴A n+1-A n =23

(a n+1-a n )=a n +1,即n

n a a 1+=3 而a 1=A 1=

2

3

(a 1-1),得a 1=3 所以数列}{n a 是以3为首项,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a n =3n 。 (2)∵32n+1=3·32n =3·(4-1)2n

=3×(42n +C 12n ·42n -

1(-1)+…+C 2n 2n -

1·4·(-1)+(-1)2n )

=4m+3 ∴32n+1∈}{n b 而数32n =(4-1)2n

=42n +C 2n 1·42n -

1·(-1)+…+C 2n 2n -

1·4·(-1)+(-1)2n

=(4k+1) ∴{}n n b ?23

而数列}{n a ={32n+1}∪{32n } ∴ )(312N n d n n ∈=+

方法2:证明:由计算可知,21,a a 不是数列}{n b 中的项。 ∵3a =27=4×6+3,∴271=d 是数列}{n b 中的第6项。 设k k a 3=是数列}{n b 中的第m 项,则),,(343N m k m k ∈+= ∵,1)23(4)34(333311++=+=?==++m m a k k k ∴1+k a 不是数列}{n b 中的项。

而,3)69(4)34(939322++=+=?==++m m a k k k ∴2+k a 是数列}{n b 中的项,由以上讨论可知 12735231,,,,+=?===n n a d a d a d a d ,

∴数列}{n d 的通项公式是)(31212N n a d n n n ∈==++.

(3)由32n+1

=4·r+3,可知r=4

3

312-+n

∵B r =

2

)

347(++r r =r(2r+5) =43312-+n ·2

7312++n

D n =9127

-·(1-9n )= 8

27(9n -1)

∴T n =B r -D n =8

213491212-?+++n n -827(9n -1)

=89·34n -815·32n +4

3

又∵(a n )4=34n ∴∞

→n lim

4

)(n n a T =

8

9

【例5】 已知函数f (x )=x +22a x - (a >0)

(1)求f (x )的反函数f -

1(x )及其定义域;

(2)数列{a n }满足?????==-+)

(31

11n n a f

a a a

设b n =

a

a a a n n +- ,数列{

b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试比较S n 与87

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 (1)给y -x =2

2

a

x -两边平方,整理得 x =y

a y 22

2+

∵y -x =y -y a y 222+=y

a y 22

2-

=

y

a y a y 2)

)((-+≥0

∴y ≥a 或-a ≤y <0

故f -1

(x )= x

a x 22

2+,其定域为),[)0,[+∞-a a

(2)∵a n+1=f -1

(a n )= n

n a a a 22

2+

∴b n+1=

a

a a a n n +-++11a a

a a a a

a a a

a n n n n +-+--+=

2

22

22

????

?

?+-=a a a a n n

=b n 2

又a 1=3a ,b 1=

a a a a +-11=a a a a +-33=2

1

∴b n =(b n -1)2=(b n -2)2

2=(b n -3)

3

2=…=(b 1)

1

2-n =(

2

1)1

2-n ∴S n =b 1+b 2+…+b n

=21+(21)2+(21)22+{(21)32+(21)42+…+(2

1)12-n } 又∵2n -

1=(1+1)n -

1=1121111----++++n n n n C C C

则当n ≥4时,2111112---++>n n n C C

=1+(n -1)+2

)

2)(1(--n n >n+1 ∴(

21)12-n <(2

1)n+1 ∴S n =21+(21)2+(21)22+[(21)32+(21)42+…+(2

1)1

2-n ] <

21+41+161+ [(21)5+(21)6+…+(2

1

)n+1] =

21+41+16

1+2

112112135-???

?

????

??? ??-??

? ??-n

=21+41+161+161

·???

???????? ??--3211n <

21+41+161+161=8

7 注 本题是一道数列与函数的综合题。首先应准确地求出f -

1(x )及其定义域。搞清定义

域是解题成功的一半。根据函数f (x )解析式的特点,也可以利用三角代换x =a sec θ,θ∈[0,

2

π)∪[π,

2

3π),求函数f (x )的值域,即f -1(x )的定义域。

【例6】 已知数列{a n }中,a 1=4,a n+1=

12

4+-n n a a ,是否存在这样的数列{b n },b n =A

a C Ba n n ++,其中A 、B 、C 为实常数,使得{

b n }是等比数列而不是等差数列?证明你的结论,并求{a n }的取值范围。

解 假设这样的{b n }存在,则应有

b n+1=A a C

Ba n n ++++11=()()2

4241

24124-++-++=

++-++-?

A a A

B

C a C B A

a a C a a B n n n n n n =A A a A B C a A C B n n +-++-+++424244

b n =

A

a C

Ba n n ++

存在q ≠0,q ≠1,q 为常数,使b n+1=q b n ,对n ∈N 都成立,于是比较两边的分子和分母,有

???

?

??

???=+-=++=+-)3(42)2(44)1(42

Cq A B

C Bq A C

B A A A 由(1)可解得A =-1或-2,由(2)、(3)可解得B =-

C 或C=-2B 。 1°若?

??-=-=C B A 1

代入(2)知q=1(B 、C 不能为0,否则b n =0,不合题意要求)舍去。

2°若??

?-=-=B

C A 21代入(2)得q=32

3°当???-=-=C

B A 2时,q=23

4°当?

?

?-=-=B C A 22

时,q=1(舍去)

故现只取A =-1,B =1,C=-2,q=32(不必考虑2

3

=q 时的情况,因为只证存在性)。 得b n =

1

2

--n n a a 所以满足题设条件的数列存在。 对于{a n }的取值范围,我们可以这样解、 ∵a n+1-a n =1

2

4+-n n a a -a n =-

1

)

1)(2(+--n n n a a a ,a 1=4>2,故a 2

如果能证明所有的a n 都大于2,便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a n }是单调递减的。事实上 ∵a n+1-2=

12

4+-n n a a -2=1

)2(2+-n n a a 由上式,我们也可用数学归纳法由a 1>2,得a n >2,所以{a n }单调递减。且因为a n >2,所以

a n -2=2·

1211+---n n a a <3

2

(a n -1-2)

<(

32)2(a n -2-2)<…<(3

2)n -

1(a 1-2) ∴∞

→n lim a n =2,故a n ∈(2,4]。

【注】存在性问题的解法常是假设存在,然后经过推理、运算,或是求出结论得出存在;或是得出矛盾证明不存在。本题的{a n }的范围还可用前半部分的结论来求。解法如下:

b 1=1211--a a =3

2,故b n =(32

)n

1

2--n n a a =(32)n

∴a n =

n )

3

2(11

-+1 由此易得a n ∈(2,4]。

【例7】 (2000全国)(1)设数列{c n },其中c n =2n +3n ,且数列{c n+1-pc n }为等比数列,求常数p 。(2)设数列{a n }、{b n }是公比不相等的两个等比数列,c n =a n +b n ,证明:{c n }不是等比数列。

证法1(1)∵{c n+1-pc n }是等比数列,故有 (c n+1-pc n )2=(c n+2-pc n+1)·(c n -pc n -1) 将c n =2n +3n 代入上式,得:

[2n+1+3n+1-p(2n +3n )]2=[2n+2+3n+2-p(2n+1+3n+1)]·[2n +3n -p(2n -

1+3n -

1)]

整理得:

6

1

(2-p)(3-p)·2n ·3n =0 解之得:p=2或p=3。

(2)设{a n },{b n }的公比分别为p,q,p ≠q,c n =a n +b n 。 为证{C n }不是等比数列,只要证明c 22≠c 1·c 3 事实上: c 22=(a 1p+b 1q)2=a 12p 2+b 12q 2+2a 1b 1pq c 1c 3=(a 1+b 1)(a 1p 2+b 1q 2)

=a 12p 2++b 12q 2+a 1b 1(p 2+q 2)

∵p ≠q,∴p 2+q 2>2pq ,又a 1,b 1不为零,∴c 22≠c 1·c 3,故{c n }不是等比数列。 证法2:先证(2)假设{c n }成等比数列,设11-=n n q a a ;11-=n n p b b ,且q p ≠,

1111--+=+=n n n n n p b q a b a c ,221++=∴n n n c c c

即()()()

1111111

1

2

11++--++=+n n n n n

n p b q a p b q

a p

b q a

即11111111112-++-+=n n n n n n p q b a p q b a p q b a

()q p q p p q pq =?=+?+=∴02222,与q p ≠矛盾

再解(1)n n n c 32+= ,()()n n n n p p pc c 33221-+-=-∴+

由前面的证明知,当2≠p 且3≠q 时,{}n n pc c -+1不是等比数列, 又当2=p 或3=p 时,显然{}n n pc c -+1为等比数列, 因此当数列{}n n pc c -+1为等比数列时,2=p 或3=p

【注】:本题是2000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其证法很多,建议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此题。我们可以得出更一般的结论;

推论1:设数列{c n },c n =a n +b n 且a ≠b ,则数列{c n+1-pc n }为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是p=a 或p=b 。

推论2:设{a n }、{b n }是两个等比数列,则数列{a n +b n }为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是,数列{a n },{b n }的公比相等。

推论3:公比为a 、b 的等比数列{a n },{b n },且a ≠b ,s 、t 为不全为零的实数,c n =s a n +t b n

为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是st=0。

【例8】 数列{a n }中,a 1=8,a 4=2且满足a n+2=2a n+1-a n n ∈N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设S n =|a 1|+|a 2|+…+|a n |,求s n ; (3)设b n =

)

12(1

n a n -( n ∈N),T n =b 1+b 2+…+b n ( n ∈N),是否存在最大的整数m ,使得对

任意n ∈N,均有T n >

32

m

成立?若存在,求出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由a n+2=2a n+1-a n ? a n+2-a n+1=a n+1-a n ,可知{a n }成等差数列,d=1

41

4--a a =-2 ∴a n =10-2n

(2)由a n =10-2n ≥0得n ≤5 ∴当n ≤5时,

()()n n n n n S n 922

182+-=--+

?= 当n>5时,

()()512176512a a a a a a a a a a S n n n ++++++-=----++=

()()

40995529222+-=?+-++--=n n n n

故*5

4095

1922N n n n n n n n S n ∈?????>+-≤≤+-=

(3)b n =

)12(1n a n -=)22(·1

+n n =21(n

1-11+n )

∴T n = b 1+b 2+…+b n =21 [(1-21)+(21-3

1)+…+(n 1-11

+n )]

=

12121

)1(2T T T n

n n n n n >>>=->+--

∴要使T n >

32m 总成立,需32m

1恒成立,即m<8,(m ∈Z )。 故适合条件的m 的最大值为7。

【例9】 (1999年广东)已知函数()x f y =的图像是自原点出发的一条折线,当

() ,2,1,01=+≤≤n n y n 时,该图像是斜率为n b 的线段(其中正常数1≠b ),设数列{}n x 由

()() ,2,1==n n

x f n 定义。

(1)求1x 、2x 和n x 的表达式;

(2)求()x f 的表达式,并写出其定义域;

(3)证明:()x f y =的图像与y =x 的图像没有横坐标大于1的交点。 解:(1)依题意()00=f ,又由()11=x f ,

当10≤≤y 时,函数()x f y =的图象是斜率为10=b 的线段, 故由

()()

10

011=--x f x f 得.11=x

又由()22=x f ,当21≤≤y 时,函数()x f y =的图象是斜率为b 的线段,故由

()()b x x x f x f =--1212,即b

x x 112=- 得.1

12b x +=

记.00=x 由函数()x f y =图象中第n 段线段的斜率为1

-n b ,故得

()()

.11

1---=--n n n n n b x x x f x f

又 ()()1,1-==-n x f n x f n n ,

∴ .2,1,11

1

=??

? ??=---n b x x n n n

由此知数列{}1--n n x x 为等比数列,其首项为1,公比为.1

b

因,1≠b 得

()∑

=----??

? ??-=

+++=-=n

k n n k k n b b b b b x x x 1

1

11,11111

即.1

11

-???

??-=

-b b b x n n

(2)当10≤≤y 时,.x y =即当10≤≤x 时,()x x f =;

当1+≤≤n y n 时,即1-≤≤n n x x x 时,由(1)可知()()().,2,1 =-+=n x x b n x f n n 。 又由(1)得当b >1时,∞

→n lim x n =

1

-b b

;当0

当1>b 时,()x f y =的定义域为??????

-1,

0b b ;

当10<

(3)当b >1,1

-b b

时, 设x ∈(x n ,x n+1

]

(1,

1

-b b

),n ∈N ,则 F (x )=f (x )-x =n+b n (x -x n )-x =(b n -1)x +n -b n x n

∵F (x )在(x n ,x n+1]上为增函数(∵01>-n

b ), ∴f (x )>x 恒成立?F (x n )>0

?x n

而x n =1+

b 1+21

b +…+11-n b

<1+1+…+1=n , ∴1x 成立。 当01时,设x ∈(x n ,x n+1

](1,+∞)(n ∈N),

则F (x )=f (x )-x =(b n -1)x +n -b n x n

∵F (x )在(x n ,x n+1]上是减函数(∵01<-n

b ), ∴f (x )

?x n >n 。

而x n =1+

b 1+21

b +…+11-n b

>1+1+…+1=n 成立 ∴x >1时恒有f (x )

【注】本题若按01分别画出函数f (x )的图像,则思路就比较容易理解。第三小题也可采用数学归纳法证之。 【例10】

已知函数()()R x x f x

∈+=

2

41,点()111,y x P ,()222,y x P 是函数()x f 图像上的

两个点,且线段21P P 的中点P 的横坐标为

2

1

. (1)求证:点P 的纵坐标是定值;

(2)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m n N m m n f a n ,,2,1, =∈?

?

?

??=,求数列{}n a 的前

m

项的和m S ;

(3)若N m ∈时,不等式1

1

m m m m a a S S ++<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这是一道函数、数列、不等式的综合问题.对于(1),直接验证即可;对于(2),

观察m S 的构成:

??

?

??+??? ??-+??? ??-++??? ??+??? ??=m m f m m f m m f m f m f S m 1221 ,

可知(1)的结论又为(2)作了铺垫;对于(3),则应在(2)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恒成立”,结合函数、不等式的知识去解决.总之,本题层层递进,每一小题均为后一小题的基础,因此,从(1)开始,认真走好每一步是解决好本题的关键.

(1)由题可知:12

1

221=?

=+x x ,所以, ()()()(

)()

()

2

14

4424444

44244

442

424

4

442

4

12

4

1212121212121

212

1

2121=

++++=

+++++=

++++=

+++=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f x f y y

点P 的纵坐标4

1

221=+=

y y y P 是定值,问题得证. (2)由(1)可知:对任意自然数n m ,,2

1

=??? ??-+??? ??m n m f m n f 恒成立.

由于??

?

??+??? ??-+??? ??-++??? ??+??? ??=m m f m m f m m f m f m f S m 1221 ,

故可考虑利用倒写求和的方法.即由于:

?

?

? ??+??? ??++??? ??-+??? ??-+??? ??=?

?

?

??+??? ??-+??? ??-++??? ??+??? ??=m f m f m m f m m f m m f m m f m m f m m f m f m f S m 12211221

所以,

()()136

1

)1(212121122112-=+-=???

??+????????? ??+

??? ?

?-++???

?????? ??-+

???

??+????????? ??-+??? ??=m f m m m f m f m m f m m f m f m m f m f S m

所以,()1312

1

-=m S m

(3)∵()13121

-=

m S m , ∴()2312

11+=+m S m

∴11++

12

? ??+--m a m a m ① 依题意,①式应对任意N m ∈恒成立.

(1) 当0=a 时,①式显然不成立,因此0=a 不合题意. (2) 当0

02

3131>+--m a

m ,所以,只需0

a 不成立,因此,0

(3) 当0>a 时,因为0>m a (N m ∈),所以,需且只需

02

3131<+--m a

m 对任意N m ∈恒成立.即:1

32

3-+>

m m a 对N m ∈恒成立. 记()1

32

3-+=

m m m g (N m ∈). ∵ ()()()()

013239

132323531<-+-=-+-++=

-+m m m m m m m g m g , ∴ ()m g (N m ∈)的最大值为()2

51=g , ∴ 2

5>

a . 点评:对于“恒成立”的问题,往往采用分离变量的方法,转化为求某一函数的最值. 【例11】

已知函数()x f 与函数()

()01>-=a x a y 的图像关于直线x y =对称.

()试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函数()x f 的解析式,并指出它的定义域;

(2)数列{}n a 中,11=a ,

当2≥n 时,1a a n >.数列{}n b 中,21=b ,n n b b b S ++=21.点() ,3,2,1,=?

?? ?

?

n n S a P n n n 在函数()x f 的图像上,求a 的值;

(3)在(2)的条件下,过点n P 作倾斜角为

4

π

的直线n l ,则n l 在y 轴上的截距为()13

1

+n b () ,3,2,1=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解:(1)由题可知:()x f 与函数()()01>-=a x a y 互为反函数,

所以,()12+=a

x x f ,()0≥x

(2)因为点() ,3,2,1,=??? ?

?

n n S a P n n n 在函数()x f 的图像上,所以,

12

+=a

a n S n n () ,3,2,1=n (*) 在上式中令1=n 可得:12

11+=a

a S ,

又因为:11=a ,211==b S ,代入可解得:1=a . 所以,()12+=x x f ,(*) 式可化为:

12+=n n

a n

S () ,3,2,1=n ① (3)直线n l 的方程为:n n

a x n

S y -=-,() ,3,2,1=n , 在其中令0=x ,得n n a n S y -=

,又因为n l 在y轴上的截距为()13

1

+n b ,所以, n n a n S -=()13

1

+n b 结合①式可得:2332+-=n n n a a b ②

由①可知:当自然数2≥n 时,n na S n n +=2,()11211-+-=--n a n S n n ,两式作差得:

()11212+--=-n n n a n na b .

结合②式得:

()()1133212+-=+--n n n a n a a n ()N n n ∈≥,2 ③

在③中,令2=n ,结合11=a ,可解得:212或=a , 又因为:当2≥n 时,1a a n >,所以,舍去12=a ,得22=a . 同上,在③中,依次令4,3==n n ,可解得:33=a ,44=a . 猜想:n a n = ()N n ∈.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3,2,1=n 时,由已知条件及上述求解过程知显然成立.

(2)假设k n =时命题成立,即k a k =()3,≥∈k N k 且,则由③式可得:

()1322121+=+-++k k k ka a a k

把k a k =代入上式并解方程得:12

121

+-+--=+k k k k a k 或

由于3≥k ,所以,021)1(212<-+-=-+--k k k k k k ,所以,2

1

21-+--

=+k k k a k 不符合题意,应舍去,故只有11+=+k a k .

所以,1+=k n 时命题也成立.

综上可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n a n = ()N n ∈

点评:演绎和归纳是解决数列问题的常用方法;解决综合题的策略往往是把综合问题分解成几部分,然后各个击破.

【例12】 如图,设曲线C ∶()02≥=y x

y 上的点()000,y x P ,过0P 作斜率为

21x 的直线,与y 轴交于1Q ,过Q 1作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与曲线C 交于P 1(x 1,y 1),然后再过P 1作斜线

1

21x 的直线交y 轴于Q 2,过Q 2作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与曲线C 交于P 2(x 2,y 2),仿此,

作出以下点列:P 0,Q 1,P 1,Q 2,P 2,Q 3,…,P n ,Q n+1,…,已知x 0=1,设()n n n y x P , (1)设()n f x n =,(n=0,1,2,…),求()n f 的表达式;

(2)计算110P Q P ?的面积+221P Q P ?的面积+…+11++?n n n P Q P 的面积+…,

(3)求1

1lim

+-∞

→n n n n n P P P P

解:(1)∵n P 的坐标为()n n y x ,,n

Q P x k n n 211=+

∴直线1+n n Q P 的方程为y -y n =

n

x 21(x -x n )

∵()n n n y x P ,在曲线y 2=x (y >0)上,∴n n x y =, ∴y -n x =

n

x 21(x -x n )

令x =0,得1+n Q 点的纵坐标为y n+1=

2

n x .

∵11++n n P Q 平行于x 轴,∴1+n P 的纵坐标为2

1n n x y =+。

∵y n+1=1+n x ,∴

2

n x =1+n x ,∴

4

1

1=+n n x x 。 ∴数列{}n x 的首项为x 0=1,公比为

4

1

的等比数列,

∴()() ,2,1,0,41=??

?

??==n n f x n

n

(2) ∵x n =n

??? ??41,∴y n =n x =n

???

??21,如设11++?n n n P Q P 的面积为n S ,则有

n S =21x n+1(y n -y n+1)=214

31121212141+++??

?

??=????

????

??

?

??-??? ???

?

?

??n n n

n

∴数列{}n S 是首项为S 0=421??

?

??,公比为3

21??? ??的无穷等比数列。

其各项和为:S 1+S 2+…+S n +…=

14

1211213

4

=

??

? ??-??

?

??。 (3)∵2

1211

)()(n n n n n n y y x x P P -+-=+++=2

12121214141???

???????? ??-??? ??+??????????? ??-??? ??++n n n n

=1

21+??

? ??n ·12192

2+?

?

?

???+n

∴1

1lim

+-∞

→n n n n n P P P P =2lim

21

2191

2192

22=+??

? ??+??? ??+n n

n →∞

2019年高考数学押题卷及答案(共五套)

2019年高考数学押题卷及答案(共五套) 2019年高考数学押题卷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70分) 1. 复数(2)i i +的虚部是 2.如{}23,2a a a ∈-,则实数a 的值等于 3. 若函数1(),10()4 4,01x x x f x x ?-≤xy ,则|21||21|x y y x +++的最小值为 8.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x f 在区间()+∞,8上为减函数,且函数()8+=x f y 为偶函数,则给出如下四个判断:正确的有 ①()()76f f > ②()()96f f > ③()()97f f > ④()()107f f > 9.已知角A 、B 、C 是ABC 的内角,,,a b c 分别是其对边长,向量2(23sin ,cos ),22A A m =,(cos ,2)2 A n =-,m n ⊥,且2,a =3cos 3 B =则b = 10.直线1x y a b +=通过点(cos ,sin )M αα,则2211a b +的取值范围为 11.已知()sin()(0),()()363f x x f f πππωω=+>=,且()f x 在区间(,)63 ππ有最小值,无最

高中数学解题思想之分类讨论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方法 在解答某些数学问题时,有时会遇到多种情况,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得解,这就是分类讨论法。分类讨论是一种逻辑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它体现了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思想与归类整理的方法。有关分类讨论思想的数学问题具有明显的逻辑性、综合性、探索性,能训练人的思维条理性和概括性,所以在高考试题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①问题所涉及到的数学概念是分类进行定义的。如|a|的定义分a>0、a=0、a<0三种情况。这种分类讨论题型可以称为概念型。 ②问题中涉及到的数学定理、公式和运算性质、法则有范围或者条件限制,或者是分类给出的。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分q=1和q≠1两种情况。这种分类讨论题型可以称为性质型。 ③解含有参数的题目时,必须根据参数的不同取值范围进行讨论。如解不等式ax>2时分a>0、a=0和a<0三种情况讨论。这称为含参型。 另外,某些不确定的数量、不确定的图形的形状或位置、不确定的结论等,都主要通过分类讨论,保证其完整性,使之具有确定性。 进行分类讨论时,我们要遵循的原则是:分类的对象是确定的,标准是统一的,不遗漏、不重复,科学地划分,分清主次,不越级讨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不漏不重”。 解答分类讨论问题时,我们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是:首先要确定讨论对象以及所讨论对象的全体的范围;其次确定分类标准,正确进行合理分类,即标准统一、不漏不重、分类互斥(没有重复);再对所分类逐步进行讨论,分级进行,获取阶段性结果;最后进行归纳小结,综合得出结论。 Ⅰ、再现性题组: 1.集合A={x||x|≤4,x∈R},B={x||x-3|≤a,x∈R},若A?B,那么a的范围是_____。 A. 0≤a≤1 B. a≤1 C. a<1 D. 00且a≠1,p=log a (a3+a+1),q=log a (a2+a+1),则p、q的大小关系是 _____。 A. p=q B. pq D.当a>1时,p>q;当0

高考数学备考策略指导.

高考数学备考策略指导 2014-03-17 欢迎您继续收听北京城市广播FM107.3教育面对面特别节目2014北京高招咨询我是主持人杨洋。接下来我们的主题内容是2014高考数学备考指导策略。怎么样能够高效复习。欢迎大家来参与我们的节目,您可以发送短信到:10628821073,或者是拨打热线电话:65150822和65150833。同时可以在微信订阅号当中搜索教育面对面,可以给我们发文字提出您相关的问题。今天我们要和大家说的是怎么样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做非常有效和针对性,关于高考数学的备考。那各位家长和同学有什么问题的话,都可以在我们直播进行当中提出来,提出您的问题。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是北京新东方优能中学教育高考数学课程主力教师孟祥飞老师,孟老师您好,欢迎您参与我们的节目。孟老师也是学习周报的特约编辑,多次参与高考数学的阅卷工作。今天孟老师会在节目当中给大家介绍怎么样能够更有针对性,有策略性来备考数学的考试。那么大家随时可以拨打我们的电话,发送短信和微信参与我们的节目。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也算到高考冲刺最后一段,这段复习阶段当中您认为数学什么是最重要。 孟祥飞:我觉得数学的复习越到后期越重要,不管考生以任何的形势来复习,因为每个人会有个体的差异,不管你有什么形势复习,我觉得最重要一点就是两个字“有效”。 主持人:有效的复习。 孟祥飞:对。何为有效的复习呢?简单讲人家考什么你就复习什么,这句话说什么很可笑,我们当然复习考试内容。但是客观来讲,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其实不是特别明白考试考什么,打一个比方,比如说人家的考察方向是王往东,但是很多学生往西走了,很多学生偏离方向往南往北复习了。 主持人:方向作为学生怎么把握,保证自己不走偏。 孟祥飞:每个老师都会提到,但是考生还要特别重视的`。我们要注重考生说明,尤其是后面有28个样题,很多学生觉得这是考过我怎么还要仔细读,这是非常有必要。 主持人:必须要仔细读,但是怎么读出东西这个很重要。 孟祥飞:我们其实想一下,这个考试说明每年会更换样题。第一,确实题比较老我们要换一换,第二替换掉的题,今年换了几个去年刚刚考的题,提示是特别适合高考。还有的题几年没有换掉,这种题也是很新。我们认真读样题会发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2018上海高考数学大题解题技巧

上海高考数学大题解题技巧 一、立体几何题 1.证明线面位置关系,一般不需要去建系,更简单; 2.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角、二面角、存在性问题、几何体的高、表面积、体积等问题时,最好要建系; 3.注意向量所成的角的余弦值(范围)与所求角的余弦值(范围)的关系(符号问题、钝角、锐角问题)。 二、三角函数题 注意归一公式、二倍角公式、诱导公式的正确性(转化成同名同角三角函数时,套用归一公式、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时,很容易因为粗心,导致错误!),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 三、函数(极值、最值、不等式恒成立(或逆用求参)问题) 1.先求函数的定义域,单调区间一般不能并,用“和”或“,”隔开(知函数求单调区间,不带等号;知单调性,求参数范围,带等号); 2.注意最后一问有应用前面结论的意识; 3.注意分论讨论的思想; 4.不等式问题有构造函数的意识; 5.恒成立问题(分离常数法、利用函数图像与根的分布法、求函数最值法); 四、圆锥曲线问题 1.注意求轨迹方程时,从三种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着想,椭圆考得最多,方法上有直接法、定义法、交轨法、参数法、待定系数法; 2.注意直线的设法(法1分有斜率,没斜率;法2设x=my+b(斜率不为零时),知道弦中点时,往往用点差法);注意判别式;注意韦达定理;注意弦长公式;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 3.战术上整体思路要保10分,争12分,想16分。 五、数列题 1.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时,最后下结论时要写上以谁为首项,谁为公差(公比)的等差(等比)数列; 2.最后一问证明不等式成立时,如果一端是常数,另一端是含有n的式子时,一般考虑用数列的单调性(或者放缩法);如果两端都是含n的式子,一般考虑数学归纳法(用数学归纳法时,当n=k+1时,一定利用上n=k时的假设,否则不正确。利用上假设后,如何把当前的式子转化到目标式子,一般进行适当的放缩,这一点是有难度的。简洁的方法是,用当前的式子减去目标式子,看符号,得到目标式子,下结论时一定写上综上:由①②得证; 3.如果是新定义型,一定要严格的套定义做题(仔细理解新定义)。 4.战术上整体思路要保10分,争12分,想16分。

2020年江苏省高考数学押题试卷(6月份) (解析版)

2020年高考数学押题试卷(6月份) 一、填空题(共14小题). 1.已知集合M={﹣1,0,1,2},集合N={x|x2+x﹣2=0},则集合M∩N=.2.已知复数(i是虚数单位),则z的共轭复数为. 3.为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随机统计了n名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所得数据都在[50,150]中,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已知在[50,100)中的频数为24,则n的值为. 4.执行如图所示的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b的值为. 5.已知A、B、C三人在三天节日中值班,每人值班一天,那么A排在C后一天值班的概率为. 6.底面边长和高都为2的正四棱锥的表面积为.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双曲线经过点(﹣,6),且它的两条渐近线方程是y=±3x,则该双曲线标准方程为. 8.已知sinα+cosα=,则sin2α+cos4α的值为. 9.设S n为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若2a3﹣a5=1,S10=100,则S20的值为.

10.埃及数学中有一个独特现象:除用一个单独的符号表示以外,其它分数都要写成若干个单位分数和的形式.例如可以这样理解:假定有两个面包,要平均分给5个人,如果每人,不够;每人,余,再将这分成5份,每人得,这样每人分得.形如(n=5,7,9,11,…)的分数的分解:,,,按此规律,=(n=5,7,9,11,…).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圆C:(x﹣2)2+y2=4,点P是圆C外的一个动点,直线PA,PB分别切圆C于A,B两点.若直线AB过定点(1,1),则线段PO长的最小值为. 12.已知正实数x,y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1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2AD,E,F分别为AD,DC的中点,AF与BE 交于点O.若,则∠DAB的余弦值为. 14.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1,则的最大值为.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向量, ,且. (1)求的值; (2)若,求△ABC的面积S. 16.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2AA1,AC⊥BC,D、E分别为A1C1、AB的中点.求证: (1)AD⊥平面BCD; (2)A1E∥平面BCD.

高考前数学答题技巧指导

数学答题技巧 1.难题不要怕,会多少写多少。数学评卷的主观性很少,评分细则都是细分到每一分,就算不会做,写几个公式也能拿分。 2.“做快”≠“做对”。数学应先将准确性放在第一位,不能一味地去追求速度或技巧。狠抓基础题,先小题后大题,确保一次性成功。 3.数学没有倒扣分,不确定大题不要涂掉。考试结束前几分钟,切记不要草率地把怀疑做错的大题的解答过程从答卷上涂掉,此时如果还有题目没有做,那么直接把你的分析过程写在答卷上。 4.数学:“522原则”做送分题。坚持“522原则”。把眼睛多盯在选择题的前5个,填空题的前2到3个,解答题的前2个。这些题都是送分的题,不会很难。不管大题小题先抢会做的题,再做有一定解题思路的题,然后拼感觉困难的题,最后再抠实在不会的题。这样可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里多拿分。 5.抓紧时间。不为小题纠缠不休。选择题每个题平均控制在一分半钟以内。

数学冲刺建议:第一,注重基础。我们知道数学试卷中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占80%的比重,我们只有一丝不苟地巩固基础,才能突破难题战胜新题。 第二,注重计算。大家平时的计算中很多题目失分的原因,并不在于方法而是计算出了问题,所以我们平时做题时,要注意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提高自己的运算求解能力。 第三,重点、热点题型要反复练。这样当考试出现同类型题时,你就知道用什么方法,用哪些知识,有什么步骤,从而做到轻车熟路、信手拈来。 第四,要重视平时的每一次考试。大家要把平时的考试当做高考,严格限时完成,并且在速度的体验中提高自己的正确率,同时要提高自己应试的心理素质,保证在任何状态下都心态平和,保证考试正常发挥。

高考数学大题题型解答技巧

高考数学大题题型解答技巧 六月,有一份期待,年轻绘就畅想的星海,思想的热血随考卷涌动,灵魂的脉搏应分 数澎湃,扶犁黑土地上耕耘,总希冀有一眼金黄黄的未来。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 的高考数学大题题型解答技巧,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数学大题必考题型(一) 排列组合篇 1.掌握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并能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2.理解排列的意义,掌握排列数计算公式,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3.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 的应用问题。 4.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和证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5.了解随机事件的发生存在着规律性和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 6.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 的概率。 7.了解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意义,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与相互独立事 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 8.会计算事件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立体几何篇 高考立体几何试题一般共有4道(选择、填空题3道,解答题1道),共计总分27分左右,考查的知识点在20个以内。选择填空题考核立几中的计算型问题,而解答题着重考查立几中的逻辑推理型问题,当然,二者均应以正确的空间想象为前提。随着新的 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立体几何考题正朝着“多一点思考,少一点计算”的发展。从 历年的考题变化看,以简单几何体为载体的线面位置关系的论证,角与距离的探求是 常考常新的热门话题。 知识整合 1.有关平行与垂直(线线、线面及面面)的问题,是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过程中,大量的、反复遇到的,而且是以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论证、计算角、与距离等)中不可缺 少的内容,因此在主体几何的总复习中,首先应从解决“平行与垂直”的有关问题着手,通过较为基本问题,熟悉公理、定理的内容和功能,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概括,掌握

2019年高考数学押题卷及答案(共七套)

2019年高考数学押题卷及答案(共七套) 2019年高考数学押题卷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70分) 1. 复数(2)i i +的虚部是 2.如{}23,2a a a ∈-,则实数a 的值等于 3. 若函数1(),10()4 4,01x x x f x x ?-≤xy ,则|21||21|x y y x +++的最小值为 8.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x f 在区间()+∞,8上为减函数,且函数()8+=x f y 为偶函数,则给出如下四个判断:正确的有 ①()()76f f > ②()()96f f > ③()()97f f > ④()()107f f > 9.已知角A 、B 、C 是ABC 的内角,,,a b c 分别是其对边长,向量2(23sin ,cos ),22A A m =,(cos ,2)2 A n =-,m n ⊥,且2,a =3cos 3 B =则b = 10.直线1x y a b +=通过点(cos ,sin )M αα,则2211a b +的取值范围为 11.已知()sin()(0),()()363f x x f f πππωω=+>=,且()f x 在区间(,)63 ππ有最小值,无最

高三数学复习专题讲座

2010届高三数学复习专题讲座 数列复习建议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北校袁保金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重要衔接点,由于它既具有函数特征,又能构成独特的递推关系,使得它既与高中数学其他部分的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而且具有内容的丰富性、应用的广泛性和思想方法的多样性,所以数列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纵观江苏省近几年高考数学试卷,数列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般情况下都是以一道填空题和一道解答题形式出现,填空题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内容,对基本的计算技能要求比较高,具有“小、巧、活、新”的特点,解答题属于中高档难度的题目,甚至是压轴题.具有综合性强、变化多、难度较大特点,重点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内容为主,考查数列内在的本质的知识和推理能力,运算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纲解读 2、考纲解读(1)考纲中对数列的有关概念要求为A级,也就是说只要了解数列概念的基本含义,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2)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要求都为C级,2010年数学科考试说明中共列出八个C级要求的知识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占了其中两个,说明这两个基本数列在高考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具体要求我们对这两个数列的定义、性质、通项公式以及前n项和公式需要有深刻的认识,能够

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能解决综合性较强的或较为困难的问题.这也说明涉及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综合题在高考中一定出现.(3)由于数列这一章含有两个C级要求的知识点,可以命制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综合题,也可以命制数列与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点相融合的综合题,以及数列应用问题,着重考查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题启示1、考题分布 自2004年江苏省单独命题以来,对数列知识的考查一直是命题的重 2、考题启示(1)数列在高考试卷中占的比重较大,分值约为13%左右,呈一大一小趋势,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都有考查,纵观近几年江苏省高考试题,我们会发现江苏考题与全国卷、其他省市卷数列题有很大区别,具有十分明显的特色,对数列的考查不与其他知识综合,同时也回避了递推数列和不等式,主要揭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内在的本质性的知识,形成江苏卷的一大特色.因此复习中在递推数列方面,特别是利用递推数列求通项,要大胆取舍,不要深挖.(2)客观题主要考查了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突出了“小、巧、活、新”的特点,属容易题或中档题.主观题年年都考,且以中等和难度较大的综合题出现,常放在压轴题的位置.回顾江苏省单独命题以来,对数列的考查可以称得上到了极致.如2007年、2008年在倒数第二题,2005年、2006年在最后一题,2009年数列题前移到第17题,以中等题形式出现,这一显著地变化似乎一种信号,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高考数学复习策略指导

2019年高考数学复习策略指导:高考在即,查字典数学网为了帮助考生们掌握最新资讯,特分享高考数学复习策略,供大家阅读!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科学。很多人都知道数学对于高考的重要性,不论文科还是理科,数学都是必考科目。作为一名从事高中数学教学近十年的教师,我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孩子,他们对数学都有着不同的看法。许多家长也咨询过我关于数学学习方面的问题。下面我就以高考中数学的答题给予大家一些针对性的建议。每年高考都有5+1个大题,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有5个必答题,以及最后一道选作题,共计6道大题。下面以高考中第一道大题为例向大家说明复习的方法,以后会逐一给大家分析复习的方法及技巧。 高考中第一道大题一般都是三角函数或者数列。以三角函数为例:三角函数本身公式较多,学生很容易混淆,这就需要方法。三角函数中高考常用的就那么几个: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二倍角以及降次公式等。另外,三角函数中常出现的题型要全部掌握,如:齐次式问题、定义域问题、平移问题、单调性问题、给定角的范围求最值问题、对称问题、角的变换问题、和三角有关的函数问题、解析式问题。如果大家能把以上问题都熟练掌握并运用的话,三角函数就不再是难题。当然,如果同学们想取得高分,就必须要重基础,抓

课本,分题型逐一击破。 最后希望我的分析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希望大家都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高考数学复习策略就介绍到这里了,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查字典数学网!

高中数学知识点以及解题方法大全

前言 (2) 第一章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 (3) 一、配方法 (3) 二、换元法 (7) 三、待定系数法 (14) 四、定义法 (19) 五、数学归纳法 (23) 六、参数法 (28) 七、反证法 (32) 八、消去法……………………………………… 九、分析与综合法……………………………… 十、特殊与一般法……………………………… 十一、类比与归纳法………………………… 十二、观察与实验法………………………… 第二章高中数学常用的数学思想 (35) 一、数形结合思想 (35) 二、分类讨论思想 (41) 三、函数与方程思想 (47) 四、转化(化归)思想 (54) 第三章高考热点问题和解题策略 (59) 一、应用问题 (59) 二、探索性问题 (65) 三、选择题解答策略 (71) 四、填空题解答策略 (77) 附录……………………………………………………… 一、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二、两套高考模拟试卷………………………… 三、参考答案…………………………………… 前言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要善于解题。而当我们解题时遇到一个新问题,总想用熟悉的题型去“套”,这只是满足于解出来,只有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理解透彻及融会贯通时,才能提出新看法、巧解法。高考试题十分重视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特别是突出考查能力的试题,其解答过程都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要有意识地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提高数学素质,使自己具有数学头脑和眼光。 高考试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考查: ①常用数学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消去 法等; ②数学逻辑方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归纳法、演绎法等; ③数学思维方法:观察与分析、概括与抽象、分析与综合、特殊与一般、类比、 归纳和演绎等; ④常用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化 归)思想等。 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基础知识相比较,它有较高的地位和层次。数学知识是数学内容,可以用文字和符号来记录和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力的减退,将来可能忘记。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一种数学意识,只能够领会和运用,属于思维的范畴,用以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处理和解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不是受用一阵子,而是受用一辈子,即使数学知识忘记了,数学思想方法也还是对你起作用。 数学思想方法中,数学基本方法是数学思想的体现,是数学的行为,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可以选用作为解题的具体手段。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它与数学基本方法常常在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 可以说,“知识”是基础,“方法”是手段,“思想”是深化,提高数学素质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和运用,数学素质的综合体现就是“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金钥匙,掌握解题的思想方法,本书先是介绍高考中常用的数学基本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消去法、反证法、分析与综合法、特殊与一般法、类比与归纳法、观察与实验法,再介绍高考中常用的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 第一章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 一、配方法 配方法是对数学式子进行一种定向变形(配成“完全平方”)的技巧,通过配方找到已知和未知的联系,从而化繁为简。何时配方,需要我们适当预测,并且合理运用“裂项”与“添项”、“配”与“凑”的技巧,从而完成配方。有时也将其称为“凑配法”。 最常见的配方是进行恒等变形,使数学式子出现完全平方。它主要适用于:已知或者未知中含有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二次代数式的讨论与求解,或者缺xy项的二次曲线的平移变换等问题。 配方法使用的最基本的配方依据是二项完全平方公式(a+b) 2 =a 2 +2ab+b 2 ,将这个公式灵活运用,可得到各种基本配方形式,如: a 2 +b 2 =(a+b) 2 -2ab=(a-b) 2 +2ab; a 2 +ab+b 2 =(a+b) 2 -ab=(a-b) 2 +3ab=(a+ b 2) 2 +( 3 2b) 2 ; a 2 +b 2 +c 2 +ab+bc+ca= 1 2[(a+b) 2 +(b+c) 2 +(c+a) 2 ] a 2 +b 2 +c 2 =(a+b+c) 2 -2(ab+bc+ca)=(a+b-c) 2 -2(ab-bc-ca)=… 结合其它数学知识和性质,相应有另外的一些配方形式,如: 1+sin2α=1+2sinαcosα=(sinα+cosα) 2 ; x 2 + 1 2 x=(x+ 1 x) 2 -2=(x- 1 x) 2 +2 ;……等等。 Ⅰ、再现性题组: 1. 在正项等比数列{a n}中,a1?a5+2a3?a5+a3?a7=25,则 a3+a5=_______。 2. 方程x 2 +y 2 -4kx-2y+5k=0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_____。 A. 1 41 C. k∈R D. k= 1 4或k=1 3. 已知sin 4 α+cos 4 α=1,则sinα+cosα的值为______。 A. 1 B. -1 C. 1或-1 D. 0 4. 函数y=log1 2 (-2x 2 +5x+3)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 A. (-∞, 5 4] B. [ 5 4,+∞) C. (- 1 2, 5 4] D. [ 5 4,3) 5. 已知方程x 2 +(a-2)x+a-1=0的两根x1、x2,则点P(x1,x2)在圆x 2 +y 2 =4上,则实数a=_____。 【简解】 1小题:利用等比数列性质a m p -a m p +=a m 2 ,将已知等式左边后配方(a3+a5) 2 易求。答案是:5。 2小题:配方成圆的标准方程形式(x-a) 2 +(y-b) 2 =r 2 ,解r 2 >0即可,选B。 3小题:已知等式经配方成(sin 2 α+cos 2 α) 2 -2sin 2 αcos 2 α=1,求出sinαcosα,然后求出所求式的平方值,再开方求解。选C。 4小题:配方后得到对称轴,结合定义域和对数函数及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求解。选D。 5小题:答案3-11。 Ⅱ、示范性题组: 例1.已知长方体的全面积为11,其12条棱的长度之和为24,则这个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长为_____。 A. 23 B. 14 C. 5 D. 6 【分析】先转换为数学表达式:设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x,y,z,则211 424 () () xy yz xz x y z ++= ++= ? ? ? ,而欲求对角线长x y z 222 ++,将其配凑成两已知式的组合形式可得。

2020高考数学押题卷及答案(文理合卷)

2020届高考数学仿真押题卷——四川卷(文 理合卷2)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集合{}{}11,lg(2)M y y x x N x y x ==++-==-,则()N M I eR 为 ( ) A .? B .M C .N D .{2} 2.(理)已知,x y ∈∈R R ,i 为虚数单位,且[(2)i +](1i)20081004i x y --=-,则1i 1i x y ++?? ? -?? 的值为 ( ) A .20102 B .-1 C .2020+2020i D .20102i (文)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是(0n n S a m a =-≠且1)a ≠,那么“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是( ) A .1m = B .1m ≥ C .1m ≤ D .m 为任意实数 3.已知圆C 与直线0x y -=及40x y --=都相切,圆心在直线0x y +=上,则圆C 的方程为 A .22(1)(1)2x y ++-= B .22(1)(1)2x y -++= C .PF PA + D .22(1)(1)2x y +++= 4.设()f x '是函数()f x 的导函数,()y 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y f x =的图象最有可能的是

5.若函数22()cos ()sin ()y a b x a b x x =++-∈R 的值恒等于2,则点(,)a b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 A .(2,0) B .(-2,0) C .(0,-2) D .(-1,1) 6.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1,AA AD DC ===1AC 与11D C 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 ( ) A B C D 7.如图,正五边形ABCD E 中,若把顶点,,,,A B C D E 种,使得相邻顶点所染颜 色不同,则不同的染色方法共有 ( ) A .30种 B .27种 C .24种 D .21种 8.已知,,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点,O 为平面ABC 内任一点,动点P 满足等式 1[(1)(1)3 OP OA OB λλ=-+-u u u r u u u r u u u r (12)](OC λλ++∈u u u r R 且0)λ≠,则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 ) A .内心 B .垂心 C .重心 D .AB 边的中点 9.已知函数()f x =1201x x <<<,则 ( ) A .1212()() f x f x x x > B . 1212 ()() f x f x x x = C . 1212 ()() f x f x x x < D .无法判断 11 ()f x x 与22() f x x 的大小 10.定义:若数列{}n a 为任意的正整数n ,都有1(n n a a d d ++=为常数),则称{}n a 为“绝对和数列”,d 叫做“绝对公和” .已知“绝对和数列”{}n a 中,12a =,绝对公和为3,则其前2020项的和2009S 的最小值为( )

高考数学考前指导

高考数学考前指导 目录 一、选择题的解法二、填空题的解法三、三角函数解答题的解法。四、立体几何解答题的解法。五、概率解答题的解法。六、数列解答题的解法。七、函数解答题的解法。八、不等式解答题的解法。九、解析几何解答题的解法。十、应用题。十一、高考复习指导:考好数学四大“绝招”十二、小知识点: 一、选择题的解法 一、知识归纳 数学选择题在当今高考试卷中,不但题目多,而且占分比例高,近年来选择题均为60分,占数学总分的40%。数学选择题具有概栝性强,知识覆盖面广,小巧灵活,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深度等特点,考生能否迅速、准确、全面、简捷地解好选择题,成为高考成功的关键。 二、数学选择题的求解,一般有两种思路:一是从题干出发考虑,探求结果(常规解法80---90%);二是题干和选择支联合考虑或从选择支出发探求是否满足题干条件。 三、选择题的类型: (1)定量型(2)定性型(3)定位型(4)定形型(5)综合型(6)信息迁移型等 四、解选择题的基本要求: 1:审2:察3:思4:解5:注意间接解法的应用。尽量避免“小题大做”。注意“准”、“快”、“巧”。合理跳步、巧妙转化。 五、常用方法: ㈠直接法:(常规解法80---90%) ㈡排除法(淘汰法):选择题中的正确答案都是唯一的。使用筛选法的具体做法是:充分运用选择题中单选题的特征,即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择支这一信息,采用简捷有效的手段(如取特殊值,找特殊点,选特殊位置等),通过分析、推理、计算、判断,对各选择支进行筛选,排除假支,选出真支。 ㈢特例法:就是运用满足题设条件的某些特殊值、特殊位置、特殊关系、特殊图形、特殊函数等对各各选择支进行检验或推理,利用问题在某一特殊情况下不真,则它在一般情况下也不真的原理,达到肯定一支或否定三支(去谬)的目的。 ㈣数形结合法 ㈤估算法:是一种粗略的算法,即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较简单的问题,求出答案的近似值,或把有关数值扩大或缩小,从而对运算结果确定出一个范围或作出一个估计,进而作出判断的方法。 二、填空题的解法 考题剖析 ㈠直接求解法 ㈡特例求解法:包括特殊值法、特殊函数法、特殊位置法、特殊点法、特殊数列法、特殊模型法等;当填空题的题目提供的信息暗示答案唯一或其值为定值时,可选取符合条件的特殊情形进行处理,得到结论。 ㈢数形结合法 三、三角函数解答题的解法 一、知识归纳: 1、应用诱导公式,重点是“函数名称”与“正负号”的正确判断,一般常用“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的口诀确定三角函数名称和判定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2、在运用两角和、两角差、二倍角的相关公式时,注意观察角之间的关系,公式应正确、熟练地记忆与应用,并 注意总结公式的应用经验,对一些公式不仅会用,还会逆用,变形用,如 tg+tg tg(+)= 1tg tg αβ αβ αβ - 的变形 tg+tg=tg(+)(1) tg tg αβαβαβ -,二倍角公式 22 cos2cos sin ααα =-22 12sin2cos1 αα =-=-的变形用: 2 1cos2 cos 2 α α + =, 2 1cos2 sin 2 α α - =, tan 2 α= α α cos 1 sin +=α α sin cos 1- ,, cos sin 2 2 sinα α α= α α α α α2 sin 1 cos sin 2 1 ) cos (sin2+ = + = +等。 3、常用的三角变换 ①角的变换:主要是将三角函数中的角恰当变形,以利于应用公式和已知条件: 如2α=(α+β)+ (α-β) 2β=(α+β)-(α-β) α=[(α+β)/2]+[( α-β)/2], β=[(α+β)/2]-[( α-β)/2] α=2α/2=(α+β-β) ②函数名称变换:主要是切割化弦、弦切互换、正余弦互换、正余切互换。 ③公式的活用 主要有公式的正用、逆用、变形用。通过适当的三角变换,以减少函数种类及项数,降低次数,使一般角化 为特殊角。 注意切割化弦通分、降幂和升幂等方法的使用,充分利用三角函数值的变式,如,1=tan450,-1=tan1350 , = tan600, =cos600或 =sin300,sinx+cosx=2sin(x+),创造条件使用公式。 4、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1)掌握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与函数y=sinx的图像之间互相交换,提倡先平移后压缩(伸展),但先压缩(伸 展)后平移也经常出现现在题目中,所以也必须熟练掌握,无论是哪种变换,切记每一个变换总是对字母x而言, 即图像变换要看“单个变量”起多大变化,而不是“角变化”多少。另注意能以向量的形式表示平移。 (2)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是中心对称图形。其对称中心是图像与x轴的交点,同时也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 是经过图像的波峰顶或波谷底且与x轴垂直的直线。 ⑶给出图像确定解析式的题型,有时从确定“五点法”中的第几个点作为突破口即可。 ⑷求定义域是研究其他性质首先应要考虑的方面之一,既要注意一般函数求定义域的规律,又要注意三角函数本 身的特有属性,例如题中出现tanx,则一定有x≠kπ+(π/2)(k∈Z),不要遗忘. 又如y=sinx+cosx+sinxcosx,令t=sinx+cosx,? Sinxcosx=2 1 2- t ,y=t+ 2 1 2- t(注意t的范围) 5、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面积公式) 外接圆半径R C c B b A a 2 sin sin sin = = = 内切圆半径S=c b a+ + ( 2 1 )r 6、与平面向量结合,注意平面向量知识 1)平面向量的加减法运算(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 2)两向量平行: 3)两向量垂直: 4)向量的数量积:(注意向量的夹角) 四、立体几何解答题的解法 - 1 -

高中数学解题的思想方法

高中数学解题的思想方法(经典)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要善于解题。而当我们解题时遇到一个新问题,总想用熟悉的题型去“套”,这只是满足于解出来,只有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理解透彻及融会贯通时,才能提出新看法、巧解法。高考试题十分重视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特别是突出考查能力的试题,其解答过程都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要有意识地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提高数学素质,使自己具有数学头脑和眼光。 高考试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考查: ① 常用数学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消去法等; ② 数学逻辑方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归纳法、演绎法等; ③ 数学思维方法:观察与分析、概括与抽象、分析与综合、特殊与一般、类比、归纳和演绎等; ④ 常用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化归)思想等。 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基础知识相比较,它有较高的地位和层次。数学知识是数学内容,可以用文字和符号来记录和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力的减退,将来可能忘记。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一种数学意识,只能够领会和运用,属于思维的范畴,用以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处理和解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不是受用一阵子,而是受用一辈子,即使数学知识忘记了,数学思想方法也还是对你起作用。 数学思想方法中,数学基本方法是数学思想的体现,是数学的行为,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可以选用作为解题的具体手段。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它与数学基本方法常常在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 可以说,“知识”是基础,“方法”是手段,“思想”是深化,提高数学素质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和运用,数学素质的综合体现就是“能力”。 为了帮助大家掌握解题的金钥匙,掌握解题的思想方法,咱们就先介绍高考中常用的数学基本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消去法、反证法、分析与综合法、特殊与一般法、类比与归纳法、观察与实验法,再介绍高考中常用的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化归)思想。最后谈谈解题中的有关策略和高考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在每一个方法,先是对方法或者问题进行综合性的叙述,再以三种题组的形式出现。再现性题组是一组简单的选择填空题进行方法的再现,示范性题组进行详细的解答和分析,对方法和问题进行示范。巩固性题组旨在检查学习的效果,起到巩固的作用。每个题组中习题的选取,又尽量综合到代数、三角、几何几个部分重要章节的数学知识。 一、配方法 从而化繁为简。何时配方,需要我们适当预测,并且合理运用“裂项”与“添项”、“配”与“凑”的技巧,从而完成配方。有时也将其称为“凑配法”。

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第42讲)应用性问题

题目高中数学复习专题讲座应用性问题 高考要求 数学应用题是指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其他领域中的问题 高考对应用题的考查已逐步成熟,大体是三道左右的小题和一道大题,注重问题及方法的新颖性,提高了适应陌生情境的能力要求 重难点归纳 1 解应用题的一般思路可表示如下: 数学解答 数学问题结论 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实际问题 2 解应用题的一般程序 (1)读 阅读理解文字表达的题意,分清条件和结论,理顺数量关系,这一关是基础 (2)建 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利用数学知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熟悉基本数学模型,正确进行建“模”是关键的一关 (3)解 求解数学模型,得到数学结论 一要充分注意数学模型中元素的实际意义,更要注意巧思妙作,优化过程 (4)答 将数学结论还原给实际问题的结果 3 中学数学中常见应用问题与数学模型 (1)优化问题 实际问题中的“优选”“控制”等问题,常需建立“不等式模型”和“线性规划”问题解决 (2)预测问题 经济计划、市场预测这类问题通常设计成“数列模型”来解决 (3)最(极)值问题 工农业生产、建设及实际生活中的极限问题常设计成“函数模型”,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 (4)等量关系问题 建立“方程模型”解决 (5)测量问题 可设计成“图形模型”利用几何知识解决 典型题例示范讲解 例1为处理含有某种杂质的污水,要制造一个底宽为2米的无盖长方体沉淀箱(如图),污水从A 孔流入,经 沉淀后从B 孔流出,设箱体的长度为a 米,高度为b 米, 已知流出的水中该杂质的质量分数与a 、b 的乘积ab 成反 比,现有制箱材料60平方米,问当a 、b 各为多少米时, 经沉淀后流出的水中该杂质的质量分数最小(A 、B 孔的 面积忽略不计)? B A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