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文本分析

关注单元主题与要素: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读中国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为主题,安排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四篇课文和快乐读书吧。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引导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和“激发学生对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

关注阅读书目的地位:《三国演义》是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的推荐书目之一,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明清时期甚至有“第一才子书”之称。自问世以来,取材于它的各类文艺作品不胜枚举。它的巨大影响力,以至于使艺术的真实盖过了历史的真实。

关注阅读书目的内容:《三国演义》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关注阅读书目的作者: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他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整本书阅读框架

学情分析

学习基础: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读中国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为主题,其中安排了《草船借箭》一文,学生对《三国演义》一书有初步的认识;并且四大名著的影视作品及漫画版书籍也是深受学生喜欢。但原著篇幅长,内容庞杂,人物众多,语言半文半白,五年级学生读起来会感觉比较难懂。

年龄特点: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看,五年级学生身体迅速发育,由儿童向青少年初期发展,活泼好动、渴求上进、自尊心强;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习体系,具备了对具体事物的认知能力;但思想方法单纯片面,缺乏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

因此,在整本书阅读推进课上,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搭建思考与表达的平台,引导学生感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激发学生持续阅读原著的兴趣。

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另外,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整本书阅读,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定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汇总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学生课余时间增加,获得了更多的阅读时间,整本书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教师和家长的关注。《三国演义》的阅读指导总共分为“导读课——探索课——交流课”三种课型。

第一课时以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为主要目的,同时教导学生尝试运用阅读古典名著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部分故事内容,学会制定阅读计划。

第二课时主要为了了解学生阅读进展,交流阅读收获,增强阅读期待,激发持续阅读兴趣。在这一环节中,以导图+配图的形式,梳理三国历史时间线索,串联全书主要情节脉络,厘清书中主要人物关系,把握故事主要内容。浅析主要人物形象,全面品析周瑜等英雄人物。

第三课时重点关注学生阶段性和终结性阅读成果的设计、展示、点评,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阅读能力发展、提升。目的在于回顾《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的过程,外化阅读成果,延伸阅读经验,建构阅读意义,激发学生阅读的持久动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解析“时间主线”和“人物关系图”,深入理解作品内容,梳理全书内容,捋清人物关系。

2.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简练生动的语言评价人物形象,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拓展学生思辨性思维。

3.情感目标:梳理阅读收获,并将其融合到生活中。

4.核心素养目标:通过观察图片、问题导向、互动交流等途径,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伴合作探究,正确、全面认识和品析三国英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1.解析“人物关系图”,捋清人物关系。

2.训练学生简练生动的语言评价人物形象,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拓展学生思辨性思维。

课前准备

教案、PPT、阅读指导手册、《三国演义》、奖品、学习单、分组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齐声诵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lèi)江月。

2.三大集团自我介绍,提高士气。

二、畅所欲言,趣识英雄

看图猜故事,识英雄人物

三、群英荟萃,解析主线

1.一读阅读指导手册,完成各阶段小标题的概括,并连接对应的图片。

2.根据时间线索,概括主要内容。

1.完成各集团人物关系图,交流汇报。

2.汇合三大集团人物关系图,说说:从这张关系网上,你了解到了什么?

四、众说纷纭,品行导思

1.二读阅读指导手册,评价《草船借箭》中的周瑜形象。

2.假如你作为周瑜的好朋友,听闻周瑜被世人厌恶,你有什么要表达的?

3.视频介绍,了解周瑜。

4.东吴集团在研读故事时也特意为周瑜写了诉讼状,我们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5.结合“古代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中给周瑜的颁奖词,懂得全面评价人物形象。

1.三读阅读指导手册第16至17页,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典故并说明原因。

2.创设情境,趣味表达:朋友圈赞英雄。

介绍集团内你最想宣传的一位英雄人物,你会选择谁?会怎么写?

这节课,我们读故事,识英雄;读主线,捋关系;读全局,品形象。我们从阅读中了解了很多英雄人物,书中还有很多奥秘,让我们继续深度阅读,为下次阅读分享做好充分准备吧!

【设计意图】

结合阅读指导手册,以及视频介绍拓展,用简练生动的语言进行人物评价,丰富了对人物的深入认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拓展学生深度思维。

并且创设真实的表达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场景设置中链接生活、真实体验,把读写融合在一起。学生在情境中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从而进行知识的迁移与运用。

【评价方式】

学生大胆想象,积极交流分享,教师语言评价+实物奖励。

板书设计

课后延伸

1.完善学习单“朋友圈赞英雄”部分。

2.完成阅读指导手册相应版块。

《三国演义》 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1 课程说明: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学生要阅读5本以上名著,字数达到150万以上。“名著导读”是新教材增设的一个板块,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设想: 教学“导读”应结合文本的视觉和影视的视觉,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然后以学生的潜心阅读为主。本导读拟设2课时,第1课时以教材中的导读内容为依托,较全面地介绍名著;第2课时让学生通过活动(名著故事会、精彩片段选读),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 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 3)复习《赤壁怀古》《蜀相》; 4)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 2)理解教材中导读内容,把握要点;

3)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比较鉴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 2)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 3)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 教学重点: 1、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语言知识积累; 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文学语言与史传语言的比较鉴赏。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序幕。 2、展示篇首词,略作欣赏。 3、联系复习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二、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一提起《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脱口而出: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导读名著 1、名著的形成 1)《三国演义》的编撰者是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元末明初。 2)《三国演义》的形成,课件展示: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宋代讲史平话“说三分”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 明初罗本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 2、名著的影响 1)老师讲意思和运用,学生抢答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熟语 课件显示:唱空城计,过五关斩六将,说曹操曹操就到,乐不思蜀,赔了夫人又折兵,人在曹营心在汉,扶不起的阿斗。 2)课件显示歇后语前半句,学生抢答后半句。 3)名著其他影响如:京剧“失”“空”“斩”是传统剧目;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易中天《品三国》让经典走向普通民众;教材选编《出师表》《赤壁之战》《孔明挥泪斩马谡》。 3、名著的价值 1)课件出示《三国演义》的内容和思想;教师介绍《三国演义》的情节时间跨度、线索、作品倾向。

教案《三国演义》阅读课教学设计-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读书推荐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好书推荐活动中认识《三国演义》一书,并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让学生学会运用“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读《三国演义》。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 教学准备: 1、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段。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演唱。 2.过渡:刚才我们听到的这一首雄浑的歌曲就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它让我们仿佛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回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今天,让我们带着感慨“走进三国”。 二、了解三国 1、你对这本书有什么了解? 师出示图书图片。 教师介绍手中图书: 封面、书脊、封底、目录、及前言。 2.介绍书名及作者。 出示课件,指名读。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

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3、认识作品中的人物 在三国的舞台上,曾经出现了许多鲜活的面容,据统计此书中大约描写了1200多个人物,有名有姓的人物共1191人,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汉、三国、晋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人,其他176人。在这些众多的人物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你最佩服谁? 出示:书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同学们自由交流。 出示:书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断,让学生观看,初步感受分析有关人物的特点,教师加以引导。 (1)、曹操——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位自称英雄的人物有哪些“英雄”的壮举呢? (a)、挟天子以令诸侯,想称霸天下,具有胸怀大志,最后终于统一了北方。 (b)、他主张屯田,发展农业生产。 (c)、他不但腹有良谋,能够礼贤下士,而且知人善用。例如:曹操听说许攸来了,顾不上穿鞋,急忙光着脚迎出来。

小学语文《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公开课教案

小学语文《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 活动目标: 1.承接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走进名著,拓展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在读书交流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3.感受名著的魅力,从中受到感染和情感品质的熏陶,进一步感受中国灿烂、而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实施过程: 教师谈话导入: 中国古典名著都是我们宝贵的遗产,本本都是经典著作。那么经典是什么呢?经典是人们常说的“我在重读”,而不是“我在阅读”的那类书。当我每一次重读经典的时候,都像初次阅读一样,是一次新发现的旅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名著,用心贴近经典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吧。 板块一:走进“三国” 好书分享(打开读书资料袋,展示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1.简介背景 2.简介作者 3.简介作品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之一,它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的史料处理原则,是小说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实,使读者产生真实感,虚,是小说更生动、人物形象更丰满。 其次,在人物塑造方面,采用类型化的写法,专门突出人物的某一个特点,并通过夸张、对比、烘托等手法,把这一特点发展到极致。 第三,叙事结构上,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精心结构无数的故事,虽事件复杂,却不琐碎支离,虽曲折变化,然脉络分明,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第四,具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色。 《三国演义》不仅对中国古代小说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亚洲的其他国家广泛流传。 (设计说明:要聊书并真正走进故事,前序工作要做好。通过自己的读书收获,学生交流以上信息时是一个分享的过程。从此为突破口带学生随着作者走进历史走进故事。) 板块二:感受“三国” 一、情境导入 1.听音乐《滚滚长江东逝水》猜片名。 2.抢答激趣猜人物 (1)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是谁?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创作背景、主要内容。 2.掌握阅读《三国演义》的基本阅读方法,能够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3.了解《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能梳理人物生平,讲出精彩情节,并能对人物做出有理有据的评价。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任务一:说“三国”,解“三国” 1.读书名,说说“三国”指的是什么? 2.了解《三国演义》。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2)“演义”是指根据本历史改编的小说。 (3)《三国演义》是一部依据史书《三国志》,吸取了民间说书艺人的创作,加上了作者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创作出来的小说。讲述的是东汉末年,皇权衰微,宦官当权,天下大乱,爆发了黄巾军起义,西凉刺史董卓乘机独揽了大权,残害忠良,民不聊生,天下群雄奋起讨伐,董卓死后,群雄相争,其中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三个集团慢慢壮大,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后来三个国家势力减弱,最终统一成为晋国。

任务二:读目录,说发现 1.翻看原著目录页,任选一个读一读,说说和平时读的目录有什么区别。 2.了解章回体。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外在叙述体式,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或“节”。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的文字作标题,称为“回目”,概括本回的故事内容。 3.任选三个回目读读,说说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三国演义》的回目,基本上是“人物+事件”的结构。 任务三:串目录,解生平 1.说说自己知道的《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 2.读读这些人物,猜猜老师这样横排和竖排的依据。 刘备曹傲孙权张飞许褚黄盖诸葛亮许攸鲁肃3.古人的称呼有好几种,有名、有字、有号,读读这些主要人物的不同称呼。 刘备刘皇叔刘玄德大耳贼曹操曹孟德阿瞒曹丞相诸葛亮孔明卧龙先生张飞张翼德关羽关云长关公美髯公汉寿亭侯 4.记住关羽的不同称呼,到目录中找到有关羽的回目。按顺序排列下来,我们就理清了关羽的生平。借助目录,我们就能快速了解人物生平,如果我们还想了解其他人物的生平,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学设计多篇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学设计1 教学过程: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周恩来总理也曾经教导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幻灯片)(学生上课前齐读) 一、导入: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一组画面和一首歌曲。(用多媒体放映《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做为欣赏者,我们宛然被带回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我们会发出由衷的慨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慨叹“走近三国”。 二、出示有关《三国演义》的评论介绍(幻灯片制作)(四名学生分别读四段内容) 《三国演义》内容梗概:故事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统治军事斗争。 书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几次大战役,如袁、曹官渡之战,魏、

蜀、吴赤壁之战,吴蜀陵彝之战。每次战役各有特色,很少雷同,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描写战争的成功之作。 作者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爱民如子的刘备,有惊人智慧的诸葛亮,打着“扶持汉室、拯救黎民”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等。 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同时也谴责了雄豪混战及暴君的苛政,寄托了人民渴求明君仁政,社会安定的愿望。 三、知识冲浪 师:我们先来个(出示课件“记忆小热身”)出几个小题考考大家怎么样?(一题一题出示,先出示题目,再出示答案)以小组为单位。 1、你来猜 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 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 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 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 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 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 ⑺ 《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推进教学设计与评价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推进教学设计 与评价 一、课前谈话 (一)理解阅读的意义 “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阅读并不是让我们学会雄辩和驳斥,也 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二)一句话说三国 (评价:五分钟的课前谈话,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懂得阅读的意义,激励学 生阅读;二是摸清学情,学生读了一个月的《三国演义》,读得怎么样了?教师 优美的语言,为本堂课奠定了表达的基调。) 二、整体感知《三国演义》,介绍读书角度。 (一)分享 关于《三国》,你想说谁? 关于周瑜的教师总结语:乌林侥倖数帆风,便傍吴船向蜀中。刘葛关张无寸土,肯容公瑾擅江东。这是咏史中写给周瑜的。 关于诸葛亮、关羽的总结语....... 总结:那我还知道毛泽东主席说:看《三国演义》,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金庸的书评让我们看人物,毛主席的书评让我们看组织,不同的 人看同一本书,角度是可以不一样的。 (二)拓展读书角度

其实读这本书的角度还有很多,比如你去理清人物关系,你去寻找故事发生 的环境,你去寻找故事主题......《三国》让所有人畅所欲言,从人物到场面, 从场景到书评,阅读的角度不同,我们的体会就有所不同,可以是鲜活的人物; 可以是回到那荡气回肠的古战场;可以是与名家的一次对话,文化的碰撞、交流 和交融,才使得文化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时代延续。 (评价:一个月的阅读,相信很多学生读《三国演义》整本书已经接近尾声,但不用猜,很多孩子都是囫囵吞枣的状态下读的,所以拓展学生的读书角度,让 学生带着新的角度再次走进书中,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新的读书法的挑战。) 三、识曹操 (一)探究——奸雄还是英雄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许劭用短短十一个字,道尽了曹操这一 生之作为。那究竟,他这一生是功大于过之英雄,还是奸雄呢? 1.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建议: (1)小组分工合作,选好记录员,汇报员 (2)根据章回名字,小组成员一起商议选定最感兴趣的章节 (3)每个小组成员都拿好笔,做批注 (4)小组内发言,集思广益,记录员根据组内发言,整理并记录 (5)小组共同梳理如何汇报(表格填关键字词) (6)由汇报员全班汇报(格式:我们组看的事件是__________,曹操的形 象是_____,依据是________)

整本书导读课《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整本书导读课《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介绍 《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被广泛阅读 和研究。为了提高学生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我们设计了一堂 整本书导读课。 目标 - 帮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和主要角色 - 启发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思考和探讨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 1. 课程开篇 - 通过展示《三国演义》的封面和简要介绍,激发学生的兴趣 和好奇心。 - 引导学生观察封面上的各种元素,预测故事可能涉及的内容。 2. 书籍导读

- 提供每章的标题和大致内容梗概,帮助学生理清整本书的结 构和发展。 - 解释每个章节的重点情节和角色,引发学生对人物性格、行 动动机和历史背景的思考。 3. 角色分析 - 将《三国演义》中的主要角色列出,让学生选择一个角色进 行深入研究。 - 学生需要了解选定角色的背景、性格特点和重要行为,以及 其在故事中的影响和发展。 4. 小组讨论 -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互相分享他们所选择的角色以及对 其的研究成果。 - 引导小组讨论角色之间的关系,他们在故事中的互动和意义。 5. 情节分析 - 选取几个关键情节,要求学生分析其中的冲突、转折和主题。 - 学生需要提供具体的情节细节,并从中探索作者的意图和思想。

6. 主题探究 - 引导学生思考《三国演义》中涉及的主题,如权力、忠诚、 勇气等。 - 鼓励学生提供自己的理解和解读,并以文字或图形方式展示。 7. 总结和反思 -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他们在阅读、分析 和思考方面的进步。 - 学生对整个课程进行反思,分享他们对《三国演义》和当时 历史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方法 - 图文并茂:通过图片、图表和文字的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关系。 -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讨论和分享观点,促进合 作研究和思维碰撞。 - 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提供解释和进行分析,培 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小学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小学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本文将针对小学生阅读整本《三国演义》这一经典古代小说的教学 设计进行探讨。通过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全面而系统的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文学作品。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及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修养。 二、教学内容 1. 学生将分段阅读《三国演义》全书,通过课堂导读和讨论了解每 个章节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学生将进行人物分析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 和行为动机。 3. 学生将分组进行《三国演义》重要场景的改编演出,加深对情节 的理解和再创作能力。 4. 学生将通过写作和口述形式,分享对《三国演义》的思考和评论。 三、教学方法

1. 导读法:教师进行整本书的导读,提供背景知识和必要的解释, 帮助学生把握整体框架。 2.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章节讨论,梳理情节,分析人物,提 出问题并解决。 3. 角色扮演法:学生分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并进行角色讨论 和演出。 4. 故事改编法:学生分组改编重要场景,进行创作和演出,展示在 班级或学校。 5. 书面表达法:学生通过写作和口述形式,表达对《三国演义》的 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流程 1. 探究背景:教师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时间和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其重要性和影响。 2. 导读解读:教师进行整本书的导读,预测故事情节,提出主题和 思考问题。 3. 章节阅读:学生分段阅读《三国演义》,并进行课堂导读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情节和人物。 4. 人物分析:学生分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性格特点、行为动机等,进行小组讨论。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五 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时间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 2. 能够理解《三国演义》的部分故事情节,懂得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这些情节; 3. 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描述人物形象和情节场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体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4. 能够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 1.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第一回-第一百二十回)。 2. 对《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时间、世界历史背景等进行简要介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掌握措辞通顺、表达准确的语言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语言特点,把握人物关系和情节变化,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 1. 读书会议法 2. 讨论交流法

3. 课堂表演法 4. 个别辅导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介绍《三国演义》 1. 给学生分发课本,让学生将《三国演义》翻到目录页,介绍《三国演义》的总共多少回。 2. 提供一张作者简介,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和成书 时间,并简单介绍《三国演义》在中国历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1. 让学生自主阅读整本《三国演义》,并注意整个故事的情节 变化,以及人物形象的刻画。 2. 选取若干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情节变化和人物 关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 第五回:“玄德再拜华山”--讲述了刘备到华山拜见关公、张 飞谋生计,最后结识了诸葛亮。 第十回:“破黄巾,斩华雄”--讲述了刘备、张飞、关羽、张辽、夏侯将领等参加黄巾起义,最终斩黄巾名将华雄。 第三节:组织较复杂的课堂活动 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书中的人物,学生进行对话,去学习表演技巧和练习口语表达。 2. 学生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并提出中肯的意见,帮 助同学进一步提高。 第四节:巩固学习成果 1. 带领学生进行集体讨论活动,就一些问题展开深入的交流, 例如,为何《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比较高?三国时期

阅读指导教学设计《三国演义》

阅读指导教学设计《三国演义》 1. 知识导入 在教授《三国演义》前,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导入。可以通过提问或者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和目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作者的生平和其他作品,以此增加学生对于该作品的兴趣和阅读热情。 2.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文本内容,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分析能力。针对《三国演义》,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例如: •描述三国时期的政治环境。 •简述曹操的性格特点和其对于三国时期的影响。 •介绍诸葛亮在三国时期的作用和历史地位。 •分析红颜祸水,例如曹操的貂蝉、孙权的大乔等人物,探讨她们在整个故事情节中的作用。 3. 语言运用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语言运用也是它的一大特点。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针对一些语言特征,如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典故引用、人物形象刻划等进行讲解和解读。可以参照以下例子: •描述曹操致吕布死命的词句,探讨这段话的修辞手法以及其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 •探究《三国演义》中的历史典故,在讲解的同时还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 •分析《三国演义》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如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诸葛亮、周瑜等,这些人物的性格和经历对于整个故事的发展有何影响。

4. 阅读策略 除了阅读理解和语言运用外,阅读策略也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在教授《三国演义》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预测、推断、归纳总结等策略,以此对于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入。以下是几个常用的阅读策略: •阅读前,鼓励学生瞄一遍全文,了解文本大意和结构; •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中的插图,了解不同人物的形象特点; •阅读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思考,提出问题,自己寻找答案; •阅读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比如思考故事中哪些经典台词或情节在现代文化中仍有影响。 5. 总结反思 在阅读教学结束时,需要进行总结反思,让学生对于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表达对于文本的感受和理解。这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策略,并对阅读习惯进行调整和应用。针对《三国演义》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你觉得《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哪些比较有意思? •你认为《三国演义》中的哪个人物形象最为深入人心? •你对于《三国演义》的阅读策略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结语 综合以上内容,对于教学《三国演义》的阅读指导,我们可以从知识导入、阅读理解、语言运用、阅读策略和总结反思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设计。当然,具体教学内容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配套教材的特点进行差异化设计。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相信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三国演义》这部经典文学作品。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文本分析 关注单元主题与要素: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读中国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为主题,安排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四篇课文和快乐读书吧。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引导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和“激发学生对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 关注阅读书目的地位:《三国演义》是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的推荐书目之一,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明清时期甚至有“第一才子书”之称。自问世以来,取材于它的各类文艺作品不胜枚举。它的巨大影响力,以至于使艺术的真实盖过了历史的真实。 关注阅读书目的内容:《三国演义》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关注阅读书目的作者: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他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整本书阅读框架

学情分析 学习基础: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读中国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为主题,其中安排了《草船借箭》一文,学生对《三国演义》一书有初步的认识;并且四大名著的影视作品及漫画版书籍也是深受学生喜欢。但原著篇幅长,内容庞杂,人物众多,语言半文半白,五年级学生读起来会感觉比较难懂。 年龄特点: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看,五年级学生身体迅速发育,由儿童向青少年初期发展,活泼好动、渴求上进、自尊心强;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习体系,具备了对具体事物的认知能力;但思想方法单纯片面,缺乏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 因此,在整本书阅读推进课上,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搭建思考与表达的平台,引导学生感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激发学生持续阅读原著的兴趣。 设计理念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五年级下册读整本书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五年级下册读整本书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五年级下册 读整本书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向人们讲述了发生于东汉末年结束于西晋统一,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代表的群雄割据、混战,长达百年的历史故事。描写了三个国家魏、蜀、吴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一些历史上重大的战役。 《三国演义》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开始讲起,通过众多的历史人物和纷繁的历史事件,全面地反映了三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展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复杂的矛盾斗争。魏、蜀、吴三方为了扩充势力,削弱对方,争夺更大的利益,他们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排斥,既相互打击,又相互利用,连年烽烟滚滚,征战不断,断断续续的战火延续了近百年。《三国演义》对这近百年中所发生的历史故事做了艺术的再现,展示了魏、蜀、吴三国形成鼎立局面的全部过程。小说生动地向人们展示壮观的战争风云图景的同时,也展示了一幅在封建割据连年不断的战争中,人们饥寒交迫、流离失所、朝不保夕、哀游遍野的悲惨历史画卷。 二、阅读要点 1 .虚虚实实,使小说极具艺术魅力 “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的史料处理原则。《三国演义》大体按照历史真实来写,但又虚构了大量细节,使小说虚实结合。实,使读者产生真实感,虚,使小说更生动、人物形象更丰满。 2 .人物众多、形象鲜明而富有个性。 人物众多,期中有名有姓的共1191人,期中文官451 人,武将436 人,汉、三国、晋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 人,其他三教九流和官亲176 人。 人物形象鲜明而富有个性,在人物塑造方面,采用类型化的写法,专门突出人物的某一个特点,并通过夸张、对比、烘托等手法,把这一特点发展到极致。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主题是“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这一单元意在带领学生走进中国古典名著。所以在五年级下学期,我让学生阅读了《西游记》原著,暑假阅读了《水浒传》原著,这学期的目标是读完《三国演义》原著。学情分析: 在开学之初,我上了《三国演义》的导入课。在课上,指导学生怎么进行阅读原著。可结合漫画版、青少年版、电视剧、资料、视频讲解等形式进行阅读。本学期具体安排是一天是读一章回,并且每周都是有读后交流课。经过上学期的训练,学生对于阅读四大名著几乎没有困难。 教学目标: 1.品味人物形象 2.学习立体人物形象分析 教学重点: 品味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学习立体人物形象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观看《军师联盟》搞笑视频

(二)时代背景和主要内容介绍 【设计意图:1.通过视频,引起学生兴趣;并通过视频中的人物引出主题。2.通过学生查阅资料来介绍时代背景和主要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使学生对整本书有一个整体把握。】 二、三国我知道 (一)出示《三国演义》和学生漫画《三国演义》中最喜爱人物图片猜人物 【设计意图:通过猜人物图,对人物形象有一个初步了解。】 (二)出示问题:在《三国演义》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提示:说清楚人物的性格,以及你为什么喜欢他。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先让学生在课前学习单中写了自己最喜欢的一两个人物。1.通过板书梳理出人物的关系图;2.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要有理有据;3.以曹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三、三国名场面 (一)出示《温酒斩华雄》视频片段,提问: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二)出示《温酒斩华雄》原文,感受原文魅力。 (三)对比原文和视频,你觉得哪个更精彩? 引导学生总结:原文没有斩华雄的场面,只用了一句“其酒尚温”说明关羽的武艺高强,场面之震撼。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与原文情节的对比,引导学生体会原文的精妙。】四、拓展延伸

整本书《三国演义》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

整本书《三国演义》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充分阅读《三国演义》(青少版),熟知三国故事,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魅力。 2.在读、观、讲、演的分享交流中,能多角度评价人物,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难点 自主分享,多角度评价人物形象。 交流过程 一、诗词引主题 出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师:苏轼这首词让我们梦回三国时代,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古往今来,英雄豪杰数不胜数,令无数人为其折腰,想当年,曹操、刘备煮酒谈论天下英雄,今天,也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这本古典文学名著中的”英雄”形象。 二、初展英雄气 1.第一关:三国成语。 2.第二关:三国名言。 3.第三关:三国歇后语。 小结:《三国演义》中经典诗词非常丰富,老师希望大家厚积以薄发。阅读经典中积累的文字素材,对我们的写作十分有帮助。 三、畅谈英雄范 1.走近英雄人物。 师:通过读三国,同学们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人物,现在请大家说出你心中的三国英雄,并用关键词概括出英雄人物特点。 2.小组合作学习。 分析英雄人物故事时,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心中的英雄人物。 3.出示“煮酒论英雄”视频。 师:请大家观看这个片段,这里的刘备、曹操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1:曹操是孤傲的、生性多疑,且不可一世...... 生2:刘备非常的谨慎、隐忍、看似唯唯诺诺实则有大智慧...... 4.表演经典片段 师:同学们对三国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能不能把人物的特点表演出来? 5.关注其他人物 书中还有许多其他的立体英雄人物,除了万众瞩目的大英雄,还有哪些平凡的人物也能称得上英雄? 6.小结 英雄人物是多面的,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四、畅想英雄盟 师:我们在其他书籍中有认识到英雄人物吗? 畅谈交流:放眼读过的书籍,你还认识哪些英雄? 五、纵览英雄盟谱 师:同学们从三国中的英雄聊到其他书籍中的英雄,让人意犹未尽,你们还想认识更多的英雄吗?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意图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意图(正文开始)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三国演义》,本文设计了一套针对整本书的阅读教学方案。通过这个方案,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小说的背景、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此外,他们还将学会分析文本,提炼主题和思考作者所传达的价值观。 阅读前的准备 在开始阅读《三国演义》之前,老师可以利用一些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背景知识介绍。例如,老师可以给学生们讲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解释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主要人物的背景和作用。这样,学生们能够对小说的背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进入故事情节。 阅读过程 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整本书阅读”的方式,即要求学生阅读整本小说,而不仅仅是选读其中的部分。这样一来,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小说的完整性和作者的整体构思。 1. 小组讨论 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对于人物、情节和主题的理解。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段有代表性的文本进

行分析,然后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发现。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不仅能 够互相学习,还可以激发他们对于文本的深入思考。 2. 分析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 特点和角色。老师可以要求学生选取几个主要人物,分析他们的性格、行为和与其他人物的关系。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 解故事情节,并对人物的发展和变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3. 探究主题和价值观 小说中蕴含着许多主题和价值观,比如忠诚、勇敢、权谋等。老师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想要传达的主题,并请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撰写 一篇关于他们理解的主题和价值观的文章。在文章中,学生需要给出 相关的文本例证,并提供自己的见解和分析。 阅读之后 在学生完成对《三国演义》的阅读后,老师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活 动来加深学生对于小说的理解和记忆。 1. 角色扮演 老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他们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并进行角色扮演。 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并通过模仿他们的语言 和行为感受到人物的魅力。 2. 小说改编

《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教案 1 《三国演义》导读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①曹操:权奸与英雄相结合的典型。“白脸曹操”成为奸臣的代名词。 ②诸葛亮:忠臣和智慧的化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个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③关羽:勇武和义气的化身。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身陷曹营终不降,镇守荆州时违背了诸葛亮“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方针,致使荆州失守,败走麦城而死。 ④张飞:一个勇猛、坦率、刚直的武将。痛打索贿的督邮;三顾茅庐时,耐不住性子要放火;关羽从曹营回来后,他举起枪便刺,误会消除后,他又痛哭参拜;长坂坡单枪匹马拦住曹军百万大军;关羽死后,因粗暴急躁而为叛将所杀。 ⑤周瑜:东吴水军都督,英俊儒雅,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曹操幕僚蒋干到东吴劝降,他巧妙地运用反间计,使老谋深算的曹操反而损失了两员大将。火烧赤壁,火烧曹营,使曹军八十万水军大败而归。因过于好胜,心胸狭窄而被诸葛亮三气而死。 ⑥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是一位有胆有识的英雄。初为袁绍部将,后投奔刘备,为蜀汉大将。在长坂坡战斗中,突出重围,单骑救出刘备的太子刘阿斗;江汉之战,拦江夺斗,使曹操为之震慑。虢亭一战,退吴兵,救刘备。因他忠诚勇敢,一身是胆,具有远见,每战必胜,所以“常山赵子龙”成为常胜将军的代名词。 ⑦黄忠:归附于刘备时年近六十,在葭萌关,定军山等战役中有勇有谋,屡建战功。后在讨关战役中,以 75 岁高龄又斩吴一部将。后为暗箭所伤,不愈而死。“老黄忠”是老当益壮的老英雄的代名词。 ⑧鲁萧:字子敬,和周瑜同辅孙权。力排众议,与周瑜一起坚持联刘抗曹的主张,并力劝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待人宽厚诚恳,但他的忠厚有时显得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