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性和个性倾向

个性和个性倾向

个性和个性倾向
个性和个性倾向

第十章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第一节个性的概述

一、什么是个性

个性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在英语中为personality,源于拉丁语的persona。persona最初指演员所戴的面具,而后指演员本人,即指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人。由此理解,个性不仅指一个人的外在表现,而且指一个人的真实的自我。现代心理学通常把个性解释为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在心理学中,还经常运用“人格”一词。人格有时与个性同义,我国的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和《教育学卷》都指出,人格也称个性;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人格一词含义很多,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意思,即指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①

人格有时和性格、气质同义,有时却要比个性的外延更广,不仅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而且还包括身体方面的特质。而个性一般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只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

二、个性的特征

个性具有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和社会性等方面的特征,分析这些特征,有助于对个性的了解。

(一) 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于人来说是一个整体的结构,是人的整体心理面貌。也就是说,无论何人,孤立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都是不存在的。心理学史上有些心理学家,如沃伦和弗林斯等人,在个性定义中罗列了许多个性特征,把个性看作个人所有特征的总和。其实,个性并不是许多特征的简单总和,也不是个性特征的大杂烩,而是由各种特征整合而成的有机的心理模式。现在,这种看法已经不流行了。

著名的个性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等人,一贯强调个性的组织性和整合性。他指出,个性是一种有组织的整合体,在这个整合体内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如果其中一部分发生变化,其它部分也将发生变化。

自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前苏联心理学家倾向于把心理特征简单地罗列和堆砌,使个性失去整合性。后来,研究者引入了结构的概念和系统观点,才使个性研究纳入了整体研究的轨道,这就是所谓的结构观,这一观点认为,个性是由密切联系的不同成分所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结构整体。

(二)个性的独特性

人的个性都是由独特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所组成的。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根本找不出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即便是在遗传方面的差异很小的同卵双生子,也会在个性上各有差别。

但是,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是说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毫无共同之处,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既包括着人与人之间在心理面貌上的不同方面(差异性),同样也包括了人与人之间在心理面貌上的相同的方面(共同性),也就是说,个性中的共同部分包括着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民族共同的心理特点,同一阶层、同一性别、同一年龄诸多的共同心理特点,个性中的不同部分包括着每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个人特

点。个性是人心理共同性和差异性的统一体。

(三) 个性的稳定性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个人在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并不是他个性的表征,只有比较稳定的、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是他个性的表征。例如,一个处事稳重的人,偶然表现出轻率的举动,不能说他具有轻率的个性特征。正因为个性具有稳定性,才能说明某人的个性特征。正因为个性具有稳定性,才能够把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在心理面貌上加以区分,才能够了解人和使用人,才能够预测他在特定情境中

的行为。但是,个性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不是固定不变的。个性也具有可塑性。一个人的个性是在自我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同时又在自我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变化。正因为个性具有可塑性,培养和发展个性才成为可能。

(四)个性的社会制约性和生物制约性

人的个性不仅受生物因素制约,而且还受社会因素制约。在个性形成中,既有生物因素的作用,也有社会因素的作用。如果仅仅把其中一种因素作为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就会导致各种形式的还原论。但是,也不能把这两种因素的作用等量齐观。野生儿在出生时无论继承了多么优越的遗传素质,如果离开了人类社会生活,人的正常心理就无法形成,更谈不上个性的发展。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说,个性是通过他在别人面前的表现才变成自己现在这个样子,这也是个性的形成的过程。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个性的本质特质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所以个性具有社会性。

三、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结构也可以称为个性组织。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个性是复杂的、多侧面、多层次的统—体。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部分。这两大部分有机结合,使个性成为一个整体结构。

(一)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它们较少受生理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在后天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个性倾向性的各个成分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其中,需要又是个性倾向性乃至整个个性积极性的源泉。只有在需要的推动下,个性才能形成和发展。动机、兴趣和信念等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世界观居于最高层次,它制约着一个人的思想倾向和整个心理面貌,是人们言论和行动的总动力或总动机。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它是推动个体行动的动力。

(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这些心理特征逐渐形成,并且不同程度地受生理因素的影响,构成个性中比较稳定的成分。

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之间并不彼此孤立,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个性心理特征受个性倾向性的调节,个性心理特征的变化也会影响个性倾向性。因此,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

第二节需要

一、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

人既是一个生物实体,又是一个社会的成员。人为了求得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求一定的事物。例如,衣、食、住、行、性、社会存在、社会交往、社会化等等。这些要求反映在头脑中,就形成了人的需要。需要是人的一种内部状态,一种倾向,需要反映着人的体内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的或暂时的要求。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也是相互并存的,一种需要满足了,另一种需要随即成为下一个满足对象,这种现象表明,需要在人的一生中,始终具有动力性的特征。有一些需要明显地带有周期性的特征,如对饮食和睡眠等的需要;有一些需要满足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推动人们去从事新的活动,在活动中需要不断地得到满足,又不断地产生新的需要,使活动不断地向前发展。例如,学习科学文化的需要,欣尝艺术作品的需要。通常每一次需要的满足,都将会产生新的、更高的需要。

需要是人类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人才会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需要是人产生和维持情绪和情感的中介,凡是能够满足人需要的事物,则产生肯定的情绪;凡是不能够满足人需要的事物,则产生否定的情绪。情绪就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需要推动意志的发展,人为了满足需要,必须从事一定的活动,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其意志。

需要又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它常常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形式被反映出来。

二、需要的分类

(一)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根据人需要的起源,可以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两大类。

1、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人脑对自身生理要求的反应。如对饮食、睡眠、休息、运动、排泄、摄取热量和性等的需要,都是生理需要。它们是保护和维持有机体生存和延续所必需的。如果正常的生理需要不能满足,人就无法生存,或不能延续其后代。生理需要带有明显周期性特点。

基斯等人在1950年曾做过一个著名的生理需要不满足实验,证明在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人是无法正常生存和交往的。

他们以36个志愿人员作被试,在24周内连续使他们处于半饥俄状态,他们所得到的食物热量不到常人所需要的一半,但却要求他们做与正常人在时间和强度上相同的工作。此间,实验者对被试的测查表明,在未挨饿前,他们每天摄取的热量大约有一半是用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而另一半则消耗在工作和其它活动中。但是在挨饿期间,被试几乎有70%的热量都用于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只有不到30%的热量用于其它活动。在整个实验期间,被试的体重减轻了25%左右。尽管他们的智力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但却表现出注意力不易集中;性格变得忧虑、淡漠;对社交活动失去兴趣;有些被试变得神经过敏、暴躁、易怒、失去信心和产生自卑感等等。他们最关心的是食物和食物有关的事物。

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但是,人的生理需要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程度更大,因而带有更明显的社会和历史烙印。例如,动物的生存更多被动依赖于大自然的恩赐,被动依靠周围环境中的自然物体作为满足需要的对象;而人更多是通过主动适应和改造环境来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的。我国古代理学家朱熹曾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味美者,人欲也。”中国人是一个特别讲究饮食文化的民族,吃则讲究色、香、味,满足的是口欲;而举办宴会,整一个满汉全席,则更多是一种交际手段。这种将饮食提升到文化层面是动物无法做到的。不仅如此,现代人对于吃饭,大都有一个基本的评价,即“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绝不仅仅是为了吃饭。”这是对生理需要认识的升华。

2、社会需要

社会需要是人脑对社会需求的反映。如对工作、交往、求知、审美、道德、尊重和成就的需要等等。社会需要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些需要并不是生来就具有的,而是在生理需要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生理需要相比,社会需要受社会生活条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影响更大。随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层,不同民族和不同风俗习惯,其社会需要也将有所不同。社会需要通常是由社会要求转化来的,当个人认识到社会要求的必要性时,社会要求就转化为个人的社会需要。如果人的社会需要得不到满足,虽然不会威胁到机体的生存,但人会因此感到难受,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和不愉快的情绪。

(二)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人的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1、物质需要

物质需要是指对衣、食、住、行等实实在在的有形物品的需要,如对生活用品,学习工具、科学研究仪器等的需要等等。在物质需要中,既可以有生理需要,又可以有社会需要。

2、精神需要

精神需要是人所特有的需要。如交往的需要、道德的需要、认识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创造的需要等等,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交往需要是人心理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促进个性的正常发展。交往需要在精神需要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长期缺乏社会交往会导致个性变态。

需要是一个复杂的个性心理倾向,以上对需要进行的分类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不同类型的需要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的。例如,对食物的需要,就其起源来说是一种生理需要,就其对象来说是一种物质的需要。同样,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也不能截然分开,为了满足精神需要要求有一定的物质的东西,如书籍、报刊、影碟机、电视机等等,这些东西同时也是人的物质需要的对象。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人的基本需要应该得到满足,潜在需要应力求实现。所谓基本需要,就是指人类共有的一些最基本的需要,但不包括不同社会文化条件下人们的某些特殊愿望。马斯洛认为,人类有四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也有一种成长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又把成长的需要增加为三种:认知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彼此重叠的。它们排列成一个由低到高逐级上升的层次。他认为,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只有所有的需要相继得到基本满足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最占优势的需要将支配一个人的意识,并组织有机体的各种能量,不占优势的需要则将被减弱。层次较高的需要发展后,层次较低的需要依然存在,但对行为的影响则减弱了。(图10-1 马斯洛需要层次示意图)

(一)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直接与生存有关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在人类各种基本需要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力量的。它具有自我生存和种族延续的意义。生理需要包括食物、空气、水分、温度、性交和睡眠等的需要。其中最重要的是饥和渴的需要。在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生理需要是容易得到满足的。如果生理需要中的一种不能满足,它就会完全支配这个人的行为。当生理需要满足后,人就会被更高一层的需要所支配。

(二)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相对满足后,就会出现安全需要,安全需要就作为支配个体行为的动机。安全需要指避免危险和生活有保障,也包括工作岗位稳定、有一定数量的储蓄、社会安定和国际和平等。

满足安全需要的首要条件是减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例如,儿童需要建立各种生活常规,否则就会表现出焦虑不安。马斯洛指出,健康成人的安全需要都能得到充分满足。但儿童和精神病患者,经常会有安全需要的表现。例如,婴儿看到陌生人会哭闹,爬到床边时不敢再动等等。

(三)归属和爱的需要

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基本满足后,人就会为归属和相爱需要所支配。归属需要就是参加和依附于一定的组织、群体等的需要。爱的需要包括接受他人的爱和给予他人的爱,因此也是一种归属需要。马斯洛认为爱不是指性,性是生理需要。成熟的爱是人与人之间彼此关心、尊重和信任。如果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人就会感到孤独和空虚。马斯洛指出,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离婚和传统的群体瓦解等因素,使人的归属和爱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将导致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

(四)尊重需要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基本满足后,尊重需要就作为支配个人行为的动机。尊重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它导致威望、地位和认可等情感;另一方面是自尊;它导致胜任、自足和自信等情感。如果一个人的尊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引起自卑感和失落感。

(五)认知和理解的需要

认知和理解是解决问题和克服人所面临的各种困难的保障,也是保证基本需要的满足的发展性条件,并且在人与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例如,大学教授之所以受到人的尊重,是因为他们更多地将认知和理解需要作为满足基本需要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他们的工作稳定度、收入、归属感和受尊重的程度将比一般人得到更大的满足。由于这种需要是发展性、成长性需要,所以它不是必须满足的基本需要,需要强度也不比基本需要大。然而正是对这种发展性、成长性需要的追求程度,才导致了人需要层次的高低不同,也就导致了人社会地位、学识地位、权力地位的不同。

(六)审美需要

审美需要是对秩序、对称、完整结构以及存在于多数儿童和某些成年人身上的对行为的完满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审美需要是人的本性,它不仅在成年人和普通的儿童身上发现,甚至在洞穴人的文化中也存在,但它是在有强烈自我实现需要或愿望的人身上得到充分表现的。和认知需要一样,审美需要的强度不但低于基本需要(如安全需要和生理需要等),而且人与人之间个别差异很大。例如,有人可以不顾个人安危追求真理,有人为艺术废寝忘食,但也有些人对认知和艺术需要相当淡薄。认知和审美是人的高级心理能力,马斯洛认为,这种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动机。

(七)自我实现的需要

以上几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人还会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马斯洛独创的概念,泛指创造的需要、追求实现自我理想的需要、成就的需要等等。自我实现需要是马斯洛个性发展理论中最高理想的目标。马斯洛在谈到自我实现的人的特征时指出,在所有具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中间,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即每个人都在这个方面或那个方面显示出具有某些独到之处的创造力或独创性;个人特有的潜能的极度发挥;个人的价值的完满实现;愿意做自己认为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情。马斯洛认为,你在社会中扮演什么的角色,就应该做什么样的事,这种动机就叫自我实现。例如,音乐家必须作曲,艺术家必须绘画,诗人必须写作。人必须成为他能够成为的人。我们称这种需要为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大都是中年人或成年的人,或者是心理发展比较成熟的人。

马斯洛强调,就人的童年经验而言,2岁以内,爱的教育特别重要,如果人在童年时期被剥夺了安全、爱与尊重的需要,那么这个人今后很难成为自我实现的人。他认为,在人口比例中,能够成为自我实现的人只是少数,绝大多数的人只能在爱和归属需要与自尊需要之间的某一个层次上度过一生。象哥德、贝多芬和爱因斯坦这些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他们是达到了真正的自我实现境界,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自我实现的人。

马斯洛晚年又把需要概括为三个大层次:基本需要、心理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图10-2),并且还在自我实现需要之上增加了一个超级需要。 (图10—2 需要层次归类)

马斯洛认为,个人需要结构的发展过程更象波浪式地演进的图形,各种不同需要的优势由一级演进到另一级(图10-3需要与心理发展)。例如,处在婴儿时期的人,主要满足的是生理需要,后来才产生了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青少年时才会出现正真意义上的尊重需要等等。

马斯洛认为,需要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1) 人的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但这种次序是不能颠倒的。

(2) 当一个层次的需要相对地满足之后,需要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但五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愈少。

(3) 由于人的行为是受多种需要支配的,所以在同一时期,有可能同时存在几种需要,但是,每—时期内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任何一种需要并不因为下一个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与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比重减轻而已。

(4)当人的某种需要满足之后,它就不再成为一种激励行为的动机。

二、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1、马斯洛对人的需要的分类比较细致,符合人的需要的多样性这个特点。同时指出低级相高级需要的

差别,有利于把动物的需要和人的需要区别开来。

2、马斯洛指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也应当研究这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并且能按照客观实际的发展过程,培养和促进人的需要的形成发展。

3、马斯洛指出,需要具有递进式发展的性质,每个时期有一个主导的需要出现,表明人在一定的时间里,他的行动受这个主导需要的调节支配,这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了解人在某个时期的主导需要,可以使我们了解和预测人的行为表现,便于在教育和管理工作中进行有效的动机诱导。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基本需要归纳为一个连续的统一结构,把人的需要看作是一个按层级组织起来的系统,它反映了人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向,反映了需要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作为其科学的一面,这是一种激励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共同规律,为研究人类的需要提供了有意义的线索,因而对人文社会科学、尤其对管理、教育等学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源于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研究条件局限于西方社会,其研究结果更多是反映西方社会人文,所以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商榷,主要表现在:

1、他的人本主义思想的核心是要使人人都成为自我实现的人。然而在他看来,这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完全是一个人自然成熟的过程,它可以脱离社会生活条件,仅需靠改善个人认知,认识到自我的内在价值就可以实现,所以,他的自我实现观点常常被批评为脱离社会实践的观点,具有突出人的个人价值,忽略人的社会存在条件和价值实现条件的偏颇倾向,这一点常常为那些将个人价值看的高于一切的自我专注型人在理论上提供了借口。

2、他的需要层次发展的模式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十分符合客观实际。例如,他认为,人的需要层次不能够达到逾越性满足,也就是说,当是低级需要得不到满足时,高级需要就不可能发生和发展。可是事实上,人的高级需要常常是在低级需要没有被满足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的,而且常常是在牺牲了低级需要的前提下得到满足的。否则,我们将无法解释那些公而忘私、舍己救人、舍生忘死、见义勇为的社会利他行为。

3、马斯洛的许多研究结果是推断性的,而不是实证性的,这就使他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假设的性质。例如,马斯洛认为,在任何一个社会里,能达到自我实现的人仅仅是少数,仅占他所调查材料的lO%左右,但这种结论所依据的研究方法多是观察和推理,虽然也反映了一定的客观事实,但缺乏实验依据和客观测量指标。近年来,一些心理学工作者为了弥补马斯洛理论的不足,也曾设计了一些实验,试图证实人类需要的层次性,也初步获得了一些进展,但实证研究的深度还远未达到马斯洛理论假设的深度。

四、默瑞的需要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默瑞是系统研究人类需要的先驱者之一,他最著名的观点就是把人的需要看作是个性的中心概念。

默瑞指出,需要是一个假设性的结构,它表明了在人的大脑区域内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把知觉、统觉、智力和动作等组织起来,在一个不满意的情境中改变着方向。默瑞认为,需要是个体行为所必需的,需要是个体行为的动力性源泉。在一般情况下,个体总是处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平衡状态,而需要恰恰和机体的不平衡状态相联系,因此需要经常推动着个体的活动。

默瑞对人的需要提出了多种分类方法。例如,他将人的需要分为基本需要(身体能量)和次级需要(心理能量)。前者涉及到生理的满足,后者涉及到精神或情绪的满足。

身体能量的需要有:空气需要、水的需要、食物需要和性的需要等等。

心理能量的需要有:获得需要、保存需要、成就需要和交往需要等等。

默瑞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需要层次,各种需要在重要性上是不同的。基本需要最为重要,因为它直接与生存有关。各种需要将根据它对个体的重要性,依次地得到满足。如果出现两个矛盾的需要,则将首先满足在需要层次上较高位置和较强的需要。如果一个人既有食物的需要,又有玩的需要,那么他会先吃再去玩。默瑞认为,人的最初心理需要是由遗传的、先天的、生物的需要发展而来的,后来心理需要便独立于生物需要,满足这些后来发展的心理需要也就成为达到一个社会人的目标。

默瑞认为,动机是个人需要(人的特征)和压力(环境特征)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中需要是倾向性的因素,压力是促进性的因素。个人需要和环境影响相结合,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

默瑞等人列举出二十种有代表性的需要:屈服需要、成就需要、交往需要、攻击需要、自主需要、对抗需要、防御需要、恭敬需要、支配需要、表现需要、回避伤害需要、回避屈辱需要、培育需要、秩序需要、游戏需要、抵制需要、感觉需要、性需要、求援需要、理解需要。他认为这些需要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是存在的,但程度不同,以后,他对此又作了修改和扩充。

默瑞指出,明显的需要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的经常性、持久性与强烈性直接测量出来,隐蔽的需要必须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他和摩根共同设计了著名的“主题统觉测验”(简称TAT),全套测验包括三十张印有人物风景的图片,全部是黑白的,另有—张空白卡片。要求被试根据图片上的情境编造一个故事。默瑞认为,被试在解释一种含糊不清的情境时,容易把自己的需要投射到故事里,心理学家能够据此了解被试的需要种类和强度。此外,默瑞还设计了相应的问卷来研究人的需要。

默瑞是著名的个性心理学家。他把需要作为个性的中心概念,强调了它的动力性。他列举出多种多样的需要,并加以分类,特别是他和摩根共同设计了主题统觉测验,为研究个性提供了重要的方法。美国心理史学家贝拉克曾推崇莫瑞是:“美国出生的、最重要的个性测验之父”。默瑞对个性理论和个性研究方法上都做出了独到的贡献。但是,由于需要本身的复杂性,使默瑞对需要的分类显得相当繁琐,各种需要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重叠现象。这的确是他的理论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三节动机

一、什么是动机

动机是人为实现特定目标而行为的原因。

上述动机的定义仅仅是一个解释性概念,目的是用来说明个体为什么有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正常人从事任何行为都会有某种原因,这种原因就是人的动机。

需要是动机产生最重要的因素,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如果说,人的各种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和实质,那么,人的各种动机就是这种源泉和实质的具体表现。虽然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是由需要所推动的,但需要必须在强度上达到一定水平,并有指引行为朝向一定的方向的功能时才有可能成为动机。

诱因是产生动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凡是能够诱发动机的刺激或情境都可称为诱因。诱因可分为正诱

因和负诱因。凡是激发个体趋向或接受某种刺激而行动的因素,称为正诱因;凡是激发个体逃离或躲避某种刺激而而行动的因素,称为负诱因。例如,对饥饿的人来说,食物是正诱因。电击对人和动物来说是负诱因。

诱因既可以是物质,也可以是精神,例如,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就可以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的诱因。

个体的行为往往取决于需要与诱因的相互作用,只有需要和诱因相结合才能成为实际行为的动机。例如,有上大学需要的学生,只有在大学招生的条件下,才可能有报考大学的动机。由此可见,需要和诱因是形成动机的主要因素。

二、动机的功能

动机对人的行为具有引发、引导和激励三种功能。

(一) 动机的引发功能指的是,人们的各种各样的行为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没有动机也就没有行为。动机是引起行为的原动力,它对行为起着始动作用。

(二)动机的指导功能是指,人的行为总有预定的方向。例如,具有饥饿感的动物或人总是有目的的寻找食物;具有集邮兴趣的人到任何一个城市都会抽空到邮品市场上去看一看。行为之所以会定向,靠的就是动机的指导功能。

(三)动机的激励功能是指,动机对行为起着维持、加强或减弱的作用,它可以强化行为达到目的;维持行为达到一定的强度,或者终止行为的进行。不同性质和强度的动机,对行动的激励作用是不同的,高尚的动机比低级的动机更具有激励作用;动机的强度也影响动机的激励作用。例如,学生为实现个人成功目标而学习的动机越明确,学习也就越有成效。

因此,我们可以把动机形象的比喻为汽车的发动机和方向盘,发动机的功能在于维持人行为的动力,方向盘的功能在于引导人行为的方向,动机的这两个特征,既给人行为的动力,又对人行为的方向进行控制。

三、动机概念的发展

心理学家在解释动机的概念时,提出过多种观点,这些观点经历了一个研究发展时期,大体从强调生理性动机阶段转向为强调社会性动机阶段。

(一)动机的本能决定论

动机的本能决定论是由本能论学者提出来的一种动机研究趋向。本能论者认为,人的行为是人的先天遗传因素安排好的。

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是典型的本能决定论学者,他认为,我们的思想和行动都是由本能所引起的,本能是激发行为的根源。他在1908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一书中列举了十大人的本能,后来又扩展到十八种本能。他认为本能是天生的倾向性,对某些客体特别敏感,并伴随有特定的情绪体验。

弗洛伊德也是坚定的本能决定论学者,他提出了人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认为对人的行为主要可以用性和攻击两个动机来解释。

(二)动机的驱力理论

20世纪20年代,有很多心理学家将本能决定论的观点理论化,并用驱力的概念来解释动机,认为人和

动物行为的动力是他们内部状况(如饥、渴等)所产生的驱力或需要。

例如,驱力降低理论认为,生理需要引起紧张或造成驱力状态,有机体必须从事某种活动以满足需要,才能降低驱力。这种“需要、驱力、行为的关系是受机体平衡作用所控制的。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有机体需要保持体内环境的平衡,失去平衡时,便有驱力迫使其恢复平衡。后来,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提出,虽然生理需要激发着整个机体的活动,但刺激也能诱发驱力,刺激通过强化而成为驱力。

(三)动机的诱因理论

20世纪50年代,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不能用驱力降低的动机理论采解释所有的行为。外部刺激,也就是诱因,在唤起行为时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应该用刺激和有机体特定的生理状态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说明动机。例如,吃饱了的动物在看到别的动物在吃食时,将会重新吃食物;就人类而言,有些行为不仅不是消除紧张,而是追求紧张,通过追求紧张来达到机体平衡的倾向。例如,社会对人求知的要求就导致人长期处在紧张情境中,这种紧张是人主动寻求的。需要诱因理论强调了外部刺激引起动机的重要作用,并且也强调了诱因对行为的唤起和指导作用。

(四)动机的认知理论

动机的认知理论是一种用人对环境的认知来解释动机的产生和变化的理论。与上述理论相比,这种理论更强调人认知的作用,因而更有心理学味道。例如,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曾经提出了一种动机产生理论,称为认知失调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两种或多种有关的认知原素不和谐时就会产生紧张状态,有推动人去解决这种不和谐状态的倾向。例如,一个人自认为自己是优秀生,但考试成绩总不够理想,于是就会出现两种认知元素,对自己评价过高和与之不相称的成绩,二者之间产生了不和谐,因而导致此人出现紧张状态,这种情况促使此人产生解决紧张状态的动机,这就是要么通过认知调节降低对自己的评价,要么通过行为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当其中一个因素得到了解决之后,他就达到了平衡。认知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有着相当广泛的影响,是一种对人类动机研究的重要理论。

(五)动机的唤醒或激活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许多心理学家又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机研究观点,称之为动机的唤醒或激活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面对内外刺激,都有一个最适宜的唤醒水平,当出现偏离这个水平的内外刺激时,促使有机体活动,以恢复这种水平。刺激过少或过多都会激起有机体的活动。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经常需要由脑干网状结构的激活来保持一定的兴奋水平,如果超过或低于这个水平时,就会产生行动的要求。例如,兴奋水平过高则会产生逃避刺激的倾向,反之,则会产生寻求刺激的倾向。

以上每一种动机理论都能解释动机的一些现象,但由于人类动机的复杂性,每种动机理论还无法全面地解释人类行为的原因,看来,对动机理论的研究今后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四、动机的分类

人的行为是十分复杂的,其原因之一就是行为的原因多种多样、相互交织。因此,把人类行为的动机截然划分成几个类别并不确切。目前,心理学家对动机的分类也是众说纷坛,并没有—致的看法。但分类就是为了使所研究的问题条理化,使研究者思路清晰化,已达到便于研究的目的。所以,我们尝试从各个不同角度,根据不同标准相对地对人类的动机进行分类。

(一) 动机的一般分类

1、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

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

生理动机指起源于人的生理需要,并以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动机。如饥、渴、性、睡眠等动机。这些动机是人保持生命延续的最基本行为原因,具有周期性、力量巨大、遗传特征明显等特征。

社会动机指起源于人的社会需要,并在社会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动机。社会动机具有持久性、后天习得性、个别差异显著等特征。其中,成就动机、交往动机和社会赞许动机是主要的社会动机。

2、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根据动机的性质和社会价值,可以把动机分为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所谓高尚动机是指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大众利益的动机。它能持久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促使人为社会发展献身或服务。

所谓低级动机是指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与大众利益的动机。例如,损人利己、甚至损人又不利己的动机,就是让人唾弃的动机,这种动机不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3、长远的间接动机和暂时的直接动机

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的时间,可以把动机分为长远的间接动机和暂时的直接动机。

长远的间接动机指持续时间长、相对稳定、影响范围广的动机。例如,确立人生目标、职业目标、四年大学生活和学习计划等都属于长远的间接动机,这类动机的产生一般来自对活动意义的深刻认识,行为的效果一时半会儿看不出来,所以具有间接性特点。

暂时的直接动机指只引起个别具体行为,维持时间短,不够稳定的动机。例如,最近要干什么?今天有什么计划?甚至中午吃什么饭?等等。这类动机常常是由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所引起,能够即时看到行为结果,所以具有直接性。同时,由于它受人即时的情绪影响,暂时性特点明显。

这两类动机的结合是行为的巨大动力,人就是既要有远大目标,也要有近期目标,并且要使长远的间接动机逐渐办成自己的直接动机。

4、主导动机和次要动机。

根据动机在活动中作用的大小,可以把动机分为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主导动机指的是在人同时出现几个动机时,强度最大、占主要地位的动机。例如,一个大学生正准备上课时,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要他出去玩。如果他认为上课比出去玩重要,并表示要上课而不去玩,表明此时他的主导动机是上课;反之,此刻,如果他认为出去玩比上课重要,并决定不上课而去玩,表明此时他的主导动机是出去玩。主导动机通常对行为具有决定作用。

次要动机指的是强度小于主导动机的其他动机。有时,当次要动机的方向和主导动机一致时,则称为辅助动机,辅助动机有强化主导动机、坚定主导动机所指引方向的作用。人的活动不仅为主导动机所激励,而且也为辅助动机所激励,为动机的总和所激励。也有时,当次要动机的方向和主导动机相矛盾或反向时,则称为矛盾动机。矛盾动机会使人行为蒙上犹豫不决、瞻前顾后的阴影。当如果主导动机的强度远远大于次要动机时,则行为决策容易;而当主导动机的强度和次要动机的强度比较接近时,则决策困难。

五、生理动机

生理动机有很多种,主要的有饥、渴、性、母性、睡眠、痛等等。其中饥饿动机和干渴动机是研究较

多的两种生理动机。

1、饥饿动机

饥饿动机指人或动物因缺乏食物而引起的求食欲望。

人或动物因缺乏食物会引起饥饿,但缺乏食物是如何引起饥饿呢?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一般认为胃部收缩是引起饥饿的主要原因。坎农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一个气球放进被试的空胃中,然后充气,与胃壁紧贴。当气球充气引起胃壁收缩时,被试产生饥饿感。但也有一些实验不支持胃收缩就是饥饿的唯一原因。旺杰斯坦等人发现全部切除胃的人仍有饥饿感觉。坦普尔顿等人将饿狗身上的血液输到饱狗的身上,发现饱狗的胃部收缩;将饱狗身上的血输入到饿狗的身上,发现饿狗的胃部停止收缩。这说明血液中的某些化学成分的变化,是引起饥饿的原因。血液中的化学成分变化,主要指血糖的减少和激素含量的变化。

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饥饿与下丘脑的机能有关,下丘脑对摄食行为进行调节。下丘脑有两个中枢,一个是摄食中枢,另一个是饱食中枢。摄食中枢位于下丘脑的外侧区,它有发动摄食行为的功能,饱食中枢位于下丘脑的腹内侧核,它有停止摄食行为的功能。电生理学实验表明,刺激其中一个中枢会抑制另一个中枢的活动。人或动物在饥饿情况下,可以看到下丘脑外侧区放电频率较高,腹内例核放电频率较低。静脉注射葡萄糖时,腹内侧核放电频率较高,外侧区放电频率较低。但是不能够把下丘脑看作控制饥饿动机的唯一部位,中枢神经系统的许多部位都参与调控饥饿动机。例如,大脑的基底神经节也参与饮食行为,大脑皮层本身,特别是额叶直接参与控制进食有关的行为。

社会文化条件,个人的生活习惯,食物类型和色、香、味等因素都影响人的摄食动机。生活在某地区的人,食物来源受当地物产的限制,食物的制作方法同时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2、干渴动机

干渴动机指人或动物因体内缺水而产生的饮水欲望。

对所有动物而言,渴比饥饿具有更大的驱动力。例如,人可以几天不吃食物,但不能几天不饮水。体内如果严重缺水,可以导致人的死亡。坎农曾提出过人因为口干而喝水的假设,但这个假设没有得到证实。生来就缺乏唾液腺的人经常口干,但不比正常人喝更多的水。注射引起唾液腺分泌的药物,也没有减少人和动物对水的需要。阿道夫的实验证明,一只狗在某一个特定时间内的饮水量与它得到水后所喝的量是相等的。这说明,狗似乎有一种正确估计自己缺水量的能力,即个体喝水是受体内需要的程度所支配,而不是受口干程度的支配。下丘脑中某些化学成分的变化是产生渴的主要原因。将盐水注射到山羊的下丘脑某些部位内,引起山羊大量饮水,但注射纯水时,则不会引起大量的饮水。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下丘脑对机体的水平衡起调节作用,下丘脑内有调节摄水的中枢,但不同的动物调节摄水的中枢部位并不相同,而且部位也较分散。渴不仅由下丘脑所调节控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许多部位也参加调节,例如,阿南德等人的研究发现,边缘系统的隔区与饮水有关。切除隔区的主要部分或后部,动物变得极渴,大口大口地喝水。

满足渴的需要的方式和饮料的品种都与人类社会文化生活条件有关。例如,有人要清茶,有人要可乐,有的则要果汁,还有一些人只喝白开水。

3、好奇、探索和操作动机

根据驱力降低理论,有机体在满足生理需要后,处在安静状态。但事实上,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

有研究表明:即使很多活动并不直接与满足生理需要相联系,但人类和动物却倾向于追求刺激、主动探索环境、主动与环境互动。因此,有些心理学家直接把人类的动机划分为生理动机和心理动机两大类,而心理动机又可划分出两个层次。

一个层次包括探索、好奇和操作动机因素,这个层次的心理动机比较原始,社会意义不太明显;另一个层次主要包括人类的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等,这是后天的习得动机,且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

好奇、探索与操作动机是人对新奇事物注意、探索和试图探索究竟等行为的内在动力,简称好奇心。引起好奇心的刺激应具备新奇性或复杂性。刺激越新奇、或者越复杂时,人对它的好奇心会越强烈。

心理学家扬在1961做过一个实验,他把一只饥饿的白鼠放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并在其中放置一些白鼠喜欢吃的食物,结果却发现并不是一进去就吃食物,而总是先探索一番,然后再吃食物。罗马尼斯将猴子放在一个有野果和用绳子捆绑的箱子(箱中也装有野果)的环境中。猴子宁肯花两个小时把箱子打开,取食野果,而不去拿身旁的野果,这是由好奇动机所驱使的行为。哈洛等人的实验表明,在没有任何奖赏的情况下,猴子会拆开一些机械装置,而且随着次数的增加,它们装卸的技巧会愈来愈高明,但如果猴子每次操作成功,都给以食物,则它们的行为会发生改变,为了获取食物,它们的操作动机会大大降低。

六、社会动机

心理学家曾提出过许多种社会动机,其中,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是两种主要的社会性动机。

(一)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个人追求成就、成功和社会赞许等方面的动机,具体地说,成就动机指的是个人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活动,去从事、去完成、去追求并力图达到成功或完美状态的行为原因。

早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心理学家默瑞首先提出了“成就需要”的概念,并把它称之为“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好尽快地解决难题的需要。”后来,麦克利兰和阿特金森进一步拓展了默瑞的成就需要理论,并将此概念引入了动机研究领域。

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密切相关。抱负水平指一个人从事活动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目标的高低。个人的成败经验影响着抱负水平的高低,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个人的抱负水平,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个人的抱负水平。例如,一位学生估计自己在数学考试中能得90分,如果考试成绩低于90分,下次再确定抱负水平时,可能会将期望值降至90分以下;相反,如果考试成绩高于90分,则可能会将期望值升至90分以上。罗特认为,制约个人抱负水平的因素有两个:个人的成就动机和个人对自我能力的实际估计。

(二)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童年所接受的家庭教育

父母对儿童的“独立性训练”与儿童的成就动机的强弱有关。父母要求子女独立自主而又能以身作则者,容易培养儿童的成就动机;相反,父母对子女的保护性过强,甚至溺爱,就会限制儿童的独立性,较难培养儿童的成就动机。

(2) 教师的言行

教师对学生的评语是激发学生成就动机的有效方法。佩奇以2000多名中学生作被试(74个班),把学生分成三组,用三种不同的评语。第一组,只评定等级,不用评语;第二组,除了评定等级外,还根据学生

的特点,给以适当的矫正或相称的好评(顺应评语);第三组,给以特殊的评语,即对甲等的学生讲:“优,保持下去“;对乙等学生讲:“良,继续努力”等等。结果,顺应性评语组的成绩最好,特殊性评语组的成绩次之,无评语组的成绩最差。

(3) 社会性竞争

大量研究表明,成就动机与参加社会活动的频率和性质有明显的关系。经常参加社会竞争和带有冒险性活动的人比一般人的成就动机水平高的多。

(4) 学生的学习成绩

成就动机与学习成绩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成就动机高的学生一般学习成绩偏好,相应的,成就动机低的学生一般学习成绩较差。

(5)对工作难度的看法

当人认为某项工作过于困难时,他会感到无法完成或很难完成,是不会产生成就动机的;而当人认为某项工作过分容易时,他会认为完成起来十分容易,也不会产生强烈的成就动机;只有当认为工作难度适中,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各占一半时,成就动机最强烈。

(6) 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

当一个国家经济处于繁荣时期,人的成就动机较高;反之,则降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生活紧张,竞争激烈,无论是学生对学业成就的追求标准,还是成人对事业成就的追求标准,都较偏僻乡村的居民为高。

(三)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研究

麦克利兰认为,人的成就动机各不相同,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成就动机水平。他描述了高成就动机的人的行为,那些具有强烈成就动机的人,是一些把个人的成就看得比金钱更重要的人。这些人一旦在工作上取得成功或者攻克了难关,解决了难题,他们从中所得到的乐趣和激励,将超过物质的鼓励。报酬对他们来说,主要是衡量进步和成就大小的—种工具。这种人事业心强,有进取心,也比较实际。甘愿冒风险,但又不是赌徒,他们密切注意自己的处境,但也并不都是所谓的“进取的现实主义者”。麦克利兰认为,具有高度成就动机的人对企业,对国家都十分重要和可贵。一个公司拥有这种人越多,它的发展将越快,得利将越多。一个国家拥有这种人越多,就越兴旺发达,越是能迅速走在世界的先进行列。

高度成就动机的人是可以通过教育加以培养的。为了培养这类人,麦克利兰组织了训练班。为此,他还编写了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分以下四个部分:

(1)根据历年积累的资料,宣讲高度成就需要的人物形象;

(2)要求学员制订具体而可以操作并评估的两年规划。训练班每6个月检查一次进展情况;

(3)在一些基本概念上帮助提高学员的自我认识,如什么是生命的价值、什么叫科学、什么叫逻辑等;

(4)让学员交流成功和失败、希望与恐惧的经验,并形成团结互助的气氛。据报道,这种训练班在美国、墨西哥和印度都试过,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麦克利兰发现,各种不同的文化类型之间成就动机的差别是非常稳定的。他测量了三十个国家公开出版的儿童读物,根据故事内容来评判故事中人物的成就动机强度。结果发现,评判出来的成就动机水平与这些国家在二十年后的经济发展有显著相关,它显示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所需的普遍文化准备水平。如果

某个国家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具有普遍高的成就动机,那么这个国家以后的经济发展也比较快。麦克利兰还认为,了解了一个民族占优势的社会动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它的历史,并预测它的未来。

麦克利兰的研究方法对当代中国管理心理学工作者是有启迪的,我们可以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人口素质状况,大力培养具有高成就动机的人员。

(2)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是指个人为什么发送信息和向谁发送信息的原因。交往动机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和劳动的要求,人类要参加社会生活,要劳动,就必须相互传递信息,必须进行交往。

人际交往也是个体心理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沙赫特在1959年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旨在揭示人类交往与恐惧的关系。他用64名女大学生作被试,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让实验组的女大学生看一个身穿白色实验服装的实验者,并且在实验室布满了各种电器设备。然后告诉被试,实验时会有电击,电击会有伤害,有痛苦。控制组则不同,实验者会尽量设法使她们感到轻松,并且告诉她们,电击只会感到一些发痒或震颤。在恐惧被激发和被测量后,要求被试进入实验室,并让她们自己选择,是否要同学作伴。结果表明,高度恐惧的人比低度恐惧的人更愿意合群,越是恐惧,合群倾向越强烈。

沙赫特还进行了另一项调查研究,他分析了出生次序和交往动机的关系。结果表明,出生次序是一个人合群要求的重要因素。长子、长女和独生子女身上的交往动机较强,这是因为父母对第一个孩子比后来的孩子要关心得多。第二个孩子的合群趋势就没有第一个孩子那么强烈。儿童出生次序越靠前,在恐惧时也就越依赖别人以谋求舒服。

顿伯也作过类似的研究,证明了出生次序与交往动机有关。卓尔诺夫等人在1951年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把被试分成四个组,高度恐惧组、低度恐惧组、高度忧虑组和低度忧虑组,对他们进行合群倾向测验。在测验过程中,主试极力打消两个忧虑组的恐惧感,保证他们无任何恐惧的感觉。结果表明,恐惧组与忧虑组的合群倾向刚好相反。高度忧虑组的人比低度忧虑组的人倾向于不合群,他们和别人在一起时会使忧虑增加,因此回避他人。可见,恐惧使合群倾向增长,忧虑使合群倾向减少。反之,在恐惧和交往的关系上,实验揭示了和沙赫特研究相同的结论,即高度恐惧组的人比低度恐惧组的人更愿意合群,恐惧感越强,合群倾向越明显。

弗伦奇也曾设计过一项实验,旨在测量和区分交往动机和成就动机的关系。她设计了一种非常轻松和十分愉快的实验环境,要求被试完成一些具体的工作任务。在实验中,只激发被试的交往动机而不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实验结果表明,在完成简单工作任务时,具有高交往动机的被试比具有低交往动机的被试成绩好。弗伦奇指出,这是因为交往动机高的人有一种想让他人愉快和高兴的愿望,这就激发他们把工作做好。弗伦奇的研究还表明,成就动机高的人经常选择有才能的人作为自己的工作伙伴;交往动机高的人在挑选朋友时,不大考虑伙伴的才能,他们关心的是建立、保持伙伴之间的友好关系。

七、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人为什么要学习的原因,即通常说的学习目的。

学习动机是人,尤其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根据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10059名青少年学生的调查,我国各类学校中各年级男女学生的学习动机总趋势是一致的,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

1、学习动机不太明确,占15%;

2、学习只是为了履行社会义务,占18%;

3、学习为了个人前途,占23%;

4、学习为了国家和集体利益,占44%。

可以看出,第4种类型比例最高,他们的学习动机是为了比个人更大的国家利益。

胡德辉教授调查了武汉地区七所高等院校536名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发现具有下列特点:

1、学习动机的内容十分复杂和多样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既有远景动机,也有近景动机;既有正确动机,也有不正确动机,可以归为40多种类型。而主要的学习动机比较集中在以下方面: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而学习;为社会的进步而学习;为人类造福而学习;为争取个人的幸福生活而学习。

2、学习动机中远景性学习动机居主导的地位

研究者按照学习动机所指向的目标在时间上的远近加以划分,把指向校内学习期间的目标作为近景,把指向毕业分配时的目标作为中景,而把指向未来工作的目标作为远景。调查结果发现,在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中,远景性学习动机比例最大;中景性学习动机次之;近景性学习动机最小。近景性学习动机往往受远景性学习动机所支配。

3、远景性学习动机直接受人生观所支配

调查表明,在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中,其远景动机和他们的理想和人生观的预期愿望非常相似。

4、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和年龄特点

由于我国已进入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转型期,因此大学生们希望在专业上成名成家的学习动机比较普遍。此外,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明显的青年期心理特征,如“为了珍惜青春年华而学习”等等。

5、具有性别差异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性别差异,男生把个人荣誉、社会威望和成名成家等作为学习动机的比例远较女生普遍和强烈。

第四节兴趣

一、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

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社会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需要的对象常常也会成为兴趣的对象,但却不是所有的需要都会成为兴趣的对象。正是由于人们对某些事物产生了需要,才有可能对这些事物发生兴趣。在较低级的需要基础上所产生的兴趣是比较短暂的,当一个人在饥饿情况下,需要食物,并且对食物感兴趣,但一旦需要得到了满足,对食物也就不那么感兴趣了。而建立在精神文化需要基础上的兴趣,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长期性。许多心理学家研究了需要和兴趣的密切关系,例如,瑞土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我们之所以对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兴趣与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关系密切。如果对某些事物没有认识,也就不会对它产生情感,因而不会对它发生兴趣。相反,认识越深刻,情感越丰富,兴趣也就越浓厚。兴趣使人对有兴趣的事物给予

优先注意,积极地探索,并且带有情绪色彩和向往的心情。例如,现在,对心理学感兴趣的非本专业大学生越来越多,他们利用大量的时间选修心理学课程,报考心理学硕士研究生,他们的认识活动优先指向与心理学有关的知识上。宋代哲学家、教育家朱熹以他的名作《四时读书乐》来抒发他对读书的浓厚兴趣。他赞美春季“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夏季“读书之乐乐无穷,拨琴一奏来熏风。”秋季“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季“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可见,兴趣和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的关系的确是密不可分的。

人的兴趣不仅是在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又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它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兴趣发展成爱好后,就成为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兴趣是爱好的前提。当兴趣进一步发展成为行为倾向时,就转化成为爱好。爱好不仅是对事物优先注意和向往的情感倾向,而且是有从事实际活动的倾向。这是爱好与兴趣的区别之一。当人对有些事情感兴趣时,他并不一定要积极参与。例如,喜欢听歌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一个热衷于歌唱的人;喜欢看足球的人也不一定会踢足球,而爱好则和积极参与相联系。因为,积极的爱好是和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一个人不仅喜欢读文学作品,而且热衷于从事文学创作,那么这个人对文学就有了爱好。

凡是符合兴趣的活动,人就会积极地、愉快地趋近于这种活动。

兴趣可以对人的行为有如下积极的推动作用:

(1) 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

(2)对正在进行的活动的推动作用;

(3) 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

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无论是有意注意或无意注意都和兴趣有关。兴趣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而紧张的心理状态,因而对认识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对于学识,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又不如醉心于它,以它为乐的人。

兴趣是开发智力的钥匙。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有赖于兴趣。拉扎罗斯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他将高中学生按照智力和兴趣分为智力组和兴趣级,智力组学生的平均智商120,但对于语文的阅读和写作不感兴趣;兴趣组学生的平均智商107,但对于语文的阅读和写作很有兴趣。在学期结束时,兴趣组的成绩竟远远超过智力组。

二、兴趣的分类

人类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用不同的标准对它们进行分类。

(一)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根据兴趣的内容,可以把人的兴趣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1、物质兴趣

物质兴趣表现为对食物、衣服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等的兴趣。这时几乎人人都有的兴趣,按道理无可厚非。但过度的追求物质兴趣将会导致个人利益第一、金钱第一等畸形心态和行为取向,贪婪的味道浓厚。

2、精神兴趣

精神兴趣主要指认知兴趣,如对社会观察、对自己内省、对哲学、文学、艺术、数学等的兴趣。对时事政治、文化等社会上层建筑等的兴趣。

(二)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根据兴趣所指向的目标,可以把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1、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对活动过程的兴趣。例如,对学习过程的兴趣,对操持家务、做饭的兴趣等。

2、间接兴趣

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结果的兴趣。例如,对通过学习谋求职业的兴趣,对工作报酬的兴趣等。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在生活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直接兴趣的支持,活动将变得枯燥无味,没有间接兴趣的支持,活动便不可能长久地持续下去。只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正确地结合,才能无分发挥一个人的积极性。

三、兴趣的品质

(一)兴趣的倾向性

兴趣的倾向性指人对什么样的事物会发生兴趣。

在兴趣的倾向性上,人与人之间差异很大,有人喜欢文学,有人喜欢体育,有人喜欢文艺,有人喜欢花鸟鱼虫、有人喜欢品茶吟诗、有人喜欢集邮、也有人喜欢收集紫砂壶等等。

兴趣又有高尚和低级的倾向。前者对有益于人类社会的事物或自我情操的事情发生兴趣,如热爱工作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爱好书法有利于身心健康;后者对有害于人类社会的事物或不利于个人发展的事情发生兴趣,如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等危害社会的行为。

(二)兴趣的范围

兴趣的范围指个体兴趣的广度。

在兴趣的范围上,人与人之间差异也很大。有人兴趣范围广泛,对许多事物和活动都兴致勃勃,乐于探求;有人则兴趣范围狭窄,对周围一些活动和事物漠不关心。个人的知识面、阅历程度和兴趣的广泛程度密切相关。个人兴趣愈广泛、知识愈丰富,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机会就大。历史上许多卓越人物都有广泛的兴趣和渊博的知识。在广泛的兴趣中,要有一个中心兴趣,不能过于分散和广泛。否则样样都喜欢,样样都不专,结果必然是自顾不暇、一无所长。应该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有一个中心兴趣,使兴趣既博且专,才可能取得成就。

(三)兴趣的持久性

兴趣的持久性指兴趣稳定的程度。

人们对事物的兴趣,可能比较稳定,也可能变化无常。稳定的兴趣对一个人的工作和学习都有重大意义,人们有了稳定的兴趣,才能经过长期的钻研,获得系统而深刻的知识,才能坚持工作,心无旁骛。

(四)兴趣的效能

兴趣的效能指调控、推动行为的力量。

根据兴趣对行为的效能方向,可以把兴趣分为积极兴趣和消极兴趣。积极兴趣能够成为推动行为、维持行为的动力。而消极兴趣不能产生积极的、与个人发展有益的实际行为效果,不仅如此,消极兴趣还会

产生阻碍个性发展、延缓个人发展速度的作用。

四、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租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之一,也是教育心理学一直关注和研究的领域之一。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曾对10059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过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兴趣有明显的分化倾向,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能够指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门课”和“最不喜欢的一门课”。学生喜欢某一门学科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对教师的喜欢程度。学生不喜欢某一门课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基础不好。对理科感兴趣的男学生稍多于女学生,对文科的兴趣则相反,女学生稍多于男学生。研究还显示,美国和日本的高中男学生重视理论、经济和权力,女学生则重视艺术、社会和宗教。

五、兴趣的发展

兴趣的发展一般是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这样一个渐进过程。它们之间没有本质区别,仅仅是喜爱程度上的差异。

(一)有趣

有趣是兴趣发展的第一阶段和最初水平。例如,幼儿经常对任何事物都感到有趣,青少年和成年人常常为事物的新异性所吸引而产生直接兴趣。这种兴趣带有直观性、盲目性和弥散性,并且是不稳定和经常变化的。

(二)乐趣

乐趣是兴趣发展的第二阶段和中等水平。它是在有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有趣逐渐趋向专一和集中,并产生特殊的爱好时,就成为乐趣。例如,一个初中生对打乒乓球感到是一种乐趣,他便积极参加打乒乓球的活动。乐趣带有专一性、自发性和一定程度的坚持性。

(三)志趣

志趣是兴趣发展的第三阶段和高级水平。它是在乐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与个人的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相联系。志趣带有自觉性、方向性和坚持性,并且具有社会价值。科学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所取得的成就是与他们的志趣分不开的。

人与人之间在兴趣发展的速度上差异很大,有些人可以较快地从有趣经过乐趣,发展为志趣,有些人却长期停留在有趣和乐趣阶段,迟迟达不到志趣阶段。

第五节理想、信念和世界现

一、理想

理想是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理想是人对自己所设定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人积极向往和追求的对象。如少年儿童希望将来成为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企业家、政治领袖等等。

根据理想的内容,可以把理想分为两大类,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对社会公理、社会制度、社会体系等的理想。如美国黑人民权主义领袖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中所说的那样。个人理想是关于个人未来的理想,主要包括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是紧密联系的,其中社会理想居于最高层次,并制约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又是社会理想的具体体现。随着年龄

的增长,在教育的影响下,初中生的理想开始发展起来,但初中生一般只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空洞且不稳定;高中生有了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职业理想也相应有了具体内容;大学生的道德理想、社会理想,职业理想则进—步明确和稳定。

从认识能力的角度,可以把理想划分为具体形象理想、综合形象理想和概括性理想。我国心理学工作者1979年和1980年对青少年理想的形成和发展进行过两次调查,研究表明,小学高年级和中学低年级学生具体形象理想较多,中学高年级学生则概括性的理想明显增多。

理想是人生的航标,为人们提供了奋斗目标,为人生的航船指明方向,并且是鼓舞人们前进的巨大动力。

二、信念和世界观

(一) 信念

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为的个性倾向。

信念具有坚信感,它表现为个人确信某种理论、观点或某种事业的正确性和正义性,对它抱有确信无疑的态度,并且力求实现。当坚信感成为个人活动的动力时,信念也就确立起来了。

信念一经确立就会有很大的稳定性,比较难以改变,一个人对已确立的信念,只有通过反复实践证实并确认是错误时,才有可能改变。

信念使个性稳定而明确,缺乏信念的人,个性模棱两可,看风使舵,朝秦暮楚。

信念使个性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历史上有无数杰出人物,出于对事业的坚定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做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业绩。

信念的坚定性是人的显示巨大精神力量的行为动机。夏明翰烈士在就义前的那首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朗翰,还有后来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都表达了自己对事业的坚定信念。

(二)世界观

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即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

社会的世界观和个人的世界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社会的世界观是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哲学研究的对象。世界观的系统化和理论化,就是哲学范畴中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个人的世界观是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所以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学研究注重于个人的世界观在各种心理活动中的作用及其形成过程和规律。同时,个人的世界观受社会的世界观所制约,并表现出社会的特点。西方心理学一般不研究世界观的问题,前苏联心理学家比较重视对世界观的研究。他们探讨了世界观的结构,认为世界观包括四个成分:认识因索、观点因素、信念因素和理想因素。认识、观点、信念和理想相互作用形成世界观,而世界观又反过来影响认识、观点、信念和理想的形成。

世界观是个性倾向的最高层次,它是个人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影响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世界观对人的心理活动的作用表现在:

1、决定个性发展的趋向和稳定性。

2、影响认识的正确性与深度。

3、制约情绪的性质与变化。

个性心理自我分析及自我完善规划

个性心理自我分析及自我完善规划 个性心里的自我分析,我认为要分析我的个性就必须从我的成长经历说起,我是一个从小生活在九江的靠近长江边普通村子里的孩子。在我的记忆里爸妈这二个称呼似乎并不像其他孩子那里出现的那么多,我是一个和中国大多数穷人家家里孩子一样的留守儿,从小就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那时候总是听到他们说我是捡来的孩子,说我是没人要的孩子,我记得每当我听到这些话是我都是很伤心很伤心的。但我理解我的爸妈,我告诉自己必须学会坚强。坚强的去面对伙伴们的嘲笑。不过也正是因为我是留守儿吧。所以在独立性方面我要比他们强得多。我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自己报名了,而他们则还是有父母带着去学校报名。而且从这之后只要是我自己能做的事我都是自己去完成的。我记得读小学的时候我的成绩很差,而且上学还总是迟到。所以在老师眼中我是一个问题学生,老师总是说我成绩差之类的话,弄得我从那之后就变得非常自卑,对于一些事情总是没有自信,不敢尝试。不过后来读了初中,对于新环境的兴趣大。所以读书也就认真很多从老师眼中的坏孩子变成了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而且我性格中的不自信也再初中时期有了很大的改变,虽然还是胆小但在一些方面也敢去尝试了。如果说初中的我是相对文静的话,那高中的我就是非常活泼的那种类型了。高中处于青春叛逆期对于什么都敢挑战。我的不自信也

就是在这个时期彻底的改变的。我不在是哪个胆小的我了。这时候的我已经变得非常自信,而且也非常的活泼开朗。这就使我变得非常善于交际。应该说高中教会了我怎样做人。直到大学现在我还是这样。 写了这么多,其实很为简略。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不同,人正是由于先天的和后天的原因——成长经历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才有了不同的人生。而我在我现在的人生经历中,我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坚强、具有了吃苦耐劳的品性。当然还有我的自信。 在兴趣方面,我也有很多很多因为我也很喜欢玩,首先是运动方面我喜爱篮球、会玩足球、爱打台球、精通羽毛球、偶尔玩下乒乓球,而且我还很喜欢跳街舞。其他方面,我喜欢看杂志像《意林》、《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的。而且我还特别喜欢看有关历史方面的书,因为这能拓宽我的知识面。我喜欢玩魔术,爱讲笑话,因为我觉得这些能使得生活更具有趣味更丰富多彩。 当然我也有不足的地方,我有高度的责任心,会陷入日常事务的细节中去,以至于没完没了的工作。每件事情我都会从头做到尾,这总是让我过度劳累,压力很大时,你会过度紧张,甚至产生消极情绪。由于我的现实、细致,有时容易忽略事情的全局和发展变化趋势,难以预见存在的可能性。对此我需要周到考虑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和可能性,需要增强对背景的关注。 这一篇自我分析报告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我想每个人通过写这篇报告都再次了认识了自己吧!其实这个对于自

心理学:个性倾向性

心理学:个性倾向性 一、名词解释 1、需要: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2、动机: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动力。 3、学习动机:推动、引导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 4、成就动机:个体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图在学习、工作、创造上取得成功的动机。 5、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探索某些事物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 6、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 7、间接兴趣——是指由事物或活动的结果所引起的兴趣。 二、填空题 1、需要产生的原因是(肌体内部处于缺乏状态或不平衡状态) 2、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需要);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需要)。 3、动机的功能(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4、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成(倒U型曲线关系)。 5、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学习难度越大,动机的适中水平越低;学习难度越小,动机的适中水平越高) 6、兴趣的品质(指向性、广度、稳定性、效能)。 7、根据倾向性,可以把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8、动机产生的外在条件是(诱因) 三、判断题 1、满足儿童的一切需要,能促进个性和谐的发展。(错) 2、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成正比关系。(错) 3、对于复杂问题,中等偏低的兴奋水平比较有利。(对) 4、只有满足儿童的一切需要,才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错) 5、对个体来说,做任何事情,动机的适中水平是一样的。(错) 6、动机和活动之间是一致的,是一一对应关系(错) 四、选择题 1、需要产生的原因是( D )。 A、动机 B、政治 C、法律 D、机体的不平衡 2、马斯洛认为,人最高层次的需要为( C )。 A、尊重需要 B、审美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认知需要 3、马斯洛认为,人最基本、最强烈的需要为(A )。 A、生理需要 B、友谊需要 C、安全需要 D、心理需要

第八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第八章个性及其倾向性1、心理学中的个性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个性是心理发展的产物。日常讲的个性是指人的个别性、特殊性或个别差异。2、一的人的心理活动总是以自己特有的速度(反应的快慢)、强度(反应的强弱)、稳定性(反应持续的时间长短)、指向(心理活动指向外部世界还是内部世界即外向还是内向)、对自我和对他人的态度、行为方式以及能力的表现。这些表现既与个人的社会环境生活经验有关,也与个人的生理素质有关。个性的个别性突出表现为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差异。3、世界观是指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形成的观点体系,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价值观使人们关于客观事物价值的观点和信念。价值观决定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意见和行为等,影响着价值判断。4、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现。动机分为正确的动机和错误的动机两类。5、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是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统一体,是由高到底发展的。6、成就需要是交往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具体表现,是一种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好尽快的解决某一难题的需要。7、中等程度的焦虑有助于促进儿童取得较好的成绩。8、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的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与能力有关,受理想、志向和世界观的调节。9、儿童兴趣稳定性的发展为他们保持良好的认知定向、知识积累和技能形成提供了保证。10、志向是个性发展的一种动力,小学儿童的志向集中表现在职业志向上。11、小学儿童的价值观表现为从个人价值观向群体价值观过渡的特点。儿童的自我评价是在同伴交往中形成和校正的。简答1、个性的特征。1)个性具有稳定性、整体性、社会性和个别性的特征。2)心理的成熟水平保证了个性的稳定性,只有一贯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得以表现的心理现象才是个性。3)个性包含着人的心理现象的整体特性,是系统的固有的特性,是一种整合(即综合)的结果。4)个性所体现的最本质的特点是社会的而不是生物的。5)个性的个别性反映一个人在个性方面与众不同的特性。2、简述个性整体性。1)个性作为一种心理特征系统,包含着人的心理现象的整体特性,它是不可分割的。2)个性结构中任何一个成分的变化,都会引起系统内的其他成分的变化3)个性形成后不可避免的影响着人的心理过程。3、为什么说个性所体现的最本质的特点是社会性。1)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受到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形成对世界、社会、劳动、他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这些个人的认识和观点的形成反映着社会集团的意识形态和各种社会关系2)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交往越广泛,社会关系也就越复杂和越深刻,他的精神世界也就越丰富。3)人在活动时所使用的心理工具-----语言也是社会的。语言即使抽象思维的工具也是交往的工具,它是社会提供的,而不是个人创造的,因此,个性的本质是社会的。4、简述个性的结构。1)个性倾向性系统,包括需要、兴趣、志向、世界观(价值观)。2)自我意识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3)个性心理特征系统,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5、个性倾向中世界观的作用。1)世界观的坚定性决定个性的稳定性2)世界观的系统性决定个性的连贯性3)世界观的科学性决定个性的深刻性。6、简述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说。他将需要分为五个层次:1)生理的需要,属维持生命的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及人际交往和交流感情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即追求社会肯定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7、简述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1)小学儿童活动需要的发展,包括对游戏活动的需要和对运动活动的需要。儿童具有强烈的活动需要。2)小学儿童认识需要的发展,表现为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3)小学儿童交往需要的发展,儿童入学后交往需要主要向教师和同学两方面发展。4)小学儿童成就需要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学业成就范围。8、如何引导和培养小学儿童的需要。1)满足小学儿童的合理需要,抑制其不合理需要。2)引导和培养小学儿童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儿童的各类需要总的趋势是由低到高发展的,不断培养儿童的新需要,推动他们身心发展朝着教育目标和社会要求的方向不断前进。9、兴趣的种类。1)根据社会价值分为高尚兴趣和低级兴趣。2)从起因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3)根据活动效能水平分为有效的兴趣和无效的兴趣。10、简述儿童兴趣的发展趋势。1)学习上有直接兴趣向简接兴趣转化。2)兴趣的广度(即范围)逐步扩大。3)兴趣的稳定性(指兴趣持续的时间)与认知水平和情感的发展相一致,低年级差到中高年级有所增强。4)兴趣效能性(兴趣对人活动的激活程度)在低年级时较低,中年级之后增强。11、简述小学儿童的兴趣的引导和培养。1)在活动中发展儿童的兴趣。2)激发和保护儿童的有益兴趣。3)利用原有的兴趣迁移。4)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是强化兴趣的有效手段。12、兴趣迁移的条件。1)要善于发现小学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是什么2)要善于寻找新的事物或活动与原有兴趣之间的相通点。3)要在实际活动中循循善诱,促使儿童产生新的认识需要,并指导他们克服困难。13、影响儿童职业志向的因素。1)外因,包括家庭影响、宣传媒体、人物范型、学校教育2)内因,包括小学儿童的兴趣、对某种职业的意义和作用的初步认识、个人的心理品质、个人的学习成绩。14、如何培养儿童的志向。1)要加强志向教育,让儿童从小就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2)要帮助儿童把志向和行动结合起来。3)要充分运用榜样的力量,为小学儿童树立切实可信、可钦可敬的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榜样,尤其是树立同辈的榜样,激发他们效仿榜样的愿望和行动,不断提高他们的志向的动力效能。15、小学儿童志向的特点。1)主要属于职业志向,涉及道德和政治方面的理想较少2)志向来源于他们自身的直观体验,带有很大的模仿性,有幻想的性质。3)带有很大的易变性4)部分小学生能把职业志向与当前的学习结合起来落实到行动上。

自我个性心理分析

学号:0901114200自我个性心理分析 学院名称: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专业名称:数学与应用数学 年级班别: 2009级应数(1)班 姓名:王元玺 指导教师:王小新 2011年12月

自我个性心理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自我个性心理,客观评价自我,全面认识自我,从而取长补短、接纳、控制、发展和完善自我,协调自己与他人的交往,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关系自我评定量表》和《斯特里劳气质调查表》对自我进行测评,并参考了血型与星座。 【关键词】自我个性心理分析;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测量及查询结果:(1)《人际关系自我评定量表》的测定结果表明:我的人际关系并不稳定,有相当数量的人不喜欢我,如果我想受人爱戴,还得作很大的努力。(2)《斯特里劳气质调查表》的测定结果表明:我是典型的粘液质。神经特点: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低,外部表现少,情绪具有稳定性,反应速度慢但灵活。心理特点:稳重,考虑问题全面;安静,沉默,善于克制自己;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而不容易转移,外部动作少而缓慢。(3)A型的人稳重、文静、多情、执著、专注,崇尚完美主义者,有牺牲奉献的精神,具协调性,积极服务别人,重视周遭气氛,喜爱孤独,易掩饰自己的真心,无法信任别人,善于照顾他人,个性老实,过于执着。(4)双鱼座的我基本性格:容易钻牛角尖,个性强,有些时候又十分柔弱,尤其是在感情方面。想得比较多,处理事情往往想得很复杂,喜欢沉溺在幻想世界当中,但也有非常现实的一面,具有双重人格倾向。 测量及查询结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代表全部的我,下面我就根据实际情况从细节方面对自我个性心理作一下具体分析: 1 现阶段我的心理特征

人格心理学自我性格分析

一、结合佛洛依德人格结构理论的自我分析 (一)佛洛依德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 1、本我(id) 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言,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例如婴儿每感饥饿时即要求立刻喂奶,决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 2、自我(ego) 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3、超我(superego) 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二)自我分析

在人格结构里,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它们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它们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状况;当三者互不相让,产生敌对关系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而就我本人而言,在本我上,我与其他任何人一样,具有最基本的人类需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然而这些本能的欲望满足,也需要通过自我的帮助来实现。自我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努力实现自我,不断学习,不能一味的放任本我的“唯乐原则”,现在并不是无忧无虑的吃了睡,睡了吃,而需要通过学习知识,做作业,来达成自我的实现。超我是按至善原则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使其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就目前而言,在道德理想我的超我这一方面,我在很多具体的方面还是做的不够好的,这需要在未来不断改进。 二、结合艾克森人格测试的自我分析 (一)艾克森人格测试介绍 艾森克人格问卷是由英国心理学教授艾森克及其夫人根据其人格三 个维度的理论编制而成。它由三个人格维度和一个效度量表组成编制,分别为: 1.精神质(P)维度:测查一些与精神病理有关的人格特征。高分可能具有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与别、不

四川理工学院心理学教案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第八章个性与个性倾向性(5学时) 一、章节名称及学时分配 二、授课类别:理论课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个性的概念和一般特征 2、理解需要的概念,了解需要的种类,掌握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3、理解动机的概念,了解动机的分类 4、理解兴趣的概念及功能、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需要概念、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动机概念、动机的功能、兴趣功能兴趣品质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自学法 六、教学组织与设计 1、概述部分由教师讲解,着重讲清楚个性的特征; 2、用实验与实例讲解马斯洛的需要层序理论; 3、动机和兴趣主要采用以自学为主的方式。 七、教学内容: 第一节个性的概述(1学时) 一、个性的概念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它是一个人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1、个性的稳定性 个性不是指一时表现的心理现象,而是指人在较长时期的社会实践中,由于适应或改

变客观世界经常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因而个性心理都是比较稳定的。比如一个人处事总是很谨慎小心,循规蹈矩,处事稳重,偶尔间也会表现轻率马虎的举动,在这里谨慎稳重是他的个性特征,而不是说马虎轻率是他的个性特征。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不论是如何稳定的个性,在一定社会的影响和教育下,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具有不同程度的可塑性,在青少年时代这种可塑性更大。 2、个性的独特性 由于人的个性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因而人的个性面貌总是千差万别,独具风格,就是再类似的个性也都表现出某些个体的色彩,所以个性具有独特性。 3、个性的社会性 人既包括自然的生物特性,也包括社会的本质特性,而后者是主要的。因为人的个性是作为具有自然生理特征的人在参加到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因而决定个性发展方向的不是抽象的生物因素,而是现实的社会因素。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个性“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还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共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人的一切个性形成和发展都受一定社会生活所制约,具有明显的社会制约性。 三、个性的心理结构 个性的心理结构是多水平、多层次、多侧面、十分复杂的有机统一的体系。它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三个因素构成。 1、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它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个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和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在个性倾向性的诸因素中,世界观居最高层次,决定着一个人总的思想倾向:需要是基础,对其它成分起调节作用。就人的整个心理现象而言,个性倾向性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最高调节者,也是个性的积极性源泉。它直接制约着个性心理特征,又影响人的心理过程,从而使心理现象在每个人具体身上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比较稳定的特征,它表明一个人的比较典型舶心理活动和行为。个性

第八章 个性倾向性

第八章个性倾向性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个性、需要、动机的一般概念、种类、动机的理论;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需要、动机的理论(2)意志的概念、品质和意志行动的过程 2.本章难点: 个性的基本特点;动机的理论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3.心理测量 四、教学时数4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个性概述 一、什么是个性 在心理学中,人格是探讨完整个体与个体差异的领域。到目前为止,由于心理学家各自的研究取向不同,因而对人格的看法有很大差异。综合各家的看法,可以将人格的概念界定为: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二、特征 1.整体性 2.独特性与共同性 3.稳定性与可变性 4.生物性和社会性 三、个性的结构 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 第二节需要 一、概念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二、需要的特点: 1.对象性

2.不平衡性 3.动力性 4.周期性 三、需要的种类 1、根据需要的起源分: (1)生理性需要 (2)社会性需要 2、根据需要的对象性质划分 (1)物质需要 (2)精神需要 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按其重要性的顺序分为七类,即:最低层是生理需要;中间层是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是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对需要层次论的分析和评价 需要层次论的成功之处 : (1) 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一般趋势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于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提出了在每一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则处于从属的地位。这点对激人的积极性很有启发意义。 (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对于人类需要的分类比较细致. 需要层次论的不足。 (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理论基础是错误的。 (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带有一定的机械主义色彩。 (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只注意了一个人各种需要之间存在的纵向联系,忽视了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往往存在多种需要,而这些需要又会互相矛盾,导致动机的斗争。 第三节动机 一、动机的涵义

字体反映人的性格和心理

字体(笔迹)反映人的性格与心理 从一个人字迹我们大致可以分析这个人的性格。比如性格刚强的人一笔一划都显得干净利落、方正坚硬;而性情软弱的人,则字体就相对无力,柔弱得多。我国西汉文学家杨雄就曾说:"书,心者也。心画形而人之邪正分焉"。 目前在西方,笔迹分析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如招聘、升学、择业、司法鉴定等各方面均可见其踪迹。 笔迹心理学家还认为笔迹与心理健康之间也有着显著的联系。他们通过分析字的力度与斜度、字体与字结构、空格与空白、签名风格等,能够准确地判断出书写者的心理方面的问题。笔迹家雅曼把笔迹学研究的成果分为七个大类: 1、书写的压力反映了人精神和肉体的能量。 2、笔画结构方式代表了书写人面对外部世界的态度。 3、书写的大小是自我意识的反映。 4、连笔程度反映了思维与行为的协调性。 5、字和字行的方向是人自主性及社会关系的反映。 6、书写速度与人理解力的快慢有关。 7、整篇文字的布局反映书写人面对外部世界的态度与占有方式。 不同性格的人写出的字是不一样的,热情的人字粗大,专注的人字细小,正直的人字简洁,高傲的人字花怪,性急的人字潦草,多情的人字软弱,孤僻的人字紧凑,等等。在笔迹分析时通过对一个人字的篇幅章法,字的形状,笔画特点和字句的气势作综合分析可以判断出他的性格特征。 美国著名的心理疗法专家威廉·希契科克对笔迹学研究已达20年,他藏有4万份笔迹档案,以字的笔画轻重、匀称性,字迹的棱角或圆润,写字速度的快慢,字的间架结构,字体的形状、长短、大小,字的模仿性或创造性,字行的高低,倾斜度等特点的排列组合起来看人的心理,他发现: 1、笔迹是一个人的性格,智力水平和思维逻辑的具体反映。凡是笔画轻重均匀适中,说明书写者有自制力、稳重,对自己所喜欢的工作能竭尽全力去完成;反之,凡是笔画不均匀的书写者多半是个脾气暴躁、喜欢破坏和妒忌心强、喜欢背后做小动作的“阴谋家”。笔划过重的人比较敏感,笔划过轻的人往往缺乏自信。 2、字行高低不平是机智或狡猾的人的笔迹;字迹有棱有角说明书写者是个意志坚定、观点鲜明,不会改变立场的人,但这种人一般说来会与观点不同者辩论得面红耳赤。反之,

心理学复习与练习 第9章 个性倾向性

第九章个性倾向性 教学要求: 1、了解需要、动机、兴趣的概念,需要与动机、兴趣的关系。 2、掌握需要、动机、兴趣的种类、需要的结构、兴趣的品质。 3、掌握青少年合理需要的建立、学习动机、兴趣的培养方法。 第一节需要 一、需要的一般概述 (一)需要的一般概念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 (二)需要的种类 1.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二、需要的形成和发展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随着人的生理的成熟,社会对人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使人的需要不断形成和发展。 例:学龄期前儿童:游戏 学龄期儿童:做好学生 少年期:独立自主、自尊和受人尊重、被集体接纳、获得地位 青年期:友情、创新、升学、就业、自我完善等 三、需要的结构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级论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例:“草窝里飞进金凤凰”、公务员职业成新宠、老科学家们的追求 (二)青少年合理需要的建立 1.个人的需要必须符合个人的具体生活状况, 不与个人实际相脱 离 (1)个人的需要主导需要必须与个人在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主要发展阶段相一致。 (2)个人需要的满足必须建立在可能的现实的基础之上。 2.必须发展高层次的需要,使个人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一致 第二节动机 一、什么是动机 (一)动机的一般概念 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例:考研的动机:找一个好工作,过上好生活、获得别人尊重、自我实现……

(二)动机与需要 其实,人的大部分动机都是需要的动态表现,但需要处于静态时,便不成为动机。需要化为动机取决于两个条件: ①某一种需要必须成为个体的强烈愿望,迫切要求得到满足。 ②客观上存在着满足这种需要的可能性。 动机与目的有联系,动机使人产生行动,最终是为了实现某一种目的。 需要→动机→行动→目的 ↑←←←←←←←↓ (三)动机的种类 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据动机的起源分) 例:结合以上考研例子分析 2.一般的、概括的动机和特殊的、具体的动机(据动机的范围分) 例:结合以上考研例子分析 3.长远的动机与短暂的动机(据动机的持续时间分) 结合以上考研例子分析。 4.主导动机与辅助动机(据动机作用的大小分) 结合以上考研例子分析 二、青少年学习动机的培养 (一)学习动机的作用 (1)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间接地对学习起促进作用 例:产生名列前茅的学习动机的学生的学习 (2)作为一种学习结果,强化学习行为本身,促进学习——动

自我个性心理特征分析

自我个性心理特征分析 人的一生伴随着生理的和心灵的病痛。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生理的病痛算不了什么,只要你有生命的欲望,我们就会战胜病魔好好的活在这阳光的世界上;而心灵的病痛则让我们苦不堪言,折磨着我们的灵魂,让那些调节能力和毅力薄弱的鲜活生命去了另一个世界。为什么他们离我们而去呢?因为他们没有心灵病痛的良药------心理学!他们有的心灵生病或者服药太少或者太多、有的压根不知道还有要可服。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的心理学,心里有一股想自我剖析的冲动。像看看自己到底是怎么的一个人,也心理有个底,生活中客观一点。但是呢!有时你的心理让别人来分析更容易,所谓的当局者迷。但是我觉得还是要自己认识自己才能为以后的发展方向打好基础。所以我也决定来个自我个性心理特征分析。这些文字可能描述不全面也不是很专业准确,但是我还是很珍惜这第一份我系统的自我客观认识。 个性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倾向性主要有兴趣、需要、动机、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主要有性格、能力、气质、智力等。前者比较复杂,后者也比较奥妙。我来自我解剖一下。 性格:表现在人对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我的性格:(一)现实态度特征:1,对别人,集体社会的态度:偏向于爱祖国,爱集体,有同情心,诚实、正直、礼貌。但是行为表现还不够积极,还有些漠不关心,也没有实际行动表现于爱祖国,有同情心。我一向主张每个人都做好最好的自我,独立。自我认为很诚实,很正直,以后有经济绝对慷慨资助有需要的人。2,对劳动工作的态度:偏向于勤劳,但有时也十分懒惰,有责任心但是还是有点粗心大意,马虎,节约。对家庭和父母:思想前卫,希望自己为自己、父母而活,不想结婚,认为没有能力养育孩子而让孩子不优秀是对孩子的命运不公,自己也累。3,对自己的态度:未来的生活有信心,有理想。自信但很客观,很现实。 (二)意志特征:1,自觉性:对自己要做的事能清楚认识,但是不够坚持,没有十足的耐性,能把自己的热情和力量投入,能冷静分析问题,但是遇到挫折也会气馁。有时过于独断,武断,考虑不够周全。2,坚定性;毅力不够顽强,但精力比较充沛,能总结经验,不为不符合实际的愿望所驱动。但是离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境界还相差甚远,当然也不是一遇困难就垂头丧气。3,果断性:能迅速作出决定,当机立断,积极采取行动,但有时考虑不够周到,勇气可嘉,但有时会武断。

第10章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第十章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 2.个性的特征:(简单题) (1)个性的整体性:个性于人来说是一个整体的结构,是人的整体心理面貌。 (2)个性的独特性:人的个性都是由独特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所组成的。 (3)个性的稳定性:只有比较稳定的、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是个人的个性表征。个性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不是固定不变的,个性具有可塑性。 (4)个性的社会制约性和生物制约性:人的个性不仅受生物因素制约,而且受社会因素制约。 3.个性心理结构 (1)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其中,需要是个性倾向性乃至整个个性积极性的源泉,动机、兴趣和信念等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世界观居于最高层次。 (2)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4.需要 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 需要是人类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 需要是人产生和维持情绪和情感的中介 需要推动意志的发展 需要又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 5.需要的种类 (1)生理需要、社会需要 (2)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七层): ①生理需要、 ②安全需要、 ③归属和爱需要、 ④尊重需要、 ⑤认知和理解需要、 ⑥审美需要、 ⑦自我实现需要。 ⑴不同需要层次间的关系: 需要从低到高,构成了不同等级 ①需要的满足具有一定顺序。 ②需要层次越低,需要的力量越强。 ③通常先要满足低级需要,然后才满足高级需要。 ④有时候,高级需要产生之前,低级需要只要部分满足就可以了。 ⑤不同的需要同时存在,但只有一种占据主导地位。 ⑥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不再成为激励行为的动机。 ⑵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论述题) 创建性: ①体现了需要的多样性和人与动物的差别。 ②指出需要具有层次和发展过程。 ③指出需要具有递进式发展的性质。 ④具有高度的实用价值:将需要归纳为一个连续统一体,为理解人类需要提供了有意义的线索。

自我个性分析

个性心理分析

自我个性心理分析 【摘要】 目的:心理分析可以做好心里治疗;能够完善心里教育;能够帮助自我个性发展。 方法:(1)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2)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 (3)反省法――从我与己的关长历程和人生经验中,每一步成长都是我学习积极面对人生的机会。在自我分析中,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心理调节,学会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关键词】自我分析;成长经历;个性;气质;心理健康 1对象与方法 本次研究以“我”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法、经验法、反省法来审视研究自己的个性,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出发点分析其养成的原因,并以研究结果制定完善自我的方案。 2自我分析 自知是一个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心理学家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这次我通过自我分析,对自己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同时也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了一番分析。 2.2 自我性格、气质分析 我是一个集乐观开朗和细腻敏感于一身的女孩,具有复杂性格:开朗但有时又郁闷、懂礼貌而不拘小节、骄傲的同时也有些许自卑的一面。 大多数人对我的初次印象是比较文静,确实,我觉得自己也是属于比较稳重型的人:凡事力求稳妥,深思熟虑,具有较好的克制能力,但是过于拘谨,不善于随机应变,具有内向性。然而,再长久的接触之后,身边的人慢慢就会发现我其实性情还是比较活泼的,对外界的事物有广泛的兴趣,但注意力容易转移,缺乏持久力,具有外向性。 这两种不同的气质类型似乎在某些方面是完全相反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心理学论文 自我个性分析

自我个性心理分析 姓名:李浩 系别:化学系 专业:应用化学 学号:2010122204 时间:2011.12.15

自我个性心理分析 李浩 (化学系,应用化学,104班,学号2010122204) 摘要心理分析可以做好心里治疗;能够完善心里教育;能够帮助自我个性发展。通过三种方法去认识自我,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反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在每一段成长历程和人生经验中,每一步成长都是我学习积极面对人生的机会。在自我分析中,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心理调节,学会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关键词自我分析,成长经历,个性,气质,心理健康 1引言 本次研究以“我”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法、经验法、反省法来审视研究自己的个性,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出发点分析其养成的原因,并以研究结果制定完善自我的方案。 2自我分析 自知是一个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心理学家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这次我通过自我分析,对自己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同时也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了一番分析。 2.1自我分析的方法 2.1.1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他人是反映自我的镜子,与他人交往,是个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来源。我们先从家庭中的感情扩展到外面的友爱关系,进入社会又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有自知之明的人能从这些关系中用心向别人学习,获得足够的经验,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规划自己的前途。但是通过和人比较认识自己应该注意比较的参照系。 2.1.2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 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即我从做事的经验中了解自己。一般人通过自己所取得的成

心理健康自我个性心理分析

心理健康自我个性心理分析 一、我是一个白羊座的女生,个性比较冲动、爱冒险、慷慨、天不怕地不怕,而且一旦下定决心,就不到黄河心不死,而且脾气很大,不过都是炮仗颈,绝对不会放在心上,很快就会没有事。有时候我说话会不经过大脑,心直口快,直肠子,好听的不好听的都一口气的都说来工作上学习上,我做事情都很积极、热情有活力,乐观进取有自信,有明快的决断力,坦白率真、爆发力强,勇于挑战一切,对朋友也很讲义气,但是缺点就是做事比较急缺乏耐心粗心大意的,说话欠缺考虑,三分钟热度。经过一学期关于心理学的学习,我学会了从心理学角度科学的分心自己性格上的优缺点,这让我更加客观的认识并了解了自己。 二、我是一个热心、真诚、坦率、乐于助人的人。在气质类型上属胆汁质和粘液质混合类型。平时严于律己,常常给自己定一个稍微高一点的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地学习和提高。凡事往好的方面想。 善于忍耐,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为人处事会为他人着想,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能和集体融为一体。能处处尊重、信任他人。 热爱工作,有上进心,要求自己有进步,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充实自己,更好地从事教学工作。 能调节管理情绪,心境良好。虽然也会有消极的情绪,但一般不

会长久。能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谦虚不卑,自尊自重,学会满足。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能够与步调合拍,也能与集体融为一体。 总的说来,本人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会享受美好人生,知足常乐。 三、我是一个安静内向,敏感,稳重、情感体验深刻,观察力敏锐,做事审慎的人。我心地善良,温柔热情,有责任感,富有人情味。我有较强的自我克制能力,态度稳重,不易分心,遇事谨慎,持久力强。情绪较稳定、平静,我大多数情况下能很好地管理自己,不太会生气。有较强的觉察情绪的能力,比方说面临较大的压力或抉择时,我会有一点点焦虑,但是我会及时觉察并调节。

DISC四种性格分析

【1】四种性格:活泼型力量型完美型和平型 俗话说,爬山要懂山性,游泳要懂水性,做营销的一定要懂人性。现在就人性和大家分享:人一共分四种性格:活泼型、力量型、完美型、和平型。英文的简称:S(Sanguine)/M (Melancholy)/C(Choleric)/P(Phlegmatic) 完美型,英文里它的意思是忧郁的。之所以叫完美型,是因为完美型的人是事事都要求完美。他们崇尚美感,往往具有诗歌,音乐,文学,绘画等多方面的才能,他们严肃认真,细腻,有条理,他们是人类的灵魂,精神,智慧,核心!他们有组织,有计划,细心敏感,而又悲观,高标准,干净整洁,有深度。他们天资聪颖,如果潜能适当的开发,便会产生巨人!完美型的人属于内向型性格,他们喜欢独处,能抓住事情的要点。他们和力量型一样,不会花时间倾听一大堆含金量不高的话。但是完美型很多想法都太完美,理想化,不切实际。他们对别人,对事情的高标准导致很多人无法达到,这时他们就会因种种不如意而生闷气,情绪化,悲观,消极,阴沉。因为他们的要求太苛刻和内向,所以不和他们交往不多,所以他们常常感到被冷落。所以他们渴望被人重视,被人称赞。然而,他们是那样的敏感细腻,所以他们喜欢含蓄的赞美。完美型的人喜欢运用表格,有条不紊,他们活在计划中,所以不要轻易将他们拉入自己的生活中。完美型的人是事实发现者。 活泼型,英文里它的意思是乐天的,是一个很开朗的性格,喜欢玩,乐观,话特别多,很爱笑,热情奔放,活力四射,喜欢新鲜,富有多姿多彩的创造力,是晚会的灵魂,舞台上的明星,能将天赋潜能发挥到顶峰。活泼型的人即使长大了,感觉也很像小孩子,可以很可爱,好奇,也可以很烦。活泼型跟完美型是两个极端的性格,活泼型关注未来发生的事,是快速行动者,通过犯错误来学习。 力量型,这个性格跟它的名字也差不多,英文里的意思是易怒的,你如果认识一个性格非常暴躁的人,不用怀疑,他肯定是力量型。力量型的人永远充满动力,充满理想,乐观,勇敢,勇于攀别人不敢攀的顶峰,他们在生命早期就表现出掌权的欲望,从小他们就会通过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一、个性的概述二、需要三、动机四、动机理论及应用五、学习动机一、个性的概述(一)个性的一般概念 1. 什么是个性个性(individuality)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在西方,个性一词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指演员在舞台上所戴的面具,以表示所扮演的角色。现代心理学中个性一词,沿袭了它的含义,以说明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现代心理学把个性理解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它是一个人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个性就其本质来说是社会的。每个人作为社会成员处在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及一定的政治关系之内,时时受到物质财富的生产和消费所构成的各种关系的影响,还受到社会上各种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从而成为复杂的社会关系的体现者。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从这个意义来看,个性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因此,在评述个性时,它的社会本质是主要标志。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中,考察社会因素对个性发展的决定作用,才能科学地理解个性。 2. 人格的含义人格这个概念与个性关系密切且容易混淆。为了进一步理解个性概念,有必要对人格概念进行简要的阐释。人格是一个有着颇多歧义、颇多界说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对人格理解不同,对人格所下的定义也很不相同。奥尔波特(Allport,1937)最早对人格的定义做过综述,考察了50个定义。自奥尔波特之后还有不少心理学家综述或分析过人格的定义,又提出新的定义。例如:有人把人格看成是习惯化的行为模式,有人则把人格看成是一种控制行为的内部机制(如自我、特质等),还有人把人格看成是个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等。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人格定义是为学者们一致认可的。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心理学家对人格的众多探讨与盲人摸象颇为相似,抓住尾巴的说大象和绳子一样,摸着腿的说大象像棵树,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因此,目前在人格研究领域中仍然存在着各种研究类型或研究取向,一时难以统一。根据国内外的各种定义,笔者借鉴叶奕乾的观点,以抛砖引玉。认为,在心理学中,“人格”(personality)一词主要有下列三种含义。 1)最广义的人格概念的外延比个性大该意义上的人格不仅

心理学 第八章 个性倾向性

第八章个性倾向性 一、个性倾向性的定义 个性倾向性指的是人们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自我意识,它们反映了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和选择。个性倾向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活动或行为的方向、内容和方式,使人们彼此间的心理面貌、社会特性千差万别。因而,个性倾向性是心理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 二、需要的基本概念 (一)需要是什么: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它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 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 要求的反映。 (二)需要的类别 1.从需要产生或起源的角度看,有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生物性需要是指与保障个体生命安全和种族延续相联系的需要 (1)维持机体内部平衡的需要(如饮食、睡觉、呼吸、运动等)(2)回避伤害的需要(如对有害或引起不愉快的刺激进行回避或防御) (3)性的需要 (4)内发性需要(如好奇、探究反应等) 社会性需要是指人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它们是人在 生物需要的基础上,在社会生活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如对

文化学习、劳动、社会交往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所特有 的高级需要,它反映了社会对人的各种要求。 2.从需要对象的角度看,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即认对事物对象的需求,包括低级的(如食物、自卫、 性等)和高级的(如豪宅、名车等) 精神需要即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求,如对智力、成就 自尊等方面的需求 (三)需要的层次 人的各种需要不是同时出现和发展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就明确是概括出五种不同水平的需要:(由低到高) A.生理的需要,如饥饿、口渴 B.安全的需要,如安全感、稳定性 C.归属与爱的需要,如认同感、感情 D.尊重的需要,如威信、自尊 E.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人天赋、潜能的嫉妒发挥) 三、中学生需要发展的主要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交往活动的增加,中学生的需要也不同儿童时期的需要,他们更加注重社会性的需要。其主要特点有:肯定和尊重的需要、积极参与的需要、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四、需要的发展与培养 (一)生活实践促进个体需要的发展

小学生个性心理品质调查报告关于小学生自我意识的调查

小学生个性心理品质调查报告——关于小学生自我意识的调查 小学生个性心理品质调查报告——关于小学生自我意识的调查 一、调查目的 “素质个性化”教育实验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个性品质。在个性的心理结构中,自我意 识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反映了个体对自身的理解程度,是个体主体性水平的一个标志。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身的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意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我们在了解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时,可以从生理方面、智能方面、人际关系方面、社会地位方面等进行考察。因此,我们拟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查: 1、我的身体健康状况 2、我在学习上的强项 3、我在同学中的地位 4、我的缺点、不足和不理想行为 5、我的权利和义务 6、我是一个这样的人 根据这些内容,我们编制了《学生个性自我评价手册》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试图 给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发展水平一个量化的衡量。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式,从全校1~6年级学生中抽取295名学生。具体为一(2)班45人,二(2)班47人,三(1)班51人,四(4)班52人,五(1)班46人,六(2)班54人。 三、调查结果统计 (一)我的身体健康状况 本项目调查结果如表1—1 次序特征人 数百分比(%) 1 强 壮 90 31 2 良 好 160 54 3 一 般 31 11 4 体 弱 10 3 5 多 病 4 1 从表1—1的统计结果来看,31%的学生与5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属于“强壮或“良好”,这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生理条件持十分满意或满意态度,这就为大部分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打下了良好的生理基础。 (二)我在学习上的强项 调查结果如表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