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化的应用

信息化的应用

信息化的应用
信息化的应用

信息化的应用

日常管理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应用

一.设备管理

随着国内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如何使企业现有资源得到高效、合理的应用,使管理信息化带动管理的现代化,使管理与信息技术真正地融合,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程度,提高企业声誉,提升企业间竞争力,“企业一卡通”是今后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必然。 一卡通系统目前许多企业都有多种卡应用系统在使用,这些卡系统分别由企业内各部门根据自己的需求,从不同的厂家独立引进并在本部门所辖范围内使用。由于各个部门采用系统的技术与规范不统一,造成了各种卡应用系统无法兼容,资源不能合理配置和共享。如考勤卡、食堂饭卡、门禁卡等,少则两三张,多则四五张,给员工用卡带来了很大不便。企业不能做到统一管理,比较混乱。一卡通系统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将企业中应用的多张卡的功能集成到单一的一张卡上,从而将考勤卡、饭卡、门禁卡等多功能集成于一体。这样即方便员工的应用,也消除了企业对卡的混乱管理。 视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是用户只需普通的PC机,麦克风,摄像头就能够轻松在互联网上召开网络会议。视频会议采用高清视频编解码技术,在普通的ADSL及3G无线网络上即能达到真正高清视频。它具有丰富强大的数据协同共享功能如PPT共享,屏幕共享,协同浏览等。它对企业的分支机构之间,异地公司间,企业与合作方之间的各种培训与会议提供了良好的通信手段。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大幅度减少会务费用、会务时间,解决会务成本问题;提高沟通效率,解决电话、文字等传统沟通方式效果欠佳的问题;缩短上层领导决策周期,解决决策效率问题;实现随时沟通、随时开会、随时培训的愿望,解决沟通灵活度问题;以实现大家足不出户即可达到良好的会议效果

二.日常事物管理

网络传真网络传真系统是一种以因特网为基础的传真服务平台,主要用于帮助企业解决因部门众多而传真机不足或过多导致的购置与维修成本大、耗材消耗多、收发费时、传真件管理混乱、收发传真不方便等情况。网络传真一般采用先进的B/S架构,为企业节约大量传真成本,并为员工带来极大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网络传真一般分为两个模块,发传真和收传真。发传真通过对审计权限的设定,可根据角色进行分配权限,理出清晰的审批流程,通过客户端的收发功能发送给服务器。当服务器接收信息后通过电话线传送到对方传真机器。收传真,当服务器接收信息后,通过网络根据每人的用户名或分机号自动查找收件人将传真分发到个人客户端。 加密系统现代企业已经进入电子化办公时代,企业核心电子数据的内部泄密、外部窃取、恶意删除、无序管理、存储灾难已经成为企业高层管理的困惑,电子数据的有序管理、集中存储、安全保护、权限管控已经成为众多主流企业的共识。我们院目前使用的加密系统,是对CAD图纸进行加密,以防图纸外流或企业内部员工利用上班时间做业余设计。作为一个以设计为主的企业,设计图纸就是最核心的机密,通过对图纸进行加密,可以做到企业核心业务的加密。当这部分核心图纸在被不允许的情况下拿到外面时,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加密系统将加密策略加载到Windows的内核,可以监控Windows的所有与文件读写、打印机输出及数据通讯等相关的执行过程,从而对非法访问进行控制,并对敏感的数据进行实时的加密。加密系统采用创新的文件保护安全策略,实现图文档文件的实时保护。安全策略的出发点已经不是通过防止文件被带出;而是要做到任何人、通过任何方式带出的文件都是处于保护状态的,也是无法使用的,也就不怕文件被非法窃取。

三.网络管理

网络管理软件主要用来监控网络流量、上网行为、解决影响网络正常运行的各种弊端。它是基于开放标准框架的基础上设计的,它支持现有的协议和技术的升级。我院目前运行的网络管理软件,主要解决了ARP攻击对网络的影响;解决对公司不允许上外网的人员用代理软件违规上外网的问题;屏蔽各类下载程序对网络运行速度的影响;对IP绑定使企业员工拥有固定IP且不可以随意更改;监控企业员工的日常工作等。这个软件的运行,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使网络更加流畅,权限更加分明。

企业核心业务的信息化应用

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朝着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一场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人类正步入信息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一个企业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将成为企业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doc

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在教学中融合信息化技术,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本文主要从目前我国学校的信息化现状、信息化的作用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 1、概述 信息化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把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融合的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采集、获取、编辑、压缩、存储等加工处理,再以单独或者合成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体化信息技术。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应用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是当前信息化发展的关键。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也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信息化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点,是现代教学改革和未来教学发展的方向,在已有的教学方式上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成为改善课堂环境的一个优化选择,它能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让教学课堂生动活泼,从而将那些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形象有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2、信息化教学的目的和优势 信息化教学就是指在教学中全方位地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信息技术、资源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的木器就是通过实现教学过程中的直观性、形象性、具体性和趣味性,从而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教师的角色也从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信息化教学就是指在教学中全方位地运用各种信息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信息技术、资源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1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是按照教学大纲,单纯的说教,这样只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衰减,而信息技术则是利用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的方式形象直观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情景,激起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而借助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2.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信息化教学系统的应用为自主学习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同时,教师可通过学校网站创建资源库和论坛,指导学生参加远程教学等形式,创建网络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推动自主性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或需要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教学方式,实施自主学习,建构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得出自己的观点见解,从而使学生切切实实的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这种条件下获取和处理信息,效率明显提高,加快了学习进程,提高了学习效率。 2.3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情况

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及应 用情况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学校信息化建设及开展应用情况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学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未来学校教育发展战略的制高点,成为学校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学校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终生学习和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技术支撑。我校按照“建设好,使用好”的目标,走出了一条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创新之路。 建设情况 如何让资金短缺的基层学校,尤其是资金严重不足的一所民办学校,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加速实现教学现代化,真正实现“三通两平台”。我们本着“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满足教师、学生发展需要,满足学校现代管理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协商提出并形成了“多方参与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新机制”。 我校积极按照国家“三通两平台”的发展要求,把校园网(校校通),班级多媒体(班班通)有效利用和连接起来,并顺利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人人通过渡。我校配合市教育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光纤教育宽带网络的接入,建设信息化资源平台。 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本着“坚持质量一流、开放灵活、安全可靠、易于扩展”的原则,在市育局大力支持以及学校自身的努力下,经过多年的时间,完成以下七个方面的建设。 一、“班班通”教学设施建设。

“班班通”是学校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学校建成“班班通”教学班88个,均配备计算机、交互式智能教学触摸一体机、实物投影等设备,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网络计算机教室和信息化教学办公建设。 计算机网络教室不仅能够进行计算机常规教学,而且满足了学校规模培训的需求,全面提升培训效率,创造了一个实时的网络互动课堂。 建成标准化计算机网络教室3个,学生电脑180台,为学生信息课的开设提供了保障。已配教师办公电脑220台,并全部接入互联网,师机比达到1:1。 三、互联网及校园局域网建设。 学校采用教育网光纤接入互联网,教育网出口带宽达到1000Mbps,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200Mbps。每个办公室、教室、微机室都有网络节点,无线WIFI网络覆盖整个校园,使教师办公、学生学习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满足了教师电子备课需要,实现了资源共享。2015年全省开展“一师一优课”活动以来,我校教师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在我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网络空间注册、开通率达100%。2018年底将对校园局域网进行升级改造,计划实现全千兆的局域网网路环境。 四、录播系统管理平台和录播教室升级改造建设。 2017年学校建成多媒体录播教室1个,可实现实时直播,搭建了相互观摩借鉴的网络平台,达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五、平安校园安保系统建设。

信息化应用需求及分类

信息化应用需求及分类 建筑行业信息化可分为企业管理层面和工程项目管理层面。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又可细分为集团公司(工程局)和子公司(工程处)两个层次的管理。集团公司(工程局)的主要管理业务为:集团公司的经营、计划、人事、财务、技术管理;对所属分公司的管理以及对所属重点项目的综合信息处理。子公司(工程处)的主要管理业务为:子公司的经营、计划、人事、财务、技术管理;对所属项目的综合信息处理。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管理业务为:与具体工程项目相关的信息处理。如,招投标、预决算、施工组织与计划、合同管理及施工现场管理等。目前,大部分企业尚未形成企业指导项目、项目依托企业,协调发展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因此,根据行业特点,我们通常将应用软件分为以下三类:①工具类 钢筋优化下料及统计技术、模板及脚手架CAD设计技术、混凝土搅拌站的自动计量、混凝土成熟测量、具有三维计算深基坑支护与支撑结构设计以及实验室数据的自动采集软件等。能与设计数据相衔接的三维图形算量技术、依据工程量清单进行计价技术、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竣工图纸绘制、设计图纸现场CAD放样以及大型工程机械使用卫星定位技术、装饰工程三维CAD设计技术、IP视频监控技术。②管理类 (1)项目级 工程报价、项目成本管理、进度计划控制、项目物资管理、项目设备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安全管理、协同项目管理、三维CAD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技术,多项目综合管理;工程设计方面的模型设计技术、可视化智能设计技术、智能化二维工程设计和三维协同设计集成技术、协同设计技术等。 (2)企业级 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合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资材料采购管理、办公(OA)管理、图纸档案管理、基础数据库建设、设计数据转入施工阶段使用技术;知识管理、客户资源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 ③标准类 基础信息编码标准、信息交换标准、WBS分类编码标准、工作流程标准、其它与信息化相关的标准。 ④信息化对需求的支持 信息技术是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决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提高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生产自动化水平,降低产品及管理成本,促进市场销售,改善企业内部管理,优化企业供应链和产业链,进而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为达到以上目标,在基础平台建设方面,采用当今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手段,建成以光纤通讯为主,综合利用卫星通讯、数字微波、无线通讯、互联网等方式,建立起以总部为中心,向外呈星状辐射的覆盖全国及世界各地的主要

信息化应用新技术

一、虚拟仿真施工技术 1.主要技术内容 虚拟仿真施工技术是虚拟现实和仿真技术在工程施工领域应用的信息化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施工工件动力学分析:如应力分析、强度分析; (2)施工工件运动学仿真:如机构之间的连接与碰撞 (3)施工场地优化布置:如外景仿真、建材堆放位置, (4)施工机械的开行、安装过程; (5)施工过程结构内力和变形变化过程跟踪分析; (6)施工过程结构或构件及施工机械的运动学分析; (7)施工过程动态演示和回放。

2.技术指标 虚拟仿真施工主要包含以下技术体系: (1)三维建模技术 运用三维建模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建立用于进行虚拟施工和施工过程控制、成本控制的施工模型。该模型能将工艺参数与影响施工的属性联系起来,以反应施工模型与设计模型之间的交互作用,施工模型要具有可重用性,因此必须建立施工产品主模型描述框架,随着产品开发和施工过程的推进,模型描述日益详细。通过BIM技术,保持模型的一致性及模型信息的可继承性,实现虚拟施工过程各阶段和各方面的有效集成。 (2)仿真技术 计算机仿真是应用计算机对复杂的现实系统经过抽象和简化形成系统模型,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运行此模型,从而得到系统一系列的统计性能。基本步

骤为;研究系统→收集数据→建立系统模型→确定仿真算法→建立仿真模型→运行仿真模型→输出结果,包括数值仿真、可视化仿真和虚拟现实VR仿真。 (3)优化技术 优化技术将现实的物理模型经过仿真过程转化为数学模型以后,通过设定优化目标和运算方法,在制定的约束条件下,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从而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定量的依据。它使用的方法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运筹学、决策论和对策论等。 (4)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建造是在虚拟环境下实现的,虚拟现实技术是虚拟建造系统的核心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融合了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工业建筑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综合信息技术。目的是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各

信息化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 摘要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21世纪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武器,本文从企业应用信息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了当前阶段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时需注意的问题,并进一步论证了信息化技术应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加快企业竞争力优势方面的优势,最后论证了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手段。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企业信息化管理机制企业竞争优势 21世纪是新经济的信息化时代,21世纪的世界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世界。今天,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几乎每一个产业里,都有许多企业正在或即将运用信息技术改造自己、强化自己,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实现飞跃式发展,以迎接新经济时代的挑战。 在新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是运营模式,运营理念的创新和革命。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获得竞争力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充满生命力的起码条件,也是企业经营现代化的标志。在市场竞争和信息革命的双重推动下,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应用信息技术作为推动企业发展和获取竞争优势的武器,并且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我国传统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信息化技术这一战略性资源的功能发挥。 一、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管理模式阻碍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许多企业中,由于传统的管理

模式形成已久,企业管理革新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无法推动,而信息化技术依赖于企业管理模式的革新,在落后的管理模式下实施信息化技术,只能是原有业务在信息系统的电子化,不能通过信息系统实现管理水平质的提升,因此,至于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才能发挥企业的规模效应,突出计算机的管理的优势。 2.企业管理基础工作难以适应信息化技术的需要。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需要有较高水平的管理基础,而很多企业普遍存在管理基础差,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只是管理基础薄弱,致使信息技术的标准化和程序规范发的力度很差,基本要求也很难达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成了之上谈兵,成了无本之木。 3.落后的观念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企业的发展,但是许多企业的员工对信息化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一些领导对信息技术的认知程度不够,不能从企业高度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没有看到信息技术的真正意义和长远的效益,他们只是希望通过计算机的使用提高效益,而对其优势却半信半疑。所以,企业要实现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关键是领导者要从心底里接受和认可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这种趋势,对企业的信息技术进行深入的了解,改变传统的认识和观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信息化技术的资源优势。 4.缺乏相应的人才激励机制和培养机制。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信息化涉及到企业的业务和管理的各个方面,从个别的业务部门扩展到整个企业的需求。这样的话就需要既懂业务又熟悉技术的“综合型人才”。但是有些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工作人员的待遇偏低,普遍低于企业中其他管理和生产人员,导致企业信息队伍的人员流动过快,不能适应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人才是推动企业信息化的根本,人才短缺是大多数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抓紧培养一大批热心

建造师继续教育信息化应用新技术

建造师继续教育 信息化应用新技术 一、虚拟仿真施工技术 1.主要技术容 虚拟仿真施工技术是虚拟现实和仿真技术在工程施工领域应用的信息化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施工工件动力学分析:如应力分析、强度分析; (2)施工工件运动学仿真:如机构之间的连接与碰撞 (3)施工场地优化布置:如外景仿真、建材堆放位置, (4)施工机械的开行、安装过程; (5)施工过程结构力和变形变化过程跟踪分析; (6)施工过程结构或构件及施工机械的运动学分析; (7)施工过程动态演示和回放。

2.技术指标 虚拟仿真施工主要包含以下技术体系: (1)三维建模技术 运用三维建模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建立用于进行虚拟施工和施工过程控制、成本控制的施工模型。该模型能将工艺参数与影响施工的属性联系起来,以反应施工模型与设计模型之间的交互作用,施工模型要具有可重用性,因此必须建立施工产品主模型描述框架,随着产品开发和施工过程的推进,模型描述日益详细。通过BIM技术,保持模型的一致性及模型信息的可继承性,实现虚拟施工过程各阶段和各方面的有效集成。 (2)仿真技术 计算机仿真是应用计算机对复杂的现实系统经过抽象和简化形成系统模型,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运行此模型,从而得到系统一系列的统计性能。基本步骤为;研究系统→收集数据→建立系统模型→确定仿真算法→建立仿真模型→运行仿真模型→输出结果,包括数值仿真、可视化仿真和虚拟现实VR仿真。 (3)优化技术 优化技术将现实的物理模型经过仿真过程转化为数学模型以后,通过设定优化目标和运算方法,在制定的约束条件下,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从而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定量的依据。它使用的方法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运筹学、决策论和对策论等。

信息化系统应用范围及效果

银晨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信息化系统应用范围及效果 一、公司概况 银晨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各类医药产品、保健品、医疗器械、中药材及饮片批发、零售经营的企业。目前有一个批发部和五间大型医药零售超市、一间医疗器械专卖店、一间中药配方、一间加盟店。 二、信息化系统启用之前存在问题: 【1】、各个连锁店独立服务器和数据库,配备仓库管理人员和仓库,增加企业经营成本; 【2】、无法实时传递数据,导致企业内部存在各种‘信息孤岛’,企业各部门根本无法协同作业。例如,货物到了仓库无法实时让业务及采购人员等知道,这样导致增加大量的沟通成本。 【3】、盘点环节几乎没有而且也数据不准确,导致库存占用大量资金;也无法及时处理临近失效期的药品。 【4】、半手工操作和传统管理模式导致效率低下--操作效率低、管理效率低、监控效率低。 【5】、由于数据不实时,导致总部与配送中心、各连锁店上下沟通困难,连接反映速度慢,不易实时发现问题。 【6】、前台收款流程不严密,导致收款严重不符;(平均每班相差1000元)。【7】、由于数据不准确,导致门店需要配置一个‘周转仓’,使企业的有效经营面积被占有。 三、解决方案:

【1】、取消各个分店数据库,统一在总部,各分店仓库和仓库人员逐步撤销;【2】、全部分店和仓库制定完善盘点流程,配备盘点机。经过几次盘点,现在员工已经掌握正确的盘点方法,目前已经可以做到每月快速盘点一次,及时检查库存准确性。 【3】、全面启用电脑信息化管理,反复探讨,重组业务流程,制定符合医药经营特点的业务流程; 【4】、各分店前台和总部实时联网,销售数据实时传输至总部,大大方便了总部决策层对问题的发现和实时解决,提高了效率; 【5】、前台制定了完善的收款流程,实现了现金与电脑流水帐平衡; 【6】、通过不断修改,设定各个货位的库存上限和下限,使库存占压资金大大减小。 【7】、总部可以实现电脑自动补货;大大减少在补货环节投入的人力。 【8】、仓库实现药品批号管理,降低药品失效率; 四、实施效果 【1】、每次的盘点的损溢率不断降低。现在已经达到每个分店的平均损溢两至三百元。 【2】、各个货位的库存上限和下限的设定,降低了企业的库存积压资金,各个分店报货统一实现电脑自动化,配送中心每天平均配送两次,各个分店之间的调拨基本不存在。为企业一年节省的成本=库存积压资金 500万×1%=5万。【3】、各分店取消了仓库人员及门店后台录入人员,为企业一年节省的成本= 5个门店× 2人× 2000 × 12月= 24万。 【4】、各门店取消了周转仓,使分店经营空间最大化利用。为企业一年带来的收

信息化施工应用技术

信息化施工应用技术 本工程将推广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保证信息管理规范化、现代化,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可追溯性,利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方式改变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和协同能力。 在本工程中推广应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如下表: 第一节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公司构建了公司级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功能涉及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合同、物资等。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序号项目管理项目内容 3)资金管理 4)成本分析 5 合同管理 1)创建合同管理目录,对合同进行分类管理; 2)能够导入主合同、投标用的施工组织设计文本、分包合同、物资采购合同,设 备租赁合同、劳务合同、内部承包合同和内部纵横向合同; 3)随时查阅并打印合同文本; 4)提供各类标准合同样本,快速编制合同; 5)能够添加合同的附加标注信息; 6)能够添加合同变更信息; 7)能够记录合同管理的相关信息包括合同评审信息、资信信息、分包商信息、违 约记录等,这些信息可以与变更、签证、索赔建立链接对应关系; 6 物资管理 功能主要有:供应商信息的管理;物资库存管理;物资的领用的统计和管理;物资 的调用、报损等记录;物资的耗用台帐;物资取样及实验记录;材料价格的统计分 析;其具体的功能如下: 1)物资计划 2)物资购与租赁 3)物资进场 4)库存管理 5)物资领用 第二节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我们采用的视频会议系统是桌面型视频会议系统,它利用普通的PC 机、标准的桌面型视频采集设备、耳机和麦克风,能够召开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视频会议。还能够提供协同浏览,文档共享等附加功能,为公司和项目部间进行在线讨论,召开视频会议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能够实现如下功能: 多路视频图像切换 电子文档共享 会议控制 会议管理 第三节项目计算机局域网 1.局域网结构 施工现场建立覆盖整个项目施工管理机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内构建一个基于计算机局域网的项目管理信息交流平台,覆盖总承包商、业主、各指定分包商、工程监理和联合设计单位,达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对外联通国际互联网,并与联合体各公司总部相联。

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情况汇报

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情况汇报 平定县岔口联校 学校基本情况 平定县岔口联校地处山西与河北交界处,位于县城北部,距县城40公里。联校辖六个完全小学,服务岔口乡46个行政村学生的就读,服务半径20公里。六个中心小学在校学生603人,教职工83人。 岔口小学属单轨六年制学校,教职工23名,在校学生243人。目前六个年级全部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班班通设备配备率100%,实现了互联网100MB光纤接入,校园网络全覆盖,教师笔记本电脑全部配备。学校建有微机室一个,有校级资源库,拥有微课程、ppt 课件、白板课件、电子教案等各类资源560个,创建有班级微信平台,学校、班级管理QQ群和教师网络空间,实现了学科优质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平台。 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面推进,学校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将信息化建设确定为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和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并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先导,以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水平为根本,以提高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为目标,积极开展现代技术教育科研活动,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素质与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一、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搭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信息环境下学习的空间是开放的和博大的,有效的利用信息资源,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知识能力的提高。学校充分利用微机室,在开设信息技术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网络环境下收集资料、获取知识、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通过学校的微机室进行上网学习,拓展了学生获取知识的空间,学生综合素质等到了培养和提高。 二、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助推教师应用水平提升 1、学校全体教师利用“阳泉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优质教育资源,优化课堂结构,丰富知识含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学期组织教师进行多媒体与学科教学整合全员听评课活动,教师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角度来观察、理解、设计课堂各种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有效地将网络资源与传统的教师、教材、学生三要素有机地整合成一个整体,构建新型的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努力实现学科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整体改革,利用网络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目前教师人人都能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中应用,教师信息化的有效应用,推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2、学校通过开展岗位练兵,全体教师在“阳泉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注册了个人空,2016年开展“一师一优课活动”晒课教师20人,晒课数24,有实录3节,上传一师一优课活动,目前进展顺利。 三、建立教育信息化应用校本资源库

教学信息化应用系统和管理信息化试点方案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安陆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2014年9月我校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项目试点建设单位,为全面落实鄂教职成〔2014〕9号文件精神,提升我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我校教学和管理的质量,切实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特制定“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一、概述 1、项目名称: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试点项目 2、学校概况 (1)基本情况。安陆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坚持以职业教育为主体,走出一条改革发展之路,被认定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示范中职学校,是共青团中央等七部委联合表彰单位、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61个新型农民工培训点成员单位,拥有包括计算机及应用、农业机械精加工、机械制造技术、会计电算化四个省级重点(骨干)专业在内的十二个专业。学校占地面积205.3亩,建筑面积87342平方米,在校生规模2360人,专任教师217人,“双师型”教师108

人,拥有各类实验实训室35个(含生产性实训车间3个),设备总值1580 万元。,建有国家级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实训基地和省级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各一个,校园网经中国电信接入INTERNET,出口带宽为100M,实现了校园网内互联互通,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计算机核心技能大赛十强院落校”。时任省委书记罗清泉、孝感市委书记陶宏多次莅临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并寄予了殷切希望。“上安职,学技能,升大学,走天下”成为社会的共识。 (2)负责人情况。①主要负责人:罗明发,男,1964年出生,中学高级教师,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长期从事职业教育管理研究工作,参编出版中职教材3本,发表多篇学术文章,是孝感市职业教育领域专家。项目负责人:施晓纹,男,1965年出生,中学高级教师,学校副校长兼工会主席,湖北省机电教研中心组教研员,发表多篇教学论文,参编出版专业教材一本,参加国家级课题二项并顺利结题,被评为“安陆市十大名师”、“安陆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安陆职教领域的“土专家。②信息化实体性职能部门及负责人:学校信息化实体性职能部门为信息网络技术中心,中心主任董申平,男,1968年出生,中学一级教师,信息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编写出版教材2本,参与国家级课题一项并顺利结题,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是孝感、安陆两级技能大赛首席评委,孝感市、安陆市优秀教师。3、试点工作目标、内容和期限 加快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学校的教

信息化应用新技术

一、虚拟仿真施工技术 1、主要技术内容 虚拟仿真施工技术就是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在工程施工领域应用的信息化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施工工件动力学分析:如应力分析、强度分析; (2)施工工件运动学仿真:如机构之间的连接与碰撞 (3)施工场地优化布置:如外景仿真、建材堆放位置, (4)施工机械的开行、安装过程; (5)施工过程结构内力与变形变化过程跟踪分析; (6)施工过程结构或构件及施工机械的运动学分析; (7)施工过程动态演示与回放。

2、技术指标 虚拟仿真施工主要包含以下技术体系: (1)三维建模技术 运用三维建模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建立用于进行虚拟施工与施工过程控制、成本控制的施工模型。该模型能将工艺参数与影响施工的属性联系起来,以反应施工模型与设计模型之间的交互作用,施工模型要具有可重用性,因此必须建立施工产品主模型描述框架,随着产品开发与施工过程的推进,模型描述日益详细。通过BIM技术,保持模型的一致性及模型信息的可继承性,实现虚拟施工过程各阶段与各方面的有效集成。 (2)仿真技术 计算机仿真就是应用计算机对复杂的现实系统经过抽象与简化形成系统模型,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运行此模型,从而得到系统一系列的统计性能。基本步

骤为;研究系统→收集数据→建立系统模 型→确定仿真算法→建立仿真模型→运行仿真模型→输出结果,包括数值仿真、可视化仿真与虚拟现实VR仿真。 (3)优化技术 优化技术将现实的物理模型 经过仿真过程转化为数学模型以后,通过 设定优化目标与运算方法,在制定的约束 条件下,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从而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定量的依据。它使用的方法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运筹学、决策论与对策论等。 (4)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建造就是在虚拟环境下 实现的,虚拟现实技术就是虚拟建造系统 的核心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就是一门融合了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工业建筑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综合信息技术。目的就是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以

教育信息化涌现的十大新技术应用

教育信息化涌现的十大新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无法想象,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普及,机器人居然走上讲台,成为孩子们新的学习伙伴;教育游戏化成为另一种趋势,玩游戏也能够学习。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荣怀在英特尔举行的未来教育项目邯郸现场会上,向在座的教师发布了国际教育信息化涌现出来的十大新技术应用,引起了在座教师的广泛兴趣。今天,小编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整理,供广大校长、教师了解教育信息化前沿参考。 1、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学习伙伴 目前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智能机器人的研究成为热点。机器人已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工具。智能机器人具有革新的技术,高水平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在学习中同时具备益智学习工具、情境建设者、学习伙伴三个角色。作为机器人教育大国的日本近期开发的一款以机器人和投影设备为主的R-learning系统,主要用于协作儿童在故事场景中的设计和渲染,学生通过在绘制的故事场景中操控机器人来完成预设角色的行为,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案例】日本学者利用机器人作为协作学习伙伴 2013年,东京北九州大学、东京大学等四家科研机构的学者设计了职业发展学习中利用机器人作为学习伙伴的实验。教师通过远程控制机器人来协调开展学习讨论,学生与机器人互动的过程都可被记录下来,并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以供师生随时调整协作学习活动的进展。 研究表明:1.机器人主持职业生涯协作学习活动与教师主持同样有效。2. 机器人可以创建一个比真人主持时更易于合作的环境。 2、3D打印技术颠覆学生动手实践 3D打印对于教学和学习的重要价值体现在:能够更加真实地呈现特定事物,并让学生获得深刻的感知体验。通过亲身体验、亲自参与,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案例】美国罗彻斯特理工学院利用3D打印帮助学生完成“桥梁设计”罗彻斯特理工学院(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教师在静力学课教学中讲授桥梁结构受力时,让学生们在课程中设计桥梁,并计算桥梁的受力情况。 1.学生运用软件设计桥梁,将想法变成三维图像。 2.完成桥梁作品设计,老师现场连线桥梁设计专家,专家通过大屏幕对学生作品做出点评。 3.运用计算机软件对所设计的桥梁进行虚拟承重试验。 4.若因桥梁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桥梁跨塌,则小组学生共同讨论,重新设计桥梁. 5.并再次进行虚拟试验。试验成功后,各小组使用3D打印机打印出桥梁部件,拼装成桥梁模型。 3、开源硬件夯实信息技术 “做中学”教学模式创客空间作为推动创客文化的一支主要力量,开展各类充满亲子氛围的DIY工作坊或手工课。 Intel推出与开源硬件平台Arduino兼容的Galileo开发板,许多大学也都在开展创客活动,帮助怀揣新鲜念头并跃跃欲试的学生们把梦想变成现实。树莓派作为开源硬件的一种,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开源硬件降低了硬件开发的成本和复杂程度。实现兼具“创造性”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为信息技术课程和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机会。

北京市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北京市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序言 本报告对北京市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做出全面梳理,从企业总数量,采用信息化管理的企业数量,采用信息化管理的企业比重,通过互联网开展有关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数量,通过互联网开展有关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比重,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和推广的企业数量,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和推广的企业比重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北京市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北京市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的理解,洞悉北京市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北京市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现状 (1) 第二节北京市企业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北京市企业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企业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北京市企业总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量比重统计 (3) 四、北京市企业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北京市企业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企业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企业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北京市企业总数量同全国企业总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北京市采用信息化管理的企业数量指标分析 (7) 一、北京市采用信息化管理的企业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采用信息化管理的企业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北京市采用信息化管理的企业数量占全国采用信息化管理的企业数量比重统计分析.7 四、北京市采用信息化管理的企业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北京市采用信息化管理的企业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采用信息化管理的企业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情况

学校信息化建设及开展应用情况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学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未来学校教育发展战略的制高点,成为学校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学校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终生学习和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技术支撑。我校按照“建设好,使用好”的目标,走出了一条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创新之路。 建设情况 如何让资金短缺的基层学校,尤其是资金严重不足的一所民办学校,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加速实现教学现代化,真正实现“三通两平台”。我们本着“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满足教师、学生发展需要,满足学校现代管理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协商提出并形成了“多方参与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新机制”。 我校积极按照国家“三通两平台”的发展要求,把校园网(校校通),班级多媒体(班班通)有效利用和连接起来,并顺利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人人通过渡。我校配合市教育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光纤教育宽带网络的接入,建设信息化资源平台。 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本着“坚持质量一流、开

放灵活、安全可靠、易于扩展”的原则,在市育局大力支持以及学校自身的努力下,经过多年的时间,完成以下七个方面的建设。 一、“班班通”教学设施建设。 “班班通”是学校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学校建成“班班通”教学班88个,均配备计算机、交互式智能教学触摸一体机、实物投影等设备,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网络计算机教室和信息化教学办公建设。 计算机网络教室不仅能够进行计算机常规教学,而且满足了学校规模培训的需求,全面提升培训效率,创造了一个实时的网络互动课堂。 建成标准化计算机网络教室3个,学生电脑180台,为学生信息课的开设提供了保障。已配教师办公电脑220台,并全部接入互联网,师机比达到1:1。 三、互联网及校园局域网建设。 学校采用教育网光纤接入互联网,教育网出口带宽达到1000Mbps,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200Mbps。每个办公室、教室、微机室都有网络节点,无线WIFI网络覆盖整个校园,使教师办公、学生学习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满足了教师电子备课需要,实现了资源共享。2015年全省开展“一师一

信息化应用新技术(2014版)

信息化应用新技术 一、虚拟仿真施工技术 1.主要技术内容 虚拟仿真施工技术是虚拟现实和仿真技术在工程施工领域应用的信息化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施工工件动力学分析:如应力分析、强度分析; (2)施工工件运动学仿真:如机构之间的连接与碰撞 (3)施工场地优化布置:如外景仿真、建材堆放位置, (4)施工机械的开行、安装过程; (5)施工过程结构内力和变形变化过程跟踪分析; (6)施工过程结构或构件及施工机械的运动学分析; (7)施工过程动态演示和回放。 2.技术指标 虚拟仿真施工主要包含以下技术体系: (1)三维建模技术 运用三维建模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建立用于进行虚拟施工和施工过程控制、成本控制的施工模型。该模型能将工艺参数与影响施工的属性联系起来,以反应施工模型与设计模型之间的交互作用,施工模型要具有可重用性,因此必须建立施工产品主模型描述框架,随着产品开发和施工过程的推进,模型描述日益详细。通过BIM技术,保持模型的一致性及模型信息的可继承性,实现虚拟施工过程各阶段和各方面的有效集成。 (2)仿真技术 计算机仿真是应用计算机对复杂的现实系统经过抽象和简化形成系统模型,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运行此模型,从而得到系统一系列的统计性能。基本步骤为;研究系统→收集数据→建立系统模型→确定仿真算法→建立仿真模型→运行仿真模型→输出结果,包括数值仿真、可视化仿真和虚拟现实VR仿真。 (3)优化技术

优化技术将现实的物理模型经过仿真过程转化为数学模型以后,通过设定优化目标和运算方法,在制定的约束条件下,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从而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定量的依据。它使用的方法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运筹学、决策论和对策论等。 (4)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建造是在虚拟环境下实现的,虚拟现实技术是虚拟建造系统的核心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融合了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工业建筑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综合信息技术。目的是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各种传感器创造出一个融合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让人身临其境的虚拟环境。操作者沉浸其中并与之交互作用,通过多种媒体对感官的刺激,获得对所需解决问题的清晰和直观的认识。 3.适用范围 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工程、土木工程施工方案编制。 4.已应用典型工程 上海正大广场,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 二、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 1.主要技术内容: 应用工程测量与定位信息化技术,建立特殊工程测量处理数据库,解决大型复杂或超高建筑工程中传统测量方法难以解决的测量速度、精度、变形等技术难题,实现对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的有效控制。 2.技术指标 (1)建立或应用测量机器人(智能全站仪)建筑测量的成套技术与工艺。 (2)建立或应用智能全站仪大仰角三维坐标测量修正模型。 (3)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超高结构建筑垂直度偏差和轴线偏差控制。 (4)建立特殊复杂工程测量信息化处理数据库。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大型复杂或特殊复杂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变形等监测。 4.已应用典型工程

信息化应用系统开发安全规范

信息化应用系统开发安全规范 1 概述 软件不安全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软件自身存在错误和缺陷引起的安全漏洞,二是来自外部的攻击。良好的软件开发过程管理可以很好地减少软件自身缺陷,并有效抵抗外部的攻击。 本规范主要规定了集团信息化应用系统在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所应遵守的各种安全规范,将在不同阶段中所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和相关的安全规范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和规定,以提高集团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和抵抗外部攻击的能力。 2 可行性计划 可行性计划是对项目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总体定义和描述,包括了解用户的要求及现实环境,从技术、经济和需求3个方面研究并论证项目的可行性,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可供使用的资源(如硬件、软件、人力等)成本,可取得的效益和开发进度作出估计,制订完成开发任务的实施计划。 2.1 阶段性成果 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可行性研究报告重点 如下4个方面: 1、设计方案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需对预先设计的方案进行论证,设计研究方案,明确研究对象。 2、内容真实 可行性研究报告涉及的内容以及反映情况的数据,必须绝对真实可靠,不许有任何偏差及失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运用资料、数据,都要经过反复核实,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 3、预测准确 可行性研究是投资决策前的活动,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结果的估计,具有预测性。因此,必须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充分地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地预测未来前景。 4、论证严密 论证性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个显著特点。要使其有论证性,必须做到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既要作宏观的分析,又要作微观的分析。 3 需求分析 软件需求分析就是对开发什么样的软件的一个系统的分析与设想,它是一个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正确理解,然后把它用软件工程开发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需求分析阶段主要工作是完成需求对业务的表达,这体现在对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包括业务流程,子系统划分,状态图,数据流图等,最终通过用户用例完成业务分析测试。 需求分析阶段最大的隐患即需求未能准确地描述表达对用户需求的真正正确理解,因此,需求分析阶段的安全工作,应主要在对用户需求真正准确的理解上。

学校信息化应用现状

“学校信息化应用现状、危机与对策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 内容提要:面对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许多学校都来不及思索,就匆匆投入到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浪潮之中。先天的准备不足,致使在校园网数量骤增的同时,出现了投入与使用脱节、软硬件资源配置失衡等诸多问题。我们力求从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上对目前许多学校存在的普遍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学校信息化建设走向,突破学校信息化应用瓶颈,构建以人为本、重在应用、具有校本文化特征的数字化校园模式。 关键词:信息化应用现状危机与对策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绝不像校园网硬件设备建设那么简单。面对网络教育的狂潮,许多学校都来不及思索,就匆匆投入到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潮流之中。先天的准备不足,致使校园网在数量骤增的同时,出现了管理与应用混乱,投入与使用脱节,教育教学资源匮乏,软硬件资源投入失衡等诸多问题,加之信息化设施的不断更新换代,造成网络硬件资源在高速率的贬值。如何让来之不易的软、硬件设施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如何培养一支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如何创建集教育、教学、管理等功能完善的数字化校园模式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一所学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把学校领入高速发展的快行道都需要借助信息化这条高速路。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的教育资源,共享先进学校的教学成果,发挥学校推进信息化建设主阵地的优势,是快速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 2.学校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日趋激烈的办学竞争,为每一所学校重新定位提供了新的机会。只有培养一支具有专业化发展的信息化教师队伍,这所学校办学水平才能在较短时间内走在本地区的前列,教师们才能够在教学工作获得成功的同时,自身的发展也能获得成功,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 3.教育信息化在理论与实践过程中一直在争论,实际上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考试成绩与合格人才、常规教学思想与现代化教学观念之间矛盾的冲突。由于教育信息化之路才刚刚起步,从理论到实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但有识之士基本已达成共识,教育信息化是国家振兴的必由之路。 4.当前教育信息化还处在由规模普及向整合应用的转型阶段,如何将现有信息化资源有效应用于教育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效能,服务和引领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广泛搜集校内外相关研究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借鉴与学校信息化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数据、比较分析、科学预测。 (二)行动研究法: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状态,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研究任务细分的基础上,分阶段定期总结并及时修正研究方案。 (三)问卷调查法: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学校领导讨论、一线教师交流等研究手段,探索他们对教育信息化的看法、想法、做法和需求,以目前校园网现状和教师信息化应用中的问题为研究依据,保证课题研究准确有效。 三、学校信息化应用危机分析 目前的校园网离完整的数字化校园还有很大差距,理想的数字化校园应是利用先进信息化手段,将现实校园各项资源数字化形成一个数字空间,实现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