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汉语教学论文

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汉语教学论文

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汉语教学论文
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汉语教学论文

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汉语教学论文

“六书”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六书”理论是古代关于汉字造字和用字的理论,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是关于造字的理论,对汉字形体结构的理解及含义的解读具有重要意义。“六书”理论对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意义重大,合理利用“六书”原理来教学,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六书对外汉语教学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中国文化影响的日益深远,到中国来进行文化交流和语言学习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同时,近年来在国外开设的孔子学院也如雨后春笋。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教学手段的灵活、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效果的提高等方面。但不管是一般的文化交流,还是专业的汉语学习,都需掌握最基本的汉字形体与意义。因而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管是精读、泛读,还是关于报刊杂志方面的教学等,对汉字的理解和教学要求都是最基本的。

那么针对非母语习得的外国学生,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汉字教学呢?对于不同级别、不同程度,甚至不同地区的外国学生,方法可能不尽相同,但是对于汉字最基本的形体结构及其意义的掌握,应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本文主要讨论“六书”理论对于对外外汉语教学的意义。

“六书”理论,是关于中国古代的汉字造字法和用字法的理论。“六书”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其中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属于造字法,转注、假借属于用字法。“六书”概念最初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东汉郑玄注引郑众曰:“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班固《汉书?艺文志》将“六书”定名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许慎《说文解字·叙》云:“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以先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能利用“六书”理论来分析汉字结构及解释某些汉字含义,将会帮助外国学生生动形象地进行记忆和理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具体进行分析。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某些图形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方法,如“一、二、三、四、上、刃、下、末、本、亦”等字。对于这些汉字加以合理分析,效果会非常好。如“刃”,是在刀刃上用指示性符号加以

指出,表明是刀刃部分而非其他部分;“本”是在树木的根部加以指示性符号,表明是指树木的根部而非其他部分;“末”是在树木的顶端加以指示性符号,表明是指树木的梢部而非其他部分。这样一讲,即使是外国学生也能较好地理解“刃”“本”“末”等字的结构和含义,尤其是其含义的由来,这样的理解是深刻的,比单纯告诉其含义的死记教学方法效果要好得多。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象形字就是用画实物的方法来造字,又分为独体象形与合体象形。独体象形即通过描摹事物的轮廓以表示该事物,如“日、月、鸟、斤、弓、鱼、山、鹿、木”等。合体象形,是在画成事物的轮廓的基础上,仍需借助于一定事物来帮助表义,如“巢、眉、果、牟、瓜”等字。如“日”像太阳;“斤”像斧头;“山”像连绵起伏的山体;“眉”像眉毛的形状,但为了更好地让人明白是眉毛而不误解,特意在下面加上眼睛以提示;“果”像果子的形状,为了避免误解,在下面加上树木,说明特指树上的果子,这样形象性更强;“瓜”像瓜的形状,还特意在上面加上了瓜藤,这样更醒目;“牟”指牛叫时呼出的气体,因为在牛的头部,所以更形象。这样跟学生解释,汉字教学就会简单得多。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由表示意义范畴的义符(即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即声旁)组合而成。在六书四大造字法中,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形式。义符一般由独体字也即象形字或指事字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案原创

口语课教案 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该段的生词,让学生熟练应用该课的句子 教学难点:熟练应用“周末干什么了?”的句子 教学重点:熟练应用“周末干什么了?”的句子 教学对象:汉语初级的留学生 教学过程: 1导入大家好,今天就是星期一,想问问大家昨天与前天都干什么了啊?来到中国有很多好玩的事物吸引大家吧?就是不就是很想把自己去过的地方,做过有趣的事情跟大家分享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一课,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大家以后聊起自己的业余生活就会顺利多了。好,我们们来学习《周末干什么了?》 2生词与表达方式 周末过得好不?zhōumòguòdéhǎomā 上午shàngwǔ 下午xiàwǔ 见面jiànmiàn 彼此面对相见 瞧电影kàndiànyǐng 有意思yǒuyìsī【有趣没有意思】 百货商店bǎihuòshāngdiàn 【商店,商场】 很多hěnduō表示程度相当高,相当多 一起yīqǐ一同,至少两个人共同做某事 请一位同学朗读生词,同时要求其她人尽量不瞧书,自我检查预习效果。让学生自己发现哪些词记得清楚,哪些词记得不太清楚。 老师拿着书与笔走到学生中间,把该学生读得不准或读错的词圈出来,尽量让该学生顺着读完,实在读不出再进行领读。(可以找班上程度比较好的学生,学习比较用功的学生进行朗读生词)老师可以重读生词,让全体学生跟读,如果在那个词上学生声音比较零乱,老师可以重点纠正该词,重复2、3次。(注意时间) 3 由老师来朗读课文两遍【一快一慢】 之后老师念一句,同学瞧书复述一句。然后不瞧书复述。【锻炼记忆力与复述能力】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读课文。 把全班分成两组对话,然后对换。 最后让同学分角色对话。 4 时间类的词语引申中午,昨天,明天,后天,星期一~星期天白天,晚上 活动瞧书,听音乐,瞧小说,听摇滚乐写信学习洗衣服等让学生用这些词造简单的句子,如:昨天我瞧小说了。后天我去学校上课。【这个就是将来时,所以不能用了】 书,小说有意思不? 5游戏第一个只背诵第一句话,第二个人背诵前两句,以此类推。第7个人背诵全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综述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综述 前言: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外汉语的教学方法需要不断 的完善,而词汇教学作为最重要的内容,词汇教学的方法需要我们进行系统的研究。目前存在的词汇教学方法很少,绝大多数是一线的对外汉语老师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还不很系统,因此,我就目前存在的教学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归纳和整理,以便方便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时整个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它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而它的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如此,比如说要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学生已有的汉语基础,所选择的词汇的特点,词汇的义项等等。现在我就综合这几方面的因素,对词汇教学方法进行研究。 正文:对外汉语教学的词汇教学首先就是要选择适合的教学词汇,这里综 合考虑汉语的词汇的特点,一,汉语从词性上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略讲,虚词详讲。我们知道名词、动词、形容词、叹词、象声词等,词义具体,所指对象明确,在课堂上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一带而过。介词、连词、副词等虚词,没有明确的词义,不容易理解。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要详细的讲。二,从文化角度上看,典型的文化词语应该教给学生。所谓典型的文化词语,是指那些由本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产生的词语,例如:“红娘、旗袍、月老”等,在学生所在国家中,没有相似的文化现象,也就没有相对应的词语。如“红娘”,原是《西厢记》里的一个角色,因为其热情地为男女主人公张罗婚事,而成为媒婆的代名词。这样的文化词还包括:文化上有特定内涵的词语,如:贫农;字面意义相同,但中外对比不等值的词语,如:情人等。在学习时,一旦遇到这样的词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解释清楚,不然学生就会望文生义,将词语的意思理解错。文化词语的讲解,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另一方面也向学生介绍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是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有效方法。三,从词的意义出发来看,多义、反义、近义、同义词要讲解。词,是一个有意义的音义结合体,词所概括的意义就是词义。有的词义概括比较具体,就形成了实词,有的词义概括比较抽象,就成了虚词。教学中,对词义上有同义、等义、反义、近义等关系的词语进行比较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词语的印象,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只有我们从众多的词语中,挑出应该讲解的词语,才能节约时间,增加练习词语的时间,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选词只是开始,怎样把这些词讲出来让学明白是最重要的,我们结合了汉语词汇的特点选出了适合的词汇,那接下来选择什么方法是重中之重。就目前存在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进行系统化。 一:是展示法:包括直观法、演示法。直观法又可以分为用图片或用图 画来展示,用实物来展示。展示法解释词语,教师不是通过言语说明,而是通过一些直观的手段来展示。在黑板上画出图画,用一些简单的图片,做一些简单的动作,用一些实物等。这种方法适用用户解释那些所指具体可感的词语,例如,“牛”“马”“鸡”“鼻子”“耳朵”“拿”关门“咸”“辣”等。这类词语的意义适合运用某种直观的手段来显示。 比如:解释“龙”,只要画一张画有龙的图片,就一目了然。直观法直接将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完整版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 学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直观法利用实物、图画、表格、示意图、符号等辅助手段,化抽象的定义为具体形象的图示,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讲解趋向补语时,可以画简笔画的房屋、楼梯、人物来表示“进来、进去、出来、上来、下去”等。 2、演绎法先展示语法规则,然后用实例说明语法规则,便于学生自行替换、生成和扩展。通常做法是把语法规则归结为若干句型,把句型具体化为一些范句。比如讲“比”字句,教师可以先给格式:A比B+形容词“他比我高。” 3、归纳法先展示一定数量的例证(不能太少),进行大量的练习,然后引导学生从中概括出语法规则。归纳法是我们倡导的语法教学的主要方式,因为这种方法是先大量输入相关的句子,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感知,再来引导学生自己概括特点、分析规律,学生容易得到验证,对规律的理解就会比较深刻。 4、对比法有点儿比较贵这儿东西有点儿贵这儿的东西比较贵便宜-------------这儿的东西比较便宜通过以上汉语句式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有点儿”常用于不如意的事情,而“比较”后面的形容词好坏都能说。 5、情景导入法教师通过一个具体情景的设置,通过问答、展示图画、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出要讲的语法点。例如本课要学表示完成的“了”,教师进教室就问一个学生:教师:XX昨天来了没有学生:他昨天没来。教师:哦,他昨天没来。XX,你去哪了这种闲聊实际是有意为之,在为该语法点教学做铺垫。 本文转自:大连盼达汉语学校(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心)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论文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之近义词教学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政治与经济地位的提高,汉语在国际交往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语言。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汉语热”成为时下的一种潮流。 在此潮流的影响下,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也蓬勃发展。而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一个留学生的汉语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掌握的词汇量的多少,词汇掌握量的多少还对留学生的汉语表达是否合适、得体有很大的影响。并且词汇作为语言三要素之一,在综合课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所需要做的是让留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理解汉语中的词汇,从而更好地习得汉语,顺畅地用汉语进行交际。 而作为普遍存在于汉语词汇的一种现象——近义词,常常给学生带来理解和运用上的困难,始终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首先,不同语言的语义系统不完全一致,汉语中有的近义词在英语解释中是同义词。如:了解——知道、参观——访问等词语在学生印象中是相同的,所以使用时就会出现“妈妈不能知(理解)道我。/我们访问(参观)了这次画展”此类的错误。其次,含有共同语素的词很多,如:产生——发生、气候——天气、到达——达到等词语,因为词形比较相近,留学生往往出于直观记忆而将其混淆,造出“ 气候(天气)变凉了。/火车准时达到(到达)了”一类的错句来。 有人统计过近义词运用的错误率在留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可达30%之多,留学生向老师请教解释的也大多是近义词,如:年—岁,参观—访问等。其实,在实际中的情况是,不管词本身是不是近义词,只要留学生分辨不清它们,他就会认为它们是近义词。如:接待—招待—对待;赶忙—连忙—赶快。这说明对外汉语教学中近义词的范围远远比我们认定的近义词的范围要大得多。 芈莈蒁螃羆薀螁那么,我们究竟应该采取什么办法来帮助留学生进行近义词的学习呢?以下是我认为的几种可取的反方法: 一.同义词释词法:用一个同义词义项作为释义的手段。如:非常—很—十分,美丽—好看—漂亮,经常—常常等。这种方法在初级阶段是非常可行的,解释直截了当简洁通俗,便于留学生理解。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很难被揭示出来,同时在初级阶段学生掌握的词语并不多,很难找到有同意联系的词。由于上述不足,学生就会造出“我的作业还没结束呢”“我跟他并不很了解”等这样的错句。 但毕竟初级阶段学生掌握的词汇不多,用同义释词法还是最基本也是最好用好的方法。退一步说,即使出现了上面所提到的错句,也不会影响意思的表达和交际。并且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词汇量不断扩大,就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近义词的比较,从而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近义词的差别。 二.从一个词的意义方面入手对比一对近义词。 (1)对比基本语义的重点有何不同。 例如:淡去——淡忘 “淡去”是指逐渐的离去,“淡忘”是指冷淡下去以至于忘记。“淡去”强调客观性,“淡忘”强调的是主观性。 树立——竖立,前者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事物;后者指事物垂直立于地面,多用于具体的事物。 (2)对比语义的轻重: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例如: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称奇——称道)的事。 “称道”是称述,称赞;“称奇”是称赞奇妙。“称奇”比“称道”语义重。这里用“称奇”。 爱财如命——毛不拔,都是形容极其吝啬(非常舍不得花钱),但“爱财如命”偏重性格方面,语义重;“一毛不拔”偏重行为方面,语义轻。 (3)对比词义范围的大小。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案【原创】

口语课教案 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该段的生词,让学生熟练应用该课的句子 教学难点:熟练应用“周末干什么了?”的句子 教学重点:熟练应用“周末干什么了?”的句子 教学对象:汉语初级的留学生 教学过程: 1导入大家好,今天是星期一,想问问大家昨天和前天都干什么了啊?来到中国有很多好玩的事物吸引大家吧?是不是很想把自己去过的地方,做过有趣的事情跟大家分享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一课,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大家以后聊起自己的业余生活就会顺利多了。好,我们们来学习《周末干什么了?》 2生词和表达方式 周末过得好吗?zhōumòguòdéhǎomā 上午shàngwǔ 下午xiàwǔ 见面jiànmiàn 彼此面对相见 看电影kàndiànyǐng 有意思yǒuyìsī【有趣没有意思】 百货商店bǎihuòshāngdiàn 【商店,商场】 很多hěnduō表示程度相当高,相当多 一起yīqǐ一同,至少两个人共同做某事 请一位同学朗读生词,同时要求其他人尽量不看书,自我检查预习效果。让学生自己发现哪些词记得清楚,哪些词记得不太清楚。 老师拿着书和笔走到学生中间,把该学生读得不准或读错的词圈出来,尽量让该学生顺着读完,实在读不出再进行领读。(可以找班上程度比较好的学生,学习比较用功的学生进行朗读生词)老师可以重读生词,让全体学生跟读,如果在那个词上学生声音比较零乱,老师可以重点纠正该词,重复2、3次。(注意时间) 3 由老师来朗读课文两遍【一快一慢】 之后老师念一句,同学看书复述一句。然后不看书复述。【锻炼记忆力与复述能力】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读课文。 把全班分成两组对话,然后对换。 最后让同学分角色对话。 4 时间类的词语引申中午,昨天,明天,后天,星期一~星期天白天,晚上 活动看书,听音乐,看小说,听摇滚乐写信学习洗衣服等让学生用这些词造简单的句子,如:昨天我看小说了。后天我去学校上课。【这个是将来时,所以不能用了】 书,小说有意思吗? 5游戏第一个只背诵第一句话,第二个人背诵前两句,以此类推。第7个人背

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述

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述 本文对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有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内容涉及有关对外汉语词汇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具体方法以外的有关研究和有关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总结性研究,目的是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标签: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综述 外国留学生在习得汉语的过程中,要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三大语言要素。其中,词汇习得是对外汉语习得的核心,贯穿于汉语习得的全过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语言要素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和开端,而且还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处于对外汉语语言要素教学的中心位置。近五年来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研究,据统计,从2004年1月到2009年6月仅发表在四种核心期刊上的有关研究文章就有36篇。即《世界汉语教学》8篇,《语言教学与研究》13篇,《汉语学习》4篇,《语言文字应用》11篇。本文主要基于以上四种核心期刊的36篇相关文章对近五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作一个综述。 一、有关对外汉语词汇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 近五年来有关对外汉语词汇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文章有很多,涉及的内容也很广泛。 在近义词、同义词等词汇方面:敖桂华(2008)阐述了近义词辨析的教学对策,揭示了近义词辨析的途径和方法,即辨析近义词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辨析语义,探究语义上的细微差别;深入语境,捕捉用法的差异;区别词性,认知词性的语法功能。对教师教学和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近义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吴琳(2008)针对同义词教学的复杂性提出了运用系统化程序化的方法建立分层有序的同义词异同对比项目系统,这样同义词就有了一个具体的操作流程,教起来更加方便。系统化程序化的方法还可以用来解决其他易混词语的教学,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教材编写以及辞典编纂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刘春梅(2007)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单双音同义名词的应用实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70.59%的单音词和30.23%的双音词在使用中有偏误,并且这些偏误分布是不均衡的;单双音同义名词偏误的主要类型有语义差异引起的偏误、色彩的偏误、音节限制引起的偏误、受量词修饰引起的偏误等。产生这些偏误的原因有教材、教师和工具书等。 孟凯(2009)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反义属性词教学及相关的词汇教学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重视反义属性词语义与构词以及义项上的显著对应性;反义属性词中容易引起过度类推的语义与构词或义项上的不对应要着重强调;教师应帮助留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直观法 2、利用实物、图画、表格、示意图、符号等辅助手段,化抽象的定义为具体形象的图示,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讲解趋向补语时,可以画简笔画的房屋、楼梯、人物来表示“进来、进去、出来、上来、下去”等。 3、 4、2、演绎法 5、先展示语法规则,然后用实例说明语法规则,便于学生自行替换、生成和扩展。通常做法是把语法规则归结为若干句型,把句型具体化为一些范句。 6、比如讲“比”字句,教师可以先给格式: 7、A 比B+ 形容词 8、“他比我高。” 9、 10 、?3、归纳法 11 、?先展示一定数量的例证(不能太少),进行大量的练习,然后引导学生从中概括出语法规则。归纳法是我们倡导的语法教学的主要方式,因为这种方法是先大量输入相关的句子,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感知,再来引导学生自己概括特点、分析规律,学生容易得到验证,对规律的理解就会比较深刻。 12、 13 、?4、对比法

15、有点儿 比较 16、 贵 17、 这儿东西有点儿贵 18、 这儿的东西比较贵 19、 20、便宜 21、 22、这儿的东西比较便宜 23、通过以上汉语句式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有点儿”常用于不如意的事情,而“比较”后面的形容词好坏都能说 24、 25、5、情景导入法 26、教师通过一个具体情景的设置,通过问答、展示图画、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出要讲的语法点 27、例如本课要学表示完成的“了”,教师进教室就问一个学生: 教师:XX昨天来了没有? 28、 学生:他昨天没来。 29、 教师:哦,他昨天没来。XX,你去哪了? 30、 31、这种闲聊实际是有意为之,在为该语法点教学做铺垫。 本文转自:大连盼达汉语学校(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心)

对外汉语中的汉字教学文献综述

泉州师范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一、前言。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作为一个学科,从形成到现在不过几十年,时间不算太长,学科基础还比较薄弱,理论研究也还不够深厚。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作为一个学科有它持久的社会需要。因此,我们应该从那些方面对这个学科进行研究?怎样帮助外国人学好汉字?怎样让留学生运用自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更好完成本论文,在写作前搜集了关于汉字教学的论著,有关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书籍以及汉字教学的相关新闻资料。 二、目前国内研究现状。 (一)汉字的性质 汉字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汉字教学的特殊性,刘巍在其《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中说到,“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面符号,有其自身的系统性和结构规律。汉字的教与学必须建立在对汉字字形结构的分析上,即以字形分析为基础,沟通字音与字义,从而更好地帮助汉语学习者突破书面语与口语之间的障碍。从语言的认知规律出发,把汉字放到整个汉语的结构网络中教学。” 在胡文华的《汉字与对外汉字教学》中向我们阐述了汉字的性质,要讨论汉字的性质,必须从汉字自身的规律和世界文字体系两方面考虑,从世界文字体系的角度来看,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体系,表意体系和表音体系。表意体系只的是一个词只有一个符号表示,而这个符号不取决于词赖以构成的声音。这个符号和整个词发生关系,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观念发生关系。而表音体系的目的是要把词中的一连串连续的声音摹写出来。表音文字有时是音节的,有时是字母的,即以言语中不能再缩减的要素为基础。由此可见,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体系的特点十分明显。 吕叔湘认为,汉字是语素文字。世界上的文字可以按照文字代表语言的方式来分为三类,他在《汉语文的特点和当前的语文问题》中提到:“一类是因素文字,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素(又叫做音位),如英、法、俄语等;第二类是音节文字,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节。就是辅音和原音的结合体,如日语的字母、阿拉伯语的字母等;第三类文字是语素文字,它的单位是字,不是字母,字是有意义的字,汉字是这种文字的代表。也是唯一的代表,汉字以外的文字都只是形和音的结合,只有汉字是形、音、义三结合。” 朱德熙也有跟吕叔湘相同的看法,他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就汉字跟它所要记录的对象汉语之间的关系来看,汉字代表的是汉语里的语素。” (二)汉字教学中的难点 在张旭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与研究》中,分析了汉字教学存在的难点,汉字数量庞大,汉字理据教学不足,1.汉字因其特点,数量极其多;再加上外国学生不了解汉字的规律,不能理解汉字构造的理据和演化的变异规律,导致学生将汉字视为由一堆笔画毫无规律地组合起来的记号,在识记汉字过程中出现有规律性地添减笔画的现象。2. 汉字中存在着大量的形似字,这给外国留学生识记汉字带来很大的障碍。3. 建立在英、法、德、意等印欧语系基础上的西方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拼音文字是单纯记录其音系的符号,只强调语音、词汇、语法,把文字排除在语言要素之外。因此西方语言教学理论就缺乏文字教学的理论基础。4. 在印欧语系中,“词”是基本的结构单位,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类课堂游戏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10类课堂游戏 2011-02-1516:34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10类课堂游戏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课堂教学游戏,适用的范围各不一样,优劣皆有,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应用于生词、拼音、句子或课文教学。 一、拍“苍蝇”。用报纸和硬纸片做成苍蝇拍,学生两人或三人一组,将黑板上生词当作“苍蝇”,听到其他同学念出生词,以最快的速度拍中者胜出。 二、向前进。两人或三人一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看到老师出示的生词、短语或句子,以最快的速度读对者向前走一步,最先到达终点者胜出。 三、不到长城非好汉。类似于游戏2,换汤不换药。黑板上画出由很多台阶组成的长城,每抢答对一个问题,可以向上一台阶,最先登上长城顶峰者胜出。 四、消失的生词。从数个或一叠生词卡中抽出一两个,让学生说出被抽出的生词。(要求学生对生词充分熟悉理解后,才能进行) 五、猜猜猜。看老师的嘴形、表情、动作,猜出生词。(如果学生水平较好,可将难度增至短语、句子) 六、找朋友。一半学生手持拼音卡,一半学生手持生词卡,在规定时间内生词和拼音要互相找到对方,并站在一起。 七、点名喽!每个学生一张生字卡,卡上生词为学生临时名字,老师念“**”,手持“**”的学生就要高举生词卡,并大声而准确地读出来,其他学生跟读一遍;若被点到名而没反应过来或是读错,则失去生词卡,并罚读三遍老师指定的生词、短语或句子。 八、蹲蹲蹲。以个人或组为单位,每个单位以生词命名,“**蹲,**蹲,**蹲完☆☆蹲。”“☆☆蹲,☆☆蹲,☆☆蹲完※※蹲。”依此类推,一个接一个。反应不过来或是说错的,

回答老师的提问,以示惩罚。 九、团结就是力量。以组为单位,人手一张字条,上面是一个句子的某部分,在规定的时间内讨论,拼出完整的句子,派一个组员写于黑板上。 十、PK赛。两队人马站在台前,读得较好那一队可以坐回座位上,读得较不好的继续跟下一队PK。这里的学生比较懒,谁都不愿意一直站在台前,当然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认真读。 来源:上海儒森对外汉语文化交流中心

对外汉语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500个)

对外汉语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500个)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教学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原则与方法 ★汉语语音声母特点研究与对汉语教学研究 ★汉语语音韵母特点研究与对汉语教学研究 ★汉语语音声调特点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论对外汉语声调教学 ★外国留学生语音偏误分析 ★专业待写论纹请加Q扣一五六六贰零伍 ★初级阶段留学生语音习得偏误分析与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新词语研究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词语的特点研究及在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词的色彩意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留学生使用汉语惯用语的偏误分析及对策 ★惯用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字”本位理论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中高级阶段留学生词汇习得偏误分析与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及研究述评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原则与方法 ★汉语被动句式研究及在对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汉语存现句研究及在对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汉语“是”字句研究及在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对外汉语中“被”字句教学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综观 ★语义指向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序教学 ★韩国留学生“了”学习得的中介语分析 ★日本留学生“了”学习得的中介语分析 ★现代汉语“了”字句学习偏误分析及对策 ★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字句偏误研究 ★否定副词“别”“不”使用上的差异及其偏误分析★结合“有”字句的特点分析“有”字句使用中的偏误★“差点儿(没)VP”格式意义及其对外汉语教学设想★“V+介+NP”与“介+NP+V”结构中介词的语法特征★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原则与方法 ★从汉字构件角度谈汉字教学 ★汉字的结构特点与对外汉语教学 ★从汉字的理据性对对外汉字教学 ★浅谈汉字性质与对外汉字教学

对外汉语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

对外汉语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354个)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教学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原则与方法 ★汉语语音声母特点研究与对汉语教学研究 ★汉语语音韵母特点研究与对汉语教学研究 ★汉语语音声调特点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论对外汉语声调教学 ★外国留学生语音偏误分析 ★专业待写论纹请加Q扣一五六六贰零伍 ★初级阶段留学生语音习得偏误分析与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新词语研究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词语的特点研究及在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词的色彩意义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留学生使用汉语惯用语的偏误分析及对策 ★惯用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字”本位理论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中高级阶段留学生词汇习得偏误分析与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及研究述评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原则与方法 ★汉语被动句式研究及在对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汉语存现句研究及在对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汉语“是”字句研究及在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对外汉语中“被”字句教学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综观 ★语义指向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序教学 ★韩国留学生“了”学习得的中介语分析 ★日本留学生“了”学习得的中介语分析 ★现代汉语“了”字句学习偏误分析及对策 ★对外汉语教学中“是”字句偏误研究 ★否定副词“别”“不”使用上的差异及其偏误分析 ★结合“有”字句的特点分析“有”字句使用中的偏误 ★“差点儿(没)VP”格式意义及其对外汉语教学设想★“V+介+NP”与“介+NP+V”结构中介词的语法特征★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原则与方法 ★从汉字构件角度谈汉字教学 ★汉字的结构特点与对外汉语教学 ★从汉字的理据性对对外汉字教学 ★浅谈汉字性质与对外汉字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能力提高的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能力提高的策略 作者:赵子彦 (一)了解中外语言差异,加强语用教学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除了讲解语言表达意义之外,语用教学一定要重视,要加强语用分析,讲清语用的条件,加强语用训练,注重汉语语用分析。因为语言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结构正确,理解意义,还要用得得体。 (二)语音教学贯穿始终,强化声调训练 汉语声调是留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以往在教理论及人们总结的经验中多强调声调中三声是重点、难点,但在对留学生的教学中发现二声同样也很困难,来自不同的国家:美国、法国、西班牙、韩国、蒙古等都习惯把二声发成一声,而且非常顽固,纠正其发音错误,需大量反复练习,如:可以用组词、组句的多读来加强练习,另外在每课的生词默写时要求学生同时也要写上拼音,这对学生声调的纠正训练也很有效,要改变洋腔洋调,语音教学一定要贯穿对外汉语教学始终。 (三)准备充分的教具、创设情景 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留学生语言的差异,这就需要用大量的教具,采用态势语、实物、图片、简笔画、设置情景、多媒体等手段让留学生理解意思。实践证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具体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场景,激发学生情感,吸引学生入境体验,会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生活化,注重实践性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是学会用语言交际,因此在教学中一定注重语言的生活化,避免课堂语言。“学即所用”让留学生掌握生活中交际语言,为此除了课堂上加强生活情景的模拟练习外,还要注重让学生进行课下的实践训练,给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实践的作业,如:学了购物,让他们去买水果、衣服,去市场学习讲价;学了去银行,让他们练习自己去银行换人民币;学了方向,让他们能把自己所在学校或住所的位置描述清楚;学习租房内容,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房型和租房的经历结合图片用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等等。教师善于运用学生生活实践中把所学知识运用上了,他们感到学有所用,对学汉语学习自然兴趣倍增。(五)加强教学实际技能的培养,观模示范与模仿创新结合 教学理论可通过书本学得,然而教学技巧仅仅从书本上是学不到的,技巧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只有在反复的教学实践中方可摸索、掌握。年轻教师要多观模优秀课堂教学,对各个教学环节注重揣摩,同时又不能拘泥于他人教学模式,要结合自身特点、学生特点不断创新,这样才能走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路子。 (六)注重学生个性差异,教学具有针对性 一个班的留学生,多是来自不同国家,年龄结构不同,文化水平不同。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同生的个体差异,课上提问要考虑差异,练习选择要考虑差异性,课下辅导师也要考虑差异性,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七)不断积累中外文化差异的知识 对外汉语教师除了掌握汉语的基础知识,还要尽量多的了解中外文化差异,这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由于中外文化差异是多方面的,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中就多有体现,如:问候语的不同,称呼的不同,表达顺序的不同,对颜色喜好的不同,生活习惯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等方方面面的不同在我们的课堂上随时出现,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避免因文化差异出现尴尬现象。 (八)尽量少用或不用媒介语 对媒介语的使用多少问题一直有不同意见,然而在目的语国家的课堂上,媒介语是必须

对外汉语口语课中任务型教学的尝试

对外汉语口语课中任务型教学的尝试 汉语口语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汉语 进行口头交际能力的专项语言技能课。 .口语课的任务 口语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汉语口头交际能力,对于汉 语学习者来说,他们要形成运用汉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首先需要学习语言知识,即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要素,获得进行交流的知识;其次,需要通过练习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将自己的想法正确地、流利地说出来;第三,要了解相关的汉语交际文化,学习和运用必要的交际策略,通过大量的交际技能训练和交际实践,使言语技能转化为交际能力。 .任务型教学的特点 任务是要求学习者使用语言为达到某个目的而完成的项活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是: 1.在语言学习环境中提供给学生真实的生活材料。任务 型教学强调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活动,修正了以功能为基础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真实性不足的问题。 2.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学习的过程。任务型课堂教学 强调教学过程,力图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生活任务而参与学习过程,而让学生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任务型教学克服了以功能为基础的交际教学法不重视过程的不足。 3.把学习者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因素,强调 以学生为中心。任务型教学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学生独立或以

小组形式完成任务,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主要负责设计任务、监控任务完成情况。 4.把课内的语言学习与社会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重视 语言的综合运用。任务型课堂教学不仅仅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且从更广泛的层面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任务型教学的原则 1.互动性原则。学生通过互动,可以增加自身的语言储 备,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将自己所拥有的语言全部用于类似真实生活的交际,从而促进语言自动性的生成。 2.言语、情景真实性原则。任务的设计要提供给学习者 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使学习者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运用语言。 3.做中学原则。自始至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通过 完成具体的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引导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探索、归纳,通过与他人交流协商,感悟语言,学会交际。 4.课堂语言学习与课外语言运用的相关性原则。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当学习者发现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 可以立即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交际的时候,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将被充分调动。 四.口语课中任务型教学的应用我所教授的大都是初级阶段 的学生,完全采用任务型教 学法进行口语教学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学生的语言知识有限,语言能力还很低,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会使学生产生挫折感,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对外汉语文化因素教学研究综述

对外汉语文化因素教学研究综述 摘要:从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是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的高峰阶段,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逐渐被发掘、认可,经历了从不被认识到认识,从忽 视到肯定,从百家争鸣到一致共识的几个阶段。这十几年来,对外汉语教学中关 于文化因素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对外汉语 文化教学的一些基本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均欠成熟,尚须深入研究。 关键词:文化因素;文化教学; 一、文化因素教学的内容与分类 赵贤州在《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论略》(1989)把可以在语言课中导入的文 化因素分为12类,如: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无法对译的词语;因社会文化背 景不同而产生词义差别的词语;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使用场合特异的词语;因 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褒贬意义不同的词语;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潜在观 念差异;语言信息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含有特殊文化传统信息的 词语,成语典故、名言名句,词语中反映的习俗文化信息;有特定文化背景意义 的词语;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语言结构差异;以及其他因价值观念、心理因素、 社会习俗等造成的文化差异。1992年赵贤州在《关于文化导入的再思考》中提出文化导入必须遵循的原则:阶段性、适度性、规范性、科学性。 陈光磊在《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1992)一文中把文化内容定位为习俗 文化、思维文化、心态文化、历史文化和汉字文化五个方面,还从语言结构、语 义呈现、语用性能三方面入手考察了相关的文化内容。 胡明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1993)一文中探讨了最有可能直 接影响语言学习和使用的文化因素:受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制约的语汇;受特定 的物质生活条件制约的语汇;受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制约的语汇;受精神文化生 活制约的语汇;受特定风俗习惯和社会心态制约的表达方式;受特定的认知方式 影响的语言习惯。同时,他也提到,在语言教学中注入文化因素应该考虑到外国 学生的母语和汉语在文化上的异同,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组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 在语言教学中注人文化因素还应该注意不要喧宾夺主,不要把语言课讲成文化课。 周思源在《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中认为文化因素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 化是外国人学习、理解汉语,使用汉语与中国人打交道的时候需要掌握的那种‘文化’,是语言学习和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文化,它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除语音、词汇 和语法以外必须让学生掌握的语言要素之一”。 张英在《对外汉语文化因素与文化知识教学研究》(2006)中谈到:德国的 人类文化语言学家洪堡特(1767- 1835)和美国的人类语言学家沃尔夫(1897- 1941)最早关注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人类理性地认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在科 学的语言学诞生之后,但第二语言教学中涉及文化,却不是19世纪后才有的, 两次世界大战引发的社会和社会思潮的变化大大刺激了语言学特别是应用语言学 的长足发展。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是存于语音、语法、语义等层面的文化, 而文化知识是存在于社会交际规约等方面中,也就是说文化因素涉及到的文化存 在于语言中,而文化知识涉及到的文化存在形态大于语言形式。文化因素与文化 知识,相关但不相同。一直以来,文化与语言教学没能很好的结合起来,李晓琪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2006)中提到:文化知识是语言之外 的东西,只有当文化知识进入了言语交际并且影响到交际顺利进行的时候,才是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 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性质:是汉语作为外语或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理论基础/支柱: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汉语语音的特点:1、音节有声韵调构成。 2、声母可按发音部位(双唇音、唇齿音、舌尖音、舌根音等)和发音方法(塞音、塞擦音、鼻音、边音、擦音等)来分类或分组。 3、韵母有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4、拼音方案类似音标,只有注音作用。 直接法: 代表人物:1、贝力子 2、叶斯珀森 3、帕默 4、韦斯特 5、艾克斯利 对直接法的评价(可能出判断题): 成就:1、提倡“言语——语言——言语”的学习途径,利用直观手段。 2、整套的练习体系和影响广泛的教材。 不足:1、过分强调幼儿学语的规律,没有认识到成年人学习外语的特点,抑制成年人认知能力的发挥。 2、偏重经验,忽视感觉及对语言的理性认识。 听说法:是把“听说放在首位,主张先用耳听,后用口说,经过反复口头操练, 最终能自动化地运用所学语言材料”的一种外语教学法。 理论基础:1、语言学方面:结构主义语言学(龙菲尔德) 2、心理学方面: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 基本原则:1、听说领先 2、反复实践,形成习惯 3、以句型为中心 4、排斥或限制母语 5、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 6、及时纠正错误,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视听法:是将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进行外语教学的方法。 基本原则:1、培养听、说、读、写言语习惯 2、语言和情景相结合 3、排除母语和文字为中介 4、在语言技能的训练中有控制地使用常用词汇和结构 自觉对比法(附自觉实践法)P28-30 认知法:是按照认知规律,调动学习者的智力潜能,努力去发现和掌握语言规 则,创造性地活用语言的一种外语教学法体系。(因人脑的认知活动依靠符号来编码或解码,故又称认知-符号学习理论) 基本原则:1、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主 2、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操练 3、听说读写全面训练 4、利用母语 5、对错误进行有分析的指导 6、运用电化手段,营造教学情景 功能法: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论文浅析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

浅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 论文题目:浅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 作者:******* 专业:对外汉语

目录 容摘要..........................................................(第2页) 关键词..............................................................(第2页)引言..................................................................(第2页)(正文)............................................................(3—13页)结语.................................................................(第13页)参考文献.........................................................(第14页)指导教师.........................................................(第14页) 字体要求:题目:黑体三号加粗 正文:仿宋四号 单倍行距 A4纸设置左右边距为3.0 上下边距为2.4 小标题加粗显示

浅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 容摘要: 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语法教学在各个语种的语言教学中 都是教学的重点。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根据教学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诸如实物道具法、对话法、演示法、比较法、格式化 等各种教学方法,可使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汉语学习。 关键词: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法、教学方法 引言: 汉语事业日益繁荣,学汉语的人数越来越多,“汉语热”已经成为全球语言交际系统中的一个普遍现象。第二言教学中,语法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重中之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也不例外。由于语言类型的不同,长期以来,不少留学生都反映汉语语法难懂难学,作为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我们有义务了解并研究或是解决怎样教好汉语语法。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学习语言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而是掌握一种技能”。因此,对于留学生的语法教学绝不能大讲特讲语法知识,讲授语法的目的是为了使其了解汉语语法的特点,掌握语法的规律,引导学生了解和灵活运用语法规律,并能够准确无误地用汉语进行交流。然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语法枯燥无味,因此我们应该探究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以便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周小兵主编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 周小兵,李海鸥 上编主要介绍学科建设以及教学方法,中编主要介绍语言要素以及文化教学,下编主要讲语言技能教学机测试。 第一编 一教学简论 1.语言学习的基本概念 第一语言第一语言是指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者周围其他人哪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指在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的其他语言。 目的语目的语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它的涵盖性强,可以包括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母语,外语,本族语,非本族语,标准语,方言等。不管是什么语言,只要是一个人正在学习并希望最终掌握的语言,都可以成为目的语。 习得与学习 习得是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过的某种能力。比如说,幼儿站立,行走,饮食的能力,就是自然习得的。习得无需专门的教师,专门的教学。习得理论包括强化论,传递论,内在论,认知论等。 学习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训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多数情况下,学习是指在专门场所由专门教师实施的专门教学,应该有教学计划,教材,教学实施和测试。学习包括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多种辨别学习,言语联结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等。 2.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 儿童第一语言习得和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主体,动机,环境,方式,教育者及相关因素,过程和文化等方面。 3.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的产生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的结果,相关学科主要有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等。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很快成为应用语言学中最有影响的部分。 1.对比分析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习惯和偏误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 对比分析的内容对比分析假说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假说有两派:强硬派和温和派。对比分析的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它强调对语言进行细致描述。 对比分析遭遇的批评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比分析假说在发展中受到的批评主要来自一下三个方面:非干扰性偏误的事实,理论批评和来自实践的批评。 对比分析的发展对比分析在三个方面有了明显发展:回避,相似等级和干扰是学习者的策略。汉外对比分析汉外对比有宏观、微观两类。 2.偏误分析 偏误分析的步骤和作用 Corder曾详细描述了偏误分析的五个步骤:语料选择,偏误识辨,偏误分类,偏误解释和偏误评估。 偏误类别包括语际偏误、语内偏误和认知偏误。 3.中介语及其变异 中介语中介语的概念是: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构建的,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的语的

对外汉语教学之口语课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之口语课教案 课文: A:今天你上哪儿了? B:今天我们去颐和园了。你呢? A:我们去香山了。你昨天去哪儿了? B:昨天我们上长城了。你明天上哪儿? A:我们明天去故宫。你呢? B:我也想去故宫。 A:太好了!咱们明天一块去吧。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熟悉至熟练掌握“今天你上哪儿了?我们去香山了”这一类口语表达。 教学重难点:1,“儿化音”“轻声” 2,“j q x”“z sh ch” 3,“呢”“吧”“了”的讲解 4, 变调 教学环节:一、词汇 你我们咱们 昨天今天明天 上去想哪儿 呢吧 一块 颐和园香山长城故宫 1,教师读词汇,学生感知 2,讲解词汇 你(ni,上声)我们(wo 上声men 轻声)咱们(zan 阳平men 轻声)注意:“Z”的发音和轻声。 拓展:我他她它 我们他们她们它们大家 昨天(zuo阳平tian阴平)今天(jin阴平tian阴平)明天(ming阳平tian ) 注意“Z”“j”的发音 小游戏:寻找“昨天”“今天”“明天” 操作:1,让三个同学分别扮演“今天”“昨天”“明天” 2,教师在黑板上随意指读,学生集体读,然后被读到的学生要站起来大声说“是我”,并且摆出pose, 然后教师拍照留念。 上(shang 入声)去(qu 入声)想(xiang 上声) 注意:sh q x qu中的“u”的发音 哪儿(na 上声)重点是儿化音 呢(ne 轻声)吧(ba 轻声)

注意:轻声 一块(yi 阳平kuai 入声) 注意:变调,儿化音 一起(yi入声qi上声)一直(yi入声zhi阳平)一分(yi入声fen阴平) 一块(yi 阳平kuai 入声)一次(yi 阳平ci入声)一下(yi 阳平xia入声) ⑴让学生试着发现总结其中的规律,然后教师评析 ⑵教师总结规律。 颐和园(yi阳平he阳平yuan阳平)香山(xiang阴平shan阴平) 长城(chang阳平cheng阳平) 故宫(gu入声gong阴平) ⑴图片展示 ⑵适当降解文化知识 注意:“ch”“sh”的发音 3,重点讲解 ⑴“j q x”(教师范读,表情夸张一点,让学生看清楚并模仿) A、“j”音,可以模仿英语giraffe中“g”的音标发音 B、“q”音,可以模仿英语cheer中“ch”的音标发音 C、“x”音,可以有“i”音慢慢过渡到“x”音 ⑵“z sh ch” A、按照“sh----zh----ch”的顺序教读 B、按照“s----z-----c”的顺序教读 ⑶儿化音 A、带“儿”的,如“哪儿” B、不带“儿”的,如“一块” C、这是汉语口语的特色之一,多举例,多联系,习惯就好。 ⑷轻声 A、呢和吧语气词,在句末表示某一种语气 B、我们,你们,他们的“们”平常的口语习惯。 ⑸变调 A、从“一块”拓展至“不用”“不好” B、总结,存在变调情况的字词,如“一”和“不”,若是其后面的字的发 音为入声,那么变调为“阳平”;若后面的字的发音不是入声,则均变调为“入声” 二、句子 ⑴今天你上哪儿了? 今天我们去颐和园了。你呢 A、教师范读,学生感知 B、教师讲解意思,学生领会(可用英文辅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