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一 发动机电控系统认识

项目一 发动机电控系统认识

项目一 发动机电控系统认识
项目一 发动机电控系统认识

项目一发动机电控系统认识

【项目描述】

现代汽车技术是现代高科技迅速发展的集中体现,它实际是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工程、材料工程、生物工程和信息技术等多学科技术交叉的产物。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汽车的要求日益提高,现代汽车正在向电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目前汽车上,特别是轿车上的电子控制部件越来越多,基本上占汽车总成本的1/3还多。现代汽车实际上已经成为以计算机为控制核心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排放净化级舒适性。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发展历程;

(2)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控制内容及功能;

(3)了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及控制原理。

2.技能目标

(1)能够按照维修手册查找发动机各电子元器件的名称及安装位置;

(2)能够独立完成发动机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任务。

任务认知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

【任务目标】

1.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发展历程;

2.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控制内容及功能;

3.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控制原理、各电子元器件的名称及安装位置。

【必备知识】

一、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

1.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

汽车电子技术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主要是为了改善部分性能而对汽车产品进行的技术改造,如在车上装了晶体管收音机。

侧重于开发单独性的电子零部件,从而改善单个机械部件的性能。如整流器、调节器、晶体管无触点

点火系统、电子时钟等。设计上是局部的,没有系统的观念。

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为解决安全、污染、和节能三大问题,研制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防滑制动装置和电控点火系统。

侧重于一些独立的控制系统,如发动机控制系统、ABS控制系统、安全气囊、巡航控制系统等。该阶段是汽车电子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各个单独系统的控制技术逐渐成熟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电子技术广泛的应用在底盘、车身、和车用柴油发动机多个领域。

汽车电子系统的设计更加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开始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使汽车更加自动化、智能化,并向汽车与社会环境的联结方向转移。

2. 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如下:

1934年,德国采用莱特兄弟(Wright brothers)发明的向发动机进气管内连续喷射汽油来配制混合气的技术,研制成功世界第一架采用燃油喷射式发动机的军用战斗机。

1952年,德国博世(Bosch)公司研制成功世界第一台机械控制汽油喷射式发动机,汽油直接喷入气缸内,利用气动式混合气调节器调节空燃比(A/F),配装在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300L型赛车上。

1958年,博世公司研制成功向进气管内喷射汽油的机械控制汽油喷射式发动机,采用机械式油量分配器调节空燃比,配装在梅赛德斯-奔驰220S型轿车上。

1967年,博世公司研制成功机械控制式(K-Jetronic)汽油喷射系统。1982年在机械控制式系统的基础上改进研制出机电结合式(KE-Jetronic)汽油连续喷射系统。

1967年,德国博世(Bosch)公司开始批量生产D型(D-Jetronic)燃油喷射系统。

1973年,德国博世(Bosch)公司在D型(D-Jetronic)燃油喷射系统的基础上,改进发展成为L型(L-Jetronic)燃油喷射系统,控制精度大大提高。

1973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在生产的汽车上开始将分立元件式电子点火控制器改用集成电路式(IC)点火控制器。

197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开始加大火花塞的电极间隙,采用高能点火装置,将点火线圈和集成电路式点火控制器安放在分电器壳体内。

1976年,美国克莱斯勒(Chrysler)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开始研制并在同年配装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命名为电子式稀混合气燃烧系统(ELBS)。

1977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开始采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取名为MISAR系统。

1978年,福特公司在EEC微机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空燃比反馈控制和怠速转速控制等控制内容,命名为EEC-Ⅱ系统。

197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制成功了可以同时控制点火时刻、空燃比、废气再循环和怠速转速的微机控制系统,命名为C-4系统。

1979年,德国博世公司在L型燃油喷射系统的基础上,将点火控制与燃油喷射控制组合在一起,并采用数字式计算机进行控制,从而构成当今广泛采用的Motronic控制系统。

1979年,日本日产(Nissan)汽车公司也研制成功了能综合控制点火时刻、空燃比、废气再循环和怠速转速的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ECCS),该系统具有自诊断功能,配装在公爵王(Cedric)和光荣(Gloria)轿车上。

1980年,日本丰田(Toyota)汽车公司研制成功了能综合控制点火时刻、爆燃、空燃比、怠速转速,且具有自诊断功能的丰田计算机控制系统(TCCS)

1981年,德国博世公司又在L型燃油喷射系统的基础上,用热丝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取代翼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改进发展成为LH型(LH-Jetronic)燃油喷射系统

1995年,日本三菱(Mitsubishi)汽车公司研制成功电控缸内直接喷射汽油发动机(即GDI系统)。 2001年,德国大众(Volkswagen)集团研制出独有的FSI(fuel stratified injection)缸内直接喷射系统。

二、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应用及控制功能

目前,无论是国产品牌中的比亚迪、奇瑞、长城,还是合资品牌中的大众、丰田、标致等车系都采用了电控发动机。这些电控汽车凭借其优越的技术性能、使用性能和独特的魅力,正以锐不可当之势逐渐占领国内汽车市场。

1.电控技术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通过电子控制手段对发动机点火、喷油、空气与燃油的比率及排放废气等进行优化控制,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佳工况,达到提高性能、安全、节能、降低废气排放的目的。电控技术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1)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

通过减小进气阻力,提高充气效率,电控系统使得进入气缸中的空气得到充分的利用。

(2)提高发动机燃油经济性

通过电控系统来精确的控制在各种运行工况下发动机所需的混合气浓度,使燃烧更为充分。

(3)降低排放污染

通过电控系统的优化控制,提高燃烧质量,应用排放控制系统,降低排放污染。

(4)改善发动机的加速和减速性能。

在加速或减速运行的过渡工况下,电子控制单元的高速处理功能,使控制系统能够迅速响应,使汽车加速或减速反应更灵敏。

(5)改善发动机的起动性能。

在发动机起动和暖机过程中,控制系统能根据发动机温度变化,对进气量和供油量进行精确控制,从而保证发动机顺利起动和平稳经过暖机过程,可明显改善发动机的低温起动性能和热机运转性能此外,电控系统对发动机各种运行工况的优化控制和电控系统的小断完善,使发动机的故障发生率大大降低。自我诊断与报警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故障诊断的速度和准确性,缩短了汽车因发动机故障而停驶的时间,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发动机电控系统及功能

(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I)

根据进气量确定基本喷油量,再根据其他传感器(如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信号等对喷油量进行修正,使发动机在各种运行工况下均能获得最佳浓度的混合气,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同时还包括喷油正时控制、断油控制、燃油泵控制。

(2)电控点火系统(ESA)

根据各相关传感器信号,判断发动机的运行工况和运行条件,选择最理想的点火提前角点燃混合气,从而改善发动机的燃烧过程,以实现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降低排放污染的目的。

(3)怠速控制系统(ISC)

是在发动机怠速工况下,根据发动机冷却液温度、空调压缩机是否工作、变速器是否挂入挡位等,通过调节空气通路面积对发动机的进气量进行控制,使发动机随时以最佳怠速转速运转。

(4)排放控制系统

主要是对发动机排放控制装置的工作实行电子控制。排放控制的项目主要包括:废气再循环(EGR)控制,活性炭罐电磁阀控制,氧传感器和空燃比闭环控制,二次空气喷射控制等。

(5)进气控制系统

主要是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变化,对发动机的进气进行控制,以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从而改善发动机动力性。其主要包括惯性增压控制系统、废气涡轮增压控制系统、可变气门正时进气系统等。

(6)自诊断与报警系统

用来提示驾驶员发动机有故障;同时,系统将故障信息以设定的数码(故障码)形式储存在存储器中,以便帮助维修人员确定故障类型和范围。

(7)失效保护系统

电控系统工作中,当自诊断系统判定某传感器或其电路出现故障(失效)时,由自诊断系统起动而进入工作状态,给ECU提供设定的标准信号来替代故障信号,以保持控制系统继续工作,确保发动机仍能继续运转。

(8)应急备用系统

当ECU内的微处理器或少数重要的传感器出现故障、车辆无法行驶时,该系统使ECU把燃油喷射和点火正时控制在设定的水平上,作为一种备用功能使汽车能维持基本行驶,以便把汽车开到最近的维修站或适宜的地方,所以又可称为回家系统。

三、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及控制过程

1.发动机电控系统组成

任何一种电子控制系统,其主要组成都可分为信号输入装置、电子控制单元(ECU)和执行元件三部分,3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 传感器、ECU、执行器之间的关系

信号输入装置——各种传感器,采集控制系统的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输送给ECU;

电子控制单元——ECU,给各传感器提供参考电压,接受传感器信号,进行存储、计算和分析处理后执行器发出指令;

执行元件——由ECU控制,执行某项控制功能的装置。

(1)信号输入装置

发动机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主要是通过各种传感器或其他控制开关将各种控制信号输入ECU。发动机控制系统用的传感器和输入信号只要有以下类型:

空气流量计——测量发动机的进气量,将信号输入ECU。

进气绝对压力传感器——测量进气管内气体的绝对压力,将信号输入ECU。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检测节气门的开度及开度变化,信号输入ECU。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提供曲轴转角基准位置信号。

曲轴位置传感器——检测曲轴转角位移,给ECU提供发动机转速信号和曲轴转角信号。

进气温度传感器——检测进气温度信号。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给ECU提供冷却液温度信号。

车速传感器——检测汽车的行驶速度,给ECU提供车速信号(SPD信号)。

氧传感器——检测排气中的氧含量。

爆燃传感器——检测汽油机是否爆燃及爆燃强度。

空调开关——当空调开关打开,空调压缩机工作,发动机负荷加大时,由空调开关向ECU输入信号。

档位开关——自动变速器由空档挂入其他档时,向ECU输入信号

启动开关——发动机启动时,给ECU提供一个启动信号。

制动灯开关——制动时,向ECU提供制动信号。

动力转向开关——当方向盘由中间位置向左右转动时,由于动力转向油泵工作而使发动机负荷加大,此时向ECU输入信号。

巡航控制开关——当进入巡航控制状态时,向ECU输入巡航控制状态信号。

(2)ECU

ECU的主要功能如下:

1)给传感器提供电压,接受传感器和其他装置的输入信号,并转换成数字信号;

2)储存该车型的特征参数和运算所需的有关数据信号;

3)确定计算输出指令所需的程序,并根据输入信号和相关程序计算输出指令数值;

4)将输入信号和输出指令信号与标准值进行比较,确定并存储故障信息。

5)向执行元件输出指令,或根据指令输出自身已储存的信息;

6)自我修正功能(学习功能)。

(3)执行器

执行器是由ECU控制,执行某项控制功能的装置。一般是由ECU控制执行器电磁线圈的搭铁回路,也有的是由ECU控制某些电子控制电路进行控制。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执行器主要有喷油器、燃油泵继电器、进气控制阀、二次空气喷射阀等。随着控制功能的增加,执行元件也将会相应的增加。

2.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控制过程

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ECU根据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各传感器送来的信号,判断发动机当前所处的运行工况和工作条件,并从ROM中查取相应的控制参数数据,经中央处理器(CPU)的计算和必要的修正后,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发动机运转。

电子控制系统的简要工作过程:

(1)发动机起动时,ECU进入工作状态,某些程序从ROM中取出,进入CPU。这些程序可以用来控制点火时刻、燃油喷射和怠速等。

(2)通过CPU的控制,一个个指令逐个地进行循环执行。执行程序中所需要的发动机信息,来自各个传感器。

(3)从传感器来的信号,首先进入输入回路进行处理。如果是数字信号,则直接经I/O 接口进入微机;如果是模拟信号,则经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后才经I/O接口进入微机。

(4)大多数信息暂时存储在RAM内,根据指令再从RAM送到CPU。有时需将存储在ROM中的参考数据引入CPU,使输入传感器的信息与之进行对比。

(5)对来自有关传感器的每一个信息依次取样,并与参考数据进行比较。

(6)CPU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运算后,作出决定并发出输出指令信号,经I/O接口,必要的信号还要经D/A转换器变成模拟信号,最后经输出回路去控制执行器动作。

3.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控制方式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控制方式可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如图1-2所示。

开环控制—ECU根据传感器的信号对执行器进行控制,但不去检测控制结果;

开环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比较简单,ECU只根据传感器信号对执行元件进行控制,而控制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对其控制过程没有影响。

闭环控制—也叫反馈控制,在开环的基础上,它对控制结果进行检测,并反馈给ECU。

如图1-2所示,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方式。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由开环控制所确定的某一空燃比的油气混合物进入气缸燃烧后,通过氧传感器检测排气中的氧浓度来判断进入气缸的油气混合物的浓度。如果太浓时就需减少喷油量,反之太稀时增加喷油量。

图1-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方式

【任务实施】

一、任务准备

1.工作准备

洁具:准备口清洁口

毛巾:准备口清洁口

逃生门:位置明确口通道畅通口

灭火器:红色口黄色口绿色口处理意见:

5S:整理口整顿口清洁口清扫口索养口

2.就发动机电控系统认知所用工具准备

(1) 常用工具一套。

(2) 丰田或大众奥迪电喷发动机故障实验台一台,动态或静态解剖发动机台架一台,桑塔纳2000GSi 轿车一辆。

3.实训安排

(1)分组:班级按8人1小组,划分成4小组。

(2)实训方式:按每轮2组,共2轮进行轮流训练。

二、实施步骤

1.

2.拆卸气缸盖螺栓

三、清洁及整理

整理:所用工量具口清洁场地:座椅口地板口工作台口零件盘口工位场地口【学生工作页】

【学后测评】

一、填空

二、选择

发动机电控自诊断系统

发动机电控自诊断系统 一、概述: 1994 年产生的标准OBDⅡ协议为世界许多汽车生产厂家所采用,它统一了各车型诊断接口的标准,还统一了故障码的定义。那么这些故障码是如何设定的呢?其实不同的车型产生故障码的条件都差不多,大同小异。当你理解了一种车型的OBDⅡ故障码产生的条件,那么在另外一种车型上发现相同故障码的时候,也可以认为产生的原理是类似的。电控自诊断系统产生故障码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1、值域法:电控单元接收到的传感器信号超出规定的数值范围,自诊断系统就判定为输入信号故障。 2、时域法:电控单元检测时发现某一输入信号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没有发生应该发生的变化或变化没有达到规定的数值时, 自诊断系统就确定该信号出现故障。 3、功能法:电控单元向执行器发出驱动指令时,相应传感器或反馈信号的输出参数变化没有按照程序规定的趋势变化,自诊断系统就判定执行器或相应电路故障。 4、逻辑法:电控单元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互联系的传感器进行数据比较,当发现它们之间逻辑关系违反设定条件时,就判定它们之间有故障. 二、常见数据流分析 汽车电控系统运行过程中,控制单元将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不断地接收各个传感器传送的输入信号, 同时控制单元对这些信号进行计算处理,再向各个执行元件发出控制指令.这些信号或指令,都是在一定的工作范围或状态内运行的,超过了这个范围或出现跟电控系统不符合的状态,电控系统就会出现异常现象,而这异常现象,很大一部分是可以通过电控系统的数据流反映出来的。 在分析数据流时,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 1.要考虑传感器的工作数值,也要分析其响应的速率. 2.要考虑电控元件之间的数据响应情况和相应的速度.在电控系统中,各传感器或执行器元件数据会相互影响,因为电控系统收到一个输入信号之后,肯定要输出一个相应的指令,在分析故障时一定要将这些参数数值联系起来分析. 3.要考虑几个相关传感器信号的关系,当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合理时,电控自诊断系统会给出一个或几个故障码,此时不要轻易判断是某传感器不良,需要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做进一步分析,以得到正确结论。下面还是以水温传感器为例做一下说明: 发动机水温是一个数值参数,其单位为℃或 OF。在单位为℃时其变化范围为-40~199。该参数表示发动机控制电脑根据水温传感器送来的信号计算后得出的水温数值。该参数的数值在发动机冷车起动至热车的过程中逐渐升高,在发动机完全热车后怠速运转时的水温应为时 85~105℃。当水温传感器线路断路时,该参数显示为-40℃;若显示的数值超过185℃,则说明水温传感器线路短路. 在有些车型中,发动机水温参数的单位为V.该电压和水温之间的比例关系依控制电路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成反比例关系,即水温低时电压高,水温高时电压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开发现状及趋势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开发现状及趋势 丁志盛叶挺宁 摘要:介绍了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相关技术背景、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EECS,ECU汽车发动机电喷 一、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Engine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简称EECS)通过电子控制手段对发动机点火、喷油、空气与燃油的比率、排放废气等进行优化控制,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佳工况,达到提高性能、安全、节能、降低废气排放的目的。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主要包括: - 燃油喷射控制; - 点火系统控制; - 怠速控制; - 尾气排放控制; - 进气控制; - 增压控制; - 失效保护; - 后备系统; - 诊断系统等功能。 另外,随着网络、集成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作为汽车控制主要单元的EMS系统通过 CAN(Controllers Area Network)总线与其他控制系统,例如:安全系统(如ABS、牵引力电子稳定装置ESP (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底盘系统(如主动悬挂ABC(Active Body Control))、巡航控制系统(Speed Control System或Cruse Control System)以及空调、防盗、音响等系统实现网络互联,实现信息共享并实施集成优化统一控制。在不久的将来,车载通讯平台将利用现有无线通讯网络为汽车驾驶提供更广泛的咨询、娱乐等增值服务(如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主要涉及以下技术容: - 传感器 主要包括空气流量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标准汇总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标准汇总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汽车发动机新结构》课程质量标准 专业名称:汽车运用与维修 专业代码: 学制年限:初中毕业生起点三年 一、课程性质 《汽车发动机新结构》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构建于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基础,发动机构造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之上,主要针对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培养学生对电控系统结构、原理的认识,并能够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综合故障诊断、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为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等,更好的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 二、课程目标 通过发动机新结构(电控系统)的学习,能够对该系统各总成进行故障分析、性能检测、零部件维修,并进一步使学生掌握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具体目标如下: 1.专业能力目标 (1)具备与客户的交流与协商能力,能够向车主咨询车况,独立查询车辆技术档案,初步评定车辆技术状况;

(2)能根据故障情况独立制定维修计划,并能选择正确检测设备和仪器对发动机电控系统进行检测和维修; (3)能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修; (4)能对点火控制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修; (5)能对辅助控制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修; (6)能对发动机综合故障进行诊断和分析; (7)能正确使用万用表,故障诊断仪,示波器及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等常用检测和诊断设备; (8)能够对传感器或相关部件的技术参数及波形信号进行分析; (9)能遵守相关法律,技术规定,按照正确规范进行操作,保证维修质量; (10)能检查修复后的发动机系统工作情况,并在汽车移交过程中向客户介绍已完成的工作; (11)维修结束后能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处理使用过的辅料、废气、废液以及已损坏零部件。 2.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2)能与客户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 (3)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

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 一、桑塔纳2000AJR发动机在整车中的位置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泉,为整个汽车提供动力。一般轿车来说,除个别型号的汽车外,发动机通常安装在车头箱中。 1—AJR发动机 2—离合器 3—变速器 4—真空助力器 5—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6—动力转向器 7—传动轴 8—盘式制动器(前轮) 9—前悬架 10—排气系统 11—燃油箱 12—后悬架 13—鼓式制动器(后轮) 14—车身 二、AJR 发动机技术参数 1.发动机代码 AJR 2.排量 1.781L 3.缸径 81mm 4.冲程 86.4mm 5.压缩比 9.5 6.功率 74kW 7.额定功率时转速 5200 r/min 8.最大扭矩 155Nm 9.最大扭矩是转速 3800 r/min 10.使用汽油标号(研究法辛烷值) 90 RON 11.喷射控制系统 M.3.8.2 12.点火系统 M.3.8.2. 13.爆震控制有 14.自诊断有 15.λ控制有 三、AJR发动机总体结构 1.作用发动机的作用主要是将燃料燃烧的热能转化成机械能,并对外输出。

2.组成汽油发动机基本上都是由2大机构和5大系统组成: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 1—正时齿形带护罩 2—空调压缩机A/C 3—空调压缩机带轮 4—多楔带 5—曲轴带轮 6—张紧轮 7—发电机带轮 8—导向轮 9—动力转向泵带轮10—动力转向油泵 11—发电机 12—进气歧管 13—燃油分配管 14—油尺 15—气缸盖罩 四、电控系统结构 1.作用电控系统的作用主要是保证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实现最佳的燃油喷射和点火时机,从而达到最佳的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 2.组成电控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电控单元(ECU)、传感器和执行器。 1)电控单元桑塔纳2000发动机的电控单元(ECU)采用的是博世M3.8.2系统。其作用是根据各种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及内存信息,进行判断、运算、处理后,确定最佳的喷油和点火控制等信号,并将其输送给喷油器、点火器等执行器。 2)传感器作用是检测发动机运行中有关的各种信息(水温、转速等),并将检测结果转变为电信号输入电控单元。桑塔纳2000发动机传感器主要有:空气质量计、爆震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 3)执行器接受电控单元(ECU)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相应的动作。桑塔纳2000发动机执行器主要有:活性炭罐电磁阀、喷油器、点火控制组件、节气门控制部件(怠速)。

发动机整体结构认识

任务二发动机整体结构认识 【任务描述】 本任务主要介绍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工作原理。 【学习目标】 通过本任务的学习,能够正确描述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 能够正确描述发动机 基本基本术语和型号编制规则;能够正确描述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 【能力目标】 能向客户介绍四冲程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及其性能指标。 任务工单 2、写出下图所示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 任务2发动机整体 结构认识

I 」 0 X ; 1 、 2、 ■、. Z 7 / 3、 4、 5、 6、 7、 8 9 、 10、 11、 12、 13 、 14、 15 、 3、指出下列图示分别是发动机的哪部分。 :I 川戶,f 一一 "i 萱 4=

4、在图示上标注出各参数所指部位。 (1)上、下止点 活塞行程、曲柄半径 燃烧室容积 气缸工作容积 气缸总容积 (6) 燃烧室、压缩比 5、根据发动机工作过程,写出柴油机工作原理,并说出柴油机工作过程和汽油机工作过程有何不同。(1)工作原理: (2)不同之处: 6、在播放的视频中,所看到的组成发动机的零部件有哪些? 7、(1)请在教师提供的发动机上指出发动机常用基本术语的位置或范围。 (2)请在教师提供的发动机或零部件上通过测量或计算(或参阅有关资料),确定其常用基本术语的数值,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 汽车或发动机型号 活塞行程S/mm 曲柄半径R/mm

8、请对照教师提供的发动机口述四冲程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的过程,并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 9、自学相关二冲程发动机有关资料,请比较四冲程发动机与二冲程发动机的异同,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 10、请在教师提供的汽车或发动机上进行发动机的总体构造确认活动(现场识别活动)汽车或发动 ,在机上指出各组成部件的名称、位置和功用。 11、请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 几种国产发动机型号的意义 发动机型号所代表的意义

21《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结构与维修A》复习指导(改专版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汽车专业(开放专科)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结构与维修(A)》考试指南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结构与维修(A)》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汽车专业(维修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以汽油发动机汽车的发动机管理系统作为典型系统进行教学。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的构成、功能与正常的运行状态,学会汽车上的电控系统一般的故障分析方法和维修方法,学会看新型汽车的使用手册和维修手册。 实训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通过实训达到一些要求:加深并巩固学生对汽车典型电控系统的组成、原理的认识,掌握电控系统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掌握各种典型汽车电控系统主要总成的拆装步骤及维修的方法,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二、课程内容的教学基本要求 1. 了解汽车法规(排放、燃油经济性和安全性)和汽车性能;和汽车发动机;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系。 2. 了解控制目标的描述和典型电控系统的构成 3. 了解控制过程的实施 4. 了解汽车在线检测系统(OBD)的构成和功用 5. 了解电控系统的故障表现和解决办法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考试重点 第一章课程概述 (一)教学内容 1、认识排放、经济和安全三大法规与汽车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 2、了解电子控制系统(以发动机管理系统为例)与被控制对象和必须达到的控制目标之间的关系

3、认识对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了解与检测、维修之间的关系 4、了解本课程的基本任务及特点、学习方法 (二)考试重点 1、排放、经济和安全三大法规与汽车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 2、电子控制系统(以发动机管理系统为例)与被控制对象和必须达到的控制目标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汽油机对燃料供给与控制的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 细致地解释在发动机构造课中应该已经认识了的空气与燃料混合所形成的混合气中的空气与燃料的混合比例——空燃比——在发动机不同的运行工况时的不同要求,也就是建立起对所谓的“控制目标”和“控制要求”的认识。 1、空燃比对汽油机稳定工况性能的影响 2、对稳定工况空燃比的控制要求 3、对热机怠速工况进气量和空燃比的控制要求 4、变工况过程中对空燃比和进气量的控制要求 5、点火提前角与空燃比的关系及对点火提前角的控制要求 6、三效催化转化器对空燃比控制的要求 7、混合气分配均匀性 (二)考试重点 1、空燃比对汽油机稳定工况性能的影响 2、对稳定工况空燃比的控制要求 3、对热机怠速工况进气量和空燃比的控制要求 4、变工况过程中对空燃比和进气量的控制要求 5、点火提前角与空燃比的关系及对点火提前角的控制要求 6、三效催化转化器对空燃比控制的要求 第三章化油器式供油与喷射式供油的比较 (一)教学内容 化油器式供油与喷射式供油的比较。 (二)考试重点

发动机整体认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汽车发动机的功用是(B)。 A、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 B、将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 C、将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D、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2、内燃机有自然吸气(非增压)式发动机和强制进气(增压式)发动机。这是按什么方式进行分类的(A)。 A、按照进气系统分类 B、按照气缸排列方式分类 C、按照冷却方式分类 D、按照燃料分类 3、内燃机可分为水冷发动机和风冷发动机。这是按什么方式进行分类的(C)。 A、按照进气系统分类 B、按照气缸排列方式分类 C、按照冷却方式分类 D、按照气缸数目分类 4、内燃机有汽油机、柴油机、天然气发动机。这是按什么方式进行分类的(D)。 A、按照进气系统分类 B、按照气缸数目分类 C、按照冷却方式分类 D、按照燃料分类 5、上止点是指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C)位置。 A、最远 B、最近 C、最高 D、最低 6、下止点是指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D)位置。 A、最远 B、最近 C、最高 D、最低 7、压缩比是指气缸(B)容积与()容积之比。 A、工作…燃烧室 B、总…燃烧室 C、总…工作 D、燃烧室…工作 8、下面发动机零件属于曲柄连杆机构的是(A)。 A、气缸体 B、进气门 C、水泵 D、散热器 9、能够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工作温度下工作的系统是(D)。 A、润滑系 B、点火系 C、起动系 D、冷却系 10、下面发动机零件属于配气机构的是(A)。 A、凸轮轴 B、活塞 C、曲轴箱 D、水泵 11、能够提供发动机从静止状态达到混合气燃烧作功所需要转速的系统是(C)。 A、进气系统 B、润滑系统 C、起动系统 D、点火系统 12、发动机排量是指发动机各缸(C)之和。 A、总容积 B、燃烧室容积 C、工作容积 D、压缩比 13、四冲程发动机在进行压缩冲程时( D )。 A、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 B、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开启 C、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开启 D、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关闭 14、曲轴转两圈,活塞运动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称为( D )冲程发动机。 A、一冲程 B、二冲程 C、三冲程 D、四冲程 15、汽油机最高燃烧温度(A)柴油机最高燃烧温度。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低于或等于 16、四缸四冲程发动机作功间隔角为(A)曲轴转角。 A、180° B、120° C、360° D、720° 17、曲轴与凸轮轴的传动比为(B)。 A、1:02 B、2:1 C、4:1 D、1:01 18、柴油机在进气行程中进入气缸的是(C)。 A、柴油 B、柴油和空气的混合气 C、纯空气 D、氧气

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教案

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项目二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总体组成; 2.区分与识别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主要传感器、执行器; 3.掌握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实训课时: 2课时 三、实训器材 1、工具:常用工具1套。 2、设备:科鲁兹轿车科鲁兹型发动机、别克电喷发动机故障实训台各一台,科鲁兹和丰田皇冠轿车整车各一辆。 一、科鲁兹发动机在整车中的位置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泉,为整个汽车提供动力。一般轿车来说,除个别型号的汽车外,发动机通常安装在车头箱中。 2

1—科鲁兹发动机 2—离合器 3—变速器 4—真空助力器5—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6—动力转向器 7—传动轴 8—盘式 制动器(前轮) 9—前悬架 10—排气系统 11—燃油箱 12—后悬架 13—鼓式制动器(后轮) 14—车身 二、科鲁兹发动机技术参数 1.发动机代码科鲁兹 2.排量 1.781L 3.缸径 81mm 4.冲程 86.4mm 5.压缩比 9.5 6.功率 74kW 7.额定功率时转速 5200 r/min 8.最大扭矩 155Nm 9.最大扭矩是转速 3800 r/min 10.使用汽油标号(研究法辛烷值) 90 RON 11.喷射控制系统 M.3.8.2 12.点火系统 M.3.8.2. 13.爆震控制有 14.自诊断有 15.λ控制有 三、科鲁兹发动机总体结构 1.作用发动机的作用主要是将燃料燃烧的热能转化成机械能,并对外输出。 2.组成汽油发动机基本上都是由2大机构和5大系统组成: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 3

实训三:发动机总体构造的认识

实训三:发动机总体构造的认识 一、实训目的及要求 1、熟悉发动机的基本组成。 2、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主要组成及工作原理。 二、实训仪器设备 1、设备:汽车发动机解剖模型和3辆比亚迪f3汽车发动机 2、常用工具3套 三、课时4节 四、实训内容 1、发动机配气和曲柄连杆机构 (1)机体组

(2)配气和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零件。它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在作功行程中,活塞承受燃气压力在气缸内作直线运动,通过连杆转换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并从曲轴对外输出动力。而在进气、压缩和排气行程中,飞轮释放能量又把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活塞的直线运动。 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配气机构大多采用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一般由气门组、气门传动组和气门驱动组组成。 3、燃油供给系统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混合气,供入气缸,并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到大气中去;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把柴油和空气分别供入气缸,在燃烧室内形成混合气并燃烧,最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 4、冷却系统

冷却系的功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通常由冷却水套、水泵、风扇、水箱、节温器等组成。 5、润滑系统 润滑系的功用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润滑系通常由润滑油道、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一些阀门等组成 6、点火系统

汽车发动机电控发动机练习题 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汽车发动机上的电控技术主要包括电控进气系统、电控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及辅助控制等四大系统。 2.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按喷射时序分类可分为同时喷射、分组喷射和顺序喷射三种。 3.电控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在进气量具体检测方式上可分L型和D型 4.故障诊断仪可分为专用故障诊断诊断仪和通用型故障诊断诊断仪两大类。 5.采用多点间歇喷射方式的发动机来说,按照喷油时刻与曲轴转角的关系可分为同步喷射和异步喷射。 6.最佳点火提前角的组成有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和电控单元ECU 。 7.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是由传感器、电控单元ECU和执行器三部分组成的。 8、对于EFI系统,起动后实际喷油时间等于基本喷油脉宽乘以喷油修整系数,加上电压修正值 9、EFI中,燃油压力调节器的作用是保持燃油供油系统油压和进气歧管中的气压差一定. 10. 按检测缸体振动频率的检测方式不同,爆震传感器分磁致伸缩式爆燃传感器和磁致伸缩式爆燃传感器。 11. 当水温传感器出现故障,ECU一般会以水温80℃的信号控制燃油喷射;当进气传感器出现故障,ECU会以进气温度20℃的信号控制燃油喷射。 12. 基本点火提前角决定于怠速工况和非怠速工况。 13. 喷油器的驱动方式可分为电压驱动和电流驱动。 14.常见的发动机转速与曲轴位置传感器有磁电感应式、霍尔效应式和光电式三种。 15. 空燃比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氧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调整喷油器的喷油量的多少来达到最佳空燃比控制的。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电控发动机的优点( C )。 A、良好的起动性能和减速减油或断油 B、加速性能好 C、功率大 2.火花塞属于点火系统当中的( A )。 A、执行器 B、传感器 C、既是执行器又是传感器 3.汽缸内最高压缩压力点的出现在上止点后( C )曲轴转角内为最佳。 A、20°~25° B、30°~35° C、10°~15° 4影响初级线圈通过电流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有( B ) A、发动机转速和温度 B、发动机转速和蓄电池电压 C、发动机转速和负荷 5.电控发动机的核心部分是( A )。 A、ECU B、传感器 C、执行器 6.三元催化转换器的理想运行条件的温度是( A )。 A、400℃~800℃ B、800℃~1000℃ C、100℃~400℃ 7.装有氧传感器的电控发动机上,以下哪种工况下不进行闭环控制(B )。 A、正常行驶 B、起动 C、中负荷运行 型电控燃油喷射的主控信号来自于A。 A.空气流量计和转速传感器B.空气流量计和水温传感器 C.进气压力和进气温度传感器D.进气压力和转速传感器 9. 起动期间,基本燃油喷射时间是由B信号决定的。 A.发动机转速B.水温C.进气量D.进气压力 10. 氧传感器输出电压一般应为D之间变化。 A.0.3~B. ~ C. ~ D. ~ 11, 当备用系统起作用时,点火提前角C。 A.不变B.据不同工况而变化C.据怠速触点位置而变化D.起动后不变 12. 混合气雾化质量最好的喷射方式是 C 。 A、连续喷射 B、同时喷射 C、顺序喷射 D、分组喷射 13. 在讨论闭环控制时,甲同学说空燃比控制的闭环元件是氧传感器,乙同学说点火系统控制的闭环元件是爆震传感器,请问谁正确D A. 两人说得都不对 B. 乙同学说得对 C. 两人说得都对 D. 甲同学说得对 14. 将电动汽油泵置于汽油箱内部的主要目的是C- A. 便于控制 B. 降低噪声 C. 防止气阻 D. 防止短路故障 三、判断题 1、当主ECU出现故障时,发动机控制系统会自动启动备用系统,并能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性能。(错)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教案)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

教案(章节备课)

第3节 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教 案 内 容 一、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与类型 1.组成 有三部分组成: 信号输入装置——各种传感器,采集控制系统的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输送给ECU 。 电子控制单元——ECU ,给各传感器提供参考电压,接受传感器信号,进行存储、计算和分析处理后执行器发出指令。 执行元件——由ECU 控制,执行某项控制功能的装置。 2.类型 开环控制——ECU 根据传感器的信号对执行器进行控制,而控制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对其控制过程没有影响。 闭环控制——也叫反馈控制,在开环的基础上,它对控制结果进行检测,并反馈给ECU , 进行原先的控制修正。 二、传感器的类型及功用 1.空气流量计——测量发动机的进气量,将信号输入ECU (主信号)。 2.进气绝对压力传感器——测量进气管内气体的绝对压力,将信号输入ECU (主信号)。 3.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检测节气门的开度及开度变化,信号输入ECU 。 4.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提供曲轴转角基准位置信号(主信号)。 5.曲轴位置传感器——检测曲轴转角位移,给ECU 提供发动机转速信号和曲轴转角信号(主信号)。 6.进气温度传感器——检测进气温度信号(修正信号)。 7.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给ECU 提供冷却液温度信号(修正信号)。 8.车速传感器——检测汽车行驶速度。 9.氧传感器——检测排气中的氧含量。 10.爆燃传感器——检测汽油机是否爆燃及爆燃强度。 11.空调开关——当空调开关打开,空调压缩机工作,发动机负荷加大时,由空调开关向ECU 输入信号。 12.挡位开关——自动变速器由空挡挂入其他档时,向ECU 输入信号。 13、起动开关——发动机起动时,给ECU 提供一个起动信号。

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教案

项目二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总体组成; 2.区分与识别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主要传感器、执行器; 3.掌握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实训课时: 2课时 三、实训器材 1、工具:常用工具1套。 2、设备:科鲁兹轿车科鲁兹型发动机、别克电喷发动机故障实训台各一台,科鲁兹和丰田皇冠轿车整车各一辆。 一、科鲁兹发动机在整车中的位置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泉,为整个汽车提供动力。一般轿车来说,除个别型号的汽车外,发动机通常安装在车头箱中。

1—科鲁兹发动机 2—离合器 3—变速器 4—真空助力器 5—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6—动力转向器 7—传动轴 8—盘式制动器 (前轮) 9—前悬架 10—排气系统 11—燃油箱 12—后悬架 13—鼓式制动器(后轮) 14—车身 二、科鲁兹发动机技术参数 1.发动机代码科鲁兹 2.排量 1.781L 3.缸径 81mm 4.冲程 86.4mm 5.压缩比 9.5 6.功率 74kW 7.额定功率时转速 5200 r/min 8.最大扭矩 155Nm 9.最大扭矩是转速 3800 r/min 10.使用汽油标号(研究法辛烷值) 90 RON 11.喷射控制系统 M.3.8.2 12.点火系统 M.3.8.2. 13.爆震控制有 14.自诊断有 15.λ控制有 三、科鲁兹发动机总体结构 1.作用发动机的作用主要是将燃料燃烧的热能转化成机械能,并对外输出。 2.组成汽油发动机基本上都是由2大机构和5大系统组成: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分析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分析 摘要汽车发动机是汽车运行的心脏,是整个汽车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发动机的运行情况直接决定汽车的运行状态,因此必须加强对于汽车发动机的管理工作,保障汽车的运行稳定性。汽车发动机存在的故障类型较多,检修过程整体工作量较大,相对比较困难, 并且如果检修过程操作质量不佳可能导致后期使用时更多的问题出 现。本文将针对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说 明在故障检修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提升汽车发动机检修工作质量。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技术;探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交通方式正在逐渐的发生改变,汽车在我国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在一些较大城市出现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汽车普及程度提升,检修工作相对需求量更大,检修人员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检修工作属于常见问题,需要对其维修关键性技术进行说明,提升整体的检修质量。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汽车发动机故障主 要集中点由机械故障转向电控系统故障,因此本文对目前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进行分析,同时针对常见的故障类型进行检修技术的说明, 提高检修质量。1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11传感器。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是由多种类型的传感器构成,传感器可以将汽车发动机运行过程中难以检测的数据转化电信号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整体的运行状态进行统一管理。传感器主要的构成分为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测量电路。传感器的可以准确的对发动机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降低整体的油耗损失,对故障类型进行确定,保证废弃 排除效果等作用。温度传感器主要用于对汽车发动机温度的检

测,包括整体发动机温度、燃油温度、冷却水温度等进行分析,常见 的形式为线绕或热敏电阻。压力传感器可以对发动机内部空气压力进行检测,应用较多的类型为半导体或者电容式传感器。爆震传感器能够对发动机中的爆震信号传输至控制中心,及时的报告故障。12电子控制单元。在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内部主要构成系统为怠速控制、电子燃油喷射、废气再循环以及电控点火装置。目前电控点火装置的使用比较广泛,能够实现对点火提前角和线圈通电时间的控制,优化燃烧过程,降低发动机运行过程中的资源消耗, 降低资源使用量,保证发动机使用的经济性。电子燃油喷射系统构成为电动燃油泵、油箱、压力调节器等元件。废弃再循环系统可以对废气进行二次回收进行再次利用,使其未充分燃烧部分进行二次气体混合燃烧,降低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更好的节能减排。2汽车发动机故障检修技术21发动机启动不流畅。汽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发动机启动过程不够流畅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检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首先需求确定是否为发动机蓄电池存在问题,一般情况下蓄电池出现故障时,点火发动动力相对较小,进而延长启动时间。如果蓄电池不存在问题,则可以考虑输油管的状态进 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接触不良或者局部破裂的情况。如果检查不存在问题,而发动机的动力明显不足,并且增加油门依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时,可以确定为供油系统不足导致,检修人员可以调节发动机喷油量,从而提升发动机的整体的运行动力。22发动机启动不着火。发动机启动不着火的情况相对比较常见,此时检修

电控发动机实训教案

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实训教案 叀安职专蓝翔

实训一、电控发动机的认识 一、实训目的熟悉电控发动机各组成部分的结构、作用和工作原理;熟悉常见车型电控发动机各部件的类型及安装位置。 二、实训容 1.认识电控发动机各组成部分的安装位置、结构、作用,分析工作原理;

2.分析电控发动机的优点 三、设备与器材 1.发动机试验台架或实训用车; 四、实训步骤 1.认识电控发动机各组成部分的安装位置、结构、作用,分析工作原理(1)找出空气供给系统组成部分 (2)找出燃油供给系统组成部分 (3)找出电子控制系统的各组成部分 1)比较D型和L 型控制方式; 2)比较组成部分及安装位置。 学生“电控发动机的认识”实训报告 班级::时间: 1.实训的目的: 2.实训的要求: 3.实训的仪器与器材:

4.电控发动机与传统的化油器式发动机相比有何优点? 5.同时喷射、分组喷射、顺序喷射各有何优缺点? 6.汽油机电控系统有哪些组成部分?各自有什么功能? 实训二、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构造认识(一) 一、实训目的 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熟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空气供给、燃油供给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结构、作用和工作原理;进一步熟悉常见车型电控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空气供给、燃油供给子系统各部件的安装位置。 二、实训要求

1.实训在实训车或电控汽油发动机台架上分组进行,以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动手为主;2.确保实训安全:若在实训车上进行,使用驻车制动器,可靠制动车辆。起动发动机时,提示学生远离运动部件; 三、实训容 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空气供给、燃油供给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结构、作用。 2.空气供给、燃油供给系统各部件的安装位置。 四、设备与器材 1.五台不同的发动机试验台架或实训用车; 2.拆装工具5 套。 五、实训步骤 1.认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空气供给、燃油供给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安装位置、结构、作用,分析工作原理 (1)找出空气供给系统的各组成部分 1)观察各部分的安装位置及结构(可以拆下来观察)。 2)熟悉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连接关系。 3)分析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及不同工况下空气的流通路径。 观察与思考: ★ 进气量是如何控制的? ★ 进气量是如何计量的?为什么计量进气量?★ 在节气门体上设置有冷却水流经的通道,其目的是什么?

汽车发动机总体结构认知

实训项目一:汽车发动机总体结构认知 一、实训目的 1、初步认识汽车及发动机总成结构 2、认识发动机各系统及零部件结构 3、了解发动机各总成部件的装配与传动关系 4、初步掌握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5、掌握相关工量具的使用方法 二、实训要求 1、认识发动机各组成机构及零部件的名称 2、认识发动机各总成及部件的装配和传动关系 3、掌握工量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实训设备及工量具 四、操作步骤 1、由教师给学生分组,要求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和能力弱的同学合理搭配。 2、在每个组中均选出一名负责人,负责实训过程中组员的人身安全,成绩考核等事项 3、首先是汽车总成的认识。实训教师通过汽车实物向学生介绍汽车的四大组成部分: 发动机、底盘、车身及电器部分。要求学生在讲解过程中认真记录,不懂就问。 4、打开汽车引擎盖,教师向同学讲解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点火系统、起动系统及润滑 系统等各组成部件的名称、作用等。然后,在发动机支架上为学生进行发动机的拆 装,分别为学生讲解发动机两大机构即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的作用及个组成部 分的名称结构等。 5、在演示发动机拆装过程中介绍所使用的工具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对于游标卡尺、千分尺等量具,认真介绍使用方法、读书方法,并要求学生能正确 完成指定工件的读书 五、实训项目考核内容及评价 1、实训完毕后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写出实验心得,认真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收获与 不足,并提出本次实训中疑难问题。 2、完成实训后分别对每组同学进行测试,测试内容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识汽车发动机的 各个组成部分,指出零部件的名称、简单作用等等;并测试学生对量具的使用方法 及能否正确读数等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 2010 ~2011 学年度上学期 课程名称: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 授课教师:计端 课程所属系(部): 汽车与环境工程系

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授课班级:2009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1、2、3班 2009汽车电子技术班 课程类型: □理论课□实践课 总学时:96 学分:5 使用教材:杨庆彪李佳音主编汽车电控发动机检修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教学方法、手段:理论教学、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 主要参考书目: 1、邹长庚主编《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构造原理与故障 诊断(发动机部分)》北京理工版 2、(美)汤姆逊学习公司编《发动机机械和发动机性能 修理训练》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3、李东江主编《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技巧》北 京理工大学出版出版

标题:课题一:发动机无法起动故障的检修 1.1燃油系统原理、点火系统原理 教学目标与要求:1、了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2、能指出电控发动机各个系统主要部件的具体位置 3、初步了解电控发动机各系统的工作内容 4、熟悉电控发动机的各主要部件的名称 授课时数:4课时 教学重点:能指出电控发动机各个系统主要部件的具体位置 教学内容及过程: 知识讲授: ※1、概论 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过程 二、国外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应用的概况 1、动力传动系统的控制 (一)发动机部分的电子控制 (二)自动变速器的电子控制 2、底盘方面的控制 3、车身方面的控制 三、发动机电控系统控制内容 主要控制——汽油喷射(喷射量、喷射定时)、点火控制(点火时刻、闭合角、爆震的防止) 辅助控制——怠速控制、进气控制、排放控制等 四、发动机汽油喷射的发展过程 60S 机械式 67S K,KE,D,型 73S L型 79S集中控制 80S TBI 83S 单点,a/n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分析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分析 摘要:汽车发动机是汽车运行的“心脏”,是整个汽车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发动机的运行情况直接决定汽车的运行状态,因此必须加强对于汽车发动机的管理工作,保障汽车的运行稳定性。汽车发动机存在的故障类型较多,检修过程整体工作量较大,相对比较困难,并且如果检修过程操作质量不佳可能导致后期使用时更多的问题出现。本文将针对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说明在故障检修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提升汽车发动机检修工作质量。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技术;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交通方式正在逐渐的发生改变,汽车在我国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在一些较大城市出现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汽车普及程度提升,检修工作相对需求量更大,检修人员对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检修工作属于常见问题,需要对其维修关键性技术进行说明,提升整体的检修质量。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汽车发动机故障主要集中点由机械故障转向电控系统故障,因此本文对目前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进行分析,同时针对常见的故障类型进行检修技术的说明,提高检修质量。 1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 1.1传感器。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是由多种类型的传感器构成,传感器可以将汽车发动机运行过程中难以检测的数据转化电信号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整体的运行状态进行统一管理。传感器主要的构成分为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测量电路。传感器的可以准确的对发动机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降低整体的油耗损失,对故障类型进行确定,保证废弃排除效果等作用。温度传感器主要用于对汽车发动机温度的检测,包括整体发动机温度、燃油温度、冷却水温度等进行分析,常见的形式为线绕或热敏电阻。压力传感器可以对发动机内部空气压力进行检测,应用较多的类型为半导体或者电容式传感器。爆震传感器能够对发动机中的爆震信号传输至控制中心,及时的报告故障。1.2电子控制单元。在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内部主要构成系统为怠速控制、电子燃油喷射、废气再循环以及电控点火装置。目前电控点火装置的使用比较广泛,能够实现对点火提前角和线圈通电时间的控制,优化燃烧过程,降低发动机运行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降低资源使用量,

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

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 一、桑塔纳 2000AJR 发动机在整车中的位置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泉, 为整个汽车提供动力。 一般轿车来说, 除个别型号的汽 车外,发动机通常安装在车头箱中。 1— AJR 发动机 2 —离合器 3 —变速器 4 —真空助力器 5 —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 ) 6 —动力转向器 7 —传动轴 8 —盘式制动器 ( 前 轮 ) 9— 前悬架 10 —排气系统 11 —燃油箱 12 —后悬架 13 —鼓式制动器 ( 后轮 ) 14 —车身 二、 AJR 发动机技术参数 1. 发动机代码 AJR 2. 排量 1.781L 3. 缸径 81mm 4. 冲程 86.4mm 5. 压缩比 9.5 6. 功率 74kW 7. 额定功率时转速 5200 r/min 8. 最大扭矩 155Nm 9. 最大扭矩是转速 3800 r/min 10. 使用汽油标号(研究法辛烷值) 90 RON 11. 喷射控制系统 M.3.8.2 12. 点火系统 M.3.8.2. 13. 爆震控制 有 14. 自诊断 有 15. λ控制 有

三、AJR发动机总体结构 1. 作用发动机的作用主要是将燃料燃烧的热能转化成机械能,并对外输出。 2.组成汽油发动机基本上都是由 2大机构和 5大系统组成:曲柄连杆机构、 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 1—正时齿形带护罩 2 —空调压缩机 A/ C 3 —空调压缩机带轮 4 —多楔带5—曲轴带轮 6 —张紧轮 7 —发电机带轮 8 —导向轮 9 —动力转向泵带轮10—动力转向油泵 11 —发电机 12 —进气歧管 13 —燃油分配管 14—油尺 15 —气缸盖罩 四、电控系统结构 1. 作用电控系统的作用主要是保证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实现最佳的燃油喷射和点火时机,从而达到最佳的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 2. 组成电控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电控单元( ECU)、传感器和执行器。 1)电控单元桑塔纳 2000 发动机的电控单元(ECU)采用的是博世 M3.8.2 系统。其作用是根据各种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及内存信息,进行判断、运算、处理后,确定最佳的喷油和点火控制等信号,并将其输送给喷油器、点火器等执行器。 2)传感器作用是检测发动机运行中有关的各种信息(水温、转速等),并将检测结果转变为电信号输入电控单元。桑塔纳 2000 发动机传感器主要有:空气质量计、爆震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 3)执行器接受电控单元( ECU)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相应的动作。桑塔纳 2000 发动机执行器主要有:活性炭罐电磁阀、喷油器、点火控制组件、节气门控制部件(怠速)。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习题 一、填空题 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用英文表示为____________,怠速控制系统用英文表示为___________。 2.目前,应用在发动机上的子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电控燃油喷射系统、____________和其他辅助控制系统。 3.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除喷油量控制外,还包括喷油正时控制、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控制。 4.电控点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此外,该系统还具有_____________控制和______________控制功能。 5.排放控制的项目主要包括废气再循环控制、活性炭罐电磁阀控制、氧传感器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等。 6.传感器的功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作为_____________控制和_______________控制的主控制信号。 8.爆燃传感器是作为_____________控制的修正信号。 9.电子控制单元主要是根据__________确定基本的喷油量。 10.执行元件受________控制,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11.电控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 12.电控系统有、两种基本类型。 13.应用在发动机上的电子控制技术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进气控制系统、增压控制系统、巡航控制系统、警告提示、自诊断与报警系统、失效保护系统、应急备用系统。 14.________ ________是采集并向ECU输送信息的装置。 15.__________________是发动机控制系统核心。 16.汽车电控系统的执行元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元件。 17.STA信号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STA信号和起动机的电源连在一起,由__________________控制。 19.动力转向开关信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信息。 20.空挡起动开关信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现代汽车广泛采用集中控制系统,它是将多种控制功能集中到一个控制单元上。() 2.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喷油量控制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控制内容。() 3.电子控制系统中的信号输入装置是各种传感器。() 4.闭环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比开环控制系统要简单。() 5.开环控制的控制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对其控制的过程没有影响。() 6.空气流量计可应用在L型和D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 7.空气流量计与进气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相比,检测的进气量精度更高一些。() 8.曲轴位置传感器只作为喷油正时控制的主控制信号。() 9.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中,一个传感器信号输入ECU 可以作为几个子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 10.点火控制系统还具有通电时间控制和爆燃控制功能。() 11.ECU收不到点火控制器返回的点火确认信号时,失效保护系统会停止燃油喷射。() 12.在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中,同一传感器信号可应用于不同子控制系统中。() 13.空气流量计是作为燃油喷射和点火控制的主控制信号。() 14.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中,各子控制系统所需要的信息是不相同的。() 15.随着控制功能的增加,执行元件将会适当的减少。() 16.后备系统是在发动机控制模块内,由自诊断系统控制开启。() 17.后备系统是简易控制,既能维持其基本功能,又能保持发动机正常运行的最佳性能。()18.NSW信号主要用于怠速系统的控制。() 19.当点火开关在ST位置时,NSW端与蓄电池正极相连。() 20.可以使用汽车专用万用表或示波器对空挡起动开关信号电路进行测试。() 21.动力转向开关是在动力转向系统的低压回路中安装的一个压力开关。() 三、问答题 1.怠速控制系统的功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