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数学下《方向与位置》

二年级数学下《方向与位置》

二年级数学下《方向与位置》
二年级数学下《方向与位置》

二年级数学下《方向与位置》教学内容:P32情景图 P33例1、2

课堂活动P36、1 练习三、1、2

教学目的:1、通过前后的辨认,让生体会生活的位置与方向的数学价值,从中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积极性

2、识上下左右,并利用这些防卫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教育生从小爱护小鸟,不要随便捕捉小鸟,和谐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认识前后左右,并利用这些防卫来描述物体相对位置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情景图

1、请生仔细看图

2、生小组交流

师:你从图中可以看出什么在什么的前面,什么在什么的后面

什么在什么的上面。什么在什么的下面

师可提示生警察叔叔手指的方向,两个学生玩指南针,两个工人用经纬仪测方位

(指南针,经纬仪课前请学生调查,了解)

师:有谁知道指南针和经纬仪的有关知识,请他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辨认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二、探索新知

(一)学例1

1、请生仔细看图你看到了些什么?

2、请生找到亮亮用笔把亮亮圈起来,用箭头指出前进的方向

3、师:甜甜在亮亮的前面,勇勇在亮亮的前面还是后面呢?

4、师:在甜甜后面的有哪些小朋友?

5、师:在巧巧前面的有哪些小朋友?

6、师:你看图还可以说说是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吗?请小组的同学讨论。

(生讨论,交流)

7、说一说:你在教师的前面和后面各有些什么?

生观察,请生说

8、练习三、 1

生观察,交流

谁跑在最前面,谁跑在最后面

谁跑在松鼠的前面,谁跑在乌龟的后面

跑在松鼠后面的动物有哪些?

还可以怎么说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图

师:请小朋友观察图片,泥人市图中的动物吗?不认识的字可以询问老师。

(生认识图片)

师:小朋友你知道在孔雀左边的是什么鸟吗?

孔雀的右边是什么鸟?我们在判断谁的左边是谁是,你可以举举自己的左手,左手对着的是左边,右手对着这边是右边,分清左右以后,再来判断。

你还可以说说是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吗?小组讨论一下。

(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师:你还可以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吗?小组讨论一下

(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师:你能说说孔雀的上边是什么吗?

孔雀的下边是谁?谁能够像这样再说一说?

(小组交流) 3、课堂活动P36、1

读题,完成,同桌互相检查

请生按要求摆放

4、课堂活动、3

师:自行车要靠公路的右边性,他们都遵守了这条交通规则吗?

我们在公路上也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红灯亮,绿灯停,过马路要走人行道。

5、 P40练习三、2

请生把书倒过来,正对着汽车,再完成。

三、课堂活动

今天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问题吗?

第二课时找座位

教学内容:教材P35、例3 P36、2、4、5 练习三、3

教学目的:通过找座位的形式,在综合运用前面的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渗透坐标的最简单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体会生活中位置与方向的数学价值

教具准备:例3的图

教学过程:

一、介绍自己

师:你能介绍自己的名字,并说出你前边,后边,左边,右边的是谁吗?

(生介绍)

二、新授

1、出示课题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找座位(板:找座位)

2、参观教室

师:面对讲台最左边的是第一组,现在我请第一组的小朋友起立(第一组起立)(师出示示意图)

师分别请第一组,第二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的小朋友起立。

(师依次出示示意图)

师:请小朋友看一共有几组?

横着看,离讲台最近的是第一排,依次就是第二排

(手边口述,边板书:1、2、3、4、5)

师:这个教师里一共有几排?

(师点排数,生起立)

师:现在我请第一排的小朋友起立(生起立)

第二排、第三排

师:你知道你是教室中的第几组第几排吗?

(师出示玲玲)

师:玲玲坐在第几组第几排?你能指出来吗?谁能像他那样边指边说?

3、帮其余4位小朋友找位置,看书P35

师:左边的小朋友叫什么?兵兵说了什么?找出他的位置。

红红说了什么?找出她的位置。

巧巧说了什么?找出她的位置。

军军说了什么?找出他的位置。

同桌的小朋友比比谁连得好。

4、在黑板上贴出四个小朋友

师:兵兵坐在哪?协会来贴出兵兵?

红红、巧巧、军军坐哪?谁来贴?

点点和佳佳的位置在哪?请你找出来,到黑板上指出来,说说后填在书上。

巧巧坐在第几组第几排?军军坐在第几组第几排?

老师作在兵兵的后边是哪?军军的饿后边是哪?

你自己想坐在教师的哪?是第几组第几排?

三、练习

1、 P37课堂活动 4

读题,理解题意,用连线的方法完成。

2、P37 课堂活动 5

同桌的小朋友一起认认有些什么书?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

数学书在第几层,第几格?第三层第四格是什么书?连环画的右边是什么书?左边是什么书?

谁能像老师这样提问?

3、练习三 P40 3

看图理解题意,提示生从中间观察

请生用连线的方法完成,订正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了哪些知识?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38 例4、5 P39课堂活动 1、2 练习三4、5

教学目的:1、以学生画画为基本情景,向学生呈现出观察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同一物体的不同现象。

2、让学生体会到位置与方向的有关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初步能在动前后和侧面位置看到的同一物体的不同现象而辨认自己和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教具准备:例4中的小姑娘三个面的画像,例5中2个不同位置观察的水壶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

师出示例4图

师:你看了例四这幅图以后,能不能一下子说出穿兰色衣服小姑娘的后面,侧面,正面分别是谁画的?

(可先请生议论一下)到底谁说得对?下面我们自己来亲自验证一下。

二、新课

1、教学例4

(1)把生分成每4人一组按图上的情景坐一坐,认真地从正面,侧面,后面的观察到的人物形象。

(2)从一方位观察后可换一个方位观察,被观察的小朋友也可以交换成的观察者观察,每个小组多交换几次,直至每个同学都从图上的各个方位观察一遍。

(3)生交流观察到的情况,并判断这些图分别是谁画的

2、教学例5

(1)出示例5,请生猜一猜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2)让我们亲身体验一下

(3)师拿出准备好的茶壶,然后分4人小组进行轮流观察。

(4)请生汇报,你看到了什么?从那个位置观察的。

(5)现在你知道例5中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用连线的方法完成)

三、练习

1、 P39课堂活动、1

读题,请生观察,交流你看了以后,这几个面各有什么不同。

2、 P39课堂活动、2

读题,动手画画,小组的朋友一起完成,交流你是从哪个位置观察的,看到了些什么?

3、 P40练习三、4观察火车头玩具,然后完成在书上,交流

4、 P40练习三、5

读题,理解题意,用连线的方法完成,同桌交流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学到了什么?

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测试题

“千克和克”测试题 一、填空。(29分,每空1分) 1、 5000克=()千克 6千克=()克 200克+800克=()克=()千克 2、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苹果约重100()一个鸡蛋约重55() 一个铅球重4 ()一只母鸡重4000() 一本数学书重300()一袋大米50 () 3、一袋盐重500克,两袋这样的盐重()克,也就是()千克。 4、在○里填上>、<或=。 8000克○9千克4千克○4000克 3千克○2990克1千克○1010克 5、5只面包共重300克,一只面包重()克。 6、按从重到轻排列。 600克 1千克 20千克 3000克 ( )>( )>( )>( ) 7、把不对的单位圈出来,在不对的单位下改正。 小明体重30克,他一顿饭能吃50千克的包子。 8、圈出下面物品正确的重量。 桃子小孩小兔鸡蛋 2克3千克2千克7克 200克30千克20千克70克 2千克300千克200千克700克 二、选择。(8分,每题2分) 1、18个1角硬币大约重18()。 A、克B、米C、千克

2、1千克沙子的重量()1000克棉花的重量。 A、>B、<C、 = 3、1杯水重240克,10杯水重()克。 A、240 B、2400 C、 24 4、买1千克香蕉需要3元钱,现有15元钱,可买()千克的香蕉。 A、5000 B、5 C、500 三、计算。(共31分) 1、直接写出得数。(11分) 7000+600=36÷4=40÷8= 2700-700= 8×3=0×9=65+40=900+100= 1千克+2千克=50千克-20千克=1千克-700克= 2、列竖立计算。(8分) 2500+500= 900-90= 170+60= 520-80= 3、递等式计算。(12分) 40+60-20 14÷2×6 32+8×6 70-28-12 = = = = = = = = 四、连一连。(5分) 一只梨一只母鸡一头牛一只羊一枚2分硬币 200千克35千克5克160克3千克 五、解决实际问题。(24分) 1、小冬用20元钱买8千克西瓜,找回4元,每千克西瓜多少元?(4分) 2、爸爸买回3000克豆油,吃掉1000克后,又买回2000克菜油,还有油多 少千克?(4分) 3、食堂原有大米1300千克,吃掉30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后来又买来 1000千克,现在食堂有大米多少千克?(4分) 4、有两杯水,第一杯水重240克,第二杯水比它重200克,第二杯水重多少 克?两杯水共有多少克?(4分)

二年级数学下:方向与位置

二年级数学下:方向与位置教学内容:P32情景图 P33例1、2 课堂活动P36、1 练习三、1、2 教学目的:1、通过前后的辨认,让生体会生活的位置与方向的数学价值,从中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积极性 2、识上下左右,并利用这些防卫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教育生从小爱护小鸟,不要随便捕捉小鸟,和谐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认识前后左右,并利用这些防卫来描述物体相对位置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情景图 1、请生仔细看图 2、生小组交流 师:你从图中可以看出什么在什么的前面,什么在什么的后面

什么在什么的上面。什么在什么的下面 师可提示生警察叔叔手指的方向,两个学生玩指南针,两个工人用经纬仪测方位 (指南针,经纬仪课前请学生调查,了解) 师:有谁知道指南针和经纬仪的有关知识,请他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辨认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二、探索新知 (一)学例1 1、请生仔细看图你看到了些什么? 2、请生找到亮亮用笔把亮亮圈起来,用箭头指出前进的方向 3、师:甜甜在亮亮的前面,勇勇在亮亮的前面还是后面呢? 4、师:在甜甜后面的有哪些小朋友? 5、师:在巧巧前面的有哪些小朋友? 6、师:你看图还可以说说是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吗?请小组的同学讨论。

(生讨论,交流) 7、说一说:你在教师的前面和后面各有些什么? 生观察,请生说 8、练习三、 1 生观察,交流 谁跑在最前面,谁跑在最后面 谁跑在松鼠的前面,谁跑在乌龟的后面 跑在松鼠后面的动物有哪些? 还可以怎么说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图 师:请小朋友观察图片,泥人市图中的动物吗?不认识的字可以询问老师。 (生认识图片)

二年级数学活动作业

活动一:摆一摆,写一写 美妙导航室: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强调的是每份同样多.现在请你任取若干根火柴摆一摆,再根据摆的情况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或加法算式. 生活实践场: 4 × 3 = 12 4+4+4=12 考考你,你能写成乘法算式吗? 数学阅读室: 小动物们的乘法世界 大清早,公鸡就大声地叫起来:“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 一只小喜鹊被惊醒了,不高兴的喊:“这么冷的天,谁在叫啊,真烦人。” 喜鹊妈妈说:“孩子,该起床啦,公鸡也是为大家好,告诉我们天亮了。其实,他的叫声不但优美动听,还包含了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呢!”小喜鹊特别喜欢数学,一听妈妈这样说,就不再嚷嚷了。她仔细听了听公鸡的叫声,果然有规律,高兴地叫起来:“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公鸡每次叫3个‘喔’字,一共叫了

12个‘喔’字,4×3=12嘛!我也会。” 于是,她也发出了一串有趣的声音,早晨醒来的其他动物们听了直夸这个孩子真能干。小朋友,喜鹊的叫声究竟可以写出什么样的乘法算式呢,请试一试吧!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喳 ()×()=() 小象听了不服气,咚咚咚地跑了过来,也用脚步声出了一道乘法题。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 一会儿,小猪吹着小喇叭来了。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 不一会儿,各种动物都跑来看热闹。 小狗说:“你们这样叫几声、吹几声谁不会呀,要把乘法题画出来才算本事呢!” 说完,就在雪地里走了几步,停下后地上出现了几个像梅花一样的脚印,它得意地说:“看,我画的每朵梅花有6个花瓣,4朵梅花一共有多少个花瓣呢?” 温馨评价园:

二年级数学《克与千克》教案

二年级数学《克与千克》教案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85-88页,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 教具准备:各种秤、各种实物 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初步感知: 同学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质量是用克和千克作单位的,谁愿意把你收集的信息和大家说一说。 二、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感知1克的重量 (1)看来同学们对克与千克了解得可真不少,那么下面你们来猜一猜你们桌面上的哪个物体大约是1克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大约就是1克呢? 对了,我们可以来称一称。 (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秤? (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 师:你在哪见过这些秤? 师:同学们都没见过天平,下面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天平。(介绍天平的组成、用法) 指名拿1克的物体来天平上称一称(师边帮助边讲解称的方法) 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有一枚2分硬币,把它拿在手中掂一掂,说说感觉怎么样?(很轻)称比较轻的物体的时候,我们通常用“克”作单位。 (3)操作实践:小组合作拿出5枚2分硬币,轮流用手掂一掂体会重量。 (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大约重1克? (5)拿一袋盐和一袋薯片,用眼睛看,哪个重一些?不许用秤称,用手来掂一掂感觉一下你判断的正确吗? 感知1千克的重量 (1)同学们,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用克来表示吗?对了,还有千克,下面请小组内用手来掂一掂,快速地找出桌面上重1千克的物体。 那么重1千克的物体还用天平来称合适吗? (2)认识盘秤、弹簧秤:当指针指向1时,表示1千克,指向2时表示几千克呢?看一看,想一想最多能称几千克的物品?指针指向小1,应是多少呢?小5呢?1千克后的小5呢?(Kg表示什么?g表示什么?) (3)用准备好的秤,小组来秤一秤1千克盐后汇报,任意称你身边的物体。指名再来秤1千克的水果,装在塑料袋里掂一掂,再数一数有多少个? (4)下面每个人都一手拿盐,一手拿2分的硬币,掂一掂感觉有什么不同?把你的感受告诉小组同学。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国际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了称较重的物体一般用千克作单位。小明却遇到了一道难题,你们愿意用你学的知识帮帮他吗?

二年级数学下册 方向与位置教案 北京版

方向与位置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引导学生识别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向,并能够初步根据方向确定位置。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筛选、择优选择正确合理的路线。 思想、情感: 引导学生运用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向与位置的有关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建立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认识地图中的方向,能够根据图例确定所处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知道2020年北京将要召开奥运会。如果你是向导,该怎样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体育场馆呢? 二、新授 (一)确定实际中的方向 1. 在户外,你是怎么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或找到你想去的地方的? 介绍指南针。 2. 我们现在面向的是什么方向?(南)你是怎么知道的?(用指南针验证) 追问:你的前面是哪个方向?(师)和南相对的方向就是北。 3. 你的前面是南,后面是哪儿? 4. 你的左面是哪儿?右面是哪儿?(认识东、西) 5. 你能面向南,介绍一下你的前后左右都是什么方向吗? 6. 你能用东、西、南、北来介绍你的周围同学是谁吗? (二)小结: 1. 在生活中,我们不仅可以用左右来表示方向,还可以用东、西、南、北来更好、更准确地表示方向。(板书)

2. 你能面向北,介绍其它的方向吗?请你任选一个方向说说其它几个方向。(随着身体的转动,方向有什么变化,体会一下。) 3. 生活中东、西、南、北的方向是固定的,不是因我们的位置的变动而变动的。 (三)确定地图中的方向 观察我们的校园,谁来介绍这些地方都在哪儿?(站在主席台上介绍,旗杆、影壁、新教学楼、学校门口。) 两个人一组互相说一说。 1. 当你面向学校门口时,说说周围的方向。 2. 再说一说各建筑物在图上的位置?(出示图片) 3. 在图上也有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生与师一起说) 小结:我们不仅认识了生活中的方向还认识了地图中的方向。 三、练习 出示简易图片(大剧院) 记忆一下它的东南西北都有什么?说说它们的位置。 看书,练一练1和2。 介绍自己家的位置和周围的建筑物所在的方向。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遗憾?

(完整word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练习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克和千克练习题 一、填空。 1、5000克=千克千克=克 200克+800克=克=千克 2、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苹果约重100 一个鸡蛋约重5 一个铅球重一只母鸡重4000 一本数学书重300 3、一袋盐重500克,两袋这样的盐重克,也就是千克。 4、在○里填上>、<或=。 8000克○9千克千克○4000克千克○2990克 1千克○1010克 5、5只面包共重300克,一只面包重克。 6、了解下面物品的重量填在里。 一个鸡蛋重一块肥皂重 一袋白糖重一袋面粉重 一袋水泥重自己的体重 二、选择。 1、18个鸡蛋大约重1。 A、克 B、米 C、千克 2、1千克沙子的重量1000克棉花的重量。 A、> B、< C、= 3、1杯水重240克,10杯水重克。

A、240 B、2400 C、24 4、买1千克香蕉需要3元钱,现有15元钱,可买千克的香蕉。 A、5000 B、 C、500 三、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7000+600=72÷7=8÷8=700-700= 12×3=0×24= 5+40=00+100= 1千克+2千克=0千克-20千克= 1千克-700克= 2、列竖立计算。 96÷8=÷2=÷3=7÷3= 3、计算下面各题 60千克+35千克= 0克+38克= 56千克÷=6克×8= 52克-25克= 0千克-42千克= 四、列式计算。 1、95里面有几个5?、被除数是78,除数是5,商几余几? 五、连一连。 一只梨一只母鸡一头牛一只羊一枚2分硬币 200千克千克5克160克3千克

六、解决实际问题。 1、小冬用20元钱买8千克西瓜,找回4元,每千克西瓜多少元? 2、爸爸买回3000克豆油,吃掉1000克后,又买回2000克菜油,还有油多少千克? 3、食堂原有大米1300千克,吃掉30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后来又买来1000千克,现在食堂有大米千克? 4、有两杯水,第一杯水重240克,第二杯水比它重200克,第二杯水重多少克?两杯水共有多少克? 5、一筐梨重48千克,4个人合买一筐,每千克梨2元,每人应付多少元? 6、妈妈买了一个大面包,重190克,还买了4个小面包,每个重50克,这些面包共重多少克? 7、小冬用20元钱买8千克西瓜,找回4元,每千克西瓜多少元? 克和千克练习题 《克和千克》习题 一、口算 60千克+35千克=40克+38克= 56千克÷7= 克×8= 52克?25克=0千克?42千克= 二、选择。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寒假活动作业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寒假活动作业 为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在寒假期间,您可以根据实际,让孩子在完成必做作业的基础上,去做相应的选做作业。以下就是为大家分享的二年级数学下册寒假活动作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每天听算10题(中方格本, 签名,共听20天,内容以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为主); 2、每天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题目各一题(中方格本, 共做20天,签名)。 3、每天坚持背口诀(请家长在中方格上签上:已背); 4、调查与统计:你最喜欢哪个电视节目?(另见页子) 5、根据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出一份A3纸大小的数学手抄报。调查与统计:你最喜欢哪个电视节目? 二年( )班姓名:学号: 任务:电视台准备调整电视节目的播放时间,为此他们希望我们帮忙调查一下同学和家长,看看他们的意见。 统计表: 电视节目新闻节目体育节目电视剧卡通节目其他 人数 (单位:人) 统计图: (1)我们一共调查了( )个同学。

(2)喜欢( )的人最多,喜欢( )的人最少。 (3)喜欢( )的有( )人。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4)喜欢( )的人比喜欢( )的多( )人。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练习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练习题 一、口算 60千克+35千克= 40克+38克= 56千克÷7= 6克×8= 52克+25克= 70千克-42千克= 二、选择。 1.一筐橘子连筐重30千克,筐重3千克,橘子的重量是( )千克。 A.33 B.27 C.30 2.1千克苹果大约有( )个。 A.8 B.28 C.80 3.倩倩的身高大约是131( )。 A.米 B.千克 C.克 D.厘米 4.10千克铁和10千克棉花相比,( )。 A.10千克铁重 B.同样重· C.10千克棉花重 D.无法比较 5.2只鸭子的重量等于3只鸡的重量,已知1只鸭重3千克,1只鸡重( )。 A.3千克 B.4千克 C.2千克 二、填空。 1.1袋精盐重500克,2袋精盐重( )克,正好是( )千克。 2.1个2分硬币约重( )克,( )个2分硬币约重1千克,所以1千克=( )克。

3.比56千克多9千克是( )千克,81千克比23千克多( )千克。 4.4500克=( )千克( )克 6543克=( )千克( )克 5.一个大冬瓜约重6 ( )。一个菠萝大约重700 ( )。 6.量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常用( )做单位. 7. 1个2分钱币大约重1克,1000个2分钱币约重( ). 8. 1袋精盐重500克,( )袋精盐正好是1千克. 9. 1000克=( )千克,1千克又叫1( ). 10. 在○里填上“>”、“<”或“=”. (1)3千克○3000克 (2)900克○1千克 (3)6千克○5999克(4)1000克○1千克 12. 将下列重量按从大到小排列. 600克、1千克、400克、3千克 ( )>( )>( )>( ) 13.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填在横线上 ●一袋面粉重25_______ ●一个鸭蛋约60_______ ●一辆卡车可以装货4000_______ ●一个冬瓜约重10_______ ●一块水果糖约重3_______ ●一个皮球约重50_______ ●爸爸的体重约70_______

二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练习题

位置与方向练习题 1、标一标。画一画 在花园小区的东面70米的地方有一所中学,西边30米的地方有一家超市,请你用☆标出中学的位置,用○标出超市的位置。 2、按要求涂色 (1)在■的东南面画“○”。(2)在■的东北面画“△”。 (3)在■的西南面画“☆”。(4)在■的西北面画“◇”。 3、走进汽车展览大门,在收费厅的正北面有“夏力”屋,南面有“红旗”屋。在收费厅的东南面有“金杯”屋,西南面有“奥迪”屋。在收费厅的东北面有“奥拓”屋,西北面有“捷达”屋。请你根据上面的描述,把这些屋名填在适当的位置上。 4、 从公园回家,明明先向南走,再向东走到家;丽丽先向北走,再向西走到家;芳芳先向北走,再向东走到家;东东先向西走,再向南走到家。请你标出他们各自的家。

5、在佳和园小区的东边40米的地方有一所幼儿园,西边60米的地方有一个银行,东边50米的地方有一超市,南边40米的地方有一家饭店。请你分别标出幼儿园、银行、超市和饭店的位置。 6、请你帮助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 (1)熊猫住在森林公园的北面,小鹿住在森林公园的南面。 (2)羊住在森林公园的东面,小牛住在森林公园的西面。 (3)森林公园的东北角住着小花猫,东南角住着小兔,西北角住着小猪,西南角住着小狗。 7、 (1).北京城区的西南地区下雨,用“☆”在图上表示出下雨的位置。 (2).北京城区东北方向受到冷空气袭击,用○在图上表示出受冷空气袭击的位置。 (3).北京城区西面气温最高,用□在图中标出气温最高的位置。

8、 聪聪的后面是( )面,是( )的家;聪聪的前面是( )面,是( )的家;聪聪的左面是( )面,是( )的家;聪聪的右面是( )面,是( )的家 9、去动物园看看 (1)小猴住在森林俱乐部的( )面。 (2)狮子住在森林俱乐部的( )面。 (3)小兔住在森林俱乐部的( )面。 (4)老虎住在森林俱乐部的( )面。 (5)猫东面住着( ),西面住着( )。 (6)小狗住在狮子的( )面,住在小兔的( )面。

【广州市】二年级数学思维教案

二年级数学思维第1次教案 年级二年级科目思维训练教师 课题一笔画(一)时间 教、学具准备作业练习本 教学目标1、理解一笔画的特点,知道怎样的连通图可以成为一笔画。 2、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验中找到答案,并通过实验的结果,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 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1、师画简单一笔画,生观察。说说老师是怎样画的,初步认识一笔画, 2、生自由创作一笔画。 (1)通过看师画,想象并谈谈觉得自己能画出什么来。 (2)自己动手创作一笔画。 3、展示学生作品。 找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在投影上展示,其他同学当小评委判断是不是一笔画出来的,对于有争议的图形,学生演示其画法,学生再判断,通过判断了解并总结出一笔画时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让学生带着对一笔画的初步认识开始创作,并相互判断作品是不是一笔画出的过程,引导学生动脑筋、动手实验、动口分析,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在满足学生自我探索掌握新知的欲望的同时,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 4、判断。 (1)师出示练习题,生先猜想,再自己尝试在练习纸上画,判断是不是一笔画出的。 (2)小组讨论,学生说出自己的判断结果,并在投影上演示画法。 5、简单的一笔画练习。 出示能一笔画出的图形,请学生思考从哪里开始画,并尝试在投影上演示,通过学生找到的不同起点,了解一笔画时找到起点的重要性。 [通过练习,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证明的过程,初步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进一步巩固新知。]

教学反思改进意见 二年级数学思维第2次教案 年级二年级科目思维训练教师 课题一笔画(二)时间 教、学具准备作业练习本 教学目标揭示一笔画的规则,通过一笔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 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会 将一笔画问题的解决方法应用于实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共同研究,发现奥秘。 1、学生观察一组简单图形,看看哪个图形可以一笔画?哪个不可以? 2、引导归纳:不连通的图形不能一笔画。 3、介绍“奇点”和“偶点”。 师:我们把与奇数条线相连的点称作奇点。(板书)与偶数条线相连的点称为偶点。(板书)每副连通图都是由点和线组成的,就会出现奇点和偶点。那么怎样表示连通图中的点呢?请同学们看例题(出示图2)用“2”表示偶点,用“1”表示。(教师示范,学生试做)以后我们在研究连通图时就可以先标出图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

《克和千克》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准确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对感受1克、1千克有多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连,在学习过程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1克、1千克的观念。 难点: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盘秤、硬币、曲别针、瓜子、黄豆、洗衣粉、果冻、酸奶、食盐、水果、熟鸡蛋、矿泉水等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孩子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 师:平时都喜欢玩什么游戏? 生:(3个) 师:咱班小朋友喜欢的游戏还挺多,大家看,这两个小朋友在玩什么? 生:男孩重,女孩轻 师:哦,原来人是有轻重的,那课本有轻重吗?这块糖呢?水呢? 生:有 师:看来,物体都是有轻重的,物体的轻重也就是指物体的质量。通过课前搜集,你都了解了哪些物体的质量? 生:3个(不错,你很会发现) 师:通过交流我们发现表示物品有多重,我们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两位新朋友。(板书课题)克可

以用字母g来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来表示。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感受1克 师:老师这有一个2分硬币,估计一下它大约有多重? 生估计 师:这个2分硬币到底有多重呢?咱可以怎么办? 生:称一称 师:(认识天平)用天平称2分硬币 师:请大家拿起2分硬币,放在手中掂一掂,把1克的感觉记在心里。 生掂 师:1克给你的感觉怎么样? 生:很轻 师:带着1克给你的感觉,找一找1号学具中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 生找 师:你们找到了什么? 生1:一枚曲别针的质量大约是1克。 师:是不是呢?咱们来称一称。 (师操作天平) 师:几枚曲别针的质量大约是1克? 生1:两枚 师:请同学们每人拿两枚曲别针放在手里掂一掂,感受一下它的质量。 师:谁还找到了1克的物品? …… 感受10克 师:大家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找到这么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再想,1个2分得硬币约重1克,2个这样的硬币呢?5个呢?10个呢? 生:10克 师:小组同学轮流掂一掂10个2分硬币的质量,记住10克给你的感觉。 生掂

二年级数学下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8 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重点难点】 1.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指导】 本单元内容可分三层进行教学。 第一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使学生感受物品有轻重之分,知道物品有多重要用秤去称,从商品的包装标示可以知道表示物体有多重要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第二层: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教学时可多为学生提供几种约重1克、1千克的物品,尽量让每位学生都动手掂一掂,初步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为了和国际接轨,向学生介绍千克可以用“kg”表示,克可以用“g”来表示,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约是1克、1千克的物品,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1千克=1000克。 第三层:为学生提供称量的机会,介绍一些常用的秤,通过实际操作认识一些常见秤的数值,巩固实际测量经验及质量观念。 本单元的教学必须从生活中来,在操作中巩固,在实际应用中掌握。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3课时 1.克和千克的认识…………………………………………………………1课时 2.解决问题…………………………………………………………………1课时

3.练习课…………………………………………………………………1课时【知识结构】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1) 【教学内容】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教材第101~103页例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重点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一架天平、一个鸡蛋、一个苹果、几粒黄豆 学生:四人小组一袋食物(10克胡椒粉、100克方便面、50克薯条) 四人小组一个信封(一粒黄豆、1枚1角硬币、1颗牛肉糖、1个果冻)每人一枚2分的硬币和质量为1千克的实物 【情景导入】 介绍工具,引入课题 先让体重、身高有明显差距的两名同学在黑板前站一站。 师:看着他俩你们想说什么? 生:(小明比小刚高。)(小明比小刚重。) 师:小明比小刚高多少呢? 生:20厘米、15厘米、22厘米…… 师:有什么办法知道谁估计得最准呢? 生:用尺子量。(请学生来量,并出示结果为15厘米) 师:是呀,要知道小明比小刚高多少,我们可以用工具——尺子去量,要用到长度单位厘米,那要知道小明比小刚重多少,该怎么办?要用到什么单位呢? 生:用秤来称,要用到重量单位。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练习题 一、口算 60千克+35千克=40克+38克= 56千克÷7= 克×8= 52克?25克=0千克?42千克= 二、选择。 1.一筐橘子连筐重30千克;筐重3千克;橘子的重量是 千克。 A.3B.2C.30 2.1千克苹果大约有个。 A.B.2C.80 3.倩倩的身高大约是131。 A.米 B.千克 C.克 D.厘米 4.10千克铁和10千克棉花相比;。 A.10千克铁重 B.同样重· C.10千克棉花重D.无法比较 5.2只鸭子的重量等于3只鸡的重量;已知1只鸭重3千克;1只鸡重。 A.3千克 B.4千克 C.2千克 二、填空。 1.1袋精盐重500克;2袋精盐重克;正好是千克。

2.1个2分硬币约重克;个2分硬币约重1千克;所以1千克=克。 3.比56千克多9千克是千克;81千克比23千克多千克。 4.4500克=千克克6543克=千克克 5.一个大冬瓜约重。一个菠萝大约重700 。 6.量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常用做单位. 7. 1个2分钱币大约重1克;1000个2分钱币约重. 8. 1袋精盐重500克;袋精盐正好是1千克. 9. 1000克=千克;1千克又叫1. 10. 在○里填上“>”、“<”或“=”. 3千克○3000克 900克○1千克 6千克○5999克 1000克○1千克 12. 将下列重量按从大到小排列. 600克、1千克、400克、3千克 >>> 13.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填在横线上 ? 一袋面粉重25_______ ? 一个鸭蛋约60_______ ? 一辆卡车可以装货 ? 一个冬瓜约重10_______ ? 一块水果糖约重3_______

小学二年级数学方向与位置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方向与位置-------东西南北 1、早上小红面向太阳站立。小红的后面是(),小红的左面是(),小红的右面是()。 2、 北 1》矿泉水是在橙汁的()面,台历是在橙汁的()面。 2》小飞机在橙汁的()面,可乐在橙汁的()面。 3、读一读,填一填 树的年轮较疏的向着南面,较密的向着()面。 指南针红色指针指向北面,白色指针指向的是()面。 4、 5、填空如果你面向北,那么,你的后面是___;你的左面是___;你的右面是___。

6、 7、 8 太阳从地方( )方升起,( )方落下。 北极星是盏指路灯,它永远高挂在( )方。 枝叶稠的一面是( )方,稀的一面是( )方。 东

9、下面是小芳家的客厅,小芳正在和爸爸、妈妈一起看动画片呢! 请你说一说,小花猫在台灯的什么方向呢? (1)坐在小芳西边的是_________,坐在小芳东边的是_________。 小明家 书店 小刚家 邮局 敬老院 小红家

(2)小芳的北面和南面分别是什么? (3)电视放在桌子的_________面,桌子的下面是什么? (4)观察你家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说说他们的位置。 10、[看图说一说] (1)森林公园在科学城的_____边,景山在科学城的____边; (2)月亮湖在科学塬______边,小明家在科学城的________边; (3)小朋友们想一想,森林公园在小明家的什么方向呢? 答:在______边. 11、[动手排一排] 在第3排,第4列的格子中画一只小鹿 在第4排,第6列的格子中画一只小猫 在第6排,第2列的格子中画一只小猴子

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赤城县大海陀中心小学 张璐璐 克和千克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克和千克。其中“克和千克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克与千克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必须依靠学生的体验去感知,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来学习常用的质量单位。二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需要在操作中充分地感知,并逐步达到完善。同时,这部分内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它的实践性比较强,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建立在操作的基础上,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克与千克的不同,帮助学生建立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的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作单位的秤,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教学准备】 口香糖、菊花茶、一枚2分硬币、黄豆若干、棒棒糖、辣条、酸奶、一桶洗衣液、一箱重东西、一台天平、1千克的挂面、1千克的蜂蜜【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逛超市吗?课件出示主题图,瞧,小美和妈妈正在逛超市呢!看看他们在超市里买了什么?分别是多重呢?5千克、110克、1千克,说的是物品的什么呢?请同学们记住: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质量单位克或千克。克和千克是好兄弟,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 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克 (1)借助生活物品认识克 教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弟弟克吧,教师出示一片口香糖、一包菊花茶、一袋瓜子的图片。同学们,请你们掂一掂你们手中的这些物品。你有什么感受?轻还是重呢? 指名学生回答。

(完整)关于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寒假作业布置方法三篇

关于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寒假作业布置方法三篇 二年级数学寒假创新作业 活动一:参加一次家庭大购物,让爸爸妈妈协助你,由你来选择、购买、付款,让你体验一下如何合理使用人民币。(小朋友要将购物清 单制成表格,列出物品名称、物品价格、总价、) 活动二:学生回家之后能够和父母一起玩或教父母一项数学游戏。如:算二十四点。巧算24点的游戏方法如下:一副牌中抽去大小王剩 下52张,(如果初练也可只用1~10这40张牌)任意抽取4张牌(称牌组),用加、减、乘、除(可加括号)把牌面上的数算成24。每张牌必须用一次且只能用一次,如抽出的牌是3、8、8、9,那么算式为(98)83 或38+(98)或(988)3等。 同学们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要做好二年级寒假复习和 开学课本知识的预习。 【篇二】 实践活动: 因为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这里设计了众多的适合二年级学 生的数学实践活动,这些活动都和寒假生活紧密联系,学生能够自由 选择自己喜欢的2项活动实行实践操作。 活动项目如下: 活动1:学生回家之后能够和家长一起玩或教家长一项数学游戏(如:算二十四点,猜数学字谜……),也能够去向其他小朋友收集三、四个数学游戏,要求写出游戏名称和游戏规则。 活动2:去书店寻找自己最喜欢的数学书刊或书籍,(如:、《数学大世界》、《奥林匹克起跑线》、《数学家的故事》……)并将它买

来,实行阅读、思考,能够完成在书本上,也能够写写自己的感受, 开学后带来。 活动3:每一位同学制作三件数学小教具。(如:用一些废料废 品拼图、制成手表的钟面……) 活动4:观察在你身边,你最崇拜的人他一天的生活情况,并做 详细记录,看看他们是如何利用时间的?(如:××8:10干什么。) 活动5:观察今年寒假的天气情况,记录下每天的天气状况,制 作一张天气统计图和统计表。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去搜集, 整理数据。 调查寒假天气情况,晴用“△”,阴用“〇”,雨雪天用“□”。 看了自己设计的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你觉得什么地方最令你满意? 活动6:参加一次家庭大购物,让爸爸妈妈协助你,由你来选择、购买、付款,让你体验一下如何合理使用人民币。(小朋友要将购物 清单制成表格,列出物品名称、物品价格、总价、……) 最后,要求小朋友们将你选择的活动的完成作品或情况带回学校,以便下学期实行评比!各种活动评出1~2个最棒的小实践能手,作品 实行展示,并予以表扬奖励。 【篇三】 一、师生高度重视,活动内容安排扎实到位 为了保证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学校认真总结了过去展 开社会实践活动的得与失,汲取了以往工作经验,在安排工作之前, 组织教职工充认真学习了县教育局《关于我县中小学生展开寒假实践 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及相关要求,让全体教职工充分理解展开寒 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结合本校实际,将社会实践活动归结为9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 千克练习题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克和千克》小习题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 一、口算: 60千克+35千克= ( )千克 40克+38克=()克 56千克÷7=()千克 6克×8=()克 52克+25克=()克 70千克-42千克=()千克 二、选择: 1、一筐橘子连筐重30千克,筐重3千克,橘子的重量是( )千克。 A.33 B.27 C.30 2、1千克苹果大约有( )个。 A.8 B.28 C.80 3、倩倩的身高大约是131( )。 A.米 B.千克 C.克 D.厘米 4、10千克铁和10千克棉花相比,( )。 A.10千克铁重 B.同样重 C.10千克棉花重 D.无法比较 5、2只鸭子的重量等于3只鸡的重量,已知1只鸭重3千克,1只鸡重( )。A.3千克 B.4千克 C.2千克 三、填空: (1)、1袋精盐重500克,2袋精盐重( )克,正好是( )千克。 (2)、比56千克多9千克是( )千克,81千克比23千克多( )千克。(3)、4500克=( )千克( )克 6543克=( )千克( )克 (4)、一个大冬瓜约重6 ( )。一个菠萝大约重700 ( )。

(5)、量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常用( )做单位。 (6)、1000克=( )千克,1千克又叫1( )。 (7)、在○里填上“>”、“<”或“=” 3千克○3000克 900克○1千克 6千克○5999克 1000克○1千克 (8)、将下列重量按从大到小排列. 600克、1千克、400克、3千克 ()>( )>( )>( ) (9)、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填在横线上(克或千克) 一袋面粉重25_______一个鸭蛋约60_______ 一辆卡车可以装货4000_______一个冬瓜约重10_______ 一块水果糖约重3_______一个皮球约重50_______ 爸爸的体重约70_______四个苹果约重500_______ 四、应用: (1)一个砝码重6克,7个这样的砝码重多少克? (2)一支铅笔重12克,一支钢笔重40克,一支钢笔比一支铅笔多多少克? (3)1千克水果糖平均装两袋,5千克水果糖可以装多少袋8袋这样的水果糖重多少千克

小学二年级数学:《方向与位置》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方向与位置》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extbook Analysis and Teaching Suggestions of "Direction and Positio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方向与位置》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单元教学目标 1.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方向,能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单元编写意图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会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本单元将进一步学习如何描述方向与位置,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这个单元包括“东南西北”和“看望老人”两节,前者是学习辨认方向,后者是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学会辨认方向是学会看路线图的前提。“东南西北”一课,先让学生在教室外进行辨认方向的活动,再回到教室内辨认地图上的方向。能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这一要求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具有难度的。因此,这部分内容不要作为单纯的知识点去讲授,而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 东南西北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辨认方向,体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 2.在指出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3.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的方向。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这节分两部分:前一部分到操场上,根据生活经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方向意识,发展空间观念;后一部分回到教室,认识地图上的四个方向。 教学时,教师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 (1)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说一说太阳升起的方向,认清操场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2)在操场的四个方向上分别找一个象征性的景物;(3)分组探索,当你面向某个方向时,其余三个方向在你的什么位置上?发现“方向”与“位置”的对应关系;(4)小组汇报、交流,进一步体会方位感;(5)每人都把操场四个方向上的象征性景物,在附页2的记录纸上记下来,并标明四个方向;(6)回到教室,集体展示、交流学生不同的记录方式,引导学生体会绘制地图时要规定方向的必要性。 看望老人教学目标 1.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会描述从一地到另一地的具体路线。

二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二年级自主作业设计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认识厘米和米》作业设计 A层作业: 一、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学校的教学楼大约高30()。 2、课桌的大约高60()。 3、黄瓜的长大约是20()。 4、小明的身高是132(),也可以说是1()32()。 二、填空: (1)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 (2)1米=()厘米400厘米=()米 三、看图填一填: 铅笔长()厘米纸条长()厘米 B层作业: 四、实践活动: 1、先估测家中地面砖的长与宽(或边长),再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实际测量。 2、先估测家中的客厅的长与宽(或边长),再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 五、智慧树。 1、有两条各长40厘米的纸条,粘贴在一起后长66厘米,粘贴在一起的部分长()厘米。 2、一只青蛙掉到井里,井深8米,它白天爬上3米,夜里滑下2米,它爬到井口要用()天。

设计思路: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这次我们设计的这一单元是“认识厘米和米”,它和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要孩子借助生活经验来解决的,因此本次作业设计中,我们考虑了以下几点: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注重检测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帮助学生正确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测量方法,以及运用工具,画出具体长度的线段的能力。即作业设计中的第一、二、三题。在第一题的第4题中还帮助学生领会不同长度单位间的转换。在第三题中,第二幅图没有按照常规测量的方法进行,这就要求学生能正确理解直尺中,相邻两个数之间的间隔是1厘米,从而进行正确判断。 二、遵循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作业中设计中的第四题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首先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估测周围事物的长度,估测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加强估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建立厘米和米的概念,增强其空间观念与学习兴趣。 然后让学生去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选择并运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其实寻找不同测量长度距离的尺子并不困难,但学生从数学课堂上用的直尺、三角尺或米尺转换到生活中用的卷尺,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意识的转变,或者说“数感”的转变,这样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将生活和数学能联系起来的思维习惯。 最后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测量。让学生尽情的参与活动,去探求知识。同时第五题的智慧树也是一种对课外的延伸、拓展。 我想只有让学生真正的参与生活中的数学活动,发展他们的思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创新空间。才能让学生真正的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A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