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说明文阅读:说明对象概括法

说明文阅读:说明对象概括法

说明文阅读:说明对象概括法
说明文阅读:说明对象概括法

一、直击考点

说明文阅读(二):说明对象概括法读一篇说明文,首先要弄清说明对象,把握说明类别,然后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大

纲》规定,初中生能“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

键性的语句”。

落实到说明文阅读上,具体地说,知识和能力训练点是:

1.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把握说明对象,区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分析文章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二、说明对象概括法

(一)如何把握说明对象,区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即文章说明的话题,

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1.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

2.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大纲》规定的基本篇目中属于事物说明文的有《松鼠》、《中国石拱桥》等七篇,属

于事理说明文的有《死海不死》、《天气陛下》等六篇。

把握说明对象可先从标题入手。我们学过的说明文,不少文章的题目就标明了说明对象,

如《苏州园林》、《人类的语言》等。所以,把握文章说明对象,一般可从分析标题入手。

例外:《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的说明对象并不是人民英雄,而是首都人民英雄纪念

注:不要将文章的局部的说明对象视为全文的说明对象,例如《蜘蛛》一文的说明对

象是蜘蛛,而不能以偏概全,只将蜘蛛的生活习性这一方面作为全文的说明对象。

(二)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构成,解说事物的成因、功用、关系等都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了解事物的特征,不能停留在表象

上,而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标题着眼。

【例1】

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指出其特征。《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标题指出

说明对象“人民大会堂”,也指出其特征“雄伟”。

【例2】

有的标题用设问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如《食物从何处来》

一文,标题指出说明对象“食物”,同时引领读者阅读课文,不难看出“食物是一种能构成

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一句点明了“食物”的特征是“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

【例3】

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如《天气陛下》一文运用拟人的

修辞方法称天气为“陛下”,生动有趣地说明了天气的威风。

第二: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特征,然后归纳小结。

【例1】

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来了,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例如《中

国石拱桥》一文中,“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和“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

史”两句,就点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苏州园林》一文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句,概括了苏州园林

的特点“图画美”。

【例2】有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关键句,阅读时更须要细心琢磨,从中加以提炼。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分析】

这段文字没有关键句,但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和生动形象的描写。拿两岸的河堤常被冲毁与这座桥从没出过作比较,是为了说明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点;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柱头上石刻狮于的情态,是为了说明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三、真题解析

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

①中国西部是什么概念?中国西部通常是指黄河与秦岭相连一线以西,包括我国西北和西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这片广袤的土地面积为54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7%;人口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

②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华夏祖先的脚步是顺着水边走的。长江上游出土过元谋人牙齿化石,距今约170万年;黄河中游出土过蓝田人头盖骨;距今约70万年。这两处古人类都比北京猿人(距今约50万年)的资格更老。

③西部地区不仅有广阔的地域和悠久的历史,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

④西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秦皇汉武以后,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从而有了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佛院深寺的暮鼓晨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它在继承汉晋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__________的恢宏气度,展现出__________的艺术形式和__________的文化内涵。秦始皇陵兵马俑、西夏王陵、楼兰古国、布达拉宫、三星堆、大足石刻等历史文化遗产,同样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象征。

⑤西部地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祥地。遵义、延安、红岩村等革命圣地孕育了深厚的革命文化侍统。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革命文艺发展的一面旗帜。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在短短的几年里,造就了一大批着名的作家、艺术家和文艺理论家......这些宝贵的财富,奠定了西部文化遵循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坚实基础。

⑥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这里生活着50多个少数民族,几乎包括了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如纳西古乐、戏曲、剪纸、刺绣、岩画等民间艺术和宗教艺术。它们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犹如一个巨大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宝库。

⑦西部地区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重视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它们的抢救、保护、涵养和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为推进西部大开发作出贡献。

1.第①段从____________、行政区域、___________、人口数量等四个方面说明了“中国西部”的概念。

2.第②段中“华夏祖先的脚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元谋人、蓝田人与北京猿人的年代作比较,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考查把握“西部概念”的四个特征,根据题目干中提示并结合第一段内容可推断,答案为:地理位置、土地面积。

第2题考查对第二段内容的感知,以及所举事例说明的事理。从第三段过渡句,可推知“脚步”是指华夏文明的发展史;后半题答案为本段的中心句: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

第3题考查从整体上把握事把握事物的特征的能力。根据第三段这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可简要概括为:历史悠久和资源丰富。

四、本讲知识点总结

说明对象概括法

(一)如何把握说明对象,区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1.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

2.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1.从标题着眼

2.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特征,然后归纳小结。

五、写作之日积月累——《爱的教育》

助教师

父亲的话不错,先生的不高兴,果然是病了的缘故。这三天来,先生告假,另外有一位助教师来代课。那是一个没有胡须的像孩子似的先生。今天,学校里发生了一件可耻的事:这位助教师,无论学生怎样说他,他总不动怒,只说;“诸位!清规矩些!”前两日,教室中已扰乱不堪,今天竟弄得无可收拾了。那真是稀有的骚扰。先生的话声全然听不清了,无论怎样晓谕,怎样劝诱,学生都当做耳边风一样。校长先生曾到门口来探看过两次,校长一转背,骚扰就依然如故。

代洛西和卡隆在前面回过头来,向大家使眼色叫他们静些,他们哪里肯静。斯带地独自用手托了头凭着桌子沉思,那个钩鼻的旧邮票商人卡洛斐呢,他向大家各索铜元一枚,用墨水瓶为彩品,做着彩票。其余有的笑,有的说,有的用钢笔尖钻着课桌,有的用了吊裤带上的橡皮弹纸团。

助教师一个一个地去禁止他们,或是捉住他的手,或是拉了去叫他立壁角。可是仍旧无效。助教师没了法,很和气地和他们说:

“你们为什么这样?难道一定要我责罚你们吗?”说了又以拳敲桌,用了愤怒而兼悲哀的声音叫:“静些!静些!”可是他们仍是不听,骚扰如故。勿兰谛向先生投掷纸团,有的吹着口笛,有的彼此以头相抵赌力,完全不知道在做什么了。这时来了一个校工,说:“先生,校长先生有事请你。”

先生现出很失望的样子,立起身匆忙就去。于是骚扰愈加厉害了。

卡隆忽然站起来,他震动着头,捏紧了拳,怒不可遏地叫说:

“停止!你们这些不是人的东西!因为先生好说话一点,你们就轻侮他起来。倘然先生一用脱力,你们就要像狗一样地伏倒在地上哩!卑怯的东西!如果有人再敢嘲弄先生,我要打掉他的牙齿!就是他父母看见,我也不管!”

大家不响了。这时卡隆的样子真是庄严:堂堂的立着,眼中几乎要怒出火来,好像是一匹发威的小狮子。他从最坏的人起,一一用眼去盯视,大家都不敢仰起头来。等助教师红了眼进来的时候,差不多肃静得连呼吸的声音都听不出了。助教师见这模样,大出意外,只是呆呆地立住。后来看见卡隆怒气冲冲地站在那里,就猜到了八九分,干是用了对兄弟说话时的那种充满了情爱的声气说:“卡隆!谢谢你!”

课后作业

①汉字书法艺术不但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而且以它特有的才蕴影响了左右芳邻。

②它首先影响的是中国画。国画骨子里其实也是一种线的艺术。所谓"衣带当风",非线而何?所谓白描手法,又非线而何?中国传统画不以形取胜,而以意取胜;不以美骄人,而以境争先。内有其意,外有其形;心有其源,画有其境。然而,它的具体操作与表达方式则是线式的。

③汉字书法又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古建筑必有题字,必有匾额,必有楹联,必有中堂,必有山名、水名、堂名、亭名,没有这些,就仿佛美人头上缺簪,公子额前少玉,就会觉得心不明,眼不亮,意未到,情未尽。

④汉字书法又是与武术相通相连的。武与字通,自古而然。君不见电影《英雄》与《卧虎藏龙》中都有武家书法的镜头在,虽然不免有些艺术的夸张,但绝非凭空臆断。别的且不言,只说书法与武术两者的境界与追求,就有绝大的相似之处。两者都非常讲究功、法、气、韵、美。

⑤汉字书法也影响到中国古典小说。中国古典小说以线式结构为主,虽然它的空间感十分自由,甚至自由到了无所不至其极的程度,一时天上,一时地下,一时鬼域,一时神宫,且不但神怪小说如此,即使写实性小说也常常如此,如《红楼梦》的太虚幻境,如《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玉泉山显圣,如《水浒传》中的神女天书,如《三侠五义》中的游仙枕、探阴山,但以时间而论,它的结构形态依然是线式的。它不喜欢甚至拒绝时空颠倒,而坚持依时而作,依时而行,依时而叙,依时而言。小说的结构固然有繁有简,基本形态却万变不离其宗。

⑥简单成一线的,如《西游记》就属于单一型线式结构。孙悟空就是引线的金针,猴子出世,便是金针出现,此后孙悟空"走"到哪里,那故事便"跟"到哪里,猴子成了斗战胜佛,这故事便随之戛然而止。复杂一点的如《水浒传》,则呈水脉系结构,但本质上也属于线式结构,不过不是一个线端而已,而是百水千河归于一系。更复杂的则是《红楼梦》。《红楼梦》的结构形态是网状的,千头万绪,网络天成。但那线的构思与价值,依然宛在。无线何以有网,网成愈见线功。

⑦可以这样说,汉字书法是一切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虽然它对其他种种艺术形式的影响大小有差,彰隐有别,多少有异,但那基础性作用则是毋庸置疑的。

1.从全文看,第①段中"芳邻"指什么?(2分)

2.结合第③段,说说本文的语言特点。(3分)

3.第⑥段中,作者说《水浒传》呈“水脉系结构”。结合阅读原着的体验,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4分)

答案

1.中国画、中国传统建筑、武术和中国古典小说。

2.句式灵活多样,运用排比、对偶和比喻等修辞方法,语言简洁生动。

3.《水浒传》先是以不同人物为线索分别来写,后众好汉聚义梁山,展开情节。全书结构就像河流一样,条条支流汇入干流,奔涌向前。因而这种小说结构形式被称为"水脉系结构"。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0种) 一、分类别作用: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将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分类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作用在于条理清晰地说明了……的特征。 二、打比方作用:生动形象、印象深刻 打比方是运用比喻,来增强说明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作用在于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 三、举例子作用:使语言通俗易懂,更具有说服力 举例子是举出有代表性的恰当的实例,反映事物的一般情况,真切地说明事物。 四、列数字作用:把事物说明得更准确、更具体、更科学 列数字是列举具体准确的数字对事物进行说明。 其作用是使说明具体化,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五、作比较作用:能更好地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说明的效果。 作比较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进行比较,以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六、下定义作用:使说明语言科学、准确,让读者在具体了解被说明对象前,能对被说明对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下定义是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 它使读者对说明对象有了大概的了解。 七、引用作用: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来说明,更容易让人信服 引用是借用别人已说过的话来进行说明。作诠释是用解说性的语言对事物或事理的特征进行阐述。 八、画图表作用:比任何单纯的文字说明更一目了然 画图表是指采用绘制图形或表格的方法进行说明。 九、作诠释作用:作诠释能使说明语言更全面、更充分、更具体。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

年级初一学科语文 内容标题说明文的说明对象 编稿老师邹晓玲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 (一)学习指导 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等,都是为说明事物特征服务的,因此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是阅读说明文的关键。 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而事物的特征又有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之分:一般特征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标志,而本质特征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依据。 只有正确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才能对文章的内容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解答阅读中的其他问题。不同类型的说明文,特征也会有所不同。一般地说,事物类说明文其特征多体现在形状、方位、构造、发生、发展过程、制作方法以及功能等方面。事理类说明文,其特征往往体现在概念、种类、本质属性、内部规律以及科学原理等方面。 如何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呢? 思考文章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读正文前先看看题目是否明确了或提示了被说明对象的特征。如《人民英雄纪念碑》、《松树金龟子》。 抓住重点段及关键语句。在捕捉说明对象的特征时,要注意重点段的明示作用。说明文一般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往往有总领段,总结段,阅读时要善于抓住。如《松鼠》开头一段:“松鼠是一种漂亮、驯良、乖巧、惹人喜爱的小动物。”领悟了这一段,就抓住了松鼠的特征。 在说明文中,一些概括性语句或总结上文说明内容,或引出下文的要点。抓住了这些关键语句,往往就等于抓住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如《苏州园林》第2段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跟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句就概括了苏州园林美如画的特征。 了解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是为说明事物、解说事理服务的。了解说明方法,往往可以帮助弄清说明对象的特征。如《中国石拱桥》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来说明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 说明的主要内容 对象和特征在说明文中,是作者力图解说明白的中心问题。在文段中,它们常常联合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从而统领着全段。如《死海不死》中,“死海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一句便是典型的例子,其中“死海海水”是说明对象,“含有多种矿物质”是它的特征,而两者联合起来便是所在文段的中心句,概括了全段的主要内容。 (二)例题分析 〔例题一〕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资料缩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尺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1. 本文段的说明对象是

阅读说明文如何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阅读说明文如何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抓住事物(即说明对象)的特征是说明文写作的首要注意事项。阅读说明文自然也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事物的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事物的特征主要体现于构造、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方面。说明文对事物特征的概括有几种情况:一是说明单个事物的特征,二是综合说明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三是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那么在阅读说明文时怎样找出事物的特征呢? (1)从文中的语句中找出文章的说明要点,而这个要点往往就是该文说明对象的特征。比如《苏州园林》,文中说:“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句正是的核心。它就是苏州园林的总特征。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有的文章还常常用下定义的方法来提醒事物的基本特征。这个定义就是事物的特征。如《巧妙的克隆》一文,作者以简洁准确、概括性极强的语言,给“克隆”下了一个定义,提醒出克隆这一事物有别于有性繁殖的本质属性,使“克隆”的基本特征明晰地展现了出来:“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 (2)从文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基本物征。文中假如没有明显交待事物的特征,这就需要我们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或提炼。为了弄清作者说明的事物具有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进行介绍的,这就要求读者自己采取逐层逐段地加以归纳概括的方法。

阅读训练: 荷花之谜 荷花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的外表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不是。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外表像毛玻璃一样毛糙,净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荷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葆鲜艳色彩。荷花能本身加热,即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构”。荷花的本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安康荷株,沉睡了千年的莲子竟然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科学家从千年古莲子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能修理细胞自己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假使能从莲子中别离出负责修理“衰老损坏”的基因,不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训练习题: ⑴本段文字说明了荷花的哪些特征? ⑵试分析文段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参考答案:⑴不受污染,能本身加热,有旺盛的生命力。⑵作诠释、列数字、举例子

说明文阅读训练3篇含答案

说明文阅读训练3篇含答案 芯片国产化任重道远 ①2019年5月15日,美国对华为的一纸禁令闹得满城风雨。禁令中包括停止供货,终止进行中的订单等多种措施。一时之间,“芯片”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②芯片是怎么被造出来的?为什么我们造芯片难度那么大?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得从芯片的工作原理说起。 ③众所周知,只要是电子产品,就离不开芯片。芯片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功能芯片,比如我们常说的中央处理器(CPU),就是带有计算功能的芯片;另一种就是存储芯片,比如电脑里的闪存(F lash),是一种能储存信息的芯片。 ④这两种芯片,本质上都是载有集成电路的硅片。怎么理解呢?就是我们在一片硅片上,按照设计刻出一些凹槽,在凹槽里填充一些介质,从而使硅面上形成许多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让这片硅成了复杂的电路,得以实现一些特定的功能。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芯片放大图上有那么多弯曲、平行的凸起和纹路。 ⑤听起来不难,做起来可要命。芯片的诞生分三个步骤,分别是设计、制作和封装,难度依次减弱。现在全球芯片设计基本集中在美国,制作集中在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中国大陆大部分承担的是封装工作,也就是把芯片装到板上拿出去卖。可以说,在芯片的电路设计这个领域,中国的竞争力远不如美国和韩国。 ⑥设计难,制作也不简单。我们来看具体过程。首先,需要提取纯硅,就是把二氧化硅(其实就是沙子)还原成硅单质,把硅打成硅锭切片,就得到了硅片——这相当于芯片的地基。这个步骤简单,我们的技术做得很不错。 ⑦有了硅片后,就要在上面涂上一层胶,名为“光刻胶”。这是一种感光胶状物,当用紫外线加透镜去照射某一个部位,胶面会发生变化,之后利用化学原理进行腐蚀,光照过的部分就会被腐蚀掉,留下凹槽。此时,往凹槽里添加硼、磷等介质,就会出现一个半导体或者电容。以此类推,我们再涂一层胶,再照,再腐蚀,再掺入……不断重复,像搭房子一样搭出一个复杂的集成电路,也就是芯片的核心部分。 ⑧然而,以上说的只是光刻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际操作起来要复杂得多,还会涉及波长等问题。光刻最主要的器械就是光刻机,这项技术长期被荷兰、日本、德国垄断,一台机器要花七八亿元人民币,而且他们只优先提供给中国台湾、韩国等地的大客户。中国大陆也有自己的光刻机,但是和世界先进水平比,差距还很大。 ⑨现在看来,中国要真正做出自己的芯片,顶层设计和光刻技术是两大难题。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以中国的科研实力和技术积累,突破这两个难关只是时间问题。 (1)根据文章,请你分析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请你概括芯片国产化道路中,我们中国需要面对什么困难。 (3)请简要分析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根据文章内容请分析,⑤⑥⑦三个自然段可以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说明文之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

说明文阅读训练(一) ————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内容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说明内容,准确判断并概括说明对象及特征。 一、知识导航: 说明对象:就是说明了什么。 说明特征:就是说明对象的特点,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 说明内容:就是说明了什么,什么怎么样。 例如:《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说明特征: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说明内容: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对象+特征) 这个知识点一般有以下几种提问方式: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说明的? 3、找出中心句。 4、概括说明全文或局部段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例如:《苏州园林》 说明对象:苏州园林 说明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从哪些方面具体说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 注意:“说明的对象”不同于“说明的主要内容”,前者是具体事物,而后者则是对象加上特征。 二、方法引领: (一)如何找准说明对象 方法一: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 方法二:抓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反之,如果要求为说明文加一个题目,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题目。 (二)怎样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首先看标题,特别是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 其次,抓住文段中的段落和层次,从中心句抓住关键词语加以整理。(从文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基本物征。采取逐层逐段地加以归纳概括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或各段的第一句)和结尾(或各段的最后一句)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不少课文中有集中陈述说明对象特征的语句,阅读时必须抓住它。 另外,也有在过渡的句子中有具体的概括,一般用“不但,而且”这样递进关系的句子。(三)如何概括说明内容

说明文之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讲解

说明文阅读训练 (一 ————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内容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说明内容,准确判断并概括说明对象及特征。 一、知识导航: 说明对象:就是说明了什么。 说明特征:就是说明对象的特点,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说明内容:就是说明了什么,什么怎么样。 例如:《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说明特征: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说明内容: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对象 +特征 这个知识点一般有以下几种提问方式: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说明的? 3、找出中心句。 4、概括说明全文或局部段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例如:《苏州园林》

说明对象:苏州园林 说明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从哪些方面具体说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 注意:“说明的对象”不同于“说明的主要内容” ,前者是具体事物,而后者则是对象加上特征。 二、方法引领: (一如何找准说明对象 方法一: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 方法二:抓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反之,如果要求为说明文加一个题目,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题目。 (二怎样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首先看标题,特别是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 其次,抓住文段中的段落和层次, 从中心句抓住关键词语加以整理。 (从文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基本物征。采取逐层逐段地加以归纳概括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或各段的第一句和结尾(或各段的最后一句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不少课文中有集中陈述说明对象特征的语句,阅读时必须抓住它。 另外,也有在过渡的句子中有具体的概括,一般用“不但,而且”这样递进关系的句子。 (三如何概括说明内容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九篇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九篇含答案 【典型例题】 例1. 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 ①蜡染是我国传统民族印染工艺之一,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今在贵州的布依族、苗族中仍很流行。蜡染以经过退浆的帆布、绒布等为原料。 ②蜡染制作的第一步是绘画。绘画工人根据设计的图案,用铅笔在布上勾画出来。 ③第二步上蜡。选用的蜡有三种:第一种是蜂蜡,熔点62℃—66℃,用采描绘线条最佳。第二种是石蜡,熔点50℃—58℃,用以做裂纹多的图案为最佳。第三种是木蜡和白蜡。在上蜡前,先要熔蜡。蜡熔化后,就可以上蜡了。上蜡就是用蜡刀蘸蜡液,在白布上依图描画。 ④上蜡之后是染色,就是根据设计图案,在布上涂抹相应的颜色。 ⑤染色后,就该裂纹了。裂纹又叫水纹,就是将涂好蜡的布浸入水中或用直尺压折涂蜡部分,使布上的蜡产生断裂,形成裂纹,富有无穷的自然趣味。 ⑥蜡染的主体工序完成后,就轮到脱蜡了。将染好色的布投入沸水中煮,脱去蜡质即可。 ⑦最后是烘干。这样就制成了各种色彩、各种花纹的蜡染布。 1. 填空:本文主要介绍了蜡染的_____________。 2. 对本文说明顺序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空间顺序 B. 工艺流程顺序 C. 由主到次的顺序 3. 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4. 简答本文在写作上的两个主要特点。 5. 短文可分两部分,划分正确的选项是()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①②③/④⑤⑥⑦ C. ①②③④/⑤⑥⑦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解析:这则材料共拟制五道题。两道客观题,三道主观题,试题涉及的知识较为全面,有说明的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写作特点和文章结构等。应答时,可采取三步走:一、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内容。二、根据题干要求,捕捉提取信息。三、回顾说明知识,揣摩答案。参考答案:1. 制作过程;2. B;3. 分类别、列数据;4. 说明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平实、准确;5. D 例2. 阅读选文,完成1—6题 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它除了为人类提供木材及许多种生产生活的原料外,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因为地球

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为具体事物,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为抽象事物,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和两种事物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一种事物比做另一种事物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可列确数或约数)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二、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数: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特殊、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1、说明文语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学性、准确性,简练明确; 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说明文阅读(二):说明对象概括法 一、直击考点 读一篇说明文,首先要弄清说明对象,把握说明类别,然后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大纲》规定,初中生能“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的语句”。 落实到说明文阅读上,具体地说,知识和能力训练点是: 1.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把握说明对象,区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分析文章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二、说明对象概括法 (一)如何把握说明对象,区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即文章说明的话题, 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1.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 2.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大纲》规定的基本篇目中属于事物说明文的有《松鼠》、《中国石拱桥》等七篇,属于事理说明文的有《死海不死》、《天气陛下》等六篇。 把握说明对象可先从标题入手。我们学过的说明文,不少文章的题目就标明了说明对象,如《苏州园林》、《人类的语言》等。所以,把握文章说明对象,一般可从分析标题入手。例外:《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的说明对象并不是人民英雄,而是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注:不要将文章的局部的说明对象视为全文的说明对象,例如《蜘蛛》一文的说明对

初中说明文阅读练习两篇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13—16题。(12分) 【材料一】 随着地铁3号线开通运营,南京市民对地铁文化墙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几天,南京地铁3号线大行宫站壁画“金陵十二钗”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原因在于取材于《红楼梦》中的这十二个女性形象,造型相似、妆容类同,而壁画边没有任何提示,让来来往往的男女老少猜了个热闹,很多人还专程实地考查了一番,也没得出一致的结论。这个现象,一方面说明了人们对地铁文化墙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南京市民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和品位。 地铁和所在的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除了快捷、舒适之外,其文化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地铁文化经过设计者的提炼、加工,不仅使城市文化的特点得以彰显,也使市民的文化层次和品位潜移默化地得以提升。 例如,巴黎的地铁继承了法兰西民族的精粹文化,每个站点都独具特色:巴士底站的墙壁上贴满了攻占巴士底监狱的图片;卢浮宫站陈列着许多文物,俨然就是一个小博物馆;VAENNE车站(罗丹博物馆所在地)则竖立着巴尔扎克的雕像以及罗丹那座名为“思想者”的著名雕塑。行进在巴黎地铁,就是一场法国文化的旅行。就连乘客也融入到其中,他们大多悄无声息地捧着大部头小说或诗集在认真研读。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历史人文的千年积淀是南京最为人称羡的财富。延续历史文化、塑造城市个性,不但需要原真性的遗址展示、专业化的文博展馆,也需要将其有机融入、呈现在都市现代生活的细节之中。地铁交通这些现代文明的产物看上去和历史文化毫不相干,但地铁站内一面面精美的文化墙,让这座城市的历史人文通过匠心独具的设计,与该站点或周边区域巧妙融合,让人思接千载。 【材料三】 南京地铁4号线的主题文化确定为“宁人伟业”,每个站点文化墙选择的都是与该站点或周边区域息息相关的南京名人和他们的传奇。例如,龙江站文化墙选择的是郑和七下西洋,600多年前,郑和从南京

说明文所有说明方法

说明文所有说明方法 说明文所有说明方法有哪些?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以下是XX为您整理的说明文所有说明方法相关资料,欢迎阅读!说明文所有说明方法 一常见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假设这11种。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 例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中,就举出了新疆和内蒙古沙荒区治沙成功的事例,说明“沙漠是可以征服的”。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作用: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2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例如《死海不死》一文中说明死海的长、宽、深的文字。《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中,也用一系列数字来说明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宏伟的建筑之一。 作用: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5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有时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问题,往往用简明扼要的话给事物下定义,使读者对被说明对象有个明确的概念。 例如《统筹方法》一文中,作者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给统筹方法下定义:“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语言简明、扼要、准确。 下定义的时候,可以根据说明的目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有的着重说明特性,如关于“人”的定义;有的着重说明作用,如关于“肥料”的定义;有的既说明特性又说明作用,如关于“统筹方法”和“应用科学”的定义。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写作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1.举例子 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了事物。使比较抽象,复杂的事情或事物变得通俗易懂,让人信服。举例子必须让人觉得有真实感。 2.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打比方,同修辞方法中的比喻是一致的。用这个方法,可以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把……比作……,体现了……的……特点……) 3.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4.列图表 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使读者直观,一目了然地了解事物的特征。 5.诠释法 诠释法又称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引.....的例子,说明…….....的…….....的特点。)甲=乙,乙≠甲 6.作比较 1、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2、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 7.摹状貌(现在学校大多不提倡这个方法,文章中很少遇到。)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和描写要区分开,两者虽一样,不过是在不同的文体中的。) 8.引言论/引用/引资料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说明文阅读在各类考查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受命题老师的青睐。纵观全国各地中考,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试卷中考查了说明文阅读。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加强说明文阅读的训练和指导,使学生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掌握阅读说明文的一些技法,在中考中取得高分。 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试卷,说明文阅读命题范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要求学生指出文中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②辨析说明方法并能指出该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③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④理解文章的段落、结构层次,概括文章的文意、层意、段意。 ⑤体味重点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⑥捕捉文中重要信息。 ⑦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理解、发现、创新或提出建议。 一、明确对象,抓住特征,提取信息 (一)说明对象:所谓的说明对象,就是一篇说明文作者到底要向我们介绍什么,这个被介绍的事物或事理就是说明对象。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就是题目,也有些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极少数需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归纳提取。如:《苏州园林》《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文章根据文题就可以判断出说明的对象。也有根据文章内容判断的,这就要通过阅读全文,概括段意,归纳各部分内容,找出说明对象。《看云识天气》是一篇条理清晰而又生动、富有文采的科普说明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从对全文的理解我们明确这篇课文的说明对象是云和天气的关系。 (二)抓住事物的特征 1、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事物的特征不止一个,要仔细观察、研究、分析。 2、确定事物特征的方法: 介绍人物,主要抓住人物的“经历特征”尤其是成就、有价值的生活阶段来加以说明。 介绍动物,抓住动物的形状和生理特征,生活习性等。 介绍植物,着重说明它的习性和用途。 介绍某种器物,着重说明器物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等。 介绍建筑物,着重介绍它的外形特征、内部结构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特点。 介绍自然地理知识,着重介绍地理现象的形成及地形地貌。 介绍历史名称及事件,着重介绍名称形成的原因,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其性质。 (三)提取文本信息 提取文本信息,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而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①从分析标题或关键语句入手。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有的标题用陈述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有些句子直接说出了事物的特征。 ②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有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关键句,阅读时须细心琢磨,从文中加以提炼。 二、例题解析: 【例一】 云计算 钟华 1

七年级事物说明文阅读题两篇

说明文基础知识及阅读训练 一、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1、依据说明对象,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依据语言特点,说明文可分为一般说明文(简洁平实)和文艺性说明文(如科学小品文等)。 三、说明方法: 说明事物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 1、分类别:答题格式: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xxx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2、下定义:答题格式: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的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3、举例子:答题格式:具体真切的说明了事物的xxx的特征。 4、作比较:答题格式: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xxx特点(地位、影响等)。 5、列数字:答题格式:具体而准确的说明该事物的xxx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6、打比方: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该事物的xxx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7、画图表:答题格式: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xxx特点。 8、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作诠释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定理、定律等,也可以用来解释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功用和原因等。作诠释的语言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严格,但也须简明、准确、通俗易懂。 作用:使说明语言更全面,更充分,更具体。 答题格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9、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 答题格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10、引资料:借用别人已说过的话进行说明 作用:更容易让人信服。 答题格式:用引资料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引用说明在文章的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等等。 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 五、说明文的语言: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六、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七、常见题型 1、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

科普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科普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一、说明文简介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说明文分类 a、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 b、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 二、说明文的特点 第一,内容上的科学性。说明文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以确凿的材料为依据,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本质及规律,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第二,结构上的条理性。事物和事理有时往往是比较复杂的,为了给读者以明确的认识,说明其特征时必须有一定的条理和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也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这种说明顺序往往体现在文章的结构层次上,所以阅读说明文时,理清结构层次与把握说明顺序是一致的。 第三,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的实用性很强,语言表达?失之毫厘?,其结果就会?谬以千里?,所以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无误,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说明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门学科的教科书、科普读、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都是说明文。可以说,说明文和我们日常学习、生活、工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三、说明文的结构: 连贯式、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结构包括段落)。一篇完整的说明文常常是几种结构综合运用的。 四、说明的顺序: 空间顺序(也可称事实顺序)、时间顺序(包括发展顺序)、事理顺序(也可称逻辑顺序)。说明文中也会出现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的现象。 五、说明的方法 1、举例子: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了事物。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

【 一. 教学内容: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 (一)学习指导 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等,都是为说明事物特征服务的,因此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是阅读说明文的关键。 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而事物的特征又有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之分:一般特征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标志,而本质特征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依据。 只有正确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才能对文章的内容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解答阅读中的其他问题。不同类型的说明文,特征也会有所不同。一般地说,事物类说明文其特征多体现在形状、方位、构造、发生、发展过程、制作方法以及功能等方面。事理类说明文,其特征往往体现在概念、种类、本质属性、内部规律以及科学原理等方面。 如何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呢? 思考文章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读正文前先看看题目是否明确了或提示了被说明对象的特征。如《人民英雄纪念碑》、《松树金龟子》。 抓住重点段及关键语句。在捕捉说明对象的特征时,要注意重点段的明示作用。说明文一般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往往有总领段,总结段,阅读时要善于抓住。如《松鼠》开头一段:“松鼠是一种漂亮、驯良、乖巧、惹人喜爱的小动物。”领悟了这一段,就抓住了松鼠的特征。 在说明文中,一些概括性语句或总结上文说明内容,或引出下文的要点。抓住了这些关键语句,往往就等于抓住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如《苏州园林》第2段中“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跟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句就概括了苏州园林美如画的特征。 了解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是为说明事物、解说事理服务的。了解说明方法,往往可以帮助弄清说明对象的特征。如《中国石拱桥》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来说明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 说明的主要内容 对象和特征在说明文中,是作者力图解说明白的中心问题。在文段中,它们常常联合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从而统领着全段。如《死海不死》中,“死海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一句便是典型的例子,其中“死海海水”是说明对象,“含有多种矿物质”是它的特征,而两者联合起来便是所在文段的中心句,概括了全段的主要内容。 (二)例题分析 〔例题一〕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资料缩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尺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1. 本文段的说明对象是 2. 根据文段划线部分概括“缩微胶卷”的特点是: (1)(2) 〔参考答案〕 1. 缩微胶卷(或“缩微图书”)。

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十五篇含答案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大全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何祚庥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作者说,“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他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作者说,“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来自人类自身”的威胁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这一过程”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说说“控制人类自身”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本文后,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列出两条。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说明文之说明对象(知识+题目)

说明文之说明对象 一、知识结构 一、考点解读 “把握说明内容”即捕捉文章的主要信息,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有何特征?联系语境,筛选提取说明信息。 二、考查形式 典式: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征? 2.请给“……”下个定义。 变式: 1.本文说明的中心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文章介绍了事物哪几个方面的特征? 3.文章某几段讲述的什么内容?请加个小标题。 4.仔细阅读选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5.“……”的原因是什么? 6.选出下面对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三、方法指导 1.判断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 (1)看题目。一般来说,事物说明文的题目就是说明对象。事理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全文所阐述的事理,可以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题目来思考并加以概括。 (2)抓第一段,概括提取。 (3)抓中心句、首括句、过渡句、总结句等关键句子。 2.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1)看题目,抓说明对象修饰语。说明文的拟题往往较为明确,以说明对象直接作为题目的情况比较常见。在这种情况下,修饰语往往具有揭示或暗示说明对象特征的作用。(2)审开头、结尾,抓全文中心句。说明文较为常用的结构方式是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形式,因此,开头、结尾两处往往会概括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从而形成全文中心句。

(3)划分段落层次,抓段落中心句。说明内容依照说明对象的特征依次展开,分层揭示,抓住段落中心句,加以组合,就能概括出说明对象的全部特征。 答题格式: 事物说明文: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 事理说明文:关于……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 3.提取说明信息。 一般步骤为:(1)审清题意,锁定有效信息范围,即文中的具体位置。这样可以跳过无关的信息,准确地捕捉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2)认真比较,对信息进行去伪存真。(3)归纳整合,按要求对信息进行重组。 答题格式:有三种:(1)引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2)摘录原文中的关键词语回答;(3)用自己的话回答(可联系原文中的有关词句)。 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李慧占 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直到唐代,随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瓷书法才算真正诞生。陶瓷书法有平面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除书法外,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则推动了“瓷板画”的出现,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由土与火淬○1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由笔与墨的浸染,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从技艺晋身成为艺术。而一贯被誉为“中国美学之灵魂”的中国书画,脱离纸面融入“冰肌玉骨”的瓷器、瓷板上,亦碰撞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 瓷与纸有诸多类似,又大不相同。同样清白素净的基调,因为材质、料性、技法、成型的不同,书写者与欣赏者都得到不同的体验。陶瓷书画创作之前,书家对胚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需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否则很容易流露粗糙、呆板之相。 以瓷板作书画,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纸柔软而轻薄,瓷板光洁而厚重。纸上运笔,讲求力度、波势和意韵,故常有“力透纸背”之说;瓷板行书,由于温差导致的窑变,能够让料性发生变化,所有的力度,轻重缓急,提按使转,所有的色相,浓淡枯涩,墨色变幻,赖火之功,会完全“现形”,因而更胜“力透纸背”,而是笔触如刀刻。酣畅淋漓处,纸不可及也,但若没有足够的好料和书写功力,也很容易“现丑”,釉中与釉下的书写,会让你笔 行不畅,或浮或木,更遑论○2韵味、趣味。 好的瓷板书画作品,非手功精湛、经验丰富、悟性超凡又学养丰厚的书画家不能为。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为藏家竞相追逐,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带有浓重的传达个性面貌的文人画色彩。八人的题款,也都是书法精品,色釉交映,凝练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