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农业基础知识》题库[1](精)

《现代农业基础知识》题库[1](精)

《现代农业基础知识》题库[1](精)
《现代农业基础知识》题库[1](精)

《现代农业基础知识》题库(选择题16题,判断题4题,问答题75题,共95题

一、选择题

1.超级稻是指:( A

A.产量特别高的水稻

B.米质特别好的水稻

C.抗性特别好的水稻

2.下列作物中,哪个不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 C

A.玉米

B.大豆

C.高粱

3.广东最大的粮食作物是:( A

A.水稻

B.玉米

C.马铃薯

4.“绿色革命”发生在上世纪( B

A.30年代

B.50年代

C.70年代

5.水稻占广东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 C

A.60%

B.70%

C.80%

6. 在有机食品生产过程中,是否可以使用化肥?( A

A.不可以

B.可以

C.无所谓

7.根据我国的有关行业分类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畜牧业包括牲畜的饲养、猪的饲养、家禽的饲养、狩猎和捕捉动物、其他畜牧业,其中牲畜包括以下哪类动物:( A

A.牛的饲养

B.猪的饲养

C.鸡的饲养

D.狗的饲养

8.广东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十分丰富,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畜禽品种有9个,其中不包括以下哪一个品种:( D

A.蓝塘猪

B.惠阳胡须鸡

C.乌鬃鹅

D.岭南黄鸡

9. 广东省在配套系选育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先后培育出了3个猪配套系和13个肉鸡配套系,其中不包括哪个配套系:( C

A.深农猪配套系

B.岭南黄鸡Ⅰ号配套系

C.PIC猪配套系

D.华农温氏猪Ⅰ号配套系

10.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以下哪一种药物是国家明文禁止添加的违禁药物,不能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B

A.玉米

B.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

C.食盐

D.维生素

11. 以下哪一个国家是全世界养猪业最发达、猪肉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 C

A.古巴

B.朝鲜

C.丹麦

D.澳大利亚

12. 农产品加工是把种植、养殖等的农副产品按其用途分别制成成品或半成品的生产过程。针对原料的加工程度而言可分为(B。

A.种植、初加工、深加工

B.养殖、初加工、深加工

13. 我省粮食加工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大米加工、米面制品及烘焙食品、加工三大领域,优势产品包括(ABDFG。

A.快食性米粉丝

B.方便米饭

C.方便面

D.方便糊

E.粉丝

F.米粉丝

G.月饼、饼干和营养配餐等。

14. 微胶囊技术可广泛地应用于油脂行业中, 油脂中的许多不饱和脂肪酸,与空气接触会发生氧化酸败,而微胶囊化能够保护这些活性成分,降低其挥发性,使其与空气隔绝,从而起到(A的作用。

A.抗氧化

C.易吸收

B.易溶解

15. 超高温杀菌技术,是指将流体或半流体在2.8秒内瞬间加热,然后再迅速冷却到30℃~40℃的杀菌技术。瞬间加热所需的温度是(B

A.110℃~130℃

B.135℃~150℃

C.180℃~250℃

D.200℃~250℃

16. 气调包装用的气体通常为不同比例的组合气体。作为气调包装中生物抑制因素,降低肉pH值,抑制厌氧菌繁殖,在短期内使肉呈鲜红色,但可使贮藏期大大缩短,或作为惰性气体,起到混合气体缓冲或平稳气体的作用。这些气体是分别(ABC

,

A .O

2

B .CO

2

C .N

2

D .H

O

2

二、判断题

1. 加热、浓缩、干燥、浸出、压榨、过滤、蒸馏是农产品加工物理机械加工技术。(正确

2. 我省粮食加工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大米加工、米面制品及烘焙食品加工三大领域。(正确

3. 超微粉碎技术。利用机械或流体动力的方法克服固体内部凝聚力使之破碎,从而将3毫米以上的物料颗粒粉碎至10-25微米的超微细粉末。(正确

4. 果蔬加工的冷加工技术包括:高压、脉冲电场、超声波、紫外线、以及臭氧技术等。(正确

5. 冷冻食品的最终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冷冻技术而且取决于解冻技术。(正确

三、问答题

1. 什么是现代农业?

答案: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

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2. 现代农业是否是单一产业?

答案:现代农业不再是单一产业的概念,而是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等各阶段紧密相关的产业体系。

3.从现代农业的内涵和本质来看,现代农业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案:第一,具备较高的综合生产率,包括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第二,农业成为可持续发展产业。第三,农业成为高度商业化的产业。第四,实现农业生产物质条件的现代化。第五,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第六,

实现管理方式的现代化。第七,实现农民素质的现代化。第八,实现生产的规

模化、专业化、区域化。第九,建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

4.从现代农业的特征看来,现代农业相对传统农业有着哪些差异?

答案:一是现代农业的内涵更为丰富。二是现代农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三是现代农业具有多种功能和多样形式。四是现代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五是现代农业重视生态环保。六是现代农业的组织形式是产业化组织。

5.广东现代农业重点发展的行业有哪些?

答案:广东现代农业重点发展优质粮食、特色园艺、现代畜牧业、现代渔业、现代林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六大产业。

6.什么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结构?

答案: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结构由产前部门、产中部门和产后部门三大系统组成,并细分为优质粮食、特色园艺、现代畜牧业、现代渔业、现代林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六大产业。

7.现代农业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案:机械化、电气化、产业化、商品化。

8.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有哪些?

答案:都市型农业模式、外向型农业模式、生态循环型农业模式。

9.什么是都市型农业?

答案:都市型农业是指在城市地域空间范围内具有一定生态空间格局,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体现城乡融合,服务于城市,具有多功能、高科技、高度产业化、市场化的生态农业系统。

10.什么是外向型农业?

答案:外向农业,是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原理,产品以国际市场的需求为导向、生产基地为依托、以国际大市场为主要销售目的地、以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企

业利润最大化为原则、以促进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目标,涵盖研发、信息及金融服务等各种服务体系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生产、流通系统。

11.什么是生态循环型农业?

答案:生态型农业是指在生态经济学、现代管理学和现代农业理论指导下,优化配置土地空间、生物资源、现代技术和时间序列,以适度规模建立与环境相适应的多业并举的复合生产系统,促进系统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效益维持,最终形成区域化布局、基地化建设、专业化生产的多层次链式复合农业经营体系。

12.为什么说现代农业是广东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答案:城市化趋势与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农产品国际化和粮食安全巨大压力;生态环境对农业发展的需求。

13.广东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和方向是什么?

答案:广东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和方向是:集约化、标准化、集群化、信息化、生态化。

14.现代农业集群化的模式主要有哪些?

答案:现代农业集群化的模式主要有:农业高科技园模式、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专业市场带动型模式。

15.现代农业信息化的实施途径有哪些?

答案:现代农业信息化的实施途径有:用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和管理效率;用信息技术实现动植物远程诊断;用信息化构筑农业网络销售平台。

16.我省第一大粮食作物是什么?

答案:水稻

17.按照植物学特征和用途,粮食作物分为哪三类?

答案:谷类、豆类和薯类。

18.什么是种质资源?

答案: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所有生物类型或原始材料。

19.三系杂交稻包括哪“三系”?

答案: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或: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

20.什么是有害生物?

答:为害作物的病、虫、草、鼠等生物。

21.杂交稻收获后可以留种吗?

答案:不可以。

22.什么是循环农业?

答案: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的农业。

23.什么是绿色食品?

答: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

24.什么是有性杂交育种?

答案:通过人工杂交,组合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到杂种中,对其后代进行多代选择,获得基因型纯合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25.什么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它有何优点?

答案:通过分子标记技术直接对基因型进行选择的育种方法。它具有标记数量大、多态性高、不受环境和生育期影响等优点。

26.按照来源的不同,种质资源可分为哪些类型?

答案:可分为本地种质资源、外地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等。

27.无公害食品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答案: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必须符合规定的标准。

28.园艺作物主要包括哪些作物?

答案:园艺作物通常包含果树、蔬菜、(花卉观赏植物三大类经济作物群,在广东、福建、广西等省份,中草药、茶和香料等经济作物也被列入园艺作物。

29.为什么园艺产品要进行标准化生产?

答案:园艺产品多是鲜活产品,商品化程度高,为了保证园艺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标准化生产十分必要。

30.为什么说规模化、产业化是现代园艺业的必由之路?

答案:规模化生产经营模式,可以降低生产销售成本,改善质量安全状况,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增加种植者收入,使园艺产业健康发展。

31.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提出建设园艺作物标准园

答案:我国农业部从2009年提出在全国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活动。

32.建设园艺作物标准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案:标准园的建设推进了标准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推进了集约化生产,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

33.目前常用的蔬菜育种技术有哪些?

答案:目前常用的蔬菜育种技术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杂种优势利用、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

34.什么叫杂种优势?

答案:杂种优势是指两个不同遗传背景的材料杂交后,形成的杂种一代生长势增强,早熟,产量、抗性提高的现象。

35.什么是有机蔬菜?

答案:有机蔬菜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蔬菜产品。(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有机蔬菜必须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方可在产品上使用有机食品商标。

36.为什么要培养香蕉、木瓜等果树的脱毒苗?

答案:香蕉、木瓜、柑橘极易受病毒感染,(感病毒后影响产品产量质量且难以进行药物防治。培养脱毒苗是香蕉、木瓜等作物健康种苗繁殖技术的关键。

38.常用的花卉花期调控技术有哪些?

答案:常用的花期调控技术有温控法、光控法、水控法、修剪法、药控法。

39.目前茶树育种的主要目标有哪些?

答案:产品多元化,功能成分优化,多抗。

40.茶叶深加工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茶叶深加工主要包括茶饮料的制作和茶多酚、儿茶素、茶氨酸、茶黄素等

功能成分的提取。

41.南药主要指哪些省份生产的药材?

答案:南药是指长江以南包括湖南、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等等省区所产的地道药材.

42.什么是中药材GAP?

答案:中药材GAP即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43.简述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答案:畜牧业增长方式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从快速发展向健康持续发展转变。

44.广东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点领域是建设哪四大体系?

答案:广东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点领域是建设畜禽良种繁育、饲草饲料生产、动物疫病防控和环境保护四大体系。

45.什么是动物克隆?

答案:动物克隆即动物的无性繁殖,指借助于核移植技术,将供体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后者不经过精子穿透等有性过程即可被激活、分裂并发育为个体,使得核供体的基因得到完全复制。

46.什么是“三段式”污水处理工艺?

答案:所谓“三段式污水处理工艺”是指在畜禽养殖废水处理过程中先后采用固液分离、厌氧发酵、有氧曝气三种处理方法的工艺流程。

47.广东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政策与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有哪些?

答案:积极推进畜禽品种改良,积极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畜牧业机械化。

48.现代渔业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现代渔业的基本特征有:(1重视资源环境保护;(2先进科技广泛应用;

(3功能、目标的多元性;(4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49.现代渔业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案:(1产业布局区域化;(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3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4产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50.渔业包括哪些行业(分类?

答案:渔业包括海洋渔业即海水养殖、海洋捕捞和内陆渔业即内陆养殖、内陆捕捞。

51.什么是海洋牧场?

答案:现代海洋牧场是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依靠一整套系统化的渔业设施和管理手段,通过海岸工程及人工鱼礁技术,对象生物选种、繁殖及培育技术,环境改善和生态修复技术,以及管理经营技术等,将各种海洋生物聚集在一起,建立可以人工控制的海洋渔场。

52.何谓水生生物增殖放流?

答案:是指对野生鱼、虾、蟹、贝类等进行人工繁殖或捕捞天然苗种,经人工培育后,投放到渔业资源出现衰退的天然水域中,使其自然种群得到恢复,再进行合理捕捞的渔业方式。它是渔业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53.什么是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的生物修复技术?

答案: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去除或消除环境污染的一个受控的过程。

54.现代渔业的良种繁育研究中,主要的育种技术有哪些?

答案:(1选择育种技术;(2杂交育种技术;(3细胞工程育种技术;(4鱼类单性生殖和性别控制技术;(5基因工程育种技术;(6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7诱变育种技术等。

55.健康养殖关键技术主要涉及哪些领域?

答案:水产健康养殖的研究主要涉及现行不同养殖方式的环境影响评估;养殖系统内的水质调控技术;病害的生物防治技术;水产养殖中的优质饲料技术等领域。

56.水产种质资源主要有哪些??

答案:水产种质资源是指所有生活在海、淡水里的、具有直接或间接经济价值的水生生物资源,包括水生动物、水生植物、水生微生物种质的活体、标本,以及作为种质资源保存的其他实物,如器官、组织、细胞、基因等。

57.什么是工厂化养殖?答案:工厂化养殖是现代设施渔业的主要模式之一,是采用现代工程技术和现代生物学知识相结合的手段,利用半自动或全自动化养殖系统,在小水体中高密度养殖水生动物。 58.水产养殖清洁生产过程中要控制的重点有哪些?答案:养殖废水中的营养性成分、生物化学耗氧量(BOD)、悬浮固体、病原体以及化学消毒剂、治疗剂是清洁生产过程中控制的重点。 59.广东发展现代渔业提出了哪四大战略?答案:广东省将实施四大渔业发展战略:科技兴渔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特色和品牌发展战略;渔业功能拓展战略。 60.挪威深水网箱养殖成功的经验有哪些?答案:(1)政府重视,(2)深水网箱养殖的箱体向大型超大型化发展;;(3)实行严格的许可证制度,限制无度发展;高新技术在生产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4)(5)在管理方面实行企业化;(6)重视加工技术的开发。 61.日本发展远洋捕捞业的主要做法是?答案:日本的远洋捕捞业发展战略将保证水产品稳定供应作为发展重点。首先是非常重视渔业教育和科研工作。其次是积极开展渔业外交。 62.现代林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答案:可持续发展 63.生态公益林有什么作用?答案:保护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 64.

发展城市林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城市65.中国是否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签约国?答案:是

6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国家所有的和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哪一级国家行政机关登记造册,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林权证》,确认所有权或使用权。答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67. 广东省“四江”流域生态防护林体系中的“四江”是指哪四条江?答案:东江,西江,北江,韩江。 68. 森林的三大效益是什么?答案: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69. 森林分类经营根据森林兼有经济功能和生态、社会效益,将森林分为哪两大类?答案:商品林和公益林。 70.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生态文明”的核心目标是什么?答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71.什么是林业的“三害”?答案:森林火灾,病虫害,乱砍滥伐。 72.农产品深加工有哪些特点?答案:深加工指加工过程中加工程度深、层次多,经过若干道工序,原料的理化特性发生较大变化,营养成分分割很细,并按需要进行重新搭配,如大米加工成即食米粉。深加工是在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现代机器工业规模化大生产加工方式,它与传统的加工方式存在显著区别。 73.果蔬加工中发生褐变有哪几种原因?答案:果蔬加工中发生的褐变有两种原因,一是果蔬组织中的单宁在酶的作用下氧化成褐色物质的酶褐变:二是由化学反应所引起的褐变,如糖与含氮物质、有机酸物质的反应等。酶褐变要有氧化酶系统、氧气和可褐氧化物质的共同存在。

74. 什么是辐照技术?答案:辐照技术,是利用γ射线的穿透性,杀死被照物表面或内部的各种微生物或昆虫,抑制某些生理活动的进程,起到延长农产品和食品的贮藏保鲜时间的作

用。 75.激光加工木材主要分为哪二大类,有哪些优点?答案:激光加工木材主要分为二大类。一类是切削加工,另一类是木材工件的表面装饰加工如雕刻、成型和纹理加工等。激光切削木材由于其切割方式的特殊性,具有常规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切削锯路小,加工余量小、出材率高;无噪音、无刀具磨损、无锯屑产生;加工精度高,切削面光滑;与计算机数控相结合可实现自动化,产品标

准化。不足的是投资和运行费用高,设备的场所和作业环境条件要求高,加工工件的被加工面有轻微的炭化现象。

现代农业基础知识 题库

题库_现代农业基础知识. 现代农业基础知识》竞赛题目 (选择题19题,判断题5题,问答题78题,共102题) 一、选择题 1. 超级稻是指:( A ) A.产量特别高的水稻 B.米质特别好的水稻 C.抗性特别好的水稻 2. 下列作物中,哪个不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 C A.玉米 B.大豆高粱 C. )3. 广东最大的粮食作物是:( A A.水稻 B.玉米 C.马铃薯) B 4.“绿色革命”发生在上世纪(年代

A.30 B.50年代 C.70年代 5.水稻占广东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 C )A.60% B.70% C.80% 6. 在有机食品生产过程中,是否可以使用化肥?( A ) A.不可以 B.可以 C.无所谓 7.根据我国的有关行业分类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畜牧业包括牲畜的饲养、猪的饲养、家禽的饲养、狩猎和捕捉动物、其他畜牧业,其中牲畜包括以下哪类动物:( A ) A.牛的饲养 B.猪的饲养 C.鸡的饲养 D.狗的饲养 8.广东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十分丰富,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畜禽品种有9个,其中不包括以下哪一个品种:( D ) A.蓝塘猪 B.惠阳胡须鸡 C.乌鬃鹅 D.岭南黄鸡 9. 广东省在配套系选育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先后培育出了3个猪配套系和13个肉鸡配套系,其中不包括哪个配套系:( C ) A.深农猪配套系 B.岭南黄鸡Ⅰ号配套系 C.PIC猪配套系 华农温氏猪Ⅰ号配套系D. 10.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以下哪一种药物是国家明文禁止添加的违禁药物,不能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B ) A.玉米 B.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 C.食盐 D.维生素 11. 以下哪一个国家是全世界养猪业最发达、猪肉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 C ) A.古巴 B.朝鲜 C.丹麦 D.澳大利亚 12. 农产品加工是把种植、养殖等的农副产品按其用途分别制成成品或半成品的生产过程。针对原料的加工程度而言可分为(B)。 A.种植、初加工、深加工 B.养殖、初加工、深加工 13. 我省粮食加工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大米加工、米面制品及烘焙食品、加工三大领域,优势产品包括(ABDFG)。

麻醉药品试题及答案2019

麻醉、精神药品培训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 A ) A.一次常用量 B.三日常用量 C.七日常用量 D.十五日常用量 2.我国生产使用的麻醉药品有( D )种 A.20 B.22 C.24 D.25 3.麻醉药品的概念正确的是( A ) A. 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生理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 B.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精神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 C.是指使用后易产生生理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 D. 指能使整个机体或机体局部暂时、可逆性失去知觉及痛觉的药物。 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的2013年版 《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共收录了( D )种 A.120 B.123 C.122 D.121 5.除开下列那种药品外均为第二类精神药品( A ) A.右美托咪定 B.曲马多 C.苯巴比妥 D.咪达唑仑 6.《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实施时间( B ) A.2005年7月1日 B.2005年11月1日 C.2005年12月1日 D.2006年1月1日 7.第二类精神药品()种,我国生产使用的有32种。( C ) A.80 B.82 C.81 D. 85 8.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为住院病人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 开具,每张处方为( )常用量( A ) A.逐日一日 B.逐次三日 C.逐次一日 D.逐日一次 9. 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超过( B )常用量;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A.3日 B.7日 C.15日 D.1日 10.三阶梯癌痛治疗方案遵守四个基本原则中错误的描述是( B ) A.按阶梯逐级给药 B.按需给药 C.口服制剂首选 D.用药个体化11.不属于麻醉药的是( B ) A.利多卡因 B.吗啡 C.丙泊酚 D.异氟烷 12.以下哪种不是同一类镇痛药( D ) A.可待因 B.吗啡 C.芬太尼 D.布洛芬 13.《麻醉药品品种目录(2013年版)》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13年版)》,自( C )起施行。 A.2013年11月1日 B.2013年12月1日 C.2014年1月1日 D.2013年11月11日 14.执业医师经( C )后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权。 A.培训 B.考试 C.考核合格 D.单位授权 15.处方的的调配人、核对人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进行核对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 A )。

麻精药品考核试题

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培训及考核试题 单位: 科室: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处方管理办法》规定:为门急诊一般患者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 每张处方为( )。 A.一日常用量 B.三日常用量 C.七日常用量 D.一次常用量 2、根据《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规定,以下哪级医师可以在医疗机构内开具麻 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 A.主治医师 B.住院医师 C.执业医师 D.经考核合格并被授权的执业医师 3.下列那种药品不适用于《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管理?( ) A.芬太尼 B.不啡 C.阿托品注射液 D.盐酸哌替啶 4.以下为同类药品的就是( )。 A.不啡、阿托品、哌替啶 B.氯硝西泮、艾司唑仑、佐匹克隆 C.氯胺酮、可待因、羟考酮 D.可卡因、可待因、咖啡因 5、《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有效期为( )。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半年 6.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为住院病人开具的麻醉药品与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___开具, 每张处方为___常用量。 A.逐日一日 B.逐次三日 C.逐次一日 D.逐日一次 7.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的专用处方颜色为( )。 A.淡红色 B.浅黄色 C.浅绿 色 D.白色 8、医疗机构应当要求长期使用麻醉药品与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患者与中、 重度慢性疼痛患者,每( )复诊或者随诊一次。 A.一个月 B.三个月 C.五个 月 D.半年 9、根据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目录,以下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就是( )。 A、罂粟壳 B、芬太尼 C、氯胺酮 D、佐匹克隆 10、哌醋甲酯治疗儿童多动症时,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 A、一日常用量 B、三日常用量 C、五日常用量 D、七日常用量 E、十五日常用量 11.以下哪种不就是同一类镇痛药?( )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培训考核试题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培训考核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1.《处方管理办法》规定:为门急诊患者开具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 D)A.一日常用量 B.三日常用量 C.七日常用量 D.一次常用量2.医疗机构应建立各部门参加的麻醉药品管理机构,其负责人应为( B ) A.医院负责人 B.分管负责人 C.医务科长 D.药剂科长3.何种麻醉药品注射剂不宜长期用于癌症疼痛和其他慢性疼痛治疗( D) A.盐酸吗啡 B.罗通定 C.磷酸可待因 D.盐酸哌替啶4.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规定,以下哪级医师可在其医疗机构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D) A.主治医师 B.住院医师 C.执业医师 D.经考核合格并被授权的执业医师5.下列哪种药品不适用于《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管理?(C) A.芬太尼 B.美沙酮 C.阿托品注射液 D.盐酸哌替啶6.医疗机构应对麻醉药品处方单独存放,至少保存( D) A.半年 B.一年 C.二年 D.三年7.盐酸二氢埃托啡处方仅限于哪级以上医院内使用( B) A.一级以上 B.二级以上 C.仅为三级 D.全部合法的医疗机构8.医疗机构应当要求长期使用麻醉药品的门急诊癌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还真建立随诊或复诊制度。复诊或随诊间隔为( C) A.两周 B.一个月 C.三个月 D.四个月9.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为住院病人开具的麻醉药品处方开具,每张处方为常用量 A A.逐日一日 B.逐次三日 C.逐次一日 D.逐日一次10.《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中规定:医疗机构根据需要设置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周转库,周转库应A A.每天结算 B.每周结算 C.每月结算 D.每季度结算11.《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有效期为 C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半年12.下列那种药品是阿片类拮抗药,可用于解救阿片类镇痛药引起的呼吸抑制?B A.阿托品 B.纳洛酮 C.纳曲酮 D.美沙酮13.医疗机构销毁麻醉药品,应在哪个部门监督下进行?C A.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医疗机构领导和药剂科负责人C.所在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D.所在地公安部门 14.哌醋甲酯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时,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D A.一日常用量 B.三日常用量 C.七日常用量 D.十五日常用量

农业科普知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区别

农业科普知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 区别 现代农业一般认为,今天意义的现代农业始于二战后(将1840年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至二战前这段时期的世界农业发展称为近代农业,此前的统称为传统农业或者古代农业),是在近代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市场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和工业装备与技术的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产业体系,是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产前、产后和产中相结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农业所具备的特征。 (1)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所谓全过程的机械化,应包括选种、育秧、耕地、播种、施肥、除草、灌溉、收割、脱粒、烘干、仓储、加工、包装、运输等从种植到餐桌所有环节的机械操作。机械化不等于现代化,但它在现代化的构成中确实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或者说是充分的必要条件。没有机械化的支持,也就不可能有农业现代化。(2)生产技术科学化:科技,是农业向现代化进化的动力源泉。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其涵义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收到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用安全的效果。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先进科技不断注入农业的过程,不断完善农业的基础科研、应用科研及推广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对增产贡献率的过程。21世纪,是科技的世纪。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将使农业现状发生巨大的变化,科技将在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过程中,

《农业基础知识》复习思考题

《农业基础知识》复习思考题 参考书目:《农业概论》(翟虎渠主编,高等教育再版社,2006年第二版) 第一章绪论 1. 农业是怎样的一个生产部门?什么是农业?P1 利用植物和动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培育以取得农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通常分为种植业和饲养业两大部分。 2. 农业的本质或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特性是什么?P2 农业的本质或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特性就是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有机交织。 3. 农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P2-3 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自然环境的强大影响; 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季节性; 土地是基本生产资料 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生物有机体 自然环境的强大影响 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连续性 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农业生产的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的差异 农业生产的多变性 农业生产的综合性 4. 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的主要贡献有哪些?P4 ①提供了人类生存最必要的生活资料;②提供了其他部门发展必不可少的劳动力;③提供了其他部门发展所需要的部分原料。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出口农产品也是获取外汇以进口本国工业化所必需的机械设备的主要甚至唯一途径。因此,对这些国家来说,农业还可以间接地为现代化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 5. 农业在现代社会中的经济作用P15 工业革命以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已经大为下降。但是,农业在整个经济及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可以归结为产品、市场、要素和外汇四个方面。 产品贡献,指的是农业部门所生产的食物和工业原料。 市场贡献,指的是农业部门对工业产品的市场需求。 要素贡献,指的是农业生产要素向其他部门的转移。 外汇贡献,指的是农业在平衡国际收支方面的作用。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农业在经济方面的上述四种贡献同样存在。 农业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它与其他经济部门的关系。此外,农业在缓解以至消除就业问题方面的作用更不可忽视。 6 农业在现代社会中的生态环境作用P16 农业是出现最早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首先造成人为生态环境问题的部门。人类已经从历史中吸取了教训,农业生产从总体上看已趋向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同时,与其他部门相比较,在合理经营的条件下,农业不仅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小,而且能在相当程度上减轻其他部门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在一定范围内改善生态环境。 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①保护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②控制和治理

麻精药试题带答案

麻醉药品及精一药品培训考核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选择题 (每题2分,共15题30分) 1.《处方管理办法》规定:为门急诊患者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 D A.一日常用量B.三日常用量C.七日常用量D.一次常用量 2.医疗机构应建立各部门参加的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机构,其负责人应为B A.医院负责人B.分管负责人C.医务科长D.药剂科长 3.盐酸哌替啶注射剂不宜长期用于癌症疼痛和其他慢性疼痛治疗 D A.盐酸吗啡 B.罗通定 C.磷酸可待因 D.盐酸哌替啶 4.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规定,经考核合格并被授权的执业医师可在其医疗机构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D A.主治医师B.住院医师 C.执业医师D.经考核合格并被授权的执业医师 5.下列哪种药品不适用于《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管理C A.芬太尼 B.美沙酮 C.阿托品注射液 D.盐酸哌替啶 6.医疗机构应对麻醉药品处方、精神药品处方和毒性药品处方应单独存放,专用账册的保存期限应当自药品有效期期满之日起不少于()年B A.1 B.2 C.3 D.5

7.医疗机构应当要求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还真建立随诊或复诊制度。复诊或随诊间隔为C A.两周B.一个月C.三个月 D.四个月 8.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为住院病人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开具,每张处方为常用量A A.逐日一日B.逐次三日C.逐次一日D.逐日一次 9、关于麻醉药品出入库管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 A、入库验收必须货到即验 B、三人开箱 C、清点验收到最小包装 D、验收记录双人签字 10、第一类精神药品、麻醉药品(A) A、由指定的经营单位凭盖有医疗单位公章的医生处方配方使用,不准零售 B、仅供医疗单位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C、可供个医疗单位使用,也可由指定的经营单位凭盖有医疗单位公章的医生处方零售 D、可在普通商业企业销售 11、以下哪项说法不正确(D) A、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1年 B、医疗用毒性药物、精神药品及戒毒药品处方保留2年

2020年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临床使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2020年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临床使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①在本机构医疗内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的人员条件(A) A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 B取得职业医师资格的医师 C具有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D具有助理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②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2007年版本)》,以下属于麻醉药品的是(C) A丁丙诺啡 B哌醋甲酯 C可待因 D司可巴比妥 ③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2007年版本)》,以下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是(C) A阿片

B芬太尼 C氯胺酮 D蒂巴因 ④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2007年版本)》,以下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的是(D) A可卡因 B二氢埃托菲 C吗啡 D异戊巴比妥 ⑤为癌痛、慢性中、重度非癌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处方不得超过(C) A一日用量 B七日用量 C三日用量 D两日极量 ⑥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C)

B三日常用量 C七日常用量 D十五日常用量 ⑦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A) A一次常用量 B三日常用量 C七日常用量 D十五日常用量 ⑧盐酸哌替啶处方(D) A三日常用量 B七日常用量 C仅限于二级以上医院内使用 D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 ⑨阿片类药物术后应用时估计起始剂量的最佳方法是(C)

B大剂量冲击 C小剂量静脉滴定 D采用个体化剂量 ⑩药物成瘾性指的是药物的(A) A精神依赖 B身体依赖 C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 D以上均不对 ⑾引起骨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是(C) A局部压迫 B骨质酥松 C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痛风 D肿瘤转移 ⑿下面有关急性疼痛的描述错误的是(D)

《现代农业基础知识》习题测试

《现代农业基础知识》题库(选择题16题,判断题4题,问答题75题,共95题) 一、选择题 1.超级稻是指:( A ) A.产量特别高的水稻 B.米质特别好的水稻 C.抗性特别好的水稻 2.下列作物中,哪个不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 C ) A.玉米 B.大豆 C.高粱 3.广东最大的粮食作物是:( A ) A.水稻 B.玉米 C.马铃薯 4.“绿色革命”发生在上世纪( B ) A.30年代 B.50年代 C.70年代 5.水稻占广东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 C ) A.60% B.70% C.80% 6. 在有机食品生产过程中,是否可以使用化肥?( A ) A.不可以 B.可以 C.无所谓

7.根据我国的有关行业分类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畜牧业包括牲畜的饲养、猪的饲养、家禽的饲养、狩猎和捕捉动物、其他畜牧业,其中牲畜包括以下哪类动物:( A ) A.牛的饲养 B.猪的饲养 C.鸡的饲养 D.狗的饲养 8.广东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十分丰富,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畜禽品种有9个,其中不包括以下哪一个品种:( D ) A.蓝塘猪 B.惠阳胡须鸡 C.乌鬃鹅 D.岭南黄鸡 9. 广东省在配套系选育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先后培育出了3个猪配套系和13个肉鸡配套系,其中不包括哪个配套系:( C ) A.深农猪配套系 B.岭南黄鸡Ⅰ号配套系 C.PIC猪配套系 D.华农温氏猪Ⅰ号配套系 10.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以下哪一种药物是国家明文禁止添加的违禁药物,不能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B ) A.玉米 B.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 C.食盐 D.维生素 11. 以下哪一个国家是全世界养猪业最发达、猪肉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C ) A.古巴 B.朝鲜 C.丹麦 D.澳大利亚

农业基础知识考试题

______镇______村姓名_______得分_____ 农业基础知识考试题 一、填空(每题4分,共40分) 1、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和侧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顶芽旺盛生长时,会抑制侧芽生长。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顶芽停止生长,一些侧芽就会迅速生长。这种顶芽优先生长,抑制侧芽发育现象叫(顶端优势)。 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根据土壤肥沃程度等情况种植适当(密度)的植物。 4、微量元素肥料可作基肥、种肥或追肥施用。为节省肥料,提高肥效,通常采用条施或(穴施)方法。一般亩用量1—2公斤。土壤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有一定的后效,需隔年施用。 5、经过加工造粒的复合肥比粉末肥分解缓慢、不易流失和挥发、肥效持续时间长,宜做(底肥)使用。复合肥不宜用于苗期肥和中后期肥,以免作物贪青徒长。 6、叶面施肥吸收见效快、养分利用率高、能迅速改善作物(养分)供应状况。腐殖酸类、氨基酸类叶面肥还能增强作物抗逆性,明显改善产品品质。 7、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新技术是将(秸秆还田)、免耕和轻型栽培三者的优点充分结合起来,进行科学组装形成配套的新技术 8在除草剂的分类上,根据使用方法分为茎叶处理剂和土壤封闭处理剂;根据其作用方式分为选择性和(灭生)性两类;根据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性分为触杀型除草剂和传导型除草剂;根据化学成分分为磺酰胺类除草剂及苹果酸类除草剂等等。 9、我国农药现在使用最多的剂型是(乳油)、可湿性粉剂、粒剂、水剂、烟剂等,每种农药可以加工成几种剂型,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10、(化学)灭鼠是指选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杀鼠剂拌成毒铒,用毒铒杀灭害鼠的方法。是现在应用最为广泛,操作简单、工效高、见效快、灭效好、投资少的杀鼠方法。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循环农业就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我国传统农业采用的是一种( A )的循环生产方式。 A、初级 B、中级 C、高级 2、无公害蔬菜是按照相应生产技术标准生产的、符合通用卫生标准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安全蔬菜。严格来讲,无公害是蔬菜的一种(A ),普通蔬菜都应达到这一要求。 A、基本要求 B、最高要求 3、杂交水稻种子颖壳闭合不严,种子内部菌源相对较多,在浸种催芽时,若处理不得法,极易发酸、发臭、发粘。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浸种( B )催芽技术。

麻精药品考核试题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培训及考核试题 单位:科室: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处方管理办法》规定:为门急诊一般患者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 A.一日常用量 B.三日常用量 C.七日常用量 D.一次常用量 2.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规定,以下哪级医师可以在医疗机构内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A.主治医师 B.住院医师 C.执业医师 D.经考核合格并被授权的执业医师 3.下列那种药品不适用于《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管理?()A.芬太尼 B.吗啡 C.阿托品注射液 D.盐酸哌替啶 4.以下为同类药品的是()。 A.吗啡、阿托品、哌替啶 B.氯硝西泮、艾司唑仑、佐匹克隆C.氯胺酮、可待因、羟考酮 D.可卡因、可待因、咖啡因 5.《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有效期为()。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半年 6.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为住院病人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___开具,每张处方为___常用量。 A.逐日一日B.逐次三日C.逐次一日D.逐日一次7.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的专用处方颜色为()。 A.淡红色 B.浅黄色 C.浅绿 色D.白色 8. 医疗机构应当要求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每()复诊或者随诊一次。 A.一个月 B.三个月 C.五个 月D.半年 9. 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以下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是( )。 A. 罂粟壳 B. 芬太尼 C. 氯胺酮 D. 佐匹克隆 10. 哌醋甲酯治疗儿童多动症时,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 A. 一日常用量 B. 三日常用量 C. 五日常用量 D. 七日常用量 E. 十五日常用量 11.以下哪种不是同一类镇痛药?()

现代农业基础知识试题库

《现代农业基础知识》题库 (选择题16题,判断题4题,问答题75题,共95题) 一、选择题 1.超级稻是指:( A ) A.产量特别高的水稻 B.米质特别好的水稻 C.抗性特别好的水稻 2.下列作物中,哪个不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 C ) A.玉米 B.大豆 C.高粱 3.广东最大的粮食作物是:( A ) A.水稻 B.玉米 C.马铃薯 4.“绿色革命”发生在上世纪( B ) A.30年代 B.50年代 C.70年代 5.水稻占广东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 C ) A.60% B.70% C.80%

6. 在有机食品生产过程中,是否可以使用化肥?( A ) A.不可以 B.可以 C.无所谓 7.根据我国的有关行业分类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畜牧业包括牲畜的饲养、猪的饲养、家禽的饲养、狩猎和捕捉动物、其他畜牧业,其中牲畜包括以下哪类动物:( A ) A.牛的饲养 B.猪的饲养 C.鸡的饲养 D.狗的饲养 10.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以下哪一种药物是国家明文禁止添加的违禁药物,不能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B ) A.玉米 B.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 C.食盐 D.维生素 11. 以下哪一个国家是全世界养猪业最发达、猪肉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C ) A.古巴 B.朝鲜 C.丹麦 D.澳大利亚 12. 农产品加工是把种植、养殖等的农副产品按其用途分别制成成品或半成品的生产过程。针对原料的加工程度而言可分为(B)。 A.种植、初加工、深加工 B.养殖、初加工、深加工 14. 微胶囊技术可广泛地应用于油脂行业中, 油脂中的许多不饱和脂肪酸,与空气接触会发生氧化酸败,而微胶囊化能够保护这些活性成分,降低其挥发性,使其与空气隔绝,从而起到(A)的作用。 A.抗氧化 C.易吸收 B.易溶解 15. 超高温杀菌技术,是指将流体或半流体在2.8秒内瞬间加热,然后再迅速冷却到30℃~40℃的杀菌技术。瞬间加热所需的温度是(B) A.110℃~130℃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培训试题及答案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试题 1、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标签应当印有。 2、和的临床试验,不得以健康人为受试对 象。 3、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定点生产企业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时,全国性批发企业、区域性批发企业和专门从事第二类精神药品批发业务 的企业在向其它企业、单位第二类精神药品时,应当核实企业或 单位的、采购人员的,无误后方可销售。 4、全国性批发企业、区域性批发企业从事第二类精神药品批发业务。 5、除经批准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外,其它药品经营企业从事第二 类精神药品零售活动。 6、区域性批发企业从全国性批发企业购进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7、区域性批发企业在确保责任区内医疗机构供药的基础上,可以在行政 区域内向其它医疗机构销售药品和精神药品。 8、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不得。 9、企业、单位之间购销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一律禁止使用。 10、不得向销售第二类精神药品。 11、全国性批发企业、区域性批发企业、专门从事第二类精神药品批发业务的企 业配备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人员和人员,应当相对稳定,并每年接受不少于学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业务培训。

12、全国性批发企业、区域性批发企业、专门从事第二类精神药品批发业务的企 业应当建立对本单位安全经营的。定期对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保证制度的执行,并根据有关管理要求和企业经营 实际,及时进行、和;定期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和, 并。 13、全国性批发企业、区域性批发企业、专门从事第二类精神药品批发业务的企 业应当按照要求建立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其指定机构报送麻醉药品和精神 药品经营信息的网络终端,及时将有关、、 情况通过网络上报。 答案: 1、专用标志 2、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 3、销售销 售资质文件身份证明 4、可以 5、不得 6、可以 7、本省麻醉第一类 8、零售 9、现金 10、未成年人 11、管理直接业务10 12、评价机制考核修改补充完善检查保养维护记录 13、购进销售库存

麻醉药品考试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和管理考核试卷科室_____姓名_____成绩_____ 判断题 (共 7 题,每题 3 分) 1、执业医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资格后,方可在本医疗 机构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并可以为自己开具该种处方。 (错) 2、癌痛的评估通常需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疼痛部位、范围、性质、程度等。(对) 3、医师应当按照卫生部制定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开 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对) 4、非甾体抗炎药没有剂量极限性(天花板效应)。(错) 5、门(急)诊癌症疼痛病人和中、重度慢性疼痛病人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 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首诊医师应当亲自诊查病人,建立相应的病历,要求其 签署《知情同意书》。(对) 6、在癌痛治疗过程中,一些药品为控释片,不可掰碎服用(对) 7、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红色,右上角标注“麻、精一”(对) 填空题 (每空项 2 分) 1、为门(急)诊病人开具的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 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 不得超过( 3 日)常用量。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7 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 得超过( 3 日)常用量。哌醋甲酯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时,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 15 )常用量。 2、评估疼痛程度方法包括:NRS法、(VRS法)、(VAS法)。

3、癌痛治疗常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 4、癌痛治疗常见阿片类药物除吗啡外,还包括(羟考酮)、(美沙酮)等,(度冷丁)不作为癌痛治疗常用阿片类药物。 5、吗啡主要副作用包括(便秘)、(恶心呕吐)、(呼吸抑制)。选 择题 (单选,共 7 题,每题 3 分) 使用麻醉药品的医务人员必须( C) A.是有处方权的医生 B.是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C.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经考核能正确使用麻醉药品 D.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在癌痛治疗中,关于吗啡的用法,错误的是( A) 首次标准剂量是用缓释片5~10mg,每 4h 一次,口服 首次给药后若病人处于极度嗜睡状态并已止痛,第二次时应减量50% 对强阿片类药物无效时,可考虑使用神经阻滞等 便秘是最常见的副作用,其次为恶心、呕吐等 应预防性服用番泻叶 3、关于用阿片类药物癌症疼痛治疗时辅助药物的使用原则,错误的是 ( D ) 治疗特殊类型的疼痛 改善癌症病人发生的其他症状 增加主要药物的镇痛效果或减轻副作用

麻精药试题带答案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麻醉药品及精一药品培训考核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选择题 (每题2分,共15题30分) 1.《处方管理办法》规定:为门急诊患者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 D A.一日常用量B.三日常用量C.七日常用量D.一次常用量 2.医疗机构应建立各部门参加的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机构,其负责人应为B A.医院负责人B.分管负责人C.医务科长D.药剂科长 3.盐酸哌替啶注射剂不宜长期用于癌症疼痛和其他慢性疼痛治疗 D A.盐酸吗啡 B.罗通定 C.磷酸可待因 D.盐酸哌替啶 4.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规定,经考核合格并被授权的执业医师可在其医疗机构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D A.主治医师B.住院医师 C.执业医师D.经考核合格并被授权的执业医师 5.下列哪种药品不适用于《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管理C A.芬太尼 B.美沙酮 C.阿托品注射液 D.盐酸哌替啶

6.医疗机构应对麻醉药品处方、精神药品处方和毒性药品处方应单独存放,专用账册的保存期限应当自药品有效期期满之日起不少于()年B A.1 B.2 C.3 D.5 7.医疗机构应当要求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还真建立随诊或复诊制度。复诊或随诊间隔为C A.两周B.一个月C.三个月 D.四个月 8.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为住院病人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开具,每张处方为常用量A A.逐日一日B.逐次三日C.逐次一日D.逐日一次 9、关于麻醉药品出入库管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 A、入库验收必须货到即验 B、三人开箱 C、清点验收到最小包装 D、验收记录双人签字 10、第一类精神药品、麻醉药品(A) A、由指定的经营单位凭盖有医疗单位公章的医生处方配方使用,不准零售 B、仅供医疗单位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C、可供个医疗单位使用,也可由指定的经营单位凭盖有医疗单位公章的医生处方零售 D、可在普通商业企业销售 11、以下哪项说法不正确(D)

麻精药品培训学习试题及答案

麻精药品培训学习试题及答案 科室: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题,每题 2 分,共40 分) 1. 在本医疗机构内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的人员条件是( A ) A.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 B.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 C.具有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D.具有执业药师资格的药师 2. 开具麻醉药品应使用下列哪种处方( A ) A.麻醉药品专用处方 B. 普通药品专用处方 C.儿科专用处方 D. 急诊处方 C ) 3. 按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07 年版本)》,以下属于麻醉药品的是( A. 苯妥英钠 B. 卡马西平 C. 可待因 D. 苯巴比妥 4. 对于癌症病人常用的首选给药方法是( A ) A.口服给药 B. 直肠给药 C.注射给药 D. 静脉给药 5. 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联合推荐的癌症疼痛的首选药物是( D ) A.强痛定注射剂 B. 哌替啶注射液 C.曲马多胶 D. 吗啡控释片 6.为癌痛、慢性中、重度非癌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处方不得超 过(C) A. 一日用量 B. 七日用量 C. 三日用量 D. 两日极量 7. 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 A ) A. 一次常用量 B. 3日常用量 C. 7日常用量 D. 15日常用量 8. 盐酸哌替啶处方( D ) A. 3日常用量 B. 7日常用量 C. 仅限于二级以上医院内使用 D. 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 9.合成类麻醉药品应除外( A ) A.可待因 B. 苯巴比妥 C.哌替啶 D. 卡马西平 10. 精神类药物术后应用时估计起始剂量的最佳方法是:( C ) A. 首次剂量加倍 B. 大剂量冲击 C. 小剂量静脉滴定 D. 采用个体化剂量 11. 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不良反应除外以下哪项之外都是:( D )

麻醉药品管理培训考核试题

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培训考核试题 姓名:科室:分数: 一、填空(40分,每空2分) 1.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注射剂,每张处方为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日常用量。 2.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日常用量。 3.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日常用量。 4.《处方管理办法》要求为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当开具,每张处方为日常用量。 5. 国家对_ 药品、_ _药品、__ 药品、药品等实行特殊管理。 6.慢性癌痛的治疗手段有_ 、_ _和_ 。 7.从法律的角度看,毒品主要有三个特征,它们是、和/ 。 8.是区别和界定毒品与药品的分界线。 二、选择题(20分,每空2分) 1.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期限为(),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

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2.麻醉药品只限用于() A、癌症止痛的需要 B、临床手术的需要 C、医疗和科研的需要 D、戒毒的需要 3.关于镇痛药曲马多描述错误的是:( ) A. 属于人工合成的阿片类中枢镇痛药。 B. 它具有独特的双重镇痛机制,即兼有弱阿片和非阿片两种性质。 C. 曲马多主要用于中等程度的各种急性疼痛和手术后疼痛,由于其对呼吸抑制作用弱,尤适用于老年人和婴幼儿的镇痛。 D. 可以作为癌症三阶梯治疗方案的备选药物。 4.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 便秘 B. 呕吐 C. 癫痫 D. 呼吸抑制 5.以下有关阿片类镇痛药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阿片类药物是治疗中、重度疼痛的常用药物 B. 阿片类药物治疗慢性非癌痛安全有效 C. 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在所有慢性非癌痛的患者中,随时可采用阿片类镇痛药物 D. 长效阿片类镇痛药较少产生较高的血浆峰浓度,因此可减少患者觅药的中枢机制,较少产生正反馈 6.下列是使用阿片类药物时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A. 出现中度以上疼痛应早期、少量应用,经常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三农基础知识

传统农业主要的生产工具是铁木制农具,以人畜力作为动力,实行手工劳作,生产者根据累世相承的经验和技能组织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发达的科学农业,它既包涵有高水平的综合生产能力,诸如有现代科技、现代装备、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等特征;又包涵有现代制度,诸如有现代管理、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等特征;更重要的特征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成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现代生产要素引入或技术进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要素优化配置的过程或制度创新的过程。 科学科学是正确反映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它包括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两层含义。根据观察和研究的范围,可把科学划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三大体系。 技术科学是知识,而技术则是与人们的实际活动相联系并在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技能。在现代,技术是经物化的科学知识,是人类根据生产经验和应用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的总称。广义来说,技术还包括物化了的各种生产手段和其他物质装备。 农业技术是人们根据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工具和物质设施等,包括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 科技进步的概念1、狭义科技进步指自然科学技术本身(包括新产品和新的生产方法)及其在生产领域中的成功应用。2广义科技进步指产出增长中扣除劳动力和资金投入量增长的贡献份额后,所有其他生产要素的贡献份额之和。即除了狭义科技进步的内容外,还包括管理水平、决策水平、智力水平等软科学的进步,如经济体制改革、组织管理和决策方法的改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等。 农业科技进步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不断创造、掌握和应用生产效率更高的科学技术,以替代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的过程。 技术创新熊彼特的创新概念,是指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激励制度是组织者为了使组织成员的行为与其目标相容,并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潜能而执行的一种制度框架,它通过一系列的组织行为规范和设计的奖惩制度来运转。 农村是一个与城市相对的概念,泛指城市以外的一切地域空间。 农业科技成果指对某一农业技术研究课题,通过思考观察、试验研究所取得的,经过鉴定确认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创造性成果。农业科技成果一般分为理论成果、应用技术成果和软科学成果三大类。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具体是指在农业科技进步的内在推力和市场需求的外在拉力的共同作用下,把农业科技成果作为商品推向市场,由生产部门对科技成果实行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实现科技与经济全过程的结合。 农业技术推广是指利用试验、示范、宣传等手段,将所取得的农业科技成果转移到农业生产实践中,从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是对农业技术扩散的具体实施。 农业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依靠生物机能,通过劳动,协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化或控制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取得所需要的农产品并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社会生产部门。农民“是主要利用家庭成员的劳动从事生产并以此为经济来源的居民户,其特点是部分参与不成熟的投入要素和产出市场” 道德是由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等等的观念以及同这些观念相适应的由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来实现的人们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农业政策党和国家为了实现一定时期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制定的各种重大措施和行动准则。 劳动节约型技术是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生产中活劳动消耗的农业技术。 资源节约型技术指能使活劳动以外的其他生产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生产效率明显提高的农业技术。 中性技术是将劳动节约型技术和资源节约型技术密切结合,取长补短,综合运用的农业技术。中性技术综合上述两种技术的优点,能够使劳动 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同时提高。 政策:一定阶级为实现一定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 则和采取的重大措施。 农业政策实施又称农业政策执行,是指农业政 策方案正式确定批准之后,把政策所规定的观念 形态的内容变为现实行动的过程。 农业政策评估是指根据特定的标准,运用适当 的方法,对农业政策的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检 查、分析和评价,以对具体的农业政策做出优劣 判断。 传统农业的特点(1)技术状况长期保持不变; (2)持有和获得收入来源的偏好和动机状况亦长 期变化甚微; (3)人力资本稀缺。 现代农业的特点(1)现代农业是高效益多功能 的产业.(2)现代农业是高度科技依存型的产业。 (3)现代农业是生态环境友好的产业 (4)现代农业是高投入高保护的产业。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 念,二者之间即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主要体 现在:①目的、任务不同。②形态不同。③成 果和奖励方式不同。科学和技术也有本质的联 系,是密切相连、相互促进的。它们都是生产力 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研究是技术发明的理论基 础,促进技术不断进步;技术成果的不断创造, 为科学发展提供新动力。科学与技术逐渐交融, 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界线将更加模糊,科学与技术 日益一体化。 农业技术的作用(1)农业技术是农业生产力的 首要要素。(2)农业技术进步推动了农业生产变 革。(3)农业技术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农产品产量 的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4)农业技术进步是 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变革的主导因素。 农业科学技术的结构农业科学技术由基础性研 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构成的。农业技术的经 济类型(一)劳动节约型技术(二)资源节约型 技术(三)中性技术(一)根据农业技术的存在 形态1、物化形态。主要指工具、肥料、良种、 农药等。2、设计形态或意识形态。如技术资料、 设计书、专利权、发明权等。3、能力形态或经 验形态。如劳动生产技能、经验等。 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包括农业技术科学、农业工程 科学和农业经济科学。具体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 内容:(一)由育种学提供的有关动植物品种改 良的技术知识。(二)有关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 的技术知识,(三)有关农产品收获、采伐、捕 捞和贮藏、加工的技术知识,是关于农业生产过 程产后环节的知识体系;(四)为改进生产手段,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效实施各种农业技术的农 业工程学知识,(五)对农业经济活动进行管理 和分析的知识体系及方法论,可以有效地指导人 类对自身经济行为的选择,包括经济学和管理学 两大门类。 科技进步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经济系统。作 为经济系统,它至少包括农业科学研究体系、农 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 业教育体系等四个亚系统。 农业科技进步的内容1、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物化 为生产资料。2、农艺制度的变革与新农艺方法 的出现。3、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的出现与应 用(软科学)。4、农业生产者素质的提高。 农业科技进步的阶段1、农业利技成果的生产(创 新);2、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3、农业科技成果 的扩散与推广应用。 农业科技进步的类型(一)按照农业生产部门可 划分为种植业、林业、养殖业等科技进步;(二) 按照科技内容的不同可分为硬技术和软技术科 技进步;(三)按照科技贡献的不同方式可划分 为机械型和生物型科技进步;(四)按照科技对 农业投入要素边际生产率的不同影响可划分为 劳动集约型、资源集约型和中间型科技进步等。 农业科技进步的特点(一)系统性(二)渐进 性(三)外生性(四)周期性(五)复杂性1、 区域适应2、综合性、相关性3、研究开发周期 长4、新技术的应用效果具有不确定性 农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一)追求产量目标 (二)追求质量目标(三)追求利润目标(四) 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目标 农业外部发展的拉动(一)农村产业结构变(二)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农业 现代化(四)全球经济一体化 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作用(一)拓展经济 赢利边界,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替代稀缺资源, 降低生产成本(三)提高农产品质量(四)促进 农业产业结构变革(五)提高农业的效益 21世纪的农业科学技术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1.农业科技将向深度和广度发展;2.现代农 业科学在学科分化、分工与更新的同时,将走向 新的综合与联合;3.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研究 的更大进展和更广泛应用,使农业成为生物技术 最有应用价值的产业;4.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更紧密结合 技术创新的内涵、类型及特征新组合应包括: ①引进新产品;②引进新技术;③开辟新市场: ④控制原料新的供应来源;⑤实现产业的新组 织。技术创新的基本含义是指与新技术(包括新 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有关 的技术经济活动。技术创新的主体就是“企业家” 技术创新的分类一是宏观与微观分类法,二是 创新客体与主体分类法,此外,还可以根据技术 创新过程中技术变化强度的不同,分为渐进性创 新和根本性创新;根据创新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 技术创新的特征①创造性②风险性③连续性。 农业技术创新中的制度安排(一)激励制度 (二)组织制度实现农业科研组织结构的模式转 换,将原来松散型,板块式结构转变为社会网络 结构,明确管理职责和分工,建立起有明确分工 的科研开发组织体系格局就显得尤为重要(三) 投入制度农业科技产品及服务拥有“公共品”和 “准公共品”的属性特点,具有很大的溢出效应。 由于农业企业数量偏少,投资技术创新能力弱, 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农业科研与开发的投资主体 仍然是政府。(四)科技管理制度按照有利于 技术创新与农业产业发展有效结合的原则,首先 应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其次,努力形 成国家层次农业科技重大问题的协商机制,建立 相配套的创新项目评估与监督体制,(五)其他 制度环境除以上制度安排外,农业技术创新还 受到法律制度、土地制度、风险制度及非正式制 度的影响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方向1、我国农业技术创 新的重点以挖掘农业资源的生产潜力、提高农 业资源利用率和转化率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技 术,提高土地生产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有选择 地发展劳动节约型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2、面向2l世纪,确保我国食物安全的我国农业 技术创新的优先领域①高产、优质、高抗动植 物新品种选育技术. ②节水、节肥、节约能源和 节省饲料的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③现代集约 化种养技术。④农业生物灾害防治。⑤农产品储 运加工技术。 农业技术创新道路具体涉及:实行基础研究和 应用研究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 自主研究和技术引进相结合;科学研究与成果推 广相结合。 农业科技成果与农业发展结合前期的障碍 (1)农业科技成果供方的障碍(2)农业科技成 果需方的障碍(3)农业科技成果本身的障碍 农业科技成果与农业发展结合中的障碍(1)农 业科技成果需求主体障碍(2)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的障碍.一般而言,农业技术扩散从而农民接受 新技术主要经过三个阶段:①了解新技术;②被 说服,喜欢新技术;③决定采用(或拒绝)新技术 等三个阶段。 一、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 (一)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必然性1.农业发 展现状与新形势迫切需要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 2.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 择.(二)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含义适合于产业 化的农业科技成果的主要特征是:①科技含量 高。②可靠性和可控性强。⑧符合市场需求。④ 经济效用比高。⑤物化性强。(三)农业科技成果 产业化的模式1.以大型企业为依托,集科研开 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科研转化模式2.以农 业科技成果科研单位为依托的科研开发一体化 模式3.农业科技示范区模式4.技术推广网络 模式 技术特性对技术扩散的影响农业新技术的特性 是影响技术扩散的重要因素。易于扩散的新技术 具有以下特性:1、获利性2、简明性和易操作性 3、可分性。 4、传播性 农业技术推广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选定推 广项目,进行推广试验,选择示范单元进行示范, 大面积推广,反馈和进研究。 新时期现代农业技术的新特征一、生物化 二、信息化三、安全化四、环保化五、循环 化六、标准化 农业科技研究活动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一、创新 研究更趋动态化和群体化二、非线性科学将在 农业科技研究中获得广泛应用三、农业科技研 究体系将更加优化、配套和完善四、农业及其 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将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