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葡萄酒的家庭酿造方法

葡萄酒的家庭酿造方法

红葡萄酒的家庭酿造方法(自然发酵)

一、准备
1、季节
选择气温大概在15--28度左右、产葡萄的季节。葡萄酒的最佳发酵温度是18-25度,温度高了(超过30度)要变酸,温度低了难以启动发酵。

2、葡萄品种的选择
酿红葡萄酒必须用红色葡萄,颜色越深(紫黑)越好,成熟度越高越好,红皮红肉更好。如果能买到专用酿酒葡萄那就更好了。其它如紫玫瑰、巨峰葡萄,也可以。
 葡萄酒的酒精度是靠葡萄内所含的糖分转换而来,红葡萄酒的颜色来源与葡萄皮肉所含的色素,所以,应尽量选择成熟度好、新鲜、干净卫生的葡萄用来酿酒。

3、葡萄的前期加工
买回的葡萄,用清水简单整串清洗(不要用手一颗一颗的洗,要保留葡萄皮上的天然酵母。能买到葡萄酒专用酵母就另当别论)、摘颗、挑选(去掉不成熟、坏颗)、晾干待用。

4、工具准备
选用一个玻璃、瓷器(坛子)或不锈钢罐瓶洗净,用热水消毒,晾干待用(用来发酵葡萄酒的)。初学者使用玻璃瓶更好,这样可以随时观察到葡萄酒的整个发酵过程。

二、制作
1、将葡萄破皮入罐(瓶)
将洗净、晾干的葡萄破皮装入罐中。葡萄汁液与葡萄皮接触,有助皮上的天然酵母繁育快速启动发酵。红葡萄破碎程度挤破即可,避免捣成糊状给后期的过滤造成麻烦。在操作时一定要将双手洗净消毒,能带一次性手套更好。在整个过程中不能使用金属器具(不锈钢除外)。葡萄装罐不要超过2/3,要预留1/3的空间用于发酵膨胀。

2、密封放置、观察发酵进展
葡萄装罐完成后用保鲜膜密封罐口(可用带子系牢)。大约24小时后,会开始冒包、产生气体,保鲜膜会向外突起。这说明发酵过程已正常启动。

3、加糖(约10%,分两次加入)
在发酵启动的第二天(制作的第3天)加入约5%的糖,并要充分搅拌使之溶解。隔2天再加入5%的糖,方法同第一次加糖。加糖的目的在于提高酒精度(17克糖/升葡萄汁可以提高1%的酒精度,葡萄酒酿造中15%的酒精度是极限),酒精度应该在12%至15%之间才易于保存(葡萄自身的糖一般可以使酒精度达到7%--9%)。
也有在制作的第一天就加糖的,这样并不好,这会延缓发酵过程的启动。因为酵母是单细胞生物,糖分浓度太高会使其细胞内压增高,影响酵母的繁殖。正确的方法是在发酵的高峰(第2-3天),这时糖分已经开始变低,此时加糖正好维持糖分含量。分次加的目的也是为了不使糖分变化太大。
加糖要在发酵起动后二天或第三天,那时发酵最旺盛,酒中酵母含量达到最大,酵母活力旺盛,这时候加糖,有利于发酵的比较彻底,不留

下残余糖,保证酒的稳
定。残余的糖会被乳酸菌分解带来刺激和苦味。

4、发酵过程大概7天
发酵过程有启动、高峰、结束大约要持续7天。现象是开始的时候小量出现气泡(糖=>酒精+二氧化碳)、到气泡越来越多、再到气泡逐步减少到无(糖分耗完,发酵自然停止)。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每天要开瓶搅拌2--3次,目的是将浮起的皮搅入汁中,防止发霉。同时也使葡萄皮中的有益物质充分溶解。

5、第一次分离
在发酵启动后的约5天(制作的第7天,也有第10天才过滤的),要将发酵完成的葡萄酒进行酒、渣分离。方法可以是过滤,或者先虹吸后再对渣进行过滤。

6、第二次分离
如果第一次过滤效果不佳,可以将过滤后的葡萄酒静置24小时后,再用虹吸法将上部清亮的酒液吸出,这样可以分离出清亮的葡萄酒液。

三、后发酵
将过滤分离后的葡萄酒液,装入清洁容器密封进行后发酵20-30天。
此时容器最好不留空隙,切断氧气,防止细菌侵入。也可在液面上加些食用酒精,酒精比重比葡萄酒小,浮在表面形成保护层隔断氧气。同时要避光,防止酒色氧化变浅,所以,容器不能用透明的瓶。后发酵时用软木塞密封装瓶:
后发酵不是靠酵母发酵,而是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因此不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瓶内压力不会继续增大,没有爆瓶危险。
但如果加糖过多,7天后没达到止发酵点,酵母还在大量繁殖发酵,虽然过滤了,酒液还在大量冒二氧化碳气泡,此时如果马上密封,就会造成后发酵时瓶内压力增大,可能会顶开软木塞而喷出酒液。所以前发酵结束过滤后,要让酒液静止12小时,酒液不再冒大量气泡后再密封。

四、过滤、装瓶保存
1、第三次过滤
30天后启封,可以发现酒液变澄清,底部有一层沉淀,这是酵母完成历史使命后的“尸体”及杂质,工业上用这层东西做成酵母膏。
上层的清纯酒液同样用虹吸或过滤的方法再提纯一次。
2、蛋清澄清
如果过滤后的葡萄酒不是很清亮,可以加入蛋清澄清3天。一个鸡蛋的蛋清可以澄清大约25-30升酒液,方法是取适量的蛋清,用葡萄酒液溶解,加入葡萄酒中,搅拌均匀,静置3天后再用虹吸法分离。
3、调制、装瓶
加糖(根据个人口味决定,最好是在饮用的时候再加)、加食用酒精(葡萄酒的酒精度调到15-18度更好保存),用不透光的酒瓶灌装(装满,不要留空气)绝对密封,低温、避光保存。 存放温度最好在12~20度,酒瓶横躺或略微瓶口向下倾斜存放,可保存二年左右。
如果没有食用酒精,可以用散白酒加温约60度,冷却后加入。加温的目的是:蒸发出一

部分散白酒中的甲醇、甲醛和有害脂类
物质,以免喝了以后“上头”。食用酒精可以不加任何处理,那里的有害物质已经基本排除干净了。加多少酒精或白酒,自己计算一下(简单的数学)


五、等着享用吧
现在大功已经告成,就等着存放3个月之后再拿出来享用吧。存放3个月的目的是让葡萄酒进行自然陈酿,这样口味会更好些。
自然陈酿就是按前面方法装瓶密封的葡萄酒,在保存中发生了酯化作用、综合作用和缔合作用,使葡萄酒变得更加透明、芳香醇厚、稳定。


================================================================


6、自然陈酿。通过以上过程,利用鲜葡萄自酿出具有葡萄果色及优美葡萄酒香,酸甜适口的葡萄酒。如果不马上饮用,可装瓶(或坛子)密封,置于15~20度的条件下,可保存几个月甚至几年。在保存中,葡萄酒自然陈酿,发生了酯化作用、综合作用和缔合作用,使葡萄酒变得更加透明、芳香醇厚、稳定。

酿就经勾兑的红葡萄酒:

 酒精发酵一般在1个礼拜左右就应该把皮渣过滤了。一般1个月后就可以喝了,最好是3个月(过冬)经过一段时间的隔氧、低温、静置、沉淀、过滤后喝更好。除渣后期的过滤,只需静放一段时间后,用虹吸法滤出上部清澈的酒液后满瓶(尽量减少容器内的空气)、密封(隔氧)存放,丢掉底部沉淀。

过滤后然后依次是:什么都不用加,相对密封15天进行二次发酵;加入蛋清澄清3天;去出沉淀物,加糖、加食用酒精并当时就装瓶(装满,不要留空气)绝对密封,低温、避光保存。
如果没有食用酒精,可以用散白酒加温约60度,冷却后加入。加温的目的是:蒸发出一部分散白酒中的甲醇、甲醛和有害脂类物质,以免喝了以后“上头”。食用酒精可以不加任何处理,那里的有害物质已经基本排除干净了。加多少酒精或白酒,自己计算一下(简单的数学)。

制作方法:1、用玫瑰香二茬葡萄酿出的酒颜色、果香、口感好。买回后冲洗、控干。2、可根据酿制量多少选择容器,如无毒无塑料桶即可。洗净、控干备用。3、把葡萄粒摘入比较厚的大塑料袋中,地上铺垫废纸箱,把装有葡萄粒的塑料袋放在上面用脚踩,把葡萄粒全部踩破,倒入桶内,加盖即可。4、一般经过12-24小时可自然发酵,产气、葡萄皮上浮。这时可按每5公斤葡萄加0.3-0.35公斤白砂糖充分搅拌,使糖全部溶解,每天搅拌5次以上。经过7—10天发酵,可分离酒液弃去皮渣,将清酒倒入洁净的容器内(纯净水桶、饮料桶),酒要装满容器并密封容器口

。在闭光处放30至40天,再用虹吸法倒瓶一次。弃去沉淀,即可。




三 加白糖量

发酵是微生物消耗葡萄汁液里的糖分泌出酒精的过程,酿酒用葡萄一般每百克内含糖13-15克,据经验每克糖经发酵后能产生0.6度左右的酒精,因此单靠葡萄本身的糖只能酿出8-9度的酒,要想酿出12-15度的酒,显然需要外加糖。

现在市售直接食用的葡萄往往可以达到15-20克糖含量,真正工业上的葡萄没这么甜。工业上每百克葡萄汁加糖约4-5克,并分成二次加入。酿出的酒约为10度酒精度。然后用其他工艺再提高酒精度。

我们自己土法酿制没有其他工艺手段,要想酿出12度的酒,就需要多加糖。根据一度酒需要1.7克糖计算,每百克葡萄汁需要外加8-12克糖,也就是说每斤葡萄汁要加40-60克白糖。糖加少了,影响发酵和酒精度;加多了,成本高。而且糖浓度太大,会使单细胞酵母的细胞壁渗透压过大,影响生长。糖太多,到了七天糖还没消耗完,也可能使酵母还拼命繁殖发酵,使前发酵停不下来,会使后发酵过于激烈,密封困难。

加糖一般分二次加入。第一次在装入葡萄后24小时,加入一半,3-4天后视发酵情况再加剩余的一半。

另外用冰糖也不理想,因为这种结晶糖溶解速度慢,会造成葡萄汁里一段时间内果液各处糖浓度不均匀,不利于均衡发酵。

四 前发酵

此阶段是让微生物大量繁殖发酵果汁成酒。工业上也有去皮、籽只发酵果汁的,然后加入单宁调节涩味,加入色素增加颜色。

我们土法是连皮、籽一起发酵。利用皮的色红素增加红色,利用皮、籽里含的丹宁增加涩味。所以葡萄皮颜色越红紫,酿出的葡萄酒颜色越深越漂亮。

这是紫玫瑰葡萄粉碎后的果液颜色:


其实一旦葡萄被捏破,发酵就开始,装瓶罐后,先在25-28度环境里放置24小时,不要加糖。

不要一开始就加糖,因为我们是利用野生天然酵母发酵,刚粉碎后要让酵母先大量繁殖,大约需要24小时,这在天然葡萄汁的糖浓度下最合适。因为酵母是单细胞生物,糖浓度太大,细胞壁上渗透压太大,会影响酵母的繁殖。

这以后大量酵母开始大量消耗糖分泌出酒精,排出二氧化碳,糖浓度下降,这时就需要及时加糖。

加糖后要搅拌均匀。

紫玫瑰葡萄果液前发酵初日:

前发酵时容器不能密封,酵母繁殖需要氧气,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的二氧化碳需要排除,还要将上浮的果皮按入果液中进行搅拌,又要分次加糖搅拌等一系列的操作,都需要开盖才行。

工业上只发酵葡萄汁时,严格控制温度在18-22度,时间为7-12天。如连皮、籽一

起发酵,则控制在25-28度为好,让皮、籽里的色红素及丹宁充分释放。

经过一周左右发酵,把糖消
耗完毕后自然停止发酵,果皮不再浮上来,即达到止发酵点。
但我们是过度加糖,发酵迅速、激烈,有时恐怕7天以上不能完全达到止发酵点,这样果皮、籽浸泡时间过长,葡萄皮浸泡时间过长反而会吸收色红素,致使酒色降低。因此6-7天后应把皮、籽过滤取出。

另外土法也不能保证恒温,偶尔温度高些也不要紧,激烈发酵时不但可以听到沙沙声,温度有时会升到33度,还会闻到强烈的酒味。从这点可以看出土法酿酒最合适是在秋季。

整个操作过程不能使用铁器。

前发酵结束过滤后的巨峰酒液:

五 后发酵

一般前发酵7天后,将果汁内的皮、籽用筛网或尼龙纱网布过滤取出,用滤纸再过滤一次,或待酒液静止12小时后用乳胶管虹吸方法吸出清纯酒液,装入清洁容器密封进行后发酵20-30天。

此时容器最好不留空隙,切断氧气,防止细菌侵入。也可在液面上加些食用酒精,酒精比重比葡萄酒小,浮在表面形成保护层隔断氧气。同时要避光,防止酒色氧化变浅,所以,容器不能用透明的瓶。

后发酵时用软木塞密封装瓶:

后发酵不是靠酵母发酵,而是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因此不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瓶内压力不会继续增大,没有爆瓶危险。

但如果加糖过多,7天后没达到止发酵点,酵母还在大量繁殖发酵,虽然过滤了,酒液还在大量冒二氧化碳气泡,此时如果马上密封,就会造成后发酵时瓶内压力增大,可能会顶开软木塞而喷出酒液。所以前发酵结束过滤后,要让酒液静止12小时,酒液不再冒大量气泡后再密封。

30天后启封,可以发现酒液变澄清,底部有一层沉淀,这是酵母完成历史使命后的“尸体”及杂质,工业上用这层东西做成酵母膏。

上层的清纯酒液同样用虹吸或过滤的方法再提纯一次。用不透光的酒瓶灌装,然后密封,存放温度最好在12度,酒瓶横躺或略微瓶口向下倾斜存放,可保存二年左右。

酿就经勾兑的红葡萄酒:


土法酿制葡萄酒步骤总结

1,取成熟前15天的紫皮中等颗粒的葡萄500克,挑出烂葡萄;

2,淋洗后用洗净的手摘除蒂,充分捏碎葡萄;

3,装入清洁的非金属容器加盖,在20-25度环境中放置24小时;

4,加入20-30克白糖,用木筷拌匀,并把葡萄皮按入果液中;

5,发酵3-4天后再加入20-30克白糖拌匀,并把浮起的葡萄皮按入果液中;

6,7天后发酵停止,用非金属筛网布和滤纸、细布过滤去掉葡萄皮及籽;

7,静止12小时,用乳胶管虹吸出清

纯酒液(或用滤纸、细布过滤)后装瓶密封;

8,30天后,再过滤一次装瓶密封、避光、低温、平躺保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