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基础测绘十三五规划

广东基础测绘十三五规划

广东基础测绘十三五规划
广东基础测绘十三五规划

附件1

《广东省基础测绘“十三五”规划》摘要

“十三五”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决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为进一步保持我省经济发展强劲动力,推动新常态下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四化”同步发展,落实城市发展转型,提高基础测绘服务保障能力,发挥测绘地理信息在政府及有关部门、行业中重要的支撑作用,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为广东省国民经济建设“一张图”和政府行政管理“一张图”编制提供基础保障,特编制广东省基础测绘“十三五”规划, 对2016—2020年我省基础测绘工作的主要任务进行科学指引和整体部署。

一、基础测绘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测绘成果更加丰富,传统基础测绘逐渐转型。初步建立了广东省以北斗为主的、多模卫星定位地基增强服务系统,成为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一部分,完善了珠三角区域高程基准框架。完成了广东省资源三号卫星数据的全覆盖、部分区域高分辨率航空影像数据的获取、全省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和多尺度、多源电子地图生产与更新等,为广东省国民经济一张图、信息化建设、重大项目支撑以及应急保障积累了更加丰富的数据资源。初步建成全省地名地址数据库,阶段性满足我省政务地图、公共平台等地图

生产与服务对地理信息的需要。初次实现了我省中小比例尺地图数据库建设和更新,满足省、市、县开展政务管理、规划公示、民生服务、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管理和专业地图数据的需求。还完成了潮州海域、湛江海域约1500平方公里的1:1万浅海滩涂测绘,逐步填补我省粤东、粤西海域滩涂数据的空白,不仅进一步充实省浅海滩涂水下地形数据库的信息数据,而且为加快沿海经济带和沿海城市带建设,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海洋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数据的现势性是其生命力体现的重要标志,数据更新尤其重要。传统基础测绘是以数据采集获取为主,不断填补空白,而社会对基础测绘成果的需求不断升级,成果应用不断深入,新时期的工作重点逐渐转向数据的持续更新与服务。另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方位需求不断凸显,各行各业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内涵与外延的要求更加严格,地理信息数据与公共专题数据的内在联系更受关注,单一的数据资源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与应用的需要。新时代必然是以基础地理数据为基础,依赖其空间位置,整合其它专题数据,建立标准统一,资源逐渐丰富、有机整合、内在联系和持续更新的大数据框架体系。

(二)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绩显著,智慧城市应运而生。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全面建设完成,形成了全省数据标准统一、特色各异的地理空间框架。完成

了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间断为社会提供权威、准确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并与21个地市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互联互通,实现了跨地区、跨部门的地理信息数据集成和交换,改变了地理信息数据离线服务方式,形成了一站式、全天候、不间断的在线使用和服务,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纵向多级、横向政府各部门的共享和交换。随着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数字城市相结合,感知、获取城市实时动态的信息,并对这些海量信息进行自动化地处理、识别、匹配、分析、整合,最后形成决策信息成为更高层次的需求,城市智能化、智慧化便成为关注的焦点,智慧城市成为发展趋势。

(三)测绘成果社会服务取得突破式进展,服务范围不断扩展。测绘成果通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对外发布,已向省直部门和21个地市的460多个系统提供在线服务,包括智能移动终端、应急管理、国土管理、气象预报、水利三防指挥、防震抗震指挥、文物普查、公安警用信息服务、园林绿化、治安监控、房产管理、公共卫生管理和公交规划等各个行业,大大缩短了建设工期,避免了重复建设,节约了财政投资。从成果利用的部分分析,大部分还是省、市级政府各部门,而地理信息产业链中的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所等,对测绘成果的需求非常迫切,因此,测绘成果的服务可以扩展到地理信息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产学研等方式的合作,有利于推动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推进科技创新。

二、“十三五”规划任务

(一)健全基础测绘信息化机制

在数据资源获取方面,建立矢量和影像的多源数据获取机制,通过采取空中对地观测,结合实地测量,综合利用卫星遥感、航空航天、无人机、大地测量、移动三维测量、手持移动终端采集等多种技术手段,快速、动态地获得测绘需要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尽可能实现数据获取的实时化、动态化,多样化,确保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来源的持续可靠,保障数据的丰富性。

在数据更新方面,建立数据快速更新机制,不断完善数据更新模式与更新方法,减少数据处理周期,提高自动化程度,保证数据的鲜活度与生命力,从而保障基础测绘成果的服务能力。

在数据共享利用方面,建立公共专题数据的共享交换机制,出台政策为保障,辅以技术为支撑,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载体,带动各部门公共专题数据的共享积极性,达成大数据共识。建立军地测绘资源深度融合机制,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快配套法规建设,切实加强军地测绘技术标准衔接,以国家标准为基础,构建军地衔接通用、协调互补的测绘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军地合作,加强军地测绘成果交换共享,建立军地测绘成果交换共享会商制度,定期进行工作协调,定期互通成果信息,广泛开展军地测绘区域合作。

在科技创新方面,按照市场主导、自愿结合的原则,有

效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形成多学科、多领域、多部门、开放式的集团作战、协同创新,密切结合产学研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沟通联系和协作,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二)完善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

继续加强和完善全省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开展北斗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网更新升级和广东省深度基准建设,形成陆海统一的广东省测绘基准体系,实现三维、高精度、动态、地心、覆盖全省国土、实用并与国家接轨的目标。加强全省平面和高程基础控制网复测和检测,进一步精化全省大地水准面,提高全省大地水准面的整体精度。通过新建、改建等方式,并整合广东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网资源,形成分布合理、陆海统一、支持北斗多模的广东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GDCORS)。依托GDCORS与广东省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建设以北斗为主、兼容GPS/GLONASS的多模卫星定位坐标实时服务系统,加快推进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的推广使用,力争在2018年底前在全省范围内全面统一使用CGCS2000。继续推进全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建设。建立全省测绘基准数据处理、分析与服务中心,建设省级测绘基准数据库,提升测绘基准社会化服务能力。建设广东省深度基准体系,优化广东省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建设陆海统一的广东省高程基准体系。积极推进平面、高程、重力三网结合。

加快推进现代测绘基准的广泛使用,大力发展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和位置服务及其在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中深度融合,提升导航电子地图、互联网地图等基于位置的服务能力,积极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建设和方便群众日常生活的移动位置服务产品,促进地理信息在公安警务、农业、林业、水利、交通、气象、消防、城管等行业中的产业化、规范化应用,培育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点。开展广东省北斗多模地面增强系统应用服务研究与推广,通过地面通信系统播发导航信号修正量和辅助定位信号,向用户提供厘米级至亚米级精密导航定位和大众终端辅助增强服务,促进北斗系统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的规模化应用。开展北斗移动终端位置服务系统研发,基于广东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研发导航电子地图、互联网地图等基于位置服务的移动位置服务产品。

(三)提高数据获取与更新能力

广东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面向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地理信息服务的唯一平台。平台在政府各部门和社会企业的应用初显成效,已初步发挥出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地理信息产业链的发展。从应用的效果来看,数据的有效性和覆盖度至关重要,是反映平台生命力的重要标志。但就目前数据情况而言,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尚未全省覆盖,经济欠发达县区的大比例尺数字线划图数据还不齐全,三维数据不尽理想。因此,数据的覆盖度有提升空间,服务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任

务有:

1、提高数据的有效性和覆盖度

影像数据方面,建立高分卫星影像获取机制,形成长效获取通道,实时对变化区域进行监测,一方面提升发展变化较快的珠三角地区影像现势性,另一方面提高珠三角以外地区的影像分辨率。

矢量数据方面,提高覆盖面,特别是海洋、江河湖泊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填补大比例尺数据空白,补充县一级的数字线划图数据的生产;研究基于影像快速更新方法,自动化判读提取变化信息,实现矢量的快速更新和级联更新;利用更新成果,实现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数据的快速生产。

三维数据方面,统一标准,扩大已有城市三维数据生产范围,扩充三维城市建设数量。

地图数据方面,更新补充各种比例尺基础地图数据,满足全省不同尺度地图编制的数据需求。对重点比例尺政务地图数据进行细化和更新,解决地名、居民地、交通附属设施等地图详细信息有效性不足的问题。更新完善全省行政界线数据库,整合多种数据来源的权属界线及经济单元界线。

进行数据挖掘研究与应用,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整合加工,挖掘数据,建立专题应用数据库。梳理建立历史地理信息数据库,为“一带一路”服务工程提供有力支撑。建立地名地址数据标准,建立地名地址采集及共享机制,更

新融合地名地址数据库,提高地名地址数据库现势性及准确性。

2、持续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数据持续更新是基础测绘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基础测绘成果数据推广应用过程中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十三五”期间,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数据更新模式,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多数据来源的方式,实现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持续联动更新,切实保障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现势性,为我省的地理信息服务工作提供长期有效的数据保障。

优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持续更新机制。加强基本比例尺尤其是1:1万及更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全面更新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完成广东省浅海滩涂水下地形测绘,建立各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级联更新机制,开展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升级,建设市级以上城市的实景三维模型。对全省DOM、DLG、DEM数据进行一次全面更新,并建库。其中,DLG更新思路: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和县级以上建成区进行全要素更新,其他地区进行核心要素更新。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更新方面,利用已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数字城市、数字县区以及“一村一镇一地图”工程的建设成果,进行面向服务应用的电子地图更新制作,包括政务版和公众版,建立完善省、市、县、镇、村五级地图数据,为省级平台推广应用服务,每年更新两次。

加强基础航空摄影工作,建立高分卫星影像数据的长期获取机制,提升卫星遥感影像获取能力,建立航天、航空、地面等手段相互补充、相互配套的立体式数据获取体系。

提高资源三号系列卫星应用系统数据获取和处理能力,加强光学、雷达、激光等高性能遥感数据自动化处理技术引进,结合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提升现有外业测绘技术装备能力,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分析能力。

加强无人机等小型化低空遥感装备和处理能力建设,配置地理信息快速获取、处理、提供的技术装备,根据不同地区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变化特点,规划建设省级应急测绘基地,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测绘服务装备调用与快速集结机制,显著增强各地测绘应急保障服务能力。大力推进无人机在数字城市、国土监管和应急测绘保障等方面的应用。

建立数据更新的新模式,针对基础地理信息持续更新具有的主动性、适时化、协同式、多元化等特点,研究设计顾及影像统筹更新、多尺度联合更新、增量质量控制的更新生产组织模式,建立数据动态更新技术模式,提高变化信息采集与更新处理的自动化程度和速度,以满足现代网络化、信息化条件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持续更新的需要。

(四)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水平

经过“十二五”的建设,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成果进一步丰富,广东省级和21地市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也建设完成,投入应用,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水平较以前明显提

升。“十三五”期间,继续保持这种良好发展势态,力争在数字城市转型升级、应用推广、应急测绘、公益服务、监管服务和国家安全等全面的测绘保障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全面提升测绘地理信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服务水平。

1、推进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升级

数字城市是城市地理信息和其他城市信息相结合、并存储在计算机网络上的、能供用户访问的一个将各个城市和城市外的空间连在一起的虚拟空间,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城市为城市规划、智能化交通、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基于位置的服务、城市安全应急响应等创造了条件,是信息时代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人口大规模增长,导致交通拥堵、医疗资源紧张、教育资源不均、环境污染等问题层出不断。传统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已经难以解决这些问题,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出现,智慧城市便应运而生。智慧城市建设则通过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和智能化手段,利用智能传感和智能决策调整城市运行方式,优化城市发展环境。

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与物联网相结合的产物,需要依托时空信息、网络传感器、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在数字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科学技术达到一定水平,社会需求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

在数字城市建设阶段,地理空间框架为城市信息化提供

了基于地理位置进行信息共享的公共平台,奠定了城市各项功能、应用及服务的空间信息化基础。但如何感知、获取城市实时动态的信息,如何对这些海量信息进行自动化地处理、识别、匹配、分析、整合,形成具备各部门特色的知识,智能化装配到不同的应用系统中,是智慧城市建设阶段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十三五”期间,以智慧城市建设为目标,在广东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基础上,结合物联网和云计算,拓展服务与应用,构建更高效的广东省地理信息云服务,建立智慧广东时空云平台,为“智慧广东”建设提供高适应度的基础支撑。通过开展时空数据建设、时空信息云平台开发、支撑环境完善和典型应用示范等试点工作,探索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建设模式、共享模式和服务模式,凝练工艺流程和标准规范,为全省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升级转型,以及后续大规模的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提供依据,为智慧城市、智慧区域和智慧中国建设奠定基础。

2、推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应用

2014年底,珠江三角洲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已建设完成,并升级为广东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水利厅、住房建设厅、地震局等部门提供在线数据应用服务,避免了重复建设,节约了财政资金,初步发挥了基础测绘成果的社会价值。在加大应用服务推广方面,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除了服务于政府各部门以外,加大力度开展地理信息公

共平台宣传与推广应用,扩大平台的服务群体,选取部分企业试点,从政策体制、数据和技术三个层面,共同研究形成企业应用模式,在企业内推广,以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3、构建公共专题数据共享交换体系

建立可支持广东省各政府部门之间的跨部门、跨行业的公共地理空间专题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与更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相关标准规范和安全保障体系;按照统一标准整合全省范围内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需要的公共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建成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基础框架的分布式专题信息资源数据库和数据发布、共享、交换、服务的软件系统体系;实现为政府提供基于政务外网的权威、精确、现势性强的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服务和信息交换共享服务,为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公众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服务。

4、增强测绘应急服务保障能力

进一步加强测绘应急服务的统筹协调,不断健全测绘应急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机制,建立完善的公共测绘应急服务体系,为防灾减灾、维护稳定、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结合国家“测绘技术装备及测绘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工程”实施,加大测绘应急装备能力建设,加强现代测绘技术装备与网络、通讯等信息基础设施的集成。大力推进无人飞机、轻型飞机等装备的广泛应用,发展长航时航空遥感摄影平台,配置地理信息快速获取、处理、提供的技术装备,显

著增强各地测绘应急保障服务能力。强化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和信息共享,实现对重大公共事件的快速处理。

5、加强公益性地图服务保障

加强标准地图服务建设。建立标准地图更新机制,建设覆盖全省及各市域的系列标准地图,形成地图版式及基本要素权威地图标准;充分利用在线服务平台,为部门及公众提供易于获取的基础地图标准服务。

加强地图更新能力。建立地图数据更新维护机制,实现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快速地图制图机制,建立常规地图储备更新及特殊地图应急制作机制,形成应急地图响应体系,为应急指挥、抢险救灾、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迅速及时的支持。

加强地图服务保障。建立政务地图保障机制,为政府部门用图、省级重大工程用图、突发事件用图等方面及时制作提供各类地图;对省级地图、市县等公开版地图建立更新机制,更新变化的信息,出版年度最新地图。加强全省“一村一镇一地图”建设,充分利用村镇地名成果,为农村工作、应急救灾提供支撑。

加强在线地图服务能力。坚持“天地图”公益性服务导向,全面整合各类地理信息资源,保障“天地图?广东”节点数据现势性,加大“天地图”应用推广力度。整合在线电子地图服务资源,升级强化在线电子地图服务平台,向内容和样式可订制服务转型,面向部门及公众提供更灵活更专业的在线地图

服务。依托在线地图服务,形成良好的地图应用生态圈,促进地图资源共享共用。

6、完善测绘地理信息监管与服务平台

加强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监管与服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赋予各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是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大力推进测绘工作依法行政的具体措施,对优化、整合与共享测绘地理信息资源、加强地理信息市场监管、提升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015年,我省启动测绘地理信息监管与服务平台建设,一期目标是初步建立测绘监管资源中心,完成省级门户网站建设,梳理测绘相关的业务流程以及同相关系统之间的联系,实现几个核心业务(如项目备案、成果汇交、成果发布、成果申请利用等)的在线服务和成果全生命周期的监管。

测绘地理信息监管与服务平台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监管与服务是常态化工作。“十三五”期间,深化平台建设,完善测绘监管数据库,实现所有测绘业务的网上办理服务,促进和指导地市平台建设,完成省、市之间的在线联通,实现全省监管云服务,从而达到“以图管测,足不出户,即可办事”的测绘行业服务新目标。

7、建立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信息资源,关系到国家安全。近年来,我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迅猛,

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应用广泛,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在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及信息服务利用安全保障方面还缺乏手段,存在信息滥用和泄露的安全隐患。因此,从国家安全层面考虑,建立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提升对数据和信息服务的监控管理能力,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

完善制度与环境。对于涉密数据,建立或者完善涉密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运行环境和管理制度;对于非涉密数据,完善数据利用管理办法。

规范元数据标准,对数据进行官方唯一性标识,嵌入数字水印,对数据服务进行授权使用,并全生命周期监控。

(五)加强测绘成果档案信息服务

为了更好满足社会对测绘成果档案服务的需求,进一步促进测绘成果社会化应用,“十三五”期间,将以服务为导向,深化测绘成果档案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建设,推动测绘成果档案管理服务的网络化、智能化和便捷化。

1、做好归档测绘成果数字化建库工作

测绘成果是测绘服务于社会的核心资源,其数字化建库工作是测绘成果长期保存的需要, 是满足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数字化扫描及目录采集建库的工作量非常大,持续性强,“十三五”期间,重点做好三类归档测绘成果的建库工作,一类是我省年度归档的基础测绘成果,主要包含3D(DLG、DOM、DEM)、航空航天影像、控制测量、各种专题应用等

成果,成果载体有数据也有模拟纸质档案,其中数据类成果档案年均归档数据量约10TB,纸质类成果档案年均约5千件(约10万页);一类是即将归档的全省历代航空摄影底片成果,据初步统计共111个测区共881卷;另一类是从国家领取的航空航天卫星影像数据,储存量已达到50TB(约19万片),年均增量约10TB。

2、推进档案管理与服务系统改造升级

在现有测绘成果档案管理与服务系统基础上,丰富和完善测绘成果档案服务内容,将海量遥感影像数据的管理和服务纳入系统;采用信息化手段管理档案库房,将档案库房海量档案文件的保存、出入库、移库、盘点、温湿度登记等管理操作科学化和自动化,落实“十防”措施;升级测绘成果目录查询与服务子系统,将可向社会主动公开的各类型测绘成果档案资料整合发布,拓展测绘成果档案个性化服务功能,构建起贯通省、市、县互联互通测绘成果档案在线服务体系。

3、开展全省测绘统计直报工作

测绘统计直报工作是动态、及时地采集、统计、监测全省各直属测绘单位及行业资质单位的相关数据及运行情况,了解新形势下测绘行业的发展状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数据支撑。具体工作包括季度、年度、半年度等全省测绘数据的填报、校核、统计汇总、分析、撰写报告,进行专项测绘统计以及对系统运行的软硬件进行日常运维、升级、数据备份等。

(六)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

完成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任务。全面总结普查技术成果,着力形成地理国情普查监测规范技术流程、技术标准、成果体系和相关管理制度,形成规范化监测业务能力。研究地理国情监测规划计划管理和投入政策,形成监测业务体系。继续推进地理国情监测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融合,形成稳定机制。

加强地理国情监测,做好监测信息统计分析,建立健全监测工作机制,提升测绘服务保障能力。充分发挥测绘技术、资源和人才的优势,对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变化情况进行持续监测、统计和分析研究,并及时发布地理国情监测报告,服务政府科学管理和决策,推进测绘实现由静态向动态、由时间点向时间段、由测绘地表形态向监测地表变化、由提供测绘成果向报告监测信息的转变。

充分利用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在运用统计分析手段的基础上,结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编制一系列能较好反应省情的公益地图及适应部门应用需求的专题地图。建立广东省地理国情监测地图服务体系,提供电子地图服务及地理信息分析服务,实现可灵活反映经济、文化、商业服务等的在线应用。

(七)强化现代测绘技术装备建设

现代化测绘技术装备是一个体系,其核心是与信息实时获取、快速自动处理、信息服务及应用、质量自动检测、协

同化集成管理等相关的技术装备,包含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航天、航空及地面配套发展的基础地理信息获取基础设施,自动化基础地理信息处理技术体系基础设施等。测绘技术装备要具备所谓“现代性”,必须包括目前仍在使用的传统测绘仪器,必须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定位等有关的软硬件产品,更应当包括在对这些技术综合集成应用基础上形成的、适合现代化测绘生产和服务需要的基础地理信息获取、处理、管理、应用等成套装备的研制和开发上。

测绘技术装备能力是衡量测绘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测绘技术装备的升级是提升测绘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十三五”期间,主要任务有:

1、升级测绘技术装备、提升服务能力

充分利用信息化测绘技术提升满足全省经济快速发展需求的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处理和应用能力,提高测绘作业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管理能力和生产效率,完善基础测绘成果的管理手段,升级地理信息数据中心软硬件设施,基本形成云服务能力。

2、开展技术应用研究、不断创新服务

补充获取高精度定位定姿数据、高密度三维点云和高清连续全景影像数据的技术手段,形成城市三维数据采集建库一体化体系。研究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地图快速更新与制图技术,解决地图更新周期长、地图时效性不足的问题。研究地理编码技术,优化地名地址数据结构,解决现有地名

地址数据库地址匹配及跨部门地址匹配问题。

(八)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繁荣发展

首先,必须进一步提升地理信息安全监管能力,保障地理信息安全。近年来,随着卫星定位、遥感技术快速发展,测绘技术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高度融合,地理信息呈现精度高、易采集、传输快等特点,载体种类更加丰富,传播途径更加多样,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地理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建设地理信息数据安全监控、涉密数据综合鉴定、地图与地理信息数据产品编制和技术审查等系统,实现地理信息应用服务的全过程保密安全监管。

其次,顺应国家和省的地理信息产业政策,营造有利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环境。坚持政策引导、市场推进、自主创新、拓展消费,建立市场需求主导、企业自主经营、政府依法管理的地理信息产业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地理信息安全保密制度和监管方式,规范地理信息产业市场准入制度,适度降低准入门槛,加强对地理信息企业创建、发展与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和科研资助,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为创新型中小地理信息企业提供宽松的成长环境,着力培养地理信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地理信息新型服务业态。建立监测和评价体系,加强信息统计和发布管理,构建地理信息市场信用体系,营造公开、公平和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支持企业开展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拓展服务,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产品在政府投资项目中的应

用。

再次,以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大力推进其开发利用,加强地理信息核心技术和产品的应用。不断深化基础测绘对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撑和服务,统筹协调全省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供数据基础以及定位基础。提高产业整体实力,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围绕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的需要,加强地理信息资源与互联网、移动通信、卫星导航、物联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产业与服务的融合,发展卫星导航、移动终端定位、网络化地图等大众化地理信息服务,开发便捷、适用和多样化地理信息产品,拓展地理信息市场。大力培育地理信息企业和知名品牌,不断提高产业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十三五”节能规划

XXXX化工有限公司“十三五”节能规划 (修订版) 二0一七年七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一节编制依据 (1) 第二节企业概况 (1) 第三节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介绍 (2) 3、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基本思路 (3) 4、主要产品和技术水平 (3) 5、工艺流程 (4) 3、呋喃树脂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铸造涂料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固化剂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企业节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4) 第二章规划目标 (5) 第一节指导思想 (5) 第二节规划目标 (5) 第三节基本思路 (6) 第三章节能措施 (6) 第一节技术路线 (6) 第二节主要措施 (7) 第四章推进措施 (8) 第五章节能目标 (8)

第一章总则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74号)以及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鲁政发[2017]15号)要求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原《XXXX化工有限公司“十三五”节能规划》进行修改。 第一节编制依据 1、《关于印发山东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鲁政发[2017]15号) 2、《关于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 [2016]74号) 3、《XXXX化工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年1月)及 发展战略。 第二节企业概况 1、企业名称:XXXX化工有限公司 2、企业简介: XXXX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册地址为XX区XX镇XX 村,注册资金6000万元,法定代表人:XXX。现企业总资产4亿元、固定资产5000万元、2016年销售额2亿元,现在职职工三百余人。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 后期资助项目 申请书 成果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科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人所在单位______ _________ 填表日期________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О一六年六月修订

申请者的承诺: 本人承诺对本申报书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如获准立项,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项目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填表说明 一、请如实填写并打印本申请书。 二、本申请书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1、“负责人所在单位”按单位公章填写全称。 2、学科分类:按以下20个一级学科填写:马列科社、党史党建、哲学、理论经济、应用经济、政治学、法学、社会人口人类学、历史考古学、中国文学语言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新闻传播学、图书馆情报文献学、体育学、管理学新兴交叉学、港澳台特区问题研究、华侨华人国际问题研究、艺术学、教育学、心理学。 3、成果形式:专著、译著、工具书、资料汇编。 4、主要参加者:必须真正参加本项目研究工作,不含项目负责人,不包括科研、财务管理人员。 三、申请本项目必须由学术委员会或三位具有正高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 四、本申请书内“项目负责人(签章)”和“推荐人姓名”处须手写,不能打印。 五、本申请书用计算机填写、A4纸双面印制,左侧装订成册。 六、本申请书由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统一报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广东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列表

附件 广东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表 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实施年限 一、大中城市和城市群地震风险防控工程(一)减隔震技术推广应 用示范工程 1.选取100个重要的市政和民生工程(医院、学校、体育馆等)推广使用减隔震技术。 2016-2020年 2.建设减隔震设备和产品检测中心。 3.制定减隔震技术标准和相关规范。 (二)建(构)筑物结构 地震安全监测与诊断示范 工程 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超高层建筑、大型桥梁和水库大坝15座,安装集成加速度、环境因素(温度、湿度、 气压)和仪器空间方位(惯性传感系统)等物理量观测于一体的智能监测系统,利用“大数据”方法实时分 析处理监测数据。 2016-2020年 2.升级建(构)筑物结构地震安全监测与诊断报警系统。 3.建造1座集健康监测、地震模拟、车船撞击等功能为一体的大跨度桥梁实验模型,构建一个可实现多种 加载方式、可修复或可更换构件的模型实验平台。 (三)高温环境地震应急 救援专业训练基地建设工 程 1.改造综合培训楼1栋,面积约500m2,设置办公室、会议室、多媒体教室、餐厅等。 2017 2.改造旧办公楼1栋(建筑面积约700m2),用于学员宿舍和装备库房。 3.修建训练废墟1个,面积约450m2,模拟地震现场房屋破坏现状情况,附加顶撑、破拆、搜救等演练科目。 4.修建室外综合训练场地约10000m2,用于垂直破拆、水平破拆、倾斜破拆、切割、顶升、支撑、轨道搬运、 障碍搬运、管道破拆等训练。 5.采购满足50名队员训练所需地震救援专业设备以及教学设备、检测设备。 (四)基于地震风险评估 的城市群强震灾害情景构 建和应急决策系统建设 1.建立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珠海、佛山、汕头、潮州、揭阳等市震源模型,评估潜在震源的危险性, 确定目标城市范围内未来可能的地震动分布,确定适应于不同地区的建(构)筑物及生命线工程地震易损 性分析方法。 2016-2020年 2.开展区域性大规模建(构)筑物群结构动力反应及破坏过程数值模拟。 3.开发满足大城市海量建(构)筑物震害过程高效模拟及三维可视化展示系统。 4.建设地震灾害情景构建和应急决策系统。 - 26 -

某企业“十三五”节能规划能效对标活动实施方案

某企业“十三五“节能规划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推动重点用能单位加强节能工作,强化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十三五”单位GDP能耗降低1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约束性指标的,提高公司能效利用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开展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的重要性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单位GDP能耗降低1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约束性指标的,加强高能耗行业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提高能源效率水平。能效水平对标活动是指企业为提高能效水平,与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能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标杆,通过管理和技术措施,达到标杆或更高能效水平的实践活动。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充分挖掘企业节能潜力,对促进企业节能工作上水平、上台阶,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确保实现“十三五”节能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主要目标 通过开展能耗水平对标活动,重公司主要产品单位能耗、重点工序能耗大幅度下降,综合能耗大幅度下降,保障公司产品能耗水平达到同行业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能效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基本原则 一是集团各分厂、生产部门为主体实施。生产部门是能效水平对标活动的实施主体,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行业协会的相关要求,积极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各生产部门自己选择标杆企业,并认真查找与标杆企业之间的差距,深入分析存在差距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不断提高本企业能耗水平。 二是公司节能办公室加强指导。各节能办公室要加强对部门能耗水平对标活动的指导,主要任务是组织制定对标指标体系和统计口径,确定标杆值选取原则,对本部门对标活动进行跟踪、评估和指导,为公司收集整理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进行本行业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的相关资料,包括国内外同行业企业能效指标的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等节能信息。 三是集团引导推动。集团节能降耗办公室负责全集团公司能效水对标活动的统一组织,对相关生产部门对标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评估,引导与推动生产部门积极有效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 四、实施步骤 公司能效水平对标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 学科共建项目 申请书 学科分类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一七年九月修订

申请者的承诺: 保证如实填写本表各项内容。如果获准立项,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协议,遵守《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申请者(签章): 年月日 填表注意事项 一、本表请如实填写并打印。 二、申请人具有副高以上(含副高)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不填本表第七项。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不具有博士学位的,须有两名正高职称同行专家推荐。 三、表内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1、学科分类:填写一级至二级学科,如申报伦理学研究项目,可按“哲学伦理学”填写。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共设二十个一级学科:马列科社、党史党建、哲学、理论经济、应用经济、政治学、法学、社会人口人类学、历史考古学、中国文学语言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新闻传播学、图书馆情报文献学、体育学、管理新兴交叉学、港澳台特区问题研究、华侨华人国际问题研究、艺术学、教育学、心理学。 2、研究类型:指本项目研究属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开发研究、综合研究等。 3、主要参加者:必须真正参加本项目研究工作,不含项目负责人,不包括科研、财务管理人员。 4、最终成果形式:专著、研究报告、论文集等,不包括阶段性成果。最终成果形式最多填写两项,每项填写一种形式。 5、经费预算:经费使用范围与比例参考《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财教[2007]30号)。 四、本表用A4纸双面印制并左侧装订成册,由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统一报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广东地区中小微企业单位成长十三五规划

广东省中小微企业成长“十三五”规划 中小微企业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稳增长、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的重要力量。中小微企业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中小微企业成长“十三五”规划,对加快我省中小微企业转型步伐、转变发展方式、增强核心竞争力将起到十分重要作用,有助于我省中小微企业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道路。 本规划总结了“十二五”时期我省中小微企业成长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未来五年中小微企业成长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根据我省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快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的新要求,提出“十三五”时期促进中小微企业成长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广东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编制。 一、基础环境 (一)主要情况 “十二五”时期,我省中小微企业保持持续较快发展势头,已经成为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力量、调结构促创新的重要载体、吸纳社会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增进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主体。

经济贡献更加突出。中小微企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十二五”时期我省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9.4%,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0.9个百分点,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42.6%提高到2015年的53.4%。中小微企业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2015年底我省民营经济单位数达到756.78万户,占全省登记市场主体的97.7%;“十二五”时期全省民营经济单位数量年均增长11.5%,其中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年均增速分别为21.2%和8.1%。中小微工业企业对全省工业发展贡献突出,“十二五”时期我省规模以上中小微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保持在55%以上。中小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进一步提高,“十二五”时期我省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投资年均增长17.01%,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2010年的53.5%提高到2015年的60.1%。中小微企业税金规模全国第一,2015年我省民营经济税金收入8612.13亿元,总量排在全国第一位,“十二五”时期我省民营经济税金总额年均增长24.04%。 结构布局明显优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二五”时期我省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1.13:42.84:46.03调整为2015年的8.46:40.83:50.70,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3.67个百分点,由传统制造业及服务业为主体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三五-交通运输部

附件: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三五”规划 前期调研提纲 第一部分: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调研内容 1.“十二五”以来本辖区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主要工作有哪些?具体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总结梳理取得的主要成效及经验,查找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其中:部选定的第一批10个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应单独提交详细的试点工作情况总结与自评材料)。 2.本辖区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工作开展情况。2010-2013年交通运输行业能耗与碳排放统计状况(包括总量,分能源品种、分运输方式结构比例,能耗与碳排放强度状况等)以及重点企业监测数据;土地、岸线、建材等主要资源利用状况、交通运输行业环境统计状况。 3.“十二五”以来,本省本辖区交通运输行业制定了哪些节能减排规划计划及相关配套政策,对规划政策实施效果(包括积极成效及不足之处)进行简要评价。 4.“十三五”时期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面临哪些新形势、新要求?(可从生态文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建设等层面多角度地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5.本辖区“十三五”期交通运输行业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思路。规划目标、指标体系如何设置?能耗与碳排放强度等具体约束性指标(2020年与2010年相比)以及其他一些量化指标(如城市公交分担率、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比重;绿色低碳交通省份、城市、公路、港口、航道等区域性主题性项目数量等)。 6.“十三五”期交通运输行业应从哪几个方面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是什么?应着力推进哪些重点工程建设? 7.“十三五”期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应实施的重大政策需求,如绿色交通财税政策、碳排放交易等市场减排机制政策、绿色低碳技术政策等。 8.“十三五”期推进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法规约束、政策激励、标准规范、科技创新、宣传引导等方面应采取的举措。 9.对编制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十三五”规划有何意见和建议。 第二部分:对交通运输企业的调研内容 1.“十二五”以来本企业能源消耗基本情况(2010~2013年按年度分述): (1)企业能源消耗总量、结构与变动趋势;

广东省“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指南

附件1 广东省“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指南 一、广东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与发展趋势研究。重点研究“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对我省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我省未来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变动趋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土地、水资源、能源、资本、知识、劳动力等要素对我省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和保障措施,提出未来我省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与趋势,以及促进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二、广东省“十三五”重大问题和发展思路研究。总结“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以及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剖析深层次矛盾,提出我省“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对策措施,并展望到2025年。 三、广东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和“十三五”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研究。重点研究我省“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对指标当前实现程度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测算,提出“十三五”期末各项指标的目标方案和建议,并展望到2025年。 四、广东省“十三五”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分析我省“十三五”时期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现实条件和制约因素,深入分

析面临的各种机遇与挑战、国家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政策取向及国内外发展形势;科学判断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及重要领域,提出我省“十三五”时期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目标、路径选择、工作重点和对策建议。 五、广东省“十三五”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研究。分析预测我省“十三五”时期面对国际与国内产业竞争的形势、挑战和机遇,研究我省在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相关政策措施,提出我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六、广东省“十三五”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研究。重点研究我省消费现状和特点,分析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消费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等,预测我省“十三五”时期消费增长的趋势与目标,提出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七、广东省“十三五”投资形势及政策研究。总结我省“十二五”时期投资情况,在研究分析我省投资发展现状和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对我省“十三五”时期的投资规模、增速、支撑条件、优化结构等方面开展研究,提出我省投资增长目标和重点投资领域,研究促进投资合理增长和投资结构优化的政策措施。 八、“十三五”时期培育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竞争新优势研究。分析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基础、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全面总结珠三角城市群的优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挑战,提出我省“十三五”时期培育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竞争新优势的总体思路、主攻领域和实

广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内容

是珠三角地区“九年大跨越”中期关键之年。今年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0年)》的总体要求是按照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和省《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要求,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总抓手,狠抓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和重点企业,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强化改革攻坚,增强市场活力,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法治建设,强化民生保障,全力推进珠三角地区“九年大跨越”中期目标任务,推动珠三角地区实现转型升级、优化发展。 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进出口总额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在全面落实“九年大跨越”工作方案各项任务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全力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培育发展创新主体。开展龙头企业创新转型试点,实施大型骨干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出台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珠三角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家以上。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出台省新型研发机构总体规划,在珠三角率先开展新型研发机构竞争力评价,新型研发机构达0家,产学研创新联盟达。-年全省投入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一批大学提高科研能力。加大力度支持基础科学研究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筹建广东省科学院。大力推进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建设。引进第五批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省科技厅、经济和信息化委、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港澳办等负责,列为第一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落实珠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规划,制定-年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广州打造华南科技创新中心,联合珠三角其他城市以“方式整体申报创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佛山、东莞、珠海三市加快形成创建国家级创新型城市第二梯队,江门、中山、惠州、肇庆四市加快创新载体建设和创新资源集聚。推动各市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落实创新型城市建设责任书目标任务。(省科技厅,珠三角九市政府等负责) (三)加强创新载体建设。研究制定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出台省科技孵化育成体系建设专项规划,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前孵化器达个,在孵企业数量突破家。加快珠三角国家级高新区建设,高新区产值达亿元。加快质量检验检测技术平台建设。组建专业镇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重点示范专业镇”行动,认定一批专业镇升级转型示范区。(省科技厅、经济和信息化委、质监局等负责) (四)实施创新重点突破。组织实施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电池和动力系统、打印技术等省级重大科技专项,推进-0个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建设。加强高端成套工艺装备、制造基础共性技术、智能车间、环保装备等先进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跟踪研究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基因组、核电子等源头性技术创新领域。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散裂中子源等在粤国家大科学装置建设和开放应用,依托“天河二号”建设国家大数据研究中心。(省科技厅、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等负责)

广东十三五规划纲要印发.doc

2018年广东十三五规划纲要印发2018年广东十三五规划纲要印发 2018年全省小康指数达97%以上!2020年粤GDP约11万亿元!9日,历经两年编制的《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省《规划纲要》)正式印发,广东未来五年发展蓝图正式出炉! 2018年全省小康指数达97%以上 规划纲要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把握发展新特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把经济增长动力转到依靠创新驱动发展上,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打造广东经济升级版。 在发展目标上,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立2018年为广东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全省GDP年均增长7%;到2020年GDP约11万亿元,人均GDP 约10万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高于7%,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坚决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完成扶贫开发任务。到2018年全省小康指数达到97%以上,力争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严控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 规划纲要还提出,“十三五”时期广东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组织实施智能制造等重大工程和行动,积极培育十大超万亿元产值(或增加值)产业,到2020年,基本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新体系。 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广东未来5年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着力优化产能结构,扩大有效供给,强化品牌和质量建设,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其中,将积极稳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实现市场出清。通过严格环保、能耗、技术标准等,加大特困行业过剩产能化解力度。综合运用差别电价、准入条件、行业标准等调控手段和约束机制,严格控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综合采用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方式,分类有序、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 培育十大超万亿产值(或增加值)产业 同时,广东将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围绕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加快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到2020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8%,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至24万元/人。 此外,还要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的发展方针,实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计划,到2020年,建设成

广东十三五规划纲要印发

年全省小康指数达%以上!年粤GDP约万亿元!,历经两年编制的《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省《规划纲要》)正式印发,广东未来五年发展蓝图正式出炉! 年全省小康指数达%以上 规划纲要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把握发展新特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把经济增长动力转到依靠创新驱动发展上,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打造广东经济升级版。 在发展目标上,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立年为广东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全省GDP年均增长;到年GDP约万亿元,人均GDP约万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高于,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坚决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完成扶贫开发任务。到年全省小康指数达到%以上,力争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年翻一番。 严控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 规划纲要还提出,“十三五”时期广东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组织实施智能制造等重大工程和行动,积极培育十大超万亿元产值(或增加值)产业,到年,基本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新体系。 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广东未来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着力优化产能结构,扩大有效供给,强化品牌和质量建设,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其中,将积极稳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实现市场出清。通过严格环保、能耗、技术标准等,加大特困行业过剩产能化解力度。综合运用差别电价、准入条件、行业标准等调控手段和约束机制,严格控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综合采用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破产清算等方式,分类有序、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 培育十大超万亿产值(或增加值)产业 同时,广东将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贯彻落实“中国制造”战略部署,围绕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加快实现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到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至万元/人。 此外,还要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的发展方针,实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计划,到年,建设成为全国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高地,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左右。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节能“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节能“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河北省节能“十三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4月26日 河北省节能“十三五”规划 为确保实现全省“十三五”节能约束性目标,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推动绿色发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依据《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十三五”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强化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全面推进结构、技术、管理节能,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确保按期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强化双控、倒逼转型。实行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节能目标的约束性作用,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和制度保障,倒逼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严控增量、优化存量。强化节能审查和节能监察,有效落实等煤量替代制度,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项目;以能效提升为核心,加大节能改造力度,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全面提升用能水平。 3.培育市场、创新机制。建立健全用能权、用煤权市场交易制度,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约束性资源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健全节能法规标准,落实有利于节能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构建节能降耗长效机制。 4.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着力推进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有效促进用能水平的提高;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形成全社会浓厚的节能氛围。 (三)主要目标。 1.约束性目标。到2020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32785万吨标准煤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7%;2017 年比2012年削减煤炭消费4000万吨,“十三五”期间煤炭消费总量下降10%左右。 2.预期性目标。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0%、交通运输单位周转量能耗下降6%-7%、单位农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2%以上,单位商贸营业收入能耗下降15%左右,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0%以上。重点产品单位产品能耗、主要耗能终端设备(产品)单耗水平明显降低。 二、重点领域节能 (一)工业领域。认真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实现工业能效大幅提升。创建10家绿色工业园区和100家绿色工厂,建设100个能源管控中心。 1.控总量、促转型。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化解过剩产能,持续降低高耗能行业比重。支持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有核心竞争力的先进装备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 》解读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解读 3月14日,住建部发布印发《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要求全面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倡导绿色施工,完善建筑节能体系。 何为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高效使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十三五”推进领域及重点 全面推进:从城镇扩展到农村,从单体建筑扩展到城市街区(社区)等区域单元,从规划、设计、建造扩展到运行管理,从节能绿色建筑扩展到装配式建筑、绿色建材,把节能及绿色发展理念延伸至建筑全领域、全过程及全产业链。 推进重点:建筑整体及门窗等关键部位节能标准提升、高性能绿色建筑发展、既有建筑节能及舒适度改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 主要目标 (一)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比2015年提升20%,部分地区及建筑门窗等关键部位建筑节能标准达到或接近国际现阶段先进水平。 (二)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比重超过50%,绿色建材应用比重超过40%。 (三)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5亿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亿平方米,全国城镇既有居住建筑中节能建筑所占比例超过60%。 主要任务 (一)加快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及执行质量。修订城镇新建建筑相关节能设计标准,提高建筑门窗等关键环节的节能性能;强化工程各方主体建筑节能质量责任,探索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保险制度;对超高超限公共建筑项目,实行节能专项论证制度;加强建筑节能材料、部品、产品的质量管理。 (二)全面推动绿色建筑发展量质齐升。实施建筑全领域绿色倍增行动;严格控制建筑节能标准执行质量;实施建筑全产业链绿色供给行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快建设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培育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龙头企业;完善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标准及技术体系。积极发展钢结构、现代木结构等建筑结构体系。积极引导绿色施工。推广绿色物业管理模式。 (三)稳步提升既有建筑节能水平。持续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不断强化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开展公共建筑节能重点城市建设,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等市场化改造模式。 (四)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提升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质量。 (五)积极推进农村建筑节能。积极引导节能绿色农房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建筑用能结构调整。 保障措施 (一)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建立财政资金激励政策体系,研究对超低能耗建筑、高性能绿色建筑项目在土地转让、开工许可等审批环节设置绿色通道。 (二)强化市场机制创新。鼓励咨询服务公司为建筑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引导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运营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项目。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将满足条件的项目纳入绿色信贷支持范围。 (三)深入开展宣传培训。加大对相关技术及管理人员培训力度,提高执行有关政策法规及技术标准能力。强化技术工人专业技能培训。鼓励行业协会等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职业资格认定等。

广东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 外语专项 申请书 项目类别 研究方向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二О一七年三月

申请者的承诺: 保证如实填写本表各项内容。如果获准立项,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协议,遵守《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申请者(签章): 年月日 填表注意事项 一、本表请如实填写。 二、封面“研究方向”栏,按申报范围填写。 三、本表第一项“项目负责人、主要参加者情况”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1、研究类型:指本项目研究属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开发研究、综合研究等。 2、主要参加者:必须真正参加本项目研究工作,不含项目负责人,不包括科研、财务管理人员。 3、预期成果形式:指最终成果形式,含专著、研究报告、论文等。 四、本表第四项“经费预算”所列经费使用范围与比例参考《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粤宣发[2007]10号)。 五、申请人具有副高以上(含副高)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者,不填本表第五项“推荐人意见”。 六、本表内“申请者(签章)”和“推荐人姓名”处须手写,不能打印。 七、本表用A4纸双面印制,左侧装订成册。 八、本表由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加具单位意见,并统一报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广州市天河北路618号广东社科中心B座9楼,邮编:510635,电话:(020)83825078、83830154。

一、项目负责人、主要参加者情况:

二、课题设计论证:

十三五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

附件: “十三五”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节能与科技司 2015. 10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国务院办公厅《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务院办公厅《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等规划计划,以及国务院批准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三定”方案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安排,制定本规划。

目录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1) (一)“十二五”期间建筑节能发展成就 (1) (二)存在问题 (16) (三)发展面临的形势 (19) 二、主要目标、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22) (一)总体目标 (22) (二)具体目标 (23) (三)指导思想 (25) (四)基本原则 (26) 三、重点任务 (27) (一)实施“新建建筑能效提升工程”,提升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质量水平 (27) (二)扎实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能效提升 (30) (三)深入开展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提升 (31) (四)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 (33) (五)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实现建造方式转型 (35) (六)积极探索,推进农村建筑节能 (36) 四、保障措施 (37) (一)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政策引导,依法推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 (37)

(二)健全标准体系,严格制度落实,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和建筑节能质量。 (39) (三)强化市场推动,创新体制机制,加速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市场化进程 (40) (四)完善统计体系,加强能耗管理,建立全生命期能耗监测管理体系。 (41) (五)增强能力建设,加强国际合作,强化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支撑体系 (42) (六)强化产业支撑,改善薄弱环节,促进建筑全生命期绿色产业链形成 (43) (七)构建宣传体系,完善专业教育,提升各方主体建筑节能意识 (45) 五、组织实施 (46)

广东省十三五规划建议全文2016

广东省十三五规划建议全文2016 发布时间:2015-12-02 14:14:00 来源:社会热点材料 中共广东省委十三五规划建议:城乡一体 省委建议大力推进广佛同城化、广清一体化、汕潮揭城市群建设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深入实施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战略和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推动城乡协调发 展取得新突破,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实现国家高速网广东段基本贯通(自评:主动脉)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科学布局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高速公路网,实现国家高速网广东段基本贯通,出省通道和粤东西北连接珠三角、相邻地市间通道便捷畅通,珠三角城市群内部快速化通道体系完备。加快高速铁路网建设,推进珠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实现2020年市市通高铁目标。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鼓励发展多层次公共交通服务。制定实施民用机场发展规划,发挥广州白云机场国际航空枢纽作用。统筹推进珠三角、粤东、粤西三大港口群协调发展,积极推动沿海港口深水港航道和疏港铁路、公路建设。改善全省内河航道等级结构和通达水平,重点抓好北江、西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发展综合运输,构建综合客货运枢纽体系,积极发展公铁水联运、江海联运等,建设海陆空综合运输大格局。 巩固提升珠三角城市群核心竞争力。全面完成《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目标任务,实现珠三角地区“九年大跨越”。全面提升珠三角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上走在全国前列。深入推进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广州、深圳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一体化进程。加强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双向交流与合作,带动韶关、河源、汕尾、阳江、清远、云浮等环珠三角市融入珠三角发展。 提升粤东西北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自评:毛细血管) 加快推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和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为三大抓手,把粤东西北地区培育成新增长极。大力推进粤东西北地区高速公路、铁路项目和内河航道、港口建设,加快形成水路、公路、铁路相衔接、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产业跨区域转移承接及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促进主导产业发展壮大、产业链集聚延伸,推动特色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提升粤东

《“十三五”全民节能行动计划》

附件 “十三五”全民节能行动计划 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为切实贯彻落实节能优先战略,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形成党政机关及公共机构率先垂范、企业积极行动、公众广泛参与的全民节能氛围,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大幅提高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有效控制能源消耗总量,确保完成“十三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5%、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的目标任务,加快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节能产品推广行动 用能产品是能源消费的重要载体。提高用能产品能效,加快高效节能产品推广,提高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费,降低用能成本,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行动内容包括: (一)高效节能产品倍增行动。建立节能产品消费积分制度,鼓励大型超市、龙头电商开辟节能产品销售专区,集中推进节能产品进家庭、节能设备进企业,通过强化认证标识等方式,引导消费者和企业选购高效节能产品和设备。发展节能电子商务、体验馆、博览(展示馆)等新业态,实现线上线下共同发展,重点推广高效节能家电、灶具、热水器、LED照明产品等家庭用能产品,及高效节能电机、工业锅炉等工业用能设备,2020年主要

节能产品和设备销售量比2015年翻一番。 (二)用能产品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选择量大面广、节能潜力大、基础条件好的变频空调、电冰箱、滚筒洗衣机、平板电视、空气净化器等家电产品、办公设备、商用设备、照明产品、工业设备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等用能产品,实施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国家鼓励支持能效领跑产品的技术研发、宣传和推广。建立能效领跑产品指标的标准转化机制,根据具体产品的节能技术发展情况,明确领跑产品能效水平转化为产品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时间表,倒逼产品制造企业加快提升技术水平。 (三)完善节能产品推广政策机制。健全节能产品认证制度,引导消费者购买高效节能产品。强化能效标识管理制度,扩大实施范围,实现主要终端用能产品全覆盖,严厉打击能效虚标行为。完善政府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推行政府绿色采购,提高采购节能产品的能效水平,扩大政府采购节能产品范围。建立节能产品、技术和装备的绿色招投标制度。完善《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进一步落实节能节水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二、重点用能单位能效提升行动 重点用能单位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60%以上,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成效,决定了全社会节能工作的成效。把提升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效水平作为实现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的“牛鼻子”,“十三五”重点用能单位实现节能2.5亿吨标准煤。行动内容包括: (一)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对重点用能单位实行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发展六大产业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重点发展六大产业 到2020年,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0%以上……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将着力集聚创新资源和要素、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发展创新型企业、构建完整产业链条、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生态,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动生物、高端装备与新材料、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为加快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创新能力有效提升 据了解,“十二五”时期,我省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抢占经济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要举措,推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集聚效应不断显现,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统计显示,“十二五”期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速超过12%;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4850.59亿元增加到8172.2亿元,年均增速达11%,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3.5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6%上升到27%。推进15家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42家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发展形成新一代移动通信、平板显示、高端软件、半导体照明、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等产值规模超千亿元的新兴产业集群,珠三角地区获批成为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

此外,新兴产业应用环境不断优化,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基因检测等新兴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广东信息消费规模居全国首位,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量占全国近七成,网购普及率、电子商务总订单、市场交易规模和在全国电子商务交易中所占份额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基因检测服务年均增速超50%,涌现出一批第三方基因检测机构;软件产业年均增速超30%,带动数字创意产业快速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