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目录

第一部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省情

一、自然环境与资源

二、经济社会发展

三、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四、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第二部分气候变化对安徽省的影响和挑战

一、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

二、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三、气候变化对安徽省的影响

四、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第三部分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原则

三、目标与任务

第四部分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措施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

一、加强机构和体制建设

二、加强气候变化相关科学研究

三、加强国际和区域合作

四、培养和吸引人才

五、加大资金投入

六、提高公众意识

前言

气候变化事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气候变化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7号)要求,特制定《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本方案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旨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措施,防御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造成的影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保证安徽省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部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省情

安徽省地处华东长江三角洲腹地,是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总面积13 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 45%,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自然环境与资源

(一)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地貌复杂,南北迥异,皖南和大别山区以山地和丘岗占绝对优势,淮北和沿江以平原为主,江淮地区以平原和丘岗为主。

(二)季风气候明显。以淮河为界,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省年平均气温14-17℃,南北相差2℃左右;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年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

(三)土地利用结构以农用地为主。2007年,全省农用地1119 33万公顷,建设用地165 23万公顷,未利用地111 44万公顷,分别占80 18%、11 84%、7 98%。农用地中,耕地和林地的比重超过83%。

(四)生物资源丰富。拥有生物资源1013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木本植物有38种,珍稀野生动物49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分别有17种和32种。2007年,全省森林覆盖率为26 06%。(五)能源资源比较丰富。全省煤炭预测储量为611亿吨,约占华东地区一半以上。煤层气资源比较丰富,总量达9087亿立方米,开发前景良好。水力资源理论总蕴藏量为4118兆瓦,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在4400—500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全省常年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约4000多万吨。(六)水资源比较紧缺,时空分布不均。2007年,全省水资源总量达712 4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1164 5立方米。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南部人均水资源量大于北部;水资源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也非常明显,夏季降水最多,春、秋季较少,冬季最少。

(七)旅游类型齐全。名山胜水遍布全省,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至2007年,有黄山、九华山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森林公园2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处和红色旅游景点18处。

二、经济社会发展

(一)经济社会较快发展。2007年,全省年末户籍人口6675 7万人,自然增长率为6 35‰,城镇化率为38 7%;地区生产总值7345 7亿元,占全国总量的3%,位于全国中等位次。三次产业结构为16 5∶44 7∶38 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2015元,在全国位次靠后。安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发展较快,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为落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

(二)支柱产业初步形成。初步形成了以汽车、石化、钢铁、有色、装备制造、纺织等行业为主的支柱产业体系。2007年,全省汽车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73亿元,汽车工业出口额居全国同行业首位;石油和化学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20 2亿元;钢铁行业生产生铁1517万吨,钢1663万吨,钢材1769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430亿元;有色金属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9亿;装备制造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1003亿元;纺织工业总产值341 0亿元。

(三)能源工业比较发达。2007年,全省原煤产量9265 65万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3 6%。从能源生产来看,能源产品主要是煤炭及火电,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6742 44万吨标煤;发电总量为874 43亿千瓦小时,其中火力发电总量853 76亿千瓦小时,水力发电19 67亿千瓦小时。一次能源生产量和电力生产量均占全国总生产量的3%左右。能源消费以煤炭、原油、电力为主,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使用比例占到85%以上。2007年,全省共消费能源7753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3%,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全省能源需求还将继续增大。

(四)农林业发展步伐加快。2007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70 09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054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0 9%;农民人均纯收入3556 3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258 22元,占35 4%。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棉花、茶叶、蚕桑,水果等。粮食总产量为2901 4万吨,油料产量199 2万吨,棉花产量37 4万吨,肉蛋奶总产量450 3万吨,水产品产量166 4万吨。全省共完成人工成片造林5 4万公顷,完成义务植树9200万株,完成森林经营9 8万公顷,林业产值已达345亿元。

三、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按照温室气体排放现状估算方法,全省2007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29881 4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扣除林业碳汇后,净排放量为29761 7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排放以及固体废弃物和废水排放。

(一)化石燃料燃烧。经估算,2007年全省化石燃料燃烧排放二氧化碳为20071万吨。从排放量来看,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出的温室气体占全省2007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的61 17%。从温室气体排放结构来看,煤炭及石油消费的排放比例超过95%,其中煤炭燃烧排放占90 45%,石油、天然气燃烧排放分别占7 9%和0 85%,其他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占0 8%。

(二)工业生产过程。经估算,2007年全省工业生产过程排放温室气体共计8141 9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省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7 25%。从工业生产过程的排放结构来看,排放主要来自于水泥熟料和钢铁、有色金属生产过程,其中,水泥熟料制造温室气体排放占93 08%。(三)农业。2007年全省农业甲烷排放总量为52 7万吨,折合1106 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稻田甲烷排放量为35 83万吨,动物肠道发酵甲烷排放量为13 02万吨,动物粪便管理系统甲烷排放量为3 85万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省排放量的3 70%。(四)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处理。2007年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处理排放甲烷总量为26 8万吨,折合561 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固体废弃物排放甲烷15 48万吨,废水排放甲烷11 27万吨。

(五)林业碳汇。经估算,2007年全省森林碳汇总量为119 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碳汇量约占全省温室气体排放量的0 4%。

四、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组织实施关停小发电机组和代发电量工作,截至2007年底,我省共组织实施关停能耗高、污染大的小机组229 8万千瓦;组织实施大机组代发小机组电量42 6亿千瓦时。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针对全省能源工业及水泥、钢铁等重点排放行业所占比重较大的特点,通过总量控制、市场准入、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及新兴产业等措施,有效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

(二)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通过加大水电投资、扶持太阳能产业、推广农村沼气工程等措施,全省清洁能源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至2007年,水电装机容量达151 21万千瓦,太阳能实际利用总面积达262 14万平方米,农村户用沼气达49 21万口,养殖场大中小型沼气工程286处。煤炭在全省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在“十五”期间降低了7个百分点,水电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由2000年的0 2%上升到2005年的2 0%左右。

(三)加大节约能源力度,提高能源效率。组织重大节能技术示范和推广活动,在冶金、电力、煤炭、化工、建材等行业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节能示范项目,万元GDP能耗由2000年的1 68吨标准煤降到2005年的1 36吨标准煤,五年内累计节能145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46万吨。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节约能源条例》,交通、建筑等重点耗能行业的能源使用效率明显提高。

(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工业生产排放。积极探索循环经济试点,加强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循环利用,重点组织实施了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和污水处理厂污泥、农林废弃物利用技术产业化示范,全省县以上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率已由2000年的71 6%提高到2007年的82 2%,利用量由2014万吨提高到4909万吨。通过开展工业和城市节水技术改造及技术进步等措施,2007年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与2000年相比下降了16%,同期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由40%提高到52%。

(五)开展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为减缓排放做出贡献。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重点行业指导、认真组织申报、强化项目管理等措施,在项目开发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截至2008年底,全省共有39个CDM项目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年减排64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六)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种养业相互促进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有机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全省已建立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250多个,试点面积超过200多万公顷。(七)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利管理,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全面完成治淮14项骨干工程建设任务,通过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饮水安全工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大型泵站技术改造等,强化防汛抗旱保障措施和应急管理,有力提高了水利设施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八)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省直27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徽省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应对气候变化实施工作。

第二部分气候变化对安徽省的影响和挑战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几十年来安徽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气温明显升高,降水的空间分布出现异常,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且强度加剧,对安徽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且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全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着巨大挑战。

一、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

(一)气温明显升高。近50年来,全省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 5—1 5℃,年平均气温增幅为0 12—0 27℃/10年,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增温速度明显加快,增温幅度上升到0 65—1 0℃/10年。从各季来看,春、秋、冬季都在增暖,其中冬季增暖最显著,其次是春季。从区域来看,淮北和沿江的增暖趋势最明显。季节更替出现变化,入冬推迟、冬季变短,入春提前、春夏季变长。无霜期呈现明显的增多趋势。全省极端最高气温变化趋势不明显,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变化趋势有明显的升高,低温日数显著减少。

(二)降水空间分布出现异常。近50年来,全省降水量及降水日数总体没有明显变化,但冬季降水量增多趋势明显,春、秋季降水日数明显减少,减少幅度分别为0 7—2 0天/10年和1 0—2 4天/10年。降水的空间分布出现异常,最近几年汛期淮河流域降水偏多的概率加大,而沿江江南自2000年以来梅雨量持续偏少。暴雨雨量和日数增加趋势相对显著,平均每10年约增加2天,降水强度及频率增加。

(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一是旱涝加剧,淮河流域频繁发生洪涝,而长江流域干旱年份明显增多;二是大降水日数增多,降雨强度增大,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严重;三是大风、冰雹、龙卷、雷暴等强对流天气频发;四是雪灾、霜冻、低温冷害等灾害发生频次虽然减少,但危害加重。

二、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假设未来温室气体分别有低、中、高的排放情景,利用全球气候模型开展每个情景下的安徽省气候变化趋势预估,结果表明安徽省未来气候变暖趋势都将进一步加剧。

(一)气温将继续升高。与当前的气候(1961—1990年)相比,预计到本世纪前期(2010—2039年)全省气温将上升1 0—1 1℃,到本世纪中叶(2040—2069年)上升1 7—2 4℃,到本世纪末(2070—2099年)上升2 3—3 6℃。

(二)降水量将增加。与当前的气候(1961—1990年)相比,预计到本世纪前期(2010—2039年)全省降水量将增加0 8%—1 5%,到本世纪中叶(2040—2069年)增加4 4%—5 0%,

到本世纪末(2070—2099年)增加6 1%—8 5%。北部地区降水量增加趋势比南部地区明显。(三)干旱近期增加,远期减少;雨、涝将持续增加且加重。预计到本世纪前期(2010—2039年),全省南部地区干旱将比现在略有增多,且重旱多于轻旱;北部地区雨涝将比现在增多,且重涝多于轻涝。到本世纪中叶(2040—2069年),全省旱涝格局出现转折,干旱出现频次急剧减少,其中北部减少最多,而雨、涝持续增多,重涝将多于轻涝。到本世纪末(2070—2099年),干旱将进一步减少,雨、涝进一步增多,且重涝将多于轻涝。

(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可能增强。预计未来夏季全省将可能出现更多的高温热浪天气,而低温冷害事件呈减少趋势。

三、气候变化对安徽省的影响

(一)影响农牧业生产。由于气候变暖导致热量条件改善,使得全省农业种植制度发生变化。复种指数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 8左右提高到近年来的2 1左右。沿淮淮北稻谷种植面积扩大,农作物种植品种发生改变。越冬作物生长期提前,增加了遭遇春季低温冻害的几率。夏季高温热害则往往对水稻造成危害。气候变暖还导致病虫害、草害暴发和蔓延、地力下降等,需要增加施肥量、用药量和农事劳动量来补偿,最终导致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受极端气候事件加剧的影响,农作物产量波动增大。另外,气候变化影响动物的采食量,从而影响动物的发育、生长;温差波动明显,也使动物对环境影响的抵抗力下降,增加了动物疫病防控压力。

(二)威胁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气候变暖导致森林群落适宜分布范围改变,植被带北移,从而打破原有的森林格局,破坏森林生物群落,威胁到生物多样性的安全。随着野生动物、珍稀濒危物种的繁衍栖息、越冬地等环境发生变化,许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可能迁徙离开原居地,甚至离开安徽省范围。暖冬大大降低了虫害的越冬死亡率,加剧了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与威胁。由于高温干旱天气增多,森林火险等级提高,防火压力加大。气候变暖使湖泊和湿地加速萎缩,还容易造成湖水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巢湖蓝藻屡屡爆发。

(三)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淮河、长江的实测径流量多呈下降趋势,干旱、洪涝等极端水文事件频繁发生。在丰水年全省水资源处于轻度压力等级,在枯水年处于高压力等级。农业种植区和人口密集地区水资源短缺矛盾可能加剧,水生态形势也非常严峻。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将对水利基础设施以及跨省、跨区域的水资源调度等水资源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四)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气候变暖引起高温热浪频率和强度增加,中暑、心血管等疾病发生程度加剧,也可能导致由虫媒传染和不净水引起的疾病如霍乱、细菌性痢疾、登革热、脑炎、出血热等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气候变化引发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直接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五)影响公共基础设施以及交通运输安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大中型工程项目建设的影响加大,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导致部分桥梁垮塌、道路冲毁,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和施工安全。雨雪天气导致车辆侧滑、甩尾,造成交通事故;暴雨(雪)、台风、龙卷风及大风大雾天气对水上交通客运、渡运等运输安全会带来严重影响,易导致船舶倾覆、碰撞等水上突发事件和险情增加。

四、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一)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挑战。安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二产”比重不断上升,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将达到较高水平,工业发展与降低能耗、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节能减排对安徽省的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调整将形成倒逼机制。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增加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亲和力。

(二)对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的挑战。安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省。相对其他清洁能源,煤炭

使用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大,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不会根本性改变。在能源消费方面,提高煤炭利用效率面临着技术和资金上的困难,在降低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方面将面临巨大挑战。

(三)对产业和能源技术创新的挑战。目前,工业生产技术和其他能源终端使用技术还不够先进,重点行业落后的生产工艺仍占一定比重。在当前的产业转型和能源、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先进的、有益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这些设施的高排放特征就会在未来几十年内继续存在,对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带来较大压力。(四)对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的挑战。应对气候变化,一方面需要强化对森林和湿地的保护工作,提高森林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植树造林和湿地恢复工作,提高森林碳汇的能力。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地区水土流失、湿地退化等较为严重,现有可供植树造林的土地不多,保护林地、湿地的任务加重,压力增大。

(五)对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挑战。安徽是农业气象灾害多发地区,各类自然灾害连年不断,农业生产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加之人均耕地资源较少,农业经济不发达且适应能力有限,对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减少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确保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提出了长期挑战。

第三部分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安徽经济发展正处于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安徽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建设“生态安徽”为重点,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支撑,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结合起来,全面促进安徽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原则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与尊重规律相一致,尊重自然规律、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寓生态建设于资源开发之中,融资源开发于生态建设之中,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二)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原则。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协调有序推进必须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统筹考虑。要把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加强节约能源资源,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三)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继续强化能源节约和结构优化的政策导向,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结合生态保护重点工程以及防灾、减灾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切实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四)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发挥科学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气候变化领域的自主创新与科技进步。依靠科技进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的开发,以及增强安徽省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三、目标与任务

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明显控制,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不断增强,相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有新进展,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得到较大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机构和体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根据上述总体目标,努力实现以下主要工作目标与任务: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坚持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到2010年,努力实现我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力争到2015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至少降低15%,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加快煤炭产业升级,发展洁净煤技术,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合理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到2010年,全省原煤入洗率达到80%以上,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比2007年水平有所下降,煤炭,天然气、煤层气,小水电、核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石油产品消费比例分别占80%、7%、4%、9%。力争到2015年,上述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分别调整为75%,10%,7%,8%。清洁能源得到较快发展。

——强化钢铁、冶金、建材、化工、煤炭、电力等产业政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到2010年,努力实现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05年降低30%。力争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05年降低50%。工业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推行节能建筑,推广绿色建筑。到2010年,实现全省城市规划区和建制镇范围内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执行50%节能设计标准。到2015年,逐步实现机关办公楼、大型公共建筑和城市建成区内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全省全面实施新建建筑50%的节能设计标准。

——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广利用力度,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到2010年,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0%左右,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 45。到201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 50。控制甲烷排放增长速度,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增加农田土壤碳储存。

——继续实施植树造林、天然林保护与恢复以及保护湿地等重点工程建设。到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8 66%左右;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0%左右,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达到每公顷60立方米左右,大幅度提高碳汇能力。

(二)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种植结构,选育优良品种,提高农业生产和抗灾预警能力,加强农业气象工作,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等。到2015年,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增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建设生态和湿地资源重点保护工程,建立重要生态功能区,以及重大林业灾害应急体系。到2015年,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和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以及湿地资源保护面积有较大程度的增加,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比重达到6%左右。

——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建立、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新机制和推行节水等措施。到2015年,实现水资源科学管理,建立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完善和提高大江大河防洪工程标准。——加强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监测、预测、响应能力以及灾害应急能力建设。到2015年,形成运转有序的防灾减灾应急体系,使科学防范和抵御气象及其衍生灾害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最大限度地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衍生灾害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

(三)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鼓励科技创新。

——加强气候变化领域的基础研究,加大对相关专业与管理人才的培养,加快应对气候变化重

点领域关键技术的创新和研发。到2015年,使气候变化研究部分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国际、国内合作与技术转让,鼓励和要求企业采用有利于节能降耗的设备和技术。到2015年,在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节能和环保技术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农业、林业等适应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提高公众意识。

——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加强气候变化方面的宣传教育。到2015年,基本普及气候变化方面的相关知识,提高社会公众意识,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四部分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措施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地区规划,落实到各部门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规划和行动计划中,采取一系列法律、经济、行政及技术等手段,一方面抓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另一方面抓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针对全省近几十年来的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特点,确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

(一)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低碳经济。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和基础产业为支撑、大中小企业合理布局的主导工业体系。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能够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快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和利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步伐,加快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更趋合理。

——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社区服务、金融、信息、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作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扩大优质稻谷、专用小麦和玉米、优质棉花和油料、蔬菜、茶叶、中药材等农产品生产,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宣传和发展低碳经济。加强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宣传,通过建立低碳示范园区和低碳城市,带动全省低碳经济的发展,提高全省应对气候变化的公众意识。

(二)优化能源结构。

——提高煤炭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加快煤炭产业升级步伐。大力推广洁净煤技术,提高原煤入洗率,限制高灰分和高硫分煤炭的生产。大力发展煤炭洗选深加工、煤化工产业,延伸煤炭产业链条,促进资源转化增值;发展水煤浆技术、煤化工和煤气化技术。

——优化火电结构。加快淘汰落后的小火电机组,对现有机组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实现火电厂污染物达标排放。大力发展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大型联合循环机组等高效、洁净发电技术,规划新建的火电机组原则上要求单机容量在60万千瓦以上。适当发展以天然气、煤层气为燃料的小型分散电源。

——加快天然气、煤层气开发利用力度。充分利用国家“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工程,建设15条支线管网,天然气用气计划达到15亿立方米。力争在天然气发电、天然气化工、天然气工业燃料利用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将煤层气勘探、开发和矿井瓦斯利用作为加快煤炭工业调整结构、减少安全生产事故、提高资源利用率、防止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生产过程

中的能源浪费和甲烷排放。对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及其他综合利用项目实行鼓励和优惠政策,鼓励在煤矿瓦斯利用领域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等,使煤层气抽采量为10亿立方,利用量为5亿立方。通过上述措施,预计到2015年,替代煤炭当年可合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0万吨。——推进核电建设。把核能作为缓解全省能源供求矛盾的重点,逐步提高核电在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中的比重。全面论证核发电在中部地区和全省布局的战略地位和意义,早日开工建成芜湖2×100万千瓦的核能电站和池州吉阳4×125万千瓦AP1000核电机组,规划建设安庆高温冷堆示范核电工程。通过上述措施,预计到2015年,替代煤炭当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00万吨。——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以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液体燃料为重点,积极落实国家生物质能源发电鼓励政策,大力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到2015年,全省累计建设260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供气20万户;累计建设稻壳气化发电机组150台;累计建设秸秆热电厂达19座,装机容量300兆瓦以上;全省农村户用沼气累计达130万户,农村户用沼气普及率达到20%;全省大中型沼气工程达800处,年处理禽畜粪便140万吨,供气用户70万户。通过上述措施,预计替代煤炭当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7万吨。

——扶持太阳能、风能等开发和利用。采取宏观调控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扩大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应用范围。大中城市新建建筑设计要优先考虑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并实现太阳能与建筑物的一体化。在广大农村地区,鼓励安装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开发适合于建筑、采暖、制冷以及其他工业应用要求的太阳能新技术和新产品。到2015年,城市路灯、电话亭、广告牌等公共设施采用太阳能光电照明达到30%,城乡太阳能使用面积达900万平方米;建设1—5万千瓦风电场1—3座。通过上述措施,预计替代煤炭当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万吨。

——有序开发小水电。把发展小水电作为促进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做好环境保护和征地移民安置,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利用水力资源,加快水电开发步伐,因地制宜开发小水电资源。到2015年,新增小水电装机2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110万千瓦,预计替代煤炭当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0万吨。

(三)加强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认真贯彻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以及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节能工程。通过实施十大节能重点工程,预计到2015年,可实现节能400万吨标准煤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40万吨。

2.强化节约能源相关政策措施。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产业政策及措施。加大力度,淘汰钢铁、电力、化工、有色、建材等行业中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淘汰不符合能耗标准的在役机电通用耗能设备和产品。加大煤矿整顿关闭工作力度,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加强产业政策与信贷、土地、财税、价格、质检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实行更加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严控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的行业项目进入。

——制定政策措施合理引导交通能源消费。配合国家出台的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政策,制定鼓励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消费,以及加快淘汰高油耗车辆相关政策措施。加强以道路交通为主体的中心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有条件的中心城市规划和建设轨道交通。启动中心城市不同运输方式、城市交通与城郊交通、城市交通与路网交通等一体化客运枢纽建设,配套建设大型公共停车场等设施。增加城市交通控制与管理系统的科技投入,形成智能化的交通管理与引导系统。

3.整合优化城市能源系统,改善用能方式。

——推动政府机关节能。推进政府机构优先采购节能和环境标志产品。严格机关公务用车管理。推广高效节能家电及办公电器,降低待机能耗,大力推广应用节能型灯具、高效节电新光源和节电控制装置,省级机关率先更换节能灯。

——引导民用和商业节能。组织实施零售业节能行动,在全省大型商业场所推广使用节能设施,推行节能标签制度。大力推进国家级绿色饭店创建工作。加快建设现代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广高效节能电冰箱、空调器、电视机、洗衣机、电脑等家用及办公电器,降低待机能耗,实施能效标准和标识。

4.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节能。

——煤炭行业。尽快建设与改造一批特大型、大型高产高效和质量标准化矿井,推广和使用先进的煤炭高效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加大煤炭资源深加工力度,开发和应用液化及多联产技术,大力发展煤液化以及煤气化、煤化工等转化技术,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系统技术,以及二氧化碳捕获、利用和封存技术等。

——钢铁行业。改进钢铁生产过程工艺流程,推广焦炉同步配套干熄焦装置,新建高炉同步配套余热余压发电装置。降低钢铁行业的能耗、水耗、物耗和排放水平。

——有色金属工业。矿山重点采用大型、高效节能设备。铜熔炼推广应用先进的熔炼工艺;实行高温废气回收及余热发电、废水闭环处理循环使用技术。加大废渣的综合利用率和废钢、废铜的回收利用力度。

——化工行业。积极推进产业链延伸,建设煤化、盐化一体化工程,并以骨干企业为核心建设化工园区,推进园内资源循环利用,促进产业耦合发展。

——建材工业。水泥行业发展新型干法窑外分解技术,积极推广节能粉磨设备和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利用可燃废弃物替代矿物燃料,综合利用工业废渣和尾矿。玻璃行业发展先进的浮法工艺,推广炉窑全保温技术、富氧和全氧燃烧技术等。

——建筑工程。推进建筑节能,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做好建筑节能专项示范工程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应用试点工程。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与设备、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等。

——交通运输。加速淘汰高耗能的老旧汽车,从源头控制高耗油汽车的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以经济型小排量汽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产品为重点方向,优化产品结构。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型车辆,推广液化天然气、醇类等清洁燃料。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铁路电气化改造步伐。

——农业机械。淘汰落后农业机械。采用先进柴油机节油技术,降低柴油机燃油消耗。开发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

(四)加强工业生产过程资源节约利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继续开展循环经济企业、循环经济园区、农业循环经济、城市与社区循环经济、城市废弃资源循环利用试点,初步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

——强化钢材节约,鼓励研发采用新工艺、新材料。鼓励用可再生材料替代钢材和废钢材回收,减少钢材使用数量;鼓励采用以废钢为原料的短流程工艺;鼓励研究、开发和使用高性能、低成本、低消耗的新型材料,以替代钢材,降低钢材使用量。

——进一步推广散装水泥、鼓励水泥掺废渣。继续执行“限制袋装、鼓励和发展散装”的政策,继续对掺废渣水泥产品执行减免税优惠待遇等政策,进一步推广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等措施。——大力开展建筑材料节约。进一步推广节材型建筑,积极推进新型建筑体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墙改政策,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高性能、低材耗、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大力推广应用高强钢和高性能混凝土。积极开展建筑垃圾与废品的回收和利用。

——加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进一步推动生产企业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等国际合作,积极寻求控制氧化亚氮(N2O)及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等温室气体排放所需的资金和技术援助,提高排放控制水平,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减少各种温室气体的排放。

(五)增强林业碳汇。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制定和完善各级政府造林绿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部门绿化责任制,继续推进城市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调整相关产业政策,推动植树造林工作,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建设一批大径材树木的培育和固碳的示范林,加强复层林和混交林经营的试点和示范,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和管理。重点建设长江、淮河和巢湖流域生态防护林、平原绿化和防沙、绿色长廊等重点林业工程;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实施林业“百千万”增绿增效示范项目,加强生态经济示范基地建设。继续强化林地保护管理和采伐限额管理,坚决打击乱砍滥伐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加大对森林火灾、病虫害和非法征占用林地行为的防控力度;鼓励使用速生材、合成材,开展废旧木制品分类回收和再生利用,促进木材综合利用,提高木材资源的再利用比例。(六)控制农业温室气体排放。

——推进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为基础,逐步建立健全能够改善农业生产力和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法律法规体系。

——加快发展生态农业。通过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推广化肥、农药合理使用技术,引导增施有机肥,全面提升地力。认真做好林木、秸秆等生物质能源培育和转化利用试点工作。推进土地复垦,引导农村节约和集约用地。

——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积极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种养业相互促进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有机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广利用力度。推广水稻半旱式栽培技术,采用科学灌溉技术、秸秆处理技术,研究和发展微生物技术等,有效降低稻田甲烷排放强度。开发推广环保型肥料关键技术,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和少(免)耕技术,增加农田土壤碳存储。

(七)加强城市废弃物管理和处理能力。

——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切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制定强制性垃圾分类和回收标准,提高垃圾的资源综合利用率,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量。提高对填埋场产生的可燃气体的收集利用水平,减少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量。

——加大技术开发和利用力度。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利用先进的垃圾焚烧技术,促进垃圾焚烧技术产业化发展。研究开发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技术和堆肥技术,为县城和农村提供亟需的垃圾处理技术。加大对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利用的支持力度,加快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步伐。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

(一)加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加快实施淮北平原井灌区恢复配套和节水改造,开展江淮丘陵区和部分山区灌区的节水改造。完善灌排体系,重点建设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加强基层农牧技术服务站等基础设施

建设,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教育和推广工作。

——选育优良品种。培育产量潜力大、品质好、综合抗性突出和适应性广的优良动植物新品种;改进作物和品种布局,有计划地培育和选用抗旱、抗涝、抗高温、抗病虫害等抗逆品种。——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继续推进节水灌溉示范,在粮食主产区进行规模化建设试点;干旱缺水地区积极发展节水旱作农业,继续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区。加强水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大力推广以节水保墒为主要内容的旱作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的抗旱、防洪、排涝能力,着力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二)加强森林自然生态系统建设。

——推进制定和实施与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推进适时制定、完善并实施安徽省森林保护地方性法律、法规,为提高森林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供法制保障。

——加大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力度。对天然林禁伐区实施严格保护,使天然林生态系统由逆向退化向顺向演替转变。实施皖南山地丘陵、皖西山地封山育林,治理水土流失,建设水源涵养林,保护森林和旅游资源;江淮丘陵岗地生态区实施水土保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从根本上解决江淮分水岭地区易旱问题。

——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提高自然保护区质量,建立保护区走廊,加大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建设长江生态防护林,加快长江流域酸雨治理;建设淮河生态防护林、平原农田林网,实施两淮煤矿塌陷区生态复垦工程;加强皖南和皖西水源涵养区、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和保护。

——建立重大林业灾害应急体系。研究与开发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技术,加强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生态环境监测,积极整合现有林业监测资源,建立健全国家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网络和体系,提高预警及应急能力。

(三)提高水资源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落实《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办法》、《安徽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强化水利规划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完善水利规划体系,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

——建立防洪减灾体系和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积极推进淮河行蓄洪区调整改造和安全建设、重点平原洼地治理、淮干一般堤防加固等治淮工程建设;加快病险和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开展山洪泥石流防治;加强洪水风险管理;完成合肥、安庆、铜陵、芜湖、马鞍山、蚌埠和淮南等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洪安全体系建设。建设和完善全省雨情、水情等信息监测网络和自动采集、传输、处理系统,建成全省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覆盖全省、连接水利部及流域机构的水利信息高速传输网络,实现防汛抗旱异地会商。

——加强水资源专项管理。以流域为单元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利工程投融资体制和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建立以水权为重点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水资源总量控制与定额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加大江河湖泊水质监控力度,强化水源地保护,建立水资源安全供给保障体系。

——强化节约用水。加强城市节水和治污力度,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构架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机制。推广先进节水技术、设备,提高节水型器具普及率。建立以需求管理为重点、以经济调节为手段、以节水技术应用为基础的节水机制,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加强水土保持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管,严格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加快皖西大别山区、皖南山丘区和江淮丘陵岗地等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崩岸防治工程和

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在加强堤防和控制性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退田还湖(河)、平垸行洪、疏浚河湖,对于生态严重恶化的河流,采取积极措施予以修复和保护。

(四)进行人体健康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增强疾病预防与控制能力。加强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乡镇防保组织和村卫生室能力建设,保障并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建立资源配置合理、反应快速灵敏、运转协调高效、保障有力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疾病监测防控能力。

——改进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利用国债资金和省、市、县配套资金,完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重点办好代表区域水平的综合性医院、中医院和特色专科医院。建立省疾控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和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演练基地。加快农村地区改水、改厕进度。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建立连接省、市、县、乡、村,快捷、畅通、准确的公共卫生信息体系。

——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和多部门协作配合的卫生应急工作机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报、预警机制。

——建立省、市、县(市、区)地质灾害应急体系。按照国家要求,建立省、市、县(市、区)地质灾害应急机构以及连接国家、省、市、县(市、区)四级机构的信息体系,完善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平台建设。

(五)增强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气象科技能力。

——扩大气象资源为农林业服务的范围。合理开发气象资源,建立资源高度共享、相互支撑的业务功能平台,形成决策、公众和专业气象服务产品,为各级政府、部门以及行业提供防汛抗旱、农业生产、灾害防御、社会安全和公众气象等方面的服务。进一步扩大气象为农林业的服务范围,开展农作物引种、粮食储运和农业保险以及森林防火等更广范围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

——增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建立和完善气候监测系统。发展天气雷达、精细数值预报模式以及地基自动观测信息的融合技术,建立各类天气及相关灾害的中短期预警和预报业务系统。研究开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评估技术,加强大雾、道路结冰等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

——增强气候资源分析评估和开发利用能力。开展气候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高敏感行业影响评估,提出适应气候变化的促进生态恢复与重建方案,研究制定城乡建设规划、经济开发、农业结构调整、大中型工程项目实施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推进制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地方法规、规章和政策措施。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

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需要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强化基础、深化合作、提高认识、促进参与,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一、加强机构和体制建设

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领导。安徽省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本方案的相关内容,组织协调全省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合力。健全各级应对气候变化组织机构,协调各部门、行业之间应对气候变化具体工作。各级政府及部门要积极组织实施本方案,抓紧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工作。

建立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工作组,专家工作组以省发展改革委为牵头单位,由省气象局、省科技厅、省环保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省直单位及科研院校的相关机构人员参加,充分发挥专家工作组对应对气候变化重大问题的决策咨询作用、具体工作的监督及指导作用,建立并完善

专家工作组跨学科型的长效工作机制,结合各行业、各领域以及安徽省实际,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政策措施。

不断完善领导和协调机制,大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政策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和整合各行业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共同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科学研究

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坚持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的力度,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以及温室气体减排、节能环保等技术,通过生态环境的修复和建设,促进碳吸收技术和各种适应性技术发展,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加大政府在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形成不断推动技术创新的有效机制,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速能源结构优化和升级。落实各项税收减免政策,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引导相关企业增加节能减排及适应性措施的研发资金投入,鼓励企业采用有利于节能降耗的设备和技术,加快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加快电力、煤炭、化工、冶金等重点行业废物规模化利用和产业化发展,大力支持循环经济试点,继续实施一批循环经济建设项目,抓好资源型产业集聚区的循环经济建设。力争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技术等方面取得进展,农业、林业等适应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加强国际和区域合作

积极开辟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扩大国际交往范围与合作领域,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充分利用清洁发展机制,争取更多的节能减排项目进入国际市场;积极引进、推广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努力扩大利用外资规模。通过开展国际合作,调整和完善应对方案,不断提升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加强国内交流与合作,开展与兄弟省市在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借鉴其他省份的宝贵经验,主动融入长三角经济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四、培养和吸引人才

大力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各类科技人才的培养,特别重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够引领学科发展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人才,建立人才激励与竞争的有效机制,形成促进优秀人才迅速成长和充分汇聚的良好环境,着力培育和建设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专业特长突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团队。

五、加大资金投入

加大政府对气候变化资金的支持力度,建立起气候变化相关科技工作的长期资金投入机制;拓展多元化的其他融资渠道,加强开展清洁发展机制合作项目的能力建设,提高CDM项目包装水平,积极推进在清洁发展机制、技术转让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有效利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积极利用外国政府、国际组织等双边和多边基金,支持开展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积极利用世行、亚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以及外国政府的赠款和长期低息、无息贷款,优先安排应对气候变化建设项目。

六、提高公众意识

建立政府、媒体、企业与公众相结合的宣传机制,通过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络等途径广泛传播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使媒体宣传成为加强政府引导、推进企业行动、提高公众意识的有效途径。

制定气候变化宣传方案,将气候变化宣传纳入重大主题宣传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气候变化宣传。继续办好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及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日等宣传活动。组织开发和编写系列气候变化科普读物和宣传材料。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小学生气候变化科普活动和相关教育。推动高等院校建立气候变化相关学生社团,设立气候变化大学生论坛,加强高校气候变化学科建设与科普活动的整合。

把气候变化作为各种科普和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活动的重要内容,倡导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强对气候变化的集中培训、宣传和示范引导。在城市与乡村因地制宜开展气候变化宣传和科普活动。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建议讲解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建议陈炳才陈安国 2009年12月23日11:28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建议--中国共产党新闻【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社区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尽管哥本哈根会议对下一阶段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资金、技术和测量机制等问题未达成理想共识,但人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是不可逆转的为切实做好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制建设,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具体规划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关注气候变化,并把这一议题作为国民经济计划和发展的重要内容。2005年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提出可再生能源优先上电网,全额收购。2007年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能源使用、农业、林业等领域也制定了相关法律,2009年11月26日,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这些应对措施积极有效,但还没有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方面考虑,也没有从碳捕捉和封存、碳汇技术和途径等方面考虑。因此,已经具有的政策法规不足以促使企业和社会从可控制性上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也难以促使企业和社会加快调整经济和能源结构,难以鼓励企业创新碳技术,减少和控制碳排放。因此,建议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或《低碳经济法》。通过立法,明确提出分时段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和数量标准,要求每届政府不断更新和提高标准,并落实到企业;探索实行碳交易制度;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并设立具体目标。应通过立法建立应对气候变化法律、规划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执行、检查机构,确保有关法律政策得到落实。应通过立法规范气候变化的公共职责,明确政府、企业、消费者和媒体的职责。在加强立法的基础上,建议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的40年规划,分阶段确立实施目标。尤其要注意制定具体的新能源产业和产品规划,如氢能规划,太阳能规划,风能发展规划,核电发展规划,使能源结构在20—40年内有较大的调整和变化。 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调整经济结构,兼顾积极调整技术和能源结构对于如何减排以及承担多大的责任,如何解决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和技术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严重分歧。但哥本哈根会议以后,各国都会尽量减少和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发达国家由于技

中国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项目

附件: 中国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项目 “中国碳交易登记簿系统研究” 任务书 一、项目背景 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在挪威政府、欧盟和UNDP的资金支持下,组织开展了中国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项目,支持包括新疆兵团在内的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编制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在地方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机构与能力建设。 我国政府公布了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增强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责任和意识,有效保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落实,并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逐步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要求。通过中国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项目,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已经编制完成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相当部分省区市在其应对气候变化方案中主动提出要运用温室气体减排市场机制,积极开发CDM项目,推动实施自愿减排交易,还有省份同时提出要探索建立省内碳交易试点,这与国家发展方向是一致的。

综合考虑现阶段国情和发达国家相关经验,为落实国家和地区提出的运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要求,我国将从自愿减排交易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登记簿是所有碳交易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合理设计的登记簿体系是交易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为推动国内自愿减排交易顺利开展,亟需开展相关研究,设计建立国内基于项目的碳减排交易登记簿系统。本项目成果将为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落实提供有力支撑,并将进一步扩展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项目对地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积极影响。项目办将聘请一家研究能力强、具有丰富相关经验的专业机构,就“中国碳交易登记簿系统研究”课题开展专门研究。 二、项目目标 结合我国开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的实际需要,研究设计我国基于项目的碳交易登记簿系统,开发相关的软件,为开展自愿碳交易、逐步建立国内碳交易市场奠定基础和提供支持。 三、研究任务 为完成该项目的目标,咨询机构需要完成以下研究任务:任务一:调研国外相关交易登记簿设计 调研京都议定书下联合国登记簿体系及设计要求,欧盟排放贸易体系(EU-ETS)、自愿碳交易市场登记簿体系设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阅览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人的发展中国家,制定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基本准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中国将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保护全球气候继续做出贡献。 应对气候变化的总目标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总目标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气候变化相关的科技与研究水平取得新的进展,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得到较大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机构和体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坚持正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遵循《气候公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有机结合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原则;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 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对中国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的挑战。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中国面临开创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 (二)对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使得中国在降低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方面比其他国家面临更大的困难。 (三)对中国能源技术自主创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能源、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先进的、有益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则这些设施的高排放特征就在会未来几十年内存在。 (四)对中国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提出了诸多挑战。中国生态环境脆弱,现有可供植树造林的土地多集中在荒漠化、石漠化以及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给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带来巨大的挑战。 (五)对中国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长期的挑战。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中国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对中国农业领域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和抵御气候灾害能力提出了长期的挑战。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周曙东周文魁朱红根王传星王艳 摘要: 阐述气候变化的特点, 分析农作物对温度、降水变化的敏感性, 昆虫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探讨了农业生产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干旱及洪涝灾害的脆弱性。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选择包括选育抗逆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 增强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种植技术; 加强农业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与响应能力建设。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适应性政策措施: 调整耕作制度, 提高指数; 完善江河湖泊防洪工程和防洪减灾体系; 加强土地合理利用; 发展设施农业, 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制订减灾应急预案; 积极推广农业保险。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敏感性; 脆弱性 一、引言 气候变化被列为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进展, 开展气候变化影响的相关研究开始成为学术界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农业是对天气变化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 因为气候始终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决定因素, 到目前为止, 农业还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气候变化对农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别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诱发的自然灾害将造成农业生产的波动、危及粮食安全、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还没有就气候变化问题综合治理所采取的措施达成共识, 有待在2010年墨西哥城的第16 次缔约方会议上继续协商, 但气候变化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气候变化会使人类付出巨额代价的观念已为世界所广泛接受, 并成为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及早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 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提前采取适应性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敏感性、脆弱性方面来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 二、气候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气候变化是气候平均状态出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10 年或更长时间)的变动, 具体指气候平均值和离差值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同时随时间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

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实施方案范本.doc

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实施方案466841 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实施方案 为加强中小学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明确目标职责,保证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国计委、财政部印发《全国中小学危改工程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学校建设项目管理实施意见,希遵照执行。 一、组织机构 成立安居区教育局工程建设项目领导小组。 组长:卢军 副组长:刘洪彭哲华 成员:余定福陈朝国杨健邹远富 各项目学校成立相应的工程建设项目领导小组。 二、项目建设实施程序 工程建设项目程序必须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要求进行。 1、立项。由学校向区教育局写立项申请——区教育局向发改委出函——发改委出具立项批复。 2、规划。学校提供整体规划方案和拟建建筑初步设计方案(建筑平、立、剖面图)和效果图报区规划局审批,合格后办理规划许可证(副本)并出具红线图。

3、报建。规划许可证办理后,到建设局建管股报建,提供报建相关资料,填写报建表。 4、勘测设计。地震震损程度为轻度的由原设计单位出具加固措施;震损程度较重的由具有鉴定资质的单位出具鉴定结论后,由设计单位出具施工图;属于新建的工程由学校委托勘测单位出具地勘报告、设计单位出具施工图;施工图齐备后需到区消防大队进行消防审核;委托施工图审查公司进行施工图审查并出具施工图审查报告,然后到区建设局建管股做施工图审查合格备案。 5、招标程序: 确定代理机构:到发改委办理招标代理机构网上比选事宜、代理机构网上报名、邀请相关人员(监察局、发改委、建设局招标办、教育局监察股及计财股相关人员)出席代理机构随机抽取会议、随机确定两代理机构、和两代理机构分别就操作程序和费用等题进行谈判、确定代理机构,并到发改委、建设局招标办备案。 招标过程:由代理机构或聘请有资质的造价机构计算工程量、财政评审确定控制价和工程量清单(由学校向教育局写评审申请、教育局向财政局评审中心出函、评审中心受理后25个工作日内完成,控制价和招标清单都必须以财政评审结论为准)、制作招标(比选)公告、招标件备案(发改委和建设局)、网上发布招标公告或比选公告、报名、发放招标件、邀请相关部门(纪委、发改委、建设局招标办、教育局监察及计财股相关人员)参加开标、评标监督、评标结果公示、发中标通知书、施工单位出具履约保函或缴纳履约保证金、签订施工合同并备案。 6、施工阶段:确定监理单位签订监理合同、到建设局招标办办理招投标备案、到建设局建管股办理施工许可证(按照需提供资料清单目录提供资料并缴纳相关费用)、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缴纳中标价千分之三点五的监督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界上的重大问题之一。那么是什么造成的,如何应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和参考!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自西方工业化以来,世界人口在 (1)人口剧增因素:近年来人口急剧地增长,人类在日益强大的大规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模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大量开垦耕地、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掠夺与毁坏森林资源,大量地燃烧化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工原料,释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致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使大气成分发生变化,导致了全球气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候日趋变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 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负面的。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目前,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个全球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高的

固碳速率,导致植物生长的增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面影响上升。 相比,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目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今年8月份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CCTV报道,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下降了米。祁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连山冰川缩减危及河西走廊:近年来,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祁连山冰川融化比上个世纪70年代减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区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的雪线正以年均米的速度上升。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专家分析,冰川退缩,雪线上升除自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然气候因素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口膨胀,超载超牧,过度开垦,乱砍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 破坏的主要因素。 滥伐,滥采地下水有关。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 素。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

中国科学院“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关键科学问题”项目群简介

中国科学院“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关键科学问题”项目群简介 单位:中国科学院北京100864 作者:丁仲礼傅伯杰韩兴国葛全胜 目前,国际上十分流行的全球气候变暖理论由3个主要环节组成:(1)大气CO2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v升至450—550ppmv后,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将上升2℃—3℃;(2)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以上,将可能给人类带来重大影响,突出地表现为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增加、热带传染病北上、全球粮食短缺、水资源供应不足,地区冲突增加等;(3)世界各主要国家必须立即采取各种行动,减缓全球变暖,使2050年CO2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排放水平的50%,且越早采取行动损失越小[1,2]。显然,这个理论的核心基础是气温对大气CO2浓度的高度敏感性,以及地球表层系统在适应气温变化时的极度脆弱性,其最终目的是减少或控制化石能源的使用量。积20余年之努力,这个理论已经走出学术界,被社会公众广泛接受和传播,同时也成为一部分政治家在国际政治、外交博弈中使用的工具。 但是,学术界对这个理论质疑的声音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大气CO2浓度增加1倍后,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2℃—3℃,这只是一个模拟值,它由不同的数值模式计算后平均得出,且不同模式输出的增温值可差5℃之多(从1℃左右到6℃以上)。这就提出一个问题:数值模式是否已成熟到能够准确评价全球平均气温与大气CO2浓度的关系?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温已增加约0.74℃,大气CO2当量浓度已增加60%左右,那么,从过去100多年的记录中,我们是否可以准确评价气温对CO2的敏感性?如果这个评价同数值模拟不一致,则哪种方法更可靠?气候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人类对它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过程与机制是否已有足够充分的了解?比如,在一些要素的“驱动”下,气候系统也会产生负反馈作用,目前的文献谈了很多正反馈过程,那么科学界对其负反馈过程了解充分吗?围绕南极冰芯所发表的大量文章表明CO2浓度滞后于气温的变化[3-5],这说明,CO2“驱动”气温升高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减少CO2排放必须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而根据一些专业机构的预测,人类在今后20—30年间,还将以化石能源为主,这就面临一个如何在扶贫、发展和保护气候中达到平衡的问题,简言之,如果气温对CO2浓度没有那么敏感,人类值得去为之牺牲发展速度吗? 同样,对增温的影响也有很多不确定性。地质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在地球几十亿年的历史上,绝大部分时期比目前温暖得多,比如距今5 000万年左右的始新世,气温至少比目前高10℃;在新生代,全球气温整体变化趋势是降温,如在3 600万年前后,东南极首次出现冰盖;到1 400万年前后,西南极出现冰盖,东南极冰盖扩张;在260万年前后,格陵兰出现冰盖,自此之后,地球反复地经历冰期-间冰期气候振荡,其温度变化幅度可达6℃—8℃[5-7]。也就是说,过去的气候变化无论在幅度还是在速率上,均比过去100年“温室效应期”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可能会经历的“增暖期”要大得多。那么,为何在有人类活动以后,地球气候系统、生态系统等会变得如此脆弱了呢?又比如,地质学的常识告诉我们,由于温度对全球水循环的控制作用,地球历史上的暖期往往是湿润期,其生物多样性、生物总产率均显著高于寒冷期。那么,为何在今后的增温期会导致粮食减产、水资源不足呢?同样,温暖期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地球从赤道到极地的温度梯度减小,整个大气环流趋向稳定,为何未来的增温反而会导致极端天气频率增加呢?地球的温度一直在变,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那么,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及我国的应对措施探讨本文概述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提出全球气候变化是全世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摘要提出了我国应对金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若干建议和总结了引起气候变化的成因,的科学背景,对策。对策成因:气候变化关键词引言 0 气候变化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学科问题,而日渐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全这一变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社会活球气候正在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国际社会加快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推进《公,世纪21动,不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进入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履行的步伐。随着《京都议定书》的实施以及气候变化问题谈判进如何认在这样一个新的政治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承担减限排的潜在压力,程的加快,识我国面临的形势,从而提出应对策略,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气候变化的现状 1 再次确认了全球气候变(2007)次评估报告4第(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称,目74.0年前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已经升高了100年止,与2005化事实: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过万年中任何一段时期都高,1前地球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比过去月,全球地表温度更是打4~1年2007%。35万年中任何时候都高,比工业革命前高65去℃。因为人为加剧的温室效应,1年以来的所有记录,平均气温比往年上升了1880破了自地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近年来,世界风暴、洪水和干旱发生的次数明显增加,

异常的暴雨、降雪和严酷的热浪等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频现。变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8"C.0~5.0势基本一致:一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0℃,增暖速率为每1.1年变暖尤其明显,地表气温年均升高50平均值,近℃,22.0年50突出体现在冬季增温、连续出现全国性暖冬和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气候变暖。二是近而区域降水变化波动六大江河的实测径流都呈下降趋势,年来中国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少,华北大部分地区、西北东部和东北地毫米。9.2年减少10较大。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平均每20---40年减少10区降水量平均每华南与西南地区降水明显其中华北地区最为明显;毫米,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50毫米。三是近60~20年增加10增加,平均每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洪涝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面积扩大,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5.2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50加重,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四是近毫米,五是中国山地冰川海岸带的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灾害更明显。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并有加速趋势。中国科学家的预测结果表明,中国21快速退缩,西北冰川面积减少了气候变化将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恢如不能有效应对,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还将进一步加剧。社会经济发展也将受粮食安全等危机,人类健康、人类社会将面临水资源短缺、复的影响,年来的50次评

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二、活动目标要求: 三、健全机构 组长:刘相军 副组长:唐文法孙新泽 成员: 冯守亮郝洪振张广民刘玉坡高文申 崔进超刘仓柱郝继军范传波段传强 各小学要成立相应组织领导小组。 四、实施步骤 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和要求,本次活动共分四个阶段,历时三年: (一)学习动员阶段(20XX年10月) 1、召开动员会,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签订“四德工程”个人责任状。 2、组织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学习中华传统美德仁德有关丛书, 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40个学时,个人学习笔记记录不少于4000字。 (二)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11月至20XX年2月) 1.以“五个一”活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组织举行一次“如何做一名幸福教师”主题演讲活动,寻找身边的幸福,树立身边的师德榜样。

深入推进一个主题活动。即“做幸福教师,谱幸福人生”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民主评议、学生家长满意度测评、岗位公示、教 师公开承诺、职业道德讲座和心理辅导活动,激发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营造教师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结合学校教学工作主线,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积极为教师搭建自我展示与发展的平台,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增强教师职业成就感。 举办一系列教职工文体活动。关心教职工身心健康,体现人文管理情怀,组织教职工利用大课间积极锻练身体,引导教职工不断调 整好心态,保证教职工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2.在广大学生中开展“明德修身、爱心践行”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结合我乡各校德育工作,确定每个月的主题,形成“月月有主题、周周有重点、天天有内容”的德育新局面。各月德育主题是: 11月——文明礼貌月 (1)召开一次“四德”教育主题班会。各班设计形式多样、内容 活泼、浅显易懂、富有趣味的适合年龄特点的主题班会,使学生理 解四德教育内容,了解实施“四德工程”活动的意义。 (2)参与“爱心认领”行动,组织学生以个人名义认领学校或社 区一株树、一片绿地或一处公共设施,利用休息日、节假日进行义 务养护、管理。 (3)举行“雷锋精神伴我行”系列实践活动:要求孩子首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星期天和节假日给父母端杯茶,洗次脚,做顿饭菜,制作感恩小礼物;利用周末或课余时间,开展“走进敬老院,关爱老人”“我为老教师献爱心”走访慰问活动。 “创建平安校园”安全教育活动。 12月——校园开遍文明花

高中地理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读全球气温变化图,回答1—2题。 根据陆地和海洋观测资料绘制的全球地面气温距平演变趋势 1.下列词语中形容图中气温变化最恰当的是 A.保温作用B.温室效应 C.热岛效应D.全球气候变暖 2.下列做法中对缓解图示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是 A.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以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 B.发展洁净煤技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C.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 D.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 答案 【答案】1.D 2.D 【解析】1.图中反映的是全球地面气温距平演变趋势,图中气温距平总的趋势是波动上升,说明气温变化的趋势是全球气候变暖。故本题选D。 解题必备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应对气候变化有技术措施、管理措施,还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强对温室气体的吸收能力和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对策具体措施 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1)多使用清洁能源 (2)提高能源利用率 (3)避免浪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加强对温室气体的吸收能力 (1)植树种草 (2)采用固碳技术 (3)防止森林火灾 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1)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 (2)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3)沿海地区建设海岸堤坝 学霸推荐 读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迁移示意图,完成1—2题。 1.导致该“环境迁移”的原因可能是 A.地震B.滑坡 C.全球变暖D.台风 2.以下措施对该环境问题防治有明显效果的是 A.对建筑物进行加固B.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C.将人口全部迁出D.退耕还湖还湿 答案 【答案】1.C 2.B

世界主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

世界主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 尽管国际气候谈判举步维艰,但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各国主动采取行动的重要动机。近年来,世界各国陆续出台了相关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计划法案,政策和措施。 美国 美国在2001年宣布退出以温室气体强制减排为目标的【京都议定书】,主张在不妨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减缓气候变化。长期以来,美国并未在国际气候变化行动中发挥与其国际政治经济地位性对应的作用。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为基础,寻求现实的解决方案。在适应行动上,美国也针对相对突出的气候变化问题和比较敏感的部门采取了旨在提高使用能力的行动。自2009年以来,美国一转以前的态度,出台了很多积极应对进出口石油依赖的【清洁能源安全法案】。2009年12月宣布一项总额3.5亿美元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计划,其中美国将提供8500万美元,用于在未来5年内帮助发展中国家尽快掌握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提高能效的技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话是能源的依赖。 2010年11月2日,美国举行了20世纪以来最关键的中期选举共和党人在众议院获胜,一些气候变化怀疑论者成为新成员。这一选举加大了美国采取全国减排行动的难度,是的全面气候立法在短期内既无可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包含的总量管制和交易机制条款胎死腹中。然而,一些区域减排市场却受到鼓舞。在加利福尼亚州,选民用选票捍卫了盖州2006年通过的一项气候法案。根据这一法案,加州将从2012年开展碳交易。在马萨诸塞州,现任州长德瓦尔.帕特里克成功连任,而他支持该州成为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一员。2003年发起的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催生了首个区域温室气体总量管制和交易项目,目前已有美国东北部10个州加入,其目标是将2018年有关个州的发电厂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8年的基础上消减10%。在同为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成员的纽约州,民主党人安德鲁.科莫击败了以为称全球变暖为“闹剧”的对手,当选州长。 欧盟 欧盟在其后变换问题上一直持积极的态度。2007年6月2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有关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性绿皮书{欧盟适应气候变化-欧盟行动选择},确立了欧盟适应行动的四大支柱: 在欧盟开展的早期行动,包括将是应纳入欧盟法律和资助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 将是应纳入欧盟的外部行动中,特别是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通过集成气候研究扩大知识基础,从而减少不确定性。 准备协调,全面适应战略的过程,涉及欧洲社会,商务和公共部门。 2009年4月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适应气候变化白皮书:面向一个欧洲的行动框架】,以提高欧盟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应变能力。欧盟气候政策的核心是其碳排放交易体系(EUEmissons Trading System,ETS).ETS交易系统分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05-2007年)主要集中在CO2的排放源;第二阶段(2008-2012年),ETS讲解那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经核准的减排制度和联合履约机制的信用额度,计划2010年将航空部门的排放也纳入交易体系;第三阶段(2012年后)将所有的温室气体排放部门,包括航空,海洋运输和林业都纳入ETS,拍卖60%的排放配额。 2010年5月,欧盟发布题为“后哥本哈根国际气候政策:重振全球气候变化行动刻不容缓”的政策文件,明确了欧盟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谈判战略。文件认为,虽然根本哈根会议令人失望,但会议所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支持了欧盟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以内的核心目标,而且加入该协议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一合计超过了全球排放总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2009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讲话指出: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全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先后制定和修订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森林法、草原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把法律法规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不断完善税收制度,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千家企业节能计划,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行动;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中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中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大力增加森林碳汇。 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庄严承诺: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项目详细实施方案-模板

项目实施方案 编制说明 项目实施方案又称为项目执行方案,是指从项目的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文件,是项目能否顺利和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和依据。项目有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按照合同规定完成。项目实施方案则将项目所实现的目标效果、项目流程等内容做成系统而具体的方案,来指导项目的顺利进行。 ——项目实施方案由建设单位在中标合同签订后组织编制,承建单位负责在需求调研后编制完成。 ——项目实施方案内容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业务现状及差距、整体架构、系统功能清单及交付物、运行环境、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实施计划、组织保障、交付物等。 ——项目实施方案重点是要明确项目在整体规划中自身定位、梳理与其他项目间的关联关系,从而确定建设具体目标、并根据具体目标制订项目建设的建设计划、技术方案、确定建设单位与承建单位组织保障并界定相应职责。

1项目概述 参考《XX 项目初步设计方案》,从项目背景、项目目标、项目建设内容三个方面综合性地简要介绍项目的基本情况。 1.1 项目背景 内容:描述项目建设原因、环境背景、项目建设可行性等方面描述项目建设背景。 1.2 项目目标 内容:描述项目建设目标,包括: (1) 业务目标 (2) 技术目标 (3) 效益目标 1.3 建设内容 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项目建设内容: (1) 相关数据资源整合 (2) 平台的数据对接 (3) 硬件支撑环境 (4) 系统建设内容

(5) 系统服务内容 2 现状与差距 2.1 现状分析 内容:参照《XX 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关于项目现状分析内容,重点描述本系统现有硬件资源及软件资源,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项目现状: (1) 现有系统运行情况 (2) 现有系统功能简介 (3) 已掌握数据资源 (4) 现有硬件设备资源 (5) 基础技术支撑 27 黑龙江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模板 2.2 差距 内容:参照《XX 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关于项目背景、目标及建设必要性等相关内容,结合项目具体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应对措施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很多国家所关注的问题了,那么如何应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气候变暖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和参考! 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1.人口剧增因素 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

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 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保持水土流失。但到目前为止,人类活动如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钟有20公顷森林被破坏,10公顷土地沙化,万吨土壤被侵蚀。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世界各国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近50年来,气温上升的脚步在加快。 据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刘洪滨博士介绍,过去100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明显升高,本世纪变暖幅度还会增大。最新观测表明,1906—XX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20世纪后半叶北半球平均温度可能是近1300年中最高的。美国航天局戈达德航天研究所上月底发表的研究报告说,XX年是自185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九个最热的年份,估计下一个厄尔尼诺现象今年或明年开始形成,全球地表气温可能将在今后

中国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中国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近年来,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仅在本国环境治理、节能减排、发展绿色低碳技术等方面取得骄人成绩,在主动承担国际责任,积极参与国际对话,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气候谈判、促进新气候协议的达成等方面也做出了积极贡献。 从2014年底中美两国签署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到今年中国向联合国提交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并先后与印度、巴西、欧盟、美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就气候变化发表联合声明,中国通过一系列郑重承诺,接连向世界传递出强有力的政治信号,表明其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获得广泛赞誉。 《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菲格雷斯日前在一次记者会上回答“哪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可称榜样”的问题时指出,中国采取了“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具有榜样意义。她说,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确定,在2030年前后使其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并把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列入“十三五”发展规划中。这些都表明,中国在对待气候变化问题上“非常非常认真”。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各类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因此,法国作为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主办国,期待中国为大会的成功提供支持。 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中国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中扮演“重要角色”。法国总统环境问题特别顾问尼古拉·于洛此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高度肯定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毋庸置疑的示范作用”。他说:“中国有能力在提出目标后将其实现,甚至以更快速度实现目标。” 中国支持定期盘点包括减排在内的相关长期目标的实施进展,也表明其有能力与自信进行气候变化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既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应尽的义务,也符合中国当前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国。2014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比2005年下降29.9%和33.8%。在气候治理问题上,中国在加速本国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向广大经济、资源、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在今年9月发表的《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中国宣布出资200亿元人民币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不少国家和国际机构,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士对此非常赞赏,认为中国这一举措对世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展现了其勇于承担国际责任、履行国际义务的大国风范,给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做出了榜样。 气候变化是一项全球性威胁,关系到世界各国的切实利益。中国支持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一份全面、均衡、有力度的协议,主张协议应以《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为基础。日前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5年度报告》说,中方愿意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与各方一道积极建设性推动谈判进程,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气候制度。

浅谈全球气候变化及应对之策

2012年第9 期 教辅集锦 浅谈全球气候变化及应对之策 ●林春路/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 (224600)一、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1.自然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所有的能量基本来自太阳,所以太阳能量输出的变化被认为是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之一,也可以说太阳辐射的变化是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外因。 引起太阳辐射变化的另一原因是地球轨道的变化(米兰科维奇理论)。地球绕太阳轨道有三种规律性的变化,一是椭圆形地球轨道的偏心率(长轴与短轴之比)以10万年的周期变化;二是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轨道的倾角在21.6°~24.5°间变化,其周期为41000年;三是地球最接近太阳的近日点时间的年变化,即近日点时间在一年的不同月份转变,其周期约为23000年。另一个影响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是火山爆发。火山爆发之后,向高空喷放出大量硫化物气溶胶和尘埃,可以到达平流层高度,它们可以显著地反射太阳辐射,从而使其下层大气冷却。 2.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加剧了气候系统变化的进程。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硫化物气溶胶浓度的变化,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如毁林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 )等。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 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 )和臭氧(O3)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其中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它产生的增温效应占所有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63%, 且在大气中的存留期很长,最长可达到200年,并充分混合,因而最受关注。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随着气候变暖,将使大量冰川逐渐融化,自19世纪以来,全球范围的山地冰川都几乎发生了大规模的后退。美国NOAA 卫星观察到的雪盖资料表明:1980年以来,全球的雪盖面积减少了9%~13%。英国南极考察队的科学家们通过卫星观测发现,位于拉尔森冰架的一块像牛津郡那么大(约2900平方千米)的冰山已从南极大冰原分离,并逐渐涌向大海。再加上海水受热膨胀等原因,导致全球海平面将呈上升趋势,并且对沿海地带造成严重影响。 2.可能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 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气温升高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和中纬度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将会增加,而大部分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则因蒸发增强变得更加干燥。此外, 热带气旋的强度和频率将会明显增加。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各种自然灾害从未间断:1991年的特大洪水肆虐江淮大地;1992—1993年的持续干旱横扫整个东部;1994年夏季华中出现旷日持久的干旱和高温酷暑天气,而华南与东北则出现严重的水患;1995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辽河平原又出现建国以来罕见的暴雨洪水。据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数字,仅1994年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受灾面积就达0.5亿公顷, 直接经济损失1700亿元。新世纪以来,各种极端天气就没有间断过,特别是2010年更是反常,北方出现冬天暴雪奇冷天气,春季西南5省出现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受灾耕地面积达到1.11亿亩,2212万人出现饮水困难,持续干旱近五个月,仅云南一省就损失170亿元。 3.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 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全球气候变暖对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产生了深刻影响,甚至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 随着气候变化频率和幅度的加大,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数量上将有所增加,空间范围也将扩大。 4.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威胁人类,特别是热带、亚热带国家低收入人口的健康。全球气候变暖,使得热带、亚热带地区炎热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从而加快或扰乱人体的新陈代谢。全球气候变暖,还会改变某些疾病传染媒介(如蚊子)的活动范围,改变病原菌的滋生环境,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综上所述,全球气候变暖将对人类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或许有其有利的一面, 但更多的、令人担忧的却是其不利的一面。因此, 如何趋利避害,利用其有利的一面,克服其不利的一面,并寻求适应或延缓气候变化的对策,是摆在全人类面前一道崭新的课题。 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气候变化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反过来又影响气候变化。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与环境变化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反馈的复杂过程。气候异常与环境问题无国界,世界各国只有积极参与,全球采取步调一致的行动,正确处理好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才能够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全球变暖的形势,目前采取的对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减少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在技术上最切实可行的是广泛植树造林,加强绿化,停止滥伐森林,用光合作用大量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三大功能。一是吸收功能。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吸碳器,它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21

项目工作方案范文3篇

项目工作方案范文3篇 关于《项目工作方案范文3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现代领导科学中,为达到某一特定效果,要求决策助理人员高瞻远瞩,深思熟虑,进行周密思考,从不同角度设计出多种工作方案,供领导参考。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的项目工作方案范文,欢迎参阅。 项目工作方案范文“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示范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有力抓手。在综合示范项目集中居住区打造集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于一体的法律综合服务体,是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让群众充分享受改革丰硕成果的重要创举。是司法行政系统进一步深化法律服务的便民利民力度,切实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将司法行政向基层社区延伸的有力措施。为更好、更有利地在加快推进城乡社会建设中提供及时全面的法律服务和坚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经局党组研究,拟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示范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区委以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为方向,加快“一主两翼四走廊,两线三带五园区”建设,奋力打造高端低碳、集约高效的产业强区,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宜人新区,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面向现代化、充分国际化水平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共创共享”的核心理念,以促进法治城市创建、健全法治建设机制为重点,进一步发挥司法行政工作机制优势,全面加强城乡社会法治建设,有力维护社会秩序,有效激活社会活力,努力形成全区人民依法维权、守法履职、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加快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示范区提供重要的社会支撑和法治保障。 (二)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是用4年左右的时间,在9个综合示范重点项目中的每个集中居住区打造集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功能于一体的法律综合服务体。探索构建在党的领导下,政府充分发挥依法行政的示范作用,社会依法自我调节、群众依法自治管理,规范有序又充满活力的法治社会建设体制,大幅度提升社会法治程度和群众幸福水平。具体目标包括:健全依法治理规范体系,完善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法治准则;健全城乡基本法律服务均衡发展机制,保障群众各项基本法律服务需求;健全城乡法律服务民生工程机制,建设公平正义、文明和谐、服务完善、民主平等的法律服务民生工程共同体;健全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发展机制,激发全系统共建和谐城乡的内在动力;健全社会矛盾疏导和化解机制,保障群众合法的利益诉求,促进各类矛盾妥善化解。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大力保障和服务民生,努力解决好城乡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创造良好的法律服务基础。 2、坚持多方参与、形成合力。建立健全司法行政机关、法律服务组织、志愿者分工负责、协作配合的社会法治建设机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和法制建设新格局。 3、坚持法治建设、依法推进。加强基层法治建设,深入实施依法治区方略,建设中西部法律服务最优、法治文化最浓、法治环境最佳的法治强区,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逐步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