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休闲观光农业的概念和基本特性及国际部分城区的经验做法

休闲观光农业的概念和基本特性及国际部分城区的经验做法

休闲观光农业的概念和基本特性及国际部分城区的经验做法
休闲观光农业的概念和基本特性及国际部分城区的经验做法

休闲观光农业的概念和基本特性

一、休闲观光农业的概念

休闲观光农业是以现代化的城市为核心市场基础,依托城市中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 通过规划设计和开发利用,将农业生产、科技应用、生态观光、农耕文化体验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自然意趣、体验休闲时光、感受文化氛围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二、休闲观光农业的基本特性

1、农业特性。休闲观光农业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其旅游功能的,其引人入胜的主要是优美的田园风光。在开发过程中,可能局部地改变原来的农业生产结构,但农业生产仍是休闲观光农业的主要方面,所以要防止休闲观光农业的过度开发,避免破坏基本农田保护区等。

2、生态特性。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的目标之一是调整人和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休闲观光农业的兴旺也要得益于宁静优美的生态环境、天然的自然景观以及纯朴的乡村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等。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尽可能不破坏原来的自然生态环境,减少人工作用,促进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3、娱乐特性。休闲观光农业除了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外,还应具有一定程度的娱乐性,否则也不能吸引大量的游客。娱乐性主要体现在观光、农业体验、民俗活动和自然探险等富有农村农业和自然风光特色的游乐活动中,而人工游乐设施则适可而止。

休闲观光农业开发的基本原则

1、规划带动原则。规划作为先导,特别是休闲观光农业这一新兴产业,应有的放矢不能盲目发展,要统筹规划立足高起点、着眼高目标,走科学设计的发展模式,科学地制定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建设规划,结合其自然资源、产业特色及消费需求,分门别类地多元化发展当地的休闲观光农业。

2、以农为本原则。休闲观光农业是农业功能的拓展和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其本质仍属农业的范畴。如脱离农业这一基本属性,休闲观光农业也就可能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3、因地制宜原则。休闲观光农业作为一个经济活动的载体,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应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切忌“求大、求洋、求高”,它的生命力来自其本身的特色,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其娱乐性和观赏性。

4、规范管理原则。休闲观光农业的建立是要以不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永续利用农业,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生存条件的共享农业。

河南省休闲观光农业开发的六种形式和类型

1、农庄经济型。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宜人的清新气候、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在原有农业生产园区、高效农业特色基地的基础上,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供游客特别是城市居民度假、休憩、游乐、餐饮、观光等设施,以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享受宁静安逸的田园生活的需求。如郑州市惠济区的丰乐农庄等。

2、农业园区型。依托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通过展示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先进设施、生物技术、立体栽培等,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与高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休闲观光、科普教育等融为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如郑东新区的省农业高新科技园等。

3、特色产业型。依托绿色、生态、自然的农业产业带和乡村特色资源,为游客提供一些观光、游览、采摘、增智等休闲项目,使游人从中领略到生态农业的自然情趣,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中原文化底蕴丰厚的主题风格。如新郑奥星的好想你红枣博览园

等。

4、人文景观型。依托当地特有的人文资源、自然景观、农耕文化等,通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坚持以休闲改善生态、以生

态承载旅游、以旅游激活三产,为游客提供多种观光活动,提升传统农业产业,带动景区周边的农业产业结构新一轮的调整。如鄢陵名优花木生产科技园等。

5、农家乐型。依托具有一定特点的农户,以家庭元素为基本

接待单位,把“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

内容,使游客品尝到原汁原味的农家饭菜,体验到淳厚的农家风情,营造出自然、清新、质朴、野趣的田园环境。如内黄县的“枣乡文化行”等。

6、农业经贸型。依托各类特色的农业节庆和大型农副产品集

散市场、商务会展活动及农产品加工园区等,加强产销衔接,把休闲观光内容与农业经贸等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游人提供一个

观光休闲、名优产品采购等综合性的服务活动。如驻马店的农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等。

国内部分城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主要做法

郑州市惠济区:

该区已基本形成了以丰乐农庄、四季同达生态园、黄河富景生态游乐世界等11家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龙头,140余家农(渔)家乐为点缀的现代休闲观光产业集群,其中丰乐农庄倾

力打造的4A级“黄河谷·马拉湾”已成为全省知名旅游景点,2009

年接待大型会议1300余场,接待游客44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

入1.55亿元。

(一)搞好发展规划,挖掘休闲观光农业潜力。一是聘请华南理工大学专家编制郑州市北部组团概念性整体规划,聘请北京大学、同济大学、河南省规划设计院等知名专家编制经济发展、城市建管、

园林绿化、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等发展规划,并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二是按照郑州市“一带三区”(沿黄观光农业示范带,花乡农家风情游示范区、果乡体验风情游示范区、东南部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区)观光农业发展规划,依托黄河滩区生态资源优势,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和创意农业转型。三是充分挖掘黄河文化、古汉文化和民间特色文化,整合辖区内金沙泥雕、砖雕、烙画、蛋雕、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旅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四是高水平编制《惠济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打造文化旅游“一城(古荥阳城)、一带(郑北环城生态景观文化产业带)、一集群(艺术文化村落集群)”。

(二)广泛宣传推介,提高休闲观光农业影响力。通过举办丰乐农庄风筝节、富景生态游乐世界葡萄采摘节、民间文艺大赛、正月十五舞龙舞狮大会、炎黄二帝祭祖等活动,着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广大市民享受到惠济赶超发展成果,亲身体会城市近郊游给人们带来的欣喜和愉悦。深入开展以“畅游绿色惠济,感受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生态惠济游”活动,向市民及游客发放“生态惠济游”优惠券,总价值2000万元。从2010年开始,将每年3月份的最后一个周六定为惠济旅游日。积极展示和组织申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宣传推介地方特色农产品,拓宽旅游市场内涵和外延,通过农业观光、农业体验、果实采摘、土地认领、旅游超市等多种形式,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认识农业、感知农业、享受农业的理想去处,“休闲度假哪里去,城市近郊游惠济”已叫响郑州。

(三)创建文明城区,提升休闲观光农业魅力。该区深入开展文明城区创建活动,投入3亿多元,建设了16平方公里的邙岭生态园、10万亩的黄河生态园、7500亩的黄河大观生态园三大生态精品工程和黄河防护防浪林、索须河、贾鲁河三大林带,森林覆盖率达到42%以上。投资4.1亿元,实施了以防洪除涝、美化环境为目标的“三河一渠”(贾鲁河、索须河、枯河,东风渠)综合整治工程,实现了“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效果。2010年3月,被省文

明委命名为首届“河南省文明城区”。

(四)强化扶持力度,增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动力。一是出台政策扶持。制定《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每年设立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都市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积极鼓励海外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参与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建设,形成了“政府扶持、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发展格局。二是抓好土地规模经营。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了区、镇(街道)土地流转服务机构,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鼓励龙头企业、农业大户采取转让、租赁、招标承包、股份合作等方式,促进土地适度规模集中,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三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将人才培养纳入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投

资4000余万元建立了农民培训中心,每年设立300万元“全民创

业扶持基金”扶持农民创业;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家门口就业计划、“就业直通车”工程,深入开展农业科技、休闲观光农业管理与

服务、行业服务规范等业务技能培训。

曲靖市麒麟区:

一是开展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大提升活动。连续5年举办“农家乐”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专门邀请省、市、区有关专家从休闲

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现代服务意识、礼貌礼仪及规范服务技能等内容进行了生动讲解。二是开展“农家乐”星级评定活动。制定了《曲靖市麒麟区农家乐星级评定标准》,以“农家乐”所处环境、建筑、装饰、设施设备及管理、服务水平、旅游文化内涵为依据,在各“农家乐”业主自愿申请的基础上,每年定期开展星级评定和复查,达不到标准的予以重新评定星级。三是加强旅游执法监管。在把安全工作纳入乡村旅游每年星级复核的同时,围绕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及清明、端午小长假开展联合执法大检查,加强旅游投诉的受理和立案调查等。

绍兴市越城区:

越城区结合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丰富的实际,确定了以“一区二圈一带”为重点的发展方向:“一区”即利用鉴湖、东湖和皋埠镇南部山林资源为主的南部生态区,重点发展花卉基地,建设开放式主题公园,配套建设休闲林业、休闲渔业,建成绍兴生态大城市的后花园、天然氧库、市民休闲区;“二圈”即以环城河、二环河的两个城市景观河湖生态圈,通过清水河道和绿色林带建设,开发水上游乐项目,环河生态公益林建设,形成“林在城中,城中有林”,和“碧水环城、古城影水”的生态圈。“一带”即连接会稽山、东湖、吼山风景区和宋六陵古址的旅游观光农业带。利用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片、点、带结合,乔、灌、草相间,建立农业示范带,营建绿色长廊,发展集教育、科普、旅游于一体的观光农业。

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越城区坚持“先发展、后规范、促提高”的发展思路。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工商业主投资创办休闲农业园区,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对规划指导、食品安全、从业素质、卫生环保等方面的管理加以规范和提升。

台州市仙居县:

1、该县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启动实施了“杨梅梯度开发”、“百里杨梅长廊”等工程。2008年,又制定了《仙居县农业景观(油菜花)规划设计方案》、《仙居县向日葵农业景观规划设计方案》,明确作物景观种植的总体布局和重点区块,划定以“三线一区”(即高速公路沿线、省道沿线、景区交通主干线和景区周围)为重点,强调连片规模化种植。同时落实奖励政策,除将上级补助资金足额发放到户外,县财政划出200万元专项资金购买油菜种子和关键肥料,免费发放给种植户,对乡镇的工作经费和种植户进行补贴。2010年,该县杨梅种植面积已达12万亩,油菜种植面积达7万多亩,向日葵种植面积1000余亩,建成了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亩向日

葵花基地。

2、每年专门拨出一定经费作为旅游促销费用,在上海、杭州、宁波、温州、台州等主要客源市场的20多家主流报上投放通栏广告,在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介绍仙居农业观光旅游;在仙居旅游网开辟农业观光旅游专栏,设计农业观光旅游线路和宣传折页;在新华网、上海热线旅游频道、上海旅游网、宁波旅游网、台州旅游

网做门户广告实现链接;在台州各高速公路出口派送仙居油菜花、向日葵、杨梅果园专项定位折页;在上海、杭州、金华等地推出特

色旅游专线。在油菜花节期间举办长三角新闻摄影大赛、“以花为媒,情定仙居”大型交友活动、长三角城市油菜花首发团、论坛美文美

图大赛等活动;杨梅节期间与省电台交通之声联合举办“采仙梅游仙居”自驾游活动;每年9月份举办“热恋向日葵,仙居欢迎你”的

主题活动,吸引游客参与。

3、制定出台《仙居县“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管理办法》、《关于发

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编制《仙居县“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

规划》,引导“农家乐”规范发展。县财政安排200万元资金,对被

认定为县级、市级、省级“农家乐”特色村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20万元的奖励,对被命名为市级、省级以上的农家乐特色点和村,分别给予3万元、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4、每年邀请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台州职业学院等专业教师对全县农业旅游从业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由县旅游、工商、公安、卫生、消防等部门负责人不定期下乡对农家乐经营户、杨梅果园观光从业人员进行服务技能、服务规范、饮食卫生、人身财产安全、消

防安全、文明诚信经营等方面的培训教育。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对策研究 伍什家镇人民政府 休闲农业是利用自然生态、田园景观,结合农业经营、农村文化、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体验“三农”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休闲农业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来势,具备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应县委信息科关于“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信息约稿的要求,现对伍什家镇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伍什家镇基本情况及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伍什家镇位于县城东北部15公里处,全镇占地面积2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5万亩,其中水浇地8万亩;旱地面积6.5万亩;林地5.28万亩;草地面积2.3万亩,荒地面积11.75万亩。全镇辖15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总户数7228户,总人口16704人。粮食种植面积达8万亩,西瓜、小杂粮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5万亩,饲草料种植面积0.8万亩。镇党委、政府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各项工作得到了全面发展,城镇建设初具规模,交通便利。“呼-铺高速公路”、“呼-城铁路”贯穿全境,“村村通水泥路”逐年增加,全镇公路通畅率达100%。“呼-城铁路”复线及呼-准-鄂高速铁路即将完工,新引进两大高效农牧业光伏发电项目。投资3.88亿元的国电蒙鑫4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已于2013年12月份并网发电,日发电18万度。山路集团光

伏发电项目已经完成了展厅建设、项目区前期建设工程及光伏小镇区示范户分布式上网发电,一期工程已于2014年12月份并网发电,日发电量22.4万度,为光伏产业落户伍什家镇做好了示范。 伍什家镇休闲农业起步较晚,目前初具规模。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建设“幸福、宜居、美丽托克托”的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为休闲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截至现在,伍什家镇大黑河流域的小井壕、新河等村已发展集休闲垂钓、养殖于一体的淡水养鱼塘达4处,涉及淡水养殖的水域面积达2000余亩。所养殖的鲫鱼满足供应县城及周边各村村民所需,平均年销售鲜鱼4万斤,年销售收入60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另外,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什拉壕村昊葉温棚蔬菜基地占地面积1080亩,经过近两年的建设,目前已经建成太阳能日光温棚290个。其中:145个大棚的葡萄预计今年秋季可以上市,135个大棚于今年3-5月份实施“活树搬家”方式移栽葡萄苗60000株。目前10个大棚种植时令蔬菜,主要品种有角瓜、黄瓜、韭菜、西红柿、香瓜等。后续建设完成后,昊葉温棚蔬菜基地与西部各村的淡水养鱼塘将逐步形成以吃农家菜、住农家房、观农家景、干农家活以及钓鱼休闲为主的休闲农业基地。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特别是假日经济的产生和成熟,加速了休闲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的新型产业。在县、镇两级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各类投资主体经营休闲农业的热情将迅速升温,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壮大。届时形成的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鱼塘等,让游客入内观赏、采摘、垂钓、餐饮,尽享农家田园乐趣。

休闲农业园(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书

****休闲农业园规划设计书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短期和双休日观光休闲度假、回归自然、体验田园情趣的市场需求日趋增长。加之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向往回归自然,向往清新的空气,清幽雅致的环境,同时也希望能品尝到绿色无污染的食物,体验农业生产生活的趣味,这些都为****休闲农业园的建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该园区将建成以山林、田园、溪流等自然景观为依托,以农、林、牧、渔等特色农业生产为、加工、经营为基础,以乡土文化、农作生产、农村生活为引线,集生产、加工、经营、观光、娱乐、运动、健身、住宿、餐饮、购物等生产、服务、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农业园区。 二、规划目标(市场定位) ****休闲农业园的目标市场:首先是区域居民,包括市区及周边县市,目标人群350万;其次是周边的居民,包括我省的市、市、市及周边接壤省份的市、市及市等相邻区域居民,目标人群1800万人;最后是其他城市乃至东北地区及、天津等广大区域,目标人群极其庞大。

通过规划及实施,使休闲农业园成为集生态农业示、生态产品生产、农业体验、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庄园。具有高水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园区。本园将推出三大类生态产品:1、生态农业示和产业化:通过运用生态系统、持续经营、物质循环、食物链、立体种养等理论和技术,形成各种优化的生态农业模式。包括温室及裸地立体种养,水体立体种养等,形成高效的农业产业链,达到现代设施农业的科技水平。2、农业生态产品生产:包括特色水果、特色蔬菜瓜果、特色禽畜和高档水产品等绿色产品的生产,形成生态农业的独特文化,同时渲染绿色生态农业的主题。生态产品生产主要分三类:一类是结合生态农业示,形成本园的特色产品满足游客趣味体验及购买需求;另一类是结合旅游和生态餐饮,形成本园的特色绿色餐饮文化;再者就是推广生态绿色品牌,销售我们品牌的农副产品。3、生态旅游、健身娱乐、休闲度假:包括生态观光(生态景观观光、生态农业观光、生态技术观光);健身娱乐(滑草场/滑雪场、狩猎场、垂钓园、温泉洗浴);休闲度假(营造生态酒店,生态疗养等设施);生态餐饮(全部提供本园区及****集团产业链项目中生产的绿色食品,瓜果可以自我采摘,鱼虾可以自我捕捉);科普教育(生态知识、生物科学、自然保护等)。 三、建设主要容

浅谈旅游观光农业(一)

浅谈旅游观光农业(一) 观光农业旅游正在兴起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人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观光农业是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活动,它的形式和类型很多。根据德、法、美、日、荷兰等国和我国台湾省的实践,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5种:(l)观光农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人内摘果、拔莱、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国外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2)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3)教育农园: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等;(4)森林公园;(5)民俗观光村。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一)、现状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业观光旅游在大中城市迅速兴起。据不完全统计,1996-1997年已动工和计划投资在一亿元以上的观光农业项目在7个以上。1998年国家旅游局以“华夏城乡游”作为主题旅游年,使“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农村一景。目前我国观光农业旅游项目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的近郊,其中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发达。在广东,果园观光旅游最早出现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目前广东已有80多个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旅游者400多万人,旅游收入10多亿。在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等地的一些大城市的近郊,还出现了引进国际先进现代农业设施的农业观光园,展示电脑自动控制温度、湿度、施肥、无土栽培和新特农产品种,成了农业科普旅游基地。如上海旅游新区的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北京的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苏州的大地园、无锡的大浮观光农业园和珠海农业科技基地。(二)前景1、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为观光农业旅游提供了充足的客源。观光农业既然属于旅游业,其发展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首先我们考察整个旅游行业1994年以来的数据资料:年份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入境旅游人数(万人)4365.444638.655112.755758.796347.847279.558344.39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73.2387.33102.00120.74126.02140.99162.24国内旅游总人次(亿人次)5.246.296.406.446.957.197.44国内旅游收入(亿元)1023.511375.701638.382112.702391.182831.923175.54 旅游业保持了稳定而高速的增长。若进一步观察,可发现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增长速度不同。从1994年到2000年,旅游外汇收入增长了122%,年均增长14.2%;国内旅游收入增长了210%,年均增长20.8%。国内旅游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入境旅游,但到2000年为止,旅游外汇收入与国内旅游收入之比仅为1∶2.5,国内旅游仍有很大发展空间。鉴于观光农业的特性,对其需求主要来自国内游客,因此客源有充分保证。从1994年以来的有关数据也表明,城镇居民旅游人次和旅游支出都是逐年递增,尤其近年随着假日经济的兴起又有大幅增长。由于观光农业的客源主要为国内城市居民,因此可以预测,对观光农业的需求也将保持一个旺盛的态势。2、农业观光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方向之一。今年我国将分别启动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扶贫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工程,争取在“十五”期间形成三区联动、滚动发展的旅游产品新格局。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主要是利用富集的景观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通过政府引导,资金支持,市场推荐的方式,建设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精品项目和示范项目。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重在开发适应现代旅游需求的高水平生态旅游产品,培育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后续产品。

中国现代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浅析

中国现代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浅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假日里有限的公园和风景区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休闲和旅游的需求。人们迫切需要寻求新的休闲、旅游空间,加上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发展需要,许多城市纷纷利用城市郊区的农业用地规划建设城郊型创意农业休闲观光园区,用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 一、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概念 随着都市居民休闲观光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都市农业资源开始与旅游资源进行更为广泛的“联姻”,国外有关都市旅游的研究更加系统化,形成了大都市旅游圈的地域模式理论,如美国学者Gunn提出了都市旅游的理论模型,他以城市的核心都市区为空间上的旅游中心,其外围用四个环形带来区分不同带,研究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结构布局与开发模式状区域的旅游功能和特点,并对四个旅游带的功能及旅游吸引物和旅游设施、旅游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作了探索。 在国内,有关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也开始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1998年,吴必虎教授首次提出环城游憩带(ReBAM)理论,即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认为ReBAM是指发生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的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2003年,周晓芳等提出了“都市农业旅游”概念,即“都市农业生产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而发展的农业旅游模式,即是将都市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以都市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等来吸引游客实现现代的新型旅游方式”。 “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虽是个宽泛而笼统的概念,但这一概念的核心包括了三个要素,一是“都市(或城市)”,二是“创意农业(不是笼统的乡村)”,三是“旅游”。因此,从供给上说“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实际属于“都市旅游”的范畴,是都市旅游发展的地域空间向外扩散到郊区、周边县域与“三农”资源相结合开发而成的新型旅游产品;从需求上说,又属于“乡村旅游”的范畴,是都市居民对自然生态、乡村风光等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以都市郊区及周边县域具有浓厚乡村风情、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等为旅游目的地的新型旅游活动。 二、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类型与客源细分 (一)按结构分,都市休闲农业大体可以分为: 1. 休闲种植业即具有休闲观光功能的现代化种植业旅游。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开发具有较高价值的农作物品种园地,或利用现代化农业栽培手段,向游客展示农业最新成果。 2. 休闲林业指具有休闲观光功能的人工林场、天然林场、林果园、绿色

《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大众化旅游时代的不期而至,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的交叉性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本文以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研究为题,通过查阅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相关文献以及多次对中廖村的实地考察,在了解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概况、三亚中廖村乡村旅游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论述了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独特作用。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以休闲观光农业为特色的三亚中廖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以期为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相关对策,为海南省更多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经验借鉴。 关键词: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三亚中廖村;发展现状;发展策略 一、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从xx年中国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9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6401万人,减少126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1]。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多,农村人口的的不断减少,未来城市居民对休闲观光农业的乡村旅游的需求会更加旺盛。本文研究目的是:分析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总结经验,探究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

2.研究意义。我国的政策对于三农问题历年来都非常重视,xx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近年来,中廖村的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也是在不断发展,使中廖村的农业旅游资源、农村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内容、乡土文化等得到充分利用,能够有效的促进该村的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扩展,提升乡村居民的农业收入和农民工资性收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进而带动中廖村的乡村旅游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概念。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2]。 2.国外研究综述。浏览相关国外文献发现,外国关于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文章有提到经营管理、政策影响等。比如,学者sharple (xx)在对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如果旅游业要发挥有效的农村发展作用,长期的财政和技术支持是必不可少的[4]。学者romeiro(xx)认为:“从经营管理的角度看,乡村旅游面临着诸多障碍,使其作为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更加复杂。”[5]学者kutay(xx)对欧盟旅游政策进行总结,指出:乡村旅游

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一、项目名称 (4) 二、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 (4) 三、项目概况 (6) 四、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 (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发展概况 (7) 一、地理概况 (8) 1、地理位置 (8) **市**县地处华东地区,位于江苏省中北部,东临周总理故乡淮安市,西接项羽故乡**,北靠虞姬故里沭阳县,南濒风光秀丽的洪泽湖,古老的京杭运河穿境而过。**的城市名片是“泗水古国、杨树之乡、运河新城、宜居家园”。 (8) 2、自然状况 (8) 5、形象定位 (9) 二、项目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9) 1、**桃源生态观光农业发展前景 (9) 2、**桃源生态观光农业发展趋势 (10) 3、**桃源生态观光农业的基本特点 (11) 4、**桃源生态农业观光园发展定位 (12) 5、合理开发休闲度假旅游,培育拓展乡村旅游 (13) 第三章**桃源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原则和总体

思路 (14) 一、**桃源生态农业观光园概况 (22) 1、生态农业观光的涵义 (22) 2、**桃源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目标 (24) 二、**桃源生态农业观光园旅游分析 (25) 1、旅游要素 (26) 3、经济效益 (27) 第五章技术方案 (28) 第六章节能节水措施 (29) 第七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30) 一、推荐方案总体描述 (31) 二、结论与建议 (31)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 **桃源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项目可研报告 二、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 1、建设地点: **桃源生态农业休闲观光项目工程座落于江苏省**市**县众兴镇,阡陌纵横,交通便利,风景秀丽。 2、建设规模: **桃源生态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以及新能源示范应用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突出体现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概念;生态园聘请农业专家、新能源领域专家为技术指导,集畜禽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旅游观光休闲,以及太阳能清洁能源示范应用于一体,总面积约为460亩。 3、建设期限: 建设期为30个月 4、建设内容:

休闲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实施方案

贵州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施方案 园区名称播州区花香龙泉农业科技示范园 申报单位播州区人民政府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编制 二0一六年九月二十日

1、实施方案提要 1.1 规划名称 播州区花香龙泉农业科技示范园 1.2 实施单位 播州区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 1.3 建设地点 播州区南白镇 1.4 实施期限 实施期限为三年,2016年1月—2019年1月 1.5 总体目标 播州区花香龙泉农业科技示范园将立足于生态农业开发,以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生产优质的绿色农产品、培养新农村创新创业人才为宗旨,充分发挥交通便利、设施齐全、地方特色显著的优势,形成“一园、两区、三基地”的空间布局。依托原生态自然环境资源及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带动新农村创新创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最终建成融科学研究、产业化生产、科普教育、休闲观光、农村创新创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多效益的科技示范园,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1.6 建设主要内容和规模 1.6.1主要建设内容 园区总体布局为“一园、两区、三基地”:

“一园”即一个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园(包括现代农业科技研发中心,综合服务区,农业星创天地); “两区”即现代与传统农耕文化展示体验区、特色特种果蔬育苗区; “三基地”即猕猴桃种植示范及体验基地、山杨梅种植示范及体验基地、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及体验基地。 1.6.2园区建设规模 园区占地面积28500亩,其中核心区1500亩,示范区4500亩。 “核心区”包括:(1)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园,占地800亩,其中现代农业科技研发中心100亩,综合服务区400亩,农业星创天地300亩;(2)现代与传统农耕文化展示体验区,占地400亩;(3)特色特种果蔬育苗区300亩。 “示范区”包括:猕猴桃种植示范及体验基地、山杨梅种植示范及体验基地各2000亩,现代设施农业生态观光及体验基地各500亩。 “辐射区”包括:乡村农家乐、果蔬种植等产业,辐射带动22500亩。 1.7资金筹措 资金筹措采用市场化、公司化运作,资金筹措来源于招商引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园区以自筹资金为主要来源,同时积极申请各级财政资金。

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模板

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以浙江省武义县为例 摘要: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相对较晚, 但发展速快、规模大。浙江省武义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特别是近年来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结合共同发展, 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本文经过分析武义乡村旅游现状、特征, 深入揭示了武义当前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为武义旅游开发、规划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乡村旅游; 观光农业; 农家乐; 武义县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Research ——Take Wuyi County in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Gaoyuan Luo (Zhejiang V ocational College of Commerce, Hangzhou, 310053) Abstract: Rural tourism began to take shape in China relatively late, but develops fast on a large scale. Wuyi County, in Zhejiang Province, is

rich in resources for rural tourism. Especially, the combination of eco-tourism and rural tourism has brought great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tourism in Wuyi and then thoroughly reveal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rural tourism in Wuyi County. Moreover, the author put forth many suggestions to the exploring and planning of Wuyi tourism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rural tourism; agritourism; rural grand time; Wuyi County 观光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它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 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 观光农业的基本属性是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及农事活动等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它风景区欣赏不到的大自然的浓厚意趣和现代化的新兴农业艺术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它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十旅游业”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既可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扩大乡村游乐功能,又可达到提高农业效益与繁荣农村经济的目的。[1] 乡村旅游, 就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

休闲观光农业规划方案4.doc

休闲观光农业规划方案4 生态农业发展实践由于市场推动和服务体系的规范化,有机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发展在生态农业中是最迅速的,其资料也相对较为丰富。因此,这里仍以有机农业为代表,对生态农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介绍。美国的有机农业生产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当时的有机农业还只是在零星的小块土地上进行试种摸索,而现在己经发展到有机农场的规模化生产。 至今,有机农业一直是美国农业各领域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美国最大的农户组织是有机农产品促进协会,在册的有58个认证机构。据USDA经济研究局公布的资料显示,美国1995 年约有5000户获认证的有机产品农户,耕种面积达36.9万hm2; 1997年共有49个州采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经过有机认证的土地面积达54万hm2,其中有机农作物和有机牧草及草场的面积分别占63.1%和36.9%;和小宗蔬菜类作物的有机种植面积达到了其种植总面积的1/3以上从有机畜牧业生产来看,有机肉类和家禽的生产要滞后于有机农作物的生产,经过有机认证的肉牛、猪和羊的数量分别下降了35%, 65%和42%,而经过有机认证的奶牛和蛋鸡数量却分别增长了3.69倍和10.23倍。有机奶牛生产主要集中在纽约、威斯康星和明尼苏达三个州,加利福尼亚、纽约和弗吉尼亚 州是有机家禽的主要产区欧洲各国有机农业迅速发展,有机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据有关机构研究结果表明,1986-1996年间欧洲有机农业种植面积己从12万hm2增至120万hm2,年平均增长率达25%以

上。1999年欧洲有机种植面积达297万hm2,比1998年增加46.2%,其中英国增长率高达41.7%、意大利增长率为34%。瑞典、芬兰、西班牙、葡萄牙、希腊、丹麦、比利时和法国,其有机农业种植面积增长率均在50-150%之间。2000年,欧洲主要国家有机 农业种植面积己达370万hm2,有机农场2000年己有近10万家。 据Kathleen Delate资料,20世纪末德国的有机农场占全部农场的2,意大利达到2,澳大利亚10%。以德国为首的欧洲联盟12国的部长们2001年5月签署了“哥本哈根宣言”,提出和呼吁制订一项促进有机农业发展的行动计划,德国部长Renate Kuenasl表示将在10 年之中使德国的有机农业达到农业总量 的1}5[156-158] o 据国际贸易中心 2002年2月调查,全世界有机管理用地己达到1700万hm2, 各大洲有机管理的面积分布大体是大洋洲44.2,欧洲24.8,拉丁美洲21.7,北美7. 7,亚洲0. 6,非洲0.4。面积最多的几个国家依次是澳大利亚770万hm2,阿根廷280万hm2,意大利100万hm2,美国90万hm2,巴西80万hm2,德国54万hm2, 英国52万hm2。有机农业用地占农业用地面积比例较高的国家有列支敦士登18},瑞士9},奥地利8.6,意大利6.8,芬兰6.7,丹麦6.2,瑞典5.2,捷克3.9 %,英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和瑞典有机农业种植面积扩展迅速, 上述4国的种植面积占1996年欧盟有机农业种植总面积的近3/4,欧盟北部国

农业观光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业观光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1.2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1.3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1.4项目综合评价 第二章项目背景 2.1项目的由来 2.2 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及其意义 2.2.1 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2.2项目建设的意义 第三章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3.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3.2项目规划原则 3.3项目建设内容 第四章生态农业观光园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4.1生态农业观光园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方案总体描述 5.2结论 5.3建议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2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项目建设单位:XXXXX科技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XXX 注册资本:XXX万元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地址:XXXXXXXXXXX 成立日期:XXXXXXXXXXXXX 1.3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 一、建设地点: 生态园座落于青龙湖镇北刘庄村,地势平坦,资源丰富二、建设规模: 生态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生态园聘请农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将畜禽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总面积约为200亩。 三、建设期限: 建设期为2年 四、建设内容:

1、前期计划重点建设基础设施: (1)按功能规划为服务区、景观区、种植区、养殖区、活动区等,并进行具体分区; (2)兴建小型现代化的养殖中心; (3)修建工作人员办公区、宿舍及小规模接待区; (4)修建沼气池,满足生态园照明、动力等需要; (5)建设滴灌系统,发展果树种植和间种农作物; (6)修建小型会议中心; 2、后期计划: (1)兴建集餐饮、棋牌、垂钓、休闲、游乐、园林绿化和乡村情调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园区。 休闲园规划结构为:休闲别墅区、水果采摘区、观光植物区、观景品茗区。 (2)运用现代化市场营销手段,积极发展观光采摘业。 3、建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 进行山地资源综合开发,建立以立体种植和立体养殖为主的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园,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消费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生产质优价高的无公害畜禽肉类和蔬菜粮食等是今后农业生产领域的主要任务。为了确保生态园建设前期的资金周转及维持经营,在真正走向市场化道路之前,生态园的前期产出全部由集团内部消化。 4、建设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

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策划书

1、项目背景介 绍 ......................................................................................................... .. (3) 1.1红树林的概 念 ......................................................................................................... (3) 1.2海口演丰东寨港红树 林 (3) 1.3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的休闲农 业 (4) 2、项目规划背景分 析 ......................................................................................................... (4) 2.1自然环 境 ......................................................................................................... .. (4) 2.2文化环 境 ......................................................................................................... .. (5)

2.3生态效 益 ......................................................................................................... .. (5) 2.4经济环 境 ......................................................................................................... .. (5) 2.5社会环 境 ......................................................................................................... .. (6) 3、项目定 位 ......................................................................................................... .. (6) 3.1顾客分 析 ......................................................................................................... .. (6) 3.1.1收 入: ..................................................................................................... .. (6)

2020年(农业畜牧行业)现代休闲农业园区规划方案

(农业畜牧行业)现代休闲农业园区规划方案

湖北乐坪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实施方案 暨旅游休闲农庄建设项目总体规划 项目建设单位:XXX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规划编制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日

目录 一、项目提要 (7) (一)项目名称 (7) (二)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 (7) (三)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及负责人 (7) (四)规划编制单位及编制负责人 (7) (五)项目建设地点 (7) (六)项目总体建设目标 (7) (七)投资与资金筹措 (8) (八)经济效益分析 (8) (九)规划分年度实施目标 (9) (十)运行机制 (9) 二、项目区概况 (10) (一)项目区的提出及建设现状 (10) 1. 项目的立项背景 (10) 2. 项目区建设现状 (10) (二)自然资源概况 (11) 三、项目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12) (一)项目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12) 1. 规划的指导思想 (12) 2. 规划的基本原则 (13) 3. 项目区建设标准 (13)

(二)规划水平年度与目标 (14) 1. 规划水平年度 (14) 2. 规划的具体目标 (14) 四、项目区的布局与功能 (15) (一)项目功能分区及评价 (15) (二)项目区内各功能区的布局 (17) 五、项目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技术方案 (21) (一)项目区建设内容 (21) 1、有机蔬菜生产区 (21) 2、花果苗木种植园 (21) 3、畜禽养殖区 (22) 4、水产养殖区 (23) 5、农产品加工园 (23) 6、休闲观光旅游区 (24) (二)项目区生产的技术方案 (25) 1、有机蔬菜生产区 (25) 2、花果苗木种植园 (26) 3、畜禽养殖区 (26) 4、水库养殖技术 (27) (三)项目区建设方案的技术评价 (27) 1. 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27) 2. 规模的合理性评价 (28)

浅谈旅游观光农业

浅谈旅游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旅游正在兴起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人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观光农业是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活动,它的形式和类型很多。根据德、法、美、日、荷兰等国和我国台湾省的实践,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5种:(l)观光农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人内摘果、拔莱、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国外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2)农业公园:即按 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3) 教育农园: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等;(4)森林公园;(5)民俗观光村。我国观光 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一)、现状 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业观光旅游在大中城市迅速 兴起。据不完全统计,1996-1997年已动工和计划投资在一亿元以上的观光农业项目在7个以上。1998年国家旅游局以“华夏城乡游”作为主题旅游年,使“吃农家饭、住农家屋、 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农村一景。目前我国观光农业旅游项目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 和广州等大城市的近郊,其中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发达。在广东,果园观光旅游最早出现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目前广东已有80多个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旅游者400多万人,旅游收入10多亿。在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等地的一些大城市的近郊,还出现了引进国际先进现代农业设施的农业观光园,展示电脑自动控制温度、湿度、施肥、无土栽培和新特农产品种,成了农业科普旅游基地。如上海旅游新区的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北京的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苏州的大地园、无锡的大浮观光农业园和珠海农业科技基地。(二)前景 1、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为观光农业旅游提供了充足的客源。观光农业既然属 于旅游业,其发展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首先我们考察整个旅游行业1994年以 来的数据资料:年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入境旅游人数(万 人) 4365.44 4638.65 5112.75 5758.79 6347.84 7279.55 8344.39 旅游外汇收入(亿美 元) 73.23 87.33 102.00 120.74 126.02 140.99 162.24 国内旅游总人次(亿人 次) 5.24 6.29 6.40 6.44 6.95 7.19 7.44 国内旅游收入(亿 元) 1023.51 1375.70 1638.38 2112.70 2391.18 2831.92 3175.54 旅游业保持了稳定而高 速的增长。若进一步观察,可发现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增长速度不同。从1994年到2000年,旅游外汇收入增长了122%,年均增长14.2%;国内旅游收入增长了210%, 年均增长20.8%。国内旅游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入境旅游,但到2000年为止,旅游外汇收 入与国内旅游收入之比仅为1∶2.5,国内旅游仍有很大发展空间。鉴于观光农业的特性, 对其需求主要来自国内游客,因此客源有充分保证。从1994年以来的有关数据也表

生态观光农产业市场分析调查报告

生态观光农产业市场分析调查报告

生态观光农业市场分析调查报告 一、市场分析 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但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进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特别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问,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能够肯定,生态观光农业是非常具有前景的现代农业。 二、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1、建设上尽量不破坏原有自然景观和乡村风味。 生态园的总体设计将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使生态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因此生态园的建设上将尽量尊重原来的土地原生资源,使其与自然景观和周边乡村融为一体。 2、兼顾景观生态性与与娱乐性。 在对生态园进行实地规划时将经过合理布局,采取养殖区与

种植区和观光娱乐区分开、果树中间种农作物等措施,既丰富了植物景观群落,又增加观光采摘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3、开发“体验经济”。 经过生态园的建设,让观光者体验到“回归自然,健康为本”的感受,吸引城市观光者广泛参与到生态园的生产、生活中,增强农耕、民俗体验。 4、服务设施规划具有现代性。 在办公区、服务接待区、展示区、停车场、厕所等服务设施的规划上将采用现代化的材质和设计方案,特别是观光者关心的卫生和洗手池的布置一定要打破传统的农家风格。 三、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主要运营模式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活动,它的形式和类型很多。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以下5种: 1.观光农业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菜、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国外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 2.农业公园: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例如日本有葡萄园公园,将葡萄园景观的观赏、葡萄的采摘、葡萄制品的品尝以及与葡萄有关的品评、绘画、写作、摄影等活动融为一体。除了果品、水稻、花卉、茶叶等专业性农业公园外,当前大多数是综合性的,

白玉湾生态农业休闲园导游词.

白玉湾生态农业休闲园导游词 [概况]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白玉湾生态农业园。我叫×××,今天由我为大家服务,在未入园区之前,我先作一个简单介绍: 我们这个生态农业园,是由省级小康示范村西边塘村创建的。它位于象山县晓塘乡西南部的原坦塘岛上,三面环海,一面临港。古人竹枝词曰:“漫从海客问瀛洲,生长斯乡亦莫愁。千亩坦塘饶稼穑,渔船还集鹁鸪头”。描绘了这里环境优越,空气清新,物产丰饶,风光旖旎。内有千亩柑桔、千亩葡萄、千亩杨梅、千亩鱼塘等,总面积约13平方公里,其中生态农业核心区5平方公里,海域活动区7平方公里,是一处集休闲观光、休闲垂钓、休闲采摘、农渔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园。自2006年7月开游以来,先后接待了游客5万人次,被誉为“东方伊甸园”。 [科普区] 各位游客,现在先请大家去科普区参观,为什么要让大家去科普区呢?那是为了能使大家尽快地了解我们这个生态农业园区的规模、果树品种、性能特点、栽培管理、果实采摘、果实保鲜等相关知识而专门开辟的一个园区,它由图片文字厅与果园两部份组成。现在我们已到图片文字厅,这个厅分别展示了柑橘、葡萄、杨梅、瓜果、水产品养殖等图片和文字介绍。我在这里着重介绍柑橘、葡萄。 柑橘它是常绿科果树,果实素有“百果之王”之称,色香具全、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元素,如核黄素、胡萝卜素、粗纤维素、蛋白质、尼克酸及铁、镁、钙、硫、纳、硅等。我国是柑橘的重要原产地,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柑橘栽培记载,葡萄牙的里斯本、美国的佛罗里达分别在1471年、1665年从我国传入。发展至今,柑橘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我们这里就有著名的“象山红、不知伙”、“南香”等50余个优良品种。它的栽培方法有实生、压条、扦插和稼接等,目前最普遍采用稼接法,将优良种苗稼接在母树上,一般由接穗和砧木合成。果实的采摘是采用“一果两刀剪”,即先在距果蒂1—2厘米处剪下,再齐果蒂剪平。经过清洗、打腊、分级、包装处理后延长保鲜期,提高商品性。 葡萄它属滕本科植物,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载入史册。这些晶莹剔透、色泽鲜艳的图片都是我们这里所产的成熟葡萄,它色艳味美,且富有营养,深受我们的喜爱。目前它的品种很多,遍及世界各地,我们这里有获省级金奖的粉红亚都蜜、金手指等20余个优质品种。它的栽培方法很多,一般是采用扦插、压条、稼接等,其中扦插为广泛引用,功夫省,见效快,一般一亩扦插800—1200条,同时搭好棚架,引苗上棚(大棚长60米、高1.8米、宽6—8米、顶高3—3.4,小棚条长5—6米,高1.5米—2.1米)。可达到一年壮苗,二年结果,三年丰产。它从开花到成熟为90天左右,期间加强施肥,虫害防治等,每亩产量可达2000—2500公斤。它的采摘比较简单,只要用剪刀剪断穗蒂就可以了,后经过分级,保装就可提供市场。 好了,各位游客,下面的部分请大家看吧,待会儿我们去科普果园区,现场参观果树育苗、栽培,稼接、管理等。 [故事] 相传北齐有位大臣叫李元忠,为讨好皇帝,特意从塞外带来一盘葡萄。皇帝一看这晶莹剔透,形似珍珠的葡萄,顿时唾液大转,一尝,一般甘甜沁人心脾,不由脱口而出,“真乃世上妙品”,说罢便刷刷刷地将一盘葡萄吃完,直把大臣们弄得馋涎欲滴。 [柑橘园] 各位游客,这片连绵起伏的绿洲就是柑橘园,面积有1500亩。内有著名的“象山红”、“不知伙”、“南香”、“大叶尾张”、“濑户香”等50多个品种。每当春天,桔海郁葱、桔花盛开,清香袭人,沁人心脾;秋天,硕果满枝、赤橙黄绿,色彩斑斓、景象诱人。好了,各位游客,我们已进入桔园的认种区。为什么会叫认种区呢?那是因为我们果园推出的一个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