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圳蓝线规划

深圳蓝线规划

深圳蓝线规划
深圳蓝线规划

深圳蓝线规划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总则

--------------------------------------------------------------------------------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深圳市城市河流水系、水库、湿地、滞洪区、排洪渠、水源工程等的规划与控制、保护与管理,保障城市供水、防洪排涝和通航安全,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依据建设部《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深圳经济特区河道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深圳市实际情况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所称深圳市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河、湖、库、渠、湿地、滞洪区等城市河流水系和水源工程的保护与控制的地域界线,以及因河道整治、河道绿化、河道生态景观建设等需要而划定的规划保留区。

第三条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广东省河道堤防管理条例》

建设部《城市蓝线管理办法》

《深圳经济特区河道管理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深圳市防洪(潮)规划》

《深圳水战略》

其它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第四条规划范围:深圳市域范围面积平方公里内的主要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的蓝线划定。

第五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07~2020年

第六条本规划是总体规划层次具有法定作用的重要专项规划。各层次城市规划应遵照本规划的要求落实或控制城市蓝线用地,并与相应的城市规划一并报批。相关部门的各项规划应与本规划相衔接、相协调。

第七条本规划是深圳市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等规划、建设、改造、控制、保护与管理的法定性文件,自规划批准公布之日起,在规划范围内进行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等的规划、建设、改造、控制、保护与管理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第八条深圳市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是全市城市蓝线的划定和调整的主体。深圳市人民政府水务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对城市蓝线实施统一管理和日常维护;深圳市人民政府国土、建设、市政、城管综合执法等行政主管部门、各区人民政府和街道办,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依据本规划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城市蓝线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九条本规划包括法定文件和技术文件。法定文件包括《深圳市蓝线规划文本》和《深圳市蓝线规划图集》。技术文件为《深圳市蓝线规划说明书》。

第十条本规划文本中黑体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

第一章目标与原则

--------------------------------------------------------------------------------

第十一条规划目标

落实建设部《城市蓝线管理办法》规定,保障深圳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的完整性,实现蓝线在空间上的强制性管制和保护,促进深圳市社会、经济的健康、协调和持续发展。

第十二条规划原则

(一)完整性原则

统筹考虑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的完整性、协调性、安全性和功能性,实现水系连通、景观和谐、功能协调。改善城市水系生态和人居环境,保障城市防洪安全和水源工程的供水安全。

(二)强制性原则

对在城市蓝线范围内进行的各种建设活动和行为进行约束,实现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在空间上的强制性管制和保护。

(三)可操作性原则

蓝线保护与控制范围界定清晰,实现线界落地。

包括界线标识的准确性、用地权属的明确性、用地改造的可能性,做到“定性、定量、定位”。

定性:确定蓝线所涵盖范围的性质或功能;

定量:确定蓝线所涵盖的大小或圈定的面积;

定位:线界落地,确定坐标。

(四)动态性原则

蓝线划定应有计划地进行更新与完善。

各层次规划修编和调整时,应同时进行蓝线规划的修编和调整,条件允许时应适当扩大蓝线控制范围,禁止压缩蓝线控制空间。

编制法定图则和详细蓝图时,应详细落实城市蓝线。

建立蓝线管制信息系统,及时更新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

第二章对象与标准

--------------------------------------------------------------------------------

第十三条规划对象

依据建设部《城市蓝线管理办法》的基本要求,结合深圳市的实际情况,本规划的蓝线划定对象分为河道、水库(湖泊)、滞洪区和湿地(包括公园湿地)、大型排水渠、原水管渠等5大类。

深圳市河流、水库、湿地和滞洪区、大型排水渠、原水管渠众多,本规划主要针对与城市规划建设密切相关的部分对象划定城市蓝线,其它未涉及对象的蓝线划定工作应在下层次规划中予以落实,划定标准参照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执行。

(一)河道蓝线划定对象

包括全市所有流域汇水面积(用F表示)F≥10平方公里的河流及流域面积F<10平方公里但流经城市重要地区的皇岗河、小沙河、双界河、福永河、木墩河及南澳河。由于爱联河无相关资料,未纳入本次划线范围。

(二)水库(含湖泊)蓝线划定对象

包括现状、在建和拟建大型水库、中型水库、小(1)型水库。

(三)滞洪区与湿地蓝线划定对象

包括现状与规划的茅洲河流域、观澜河流域、龙岗河流域、坪山河流域、布吉河流域湿地和公园湿地。

(四)大型排水渠蓝线划定对象

包括由自然河流或河段暗渠化形成的排水渠,含皇岗河、笔架山河、凤塘河、福永河上游河段。

(五)原水管渠蓝线划定对象

包括两大境外引水工程的市域部分、市域范围内已建在建和规划的各级原水输配水支线工程。

第十四条界河蓝线

深圳河、莲塘河、沙头角河、茅洲河、龙岗河为市域界河,本规划只对深圳市域范围内的河岸、堤防划定城市蓝线。

第十五条河道蓝线划定标准

结合现状与整治河道的实际情况,依据《深圳经济特区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根据深圳市河道流域汇水面积的大小划分河道等级,确定蓝线划定标准如下:(一)已达到“规划设计防洪标准”的河道

1、有堤防的河道,包括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行洪区及堤防、护堤地。蓝线的划定范围根据河道流域面积划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F≥100平方公里、50平方公里≤F<100平方公里、10平方公里≤F<50平方公里,蓝线划定标准分别为自堤防背水坡坡脚线外延不小于15米、12米、8米。

2、无堤防的河道,包括水域、沙洲、滩地和现有河道两岸保护范围。河道蓝线范围根据河道的流域面积划分为三个等级,即F≥100平方公里、50平方公里≤F<100平方公里、10平方公里≤F<50平方公里,蓝线划定标准分别为自河道上口线外延不小于25~30米、20米、15米。

(二)未达到“规划设计防洪标准”的河道

1、已经完成规划设计且流域面积F≥10平方公里的河道,水域部分按各规划方案中河道岸线上口线或堤防背水坡坡脚线控制,蓝线划定执行第(一)条标准;

对于规划设计方案中进行了裁弯取直的河段,按现状与规划建设用地同时控制取其外包线。

2、未进行规划设计且流域面积F≥10平方公里的河道,水域部分按现状河道上口线确定,蓝线划定执行第(一)条标准。

(三)流域面积F<10平方公里及宽度≤10米的小河道,或流域面积F≥10平方公里但上游特别狭窄的河道,蓝线划定标准为自河道上口线分别外延不小于10米。

第十六条水库蓝线划定标准

(一)已划定为水源保护区的水库,蓝线划定标准为一级水源保护线;

(二)未划定为水源保护区的水库,蓝线划定标准为水库正常蓄水位线外延不小于200米,但不应超过水库流域汇水范围线;

(三)水库大坝蓝线划定标准为:大型水库为坝坡脚线外延不小于300米,中型水库为坝坡脚线外延不小于200米,小型水库为坝坡脚线外延不小于100米。

第十七条滞洪区和湿地(含公园湿地)蓝线划定标准

现状滞洪区和湿地,在现状岸线的基础上外延不小于30米。

规划滞洪区及湿地,在规划方案确定的岸线基础上外延不小于30米。

第十八条原水管渠蓝线划定标准

原水供应系统多以箱涵、管道、隧洞的形式隐藏于地面以下,蓝线划定标准为:

已有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红线的,按建设用地红线划定蓝线控制范围;

没有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红线的,对于境外引水工程及境内供水网络干线工程,以管线设计中心线分别向两侧外延不小于10米;对于境内供水网络支线工程,以管线设计中心线分别向两侧外延不小于8米。

第三章规划与调整

第十九条规划层次

蓝线划定分为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两个层次。并在法定图则和详细蓝图中详细落实。(一)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阶段,依据相关要求,确定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需要保护和控制的主要城市河流水系和水源工程,划定城市蓝线。相应落实城市蓝线保护和控制的用地位置和面积、主要地理坐标,并明确城市蓝线保护和控制的要求。(二)在法定图则和详细蓝图规划阶段,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划定的城市蓝线,规定城市蓝线范围内的保护要求和控制指标,并附有明确的城市蓝线坐标和相应的界址地形图。

第二十条蓝线分区

本规划蓝线划定按流域进行分区。共划分为九大流域,分别为深圳河流域、深圳湾水系流域、珠江口水系流域、茅洲河流域、观澜河流域、龙岗河流域、坪山河流域、大鹏湾水系流域、大亚湾水系流域。

原水管渠不涉及流域,不按流域进行划分。

第二十一条规划内容

(一)结合深圳市实际情况整合相关规划,协调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保护与控制用地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关系,合理确定城市蓝线的划定范围,落实蓝线用地,实现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在空间上的保护与管制。

(二)建立蓝线管理信息平台,实现标准化管理和信息动态更新,保障即时信息的准确性,为下层次规划的蓝线划定和管理提供指导和依据。

第二十二条划定要求

(一)满足堤防建设、防洪安全、原水供应、环境保护、景观营造、生态修复的需要。

(二)贯彻落实合理用地、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政策方针,实现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有机协调,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取得有机平衡。对远期需要调整而近期需要保留的用地,划定时考虑其灵活性。

(三)与同阶段城市规划的深度保持一致;

(四)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二十三条蓝线划定

本规划蓝线划定总面积约平方公里(含基本生态控制线内面积194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其中河道及暗渠蓝线划定总面积平方公里;水库及湖泊蓝线划定总面积186平方公里;原水管渠蓝线划定总面积平方公里;滞洪区与湿地蓝线划定总面积平方公里。

本规划涉及河道及暗渠72条,总长度1941公里;水库及湖泊72宗,总库容53004万立方米;原水管渠14条,总长度公里;滞洪区与湿地49处,总面积平方公里。见表3-1蓝线划定对象统计表。

表3-1 蓝线划定对象统计表一览表

划定对各对象基本概况和蓝线控制最小宽度详见附表1~15。

第二十四条蓝线调整

城市蓝线一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确需调整的,应当经审批部门同意。因城市发展和城市布局结构变化等原因,确实需要调整城市蓝线的,应当依法调整城市规划,并相应调整城市蓝线。调整后的城市蓝线,应当随调整后的城市规划一并报批。

第二十五条调整后的城市蓝线应当在报批前进行公示,但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除外。

第四章保护和管理

--------------------------------------------------------------------------------

第二十六条城市蓝线是全市城市河流水系与水体、水源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依据。在蓝线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建设活动,应符合本规划。

第二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服从城市蓝线管理的义务,有监督城市蓝线管理、对违反城市蓝线管理行为进行检举的权利。

第二十八条在蓝线范围内的道路、鱼塘、绿化带、码头等,由运输、农业、城管、港务等相关部门依各自的职能进行管理,但不得妨碍规划、水务主管部门根据蓝线管理的需要实施的统一管理和调整。

第二十九条在城市蓝线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

(一)违反城市蓝线保护和控制要求的建设活动;从事与蓝线规划要求不符的活动。(二)擅自填埋、占用城市蓝线范围;破坏河流水系与水体、水源工程、从事与防洪排涝、水源工程保护要求不相符合的活动;

(三)影响蓝线保护范围内设施安全的爆破、采石、取土活动;

(四)擅自建设各类排污设施;擅自建设与河道防洪滞洪、湿地保护、水源工程安全无关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

(五)其它对城市蓝线保护与控制构成破坏的活动。

(六)其它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活动;

第三十条在蓝线管理范围内禁止以下行为:

(一)设置阻碍行洪物体或围垦、种植阻碍行洪植物;

(二)堆放、倾倒余泥渣土及其他固体废弃物或阻碍行洪的物体;

(三)堆放、倾倒、掩埋或排放污染水体的物质;

(四)清洗装储过油类或有毒物的车辆、容器等污染水质的物品;

(五)其他妨碍蓝线管理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在城市蓝线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必须符合经批准的城市规划。在城市蓝线内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应当依法向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城市规划许可,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十二条在蓝线管理范围内,因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确需填堵河道的,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后,报同级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等效等量原则进行补偿,就近兴建替代工程或者采取其他补偿措施,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三十三条对不符合蓝线规划要求,影响防洪抢险、除涝排水、引洪畅通、水源保护以及影响城市河道景观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应当限期整改或者拆除。

第三十四条兴建工程设施造成蓝线范围内水工程设施损坏或河道淤积的,由市或区水务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建设单位按原技术标准限期修复或清淤;逾期仍未修复或清淤的,由市或区水务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修复或清淤,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三十五条需要临时占用城市蓝线内的用地或水域的,应当报经人民政府规划主管部门、水务主管部门同意,并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临时占用后,应当限期恢复。

第三十六条市、区人民政府规划主管部门、水务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蓝线的控制与管理,定期对城市蓝线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监督管理情况向同级人民政府提出报告。

第五章法律责任

--------------------------------------------------------------------------------

第三十七条违反《深圳市蓝线规划》,在城市蓝线范围内从事各类违法的建设活动和行为,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市、区人民政府规划主管部门、水务主管部门违反本规划规定,批准在城市蓝线范围内进行建设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信息系统建设

--------------------------------------------------------------------------------

第三十九条建设任务

建立蓝线管制信息管理系统主要任务是为了更好保存、及时更新蓝线数据成果并有效地应用于日常城市用地规划许可业务和管理工作中,更好地与办文系统结合,使之满足规划管理的应用需求。实现城市蓝线保护与控制的规范化、信息化和标准化管理。第四十条城市蓝线数据建库

蓝线数据库包括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两类。

蓝线图形数据库包括各类蓝线的二维地理图形,以面、线图形分别表示相应的面状及线状对象;

属性数据主要包括:保护对象、所在区域、所在标准分区编号、占地面积等。

第四十一条蓝线编码规则

表6-1 城市规划线编号规定表

表6-2 蓝线对象一级编号规定表

表6-3 蓝线对象二级编号规定表

第四十二条更新机制建设

(1)蓝线补充及更新与业务办理过程结合,实现审批信息动态更新;

(2)年度遥感影像动态监测和外业补充调查;

(3)批量规划设计成果信息更新。

(4)年度蓝线信息动态更新

第七章措施与建议

--------------------------------------------------------------------------------

第四十三条确立城市蓝线的法定地位

蓝线划定的目标是维护河流水系的自然性和生态的完整性,保障水源工程的安全性,实现河流水系、水源工程保护在空间上的预先控制,应明确蓝线的法定地位。

第四十四条规范管理

制订出台《深圳市城市蓝线管理办法》,使城市蓝线管理有法可依。

第四十五条蓝线范围内建筑物的拆除与改造

经对划定蓝线范围内的地籍核查统计,现有建筑物1632座,其中违章建筑164座,总占地面积约公顷,合法建筑1468座,其所在地籍总占地面积约580公顷。

近期:

对蓝线范围内的违法建筑进行强制性拆除;

对影响防洪、饮用水源安全的合法建筑,由政府组织进行补偿性拆除或改造。

远期(景):

结合河道综合治理,对合法临时建筑进行强制性拆除,对合法永久性建筑进行补偿性拆除;

不影响防洪安全的合法永久性建筑,到地籍有效期末拆除。

第四十六条建立健全蓝线管制信息系统

蓝线作为深圳市城市规划“五线”(黄线、蓝线、橙线、绿线和紫线)管制的主要内容,是实现城市空间管制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蓝线管制,实现城市规划建设与蓝线保护的协调发展;

建立健全蓝线管制信息系统,包括城市蓝线管制图则系统、管制技术文件系统及相关规范系统。

第四十七条蓝线动态更新与完善

确立城市蓝线动态更新机制,根据城市规划更新和建设的实施变化情况,及时更新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

规划主管部门、水务主管部门应充分考虑城市水系和水体与城市的密切结合,加快完善河流综合整治规划,进行分区规划层次的蓝线划定工作,以便及时更新和完善蓝线信息系统,更好地在用地审批工作中落实水系与水体保护的空间强制管制政策。

第四十八条蓝线应作为下层次规划的重要内容

许多土地利用规划尤其是法定图则编制过程中,存在擅自改动水体(如将自然水体暗渠化、裁弯取直或取消等)或占用水体保护空间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自然水系与水体的防洪、治污和景观生态功能。

为了更好落实城市蓝线管制要求,各层次规划均应将蓝线划定作为重要内容,遵循本次蓝线规划的有关规定,保留、预留蓝线空间,确保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的安全。

第四十九条新建扩建水库应划定城市蓝线;在条件成熟时,应进行小(二)水库和流域面积F<10平方公里河流的蓝线划定工作。

第五十条在土地出让时,可考虑将城市蓝线范围内的土地纳入出让范围,但在开发建设时必须符合蓝线管理的相关要求。

第五十一条加强惜水爱水宣传,建立举报制度

城市水系与居民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保护水系是每个市民的责任。为了使全社会参与到城市水系的保护和管理中,应进一步普及相关法规教育,加强惜水爱水意识宣传,确保蓝线规划实施的成效。

建立公众展示、公众参与、公众监督的渠道,充分发挥公众对城市蓝线管理的监督作用,鼓励市民对不法行为的举报。

杭锦旗锡尼镇中心城区蓝线规划2017-2030

杭锦旗锡尼镇中心城区蓝线规划(2017-2030) 目录 总则.................................................... - 1 -第一章目标与原则........................................ - 2 -第二章划定对象与划定标准................................ - 3 -第三章规划与调整........................................ - 5 -第四章蓝线图则.......................................... - 6 -第五章保护与管理........................................ - 7 -第六章法律责任.......................................... - 8 -第七章措施与建议........................................ - 9 -第八章附则............................................. - 10 -

总则 第1条为了加强对杭锦旗锡尼镇中心城区水系控制、保护与管理,保障城市安全,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及《内蒙古自治区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杭锦旗锡尼镇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0-2030)》、《杭锦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7-2030)》和锡尼镇实际情况编制本规划。 第2条本规划所称杭锦旗锡尼镇中心城区蓝线,是指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河、沟、渠、滞洪区等城市河流水系和水源工程的保护与控制的地域界线,以及因河道整治、河道绿化、河道生态景观建设等需要而划定的规划保留区。 第3条划定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7.1)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3号,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 6.4.1) 6.建设部【2005】145号令《城市蓝线管理办法》 7.《内蒙古自治区城乡规划条例》(2013年7月1日) 8.《鄂尔多斯市城乡规划技术管理规定》(2015年) 9.《杭锦旗锡尼镇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0-2030)年》(2011年) 10.《杭锦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7-2030)年》(2017年) 11.杭锦旗锡尼镇中心城区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2.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 第4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指北侧以巴拉贡大街为界,南至高速公路连接线、西至穿沙公路、东到绕城路的范围,规划总用地约为35.2平方公里。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锡尼镇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区范围一致。 第5条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锡尼镇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0-2030年)》基本保持一致,由于规划基年为2017年,因此规划期限为2017-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7-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第6条杭锦旗蓝线规划由杭锦旗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经杭锦旗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杭锦旗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7条本规划是杭锦旗锡尼镇中心城区河流水系、水源工程及周边地区规划、建设、改造、控制、保护与管理的法定性文件,自规划批准公布之日起,在规划范围内进行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及周边地区规划、建设、改造、控制、保护与管理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深圳蓝线规划

总则 --------------------------------------------------------------------------------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深圳市城市河流水系、水库、湿地、滞洪区、排洪渠、水源工程等的规划与控制、保护与管理,保障城市供水、防洪排涝和通航安全,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依据建设部《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深圳经济特区河道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深圳市实际情况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所称深圳市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河、湖、库、渠、湿地、滞洪区等城市河流水系和水源工程的保护与控制的地域界线,以及因河道整治、河道绿化、河道生态景观建设等需要而划定的规划保留区。 第三条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广东省河道堤防管理条例》 建设部《城市蓝线管理办法》 《深圳经济特区河道管理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深圳市防洪(潮)规划》 《深圳水战略》 其它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第四条规划范围:深圳市域范围面积1952.48平方公里内的主要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的蓝线划定。 第五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07~2020年 第六条本规划是总体规划层次具有法定作用的重要专项规划。各层次城市规划应遵照本规划的要求落实或控制城市蓝线用地,并与相应的城市规划一并报批。相关部门的各项规划应与本规划相衔接、相协调。 第七条本规划是深圳市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等规划、建设、改造、控制、保护与管理的法定性文件,自规划批准公布之日起,在规划范围内进行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等的规划、建设、改造、控制、保护与管理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第八条深圳市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是全市城市蓝线的划定和调整的主体。深圳市人民政府水务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对城市蓝线实施统一管理和日常维护;深圳市人民政府国土、建设、市政、城管综合执法等行政主管部门、各区人民政府和街道办,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依据本规划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城市蓝线的监督管理工作。第九条本规划包括法定文件和技术文件。法定文件包括《深圳市蓝线规划文本》和《深圳市蓝线规划图集》。技术文件为《深圳市蓝线规划说明书》。 第十条本规划文本中黑体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 第一章目标与原则 -------------------------------------------------------------------------------- 第十一条规划目标 落实建设部《城市蓝线管理办法》规定,保障深圳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的完整性,实现蓝

(整理)兰州市城市“四线”(绿线、黄线、蓝线、紫线)规划说明书.

兰州市城市“四线”(绿线、黄线、蓝线、紫线)规划说明书 一、城市“四线”规划背景 自2002年至2006年3月,建设部相继发布了《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四个管理办法,要求对城市绿地,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用地,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城市地表水体等用地,划定范围确定界线,进行控制管理。按照以上四个《办法》,城市“四线”的划定贯穿于法定规划的各个阶段,包括总体规划阶段,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目前,兰州市已有的各个阶段规划中,对以上各类用地已做了相应的规划,但没有做专项的“四线”划定工作。 近年来,兰州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如火如荼,但却忽视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侵占市政设施用地、绿地、河道洪道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了侵占、拆毁文物建筑、历史建筑的做法,因此迫切需要对城市绿线、黄线、蓝线、紫线进行控制管理,以法定图则的方式对以上四线进行划定和控制。 2007年9月,我院受兰州市规划局的委托,编制“兰州市城市四线规划”。本次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层面上,对兰州市城市绿线、黄线、蓝线、紫线进行划定,进行统一的控制管理。以上城市“四线”划定之后,将依据建设部所发布的《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城市紫线管理办法》依法进行管理,同时,本规划作为城市“四线”的总体规划,将为下一步编制详细规划层面的“四线”规划提供上位规划和规划依据。 2007年12月日,兰州市规划局召开了由有关专家和各部门参加的方案评审会,会后,我们根据会议纪要和专家、部门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先本次提交的是修改后的规划成果。 二、总则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1)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1) 3、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11.1),《城市黄线管理办法》(2006.3.1),《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4.2.1),《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3.1) 4、《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 5、《兰州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 6、《兰州市西固分区规划》、《九州开发区分区规划》《兰州市雁滩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兰州市盐场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彭家坪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兰州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 7、《兰州市防汛规划》、《兰州市历史文化遗产规划》、《兰州市绿地系统规

厦门市蓝线控制专项规划简要说明共29页

厦门市蓝线控制专项规划简要说明 研究背景: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本次蓝线控制专项规划是总体规划层面上的研究,是基于加强厦门水系的保护与管理,保障供水、防洪防涝和通航安全,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进行编制。 研究范围:厦门市域范围,需要保护控制的城市水域包括以下四个类型:1)水库,2)渠,3)溪流,4)湿地。专项规划成果内容包括对现状水系进行调查分析,进一步研究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各片区控规的用地布局与水系关系,做好规划的前后衔接与相互协调;提出需要保护和控制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主要地表水体,确定其用地界线范围、保护要求等城市蓝线内容;并提出城市蓝线管理具体要求和规划对策。 水库蓝线规划:主要对象为全市小(Ⅰ)以上水库。水库的蓝线控制范围包括库区、汇水区及饮用水输水管渠,根据不同的控制要求,包括以下三个控制线:最高蓄水水位线、一级保护区控制线、二级保护区控制线。水坝、泄水渠道等水库水工构筑物管理要求参照《厦门市水工程管理规定》执行。 渠道蓝线规划:对全市有重要影响的渠道为北溪引水渠道、特区供水管道、石兜水库至集美大池管道、汀溪水库总干渠和第一支渠及大嶝供水管道。 溪流蓝线规划:溪流蓝线是水体控制线。规划对象为九条主要溪流,包括过芸溪、深青溪、瑶山溪、后溪、东西溪、官浔溪、埭头溪、三忠溪和九溪。 湿地蓝线规划:宏观层次上将厦门市滨海湿地划分为红树林管护区、海洋生物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三种类型的生态功能区。红树林管护区主要集中在五缘湾生态修复区、翔安鳄鱼屿、同安下潭尾湿地生态修复区、官浔溪湿地公园、集美北部滨海湿地公园、杏滨高浦生态修复区、马銮西滨湿地保护区、海沧火烧屿-大小兔屿-大屿湿地生态修复区等区域。海洋生物保护区主要有:翔安刘五店中华白海豚保护区、大嶝文昌鱼保护区、马銮湾口中华白海豚保护区、海沧大屿-鸡屿白鹭保护区、本岛黄厝文昌鱼保护区。 说明一、研究概述 1、规划背景 水是城市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又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未来厦门城市发展不仅对水资源数量,还对水资源质量和水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 由于种种原因,包括认识和管理上的欠缺,厦门市域内的水系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出现海湾填淤严重、河网水质恶化、城市用水紧张、防洪抗涝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另外,随着各类用地规划的调整和片区的建设,原有的一系列水系前期研究、专项规划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因此,本次蓝线控制专项规划基于加强厦门水系的保护与管理,保障供水、防洪防涝和通航安全,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编制。 2、规划内容与目标 《建设部城市蓝线管理办法》中规定: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应当确定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需要保护和控制的主要地表水体,划定城市蓝线,并确定城市蓝线保护和控

湖北省孝感市城市蓝线规划(2015-2030)

湖北省孝感市城市蓝线规划(2015-2030)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孝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确定的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区域,包括孝感市老城区、南城新区、高新区、东城生活区、临空经济区,总面积125平方公里。 研究范围为《孝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北至福银高速、南向、东向和西向至孝南区行政辖区界,总用地面积约为727平方公里。 二、规划目标 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蓝线管理办法》规定,保障孝感市城市水系的完整性,实现蓝线在空间上的强制性管制和保护,促进孝感市社会、经济的健康、协调和持续发展。 三、规划原则 1、完整性原则 统筹考虑城市水系的完整性、协调性、安全性和功能性,实现水系连通、景观和谐、功能协调。改善城市水系生态和人居环境,保障城市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 2、强制性原则 对在城市蓝线范围内进行的各种建设活动和行为进行约束,实现城市水系在空间上的强制性管制和保护。 3、可操作性原则 蓝线保护与控制范围界定清晰,实现线界落地。 包括界线标识的准确性、用地权属的明确性、用地改造的可能性,做到“定性、定量、定位”。

定性:确定蓝线所涵盖范围的性质或功能;定量:确定蓝线所 涵盖的大小或圈定的面积;定位:线界落地,确定坐标。 4、动态性原则 蓝线划定应有计划地进行更新与完善。 各层次规划修编和调整时,应同时进行蓝线规划的修编和调整,条件允许时应适当扩大蓝线控制范围,禁止压缩蓝线控制空间。 编制法定图则和详细蓝图时,应详细落实城市蓝线。 建立蓝线管制信息系统,及时更新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 四、蓝线划定对象 1、建设用地范围外蓝线划定对象: (1)河渠类:澴河、府河、沦河、界河、女儿港新河、小澴河、三河连通渠、三汊河、复兴河、毛陈河、二道河、内河;(2)湖泊类:王母湖、野猪湖、童家湖、张晒湖、杨晒湖、龙口湖、大教湖、秦淮湖;(3)水库类:丰产水库、百草湖水库、白龙碑水库、石板 沟水库、郑家堰水库、王家楼水库、雀背塘水库、三角塘水库;(4)集中坑塘类:幸福垸集中坑塘、朱湖农场集中坑塘。 2、建设用地范围内蓝线划定对象: (1)河渠类:老澴河、滚子河、邓家河、箍湖河、王家河、胜 利河、卧龙渠、后湖渠、老澴水、滚子河西支流、西汊河、城南景 观水系、天仙城水系、临空水系;(2)湖泊类:后湖、仙女湖。 五、蓝线划定标准及蓝线保护范围 1、河流(渠)蓝线划定标准:蓝线以设计水位边线或堤岸邻水 侧堤顶线划定。(1)有堤防的河道,蓝线为堤岸邻水侧堤顶线,蓝 线范围包括堤防之间的水域、滩地等;(2)无堤岸的河道,有明确

深圳蓝线规划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深圳市城市河流水系、水库、湿地、滞洪区、排洪渠、水源工程等的规划与控制、保护与管理,保障城市供水、防洪排涝和通航安全,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依据建设部《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深圳经济特区河道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深圳市实际情况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所称深圳市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河、湖、库、渠、湿地、滞洪区等城市河流水系和水源工程的保护与控制的地域界线,以及因河道整治、河道绿化、河道生态景观建设等需要而划定的规划保留区。 第三条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广东省河道堤防管理条例》 建设部《城市蓝线管理办法》 《深圳经济特区河道管理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深圳市防洪(潮)规划》 《深圳水战略》 其它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第四条规划范围:深圳市域范围面积平方公里内的主要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的蓝线划定。 第五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07~2020年 第六条本规划是总体规划层次具有法定作用的重要专项规划。各层次城市规划应遵照本规划的要求落实或控制城市蓝线用地,并与相应的城市规划一并报批。相关部门的各项规划应与本规划相衔接、相协调。 第七条本规划是深圳市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等规划、建设、改造、控制、保护与管理的法定性文件,自规划批准公布之日起,在规划范围内进行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等的规划、建设、改造、控制、保护与管理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第八条深圳市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是全市城市蓝线的划定和调整的主体。深圳市人民政府水务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对城市蓝线实施统一管理和日常维护;深圳市人民政府国土、建设、市政、城管综合执法等行政主管部门、各区人民政府和街道办,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依据本规划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城市蓝线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九条本规划包括法定文件和技术文件。法定文件包括《深圳市蓝线规划文本》和《深圳市蓝线规划图集》。技术文件为《深圳市蓝线规划说明书》。 第十条本规划文本中黑体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 第一章目标与原则 ----------------------------------------------------------------------

潜江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2020)专项规划知识分享

第十一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第八十一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指标 2020年,潜江市绿地面积达到7.83平方公里,其中公共绿地达到701.8公顷,按规划人口58万人计,人均公共绿地为12.1平方米。 第八十二条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规划潜江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为“两轴、六带、六线、多点”结构,做到“点上绿色成景,线上绿色成荫,环上绿色成带,面上绿色成林。”划定各种功能绿地的保护范围(绿线) 1、“两轴”:整体上以东荆河、田关河为建构潜江中心城市绿地系统的两条主轴。 2、“六带”:县河、城南河、百里长渠、沿堤河、兴隆河、范新渠滨河绿带。 3、“六线”:广泽大道、红梅路、紫月路、长渠大道、潜熊路、友谊大道六条城市快速路沿线绿带。 4、“多点”: 五个市级公园:包括马昌湖公园、杨市森林公园、新城公园、史家湖湿地公园、广华水杉公园。 多个片区级公园、街头绿地广场和城市入口标志性绿地。 第八十三条公共绿地规划 1、市级、片区级公园 马昌湖公园:位于泽口片区与园林片区之间,在曹禺公园基础上,利用马昌湖向西拓展公园范围,规划用地规模约140公顷。 杨市森林公园:位于杨市片区东部,东环大道以西,规划用地规模约100 公顷。 石油公园:位于新城中心片区,新周东路与新周西路之间,规划用地规模约33.5公顷,市级文化公园。 兴隆河公园:位于新城中心片区西部,兴隆河与五泽大道东北,规划用地规模约12.3公顷,市级文化公园。

史家湖湿地公园:位于五七片区与周矶片区之间,规划用地规模约为278.8公顷,市级郊野公园。 广华水杉公园:位于广华片区北部,规划用地规模约为49.0公顷。 表19 规划市级公园一览表 表20 规划片区级公园一览表 2、带状公园绿地 表21 带状公园绿地规划一览表

浅析崇明县河道蓝线建设

362 浅析崇明县河道蓝线建设 ■ 宋 昊 [摘 要] 河道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存有至关重要的位置,它不仅可以为水务部行政提供依据,更事关工程用地的界定。河道蓝线可以使水面积不被违法填堵,确保防汛安全。崇明县四维环海,在上海河道蓝线规划里占有极为特殊的位置。理清崇明县河道蓝线规划思路,不仅对上海,乃至对河道蓝线建设这一事业都颇具意义。 [关键词] 河道蓝线 崇明县 建议 在城市化急剧发展中,河道污染和违规用地使河道的水质和总量都大幅度锐减。许多城市河水水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随之而来的就是水体自净能力的降低,这无疑加剧了河道污染的恶劣程度,水内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生态环境、水体环境恶性发展,给人们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 蓝线意为保护线,控制某一范围不受侵害,河道蓝线就是控制河道工程的保护线。河道蓝线不仅包括沙洲堤岸等河道自身工程,还包括河道周边即外侧拓展的配套工程,如绿化、景观平台等。河道蓝线一般包括5条线,即规划河中心线、规划河口线及河道两侧的陆域控制线。 一、 河道蓝线及崇明县河道基本情况 在长江下游河口三角洲冲积下,上海被河水包围,河网密布。全市共有大小河道两万余条,占据总面积8.4%。在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崇明三岛以其独特的海岛格局备受关注,崇明岛无论在城市景观还是生活实用方面处处都和水相关。水和崇明岛的经济、社会、文化紧密联系。 崇明三岛共有河道17 278条,共计10 390.72 km。其中:市级河道2条,即崇明环岛河、团旺河, 179.60 km;县级河道28条,380.54 km;乡(镇)级河道679条,1 749.99 km;村级河道6 855条, 3 466.67 km,村级泯沟9 714条,4 613.92 km。 中国传统是为农业国,水对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样,对于城市、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水也拥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位置。人们已经行动起来,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上海市河道蓝线的制定就体现了这一点。上海城市规划中,河道蓝线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崇明县以独特的水利优势得到市规划局的一致认可和全力支持。 二、 崇明县河道蓝线规划的分工和技术要素分析 针对以往建设项目行政许可阶段河道蓝线划示工作中,双方对划示蓝线依据认定不同而产生的蓝线无法划示落图问题,经崇明县水务局与崇明县规划和土地管理局(以下简称县归土局)充分讨论后,就建设项目行政许可阶段蓝线划示确定了各方的分 工: (1)已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水利专业规划区域(主要为全县县级河道,以及陈家镇,城桥镇,崇明工业园区,新河镇,富盛经济开发区一期,堡镇),项目涉及河道蓝线由崇明县水务局划示。县水务局在划示河道蓝线时,应比对控制性详细规划。水利专业规划确定的河口宽度与控制性详细规划一致或相差较小,不影响水利规划实施和水环境安全的,应按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河道位置划示河道蓝线;水利专业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差异较大的,由崇明县水务局与县规土局另行协商确定河道蓝线位置。 (2)已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但未编制水利专业规划区域,由县规土局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划示河道蓝线,待编制水利专业规划后,再由崇明县水务局划示。 (3)控制性详细规划与水利专业规划均未编制区域,由县规土局提出河道宽度控制方案(主要针对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征询县水务局意见。经两局商定后,县规土局按照商定的方案控制河道宽度。 (4)关于湖泊蓝线划示的问题,由县规土局进行控制。 河道蓝线传统定义为河道的上口宽控制线和河道两侧的防汛抢险通道控制线。笔者认为,崇明县河道蓝线不能只考虑这些,还应该囊括河道管理和安全运营,以及相关配套工程的实施,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统筹规划。 下面,笔者将从平面、立面控制要素两方面阐述崇明县河道蓝线的技术要素。 平面控制要素包括河道中心线、河道两侧河口控制线、河口控制线外侧的河道安全防护控制线。 其中河道中心线是一条虚拟线,不存在在具体实施中,但是对河道规划的作用十分重要。河口控制线和陆域控制线是对称的两条线,对称轴是河道中心。顾名思义,河口控制线是根据河道的规模和走向来确定的最小河口控制范围,而陆域控制线是依据河道生态景观、建筑安全等要素制定而来的,对河道周边生态意义重大。 立面控制要素主要是河道断面控制,由河底高程、河底宽度、河道边坡和河口高程等主要要素组成。它的制定取决于水利局确定的河道过水能力。对于满足过水能力要求的河段,可以进行优化断面形式,结合陆上规划进行局部放大断面。由于崇明生态岛的定位,较为提倡亲水边坡和生态护岸。 三、 河道蓝线未落地衍伸出的管理矛盾 (1)由于崇明的河道堤岸以土质结构为主,有些区域河岸塌失严重,导致河道岸线不明,有与河岸边居民争地的情况发生。一旦河边居民沿河设置构筑物,势必发生分辨不清、难于执法的现象。 (2)由于崇明属于农业大县,现阶段农民对河道的保护意识不强,非城区地段庄稼与河岸绿化抢地皮的现象时有发生,河平台、河坡上可谓“寸土不荒”。正是因为河道蓝线未落地,导致管理部门无法据理以争,使得此类现象禁而不止。 (3)河道蓝线未落地,导致河道确权工作无法进行。河道确权是河道管理工作的一大抓手和一个重要依据。 四、 崇明县河道蓝线制定建议 河道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而河道蓝线设计和规划建设更是一个全面、复杂的工程,需要统筹全局,也需要实地考察、实事求是。根据崇明县河道现状,笔者特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按照上海市水务局与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本市骨干河道蓝线专项规划编制的通知》(沪水务[2013]1175号)文件精神,按照市管河道的蓝线市级负责,非市管河道的蓝线区县负责的原则,加快编制骨干河道蓝线的进程,并以此为契机,同时深化、细化、优化支级河道蓝线编制的脚步,进一步加强河道蓝线的规划。 (2)按照《上海市河道管理条例》和上海市人民政府17号令文件精神,既要严格实行按照湖水系统统一管理又要结合分级管理制度,各方负起相关责任。充分发挥各级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联合执法部门严格依法办事。 (3)蓝线制定建设和区域控制要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科学实用的税务规划,使之更早、更快进入上海市城市规划中,从而得到更规范的管理。 五、 结语 河道蓝线是城市规划的控制要素之一,崇明县河道蓝线规划对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对水资源优化配置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河道蓝线的编制应该做到以人为本、环境优先,保持与水务发展总体思路相一致,实现环境友好和城市建设优化、人们生活美化的最优结合。 参考文献 [1]陈邱云.有关上海市河道蓝线与规划设计结合的 思考[J].中国水运月刊,2011(11):160-161. (作者单位:崇明县农村水利管理所 202150)

深圳蓝线规划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深圳市城市河流水系、水库、湿地、滞洪区、排洪渠、水源工程等的规划与控制、保护与管理,保障城市供水、防洪排涝和通航安全,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依据建设部《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深圳经济特区河道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深圳市实际情况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所称深圳市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河、湖、库、渠、湿地、滞洪区等城市河流水系和水源工程的保护与控制的地域界线,以及因河道整治、河道绿化、河道生态景观建设等需要而划定的规划保留区。 第三条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广东省河道堤防管理条例》建设部《城市蓝线管理办法》 深圳经济特区河道管理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深圳市防洪(潮)规划》 深圳水战略》其它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第四条规划范围:深圳市域范围面积平方公里内的主要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的蓝线划定。 第五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07?2020年第六条本规划是总体规划层次具有法定

作用的重要专项规划。各层次城市规划应遵照本规划的要求落实或控制城市蓝线用地,并与相应的城市规划一并报批。相关部门的各项规划应与本规划相衔接、相协调。 第七条本规划是深圳市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等规划、建设、改造、控制、保护与管理的法定性文件,自规划批准公布之日起,在规划范围内进行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等的规划、建设、改造、控制、保护与管理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第八条深圳市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是全市城市蓝线的划定和调整的主体。深圳市人民政府水务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对城市蓝线实施统一管理和日常维护;深圳市人民政府国土、建设、市政、城管综合执法等行政主管部门、各区人民政府和街道办,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依据本规划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城市蓝线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九条本规划包括法定文件和技术文件。法定文件包括《深圳市蓝线规划文本》和《深圳市蓝线规划图集》。技术文件为《深圳市蓝线规划说明书》第十条本规划文本中黑体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 第一章目标与原则 第十一条规划目标落实建设部《城市蓝线管理办法》规定,保障深圳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的完整性,实现蓝线在空间上的强制性管制和保护,促进深圳市社会、经济的健康、协调和持续发展。 第十二条规划原则 一)完整性原则统筹考虑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的完整性、协调性、安全性和功能性,实现水系连通、景观和谐、功能协调。改善城市水系生态和人居环境,保障城市防洪安全和水源工程的供水安全。 二)强制性原则对在城市蓝线范围内进行的各种建设活动和行为进行约束,实现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在空间上的强制性管制和保护。 三)可操作性原则蓝线保护与控制范围界定清晰,实现线界落地。 包括界线标识的准确性、用地权属的明确性、用地改造的可能性,做到“定性、定量、定位”。 定性:确定蓝线所涵盖范围的性质或功能;定量:确定蓝线所涵盖的大小或圈定的面积;定位:线界落地,确定坐标。

济南市蓝线管理办法

济南市城市蓝线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加强对城市水系的保护和管理,保障城市排水和防洪排涝安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城市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城市蓝线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河、湖、库、渠、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限。 第三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蓝线的划定工作,水利、市政公用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蓝线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城市蓝线、服从城市蓝线管理的义务,有检举违反城市蓝线管理行为的权利。 第五条划定城市蓝线,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筹考虑城市水系的整体性、协调性、安全性和功能性,实现水系连通、景观和谐、功能协调,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保障城市水系安全; (二)综合考虑防洪、水资源保护、河湖健康发展、水生态良性循环的需要; (三)控制范围界定清晰,与同层次的城市规划相协调; (四)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

范的要求。 第六条应加强城市蓝线规划控制,落实城市蓝线在城市空间管制及用地上的要求。 (一)在城市总规阶段,应当确定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需要保护和控制的主要地表水体,并明确表示蓝线保护和控制的要求。 (二)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明确的城市蓝线,规定蓝线保护范围。 (三)应编制城市蓝线专项规划,统筹规划用地、防洪安全及城市生态景观间关系,对城市蓝线进行深化完善。 第七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方可申请城市蓝线变更或调整: (一)城市重要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穿越或占用城市蓝线,相关城市蓝线需作相应调整的; (二)为满足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要求,相应城市蓝线需作调整的。 申请城市蓝线变更或调整的部门或单位应出具调整方案、论证报告。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城乡规划部门会同相关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后,按管理权限履行审批程序。 第八条城市蓝线内的各项建设活动应满足保泉促渗、防洪排涝等功能;满足地表水入渗及河道安全保护要求。 第九条在城市蓝线内禁止下列活动:

深圳市蓝线规划(公示稿)

深圳市蓝线规划 总则 --------------------------------------------------------------------------------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深圳市城市河流水系、水库、湿地、滞洪区、排洪渠、水源工程等的规划与控制、保护与管理,保障城市供水、防洪排涝和通航安全,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依据建设部《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深圳经济特区河道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深圳市实际情况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所称深圳市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河、湖、库、渠、湿地、滞洪区等城市河流水系和水源工程的保护与控制的地域界线,以及因河道整治、河道绿化、河道生态景观建设等需要而划定的规划保留区。 第三条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广东省河道堤防管理条例》 建设部《城市蓝线管理办法》 《深圳经济特区河道管理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深圳市防洪(潮)规划》 《深圳水战略》 其它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第四条规划范围:深圳市域范围面积1952.48平方公里内的主要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的蓝线划定。 第五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07~2020年 第六条本规划是总体规划层次具有法定作用的重要专项规划。各层次城市规划应遵照本规划的要求落实或控制城市蓝线用地,并与相应的城市规划一并报批。相关部门的各项规划应与本规划相衔接、相协调。 第七条本规划是深圳市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等规划、建设、改造、控制、保护与管理的法定性文件,自规划批准公布之日起,在规划范围内进行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等的规划、建设、改造、控制、保护与管理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第八条深圳市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是全市城市蓝线的划定和调整的主体。深圳市人民政府水务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对城市蓝线实施统一管理和日常维护;深圳市人民

深圳市蓝线管理规定(草案)【模板】

深圳市蓝线管理规定(草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为加强对深圳市城市地表水体和原水工程的规划与管理,保障城市供水、防洪排涝和通航安全,改善人居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城市蓝线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深圳经济特区河道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蓝线定义】本规定所指蓝线,是指深圳市城市规划确定的河、湖、库、渠、湿地、滞洪区等城市地表水体和原水工程的保护与控制的地域界线。 蓝线的划定和管理,应当遵循本规定。 第三条【部门职责】市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市水务主管部门组织全市性蓝线的划定和调整,市规划主管部门派出机构会同区级水务主管部门负责区域性蓝线的划定和调整。规划、水务、环保、发展改革、农林渔业、城管等主管部门和各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蓝线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四条【权利义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服从蓝线管理的义务,有监督蓝线管理、对违反蓝线管理行为进行检举的权利。 第二章划定和调整 第五条【蓝线划定】蓝线应当以专项规划的形式进行划定,并在各层次城市规划中予以落实。 第六条【划定原则】划定蓝线,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筹考虑城市水系、原水工程的整体性、协调性、安全性和功能性,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保障水系安全和供水安全; (二)应当明确界定划定对象、划定标准、控制范围,实现线界落地,应确定保护和控制的要求,并附有明确的坐标和相应的界址地形图; (三)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七条【报批程序】蓝线专项规划应按以下程序报批和公布: (一)规划、水务主管部门在编制蓝线规划过程中应征求市、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意见,并公示三十个自然日,公示的时间和地点应在本市主要新闻媒体上公布。 (二)全市性蓝线专项规划应当经市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市水务主

南京市蓝线管理办法

南京市蓝线管理办法 南京将于7月1日起施行的《南京市蓝线管理办法》,提出为南京行政区域内的所有河道、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划定蓝线。蓝线划定后,蓝线范围内禁止房地产等一切商业开发建设。以水兴城的南京,河道保护终于有了刚性依据。 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蓝线管理办法的通知 宁政规字〔2017〕6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南京市蓝线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 南京市蓝线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全市水系的保护与管理,维护河湖和水务工程安全运行,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南京市防洪堤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河道、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蓝线的划定和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蓝线,是指河道规划保护控制的地域界线,包括河道上口线与河道保护控制线。保护控制线之内的区域为蓝线范围。 河道上口线,是指有堤段河道断面的迎水坡堤肩(墙顶)边线、无堤段设计洪水位或历史最高洪水位线。

河道保护控制线,是指为保障河道正常发挥功能而确定的河道保护和用地控制的地域界线。 第四条蓝线管理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建立政府主导、水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制度。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河道、服从蓝线管理的义务,有监督蓝线管理、对违反蓝线管理行为进行检举的权利。 第二章蓝线划定 第六条市、区水行政与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及规定权限,负责全市蓝线的划定工作。 第七条蓝线的划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保护优先,统筹规划,综合考虑河道水系的整体性、协调性、安全性和功能性,改善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保障河道水系安全; (二)与同阶段城乡规划的深度保持一致; (三)控制范围界定清晰,做好与其他各类规划控制线的有效衔接; (四)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八条蓝线应当通过蓝线专项规划来划定。 第九条蓝线专项规划按河道分级管理规定,由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纳入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对于未编制蓝线专项规划的河道,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当会同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蓝线进行划定。 第十条蓝线专项规划应当根据河道流域规划等确定河道的功能、规模及保护要

盐城市城市蓝线规划(2012-2030)

一、规划简介 本规划所指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河、湖、库、渠、湿地等城市河流水系和水源工程的保护与控制的地域界线,以及因河道整治、河道绿化、河道生态景观建设等需要而划定的规划保留区。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防汛条例、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以及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第145号令《城市蓝线管理办法》 8、国家标准《城市水系规划规范》(GB50513-2009) 9、《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2030)》 10、《盐城市城市防洪规划(2011-2020)》 11、《盐城市水利现代化规划(2011-2020)》 12、《盐城市城市河道管理实施办法》 13、《盐城市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14、《盐城市内河航道网规划》 15、盐城市各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6、其它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二)规划范围:西南至盐淮高速公路,西北至市区界及新洋港、盐靖高速公路北段,东至南洋镇界与沈海高速公路,范围面积约540㎞2。 (三)规划期限: 2012~2030年,近期:2012~2015年,远期:2015~2030年。 (四)本规划是总体规划层次具有法定作用的重要专项规划。各层次城市规划应遵照本规划的要求落实或控制城市蓝线用地,并与相应的城市规划一并报批。相关部门的各项规划应与本规划相衔接、相协调。 (五)本规划是盐城市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等规划、建设、改造、控制、保护与管理的法定性文件,自规划批准公布之日起,在规划范围内进行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等的规划、建设、改造、控制、保护与管理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二、图片展示

深圳蓝线规划

深圳蓝线规划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总则 --------------------------------------------------------------------------------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深圳市城市河流水系、水库、湿地、滞洪区、排洪渠、水源工程等的规划与控制、保护与管理,保障城市供水、防洪排涝和通航安全,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依据建设部《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深圳经济特区河道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深圳市实际情况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所称深圳市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河、湖、库、渠、湿地、滞洪区等城市河流水系和水源工程的保护与控制的地域界线,以及因河道整治、河道绿化、河道生态景观建设等需要而划定的规划保留区。 第三条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广东省河道堤防管理条例》 建设部《城市蓝线管理办法》 《深圳经济特区河道管理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条例》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深圳市防洪(潮)规划》 《深圳水战略》 其它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第四条规划范围:深圳市域范围面积1952.48平方公里内的主要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的蓝线划定。 第五条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07~2020年 第六条本规划是总体规划层次具有法定作用的重要专项规划。各层次城市规划应遵照本规划的要求落实或控制城市蓝线用地,并与相应的城市规划一并报批。相关部门的各项规划应与本规划相衔接、相协调。 第七条本规划是深圳市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等规划、建设、改造、控制、保护与管理的法定性文件,自规划批准公布之日起,在规划范围内进行城市河流水系、水源工程等的规划、建设、改造、控制、保护与管理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第八条深圳市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是全市城市蓝线的划定和调整的主体。深圳市人民政府水务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对城市蓝线实施统一管理和日常维护;深圳市人民政府国土、建设、市政、城管综合执法等行政主管部门、各区人民政府和街道办,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依据本规划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城市蓝线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九条本规划包括法定文件和技术文件。法定文件包括《深圳市蓝线规划文本》和《深圳市蓝线规划图集》。技术文件为《深圳市蓝线规划说明书》。第十条本规划文本中黑体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