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吸湿排汗整理剂的特性与用途

吸湿排汗整理剂的特性与用途

吸湿排汗整理剂的特性与用途
吸湿排汗整理剂的特性与用途

吸湿排汗整理一般都应用在涤纶或涤棉混纺织物上,因为该材质是吸水率很低的疏水性纤维,所以在应用到衣料时需要进行亲水性处理。

使用的吸湿排汗整理剂主要是一种以水分散性聚酯为主组分的复配物。由于其分子结构中有与涤纶分子结构相同的苯环,在高温作用下,分子链段被锚牢在涤纶的表面,使涤纶由原来的疏水性表面变成耐久的亲水性表面,但由于涤纶组分本身的拒水性质并未被改变,所以其吸收的水分又可以很快地散发到大气中。

吸湿排汗剂的特性为:

1、能赋予织物很好的柔软度;

2、能赋予织物持久的亲水效果,改变氨基硅油的疏水性;

3、经过整理的织物有很低的黄变性适合漂白织物整理;

4、经处理过的织物可再染,可修色。

5、吸湿排汗剂适用范围:主要应用于涤、棉及其混纺物的吸湿排功能整理和抗静电处理。

该整理剂主要时用于于以下的方面的:

1、用于针织物:本品可与任何离子型之助剂同浴,对固色剂、软油、硅油、树脂、紫外吸收剂等都有良好的相溶性。同样可作亲水型软油精使用,如独立用作毛巾、内衣、运动服化纤的吸水处理。

2、用于机织物:用作定型处理,独有的吸水、透气、排汗功能,在其它拒水硅油及软油处理后需改善吸水性,可再次加入本品改善,不影响手感、无黄变、易回染及回修。

杭州一洲纺织助剂有限公司位于杭州市拱墅区,是由始创于2002年的杭州一洲纺织助剂厂改制成立的。公司为纺织和皮革工业提供性能较好的化学品和系统的解决方案,经过十多年的稳步发展,公司在湖州拥有20余亩现代化厂房和化工生产设备,已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化工企业。

纺织品吸湿发热性能测试方法

纺织品吸湿发热性能测试方法 Test Method for Performance of Moisture Adsorption and Heat Release of Textiles  袁志磊李方雪 传统的保暖服装蓬松、臃肿,既不便于活动又缺乏美 感,满足不了现代人们对服装的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 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料与服装实用功能 的要求趋向多元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种新型功能性纺 织品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内衣产品方面,主要倾向 干“轻、薄”、“吸湿排汗”、“透气”、“保温”。这其中,“吸 湿发热材料”特别受欢迎。这种内衣而料可吸附人体散发 的水蒸汽,使其温度升高,达到保暖的效果;同时温度升高 后,又能加快水蒸汽的散发,使得人穿着后感觉更加干爽舒 适,故利用这种纤维持续且较强的吸湿性能,制成具有耐久 性发热保暖功能的内衣面料。 国内外一些纤维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已对这类纤维 产品进行了研究开发,如日本东洋纺公司生产的Eks吸湿发 热纤维,东丽公司开发的“Toray heat”纤维,三菱丽公司开 发的“Renaissa”纤维等。 作者简介:袁志磊,男,1980年生,工程师,主要从事功能性纺织品 检测技术研究。 作者单位:袁志磊,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李万雪,东华大学纺织 学院。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课题(编号为10DZ0505400)。

@@[1]陈嘉毅,朱光浅谈新型发热保暖纤维[J]山东纺织科技,2008(2) 53-56 @@[2]夏秉能,方国平,王奎芳,等吸湿发热纤维针织内衣面料的开发[J] 针织工业,2008 (11):19-20

吸湿排汗剂,长效防霉驱螨剂,地毯防火剂,亲水易去污整理剂,面料用抗菌剂

吸湿速干整理剂HMW8871 吸湿速干整理剂HMW8871是针对涤纶、锦纶及其他化学纤维织物研发的高效持久型吸湿排汗快干剂。经过整理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汗性、毛细管透水透气性,可迅速将汗水吸尽并将其和湿气导离皮肤表面,克服织物燥身、不吸汗或潮湿衣物粘身,不易干等现象,使人们在夏季等高湿热环境下穿着具有清凉感。试验表明,整理后织物的毛细管效应﹥12cm,水滴扩散时间﹤1.5s。HMW8871广泛用于coolmax等纤维的开发及运动服,职业装,休闲服(T恤、衬衣、帽等),内衣,袜子,毛巾等。国家棉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测试中心一致证明:HMW8871具有良好耐久的吸湿性及快干性。 HERST公司主要产品有:防紫外整理剂、抗紫外线整理剂、抗菌整理剂、抗菌助剂、纺织抗菌剂、纳米银抗菌处理剂、吸湿排汗整理剂、吸汗速干加工剂、纳米香味微胶囊整理剂、香味加工剂、织物面料抗菌剂、纳米维生素微胶囊加工剂、阻燃整理剂、防火整理剂、纺织阻燃剂、阻燃涂层胶剂、阻燃助剂、甲壳素整理剂、防螨抗菌整理剂、抗菌防霉防螨整理剂、皮革防霉抗菌剂、防霉整理剂、抗静电整理剂、防静电剂、防蚊加工剂、防虫加工剂、防油防水整理剂,含氟拒油拒水防污整理剂、芦荟丝素胶原保湿剂、无甲醛免烫整理剂、纳米银抗菌剂、羽绒抗菌除臭剂、纺织品防霉剂、纳米负离子加工剂、纳米远红外加工剂、远红外负离子发生剂、高发泡印花浆、珠光印花浆、金粉印花浆、银粉印花浆、仿活性印花粘合剂、富锗整理剂、天然物(丝素蛋白、绿茶、艾蒿、卵磷脂、仙人掌)整理剂、舒适性(凉感、调温、唐辛子暖感、自发热)整理剂等精细化工产品。韩笑 吸湿排汗(快干)产品加工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杨栋樑全国染整新技术应用推广协作网 一、前言 人们对服装面料的功能性和舒适性要求中,吸湿排汗(快干)性能越来越受到快节奏生活的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即希望织物具有吸水(湿)和快干性,如何将人体散发的气、液态汗水尽快排出服装,是提高穿着舒适性的关键之一。 汗液经织物传导到外界空间的通道有二种形式:一是人体皮肤上的汗水直接由织物或纤维间的缝隙(或称毛细管)扩散迁移到外层空间;二是人体散发的水蒸汽,由织物中纤维的微孔或在纤维表面凝结成水,经纤维的微孔或纤维间缝隙的毛细管作用传递到织物表面,再蒸发到外界空间[1]。由此可知其过程是:吸水——保水——蒸发。因而,无论是天然纤维或是合成纤维单独都不具备这方面的性能,以致早期的吸湿快干织物是由二种或二种以上不同纤维织成二层或三层 结构的织物来担当此项任务的。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发吸湿排汗技术以来,情况就完全改观。 传统的合成纤维,尤其是聚酯纤维的分子化学结构中缺乏亲水性基团,吸湿性很差,在服用过程中,人体散发的湿气很难通过聚酯织物传递出去,容易产生闷热不舒适感。棉纤维有亲水性基团(每个单元结构上有三个羟基),吸湿和吸水性很强,保水性也很好,但其刚性较小,尤其吸湿(水)后会粘贴在皮肤上,使人感觉不爽,以及随着棉纤维的吸湿(水)量增加而纤维的膨胀,诱发产生闷热问题。吸湿快干技术针对上述穿着时的情况,选择以合成纤维为基材,提高纤维的表面积,增强纤维的吸湿和快干的潜在能力;在纺织物理性加工中,进一步改进集合体的传导效果;在染整化学加工时,再赋以纤维表面的亲水化,最终实现吸湿快干功能。吸湿排汗纤维有聚酯,聚酰胺和聚丙烯等品种,以聚酯纤维为大宗。其中以美国杜邦公司独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作者: ————————————————————————————————日期: ?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知识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1.钠的物理性质与用途。 2.钠的化学性质(跟非金属、酸、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3.钠的生产原理。 4.过氧化钠的主要性质。 a b a a c b c 目标定位 1.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了解钠的生产原理和主要用途。 3.理解Na2O 和Na 2O 2的组成、性质和应用。 一 钠的性质及应用 1.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熔、沸点 密度 硬度 银白色块状固体 熔、沸点较低 比水小 硬度小、质地软 2.钠的化学性质 (1)钠与氧气反应 按表中要求完成实验,并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其原因解释填入表中。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原因解释 钠的新切面呈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很快变暗 钠是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生成Na2O 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中,加热 钠先熔化为银白色小球;然后燃烧,火焰呈黄色;最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金属钠熔点低,加热时与O2反应生成Na 2O2

①钠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a+O2==2Na2O,在加热点燃时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2Na+O2错误!Na2O2。由此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②通过以上实验过程,可以说明钠具有的性质有哪些?并分析说明在实验室中应怎样保存金属钠? (2)钠与水反应 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2的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到水中,盖上表面皿,观察实验现象。填写下表: 实验现象原因分析 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 钠熔成光亮小球反应放热且钠熔点低 四处游动生成气体 发出“嘶嘶”响声,且很快消失反应剧烈 溶液变红色反应生成物显碱性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H2O==2NaOH+H2↑,氧化剂是H2O,还原剂是Na。3.钠的制备和用途 (1)制备 工业上电解熔融NaCl可以得到金属钠:2NaCl错误!未定义书签。2Na+Cl2↑(填电解方程式)。 (2)用途 ①钠和钾的合金常温下呈液态,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作热交换剂。 ②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常用作路灯。 ③金属钠还可以用于钛、锆、铌、钽等金属的冶炼。如Na与TiCl4反应:TiCl4+4Na\o(=====,700~800 ℃)Ti+4NaCl。 归纳总结 有关钠的反应 (1)钠在常温下与O2反应生成Na2O,加热条件下生成Na2O2,钠与O2的反应产物是由温度决定的,而不是由O2的量决定的。 (2)钠与水(滴有酚酞)反应的实验现象可概括为5个字——“浮”、“熔”、“游”、“响”、“红”。 (3)钠与酸反应是先酸后水;钠与盐溶液反应是先水后盐,并不能置换出不活泼金属。

织物动态吸湿性能测试设备及方法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织物动态吸湿性能测试装置,包括两个激光发射端、两个接收端和液体供给点,所述两个激光发射端下方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两个接收端;所述两个激光发射端和两个接收端之间设有待测织物;所述两个接收端与数据采集卡相连;所述数据采集卡与电脑相连;所述激光发射端发出的激光与待测织物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所述液体供给点与两个接收端在同一条直线上排布,并通过管道向所述待测织物供给液体。本技术还涉及一种织物动态吸湿性能测试方法。本技术可提供对液体动态传递过程全面的量化评价。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织物动态吸湿性能测试装置,包括两个激光发射端、两个接收端和液体供给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激光发射端下方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两个接收端;所述两个激光发射端和两个接收端之间设有待测织物;所述两个接收端与数据采集卡相连;所述数据采集卡与电脑相连;所述激光发射端发出的激光与待测织物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所述液体供给点与两个接收端在同一条直线上排布,并通过管道向所述待测织物供给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动态吸湿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织物通过辅助立柱平整、水平地支撑在两个激光发射端和两个接收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动态吸湿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供给点与两个

接收端中离其更近的一个接收端的距离为15mm,两个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为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动态吸湿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将液体以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的方式供给所述待测织物。 5.一种织物动态吸湿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织物动态吸湿性能测试装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测试之前,将所有待测织物在干燥箱中以60摄氏度干燥5分钟,测试环境的温度保持在25℃±1℃,相对湿度湿度保持在60%±5%; (2)将待测织物平整地放置在由多根辅助立柱组成的支撑面上,并固定,移动管道的出口,使其恰好与待测织物接触; (3)启动液体供给点,以小于4ml/min的速度供液5秒,随后关闭,让液体在待测织物上自由扩散,收集接收端的电压信号,并根据信号对液体到达时间、液体扩散速度、最大吸收率和饱和吸收倍率进行分析。 技术说明书 一种织物动态吸湿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吸湿材料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织物动态吸湿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背景技术

纳米防水面料

真空纳米镀膜技术的纺织品(面料)疏水(憎水)应用 郑亮孙建明 北京嘉润通力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论述了通过使用真空、温度、电场、磁场等条件对不同化学原料进行真空聚合形成的疏水膜层的技术特征和应用,并对膜层特征、面料防水性能等进行了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使用水滴接触角测量仪,扫描电镜(SEM),对制备的纳米级厚度的聚合物保护膜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镀膜对面料及纸张的纤维包裹性良好,厚度均匀,疏水性能良好。同时并未影响材料原有的特性。 关键词:真空纳米镀膜聚合物水接触角 Application of Vacuum Nano-Coating Technology on Textile Fabric hydrophobicity Zheng Liang Sun Jian Ming Beijing Jia Run Power Tech., Ltd. (JRP) Abstract: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hydrophobic film layer which polymerized under conditions of vacuum, temperature, electric field, magenetic field, and different chemical raw material are discussed. And the experiments of film layer characteristics, textile fabric hydrophobicity performance are carried out. Meanwhil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described and analyzed. By using Water Contact Angle Measuring Instrument and SEM, the prepared nano-scale polymerized protective film is detec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ating on the textile fabric and paper fiber wrapped well, and with uniform thickness and good hydrophobic performa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origi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terial are not affected. Key Words: Vacuum Nano Coating Polymer Water Contact Angle Measuring Instrument 1、引言 人类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埃及开始用麻织布,公元前3000年印度开始使用棉花,近代发明化纤面料,服装材料的发展与纺织工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纺织品从手工生产到机械生产的进步和材料技术的发展都使服装材料不断的更新换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陆续赋予了纺织品防水,防蛀、防缩、防污和阻燃等性能,从而为服装增添了许多新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消费者审美意识与知识结构的改变,消费者对服装的各种需求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人们希望服装面料既能够防水、防油、防污及其他脏物,同时又保持原有的使用和舒适特性。 目前国际上有一些技术能做到使服装面料在部分保持原有的面料特性的同时,又能够防水、防油、防污及其他脏物,这些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通过纤维遇水膨胀来实现防水。最早的防水织物是著名的文泰尔(Ventile)织物。当织物干燥时,经纬纱线间的间隙较大,大约10微米,能提供高度透湿的结构;当雨或水淋织物时,棉纱膨胀,使得纱线间的间隙减至3~4微米,这一闭孔机制同特殊的拒水整理相结合,保证织物不被雨水进一步渗透。目前该类面料早已被其它防水透湿面料所取代。杜邦、日本东丽等国际大公司研究

吸湿快干剂,纺织布面料吸湿排汗剂,吸湿速干整理剂,吸湿速干剂

吸湿排汗(快干)产品加工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杨栋樑全国染整新技术应用推广协作网 一、前言 人们对服装面料的功能性和舒适性要求中,吸湿排汗(快干)性能越来越受到快节奏生活的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即希望织物具有吸水(湿)和快干性,如何将人体散发的气、液态汗水尽快排出服装,是提高穿着舒适性的关键之一。 汗液经织物传导到外界空间的通道有二种形式:一是人体皮肤上的汗水直接由织物或纤维间的缝隙(或称毛细管)扩散迁移到外层空间;二是人体散发的水蒸汽,由织物中纤维的微孔或在纤维表面凝结成水,经纤维的微孔或纤维间缝隙的毛细管作用传递到织物表面,再蒸发到外界空间[1]。由此可知其过程是:吸水——保水——蒸发。因而,无论是天然纤维或是合成纤维单独都不具备这方面的性能,以致早期的吸湿快干织物是由二种或二种以上不同纤维织成二层或三层 结构的织物来担当此项任务的。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发吸湿排汗技术以来,情况就完全改观。 传统的合成纤维,尤其是聚酯纤维的分子化学结构中缺乏亲水性基团,吸湿性很差,在服用过程中,人体散发的湿气很难通过聚酯织物传递出去,容易产生闷热不舒适感。棉纤维有亲水性基团(每个单元结构上有三个羟基),吸湿和吸水性很强,保水性也很好,但其刚性较小,尤其吸湿(水)后会粘贴在皮肤上,使人感觉不爽,以及随着棉纤维的吸湿(水)量增加而纤维的膨胀,诱发产生闷热问题。吸湿快干技术针对上述穿着时的情况,选择以合成纤维为基材,提高纤维的表面积,增强纤维的吸湿和快干的潜在能力;在纺织物理性加工中,进一步改进集合体的传导效果;在染整化学加工时,再赋以纤维表面的亲水化,最终实现吸湿快干功能。吸湿排汗纤维有聚酯,聚酰胺和聚丙烯等品种,以聚酯纤维为大宗。其中以美国杜邦公司独家研发的Coolmax为最著名,它是具有四沟槽的异形聚酯纤维,利用这些沟槽型的纤维成纱和织造后,纤维和纤维之间可形成更多的毛细管通 道,更好地发挥芯吸作用(毛细管效应)产生吸湿排汗功能。 在物理改性的吸湿排汗聚酯纤维中,有异形、中空、细旦和微孔化等不同的品种,其中异形为多。异形化中又有三叶、多叶(五-八叶)、三角,十字,W和Y型等断面的纤维可供设计产品选用。约四年前,作者曾写过一篇关于产品开发的文章[2],其后陆续作过些补充,今将其整理成文,再次就教于诸同好,请校正。 二、理论分析 织物的吸湿排汗(快干)性能,实质上是湿气和水在织物中传递问题,为此可作些理论上的探讨。 (一)一般的传递模式 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是(湿)气和水等物质在纺织品中传递现象。这类现象在化学工程中早就进行过系统的基础研究,并已建立了相关的理论模式。对织物而言,是其两面(内外两侧)的压力差,使(湿)汽和水等流体的移动。可简单地说,是差力差(△P)和(移动或传递)流速的关系问题。织物是纤维的一种特殊集合体形式而已,具有无数弯曲的微细管状通道,属多孔膜传递模式,流体在其间以层流传递(移动)的,为此可以Kozney—Carman方程式可由(1)式表示之:

吸湿排汗纺织品评价标准要点

全球 吸湿排汗纺织品评价标准 吸湿排汗产品的兴起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通常,人体在从事剧烈运动时才会明显感到大量汗液的排出。其实,即使在一般环境状态下,人体也需不断的“无感蒸泄”来释放人体本身新陈代谢所产生的热量和水气,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因此如何借助与皮肤近距离接触的纺织服装,将体表的热量和水气向外界传送,经过“吸湿--传导--蒸发”这一连串的过程,不仅构成了纺织服装吸湿排汗功能的核心,也是目前所有纺织产品吸湿排汗功能检测方法发展的基础。 天然纤维由于其特定的超分子结构和表面形态,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功能,但对于大部分合成纤维,由于其固有的疏水特性和光滑的表面形态,难以承担人体所需要的吸湿排汗功能。 若欲赋予由这类纤维材料制成的纺织品以吸湿排汗的功能,可由以下几个方向着手: 一、从纤维原料的化学结构改性入手,改善其吸湿性。 二、通过纤维材料的物理形态结构改性,使之借助毛细管效应而改 善其吸湿和导湿的性能,如中空、沟槽、异截面、表面微孔、 细丹化等纤维差别化技术的运用。 三、通过合理的织物组织结构设计,达到增加吸湿排汗的功效。 四、采用适当的后整理技术(包括涂层整理加工)赋予织物良好的 吸湿排汗功能。

纺织产品吸湿排汗功能的检测技术与其设计原理和所采用的加工工艺紧密关联,目前全世界尚无单一的方法或标准可以涵盖所有不同种类的吸湿排汗纺织产品,而目前所采用的一些方法包括:▲吸湿性的测定 以水滴从固定高度处滴落到平坦的测试样表面上,测量水滴被试样吸收时所需要的时间,通常以秒为单位。水滴被吸收的时间越短,则表示样品的吸湿效果越好。此测定方法的对应标准有美国的AATCC79。 ▲传导性能的测试 又名“爬升高度”测试,测试样品分经纬向取样,垂直悬挂使试样下端浸入水中,放置一定时间后,记录试样因毛细管作用所产生水线爬升的高度,藉此即可比较传导性能的好坏。在相同的时间内,爬升越高,即表示试样对湿度的传导性能越好。国际上采用比较多的对应标准有日本的JISL10968.26、JISL10188.36和JISL1907。 ▲蒸发即透湿性能的测试 吸湿排汗产品除了吸湿与传导等2项功能特性之外,对透湿性能也有较高的要求,以形成完整的整体效果。纺织产品透湿功能测试的基本原理是:以固定的试样面积,给予一定量的水,监测水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并换算为蒸发率,常用的单位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里湿气的透过量。显然,在相同时间内,蒸发率越高即表示透湿功能越好。对应的国外标准有英国的BS7209、美国的ASTME96和日本的JISL1099。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必修1《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从本节开始,学生将初步、系统地接触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钠是高中化学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典型的金属钠的性质学习,是系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开始,在引导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二)教材的前后联系 本节内容安排在氧化还原反应之后,一方面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做了进一步的巩固,为前面的理论知识补充了感性认识的材料,另一方面也为以后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材这一独具匠心的安排,说明本课时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一个联系的作用。 (三)内容结构与特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化学1第三章第一节,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种典型的金属钠的结构、性质和用途。考虑到高中化学学科知识的连贯性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金属的结构决定其性质”这一主线,分别从“金属钠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钠与酸和水的反应”,“金属钠与盐的反应”这三个方面,系统地对金属钠的性质进行了学习。让学生初步尝试从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去探索物质(金属)的化学性质,从基本原理(如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去深化对这些性质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便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好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一)分析学生具有的认知水平、能力基础、情感特点 1.认知水平: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金属的某些化学性质,高中化学前两章又学习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初步具备了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角度去分析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的认知水平。

面料成份大全

面料成份大全 麻:是一种植物纤维,被誉为凉爽高贵的纤维,它吸湿性好,放湿也快,不易产生静电热传导大,迅速散热,穿着凉爽,出汗后不贴身,较耐水洗,耐热性好。? 桑蚕丝:天然的动物蛋白质纤维,光滑柔软,富有光泽,有冬暖夏凉的感觉,磨擦时有独特的“丝鸣“现象,有很好的延伸性,较好的耐热性,不耐盐水浸蚀,不宜用含氯漂白剂或洗涤剂处理。?? 粘胶:以木材、棉短绒、芦苇等含天然纤维素的材料化学材料加工而成,也常称人造绵,具有天然纤维的基本性能,染色性能好,牢度好,织物柔软,比重大,悬垂好,吸湿性好,穿着凉爽,不易产静电、起毛和起球。 ?醋酯纤维: 由含纤维素的天然材料经化学加工而成,肯有丝绸的风格,穿着轻便舒适,有良好的弹性和弹性回复性能,不宜水洗,色牢度差。 ?涤纶:属于聚酯纤维,具有优良的弹性和回复性,面料挺括,不起皱,保形性好,强度高,弹性又好,经久耐穿并有优良的耐光性能,但容易产生静电和吸尘吸湿性差。 ? 锦纶:为聚酰胺纤维,也是所谓的尼龙,染色性在合成纤维是较好的,穿着轻便,又有良好的防水防风性能,耐磨性高,强度弹性都很好。 ? 丙纶:外观似毛戎丝或棉,有蜡状手感和光泽,弹性和回复性一般不易起皱比重小,轻,服装舒性好,能更快传递汗水使皮肤保持舒适感,强度耐磨性都比较好经久耐用,不耐高温。?? 氨纶:具有优良弹性又称弹力纤维,也称莱卡,弹性好,手感平滑,吸湿性小,有良好耐气候和耐化学品性能,可机洗,耐热性差。 ? 维纶:织物外观和手感似棉布,弹性不佳,合湿性好比重和导热系数小,穿着轻便保暖,强度耐磨性较好结实耐穿,有优良耐化学品,日光等性能。? ?纯麻细纺:具有细密、轻薄、挺括、滑爽风格,有较好的透气性和舒适感。 ? 夏布: 是中国传统纺织品,织物颜色洁白,光泽柔和,穿着时有清汗离体、挺括凉爽的特点。 ? 交织麻织物: 质地细密、坚牢耐用,而面洁净,手感均比纯麻织物柔软,穿着舒适。 ??派力司:是羊毛混合涤纶,表面光洁、质地轻薄、手感爽利、挺括搞皱、易洗涤易干,有良好穿着性能。 华达呢: 又名轧别丁,手感滑糯而实,质地紧密且富有弹性,布面光洁平整色光柔和自然。 ??啥味呢:由混用衣料加工法不同,分毛面啥味呢、沅面啥味呢及混纺啥味呢、毛面啥味呢沅泽自然柔和,底纹隐约可见,手感不板不糙,糯而不烂,有身骨,光面啥味呢面无茸毛,纹路清晰,光洁平整无极光,手感滑而挺括。混纺啥味呢,挺括抗皱,易洗免烫,有较好服装保形性。 ??薄花呢:质地轻薄、手感滑爽、穿着舒适、挺括、吸湿好、透气好。? 松轻毛织物:具有轻松柔软、结构松、重量轻、手感柔、有弹性、透气好的特征,穿着舒适。? ?麦尔登: 粗纺毛织物的一种,手感丰满,呢面细洁平整,身骨挺实、富有弹性、耐磨不易起球,色泽柔和美观。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苏教版(精品教案)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的教学设计 汪纪苗 宁波市鄞州中学 一、设计思想 、生活即化学,化学即生活的思想 新课程化学教材对元素化合物部分摒弃了传统的编写思路,倡导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的背景中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从自然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应用”的编写思路,表达了生活即化学,化学即生活的教学思想,化学不再只是一门科学性的高中课程,而是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科学。因此在本教学设计中体现了“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新课程化学教材编写的意图。 、课堂的动态生成思想 走进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我们在组织教学时,考虑最多的往往是目标意识:这个课如何达到预定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却很少去想学生的体验,去了解他们关注什么、需要什么、希望接受什么,学生的思维与活动总是被限制在教案的束缚中。因此,课堂上,教师不要急于教给学生什么,也不要满足于教给学生什么。重要的是,要不断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时空,要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想关注的内容、希望接受的信息,从而产生动态课程效果。 、实验探究教学思想 现代化学教学观认为,化学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探索化学知识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训练,以此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形成求学所必需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实验探究的教学是以实验为中心主题的探究教学。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等科学方法,对某些化学反应实质、现象以及化学实验装置从多角度、多层面做深入的研究探索,进行探究其规律的学习,有力地解释客观事实的实验属性,从而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在实验探究教学中,把实验作为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要求课堂教学尽可能用实验来开展,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使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实验的能动性,引导学生根据实验事实或实验史实运用实验的方法论来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 二、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基本要求:①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和理解钠的重要性质,②了解

吸湿排汗整理剂,吸水排汗助剂,吸湿排汗助剂,吸汗速干整理剂,.

涤纶织物吸湿整理工艺研究 尚汴卿,袁琴华,陈银梅 (东华大学,上诲 200051) 原载:《染整技术》/2003/6;34-36 摘要: 通过对涤纶织物用浸轧法进行工艺研究和效果探测,在四种方案中筛选出一种较好的亲水整理剂,并进一步对它的浓度、pH值、预焙烘温度和时间以及催化剂用量等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找出了最佳亲水整理工艺。 关键词:涤纶;吸湿性;亲水整理;交联 中图分类亨TS195·59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9350(2003)06-0034-02 涤纶织物有很多天然纤维织物所没有的优点,应用日益广泛起来。但是涤纶纤维吸湿性差,在标准状态下(20℃相对湿度65%)其吸湿率只有0.4%左右,即使在100%相对湿度下的吸湿率也仅为0.6%-0.8%。涤纶纤维的低吸湿性给它带来一些缺陷,例如;易产生静电、沾污,穿着闷热,不透气,手感差以及染色较难。这些缺陷阻碍了涤纶纤维的发展,因而提高它的吸湿性成了人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1 改善涤纶织物吸湿性的方法 改善涤纶织物吸湿性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混纺、大分子结构的亲水化、与亲水性物质接枝共聚以及纤维表面处理等等。利用亲水剂,使之均匀而牢靠地固着在纤维表面形成亲水性的方法,是近年来合成纤维织物亲水整理的发展方向。 试验中采用的1#亲水剂是聚酯和聚醚与聚硅氧烷的复配物,聚酯与涤纶分子组成单元相同,在高温处理后能够形成共结晶,提供了亲水整理的耐洗性。聚醚组分则因具有亲水性,使整理后的涤纶织物改善了吸湿性,从而提高了涤纶纤维的抗静电性和防沾污性。聚硅氧烷含有一个-OH端基团,可 以与织物发生交联。也可以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而成的链形分子交联得到一种弹性薄膜,使织物不仅具有良好的弹性,还使整理具有耐久性。 2#亲水剂是环氧树脂型亲水整理剂,环氧树脂在催化剂作用下环氧基开环,焙烘后羟基与纤维发生交联而形成醚键,具有亲水性。 3#亲水剂是一种有机硅亲水整理剂,这是一种含有环氧基团和聚醚基团的有机硅三元共聚物。环氧基团可以与纤维分子交联而获得耐久性。侧链上的聚醚基团则为亲水基团,提供亲水性和柔软性。 4#亲水剂是一种深层渗透剂,含有磺酸基团和氨基,因此渗透性好,但不耐久。 2 实验 2·1 实验用织物 涤平纺 2·2 实验药品 1#亲水剂、2#亲水剂、3#亲水剂、4#亲水剂,工业品;氯化镁(A.P) 2·3 实验方法、结果与讨论 2·3·1 实验方法 首先将涤纶织物进行碱减量处理,再用不同的亲水剂进行浸轧处理,工艺流程为二浸二轧、烘干、焙烘,通过比较得出最佳亲水剂,再深入研究亲水剂用量、pH值、烘干温度、烘干时间、焙烘温度、焙烘时间的影响,选出最佳工艺条件。 2·3·2 结果与讨论 2·3·2·1 不同浓度的1#,2#,3#,4#亲水剂吸水时间的比较 准确称取纯涤纶织物,配制溶液,催化剂(MgCl2)用量为0.5g/L,用HAC调节pH=5,二浸二轧,1lO℃烘干2min,180℃焙烘30s。

关于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方法的对比探讨

关于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方法的对比探讨 发表时间:2018-07-18T16:11:02.290Z 来源:《科技中国》2018年2期作者:黄启棠 [导读] 摘要: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在服装领域中,人们对于服装布料的吸湿和排汗功能越来越重视。本文对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的水分蒸发速率、芯吸高度、滴水扩散、吸水率和透湿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测试试验的方式,判断不同种类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方法各自特点,旨在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推动行业整体发展。 摘要: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在服装领域中,人们对于服装布料的吸湿和排汗功能越来越重视。本文对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的水分蒸发速率、芯吸高度、滴水扩散、吸水率和透湿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测试试验的方式,判断不同种类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方法各自特点,旨在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推动行业整体发展。 关键词:吸湿速干;水分蒸发速率;滴水扩散;吸水率;透湿量;芯吸高度 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我国服装制造业,特别是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等方面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服装纺织品的使用性能,通过提高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能优化人们的穿着体验。因此,如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方法,用于检测纺织品吸水性和速干性,提升服装品质,是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一、纺织品吸湿速干性的影响因素 纺织品的纤维分子结构、纤维形态结构以及纺织品的组织结构等要素都对纺织品的吸湿速干性能存在明显影响。纤维材料表面的亲水基团越多极性越强,则说明纺织品具有较强的吸湿能力。动物纤维当中含有的氨基酸可以组成肽链,因此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大部分合成纤维是由多种非极性高分子的材料所组成,因此合成纤维的吸湿性较差。纺织品纤维形态结构若存在异形截面,纺织品表面积和纤维沟槽表面积越大,纺织品的速干性越好。天然植物纤维表面的果胶会对吸水性产生影响,果胶含量对纺织品的吸水性起着反向促进作用。果胶含量越高,纺织品的吸水性越差。纺织品的组织结构对于纺织品的透湿、导湿以及保湿效果存在影响。当纺织品的纤维分子结构和纤维形态结构相同时,纤维的吸水速率和速干性能会受到组织结构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棉毛和网眼结构的纺织品具有较高的吸水速率,机织的平纹组织纺织品吸水速率较低。速干性能最强的为机织平纹的纺织品,针织网眼、针织棉毛和针织条纹的纺织品速干能力依次减弱[1]。 二、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的检测方法 (一)吸水率 在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测试试验当中,吸水率的判定需要借助于样品完全浸没到水中直至取出之后不再滴水的质量变化情况。在具体操作环节,经过调适平衡之后,将用于试验的样品进行称重,再将其放置在水中全部浸湿。经过5min之后取出,垂直悬挂,直至不在滴水以后进行二次测量。将试验样品的吸取水分的重量在原本样品重量中所占的比例即为纺织品的吸水率,且比例值越大说明纺织品的吸水量越强。国际上关于纺织品吸水率的试验要求指标有所不同。例如,日本要求试验样本浸入的时间为20min,取出之后需要放置在两块滤纸中间,用特殊装置以25毫米/秒的速度进行挤压[2]。 (二)滴水扩散时间 纺织品生产企业的测试部门可以通过滴水扩散的程度,对纺织品对于水分的吸收速度进行判断。将水滴从统一的高度向下滴落到测试样品的表面,并且对水滴接触测试样品直到测试样品上水滴反射的光线全部消失所需要的时间进行记录。对纺织品滴水扩散的测试指标进行判断,需要根据时间的长短对纺织品的吸水性能进行分析,在外界光照、温度以及空气流通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滴水扩散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说明纺织品对于水分的吸收速度越快,也反映了对于水分的吸收能力越强。滴水扩散时间测试中,需要将体积为0.2毫升的三级水滴在试验样品上,从水滴接触样品开始直至全部扩散并且渗透之后所需要的时间,记录需要精确到0.1秒,在这一试验过程中,滴水扩散的时间越短就说明纺织品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目前,国内根据滴水扩散程度对纺织品的吸水能力进行测试的方法主要有单项组合测试法,以及在《纺织品吸水性测试》和《纺织品吸水性试验》等测试项目规定中记录的测试方法,各项参数之间略有不同,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抗菌型吸湿排汗快干面料

具有抗菌功能的吸湿排汗面料开发 近几年开始流行的常规吸湿排汗纤维产品,在穿着运动时能即时干爽,但其所处的湿热环境和纤维的沟槽状截面也为细菌提供了滋生繁衍的条件,使穿着者更容易引起细菌感染或者产生汗臭等。 Cleancool(康纶)纤维改进了沟槽状纤维截面的三维立体形态,大幅提高了面料的吸湿快干效果。又在纤维内部加入银基抗菌物质,能够迅速杀死引起汗臭味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他有害病菌,如肺炎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NH1甲流感等。同时,由于其杀菌功能具有非溶出性特点,不会伤害有益菌,不会刺激感染皮肤,时刻保持肌肤的凉爽清洁。 我司使用Cleancool/Cotton70/30紧密纺混纺纱,开发了21x21 108x58 57/8,32x32 90x70 57/8,32x32 100x70 57/8传染病防护面料,80/2x80/2 140x80 58/9工装衬衫面料,通过多次试产、总结,攻克了诸多技术瓶颈,形成了公司自有的专利技术,分散+士林一浴二步法染色技术,生产时间短,操作方便,低碳高效清洁生产,且产品具有高日晒、耐气候、耐氯漂、耐水洗等功能。高比例含涤纱线无PVA上浆技术,绿色环保生产工艺,减少了不清洁污水排放,满足了纤维功能特性的要求。抗菌+吸湿快干自然清洁整理技术,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克服超细纤维高温变形的缺陷,仿真超真,相关技术国内领先,目前已具备批量生产的能力。 产品性能:经检测机构检测,面料技术性能达到GB/T21655.1——2008《纺织品吸湿速干的评定》、ISO20743——2007《纺织品抗菌性能测试》、FZ/T13007——2008《色织棉布》、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各项技术要求,同时也满足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 吸湿排汗纤维是利用纤维表面细微沟槽所产生的毛细现象使汗水经芯吸、扩散、传输等作用,迅速迁移至织物表面并发散,从而达到导湿快干的目的。可以说,毛细管效应是最常用也是最直观的一种方法,可以表现织物吸汗能力以及扩散能力。也有人将吸湿排汗纤维称作“可呼吸纤维”。其实,吸湿排汗纤维是着眼于吸湿、排汗特性和衣服内的舒适性的功能纤维。关于吸湿、排汗性的赋予以前是以天然和合成纤维的复合为主流,用途只在狭窄的范围内开展,现在则以中空截面纤维或异形截面纤维之类使纤维自身特殊化以及吸湿、排湿聚合物共混的加工方法为主流。 目前,市面上的吸湿排汗织物可采用如下技术得到:异形断面纤维、中空微多孔纤维、多层织物、亲水剂涂布以及对纤维表面进行改性等等。特别是中空微多孔吸水性纤维的开发意向已经逐渐在化纤界应运而生,化纤专家尝试以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将聚合物分子构造亲水化,或将纤维表面粗糙话、异形化和细孔化,使疏水性纤维转变成亲水性的聚酯纤维,让汗气与汗液可以通过衣料快速吸收水份,并进而向体外逸散,以达到清爽舒适感。 吸湿排汗聚酯纤维的主要加工方法 从文献报道看,主要是通过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的方法赋予涤纶纤维较高的吸水性、输水性,以提高涤纶织物穿着的舒适感。 1.物理改性方法 1.1多孔中空截面纤维 中空微孔纤维通常是指芯部有中孔,皮层有微孔的差别化纤维,其中有部分微孔成

吸湿排汗(亲水)易去污整理耐洗水工艺解决方案-染化在线

吸湿排汗(亲水)易去污整理剂耐洗水20次工艺解决方案 2017全国功能性整理新技术发布 前言: 2016-2017世界顶级品牌公司发布会体验到对功能性舒适整理追求越来越高,吸湿排汗(快干)在生活、工作场景应用越来越多,即织物具有吸水(湿)和快干性,在这基础上附加三防易去污,广泛应用于工装面料,例如石油矿业、加油站、餐厅、维修等工作场景,即保证防水防油和易去污整理,还发挥将人体散发的气、液态汗水尽快排出服装,是提高穿着舒适性的多功能性整理。如何提高吸湿排汗(亲水)易去污整理剂耐洗水性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本课题重点研究探讨。 测试标准: 在普通面料经过染整加工,添加吸湿排汗(亲水)易去污整理剂即可达到耐洗20次要求,AATCC79 亲水1秒AATCC130 防污4级。 实验部分 2.1材料与药品 2.1.1织物 涤棉(65/35)织物克重190 2.1.2仪器 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厂),EL-400立式启动小轧车,ZC36型高阻计, SW-8型耐洗色牢度实验机,烘箱 2.1.3整理剂 易去污整理剂FUNCTEX(菲克斯)F-953 30g/l 染化在线公司提供 吸湿排汗整理剂FUNCTEX(菲克斯)MAP 50 g/l 染化在线公司提供 配好整理液 2.2工艺流程: 一浸一轧整理液(轧液率70%)—烘干(102℃,2min)—高温拉幅 (170℃,100S)

吸湿(亲水)测试方法: 美标:吸湿排汗测试方法AATCC-79 日本:吸湿排汗测试方法JIS1907-02 排汗性测试方法: 台湾纺拓会标准TTF0007《吸湿速干纺织服饰品》中提供的测试方法 易去污测试方法: 美标AATCC130易去污测试方法 耐洗性测试方法:20次洗水 参照JIS0217-103“家用电器洗涤方法”标准进行,具体为:将含有2g/L洗衣粉的洗涤液和测试织物放入洗衣机中,控制浴比1:30,水温40度,洗涤5min,脱水,再用冷水洗涤2min,脱水烘干。

金属钠的性质和用途教案

【教学课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钠的性质和用途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全章教学重点之一,本节课的学习在元素化学教学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处理好此课,对整个元素及化合物的教学有着深远影响 【学生分析】 对于高一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金属的性质,初步掌握了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领悟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的思想。同时,这一时期的学生初步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以上学生的特点,本节课学生预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为了落实三维的教学目标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以小魔术和新闻资料为线索,创设情景;以实验探究为手段,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通过进程——知识坐标展开,以教学进程为纵坐标,呈现教学的各个环节。以知识为横坐标,开展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学习和探究。为了实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了以小组活动和师生互动为主的教学协作方式。小组活动主要体现在2、4、5三个环节上。师生互动则贯穿整个教学进程。 在整个教学进程中3、4、5三个环节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思想,由学生根据预习作业的要求通过查找和整理资料来提出问题,通过探究实验得出结论,最后用得到的结论解决问题。 在教学评价上采用了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评价方式多样化的教学理念。 总之,本节课我力图尝试运用新课程倡导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设计,体现“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 谢谢各位评委!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钠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设计 大庆市第六中学 郭萌 2011-11-16

吸湿速干纺织品的性能及测试方法

吸湿速干纺织品得性能及测试方法 摘要: 简要介绍了吸湿速干纺织品得发展概况及性能,针对吸湿速干纺织品得特殊功能性总结了国内外得检测方法,并提出综合得评价体系,为纺织品得功能性检测提供依据。 关键词:吸湿速干纺织品;检测方法;评价体系 近年来,人们不仅对衣服得保暖性、款式有较高得要求, 而且对服装面料得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与环保性得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求服装有良好得舒适性,又要求在大量活动而出现汗流泱背得情况时,服装不会粘贴皮肤而使人产生湿冷感。于就是人们对面料提出了吸湿速干功能新要求[1]。 1吸湿速干纺织品得发展概况 吸湿速干产品得兴起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早在1982 年初,日本帝人公司就开始了吸水性聚酯纤维得研究,到了 1986年,正式推出中空微多孔纤维第一代产品专利,并命名 为Wei Ikey; 1986年美国杜邦公司首次推出名为“Coolmax” 得吸湿排汗聚酯纤维,纤维外表具有4条排汗沟槽,可将汗水快速带出,散发到空气中,制成得衣料洗后30min几乎已完全干透,夏季穿着仍能保持皮肤干爽;1999年杜邦公司推出升级换代Cool max Aim 系列布料。自杜邦公司推出吸湿排汗功 能得Cool max后,我国台湾得许多纤维生产商依托自身得技 术优势,先后投入巨资开发具有吸湿排汗功能得相关产品, 如远东纺织研制成功得Topcool十字形截面吸湿排汗纤维、华垄中兴纺织出品得十字断面Coolplus新型高科技功能性改性聚酯纤维、台湾豪杰股份集团开发得Technofine吸湿排汗聚酯纤维。目前杜邦得Coolmax、远东纺织得TopcooK 豪杰得Technofine、中兴纺织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