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矿工程的毕业论文.docx

采矿工程的毕业论文.docx

采矿工程的毕业论文.docx
采矿工程的毕业论文.docx

采矿专业毕业论文

题目:_ 矿井开采研究与分析 _________专业:采煤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长青

指导老师 :

目录

第一章概述矿井开采 (3)

第二章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4)

第一节工作制度 (4)

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4)

第三章井田开拓 (5)

第一节井田地质、老窑及水文对开采的影响 (5)

第二节矿井开拓方式的确定 (6)

第四章矿井基本巷道 (9)

第一节井筒 (10)

第二节井底车场 (10)

第三节主要开拓巷道 (11)

第五章采煤方法和采区巷道布置 (12)

第一节采煤工艺 (12)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词 (15)

摘要:本设计详细介绍开拓立式煤矿井的概况特征,经过一系列的方案论证比较,选择了适合立式矿井的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和各生产系统。井田地质构造比较简单,主要为纵贯井田东西的天仓向斜,对第一水平选择了立井开拓方案,首采区的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辅助运输系统与主运输系统相分离,其中辅助运输系统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辅助运输设备单轨吊,可满足人员、机械设备、材料和矸石的运输,无需中间,可从井底车场直达工作面。矿井一水平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系统。

立井开拓;条带式;单一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两翼对角式通风。

第一章概述矿井开采

在地底下开采的矿山。有时把矿山地下开拓中的斜井、竖井、平硐等也称为矿井。矿井开拓对金属矿山或采煤矿井的生产建设的全局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关系矿井的基建工程量,初期投资和建井速度,更重要的是将长期决定矿井的生产条件、技术经济指标。矿井开拓即从地面向地下开掘一系列井巷,通至采区。矿井开拓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正确划分井田,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按标高划分开采技术分类,选择适当的通风方式,进行采区部署以及决定采区开采的顺序等。矿井开拓通常以井筒的形式分为平硐开拓、斜井开拓和立井开拓。采用合理的采矿方法是搞好矿井生产的关键。

煤层在形成时,一般都是水平或者近水平的,在一定围是连续完整的。但是,在后来的长期的地质历史中,地壳发生了各种运动,是煤层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单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等地质构造。我们采煤就要注意煤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矿井的开拓可以分成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主井和运输巷等都需要永久的支护,可以采用砌碹支护,架拱支护,架蓬支护,锚杆支护,锚喷支护,锚网喷支护,

第二章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第一节工作制度

矿井一般的生产制度按设计规定为:每年工作日数为

330天,矿井每昼夜分三班工作。采煤工作面为两班生产,

另一班维修设备,通风、排水则须三班工作,每日为24 小时生产。每天净提升小时数为16 小时。

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矿井生产能力是度量矿井生产建设的重要指标,在一定

程度上综合反映了矿井生产技术面貌,是井田开拓的一个主

要参数,也是选择井田开拓方式的重要依据之一。

矿井生产能力是与井田划分紧密联系并且相互适应的。

是矿区总体设计应解决的重要原则问题。矿井生产能力主要

根据矿井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情况、储量、开采条件、设备

供应及国家煤碳开采等因素确定。对于具体矿井,应该根据

国家需要,结合该矿地质和技术条件,开拓、准备和通风方

式,以及机械化水平等因素,在保证生产安技术经济合理的

的条件下,综合计算开采,各生产环节,所能保证的能力,

并根据矿井储量,验算矿井和水平服务年限是否能够达到规

定的要求。

第三章井田开拓

第一节井田地质、老窑及水文对开采的影响

煤层埋藏较深,除正在生产的立式煤矿外,区无小窑开采。影响采区布置和煤层开采的主要构造因素是断层,其次

是褶曲。除边界断层外,区主要断层方向呈北东向,采区布

置应与主要断层平行,但在采掘时还应综合分析物探资料,

注意近东西和北西向断距较小的断层。断层附近岩层不完

整,岩石破碎,易冒顶,片帮,开掘时应加强支护以保安全,另外还应防止断层导水。

在向斜轴部和转折端,因局部应力集中,节理发育,造

成煤层顶底板的岩体的破坏,使其稳定性变差,因此采掘时

亦应加强支护,主要岩巷亦应避开这些部位布置,以减少支

护的困难。另外在天仓向斜轴一线瓦斯含量集中,采掘时应

防止瓦斯突出。

第二节 矿井开拓方式的确定

一、 井口形式

井筒选择表

井筒 优点

缺点

适应条件

形式

井下煤炭运输不需即可

由平硐直接外运,工业设

适合煤层赋存较高的 平硐 施简单,井巷工程量小, 受地形即埋藏条件 山岭、丘陵,或沟谷 开拓

利于排水,掘进速度快, 限制。

地区。

不留或少留工业场地煤 柱,煤柱损失少。

1. 施工复杂, 设备多

1. 煤层埋藏较深,或

冲击层厚;

技术要求高;

立井的适应性强,一般不 2. 水文条件复杂,围 立井 2. 施工困难掘进速 受煤层倾角、 厚度、瓦斯、 岩不稳定需特殊施 开拓

度慢;

水文等自然条件的限制

工;

3. 不能躲开煤层顶 3. 倾斜长度大,用立

底板含水层。

井开采兼顾小开采。

1. 地质条件较好井筒掘进技术简单 ;

2. 斜井开采每个水平井

底车场易靠近储量中心 ;

3. 井口可靠近井田边界,

1. 便于布置工业广场

斜井

受地形及煤层埋藏

工业广场留煤少 ;

和引进铁路,

开拓

主井做斜井时可做安 条件限制。

水文地质条件好。

4. 2. 全出口 ;

5. 建井工期短 ;

6. 可用皮带运输,实现连

续运提。

综合 可充分利用各种开拓方 开拓

式的优点。

二、主要运输大巷及回风道的布置方式和位置选择

( 一) 、主要运输大巷

阶段或水平主要运输大巷是沟通采区与井底车场的主

要交通运输干线,并进行通风排水及布设管线。当上阶段采完后,又可以作为下一阶段或水平的总回风道,其工作年限长。主要运输大巷在符合开拓要求的前提下,要尽量缩短大巷长度避免过多的弯曲转折以减少开拓工程,作到运输方便,有利通风,并应设在坚硬耐久不易风化无自然发火的煤岩层。

大巷位置选择为了保证生产使用,便于维护减少煤柱损失,一般将主要运输大巷布置在煤层底板不受采动影响的坚硬岩层或煤组下部媒质坚硬围岩稳定无自然发火的簿及中厚煤层中,为了保护大巷不受采动影响,底板岩石大巷必须与煤层保持适当距离,根据我国经验,煤层与大巷间岩柱尺

寸随煤层赋存深度和岩石性质而变,一般为10~30m。

(二)总回风道布置

回风大巷

与运输大巷布

并且对于一个

说,常采用相集中运输大巷 2- 采区石门 3- 煤层

的布置原则

置基本相同,

具体矿井来同的布置方式。

实际上,上水平的运输大巷可以作为下水平的回风大巷。矿井第一水平总回风道布置应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1、覆盖冲击层很厚,含水量比较大,一般要在井田浅

7

部留设防水煤柱,在这种情况下可将总回风道布置在防水煤柱。

2、对于急倾斜倾斜和大多数缓斜煤层的矿井,根据围岩和煤层情况及开采要求,回风大巷可设在煤组稳固的底板岩层中,有条件时,可设在煤组下部坚硬围岩稳固的簿及中厚煤层中。

3、为便于总回风道的掘进和维护,全井田回风大巷的标高宜一致。

在一定的井田地质、开采技术条件下,矿井开拓巷道可有多种布置方式,开拓巷道的布置方式通称为开拓方式。合理的开拓方式,一般要在技术可行的多种开拓方式中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才能确定。

三、选择矿井开拓方案

影响选择矿井开拓方案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地质因素、技术因素和管理因素。

矿井建设首先要选择合理的开拓方案。它直接关系到矿井的综合经济效益。选择矿井开拓方案的主要依据是地质因素和地理因素,其中地质构造、煤层赋存状况和地形条件又是关键因素,但在特定的条件下,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也可能成为决策时的主要因素。为此,在选择矿井开拓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影响因素。

第四章矿井基本巷道

第一节井筒

井筒在矿井开发和开采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是整个矿井的进口和出口,井筒选择决定于其用途、服务年限等因素,井筒的断面大小更是整个矿井的关键因素,它决定了矿井的用途、

井型、服务年限等。同时,井筒穿过的岩层性质、涌水情

况、选择的支护方式及施工方法等因素也决定了井筒的断面

形状。

一、井筒断面形状和布置形式

1、井筒断面形状

井筒断面形状主要根据井筒的用途、服务年限、穿过的岩层性质、选择的支护材料,及施工方法等因素确定。

我国的矿井中,立井井筒断面大多选用圆形,只有少数小型矿井选用矩形。

圆形断面常采用混凝土、料石或混凝土喷砼支护,具有服务年限长、承受地压性能较好、生产期间支护不需要或很少需要维修、通风阻力小,以及便于施工等一系列优点,因此,服

务年限在10 年以上的矿井都采用圆形断面。其主要缺点是断

面利用率较差。立井井筒的名称见表

立井井筒名称

名称用途提升容器及装备备注

除小型矿井外,一般不设主井提煤箕斗(小型矿井装备罐笼)梯子间,目前在设计中,

一般不考虑留延伸间升降人员、设备、材料及

罐笼;排水、压风、洒水、电

副井提升矸石等,并兼做通风、

缆等管线和梯子间。

排水。

风井进风、回风或兼做矿井的

梯子间及管线、电缆等

有的矿井根据需要还设安全出口。有提升设备。

混合

兼做主副井之用箕斗、罐笼;排水、压风、洒

常用于老矿井的改建。

井水、电缆等管线和梯子间。

2、井筒的布置形式

井筒断面布置主要根据提升间的提升容器与井筒装备的

类型来决定。井筒断面除提升间外,根据井筒的用途和需要的

不同,往往还须布置梯子间、管子间或延伸间。

第二节井底车场

井底车场是连接井筒和井下主要运输巷道的一组巷道和

硐室的总称,是连接井下运输和井筒提升两个环节的枢纽。井下煤炭和矸石通过井底车场经井筒转运到地面,井上的材料和设备通过井底车场转运到井下各个地点。排水、通风、动力供应以及人员上下等,也必须通过井底车场。所以它是矿井生产的咽喉,直接影响着矿井的生产和安全。

井底车场路线多,设备多,设计施工复杂,工程量大。井

底车场包括运输巷道和硐室两部分。

一、井底车场形式的选择

选择井底车场形式受许多条件约束,例如地面工业场地的

布局影响井底车场的形式与出口方向;井筒形式井筒与主要运输

巷道的位置关系直接影响井底车场的形式。其它还有矿井生

产能力服务年限等原因。本矿井年设计生产能力为 300 万 t/ 年,

第一水平井筒距运输大巷远,根据立井井底车场的形式,可选择环

形刀式车场或折返尽头式车场。。

第三节主要开拓巷道

主要开拓巷道断面设计,主要是选择断面形状和确定断面

尺寸,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经济效果。设计的原则是,在满足安全与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力求提高断面利用率,缩小断面、降低造价并有利于加快方式速度。

我国煤矿巷道常用矿井基本巷道的断面形状是梯形和直墙

拱形,其次是矩形;只是在某些特定的岩层或地压情况下,

才选用不规则形、封闭拱形、椭圆形或圆形。本矿井井田由于服

务年限长,围岩较稳定,所以,主要开拓巷道采用半圆拱形。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巷道净断面,必须满足行人、运

输、通风、安全设施、设备安装、检修和施工的需要。因此,

巷道尺寸主要取决于巷道的用途;存放或通过它的机械、器材或

运输设备的数量与规格;人行道宽度与各种安全间隙以及通过巷道的风量。

第五章采煤方法和采区巷道布置

第一节回采工艺

1、回采工艺过程:采煤机由机尾向机头割煤→移架→移

刮板输送机→机头进刀向机尾割煤→移架。

为提高煤炭回收率,应注意:

1)加强科研工作,减少初采、末采和端头损失。

2)优化采煤工艺过程,强化组织管理。

3)搞好煤厚探测,加强计量管理,为提高回采率提供可靠的计算依据。

综采工作面采用双滚筒采煤机割煤,刮板输送机运煤,经机,破碎机破碎后由可伸缩胶带输送机运至胶带输送机大巷。

2、工作面端头支护

工作面端头是指工作面与两巷的交接处。端头处的悬顶面积大,时间长,机械设备多,又是进出材料和人员的交通口,

所以必须采取措施加强支护。特别是工作面端头处的顶板事故

约占工作事故的1/4 ~1/3 ,搞好工作面两端头处的支护管理

是十分重要的。

结束语

由于时间仓促和本人水平有限,设计中定有许多的不尽人意之处。由于设计深度的要求不同,设计中的一些环节,对于实际的情况是不全面的,但在理论上是切实可行的。

在设计的过程中,得到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各位广学帮助建议,得以使本设计能够顺利完成。但是,由于时间仓促,

更由于本人经验不足,知识水平有限,故在本设计中难免存在

一些或者许多不尽如意的地方,在实践中领会

参考文献

[1]《矿山机械》程居山主编中国矿业大学

[2]《煤矿供电》思沛等编煤炭工业

[3]《煤矿安全规程》中华人民国能源部制定煤炭工

[4]《煤炭工业常用设备价格汇编》中国统配煤矿总公

司基建局制定

[5]《煤炭井巷工程综合预算定额》中华人民国能源部

制定煤炭工业

[6]《采矿设计手册》《煤矿矿井采矿设计手册》编写

组煤炭工业

[7]《采矿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正主编中国矿业大学

[8]《煤炭工业常用设备及主要器材》煤炭工业部煤炭工业

[9]《煤矿生产经营费指针汇编》煤矿经济预算室

[10]《采矿学》徐永圻主编中国矿业大学

[11]《综采工艺》煤炭专业委员会编煤炭工业

致词

本次毕业设计的工作可分为两大部分:毕业实习;撰写材料。

毕业实习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各种现场资料,学习生产现场的生产系统,生产方法等知识。深入了解矿井地质、井巷工程、矿山机械设备、矿井运输、通风安全、供电排水、地面生产流程和工业广场平面布置以及企业经济组织与计划等方面的情况。毕业实习地是潞安环能股份五阳煤矿,在实习过程中,得到了潞安公司、特别是五阳煤矿的大力协作和支持。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为我们创造了有利的学习条件,如计算机机房全天为毕业生开放,负责安装各种应用软件,提供图纸打印等辅助工作。采矿工程系的各位老师更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诲人不倦地为我们指导工作,指导老师伏军老师曾深夜十点多钟帮我看图纸,朱卓慧老师曾多次帮我借阅能源学院资料室的资料,其他各位老师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在此不再一一罗列。本实习设计小组各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努力,一起解决各种难题,在此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我奉献精神。

总之,本次毕业设计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是由于各方面、各部门共同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晶。在此,向对本次工作做出贡献的各界人士、特别是我的两位指导老师表示真诚的感和崇高的敬意。

采矿工程毕业论文

成人高等教育 本科(专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井田开拓 学 院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专 业 采矿工程 姓 名 朱 强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O一二 年 三 月 学校代码: 学号: 10128

井田开拓 摘要:本设计详细介绍开拓立式矿井的概况特征,经过一系列的方案论证比较,选择了适合立式矿井的开拓方式。井田内地质构造比较简单,主要为纵贯井田东西的天仓向斜, 对第一水平选择了立井开拓方案,首采区的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 化回采工艺。 关键词:立井开拓立式矿井地质构造倾斜长壁 Abstract: This design introduces pioneering vertical mine features, after a series of proof comparison of plan, choose the suitable for vertical mine development, mine geological structure is relatively simple, mainly runs through the minefield that day bin syncline, on the first level of choice of shaft development scheme, the first mining area of the mining method of inclined long wall mining, comprehensive mechanization mining technology. Key words: mine development, mine geological structure, vertical, inclined long wall

浅析全面质量管理毕业论文.docx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浅析全面质量管理浅析全面质量管理 院系名称:院系名称:经管系专业班级:工商质检(专业班级:工商质检(二)学生姓名: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学校名称:学校名称:河南质量工程学院 2010 年 12 月 29 日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毕业 摘要 随着产品的日益丰富,大部分产品已处于买方市场,人们购买商品时越来越挑剔;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购买商品的标准逐步从“价廉”向“物美” 转变。在这种宏观环境中,企业要想长久生存,必须把握好产品质量关。产品质 量管理应是对生产过程的全面跟踪管理。正如“产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 是生产出来的”所以说,只有做好商品生产的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才能保证 产品质量的检验合格。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动态质量,始终不断地寻求改进,但 是它没有规范化、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能否成功,关键是要深刻领悟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 可行的实施计划。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关键词 核心 存在的问题

影响因素 1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毕业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rich products, most product has a buyer's market, people buy goods is more and more captious; Meanwhile people life level also increased quickly, buy goods from the standard gradually to "affordable" price "transformation. In this macro environment, enterprise to long survive, must grasp the good quality of products. Product quality management of production process should be comprehensive tracking management. As the "product quality is not inspection to come out of, but production comes out" say so, only making goods production every link of quality management, ability assures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qualified.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emphasizes dynamic quality, always constantly seeking to improve, but it has no standardized, no unified standard. Therefore, the enterprise implementation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can succeed, the key is to a profound comprehension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connotation,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our enterprise and formulate feasible implementation plan. Keywords: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core problems Influence factors : 2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毕业 目录 摘要··································································································································· 1 1 绪论·································································································································· 4 2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四川师范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刘桥二煤矿开采研究与分析指导教师李维光 学院工学院 专业采矿工程 学号2012180422 姓名李鱼 日期2016年1月

一、选题背景及依据 (一)设计部分 目前,在我国一次能量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5%以上。煤炭不仅是我国的基本燃料,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电力、钢铁、石油加工、水泥、化学原料五大行业都离不开煤炭,因此,煤炭工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为使我国能源战略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稳步高效地发展煤炭工业。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己知含煤面积约55000k了,探明总储量在9000亿t以上,居世界前列。自1989年,我国一直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煤炭产量的1/4以上,而缓倾斜厚煤层煤炭产量又占我国总产量的40%以上,我国很多矿区赋存有3. 5~6. 0m厚的煤层,这类煤层在邢台、开滦、徐州、充州、淮北、阜新、双鸭山、义马、西山、铜川、阳泉等矿区均为主采煤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煤炭工业日趋向大型化、集中化、高产高效方向发展,建设高产高效矿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己成为煤矿企业的基本经营理念,尤其是市场经济的激励机制极大地促进了采煤技术与装备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引进国外大采高装备技术后,综采工作面日产量可达万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据目前国内外开采技术的发展,大采高综采是指采高在3. 5~6. 0m,工作面使用大功率双滚筒采煤机和重型刮板运输机割、运煤,用大吨位液压支架(支架工作阻力、单架支护面积和支架支撑高度大)控制顶板,一次采全高的综采技术。其设备趋于大型化、重型化和自动化,其特点是技术先进、性能可靠、装机功率大、生产效率高。 对于煤层倾角小于30°的厚煤层(3.5~6.0m)开采,大采高综采与综采采煤法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煤炭资源回采率高;煤炭含研率低;回采工作面煤尘、煤的自然发火和瓦斯涌出安全性好;对于3~4m不适宜综采开采的厚煤层,大采高具有工效高、成本低等优点。大采高综采与分层开采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工作面生产能力大,有利于合理集中生产;回采工效和煤炭资源回收率高、巷道掘进率和维护量低;回采工艺和巷道布置简化,综采设备搬家次数少,搬家费用省,增加生产时间;节省材料(人工假顶材料等)和回采成本低等。 高产高效大采高综采生产能力大、回采率高、安全条件和经济效益好,是目前国内外厚煤层(3. 5~6. 0m)开采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其优势使得在国内外被广泛采用。但是,经过矿山实践和许多专家、学者多年的现场观测及理论研究发现,大采高综采与一般综采(采高<3. 5m)相比,这种新的回采工艺工作面内支架——围岩系统稳定性差、事故率高,尤其严重的是高架(大采高支架的简称)稳定性事故率高达19%以上,远高于一般采高综采面,高架的咬架、倒架事故直接引发的顶板事故及调整支架的难度、材料和工时的消耗,严重制约了大采高综采效能的发挥。采场支承压力是引起矿山压力显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开采煤层、顶底板及其作用范围内的煤岩层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支承压力作用下,工作面煤壁前方煤层发生压缩和破坏,相应的部位易出现顶底板相对移动以及支架受力变形等支承压力的显现,主要表现有:回采工作面煤壁片塌、冒顶和底鼓;冲击地压和煤层突出;超前巷道两帮煤壁压缩和片塌。煤层上方若赋存有坚硬岩层,大采高采场垮落的直接顶岩石往 1

采矿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采矿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一:采矿工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化竞争的日益激烈,采矿工程企业面临着诸多人力成本、财务成本剧烈波动上升的挑战,特别是随着国家产能过剩的加剧影响,我国涉矿企业的产能和市场化运作受到冲击越来越加明显。如何在新常态下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是采矿工程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笔者认为采矿工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是未来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企业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升级。 【关键词】采矿工程;企业核心竞争人;人才建设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立足的关键,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群体或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借助该能力,能够按世界一流水平实施—到多项核心梳程。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因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掌握并且强化企业核心能力,并由核心能力衍生出企业的优势就是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过程。企业要发展壮大,必然离不开对核心竞争力的追求和塑造,也需要企业投入成本,不断巩固,并且随着时间的变迁,逐步形成不同的核心竞争力。总而言之,企业核心竞争力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形成与企业所处的环境和资源能力息息相关,能够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很多,但是核心竞争力的形式需要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否则光靠一个因素是无法形成的。而这企业最为关键的要素并且得到业界认可的就是人才因素,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需要抓住这一要点。 1.采矿工程企业核心竞争力 采矿工程企业的所处行业属于资源行业,其核心能力的形成与企业的资源禀赋、企业运作、技术能力存在很大的关联性。而核心能力的形成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成果。 1.1企业资源禀赋 企业的资源禀赋是指企业在初始阶段拥有的资源数量和质量。之所以将资源禀赋摆在第一位乃是因为采矿企业是资源的主要生命线,没有资源就没有一切,因此资源数量的多寡决定着企业生存是否能够持续。企业资源的数量多,则企业未来发展基础就牢固,企业资源数量少,则发展会受到很大限

毕业论文范文word

毕业论文范文word 现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不足及其改革创新 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其市场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世 界经济接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的巨大变革、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对于 营销管理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越来越多的专业市场营销人才受到 企业的青睐,然而,对于专业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标准也是与日俱增。因此,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随之而来的则是严峻 的就业压力。基于种种因素,我国高等院校传统的市场营销人才培 养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急需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创新。 一、现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偏差 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目标是各高校进行专业设置和构建相应教学体系的基本前提,决定了整个教学的方向、结构、方法以至市场营销 人才的培养质量。目前,大多数高校仍然以培养综合型和通用型的 市场营销人才为目标,其忽略了市场需求这个不断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出现高校市场营销人才供应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 2.课程设置混乱 目前,虽然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课程体系设置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几大类,但几类 课程之间,各门课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开课前后逻辑顺序不对,教 学主线不突出等问题依然存在。 3.师资队伍薄弱 专业知识和技能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质量市场营销人才的必备条件。目前,多数高校的教学队伍都是以偏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师居多,缺乏具有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的企业型导师。

4.教学方法落后 大多数高校仍采用传统的老师授课、学生记笔记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缺少课堂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重理论、轻实践的这种过于单一和死板的教学方法往往无法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导致学习兴趣下降,也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5.考核方式单一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仍采用传统的以闭卷考试或其他知识测试的形式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既忽略了对学生学 习过程和实践能力的检测,也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正确的目标往往让努力事半功倍。结合市场需求,以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为出发点,创新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机制。 1.综合型转为能力导向型 将综合型营销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开设的课程杂乱繁多,往往让学生感到精力不足,无法保证课程完成质量,甚至有的学生出现个 别科目挂科、重修等现象。市场营销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应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从事某一具体的职业所必须具备的 能力为导向,将能力导向型营销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2.通用型转为专业型 很多传统院校都旨在培养通用型或复合型人才,然而现有的教学体系造就的往往是“全”而不专,看似样样通却样样不会。随着社 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可以预见未来的市场需求更多的是专业型人才。以市场营销专业中高端制造装备方向为例,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 在面试的时候更看重的是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而且很多岗位 明确要求需要具有某专业技能的应聘者。因此,通用型的人才培养 目标应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做出转变。 三、营销人才培养创新 1.培养模式创新

采矿工程本科论文汇总

山东科技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协庄煤矿矿井-850水平采区设计学院:山东科技大学 专业:采矿工程 姓名: 学号: 联系方式: 邮箱: 指导教师:

山东科技大学本科论文摘要 摘要 本设计为协庄井田初步设计,内容包括:1)井田地质条件;2)井田境界及储量;3)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4)井田开拓;5)矿井基本巷道;6)采煤方法和采区巷道布置;7)井下运输及矿井提升;8)矿井通风与安全;9)基本经济技术指标。 本井田为一简单单斜构造,煤岩层倾角自东向西从160—350。共含煤层19层,可采6层,2、4、6划分为前组,11、13、15划分为后组。除6层为薄煤层外,其余均为中厚煤层,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 井田面积约30Km2,可采储量21769万吨,生产能力240万吨/年,服务年限65年。 本矿井第一水平采用斜井开拓,水平标高-200m,第二水平主斜副立,水平标高-530m,各水平均为上下山开采。采用集中大巷布置,大巷位于4煤底板,以采区石门与后组采区相联系。采区划分尽量以自然断层为界,划分为18个采区。为改善大巷及上下山压力状况,尽量采取跨大巷、跨上下山开采,并考虑大巷煤柱的回收。 矿井基本巷道的主副井及井底车场为半圆拱形断面料石砌喧,风井为圆形断面混凝土支护,其余均为圆弧拱形断面光爆锚喷支护。井底车场为折反式。 采用单一走向长壁,后退全部跨落采煤法,综采主要2、4层,其余均为高档普采。每一采区设两条上下山即运煤和轨道上下山。采石门联系上山和下山顺槽。 大巷采用架线式电机车—5吨底卸式矿车运输。主井采用1.2m钢丝绳胶带输送机运煤。两副斜井均为串车提升。辅助提升(运输)均为1.5吨矿车。轨距均为900mm。 矿井采用分区式通风方式,初期为对角式通风。风井井口安装轴流式风机进行抽出式通风,并制定了安全技术措施。 关键词:协庄煤矿井田初步设计。

煤矿安全工程毕业论文

煤矿安全工程毕业论文 煤矿安全工程毕业论文 题目:煤矿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摘要 煤矿事故频繁发生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为了探求煤矿事故的发生机理,分析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对策,以指导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从而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保障广大煤矿职工的人身安全。 煤矿事故原因及其预防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工程技术问题,也涉及到相关的政策、管理。根据专业特点,本文研究重点集中在工程技术方面,同时兼顾相关的政策与管理。本文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找出了煤矿五大灾害事故的发生规律、发生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预防对策。第二部分,在全面总结我国煤矿灾害及其防治技术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得出了煤矿灾害事故频发的宏观原因和深层次原因,提出了煤矿灾害防治的国家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煤矿事故, 原因, 预防对策,安全监管

目录 摘要 (1) 一、绪论 (4) (一)研究背景 (4)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5)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6) 二、煤矿瓦斯事故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6) (一)瓦斯爆炸原因分析 (6) (二)控制瓦斯爆炸事故的技术措施 (7) (三)煤(岩)与瓦斯突出及其预防 (9) (四)瓦斯喷出及其预防 (11) (五)小结 (12) 三、煤尘爆炸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12) (一)煤尘爆炸条件 (122) (二)煤尘爆炸的过程 (13) (三)煤尘爆炸的特征 (13) (四)煤尘爆炸的危害性 (13) (五)采取的防范措施 (14) (六)小结 (15) 四、煤矿火灾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技术 (15) 4.1煤矿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 (15) 4.2矿井火灾防治技术 (16) 4.3小结 (17) 五、煤矿水灾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17) (一)煤矿水灾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 (17) (二)煤矿水灾事故类型 (18) (三)煤矿水灾事故原因 (18) (四)矿井水灾防治对策 (200) 六、煤矿顶板事故的原因和防治 (21) (一)煤矿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 (21) (二)顶板事故的预防措施 (22) (三)小结 (23) 七、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24) (一)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宏观原因 (24) (二)煤矿事故多发的深层次原因 (27) (三)政策和措施建议 (31) 致谢 (35)

(本科)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指导书

毕业设计指导书 采矿教研室 山东科技大学

目录 第一章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 (2) 第二章矿井境界及储量 (3) 第三章矿井年产量及服务年限 (4) 第四章井田开拓 (5) 第五章首采区巷道布置 (18) 第六章采煤工艺设计 (27) 第七章开采顺序及采区、采煤工作面的配置 (31) 第八章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措施 (33) 第十章技术经济指标 (49)

第一章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 第一节矿区概述 矿区的地理位置(附地理位置图)及行政隶属关系。矿区地形地貌,矿区内有关的主要企业单位。电源、水源及建筑材料的来源。矿区内贸易中心、火车站及其他主要场地的位置。矿区的气候特点;气温、风向、风速,雨期及降雨量,冻结期及冻结深度等,综述矿区的开发条件。 第二节井田及其附近的地质特征 井田的地层层位关系、地质构造、含煤系及地层特征以井田地层柱状图说明,煤田的成因及生成年代、煤层的总数及可采层数,表土层及风化带的深度。 井田中的地质变动,最主要的破坏及其形式——断层、褶曲、火成岩侵入等,区域变质及侵入等,区域变质及侵入变质的程度,它们的分布及位置。 水文情况:井田范围内的河流,流量及洪水位,流沙层,含水层的厚度及分布,含水系数及渗透系数,溶洞水的静储量及水力联系,断层的透水性质及水力联系。 第三节煤层及煤质特征 井田的煤层及其埋藏条件:走向、倾向、倾角,可采层的厚度及层间距。各煤层的性质,顶底板岩石的性质。

煤层的瓦斯性,自燃及煤尘爆炸性,含水性。 煤的牌号,工业分析及工业用途。 第四节井田的勘探程度及对对勘探的要求。 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是矿井设计基础资料。编写本章说明书时,应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广泛收集、弄清资料的基础上,扣紧指导教师下达的设计题目,按课程设计大纲的要求进行。 本章应附图附表: 1、交通位置图(说明书插图,比例1∶500,000); 2、井田综合柱状图(说明书插图):该图可据“矿井综合柱状图”进行简化后编制,但简化后的“综合柱状图”地质年代、地层单位要连续,对开采有重要影响的地层不能省略,如煤层的顶板、底板、含水层等; 3、煤层特征表; 4、主要地质构造特征表; 第二章矿井境界及储量 第一节井田境界 井田境界应根据地质构造、储量、水文、煤层赋存情况、开采技术条件、开拓方式及地貌、地物等因素,进行技术分析后确定。一般以下列情况为界: 1、以大断层、褶曲和煤层露头、老窑采空区为界; 2、以山谷、河流、铁路、较大的城镇或建筑物的保护煤柱为界; 3、以相邻矿井井田境界煤柱为界; 4、人为划分井田时:煤层倾角较小,特别是近水平煤层时,用一垂直面来划分井田境界;在倾斜或急倾斜煤层中,沿煤层倾斜方向,常以主采煤层底板等高线为准的水平面划分井田。 说明书中应明确说明确定的井田范围、井田走向、倾向的最大、最小及平均尺寸,井田的面积(km2)。并把确定的井田范围标注在主采煤层(或指导教师指定的煤层)的底板等高线图和剖面图上。 第三节井田储量 一、矿井工业储量 矿井工业储量是勘探(精查)地质报告提供的“能利用储量”中的A、B、C三级储量之和,其中高级储

采矿工程的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矿井开采研究与分析专业名称煤矿开采技术 姓名范利军 学号 完成日期 2015 年5月15日

目录 4 4 4 5 (一)、井田地质、老窑及水文对开采的影响 (5) 6 9 10 10 11 12 六、13 七、14 八、15

论文摘要: 本设计详细介绍开拓立式煤矿井的概况特征,经过一系列的方案论证比较,选择了适合立式矿井的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和各生产系统。井田内地质构造比较简单,主要为纵贯井田东西的天仓向斜,对第一水平选择了立井开拓方案,首采区的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辅助运输系统与主运输系统相分离,其中辅助运输系统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辅助运输设备单轨吊,可满足人员、机械设备、材料和矸石的运输,无需中间转载,可从井底车场直达工作面。矿井一水平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系统。 关键字:立井开拓;条带式;单一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两翼对角式通风。

矿井开采研究与分析 一、概述矿井开采 在地底下开采的矿山。有时把矿山地下开拓中的斜井、竖井、平硐等也称为矿井。矿井开拓对金属矿山或采煤矿井的生产建设的全局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关系矿井的基建工程量,初期投资和建井速度,更重要的是将长期决定矿井的生产条件、技术经济指标。矿井开拓即从地面向地下开掘一系列井巷,通至采区。矿井开拓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正确划分井田,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按标高划分开采技术分类,选择适当的通风方式,进行采区部署以及决定采区开采的顺序等。矿井开拓通常以井筒的形式分为平硐开拓、斜井开拓和立井开拓。采用合理的采矿方法是搞好矿井生产的关键。 煤层在形成时,一般都是水平或者近水平的,在一定范围内是连续完整的。但是,在后来的长期的地质历史中,地壳发生了各种运动,是煤层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单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等地质构造。我们采煤就要注意煤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矿井的开拓可以分成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主井和运输巷等都需要永久的支护,可以采用砌碹支护,架拱支护,架蓬支护,锚杆支护,锚喷支护,锚网喷支护。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docx

文献综述(主要包括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文献等)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于该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对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营销策略问题研究。国内学者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针对线上与线下的营销模式的研究,张旭兰,姚蕾(2016)认为从线上到线下,再从线下到线上应该形成一个闭环,跨境电商企业要在全渠道进行营销。推动线上线下的融合、渗透发展,充分利用多渠道营销的全方位优势进行发展模式创新是很有必要的。梁欣萌(2016)也认为跨境电商企业可以探索线下营销,再与线上推广做好结合,可以有效提升产品销量。在国外设立体验店就是一种形式,形成线上线下联合的体验店来进行营销推广。但孙维潇(2016)认为只需专注于线上营销即可。基于电子商务技术,企业通过B2C网络平台可以直接准确地搜寻客户,即不需再花大量精力和时间进行漫长的贸易磋商,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成交成本,因此要充分利用线上营销带来的成本优势。 品牌营销方面,刘安华(2015)认为现阶段的许多跨境电商都将业务重心放在销售方面,有着很强的业务能力,但是品牌营销和境外接洽等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弱势。因此跨境电商企业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品牌营销人才,形成以品牌和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形成周全的服务体系,为企业积累人气和口碑,逐渐提高市场影响力。谢海玲(2015)也指出跨境电商平台应重视其品牌营销。以往外国顾客喜欢购买中国商品的原因大多在于国内产品物美价廉,与传统销售相似。许多跨境电商仍采用薄利多销的方法获取市场,平台售价仅为国内售价的基础上添加运费,以搬运工的形式赚取利润,品牌意识弱。陈环,谢兴伟(2015)则分析了跨境电商实施自主品牌营销的优势,与传统外贸相比,它既能给电商带来价

采矿工程专业大学生毕业论文

采矿工程专业大学生毕业论文 摘要:采矿这一行业在我们归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上早期的开采方式是以家庭为背景,没有过高的生产力。在许多地方都无法达到生产的需求。随着历史推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老旧的开采方式无法适应人们的要求,需要技术的不断创新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当前必须要要重视的是资源问题,通过长期大量的开采,各种资源储量锐减,这就更加需要节省资源,加强开采的专业技术。在开采技术方面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成熟的技术,但是在某些专业技术方面还有许多欠缺的地方,为了采矿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在采矿工程施工中加强提升采矿的专业技术,才能够使采矿工程顺利进行。 关键词:采矿工程;采矿技术;施工安全 1、采矿工程施工中对采矿技术的分析 1.1针对采矿工程中采矿技术的分析 目前来说,我们国家的采矿技术也十分的多元化,根据采矿周围的环境特点来选取需要使用哪种类型的采矿技术。采矿施工的具体模式也和采矿技术有着直接的联系。例如说当前国内使用最多的采矿技术就是长壁开采技术,这种技术最大弊端就是只能在煤矿开采中使用,如果要是将其技术用在其他矿场上,就会影响其开采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1.2采矿技术有一定的风险 就目前的采矿行业的形式来讲,井下开采的施工方式使用的最为广泛,应该严格按照采矿技术的相关标准进行开采。假如使用采矿技术与采矿工程不符合标准就很容易引起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1.3更新采矿技术 因为采矿这个行业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就要求定期更新和完善采矿技术。目前在我国高科技快速的发展下,采矿技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采矿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采矿技术的应用,引用高科技技术型人才,培训员工的生产技术从而提高采矿工程的工作效率。 2、采矿工程中采矿技术的应用 在我们国家应用比较广泛的开采方式是井下开采,井下开采情况复杂多变,难度也比较大。 2.1采矿工程井下开采的专业技术 一般来说在井下采矿的工作中经常使用的采矿技术有崩落和填充采矿等几种。崩落采矿的技术要点主要是在采矿的过程中将周围的岩石崩落,而且在崩落周围岩石的同时还要

采矿工程设计论文2100字_采矿工程设计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采矿工程设计论文2100字_采矿工程设计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采矿工程设计论文2100字(一):采矿工程设计与施工中注意问题与对策论文 摘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资源,我国的高速发展更是离不开矿产资源,但是矿产资源的开采复杂又危险,各大开采地都出现过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特 别是一些私人煤矿,更是经常出现塌方、地面塌陷、泄出瓦斯爆炸、水淹、自燃 以及吸入粉尘和各种有毒气体等,严重威胁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文章针对采 矿工程设计和施工提出了安全相关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采矿工程设计;施工设计;安全施工 采矿工人是采矿工程的一线员工,其工作危险系数是最高的,在开采的时候,更多的是采矿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出现失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危险,这不仅给 工作人员带来生命安全的威胁,也给开采企业造成了很大影响。本文根据采矿工 程设计和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提出了对应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 决方案。 1采矿工程技术特征

(1)复杂的地质情况,给开采带来了安全隐患。由于采矿工程是地质作业,所以开采地的地质条件和详细状况是开采工程技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并且井下作业受深度影响开采技术不适用出现安全问题,开采过程中缺乏安全技术保障。因此,企业在实施开采的时候,应实时关注开采进度和技术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问题,完善技术方案和设备,从而保证开采的安全性,让开采顺利进行,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开采工人的安全,更可以加大企业的经济效益[1]。 (2)开采技术的多样性给开采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选择性。因地质情况复杂,开采工作也就受到影响,在开采的时候,企业也会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相对应合适的技术进行开采,这样既能保证工作效率,也能保证开采中少出现安全事故。比如,长臂开采技术在采矿工程中有着较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开采金属矿产时,使用此技术的几率就十分小。 2采矿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1采矿工程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1)工程造价人员在设计时应注重实际情况和及时沟通。开采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往往没有认真检查,设计稿中存在一些问题,或是并未跟业主及时沟通,导致设计中存在问题[2]。并且由于采矿工程的设计人员只是按照业主要求的预算及要求进行设计,缺乏相应的成本控制意识,并没有注意材料价格、施工条件等,

大学生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docx

大学生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 下面介绍的是大学生毕业论文任务书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主要任务与目标: 本文的主要任务与目标是根据沃尔玛的经验,旨在研究如何解决我国的连锁零售业目前存 在的供应商与零售企业不良冲突,建立和谐的长期的合作关系,进而实现我国连锁零售业能够 有所突破 ,使其发展壮大,做大做强 ,走向世界。 希望通过本次毕业论文,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根据论文写作方向,能独立查找、分析和翻译外文资料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能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本文研究的是供应链管理在我国连锁零售业企业中的运用探析,先介绍供应链的基本理论 本文侧重于研究供应商关系管理,并结合沃尔玛在中国零售市场中的供应链实践活动。本文 基本要求贴近实际生活,最后所提出的建议也具有一定的可取性。 论文写作中的基本要求: 1、根据论文研究方向,独立进行文献查找和分析文献资料; 2、能够独立查找、翻译和分析外文资料; 3、参考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成果,独立分析、写作、完成完整的毕业论文。 , 三、计划进度: 12.9 确定论文题目、收集资料、准备开题报告 1.5 完成开题报告 1.6 准备文献综述、英文翻译 1.21 完成英文翻译 1.22 整理资料 ,准备文献综述及正文 3.20 完成文献综述及正文 4.20 提交论文初稿 5.15 提交论文修改稿 5.28 完成论文全文 四、主要参考文献: [1]马士华 ,林勇 .供应链管理 .[M].[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2-4]. [2]丁欣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连锁零售企业运营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 合肥 ].[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2005] .[4-5]. [3]胡军 .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实务 .[M] .[ 北京 ].[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6].[54-56]. [4]马晓静 .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对中国连锁超市的启示. [J ].[ 新疆 ] .[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4] .[21-23] . [5]赵凡禹.零售巨头沃尔玛—零售业连锁经营的成功奥秘. [M].[ 北京 ]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3].[72-78],[113-116]. [6]刘爱菊,屠巧平.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及其启示. [J ].[ 北京 ].[ 企业活力管理实务] .[2005,2].[11-15] . [7] Tim S. McLaren , Milena M. Head, Yufei Yuan.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capabilitie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electronics manufacturers.[J].[Infor-mation Systems and e-Business Management Springer-Verlag ].[2004,5].[208-212]. 指导教师系主任(签名 ) (签名 ) 年月日 年月日

中国矿大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中国矿大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篇一:中国矿大(标准版本)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 姓名:专业:题目:兴隆煤矿设计说明书目录 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5 1.1 矿区概述 ..................................... 5 1.2 井田地质特征 ................................. 6 1.3 煤层特征 ..................................... 9 2 井田境界及储量 .. (11) 2.1 井田境界 .................................... 11 2.2 矿井工业储量 ................................ 11 3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4 4 井田开拓......................................... 16 5 准备方式——带区巷道布置 ......................... 30 6 采煤方法......................................... 36 7.

井下运输 (52) 8 矿井提升......................................... 57 9 矿井通风 ......................................... 60 10 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87 参考文献.. (89) 致 谢 (91) 摘要 本文根据对南屯煤矿资料的学习和研究,遵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的要求,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兴隆庄煤矿开采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兴隆庄煤矿下组煤的开拓延伸进行设计。在设计中尽量做到危险最少,效益好,把南屯煤矿建成高产高效的矿井,为我国的煤炭生产作出贡献。 本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合理的选择开拓延深的方案 2.井底车场形式的选择和主要运输大巷的布置情况 3.合理确定延伸水平的开拓方式 4.确定首采区的巷道布置方式 5.井下设备的选型

采矿专业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设计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矿山持续生产为前提,科学规划、投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 (1)遵循“绿色循环持续,国内一流矿业”的现代矿业开发理念,充分利用矿产资源; (2)充分依托已有生产、生活设施,最大限度地节省投资; (3)力求采用“四新”技术,对生产工艺、主要设备、主体工程和自动化控制的选择,做到先进、经济、适用、可靠; (4)引进数字矿山理念,以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矿山,进一步提高矿山管理水平; (5)严格执行安全、环保“三同时”原则。 第一章一般部份 §1、矿山概况 XXX铜矿隶属云南达亚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是其主要采选联合生产矿山之一。云南达亚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是由原易门矿务局根据国家政策改革改制成立,集采选、地勘、矿山建设、矿冶研究、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现代矿业企业,公司总部位于玉溪市区,隶属于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XXX铜矿位于云南易门县六街镇小街乡,地处易门、双柏、禄丰三县交界。距易门县城51公里,距昆明市89公里,距成

昆铁路禄丰站52 公里,交通便利,见图1-1。地理坐标为东经102°3′36″、北纬24°51′48″。 1.1、环境现状 XXX铜矿属高山河谷地带,位于绿汁江河谷以东,海拔1600~2100 m,相对高差一般400~500 m,坡度30~50 °,山坡及山顶成半园形。本区属红河水系支流绿汁江河流域的补给区。区内河流不发育,仅有少量近东西向的季节性冲沟,最终流入西侧的绿汁江。绿汁江在下普厂一带江面海拔标高约1308 m,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季节尚分明,雨季一般为6~9月,由于位于绿汁江岸旁的山谷地带,夏秋季水份蒸发与降落急剧,时有急风骤雨,冬季偶降小雪,无冰冻和冻土。据易门县气象局统计资料,1996年至2005年十年间,年平均气温16.9 ℃,最高月平均气温30.5 ℃,最低月平均气温0.8 ℃,日极端最高气温35.5 ℃,日极端最低气温-4.6 ℃;年平均降水量912.9 mm,最大年降水量1151.4 mm,最小年降水量760.0 mm,最大月降水量273.6 mm,最小月降水量0 mm,最大日降水量96.1 mm;年平均蒸发量1735.1 mm,最大年蒸发量1834.7 mm,最小年蒸发量1628.3 mm;以南风和西南风为最多,风向频率8~15 %,年平均风速1.12 m/s,最大年平均风速1.4 m/s,最小年平均风速0.8 m/s 。 由于矿区为单一金属矿床,矿山开采没有对周围造成有害影响。

采矿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1)

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 学生姓名 专业 学历层次 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完成时间年月日3号黑体,论 文题目不得超 过25个汉字 所填内容为黑 体3号 固定内容为宋体3号

摘要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我们人类跨入21世纪之后,信息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了多个领域之中,以高科技为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以此同时,资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性所有面临和解决的问题,煤矿开采行业,是非常传统的重工业,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实现新世纪的发展目标和要求,这些就成为了我们煤矿工作者需要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了,在煤矿开采中,其最重要的核心技术就是煤矿开采技术,为此,为了能够提高其开采的效率和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性,我们必须对其煤矿开采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本文就通过从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和分析,希望能够在论述过程中,对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以及解决存在的问题提供可行性思路。分析了当前煤矿开采中开采技术的重要性,探讨矿井开采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对矿井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煤矿开采技术;发展方向;存在问题;分析应用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 then we humans enter the 21st centu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to many areas being in the high-tech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 thus the same time, resources and has become a worldwide environmental problem facing all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 the coal mining industry is very traditional heavy industry , in order to be able to adapt to social development , to achieve a new century of development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 which became mine workers we need to focus 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oblem, in the coal mining , its most important core technology is coal mining technology , therefore ,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its mining and extraction processes of security, we must keep to its coal mining technology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 this article through from coal mining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issues in the coal mining process exists for a simple exposition and analysis, hopes to discuss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mining technology and problem-solving existing offer the feasibility of the idea .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coal mining in the current mining technology to explore underground mining of key technical issues and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underground mining techniques were discussed. Keywords:Coal mining technology;Development direction;Problems;Analysi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