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后练习第五篇

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后练习第五篇

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课后练习第五篇

第1题【单选题】

俄国十月革命和英国宪章运动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是

A、有明确的政治目标

B、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D、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都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掀起巨大的浪花。“浪花”的主要不同表现在( )

A、建立的社会制度

B、革命进行的方式

C、人民群众的参与

D、旧统治的结束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如果我们把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进行比较,其共同点不包括( )

A、都商讨了战后如何处置德国

B、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利益

C、都由英、法、美三国控制

D、都为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下列哪个国家最先从大战泥潭里解放出来( )

A、意大利

B、俄国

C、奥匈帝国

D、美国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以下关于二战前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四种演变趋势,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发展

B、和平制度→两极格局→美国独霸世界→“一超多强”局面

C、两极格局→欧洲、日本、美国“三足鼎立”→“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发展

D、西欧、日本、美国“三足鼎立”→两极格局→美国独霸世界→“一超多强”局面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不是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因素的是( )

A、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B、俄国推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C、中国等国投入战争

D、意大利倒向协约国一方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抓住关键词,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列宁”“斯莫尔尼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五月流血周”

C、俄国二月革命

D、苏联成立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这说明德国的对外政策是( )

A、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B、与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结盟

C、扩大德国在欧洲的版图

D、争夺世界殖民霸权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为维护民族利益制造了有名的萨拉热窝事件,但是我们对他的行为却持否定的态度,原因在于( )

A、没能挽救民族危机

B、是被压迫民族获取解放的方式

C、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属于恐怖主义行为

D、与国家的外交政策不能保持一致

【答案】:

第10题【单选题】

《凡尔赛和约》和慕尼黑协定的共同之处在于( )

①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②具有反共产主义的因素

③有关赔款问题的决定④有关领土处理问题的决定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一战”中,双方死伤70多万人,被称为“绞肉机”、“屠宰场”和“地狱”的战役是( )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从“1917年”、“列宁”、“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信息可以联想到的是( )

A、俄国十月革命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答案】:

【解析】:

第13题【判断题】

20世纪初,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统治,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重大事件是十月革命。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4题【判断题】

1917年美国、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增加了正义一方的力量,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5题【填空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______ 。

【答案】:

【解析】:

第16题【问答题】

(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三国同盟的核心国:德国

B.放弃“光荣孤立”政策加入协约国的国家:英国(2)据图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7题【问答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的战争。交战一方以同盟国的德、奥为主,另一方以协约国的英、法、俄为主。主要战场在欧洲,主要战线在西线,主要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就凡尔登战役而言,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伤亡人数较多的战役之一,在近10个月的残杀中,法军伤亡46万人,德军伤亡30万人,共伤亡70多万人,历史上称之为“凡尔登绞肉机”。请回答: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试从战争历时、参战国家、卷入战争的人口、战火燃烧的地区及人口伤亡数目与战争的经济损失等方面来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后果。这对你有何启示?

【答案】:

【解析】:

第18题【问答题】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改变。材料一:一战结束后,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两次会议的召开确定了战后国际“新秩序”;

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1)这个“新秩序”是指什么格局?(2)二战后形成了什么世界格局?此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3)写出上文所提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材料二:近年来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各国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4)这表明当今世界格局正朝着什么趋势发展?(5)决定当今世界国与国竞争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材料三:据联合国《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1980年全球已有15000家跨国公司,35000家分支机构;2000年全球已有63000家跨国公司,分支机构达70万家。(6)以上材料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在这一趋势下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7)分析这一趋势加速发展的原因。(8)谈谈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这一趋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答案】:

【解析】:

第19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战争是残酷的,在这场战争中有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

材料二: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材料一中提到的“一把枪”比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绞肉机”是指哪次战役?

材料二中提到的一战结束后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格局?

世界大战的硝烟,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然而战争留下的创伤依然存在。世界已跨入新世纪,可天下并不太平。反思世界大战的历史,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无

【解析】:

第20题【材料分析题】

当今世界,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回眸历史,虽有冲突,但和平与发展始终是人类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图一。

材料二:法西斯侵略者发动的侵略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包括苏联和中国在内的60多个国家,近20亿人被卷入这场战争。在那场正义与邪恶殊死搏斗的战争中,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团结一致。英勇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人类的尊严,赢得了世界和平。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材料一中反映的两次会议使帝国主义列强在一战后形成了什么体系?这一体系能否长久存在下去?

据材料二,请写出二战中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在华盛顿共同签署的文件名称是什么?

据材料三,两极格局终结之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如何?

各国要在世界格局变化中占据有利地位,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材料四:“中国代表团是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能为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有所贡献。”见图二。

据材料四,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当今世界仍不太平,对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你有什么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无

【解析】:

第21题【材料分析题】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演习在奥匈帝国控制的波斯尼亚举行,并以邻近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年仅17岁的普林西普立刻冲上前去,向斐迪南夫妇开枪射击。结果斐迪南夫妇毙命,普林西普被捕。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这一历史事件造成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战共有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大战涉及欧、亚、非三洲,双方阵亡840万人,伤2100万人,战争中共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学习本课以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案】:无

【解析】:

第22题【材料分析题】

在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中,世界性大国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位身材不高,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锐敏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装干涉……——《世界上下五千年》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领导的哪一次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材料二:1921年春,苏俄发生大面积灾荒,3000多万老百姓挣扎在饥饿的边缘……然而这个政策引起了农民的不满,一切富农甚至借机拿起武器,连十月革命中布尔什雏克的坚强堡垒——喀踉施塔得的水兵们也支持农民的要求。——《大国崛起》(2)为了挽救材料中描述的危机,苏俄又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内容是什么?材料三:1991年12月25日晚,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同时,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徐徐降下。(3)这一震惊世界的历史事件说明了什么?推算一下苏联共存在了多久?

【答案】:无

【解析】:

第23题【材料分析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然而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时有发生,实现世界和平还需要世界各国为之进行不懈的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世界的命运掌握地他们手中,但他们却没有担当此重任的胸怀。他们出于狭隘的私利,互相色心斗角,大搞秘密交易。和会签署的凡尔赛条约非但没有如它的制定者宣称的那样保证世界和平,反而加深了各国间的矛盾和仇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20世纪一系列灾难的根源。——戴维·辛克莱

材料三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告诉人们,……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目标迈进,更应该努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摘自2015年5月习近平《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巴黎和会上,德国代表在接受《凡尔赛和约》文本时说:“有人要我们承认我们是战争的唯一祸首,我本人若承认,那就是欺人之谈。”德国是战争的唯一祸首吗?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观点。

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维系国际秩序的世界体系的名称。根据材料二分析此世界体系没有保证世界和平的主要原因。

德国、日本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凶。根据材料三分析,德国与日本面对侵略历史的态度有何不同?

综上所述,请你就维护世界和平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无

【解析】:

第24题【综合题】

辨析下列史实正误

1919年巴黎和会受西方大国操纵,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美国。

A、正确

B、错误

1937年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完成,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形成。

A、正确

B、错误

1938年召开的慕尼黑会议标志着英法等国推行的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A、正确

B、错误

【答案】:无

【解析】:

第25题【综合题】

1914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燃遍了欧洲,影响到世界,至今人们仍记忆犹新。

1914年8月4日,德国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兵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运兵车上也涂有“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士兵们“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如图所示,它反映了一战前矛盾最为尖锐的两个国家分别是谁?

列举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与导火线。

请举一史实戳穿上文中所说战争是“令人振奋的旅行”的谎言。

这次战争的性质如何?

【答案】:无

【解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