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1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第11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第11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第11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第11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一、维新教育的渐次推进

1.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

早期改良派是19世纪70年代后逐渐形成的一个思想群体。他们都把改革封建传统教育制度,培养新型人才作为实现整体改革方案的基础,他们在文化教育上的主张大致可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1)全面学习西学

早期改良派将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推进了一步,认为西学的内容非常丰富,要求扩大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和领域,深化学习的层次。在一定程度上,早期改良派是用人类整体文化的观念来考虑中学和西学的关系,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教法度应该择善而从,不应该有古今、中外、华夷的区分,完全突破了民族文化本位观念。

(2)改革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受到了早期改良派的批判,但并未遭到彻底否定。早期改良派仍主张保留科举制度的形态,甚至在他们设计近代学制时还考虑到与科举制度接轨。

(3)建立近代学制

在早期改良派中,较早勾画出中国近代学制轮廓的是郑观应。他提出仿照西方学制设立小学、中学、大学的三级学制系统,大、中、小学均采取班级授课的形式,规定学习年限各为三年,以考试的结果为升学的标准。鉴于当时的现实,他提出了“变通”的方法,即将科举制的进士、举人、秀才的三级科名与大、中、小三级学校相配合,并将各省、府、县的书院改为学堂。他是国内最早倡导改书院为学堂的人。郑观应设想的这个三级学制系统,实际上是以中等教育作为正规学制的起点的,学制中的“小学”已略相当于中等教育的起始程度。而“各乡亦分设家塾、公塾”,初等教育主要在家塾、公塾中进行,未纳入正式学制系统,不规定学习年限,学生通过考试才能进入“小学”。从入“小学”就开始实行分科教育,分文、武科两大类,文科类有六科:文学、政事、言语、格致、艺学、杂学;武科类只有陆军和海军两科。

这种学制设想虽然还显得粗糙,且明显有和科举挂钩的痕迹,包括三年学制年限也和科举三年一试相通。但它反映了早期改良派要求系统地改革封建教育体制的思想,也远远超出了洋务派教育实践的水平,克服了洋务学堂孤立、分散和应急性的特点。

(4)倡导女子教育

在近代西方男女平权观念的影响下,早期改良派最早关注起女性的社会地位。到甲午战争前夕,他们普遍发出了重视女子教育的呼声。

正是有早期改良派的教育思想启蒙,才会导致甲午战争后维新教育思潮的一触即发,并迅速转化为维新教育运动。

2.维新教育实践

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领导的维新运动蓬勃兴起。所谓维新,就是在保留满清皇权的前提下,用和平的方式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维新派普遍认为改革教育、培养新式人才是实现变法维新的基础,因此,维新教育实践活动便成为维新运动的基本内容。

(1)兴办学堂

维新性质的学堂包括以下两类:

第一类是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培养维新骨干、传播维新思想而设立的学堂,著名的有万木草堂(1890)、湖南时务学堂(1897)。

第二类学堂是在办学类型与模式、招生对象、教学内容等某个或某些方面对洋务办学观念有所突破,领风气之先。著名的有北洋西学堂(1895)与南洋公学(1896)、经正女学(1898)。

其他具有维新性质的学堂如严复协助张元济在北京创办的通艺学堂(1897)、徐树兰捐资创办的绍兴中西学堂(1897)、谭嗣同发起创办的浏阳算学馆(1897)等也都较为著名。

(2)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维新派还通过创办各种学会和发行报刊来宣传维新思想。著名的有1895年8月康有为与陈炽在北京发起并筹资创办的《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等等。

总之,维新派以学会为阵地,以报刊为传媒,讲西学,论国事,宣传变法主张,抨击封建势力,进行维新思想的启蒙,与维新学堂相互补充,起到了扩大教育面,开民智、新民德的作用。使不少人逐渐认识到维新变法的意义,参加和支持变法,扩大了维新变法运动的社会基础。

3.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国家面临瓜分危局。康有为等维新派人物大声疾呼,力陈变法图存。1898年6月11日,支持变法的光绪皇帝发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维新变法,这次变法仅持续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光绪皇帝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法令,使甲午战争以来维新人士的变法要求一变而为朝廷的施政措施,维新运动被推向高潮。其中教育改革是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内容有:

(1)设立京师大学堂

1896年6月,刑部侍郎李端棻在《请推广学校折》中首次向朝廷正式提出设立京师大学堂的建议。此后,康有为、王鹏运等也多次奏请开办京师大学堂,光绪帝也准其建立,但因奕 和大学士刚毅等人的反对而搁置。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在《明定国是诏》中即特别提出开办京师大学堂,在此严令下,总理衙门委托梁启超草拟《京师大学堂章程》于7月3日上报,光绪帝当即批准,并派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孙家鼐为管学大臣,管理京师大学堂。后经孙家鼐提议,分设中、西学总教习,聘许景澄为中学总教习、丁韪良为西学总教习。“戊戌政变”中京师大学堂以“萌芽早,得不废”,继续由孙家鼐筹办,于当年11月正式开学。戊戌政变后,慈禧下令恢复八股取士,大学堂又被学生当成了科举准备的场所。1900年,京师大学堂毁于八国联军战火,1902年恢复开办,并被纳入清末学制系统,规模也逐步扩大。

(2)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

1898年6月23日,光绪皇帝下诏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八股废除后,人们不得不寻求新的学问,促进了西学的传播。7月23日,光绪皇帝下诏催立经济特科,以选拔维新人才,加强了科举和现实的联系。百日维新失败后,八股考试制度虽然又被恢复,但由于人们已经开始向往新式教育,参加考试的人数大大减少。

(3)实力讲求西学,普遍建立新式学堂

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令各省督抚督饬地方官将各省府厅州县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的新式学堂。

百日维新期间,还计划设立铁路、农务、茶务、蚕桑等实业学堂,广派人员出国游学游历,设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奖励开设报馆,开放言论,书籍、报纸免税等。

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和愿望,对封建传统教育产生了强大冲击,虽以失败告终,但对于促进思想解放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维新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维新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和早期改良派的教育主张一脉相承,但由于国家危机严重,他们的要求更强烈,表达更明确,理论也更系统。

1.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康有为,广东南海县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人称南海先生。他是戊戌变法运

动的领导者,是我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人物之一。但是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却并未跟上时代步伐,逐步堕落为保皇派。

(1)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

康有为对教育改革的迫切愿望源于对教育作用的认识。维新运动中,他无论上书还是呈折,都常将兴学育才作为维新救国的基本保障加以强调。他提出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有:

①废八股考试,改试策论,等学校普遍开设后,再废科举。

②大力创办学校,改变传统的教育内容,传授科学技术,培养新型人才。

为了更快更有效地学习西学,他还提出了派遣留学生、翻译西书等建议。作为维新运动的领袖,康有为的上述建议直接影响了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

(2)《大同书》中的教育理想

《大同书》是康有为的代表作之一。在书中,康有为创造性地描绘了一幅“大同”社会的蓝图,体现大同世界人人平等,教育普及,施教合理,使人健康发展的远景。康有为在《大同书》中主张废除私有制和等级制,论述了理想的学制体系,包括人本院、育婴院、小学院、中学院、大学院;倡导“公养”、“公教”,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权享受教育,皆为公费;重视学龄前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指出对儿童应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等,在当时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对传统封建教育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康有为《大同书》中教育理想的观念背景,是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和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综合体,带有明显的未来乌托邦色彩。

2.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他是康有为的弟子,深受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在“百日维新”期间,力助康有为倡行新法新政。其教育代表作有《变法通议》、《湖南时务学堂学约》、《教育政策私议》、《论教育当定宗旨》等。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论教育作用和宗旨

梁启超认为国势强弱随人民的教育程度而转移,但其思想的突出之点是在维新变法期间,即明确地将“开民智”与“兴民权”联系起来,为“兴民权”而“开民智”。他认为“权与智相倚者也,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塞民智为第一义,今之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这在一定程度揭示了专制与愚民、民主与科学的内在联系。

基于“开民智”的思想,梁启超提出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培养“新民”。他认为传统教育最大缺点是培养的人缺乏国家观念、公共观念和自治观念,只求个人完善,或者就想升官发财,奴性、作伪、自私、怯懦、麻木是人们的通病。他要求培养的新式国民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新的特性和品质,诸如国家思想、权利思想、政治能力、冒险精神以及公德、私德、自由、自治、自尊、尚武、合群、生利、民气、毅力等。可以看出这种新民正是具有资产阶级政治信仰、思想观念、道德修养和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知识技能的新国民。

(2)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主张

维新运动时期,梁启超的教育改革主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变科举、兴学校

甲午战争后不久,梁启超即提出了变科举、兴学校的系统主张,并设计了上策、中策和下策三种方案以供采择,其中上策是将科举合并于学校,这实际上是一套废科举兴学校的方案,除保留科举的各级科名外,科举实体已不复存在。

②师范学校,群学之基

1896年梁启超于《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论师范》,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专文论述师范教育问题。他主张参照日本并结合中国的国情设置师范学堂,在办理大学堂之前,自京师以及各省府州县,同时设立小学和师范学堂,师范学堂的学生同时兼任小学堂的教习,

以后逐步提高师范生的程度,以至于可以担任中学堂和大学堂的教习。师范学堂的课程应包括“六经”大义、历朝掌故、文字源流、列国情状、格致专门、诸国文字等基础学科。另外,他认为有关“诲人之术”和“为教之道”的微言妙义,已略具于中国古代的《学记》,应加以发掘利用。梁启超倡导师范教育,不仅是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出发,强调对教师进行专门培养,更重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广设师范学校,统一课程设置,培养一批在知识结构和思想观念上都符合维新要求的新教师,推动维新教育活动的全面开展。

③倡导女子教育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论女学》中系统论述了女子教育问题,从女子自养自立、成才成德、教育子女、实施文明胎教等方面揭示了女子教育的必要性。认为接受教育是女子的天赋权利,也是男女平等的保障,他提出女子有耐心、喜静、心细等特点,与男子相比,各有所长,可以相互补充,中国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女性这一巨大的人才资源。

④改革儿童教育

梁启超对中、西教学方法进行了比较,撰成《变法通议·论幼学》一文,倡导对中国儿童教育进行改革。他指出西人强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而在中国则与之反;西人重视理解,而在中国注重识记;西人注意直观教学,实物教学,而在中国只注重言语文字。他建议中国应从编写儿童教学用书入手对儿童教育进行改革。同时反对体罚,强调减少课时,充分开展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课外活动,如参观、游戏、体育、音乐等。

(3)介绍西方学理,指点教育新政

①论学校教育制度

梁启超主张以新的学校体系代替科举制度,提出中国学制模仿日本的学校制度,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把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5岁以下为“幼儿期”,受家庭教育或幼稚园教育;6~13岁为“儿童期”,受小学教育;14~21岁为“少年期”,受中等教育或相应的师范教育、实业教育;22~25岁为“成年期”,受大学教育,大学教育分文、法、师范、医、理、工、农、商诸科。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确定学制的不同阶段和年限是近代西方教育心理研究的成果,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最早系统介绍和倡导这一理论的人。

②论教育经费

梁启超还通过对日、德、英、法等国教育经费制度的介绍分析,归结出这些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筹措原则,建议清政府采取如下办法,筹措经费,推行普及教育:第一,小学教育经费由公产所入支办。第二,学校所在的各级区域,如市、乡镇直至下属的更小区域,都应设立教育会议所,由本区域居民选举出若干人作为教育议员,考查该区的办学实绩,负责教育财政、庶务等,地方行政长官不得干预。第三,学校税为法定税收项目,如有违抗不肯交纳者,则由当地教育会议所禀官,依法究取。

梁启超在维新变法和清末新政前期提出的许多教育改革建议多汲取了西方教育的新知学理,措施具体而观点新颖,在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的许多方面起到了思想先导的作用。

3.严复的教育思想

严复,字又陵,又字畿道,福建侯官人,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首次把进化论的思想传播到中国,提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其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著作有《原强》、《救亡决论》、《西学通门径功用说》,《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论教育与国家的关系》等。主要教育思想如下:

(1)培养德、智、体兼备的真国民

严复是中国近代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育目标模式的第一人,并从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和优胜劣汰的国际竞争形势对这一教育目标模式进行了论证。严复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弱,取决于国家的民力强弱、民智高下和民德的好坏,要以新的德、智、体三育武装国民,

取代以儒学为中心的封建时代的教育。

严复在《原强》中首次阐发了他的“三育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所谓“鼓民力”就是提倡体育;“开民智”就是要全面开发人民的智慧,其核心是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和训诂辞章之学,讲求西学;“新民德”主要是从改变传统德育内容,用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取代封建伦理道德,培养人民忠爱国家的观念意识。

(2)指摘八股考试,比较中西学风

在严复的德、智、体三育体系中,智育处于基础地位。他认为中国所面临的愚、贫、弱三方面的问题中,“愚”是最基本的问题。“开民智”直接可以治愚,间接可以“鼓民力”和“新民德”,因此是救亡图存的突破口和当务之急。而在八股考试主导下的封建教育不仅不能启迪人的智慧,反而“适足以破坏人才”。在《救亡决论》中,严复详细分析了八股式教育的三大弊端:其一是“锢智慧”,其二是“坏心术”,其三是“滋游手”。据此,他大力倡导废除八股而学西学。

严复还通过中西学风对比,对中国传统学风进行反省和批判:首先,西学提倡独立思考的精神,不因循古人的见解,不盲从别人的结论,而中学注重知识的积累,崇尚述而不作。其次,西学贵于采用观察、试验、实测、归纳等实证的方法独创新知或对前人的既成之论进行验证和质疑,而中学沉湎于对古训的考释求证,演绎发微。传统学风和近代科学精神的格格不入,不利于西学的广泛传播。严复希望通过思维方式的训练来改变这一学风,他翻译《穆勒名学》和耶芳苏的《名学浅说》正是出于这一想法。

(3)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在确立中国未来文化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上,严复强调“体用一致”。甲午战争后,他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等文章,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明确肯定了西方文化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倡导对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要一体学习。他的“体用一致”思想虽然表现为“全盘西化”和西学自成体用的倾向,但在当时多数人都故步自封的情况下,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严复是维新巨子中绝无仅有的一位学贯中西的人物。他的论述都能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从历史演变的规律和学理上进行阐述。因此其“德智体三育论”和“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等都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并初具理论形态。

三、清末新政下的教育改革

1.清末学制的建立

清末颁布学制始于《钦定学堂章程》而成于《奏定学堂章程》。

(1)“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

①壬寅学制

1902年,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拟定了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统称《钦定学堂章程》。因该年为壬寅年,又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壬寅学制”公布后未及实行,很快被“癸卯学制”所取代。

②癸卯学制

1904年1月,清政府公布了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主持重新拟订的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统称《奏定学堂章程》。因公布时在阴历癸卯年,又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较“壬寅学制”更为系统详备。

癸卯学制主系列划分为三段七级:第一段为初等教育,分为蒙养院四年,初等小学5年,高等小学4年,共三级13年;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仅设中学堂一级,5年;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分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3年,分科大学堂3~4年,通儒院5年,共三级11~12年。横的方面除直系各学堂外,另有师范教育及实业教育两个系统。

(2)清末学制的半资本主义半封建性

清末学制的制订是中国近代学习西方教育的系统性成果,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承前启后之作,在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中具有标志性意义。清末学制直接参考了日本学制,间接吸纳了欧美的学制,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教育的诸多特点:学制整体结构仿照西方流行的三级学制系统模式;规划了义务教育(强迫教育)的目标,反映了对教育普及性的要求;在教育目标上确立了德、智、体三方面素质协调发展的“三育”模式;设置了众多的实业学堂,以适应和推动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重视师范教育,加强了教师的职业训练;将分年课程规划、班级授课制作为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等等。

学制又表现出一些局限性:延续时间过长,总计30年之久;在课程设置上,传统的中国经学教育内容仍占很大比重;学校管理上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仍没有女子教育的位置。

由上不难看出,清末学制包含了资本主义和封建性因素,是传统性和近代性的综合产物。

(3)清末学制的补充与修正

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实施中的问题,癸卯学制颁布后又作过一些补充和修正,影响较大的有:

①在学制中开放了“女禁”。1907年,学部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这是我国女子教育在学制上取得合法地位的开始。

②针对民间关于初等小学堂难于按章程规定普及的议论,1909年颁布了《变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可以根据师资和入学对象的情况,原《章程》中初等小学完全科的部分课程可以删减,初等小学简易科的年限可缩至4年或3年,课程更为简缩。这些补充和修正措施有助于扩大教育的对象和范围,促进了新式学堂的发展。

③1909年对中学制度进行调整,实行文、实分科,课程各有侧重。

2.废科举、兴学堂

科举制度从改革到废除共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改革科举内容;第二步是递减科举中额;第三步是完全废止科举。1905年8月,清廷下诏“立停科举以广学校”。乡试、会试一律停考,各省岁科考试也随即停,至此,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告废止。

科举废除,意味着由封建王朝扶植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教育体系的彻底崩溃,旧式学校或消亡、或改制,而对新兴的近代教育事业来说,则意味着消除了最大的障碍,各地纷纷开始兴学,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难得的兴办新学的热潮。

3.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厘订教育宗旨

(1)改革教育行政体制

1905年底,清政府效仿日本文部之成规,正式建立学部,作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下设总务、专门、普通、实业、会计五司,司下设科,另设司务厅负责内勤。学部的直属单位还有编译图书局、京师督学局、学制调查局、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会议所。1906年4月,清政府根据学部奏请,决定各省裁撤学政,改设提学使司,统辖全省学务。提学使司的办公机构称学务公所,下设总务、专门、普通、实业、图书、会计六课。

1906年,学部奏定,在各厅、州、县建立劝学所,管辖本地学务,设视学一人,由省提学使委派曾出洋留学或曾习师范者担任,地方官监督办理学务。自此,从中央到基层的教育行政体制遂告建立。

(2)制定教育宗旨

1906年3月,根据学部的建议,清帝下谕,正式确定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为教育宗旨,体现了“中体西用”精神。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的教育宗旨。宗旨的前两项强调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和儒家礼教,体现封建教育的根本性质。后三项分别与德育、体育和智育对应,但出发点都是国家本位的。“尚公”强调国家利益和公民道德,“尚武”的目的是强兵,“尚实”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至于对个人品质健全发展及个人生活改

善的需求,这个教育宗旨根本就没有顾及,这也是中国传统封建教育的基本特点所在。

4.留学教育的勃兴

在清末新政的激励下,近代留学教育在进入20世纪后骤然勃兴,首先是在1906年前后形成了规模盛大的留日高潮,其次是在1908年美国实行“退款兴学”政策后留美潮流逐渐兴起。

(1)留日高潮的兴起

由于甲午战争的刺激,中国的士大夫们开始寻求日本迅速强大的原因,发现日本早期派遣的大量留学生对日本的富强起了重要作用,中国也必须仿效。并以日本路近费省,中日文字接近易于通晓,西书已由日本择要翻译、刊有定本,日本的风俗习惯近似于中国等原由,认为应将日本作为中国派遣留学生的首选国,并通过各种途径向日本派遣留学生。这样到1901年1月清廷议行新政前,到日本留学的学生应不下200人。

1901年议行新政后,清政府多次倡导留学,1903年清政府公布《约束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明确了对留学毕业生给予相应的科名奖励办法,留日学生逐年增多。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后,士人为寻求新的出路,纷纷涌向日本,形成留日高峰。

清末留日归国学生虽然在输入近代西方科技方面整体层次不高,但他们充实了新式学堂的师资,壮大了实业技术人才的队伍,翻译了大量日文西学书籍,较广泛地传播了资本主义思想观念。特别是以留日学生为骨干形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群体,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2)“退款兴学”与留学潮流的转向

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中国付各国战争赔款共计白银4.5亿两,从1902年到1940年分39年还清,本息总计达9亿多两,因事出中国庚子年,史称“庚子赔款”。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议案,决定从1909年起,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的一部分以“先赔后退”的方式退还给中国,并和中国政府达成默契,以所退庚款发展留美教育。美国的这一举动后来被部分相关国家仿效,这就是所谓的“庚款兴学”或称“退款兴学”。

为了实施庚款留美计划,中国政府专门拟定了《遣派留美学生办法大纲》,规定在华盛顿设立“游美学生监督处”作为管理中国留美学生的机构,在北京设立“游美学务处”,负责留美学生的考选派遣事宜,并从1909年起实施。游美学务处在直接选派留美生的同时,又着手筹建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民国成立后改称清华学校)。清华学校学生经过8年的高强度学习,到美国后一般可进入大学三年级学习,大部分人都能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后回国。清华学堂对提高中国留美学生的层次和系统引入西学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退款兴学”,美国确实达到了“把中国的留学潮流引向美国”的目的,1909年之后,留美人数逐年增加,中国留学生的流向结构从此发生了重大变化。

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戊戌变法的失败和八国联军的入侵,使许多人对清政府由失望而变为反对,反清情绪日增,革命声势日涨,革命逐步代替改良而成为时代的主流。资产阶级革命派也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革命宣传和革命教育活动,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1.批判封建教育

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挑战封建皇权的姿态,对封建文化教育进行无情鞭挞和批判,抨击封建专制主义教育是剥夺人权的奴隶教育,清朝统治者所开设的学堂都是奴隶学堂,所用的教科书都是奴隶教科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各色各样的奴隶。尽管从文化发展和教育变革的长远观点看,这些批判还有潜在的偏颇性,但对引导人们认清封建教育的本质,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将近代思想启蒙的进程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2.革命与改良政治论争中的教育定位

戊戌政变后不久,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即因政治路线的不同而发生争论。双方各以

《民报》和《新民丛报》等报刊为主要阵地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论争中涉及到教育问题,对教育的不同定位是两派争执的焦点之一。

(1)改良派的观点

改良派以中国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愚昧无知,缺乏治理国家的基本能力为理由,极力反对革命,推行共和。主张当务之急是发展教育,开通民智,提高人民的文化程度和素质水平。至于国家政体则由开明专制而君主立宪,通过渐进改良的方式最终实现民主共和。他们认为在人民素质没有普遍提高之前,就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强行建立共和制,将有导致国家民族灭亡的危险。

(2)革命派的观点

革命派并不否认教育的作用,但认为改造中国的第一步只有革命,先以革命的方式推翻专制腐败的清政府,建立起民主共和国,才能谈得上发展教育和其他事业。在对待教育与革命的关系上,革命派认为应分清轻重缓急,先革命后教育。在革命未获成功之前,教育要为革命服务,与革命并行,进行革命的教育。

在这场论辩中,改良派的认识有其合理因素。这种合理因素被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所证实。但是改良派以民智未开而否定革命,以教育救国而否定革命救国,这不光是对封建专制政治势力的妥协和对“新政”政治改革的幻想,也有悖于教育与政治关系的原理。皇权的存在即意味着对文化教育中民主要求的束缚,这对中国民主文化的发展将留下更长远的隐患。

3.开展革命教育活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的革命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如创办报刊杂志,印发革命书报,面向整个社会宣传革命思想;通过新政兴学热潮中日益壮大、但不同于传统士人的近代师生群体将革命思想传播到各类官私学堂。同时,还亲自创办学校和成立学会,其中著名的有以下几所:

(1)中国教育会、爱国女校和爱国学社

1902年4月,蔡元培与上海教育界人士叶瀚、蒋观云、林少泉等人集议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蔡元培被推为会长。中国教育会表面上是办理教育,编订教科书,推行函授教育,刊行丛报等,而实际上是在宣传革命思想,它对清末资产阶级革命起到了很大的宣传和组织作用。

爱国女校和爱国学社是中国教育会创办的著名革命学校。爱国女学和爱国学社都是革命性质的学校,特别是爱国学社因罢学风潮而产生,它的成立开我国近代学生罢学并另行设校的先河。

(2)大通师范学堂

1905年9月,光复会会员徐锡麟等在浙江绍兴创办大通学校,后改为大通师范学堂,该校设有体育专修科,6个月毕业,以培训小学体育教师为名,招收各地会党首领入学堂练习兵操,培养革命军事干部,并使女生都习军事操练,编为女国民军。徐锡麟赴安庆任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后,校务由秋瑾主持。秋瑾与徐锡麟互通声气,策动浙、皖两地的革命活动,密约举义时遥为响应。1907年7月,徐锡麟在安庆举事失败后被杀,浙江的革命活动也被清政府侦悉,导致“血战大通学堂”事件,许多革命青年壮烈牺牲,秋瑾被捕后遇害于绍兴轩亭口。

大学生体育教育认识

我的体育锻炼锻炼历程与感悟 ——兼谈体育意识与习惯的形成谈起体育,不得不说一下关于体育的定义。“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所以,就从广义上对自己的体育经历与收获,关于体育意识与习惯的培养,大众体育的现状这三个方面发表自己浅略的观点。 一.陪伴成长的体育经历与收获。 人是伴着游戏成长的,在我们年幼时,体育常和各种游戏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单纯的娱乐活动。男孩子大部分的游戏,都是活动量很大的,在玩耍嬉戏的过程中锻炼了身体,可是一举两得啊。记得那时我们兴致勃勃的赛跑,淘气下水游泳捉鱼,爬树掏鸟,更有勇气可嘉的的人跳墙装大侠,打架姑且算为格斗的前身吧…… 从上小学开始,体育课的活动就越来越多,体育活动的性质也慢慢转变,从单纯的玩乐变成对力量速度的追求,变成一种发现自己了解自己的方式,一种从疲惫学习中解脱出来的放松。我喜欢篮球,在初中时条件有限,在电视上看比赛更多一些。看着他们争分夺秒,看着他们大汗淋漓,看着一次次转危为安,心也跟着疯狂,像个赌徒。没有谁是天才,赛场上的每一个进球都是场下上万次的锻炼。追求,没有抱怨,因为冠军不会埋怨曾留下的汗水甚至是血!正是这种激励,伴我度过了初中高中岁月——在迷惘中探索与求知。 篮球,还是那样深深喜欢着。每一次投篮,每一次比赛,成尽欢来败也笑。自己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在技术动作上肯定有很多不足。学习,在观看每一次比赛中学习,不是只有球在进篮的那一瞬间才精彩。NBA是球星球迷们挥舞的激情,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即使是乔丹在比赛前还要看对手的资料,研究对手投球的动作习惯,知己知彼才能打好比赛。篮球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是它告诉我怎样以自己喜欢的姿态活着。 二.树立体育意识,培养体育习惯。 个人觉得在树立体育意识和培养体育习惯之前,要扭转片面的体育观念。有人认为,我身体很好,三四个月都没生过一次病,体育锻炼对我来说并不重要;也有人说我工作学习那么忙,哪有时间去锻炼;最近身体不好,得抓紧跑跑步……身体锻炼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时间不是阻碍你锻炼的原因,选择合适的的方式和合理安排时间会让你的生活更有活力;不要在灾难来临时烧香,因为那时神很忙……所以,树立体育意识,培养体育习惯,是优质生活的必需品。体育锻炼已经超出身体健康这一低要求,而是更合理更丰富的生活。 体育动机的产生有内在的需要和外部的诱因两个方面。内在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参加体育活动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参加体育活动是为了调节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参参加体育活动是为了扩大社交范围,结交更多的朋友,增强集体凝聚力,提高自身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外部诱因就是环境因素,包括体育设施器材等等。放大视点,谈谈大众体育。 三.大众体育的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国大众对体育的需求已经十分强烈。从体育器材的热销到各类健身场馆的爆满,无疑都体现了这一点点。北京奥运会更是带动了国人体育热情空前高涨。奥运会的金牌,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实力的部分标准,但却不是全部指标。中国城市居民有实际意义的社区体育场地,2002年人均只有0.006平方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真正的问题在于,全社会是否从金牌突破中分享到了全民体育的健康和快乐;社会发

中近史材料题简答题

材料一:(1899年)八月二十九日,清廷颁发渝旨,指出:“国家振兴庶务,凡有益一国便于民首,均应随时兴办,以植富强之基,前因商务为当今要图,特谕刘坤一、张之洞就沿海一带先行试办。……务期中外流通,确有成效,不得徒空言,致负朝廷力图振兴之意。”十月二十五日,清廷准许刘坤一所奏,宣布“农商人等联络群,考求物产”,“在所不禁”,但不准“妄议时政”。 引自周积明:《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 材料二:在经历了庚子事变后,西太后不得不对基本国策作了较实际的反思;“自播迁以来,皇太后宵肝焦劳,朕尤痛自刻责,深念近数十年积习相仍,因循粉饰,以致成此大衅,现在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图富强。”此后西太后于1901年1月以光绪的名义在西安颁布了“预约变法”的上渝,明令:“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职情形,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各举所知,各抒己见。” (同上书) 材料三:清末新政时期,西太后表示变法决心说:“尔中外臣工,须知国势至此,断非苟且礼苴所能挽回厄运。惟有变法自强,为国家安危之命脉,亦即中国民生之转机。予与皇帝为宗庙计,为臣民计,舍此更无他策。” 引自《义和团档案史料》下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戊戌政变以后,清政府在“变法”问题上,其态度以及变法内容所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时代背景对清末“新政”进行评价。 1、清政府对“变法”态度逐渐认可和明朗;改革的内容由最初的经济方面,继而

扩展到政治体制方面(5 2、清末统治者对变法态度的改变及实行“新政”,是鉴于当时国内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将危机自身统治而被迫为之,其目的是为了平息人民革命,消弭统治危机,因而注定要失败(5分)。 3、清末“新政”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大趋势,其“新政”的一些内容,亦符合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近代化的潮流,客观上具有进步性(5分)。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企图通过大量倾销商品来打开中国市场,但情况并不如他们想象的乐观,试分析其原因。 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产品仍具有顽强的抵制作用(4分)。 ②英国资产阶级不顾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盲目倾销(3分)。 ③中国民众的生活水平与生活方式也使得外国商品在中国难以打开销路(4分)。 ④鸦片贸易的继续泛滥排斥了正当的贸易(4分)。 2、概述191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变化过程,论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鸦片战争前,中国已有了资本主义萌芽(2分)。 战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3分)。 甲午战后,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洋务派无力控制民族资本主义,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初步发展(2分)。

清末立宪运动史综述

清末立宪运动综述 提要立宪运动是清末政治史上的重要事件。近年来,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研究成果颇丰。结合近代史研究的学术背景与时代变迁因素,举例分析各个领域里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对于这段历史的研究做一宏观性检讨。在此基础上,笔者阐发几点个人思考,试图加深本课题的研究。 关键词立宪运动立宪派革命综述 一、宏观回顾 长期以来,清末立宪运动研究,主要是附丽在辛亥革命史之下,当作背景衬托,或者是作为对立面的角色。大致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也就是上述所谓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发展期,立宪运动史与清末新政史的研究才相对独立出来,成为学者直接探究的专题研究对象。总的趋势有三个特点:其一,总体评价由否定到肯定;其二,研究选题由宏观到徽观;其三,研究方法由批判论战到理性实证。可以说,这是一个逐渐疏离政治意识形态而回归学术理性的趋势。 立宪运动是清末政治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对于中国政治制度近代化、清朝的覆亡、辛亥革命的发生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史学界也逐步认识到了这一点,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学者研究这一段历史常用的史料约有六类:(1)报刊资料,如《申报》、《时报》、《预备立宪公会报》、《民立报》、《顺天时报》、《中外日报》、《民报》、《新民丛报》、《东方杂志》等;(2)官书资料,如大清实录、光绪朝东华录、光绪政要、清史稿、清朝续文献通考、政治官报内阁官报等;(3)档案资料,主要藏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4)私人日记、文集,如《郑孝胥日记》、《荣庆日记》、《张謇全集》及康有为、梁启超、袁世凯等人的文集;(5)年谱、传记及一般论著;(6)史料汇编等。可见这些基本上属于旧的史料,如何搞好新资料的挖掘和整理编纂日显重要。 关于立宪运动史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学界都是从反对革命的角度看待立宪派与立宪运动。如胡绳武、金冲及合著的《论清末的立宪运动》、李时岳的著作《张謇和立宪派》[1],以及刘桂五的论文《辛亥革命前后的立宪派与立宪运动》[2]、龚书铎的论文《辛亥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改良派》[3],等等。这些论著为数不多,大都是站在革命立场上,批判立宪派改良主义道路的反动实质。 [1]李时岳:《张謇和立宪派》,中华书局,1962年。 [2]刘桂五:《辛亥革命前后的立宪派与立宪运动》,《历史教学》1962年第8期。 [3]龚书铎:《辛亥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3年第4期。

浅论保守主义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浅论保守主义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用清华大学许章润教授的话来说,如果将持续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算做第一波改革开放,经历1902年清末新政到1937年抗战之间的第二波,再从1978年到现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必须由第三波进入第四波,由以经济改革为主转向更全面和彻底的改革开放。这一波的走向与成败,将影响深远。激进与保守的选择,在每一波改革开放中均引起难以回避的巨大争议和现实后果。现在,中国又站上一个重要节点。自柳传志、王瑛之争以来,企业家群体中,对现实也呈现出不同的判断和选择。有分歧很正常,在巨大的转型中,被认为的“激进主义者”也好,自以为的“保守主义者”也好,只要言之成理,其声音都值得一听。正是在心平气和的对话而非被操控的各种情绪中,明辨的公民,理性的底盘社会,才会逐渐形成。 以前常说“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够革命,回头来看,这其实是一种坚持保守必要的社会秩序,愿意妥协,谋求逐步改良的心态。杨子云的新书《站在常识一边》,提供了一个好的样本,集中呈现了一些企业家的观点与分析。这些观点和分析,在此文中,被归纳为“保守主义”。 但“保守主义”并不是一个涵义非常清晰的词汇。亨廷顿说:“当社会的基础受到威胁时,保守主义的意识形态就提醒人们一

些制度的必要性和一些现存实践的好处。”基于认识论上的谦虚,保守主义者不认为谁能掌握社会变革的总钥匙和总规律,所以不主张激烈的变革。哈耶克的思想,在一些知识分子与企业家群体中都颇受认同,他同样主张认识论上的谦逊,主张自由秩序的自然扩张与演进。有人认为他是一个保守主义者,但他恰恰曾写过一篇名文《我为什么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批评保守主义缺乏自己的方向,划清了反对基于理性狂妄的激进变革与顽固守旧之间的界限。如果说他保守,显然,他保守的是自由自发的社会与宪治秩序。 或许,中国的“保守主义者”们也要继续自问:保守什么?因何保守?如何保守? 中国恰逢19世纪以来的激进运动,在20世纪实践中央计划经济,距离商业文明越来越远。1978年的改革开放是一场自我救赎和自我革命,至今仍是未竟之业。 从历史角度来思考,真正的原罪是旧体制的原罪。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清理旧体制原罪的过程,通过清理旧体制原罪,解放生产力。 公权力本身的改革是改革的最大公约数。从理论上正本清源,搞清楚政府的性质,其作用边界,对把握改革方向和实质改革起着“牵牛鼻子”的作用。 政府内生于经济系统之中,而不是臵身局外,因此以一种全

辛亥革命与国民大革命的异同(一)

辛亥革命与国民大革命的异同篇一 (1)背景不同。辛亥革命发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革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领导阶级不同。辛亥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国民革命是在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领导下进行的。 (3)革命成果不同。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国民革命基本上打垮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4)群众基础不同。辛亥革命只靠革命党的力量,国民革命中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 (5)革命纲领方面。从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明确反帝反封建。 (6)革命武装方面不同。由没有自己的军队,发展到建立黄埔军校,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7)群众觉悟程度不同。人民觉悟提高,国民革命时期“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8)斗争方式不同。辛亥革命是直接通过武装起义方式进行的,主要依靠新军和革命党人的力量,国民革命采取工农运动和革命战争想结合的方式进行,既依靠军队力量,又依靠工农力量。 篇二 一、领导阶级不同。辛亥革命是由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愿意与帝国主义完全决裂,也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亿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这就决定了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国民革命是由国共合作结成的革命统一战线领导的,决定了国民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当时的国民党,孙中山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其内容代表着各革命阶级的共同利益,因而成为国民革命的指导思想。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领导,动员了群众,促进了团结,有力地推动了革命的进行。 二、群众觉悟程度不同。辛亥革命时群众对革命党人武力推翻清朝的革命手段缺乏认同,决定了其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正如孙中山在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回忆的那样“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漫骂之声,不绝于耳”。二是由于当时改良思潮盛行,

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这一变革加速了学校改革的步伐,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体育教学中“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同时为大学体育改革提供良好的机会。大学体育教学是贯彻着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途径,在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体育教学改革虽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面对快速发展的时代,各种问题渐渐暴露。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更好地推进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进程。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育存在问题有效措施 从理论到实践及体育教育的大力投入以来,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好的基础,然而这些改革范围的形式与内容较狭窄,没有从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角度去分析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现今我国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日益进步的时代,把握我国政治、经济的变化带来的大学体育教育价值观与价值目标的变化,分析我国大学教育的现状,以便我们能正确把握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逐步提高大学体育教育的质量。以下介绍大学体育教育的国外大学体育教育现状与我国大学体育 教育现状。 1.国外大学体育教育现状 之前由于美国大学体育教育缺乏对体育的正确认识,造成

学生的体制与健康水平下降及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前苏联的体育教育受到共产主义体制的影响,导致体育教育观念比较死板,最后当其人口下降,人均寿命降低,才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美国大学体育课观念已与健康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丰富,包括体育锻炼与体制、心理健康、意外伤害的预防等内容。俄罗斯的体育教育已将体育课的次数增加,教学内容包括的范围也比较广泛,例如毒品、自杀防御等。之前对我国学生身体素质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基本的身体素质明显呈现下降趋势,我国大学生整体健康水平持续下降,形态、身高、体重等体制指标严重不达标,还有些健康指标的下降已达到令人担心的地步。另外,据世界卫生组织在不久前公布的有关大学生精神卫生方面的资料表明,大学生患上强迫性习惯紊乱的人占了总数的大半,我国青少年死亡率是老年人死亡率的三倍。因此我国大学体育的改革已迫在眉睫,相关人员必须尽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确定“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后,提高大学体育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大学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体育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深刻认识体育教育的内涵,无形之中扼杀了学生某些方面的特长。在大学体育教学这个平台上,教师与学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才使得体育课充满着生机,而在现今的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处在主导地位,教师依据课程安排指导学生学习,由于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内容,厌烦上体育课,久而久之,无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9课 清末新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预约变法”上谕,清政府新政措施,五大臣出洋考察,清廷预备立宪,《钦定宪法大纲》,皇族内阁 了解:清末新政与百日维新的主要措施,比较两者之异同。 2.过程与方法: 从清末新政的举措与过程,剖析其实质与必然结果。 比较清政府先后推行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背景与目的。 比较清末《钦定宪法大纲》与英国《权利法案》对君权的界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迫于形势,为巩固统治而推行的又一次自救运动。新政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了相应的成效,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预备立宪”的有名无实和“皇族内阁”的政治骗局,暴露了清政府假宪政真集权的真面目,从而使它大失民心,不可避免走向穷途末路。 二.教学要点: 重点: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难点:清末新政预备立宪阶段的假立宪、真集权。。 三.教学过程: 学习导论:1.国旗简介:黄龙旗-十八星旗-五色旗-中华帝国旗 -青天白日旗满地红旗-锤子镰刀旗-四色旗-五星红旗 学习导论:2.光绪帝的3次改革:同光新政—百日新政—光宣新政 强调:清末新政名称:维新新政-辛丑新政-光宣新政 清末新政时间:①1901年-1905年;②1901年-1911年。 学习导论:两大主题:①“清末新政”;②立宪骗局

一.重点探究:1.清末新政开始的标志 西太后颁布“预约变法”上谕(1901年)——开始标志(观图) 资料:“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法治。……总之,法令必更,锢习必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著(内外臣工)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两个月,详悉条议以闻。” ——西太后“预约变法”上谕一.重点探究:2.清末新政的原因 ①经历义和团的震荡和八国联军的打击,请政府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观图)资料:“连日奔走,又不得饮食,既冷且饿。途中口渴,命太监取水,有井矣而无汲器,或井内浮有人头,不得已,采秫枇(shupi,甜高粱)秆与皇帝共嚼,略得浆汁,既以解渴。昨夜我与皇帝仅得一板凳,相与贴背共坐,仰望达旦。”——《庚子西狩丛谈》这段文字中的“我与皇帝”指的是谁?答:慈禧和光绪; 这段文字描述了他们的一种怎样的经历?答: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狼狈西逃经历 ②庚子之后,面对日趋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实现王朝的自我拯救。(目的) 资料:漫画:《民呼日报》-《官与民之担负》;《农民起义示意图》。 一.重点探究:3.清末新政的措施 ①教育:废科举、兴学堂、派游学等。 强调:1904年,颁布“癸卯学制”;西太后:1906年,科举制最终被废除;新教科书。资料: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从刊》之《第一二三次教育统计图表》) 意义:思想文化上: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造就了一个新型的现代知识分子群体,为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②政治:改革官制,修订律法: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增设商部、学部 意义:政治上:开始了政治体制的改革,有利于中国行政机构的近代化。 ③经济:颁布《商律》,奖励实业,创办大清银行。(观图)

【以史为鉴】浅论山东大学历史上的四次灭亡危机

【以史为鉴】浅论山东大学历史上的四次灭亡危机 开端:新政遗产,光绪御批,时代产物 如果说戊戌变法留下了唯一遗产是一个京师大学堂,清末新政留下了的就是山东大学堂。戊戌变法的失败实际上已经宣布了清政府的灭亡,可怜光绪也算得上一代明君,终究没能扛得住历史的车轮。慈禧虽然平定变法,但是变法已经深入人心。无奈之下,慈禧玩了个换汤不换药,实行所谓的“新政”,“内阁”清一色的王爷贝勒,咱们不提此节。但是这个“新政”给中国留下了几许遗产,山东大学就是其一。 袁世凯担任山东巡抚是被派来平定义和团运动的,“袁大总统”也确实有几把刷子,三下五除二干掉了几个义和团“大师兄”。袁世凯一到山东就请义和团几个大师兄吃饭,酒过三巡,问道:尔等真个刀枪不入?答:然!老袁说:那好,咱们到后院试试吧。几声枪响,大师兄们死了。义和团的真实面目这里也不再细谈,卸磨杀驴的活计清政府还是干的很漂亮的。 回归正题,袁世凯担任山东巡抚,一听上面要玩“新政”,好家伙,走着……一纸奏章直达天庭:咱们建个山东大学堂吧?光绪这点权利还是有点:准奏! 实际上,山东大学堂创办就是为了迎合清政府的“新政”,但是山东大学却结结实实的就此扎根,谁能想,这一走就是一个世纪。 第一回:辞旧迎新,远走岛城 山东大学建立起来了,但是此后的20多年风风雨雨,其实并不如意。先后有六个专门学校和山大分分合合,一所大学的能量是抗不过乱世的风风雨雨的。 1928年,北伐大军终于基本上统一了全国。翻看历史书,似乎这就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政府干掉北洋政府,山大归属也跟着转移到国民政府手里。 山大校史是这样写的“1928年,国民北伐军进抵山东,奉系军阀败逃。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兵济南,制造了“五、三”惨丅案。在动乱中,学校经费无着,随即停办。”一同停办的还有私立青岛大学。 “8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的报告,下令在省立山东大学的基础上筹建国立山东大学。” 蔡元培不愧是中国大学办学行家,力主山东大学搬到青岛筹备,与私立青岛大学合为一处。当时的教育部长蒋梦麟也不愧为著名教育家,这事就这么定下了。 “1929年6月,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奉令改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除接收省立山东大学外,并将私立青岛大学校产收用,筹备国立青岛大学。” “1930年4月,国丅民党政府任命杨振声为校长,9月21日,举行开学典礼,国立青岛大学正式成丅立。” 很多人污蔑山大校史不清都提这么一段,说山大真正的历史就是从30年开始。但是我们说话要有证据,山大从济南到青岛,两年时间虽然已经停办,但是人员师资教学物资都在,而且山东大学筹办委员会和后来的国立青岛大学筹办委员会也是和山大前后相承,所以山大并没有断。

大学体育教育中的体育素质培养探究

大学体育教育中的体育素质培养探究 良好的体育素质培养,建立在大学体育教育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而言,具备良好的体育精神素质是体育运动最核心价值的表现,面对不同的体育意识形态,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挫折和苦累,都是磨练体育精神最好的因素要求。多元化的体育精神培养,可以使大学生们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效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体育实践当中,很有效的使大学生们的身心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成长,达到大学生质培养的目的。 一、大学体育素质的特征 体育素质教育作为大学体育教学当中的重要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们通过体育素质教育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而且还能够为社会提供素质更高、灵活性更强的人才。以下特征可以使我们更全面的了解体育素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综合性 体育科目,古往今来,最基础的功能就是强身健体,体育运动能够有效的增强体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只有将学生的体育素质培养发展起来,才能够使学生在思维、思考方式上更加的开阔,体育素质的培养需要以丰富多变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同时,能够很好的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从而在逐渐培养学生们良好的体育素质的同时也能够很有效的使学生们接收这种体育素质的培养。良好的体育素质,有助于建立大学生们的自信心,使学生们的体育素质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综合的提高和全面的发展。 (二)时代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变化,体育素质的内涵慢慢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标志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尤其是体育精神。体育精神素质的延续,需要体育更深层次的沉淀和升华,巩固和规范,才能够形成相对稳定的一套体育知识体系。良好的体育技能是在长期不断的体育锻炼中被发现,形成相对的稳定性。体育素质在不断的发展,对时代特征具有重大意义。 二、体育素质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体育精神的缺乏 当前大学生体育素质培育仍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重视传统教育的同时,就忽略了体育素质的培养。大学生更是缺乏体育精神,对体育素质的认识很低,不重视体育课程,对体育素质的培养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大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对测试成绩、对比赛名次不仅不重视,还消极对待,更加抵触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大学生们一味的忽略体育教育,使得更多的“考试机器”涌现出来,更多的学生选

浅谈中国近代的改良与革命

浅谈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 提要 回顾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从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的政治变革,到辛 亥革命的彻底推翻帝制,再到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一直在经历着改革和革命,并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革命和改良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并且持续实践着。本文从近代历史改良与革命演变的事实出发,浅谈改良与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以及改良与革命的关系。 关键字中国近代史改良革命影响关系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都是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产物,又随着这种民族危机的加深而发展、成长。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救亡热情。一部分人开始组织维新救亡运动,另一部分人开始考虑革命救亡。康有为和孙中山分别成为他们的领导人。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改良派革命派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因为在这两百年来,外国侵略及民族 问题的日益深化,中国社会已经走向了边缘.但这一段历史又是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在这期间,中国人民经历了水深火热的两百年,中国也在改良与革命的道路上艰难前行.当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中国究竟该走改革这条路还是革命这条路,改良派与革命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最具典型意义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维新运动有两个目的:一是挽救民族危亡,一是发展资本主义。但这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之后,便是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运动,矛头都是针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都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其中,由于领导力量不同、革命前途不同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历时14年,旨 在反对清朝统治,但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看,单靠农民不可能建立一个区别于封建王朝的新政权,因此太平天国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毕竟还是一次单纯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为此后的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它本身不能算是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反对北洋军阀的国民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国民党统治的革命,都是典型的革命。 " (一)在近代中国,先进的中国人也曾试图走改良的道路,但由于腐败的清政府 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特权,不愿意进行真正的改良,因此,这条路走不通。(二)辛亥革命不是靠革命党的煽动才发生的,而是封建统治阶级逼出来的,是清政府 腐败统治的必然结果。导致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的原因不是因为推翻了清朝皇帝,而是因为革命不彻底。(三)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风起云涌的革命运动为新中国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条件,没有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没有无

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

高校体育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引言 教师在高校体育教学当中利用体验式教学,能够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应当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状态来进行教学方面的创新,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所以本文就以高校体育教学当中的体验式教学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1.高校体验式教学教学模式的特点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采用体验式教学,能够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情景的设置,使学生能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当中,更好的掌握体育锻炼的内容和知识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实践热情。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特点和学习能力来进行教学方面的创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良好体育学习观念。由于学生好奇心较强,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培养的过程当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实际的教学引导,使学生能够在操作过程当中进行提升和拓展。高校在体育教学当中,通过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思想素质以及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使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当中更好的进行物质上的提升和拓展。 2.高校体育教育体验式教学的教学策略

2.1关注学生和教师的情感连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大部分的教师是男性,所以在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由于教师的性格原因很容易使得教学的气氛过于严格和严肃。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过于枯燥乏味,无法积极的拓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所以教师要充分的了解体育教学的现状,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的引导,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教师也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使学生能够充分信任教师。并且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主动的体育锻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观念,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通过学生的学习状态来进行鼓励和启发,使学生能够进行最主要的体育锻炼,有效的增强学生的体验式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成长和拓展。 2.2利用体验式教学结合学生的专业来进行教学引导 体验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要注重个人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当中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专业课,从而根据学生的所学专业来进行体育教学的引导和拓展,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当中更好的抓住自身的职业所需来进行提升和拓展,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设计好教学内容,利用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能够主动的融入到体育锻炼当中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

清末新政的失败及启示

清末新政失败原因和启示 内容摘要:20世纪初,内外交困的清政府被迫进行了一场旨在挽救统治危局的革新运动,然而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自身局限,改革终告失败,清政府最终走向覆亡。 关键字:清政府、不得不、经济改革、政治改革、宪政、辛亥革命 1.改革背景 那是一个值得全中华儿女永远铭记的时期。八国联军侵华,尽管有义和团战士和部分清军的英勇抗敌,但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中国战败了。首都北京成了侵略者烧杀抢掠的天堂,中华民族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辛丑条约》的签订更是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屈辱和深重灾难。侵略者是无情的,在弱肉强食法则的支配下,她们奉行了一套侵略逻辑:我打了你一棍,震痛了我的手,所以你必须付出代价。向侵略者祈求或投降是无用的,反而会遭嘲笑、鄙视和变本加厉的侵略。全民族奋起抗争,并把斗争的矛头越来越多的指向了腐败的清政府。 清政府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展开了垂死的挣扎。对外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背负上巨额外债;另外,由于清政府的岁收入不足以支付巨额外债,而不得不向列强进行政治大借款。这样清政府就不得不每年支付巨额战争赔款和借款利息,而财力匮乏的清廷不得不将此转嫁到广大人民身上。一方面,老百姓不得不支付清廷的沉重赋税;另一方面,各级管理更借收税之名巧立名目,对广大人民进行敲骨吸髓的敲诈。人民生活陷入困境,不得不奋起反抗,深刻震撼了清朝统治。再者,甲午战争抗击八国联军的失败,清政府治理国家的自主权受到极大削弱,国际地位急剧下降,而这更暴露了清政府的虚弱,人民群众对清政府的失望是革命党获得了更大的市场,清廷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面对摇摇欲坠的统治,最高统治者慈禧老太后坐不住了,不得不改弦更张,抓起了两年前拼死反对的维新变法的大旗。 2.对改革措施的评价 早在慈禧逃难西安的时候,就发布了改革上諭,痛下决心改革图强。改革是从经济领域里开始的,不能不说清廷的的经济改革是一场推进经济近代化。首先,从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看,都是为了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这不仅适应了世界资本主义上升发展的大趋势,而且还有利于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在同外国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更重要的是笼络了资产阶级上层人士,扩大了统治基础,稳定了统治秩序;其次,这种经济改革也有利与人们思想的解放,是清政府对传统经济政策的创新。以往朝代,她们所实行的经济政策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重农抑商,而清政府却大力鼓励发展工商业,不能不说是对传统经济政策的否定,而对这一实行了数千年政策的否定确实需要极大的改革魄力﹑决心和勇气;同时,这种政策也是对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的“重农抑商”、“农本商末”、“重义轻利”思想的巨大冲击,引起了人们价值关念的巨大变化,人们的价值追求开始朝着近代化的方向发展。由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清廷的的经济的改革是中国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政治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经济改革的成果来看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据统计,1895年至1911年,新设立的资本额超过万元的民族资本厂矿达800家,资本总额

浅论中国从清末变法至今

浅论中国从清末变法至今

————————————————————————————————作者:————————————————————————————————日期:

浅论中国从清末变法至今 的法律主要变化过程 摘要:中国的法律制度从古至今一直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尤其是清朝末年以来,中国社会连续发生了巨大的动荡,传统社会形态遭到彻底颠覆,伴随之的,是法律制度的不断变更。从清末直至民国的推崇宪政,到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再到如今依法治国早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法制化进程正在逐步从历史的尘埃里走出来,立法更加完善,法律制度更加健全。 关键词:预备立宪《临时约法》1982年宪法依法治国 一、清末新政 随着鸦片战争的开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法律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包括预备立宪,立法改革,以及以领事裁判权为代表的司法制度的改革。 在预备立宪问题上,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它的附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民众的自由与权利,然而《钦定宪法大纲》无论从形式到内容,其重心就在于维护君权。由于清政府这种步步为营的顽固与愚昧的态度,彻底丧失了可能的同盟军——立宪派,也丧失了最后一次自救的机会。 在立法方面,包括《大清新刑律》在内,清末的立法大多没有来得及颁布,颁布的也没有来得及施行,但是对后来中华民国的立法影响却很大,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的《六法全书》,也都带有清末立法

的影子。而清末司法制度的变革里面,大部分都是消极、倒退的,尤其是领事裁判权的确立。 在种种的进步条文与保守思想的交错碰撞下,清末的法律改革终于在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下匆匆收场。然而清末的改革已经为日后中国的法制进步揭开了序幕,很多新政的条文在后来的法律中都被借鉴。 二、中华民国时期的法律制度 辛亥革命结束后的一个月里,南方独立省份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在1912年1月1日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并在会上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这部组织大纲与清末的新政相似,都把重点放在了政治体制上,简单而言,一是总统制,二是两权分立,三是一院制。所谓总统制,是类似于美国式的强势总统制;两权分立是指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临时参议员行使立法权,而司法并未独立;所谓一院制,就是立法机构由临时参议院一院构成。总的来讲,这部修改后的组织大纲给予了总统相当大的权力,这是相当危险的。 之后在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成为了中华民国的临时宪法。其中确定了中华民国的国体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政体采用了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此外,还规定了国家的版图,规定了人民的权力和义务,规定了保护私有财产与民族工业。 与之前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相比,《临时约法》把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相对缩小了大总统的权力,而进一步扩大了参议院的权力;对临时约法的修改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 袁世凯上台后,梦想复辟,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这显然是

论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

摘要:本文通过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的政治力量对比,经济基础对比,民智程度对比,探究了其对于近代中国改革的历史启迪。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素质较高的民众、经济基础的发展、政府的强有力之下,我们的改革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政治力量对比、经济基础、民智 正文 一、政治力量对比。在戊戌变法之前,洋务运动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了,可是洋务运动终究是治标不治本,其本质并不是以根本方式改变中国落后状态,而是如何避免圣道沦亡,如何师事洋人;最根本的它并没有将中国政治观念代入近代国际的框架之中。因此,正是由于其没有将改变中国政治观念纳入其改革的范畴以内,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清政府势力才对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戊戌变法却把改变当时中国的政治观念纳入了变革的范畴,其目地是想从政治观念的改变进而致使政治制度的改变。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时的政治力量对比把,主要的政治力量分为,清政府,立宪派,革命派。而在清政府之中,又分为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守旧顽固派和以光绪皇帝为首的变革派。不难看出,以光绪皇帝为首的变革派和立宪派的的观点十分契合,于是他们一拍即合。但是,当时中国政治力量以清政府为首,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守旧顽固派又是清政府的绝对意志,因此,戊戌变法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之下,只能以光绪皇帝软禁宫中,六君子喋血宫城落下帷幕了。接着,随着时间的推演,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不断加深,清政府势力不断衰弱,随着慈禧太后的罪己、变法护权而拉开了清末新政的序幕。为何慈禧太后会改变其政治态度呢?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一下几点。其一,随着庚子之变和西狩的经历,对百姓艰苦生活的真正体会,由此而产生的内疚心里,是促使慈禧太后政治态度由顽固守旧向变革进步的重要原因;其二慈禧太后面临的是内外交困的局面,一方面帝国主义不断讹诈中国,中国不断丧权辱国,另一方面国内民族矛盾突起,反满的呼声越发强烈,统治阶级内部群臣改革呼声不断壮大。当然最最主要的还是慈禧太后希望借助新政——宪政,富国强兵,巩固权力,恢复自庚子之变后的权威。但是,清末新政注定是效果甚微的。其一,清末新政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其二,在这样的大变革之下,必须有这样的一种控制力——能够统合社会各个阶级的绝对控制力,以及足够的权威,但是清政府恰恰缺少的就是这样的权威于控制力,因此必将导致变革的不彻底。其三,清末新政的着重之处便是宪政。清末新政是将皇权不变为主,辅之以民权,但恰恰相反的是,宪政是以限制公权力,以民权为核心,清政府这一做法就像是披着宪政的羊皮,而其本质是维护清政府腐败统治的恶狼。但是清末新政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钦定宪法大纲》、《重大信条十九条》,虽然本质维护了封建统治,但是其无意识的还是发展了民权。 二、经济基础。在戊戌变法之前,洋务运动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措施就发展军工业,以及一系列民族企业做出过巨大努力。但是不用说军工企业,大部分的民族企业的背后实质是政府人员。因此,戊戌变法之际,大部分资产阶级还有另一个身份——官僚阶层。改变上层建筑,必须动摇其经济基础。戊戌变法要改变的是政治制度,正是需要让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守旧派收缩权力,而这些资产阶级又怎么会去动摇与其息息相关的清政府呢?其资产、地位正是来源于清政府。因此,无法获得经济上的支持,戊戌变法就只能是“昙花一现,百日维新了”。但是,由于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刺激之下,再往后的几年,以民间资本家为代表的民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其在获得了经济上的地位后,必然谋求政治上的发展。此时的清政府的实力也大不如从前了,无法无视部分资产阶级的力量,更加不允许其举起革命派的旗帜,因此只能通过新政来满足资产阶级的需求。但是,民族资本家最大的威胁并不

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运用

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运用 社会在持续地运转,人才素养和综合能力备受关注。同时,对高校开展的教育教学也有相对严苛的要求。素质教育的实施,缓解了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注重对培养和提升学生个人的综合素养,以满足行业的变化需求。大学体育,致力于增强体质,幫助学生树立起团队精神,因而备受教育人员的关注。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引入拓展训练等系列内容,除了适应社会的基本需求外,同时也是体育教学创新的主流趋向。 标签:拓展训练;大学体育教育;运用 1导言 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属于独特的运动项目。拓展训练和从前的体育项目有所区别,它需要教师利用不同类型的工具、手段,来提升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运动水平。可以说,拓展训练呈现出较强的挑战性以及趣味性。拓展训练的全面执行,有助于教师在大学中对人才作出全方位地培养。本文通过提出大学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的意义,对拓展训练的实施方法、相关措施展开深度地探讨,希望能促进体育教学的良性运转[1]。 2拓展训练概述 拓展训练的定义,最早源于二战时期的英国,其目的在于适应当时战争的变化形势。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拓展训练的内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动。诸多领域中,陆续对其作出了运用。这里,笔者所提到的拓展训练,即全新的训练或是学习方法,相当于体验式培训。也就是:个人参与和融入生活,并积累相应的体验;利用培训师给出的指导,以及团队之间的协作、分享,对个人经验作出分享,并对他们的行为予以反思,从根本上提升学员的认知。拓展训练,说到底在于增强学员个人的协作意识和进取精神,引导其走向全面发展。 3拓展训练的内容和分类 3.1根据拓展训练的练习场地分类 1)室内拓展运动: 破冰流程、牵手、信任背摔以及团队解扣等环节。它的运动场地多为室内,如教室、会议室或是体育馆中等地均可完成。所以,组织手段相当的方便,且安全系数也比较高。 2)户外拓展运动: 含野外生存、漂流以及穿越丛林或是定向越野等项目。常见于室外活动。由

中国近现代史(9.2)--“他败”抑或“自败”:清末“新政”的失败原因

第九讲:“他败”抑或“自败”:清末“新政”的失败原因 教学目标: 识记、认知清末新政在不同阶段的主要改革措施,正确理解清末新政失败的“他败论”和“自败论”两种观点。通过学界对清末新政的不同看法,客观评价清末新政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对历史事件,正确、客观的评价观。 教学重点: 1、清末“新政”的主要改革措施。 2、正确对清末新政的进行评价。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学界对清末新政失败的“他败论”和“自败论”两种观点。 2、探讨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时,如何树立对历史事件正确的评价观 教学内容: 一、清末“新政”的概况 第一阶段主要推出了官制、学制、兵制、工商等方面的改革举措,另还颁布了禁缠足、禁鸦片、废酷刑以及允许满汉通婚等法令。1906年9月清廷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清末新政进入第二阶段,核心是进行体制变更。主要内容包括:宣布“预备立宪期”,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各省成立咨议局,全国成立资政院;成立责任内阁等。 二、学术界有关清末新政失败原因的探讨 (1)“他败论”。其基本观点是“辛亥革命导致了清末新政的中断”。 (2) “自败”论。将清末新政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内部因素,认为即便没有辛亥革命,清末新政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3)综合因素影响。 三、探讨清末“新政”失败原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韬略层面上:看“新政”重大战略出台的动机、时机。 谋略层面上:看清政府有关“新政”改革的整体规划 。 策略层面上:看清政府如何处理推行“新政”过程中所碰到的两难困境。 晚清最后十年,清政府厉行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法律等方方面面发动了一场全面、深刻的变革。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宣布改革的恰恰是不久前发动戊戌政变的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