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数加减法巧算与乘除巧算

小数加减法巧算与乘除巧算

小数加减法巧算与乘除巧算
小数加减法巧算与乘除巧算

小数加减法巧算

指点迷津

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根据加法、减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或改变它的运算顺序,或凑整从而变成一个易于算出结果的算式,也就是通过对算式适当变形从而使计算简便。

经典例题1

0.9+9.9+99.9+999.9

【思路导航】这四个加数分别接近1、10、100、1000。在计算这类题目时,常使用凑数法。例如将0.9转化为1,这是小学数学计算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1)0.9+9.9+99.9+999.9(2)0.9+9.9+99.9+999.9

=1+10+100+1000-0.1×4 =0.9-0.3+10+100+1000

=1111-0.4 =0.6+10+100+1000

=1110.6 =1110.6

举一反三1

1、0.8+9.8+99.8+999.8

2、19.8+29.7+39.6+49.5

经典例题2

3.8+

4.3+6.2+

5.7

【思路导航】加法中的简算主要是考虑如何凑整,经观察3.8与6.2可凑成10,4.3与5.7可凑成10,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使本题计算简便。

3.8+

4.3+6.2+

5.7

=(3.8+6.2)+(4.3+5.7)

=10+10

=20

举一反三2

1、9.8+13.7+10.2

2、3.5+13.9+2.5+6.1

48.9+48.7+48.3+48.4+48.8

【思路导航】认真观察每个加数,发现它们都和整数49接近,所以选49为基准数。

48.9+48.7+48.3+48.4+48.8

=49×5-0.1-0.3-0.7-0.6-0.2

=245-1.9

=243.1

想一想:如果选48为基准数,可以怎样计算?

举一反三3

1、26.2+26.6+27.1+26.8+26.4

2、5.1+5.2+5.3+5.4+5.5

经典例题4

50-3.9-6.1

【思路导航】从50中连续减去3.9和6.1两个数,可以先将3.9和6.1进行合并,用50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50-3.9-6.1

=50-(3.9+6.1)

=50-10

=40

举一反三4

1、45.73-2.98-3.02

2、56.7-3.2-2.7-4.1

63.2-13.8-23.2

【思路导航】(1)观察被减数与第二个减数的小数部分相同,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先算63.2-23.2比较简便。

63.2-13.8-23.2

=63.2-23.2-13.8

=40-13.8

=26.2

(2)因两个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凑整,所以也可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63.2-13.8-23.2

=63.2-(13.8+23.2)

=63.2-37

=26.2

举一反三5

1、120.8-56.9-20.8

2、47.6-21.8-19.6

经典例题6

38.64-5.27-8.64-4.73

【思路导航】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被减数38.64与减数8.64的尾数相同,而减数5.27与4.73可凑整。

38.64-5.27-8.64-4.73

=(38.64-8.64)-(5.27+4.73)

=30-10

=20

举一反三6

1、11.27-0.15-0.85-1.27

2、4.51-0.7-1.51-0.3

65.4-4.29+24.6-5.71

【思路导航】这是一道加减法混合运算题,属于同一级运算,任意两个数都可以随意交换位置。但两数交换位置的同时,必须与它们前面的符号一起移动,也就是带着符号“搬家”。通过观察发现65.4与24.6相加得整数。“-4.29-5.7”这一部分可以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减去两个数的和。

65.4-4.29+24.6-5.71

=(65.4+24.6)-(4.29+5.71)

=90-10

=80

举一反三7

1、18.6-9.3+1.4-1.7

2、132.8+62.5-31.8+37.5

经典例题8

28.6+87.9-67.9

【思路导航】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法混合运算题时,有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采用添括号的方法使计算简便。方法:括号前面是加号,添上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添上括号要变号。

28.6+87.9-67.9

=28.6+(87.9-67.9)

=28.6+20

=48.6

想一想:81.2-59.3+19.3该怎样简便计算呢?

举一反三8

1、36.8+185.9-85.9

2、63.2-38.5+28.5

拓展应用

1、0.9+9.8+99.6+999.72.、0.8+8.7+1.3+9.2

3、8.9+9.4+9.2+9.5+9.3+8.8+8.7

4、9-4.27-2.73

5、75.4-36.8-25.4

6、86.43-11.26-25.74-10.43

7、12.37+9.08+7.63-1.08

8、58.2+39.3-29.3

第二讲积商变化规律指点迷津

积、商的变化规律见下表(m≠0)

经典例题1

两个小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4倍,要使积扩大12倍,另一个因数应该怎样变化?

【思路导航】一个因数扩大4倍,假设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就扩大4倍;现在要使积扩大12倍,则另一个因数应扩大12÷4=3倍。

举一反三1

1、两个小数相乘,一个因数缩小3倍,要使积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该怎样变化?

2、两个小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8倍,要使积缩小2倍,另一个因数该怎样变化?

经典例题2

根据123×4.5=553.5,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1)12.3×0.45= (2)1230×45=

【思路导航】(1)12.3与123比缩小了10倍,0.45与4.5比缩小了10倍,两个因数分别缩小了10倍,积就缩小了100倍。所以,12.3×0.45=5.535。

(2)1230与123比,扩大了10倍,45与4.5比扩大了10倍。两个因数分别扩大了10倍,积就扩大了100倍。所以,1230×45=55350。

举一反三2

1、根据34×601=2043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1)0.34×6010= (2)3.4×6.01=

2、根据18.3×35=640.5,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1)35×183= (2)0.35×1.83=

经典例题3

两数相乘,积是9.6。如果一个因数缩小4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那么

积是多少?

【思路导航】 (1)假设算式 1. 2× 8 = 9 . 6

0.3 × 24= 7.2

(2)分析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缩小4倍,积就缩小4倍,如果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积就扩大3倍,则9.6÷4×3=7.2 举一反三3

1、两数相乘,积是7.2。如果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缩小3倍,那么积是多少?

2、两数相乘,积是6.4。如果一个因数缩小4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那么积是多少?

经典例题4

两个小数相除,被除数缩小3倍,除数扩大2倍,商将怎样变化? 【思路导航】 如果被除数缩小3倍,除数不变,商就缩小3倍。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2倍,商就缩小2倍。商先缩小3倍,再缩小2倍,所以商就缩小3×2=6倍。 举一反三4

1、两个小数相除,被除数扩大25倍,除数缩小15倍,商将怎样变化?

2、两个小数相除,被除数缩小5倍,除数缩小10倍,商将怎样变化?

÷ ↑ ×

↓ 4 3

经典例题5

1、根据248.53÷2.9=85.7,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1)2485.3÷29= (2)2.4853÷0.29=

【思路导航】(1)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不变。2485.3÷29=85.7。(2)被除数缩小了100倍,除数缩小了10倍,商就缩小了100÷10=10倍,所以,2.4853÷0.29=8.57。

举一反三5

1、根据524.96÷77.2=6.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1)5.2496÷772= (2)5249.6÷0.772=

2、根据49.14÷9.1=5.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1)4.914÷91= (2)0.4914÷910=

经典例题6

两数相除,被除数扩大30倍,要使商扩大60倍,除数应该怎样变化?【思路导航】被除数扩大30倍,如果除数不变,商就扩大30倍,现在要使商扩大60倍,则除数应该缩小60÷30=2倍。

举一反三6

1、两数相除,被除数缩小8倍,要使商扩大2倍,除数应该怎样变化?

2、两数相除,被除数缩小12倍,要使商缩小2倍,除数应该怎样变化?

经典例题7

两数相除,商是0.4,余数是0.5。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思路导航】(1)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而余数要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所以商是0.4,余数是5。

(2)也可以假设算式2.9÷6=0.4......0.5,而29÷60=0.4 (5)

举一反三7

1、两数相除,商是5,余数是1.5。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20倍,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2、两数相除,商是0.7,余数是0.3。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经典例题8

甲、乙两数的和是12.1,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与乙数相等,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思路导航】(1)甲、乙两数的数字及顺序从条件中看出是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是小数点的位置不一样。“从移动一位即相等”可知它俩存在10倍的关系。

甲数×10=乙数,把甲数看作一份,乙数就是这样的10份。

12.1÷(10+1)=1.1……甲数

1.1×10=11……乙数

(2)也可用方程来解答。

举一反三8

1、甲、乙两个数的和是14.3,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与乙数相等,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2、甲、乙两个数的和是17.6,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与乙数相等,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拓展应用

1、两个小数相乘,一个因数缩小5倍,要使积缩小10倍,另一个因数应该怎样变化?

2、根据72.5×6.9=500.25,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1)7.25×0.69= (2)7250×69=

3、两数相乘,积是5.6。如果一个因数缩小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那么积是多少?

4、两个小数相除,被除数扩大3倍,除数扩大15倍,商将怎样变化?

5、根据15.088÷32.8=4.6,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1)150.88÷328= (2)15088÷3.28=

6、两数相除,被除数扩大12倍。要使商缩小6倍,除数应该怎样变化?

7、两数相除,商是1.2,余数是12.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倍,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8、A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与B数相等,A与B相加和是13.2,求A、B 各为多少?

小学数学竞赛: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学生版解题技巧 培优 易错 难

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教学目标 本讲知识点属于计算板块的部分,难度并不大。要求学生熟记加减法运算规则和运算律,并在计算中运用凑整的技巧。 知识点拨 一、基本运算律及公式 一、加法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即:a+b=b+a 其中a,b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7+8=8+7=15. 总结:多个数相加,任意交换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和不变。 即:a+b+c=(a+b)+c=a+(b+c) 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8=(5+6)+8=5+(6+8). 总结:多个数相加,也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两个数或者多个数相加,其和不变。 二、减法 在连减或者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要带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例如:a-b-c=a-c-b,a-b+c=a+c-b,其中a,b,c各表示一个数.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如:a+(b-c)=a+b-c a-(b+c)=a-b-c a-(b-c)=a-b+c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如:a+b-c=a+(b-c) a-b+c=a-(b-c) a-b-c=a-(b+c) 二、加减法中的速算与巧算 速算巧算的核心思想和本质:凑整 常用的思想方法: 1、分组凑整法.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或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 相同尾数的减数.“补数”就是两个数相加,如果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口算。 2.1+2= 0.3+0.7= 3.4+1.6= 7.6-0.5= 3.7-0.9= 2.13-0.02= 3.41+0.2= 102+0.3= 112-1.02= 4.5-0.01= 二、火眼金睛辩对错,并且改正。 (1)12.45-1.35-0.65 (2)21.32-(6.32+8.3)=21.32-6.32+8.3 =12.45-(1.35+0.65) =15+8.3 =12.45-2 =23.3 () =10.45 ()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 (1)27.3+73.2+72.7 (2)585+189+215 (3)5.85-1.75-0.25 (4)768-274-126 (5)5.85+1.89+2.15 (6)24.8+14.6+15.4 (7)42.5-22.17-7.83 (8)3.8+1.37+6.2+12.63 四、火眼金睛辩对错。 1. 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2. 4.72+0.1-4.72+0.1=0 -----------------------------( ) 3. 计算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有0的要把0去掉------() 4. 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一定要先算加法,后算减法-----------() 五、解决问题。 1. 某天早上气温是6.5℃,中午气温比早上升高了3.1℃,晚上比中午降低了4.5℃,请问这天晚上的气温是多少? 2. 妈妈买水果花了5.8元,买蔬菜花了2.6元,买鱼花的钱比水果和蔬菜的总和还多5.2元,买鱼花了多少钱?

五年级小数乘除法练习题70道

5.6×2.9 3.77×1.8 0.02×96 5.22×0.3 9.99×0.02 4.67×0.9 5×2.44 1.666×6.1 9.432×0.002 5.6×6.5 4.88×2.9 5.61×4.3 8.9×2.4 5.5×55 9.77×0.02 1.384×5.1 8.78×83 2.6×61 0.059×0.2 4.268×1.7 57×5.7 9.46×2.85 17.8×6.4 1.5×4.9 2.5×0.8 5.555×5.2 2.22×3.33 7.658×85 36.02×0.3 56.78×8 除法: 85.44÷16 42.84÷7 101.7÷9 67.5÷15 230.4÷6 21.24÷36 0.736÷23 43.5÷12 35.21÷7 39.6÷24 6.21÷0.03 210÷1.4 51.3÷0.27 91.2÷3.8 0.756÷0.18 0.66÷0.3 11.97÷1.5 69.6÷2.9 38.4÷0.8 15÷0.06

(循环小数的用简便方法,除不尽保留2位小数): 8.2÷0.12 0.8÷0.9 76.4÷5.4 4.7÷3 1.25÷1.2 32÷42 14.36÷2.7 8.33÷6.2 1.7÷0.03 2.41÷0.7 用竖式计算 0.396÷1.2= 0.756÷0.36= 15.6×13= 0.18×15= 0.025×14= 3.06×36= 0.04×0.12= 3.84×2.6≈ 5.76×3=(保留一位小数)7.15×22 90.75÷3.3 3.68×0.25 16.9÷0.13 1.55÷3.9 3.7×0.016 13.76×0.8= 5.2×0.6 8.4×1.3 6.4×0.5 4.48×0.4 5.25×5 35.4×4.2 0.042×0.54 0.76×0.32 0.25×0.046 2.52×3.4 1.08×25 0.12×0.5×0.16= 4.8×0.25=0.125×1.4≈(保留两位小数) 2.5÷0.7= (保留三位小数)10.1÷ 3.3= (商用循环小数)10.75÷12.5= (用乘法验算) 3.25×9.04= (用除法验算)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5×7.1×4 16.12×99+16.12 5.2×0.9+0.9 7.28×99+7.28 4.3×50×0.2 64-2.64×0.5

五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计算题简便计算

五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计算题(简便计算) 13.6+7.84+6.4 38.7-14.47-5.53 8.5+9.9 1.31+4.7+0.69+5.3 1.25+3.7+0.75 5.6-0.18-1.2 7.08+16+8.2 10+0.009+0.191 3.75-0.75-1.25 80-19.4-8.09-3.51 5.6+0.5-5.6+0.5 7.2+5.6-2.8 34.5-(17.2+4.5) 27.3+73.2+72.7 585+189+215 5.85-1.75- 0.25 768-274-126 5.85+1.89+2.15 24.8+14.6+15.4 42.5-22.17-7.83 3.8+1.37+6.2+12.63 45.55-(6.82+15.55) 34.52-17.87-12.23

4.57+3.17+3.43+ 5.83 23.75-8.64-3.36 17.83-9.5-7.83-0.5 3.45+8.7+16.55+1.3 8.54-5.96 27.38-5.34+2.62-4.66 21.63-(8.5+9.63) 45.55-(6.82+15.55) 34.52-17.87-12.23 4.7+3.17+3.43+ 5.83 23.75-8.64-3.36 17.83-9.5-7.83-0.5 3.45+8.7+1 6.55+1.3 2 7.38-5.34+2.62-4.66 21.63-( 8.5+ 9.63)

4.32-(1.26+2.34) 2.5+3.25+0.75+7.5 2.53+1.79+ 3.47 10.08- 4.79-1.21 17.05-(2.05-6.4) 3.73+5.28+ 4.27+4.72 103 +10017+100029 108米-1008米-1000 8米 3元5角+2元5角-1元8角3分 9.4+0.3-6.4 15.25+4.72+4.75+5.28 34.82-(4.82+15.2) 12.7-4.8-5.2 3.1+25.78+6.9 73.8-1.64-13.8-5.36 45.55-(6.82+15.55) 34.52-17.87-12.23 4.57+3.17+3.43+ 5.83 23.75-8.64-3.36 17.83-9.5-7.83-0.5

【小学奥数题库系统】1-1-2-1 小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教师版

本讲知识点属于计算板块的部分,难度并不大。要求学生熟记加减法运算规则和运算律,并在计算中 运用凑整的技巧。 一、基本运算律及公式 一、加法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即:a +b =b +a 其中a ,b 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7+8=8+7=15. 总结:多个数相加,任意交换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和不变。 即:a +b +c =(a +b )+c =a +(b +c ) 其中a ,b ,c 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8=(5+6)+8=5+(6+8). 总结:多个数相加,也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两个数或者多个数相加,其和不变。 二、减法 在连减或者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要带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例如:a -b -c =a -c -b ,a -b +c =a +c -b ,其中a ,b ,c 各表示一个数.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如:a +(b -c )=a +b -c a -( b + c )=a -b -c a -( b - c )=a -b +c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如:a +b -c =a +(b -c ) a - b + c =a -(b -c ) a - b - c =a -(b +c ) 二、加减法中的速算与巧算 速算巧算的核心思想和本质:凑整 常用的思想方法: 1、 分组凑整法.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或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 相同尾数的减数.“补数”就是两个数相加,如果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就把其中的一知识点拨 教学目标 小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五年级小数乘除法口算

五年级小数乘除法口算班级姓名 1.5×4= 2.5×4= 0.13×4= 5.4÷10= 0.18×0.3= 4.2×1000= 0.45÷0.15= 3.6÷0.1= 8.5×100= 8.5÷ 1.7= 3.2÷100= 1.2÷0.3= 0.49÷7= 0.04×25= 0.096÷0.03= 84÷4.2= 1000×0.756= 0.5×100= 0÷0.25= 1÷0.01= 1.25×8= 3.8×2= 7.2÷0.9= 1.6×0.2= 9.3÷0.3= 4÷0.4= 0.45÷0.5= 0.2÷0.01= 0.9×6= 2.1×0.3= 7×0.08= 1.87×0= 0.24×5= 0.2×0.5= 60×0.5= 0.05×1.6= 0.5×1.1= 0.8×0.5= 6÷0.12= 1.25×4= 4×0.25= 0.4÷8= 1.8×0.5= 8÷0.5= 0.32÷16= 2.5÷10= 6.3÷2.1= 0.92÷4= 80÷1.6= 6.2+1.7= 0.56÷14= 1.6÷0.8= 6.3÷9= 0.15×8= 7.2÷0.6= 4.2÷1.4= 3.9÷3.9= 0÷6.81= 1.47×0.4= 0.4×0.25= 3.6÷1.2= 0.72÷0.9= 3÷8= 5.6÷1.4= 4.8÷0.4= 4.4÷4= 2.6÷13= 3.8÷1.9= 7.2÷0.4= 1÷0.25= 0.78÷6= 2.4÷24= 5.5÷11= 6.6÷0.6= 0.18÷2= 34÷0.2= 3.5×4= 2.4-0.6= 0.62-0.32= 9.8×0.5×2= 0.25×4= 9.46×10= 12÷0.6= 0.4×0.5= 4.6×5= 9.13+2.1= 1÷0.25= 0.47+0.34= 9.6÷0.2= 0.56÷0.8= 9.13×0= 53.4÷10= 8.5+1.8= 0.36÷0.4= 60×0.8= 1÷0.25= 1-0.62= 7-0.23=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例1. 6.28+5.74+3.72+5.26 4.36+14.8+5.64+5.2 16.9-5.6-4.4 38.2,7.09,20.6,2.31 9.08-(5.7+1.08) 27.85,(7.85+3.4) 课堂练习: (1)27.3+73.2+72.7 (2) 585+189+215 (3) 5.85,1.75,0.25 (4)768,274,126 (5) 5.85+1.89+2.15 (6)24.8+14.6+15.4 (7)42.5,22.17,7.83 (8)3.8+1.37+6.2+12.63 (9)17.05,(2.05,6.4) (10)3.73+5.28+4.27+4.72 (11)10-3.6-1.4 (12) 1.2+2.5+1.8 1 (13)0.25+0.15+0.75+0.85 (14) 0.5+1.5+1.5+0.5 (15)5.26+3+1.74 (16) 3.46+1.28+0.54+2.72 (17)24.8+14.6+15.4 (18)5.85,1.75,0.25 (19)21.32,(6.32+8.3) (20)12.45,1.35,0.65 (21)27.3+73.2+72.7 (22)42.5,22.17,7.83 (23)3.8+1.37+6.2+12.63 (24)(15.28+28.99)+20.72 (25)5.85+1.89+2.15 (26)24.8+14.6+15.4 小测: 小数加减法练习题 一、直接写得数。 1.5,0.5, 1,0.9, 2.3,0.6, 0.9,0.8,

(完整)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法计算题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法计算题(一) 5.6×2.9 3.77×1.80.02×96 5.22×0.3 9.99×0.02 4.67×0.9 5×2.44 1.666×6.1 9.432×0.002 5.6×6.5 4.88×2.9 5.61×4.3 8.9×2.4 5.5×55 9.77×0.02 1.384×5.1 8.78×83 2.6×61 0.059×0.2 4.268×1.7 57×5.7 9.46×2.85 17.8×6.4 1.5×4.9 2.5×0.88 5.555×5.2 2.22× 3.33 7.658×8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法计算商是循环小数的横式答案用简写方法记录,除不尽保留2位 85.44÷16 42.84÷7 101.7÷9 67.5÷15 230.4÷6 21.24÷36 0.736÷23 43.5÷12 35.21÷7 39.6÷24 6.21÷0.03 210÷1.4 51.3÷0.27 91.2÷3.8 0.756÷0.18 0.66÷0.3 11.97÷1.5 69.6÷2.9 38.4÷0.8 15÷0.0五小数乘除法计算题(三商是循环小数的横式答案用简写方法记录,除不尽保留2位小数) 8.2÷0.12 0.8÷0.9 76.4÷5.4 4.7÷3 1.25÷1.2 32÷42 14.36÷2.7 8.33÷6.2 1.7÷0.03 2.41÷0.7 0.396÷1.2 0.756÷0.36 15.6×13 0.18×15 0.025×14 3.06×36 0.04×0.12 3.84×2.6 5.76×3 7.15×22 90.75÷3.3 3.68×0.25 16.9÷0.13 1.55÷3.9 小数乘除法计算题(四)商是循环小数的横式答案用简写方法记录,除不尽保留2位) 3.7×0.016 13.76×0.8 5.2×0.6 8.4×1.3 6.4×0.5 4.48×0.4 5.25×5 35.4×4.2 0.042×0.54 0.76×0.32 0.25×0.046 2.52×3.4 1.08×25 0.12×0.5×0.16= 4.8×0.25 0.125×1.4 2.5÷0.7 10.1÷ 3.3 10.75÷12.5 3.25×9.04 五年级上册数学递等式计算题(一)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5×7.1×4 16.12×99+16.12 5.2×0.9+0.9 7.28×99+7.28 4.3×50×0.2 64-2.64×0.5 26×15.7+15.7×24 (2.275 +0.625)×0.28 3.94+3 4.3×0.2 1.2×(9.6÷2.4)÷4.8 8.9×1.1×4.7 2.7× 5.4×3.9 3.6×9.85-5.46 8.05×3.4+7.6 6.58×4.5×0.9 2.8×0.5+1.58 32+4.9-0.9 4.8-4.8×0.5 (1.25-0.125)×8 4.8×100.1 56.5×99+56.5 7.09×10.8-0.8×7.09 4.85 + 0.35 ÷ 1.4 8.7 × 17.4 - 8.7 × 7.4 12.5×0.4×2.5×8 0.87×3.16+4.64 9.5×101 0.68 ÷(5.2 -3.5)× 1.25 五年级上册数学递等式计算题(二)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4.4×0.8-3.4×0.8 (9.37+9.37+9.37+9.37)× 2.5 2.37×6.3+2.37×3.7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79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也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2使学生会应用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3 在学习掌握小数加减法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4提高审题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判断小数加减法是否可以简算。 难点:能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3.5+1.5= 105-75= 41+19= 9-5.7= 3.7+8.4= 8.1+ 4.6= 2 笔算 13.87+5.7 5.8+15.06-4.7 5.8+(10.1-2.3) (二)探究新课 1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2.6+5.3)+1.7 (25+85)+15 0.6+7.91+3.4+0.09 5.42-0.8-1.2 2教师展示做法 (2.6+5.3)+1.7 =2.6+(5.3+1.7) =2.6+7 =9.6

(25+85)+15 =25+(85+15) =25+100 =125 0.6+7.91+3.4+0.09 =(0.6+3.4)+(7.91+0.09) 5.42-0.8-1.2 =5.42-(0.8+1.2) =5.42-2 =3.42 3教师展示简便做法让生总结做法: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计算当 中同样适用 (三)运动会 教师提出问题;通过这个表格你发现了什么信息,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这四位同学的总成绩是多少? 小组讨论列式并找同学汇报结果;1用常规方法 2用简便方法 教师揭示另外一个简便方法 9.12+9.83+9.62+9.88 =4*9+(0.12+0.88)+(0.38+0.62) =36+2 =38 教师总结;小数加减法的简便方法要根据小数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最的 方法解决问题 (四)巩固练习 1填空 6.7+4.95+3.3=6.7+()+4.95 (1.38+1.75)+0.25=()+(+ ) 61.5-37.67-11.54=61.5-()-()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学生辅导讲义 时间:_________ 学生: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 课题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1)、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 (2)、小数加减法的应用 重点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 1、互补数先加。 2、拆出补数来先加。 6.7+3.9+2.3=6.7++3.9 (1.38+1.75)+0.25= +( + ) 二、减法中的巧算 1.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 2.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 3.利用“补数”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变整,再运算(注意把多加的数再减去,把多减的数再加上)。 6.37-2.5-1.5=6.37-(2.5 1.5) 61.54-37.67-11.54=61.54-- 三、加减混合式的巧算 1、去括号、添括号 2、带符号“搬家”例8计算325+46-125+54 3. 两个数相同而符号相反的数可以直接“抵消”掉 整数的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中的规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练习 判断 48.55-3.97+1.45=48.55+1.45-3.97 ( ) 36.75-16.75-8.47=36.75-(16.75-8.47) ( ) 32.67-(3.28+12.67)=32.67-3.28+12.67 ( ) 请判断下面各题哪些可以进行简便运算,并说明理由。找出能简算的在括号里打“√”,并计算出来。 (1)1.88+2.3+3.7 ( ) (2) 4.02-3.5+0.98 ( ) (3)4.08+1.34+0.66+2.92 ( ) (4) 9.14-1.43-4.57 ( ) (5)10.75+0.4-9.75 ( ) (6) 8.5+4.95-6.13 ( ) (7)9.14-(3.15+1.48) ( ) (8)12.69-8.27+3.69 ( ) 小结:我们在进行小数运算时,首先要看清楚运算符号和数的特点,看是否能简算,再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计算。特别要注意,在小数凑整时,不能只看小数的末位,要看整个小数部分。 用简便方法计算。 3.89+2.43+1.11+5.57- 4.5-3.5 一、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①1-0.547②10-8.5426 二、用简便方法求和: ①5.36+(5.41+4.64)+4.59②58.8+26.4+14.8

五年级小数乘除法计算竞赛题

五年级数学上学期计算竞赛题 姓名得分 一、口算(5分) 0.24 - 0.2= 0.96 - 0.03= 3.24 -24= 3.24 - 0.24= 3.24 - 2.4= 30 X 0.01= 0.45 X 2.5 = 0.8 X 1.25 = 0.3 X 3.6 = 0.92 X 0.4 = 二、判断(5 分) 1、ax 2.1 v a (a 不为0)。() 2、2.6 x . 8 的积是两位小数。() 3、近似数是6.0的两位小数最小是5.95,最大是6.04。( ) 4、1.7 -0.4的商是4,余数是1。() 5、2.25 - 1.5的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 三、笔算:(30分) 3.08 X 0.43= 1.5 X 26.7= 5.22 -29= 18.72 - 3.6= 13.95 - 3.1 = 2.5 X 4.12= 4.6 - 0.023= 0.009 -0.005= 39 -0.0003= 5.6 - 700= 760 -0.008= 4.329 —6= 492- 0.004= 18.63 -0.03= 9.5 X 99= 13.5 X 0.98= 7.69 X 101 = 3.8 X 10.1 =

0.125 X72= X19.7= 四、简算: 2.5 X1.25 X0.32 (1.5 +0.25) X4 4.3 X 50X0.2 1.25 X0.5 X0.8 7.28 X 99+7.28 1.25 X8-1.25 0.96+9.6 X9.9 4.8 X 100.1 12.5 X 0.4 X2.5 X8 (9.37+9.37+9.37+9.37) X 2.5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104页例4“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经历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的简便过程,运用整数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科学的简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回顾,复习铺垫 1、算一算: 4.47+6.53 22.6+77.4 2.0 - 0.6 3.8+0.12 0.63+()=1 10 - ()=3.4 2、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用字母怎样表示?(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的性质) 3、说一说:下面各题可以使用什么运算定律使计算更简便?48+25++175 130-75-25 52+176+48+24 (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104页主题图。课件显示育才小学春季运动会的场景。学校要举行运动会,打算派四名同学参加接力赛。这四名同学总成绩可能是多少? 2、观察主题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3、列出算式:8.42+8.46+8.54+8.58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怎样列式?(生说师板书算式) 三、自主探究 1、生独立列式解答,3生上台板书汇报: 方法一:8.42+8.46+8.54+8.58 =16.88+8.54+8.58 =25.42+8.58 =34(秒) 方法二:8.42+8.46+8.54+8.58=(8.42+8.58)+(8.46+8.54)=17+17 =34(秒) 方法三:8.42+8.46+8.54+8.58=8×4+(0.42+0.58)+(0.46+0.54)=32+1+1 =34(秒) 2、生对应板书说算法师:你是怎样算的?(个别回答,重点解释第三种算法) 3、对比优化算法你更喜欢那种方法?为什么? 4、观察对比三种算法,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同时出示三种算法)师:仅从这一题我们就能肯定整数运算定律适用于小数吗?你有什么办法? 5、进一步举例验证:(1)3.2+0.5 0.5+3.2 (2)(4.7+2.6)+7.4 4.7+(2.6+7. 4) (3)2-0.75-0.25 2-(0.75+0.25) 师:像这样的例子你还能举吗?(生举例,师板书) 6、得出结论: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四、巩固应用 1、填空(课本104页“做一做”第1题) (1)6.7+4.95+3.3=6.7+ +4.95 (2)(1.38+1.75)+0.25=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法计算题(纯竖式计算)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法计算题(纯竖式计算) (商是循环小数的横式答案用简写方法记录,除不尽保留2位小数)5.6×2.9 3.77×1.8 0.02×96 5.22×0.3 9.99×0.02 4.67×0.95 1.666×6.1 9.432×0.002 5.6×6.5 4.88×2.9 5.61×4.3 8.9×2.4 5.5×55 9.77×0.02 1.384×5.1

8.78×83 2.6×61 0.059×0.2 4.268×1.7 57×5.7 2.5×0.88 9.46×2.85 17.8×6.4 1.5×4.9 5.555×5.2 2.22×3.33 7.658×85 3 6.02×0.35 6.78×8 85.44÷16

42.84÷710 1.7÷96 7.5÷15 230.4÷621.2 4÷36 0.736÷23 43.5÷12 35.21÷7 39.6÷24 6.21÷0.03 210÷1.4 51.3÷0.27 91.2÷3.8 0.756÷0.18 0.66÷0.3 11.97÷1.5 69.6÷2.9 38.4÷0.8 15÷0.06 8.2÷0.12 0.8÷0.9

76.4÷5.4 4.7÷3 1.25÷1.2 32÷42 14.36÷2.7 8.33÷6.2 1.7÷0.03 2.41÷0.7 0.396÷1.2 0.756÷0.36 15.6×13= 0.18×15= 0.025×14= 3.06×36= 0.04×0.12= 3.84×2.6≈ 5.76×3= 7.15×22

90.75÷3.3 3.68×0.25 16.9÷0.13 1.55÷3.9 3.7×0.016 13.76×0.8= 5.2×0.6 8.4×1.3 6.4×0.5 4.48×0.4 5.25×5 35.4×4.2 0.042×0.54 0.76×0.32 0.25×0.046 2.52×3.4 1.08×25 0.125×0.16=

常用的巧算和速算方法

常用的巧算和速算方法 【顺逆相加】用“顺逆相加”算式可求出若干个连续数的和。例如著名的大数学家高斯(德国)小时候就做过的“百数求和”题,可以计算为 所以,1+2+3+4+……+99+100 =101×100÷2 =5050。 又如,计算“3+5+7+………+97+99=?”,可以计算为 所以,3+5+7+……+97+99=(99+3)×49÷2= 2499。 这种算法的思路,见于书籍中最早的是我国古代的《张丘建算经》。张丘建利用这一思路巧妙地解答了“有女不善织”这一名题: “今有女子不善织,日减功,迟。初日织五尺,末日织一尺,今三十日织讫。问织几何?” 题目的意思是:有位妇女不善于织布,她每天织的布都比上一天减少一些,并且减少的数量都相等。她第一天织了5尺布,最后一天织了1尺,一共织了30天。问她一共织了多少布? 张丘建在《算经》上给出的解法是: “并初末日织尺数,半之,余以乘织讫日数,即得。”“答曰:二匹一丈”。 这一解法,用现代的算式表达,就是

1匹=4丈,1丈=10尺, 90尺=9丈=2匹1丈。(答略) 张丘建这一解法的思路,据推测为: 如果把这妇女从第一天直到第30天所织的布都加起来,算式就是 5+…………+1 在这一算式中,每一个往后加的加数,都会比它前一个紧挨着它的加数,要递减一个相同的数,而这一递减的数不会是个整数。 若把这个式子反过来,则算式便是 1+………………+5 此时,每一个往后的加数,就都会比它前一个紧挨着它的加数,要递增一个相同的数。同样,这一递增的相同的数,也不是一个整数。 假若把上面这两个式子相加,并在相加时,利用“对应的数相加和会相等”这一特点,那么,就会出现下面的式子: 所以,加得的结果是6×30=180(尺) 但这妇女用30天织的布没有180尺,而只有180尺布的一半。所以,这妇女30天织的布是 180÷2=90(尺) 可见,这种解法的确是简单、巧妙和饶有趣味的。

小数加减乘除及简便计算习题

小数加减乘除及简便计算习题 一、小数加法 4.12+8.59+ 5.88+1.41 12.87-1.34-2.66 21.53+4.87-2.53 15.21+(4.79-2.8) 12.19-2.6-2.19-3.4 109.72-(5.62+9.72) 21.3-19.9 39.6-(18.31+9.6) -1.69 14.25-2.45+5.75-3.55 24.51-3.14- 6.86+4.49 41.25+5.87-3.87+4.65 11.5+8.5-11.5+8.5 8.13-(12.25-11.87) 34.34-2.1-2.35-5.55 81.67+4.17+4.33-2.17 1.35+12.87-1.37+8.65 15.51-3.334-(2.666-4.49) 21.62-4.35+8.38-5.65

二、小数乘法和混合运算 0.125×3.69×8 (2.5-0.25) ×4 8.59×101 0.36×15.7-0.36×13.7 5.64×1.28+8.72×5.64 0.63×199 60÷48 7.73×0.5+2.27÷2 4.37+99×4.37 10.1×38.67-3.867 9.9÷5.5 8.63×25-0.063×250 9.3×10.1 3.99÷0.125÷8 0.99×0.81+0.11×9×0.19 (5.23+5.23+5.23+5.23) ×25 0.25×1.25×0.67×32 2.49×3.8+0.249×62 33.41÷4-3.41×0.25 54.8-0.3×0.3-3.91 (6.4+48) ÷0.8 15×9.7 2.5×(4+8) ×12.5 0.25×8×2.12 (12.5-1.25)×8 5.7×18.34-57×0.834 3.87×4.12+5.88×3.87 8.8÷5.5 3.25×199

小学五年级小数乘除法计算题大全

五年级数学上 一.用竖式计算。 15.6÷24= 0.138÷15= 1.35÷27= 0.416÷32= 2.688÷0.56= 10.625÷25= 0.375÷0.025= 0.16÷0.25= 126÷45= 15÷0.06= 10÷0.004= 2.7÷7.5= 25.6÷0.032= 56.28÷67= 105÷75= 6.75÷15= 22.4÷4= 1.8÷12= 6.7×0.3= 2.4×6.2= 0.56×0.04= 3.7×4.6= 0.29×0.07= 6.5×8.4= 1.8×23= 0.37×0.4= 1.06×25= 7×0.86= 0.6×0.86= 27×0.43= 4.8×0.25= 1.5×105= 二.口算。 0. 8×25= 1.25×8= 0.25×4= 10÷0.5= 1000÷0.8= 234×0.1= 456×0.001= 4÷8= 6÷12= 3÷15= 30×0.9= 3.2×100= 三.简便算法。 2.32×6.5+7.68×6.5 6.345×2.54+6.45×6.345+6.345 64×0.125 1.25×64×0.125 25×0.32×12.5 6.8×0.5 28.6×0.5 537.5×5 416.24×25 438.4×125 4.5×4×0.5 420×0.25 36×0.5 438.9×5 3.6÷0.25 0.48÷1.25 96000÷125 2.4÷0.125 7.2÷2.5 37×8×1.25 2.5×104 一、直接写出结果。 0.8+0.6= 1.25×80= 5.24+3.76= 625×0.8= 4.2-3.6= 0.32÷16= 13+0.26= 9.6÷16= 14.5-0.24= 4÷8= 1.3+8.46= 0.8-0.45= 5×2.4= 1-0.01= 8.1÷3= 2.4÷12= 250×0.4= 20.5+2.05= 37.5×400= 0.78+2.2= 1.5×8= 6×1.5= 25×0.4=9.6÷16= 4-0.04= 4.15+0.85= 10-0.1= 0.13×7=9.6÷4=0.16÷8= 二、列竖式计算 1.64+ 2.35= 8.65-6.31= 28.448÷14=0.58×250= 12.5+ 3.6= 10.88÷34= 10-7.64= 1.86×7= 13.88-6.29= 926×0.15=8÷500= 6.3+7.93= 13.6+8.46= 100.2-2.28= 44÷9(精确到百分位)23×7.06=

小升初培优提分必刷题(奥数)1-2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小升初数学培优考点必刷题 (聚焦考点举一反三思维拓展步步为赢) 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考点梳理☆ 一、基本运算律及公式 一、加法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即:a+b=b+a 其中a,b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7+8=8+7=15. 总结:多个数相加,任意交换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和不变。即:a+b+c=(a+b)+c=a+(b+c) 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8=(5+6)+8=5+(6+8). 总结:多个数相加,也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两个数或者多个数相加,其和不变。 二、减法 在连减或者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要带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例如:a-b-c=a-c-b,a-b+c=a+c-b,其中a,b,c各表示一个数.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如:a+(b-c)=a+b-c a-(b+c)=a-b-c a-(b-c)=a-b+c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如:a+b-c=a+(b-c) a-b+c=a-(b-c) a-b-c=a-(b+c) 二、加减法中的速算与巧算 速算巧算的核心思想和本质:凑整 常用的思想方法: 1、分组凑整法.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或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 有相同尾数的减数.“补数”就是两个数相加,如果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2、加补凑整法.有些算式中直接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或“拆数”凑整. 3、数值原理法.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加,然后再与其它的数相加. 4、“基准数”法,基准当几个数比较接近于某一整数的数相加时,选这个整数为“基准数”(要注意 把多加的数减去,把少加的数加上) ☆考点精讲☆ 【例1】1141041004 2282082008 +++=_____

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练习题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五年级数学简便计算练习卷 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小数加减法计算 6.9+4.8+3.1 0.456+6.22+3.78 15.89 +(6.75-5.89) 4.02+ 5.4+0.98 5.17- 1.8- 3.2 13.75-(3.75+ 6.48) 3.68+7.56-2.68 7.85+2.34-0.85+ 4.66 3 5.6 -1.8-15.6-7.2 3.82+ 2.9+0.18+9.1 9.6+ 4.8- 3.6 7.14-0.53-2.47

5.27+2.86-0.66+1.63 13.35-4.68+2.65 73.8 -1.64-13.8-5.36 66.86-8.66-1.34 36.8-3.9-6.1 32+ 4.9-0.9 25.48-(9.4-0.52) 3.9-4.1+6.1-5.9 15.02-6.8-1.02 32+4.9-0.9 146.5-(23+46.5) 9.43- (6.28-1.57) 4.8+8.63+ 5.2+0.37 5.93+0.19+2.81 1.76+0.195+3.24 2.35+1.713+0.287+7.65 1.57+0.245+7.43 6.02+ 3.6+1.98

0.134+2.66+0.866 1.27+3.9+0.73+16.1 7.5+4.9-6.5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3.07-0.38-1.62 1.29+3.7+2.71+6.3 8-2.45-1.55 3.25+1.79-0.59+1.75 23.4-0.8-13.4-7.2 3.2+0.36+ 4.8+1.64

四年级小数加减法计算题

四年级下册计算题库(一)——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小数数位相同的加减法(竖式计算) 5.5+4.5= 3.27-2.49= 11.65-7.39= 19.01-7 .99= 7.51+0.49= 5.48-3.25= 4.8+18.9= 10.3+ 58.7= 8.03-4.56= 9.03-8.57= 4.17+2.53= 5.07-0.98= 5.67-0.73= 13.18+5.27= 5.16+7.89= 26.8+3.02= 6.07-4.993= 3.7+2.36= 15.4+2.97= 10.2-8.75= 7.81-3.735= 12.16+5.347= 0.4-0.125= 18.7+3.96= 9.6+4.78= 5.67-0.845= 0.506-0.19= 11.04-7.3= 1.4-0.405= 62.1-17.07 1.4-0.405= 3.906+0.66= 43.5-27.34= 15.98-3.9= 75.6-3.55= 5.94+10.7= 12.03+0.875= 37.8+3.02= 0.704-0.25= 10.1-0.55=10+10.1= 27+8.03= 26+7.98= 13.99+1= 7.88+2 = 95-9.85= 20-9.42= 35.09-11= 96.85-85= 45.45-45=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递等式计算)

5.03-2.5+0.96 22.8-5.23-9.125 23.66+4.34-3.56 5.6-0.81-1.29 15.9+3.26+4.17 6 7.2+41.5-71.39 10.75+0.4-9.473 16.23+8.92-7.56 50-2 8.5-13.45 13.79-9.653+170.57 1.5+0.68-0.306 72.8-8 .6+5.84 20.8-(15.98-3.9) 32.5+(5.07+6.13) 3.52-( 4.66-3.82) 3.小数加减简便运算(递等式计算) 0.9+1.08+0.92+0.1 5.26+3.43+0.74 5.6 +2.7+4.4 0.15+7.62+7.85 51.27-8.66-1.34 48. 14-2.43-7.57 18.76-3.47-0.53 5.17-1.8-3.2 70.8-1.25-1.75 4.02-3.5+0.98 4.25-0.83+0.75 2 3.04-0.8-13.4-6.2 15.13+4.92-5.13 3.98-1.5+6.02 4.8+1.2-4.8+1.2 30.99-(8.5+15.99)

第07讲 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教师版

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知识点拨 一、基本运算律及公式 一、加法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即:a+b=b+a 其中a,b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7+8=8+7=15. 总结:多个数相加,任意交换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和不变。 即:a+b+c=(a+b)+c=a+(b+c) 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8=(5+6)+8=5+(6+8). 总结:多个数相加,也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两个数或者多个数相加,其和不变。 二、减法 在连减或者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要带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例如:a-b-c=a-c-b,a-b+c=a+c-b,其中a,b,c各表示一个数.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如:a+(b-c)=a+b-c a-(b+c)=a-b-c a-(b-c)=a-b+c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如:a+b-c=a+(b-c) a-b+c=a-(b-c) a-b-c=a-(b+c) 二、加减法中的速算与巧算 速算巧算的核心思想和本质:凑整 常用的思想方法: 1、分组凑整法.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或先减去那 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补数”就是两个数相加,如果恰好凑成整十、整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