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近十年有关英语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国内近十年有关英语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国内近十年有关英语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国内近十年有关英语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粤西雷歌研究综述及评价

粤西雷歌研究综述及评价 作者:音乐学院 13级音本一班潘开运 [摘要]本文从戏曲出发,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整理和总结,从雷歌形成、思想内容、发展前景三个方面,对雷歌研究的现状进行了一个总结。并指出现实中的不足,以便相关学者今后进行改进探索。 [关键词]雷歌;文献综述;评价 一、关于粤西雷歌的形成的研究 相传在很久以前,雷州本土人民就有用雷州歌互相唱和﹑逗趣答辩的风习。明末清初,雷州歌对唱盛行,每逢喜庆之期,歌手汇聚,即兴而唱,随问随答,比赛歌才,都是用本土 的雷州话歌唱的。其歌词通俗易懂,还非常注重每句落尾字的押韵,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孙建华在长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 年第 2 期发表的《漫谈粤西雷剧音乐》中提到了雷歌的起源与发展。他根据研究,指出雷州市白沙镇麻扶桥就是当地最早的对歌台,在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 年),此地兴建“歌馆”,专供歌手住宿。直到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 年)端午节,由于雷州南渡河一年一度的赛龙舟这年发生了沉船死人事件,到了第二年,雷州市白沙镇麻扶村的村民把赛龙舟活动改为“赛歌台”,每年进行一次赛歌活动,从此,雷州歌正式登上舞台(乡里人称为“踏楼板”)。在陈湘发表的《雷剧音乐》中,我们也了解到了后来雷歌随着发

展逐渐形成雷歌班,又因有女子参加,称为“姑娘歌”。对歌唱词是口头文学、天文地理、风土民情无所不唱,随问随答,比赛歌才。姑娘歌对答如流,接近生活,乡土气息浓郁,有的姑娘歌还有歌文,内容大致是《劝世戒烟》、《劝人忠义》等劝世歌。甚至有的姑娘歌还有人物和故事情节,深受群众欢迎。如最古老的雷州歌《断机教子》就是清代干隆年间进士海康人陈昌齐写的。不久,姑娘歌的劝世歌进一步发展成为班本唱(歌班仔)。但班本唱仍没有固定的板腔,唱歌之时偃锣息鼓,十分单调。后来,借鉴了广东粤剧的艺术形式,将班本唱进行改革,模仿粤剧锣鼓、脸谱、服装、道具及表演形式,甚至连剧本也移植过来,发展成为雷歌班。清嘉庆末年,第一个雷歌班——北和雷歌班成立。 由以上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或从时间角度对雷歌的的发展做了很详细的介绍,或单从某一时间段出发,对本时期内的雷歌发展做了分析,可以说研究是比较到位的,我们也因此得知在清末时期,雷歌班便开始活跃在雷州半岛的大小戏台了。但是这些研究成果缺乏具体的实地考究,大多都是根据前人研究所得的成果进行分析,因此缺乏自己的观点性与主观性。 所以要深入实地考究,进行采风收集当地资料,以便更好地预测雷歌的发展的趋势。 二、关于粤西雷歌的思想内容的研究 《中国歌谣集成》主编贾芝先生指出:“民歌,简直就成为那

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及对策

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及对策 【摘要】文章通过对西华大学380名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同学进行了自我管理能力的调查及其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男女学生在自我效能、人际公关、自我控制和身心健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理科、工科和艺术类学生在目标计划、观念意识、工作态度、趋势需要、自我效能和自我表现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农村和城镇学生在自我管理各方面都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自我管理各方面也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此结论基础上,文章对导致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管理;调查研究;分析;对策 文章主要以西华大学学生为样本,进行了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调查,并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大学生自我管理不仅是大学生自己的事情,同时也是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提出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支持模式。 一、大学生自我管理研究现状 王荣发认为自我管理,是指社会的个体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以期有效地发挥主体能动作用,规划和控制自己的实践活动的过程。郭海龙认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是指大学生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及为满足社会日益发展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卓有成效地利用整合自我资源(包括价值观、时间、心理、身体、行为和信息等),而开展的自我认识、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的一系列自我学习、自我计划、自我发展的活动。这是从广义角度来理解自我管理;如果从狭义的角度来看,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呈金字塔排列,自我管理是在塔的底部,它是开展其他活动的基础,其他活动都建立在有效的自我管理的基础之上。”其实,本研究认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是对自己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就是要根据内在和外在的条件进行自我的管理和约束,达到社会和个人预期的目标。 从文献中发现,自我管理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最早对自我管理的研究集中在临床医学,研究者主要针对抑郁等心理行为问题和关节炎等慢性病,目的是通过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达到治疗效果;接着,教育领域通过研究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在工业领域也出现通过提高员工和管理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绩效促进企业发展。 在教育领域的研究中,研究者一开始主要聚焦在有情绪问题、人格障碍或行为障碍的学生,通过提高这些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学业成绩。随后研究者把自我管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扩展到了对普通正常学生的学业研究。这一研究的转移导致了自主性学习的研究热潮。

创业自我效能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创业自我效能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摘要] 创业自我效能是指个体能够成功地扮演创业者角色和完成相应创业任务的自信强度,是将美国心理学专家Bandura在1977年首次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引入创业领域后产生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拓展了创业研究的领域,丰富了创业理论的框架。同时,对创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为政府创业政策和教育部门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 [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创业;创业自我效能感;潜在创业者 创业自我效能(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是在班杜拉(Bandura)自我效能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创业这一特定领域后产生的一个新概念。它是伴随着创业研究者把创业研究的焦点从创业特质理论逐渐转移到创业认知理论的过程中而日益受到重视。先前的创业特质论研究期望通过考察创业者人格、态度与人口统计学特征来区分创业者与非创业者特质差别[1],然而他们得出的结论对创业者的解释力和对创业行为的预测力都比较低。因而,创业研究者希望通过借助认知研究[2]和社会认知理论[3]来解释和预测创业行为。创业自我效能感作为与创业者关系比较密切的认知因素,逐渐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 自我效能感是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直接影响人们的思维、动机和行为产生[4]。创业是一种高风险、高投入的社会活动方式。它的成功进展与创业者对自身能力、技能的感知程度和自信程度息息相关。因而,创业研究者把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活动结合起来,提出了创业自我效能感概念,并用它来解释和预测创业动机、创业意向、创业决策、创业绩效等[5]。 一、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理论和三元交互决定论是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思想。三元交互决定论以环境和人的认知及其行为的互动关系为视角来考察个体内在认知发展与外在行为表现。在认知和行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互动的环境因素和认知因素起着决定作用,但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作为心理预期或信念,在这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一)定义 自我效能感概念是美国心理学专家Bandura在1977年首次提出的,并被定义为个体在面对特殊情景下,对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展行动方案的判断与信念,它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对自身实现目标或完成特定任务的主观感受和自信程度,而不是个体所拥有的能力和技能本身[6]。Stajkovic和Luthans(1998)进一步提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信程度,这种自信使自己能在特定环境下调动必要的资源,从而成功地完成某项特定任务。 (二)测量

浅谈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浅谈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和策略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下,英语教学正从知识型教学转变为能力型教学,重点培养听、说能力,读写能力为辅,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语用能力。随之而改变的是教材重视语言功能,老师忽视语法功能。语法,慢慢成为了大家避而不谈的灰色地带。其实英语能力的综合提升,需要语法知识作为强有力的纽带,否则学生理解上支离破碎,运用语言频繁出错,语言表达左支右拙,直接影响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目前,小学英语语法面临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的严峻现状,本文就针对这些现状作策略分析。 一、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英语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它赋予语言以结构系统,指导语言正确、贴切地表达思想和传递信息。它有严密、科学的体系,是结合语言和语意的枢纽,是组词成句的粘合剂。【刘树伟. 浅谈高中英语语法[J]. 青春岁月, 2016(15).】因此语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小学的语法更不能一味地“填鸭式”教学,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一门外语时保持语法意识,懂得寻找语法规则,学会归纳语法规律,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虽然小学生特殊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对其语言输出、甚至英语学习有一定的阻碍,但是学好语法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从而建立语用自信心,为将来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基础。在小学阶段,语法知识教学和语言能力培养需要相辅相成, 才能相得益彰。 二、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 1、忽视语法教学,教学形式单一 新课程标准改革下,大部分老师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往往对语法教学存在忽视的情况。目前江苏省全面使用译林版新教材,其中高年级教材增加了Grammar time板块,其目的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明确说明:“语法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以指导他们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运用的能力。”教材的革新变化,让老师们措手不及。因此,很多老师每每上到语法板

自我概念研究四

自我概念研究四 1引言 1.1选题背景 近年来研究者们一直对自我概念的研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他们的研究结果使我们认识到自我概念在个体内部有着影响和谐统一的作用而且影响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看法以及对未来的理想和信念。因此正确认识准确把握青少年自我概念特点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对个体家庭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关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中存在横向矛盾:在同一时期发表的结果截然相反2005年左右时结果有好有坏到2010年左右青少年在自我概念量表上的得分总体水平不高因此对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研究得到比较准确的结论一方面帮助我们认识青少年自我概念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提示教育者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正确的自我概念。 本研究从中国知等期刊上搜集的关于研究自我概念的中研究结果存在纵向矛盾从2005年甚至是更早到现在这一段时间中过程的体现杂乱无章没有一个总体一致的分析。因此本研究认为采用分析的方法能使存在差异的结果得到总体一致的分析旨

在揭示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特点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理论依据。1.2概念界定 1.2.1 自我概念 本研究把自我概念定义为: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自我及其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各方面多层次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对自我和对他人关系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1]。 1.2.2 分析 分析在1976年由G.V. Glass正式提出思想的话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它总结了各种有“合并统计量”的。具体地说就是整合现有的、针对某个问题所进行的研究的结果。如果这些研究结果差异不大可对其进行平均;如果各研究结果间的差异比较显著分析就要进一步解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郭伯良、张雷)[2]。 但是虽然分析的技术具有许多优势但是它在心理与教育领域的运用还比较少比较局限。就以我国的两本心理学核心期刊为例在《心理科学》和《心理学报》上自2000年共发表分析有关文章15篇其中10篇是分析具体应用类文章5篇是技术介绍类文章。这主要是由以下因素造成:发表的具体研究类文章依旧不多达不到分析的要求没有进行分析的必要;其二是分析本身的局限性其本身是非实验研究并未能掌握所有的中所包含的被试情况具体施测方法;其三对于其他的过于依赖会受其他研究好坏的

中国民间美术研究之跳岭头论文

中国民间美术研究论文 题目:跳岭头之傩舞文化 姓名:王淼文 班级:09级(1)班 指导老师:蓝学会 学号:20094106139

中国民间美术跳岭头之傩舞文化 论文摘要:“跳岭头”又叫“岭头节”、“看岭头”、“傩舞”、“颂鼓”、“岭头调”、“跳鬼僮”,是钦州最古老的一种祭祀形式的带面具舞蹈,是一种驱瘟逐疫,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为目的的祭祀仪式。 关键词:跳岭头、傩戏、岭头节。 历史介绍 柯琳在《傩文化刍论》中介绍,傩可能产生在夏代中期,到商(殷)代已有定形。西周文献记载亦已有“天子傩”的说法,可见孔子时,国有“天子傩”(即国傩),百姓有“乡傩”(即乡人傩),“傩”已有一定的体制。 据民国三年《灵山县志》卷二十二《风俗志》记载:“八、九月各村多延巫师鬼童于社前,跳跃以编,始入室驱邪疫瘴,亦乃乡傩之遗意也。”这说明灵山县的“跳岭头”与古代的乡傩有血亲关系。这种带有古傩特征的“跳岭头”习俗,其最早文献见于明嘉靖《钦州志·风俗》载:“八月中秋,假名祭报,装扮鬼像于岭头跳舞,谓之跳岭头。”;清嘉庆《灵山县志》载:“八、九月各乡村多延师巫鬼童于社坛前赛社,谓之还年例,又谓之跳岭头”。男女聚观,唱歌互答,因而淫乐,遂假夫妇,父母兄弟恬不为怪。”据灵山县秦屋山村老艺人黄业高、秦宾缘介绍,该村自秦允函、黄志能立庙、立社起,就开始在村场跳岭头了。据秦家族谱,秦允函距今已有十七代,如按每代二十年推算,秦屋山村的“跳岭头”至少有三百四十年。 风俗简介 在广西南部地区的钦州、灵山、浦北一带,每年的农历八、九月份,大部分村庄以氏族为单位,陆续过“岭头节”。“岭头节”,部分地区又称“吃庙”,其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岭头节”中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是“跳岭头”,是一种为村屯辟邪收妖除瘟、祈求庄稼丰收、人畜平安、保护村屯清吉所进行的一种宗教活动,因其多在村边缓坡岭头上举行,故称为“跳岭头”。祭祀过程中一人击象鼓指挥全局,二人敲锣配合鼓声,老道公跟随音乐节奏,有次序地完成每一个程序。它的特点是歌时不舞,舞时不歌。各村每年都在农历八至十月这段时间内举行一次,历次遵循,已成惯例,故又称“还年例”。 主要内容 2006年,“跳岭头”被确定为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跳岭头”又叫“岭头节”、“看岭头”、“傩舞”、“颂鼓”、“跳鬼僮”,它是钦州最古老的一种祭祀带面具舞蹈。民众用之祈求风调雨顺,年景丰收。其装演则如黄金四目,执戈扬盾之制,先于社前跳跃以遍,始入室驱邪疫瘴疠,亦乡傩之遗意也。”这种傩戏沿袭了商代傩舞的基本特征,成为桂西南地区独特的民间表演艺术。从现在还跳的几个舞蹈的特征动作---击掌转身装山字头等舞姿看来,它与

大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现状分析与培养研究

大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现状分析与培养研究 院系: 姓名: 班级: [摘要]在活动中,大部分的幼儿在上课时基本能够认真听讲,自制力和自觉性比较高,但仍有部分幼儿上课时喜欢做小动作,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在游戏规定场地里乱跑,注意力不能集中,易受其他幼儿的活动的干扰。为了让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更快地适应社会,教师应该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独立意识,以此来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关键词] 大班幼儿自控能力培养 一、引言 自我控制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内在的一种自觉的能动力量,是个人对自己行为有所控制的体现。它主要指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控制主体自身的一种特殊的能动性。幼儿自制力主要表现在通过抑制直接的、短期的欲望而控制冲动性的能力,是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极其重要成分。自觉性指人对行动目的和行动动机有清楚而深刻地认识,并受社会的规范调节支配,即使在无人监督情况下,也坚持原则,使行动达到既定目的。坚持性是指个人在行动中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完成目的的品质。自控能力的发展对幼儿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幼儿要完成在社会中的每一项任务,就必须要学会自我控制。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水平处于一般的阶段,还没有达到高度灵活的自我监督调节,实现幼儿的自我控制的灵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仍存在各方面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到处可见体现幼儿缺乏自控能力的各种行为表现,入园时不能自觉做好入园准备,把书包放好;参加集中教育活动时不能认真听课,喜欢做小动作,说各种无关的话,与身旁伙伴嬉戏打闹;参加游戏活动时注意力不集中,只有三分钟热度,有始无终;进行区域活动时,一个区里的任务还没完成就跑到了其他区域;排队的时候与前后的同伴说话等,这些现象都反映了幼儿在自我控制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促进幼儿的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

情绪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情绪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摘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个体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结构、作用机制、发展特点、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梳理,并对有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的干预及培养进行展望。 关键词: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作用机制;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干预及培养 一、情绪自我效能感概念 Bandura(1986)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与能力有关的概念,指的是个体应付或处理环境事件的效验或有效性。作为自我的一个方面,它是指个体以自身为对象的思维的一种形式,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层面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Schultz(1990)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及自信、自重与自尊等方面的感受。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egulatory Emotional Self-Efficacy)概念最早由意大利心理学家caprara等人提出。Caprara等人(1999)认为个体在管理日常情绪体验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不仅在于个体的管理技巧和能力,还在于不同个体对调节自我情绪的能力干上有很大差异,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异。Bandura等人(2003)同样强调个体管理情绪生活的能力感,他们认为个体具有自我情绪调节技巧是一回事,在不同的场合中能够坚持运用这些技巧是另外一回事。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Bandura,caprara等,200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身情绪的形成、保持、回避和抑制能力的评价及对内部情绪调控的信心/信念(Caprara, Alessandri&Eisenberg, 2012)。 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结构、作用机制 1.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结构与测量 Watson &Tellegen(1985)认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分为两个维度:感受正性情绪的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expressing positive affect , POS)和调节负性情绪的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managing negative affect , NEG)。感受正性情绪的自我效能感指个体面对成功或其它愉快事件时,体验或表达注入快乐、热情、自豪等整形情绪的效能信念(Bandura etal ., 2003; Caprara & Gerbino , 2001) 。调节负性情绪的自

小学英语语法文献综述

浅谈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研究综述 教师教育学院小教08英语周青指导老师:胡锋吉 【摘要】现在很多人对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小学英语教学只有一条原则,就是培养兴趣,语法不要碰或者少碰。甚至很多老师也“谈语法教学而色变”,他们认为小学阶段只要学生能够套用课本句型进行交际就算达到了教学的目标,语法不用再教了,进行语法教学就意味着违背了新课标的精神。 【关键字】语法小学英语教学综述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一直都被英语教师忽视的一个环节,认为学生只要能交际就可以。但在教学中也不难发现,学生在口语表达时时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语法错误。如:I am girl. He like singing. She mother is a doctor等。这些不和谐因子的出现干扰了学生对语言的正确理解,阻碍了语言运用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的教材中出现了许多的语法知识,例如名词单复数、4个基本的时态、句子的种类,等等。这么多的语法知识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梳理,学生就无法正确地使用语言,用英语进行交际就变成了空谈。如果说学习英语是在建构语言大厦,积累词句是添砖加瓦,知晓文化是装潢设计,了解语法就是搭骨建架。学习语法到底重不重要?如何将枯燥的语法变得生动活泼,便于学生学习?……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思。 一、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必要性 1、小学英语课堂中学生掌握语法是十分必要的 《新课标》中提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特点是要改变传统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并积极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但如果只注重语言的交际能力,而不关注语言中语法规律的学习,那么提高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必将是空中楼阁。所以刘道义指出,任务型教学模式并不排斥交际型语言训练,并且在任务型教学中如果完全不搞语言操练,不教语法,那英语教学势必会出现困难,也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早期在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开展的浸

近十年汉画像石中的汉代乐舞研究综述

近十年汉画像石中的汉代乐舞研究综述 文学院 10级1班宁夏学号:2010013666 摘要:汉代画像石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汉代歌舞是中国古代歌舞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画像石上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乐舞图像将二者完美的结合,不仅再现了雄浑广博的大汉风韵,更体现了当时文化繁荣、气势恢弘的时代精神。近十年,随着汉代画像石的不断挖掘,对汉代画像石上的汉代乐舞研究也日益繁盛。本文将从汉代乐舞画像石的地区分布及特征、乐舞类型、审美以及影响四个方面对近十年来关于汉画像石上的乐舞研究进行整理。 关键字:汉乐舞画像石分布地区乐舞类型审美影响 一、汉代乐舞画像石分布地区及特征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汉画像石的分布十分广布,卫雪怡在《汉画像石的乐舞研究》中对汉乐舞画像石的区域分布及特征进行了阐述。她将汉乐舞画像石分布地区分为四个大区域,分别是:画像石数量最多、分布区域最广的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河南省中部的广大区域;以南阳为中心,包括湖北省北部地区在内的区域;以成都、重庆为轴心的川渝地区和陕北、晋西地区。以山东为首的第一个分布区域受儒家文化和道家升仙思想影响颇深;以南阳为代表的第二个区域受楚文化影响最大,长袖细腰、轻盈飘逸的楚舞风格、小型乐队的表演艺术等形式是此区域汉乐舞画像石的主要艺术特征;以成都、重庆为轴心的第三个区域深受巴渝文化影响,浓郁的西域文化风貌,手持鼗鼓和排箫的伏羲、女娲图以及独特的巴人民间舞蹈是本区乐舞汉画像石最为显著的艺术特征;陕北、晋西地区的乐舞画像石以剪影似的科化手法、鼓员敲击建鼓是动作缺乏舞蹈性、长袖舞伎人衣长袍、挥广袖舒缓而舞为主要艺术特征。除了以上四大汉乐舞画像石区域,卫雪怡还阐明散见于各省的画像石也不少,但数量有限、画面表现内容相对单一,不具有代表性和区域性特征[1]。关于汉乐舞画像石地域分布,吴金宝对于分布区域划分和特征描述与卫雪怡大致相同但稍有差异,他从深沉厚重的苏鲁豫皖边界区的艺术风格、迤逦灵动、迷离浪漫的南阳区乐舞艺术风格和博采众长、独具特色的四川去乐舞艺术风格对目前各地出土的汉代乐舞画像石的内容、形式、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描述总结[2],对于相关方面的研究有一定价值。关于汉代乐舞画像石地区分布的研究梁宇在《从汉画像砖石上寻访汉代舞蹈》[3]中也有简单阐述,但是分类不如前两位清晰、描述也没有前两位详细。 除了对汉代乐舞画像石整体分布及特征的研究以外,对各代表区域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其中对南阳地区的汉代乐舞画像石研究最为突出:王松阳从图像学角度,以汉代画像入手,探讨了百戏中舞蹈艺术的形式与内容,女乐歌舞表演的技术和韵味,“四夷”之乐与汉乐舞的融合与繁荣,以及汉代贵族间自娱性的即兴舞蹈和礼仪性舞蹈“以舞相属”风俗等方面对南阳汉代乐舞画像石进行了研究[4];黄茜文以南阳汉代画像石中的乐舞图像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通过乐舞图像中的舞姿形态、表演形式以及对汉代社会文化娱乐生活的折射等方面来追溯汉代艺术的嬗变轨迹[5];田平以南阳汉乐舞画像石为标准从六个方面欣赏汉画像乐舞艺术的审美内涵:飘逸轻盈奔放的舞技给人一种艺术美的享受;用生动形象演绎出震人心弦的旋律美;舞蹈者妩媚动人的形象给人一种自然美的愉悦;夸张变形,出奇制胜;寓巧于拙,稚拙朴实之美;“形神兼备”——汉画乐舞具有传情达意的美学意蕴 [6];王蕊研究的是南阳汉画像石刻与汉乐舞融合所产生的双向审美效应的表现和内在成因与机制[7];王孟秋则是对南阳汉画像石中常见的几种乐舞形式——建鼓舞、长袖舞、盘鼓舞进行了探讨,讲述它们各自的舞蹈艺术特点,分析了汉代乐舞繁荣的原因。通过研究汉画像石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综述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综述 摘要:自我控制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体现的功能,是个体一种内在能力,外在表现为一组相关行为,是个体自主调节(监控)自己行为使其与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适应的能力。幼儿期是培养自我控制的关键时期,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研究的同时,提出了培养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干预对策。 关键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 关于在日常家庭和学校环境中,什么是儿童自我控制的定义,不同理论流派的心理学家在各自的研究中使用不同的概念和术语,例如冲动控制(impulse control)、顺从(compliance)、自我控制(ego-control)、自我调节/自我控制(self-regulation/self-control)、抑制性控制(inhibitoy control)。而在不同的概念框架下,对于自我控制发展的描述也用截然不同。Vaughn和Kopp(1984)指出:自我控制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所体现的功能,是个体一种内在能力,外在表现为一组相关行为;是个体自主调节(监控)自己行为使其与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适应的能力。自我控制引发或制止特定的行为,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抑制冲动行为、抵制诱惑、延缓满足、制定和完成行为计划、采取适应于社会情景的行为方式。我国学者如朱智贤则从儿童个性发展角度研究,指出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心理成份之一,是个体对自身心理和行为的控制。并依据控制对象的不同将自我控制分为对内在心理历程的控制和对外在行为方式的控制两个方面,如行为的自觉性和对动机的自我控制属于对内控制,而行为的坚持性、自制力、独立性及对情绪反应的控制属于对外控制范畴。 一、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早期表现 早期儿童自控的最典型的表现是对母亲指示的服从(compliance)和延迟满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服从是最低水平的依从行为,儿童仅仅为获得奖赏或逃避惩罚而遵循规则或习俗。这类儿童对行为的社会性意义缺乏认识,只能在成人直接的监督下才可能完成对其的行为要求。延迟满足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Mischel提出的延迟满足含义是,为了以后获得更大的报偿而延迟立即就可得到的满足。在80年代初,Karniol、Miller指出,在现实情境中儿童极少会面临这样的选择情境,即一个小的立即就可以获得的满足与一个较大的但需要忍耐一段时间的奖赏。更多时候,是因为父母的要求而延迟满足。因此,Karniol、Miller 提出了延迟满足的EID(externally imposed delayed reward)范式,即儿童因外界的要求而延迟满足。[1](P. 293-307)这种研究范式很快就得到了大多数发展心理学研究者的认可。Vaughn,Kopp等人在一项研究中,采用了三个延迟满足任务。这三个任务都是采用的EID范式,第一个为电话任务(Telephone task),要求孩子不去碰他们伸手就能拿到的一个有趣的玩具电话,等到下一个游戏时再玩;第二个称为葡萄干—杯子任务(Raisin-cup task),将孩子喜欢吃的葡萄干(或其它孩子喜欢吃的食物)放在一个杯子下面,要求孩子在实验者允许之前不去碰那个杯子;第三个任务称为礼物任务(Gift task),要求孩子在实验者完成一项工作之前不要打开装着礼物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以南京市大学生为例 摘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是大学生活质量的反映,对其身心健康及其成长与发展都有积极影响,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的意义。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有密切关系,并且对主观幸福感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以南京市大学生为对象,考察了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密切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水平起到正向预测的作用。自我效能感越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 Abstract:The status of the collegestudents'subjective well-being isareflectionof thequalityof university life,their physicaland mental health and theirgrowth and development hasapositive impact,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 ewell-beingresearch hasthevital significanc e.There isa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fficac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andhas important influenceon subjective well-being. Collegestudentsin nanjing city asthe object,this study examined students'self-efficacy andtheclose relationshipbetwee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collegestudents' self-efficacy and there isa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ve well-beingand self-efficacy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level havetheeffectof forward prediction. Sel f-efficacy is higher,thehigher the levelof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论英语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开题报告

论英语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开题报告 作者姓名:朱明月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国内外研究动态: 长期以来,教育界关于英语语法的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一直莫衷一是。有些人认为,语法知识是不能通过表述的规则传授的,而是在接触目的语中潜意识地习得的。只要平时多做模仿练习,多听英语磁带,多和善英语之士交谈便可以自然地掌握相关语法。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往往只注意书本上现有知识的传播,包括词汇的背诵、对话和课文的讲解,而常常一带而过或忽略课本内缺乏的有关句法结构的系统讲解。对学生真正怎么“学”,“学”多少,“学会”多少却关注较少。即使有的教师会在上课时讲解语法,但大多采用的是那种就事论事的阻断

式、割裂式的讲解和翻译模式,往往给学生造成一种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无序”或“雾里看花”的感觉。由于对英语语法重要性的忽略或语法讲解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不当,许多学生到了大学之后其语法知识薄弱、句法概念不清、语言运用能力差等缺陷便暴露无遗。他们所写、所译的东西错漏百出,让人觉得啼笑皆非。同样,在阅读理解中遇到长句、难句时,他们也不能正确地剖析句型结构,只能囫囵吞枣、一知半解、甚至是主次颠倒或完全错误。据不完全统计:大约80%的大学生坦言其英语考试成绩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句法结构的概念模糊再加上词汇量少,到考试时一遇到阅读、词汇、语法、翻译或写作时就会方寸大乱。在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强调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便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还语法教学本来面目”、“让语法教学重返课堂”的呼声在英语教学上越来越强烈。 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而言,他们毕竟没有使用目的语的环境,那么他们就很难及时、准确地辨别和判断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义特征和差异。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对语法的学习便显得尤为重要。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说过:“一个学习语言的人应该有识别句子是否合乎语法规则的能力和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的能力……。”章振邦、张月祥等人也认为语法是语言的结构形式和组织规律,是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据以组词成句,使语言具有明确的意义并能为对方所理解的一套规则,是必须掌握的知识和培养语言技能的重要环节。

自我概念研究综述

自我概念应用研究综述 ? ? ? ? 摘要:自我是整个人格的核心,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认识和知觉,对个体的发展和社会交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人们在越来越承认和重视自我概念的同时,对其内涵、结构等具体问题却存在着分歧,使自我概念成为一个非常模糊和极具争议的概念。本文主要对自我概念在不同年龄段学生中的发展情况以及在各个不同领域的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梳理,并探讨其研究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自我概念发展应用小学中学大学 ? 1.????? 内涵及构成 1.1内涵 自我概念是个性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领域,也叫做自我知觉、自我图式或自我结构,指的是个体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景、社会比较等多种途径形成的对自身生理状况、心理特征、社会属性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认识。 ? 1.2结构 对自我概念的研究,有两种取向:一种是以James为代表的理论建构取向;一种是心理测量学的研究取向。主要的自我概念结构理论有:詹姆斯的自我概念结构理论、罗杰斯的自我概念结构理论、马卡斯的自我概念结构理论、Shavelson等的自我概念多纬度层次理论模型。 ? 2.形成与发展 哈特曼把自我从弗洛伊德自我本能概念的束缚下解脱出来,认为自我与本我是彼此独立存在的两种独立机制。埃里克森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自我是过去与现在经验的综合,自我有遗传、生理上的因素外,还受文化、历史因素的影响,并强调社会环境在自我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凯利也认为一个人是在观察自己和他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基础上形成我—非我的观念,由此界定自我,确定个人的概念系统。库利和米德对自我的来源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深层次的研究。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认为自我实际是“社会我”,个体主要是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形成自我的,强调了自我的社会性,米德承认且发展了库利的观点,指出自我来源于社会互动,个体在交流中学会了用他人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就产生了最初的自我,要发展成完整意义上的自我,必须以社会作为镜子,强调社会外在因素在自我形成中的作用。沙利文受库利和米德的影响,十分强调自我发展的社会、人际关系基础,强调家庭成员对儿童自我形成的直接作用,认为“自我”概念只有在人与人关系中才能进一步得到发展。由此可见,自我概念从作为一种本能到重视人际关系基础,最终形成决定于广阔的社会文化环境。Eormuth则从生态系统观来把握自我概念的发展,把客体、他人和环境整合为一个自我生态系统,认为自我概念与自我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互动中驶向动态平衡。 自我概念发展变化的过程,也体现在实证意义方面的研究。弗洛伊德派别指出儿童期是自我概念形成和建立时期。Anderson认为生命的第一年对自我概念发展最为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概念的发展存在起伏现象。一般认为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发展是U字形曲线,在青春期开始下降,到青春期后期或成年又回升。Freemen的研究也发现自我概念的这种发展曲线的起伏变化现象。国内的一些相关研究的结果与上述结论相类似。

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研究综述

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研究综述 宋 辉 杨丽珠 摘 要 自我控制对于人成功地适应社会相当重要,儿童期正是自我控制产生形成的重要时期。本文综述了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自我控制的结构;(2)自我控制的发生与发展;(3)自我控制发展的影响因素;(4)自我控制与个性发展关系。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提供借鉴,为培养儿童自我控制提供心理依据。 关键词 自我控制 结构 发生与发展 影响因素 自我控制与个性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部限制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排除干扰,采取某种方式,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自我控制对于人成功地适应社会相当重要,它是一个人良好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儿童期正是自我控制产生形成的时期,对儿童自我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拟对国内外关于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研究作一概述,以供借鉴。 一、有关自我控制结构的研究 自我控制是心理能动性的重要表现,是心理的整体功能,它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活动系统。有人将自控能力分为外显行为的自控和内隐行为的自控。外显行为的自控包括对情绪的控制、坚持性、自制力和独立性四个因素;内隐行为的自控包括对动机的控制和自觉性两个因素(谢军,1994)。还有的研究者对涵盖自控含义的自我监控结构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把自我监控分为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自我指向型和任务指向型自我监控;自我监控的一般——特殊结构;自我监控的微观——宏观结构;自我监控的隐密——外显结构;自我监控的发生结构(董奇等,1996)。Zi m m er m an提出自我监控“W HWW”结构,认为自我具有动机自我监控、方法自我监控、结果自我监控和环境自我监控四维结构(Zi m m er m an,1994)。 国外对自控结构成分的研究具体体现在对自我调控的不同定义上,认为自我调控是一个复杂的构成物。它是一种遵照要求的能力;根据情境要求引发并结束活动的能力;在社会和教育的环境下调节言语的强度、频率和持久性并控制行为的能力;延缓实现一个渴望目标的能力;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情况下形成社会赞许行为的能力。 总之,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自我控制的结构有一定成效,但儿童自我控制结构的年龄特征研究还不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二、儿童自我控制发生与发展的研究 人类个体绝非一出世就具备了控制自己的能力。儿童是在生理不断成熟的条件下,在成人的指导教育下,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不断交往发展各种心理能力,并逐渐克服其冲动性,学会控制自己的活动的。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获得是通过一步一步的学习过程完成的。幼儿的行为缺乏思考,冲动性是幼儿行为的主要特点。儿童控制自身冲动的能力有极大的个别差异。有些儿童能够很好地忍受正常的挫折,有些儿童则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拒绝或延迟满足,并表现为大发脾气或其他一些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有“行为问题”的儿童大多数是后一 本文于1999年3月20日收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6期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113515775.html,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及对策 作者:赵宇峰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9年第01期 摘要:英语是当今世界最受通用的一门语言,是国际交流主要的语言,由此可见英语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当然在英语的学习过程当中,语法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们学习了单词,是需要良好的语法来将其串联起来的。没有语法所学的英语在实际生活当中也无法得到真正有效的使用。但是目前教师们的初中英语语法知识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发展。以下我便提出几点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语法;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1-0101-01 英语语法是英语这门语言的核心内容,中学时期的语法教学一直是国家外语教育部门所重视的问题,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英语语法教学也涌现了众多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教学方法。但是在不断的改革中我们都太过注重于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语法知识的教学,导致学生们的英语语法水平越来越低,严重阻碍了生活中进行应用的能力,也影响了学生们的英语学习水平。因此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做出及时的改正,以让英语教学焕发新的光彩。 1.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观念不正确。 虽然教学改革不断的在进行推进,但是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观念上还是无所改进,对于英语语法的讲授还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很多时候对于英语语法的讲授不是很透彻,学生们刚了解了一个皮毛,教师就要通过大量的复习题来对学生们进行乏味的巩固,学生们不仅仅会觉得非常的无趣与乏味,更会因为这样反复的练习对英语语法的学习产生非常厌烦的情绪。这种语法教学没有太大意义,只是为了应试教育的考试。这样的观念,是非常不利于学生们英语学科方面的发展与提高的。所以要想更好的促进学生们的英语学习,教师应当立即对这方面进行改正。 1.2教学方法单一。 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是不应当脱离生活实际情境的。但是目前在初中英语的语法教学中教师们的教学方法太过单一,只是利用一種照本宣科的讲授法,老师在讲台上将枯燥的语法知识进行讲述,学生们将教师在讲台上所展示的知识利用笔记进行记忆。很多教师也只是照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作者:林玉庆来源:本站原创添加日期:09-07-12 19:58:14 点击:2495 摘要: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其一般学习论观点的逻辑产物。本综述主要介绍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概念界定、形成机制、培养途径、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自我效能理论的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社会学习理论归因理论 一、引言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一书中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并在其以后的著作中逐步形成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框架体系。自我效能感被人们接受以后,广泛的应用在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二十多年来,人们围绕着自我效能感这一研究课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在理论和实践成面上取得了一定的共识。 二、自我效能感的界定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正在逐渐成熟的概念。目前尚无共同认可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综述已有研究我们可以概括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正在逐渐成熟的概念。目前尚无共同认可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综述已有研究我们可以概括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 1、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A.Bandura,1986)。 2、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Schultz)。 3、是使个体能够有效的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Barfield,1974)。 4、是个体对特定环境作出反应的一种心态(Ashton&Webb,1986)。 5、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影响成绩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感觉(C.Midgley)。 6、是个人对自己所从事某种工作所具能力以及对该工作可能做到地步的一种主观评价(张春兴,1991)。 7、是个体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周国韬、戚立夫,1993)。 8、是个体对自己所采取的行为影响行为结果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自我体验(杨心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