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基础高职第三章

经济学基础高职第三章

经济学基础高职第三章
经济学基础高职第三章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基本概念:

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2.消费者均衡

3.无差异曲线的意义、性质及无差异曲线和边际替代率的关系

4.总效应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总和

5.消费者剩余

二、选择题:

1.某消费者偏好X 商品甚于Y 商品,是因为( ) 。

A 商品X 的效用大

B 商品X 价格低

C 商品X 稀缺

D 商品X 是满足精神需要的

2.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 。

A 为正且不断增加

B 为正且不断减少

C 为负且不断增加

D 为负且不断减少

3.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则边际效用( ) 。

A 达到最大

B 为零

C 为正

D 无法确定

4.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想要有的数量都已经满足了,这时( ) 。

A 边际效用最大

B 边际效用为零

C 总效用为零

D 总效用最小

5.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 ) 。

A 取决于它的价值

B 取决于它的价格

C 不可比较

D 可以比较

6.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 。

A 消费者偏好

B 消费者收入

C 所购商品的价格

D 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7.某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图包含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因为( ) 。

A 收入时高时低

B 欲望是无限的

C消费者人数多D商品的数量多

8.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A可以替代的B完全替代的

C互补的D互不相关的

(设横9?若某条无差异曲线是水平直线,这表明该消费者对()的消费已达饱和。

轴表示X,纵轴表示Y)

A商品Y B商品X和商品Y

C商品X D商品X或商品Y

10. 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不同的效用水平,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相同的效用水平,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

C不同的效用水平,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

D相同的效用水平,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相同

11. 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一点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A价格之比B数量之比

C边际效用之比D边际成本之比

12. 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增加,但收入不变,预算线将()。

A向左下方平移B向右上方平移

C不变D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移

13. 商品X和Y 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收入都按同一比例增减,则预算线(

A向左下方平移B向右上方平移

C变动D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移

14. 从下图预算线AB可知,商品X的价格是10元,商品Y的价格应时(

A 10元

B 20元

C 30元

D 50元

15. 预算线反映了()。

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B消费者的偏好

C消费者人数D货币的购买力

16. 在消费者均衡点以上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

A大于预算线的斜率B小于预算线的斜率

C等于预算线的斜率D以上均有可能

17.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如果某种非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消

费者则会()这种商品的购买。

A增加B减少C不改变D增加或减少

18. 已知消费者的收入是100元,商品X的价格时10元,商品Y的价格是5元。假定他打算购买7单位的X和6单位的Y,这是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是50和

A停止购买B增购X,减少Y的购买20。如果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

24. 若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 弃(

)单位X 而获得一单位 Y 。

,则消费者有更多的 X 时,他愿意放

C 减少X 的购买,增购 Y

D 同时增购X 和Y

D 都不正确

A 增购X ,减少Y

B 减少X ,增购Y

C 同时增购X 、Y

D 同时减少X 、Y

21. 假设某消费者对商品 XY 的效用函数是 别是 10、5,则 XY ( )。 A 完全互补

B 是完全替代

C 即可能是完全互补,也可能是完全替代

D 即不可能是完全互补,也不可能是完全替代

22.

递减,

和 必定(

)。

A 同时递增

B 同时递减

C 递增,

递减 D

递减,

递增

23.

如果有A 、B 两个消费者,对于 A 来说,以商品X 替代商品Y 的边际替代率为3, 对于B 来说,以商

品X 替代商品Y 的边际替代率为 5,那么AB 之间发生的交换是(

)。

A 用X 从A 处换得更多的Y

B 用Y 从A 处换得更多的X

C 用X 从A 处换得更多的 Y 或者用Y 从乙处换得更多的 X

D 不用交换

19.下列效用函数与

相同的是()。

20.已知X 、Y 的价格 、 ,当 将()。

时,消费者为达到效用最大化,他

,商品XY 的价格分

A停止购买B增购X,减少Y的购买

B 2 C1 D 0.5

25. 在均衡条件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总效用一定(B )它所支出的货币的总效

用。

A小于B等于C大于D无法确定

26 ?消费者的偏好不变,则()也不变。

A均衡点B满足

C无差异曲线D购买的商品数量

27.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

A

B货币在每种用途上的边际效用相等

C MU= P

D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

28. 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呈45。线性,价格为1000元,当产品价格提升到2000元时

将无人购买,如果决定提价到1500元,其销售收入将()。

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

29. 下列()为吉芬商品。

A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均为正

B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均为负

C需求收入弹性为正但需求价格弹性为负

D需求收入弹性为负但需求价格弹性为正

30. 某些人在收入较低时购买黑白电视机,而在收入提高时,则去购买彩色电视机,黑白电视机对这些人来说是(C )。

A生活必需品B奢侈品C劣质商品D吉芬商品

31. 在其他情况不变时,某低档商品的价格

下降,()。A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

B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减少

金融经济学复习资料整合

金融经济学总复习 什么是金融经济学? 金融经济学是一门研究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科学,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是否还能完全指导所有的经济主体(个人、机构、企业和政府等)在参与金融活动中所做的决策。它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内发展了金融理论的主要思想,并以此思想来观察金融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和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中探索金融交易过程中所蕴涵的经济学的普遍规律。 ?所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不确定性金融市场环境下的金融决策和资产定价。 金融产品是指在金融市场交易的有价证券,如银行存单、票据、债券、股票以及各种衍生证券等;或称之为金融工具,实际上金融工具可以理解为市场普遍接受并大量交易的标准化金融产品。 金融产品(证券)的特殊性 ?对未来价值的索偿权:即购买并持有一项金融商品,取得了对该项商品未来收入现金流的所有权。 ?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由信息决定价格 金融产品的现金流特性 流动性——是指金融商品的变现能力和可交易程度 收益性——是指预期收益,是未来各种可能情况下实际发生的收益的统计平均收益 风险性——实际发生的收益对预期收益(即平均值)的偏离程度,用收益的方差或标准差度量,且二者都是统计平均值 金融决策分析的三大原理或三大支柱 ?货币的时间价值原理:是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获得的等量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 ?资产价值评估原理:一价原则 ?风险与收益权衡原理 金融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三个核心问题 1.不确定性条件下经济主体跨期资源配置的行为决策; 2.作为经济主体跨期资源配置行为决策结果的金融市场整体行为,即资产定价和衍生金融资产定价; 3.金融资产价格对经济主体资源配置的影响,即金融市场的作用和效率。 三大基础理论体系 (1)个体的投资决策及资产组合理论:证券组合理论 (2)公司融资决策理论:MM定理 (3)资本市场理论:EMH 金融经济学分析方法:绝对定价法与相对定价法 绝对定价根据金融工具未来的现金流特征,运用恰当的贴现率将现金流贴现成现值,该现值即绝对定价法要求的价格。优点:比较直观,便于理解普遍使用;缺点:金融工具(特别是股票)未来的现金流难以确定;恰当的贴现率难以确定 相对定价法:是利用基础产品价格与衍生品价格之间的内在关系,直接根据基础产品价格求出衍生品价格。优点:定价公式没有风险偏好等主管变量,容易测度;贴近市场 ①均衡定价法则: 在给定交换经济、初始财富、经济主体的偏好和财富约束下的期望效用最大、市场完全竞争等条件下,当每个投资者预期效用最大化、没有动力通过买卖证券增加自己的效用时,市场达到均衡,此时的证券价格是均衡价格。均衡定价的经典模型:CAPM ②套利定价法则 通过市场上其它资产的价格来推断某一资产的价格,其前提条件是完美的证券市场不存在套利机会。如果两种期限相同的证券能够在未来给投资者提供同样的收益,那么在到期之前的任何时间,两种证券的价格一定相等,即所谓的“一价原则”。

初级经济法基础_第三章 第八节 结算纪律与法律责任_2013年版

1、甲公司因结算需要,向W银行申请开立一般存款账户。W银行为该账户办理付款业务的起始时间是()。 A:正式开立该账户之日起 B: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备案之日起 C:正式开立该账户之日起3个工作日后 D: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备案之日起5个工作日后 答案:C 解析:根据规定,存款人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自正式开立之日起3个工作日后,方可使用该账户办理付款业务。 2、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银行卡分类中,以是否具有透支功能划分的是()。 A:人民币卡与外币卡 B:单位卡与个人卡 C:信用卡与借记卡 D:磁条卡与芯片卡 答案:C 3、甲公司持有一张商业汇票,到期委托开户银行向承兑人收取票款。甲公司行使的票据权利是() A:付款请求权 B:利益返还请求权 C:票据追索权 D:票据返还请求权

答案:A 解析:付款请求权,是指持票人向汇票的承兑人、本票的出票人、支票的付款人出示票据要求付款的权利,是第一顺序权利。 4、甲公司将一张银行汇票背书转让给乙公司,该汇票需加附粘单,甲公司为粘单上的第一记载人,丙公司为甲公司的前手,丁公司为汇票记载的收款人,下列公司中,应当在汇票和粘单的粘连处签章的是()。 A:甲公司 B:乙公司 C:丙公司 D:丁公司 答案:A 解析:根据规定,票据凭证不能满足背书人记载事项的需要,可以加附粘单,粘附于票据凭证上。粘单上的第一记载人,应当在汇票和粘单的粘接处签章。所以答案是A. 5、甲公司成立后再某银行申请开立了一个用于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的账户,该账户性质属于()。 A:基本存款账户 B:一般存款账户 C:专用存款账户 D:临时存款账户 答案:A 解析:根据规定,基本存款账户是存款人因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需要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存款人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收付及其工资、奖金和现金的支取,应通过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经济学基础)只是分享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教学目的:本章通过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来分别分析需求曲线背后的消费者行为,并从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推导出需求曲线。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理解一些基本概念,并能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分析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购买选择行为;并能运用有关原理对某些现实现象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用图形描述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掌握消费者均衡的公式,并能理解其经济学含义;了解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了解消费者预算线的含义;用图形说明如何达到消费者均衡,以及计算消费者均衡。 教学重点难点: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和特点;边际替代率的概念及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对消费者均衡的分析;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分析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总效应。 教学时数:4课时 前一章曾经假定,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具有反方向关系,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具有同方向关系。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定关系存在,也就是反映这种关系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是如何形成的?这就要分析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 本章消费者行为理论,其中心是说明消费者在某些约束条件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根据对效用能否计量加总的理解,西方经济学有两种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法:基于基数效用论上的边际效用分析法和基于序数效用论上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第一节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2课时) 引言:从朝三暮四的故事引出消费者偏好的概念 一、基本概念 1.欲望与效用 消费者行为的出发点是欲望,它是指消费者对物品的一种缺乏的感觉和想得到满足的愿望。它是人们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动机,推动消费者从事劳动、决策购买、实现消费,最终获得满足。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感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当较低层次的欲望满足或基本满足后,就会产生新的或更高层次的欲望。这

2020初级会计资格考试辅导(《经济法基础》第三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练习题及答案20190325e

2019 初级会计资格考试辅导 (《经济法基础》第三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应于( C )内对开户银行报送的核准类账户的开户资料的合规性予以审核,符合开户条件的,予以核准。 A. 2 日 B. 5 日 C. 2 个工作日 D. 5 个工作日 2. 基本存款账户是存款人的主办账户。下列关于基本存款账户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D )。 A. 异地常设机构可以申请开立基本存款账户 B. 一个单位只能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 C. 可以办理存款人日常经营活动中的资金收付 D. 工资、奖金的发放禁止从基本存款账户中支取 3. 下列银行结算账户中,不得支取现金的是( B )。 A. 个人银行结算账户(Ⅰ类户) B. 一般存款账户 C. 基本存款账户 D. 党、团、工会经费专用存款账户 4. 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信用卡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B )。 A. 信用卡持卡人通过ATM等自助机具办理现金提取业务,每卡每日累计不得超过人民币 1 万元

B. 信用卡透支利率的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8 倍 C. 信用卡溢缴款是否计息及其利率标准,由发卡机构自主确定 D. 发卡机构向信用卡持卡人提供超过授信额度用卡的,不得收取超限费 5. 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预付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 预付卡以人民币计价,不具有透支功能 B. 记名预付卡可挂失,可赎回,不得设置有效期 C. 不记名预付卡有效期不得低于 5 年 D. 单张记名预付卡资金限额不得超过5000 元,单张不记名预付卡资金限额不得超过1000元 6. 开证行、保兑行、议付行未在信用证有效期内收到单据的,开证行可在信用证逾有效 期( A )后予以注销。 A. 1 个月 B. 3 个月 C. 5 个月 D. 6 个月 7. 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托收承付的表述错误的是( D )。 A. 收付双方使用托收承付结算必须签有符合《合同法》规定的购销合同,并在合同上明确约定使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 B. 收款人对同一付款人发货托收累计3次收不回货款的,收款人开户银行应暂停收款人向该付款人办理托收 C. 付款人累计3 次提出无理拒付的,付款人开户银行应暂停其向外办理托收 D. 只有验单付款的付款人可以在承付期内提前向银行表示承付,并通知银行提前付款,银行应立即办理划款 8. 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委托收款的表述错误的是( A )。 A. 委托收款只能在同城使用 B. 委托收款以银行以外的单位为付款人的,委托收款凭证必须记载付款人开户银行名称 C. 委托收款以银行以外的单位或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个人为收款人的,委托收款凭证必须记载收款人开户银行名称

金融经济学复习

金融经济学复习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1、请阐述金融学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关注的焦点。(5分) 金融学关注的焦点是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效率。在微观层面,配置效率关注的是经济参加者如何使用他们所拥有的资源来最优的满足他们的经济需要。在宏观层面,配置效率关注的是稀缺资源如何流向最能产出价值的地方。 2、金融经济学关心的三个主要问题是什么(5分) (1)个体参与者如何做出金融决策,尤其是在金融市场中的交易决策(2)个体参与者的这些决策如何决定金融市场的整体行为,特别是金融要求权的价格(3)这些价格如何影响资源的实际配置。 3、解释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4分)并举例。(2分) 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必将把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的现象 举例:二手车市场 道德风险:是指个人在获得保险公司的保险后,降低防范意识而采取更冒险的行为,使发生风险的概率增大的动机。 举例:保险公司(家庭财产险) 4、解释偏好及其应满足的条件,偏好的基本假设有哪些(6分)经济学家采用效用函数分析偏好有哪些好处(2分)P13 偏好就是参与者对所有可能消费计划的一个排序。 偏好是C 上的一个二元关系,表示为≥,它满足:①完备性:a ,b ∈C ,a ≥b 或b ≥a ,或两者都成立;②传递性:a ≥b 且b ≥c ,则a ≥c 。 基本假设:①不满足性:如果a>b,那么a ﹥b ;②连续性:c ∈C ,集合{a ∈C :a ≥c }和{b ∈C :b ≥c }是闭的;③凸性:a ,b ∈C 以及a ∈(0,1),如果a ﹥b ,那么aa+(1-a )b ﹥b 。 效应函数作为偏好的描述处理起来更为方便,更加易于分析。 5、在课程第二章中,我们是如何对一个经济体进行描述和定义的。(5分)假定在这样一个经济体中,有现在和未来两个时期,第k 个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01(,)k k k U c c ,现在和未来拥有的禀赋为01(,)k k e e ,证券市场结构为X ,价格为S ,假设消费者对证券持有量的选择为 ,请描述消费者的消费计划集,(2分)并给出一般意义上的消费者最优证券选择和市场均衡的解,(3分)简要总结均衡求解的两个步骤。(3分) 经济体包括三个方面:①它所处的自然环境 ②经济中各参与者的经济特征 ③金融市场 6、课本29页第4题,前4问,(a )(b )(c )(d )(各2分,共8分) 解: 7、在金融经济学中,我们是采用什么评判标准来判断资源配置的,(3分)什么情况下可以说证券市场是一个有效市场。(3分) P26 帕累托(Pareto )最优,在不牺牲其他参与者的福利或使用更多资源的前提下,不能改进任意一个参与者的福利。

金融学形考参考答案 第3章

第三章 单选题(每题6分,共5道) 1 目前人民币汇率实行的是( )。 A.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固定汇率制 B.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C.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钉住汇率制 D.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弹性汇率制 知识点提示: 人民币汇率制度。参见教材本章第三节。 正确答案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2 中间汇率是()两种汇率的算术平均数。 A. 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B. 官方汇率和市场汇 C. 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 D. 开盘汇率和收盘汇 知识点提示:汇率的种类。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正确答案是: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 3 在现行结售汇制度下,我国外管局每个交易日公布的汇率是()。 A. 买入汇率 B. 套算汇率 C. 卖出汇率 D. 中间汇率 知识点提示:汇率的种类。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正确答案是:中间汇率 4 对我国而言,下列()采用的是间接标价法。 A. 1英镑=9.15人民币 B. 1欧元=10.23人民币 C. 1人民币=0.14064美元 D. 1美元=6.82人民币 知识点提示:汇率及其标价。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正确答案是:1人民币=0.14064美元 5 ()认为汇率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是由两个国家在这段时期内的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决定的。 A.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B.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C. 汇兑心理说 D. 利率平价理论 知识点提示:早期汇率决定理论。参见教材本章第二节。正确答案是: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多选题(每题8分,共5道) 6 汇率作为重要的金融价格,其变动会影响()。 A. 进出口 B. 物价 C. 资本流动 D. 金融资产的选择 E. 汇率制度安排 知识点提示: 汇率的主要影响。参见教材本章第二节。正确答案是:进出口, 物价, 资本流动, 金融资产的选择 7 汇率作为联系经济体内部和外部的重要变量,具有货币层面和实体经济层面双重性质,下列属于从货币层面考察的汇率决定理论有()。 A. 国际借贷理论 B. 国际收支理论 C. 购买力平价理论 D. 利率平价理论 E. 汇兑心理说 知识点提示: 早期汇率决定理论。参见教材本章第二节。正确答案是:购买力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直接标价法下,外币的数额固定不变,本币的数额随币值变化 B. 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本币价值越低 C. 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本币价值越高 D. 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本币价值越低 E. 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本币价值越高 知识点提示:汇率的标价方法。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

《金融经济学》

一、导言部分 1、金融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为什么要研究货币、银行、投资和金融市场,为什么要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如何定义总产出、总收入与物价总水平。 2、货币的基本原理:货币的内涵及功能,货币的计量与数据,支付制度。 3、金融和金融体系概览:金融、金融系统、金融市场的内涵,金融中介、金融工具、金融创新。 4、投资与财务报表:投资背景、收益率及价值评估,财务报表的分析、预测及财务比率。 二、利率与价值评估模型 1、利率理论:货币的时间价值与现金流贴现分析,利率行为与均衡利率,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 2、价值评估模型:资产价值评估原则,已知现金流的价值评估,普通股价值评估。 三、风险管理与投资组合理论 1、风险管理基本原理:描述风险的工具,风险的偏好类型,确定性等价物与风险升水,降低风险的办法,风险资产的需求。 2、风险的规避、分散及保险的技术与方法:风险的规避的技术与方法,风险分散的技术与方法,保险的技术与方法。 3、投资组合选择:投资需求理论,资产配置,资产组合分析,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套利定价模型。 四、金融市场 1、理性预期与有效市场理论:理性预期理论,有效市场理论,为什么汇率是随机变动的? 2、外汇市场:外汇、汇率与外汇市场的内涵,汇率理论及汇率风险防范。 3、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固定收益证券、美国政府证券、公司债券、股权证券及股票,全球股票股票市场及其流动性,统计分析和证券市场线。 4、金融衍生品市场:期货、期货交易机制及期货定价,期权定价、期权种类、期权交易及期权合成头寸。 5、对冲基金:对冲基金分类、对冲基金原理、恶性投机对冲基金的立体投机。 6、信息不对称市场:对称与不对称信息的含义,旧车市场与逆淘汰,保险和信贷市场,声誉与标准化的重要性,市场信号模型。 五、金融机构 1、金融结构的经济分析: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理论、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及其影响。 2、金融创新:金融创新的原理、分类及趋势,金融创新的风险,金融创新与银行监管,对华尔街金融创新的反思。 3、银行企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与银行资产负债表,信用风险管理与利率风险管理。 4、银行业:银行体系、商业银行业的结构与跨国银行业务,银行业监管危机。 5、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养老基金、金融公司、互助基金、政府金融中介与证券市场机构。 六、货币与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货币供应:基础货币、多倍存款创造、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给模型。

《金融经济学》复习题(西财)

《金融经济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 1、什么是金融系统? 答:金融系统由经济环境、市场参与者和金融市场构成。 2、什么是委托人-代理人问题? 答:委托人-代理人问题是指委托人的目标和决策与代理人的目标和决策不一致,代理人和 委托人之间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在极端的情况下,代理人可能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例如股票 经纪人与客户之间的代理问题、公司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等。 3、解释内涵报酬率。 答:内涵报酬率是指使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等于现金流出现值的贴现率,即使得NPV恰好为 零的利率。 4、解释有效投资组合。 答:有效投资组合是指在既定风险程度下,为投资者提供最高预期收益率的投资组合;或在 既定收益情况下风险最低的组合。 5、分别解释远期合约和期货合约。 答:远期合约是交易双方在将来的一定时间,按照合约规定的价格交割货物、支付款项的合 约。期货合约是指在有组织的交易所交易的标准化远期合约。交易所介于买卖双方之间,双 方各自同交易所单独订立合约。 6、解释无风险资产。 答:无风险资产是指,在投资者的决策和交易区间内收益率完全可预期的证券或资产。 7、什么是互换合约? 答:互换合约是双方互相交换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的一系列支付。 &简要介绍市盈率倍数法。 答:市盈倍数方法可以用来快速测算公司股票的价值:首先通过其他可比公司的数据推导出适当的市盈倍数,再将其与该公司股票预期的每股盈利相乘,由此就得到该公司股票的价值。 9、什么是NPV法则? 答: NPV等于所有的未来流入现金的现值减去现在和未来流出现金现值的差额。如果一个项 目的NPV是正数,就采纳它;如果一个项目的NPV是负数,就不采纳。 10、解释衍生证券。 答:衍生证券是一种金融工具,其价值取决于更基础的金融资产如股票、外汇、商品等,主要包括远期、期货、互换和期权,其主要功能是管理与基本资产相关的风险暴露。 11、什么是一价原则? 答:一价原则指在竞争性的市场上,如果两个资产是等值的或者未来能获得相同的现金流,它们的市场价格应倾向于一致。一价原则体现的是套利的结果。 12、解释风险厌恶。 答:指理性的经济人在面临公平赌博的时候总是拒绝的,而如果需要他接受这样的波动,就 需要给他一定的补偿。 13、什么是套期保值? 答:在衍生品市场上进入一个与现货市场反方向的头寸,当现货市场损失时衍生品市场可以 盈利,当然当现货市场盈利时衍生品市场也会亏损。我们称这种旨在消除未来不确定性的行为为套期保值。14、解释远期利率。

金融经济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第4章,第5章复习题.doc

一选择题 一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在不同市场状况下的表现如下表,那么其预期收益率是() A.4% B. 10% C. 20% D. 25% 2.小明将其财富的30%投资于一项预期收益为15%、方差为0.04的风险资产,将其财富的70%投资于收益为6%的国库券,他的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与标准差分别为() A.11.4%与0.12 B. & 7%与0.06 C. 29.5%与0. 12 D. & 7%与0. 12 3.在资木资产定价模型中,是用()来测度风险的。 A.非系统风险 B.贝塔值 C.收益率的标准差 D.收益率的均值 4.根据CAPM模型,某个证券的收益应等于() A /y+0[E(%)] B (中)y] C (饰)廿] D p + E(%) 5.在存在无风险资产时,零贝塔证券的预期收益率是() A.市场收益率 B.零收益率 C.负收益率 D.无风险资产收益率 6.无风险收益率为7%,市场期望收益率为15%。某证券X的期望收益率为12%,贝塔值为1. 3o 那么你应该() A.买入X,因为它被髙估了 B.卖空X,因为它被高估了 C.卖空X,因为它被低估了 D.买入X,因为它被低估了 7.下面哪一项不能作为均值一一方差分析框架成立的假设? A、经济行为主体的效用函数是二次型 B、所有证券的回报率服从二项分布 C、所有证券的回报率服从正态分布 D、经济行为主体追求效用最大化 8.允许卖空相对于不允许卖空,在期望回报率一一标准差平而上,证券形成的组合的可行集:

B、会缩小 C、会扩大 D、无法判断

9.证券的系统性风险可以用 _________ 衡量。 A、B系数 B、相关系数 C、冋报率的标准差 D、回报率的方差 10.根据一种无风险证券和N种有风险证券作出的资本市场线是___________ □ A、连接无风险利率和风险证券组合最小方差两点的线 B、连接无风险利率和有效前沿上期望回报率最高的风险证券组合的线 C、通过无风险利率,和风险证券组合有效前沿相切的线 D、通过无风险利率的水平线 11.在不具有无风险资产的证券组合前沿上,假定三个前沿证券组合A、B、C的期望收益率分别为0、1、0.6,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不能由A和C生成 B.B能够由A和C生成,并且在A、C的权重分别为0.4和0.6 C.B能够由A和C生成,并且在A、C的权重分别为0.6和0.4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12.下列关于前沿证券组合p的零协方差组合zc (p)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p的期望收益率大于A/C,那么zc (p)的期望收益率也大于A/C B.p的期望收益率总是大于zc (p)的期望收益率 C.p的期望收益率与zc( p)的期望收益率有可能相等 D.p的期望收益率与zc (p)的期望收益率决不可能相等 13.在现代证券组合理论屮,关于风险资产收益率的协方差矩阵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是正定矩阵,但不是对称矩阵 B.V既不是正定矩阵,也不是对称矩阵 C.V不是正定矩阵,是对称矩阵 D.V既是正定矩阵,也是对称矩阵 14.下列关于具有无风险资产的证券组合前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当无风险利率等于A/C (最小方差组合的期望收益率)时,具有无风险资产的证券组合前沿是不具有无风险资产证券组合前沿的渐近线 B.当无风险利率等于A/C (最小方差组合的期望收益率)时,风险厌恶投资者对风险资产总需求为0 C.在市场均衡时,无风险利率只能是小于A/C (最小方差组合的期望收益率) D.具有无风险资产的证券组合前沿一定会和不具有无风险资产的证券组合前沿相切 15.假定小李有1000美元用于投资,该1000美元全部投资于股票或全部投资于无风险国库券的 A. 20% 预期收益见下表,则投资于股票的风险溢价是()

经济学基础高职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基本概念: 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2.消费者均衡 3.无差异曲线的意义、性质及无差异曲线与边际替代率的关系 4.总效应就是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总与 5.消费者剩余 二、选择题: 1.某消费者偏好X商品甚于Y商品,就是因为( )。 A 商品X的效用大 B商品X价格低 C 商品X稀缺 D 商品X就是满足精神需要的 2.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 A 为正且不断增加 B为正且不断减少 C 为负且不断增加 D 为负且不断减少 3.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则边际效用( )。 A达到最大 B为零 C为正 D 无法确定 4.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想要有的数量都已经满足了,这时( )。 A 边际效用最大 B 边际效用为零 C 总效用为零 D总效用最小 5.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 )。 A 取决于它的价值 B 取决于它的价格 C 不可比较 D 可以比较 6.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 A 消费者偏好 B 消费者收入 C 所购商品的价格 D 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7.某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图包含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因为( )。 A 收入时高时低 B 欲望就是无限的

C 消费者人数多 D 商品的数量多 8.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就是( )。 A 可以替代的 B 完全替代的 C 互补的 D 互不相关的 9.若某条无差异曲线就是水平直线,这表明该消费者对( )的消费已达饱与。(设横轴表示X,纵轴表示Y) A 商品Y B 商品X与商品Y C 商品X D商品X或商品Y 10.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 A 不同的效用水平,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 相同的效用水平,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 C不同的效用水平,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 D相同的效用水平,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相同 11.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一点商品X与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 A 价格之比 B 数量之比 C 边际效用之比 D 边际成本之比 12.商品X与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增加,但收入不变,预算线将( )。 A 向左下方平移 B 向右上方平移 C 不变 D 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移 13.商品X与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收入都按同一比例增减,则预算线( )。 A 向左下方平移 B 向右上方平移 C 变动 D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移 14.从下图预算线AB可知,商品X的价格就是10元,商品Y的价格应时( )。 A 10元 B 20元 C 30元 D 50元

福大金融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1.金融:金融是在时间和风险两个维度上优化的配置资源。 2.金融学:学习和研究金融问题的学科。 3.金融经济学(狭义):是金融学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着重讨论金融市场的均衡建立机制,其核心是资产定价。 4.金融/财务决策和资产估值之间的关系涉及的问题是: (1)实物资产的投资决策。长期(超过1年)的实物资产投资决策在公司财务中称为资本预算。投资决策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为实物资产定价,也就是正确的资产估值。 (2)融资和偿付决策。即如何为实物资产的投资筹集资金并安排偿付。其核心是如何为进行融资的金融工具(包括银行贷款、债券、股票等)正确定价。 金融/财务决策和资产管理之间的关系涉及的最主要问题是: 风险管理决策,即风险管理如何符合未来企业的投资和融资的需要(对于个人理财来说是如何满足未来消费的需要)。 5.套利机会:套利机会是具有以下性质的一组交易: (1)对整组交易而言,初始投资非正 (2)未来产生的收益非负 (3)或者初始投资严格负,或者至少在未来某种状态发生时收益严格正,或者这两种情况同时出现 6.资本成本:货币资本如果投资于金融资产(有价证券),则其预期收益率被称为资本成本。 7.资本的机会成本:货币资本如果投资于实物资产,则其证券化复制品的预期收益率被称为资本的机会成本。 第二章 1.确定性条件下的效用函数 选择公理1(完备性):任何两个消费集X中的消费计划是可以比较好坏的,数学表达为

12,c c X ?∈,一定有12c c ≥或者21c c ≥。 选择公理2(反身性):任何消费计划都不比自己差,数学表达为c X ?∈,一定有c c ≥。 选择公理3(传递性):不会发生循环的逻辑选择,如果123 ,,c c c 是消费集X 中的三个消费计划,1c 不比2c 差,2c 不比3c 差,则1c 一定不比3c 差。数学表达为 123,,c c c X ?∈,12c c ≥,2313c c c c ≥?≥。 选择公理4(连续性):偏好关系不会发生突然的逆转。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串消费集X 中 的消费计划,1,2,i c i =,所有的i c 都不差于消费集中的某个消费计划c ,即有,1,2, i c c i ≥=; 而,1,2, i c i =收敛于一个消费计划c (由消费集的闭性知,c 也一定属于X ),则一定有c c ≥。 选择公理5(局部非厌足性):对于任何一个消费集中的消费计划,一定可以通过对它稍作修改,获得严格比它好的消费计划。也就是说,没有一个消费计划能够使消费者完全满意。 满足理性选择公理(1,2,3)和选择公理4则存在效用函数,且效用函数是唯一的。 2.不确定条件下的期望效用函数: 行为公理1(理性选择):偏好关系≥?必须满足理性选择公理1至3,即满足完备性、反身性和传递性。 行为公理2(独立性):如果,,,,,πππ∈?,并且, ππ≥?,则对于任何(0,1)α∈,有 ,,,,,(1)(1)απαππαπ+-?+-,对于不严格的偏好关系≥?,独立性公理有类似的描述。 行为公理3(阿基米德性):如果,,,,,πππ∈?,并且,,, πππ??,则存在,(0,1)αβ∈,使得 ,,,,,(1)(1)απαππβπβπ+-??+- 满足行为公理123则期望效用函数存在。 3.公平赌博:预期收益(平均收益)为0,则这个赌局被称为公平赌博。 4. 风险厌恶:[()][()]E u c u E c ≤ 风险中性:[()][()]E u c u E c = 风险喜好:[()][()]E u c u E c ≥ 一个投资者是(严格)风险厌恶的,其必要和充分的条件是他的确定性效用函数是(严

金融经济学简答题

1边际替代率:MRS,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表示初期的消费减少1元,下期消费增加的量的相反值。它揭示了为保持相同的总效用,放弃当前一个单位的消费量必须要多少单位额外的未来消费量来补偿。还等于个人的主观时间偏好率。数学公式为MRS 上面C0线面C1 等于 aC1/a C1| u=常数 2分离定理分离定理:给定完善的资本市场,生产决策由客观的市场标准唯一决定,而与影响个人消费决策的个人主观偏好无关。即投资决策和消费决策是分离的。 含义:对任何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尽管他或她的最终投资组合选择不相同,但对风险资产的选择是相同的:每个投资者以无风险利率借或贷,然后把所筹集到的或所剩下的资金按相同的比例投资到不同的风险资产上。这一相同的比例由切点T表示的投资组合来决定。 3确定性的五个定理 (1)完备性(可比性)定理:对于任意两个消费计划a,b。要么a优于b,要么b优于a;或者两个都成立也就是说a,b是无差异的。换一句话说就是任何选择都可以比较好坏。 (2)传递性公理:如果a优于b,并且b优于c。则可以推出a优于c。(3)独立性公理:如果x和y无差异,则α概率下得到的x,(1-z)概率下得到的z,与, z概率下得到的y,(1-z)概率下得到的z 也是无差异的。 假设消费计划c和c'相对于某一状态有相同的消费路径x。并且c优于c' ,那么,如果我们把 X换成另外一个消费路径y,c与c' 的排序不变。 (4)可测性如果偏好y的程度小于x但大于z,那么此时存在唯一的a(一种概率)使得个体认为y与某种投机活动是无差异的,这种投机活动以概率a得到得到结果x,以概率(1-a)得到结果z.如果x大于y大于等于z,或者x大于等于y大于z,则此处存在唯一的a使得y和G(x,z:a)无差异 (5)有序性如果y和u均处于x和z的中间,那么我们可以设定这样一系列投机活动,即个体认为y同由x(概率为a1)与z组成的投机活动无差异,同样u 同由x(概率为a2)与z组成的另一次投机活动无差异,如果a1大于a2,则y优于u。 4风险态度:如果投资者不喜欢任何零均值(即公平博弈)彩票,则称其为风险厌恶者。 风险厌恶与凸凹性有关,如果效用函数为凹的则风险厌恶;反之凸效用函数为风险喜好;直线为风险中性。1、风险厌恶,U[E(W)]>E[U(W)],图形下凹;2、风险中性,U[E(W)]=E[U(W)],图形直线;3、风险偏好,U[E(W)]y,则U(x)>U(y)。2、风险资产排序,U[G(x,y:a)]= aU(x)+(1-a)U(y)

金融经济学教学大纲

《金融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的与任务: 金融经济学是关于金融市场的经济学,主要研究金融市场的均衡条件下金融资产的定价问题。微观经济学解决了一般商品市场均衡的存在性和惟一性问题,而金融经济学则解决了具有不确定性特性的金融市场均衡的存在性和惟一性。所以,金融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的范畴,是金融学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在金融学科体系层次中具有经济学教学层次中微观经济学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理解金融市场存在的意义,掌握确定现金流和不确定现金流的金融资产的利率决定理论,也就是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等现代金融理论。 二、教学内容: 包括导言、第1至7章。 导言: 1、金融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金融资产的定价公式 2、金融经济学课程结构 第一章:资本市场、消费和投资 金融市场存在的意义。(1.1~1.2)

1)两时期(现在和将来)纯交换经济分析框架:现在的货币与未来的货币的交换(生产投资、证券投融资) 2)经济行为主体的效用最大化下的消费策略问题 第二章:固定收入证券和利率的期限结构 给未来现金流确定的证券(即国债)定价。 1、国债的价格,到期收益率,名义年化利率 2、现货利率与远期利率 现货利率曲线 3、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无偏期望、易变性偏好、市场分割 第3~7章,给未来现金流不确定的证券定价 第三章:不确定下的选择理论 3.1~3.6 1、不确定条件下的偏好关系与期望效用函数 期望效用表达定理及阿莱悖论 2、个体风险厌恶与效用函数的形式 第四章:均值——方差分析 均值—方差分析框架的由来。(4.1~4.4) 1、一些基本定义

金融学第三章

第三章自测题??金融学/ 5道)6单选题(每题分,共题目1 )。下列外汇中不会被居民个人持有的外币资产是(B 选择一项:外币支付凭证A. 正确B. 特别提款权 外币有价证券C. 外币现钞D. 2 题目认为汇率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是由两个国家在这段时期内的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决定)(A 的。 选择一项: A.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正确B.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C. 汇兑心理说D. 利率平价理论3 题目)两种汇率的算术平均数。C 中间汇率是( 选择一项: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A. B. 官方汇率和市场汇正确 C. 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 D. 开盘汇率和收盘汇)采用的是间接标价法。4、对我国而言,下列(C 选择一项:人民币=9.15A. 1英镑人民币B. 1美元=6.82 正确=0.14064C. 1人民币美元=10.23D. 1欧元人民币)不属于三类中D 5、牙买加体系下的汇率制度具有多样性,可以归结为三类。下列(的内容。 选择一项: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A.

B. 有限浮动的中间汇率制 C. 更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D. 正确 5道)分,共多选题(每题86、银行以不同方式卖出外汇时,下列正确的选项是(ABD )。 选择一项或多项:电汇汇率是外汇市场的基准汇率A. 正确正确B. 信汇汇率低于电汇汇率信汇汇率高于电汇汇率C. 票汇汇率低于电汇汇率D. 不正确E. 票汇汇率高于电汇汇率 ACDE )。7、属于早期汇率决定理论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国际借贷理论正确B. 换汇成本说C. 利率平价理论正确汇兑心理说正确D. 正确购买力平价理论E.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E 选择一项或多项:直接标价法下,外币的数额固定不变,本币的数额随币值变化A. B. 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本币价值越低正确 C. 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本币价值越高 D. 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本币价值越低正确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本币价值越高 E. BCDE )。9、通过本币贬值改变国际收支情况需具备的条件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进口商品为必需品B. 正确进口商品为非必需品 正确C. 出口商品需求弹性高 D. 正确国内总供给能力强

发展经济学第三章

第三章 资本形成 资本形成率 资本 ?资本的概念 ?指物质资本,即由人类生产出来的一种非用于目前消费而用于扩大生产能力的耐用品。 ?资本的特征 ?是投资过程的结果,投资过程也叫做资本形成过程,投资结果即为资本形成; ?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本期和未来时期的生产能力; ?具有耐用性,因而存在磨损和折旧的问题。 资本的贡献 ?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资本形成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前提,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先决条件,是实现工业化的物质基础 ?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贡献 ?资本投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发展中国家要大于发达国家;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发达国家要大于发展中国家。 ?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对较小,而资本投入的增加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第一节 资本匮乏对经济发展的障碍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理论的提出 ?1953年,罗格纳·纳克斯(R.Nurkse),《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 ?基本观点 ?“一国穷是因为它穷”(A country is poor because it is poor)!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从供给方面看 ?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过低。低收本意味着人们将绝大部分收入用于生活消费,而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小;低储蓄能力导致资本稀缺、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引起低经济增长率,低增长率又造成了新的一轮低收入。 ?“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从需求方面看 ?发展中国家几落后,入均收入低,生活贫困。低收入意味着低消费和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导致资本形成不足; 资本形成不足造成生产规模狭小、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导致低产出和低收入水平。 ?“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 -低收入”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政策含义 ?资本形成是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关键,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同时作用,进入良性循环; ?促进资本形成必须大规模增加储蓄,扩大投资,产生相互需求,扩大市场容量(资本存量、市场容量、收入、储蓄、投资)。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对该理论的批评 ?认为储蓄和投资增加就能促进经济增长、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观点过于乐观和简单(储蓄结构和消费习惯); ?即使有了足够的储蓄和资本形成,经济增长还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限制;?纳克斯将个人储蓄作为储蓄的唯一来源,忽略了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低估了发展中国家的储蓄能力(实则不小,如中国)。 “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理论的提出 ?1956年,纳尔逊(R.R.Nelson)发表《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一文。考察了不发达国家人均资本与人均收入增长、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产出的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的关系,并综合研究了在人均收入和人口按不同速率增长的情况下人均资本的增长与资本形成问 题,从而形成了“低水平均衡陷阱”( Low-level equilibrium trap)理论。

金融学形考参考答案-第3章

章3第-金融学形考参考答案. 第三章单选题(每题6分,共5道)。目前人民币汇率实行的是1 (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固定汇率制A. B.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钉住汇率制 C.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弹性汇率制 D. : 人民币汇率制度。参见教材本章第三节。知识点提示正确答案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两种汇率的算术平均数。2 中间汇率是(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A. B. 官方汇率和市场汇 C. 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 D. 开盘汇率和收盘汇 汇率的种类。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正确答案是: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知识点提示: )。3 在现行结售汇制度下,我国外管局每个交易日公布的汇率是( A. 买入汇率套算汇率 B. 卖出汇率C.

D. 中间汇率正确答案是:中间汇率 :知识点提示汇率的种类。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对我国而言,下列(4 )采用的是间接标价法。英镑=9.15人民币A. 1人民币 B. 1欧元=10.23人民币C. 1=0.14064美元人民币美元=6.82 D. 1 美元1汇率及其标价。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正确答案是:人民币=0.14064:知识点提示)认为汇率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是由两个国家在这段时期内的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决定的。 5 (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A. B.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汇兑心理说 C. D. 利率平价理论 知识点提示:早期汇率决定理论。参见教材本章第二节。正确答案是: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多选题(每题8分,共5道) 6 汇率作为重要的金融价格,其变动会影响()。 A. 进出口 B. 物价 C. 资本流动 D. 金融资产的选择 E. 汇率制度安排

金融学第3章-货币时间价值资料讲解

金融学第3章-货币 时间价值

第3章货币的时间价值 1、什么是货币的时间价值? 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持有的等量的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即货币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货币之所以具有时间价值,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现在持有的货币可以用于投资,获取相应的投资收益。其次,物价水平的变化会影响货币的购买力,因而货币的价值会因物价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最后,一般来说,未来的预期收入具有不确定性。 2、单利与复利有何区别?如何计算单利与复利? 按照利息的计算方法,利率分为单利和复利。所谓单利就是不对本金产生的利息再按一定的利率计算利息,而复利就是通常所说的“利滚利”,即对本金产生的利息在本金的存续期内再按相同的利率计算利息。按单利计息时,到期时的本息总额等于初始本金PV,加上初始本金与利率(i)和存入期限n的乘积,即PV(1+i·n)。按复利计息时,到期时的本息总额设为FV,r为利率,n 为年数,在每年计息一次时,FV=PV·(1+r)n;在每年计息m次时, FV=PV·(1+r/m)mn。 3、名义利率与税后实际利率有何区别? 以实际价值为标准,利率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就是以名义货币表示的利率,是金融工具支付的票面利率。实际利率就是名义利率扣除通

货膨胀率后的利率,它是用你所能够买到的真实物品或服务来衡量的。除了通货膨胀外,利息所得税对名义利率的价值也会产生影响。以r at表示税后实际利率,以t表示利息税税率,以r n表示名义利率,p表示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率,则税后实际利率为:r at=r n·(1-t)-p。 4、通货膨胀与利息税对人们的储蓄计划有什么影响? 通货膨胀和利息税对人们的储蓄计划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保证未来的实际支出,在有通货膨胀和利息税时,名义储蓄额必须高于没有通货膨胀和利息税时的名义储蓄额。 5、什么是终值与现值? 终值就是一定金额的初始投资按一定的复利利率计息后,在未来某一时期结束时它的本息总额,这个初始投资也就是终值的现值。 6、什么是年金,年金有哪些类型,它们的终值和现值如何计算? 一系列均等的现金流或付款称为年金。年金分为即时年金和普通年金两种。所谓即时年金,就是从即刻开始就发生一系列等额现金流。如果是在现期的期末才开始发生一系列均等的现金流,那就是普通年金。永远持续下去没有最终日期的年金就是永续年金。设即时年金为PMT,利率为r,年限为n,每年计息一次,则即时年金终值公式如下:FV=PMT·,普通年金终值计算公式为:FV=PMT·。设现值为PV,则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