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教育资本化研究

中国教育资本化研究

中国教育资本化研究
中国教育资本化研究

中国教育资本化研究

一.新自由主义+中国如何应对——(病原体与感染以及部分功能的弱化)

1. 新自由主义的背景

2. 教育市场化、产业化、资本化的相关政策文件——————学校(国家)圈钱

(1)允许和鼓励私人办学(有别于西方的私人办学)

(2)扩招

(3)卖公立学校

(4)教育资源的不平衡

(5)择校(“名校”“名班”)——高收费

学校——老师:雇佣与被雇佣

学校——学生:公司(企业)与顾客

老师——学生:服务员与顾客

二.病毒的蔓延

1. 辅导班圈钱

(1)产品包装

①授课规模多样化:一对一、一对十、小班化······

②广告宣传与包装:广告多而诱人,遍布大街小巷以及各种媒体;保住几人成功,并借

此大加宣传,就可保证生源

(2)精细化

①科目划分的精细化,辅导班深入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

②辅导班内部分工细化(授课与班级管理分离:授课老师与班主任由不同的人担任,各

司其职)

(3)劳资关系

资本剥削,压榨员工——尤其是班主任(大学生)和专职老师——的剩余价值(4)买方与卖方

①信息不对称

②卖方市场

(5)学校与辅导班合谋

2. 老师在家办学——————老师圈钱

(1)基本情况分析(规模、地点、收费、收入······)

(2)师生关系的扭曲:情感联系交换关系(王建平)三.侵入社会CELL——家庭家庭部分(甚至全部)教育功能的丧失

1. 早教市场化(0—3岁?)

2. 家庭为教育通货膨胀买单——为了争取最大最优的教育资源

(1)辅导班投入

(2)择校费

(3)送礼、人情

(4)学区房

(5)买车

(6)机会成本

这种情况从幼儿园到大学都为改变,都被纳入了市场

四.后果与反思

1. 上了大学

考证:(1)辅导班圈钱(公务员选拔2000进2)

(2)国家逻辑(公平VS不公平)

(3)大学变成职业学校

(4)学生变成学生工

2. 大学毕业后:底层沉降

3. 两个悖论:

(1)反教育逻辑

(2)反资本逻辑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 分析报告 2006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平稳中透着坚定、务实,更加关注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规范和内涵质量的提升,让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明天充满了期待。慧聪行业研究根据多年积累数据,对教育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教育行业信息化经过10年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期,目前已进入相对平稳增长期,2006年是“ ^一五”规划第一年,在建设新农村和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培养创新人才、创建学习型社会成为2006年教育信息化的热点问题,教育信息化对此担负着史无前例的重任。 有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教育行业IT投资总规模为304.8亿元,比前一年增长了11.8%。回顾2006年的教育信息化,培养创新人才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热点问题。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大家越来越感到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体制与教育信息化的冲突和矛盾,对于创新人才的评价标准和培养途径的种种争议,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培养创新人才与教育信息化之间具有本质的、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发展全局中的关键环节。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提出了未来5年教育信息化的总体目标: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国家公共教育信息化平台,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推进多层次、多功能的资源开发、交流和共享机制的形成,提高各类社会成员的信息素养,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终身学习的需求,提升现有教育质量和水平,为国家信息化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同时确定了未来5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该方案由硬件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应用系统、服务体系等主要业务系统,公共资源、公共应用、公共服务等主要数据系统,管理体系、标准规范、法律法规、培训服务以及关键技术攻关等支持环境组成。

当前中国教育困境原因分析

当前中国教育困境原因分析 摘要:当前中国教育备受人们诟病,政府愈是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愈是招来人们的不满。中国教育,到底怎么了?教育改革的症结、出路在哪里?人们倍感 迷茫。个种缘由,到底是什么?本文依据自己多年的教育经历,试图对该问题的 根由予以剖析。 关键词:教育中国教育教育危机教育问题 当前的中国教育可谓乱象迭生,教育界的任何异响都会招来人们的口诛笔伐。决策者的 官僚主义,既得利益者无尽的利益欲,是酿成教育乱象、造成教育改革踯躅不前的祸根。 中国教育越来越偏离自己的本真,在应试、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上狂奔!究其因,主 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育方针、目的的迷乱 教育具有国家意志性,教育方针、目的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体现的是国家意志。“教育目的有缺陷,必然导致培养的人才有缺陷。”自1957年毛泽东提出“五七指示”,历届党 和国家领导人都在不同时期对教育方针作过阐述。但是,受上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主义”及西方教育、价值观念的影响,在教育产业化的声浪中,我们的教育方针、目的变幻不定:劳 动者接班人者,“四有新人”者,合格公民者,创新人才者。教育方针、改革目标如此“走马灯”式的变换,使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无所适从。上层教育方针、目的的迷乱,不仅导致教育改 革中教育体制设计的畸形,也影响到教育内容的选定、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材编写等,最终影响到培养的“人”的质量。 二、教育改革的利益固化 目前的教育改革,在一定层面可以说是不同利益者间的博弈。不同利益阶层,都在教育 改革的声浪中竭力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产生了诸多的矛盾冲突。就目前看,教育改 革的最大获益者是那些手握教育资源、掌握学校管理的权力拥有者。这些人,在没获得权力前,不惜阿谀行贿、学术造假等竭力捞取功名;一旦大权在握,便借助手中的权力,利用职 称评审、绩效分配、评优考核、基建大肆捞金,又利用虚假政绩、学术造假巩固并谋取更大 的权力、利益,并竭力抵制教育改革。在他们的心目中,个人利益至上,国家人民只是自己 扩张利益的工具。而这正是多年应试教育经久不衰、素质教育踯躅难行、教育产业化一呼百 应的根源所在。而作为底层的百姓,期盼改革以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和优质教育资源,孩子 的考试成绩节节攀升;教师期望改革能不断提高收入待遇,减轻过重负担。一旦家长、教师 的期望达不到时,家长行贿、送红包,教师卖资料、有偿补课自成必然。由此衍生的高额借 读费、择校费、学生学业负担沉重等教育乱象迭生,屡禁不止。学生的学业负担沉重了,家 长的经济负担加重了,家校对立,师生互不信任。即使教师与领导、教师与教师之间也为了 职称、绩效明争暗斗、大打出手。教育改革的利益固化,是造成目前教育乱象的真正根源。 三、教育管理的行政官僚化 教育作为公益性事业,自然要由政府主导办学。即使民办学校,也必须执行国家意志, 服务于社会公益,决不可将教育当成投资赚钱盈利的产业。学校管理,是政府的职责。但是 政府管什么、怎么管,校长管什么、怎么管,则是一个难以拿捏的问题。政府作为办学的主体,投资归政府,收益归社会,这是政府社会治理的基本职责所在。学校履行政府办学职能,只是国家教育意志的组织者;教师是国家教育意志的真正实施者。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职责明确,权义明晰。任何一方权力义务的扩张,都意味着其他各方权利和义务的压缩。就目前看:政府对学校统得过死、管得过多。别的不说,“211”“985”大学、“标准化”“示范”中小学及个别地区的“316”评估和各种名目繁多的检查,几乎将各校的办学特色扼杀殆尽。

试论洋务教育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摘要:洋务教育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它通过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西书三种主要的形式推动中国传统教育逐步向近代教育转化,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先河。洋务教育折射出我国近代早期的主要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发展脉络,本文通过梳理洋务教育的兴起,揭示教育实践的主要内容,重点探讨了洋务教育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影响,以期为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指导与启示。 关键词:洋务教育;中国教育;近代化;新学制 一、洋务教育的兴起 19世纪60年代,晚清社会面临外侮内辱的境况,一大批标榜“自强”、“求富”的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改革,史称洋务运动。一直到19世纪90年代,30余年间,晚清政府采取一些列措施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大力兴办实业,操练军队,并通过洋务教育培养新型人才,旨在挽救清朝封建统治危机。其中,洋务派推行了一些教育措施,例如创办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批新式学堂,培养中国第一批新型人才,派遣国内最早的官费留学生,较为系统地翻译西书、传播西学等,这就是洋务教育的由来。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成立标志着洋务教育的开始,由此拉开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序幕。期间,洋务运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课程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制等,推进中国教育向近代化演进。尽管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但是洋务教育并为戛然而止,它不仅打开了僵化的封建教育的缺口,而且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依然深远,如1898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就可以看成是洋务教育的产物。 二、洋务教育的主要内容 洋务教育主要体现在三大领域: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和翻译西书、传播西学。 (1)创办新式学堂 以京师同文馆为代表的新式学堂纷纷建立,大致分为三种。其中,一种是为学习外语以熟悉各国情况的外国语学堂,如同文馆和方言学堂;一种是诸如陆师学堂这类为发展军工而创办的军事学堂;还有一种是为学习西方技术来制造本国机制设备而兴办的技术、实业学堂,以船政和机械学堂为代表。截止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夕,洋务派创办的各类新式学堂已达40所左右。 (2)派遣留学生 留学生的派遣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幼童留学美国,一类是福州船政学堂学生留学欧洲。派遣留学生,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培养外交人才的需求,尽管洋务教育也得到了初步发展,但是当时无论是师资水平,教学方法还是教学管理等都还与西方存在很大差距,局限性明显,并没能培养出出色的人才,使得在真正接触外交事务时不能很好地交流,也不能学习到地道的西方知识和技术,甚至是漏洞百出,那么派遣留学生成了当时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另一方面是满足洋务企业生产的需要。派遣留学生,把他们培养成掌握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才可以为近代中国的实业发展、企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3)翻译西书,传播西学 在洋务学堂上,设置了大量的西学课程,但是大部分人需要依靠译著阅读。为此,洋务派开设了大量的翻译西方涵盖诸如算学、火药、行船、武备、采煤、赋税、律条等西政知识和军事加工业技术知识的书籍和著作的机构,从而为洋务运动的实业和军工等方面提供服务。如当时比较著名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洋务运动期间,西方书籍的翻译出版在传播西方理论知识,培养现代科技人才和外语人才,提高我国知识分子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洋务教育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1)推动了封建传统教育变革,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先河 洋务教育是对封建传统教育的否定,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此外,与传统教育不同,

教育科学研究常用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所采用的方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采取多种方法,以探求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的质与量之间的变化和规律。 古代的中国和西方,都有总结教育经验的记载,所用方法有的是有关事实的记录,也有初步的经验概括,但都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兴起,社会科学研究的调查法、文献法、历史研究法,以及自然科学研究的归纳法、实验法、统计法等,都先后进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K.马克思、F.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教育科学研究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使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教育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如下: 观察法。教育科学研究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观察法不限于肉眼观察、耳听手记,还可以利用视听工具,如录音机、录像机、电影机等作为手段。观察法的步骤是:①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制订观察计划。先对观察的现象作一般的了解,然后根据研究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确定观察的目的、内容和重点。如果情况复杂或内容多,可采取小组分工观察。最后制定整个观察计划,确定进行观察全过程所需的次数、时间、记录用纸、表格,以及所采用的仪器等;并考虑如何保持被观察对象的常态等等。②按计划进行实际观察。在进行过程中,既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必要时也可随机应变。要选择最适宜的观察位置,集中注意力,记下重点,不为无关现象扰乱,观察时可借助仪器及时作记录,不要事后回忆。③及时整理材料,对大量分散材料利用统计技术进行汇总加工,删去一切错误材料,然后对典型材料进行分析。如有遗漏,及时纠正,对反映特殊情况的材料另作处理。 文献法。通过阅读有关图书、资料和文件来全面地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查阅的文件最好是第一手材料。如果是第二手材料,必须鉴别其真伪后才可选用。文献法的步骤是:①搜集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文献,如图书、资料、文件和原始记录等。然后从中选择重要的和确实可用的材料分别按照适当顺序阅读。②详细阅读有关文献,边读、边摘录、边立大纲。 ③根据大纲,将所摘录材料分条组织进去。④分析研究材料写成报告。使用这一方法须注意:查阅文献之前,要有与研究问题有关的知识准备,否则难于从材料的分析中作出正确的结论。调查法研究者有计划地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包括口头或书面的,直接或间接的),比较充分地掌握有关教育实际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以后的教育实践活动。 调查法。一般的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发问卷、开调查会、测验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现象的材料。在调查的过程中,经常利用观察法作为调查和核对材料的手段。调查法必要时可同历史研究法、实验法等配合使用。调查法的步骤是:①准备。选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范围,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研究有关理论和资料,拟定调查计划、表格、问卷、谈话提纲等,规划调查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各种必要的安排。②按计划进行调查活动,通过各种手段搜集材料。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计划作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调查工作的正常开展。③整理材料。包括分类、统计、分析、综合,写出调查研究报告。 统计法。通过观察、测验、调查、实验,把得到的大量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分类,以求得对研究的教育现象作出数量分析的结果。这是数理统计方法在教育方面的应用。统计法可用于对教育行政效率的检验,对教育经费的合理分配,对课程分量规定的测定,对学生的成绩的科学比较等等。在教育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描述统计研究情况,如整理实验或调查来的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中国近代史初期,面对西方文化的侵入,最早的有识之士曾提出“睁眼看世界”、“师夷制夷”的主张。“师夷”就是学习西方先进文明,意味着发展教育,提高国人的素质。由于那时人们的思想守旧,“师夷”的主张未能得到呼应,中国人以固有的思维和习惯度过了近代初期的20年。 19世纪60年代初,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大动荡,清政府中的改革派开始兴办洋务,中国近代化正式起步。洋务运动是从发展军事工业开始的,但发展新教育也提上日程———这是个良好的开端。1862年,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诞生,它被视为中国近代教育的起点。当时顽固势力对此表示不满和反对,但洋务派顶着压力把教育改革继续向前推进,先后创办了外语学堂、船政学堂、矿务学堂、机械学堂、电报学堂、武备学堂等新式学校,还向国外派遣了留学生,使近代教育第一次出现较大发展,培养了一些人才,一定程度上转变了社会风气。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开端。近代新教育的发展对此有促进作用。 近代教育第二次较大发展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中日战争后,面对民族危机的严峻形势,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表达了发展教育、民族自强、与列强抗争的强烈愿望。维新派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封建官员有张之洞、盛宣怀、李端、陈宝箴、袁世凯,其他人士有张元济、汪康年等。由于维新派的共识,近代教育又出现较大发展:1895年,王文韶、盛宣怀在天津创办西学学堂,这是近代官办的第一所学堂,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的大事件。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1898年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同时颁布了一系列文化教育改革措施,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变化。可惜戊戌变法在顽固派的反对下夭折了,几乎所有的新政都被废止。然而,京师大学堂却例外被保留。 20世纪初,清政府不得不正视现实,加大各方面改革的力度,其中也包括教育改革。此后几年中,除京师大学堂重新正式开办外,许多省相继建立了大学堂,这是中国开办大学最多、最快的时期。此外还有几件很有影响的举措:1902年,清政府制定《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又制定并正式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制定国家教育体系。1905年9月,在袁世凯、张之洞等人联名奏请下,清政府终于下令废除科举制,产生了积极影响。1905年12月,清政府中央设立学部,作为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同时各省设提学使司,各府厅州县设劝学所,以便加强对教育发展的协调与管理。清政府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是与其政治上“筹备立宪”的改革同时进行的,这也可以说是清王朝“最后的改革”。没过多久,辛亥革命爆发,封建制度寿终正寝。但客观地说,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是有积极意义的。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在中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然而以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为代表的旧官僚却玩弄阴谋窃取了革命的成果,使中国陷入军阀割据、专制的局面。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开始了。 新文化运动作为广泛的、深刻的思想文化运动,极大的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这一点,人们更加坚定了对教育发展重要作用的认识。鲁迅以改造“国民性”为重要使命,张伯苓、陈嘉庚创办了多所名校,蔡元培将民主和科学精神植入北大,陶行知积极探索发展平民教育、乡村教育。除此之外,政治集团的领导人也特别注重发展教育。1924年,国共合作,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为了培养革命人才,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 从上述近代教育发展的历程不难看到:教育的发展进步始终与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相关联,并为社会变革做出了重要作用。 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提高了人的素质,这就为中国走向近代化打下一定的基础,促进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变迁。不仅如此,人的素质的提高也直接推动了反帝反封建斗争。过去列强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产业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产业化 内容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源泉,它不仅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而且是当前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宝贵资源和无价财富。然而在传承过程中却遭到了破坏,在文化的荒漠上是无法但建立强大的经济政治强国的,因而面对当前的现实困境,我们应该另避蹊径,在政府的引导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化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关键字:传统文化、现实困境、产业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在传统的中华文化中,无论哲学、医学、文学、武学、农学、伦理学,还是各种艺术,都包含着对生生不息的渴望,对生存乐趣的演绎,对社会的责任,对自然的亲和,对友谊的追求,对亲情的眷恋,对道义的持守,对民族的融合,对心灵的升华,对未知世界的求解。 可是面对如今快速发展的经济, 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人们的心灵世界也面临许多困惑,越来越无法平心静气的搞科研,越来越浮躁,越来越追名逐利。效仿西方的设计风格,模仿西方生活方式,那种充斥世界的国际主义风格成了我们的典范,这使我们在短时期内走上了国际大道,但同时也失掉了自己,抛弃了几千年的资产。时至我们这一代更是追逐潮流,吃肯德基,喝可口可乐,看韩日偶像剧、美国好莱坞大片,却遗忘了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就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 并结合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适应时代特点, 形成新的价值体系, 重新梳理关于传统文化发展的现代化战略思路,以更进一步地认识、理解和促进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传统文化的产业化之路 当前推动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具体途径包括:第一,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等相关部门要加强管理和引导,积极倡导文化产业化的精品主题。各级党委和政府宣传部门要认真做好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好经验、好做法,广泛开展文化创建等活动。各部门团体要经常鼓励和组织作家、艺术家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创作体现传统节日思想文化内涵、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文艺精品,并把它们推向基层群众。在各种文化创建活动中要紧紧围绕文化主题,充分地突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展现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历史传统。第二,要积极努力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新的结合点,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化的质量。在继承和光大传统文化方面,传统文化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市场机会,而是要积极影响市场,并引导市场建立起向传统文化靠拢的价值取向。要尽力提高传统文化本身的自然吸引力,即通过产业化手段以及通过合理的商业运作和包装,使传统文化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产品维权体系的建立,科学技术应该在整个文化产业化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要坚持文化产业化的方向,继续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首先,必须打破原有的僵化滞后的管理体制,使经营性文化企业逐步与市场挂钩。在广泛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原有文化企业进行大整顿大整合,努力消除管理体制中管办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的弊端,解决文化企业规模小、结构不合理、产权不清晰、资源分散、条块分割等问题。其次,要用企业化的运作方式对经营性文化单位进行改革。我国文化资源比较分散,造成文化产业规模小、结构单一、资金不足、科技含量低、市场运做能力差、竞争力不强、自我发展能力薄弱等现象。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了集团化公司的改造进程。集团公司是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产物,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第四,要下大力气调整文化产业化结构,走集约型的经营模式。在产业结构上,努力创造我们自己

中国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农村教育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而农村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农村的教育决定了中国的未来。因此,正视当前农村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的问题,大力改革与发展农村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是新世纪我国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至22%。调查显示,57%的留守中学生存在轻微或轻微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轻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47.7%,中度为9.0%,重度为0.3%。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还发现,这些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往往与父母的打工年限有关,时间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2. 流动儿童(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则有近2000万。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9.3%,近100万名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 3. 学校债务。教育部提供的数据,中国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欠债高达500多亿元,债务形式主要是施工队垫款、银行贷款以及向教师和社会借款等。 4. 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城市教师的超编和农村教师的缺编无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体现了在教育资源分配问题上的不公平和不公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农村的教育更是关键。作为农村教育核心的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可以作为晴雨表直接反映出来农村的教育质量。 (二)教育资源不均衡

中国近代教育

洋务运动时期 1,教会学校:近代中国第一所教会学校是1839年在澳门创办的马礼逊学堂 2,早期教会学校的特点:第一,在课程上传播圣经的同时也传授儒学,自然科学也是重要教育内容;第二,规模较小,文化教育起点低;第三,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第四,引入了较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强大的冲击 3,洋务学堂的类型:方言学堂(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学堂【1862年在北京设立 4,福建船政学堂(1866年左宗棠建立)。学堂分前后两堂,前堂学习法文,训练造船技术; 后堂学习英文,又称“英国学堂”,训练驾驶技术。课程除外文及专业技术科外,还讲授儒经并兼习策论。福建船政学堂为中国近代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加强了中国的海军力量 5,洋务派派遣留学:幼童留美以及派遣留欧(容闳是发起者);洋务派派遣留学生是中国第一次官费留学,开中国近代留学之风,有一定贡献:一是培养了一批中体系统的洋务人才;而是留学生一经接触西方文明,学到了一些近代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知识,并把这些知识介绍到了中国;三是传播了西方社会的政治学说和哲学思想,促进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维新变法时期 维新学堂:万木草堂(康有为创办于广州,变法派第一所学校,并撰有《长兴学记》为学规)、时务学堂(谭嗣同等创办于长沙,中西学并重,分经史子和西学几类,功课分作普通课和专门课两大类。学完普通课后,再根据每人的志愿和特长,分别学习各种专门性的课程,以充实专门知识 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和维新运动家的教育思想(见下页)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颁布学制、废科举(1905年废除;废科举标志着封建教育在形式上的结束,推动了新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各地纷纷开始兴学;标志着天下士子所以来入仕的途径不复存在,使中国知识分子的出路发生巨大变化;去掉了知识分子思想上的紧箍咒,为新思潮传播奠定基础)和建立行政体制(1905年清政府效仿日本建立学部,作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1966年,在地方设劝学所,管辖当地学务;至此,从中央到基层的教育行政体制遂告建立)制定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留学教育(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留日教育) 中国近代学制的比较(见下页) 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1,制定教育方针: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教育方针,“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基本体现了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观点。 2,颁布课程标准: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规定了中小学课程总的科目,还具体规定了各级学校各学年的科目及相应教学时数,颁行了各级学校的暂行课程表。 教会教育的扩张与收回教育权运动 1,教会教育的扩张:自20世纪初开始,教会教育不仅进入了较快发展时期,而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第一产生了一批教士教育家;第二教会学校数量和学生数都有增加;第三学校层次的提高。 收回教育权运动:特指20世纪20年代的反对欧美传教士在中国所办教会教育的运动

教育产业化是中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教育产业化是中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 必经之路 在我们国家,没有任何一项事业能够像教育事业这样庞大,涉及到人数这样多,它确确实实涉及到每个人,每一家,每一户,它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了。教育发展到今天之后,光靠我们学校,光靠教育部门是搞不好教育的。必须由整个社会,由家庭,由学校,各级政府共同努力才能把教育搞好。搞教育主要是两条,一个是人,一个是物。那么这样就产,特别值得提倡的一种思想,就是教育产业化的思想。 对于国家来说,教育确实附加有政治和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目的上的差异成为教育产业化反对者考虑的重要问题。其实,目的并不决定手段,目的的实现和效率的提高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以前说,市场机制不存在姓社姓资的问题,其实,也不存在姓产业或姓教育的问题。市场机制不是企业的专利,教育机构也要提高效率,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市场化,就是产业化。 教育产业化是一个正确的方向。许多人对此有完全不同的认识是因为,目前处于转轨的过程中,此间人们总是更多关注弊端,而没有注意到事物积极的一面,和向积极一面的转化。 主张教育产业化、市场化论者认为,产业化可以有效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以节约教育成本;还可以吸收社会上闲置资源投资于教育事业,以缓解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另外,有利于将先进的管理思想引入教育领域,如质量管理、注重效率、公平竞争等观念,使教育事业更具活力。

既然将教育当成“产业”来经营,势必要讲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教育投资既然不再“费用化”,势必“资本化”;学校要市场化,势必将学校当企业来办,以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耗最小化。 教育财政来源的多样化是当前教育经费筹措的发展趋势。尽管各国筹措的方式不同,但最终的结果却是相似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经费筹措办法存在的条件是市场经济制度和政府实行宏观管理以及高等院校享有的充分自主权。美国高校经费的筹措模式表明,除政府拨款、学费以外,社会损赠和高校社会服务在教育经费中也占较大比例。因此,我国也应采取措施积极鼓励社会团体及个人对教育进行捐赠,充分发挥高校丰富的智力资源、先进的实验设备、灵通的信息资源等优势,与企业联合、为地方服务、为社会服务。 在我国国内,新东方的出色表现是教育产业化不得不提的成功例子之一。创办于1993年的新东方最初的商业模式极其简单,即留学考试培训、收学费。2000年,新东方走出北京,分别注册成立了上海新东方学校和广州新东方学校,2001年,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成立,新东方步入国际化、多元化的教育集团发展阶段,当时新东方的业务已经涵盖了留学考试培训、基础英语培训、英文培训书籍出版和出国咨询服务。经历10年发展到今天,新东方形成了目前以语言培训为核心,拥有短期语言培训系统、职业教育系统、基础教育系统、文化传播系统、科技产业系统、咨询服务系统、发展研究系统等多个发展平台,是一家集教育培训、教育产品研发、教育服务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育科技集团。旗下拥有30余所新东方学校,还在加拿大设有北美子公司。 当年因为课外教学赚取外快而被北大通报批评最终愤而辞职的俞敏洪,应该没料到自己有一天不仅成为上千万学生的人生偶像,更成为中国的商业偶像。但新东方每一步其实并没有比其他商业机构更容易,有时候因为管理一群知识分子,反倒显得更难。1993年11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报告(上) ?https://www.doczj.com/doc/f24891441.html,/doc/50160/196180.html ?信息整理: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https://www.doczj.com/doc/f24891441.html,/ ?信息来源:慧聪行业研究频道 ?发表时间:2007年11月 6日 ?2006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平稳中透着坚定、务实,更加关注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规范和内涵质量的提升,让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明天充满了期待。慧聪行业研究根据多年积累数据,对教育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教育行业信息化经过10年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期,目前已进入相对平稳增长期,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第一年,在建设新农村和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培养创新人才、创建学习型社会成为2006年教育信息化的热点问题,教育信息化对此担负着史无前例的重任。 有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教育行业IT投资总规模为304.8亿元,比前一年增长了11.8%。回顾2006年的教育信息化,培养创新人才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热点问题。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大家越来越感到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体制与教育信息化的冲突和矛盾,对于创新人才的评价标准和培养途径的种种争议,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培养创新人才与教育信息化之间具有本质的、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发展全局中的关键环节。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提出了未来5年教育信息化的总体目标: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国家公共教育信息化平台,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推进多层次、多功能的资源开发、交流和共享机制的形成,提高各类社会成员的信息素养,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终身学习的需求,提升现有教育质量和水平,为国家信息化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同时确定了未来5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该方案由硬件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应用系统、服务体系等主要业务系统,公共资源、公共应用、公共服务等主要数据系统,管理体系、标准规范、法律法规、培训服务以及关键技术攻关等支持环境组成。 2003-2006年教育行业信息化投入状况

清末新政与中国教育制度近代化

人文学院 09届学年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清末新政与中国教育制度近代化 姓名邓永芳 学号 20091201119 所属系人文学院 专业年级 09级历史1班 指导教师李可 2011年 12 月

清末新政与中国教育制度近代化 【摘要】: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是在学习西方先进教育制度的基础上,伴随着以科举制为核心的传统教育制度的解体,促成了许多新的具有现代化特征的积极教育制度因素的大量出现。这次教育改革从教育立法、教育结构、教育管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推动着中国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完成了中国教育制度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关键词】:清末新政;近代化;教育制度 肇始于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史上自上而下发起的最后一次旨在救亡图存的自强运动。它的出现是严峻的民族危机和由此而产生的强烈的危机意识与高涨的变革呼声双重作用的结果。尽管清末新政随清朝的灭亡而结束,但是它历时十年,各项改革措旖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杜会在总体上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政治、官制、司法、财政、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均见成效。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20世纪的头10年无疑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时期。在清末改革中,最早施行且影响较大的当属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制度、创办新式学堂。废除科举制度、创办新式学堂、设立教育行政管理机构、颁布教育法规、制定教育宗旨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无一不促进了中国旧式的封建教育向近现代教育的转变,标志着中国的教育开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清末教育改革堪称中国教育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它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中国的近代教育制度,在中国改革史上和教育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具有相当程度的历史进步意义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虽然清末教育改革没有完全脱离“中体西用”的旧藩篱,但它从教育立法、教育结构、教育管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推动着中国教育制度之近代化, 奠定了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方向,实现了中国教育制度由无系统向系统化的转变,推动着中国教育现代的进程。 一、废除科举制度,传统教育制度解体 科举制度发端于隋朝,兴起于唐朝,在历史上曾经起到过积极作用,它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和察举制。唐朝以前,选拔官员主要依靠世卿世禄制或察举制,前

聚焦深度学习培养核心素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聚焦深度学习培养核心素养 房山教师进修学校周长凤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这是首次在国际课程改革的重要文件中明确使用“核心素养”一词。自此,我国基础教育界便“卷起”了一股核心素养的“旋风”,教育也由知识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对核心素养概念的关注与讨论,承载着人们对教育寄予的所有美好期望,其尊重双基、功能论思想(指向问题解决)、思维方法和价值观等诸多观点都非常具有合理性。核心素养关注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它指向的是学习结果。所以,在近两年时间里,一些与学相关的高频词“学生”“学习”“学习科学”“深度学习”等不断见之于报端和学术论文中,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成为每一个教育者关心的话题。本文笔者仅围绕“深度学习”展开讨论,谈谈如何通过深度学习,让核心素养“软着陆”。 一、深度学习的提出、理论基础与内涵特征 (一)深度学习的提出 随着学习研究的深入,对学习的认识也日益深刻,而深度学习作为一种特定学习概念的表达以及相关的专题研究实际已由来已久。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Ference Marton 和Roger Saljo 开展了一系列对学习过程的实验研究,并在 1976 年联名发表的《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①一文中根据学习者获取和加工信息的方式将学习者分为深度水平加工者和浅层水平加工者,首次提出并阐述了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和浅层学习(Surface Learn-ing)这两个相对的概念。此后,Ramsden、Entwistle 和Biggs 等学者在这一概念基础上都对深度学习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相对而言,国内对深度学习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而且最早是由教育技术界广为关注,这与 AECT2004 教育技术概念的传播有密切的联系。2004 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重新修订了教育技术的定义,其中突出强调了深度学习的思想理念,并将促进深度学习作为教育技术的重要目标②。随着 AECT2004 定义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的广泛传播,深度学习也开始得到国内教育技术研究者的关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Marton F,Saljo R. On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I-Outcome and process[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76,(46): 4-11. ②雷钢.从 AECT 定义演变看教育技术发展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08,(12):13-15.

中国近代教育(五)

中国近代教育(五) 一、单选题 1. 京师同文馆的意义在于( )。 A.洋务学堂的开端 B.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C.学习西方从观念到实践 D.以上选项都是 答案:D 2. 癸卯学制的缺点不包括( )。 A.过分注重伦理道德灌输 B.读经课过多 C.学制过长 D.女子受教育地位的确立 答案:D 3. 在中国近代史上颁布并得以实行的第一个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一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B 4. 蔡元培教育独立思想最为可贵的是( )。 A.教育与经济独立 B.教育与政治独立

C.教育与实务独立 D.教育与宗教独立 答案:D 5. 资产阶级制定( )教育宗旨反对清末的教育宗旨。 A.三育 B.四育 C.五育 D.六育 答案:C 6. 属于教会设立的在华高等学校的是( )。 A.金陵大学 B.同济大学 C.山东大学 D.清华大学 答案:A 7.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间接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加以否定,而倡导“体用一致”思想的教育家是( )。 A.梁启超 B.严复 C.王国维 D.蔡元培 答案:B 8. 《革命军》是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一篇战斗檄文,其作者是( )。

A.陈天华 B.邹容 C.章炳麟 D.严复 答案:B 9. 废除八股文的法令颁布的时期是( )。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答案:B 10. 废止奖励科举出身,从某级某类学校毕业者即称某级某类学校毕业生,是教育改革的叉一项重要内容。这次改革发生在( )。 A.1915年 B.1922年 C.1919年 D.1912年 答案:D 11. 1912年,( )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奠定了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A.吴稚晖 B.章炳麟 C.梁启超 D.蔡元培 答案:D

浅谈中国教育产业化的弊端

浅谈中国教育产业化的弊端 随着教育产业化的提出和不断实行,人们对其的讨论也日渐激烈,其中不乏极端的言辞。有人说教育产业化可以长远上推动经济的发展,是英明之举;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教育产业化是在是教育走向衰败,同时也无易于经济的长远发展。在不反对教育产业化的目的是好的这一前提下,我认为教育产业化这一措施确实带来了许多问题。 对于高等学府,教育产业化一经实行,扩招成了这一产业盈利的一大措施。各高校对于生源的大量增加使得原本的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教育。这使得教育质量大幅下降。实验课的老师对我们说,十几年前的学生做实验时可以每人享有一个试验台,实验设备也都是正常大小的。而如今由于学生数量大幅上升,现在做实验时要3、4个人挤在一起,设备也由于占地面积过大被换成了实验型的小型仪器。曾经几十人在一起上课,而现在经常会有近200人挤在一起上课的情景。这无疑会降低教育的质量。 大学的扩招使得如今大学生的就业前景愈发令人担忧。曾经一上大学就意味着有工作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每年有百万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这使得家长和学生开始怀疑接受高等教育的意义及必要性。总之,教育产业化虽然带来了不少的金钱利益,但比起丢失掉的教育质量,岂不是得不偿失? 教育产业化对高等教育产生了不利影响的同时,对基础教育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如今有些中、小教师为了开办家教而在课堂上对自己的学生有所保留,从而让学生加入他们的有偿‘培训’;一些课外辅导书、辅导班高昂的价格使出身名校的名师有了进财之道的同时,也令不少家长望而生畏,但是由于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硬是顶住了压力。教育乱收费已成了公开的秘密。教育的产业化使知识分子沦为了利欲熏心的商人,传道授业解惑的为人师表不复存在。 我们知道,教育产业化的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力,推动经济的长远发展。的确,在短期内,教育的产业化可能会增加国民经济的收入。但是,如果这种经济增长是以教育水平的下降、教育工作者道德沦丧急功近利为代价,那么这样的教育体制根本无法保证经济的持续长远发展。试想,在这样恶劣的教育体制下,如何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没有能带动整个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人才,国家的经济建设怎么可能取得飞跃!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细数起来倒是有寥寥几位,但是其中又有几位来自建国后的大陆地区,又有几位是受过中国大陆的基础教育的?再举一例,当今中国IT领军人物,如张朝阳、李彦宏,李开复、杨致远都是在国外接收的高等教育。如此可以看出,没有良好的教育体制,必然培养不出行业领域的高尖端人才,没有人才,发展只能是空谈! 教育的产业化,字面意思是用教育赚钱。但是反过来国家对教育的投资是否也应该增大呢?据网上的一个统计,说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而我们国家定在了4%。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根本无法达到这一标准。这么说来,我们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如许多欠发达国家。教育产业化使得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但反过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却少得可怜,这让我们对国家制定的科教兴国这一战略产生了怀疑。随处可见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标语岂不成了空话? 我想每个人都不会反对教育的重要性。近代的中国饱受战争的摧残和帝国主义的压迫,但是那时还有张伯苓、严范孙等爱国人士为了旧中国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出资办学。而如今的大好形势正是发展教育的大好时机,可是那些开办私立学校的人又有几个是真正为了中国的教育事业而非一己之私呢?当然这种状况不能完全归咎于那些办学的人。教育的产业化使得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人从教育这个产业中看到了利润,于是一起涌来。没有相关的法规来加以管制,没有健全的市场机制加以管理,教育产业这块肥肉就变成了

教育信息化2.0讲课教案

教育信息化2.0

教育信息化2.0将会是什么模样?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的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深入应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从而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进入新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展开了教育发展的新图景,是破解新时代教育矛盾,办成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途径。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近日指出,把办好网络教育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意味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开始了一个新时代。我国教育信息化即将进入2.0时代。 前40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特征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基础建设+设备配套+应用探索”,这个阶段称为教育信息化1.0时代。从1.0时代走向2.0时代绝非仅仅是一个提法上的改变,而是面对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在发展理念、建设方式上的一次跃升。 新时代的教育发展必将出现以下四大趋势:一是,教育范式亟待从经验走向科学;二是,教育目标亟待从知识走向能力;三是,教育机制亟待从管理走向治理;四是,教育过程亟待从阶段走向终生。面对上述趋势,改革是唯一的出路。很显然,如果没有新理念、新方式支撑下的教育信息化的参与,针对上述趋势的改革将难以奏效。而这种“新理念、新方式支撑下的教育信息化”就是教育信息化2.0。 教育信息化2.0将呈现以下五大特征: 第一,教育信息化2.0将更以“体验”为依归。“体验”是“人”的体验,以往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更为注重的是业务、行为和流程,注重的是物与

事,但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是“人”,教育信息化只有以人为本、从人出发、归结于人才能真正发挥出效能。 第二,教育信息化2.0将更以“数据”为基础。不同于以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化1.0,教育信息化2.0将以数据技术(DataTechnology)为基础,将一切参与主体、教育元素、教育行为数据化将是教育信息化2.0的基本特征。 第三,教育信息化2.0将更以“联接”为要义。教育信息化1.0更加注重的是教育单位与教育体系内部的联接,但为了更好地因应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新时代的教育信息化将从教育内部“小联接”走向教育与其他各领域的“大联接”,可以想见,教育信息化2.0下的教育边界将更为模糊。 第四,教育信息化2.0将更以“开放”为策略。事实证明“开放”与“共享”是信息时代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有效策略,教育信息化2.0将在充分保障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开放各类数据,实现教育大数据的全社会的共同挖掘、共同获益。 第五,教育信息化2.0将更以“智能”为目标。破解当前各项教育难题的根本还是在于能不能将优质教育资源经济地、有针对性地投向学习者。建设更加智能、更加自动的教育信息化既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根本途径,也是教育信息化2.0的一大建设目标。 教育信息化从1.0到2.0既是目标,也是要求,更是挑战。 随着科技发展的提速以及各级政府对教育重视和投入程度的提升,在教育信息化从1.0向2.0的升级中硬件和设备将不再是主要障碍,相反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人力资源上的问题将更加凸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