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简答题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简答题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简答题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简答题

1. 简述王蒙小说的语言风格。

他杂取百家之长,兼收并蓄,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一) 鲜明的主观色彩。(2分)(二) 杂文般的随意性。(2·)(三) 急促的节奏感。(2分)

2. 简析闻一多诗歌的艺术个性。

(1)注重诗境的绘画美, (2分) 强调诗歌创作的音乐美和建筑美, (2分) 语言的凝练、形象的奇险。(2分)

3. 简述百花文学的特征。

取材的范围大大扩大。(2分) 主题开掘较深,有新意。(2分) 表现方式、叙述结构、叙述角度的多样化尝试。(2

1. 简述《故事新编》的艺术特征。

《故事新编》在写法上的特点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不拘泥于历史史实,使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构、严肃与滑稽融为一体,这就是所谓的“油滑”手法, (4分)鲁迅在借鉴传统二丑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独特的“油滑”写法。(2分)

2. 简述百花文学的特征。

取材的范围大大扩大。(2分)主题开掘较深,有新意。(2分)表现方式、叙述结构、叙述角度的多样化尝试。(2

3. 简述郭小川对诗歌文体形式的探索。

自由体的尝试,楼梯式诗歌体式的尝试。(3分)民歌体的尝试。新辞赋体的尝试。(3分

2. 京派小说的风格特色。

京派小说表现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1分) 浓厚的传奇色彩。神鬼巫术、奇风异域、浪漫爱情、原始民风构成极富地域色彩的故事。(3分) 抒情性。京派小说具有静观自得,圆融平和的美学追求,主观抒情重于客观再现。(3分) 悲剧性。“微笑的悲剧” ,对自然人性的关注,关注人物的悲剧命运。具有拓展性。(3分)

3. 简析《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

曾树生受新思潮影响,是追求自由的新女性。她身上又保留着许多传统型妇女的特征。是一个多层次的、性格丰富复杂的女性形象2. 简析《围城》的思想意蕴。

(1)社会批判层面。(2)文化批判层面。(3)形而上层面。

3. 简析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

(1)文体形式的新探索。(3分) (2)诗歌意境的新开拓。(3分)

1. 简析米湘诗歌的创作内涵。

(1)对大自然的摹形传神,代表作《夏天》; (2)对艺术的刻意追求,代表作《草莽集》; (3)对人性的深刻体悟,代表作《石门集》。

2. 简析七月派小说的整体风格。

(1)挖掘生活本相的复杂内蕴; (2)重视主观体验,创作中燃烧着热情的火焰; (3)总体风格沉郁悲凉。

3. 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可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1)老派市民形象,因循守旧,诚实忠厚; (2)新派市民形象,追逐新潮,苟且怯懦;

(3)理想市民形象,质朴善良,富有民族气节; (4)城市贫民形象,生活悲惨,发人深省。

2. 简述戴望舒诗歌的抒情特征。

细腻幽婉是其主要特征,深受西方象征派影响,致力于精微的辨析。(2分)借鉴传统诗歌的白描、联想,开拓了诗境。(2分)使诗歌意蕴丰富,意象真实而轻盈,从而表现了细腻幽婉的情感

1. 鲁迅小说创作的艺术成就,有哪几个突出的方面? .

答:艺术格局的丰富多彩、简洁深厚,悲喜剧交融,白描传神。

2. 《野草》中哪些篇章体现了鲁迅的这种态度,他又是怎样揭示奴才性格的核心的?

答:主要有《复仇》、《求乞者》等。以讽刺的笔触,揭示其苟活的人生,对中庸哲学的否定。

3. 鲁迅的悲喜剧观有哪些特点?

答:鲁迅将“ 人生有价值” 的观念引入对悲剧和喜剧的认识之中,使“ 悲剧” 、“ 喜剧” 与有“ 价值” 意义的内涵相联系。鲁迅揭示了悲剧就是要以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的悲愤感来感动读者、观众的心, 激发他们强烈的爱憎情感, 而喜剧则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使人们在诙谐、幽默中认识人生、认识社会。

4. 哲理与诗情是鲁迅杂文艺术的一大特点, ,大致可以分成哪几类,各类的特点是什么?

答:两大类。第一类的特点是叙述与抒情相互渗透,第二类是以说理为主,理中见情,在哲理的诗化中做到情理交融。

5. 创作《野草》时,鲁迅正处在世界观矛盾而复杂的时期,思想变化有哪些特点?

答:1)揭露社会的黑暗和病态; (2)歌颂韧性战斗精神; (3)严于解剖自我,真诚坦露心胸。

6. 鲁迅的杂文创作有哪些艺术特色?请简要说明之。

答: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要点:(1)逻辑性; (2)形象性; (3)讽刺性; (4)抒情性; (5)多样性; (6)常用曲笔。

7. 鲁迅的比较文学实践,具有哪些作用与意义?

答:鲁迅企望通过翻译的作品来唤醒和激发中国人民的斗争意识, 体现出一位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思想。, 所以他的比较文学实践《摩罗诗力说》是鲁迅站在被压迫人民的立场上,为中国介绍控欧洲积极浪漫主义文艺思想,文艺作品的第一篇论文。

8. 鲁迅是怎样概括白描艺术手法的?其要点又是什么?

答:鲁迅尤其重视运用白描手法。鲁迅曾给白描下了一个精到的蜀说:“… 白描?却没有秘决。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作文

秘决》, 《南腔北调集》) “ 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9. 鲁迅对悲剧的认识是什么内容?请简要说明鲁迅的悲剧观。

答:鲁迅的悲剧观。鲁迅曾说过:“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首先,鲁迅认为,悲剧反映的对象是实体性的,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着的。其次,鲁迅指出悲剧是一个“ 毁灭” 的过程,毁灭的对象是“ 人生有价值的东西” 。鲁迅对悲剧的论述,涉及面广, 他从以上对悲剧内容的美学特征的理解出发,还在许多方面对悲剧创作提出了一系列主张。

10. 鲁迅在杂文《坟·写在〈坟〉后记》中提到, “ 中间物” 概念的内涵指的是什么?

答:是鲁迅自己的说法。他在《坟》的后记中说,在进化的链条中,一切都是中间物。这是鲁迅对自己身在传统与现代之中的体验, 也是他自我否定意识的体现。

11. 鲁迅在“ 五四” 时期写的“ 随感录” 有哪些特点?

答:尖锐而深刻、巧妙而生动的独特个性。

12. 鲁迅在创作《野草》象征主义表现艺术的手法

答:象征手法的运用使《野草》大放异彩。《野草》正是以各种具有物质感的意象,赋予鲜明的象征主义色彩,从而独特地表现某种抽象的思想情感或寄寓某种哲理性的思考。其途径有以下几种:其一,自然景物的象征;其二,突出自然景物或者某种事物的自然特征,从而

引申、阐发其精神实质;其三,直接诉诸于人和事,赋予某些人物或故事以象征的意义。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使《野草。中不少篇章能够以短小的篇幅而取得含蓄凝练、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13. 对于讽刺艺术的论述,鲁迅提出了哪些精辟的观点?

答:其一,夸张;其二,反语;其三,摹拟;其四,谐趣。

14. 鲁迅杂文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有哪几个突出的方面?

答:鲁迅的杂文展示着“ 时代的眉目” ,是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值得后人认真研读的一代“ 诗史” 。首先,鲁迅的杂文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社会的主要动向和重大的历史事件。其次,鲁迅的杂文中活现着一批栩栩如生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再次,鲁迅的杂文形象地描绘了许多社会世象和心态。

15. 简述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意义。

答:从祥林嫂的悲剧中,不只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残酷地钳制着劳动者的命运,并且还戕

害人的精神,把人变得迟钝、麻木和愚昧。16. 《影的告别》如何表现作者的内心矛盾?

答:现实生产中形影相随,不能分开。鲁迅在《影的告别》中巧妙地构想出影形告别的场景,从影的告别词可见,它既想决别,又对形留恋,但最后是决绝而去。影和形的告别象征着鲁迅一个自我向另一个自我的诀别。“ 影” 的形象是鲁迅内心思想矛盾的化身, “ 影” 的告别词也正是鲁迅当时内心矛盾的坦露。

17. “ 自然, … 喜怒哀乐,人之情也? ,然而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那会

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 大约总不去种兰花,象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 。说明鲁迅这段话所包含的美学内容。

答:(1)说明在阶级社会里,由于存在着阶级压迫和阶级剥消,存在着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因而在爱憎美丑的认识上,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立。(2)说明属于不同思想体系的人,也不可能有共同的美感,共同的“ 喜怒哀乐。

18. 鲁迅关于唐、宋传奇两者区别的看法。

答:传奇小说,到唐亡时就绝了。至宋朝,虽然也有了传奇的,但就大不相同。因为唐人大抵描写时事;而宋人则多讲古事。唐人小说少教训;而宋则极多教训。

19. 简述鲁迅对《聊斋志异》艺术上的评说。

答:鲁迅认为《聊斋志异》艺术上特色有二:一是描写详细而委曲,用笔变幻而熟达;二是说妖鬼多具人情,通世故,使人觉得可亲, 并不觉得可怕。缺点是“ 用古典太多” ,使人不容易看下去。

20. 简析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他们以“看”的共同爱好聚合成一个有荒诞意味的群体,鉴赏、玩味、吞噬被看者的灵魂和肉体,显出凶狠的本性。(3分)看客在赏玩别人的同时,也作为客体为别人赏玩,看客者形象寄托了鲁迅对灵魂麻木者的鞭挞与愤怒。

1、如何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

提示:中国现代文学区别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特性是其彻底的反封建性质,现在人们则更倾向于用现代性来概括其基本的性质,即强调中国现代文学实现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这一转型既表现在文学的形式上,更体现在文学的内容上。具体地说,它用现代的形式表达了现代人的思想和情感,这是现代文学之所以为现代文学的关键。

2、文学革命的意义;

提示:可从文学观念、文学内容以及文学的语言形式三方面强调文学革命对建构新文学的历史意义。通过文学革命,以现代的文学观念为核心、表现反封建的内容和采用白话语言形式的一种新文学延生了。

3、“五四”前后外国文学思潮的进入对新文学的影响;

提示:外来文学思潮的进入,带来了先进的文学观念、文学形式、表现技巧,从形式到内容深刻地影响了新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但这种影响从根本上讲只是激活了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即它是在中国文学面临深刻的变动的历史关头起作用的,离不开中国的条件。 4、文学革命时期新文学的倡导者与反对者之间的论争。

提示:这是新文学阵营与封建复古派、保守派之间的斗争,论争的中心是新文学在思想上表现出彻底反封建的倾向,在语言形式上采用了白话文,这种激进的态度引发了争议。但历史地看,新文学的这种激进态度是具有历史合理性的。

5、如何理解《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提示:鲁迅写小说虽然借鉴了外国小说的艺术经验,但他把外国小说的经验与中国古代小说的传统结合在一起,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化的基础。鲁迅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主要是它在在形式上是新的、成熟的,思想内容上是彻底反封建的,揭开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纪元。

6、《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开创性意义。

提示: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以小说为工具进行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个总纲。 7、狂人形象的独创性。

提示:是鲁迅自我的艺术表达,采用的是双层结构。 8、阿Q形象及其价值和意义。

提示:阿Q形象是一个多重的复合体,既是落后农民的典型,又是精神胜利法的载体,也

是弱者保护心理的形象化概括。就基本的性格构成来看,阿Q充满了矛盾,其特点是两重人格、退回内心、泯灭意志。这一性格系统实际上构成了一种具有高度抽象性的精神符号,即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直接的意义是以虚幻的精神上的胜利来掩盖现实中的失败,它的实质则是一种病态的人格,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甚至可以看作是人类的一种不敢正视现实的精神弱点的象征。 9、《野草》对于鲁迅的重要性及其艺术成就。

提示:是鲁迅内心的独语,最直接、最隐晦、最深刻地表现了鲁迅的矛盾、丰富和伟大,包含着鲁迅的生命哲学、他对人生和社会基本观点;它在艺术上也极为新颖,作了多方面的成功探索。 10、鲁迅杂文的文体特点。

提示:鲁迅杂文是匕首与投枪,是艺术性的政论文。其基本的特点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融合

11、朱自清前后期散文的特点有何不同?

提示:可从作品内容、情致、结构、语言等方面比较

12、谈谈问题小说作家的个性。

提示:可选几位代表作家,从他们关于人生问题的不同答案、创作转向等方面来谈

13、乡土小说有何价值?

提示:可从其审美价值与认识价值的关系来谈,侧重谈其认识价值

14.《尝试集》在新诗史上的地位、意义是什么?

提示:《尝试集》是新诗史上第一部诗集,它标示一个新的诗歌时代的到来。其在内容上反映了新的时代主题,形式上有自由诗体,但许多作品未脱尽旧诗痕迹,所以它是一部过渡性作品,承上启下。

15、《女神》中的现代自我形象具有什么特征?

提示:他是一位具有独特个性的形象。他无限地张扬自我,充分肯定自我本质,具有超凡的力量,大胆地破坏与创造,热爱祖国,视野开阔,胸怀世界,是一位泛神论者。

16、《女神》主要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提示:1、《女神》浪漫主义是主调。2、象征是其精义。3、形式多种多样,有自由体、半格律体、诗剧体等等,其中自由体是诗人最得心应手的。4、最能代表《女神》风格的是惠特曼式的豪放诗歌,它们“雄而不丽”;但《女神》中也有泰戈尔式的“丽而不雄”的清新、婉约之作。

17、创造社的文学倾向是什么?

提示:是浪漫主义。这种倾向在诗歌与小说中都有相应的艺术表现。

18、从《沉沦》看郁达夫小说的时代心理内涵与艺术个性;

提示:《沉沦》时期的郁达夫处于青春阶段,下笔有锐气,亦有躁气,既有向旧道德冲锋陷阵的勇气,又有自伤自悼的晦气,相当真实而且深刻地显示了新旧转型期青年的人格特点和个性特点。《沉沦》以“路遇-自慰-窥浴-偷听-宿妓”作为基本情节,塑造了一个多愁善感、孤僻自卑的青年形象,着重表现了极度自卑、苦闷压抑的忧伤情绪,大胆而又细微地描写了因压抑而产生的变态性心理,并把这种心理与作为弱国子民的屈辱交织在一起,从而深刻地表达了“现代人的苦闷”。

19、如何评价郁达夫小说前后期的变化及其意义;

提示:郁达夫前期小说显示了强烈的主观抒情,甚至表现大胆的自我暴露的倾向。他的后期小说在风格上转向明净和秀丽,流露出优雅的风度。这种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作者内心世界的变化。如果说他的前期小说其狂暴和颓废表达的是反封建的精神和他内心的焦虑,那么他后期小说优雅则反映了他此时的与传统的开始和解及个人生活的安定与惬意。

20、20年代的浪漫抒情小说在艺术表现上的些特点。

提示:(1)强烈的主观抒情。(2)大胆的自我暴露。(3)散文化的结构。(4)诗化的语

言 21、小诗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冰心、宗白华等人的小诗形式短小,或缘事抒情,或因物起兴,或寄情于景,以捕捉刹那间的自我感受与哲思,变外部世界的客观描写为内心感觉的主观表现,充分体现了人觉醒之后的内在困惑。

22、湖畔诗社对于新诗的贡献是什么?

提示:他们创造了真正的现代爱情诗,使新诗在情爱表现上具有与古代诗歌、五四初期白话新诗完全不同的特征,为新诗吹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23、李金发诗歌的时空特点是什么?

提示:时间上,他往往站在现在立场表现对于时间消失的无可奈何之感;而其习惯使用的空间语词是空谷、丘墓、江底、枯老之池沼、高丘之坟冢、蝼蚁之宫室等,大都指向死亡、生命衰微,空间色彩为黑、白与灰色,营造出令人窒息、恐惧的氛围。如此空间里时间不断流逝,流逝的时间进一步强化了他对于空间的恐惧。

24、如何评介李金发在新诗史上的地位?

提示:李金发的诗歌虽然朦胧、晦涩,内容上更多地表现的是西方生活经验,民族性不够;但他自觉地化用西方象征派的方法,将象征主义诗风带到中国,填补了新诗的一大空白,并开启了新诗现代主义创作潮流,其地位是很重要的。

25、新月派是如何规范新诗走向的?

提示:1、以理性节制情感。2、倡导新诗形式格律化,即音乐美、建筑美与绘画美。

26、新月派是如何规范新诗走向的?

提示:1、以理性节制情感。2、倡导新诗形式格律化,即音乐美、建筑美与绘画美。

27、徐志摩诗歌的思想特点是什么?

提示:徐志摩诗歌主要表现的是对爱情、自由、美的理解、向往与赞美。

28、徐志摩诗歌艺术特征是什么?

提示:a.想象丰富,构思巧妙,意境新奇。b.比喻鲜明、贴切,且往往富有暗示性。c.不同于闻一多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与建筑美。

29、《现代》杂志中的诗歌有何特点?

提示:《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纯然是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

32、废名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征是什么?

提示:思想内容:主要写自己在现代都市的寂寞感,对现代人存在价值、意义进行质疑;渴望超凡脱俗,向往传统生活,在入世与出世间挣扎。

艺术特征:受禅宗影响,重直觉、顿悟,不重语法逻辑,意象跳跃大,形式自由,散文化;诗歌意象往往是由心智生发或以禅理为本的智性化意象,借助这些意象,诗人进行一种禅宗式的体验、顿悟,上下古今,思接千载,诗中那超然物外的想象体现了诗人的一种审美理想与心理诉求,耐人寻味。这些正是诗人诗学观点的体现,即以“散文的文字”表现“诗的内容”。

33、何其芳诗歌风格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提示:何其芳诗风的改变,是时代变化的产物,是民族历史非常时期有良知的爱国诗人的必然选择,令人钦佩;但这种变化,并未带来艺术的提升,变化后好的作品并不多。可见,一个人艺术风格一旦形成,改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分注意艺术本身的升华问题。

34、“左联”是如何成立的?

提示:要注意“左联”成立的历史背景,“革命文学“的论争、中共中央的干预、论争双方的携手合作等过程。

35、如何看待“左联”时期的文艺论争?

提示:“左联”时期的文艺论争情况比较复杂。“左联”发起的一些论争是扩大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所必需的,但也犯了一些简单化、教条化的错误;有一些论争则是“左联”内部的论争,双方态度都很激烈,但最终还是达成了不少共识,只是也因此埋下了后来意见分歧的伏笔。

42、中国诗歌会的诗歌艺术特点是什么?

提示中国诗歌会以创造“大众歌调”为己任,广泛采用歌谣、小调、鼓词、儿歌等民间艺术形式创作,艺术上通俗易懂,富有鼓动性。

43、臧克家诗集《烙印》的思想、艺术特点是什么?

提示:《烙印》在思想上,一是表达诗人对于生活的严肃看法与态度;二是写农民和其他角落里卑微人物的痛苦人生,寄予着作者的人道主义同情。艺术上,他如同古代苦吟诗人,重视锤字炼句,诗歌精致、凝练,耐人寻味,但略嫌拘谨。

44、谈谈京派小说的诗化与散文化风格。

提示:(1)综述京派小说的诗性特征及其构成原因,即田园牧歌化的文学抒情特色;(2)以具体作家作品为例,阐述京派小说的诗化特点,如废名沈从文等;①人物性格的纯净化表现

②“心灵的悲剧”而非外部世界的冲突形式③浓郁的抒情风格

(3)京派小说的散文化特点(以废名、沈从文小说为例);①散文化的审美独特性②散文化的小说语言特色③文体创造的文学意义

1、简析朱湘诗歌的思想内涵。

朱湘诗歌思想内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大自然的摹形传神,代表作是诗集《夏天》。

2、对艺术的刻意追求。代表作是《草莽集》。

3、对人性的深刻体悟。代表作是《石门集》。

2、简析《故事新编》的特点。

《故事新编》在写法上的特点是:1、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不拘泥于历史史实。2、使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构、严肃与滑稽融为一体,这就是所谓的“油滑”手法。3、鲁迅在借鉴传统二丑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独特的“油滑”写法。

3、简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质。

1、借助美妙意境传达诗情。

2、具有音乐美。

3、诗体的追求。

4、语言优美。

4、简析卞之琳诗歌的艺术贡献。

1、卞之琳是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之间的一座桥梁。他既受到了徐志摩为代表的后期新月派及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的影响,又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

2、“主情”向“主智”的转变。

3、“诗的非个人化”。

5、简析艾青忧郁形成的原因。

1、来自客观现实。

2、来自主观心情。

3、西方象征派的影响。

6、简析王蒙小说的语言风格

他杂取百家之长,兼收并蓄,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1、鲜明的主观色彩。2、杂文般的随意性。3、急促的节奏感。

7、简析戴望舒的诗歌艺术。

1、细腻的抒情。

2、跳跃的结构。

3、自由的韵律。

4、自然的语言。

8、简析艾青散文美的诗歌主张。

1、语言的口语化。

2、形式的自由化。

3、散文美是艾青诗论的主要内容。

9、简析《围城》的思想内蕴。

1、社会批判。

2、文化批判。

3、形而上的人生观照。

10、简析张爱玲小说的思想内容。

1、孤独的生存环境。

2、虚无的生命体验。

3、疯女人的人物形象。

11、简析王蒙小说的表现手法。

1、内心独白、自由联想。

2、多重的结构形态。

3、中西合璧式幽默。

12、简析废名小说的艺术特点。

1、废名对现代小说艺术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提供的独特的小说样式——“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

2、尽量淡化戏剧型的故事。

3、重在以简僻的、有涩味的词句,表现诗的意境。

13、简析老舍小说的京味。

1、体现在对北京市民生活场景和人生世象的描绘。

2、其次表现在对北京独特文化特征的揭示。

3、市民风情与市民心灵的沟通,独特的语言艺术。

14、简析闻一多诗歌的艺术特质。

1、注重绘画美。

2、注重音乐美和建筑美。

3、语言凝练、形象奇险。

15、简析百花文学的特质。

1、取材的范围大大扩大。

2、主题开掘较深,有新意。

3、表现方式、叙述结构、叙述角度的多样化尝试。

现当代作家及其代表作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主要作品有: (1)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2)散文集:《朝花夕拾》; (3)散文诗集:《野草》; (4)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共16部)。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四川乐山人。我国现代文学家、诗人、历史学家、新诗的奠基者。诗歌代表作为《女神》,戏剧代表作为历史剧《屈原》。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我国现代文学家。代表作为《子夜》,另外有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腐蚀》、“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散文名篇有《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为《倪焕之》,另有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夜》等。 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散文家、学者、爱国民主战士。他的散文有《春》《匆匆》《背影》《绿》《荷塘月色》《威尼斯》等。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现代著名小说家,语言艺术大师,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代表作为小说《骆驼祥子》,另外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老张的哲学》,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福州人。现代女作家,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小说有《斯人独憔悴》,散文有《小桔灯》《樱花赞》《寄小读者》,诗有《繁星》《春水》等。 夏衍原名沈端先,我国现代剧作家。有报告文学《包身工》,剧作有《赛金花》《法西斯细菌》《上海屋檐下》。 闻一多湖北浠水人,现代著名诗人、学者,代表作为《死水》。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抗战三部曲《火》;人间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寒夜》。另有散文《灯》《日出》《海行杂记》等作品。 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著名剧作家。代表作为《雷雨》,另有名作《日出》《北京人》《原野》《王昭君》等。 沙汀四川安县人,现代小说家。代表作为《在其香居茶馆里》,另有长篇小说《还乡记》《淘金记》《困兽记》。 丁玲现代著名女作家,代表作为荣获斯大林文学二等奖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周立波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为荣获斯大林文学三等奖的《暴风骤雨》。另外还有名作《山乡巨变》《铁水奔流》等。 臧克家现代诗人,代表作为《烙印》《罪恶的黑手》《有的人》等。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另有名作《黎明的通知》。 赵树理现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为《李有才板话》,另有名作《小二黑结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真题

2009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真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钱默吟是老舍哪篇小说中的人物() A. 《离婚》 B. 《老张的哲学》 C. 《赵子曰》 D. 《四世同堂》 答案:D 2. 下列作家中,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是() A. 艾青 B. 何其芳 C. 李广田 D. 戴望舒 答案:D 3. 《果园城记》的作者是() A. 师陀 B. 沈从文 C. 废名 D. 萧乾 答案:A 4. 下列作品,属于废名的作品是() A. 《萧萧》 B. 《桃园》 C. 《牛》 D. 《会明》 答案:B 5. 提出“主观战斗精神”理论的作家是() A. 周扬 B. 路翎 C. 胡风 D. 舒芜 答案:C 6. 汪文宣是巴金哪篇小说中的人物() A. 《憩园》 B. 《第四病室》 C. 《寒夜》 D. 《灭亡》 答案:C 7. 辣辣是池莉哪篇小说中的主人公() A. 《你是一条河》 B. 《烦恼的人生》 C. 《不谈爱情》

D. 《太阳出世》 答案:A 8. 艾青的重要诗歌理论著作是() A. 《诗论》 B. 《诗的艺术》 C. 《诗论零札》 D. 《谈新诗》 答案:A 9. 倪吾诚是哪篇小说的主人公() A. 《夜的眼》 B. 《布礼》 C. 《活动变人形》 D. 《春之声》 答案:C 10. 抗战时期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是() A. 闻一多 B. 艾青 C. 何其芳 D. 冯至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 鲁迅小说中封建卫道士的形象有() A. 夏瑜 B. 鲁四老爷 C. 陈士诚 D. 四铭 E. 高尔础 答案:B^D^E^ 2. 下列诗集属于闻一多的有() A. 《十四行集》 B. 《真我集》 C. 《红烛》 D. 《死水》 E. 《云游》 答案:B^C^D^ 3. 下列作品属于百花文学的有() A. 《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B. 《美丽》 C. 《悬崖上》 D. 《青春万岁》 E. 《小巷深处》

全国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研究真题及答案00812

全国自考2010年4月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真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诗集《草莽集》的作者是【】A. 闻一多B. 朱湘C. 徐志摩D. 戴望舒答案:B 2. 《梦之谷》是下列哪个作家的作品【】A. 萧乾B. 废名C. 师陀D. 汪曾祺答案:A 3. 翠翠是沈从文哪部小说的主人公【】A. 《长河》B. 《牛》C. 《丈夫》D. 《边城》答案:D 4. 鲁迅小说《示众》中描绘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A. 看客形象B. 农民形象C. 知识分子形象D. 卫道士形象答案:A 5. 七月派最重要的小说家是【】A. 东平B. 路翎C. 柏山D. 贾植芳答案:B 6. 曾树生是巴金哪部小说的主人公【】A. 《家》B. 《憩园》C. 《寒夜》D. 《第四病室》答案:C 7. 《再别康桥》的作者是【】A. 闻一多B. 徐志摩C. 何其芳D. 废名答案:B 8. 《烦恼人生》的作者是【】A. 池莉B. 王蒙C. 邓友梅D. 宗璞答案:A 9. 下列哪部小说是陆文夫创作的【】A. 《红豆》B. 《在悬崖上》C. 《美丽》D. 《小巷深处》答案:D 10. 《金锁记》塑造的主要女性人物形象是【】A. 白流苏B. 曹七巧C. 葛薇龙D. 曼桢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鲁迅小说被收入《故事新编》的有【】A. 《非攻》B. 《理水》C. 《奔月》D. 《铸剑》E. 《起死》答案:A^B^C^D^E^ 2. 下列诗集属于戴望舒的有【】A. 《我底记忆》B. 《石门集》C. 《望舒诗稿》D. 《灾难的岁月》E. 《三秋草》答案:A^C^D^ 3. 下列属于师陀创作的小说有【】A. 《谷》B. 《无望村的馆主》C. 《桃园》D. 《结婚》 E. 《马兰》答案:A^B^D^E^ 4. 《围城》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有【】A. 方鸿渐B. 赵辛楣C. 唐晓芙D. 孙柔嘉E. 白流苏答案:A^B^C^D^ 5. 老舍塑造的正派市民形象有【】A. 赵四B. 张大哥C. 李子荣D. 钱默吟E. 丁二爷答案:A^C^D^E^ 6. 茅盾创造的时代女性形象有【】A. 孙舞阳B. 章秋柳C. 慧女士D. 赵惠明E. 梅女士答案:A^B^C^D^E^ 7. 京派小说家的风格有【】A. 浓厚的传奇性B. 深沉的抒情性C. 微笑的悲剧D. 强烈的社会批判E. 歌颂英雄行为答案:A^B^C^ 8. 巴金描写封建性大家庭的小说有【】A. 《激流三部曲》B. 《憩园》C. 《寒夜》D. 《火三部曲》E. 《第四病室》答案:A^B^ 9. 艾青作品中属于"土地"系列的诗篇有【】A. 《死地》B. 《复活的土地》C.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D. 《我爱这土地》E. 《火把》答案:A^B^C^D^ 10. 下列作品属于张爱玲的有【】A. 《传奇》B. 《十八春》C. 《流言》D. 《秧歌》E. 《结婚十年》答案:A^B^C^D^ 三、填空题 1. 《第七连》是的作品。答案:东平(或“丘东平”) 2. 代表闻一多诗歌最高成就的诗集是《》。答案:死水 3. 《蚀》三部曲包括《》、《动摇》、《追求》。答案:幻灭 4. 胡风提出了“战斗精神”理论。答案:主观 5. 《断章》的作者是。答案:卞之琳 6. 《生活是多么广阔》的作者是。答案:何其芳 7. 《果园城记》的作者是。答案:师陀8. 倪吾诚是王蒙小说《》的主人公。答案:活动变人形 9. 郭小川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表现形式“”。答案:新辞赋体 10. “百花文学”因毛泽东“”方针而得名。答案:双百(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名词解释 1. 《阿Q正传》答案:《阿Q正传》:鲁迅先生最重要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塑造了阿Q 这一典型形象,(2分)他的精神胜利法是对中国国民性的高度概括。(2分) 2. 七月派小说答案:七月派小说:七月派是抗战时期在胡风影响下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文学流派,(2分)小说方面的代表人物有东平、路翎等,其中以路翎成就最高。(2分) 3. 政治抒情诗答案:政治抒情诗:政治抒情诗是指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在既定的意识形态规限内,(2分)以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为题材,凸现政治内容,抒发政治激情,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影响的一批抒情诗歌。 五、简答题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及答案

中国当代作家专题《中国当代作家专题》期末作业中国当代作家专题》期末作业 1、寻根文学的文学主张是什么? 立足于我们自己的民族土壤,发扬我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因素,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感情和理想价值,努力创造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 2、寻根文学的代表作有哪些? 贾平凹的《腊月正月》、郑义的《远村》《老井》阿城的《棋王》、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郑万隆的《异乡异闻》、王安忆的《小鲍庄》、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等。 3、寻根文学”兴起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 文学本身的刺激:当时反思文学由对“文革”的政治批判到对十七年越演越烈的极“左”思潮的反思,进而把矛头指向造成这场大劫难的群众基础,以及它背后的封建文化积淀,由政治反思走向文化反思;与此同时,改革文学在揭示改革的深层阻力时,触及到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引导人们深入思考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机制,二者殊途同归,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进一步深化的结果,都引起了文学对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回顾,所以,“寻根”文学作为一种自然的延续,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思潮和创作现象。 4、寻根文学”兴起的外在原因是什么? “ 在世界文化既相互融合又彼此独立的趋势下,各个民族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中国在现代化第几页共几页中国当代作家专题的路上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势必到民族文化中去寻找支撑点。再者,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以略萨为代表的拉美结构主义小说的轰动,给中国文坛以极大的震惊,使得处于以欧美大陆为中心的20 世纪世界文学格局中而倍感自卑的中国文学看到了希望,同时也暗示出文学的出路。 5、王一生形象的文化意蕴是什么? 第一、王一生这一形象是独特的,作品写了王一生生活内容的两方面——下棋和吃饭。“下棋” 和“吃饭”作为王一生的生存中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两极,前者代表王一生对人生境界的不息的追求,后者代表对人的基本生存的维护。第二、王一生对对这两件事的痴迷和体味,却又有着明显的道家风范。第三、作者王一生身上概括出民族精神最深刻的现实关系,在现代意义上重新阐释老庄关于“不为物役” ,在一种充分的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中获得对现实的社会人生的超越,并与永恒、无限的自然宇宙合为一体的审美人格。 6、阿城的《棋王》艺术特点是什么? (1)、作者将主人公令人叹息的遭遇都平淡道来,不作任何渲染与呼喊,行文造句,力避繁冗,一切出之以简洁质朴。(2 )、不避“俗” ,写人的俗像、俗态。(3)、语言精炼,用字“拙、俗、苦” ,尤其是其中一些形容词和动词用得尤为独特。(4)、小说结构缺乏鲜明的结构形式痕迹,信手拈来的“闲笔” ,构成了阿城小说中特有的氛围和境界。7、《棋王》表现的寻根意识主要表现是什么? 《棋王》围绕棋和吃的故事展开,主人公在“棋”上表现出的是他的为人之道:“通达”的人生态度,这正是道家文化的核心所在。“吃”表现出的是人物的生存之道,是受佛道思想的影响。从王一生吃的故事, 棋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作者对于庄禅哲学的肯定与传统文化价值的思考。 8、什么是“新写实主义”? 新写实主义,就是在这一现代主义思潮下,在中国产生的一类文学现象。它把注意力全部放在现实主义遗弃掉的、不屑一顾的“实存”的另一层面的真实上。他们一门心事地专注于庸常。 9、新写实的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哪些?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复习资料

1.试论鲁迅《呐喊》、《彷徨》小说集所体现的叙事特征。答案:(1)多种叙事方式的成功运用。鲁迅首先以非全知叙事的巧妙运用,丰富了现代小说叙事艺术。(3分)限制叙事既可用第三人称、亦可用第一人物。如《白光》、《高老夫子》、《孔乙己》和《伤逝》叙事抒情相结合。(3分)纯客观叙事,含而不露,具有高速针砭之效。如《肥皂》、《示众》等。(3分)全知叙事使叙述者能自如转换时空,自由进入人的内心世界。如《阿Q正传》(2)叙事视角的选择转换,为创作主旨服务。如《离婚》。(3分)(3)叙事结构、以横断而切割方式体现自身结构特点。如《孔乙己》看客的场面。(3分) 2. 试论倪吾诚性格特征及悲剧根源。答案:王蒙《活动变人形》中的主人公倪吾诚是事事无成的人物。(1)一条“发疯了的狗”。他向往西方文明,却无法冲破封建文化的樊篱。是一个失败者。(3分)(2)一个新文化运动的勇士。自由思考人生目的、意义、价值,长大后又留学西洋,却无力抗衡封建文化。(3分) (3)倪吾诚与家人之间的冲突,实际是新文化与旧传统斗争的缩影。他必“死”无疑。(3分) (4)他的失败,封建文化的迫害是最为主要的。(3分)(5)现实-理想-空想-狂想。知识分子浪漫空疏的思维方法逻辑是其主观重要原因。(3分) 1. 简析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 答案: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他们以“看”的共同爱好聚合成一个有荒诞意味的群体,鉴赏、玩味、吞噬被看者的灵魂和肉体,显出凶狠的本性。(3分)看客在赏玩别人的同时,也作为客体为别人赏玩,看客者形象寄托了鲁迅对灵魂麻木者的鞭挞与愤怒。(3分) 2. 简析《围城》的思想意蕴。答案:(1)社会批判层面。(2分)(2)文化批判层面。(2分)(3)形而上层面。(2分)只答要点3分,展开论述可酌情给分。 3. 简析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答案:(1)文体形式的新探索。(3分)(2)诗歌意境的新开拓。(3分)只答要点3分,展开论述可酌情给5~6分。 1. 分析艾青诗歌“忧郁”形成的原因。答案:(1)客观现实。(4分)(2)主观心情。(4分)(3)象征手法和气氛。(4分)只答要点6分,展开论述可酌情给分。 2. 分析茅盾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审美特征。答案:(1)通过心理展现动荡的社会历史活动。(4分)(2)浓重理性色彩的心理分析。(4分)(3)运用意象、象征、意识流、梦幻等揭示人物隐意识、潜意识、病态心理。(4分)只答要点6分,展开论述可酌情给分。 1. 百花文学答案:出现于1956到1957年;(1分)代表作为《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红豆》等;(1分)批判现实,直面人生,题材上突破了不准写人性、爱情、官僚腐败等禁区。 2. 活动变人形答案:王蒙的长篇小说;(1分)主人公倪吾诚,是一个中西文化夹缝中挣扎的畸形儿;(2分)无论思想、人物,还是语言、结构,都在王蒙小说创作中占重要地位。(1 1. 简析米湘诗歌的创作内涵。答案:(1)对大自然的摹形传神,代表作《夏天》;(2分) (2)对艺术的刻意追求,代表作《草莽集》;(2分)(3)对人性的深刻体悟,代表作《石门集》。(2分)2. 简析七月派小说的整体风格。答案:(1)挖掘生活本相的复杂内蕴;(2(2)重视主观体验,创作中燃烧着热情的火焰;(2分)(3)总体风格沉郁悲凉。(2分) 3. 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可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点?答案:(1)老派市民形象,因循守旧,诚实忠厚;(2)新派市民形象,追逐新潮,苟且怯懦;(3)理想市民形象,质朴善良,富有民族气节;4)城市贫民形象,生活悲惨,发人深省。(以上两点3分)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 分析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答案:(1)多种叙事方式的成功运用;(4分) (2)现代短篇小说艺术体式的建立;(4分)(3)历史小说“故事新编”体的大胆尝试。(4分(需详细论述,否则酌情扣3~6分) 2. 试析京派小说的整体风格。答案:(1)浓厚的传奇色彩;(4分)(2)忧郁哀婉的抒情风格;(4分)(3)微笑的悲剧与人性的历史性的悲剧。(4分)(需详细论述,否则酌情扣3~6 1. 疯女人形象答案:(1)张爱玲笔下出现的孤独、疯狂状态的女性;(2分)(2)代表人物有白流苏、曹七巧等。(2分) 2. 京派答案:(1)20年代末30年代初出现于京津地区的文人团体;(1分)(2)强调文艺的独立性与审美性,试验文体的完美程度;(2分)(3)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等。(1分)

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备考资料资料.doc

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备考资料 第一讲鲁迅研究导言: 这一专题是从四个方面来讨论、评价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转型期的地位及意义。 一、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在现代文学史的地 位;二、如何看待鲁迅在传统批判中的偏激;三、鲁迅的国 民性批判是否丑化了中国人; 四、鲁迅对现代化的思考有哪些值得我们今天重新关注;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同时又是中国现 代小说成熟的标志。 1、《呐喊》《彷徨》的简况: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1923 年 8 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收 14 篇小说;《彷徨》是他的第二部小说集, 1926 年出版,收 11 篇小说。鲁迅说过,他是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来写小说的,是“ ‘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但因写作年代不同,受当时社会环境、时代风潮的影响,鲁迅这两部小说集的创作心境和运用的创作方法、表现手段也不尽相同。 《呐喊》中的作品,大都写于“五四”运动的高潮时期,要为新文化运动助 阵振威,取名《呐喊》,意指作者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集子中的作品明显地保留 着作者于“五四”高潮时期,在结束了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奋起呼喊的特色。 在艺术上,吸收和借鉴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因此,《呐喊》集中的作品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令人耳目一新。其所收的 14 篇作品的篇目是: 《狂人日记》 (1918 年 4 月) 《孔乙已》 (1919 年 3 月) 《药》 (1919 年 4 月) ( 以上三篇发表于五四运动前)

中国现当代作家简介

中国著名作家简介 中国现代、当代作家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每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连续发表《孔乙已》《药》《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1923年集成小说集《呐喊》,为革命现实主义的新小说奠定了基础,其后又发表了《祝福》等著名小说和《藤野先生》《范爱农》《野草》等著名散文。“四?一二”大屠杀后,定居上海,专门从事写作,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先后主编刊物和写作杂文《记念刘和珍君》《“友邦惊诧”论》等,此外还翻译果戈里、法捷耶夫等外国作家的作品。他是现代世界文坛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建国后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1)作品集简况: ①小说集两部:《呐喊》(1918-1922);《彷徨》(1924-1926) ②历史小说集一部:《故事新篇》(1922-1935) ③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1928,原名《旧事重提》) ④散文诗集一部:《野草》(1927) ⑤杂文集十六部: 《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1926)《而已集》(1927)《三闲集》《二心集》(1930)《南腔北调集》(1922-1933)《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1934-1936)《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⑥翻译了俄国作家果戈里的《死魂灵》,原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毁灭》等作品。 (2)鲁迅小说集所收作品 ①《呐喊》:《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免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②《彷徨》:《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涓生、子君》《弟兄》《离婚》。 ③《故事新编》:《序言》《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怀旧》。 周作人(1884-1967)浙江绍兴人,现代散文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五四”运动时期提倡“人的文学”,三十年代和林语堂一起鼓吹“闲适幽默”小品,抗战时期曾任伪职,著有《自己的园地》及《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等。 柳亚子(1887-1958)江苏吴江人,现代著名诗人。工于旧诗,尤长于七言,诗词具有爱国精神,著有《磨剑室诗集、词集、文集》。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现代文学家、学者。首先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揭开了“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序幕;发表新诗集《尝试集》。对“五四”运动有一定贡献。主要作品有《胡适文存》等。 郭沫若(1892-1978)我国现代杰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一署郭鼎堂。四川乐山人,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女神》。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解放后,发表了《蔡文姬》等戏剧,著有《奴隶制时代》等书,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叶圣陶(1894-1988)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他编过《小说月报》和《中学生》等刊物,1921年,他

全面2017017年00812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_历年真题

.. .下载可编辑. 2011年全国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 1. 七月派取得显著成就的两个方面是小说和() A. 散文诗 B. 话剧 C. 诗歌 D. 报告文学 答案:C 2. 文坛上形成“王蒙热”是在20世纪() A. 50年代中期 B. 70年代末 C. 80年代初期 D. 80年代中后期 答案:C 3. “古衣冠的小丈夫”出现于鲁迅小说() A. 《补天》 B. 《理水》 C. 《采薇》 D. 《起死》 答案:A 4. 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走向成熟是在() A. 50年代前期 B. 50年代后期 C. 60年代 D. 70年代 答案:C 5. 《预言》的作者是() A. 何其芳 B. 广田 C. 卞之琳 D. 戴望舒 答案:A 6. 吕宗桢和吴翠远形象出自爱玲小说() A. 《倾城之恋》 B. 《金锁记》 C. 《十八春》 D. 《封锁》 答案:D 7. 艾青为纪念“左联五烈士”而创作的诗是() A. 《煤的对话》 B. 《黎明》 C. 《笑》 D. 《春》 答案:D 8. 对京派小说悲剧风格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微笑的悲剧 B. 命运悲剧 C. 社会压迫悲剧 D. 人性悲剧 答案:C 9. 下列诗作中,艾青创作于时期的是() A. 《献给乡村的诗》 B. 《播谷鸟集》 C. 《旷野》 D. 《北方》 答案:A 10. 徐志摩《婴儿》一诗的主题是() A. 歌颂爱情 B. 歌颂大自然 C. 对理想境界的执着追求 D. 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 鲁迅后期(1926年以后)创作的历史小说有() A. 《出关》 B. 《采薇》 C. 《起死》 D. 《非攻》 E. 《理水》 答案:A^B^C^D^E^ 2. 师陀“果园城家族”中的知识分子有() A. 朱魁爷 B. 天民 C. 素姑 D. 贺文龙 E. 小茨儿 答案:B^D^ 3. 王蒙下列小说中,属于“青春+革命”小说的有() A. 《青春万岁》 B. 《活动变人形》 C. 《最宝贵的》 D. 《春节》 E. 《悠悠寸草心》 答案:A^C^D^E^ 4. 鲁迅小说中采用纯客观叙事的有() A. 《狂人日记》 B. 《示众》 C. 《阿Q 正传》 D. 《肥皂》 E. 《起死》 答案:B^D^E^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析高觉新思想性格的多重矛盾。(本题分值15分) 答案:趋新与守旧;(3分)麻木健忘与敏感多情;(3分) 自卑的情结和自信的精神;(3分)浓厚的体面意识。(3分) (举例分析者加1~3分) 2:分析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本题分值15分) 答案:首先表现在他对市民的生活场景和人生世相的描绘;(4分) 还体现在对独特的文化心理的揭示;(4分) 市民风情与市民心理的沟通;(4分)独特的语言艺术。(3分) 2010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真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 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 1. 诗集《草莽集》的作者是【】 A. 闻一多 B. 朱湘 C. 徐志摩 D. 戴望舒 答案:B 2. 《梦之谷》是下列哪个作家的作品【】 A. 萧乾 B. 废名 C. 师陀 D. 汪曾祺 答案:A 3. 翠翠是从文哪部小说的主人公【】 A. 《长河》 B. 《牛》 C. 《丈夫》 D. 《边城》 答案:D 4. 鲁迅小说《示众》中描绘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A. 看客形象B. 农民形象C. 知识分子形象D. 卫道士形象 答案:A 5. 七月派最重要的小说家是【】 A. 东平 B. 路翎 C. 柏山 D. 贾植芳 答案:B 6. 曾树生是巴金哪部小说的主人公【】 A. 《家》B. 《憩园》C. 《寒夜》D. 《第四病室》 答案:C 7. 《再别康桥》的作者是【】 A. 闻一多 B. 徐志摩 C. 何其芳 D. 废名 答案:B 8. 《烦恼人生》的作者是【】 A. 池莉 B. 王蒙 C. 邓友梅 D. 宗璞 答案:A 9. 下列哪部小说是陆文夫创作的【】 A. 《红豆》B. 《在悬崖上》C. 《美丽》D. 《小巷深处》 答案:D 10. 《金锁记》塑造的主要女性人物形象是【】 A. 白流 B. 七巧 C. 薇龙 D. 曼桢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 1. 下列鲁迅小说被收入《故事新编》的有【】 A. 《非攻》B. 《理水》C. 《奔月》D. 《铸剑》 E. 《起死》 答案:A^B^C^D^E^ 2. 下列诗集属于戴望舒的有【】 A. 《我底记忆》B. 《石门集》 C. 《望舒诗稿》D. 《灾难的岁月》 E. 《三秋草》 答案:A^C^D^ 3. 下列属于师陀创作的小说有【】 A. 《谷》 B. 《无望村的馆主》 C. 《桃园》 D. 《结婚》 E. 《马兰》 答案:A^B^D^E^ 4. 《围城》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有【】 A. 方鸿渐 B. 辛楣 C. 唐晓芙 D. 柔嘉 E. 白流 答案:A^B^C^D^ 5. 老舍塑造的正派市民形象有【】 A. 四 B. 大哥 C. 子荣 D. 钱默吟 E. 丁二爷 答案:A^C^D^E^ 6. 茅盾创造的时代女性形象有【】 A. 舞阳 B. 章秋柳 C. 慧女士 D. 惠明 E. 梅女士 答案:A^B^C^D^E^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__历年真题

2011年全国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1. 七月派取得显著成就的两个方面是小说和() A. 散文诗 B. 话剧 C. 诗歌 D. 报告文学 答案:C 2. 文坛上形成“王蒙热”是在20世纪() A. 50年代中期 B. 70年代末 C. 80年代初期 D. 80年代中后期 答案:C 3. “古衣冠的小丈夫”出现于鲁迅小说() A. 《补天》 B. 《理水》 C. 《采薇》 D. 《起死》 答案:A 4. 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走向成熟是在() A. 50年代前期 B. 50年代后期 C. 60年代 D. 70年代 答案:C 5. 《预言》的作者是() A. 何其芳 B. 广田 C. 卞之琳 D. 戴望舒 答案:A 6. 吕宗桢和吴翠远形象出自爱玲小说() A. 《倾城之恋》 B. 《金锁记》 C. 《十八春》 D. 《封锁》 答案:D 7. 艾青为纪念“左联五烈士”而创作的诗是() A. 《煤的对话》 B. 《黎明》 C. 《笑》 D. 《春》 答案:D 8. 对京派小说悲剧风格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微笑的悲剧 B. 命运悲剧 C. 社会压迫悲剧 D. 人性悲剧 答案:C 9. 下列诗作中,艾青创作于时期 的是() A. 《献给乡村的诗》 B. 《播谷鸟集》 C. 《旷野》 D. 《北方》 答案:A 10. 徐志摩《婴儿》一诗的主题 是() A. 歌颂爱情 B. 歌颂大自然 C. 对理想境界的执着追求 D. 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 题,每小题1分,共5分)在每小 题列出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 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 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多选、少选, 错选均无分。 1. 鲁迅后期(1926年以后)创作 的历史小说有() A. 《出关》 B. 《采薇》 C. 《起死》 D. 《非攻》 E. 《理水》 答案:A^B^C^D^E^ 2. 师陀“果园城家族”中的知识 分子有() A. 朱魁爷 B. 天民 C. 素姑 D. 贺文龙 E. 小茨儿 答案:B^D^ 3. 王蒙下列小说中,属于“青春 +革命”小说的有() A. 《青春万岁》 B. 《活动变人形》 C. 《最宝贵的》 D. 《春节》 E. 《悠悠寸草心》 答案:A^C^D^E^ 4. 鲁迅小说中采用纯客观叙事 的有() A. 《狂人日记》 B. 《示众》 C. 《阿Q正传》 D. 《肥皂》 E. 《起死》 答案:B^D^E^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 小题15分,共30分) 1:试析高觉新思想性格的多重矛 盾。(本题分值15分) 答案:趋新与守旧;(3分)麻木健 忘与敏感多情;(3分) 自卑的情 结和自信的精神;(3分)浓厚的体 面意识。(3分) (举例分析者加 1~3分) 2:分析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 (本题分值15分) 答案:首先表现在他对市民的生 活场景和人生世相的描绘;(4分) 还体现在对独特的文化心理的揭 示;(4分) 市民风情与市民心理 的沟通;(4分)独特的语言艺术。 (3分) 2010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现当 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真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 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 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 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 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 1. 诗集《草莽集》的作者是【】 A. 闻一多 B. 朱湘 C. 徐志摩 D. 戴望舒 答案:B 2. 《梦之谷》是下列哪个作家的 作品【】 A. 萧乾 B. 废名 C. 师陀 D. 汪曾祺 答案:A 3. 翠翠是从文哪部小说的主人 公【】 A. 《长河》 B. 《牛》 C. 《丈 夫》D. 《边城》 答案:D 4. 鲁迅小说《示众》中描绘了什 么样的人物形象【】 A. 看客形象 B. 农民形象 C. 知 识分子形象D. 卫道士形象 答案:A 5. 七月派最重要的小说家是【】 A. 东平 B. 路翎 C. 柏山 D. 贾植芳 答案:B 6. 曾树生是巴金哪部小说的主 人公【】 A. 《家》 B. 《憩园》 C. 《寒 夜》D. 《第四病室》 答案:C 7. 《再别康桥》的作者是【】 A. 闻一多 B. 徐志摩 C. 何其芳 D. 废名 答案:B 8. 《烦恼人生》的作者是【】 A. 池莉 B. 王蒙 C. 邓友梅 D. 宗璞 答案:A 9. 下列哪部小说是陆文夫创作 的【】 A. 《红豆》 B. 《在悬崖上》 C. 《美 丽》D. 《小巷深处》 答案:D 10. 《金锁记》塑造的主要女性 人物形象是【】 A. 白流 B. 七巧 C. 薇龙 D. 曼 桢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 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 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 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 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多选、 少选,错选均无分 。 1. 下列鲁迅小说被收入《故事新 编》的有【】 A. 《非攻》 B. 《理水》 C. 《奔 月》D. 《铸剑》 E. 《起死》 答案:A^B^C^D^E^ 2. 下列诗集属于戴望舒的有【】 A. 《我底记忆》 B. 《石门集》 C. 《望舒诗稿》 D. 《灾难的岁 月》 E. 《三秋草》 答案:A^C^D^ 3. 下列属于师陀创作的小说有 【】 A. 《谷》 B. 《无望村的馆主》 C. 《桃园》 D. 《结婚》 E. 《马兰》 答案:A^B^D^E^ 4. 《围城》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有 【】 A. 方鸿渐 B. 辛楣 C. 唐晓芙 D. 柔嘉 E. 白流 答案:A^B^C^D^ 5. 老舍塑造的正派市民形象有 【】 A. 四 B. 大哥 C. 子荣 D. 钱默吟 E. 丁二爷 答案:A^C^D^E^ 6. 茅盾创造的时代女性形象有 【】 A. 舞阳 B. 章秋柳 C. 慧女士 D. 惠明 E. 梅女士 答案:A^B^C^D^E^

中国现当代作家评价试题

中国现当代作家评价试题 一.谈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特点: 答:张爱玲出身于没落的清朝贵族家族,但几乎是在上海租界长大。特殊的家庭背景和特定的历史环境对张爱玲产生了耳濡目染的影响,为她笔下的女性定了格:无论是豪门千金、望族闺秀,还是小家碧玉,大都少了女孩的纯洁,天真和浪漫,多了妇人的实际,世故和势利,甚至笼罩着一种苍凉,具有一种悲剧意味。她以独特的方式塑造了乱世中的一系列经典的女性形象。 可以说,在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中,没有一个人像张爱玲这样,去专注于女性悲凉的命运的写生。在她的作品中,主要刻画的是旧上海的都市女人,她们都是古老与繁华不太协调的糅合,她们的命运一般以悲剧收场。综观她的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心理变态型:社会悲剧的角色象征 2.甘为囚鸟型:性别悲剧的角色象征 3.红颜薄命型:命运悲剧的角色象征 4.天使型:救赎悲剧的角色象征 二.评钱钟书《围城》 答:围城讲的不仅仅是婚姻之城,它适用于人生中的每一种境遇。站在城外的人想进来,而呆在城里的人却想出来,没有一个地方是绝对好的,人们想得到什么,同样的也会失去什么。钱钟书就是这样以其高超的讽刺幽默手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围城》中描述着主人公方鸿渐的遭遇。钱钟书先生以这样幽默的语调,除了批判当时之人或顽固不化或崇洋媚外的种种行为,调侃当时老人的迂

腐、留学生的傲气,揭露无谓的婆媳之争、妯娌之争、情敌之争、同事之争外,真正要阐明的就是:生活本就是一座大围城,人永远逃不出无尽的压力和束缚,永远要在无形的四堵墙下过完一生。每一个人都逃不出这样的命运,只是在于你在这围墙下是否活得精彩,假如你始终想着去冲出围城,那你永远只能独守空城,更加失去了生命中的价值。 三.我看王朔 答: 世纪之交,王朔在玩文学、玩电影、玩电视之外又新添了一个行当——点评文化人物和文化现象。这是他在《无知者无畏》和《美人赠我蒙汗药》两本小书及一些报刊文章中所作的工作。在这里,王朔以自己的方式随兴指点评议了现当代中国文化中的一些人和事,其中包含少量的肯定和赞赏,大多数内容还是贬低或讽刺,甚至还有点骂骂咧咧。而无论褒贬,他还是用自己特有的“痞子”式语言表达出来。如王朔的其它行当产生的影响一样,他的点评工作也引起了大量的议论和反驳,产生了相当大的社会反响。这和他善于选择大众焦点有关,同时也和他点评内容的正确和荒谬交杂有关。 坦率地说,王朔的点评中包含许多深刻、独到的见解。比如,他说自己小说中流露出的是“极其陈腐极其庸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比仅仅把王朔看作是前卫、后现代更要深刻、本质一些。王朔小说所表现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不过是:一切都是骗人的、没用的,只有感官满足是实在的,所以感官是衡量一切价值的尺度。这的确算不了什么新鲜思想,也不过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山大王哲学在今天的体现,也不过是人类粗鄙的低级本能的表达。王朔能看到这点,说明他对自己有着清晰的把握。

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高频考点(00812)

《阿Q正传》答案:《阿Q正传》:鲁迅先生最重要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塑造了阿Q 这一典型形象,他的精神胜利法是对中国国民性的高度概括。 七月派小说答案:七月派小说:七月派是抗战时期在胡风影响下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小说方面的代表人物有东平、路翎等,其中以路翎成就最高。 试析艾青诗歌忧郁情绪产生的具体原因。答案:试析艾青诗歌忧郁情绪产生的具体原因:(1)首先来自于中国当时黑暗的客观现实。(其次来自于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气质,最后,是象征派手法和气氛的影响。 分析巴金《激流三部曲》中高觉新思想性格的多重矛盾。答案:分析巴金《激流三部曲》中高觉新思想性格的多重矛盾:分析高觉新思想性格的表层特征。)高觉新思想性格的多重矛盾:怀旧与趋新,敏感与健忘,自卑与自信,好强与落寞,高觉新成为封建家族守墓人的原因。 “京味”小说答案:老舍创作的表现北京市民生活的小说,被称为“京味”小说。其京味首先体现在对北京市民生活场景和人生世相的描绘。其次表现在对北京独特文化特征的揭示及对市民风情与市民心灵的沟通。 简述《故事新编》的艺术特征。答案:《故事新编》在写法上的特点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不拘泥于历史史实,使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构、严肃与滑稽融为一体,这就是所谓的“油滑”手法,鲁迅在借鉴传统二丑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独特的“油滑”写法。 简述百花文学的特征。答案:取材的范围大大扩大。主题开掘较深,有新意。表现方式、叙述结构、叙述角度的多样化尝试。 王蒙小说的语言风格。答案:色彩富丽、变化多端、感情充沛、尖锐泼辣、幽默诙谐、节奏强烈。鲜明的主观色彩、杂文般的随意性、急促的节奏感。

京派小说的风格特色。答案:京派小说表现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浓厚的传奇色彩。神鬼巫术、奇风异域、浪漫爱情、原始民风构成极富地域色彩的故事。抒情性。京派小说具有静观自得,圆融平和的美学追求,主观抒情重于客观再现。悲剧性。“微笑的悲剧”,对自然人性的关注,关注人物的悲剧命运。具有拓展性 简析《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答案:曾树生受新思潮影响,是追求自由的新女性。同时,她身上又保留着许多传统型妇女的特征。是一个多层次的、性格丰富复杂的女性形象。 试论鲁迅《呐喊》、《彷徨》小说集所体现的叙事特征。答案:(1)多种叙事方式的成功运用。鲁迅首先以非全知叙事的巧妙运用,丰富了现代小说叙事艺术。限制叙事既可用第三人称、亦可用第一人物。如《白光》、《高老夫子》、《孔乙己》和《伤逝》叙事抒情相结合。纯客观叙事,含而不露,具有高速针砭之效。如《肥皂》、《示众》等。全知叙事使叙述者能自如转换时空,自由进入人的内心世界。如《阿Q正传》。(2)叙事视角的选择转换,为创作主旨服务。如《离婚》。(3)叙事结构、以横断而切割方式体现自身结构特点。如《孔乙己》看客的场面。 试论倪吾诚性格特征及悲剧根源。答案:王蒙《活动变人形》中的主人公倪吾诚是事事无成的人物。(1)一条“发疯了的狗”。他向往西方文明,却无法冲破封建文化的樊篱。是一个失败者。(2)一个新文化运动的勇士。自由思考人生目的、意义、价值,长大后又留学西洋,却无力抗衡封建文化。(3)倪吾诚与家人之间的冲突,实际是新文化与旧传统斗争的缩影。他必“死”无疑。(4)他的失败,封建文化的迫害是最为主要的。(5)现实-理想-空想-狂想。知识分子浪漫空疏的思维方法逻辑是其主观重要原因。 京派:答案:时间出现在20年代末至3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沈从文、朱光潜、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鲁迅

第一章鲁迅 一、鲁迅的思想 鲁迅是在亲身经历的个人家庭的衰败和困顿、时代社会的腐败和无望从而产生的困惑、挫折和失败中,经过一次次的灵魂拷问和精神探索,逐步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思想,并走向文学道路的。 鲁迅的思想重心放在“立人、立心”的“文化-精神”改造观念上。 在反思传统文化的弊病方面,他猛烈抨击历代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治心”手段对人心的残害,认为这是中国文化衰落的根由;同时赞扬那些历史上敢于反抗现实,特立独行的“中国脊梁式”的人物。在借鉴、吸收外来的思想态度和实践上,他看重西方19世纪以来具有独立人格和反抗现实精神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翻译介绍跳动着“真实的心”的文学作品,以期达到通过文学进行心灵交流,使中国融入世界文学和世界思想的目的。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上,他也坚持不从理论、条条框框来衡量作品,而是看作品是否体现了人的本心;在自己的创作中,也一样真实地表白内心,甚至“抉心自食”,以至达到了思想内容的无比深刻。 鲁迅以坚韧的“精神战士”形象,努力克服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虚无态度和绝望情绪,执着于自己经历的人生和现实,在文学创作、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等方面,为20世纪中国的文化和文学发展作了具有经典性的杰出贡献。 二、小说创作 1918年《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它以鲜明的现代小说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新时代。之后鲁迅在1918年至1925年连续创作了26篇小说,结成《呐喊》《彷徨》两部小说。(一)题材开掘的深刻性 鲁迅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鲁迅的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以浙东市镇为主要活动场所的乡土世界。他通过《故乡》、《药》、《阿Q正传》,《祝福》、〈离婚〉、《明天》等小说描述了一些农民形象。在描述下层人民生活苦难的同时,正面描写了他们精神上的愚昧和在封建权势压迫下的不幸人生。作为中国旧社会的缩影,暗示出旧的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溃败、昏暗、了无生气的时代背景。而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这些人物形象则在不同层面代表了中国民众苦难的生存状态和麻木不觉醒的心理状态。通过一农民题材的广泛展现,鲁迅描绘出了旧中国这个病态社会中的病态人物。 鲁迅描绘的另一主要题材是知识分子。鲁迅主要讽刺传统文人的迂腐、“无行”和“无文”。鲁迅又刻画了与之相对应的另一类知识分子即真正的现代知识分子。 在处理这两大类人物题材上,鲁迅的眼光是独特的。A、没有用过多笔触去展示他们的现实生活状况和图景,或直接写实地描摹具体的人与事,而是把笔触直指人物的内心状态和精神世界。B、对知识分子的描绘重心在于他们作为孤独者,出于拯救民众却被民众吞噬的绝望境地的精神痛苦和“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生存境地。体现了一种显示灵魂的内在性,逼迫读者与小说中的人物,连同作家本人、正视人心、人性的卑污,承受灵魂的拷问。C、还具有自觉的主体渗透意识,即把自己摆进小说中,无情地解剖自己。这种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是鲁迅“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是小说现代性的独特表现,也是鲁迅小说的经典意义之一。 (二)情景结构的独特性 形成了“看/被看”和“去——归——去”的典型模式。 〈示众〉是“看/被看”模式的典型代表。这个小说只写了一个场面:看犯人。小说不着重刻画人物,主要写一种具有象征意味的氛围。在这个相互对峙的关系中,“看客”及其心态展现了国民的劣根性、愚昧和麻木,是中国民族文化精神沦丧的象征。而被看者则有两种类型:一是不幸的普通群众的不幸成了人们鉴赏和聊天的谈资。二是先驱者本为拯救民众而奔波、奋斗甚至献身,而他们的牺牲恰恰成为群众观赏的对象。“去——归——去”的模式在鲁迅小说中也可称为“归乡”模式。如〈祝福〉、〈故乡〉、〈在酒楼上〉〈孤独者〉的小说中表现突出。这些小说中的“我”都是早年离开故乡到城市去寻找希望和现代文明价值的知识分子,回到故乡来寻梦,但现实的乡村图景把他们的梦打破,使他们再度远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